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少儿武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好的“拳法”就像“抽象代数”课程:定义简单题目难
热度 1 arithwsun 2013-3-19 18: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b46a470101biw3.html 这学期,我给本科生们讲“抽象代数”,用DummitFoote的本子。刚讲到“群”,定义很简单,就是这么简单的定义,却能玩出很难的花样,作业题非常难,好多同学做不出来。 我心目中好的拳法也是这样,就像现在我们家长和孩子们练的“五花炮”,只有4个动作,这需要多少代武术家才能把这样的精华浓缩总结出来,但是练到位真的很难。 我的孩子,先看了半年,练了也有半年了,现在看他打拳,虽然魏巍老师很喜欢,善于找到里面的闪光点,但是我知道,等孩子能够把五花炮里面的基本要点打吻合了,还真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找到好的契入点,让孩子愿意去“磨”。很高兴我找到了,一些经历写在另外一个豆瓣帖子里,感兴趣的武友可看看: 笨男孩的幼小数学教育日记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9563748/?start=100
个人分类: Book-W|4956 次阅读|9 个评论
武术课开班纪要:家长要练拳
热度 2 arithwsun 2013-3-18 01: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b46a470101bhea.html 武术课开班纪要:家长要练拳 王永晖 我们的武术课已经由武术家魏巍老师做了一个学期了,主要是针对我们工作坊自己的4个孩子,有时候朋友的孩子也来就5个或6个。北京冬天冷,风大,就在我们工作坊的小教室里练,这个我们工作坊的博客上有月月妈的笔记。 昨天周六下午的武术课,我们挪到户外,因此又接纳了新来的4个孩子,这样,最大的9岁小学三年级,最小的6岁。 昨天的地点是玲珑塔公园,就在玲珑塔前面,魏老师带孩子做非常简单基本的朴步压腿,竟然都能吸引过来一大帮的人围观,还跟着练。当然,一个小时之后,围观的人就不多了。 这几天,北京雾霾很重,练完后回工作坊的路上,孩子不断要跟我说话,我自己感觉嗓子都不舒服。 所以,我考虑,户外可能还是不适宜,在北京这样的天气下,一年之中,冬天天冷风大,夏天酷暑难耐,现在又加上雾霾,真正能户外练拳的时间不多。 另外一个原因,户外练拳,感觉好像就是个“野摊子”,孩子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昆仑元天俱乐部的两位老总,租用专门场地,确实是考虑周到,为大家办了大好事,练拳要避风如避剑,现在还要避雾霾。 所以,我们现在就发动力量找室内场地,要求是在西三环首都师范大学附近,最佳则是地铁6号线十号线交叉站慈寿寺站附近。 我们工作坊所在小区就有一个健身中心,但是魏老师看了以后,很不满意,地下室面积虽大一些还够用,但是魏老师一向不喜欢地下室,除非无奈他才会做此选择,但那个地下室绝对不行,因为有安全隐患,地下室内中间有支撑立柱,被这帮人还围了玻璃镜子,魏老师说,这绝对不行,孩子撞上玻璃可了不得。 那柱子的镜子上,已经有破裂的痕迹,说明这种安全隐患是非常真实的,有魏老师这匹老马识途,我们就避免了可能的误判。 健身中心一层倒是有个明亮房间,可是面积比较小,估计也就能使用上50平米,跟我们心目中的武术课特点不吻合,能承受的学生数太少,就我们现在这8个,可能都承受不起。 为什么呢?这就牵扯到我们的教育理念之一:家长要练拳。 场地大了以后,我们的一个选择是可以多招一些学生,从原定的12个扩招到16个,但我还是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决定先还是定在12个。 因为,我们的少儿武术课,跟其他的有一点是不同的,我们提倡并希望家长们一块儿练,不要呆着那儿不动,坐在那儿傻看。 既然,你认为武术是好东西,孩子应该练,那你自己为什么不练呢? 其实,我自己(我估计魏巍老师也是这样),我俩对教四五十岁的人练武术,真的没什么兴趣,要教,至少也是要教我那帮大学本科生们。 但是,现在为什么我又强调家长要练拳呢。 天下事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如果家长不练拳,他怎么能真正懂得孩子为什么要练拳呢。正如有些家长让孩子去学钢琴,这些家长多多少少也要自己学一下钢琴。 如果家长本身已经精通武术,那是我们的上上之选,我们并不强调家长们要练哪门哪派的功夫,你不会就让魏老师来教你,如果你已经很精通,那就练自己的本门功夫就行。 关键是,在孩子练的时候,你也在练,不必练的都一样(实际上,五花炮拳法老少咸宜,溜腿/踢腿也可以练到老),别坐在那儿像个监工,孩子学,你也在学,这才是真正的榜样。 这个东西重要不重要,行胜于言。 昆仑元天的刘东强老总,在武术万维网我开的帖子里回帖如下: 幼儿武术教学 方法求教 ----------------------刘东强--------------阅读开始------------------------- 关于幼儿武术教学,让不让小孩学,确实与家长本人的兴趣或对孩子的培养方向有强烈的相关。 关于儿童学练武术的注意力和坚持,个人认为,第一,儿童的注意力并非像一些家长所想的那样时间比较短,一般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时间会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样子,但对于学龄儿童,自上学以后,其注意力会逐渐提高到20分钟或更长,二三年级的孩子,好的可以持续30分钟以上到一节课左右。当然,孩子注意力的培养与保持,与家庭教育十分相关。比如,当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在从事无意义的事情时,就会试图让孩子从事成人认为更有意义的活动;或者当幼儿在独自玩耍或做事时,端茶倒水喂吃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好心之举,往往不自觉的打断了幼儿注意力。这是不少由老人在家带孩子时的现象。试想,当孩子在看动画片时,往往能够连续看很长时间不动;或者玩游戏时,往往能够简单反复的玩若干小时不觉需要吃喝,这是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最好实践,家长最好不要打扰。武术学习时也一样,教要教适合儿童的活蹦乱跳的内容,少教静止不动的桩功或缓慢动作的拳法,就是为了能让儿童活动起来、玩起来。 第二关于坚持。一些成人认为儿童如果没有兴趣了,就不学了。个人认为,这时需要家长坚持一下。任何能够找到乐趣的爱好或专业,无不是深入其中而后悟道。这里讲的悟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这教、那义,而是所学的这门技艺中的乐趣所在。无论是武术,还是琴棋书画,如果只是浅尝而止,那就只能是万金油的水平,玩不出道道来。对于儿童来说,我们很多家长所推崇的自由,并不是身体上、行动上的自由,而是儿童思想上、精神上的自由。后者的自由不是来自于我行我素,想干嘛干嘛,而是来自于诸如当他们自己发现了一个玩具的玩法、一个游戏的窍门、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自己能够解决以前不会解决的问题时,那种时刻他们脸上所呈现出来的欣喜、愉悦、解放,是任何其他事物所不能替代的。学习武术亦然,这也是一门学科,并非人人皆知其奥妙所在。当儿童会准确练一路拳法时、能够指导他人动作时、能够更加协调调动自己的身体和四肢时、能够筋抻的比大人长时,他们所获得的快乐和自信,也不是成人赠与、关照所能带给他的。这种时候,儿童是自由的,精神上更加自由了,他认为他能够应付更多的事情了、他要学更多、更高的东西了。 个人认为,能够实现以上两点,是孩子们对一项技艺能够产生兴趣的基础。 -------------------------阅读结束-------------------------------------------------------------------------------------------------- 东强说的很到位,我每周要跟他见一次, 周日上午去俱乐部练拳 。少儿武术教学,一个重要的过程和步骤,是要让孩子们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练武术,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绝不次于武术技法教学本身。 怎么让他们明白,家长自己在那儿傻站傻坐,行么。 大家从我这个武术万维网帖子的开始日期来看,就可以看出,我们做事都是有计划有章法的,一件东西,为了孩子,不是摸摸脑袋,不是想了一天两天就上马的。 孩子的家长们,基本上都四十左右,身体正是处于变化之中,本来就该练。我们前面说过,我本人对为40岁左右的人学拳而服务,真是没多大兴趣,早干什么去了,小时候不懂事,上大学的时候总该知道吧。 但是,中国国情就是这样,很多人知道什么什么好,但起而行之者少,所以,我们也就“将就”一下,教小孩子的时候,就连大人一块儿教了,大人还必须学,如果大人不想学,光想让孩子练。 算了,这样的,您干脆别来了。 因为人数的控制,因为我们的这个教育理念所产生的场地利用效率,所以我们原来定的价格每位孩子60元每次,可能就会有改变,这主要决定于我们找到的场地价格。 我们的初衷是,给魏老师提高一下津贴待遇,魏老师因为跟我接触了一年,越来越熟,关系很好,特别支持我们,你看,下午两点半就来,跟我讨论一个小时的教学,主要是我向他请教武术方面的道理,三点半到四点,是孩子的自由玩耍,把孩子的那股劲先泻掉,昨天15分钟之后,孩子们就追跑的没劲了,安静下来了。 四点到五点,是正式授课,但魏老师人特实在,经常拖堂。 这么多时间下来,让我很汗颜给魏老师的待遇太少,所以想着扩招名额,尊重有很多方面,但口惠而实不至,不是真正的尊重,留不住“大人才”。 我们的学费收上来,基本上就是这两个用途,教师津贴和场地费,顶多再有个什么辅助器材费,那是很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即使我们从60元提高,应该提的也不会多,如果最后算下来够用了,也可以在稳定下来之后降回来。 降价这个说法可能大家从来没听说过,但是我想我们这儿还真有可能做到,因为没人从这儿盈利,我们的账目对工作坊的家长成员都是公开的,差不多每周都递交一次。 如果以后武术课有必要,我们可以把武术课的账目从工作坊中剥离出来,成立一个武术课家长委员会,对委员会成员公开账目,现在,就先由我们的工作坊成员来代管。 比如说,将来成熟了,我们的学费就60元每家/次,把“底”保住,算作场地费和魏老师的基本津贴。哪位家长如果家里条件比较好,可以在学费的基础上搞点捐献制,捐点钱出来,作为给魏老师的浮动津贴。 魏老师是回民,非常地道的回民,上次亲戚有关系户送来只羊,早上杀好从宁夏现送过来的,当时没太好意思给魏老师,下次要再有这种事,我就直接给魏老师家捎过去。 中国人讲人情,魏老师跟我们这些孩子练出感情了,跟各位家庭有了更有人情味的接触,“人才”也就自然留下来了。 收上来的学费保底,浮动津贴靠捐献,这其实真地很吻合我们的公益特色。 这就是机制的威力,中国武术要真想发展,可能还得是靠公益机制。我们这么好的机制,所以也不想把武术课做滥了,魏巍老师也不愿意多教太多的孩子,他的第一批宝贝徒弟,也就4个人,现在都二三十岁了,坚持练的有两个,都是相当高的高手。 内家拳功夫,教不了“大拨哄”,要细水长流,我们这批孩子,要跟魏老师不是一年两年。 所以,就暂定还是12人,但是条件是,陪同家长要练拳,所以,我们的场地是为至少24个大人孩子服务的,有的家长夫妻俩都来,我们也接受,好事啊,一个价格不再另要,钱收上来够用就行。 所以,至少要有这个面积上的要求,够24~36人摆得开地方的,有心的家长也请多帮忙,场地合适了,成本降下来了,还不是我们自己受益。
个人分类: Book-W|4008 次阅读|5 个评论
少儿武术的两篇博文
arithwsun 2013-3-3 17:24
少儿武术的两篇博文 我们为什么在少儿武术中不提倡“吃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b46a470101b3uz.html 准、多、快:数学与武术相通的训练原则及其教学应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b46a470101b3wu.html 我们的工作坊是周末教育,自治与共享原则,打包式教育(即一天在这里把外面的商业性培训班内容都上了,语文、数学、英语、武术),对爱好武术的家长,或者爱读书有智识的高知型工作的家长,会优先考虑。
个人分类: Book-W|36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幼儿武术周末课程介绍
热度 1 arithwsun 2012-11-29 21:15
幼儿武术周末课程介绍 玲珑塔家庭教育联合自治坊 我们办了一个家长联合教育工作坊,小教室面积不大,所以户内课程的名额比较少,第I期(试运行阶段)已经满额,第II期下学期则还有2个名额,家长看了 玲珑塔家庭教育联合自治坊 广告和相关教学要求后,觉得合适可以来联系。 这里要说的则是幼儿武术课程,因为是在户外进行,所以名额可以多一点,年龄跨度也可以大一些,有兴趣的家长和孩子可以了解一下,这里做一下广告。 我们有很好的老师, 武术课介绍(家长篇):武术家魏巍 ,少儿武术作为童子功的真正作用是,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种身体动作的愉悦,化为身体记忆,储存( 我们自治坊的两大教学特色 )。我们礼请的武术家魏巍老师,就非常注意这一点,因为他那个门派--梅花桩韩其昌一脉,一直就是这么教的,所以我俩才能越谈越投机,把这么好的武术家请到我们的工作坊来。 魏老师对武学的理解,是通透的,魏巍老师对少儿武术训练的定位非常明确,安全是第一位的,促进健康发育是最根本的,魏巍老师在少儿武术教学上不认同奥林匹克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强”。 我们的教育哲学是“不强迫、不急燥”,魏巍老师也非常认同,说起来比我还更“惯”孩子,因为不管是做数学还是练武,走到一定程度就会认识到,强迫下的学习是出不来真功夫的。 魏老师有很好的适合孩子练习的拳法,“五花炮”拳法,只有四个动作,相比于目前少儿武术流行的“五步拳”,更加突出辗转腾挪、大起大落的特点。 时间是周六下午3点半--5点,真正的少儿课程时间是4点--5点,3点半--4点会让孩子们先自由玩耍一会儿,这段时间,魏老师可以教教家长们,整个教学过程中,家长们都可以随同跟学,但是4点--5点主要还是教孩子。 费用很简单,就是由参加的家长们分摊即可,我们扩大名额的一个想法也是,希望能够提高一下礼请魏老师的津贴,体现我们对其价值的尊重。 魏巍老师所在的昆仑元天俱乐部,在周日上午9:30--11:30也有活动,是在室内场馆,条件更好,不希望孩子在冬天户外受冷的家长们也可考虑去那儿。 注意事项:我们不欢迎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更不欢迎对自己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闻不问的“现代型家长”,虽然是户外活动,我们对孩子的准入资格也仍然是有要求的,我们不是商业性培训机构,并非花钱想进就能进来。
个人分类: Book-W|513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