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再平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生活:重视稀缺再平衡
热度 28 stone1971111 2014-5-22 08:21
前几天一个朋友转来一个新闻( http://www.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39953.htm), 上面谈到一个人们常见的问题的研究,说人为什么觉得时间不够用,时间去哪里了。后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是处于稀缺头脑模式,下面是其中的一些结论, “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 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 。 ” “ 研究进一步解释,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了“稀缺头脑模式”,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穆来纳森称之为“带宽” 。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而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 即便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头脑模式”纠缠很久 。” “ 人之所以穷不是不努力,而是因为长期贫穷,失去了摆脱贫穷的智力和判断力,这种状况不变,再努力也是白费;而如果仅是简单地分钱给穷人,穷人的“稀缺头脑模式”也会导致无法利用好这些福利以脱贫 ”为了注释这个问题,我说一个故事。新疆南疆的一个地方领导去一个贫困地区扶贫,为了让他们能够可持续发展,每家送了几头母羊,希望他们能够养羊。从客观上说,这是一种本质上有效的扶贫方式。第二年,扶贫的领导再次来到贫困地区,看到贫困依然,问他们养的羊怎么样,收入多少。他们说,羊肉很好吃,那些母羊早就成了盘中餐。 这些结论似乎很能说服别人,我基本同意这些看法。同时我也联想到马斯洛的心理学,马斯洛的心理学把人的需求描述成金字塔,当下层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上层的需求是不能得到真正解决。因此, 这种金字塔结构和上面的稀缺性头脑模式是吻合的。 这就提醒我们,我们是否也一样处于稀缺性头脑模式,如果是,我们如何摆脱这个模式呢。 再平衡是美国前不久发明的词汇,是希望在中国不断崛起的过程中能够平衡中国不断变化的影响力。借用这个词汇,我们为了摆脱稀缺性思维模式,可能需要各种再平衡。在进行机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遇到样本分布不均匀和不平衡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 我们不可能遍历所有可能的事件和生活经历,加上我们自己的所谓的兴趣导致的我们选择性吸收和思考,这就导致我们大部分时间处于稀缺性思维模式中 。为了摆脱这个模式,下面的几个初步的思考也许值得考虑。 一、有意识的对抗稀缺 我们可能需要不断的提醒自己,我们是否处于被稀缺性资源绑架的情况。以前我写过一篇有争议的文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家继续当穷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384903), 说的很多人不舒服,我也不希望如此,但是历史证明这种被绑架的模式是非常顽固的,不能轻松的解决掉。小时候家里穷,物质对我来说就是稀缺资源。因此,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要被物质所左右。博士毕业的时候,香港一所大学让我去做博士后,承诺的薪水多达三万多(推荐的朋友转告,没有明确确认), 就因为这看起来是非常诱人的物质利益让我却步,我不能因为这个明显的物质收获而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每个人都需要被承认,但是当面临有些出头的机会的时候,我也经常谨慎,因为那些可能并不是我真正需要的,而仅仅是自己的意识被自己的当下需求所绑架所产生的短暂幻觉。 为了摆脱稀缺性思维模式,可能需要有意识的自我反省,尤其是当面临一个自己非常想要的东西的时候,需要对抗这种诱惑,做出非常不同的判断和选择。这是所谓的心理再平衡策略。 二、经常跳出自我 人之所以被绑架,就是因为我们经常沉浸在现状中,被现状绑架,被现有的思维所禁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的见识和思维之所以如此的短视和偏离真实,就是因为我们被眼前的信息所误导。 每个人的信息都不是全面的,都是非常局部,不管是时间和空间,我们能接触的都非常有限。 我们能做的就是经常让自己安静下来,抛开眼前的所有信息,进行重新思考,经常跳出自我,用第三只眼看自己 。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我们常说知彼知己,知彼容易,知己甚难。大多数人做不到真正的知己。如果想做到,就只能让灵魂跳出自我,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自己。但是这种类似精神分裂的做法一般人是很不习惯的,基本上很难做到。可是,正因为很难,我们必须学会,如果我们能够跳出来,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这是所谓的意识再平衡策略。 三、多读自己不喜欢的资料 我们的思维是我们接受信息经过加工之后形成的成果,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式,是我们的经验和接受的信息让我们觉得那样是正确的,但是这种感觉不能成为那些认识和思维真的正确的证明。 我们在做机器学习的时候,遇到样本偏离,我们更需要那些远离过于集中的样本,来平衡已经过度学习的样本。我们很多时候读书都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选择,但是这种选择方式可能不断的强化过去形成的一些意识,由此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我写过一些关于读书的文章,就强调读书不能总是读自己所谓喜欢的书,因为这种喜欢带有一种偏见、常见和成见。就好比一个胖子总喜欢吃,但是对于胖子来说,最需要的恰恰是不吃或者少吃。熊猫野化的时候,习惯性的吃嫩的竹子,这是它在圈养的时候形成的习惯和爱好,但是野外的环境要求它必须吃一些老的竹子也增加身体的免疫力。我们一样不比熊猫更聪明,我们也需要有意识的吃一些老竹子,读一些我们曾经刻意回避,甚至很讨厌的书,以此增加我们新的认识。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这个朋友不是酒肉朋友,是能够提供参考意见的批评朋友,会说一些刺耳的话,我们可能不喜欢,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喜欢。良药苦口,那些对我们治病有效果的药,往往都是味道不好的, 这种味道不好意味着我们缺少那种味道,补充了这些味道,我们就可能更加健康。 这种我称为信息再平衡。 四、增加生活的丰富度 人之所以形成固定的思维来自于我们生活的单调化。 我们每天固定的一些生活规律让我们陷入局部的思维中。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并不是相当徐霞客,而是增加生活阅历,不断地对吸收进来的所谓书本知识进行注解的过程。我们如果在农村,没有到过城市,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城市人的心理和思维。我们如果一直在城市,我们对农村和农民就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我们没有见过特定的现象,我们就不能理解那个现象所带来的其他信息。 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盲人摸象,即便我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一样不能超越现实。这是所谓的生活再平衡。 五、让我们更空一点 我们过于忙碌,让我们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我们的信息量过大,让我们失去判断,为了摆脱这种状况,我们可能需要像笛卡尔那样进行信息丢弃,抛弃一些我们曾经认为宝贵的所谓知识和信息,让自己真正的“空”下来,以此来让我们显得更加睿智。 总的来说, 稀缺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永恒的现象,但是稀缺带来的正是我们失败的种子。为了减少失败的概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各种再平衡,以打破固有的稀缺绑架。 我们需要在心理上进行再平衡,有意识的对抗稀缺带来的诱惑,我们同样需要在意识上再平衡,走出原本属于自己的庐山。我们还需要进行信息再平衡,多吃点老竹子和苦口的药,让我们更加健康。我们更需要进行生活再平衡,不断的尝试,不断地突破和创造,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生活本身。 稀缺我们躲不过,我们还因为人的信息带宽很窄带来的障碍,人生苦短带来的客观限制,但是我们依然有机会让自己更加平衡,使得我们的生活感觉更加幸福。 silong.peng@ia.ac.cn 2014.05.22
个人分类: 空闲时光|14435 次阅读|30 个评论
美国再平衡语境下的中日关系
Ecosinic 2012-12-2 17:35
不管美国是重回亚洲,还是在亚洲实行所谓的再平衡战略,其所倚重的是日本,菲律宾、越南等,甚至印度都不可能成为其在平衡战略的支点。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不再是中日关系,实质是中美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是关系到中国在全球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重要性的战略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 美国所谓再平衡战略,是在其经济和外交等深陷危机时的一种不成熟的解套手段(远非战略),带有极大的投机性质。其实美国人很多时候就是以一种投机主义横行于世。其投机之所以屡获成功,是因为其所面对的对手不够强大与睿智。而今,面对中国,美国在亚洲搞的这个所谓再平衡是否能够获得成功,也看中国这个对手的表现。象毛主席一样将其视为纸老虎,美国的再平衡即不可能获得其所要的结果,而将其视为真老虎,不采取主动应对的措施,则中国有可能在其平衡战略中失去战略先机。 美国要进行其所谓亚洲再平衡,必须在亚洲找到代理或支点。以此完成其所谓的平衡。而在亚洲各国中其所能够倚重的只有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代理人,作为美国的被阉割的狗(石原慎太郎 语),经过美国几十年的调教,对其使用可谓得心应手。若其不听话,就加以训斥,若需要放出来咬人,就给出信息让其咬人。钓鱼岛问题至今,特别是近日美国参院将钓鱼岛列入安保体系即完全可以说明美国在鼓励日本出来咬人了。说明美国在再平衡战略中需要日本先出马,在日本咬人之后他才可以搞什么再平衡。 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只有对日继续强硬。从经济、外交、军事等各方面持续打击日本,直到日本这条狗变成老鼠。当日本在美国人眼里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时,我们对日本的打击才算起到了作用。有人认为日本的经济不依赖中国,这个完全可以试试看他们到底有多依赖中国,即使如某些人所说,不依赖中国,若其经济持续负增长,其经济也会很快陷入崩溃的境地。如在2011年日本政府总体的赤字水平已经占到了GDP的10.1%,而且总负债率达到了233%。而希腊的赤字占GDP的占比只有9%,负债率是165%。希腊的问题大家很熟悉,比希腊状况更糟的日本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而经济不景气就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政治的不稳定。近年来日本政治基本上可以用乱局来形容,即使是首相一年一换也改变不了经济的问题。若政治仍然以此乱下去,社会价值体系的崩溃也不远了,当社会价值体系崩坏后,日本还能坚持多久。所以,只要中国不再在经济上对日本输血,日本的经济问题将持续恶化。 日本乱局之后,美国的所谓再平衡即是大大的空话了。
个人分类: 杂谈|1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