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常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再谈常效胜于畅销----1200万访问量有感
热度 1 黄安年 2013-3-17 09:07
再谈常效胜于畅销 ----1200 万访问量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3 月 17 日 发布 2013 年 3 月 17 日 6 : 52 分 , 我的博客访问量 12002665 人次。 2012 年 12 月 4 日 16 : 24 分我的博客访问量 11000270 人次。 2012 年 8 月 24 日 13:13 分我的博客访问量 10000163 人次。 这第 11 个百万人次用了三个月另 10 天 , 确切地说是用了 102 天时间。 第 10 个百万花了 4 个月另 8 天时间 , 而前 10 个万的平均百万量时间为近 6 个半月。 而这第 12 个百万人次同样用了三个月另 10 天 , 确切地说是用了 102 天时间。 坦率地说 , 我在撰写博文时并没有琢磨自己的博文是否被置顶或推荐或成为热门话题,以及有多少人评论 , 原因在于写博文对我来说以我为主 , 自主博文,而非为被推荐、被评论、被热议而撰写博文。不被推荐、不被评论、不被热议,并不是自己是否坚持撰写博文的理由,我不是为他人左右而写博文的,坚持下去了 , 天天有感而写 , 科学网内外的朋友们就会越来越多了,成为常客的自然访问量会趋于稳定。我还惊讶地发现 , 有些朋友现在还在关注我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年发布的博文,可见只要认真写好每篇博文,有兴趣的朋友有可能在某一天来光顾某篇博文的。 我没有想道自己的博文访问量能上 10 万、 100 万、甚至 1000 万,现在到了 1200 万,对我来说这自然是个激励。从现在起,我要从头开始,认真坚持不懈地写好每一篇自己想写的博文。 **************** 常效胜于畅销 ----1100 万访问量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2 月 6 日 发布 2012 年 8 月 24 日 13:13 分我的博客访问量 10000163 人次。 2012 年 12 月 4 日 16 : 24 分我的博客访问量 11000270 人次。 这第 11 个百万人次用了三个月另 10 天 , 确切地说是用了 102 天时间。 第 10 个百万花了 4 个月另 8 天时间 , 而前 10 个万的平均百万量时间为近 6 个半月。 这意味着,到了上千万访问量的时候,稳定量 ( 累计博文数加常访网友数 ) 起着推动作用。 坦率地说 , 我的博文很少上置顶栏目和精选栏目、热门栏目,甚至一般页面栏目,但是就每日的访问量而言 , 我却经常名列前茅,个中原因和启示,很重要的一点是常效胜于畅销。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置顶栏目、精选栏目、热门栏目文章是畅销篇,可以获得高点击量于短时 , 但是持续效益还得靠的还博文的常效效应,否则难以稳定和可持续。撰写博文要可持续仅仅靠畅销是不够的 , 那样很可能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景况。顺便说句题外话 , 统计数字是用来激励博主撰写博文的,如果写的愈来愈少甚至经月不写, 博文平均点击量排行不降反升 , 我总觉得不是一个好办法。 在上篇博文中谈及 “ 我自知不是科学网科技界热门博主 , 说得白一点恐怕只是陪衬并具点缀色彩的博主 , 尽管我一直主张科学网需要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块 , 否则科学网难以成为全球华人的科学网 , 科学网上的科技精英们也难以丰富人文情怀和社科知识,不过这些建言未见有什么收效。”我要强调的是即使科学网,话题仅仅或者太多集中于纯科技话题,忽视以至无视人文话题,难以大有作为,也不利于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爱好者,丰富人文情怀和社科知识,科学网既要科学也要人文,这本来是科学网建网之初的承诺, 空谈误事 , 实干兴博 ! ****************8 从零开始 , 一步一步脚印走 ---- 有感于访问量突破千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8 月 24 日 发布 我自 2007 年 3 月 7 日 登陆科学网博客以来,至今已经 5 年又 5 个半月多了。我真的没想到我的博文访问量竟然能够突破千万 , 到今天下午 1:13 分访问量已经达到 10000163 人次;没有想到我的访问量的排行榜两年来稳居科学网的前列;也没有想到我的访问量能够持续稳步增加。 ( 见下附文 , 这次 900 万到 1000 万只花了 4 个月另 8 天时间 , 而 1000 万的平均百万量时间为近 6 个半月 ) 我的博文访问量 突破千万固然有成就感 , 但是这并非特别值得一提的事 , 因为就我的学术交流网来说 , 其访问量估计早已突破千万了 ( 现在已不显示数字了 ) ,文章也有二万七八千份了。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些点击量不是靠什么团队策划特别推荐获得的,就我的博文平均推荐量和上热门议论栏目文章来说 , 我恐怕只能排三百位以下甚至更低,我自知不是科学网科技界热门博主 , 说得白一点恐怕只是陪衬并具点缀色彩的博主 , 尽管我一直主张科学网需要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块 , 否则科学网难以成为全球华人的科学网 , 科学网上的科技精英们也难以丰富人文情怀和社科知识,不过这些建言未见有什么收效。尽管许多著名门户网站邀我加盟 , 都一一为我婉言谢绝,科学网为我提供了延续学术生命的场所,我是一直怀有感恩之情的。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 , 已经退休多年 , 写博文可以健脑健身健心情,多年来退而不休 , 发表的纸质论著不亚于退休前 , 与此同时撰写博文不断,学术研究和享受生活相得益彰。没有团队、没有项目资金、没有休闲时间。论学术成果不亚于某些在职博导 , 论博文数量和含金量也不容轻视,这些是自己一点一滴、持之以恒、连续不断写下了来的,写自己真情实感 , 所感所想、所思所得、所记所忆、所见所闻。可能由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是美国和当代世界,是生活在学术圈和普通居民区,对于现代生活和历史记忆有着一些人生感悟,所以没有畅销文却有常效文,网页页面很少有推荐和热议博文 , 而每日的访问量却稳定增长而无大起大落。不跟风 , 走自己的路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宽以待人 , 严于律己,信守学术为公 , 实事求是 , 是自己的基本信条,踏踏实实地写好自己的每一篇博文。我的博文是写给自己看的,没有想到写一篇博文要捞什么点击量。现在这个点击量是积 5 年半的时间 , 和某些名人短短几篇微博就上千万是无法相比的,畅销的不一定是常效的,学术研究者需要的是常效而不是短期的畅销。 因为在号称数万博主的科学网中 , 我是率先迈上访问量过千万台阶的 , 所以对科学网来说也有着标志意义了。君不见科学网排行榜上突破百万的已经有 72 博主 , 而其中突破 200 万的有 30 位博主,突破 400 万的有 10 位博主,突破 700 万的还有两位博主,估计再用不了两年,将会出现第二、第三位千万博主 , 那才是科技领域的真正领航员。 我幻想,如果健康状况和时间允许的话 , 我的第二个千万访问量应该在“十二·五”计划结项之时达标。过分看重访问量是祸害,有了访问量是个激励,把握在自己。如果我现在半年不写一篇博文 , 估计我的平均点击量排行不降反升,可见点击量这东西不能看重了。 我要感谢许许多多我认识和不认识的网友 , 从我每天发布的新博文来统计 , 每天点击量也只有几百,但是就综合统计来看 , 一个时期以来我的博文访问量每天在 6000 上下 , 有时更多 , 这足以说明写自己的常效博文是最重要的。 http://blog.sciencenet.cn/forum.php/blog-415-605495.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96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9647.html
个人分类: 博客专题目录(10-11)|27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常效胜于畅销----1100万访问量有感
黄安年 2012-12-6 07:27
常效胜于畅销 ----1100 万访问量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2 月 6 日 发布 2012 年 8 月 24 日 13:13 分我的博客访问量 10000163 人次。 2012 年 12 月 4 日 16 : 24 分我的博客访问量 11000270 人次。 这第 11 个百万人次用了三个月另 10 天 , 确切地说是用了 102 天时间。 第 10 个百万花了 4 个月另 8 天时间 , 而前 10 个万的平均百万量时间为近 6 个半月。 这意味着,到了上千万访问量的时候,稳定量 ( 累计博文数加常访网友数 ) 起着推动作用。 坦率地说 , 我的博文很少上置顶栏目和精选栏目、热门栏目,甚至一般页面栏目,但是就每日的访问量而言 , 我却经常名列前茅,个中原因和启示,很重要的一点是常效胜于畅销。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置顶栏目、精选栏目、热门栏目文章是畅销篇,可以获得高点击量于短时 , 但是持续效益还得靠的还博文的常效效应,否则难以稳定和可持续。撰写博文要可持续仅仅靠畅销是不够的 , 那样很可能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景况。顺便说句题外话 , 统计数字是用来激励博主撰写博文的,如果写的愈来愈少甚至经月不写, 博文平均点击量排行不降反升 , 我总觉得不是一个好办法。 在上篇博文中谈及 “ 我自知不是科学网科技界热门博主 , 说得白一点恐怕只是陪衬并具点缀色彩的博主 , 尽管我一直主张科学网需要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块 , 否则科学网难以成为全球华人的科学网 , 科学网上的科技精英们也难以丰富人文情怀和社科知识,不过这些建言未见有什么收效。”我要强调的是即使科学网,话题仅仅或者太多集中于纯科技话题,忽视以至无视人文话题,难以大有作为,也不利于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爱好者,丰富人文情怀和社科知识,科学网既要科学也要人文,这本来是科学网建网之初的承诺, 空谈误事 , 实干兴博 ! ****************8 从零开始 , 一步一步脚印走 ---- 有感于访问量突破千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8 月 24 日 发布 我自 2007 年 3 月 7 日 登陆科学网博客以来,至今已经 5 年又 5 个半月多了。我真的没想到我的博文访问量竟然能够突破千万 , 到今天下午 1:13 分访问量已经达到 10000163 人次;没有想到我的访问量的排行榜两年来稳居科学网的前列;也没有想到我的访问量能够持续稳步增加。 ( 见下附文 , 这次 900 万到 1000 万只花了 4 个月另 8 天时间 , 而 1000 万的平均百万量时间为近 6 个半月 ) 我的博文访问量 突破千万固然有成就感 , 但是这并非特别值得一提的事 , 因为就我的学术交流网来说 , 其访问量估计早已突破千万了 ( 现在已不显示数字了 ) ,文章也有二万七八千份了。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些点击量不是靠什么团队策划特别推荐获得的,就我的博文平均推荐量和上热门议论栏目文章来说 , 我恐怕只能排三百位以下甚至更低,我自知不是科学网科技界热门博主 , 说得白一点恐怕只是陪衬并具点缀色彩的博主 , 尽管我一直主张科学网需要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块 , 否则科学网难以成为全球华人的科学网 , 科学网上的科技精英们也难以丰富人文情怀和社科知识,不过这些建言未见有什么收效。尽管许多著名门户网站邀我加盟 , 都一一为我婉言谢绝,科学网为我提供了延续学术生命的场所,我是一直怀有感恩之情的。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 , 已经退休多年 , 写博文可以健脑健身健心情,多年来退而不休 , 发表的纸质论著不亚于退休前 , 与此同时撰写博文不断,学术研究和享受生活相得益彰。没有团队、没有项目资金、没有休闲时间。论学术成果不亚于某些在职博导 , 论博文数量和含金量也不容轻视,这些是自己一点一滴、持之以恒、连续不断写下了来的,写自己真情实感 , 所感所想、所思所得、所记所忆、所见所闻。可能由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是美国和当代世界,是生活在学术圈和普通居民区,对于现代生活和历史记忆有着一些人生感悟,所以没有畅销文却有常效文,网页页面很少有推荐和热议博文 , 而每日的访问量却稳定增长而无大起大落。不跟风 , 走自己的路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宽以待人 , 严于律己,信守学术为公 , 实事求是 , 是自己的基本信条,踏踏实实地写好自己的每一篇博文。我的博文是写给自己看的,没有想到写一篇博文要捞什么点击量。现在这个点击量是积 5 年半的时间 , 和某些名人短短几篇微博就上千万是无法相比的,畅销的不一定是常效的,学术研究者需要的是常效而不是短期的畅销。 因为在号称数万博主的科学网中 , 我是率先迈上访问量过千万台阶的 , 所以对科学网来说也有着标志意义了。君不见科学网排行榜上突破百万的已经有 72 博主 , 而其中突破 200 万的有 30 位博主,突破 400 万的有 10 位博主,突破 700 万的还有两位博主,估计再用不了两年,将会出现第二、第三位千万博主 , 那才是科技领域的真正领航员。 我幻想,如果健康状况和时间允许的话 , 我的第二个千万访问量应该在“十二·五”计划结项之时达标。过分看重访问量是祸害,有了访问量是个激励,把握在自己。如果我现在半年不写一篇博文 , 估计我的平均点击量排行不降反升,可见点击量这东西不能看重了。 我要感谢许许多多我认识和不认识的网友 , 从我每天发布的新博文来统计 , 每天点击量也只有几百,但是就综合统计来看 , 一个时期以来我的博文访问量每天在 6000 上下 , 有时更多 , 这足以说明写自己的常效博文是最重要的。 http://blog.sciencenet.cn/forum.php/blog-415-605495.html
2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