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特色数据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段颇为曲折的投稿经历
热度 6 libseeker 2013-1-5 16:47
一篇稿子可谓历尽波折,历时三年,投稿若干次,是个人投稿史上的传奇经历。特此简略记之。 该文首次投稿始于2010年5月。该年度辗转投了数家,有告知增刊录用的,有告知需要1600元版面费的(讨价还价未遂)。投稿经历三家之后,兴味索然。之后投了一个会议,2010年12月,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做了个专题发言。该稿子,本人打算终结其投稿之旅。 2011年9月,受邀参与一个课题组。旧作与课题有较大的相关度,恰逢课题负责人有组稿任务。大概2012年的3月份,课题负责人告知组稿计划被搁浅了。希望我能争取在核心期刊发表出来。只好有硬着头皮,稍作修改,再行投稿。又辗转了多时,一再被拒。高不成低不就,还得纠结版面费事宜,我再次打算放弃。课题负责人还是希望我能发出来,哪怕是非核心。非核心中我比较喜爱的一家期刊也被拒了。时间已是2012年9月份。 为什么要纠结核心与非核心呢?我们图情领域(G25)类有19种核心期刊,其中有18种被CSSCI收录。按照所在单位现行科研积分政策,非核心积分5分,核心但未被CSSCI收录积分25分,CSSCI收录积分50分(其中包含有“权威”一种、二级“权威”两种,积分分别为250分、175分。)。积分与钞票挂钩的。在当前环境下,但凡发CSSCI,所得通常均大于版面费支出。其它恐怕就得“赔本”了。非核心中通常均需要收版面费,而且费用还不低。另一方面,非核心的受众通常要比核心的受众窄,也就是影响力要逊色不少。更为关键的是,据个人观察存在这么一个事实:一则稿件,无论质量如何,大都“可以”刊发出来,种种原因,无论核心与否,A刊不用B刊用,B刊的档次还不一定比A刊的档次低。 因为毕竟费了些功夫,我想到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按格式折腾了一翻投稿,未料到告知非规范的研究论文,也拒稿了。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审稿途中,有位朋友负责其所在高校学报组稿任务,问我有无稿子,我如实相告暂无,待审稿结果出来,我又把那篇稿子搬出来供朋友选用。朋友告知录用,无稿费不收版面费,年底出版出来。正式刊出来之前,要求砍掉400字。2012年12月中旬收到朋友快递过来的样刊。我觉得那已经是很好的“归宿”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拒稿之后,有家刊物来Email问该文录用了没有?如没有你同意在我刊发表吗?我如实相告。假如那家高校学报未录用,我估计我会同意的。因为该刊受众更为广泛。 为了让已发表出来的文字更好的交流与传播,我打算通过新浪共享资料OA出来。种种原因,自知水平很有限,但拙作着着实实尽心尽力了,而且还令不少人(如审稿专家等)费心了。数家刊物给出的审稿意见,或多或少从中受益。由衷感谢所有知名的与未知名的贡献者! 附:投稿终结版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以JALIS海洋专题数据库为例(终稿).doc 下载地址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5352824.html 摘要 通过JALIS海洋专题数据库建设实践,得到了系列启示:①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力不从心,虎头蛇尾不足取。②项目的论证需要谨慎,元数据规范、元数据存储方案、数字资源存储方案、成本预算、可持续发展方案等均需要考虑。③开展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需要更好地制定经费分配与使用计划,更好地提供支持。④高校特色数据建设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引用方式:王启云.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以JALIS海洋专题数据库为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8-92
个人分类: 数图研究|10223 次阅读|15 个评论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虚与实
libseeker 2013-1-5 15:39
图谋按:1990年代中后期我国各系统图书馆都相继拉开了特色数据库建设帷幕,其中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且方兴未艾。如今各类型特色数据库可谓成千上万,有关研究论文亦是数以千计。其中的虚实,北京大学图书馆张丽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值得学习与思考。特此予以摘编。 摘编自:张丽静.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54-57,71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存在七对矛盾。建设缘起——理论上讲建库是基于用户的真正需求,现实中只是从建设者角度考虑;建库方式——理论上讲图书馆间应联合建库,现实中图书馆各自单独建库;质量控制——理论上规定建库要保证其整体质量,现实中盲目追求建库数量及速度;技术标准——理论上讲建库要遵循标准规范,现实中各馆有各自的建库准则;开放权限——理论上强调特色资源应共享,现实中特色库访问权限受控;推广应用——理论上讲特色库建好后要宣传推广,实际上缺乏推广应用和培训工作;建设维护——理论上强调要开展长期维护工作,现实中忽略后期维护。 建议和对策:开展好建库前期调查论证工作;主动采取各馆联合共建方式;制定评估体系进行特色库考核;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建库;合作馆共享特色库资源;通过多种途经加大特色库宣传力度;自觉开展有效可行的监督维护工作。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3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产养殖视频数据库建设记
libseeker 2010-4-9 09:33
我希望能为特色数据库建设与服务做点实际工作。近一个月来,进行了比较认真的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全方位的,包括了解特色数据库现状(软硬件状况、资源状况、资源元数据状况、资源利用状况等)、作资源介绍(并且面向重点用户推送服务)、熟悉TPI制作管理与发布系统的使用等等。过程很辛苦,其中熟悉TPI使用尤为艰难,得到了TPI技术支持、同事、同行的大力帮助。 海洋专题数据库2009年资源检索次数为320次,年全文下载次数为163次(其中4条视频占78次)。因为建设了数年,目前有近12万条全文数据,这个利用状况对我的触动非常大。首先希望能推进优秀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调研,并且已经建立了一个只有一条全文数据的特色库,这一条是符合建设要求的数据。理想状态是由教务处提供每年优秀学士论文的WORD版(纸质版会大大的增加了扫描及标引工作量),可以从2010年开始,以往的可进行回溯。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否能进一步往下走,还需要学校政策支持,尚在期待中。 海洋视频数据库(子库)2006年5月建立,只有4条视频数据。然而这4条数据却占了2009年下载次数的半壁江山。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当我发现服务器上有174条水产养殖视频数据是,格外兴奋,当即希望尽早将其添加到数据库中。因为这些内容对水产养殖系教学与科研很有参考价值。这样能吸引用户的关注,从而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它子库的利用率。 4月6日开始实施,4月9日完成。4月6日上午开始做准备工作,下午开始导数据,先从服务器到工作站,再有工作站上传数字对象到数据库中。1.75G数据利用了一个晚上,163条成功导入海洋视频数据库。接下来两天是做元数据、做缩略图。对于视频数据的标引比较特殊,挨个查看数字对象速度会非常慢。我采取了简单的自由标引。缩略图我没有逐个做,大部分用了一个示意图。缩略图文件名要求是视频文件名_small.jpg,要求放到原数字对象对应的文件夹。163条数字对象分散在25个文件夹,需要直接操作服务器逐个去找。总之,大量的粘贴复制工作需要做,而且不容马虎,比如缩略图文件名中多个空格,那是找不到的。数天的马不停蹄,4月8日下午基本就绪,立即在海洋文献中心博客的服务动态中发布欢迎使用水产养殖视频数据库,介绍相关内容,同时,将该内容推送到水产养殖系教师的信箱之中。 做不了大事,就做点小事。我希望所做所为是有意义的。记录下来,希望可资同行参考。
个人分类: 数图研究|4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话特色数据库建设
libseeker 2010-3-30 15:32
早在2004年,笔者开始关注并参与特色数据库建设。中间有几年中断了,近年又开始做一些较为实际的探索。因为多次有同行问及如何开展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问题,特此结合自己的实践做点思考。 建设特色数据库,需要选择好数据库制作管理与发布系统。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江苏省高校文献保障系统(JALIS)在全国范围同类产品中认定五家:清华同方TPI、北大方正、北京义华、TRS、北京快威。清华同方TPI专业数据库制作管理系统是清华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数字化图书馆解决方案,是一套基于网络平台上用于知识仓库创建、生产、管理、维护和发布的工具软件系统。2001-2004年有175家用户(多为高校图书馆)。据2009年统计,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图书馆共建有600个特色数据库。据笔者了解,那100余所重点大学有不少使用的是TPI软件,而且有些原本使用自主开发软件的图书馆亦将引进TPI平台。笔者所在单位是2006年购买了TPI软件,笔者认为该软件能较好的满足建设需求。 有了特色数据库制作管理与发布系统,还需要服务器、存储、SQL server数据库软件、高速扫描仪(视资源加工需求而定)等。普通纸制类文档加工成数字化文档,大致需要经过7步:扫描;图像处理;生成电子书;建立数据库;利用元数据加工工具进行任务分配、标引、分类、检查;重新装订;备份。这意味着,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必要的人力资源(技术支持、资源加工)。 接下来是资源问题,资源是关键。哪些特色资源加工成特色数据库?特色资源包括哪些文献类型?通常有全文、图片、视频等。资源来源的渠道有很多,有的是本馆馆藏(如古籍)、有的是本机构资源(如本单位教职工科研成功、学位论文等)、有的是通过第三方资源进行数据迁移(如定制商业机构提供的专题、迁移本单位购买的数字资源等)、有的是原生数字资源(如制作的视频)等等。资源要形成一定规模,资源选择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比如考虑时效性)。对于视频资源,还必须得考虑视频占用存储资源及网络带宽要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最后是特色数据库的服务,服务是建设的目的。由于知识产权等原因,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范围通常仅限于校园网范围内,若Calis/Jalis通常要进一步扩大为成员馆范围。目前特色数据库建设多面临一种尴尬:图书馆提供的资源用户不需要,用户需要的资源图书馆提供不了。给人的总体印象:各高校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中真正具有较高价值、形成特色的寥寥无几。 特色数据库建设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力不从心,虎头蛇尾不足取。项目的论证需要谨慎,元数据规范、元数据存储方案、数字资源存储方案、成本预算、可持续发展方案等均需要考虑。理想的状态是:(1)列入图书馆发展战略规划,给予应有的重视及提供相关保障。(2)配备专职的系统管理员对特色数据库建设进行管理和协调,要求熟悉数据库制作管理与发布系统、熟悉SQL Server数据库、熟悉元数据、具备图情素养、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与软硬件售后支持人员加强联系很重要);(3)最好能配备专职的建库人员,能有相关学科专业人员的参与。 囿于学识,言不尽意。谨供参考,恳请教正。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4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库建设探索
libseeker 2010-3-23 09:09
1 背景介绍 所在学校为省属本科院校,利用TPI系统建设有海洋专题数据库。在熟悉TPI软件功能与分析海洋专题库的资源构成及利用状况的过程中,图谋以为建设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库很有意义。因为,我们学校为本科教学型学校(硕士点建设单位,暂未正式招生)。图书馆现有的数字资源,大都是学术类资源,离本科学生有一定距离。学士学位论文库对广大师生均有帮助,且确实具有本校特色。欲先期建设涉海类专业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库,作为海洋专题数据库的一个字库。待有条件再建设全校范围的数据库。甚至可以进一步考虑建设学术机构库。 2 调研情况 通过向教务处及相关老师了解。2009年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共86篇,其中涉海类8篇。每年省级优秀论文大概10来篇,平均每个二级学院1篇。海洋学院二级学院院级优秀论文大约30篇左右。我想,如果做近3年二级学院以上的优秀论文,3年大约100来篇,从规模上来讲不错。但是有老师反对说二级学院的院级优秀论文质量可能会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只是为了平衡优秀指标而优秀。要做就做有质量保证,且可能持续发展的,思路调整为做校级以上优秀论文。 经了解,教务处有历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汇编,这里的摘要不是文摘,是符合期刊发表的小论文。纸质文本教务处有收藏,但电子文本没有,需要向相关老师索取。二级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及教学秘书处可能会有近年电子文本。但同时又一个问题,要制作成数据库,需要论文指导教师授权,因为部分论文很可能是指导教师的在研项目,可能涉及保密内容。了解论文的来龙去脉,主要是为了形成工作思路:尽可能的流畅有序,尽可能的减少工作量,尽可能的能够可持续发展。 先期按图索骥向5名教师索取优秀学士论文电子稿。我希望通过以小见大,且可以以它们作为试验材料,以确保Yes we can。先后得到反馈的目前只有两篇,一篇提供的是小论文(非与纸质学位论文对应的电子文档),一篇表示修改后提供。这样的情形与我所期望的相距甚远。进一步了解向其他指导过学位论文的老师了解情况,提供了一位学生完整毕业论文电子文档,发现毕业论文说明书包括目录、摘要、正文等3个档,并未形成类似博硕士论文那样完整的1个文档。这样的状态,通过论文提交形式建设数据库恐怕是做不起来;通过扫描纸质论文途径,工作量太大了。 3 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关于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库有些学校确实已经在建设之中,有若干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然而,联系实际实践起来确实不易。我将做进一步的探索。希望各位师友不吝赐教。谢谢! 附:联系邮件 x老师: 您好! 海洋专题数据库( http://libocean.hhit.edu.cn/ )拟新增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欲先从海洋类专业做起。将近三年的校级优秀学士论文加工成网络数据库(类似我校的万方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供本校学生检索利用。从教务处了解到,您指导的《xxxx》是2009年优秀论文。不知是否同意该文上网?若同意是否可以提供电子文档? 如蒙支持,非常感谢! 图谋 图谋联系方式:略 回复: 1 你好!该文电子稿在附件中!另外教务处有排版后,校对过的电子稿!(图谋注:电子稿为学位论文摘要。) 2 好的,我修改后传给你。 x老师: 谢谢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设想是利用清华同方专业数据库制作管理系统将我校的优秀学士论文制作成特色数据库。它的前提条件是学位论文必须遵循统一的格式,与博硕士论文相似。理想的状态是可以通过系统提交规范的学位论文电子文档,如果需要扫描进行数字化工作量过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经过初步的调研,我校学位论文电子文档这方面似乎没做统一要求。教务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看到的内容同正式发表的期刊论文一样,这样的形式不适合做特色数据库。 简言之,我希望得到的是同纸质版学位论文一样的电子文档,在此基础上进行我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可行性分析。 图谋 敬上 相关资料 : 1 王欢.TPI系统在我校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http://222.27.200.5/zixun/²//TPI³¾½.doc 哈尔滨理工大学博硕士论文库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自建数据库,所以我以它为例,介绍一下利用TPI组建数据库的全过程。 1、确定资源对象、标准、分类法 哈尔滨理工大学博硕士论文库里收藏的是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在书写论文的时候一般是用word来编写的,word格式方便编辑,但它并不是一种适合放到网上供其他人下载的格式,因为word格式的论文易修改、粘贴、复制的特性不利于论文知识产权的保护,甚至会为那些蓄意抄袭他人作品的人打开方便之门。所以,此数据库一致采用PDF格式的论文,这种格式的论文既方便下载又能很好地保护了论文的知识产权。 本库采用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2、建立数据库,设置检索字段,输入数据 TPI安装后,在工具栏上选择新建数据库,然后选择数据库模板,TPI提供多种数据库模板:CNKI风格、Google风格、EI风格、OCLC风格、图片风格等等二十多种供选择,哈尔滨理工大学博硕士论文库选择的是CNKI风格的模版。接着给数据库命名,接着就可以定义检索字段了,根据此数据库的用途和实际需要,我们共定义了十四个字段,分别是:作者、学院、专业、关键词、中文题名、英文题名、分类号、指导教师、学位名称、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毕业年度、目录和全文,这些字段今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添加和删除。最后,设置完数据库的发布选项和数字对象的命名方式就完成了整个数据库的建立工作。 之后,再一个一个地把PDF格式的论文引入到数据库中就可以了。 3、标引、分类数据 数据输入完之后就要标引数据了。标引即指把论文每一个检索字段的内容标示出来,告诉计算机每个检索字段的内容应该在这个论文的哪一部分,所以,用户检索该字段,实际上就是检索标引出来的字段。 标引完数据后就可以分类数据了。分类是指按照中图法的规则,把论文归纳到相对应的类目里。一般来讲,数据库都有分类检索这种检索方式,把论文分类正是为能够分类检索做铺垫。 4、内容发布 制作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发布出来,供读者检索。TPI系统里的内容发布平台CPS可满足我们的不同需要,把数据以各种风格发布到Internet上。只要在数据库管理栏里选择要发布的数据库,设置好概览字段和细览字段等项目,就开始Web发布了。 整个数据库建库的过程就是这些。 2 曹如国、徐兴余、谭永钦.利用TPI自建特色数据库的探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 ):89-92 利用TPI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平台开发了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该库利用历届教务处每年提供的毕业生论文资源,建设成网络版数据库,并以网络方式供校园网内的读者浏览、下载使用。这一工作使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的第一步。它证明了图书馆有自己建设数据库的能力,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自建数据库。为方便用户查询数据库,利用了元数据标引工具进行标引。提供作者、题名、专业、指导老师、摘要、关键词等十几个检索字段。还建立了专业分类的导航树进行导航,可根据系、院、年级、学科查找论文,可利用原文下载和在线浏览两种阅读方式。这一工作,为每年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和资料参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8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某高校特色数据库现状及思考
libseeker 2010-3-22 10:44
特色数据库是根据各馆的馆藏特色或地方特色,集中搜集各种类型文献建立的数据库。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CALIS在高校图书馆已建263个特色数据库。2009年习为妮统计104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图书馆共建有600个特色数据库。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本校的学位论文提交系统、教学参考资料、随书光盘数据库等。这些高校图书馆主要是根据本校的学科发展特点和特色的馆藏资源,或者是围绕学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建立相应的特色数据库。 某高校特色数据为JALIS二期特色数据库二类项目,建设始于2004年,2007年5月结项。2005年3月11日JALIS二期工程建设特色数据库项目遴选专家评审会专家评审意见为:申报准备工作充分,参建决心很大,前期已有相当资金投入,数据库框架和基础数据已备。不足之处在于资源保障两头在外,缺乏自身特色(主要思路是:买数据,再结合学校专业需求,实施数据迁移)。 经过多年的努力,该数据库目前拥有全文数据近12万条。2009年新增了2万多条全文数据。最为核心的一个外文数据库子库全文文献102888条,文献时间跨度为1960-2008年,其中2008年3850篇,2007年4193篇,2006年7773篇。该数据库单单是软硬件设施、数字资源超过100万元。 该数据库建成至今浏览人次为27380。2009年全文下载次数为163次(其中4个视频占78次)。2009年资源检索次数为320次。使用的是TPI平台。但无专职的系统管理员、专职的建库人员,亦缺乏学科专业人员的参与,或者参与的很不够。在较长时间内,基本服务缺乏保障,比如网页链接存在问题,甚至服务器无法访问等。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十多年来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然而,习为妮说在调查的各高校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中真正具有较高价值、形成特色的寥寥无几。,笔者以为这个结论并不夸张,通过某高校特色库现状亦可见一斑。如果我们(图书馆)提供的资源用户不需要,用户需要的资源我们没有,那样的特色库建设是尴尬的。高校特色数据建设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参考资料 : 1 李凌杰.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元数据质量控制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5):43-46 2 习卫妮.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调查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19:68-71,129 习为妮对加强自建数据库建设的建议是:(1)集中精力搜集具有某种优势的信息资源。收集本校师生论文、著作,建成相应的数据库,在图书馆上建立链接,提供给读者检索,是构建特色数据库的一个可行方法。同时,收集文献被收录和被引用情况,既能反映出学校科研的水平,又能提升服务层次,更好地显示出本馆资源的特色。高校图书馆还可以结合本地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具有浓郁的本地特色的数据库。(2) 对所收集的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形成一批质量较高的二、三次文献。深层次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为了充分揭示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更主要的是为了提供更好地利用。要抓好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必须根据信息量化程度的难易、数据量的大小,统一规范系数数据,制定各专业数据库的建设规划、发展、标准和实施步骤,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分期分批地进行文献信息资源的全面建设。(3) 根据重点学科、重点课题,对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思潮、新动向进行跟踪,提供定性、定量的专题报告和论点汇编。高校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优势,丰富的馆藏特色文献为重点学科、重点课题数据的建立储备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图书馆担负着学科建设的资料存储和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41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rbwxy197301 2009-2-9 17:24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通过网络调查发现,安徽省部分高校图书馆从学科特色、馆藏特色、地域特色出发,已经建设了一批特色数据库。但总体上看,还存在规模较小、建设较慢;缺乏统一规划、单兵做战;选题单一、特色不明显;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IP网段分锁、资源浪费等问题。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应该通过统一规划,项目带动;科学选题,合理分配;分散建设,资源共享;加强宣传,持续维护;联合培训,注重质量等措施来推进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特色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 网络调查 安徽省 G250.74 1 引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中,将特色数据库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评估指标。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CALIS)十五建设专设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大力提倡特色数据库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对于高校图书馆充分开发各种类型信息资源,服务高校学科教学与科研,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成为中国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践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文献 的统计与分析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从文献 ~ 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是国内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主力军。本文将首先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进行一个梳理,然后结合存在问题,借鉴其它省份高校图书馆的成功经验,来探讨推进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一些举措。 2 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2.1 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的中国大学栏目检索到安徽省上网高校43所高校,将其确定为调查对象。在2008年12-2009年2月期间,项目组成员分别对这些高校的网页进行了跟踪调查。 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只有少数高校图书馆有数字资源中明确设置了特色数据库的栏目,如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图书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中,是将其特色数据库资源设置在特色资源、特色服务、自建数据库、电子资源等栏目下,如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蚌埠医学院等高校的图书馆。调查得到的特色数据库普遍采取了IP分段封锁的技术,因此无法进行异地检索尝试。另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除安徽财经大学特色数据库进行实际检索外,其它检索到的只是特色数据库的名称(部分有数据库的说明)及其所在高校的信息。 2.2 调查结果    项目组将网络调查获取的数据加工、整理后得到表1。 学校名称 特色数据库(或特色资源)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非书资源、馆藏图书数据库、合作经济文摘、经济热点、学位论文提交系统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检索、安徽大学同等学力论文库检索、馆藏光盘数据库、徽学报纸全文数据库、徽学会议全文数据库、徽学论文全文数据库、馆藏古籍题录数据库、古籍电子书籍、徽学题录数据库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网上报告厅、网络课堂、外语学习、自主考试学习系统、学科导航、报刊导航、各类考试导航 安徽工业大学 随书光盘系统、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教参信息系统、教学推荐书目、教参推荐书目、学位论文提交、信息推送服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徽派建筑数据库、图书馆视频点播系统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自建数据库分十个专辑、 VOD 点播系统 安徽理工大学 随书光盘发布系统、教参书推荐系统、学位论文提交系统 安徽师范大学 徽州历史文化特色库、电影在线、音乐在线、安徽师大博硕士论文库 安徽新华学院 馆藏书刊目录系统、 视频点播、随书光盘系统、工具书检索系统 安徽医科大学 影视欣赏、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 安徽中医学院 医学课程、外语学习、英语广播、影视资源 安庆师范学院 特色馆藏、图书馆视频点播 VOD 、精品剧场 VOD 、图书配套光盘、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 蚌埠医学院 本校学位论文、医学视频 (VOD) 、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导航、安徽省高校精品课程导航、爱迪科森 网上报告厅 巢湖学院 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 合肥工业大学 图书馆现刊目录、南校区光盘数据库、翡翠湖校区图书馆光盘数据库、学校院系期刊目录、 CALIS 学科资源导航、 CSDL 数理科学资源导航、 CSDL 纳米科学资源导航、 CSDL 化学资源导航、 CSDL 资源 环境科学导航、 CSDL 生命科学资源导航、 CSDL 微生物学资源导航、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新能源及环保专业数据库、生物基础数据库、 CODATA 中国理化数据库、材料数据库、中国科学院高级专家信息数据库、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等 合肥学院 生物化工专题数据库、经济和管理专题数据库、网上报告厅 淮南师范学院 考研公共课试题、考研模拟试题、考研模拟试题、考研模拟试题、中国 100 家优秀网站 宿州学院 《赛珍珠研究》专栏、视频点播 皖南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库、皖南医学院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皖南医学院影视在线 中国科技大学 科大纸本馆藏 OPAC 查询、科大外文电子期刊平台、跨库检索系统、随书光盘系统、国科图集成期刊系统、中科院学位论文系统、标准信息服务系统、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学科导航、 CALIS 联合目录查询、 NSTL 资源整合检索平台、 NSTL 引进资源、火灾科学学术资源网、 VOD 视频点播平台   根据表1及其它调查获取的资料看,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①数据库建设已初具规模。从特色数据库的数量看,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三所高校在特色数据库方面处于第一集团,这也与三所高校在安徽省所处的学术地位相匹配;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蚌埠医学院六所高校图书馆处于第二集团;其它罗列的高校图书馆可以看作是第三集团。还有些高校,尤其是一些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还是空白。 ②数据库建设突出特色,立足高校的学科特色和资源特色。如安徽大学拥有徽学研究的一大批专家,其安徽大学中心还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图书馆专门建立了徽学报纸全文数据库、徽学会议全文数据库、徽学论文全文数据库、徽学题录数据库四个特色数据库。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是是全国合作经济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专门建设了合作经济文摘特色数据库。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结合其学科重点,建设了徽派建筑数据库。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根据其馆藏及学科特色,建设了徽州历史文化特色库。 ③数据库资源类型多样。特色数据库通常是围绕某一主题,将多种信息资源进行集成,综合了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从表1中所列的内容及数据库有关说明可以看出,既有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标准等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也有网页、光盘、多媒体等数字资源。数据库从其结构来看,既有传统的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也有网站导航、学科导航等形式的数字资源。 3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存在问题 ①规模较小,发展较慢。一个非常直观的表现就是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主页的数字资源中没有特色数据库的栏目,能够在全省及至全国范围内引起学界关注的特色数据库还几乎没有。安徽省虽然有三所211高校,但CALIS的十五全国高校专题特色库项目没有一项是由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立项的。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成功经验较少,与湖北、陕西、四川、广东等省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②缺乏规划,单兵做战。这也是其它省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共性的问题。从特色数据库的发展来看,CALIS的专题特色数据库项目带动了全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而从从文献 看,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ALISA自2002年开始建设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项目启动较晚,目前还存在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管理标准等方面不统一;资源投入与需求不匹配;资源体系不完善;资源共享面较窄;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措施单一等不足。这种状况也会直接制约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统一规划,特色数据库目前还只是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建设,无法形成合力。 ③选题比较单一,特色不明显。尽管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这些年来已经建设了不少特色数据库,但是选题上还比较单一,直接体现特色数据库地域色、学科特色、馆藏特色的特色库还很少。如网上报告厅、视频点播、馆藏数据库等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特色数据库。安徽省图书馆及其它省份高校图书馆界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值得学习和借鉴。 ④数据库标准化、规范化方面有待提高。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数据库质量及数据资源共享的重要保证。虽然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选定了《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推荐使用的5个系列、11种规范格式及其著录规则,作为专题特色库初步实行的元数据规范格式及其著录规则。而安徽高校图书馆界真正按这样的标准规范来建设特色数据库的范例还很少。 ⑤ IP网段封锁,造成资源浪费。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开发特色数据库与其它省份一样,数据库系统都采取了IP网段封锁的方式,数据库基本都是自建自用,这无形中降低了数据库的利用率。特色数据库建设通常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信息需求,如从事徽学研究和感兴趣的用户分散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而安徽大学所建的徽学方面的特色数据库只能让本校用户使用。CALIS专题项目特色数据库已有不少成果出现,但只有CALIS成员可以使用。这种自建自用的后果一个是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价值,同时也会导致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4 推进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举措 ①统一规划,项目带动。为了避免特色数据库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吸引多方面的资金投入,特色数据库建设应该进行统一规划。从文献 看,天津市高校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是天津市教委委托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十五建设规划》要求,为充实和丰富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而组织建设的。该项目包括动植物病害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等14个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分别由天津市15所高校承建。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也应该以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ALISA建设为联系的纽带,通过设立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带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从数据库建设和利用的角度考虑,高校图书馆界还可以与省内的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进行联合共建,这样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数据库的统一规划。 ②科学选题,合理分配。特色数据库通常都是围绕某一主题的信息资源的集合,选题是特色数据建设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要充分考虑数据库的信息需求,以用户为心。首先要对用户进行前期调查,征询领域专家的意见,对所建库的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估,避免数据库建成后现出无人问津的局面。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都基本形成是丰富的有特色的馆藏资源,项目的分配应该考虑每个馆的特长所在,合理分配资源。从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简介可以看到,图书馆的古籍、解放前报刊藏量丰富。古籍总量达19万册,拥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方志19000册,古籍善本600余种、8000多册,以明刻本为多,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本《春秋胡氏传》、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这些资源逐步数字化之后,一定可以成为非常有吸引力的特色数据库。 ③分散建设,资源共享。湖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在建设数字资源方面,协作网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通过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要求成员单位选择具有明显资源优势、学科优势、地方特色的专题,进行特色数据库的研发;要求成员单位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软件平台,以便实现跨数据库的全文信息检索。在资源共享方面,成员单位免费向成员馆提供各自的数字资源;成员单位之间互相开放阅览室,开展馆际互阅 。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可以利用其资源和学科优势,建立在全省高校范围内可以共享的学科导航的特色库。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是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安徽省级中心馆,它可以与蚌埠医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皖南医学院等高校联合,形成一个安徽省的医学资源共建共享中心。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在建设的规范、标准等方面应执行统一规范,进而实现各高校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特色库建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共享,不要采取人为手段限制用户,而应学习CNKI、万方等数据库提供的成功经验,积极吸引用户。既要以满足本校用户信息需求,也可为其它高校用户和非高校师生用户的需求。 ④加强宣传,持续维护。在一次调查中发现,虽然安徽财经大学建设了合作经济文摘、经济热点、学科论文库等特色库,但是校内的用户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与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常常不被重视的一个方面。图书馆的资源要通过举办讲座、文献检索课、网页标签等形式做宣传,只有被用户知道,才有被其利用的可能。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数据库管理者应该进行不断的维护。一方面是让用户能够安全、快捷、方便地利用数据库资源;同时数据库维护中一个重要内容还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而且要及时更新。CNKI的网上数据实现了日更新,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库至少要达到每月更新的目标,这样才能使用用户不断有新的内容去利用。 ⑤联合培训,注重质量。特色数据库建设是由图书馆专业人员来具体完成的。但由于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目前在特色数据库领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非常专业的人力资源实际比较缺乏。从外部吸引人才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要把国内在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领域的专家请进来,在全省范围内通过不定期联合培训,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提高现有图书馆专业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可以联合建立一个专门的专题导航网站,把相关的资源集中起来,便于实现知识共享。特色数据库的核心是其特色,而特色的体现是以质量为基础的,只有高质量的数据和服务方式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为了保证质量,除了一整套完善、科学的运行机制外,高校图书馆界还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来对数据进行长期的评估。 参考文献: 郭黎康.近十年特色数据库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2):166-169: 魏瑞斌.国内特色数据库研究现状分析核 . http://www.lis.ac.cn/download/LIS_NET/2008-12/NET_INDEX.htm 包和平,宛文红.西部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现状调查分析图书馆论坛 ,2003.23(5):54-54,141 涂湘波,黄筱玲.湖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调查分析 .图书馆,2004(2):50-52 肖冬梅,谢伟涛.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问题探讨 .情报资料工作,2004(3):37-39,27 安娜,井水.谈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发展现状与前景 .情报杂志,2005(5):119-121 李志俊.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策略探讨 .情报杂志,2005(9):105-106,110 郭黎康. 对CALIS特色数据库的调查与分析 .图书馆论坛,2005.25(6):184-186,217 杨思洛,韩瑞珍.211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 .全国新书目,2006(6):69-71 欧群.广东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现状调查与分析 .情报探索,2006(11):126-128 秦长江.河南省高校专题数据库建设的调查研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94-95 邓蓉,向菁,陈余.湖北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调查与分析 .新世纪图书馆,2006(5):46-50 吴淼,陆琦.西安市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48-50 陈建红,黄燕芬.从广西经济看广西特色数据库建设 .中国西部经济,2007(4):117-118,109 黄晓斌,蒲筱哥.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情报科学,2007.25(5):784-789 赵宏铭.四川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5):3-5 黄晓斌,蒲筱哥.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情报科学,2007.25(5):784-789 何静.我国农业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7(5):44-47 王小琼,吴航.我国外语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调查 .现代情报,2007(8):192-195 王会丽.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3):77-80 李凌杰.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分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9):71-73 肖乃菲.西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分析 .图书馆学研究,2008(10):44-50 刘梅. 从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看贵州特色数据库建设 .图书馆,2008(5):83-84 王延红.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8):24-27 黄艳芬.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对策.图书馆论坛 .2008.28(2):144-146,157 许俊达.继续推进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23(3)3-5 傅正.安徽省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继续建设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8 (4):55-58 以合作共享提升服务能力 . http://www.ccdy.cn/pubnews/511022/20090118/565921.htm
个人分类: 信息资源建设|788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