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三十而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三十而立
热度 1 zhou521wu 2019-2-26 09:00
马上就要三十了,感觉二十几的日子真的没过够,别人都说我还非常年轻,当上了大学老师,可是日子不就这样,今天还感觉自己年轻,明天倏忽一下就老了。三十对男人来讲是重要的年龄,人生事业都企盼着走上巅峰,家庭也寄予厚望。夫子讲三十而立,是在讲知礼后言行得当,现代人什么样能称上而立呢?我认同的说法是:30岁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困难,有责任感,成立家庭并基本确定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了。 而这几条标准,说来简单,做来未必。像我这样的,自幼读书到博士,学校中经历了22年,如今刚步入职场,即已到而立之年了,并无太多社会经验,所经困难无非是考场失利诸如此类罢了。刚留校任教也正值学校大力改革,环境未定,所谓事业方向更不成于胸了。并不想抱怨什么,读书本来就像马拉松比赛,战线长,时间长;而做学问就是减肥,抵住诱惑,死磕自己才见功夫。 现在心态并不好,时刻担心自己在虚度年华,当一个人很忙的时候,停下来就感觉生活没有意义。世俗的琐碎事一旦停止充塞头脑,就会感到空虚和茫然。既有探索人生意义,提高精神追求的出世意愿,又有直面现实,改造人生与社会的入世冲动,总是觉得内心还不平静,生命还不沉淀。但也不能给自己找退缩的理由,30岁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还是要继续勤勉努力,找好定位和方向,负得起责任,勇敢闯一闯。新年即将到了,给自己提几点期许: Ø 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职业规划;事业观 Ø 不断提升自己精神境界,内有专修,外有博识;人生观 Ø 丰富阅历,多维度发展;价值观
2387 次阅读|1 个评论
传口令
热度 1 dongping2009 2012-11-20 06:59
按:孩子的作文一直不错,这应该与其很小开始就喜欢阅读有关。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当初眼界宽广多了。前两天,孩子对我讲了一个笑话,大意是说一个小学生,因为考试只得了30分,上课时被老师罚站,因此“三十而立”,加上孩子说这个笑话时的肢体动作等,着实使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真不简单。 下面是孩子的一篇作文:传口令(对文中的人名做了技术处理,皆为化名)。 上课了,燕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做一个传口令的游戏。”燕老师刚说完,同学们就高兴地欢呼起来。 等同学们安静后,燕老师把游戏的规则告诉了大家。听完老师的要求,我早已按捺不住想快点玩这个游戏。其他组的同学有的在欢呼,有的低着头,好像觉得自己记不住似的。 老师让每组的第一名同学走上讲台接过老师手里的口令条,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他们要把看到的字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预备——开始!”只听老师一声令下,游戏开始了。我们组的庞泽马上转过身,用双手在嘴边拢成圆形,凑近了展颜的耳朵,压低了声音,快速的把话传给了她。展颜又赶快往后传 …… 大家脸上都露出焦急的神色,怕自己组比别的组慢。 就快轮到我了,我暗自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要镇定。就在这时,万军伟转过头,着急地说:“班干部不管班干部。”因为第一遍声音太小了,所以我又让他说了一遍,听清楚后,我急忙又对李若晴说了这句话,最后一桌的叶宁飞快地写下了这句话后,把纸条交给老师,这时我才松了口气。 六个组都交齐了,燕老师将各组写的内容读了一遍。同学们听了,都笑得合不拢嘴。 传口令游戏太好玩了。
个人分类: 至亲至情|5484 次阅读|2 个评论
妄谈“三十而立”
热度 1 liuhuiyingcn 2012-10-19 15:27
三十而立,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甚至还有个电视剧就叫做《三十而立》,不过我没看过。随着自己三十岁到来,好好的想了想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有如下体会。 首先,三十而立,这四个字到现在有人提起的时候多数都是表示“到了三十岁要学有所成,要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要独立,尤其是经济独立。”但是实际上孔子的这句话意义要深远的多。查看了一下孔子年表,孔子19岁娶妻20岁生子。所以这个“立”应该不包含娶妻生子成家这个意思。立业?孔子20岁左右开始做小吏,管理粮草等。到了三十岁,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暂露头角但是也不能算的上有了立足之地。其实孔子所谓的“立”是指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了,是指自己有了分析思考判断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是非不变、良莠不分。其实这个立,更深一层说,是指确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往大了说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孔子从这个时候开始招收学徒,开始传播儒家思想。其实,孔子一生“贫且贱”,也就是说子一辈子都没有富有过,没有做过达官贵人。 再说立。上面是说立了什么,立的是思想,再说立到什么程度。这个立其实并不是说完全的掌握了,完全的弄明白了,学到饱和了,以后再也不用学了。这个立只是确立了一个方向,确立了儒家思想而不是法家道家等。立了之后还有很多的惑,要慢慢的去系统,去深入,到了四十岁才达到了不惑的程度。但是,尽管存在惑,自己的基本观点还是坚实的,而不是摇摆不定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立了之后也不是指排斥其他思想。子在三十四岁的时候,也就是说“立”了之后,还曾经去拜访老子,想老子讨教,之后的思想貌似受到了老子的影响的。 再说三十,三十岁之前孔子都干什么了,有哪些经历使得孔子“立”了。众所周知的是孔子十有五而至于学。十五岁上的是大学。据说那个时候只有小学和大学。15岁之前上的是小学,15岁上了大学。上了几年不知道。然后19岁的时候结婚了,20岁的时候有了儿子,并且开始工作了,虽然只是做个小吏。27岁的时候郯子到鲁国访问。郯子是个贤人,讲道德、施仁义。孔子向郯子讨教了一番。私下里猜测孔子受郯子的影响很大。再后来,孔子30岁的时候,齐景公、晏婴到鲁国来,问礼于孔子,孔子开始小有名声了。想想这段背景,孔子在立之前,有读书、求学、家庭生活、工作经历、交流经历,于是立了。或许,这些因素缺一不可,所以等到三十岁,子终于立了。 总结一下下,就是说,三十而立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成家立业经济独立,更重要的是思想独立,有自己的见解。确立了思想,还是要继续深入继续改造继续完善。另外,思想不是随着岁月流逝自然确立的,是经过学习、经过实践、经过思考(我想子肯定思考过的,虽然现在我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而真正立的。 ---------------------- 这个topic,在我脑子里萦绕了很久了,已经超过一年了。一直想写,但是迟迟没有动手(想写动笔,但是觉得压根没有动“笔”)。没有动手写,是因为觉得对这个 topic 还不能很好地把握,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很多问题都没有搞清楚。想等着把《论语》和《孟子》读完了再写。不过现在读《论语》的感触是读不懂,读的懂文字却读不懂内涵。于是知道即便读完了也 hold 不住这个 topic。还想先把史记里面的《孔子世家》读了吧,结果是读了也不能很好地 hold 的这个 topic。 刚才决定动手写,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能 hold 住了,是身体不适,干不动活了。 动手之前 google 了一下,想做个 review,看有没有别人写过这个 topic。果然有,而且我的观点和别人的差不多。如果换在十几年以前,我会很开心自己得到了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过现在没有那么幼稚了,感触只是自己其实没有很多的 novelty。而且其实我的认识也没有别人深刻,文采也不咋地。写出来,只是想说自己的话。 理工科胡思乱想胡言乱语的人,其实我连《论语》还没读完呢,刚读了一半儿,还觉得没读懂。如果谁看见了,欢迎探讨,欢迎拍砖。只要我不误导谁就好。 --------------------- 以前写在我的新浪博客里,现在开了科学网博客,把这个贴过来作为第一篇。
302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何“三十而立,人过四十而不学艺”?
jiulianjushi 2011-12-5 21:04
为何“三十而立,人过四十而不学艺”?因为来自父母的福报到四十岁时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三十岁还没有自己的事业,还没有吃饭的本领,到四十恐怕就该受苦了。而经过十年的辛勤,自己的事业也该有一定的规模了,熟门熟路,若再重新创业,风险过大,而且如果不顾实情,非要追求财富和名声权位的话,上有老需要孝敬,下有小需要教育,这些可能都容易顾及不到,反倒容易助长贪心。有得必有失,适度才是好。
个人分类: 几许感慨|11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热度 2 mafei863 2011-6-6 11:12
【转】 http://chaorinoa.blog.163.com/blog/static/35102920105311511142/ 本次学习笔记节选至:《百家讲坛》的《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八).卦有何用》的视频,感兴趣可到视频网站收看全内容。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十五岁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三十而立 通过十五岁到三十岁的摸索,到了三十确定一生的原则。 四十而不惑 根据你30岁订下的原则来试,到了四十岁对自己的原则不惑。 并不是说一个人到了40岁了就什么不惑了,而是我对我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方向、我所要学的东西我不惑。 四十岁,对人生的目标不再动摇。 五十而知天命 一个人到了50还不知道天命,那你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五十岁,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天命:我们一生的努力就在证明你有什么样的命。 命是谁造的,命是我造,我造出我这条命,我造出我这样的命运,那我抱怨、抱怨谁。能不能重来,没有办法重来。人生最奥妙的就是你永远没有办法重来。 六十而顺耳 到了60,其他人根本不了解你,就在你面前指指点点、咋咋呼呼讲一大堆,你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听也会发脾气,不听也会发脾气,那怎么办,耳顺,就是听了跟没有听一样。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逾矩是指我从小到70岁,我规规矩矩几乎已经变成我的生活习惯,我大概不会有太大的差错,那我就可以放心去做。 五十岁以前要尽人事,排除万难,不管别人告诉你以后会不会成功,你都不管,你应该做你就全力去做;可是到了五十岁以后你要听天命,我有这个成功的命,我自然会成功,我没有的话,我不强求。所有的名和利最后都是空的。 2016-1-11 09:24 三十而立:是指的年轻人要多学习儒家精神,自强不息; 四十不惑:经历了拼搏,家庭事业趋于稳定,应当多学习道家思想,以释怀生活阅历中的种种费解、误解;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5630 次阅读|4 个评论
如何翻译成英语?
热度 5 cosismine 2011-5-8 21:03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At thirty, a man should be able to think for himself Life begins at forty 似乎都不是很好的翻译?国外有没有类似的表达法? 查了半天,我还是比较喜欢wikipedia的翻译,我觉得那种忠实于自己内心忠实于真相的想法,更加接近我对人生的理解: When I am fifteen, I aspired to learn. At thirty, I can be independent. At forty, I am not deluded. (I no longer suffered from perplexities?) At fifty, I knew my destiny. At sixty, I knew truth in all I heard.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my heart's desire without overstepping the line.
6228 次阅读|21 个评论
人生历程“七”言谈——孔子与马斯洛自由谈
热度 1 hillside 2011-4-14 11:54
  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是他自定的最高标准了。   我想这句话应当是孔子七十之后的感慨了。孔子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与社会健康水准下,能活到七十岁确实是古来稀了。   如果万一孔子超过了八十岁,他还能用什么词汇呢,这是否是他的临终遗言呢?“从心所欲”应当是顶极形容词了,适合人生谢幕时使用。如果孔子能够预计他有望超过八十岁,我推测他会说:八十而从心所欲。   我愿意将孔子的分段视作人生的层次。孔子作为大贤,我认为他强调的是层次,而不是年龄,否则当时平均寿命不超过50岁的芸芸众生就无法“从心所欲”了(此处想到“随心所欲”,不由有些害怕,这好像是皇帝等统治者的特权了,一人所欲,众所不欲了)。   马斯洛的人生要求五层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我早已了解,未觉得什么特别,没有孔子的耐人寻味。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满足之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行动的动力了。   最近得知: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这样一来,可以组成七个层次。也有人说:最早的需要层次是五层,后来他老年时已经增加了“求知”和“审美”两层,因此最终的版本是七层。   马斯洛的“七”层次论我觉得非常有趣,比五层次更丰满,更适合知识分子进行借鉴。   孔子没有明确表明他的时间序列是否具有逻辑层次,我们通常解读为呈上升层次。   马斯洛的人生阶梯没有年龄限制,比如华裔天才数学家陶哲轩可能已登上了自我实现(自我实现需要自我认定,不是外界的评价 。比如, 拒领菲尔茨奖的佩雷尔曼在接受《纽约人》周刊采访时说:“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数学证明过程正确,便无需其他认可。”他表示,“菲尔茨奖”与他“完全无关”。 ) 的层次。   孔子自称已经登上了最高层,似乎在话语上实现了人生价值。马斯洛呢?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孔母几迁我不知道。不过马斯洛没有这么幸运,他家可能也有数迁,但可能不是为了他的发展了。   马斯洛来自犹太家庭 -- 他的父母是俄国移居到美国的犹太移民。马斯洛是家中七个孩子的老大,父亲酗酒苛刻,母亲迷信暴躁,他从小就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曾担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马斯洛的自我评定是什么呢?我不知道,没有孔子快乐似乎是确定的。   文革时常有站队的说法,站错队麻烦就大了。我们的人生阶梯(别人设计的、自我选择与追求的)是什么呢? 增 补 我越发觉得孔子的感言完全是精神层面的,与物质生活基本无涉。从物质层面看,春秋时代,十五、六岁可能就娶妻生子;至多二十,生活上就能自立;三十岁按照当时的平均寿命已属中年。从孔子的排序也能清晰看出,除“三十而立”未言明精神层面外,其他都很明显。 今人理解的“三十而立”往往是郢书燕说,孔子似并无这份先见之明。当然,进行拉伸,将精神变物质也是老语新用,有枯木逢春之妙用。
个人分类: 人物沧桑|3583 次阅读|2 个评论
30岁,“而立”了吗?
热度 64 fisherduan 2011-4-10 03:39
我的师兄在美国用 3 年时间 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在一个科研机构做了不到半年的博士后,就找到了一份固定教职 - 助理教授,老婆在他出国半年后陪读出国,在同一个学校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即将拿到硕士学位,师兄现在只有 31 岁,革命的同时也不忘生产,生了一个美国华裔,用我们导师的话就是“前途无量”。他在国内读硕士的时候,我们送这个师兄一个外号“院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将是我们师兄弟中最有可能获得这一殊荣的学者。 我跟这位师兄关系相当好,一起踢球,一起嗨歌,一起做实验,一起参加英语演讲比赛,一起参加合唱比赛…… 师兄在国内的时候,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唯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勤奋。他每天早上 7 点起床,在家里做半个小时有氧运动, 8 点钟到实验室, 11 点半回到租住的 20 平米阴暗潮湿的小房子,午休后 2 点到 3 点骑着那辆破得不能再破的二手自行车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下午 5 点半再次来到菜市场,然后回家烧菜、洗衣服、洗澡;白天在办公室的时候从不上网,更不论聊天。到晚上 8 点又回到办公室,开始为自己的理想 ---- 出国 ---- 奋斗, 2 个小时的托福和 GRE 听力和习题练习,看一部英文原声大片, 11 点准时回家, 12 点睡觉。周五晚上他不会来办公室,但周六、周日继续坚持,这样的生活节奏一直到他三年后出国时都未改变。猜想他出国后也会延续这样的习惯。 记得他一共承担着两个课题任务,我也都参与了。然而他的努力并未获得“老板”的认可,还常常叹气,但从来不会将这种怨气以时间为代价喷发出来,直到出国定下 来之后跟“老板”的一次谈话:师兄说自己自大学时就有出国的打算,来这里是缓冲和跳板,老板说我这里从来不做学生的跳板!终于爆发了!我以为“老板”会开 除他,但后面的事情说明“老板”还是一个好“老板”,此后给他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出国的所有生活必需品费用包括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药等都给报销,师兄临 走的那天“老板”还给他买了 3 个大箱子,我们师兄弟们都去火车站送他到北京。他只说了一句话“不成功,永远不会回来”!时年他 27 岁。 到美国之后,我们常常联系,探讨论文,憧憬人生。然而, 3 年后当我在国内博士毕业的时候,他在美国拿到了博士学位,发表了自己领域的 3 篇高质量文章;更让我惊讶的是,出国前连电脑只会用 office 和 Stat 软件的他,竟然学的是 GIS 和 SAS ,而且他还是西弗吉尼亚大学华人协会的学生主席,而且,他还要带本科生的实验和照顾已经怀孕的老婆!所有这些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合理安排和渡过的。 对于我来讲,他已经“而立”了。我两年前中科院博士毕业,所里的新所长当年不留一个自己培养的博士,而后又出国未果,国内工作不太满意,就索性在国内一个研 究所先做博后,也算正式工作之前的一种锻炼,但心中始终有出国深造的信念。到上海后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一点儿都不比学生时代小。幸运的是,女儿顺利出 生,一到这个研究所,就申请到两个省级课题, “老板”还分配了 2 个 学生给我带,此外还让我今年到国外参加国际会议。在别人看来,我应该一点儿压力也没有,工作蒸蒸日上,生活趋于稳定。不过,但凡在上海搞科研的新手都清 楚,我的压力有多大。生活上,在上海自己一辈子可能只能买得起一套蜗居小巢,女儿马上就要上幼儿园,每个月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几近消耗我半个月的工资,如 果父母出首付买房,房贷也要一半的工资,一家三口的生活费几乎都要靠爱人的微薄工资,到时候连病都看不起;在工作上,虽然已经发表了 3 篇质量较高的文章,但光有文章是不够的,还要有很多项目,还要论资排辈才能得到职称的晋升。坦率讲,固定工作虽说有的选择,但还没有定下来,这种漂泊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家庭“立”起来呢?这是个问题。 也会有人这么想,我的师兄在国外生活并不一定幸福。但他出国深造的愿望实现,申请到固定教职的机会抓到,家庭稳定,也算是少有所成,三十而立了。我也应该像 他一样吗?“未必。每个人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否则,会很痛苦”。但有时候选择痛苦的职业会让别人变得开心和幸福,看到别人开心和幸福,自己也很幸 福,这就是痛并快乐着。 我今年 8 月份博后即将出站,虽然工作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常常想起师兄对我的勉励, 30 岁 了,你要“而立”!在晚上写文章累的时候,总是反思自己以前硕博连读时候的种种“恶行”,工作时间上网,别人打球的时候也跟着一起玩,晚上基本不学习,出 差蹲点时也不会像师兄们一样带几篇文献阅读,生活一点儿规律都没有,分不清什么事情紧迫,什么事情重要,做事情根本谈不上什么计划……有时候别人看着很光 鲜,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在来到上海后,拼命工作,努力挽回自己读博时候流失的大好时光,每天带学生做课题,晚上整理数据,写文章,三点一线,周末陪爱人 和孩子玩耍。上海,我是喜欢你的,生活,我是爱你的。 前不久,他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来互勉。 “而立之年”已经到来,能屡次超越自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兄弟一起加油。现在,特别想超越自我,特别想改变自己,沿着师兄成功超越自我的足迹,在科研的道路上寻找自己内心中最平淡、最真实、最向往的生活方式。 但上海的这家研究所科研气氛并不浓,是行政部门下的事业单位,官本位思想特别突出严重,吃吃喝喝,拉帮结派,论资排辈,人情味很淡,跟上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实在脱节,孤独感时常侵袭。上海,当初,我是那样的喜欢你才投入到你的怀抱,你喜欢我吗?我, 30 岁,一个中国千千万万个毕业博士中的一员,在上海两年的博士后,没有固定教职的一个科技工作者,对工作充满着激情,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和憧憬。但上海的高房价和高消费似乎不太欢迎我,我也并没有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 特别想回到硕博连读时候的科研环境中,那里有严谨的老师和拼命的学生,有与世无争的科研品味,有生活的小菜和简短的午休,有各类的趣味活动和学术交流,是内 心干净的世外桃源。科学院的学风一直是我在国内最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回到那里去!因为那里是我最重要的人生驿站,有培养我的众多学 者,有最静谧的科研环境,是我的第二故乡! 30 岁了,没有稳定和捎带安逸的科研生活,您呢? 30 岁的时候“而立”了吗?
个人分类: 说东道西|16197 次阅读|148 个评论
六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别笑话我
热度 2 lin602 2011-4-6 23:16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我呢?现五十多点,自知工作年代不久了,也知道目前能够做什么了,说穿了,已经知道天命了。 但是,我还没有到不惑之年,我的不惑之年是六十岁。 现在才有点知道,我一直对做官不感兴趣是多少幼稚。包括到现在还没有彻底认识做官给自己能够带来的‘价值’。可能到六十岁才能够真正知道,也就是说,到六十岁才真正不惑。 不过,六十岁不惑,已经晚了。只能等到来世或下辈子再说吧。 唉,白活了这大半辈子。
387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梦十年读书路
热度 2 ahyxwangdong 2011-2-8 22:58
十年寒窗,三十而立,完成学业,步入职场,开始自己的人生新征程。 在这个新春佳节的深夜,点亮小台灯,坐在书桌前,记忆深处中的那些青葱往事,一一涌上心头。十年之前,一位十九岁的青年背着行囊,离开故土,去往异城,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四年后完成本科学业。六年之前,这位青年辗转另一个异城,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求学生涯,六年后完成博士学业。而今,十年后的今日,这位青年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回顾着这一路十年的求学生涯。 十年前,从故土起步到异城;十年后,从异城回到故土。这是一个轮回,十年光阴岁月,带给这位年轻人是一份成熟稳重,也带给这位年轻人对未来的一份憧憬与迷惘。 人生路,已经走过三十年,未来的几十年就在自己的脚下。
2602 次阅读|4 个评论
春节将近
horser2011 2011-1-30 15:02
春节将近,一年又要过去了。算起来,我也是三十而立的年龄了。在科研工作上,可以说刚开始起步,开始看文献,开始懂统计,开始知道一些科研的内涵。可能因为自己开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临床医师,对科研工作者这个称号一直不太感冒,这也是对科研不太深入了解的缘故。实在说来,自己也是比较适合做科研的人,因为自己还算有悟性,还算比较喜欢创造,脑子里经常有一些新颖的想法。 毕业至今,已近五个寒暑。临床工作是有一些积累,不过在现有的环境中,也不能说有多么的高度。科研工作,可以说还没有迈入门槛。不可虚度时光啊,人生屈指算来,不过百年,真正可以大有作为的,不过二三十年,30-40岁,真正的人生黄金时期。努力了,付出了,总会有收获。人最大成功,不是取得多大的成就,是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如果让自己的潜能虚费了,那是人生最可惜的事。 人生,不必活的紧紧巴巴,急急火火,应该是踏踏实实,努力付出,努力提高自己,也不要忘了闲适的心情、体味人生得快乐和真味。从今天,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能做的,积硅步而至千里,一步步走好前面的路,心中幸福着、快乐着,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2015: 五年计划
jingyanwang 2011-1-23 10:05
3050100 我出生于1985年,到2015年正好是30岁。三十而立,到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固然重要,同时也要有牢固的底子。为此,制定2011~2015五年计划,旨在在学术和经济方面,大幅提升已有积累。 硬性指标: 1. 到2015年,所发表的期刊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应大于 50 ; 2. 到2015年,存款数量(不含欠款),应大于100W rmb( 15W dollar); 非硬性指标: 1. 在 名校(最好全球排名前50,不得低于前100) 至少完成一轮博后; http://www.webometrics.info/top12000.asp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0-2011/top-200.html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0 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national-universities-rankings 2. 基于学术兴趣,结识学术圈若干 朋友 ; 条件: 1. 这5年,我正好25到30岁,科研已经入门,而大脑状态活跃,外界干扰较少,正是科研的黄金时期; 2. 虽然现在影响因子积累只有2.5,但是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基本已经形成了持续的:出新idea-实验-写作-投稿发表,的套路; 3. 15W美金,主要是通过在国外博后期间完成,主要通过像去沙特这样的地方来积累; 4. 表达交流能力较强,尤其是在学术方面。 具体计划: 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2011~2012博士阶段: 2012~2013第一轮博士后; 2013~2015第二轮博士后\教职; 第一阶段(2011~2012博士毕业之前,时间1年到1年半):死命的发论文,尽力做到一个session一篇的速度,尽力在2011年达到被接受的因子数大于7,满足提前毕业条件。 具体地,在machine learning继续大规模而深入地阅pami论文,寻求新的启发,得到idea,然后在bioinformatics和medical imaging领域寻找新的application,然后从一区开始投稿,循着Q1-Q2-Q3-Q4-EI-一般英文期刊的顺序投稿。 另外,有意识地跟大牛合作,为下一阶段攒人脉。 第二阶段(2012~2013第一轮博士后,时间1.5年到2年):凭着第一阶段的积累,寻找 世界排名前50的 名校的博后职位,主要目的是“名” 此阶段可以不计薪水,仅攒一点钱以备急用 此阶段的导师必须是大牛,在学术圈有影响力 此阶段必须发出高水平的期刊论文,如pami或者更高 第三阶段(2013~2015第二轮博士后\教职,时间2年):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利”。有了第二阶段的积累,应该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科研实力(已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已经形成的影响力),这时应该向正在发展中,但是待遇较高的学校,申请教职或博士后,待遇一定要高(如沙特,博后9W,教职15W),做完2年为止,务必完成资金的积累,同时在论文上面要继续。
个人分类: SESSION|8 次阅读|0 个评论
探佚30而立
purplelab 2010-4-18 19:21
孔子30而立,立的是什么?? 孔子16岁就结婚了,不可能立家 孔子大半辈子都是失业的,或者是自由职业者,立业也不可能. 我认为,立的是学术思想.
个人分类: 三十而立|2444 次阅读|1 个评论
80后三十难立
xupeiyang 2010-1-4 19:54
2010/01/04 10:58来源:四川新闻网   各年龄阶段人士一致认为80后三十难立,其中甚至包括80后自己   一位50后说:80后岂止是垮掉的一代,简直就是崩溃的一代。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一代人身上   一位60后说:80后还比较飘,三十难立,因为他们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宝,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炼   一位90后说:80后的哥哥姐姐三十难立,除了少数人凭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事业,大部分人都依赖父母,依然在啃老   从今年1月1日起,80后这个群体,渐渐迈入而立之年,本报推出的《80后三十而立》特别报道,在网上引发热议,80后给你什么印象?三十而立,应该立什么?80后三十能立还是三十难立?。昨日,本报采访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士,请他们畅谈80后现象。    50 代表人物:王跃 出生:1958年   身份:成都作家,作品有《南方浮华》《拉萨故事》《成渝口水战》《成都批判》等。   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溺爱,基本上没经历过苦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没受到苦难的80后,是很难立起来的。    未经历过苦难   在作家王跃看来,80后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属于天一下,地一下,观念比较乱,没有统一明晰的世界观,不像60后、70后,有统一的目标。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男人三十而立,需要认清和完成的事!
吴信 2009-2-9 17:44
读博士的大部分都要三十而立了,看到三十而立的帖子加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1. 交上好朋友   一生得一知己足以,良好的友谊是一大财富。朋友对你一生都影响重大,不要去结识太多酒肉朋友,至少得有一个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你的朋友,如果遇到这么一个人,就好好把握,日后必定有用,不管他现在是富还是穷。 2. 要富有责任心   不管你曾经怎样,但请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正直的人。男人要有责任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能让别人有安全感,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同时也要有同情心和爱心,需知你将来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3. 别觉得一事无成,找到合适的位置   你现在还没有资格谈成功,当然如果你有千万资产的除外。一开始太固定的职业并不一定是好事,或许在不断的改行当中,你会学到更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找到最适合你的工作。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找到合适的位置,自己别入错行了,也不让女人说嫁错郎了。 4. 事业永远第一   男人应该以事业为主,所以30岁之前,请把你大部分精力放在你的事业上。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虽然这句话很俗,但绝对有道理。没有事业也是万万不能的。 5. 认真工作,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读博士的很多都觉得压力大,即使你现在的工作再怎么无聊再怎么低级,也请你认真去对待,要知道任何成功人士都是从最小的事做起,或许你现在学不到多么了不起的知识,但起码你要学会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这对以后很重要。 6. 请留一点童心,拥有梦想   在内心深处,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落里,请保持一份童心,不是幼稚,但有的时候单纯一点会让你很快乐。所以不要太计较得失,生活本无完美。带着创造一个激情生活的梦想去拼搏。 7. 但是不要沉迷于任何东西   所谓玩物而丧志,网络游戏是你在出校门之前玩的,你现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这上面,否则你透支的东西以后都得偿还。一个人要有兴趣,爱好,但请分清楚轻重。 8. 年轻没有失败,失败了重新再来   不要遇到挫折就灰心,年轻人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失败了,重来过;失去了,再争取别的。错过了,要分析,下次来,要把握;幼稚了,下次,成熟点。不要紧,会好的,哪怕到了极点,也不要放弃,相信一定可以挺过去。不要消极,会好的。曾经的错,过去了,总不能回味在过去。现在的,很好,累完了,很舒服。不要伤,总会有人在支撑你。 9. 不要轻易崇拜或者鄙视一个人   人都有偶像,但请拥有你自己的个性。不要刻意去模仿一个人,因为你就是你,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要有自信。也不要全盘否定一个人,每个人是有价值的,如果你不能理解他,也请学会接受。 10. 别把钱看得太重   不要抱怨自己现在工资低,银行存款4位数以下,看不到前途,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即使你文凭再高,怎么把理论运用到实践还是需要一个很长的锻炼过程,社会永远是一所最博大的大学,它让你学到的知识远比你在学校学到的重要得多,所以同样,你也别太介意学历低。30岁之前靠自己能力买车买房的人还是极少。 11. 男人的外貌并不重要   不要为自己的长相身高而过分担心,一个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的男人远比那些空有英俊相貌,挺拔身材但内心龌龊的男人要帅得多。如果有人以貌取人,请不要太在意,因为你不用去为一个低级趣味的人而难过。 12. 健康第一,学会保护身体   不要以为现在抽烟喝酒,熬夜通宵也没什么事。那是因为你的身体正处于你一生的黄金时段。30岁以后你就能明白力不从心这个词的意义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什么也做不了,所以要尽量让自己过有规律的健康生活。 13. 学会体谅父母   别嫌他们唠叨,等你为人父了你就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在他们眼里你还是个孩子,但他们真的老了,现在得你哄他们开心了,也许只要你的一个电话,一点小礼物,就可以让他们安心,很容易做到。 14.别太相信爱情,别担心至今还保留初吻   心中要有爱,但请别说也别相信那些琼瑶阿姨小说里面的山盟海誓,世上本无永恒,重要的是责任,但女人心海底针,心变了,一切都成枉然,你要做的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手时别犹豫。30岁之前的爱情不是假的,但只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能真正把握好的能力,所以学会量力而行。爱情不在多而在精,别以为自己20多岁还没碰过女孩子就害怕自己永远找不到老婆。以后你会有很多机会认识女孩子,要知道这个社会虽然男人多于女人,但现实是女人其实比男人更担心这个问题。男人30一枝花,你在升值而不是贬值,成熟的爱情往往更美丽更长久,所以不要像疯狗一样看到女孩就想追,学会品味寂寞。 15. 请认真对待感情   不要羡慕那些换女人像换鞋一样的花花公子,逢场作戏的爱情只是让你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一个人最痛苦的不是找不到爱人,而是心中没有了爱,当你把我爱你3个字变成你最容易说的一句话时,那么你在爱情的世界里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幸福了。爱情没有公平,总有一个人比对方付出得多,即使没有结果,也别觉得不值,因为你的付出不光是为了她,也是为了你自己的爱,为爱付出是很可贵的,赞自己一下。我们不要懦弱,但请不要伤害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尤其是善良的女孩,因为这个世界善良的女孩不多了,即使不想拥有,但也请让她保持她美丽的心。该娶妻生子了,就创造条件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