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参加会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参加国内国际会议,你听懂了多少?
热度 7 wangyk 2012-12-12 03:02
参加国内国际会议,你听懂了多少?
王 应 宽 December 12, 2012 Beijing, China 参加国内国际会议,你听懂了多少? 前几天参加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承办的第 252 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 科技传播与学术不端(相关报道参见前博文),听一位为国外出版集团效劳的专家报告称,据国外某项研究表明,在国际会议会议中,真正能听懂演讲者报告内容的人不足 10% 。刚听到此数据颇为震惊。只有如此少的听众能真正听明白报告人的内容,真是同行难寻,知音难觅啊!每年世界各国的专家花费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到世界各地参加国际会议,而听懂的内容如此之少,可以想见大部分的出国费都遗憾的浪费了。当然,如果报告人所介绍的是自己独创的新理论、新见解、新技术,听众一时难以接受,也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据说爱因斯坦首次提出相对论时,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但我不禁要问,对一个针对某个领域的专业性的会议,参会者都是同行专家,如果只有不足 10% 的听会者能听懂,那么超过 90% 的参会者听会者在干什么?由此可以想见学者浮们躁厌学之心,参会效率之低下。现在全社会的人似乎都很忙,也不知道在忙啥,以至于学者们忙得没时间做学问了!我每次给人打电话,正式通话前都要试探性问一下是否方便通话:上班时间,打电话时就问“是否在开会或开车”,中午或其他时间就问“是否在打盹还是打牌”! 我想如果对于同行专家,听不懂演讲者的报告,很可能是参会者没有认真听会。近几年,笔者也出访了近十个国家,参加了数十次国际会议。经常在会场看到一些参会者因为时差关系或天生嗜睡,总在会场打盹梦周公。对于那些打盹儿、走神儿或干私活儿的听会者,因为没有认真听会听不懂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还有一些参会者,借着出国参会的名义出国观光游山玩水,他们交了注册费后,根本就不去会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听,当然听不懂报告人的报告。如果把注册参会的人都记入统计口径,听懂率低也是必然的。这么干的中国学者大有人在。因为中国人多优势也延伸到国际会议的会场,比如某个分会场本来人就不多,中国学者们悉数到场顿时人气很旺,但只要被带队的院长、书记、实验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一声令下”全体撤离,会场顿时冷清许多。曾有会议组织者找我抗议和抱怨,你们中国学者拿了邀请函来参会,出国到了参会地点却不参加会议,影响会场的秩序和气氛。 刚学习了鲁白先生的精选博文“如何提高开会的效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255-641222.html ),非常认同。鲁白先生的文章提出了很多可以帮助提高开会效益的办法措施。虽然他博文没有提到学术会议,我想这些办法措施还是可以借鉴使用的。要提高开会效益是需要认真做些功课的。如果带着问题去参会听会,效果就会不一样。如同我们上课,预习和不预习的听课效果不一样。 美国社会学家 Stephen R. Covey 在其专著《高效能人士的个习惯》(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中提出有 5 种倾听的态度和方法( Five levels of listening ): l Ignoring--- 不听 l Pretending to listen--- 假听 l Selective listening--- 选听 l Attentive listening--- 专听 l Empathetic Listening--- 倾听 我想,参加国内国际会议的代表采取什么样的听的态度和方法,直接决定听会的效果。如果参会者都采取专心听和全身心倾听的方式,我相信对同行专家参加本领域的会议,听懂率绝不止 10% 。 造物主赋予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据说是希望我们多听少说。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听会对提高开会效益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学会听,在听中学习新知识。 Learning to listen, and Listening to learn (学会听,听中学)。 七个好习惯 Dr. Wang asked an invited US speaker questions during IFABSE 2012 in Beijing, on Nov.8-10, 2012 Sleeping in the meeting 开会睡觉 开会不端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9880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