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This "editor" is not that "editor"
zuojun 2009-10-19 04:03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editors. In English language, we say journal editors (chief and associated) who are established scientists, managing editors who actually RUN the journal, English editors who get paid to make the paper more readable, and copy-editors (lowest in terms of “power,” “influence,” and pay but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have). Let's not get confused about who does what. In this Blog, when I say “editor(s),” I mean journal editor(s), not managing editors, English editors, or copy-editors. In my view, China needs “talents” in all these four areas, which is probably why not many Chinese journals are “一流的学术期刊” in the world yet. If you agree, you don’t need to read the rest of my article. First, journal editors should be established scientists, who are willing to put in efforts and are open minded. An editor should NOT reject a manuscript simply because he does NOT understand it. Even a great scientist can make a wrong decision about a manuscript. Here is my own experience, and I will make it brief (or you can go straight to the next paragraph). I wrote a paper to explain why a jet (a narrow ocean current) formed behind the Island of Hawaii (also called the Big Island) is so short, and what determines the length of the jet in a numerical model. The explanation is simple on the hind side: The more mesoscale eddies there are, the more energy is taken away (by the eddies) from the background mean flow, and the shorter the jet (the leftover of the mean flow) would be. I wanted to publish it in the best journal in physical oceanography in the U.S., which is the JPO. Unfortunately, two of its editors who would understand my work are at U. Hawaii where I work. So, I had to submit it to an editor who does observations. She sent out my manuscript to two “theoreticians” who do not have basic knowledge about numerical modeling, at least one of them does not. This reviewer wrote: “If the model blows up, you fix it. This is JPO!” Ok, JPO is great where I have published quite a few papers myself, but in this case the model blows up for a good reason because I was lowering eddy viscosity to find its lowest limit for a particular model resolution (10-km in this case); in other word, the model has to blow up, which is part of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I probably could have tried harder to convince the editor, but it took too long for JPO to handle one round of review so I published it in a letter journal instead. I didn’t know about managing editors until recently, because the journals I use for my papers do not have managing editors. For the JPO, each editor acts as a managing editor in a way, because he has the total responsibility to decide the fate of each manuscript submitted to him; he does NOT have to follow reviewers’ recommendations, even though he generally does. I see the need of having a managing editor, but I do not think the managing editor has to pre-screen each submission himself, which should be editors’ responsibility. Ok, I know JPO editors get help from people: they have their own assistants who handle paper work, emailing, among other things. However, these assistants do NOT help to select reviewers; they contact reviewers after the editors have identified some potential reviewers. So, that’s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 including the cost of having so many assistants and who should pay for it. English editors are much needed in China, which was why I took the opportunity of becoming one myself a few years ago. I have too many stories to tell as an English editor, but that can wait. What I want to say here is English editing is one of the bottlenecks in English journal publication in China. For read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please check out my two-part Blogs on “How to eliminate a bottleneck in English journal publication” (id=262563, id=262687). In short, the solution is expensive, because most English editors are freelancers who need the income to support their families. Finally, China needs good copy-editors. I know some editorial staff is being trained in Beijing. I think typos in the final form of a published paper ar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authors as well as the copy-editors who did the proof. I do not agree with some journal’s decision that errors in the proof are authors’ responsibility to catch when the journal does not even provide basic copy-editing service. Most scientists do NOT know basic rules set by MLA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so each journal should have a set of rules for authors and copy-editors to follow. One way to make sure all kinds of editors are doing their jobs is to list their names as a foot note. I know some journals already list managing editor for each issue and “copy-editor” for each paper, something to discuss during this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
个人分类: Scientific Writing|8324 次阅读|3 个评论
“编辑学者化”:要允许商榷的话语慢慢述说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09-10-18 23:06
——“编辑学者化”涉嫌假大空评论之一:涉嫌假命题的编辑学者化 从事编辑工作的,特别是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遇到这样的命题:“编辑学者化”,或者直接说成“学报编辑学者化”,或者推论成为“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说实在的,最初我听到“编辑学者化”极其相关命题,我是兴奋的,激动的,完全持正面与肯定的态度。一个编辑,既干好了本职工作,又成为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高呼万岁都不为过,怎么还能有不同想法呢。人的认识与情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正像一些婚姻家庭破裂的理由一样,他们因为不了解而相识、相爱,他们因为太了解对方而分道扬镳。随着编辑工作的深入,我发现这样的命题让人心存疑问,越去努力干好工作,越发现这样的命题是缘木求鱼,越沉潜于编辑工作之中,越发现这是一条南辕北辙之路,这样的命题真能忽悠人。 这些年来,对于“编辑学者化”的命题,我逐步持负面与否定的态度。从理性的角度,我认为“编辑学者化”内核有瑕疵,表述有硬伤,值得质疑;从情感的角度,我对“编辑学者化”有些厌恶,但我不敢公开提出。我没日没夜的干活,已经成为最纯粹、最正宗的编辑,如果我不把话说清楚,遭到学术界编辑大腕的否定,我岂不成了出买自己甚至编辑群体利益的”异教徒”?同时,我知道,“编辑学者化”大家都有既定的看法,讨论这一问题,无异于让自己触及雷区,甚至会被人首先认为没有学问,这不是自找麻烦、自取其辱?所以,我落在纸上的要收敛一点:编辑学者化,想说讨嫌口难开。反正,这是博文,又不是什么学术论文,我就壮起胆子明确表态:编辑学者化,涉嫌假、大、空。 我手头就有学界一位大腕的提法,如果是撰写学术论文,我应该注明文献出处,但因为只是博文,我就直接引用了,并作为我们讨论的文本。他的原文是这么写的,“我们应当努力实现编辑队伍的学者化并努力加快这一进程。”具体到学报工作者,他提到:“一是可以研究学报编辑理论,兼任编辑实践家和编辑理论家;二是可以利用工作之便掌握科研动态,研究一些专门学科的新问题,成为编辑家兼一门学问家;三可以同时发挥从事编辑工作和原来所学专业的优势,研究边缘交叉学科,如编辑心理学、编辑教育学、编辑社会学、编辑哲学,如此等等,成为一门分支交叉学科的学问家;四可以兼通百科,做一个真正的博学多才的杂家。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报才能办好,我们的学术地位才能提高。应当说,编辑队伍学者化是一条必由之路。”这应该是众多文本中的比较有影响的文本之一。也是引发讨论的原始文献。 编辑学者化,首先涉嫌“假”。编辑首先是一种职业,是具体的工作岗位。它有明确的职业准入制度与具体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在现代科学越来越分工细化的当今时代,学者其实也是一种职业,一种具体的工作岗位。如物理学者、化学学者,他们之中的佼佼者,有望获得诺贝尔奖。当然,数学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据说,诺贝尔早年爱上的一个美丽漂亮的女友被一位数学家横刀夺爱了,他对数学家充满了憎恨。我声明,我没有考证过,我是听山东大学数学系的潘承洞教授说的。他或许掌握了重要史实,或许就是和我们开开玩笑。当然,同样不幸的还有编辑,从没有听说那位编辑获得过诺奖。不过,不排除他们获奖之后再去担任某个著名学刊的主编。 既然编辑是一种职业,还要再去从事另外一种职业,这不是一种变相的盘剥吗?“编辑学者化”没有认真研究编辑的职业特质到底何在?而是用一种华丽的外衣遮挡了编辑工作的“真”问题,有时简直就是皇帝的新装。在我看来,编辑首先是以作者的“天敌”身份出现在作者面前的,为什么张三的论文通过了,李四的论文没有通过?这样的选择可能出自编辑,也可能出自另外的学者。为什么编辑向张三约稿,不向李四约稿?这里面涉及编辑的狩猎者角色,也反映编辑的选择眼光和刊物的学术定位。是编辑德、才、学、识的综合体现。编辑肩负着发现和筛选优秀稿件、培养、发现优秀作者的职责。高水平的编辑才能像雷达一样在浩瀚的信息天空中搜寻和发现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华。从而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编辑到底应该干什么?理想的职业境界在哪里?我想,恐怕就是所谓大象无形。你的刊物与你的栏目就是你的水平。没有一个教练不是通过球队来证明自己的。换言之,你是否著名学者已经不重要了,你的刊物与你的栏目如何才至关重要。“编辑学者化”有避重就轻、贪大求全之嫌,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弊。编辑对学问的追求恰在“无为”“无学”境界。我尝试表述为:恰当定位,形成风格;东张西望,寻找选题;上下求索,策划栏目;把握方向,引领学术;天南海北,发现作者;千挑万选,录用文稿;质疑推敲,核对引文;规范论文,润色文字;铸造品牌,扩大影响;一字不著,尽得风流。 一个编辑可能越“编辑”,离“学者”的距离越远,为什么?现在的学者不就是比较谁生的孩子多吗,比较谁生的孩子健康吗,所谓的学术成果。一个编辑,像个接生的护士,天天忙着为别人的孩子忙接生,还有多少时间怀上自己的孩子?就算真怀上了,仍然忙着去为别人,十有八九有流产的危险。你辛辛苦苦,为他人做嫁衣,自己却“出入无完裙”,这不是很悲哀的事情吗? 职称评定可不是开玩笑的,拿出你的论文来,拿出你的专著来,拿出你的奖项来,这时候该轮到编辑尴尬了。接生的孩子有无数多个,自己竟忘了去生孩子。君不见,伪学者不就是抱了别人的孩子说是自己亲生的吗。 “编辑学者化”说白了,就是叫编辑不去研究接生技术,而是腾出时间,多生几个自己的孩子。环视中国编辑界,正高职称没有几个,大多弄个副编审就进入了学术研究的“更年期”了,剩下的时间就只好等待退休了。不就是少生了几个孩子吗。同时,工作的分工与不恰当的评价体系,将编辑群体引入尴尬境地,有的感慨万千、感同身受,有的已经司空见惯、麻木不仁。 不进物理、化学的实验室,呆在编辑部里就能出科研成果?不深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就能制造切合实际的理论成果?不将作家作品一一品味、解读,能敢说自己“著”出学术集成?编辑们不就是“编辑学者化”伪命题的受害者吗。况且,他们中的不少人在成为编辑之前,早就生好了孩子。个别人,因此而获得指手划脚的话语权。 让站岗放哨的哨兵自由进出大门,让水泥黄沙充当钢筋混凝土,让侦察兵充当突击队,让护士充当医生开药方,让营销人员充当产业工人,让接生婆自己生孩子,如此这般,就是所谓的编辑学者化。所以,我认为,编辑学者化,涉嫌“假”。 此外,编辑学者化还涉嫌“大”、涉嫌空,以后再专文阐述。一个编辑,被权力意志左右,被规章制度制约,被岁月风雨侵袭,被人情世故雕琢,天天忙不停地接听电话、接待作者、回复邮件、阅读稿件,忙得连写作的时间都没有,编辑的真谛就是“为人作嫁”,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也难怪,“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在历史的上空回荡千年,总是知音不衰。当然,还有一位资深编辑孔老夫子在安慰着一代又一代编辑的心:“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术期刊编辑啊,你到底是什么?说你是学者,你实际上处在缺乏科学实验的场域,缺少点理论研究的宁静时空,远离了田野研究的学术现场。说你是文化企业家,法律并没有给你提供独立经营、自由进退的操作平台,遇到武大郎开店,你也就玩完了。说你像机关干部,其实你根本就不是什么国家干部,有人能够说你是学术警察已经是抬举你了,因为警察才是真正的国家公务员。 学术期刊编辑啊,你到底是什么? 在实干的意义上,学术期刊编辑堪称学术田野的“农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甚至面临着“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生存窘境;在劳动价值格局上,近乎“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在意义追寻上,更像是“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你是田野日复一日老作的农夫,你是只有归来泪沾巾的蚕妇,你或许根本就不是人——是一只或老或小的蜜蜂! 这个编辑学者化啊,真是想说讨嫌口难开。
个人分类: 期刊工作|3993 次阅读|8 个评论
学术期刊应注重培养自己潜在的作者读者
suqing1961 2009-10-18 20:16
1998 年我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曾参观过几所公立小学,令我好奇的是,这些学校办公室和计算机房使用的电脑无一例外都是苹果机,而那时以至现在国内的普通用户绝大多数都是使用 PC 机。就操作界面来说,苹果机长于美术、制图等专业用途, PC 机无疑更适合个人使用。于是,我的问题就是:既然苹果机的操作界面不适合非专业人士使用,为什么这些学校还要给孩子们配备这样的机型呢? 带我参观的一位资深华裔教授告诉我,这些机器都是苹果公司赞助的。他认为这是苹果公司深谋远虑的一种销售策略,这些孩子一旦从小就用惯了这种机器及其操作系统,长大后就不会轻易更换机型了,从而确保了苹果机的可持续销售。 教授的话很快得到证实,我所在的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那些美国同事大多用的就是苹果机,想必他们就是这样被苹果公司培养出来的忠实用户。 这实例从一个侧面说明,客户是需要培养的。就像我是湖南人,从小吃惯了辣椒,现在就成了湖南的剁辣椒、贵州的老干妈和海南的黄帝椒的忠实客户。 因此,我个人认为,学术期刊也不例外,经营者也应该具有培养客户的理念,也应该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从当下开始培养自己潜在的客户即读者和作者。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协学术会刊,是自然科学领域一份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其读者和作者定位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而潜在的读者和作者群则是广大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他们将成为未来科研战线的主力军。为此,《科技导报》采取了以下措施培养和发展这个读者作者群体。 一是实施《科技导报》博士生创新研究资助计划,支持博士生创新科研,扩大《科技导报》在博士生群体中的影响。 自 2008 年始,我社通过各种渠道从社会上募集资金,实施《科技导报》博士生创新研究资助计划,面向全国博士生培养单位重点支持基础学科全日制在校优秀博士生,以此扩大《科技导报》在博士生中的影响,扩大与博士生的联系,密切与博士生的感情。 2008 年,通过博士生申报,导师推荐,所在院系审查和我社组织专家评审, 共评选受资助的优秀博士生 16 名 (其中高校 11 人,科研院所 5 人),其中获 1 万元和 2 万元资助的各 8 人。 2009 年的资助申请工作自今年 10 月 1 日开始启动 。 二是设立主编心语、走向职场栏目,指导、服务于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和求职应聘、就业创业。 主编心语自 2007 年下半年开设,刊登系列指导性文章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每期由我刊主编冯长根教授撰文,通过作者的亲身体验,指导研究生如何与导师沟通、如何利用时间、如何撰写学位论文、如何答辩、如何查询资料等。该栏目深受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喜爱,冯教授由此也经常被高校、科研院所邀请讲课,至今已给近 60 所高校(科研院所)数万研究生讲课,极大地扩大了《科技导报》在研究生中的影响。 走向职场栏目专门为研究生求职、面试、就业、创业、深造提供服务,该栏目设有科技人才招聘子栏目,每期提供 50 个左右国内外高层次职位招聘信息。每期还由人力资源专家专门撰文介绍求职应聘、就业创业方面的知识、经验、注意事项、心理咨询等。 三是开设科学基金申请漫谈等栏目,为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广大博士服务。 该栏目由国家自然基金委编审任胜利博士主持,邀请基金委的有关专家谈基金申请注意事项等,向有关专家约稿谈基金申请成败的经验体会,指导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博士尽快申请到课题,获得基金资助。 四是开设娱乐之页栏目,吸引广大研究生阅读,进一步了解《科技导报》。 每期《科技导报》两个版面的娱乐之页均刊登一些数独、文字填空、推理、侦破等方面的智力小游戏,吸引研究生阅读,让读者在阅读学术论文的同时得以休息和放松。 五是举办相关的学术活动时,吸收相关学科专业研究生参加。 《科技导报》每年都要举办两三次学术会议,近两年《科技导报》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每次学术会议和相关的学术活动我们都邀请部分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列席,从而加强了与研究生的联系和感情。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科技导报》在广大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来稿中博士生的投稿量也在逐年上升,通过研究生影响,部分重点高校开始给全体博士生导师订阅《科技导报》,个别研究小组指定博士生给《科技导报》投稿。我们这些措施或许短期内还不能完全体现效益,但我相信,这些读过《科技导报》,和《科技导报》打过交道的研究生,今后在他们的科研生涯中,《科技导报》应该会占有一定的位置。 当然,《科技导报》要办成一份由影响的学术刊物,最终还是要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我们杂志社人员的共同努力把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提高上去。这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5605 次阅读|5 个评论
见钱发文的期刊是学术研究的毒瘤
liangjin 2009-10-18 11:21
曾几何时,身边的学术期刊忽然多了起来,个个号称核心期刊,名字似曾相识,Email里常常收到这些 期刊的征稿信,据说这些期刊的广告还贴遍了研究生宿舍。我有个研究生写了篇小论文,按图索骥,给某 个 期刊发了个Email投稿,结果人还没来得及换页面,两分钟后得到回复(不知是不是自动回复),大意 如下:谢谢你投稿本刊,你的论文*****,将于本刊xxxx年x期发表。请将版面费xxxx寄到如下地址: XXXXX。那研究生把事情告诉我,我说立即撤稿。我们没能力对付这些刊物,但至少不能捧场。我们 宁愿慢慢通过评审程序,不管大小,都要对自己的发表的东西负责。后来,经过几番折腾, 历时一年,那位 研究生的论文终于在一个正规的杂志上发表。但是有时候我也很不情愿地睁只眼,闭只眼。原因在于,现在大多数学生读研的目的并不在于以后搞研究而是为一份较好的工作找个敲门砖。按照 本校学位规定,研究生要拿到硕士学位,至少要公开发表一篇论文,要拿到博士学位,至少要发表3篇 论文,其中一篇SCI。而我们数学类的文章,发表周期特别长。这样的规定迫使许多着急就业又不想 继续从事研究生涯的学生就范于这样的刊物。再加上许多有头有面的人物想讨个学位往面上贴金, 花点钱弄几篇论文发发最省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不良期刊大行其道的原因。 这样的不良期刊充斥学术领域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使学术信息真假不辨,鱼目混珠,虚假资料以讹传讹,学术的可靠性不再。学术研究成果是一个 继承性的过程,我们常说我们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如果这个肩膀不那么 可靠,或者这个巨人根本就是一个软脚虾,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再之,损害学术的严肃性,助长学术不端。这使许多初入研究领域的学子认为学术也不过是个钱可以 买来的东西。于是推导到学位所要求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拿钱买到,也就是说,学位可以明码标价。现在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君不见目前普遍学风浮躁,很多同学都对抄袭,剽窃,一稿两投等过去我们 深恶痛绝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以为然,甚至小有尝试,被人捉到还振振有词,边上同情者大有人在。当这些实例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媒体曝光时,我们正感到学术的巨人摇摇欲倒,还奢谈什么诺贝尔?当然 学风不正是社会环境问题,全怪罪于不良刊物有失公允,但不良刊物对不正之风的推波助澜罪不可赦。 还有,就是这些不良刊物都在浪费人力物力。 我的建议是, 1。抬高学刊的发行门槛,把获得批准的学术期刊纳入国家、政府和机构支持的范畴,取消版面费。这样以版面费为目的的假学术期刊自然 没有生存之地。事实上,现在付版面费的钱也大都来自国家基金。当然,要获得国家等资助,学术刊物就要 办好,拿出成绩单。这样也激励学刊人办好刊物。 2。完善审稿制度,鼓励审稿人。要获得批准的学刊必须要有完整可查的审稿制度。现在审稿人的报酬太低,有的没钱,有的给个20-30元,弄得人连去邮局取钱的冲动都没有。现在大多数审稿人都是凭良心做事。但制度的不完善必然带来一些审稿的不严肃,马虎了事。在 国内的环境下,收入不算高的学术审稿人应该得到合理的报酬。而且,高代价的审稿制度也使不良刊物 无法生存。 3。修改学位条款,使之更合理。对那些以后不搞研究的学生,不必要求他们发表研究性论文。如对学位可分A、B类。对非研究评职类的发表论文的要求同理调整。 我一直有疑问的是,中国人很聪明,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办出世界上影响力大的杂志?让国外第一流的科学家来我们的杂志投稿?我想,这不是语言问题,而是学术环境问题。那些见钱发文的不良期刊就是学术研究的毒瘤,正在侵蚀 着我们的学术肌体。当然,学术环境不良,还有其它问题,为了参赛题域,本文只着重这个问题。要铲除这样的毒瘤,解决这些以及其它问题,正本清源,让我们的学术环境健康纯洁起来,才有可能 引来凤凰落枝。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8721 次阅读|11 个评论
必须建立科学公正的审稿体系
wangkj80 2009-10-18 09:13
垃圾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学术期刊上盛行,要完全消灭垃圾论文难度有点大,但是我们可以建立科学公平的审稿体系,尽量回避垃圾论文而更多的刊登比较优秀的论文。 要建立科学公平的审稿体系,编辑部 首先应该精选审稿人 ,同行评审是决定稿件质量的一把尺子,所以,审稿人的素质、修养直接决定了稿件质量的高低。编辑部在选择审稿人的时候,不能一味的追求审稿人的名气,更应该看重他在学术上的修养和对待科学的态度,这方面我非常赞同王应宽老师的 何谓同行评审以及谁在履行同行评审 ? 一文中的观点。那么,选择审稿人这个环节对编辑部的要求就很高,这要求编辑部不但要掌握个学科的进展和那些专家在此学科上有所建树,而且应该掌握这些专家的详细信息,判断其是否能认真对待审稿,这个环节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出现 何谓同行评审以及谁在履行同行评审 一文中的各种现象。 其次,对于编辑部来说,应该认真负责所有来稿 ,这点应该是作为一个编辑应具有的起码素质,但是在这方面现有的编辑做得不够。以我个人亲历的两件事情举例:一件是审稿的,在今年的某一天,老板接到某编辑部的电话,主要内容是让老板审理的一篇稿件已经很长时间了,问能否抓紧时间。老板当时很纳闷,从来没有接到过审稿通知啊!于是,打开该杂志的网站,进入到见面页,真的有一篇手稿已经躺在那将近4个月了。这当然有老板的部分责任,但作为编辑部,更应该电话或E-mail通知审稿人啊(老板翻阅了4个月的所有邮件,没有发现)!还有一件是投稿的,我在某杂志上投了一篇论文,1个月不到,状态就由Under Review变为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可是一个月过去了竟然还是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于是发了封信,编辑部回复说居然是由于编辑的疏忽,忘了整理审稿意见了。当然上面的两个例子应该是很少出现的。 要建立科学公平的审稿体系,审稿人首先应该尊重科学,尊重作者,不能有研究生代审等问题的出现,更不能有 只看作者不看内容 的事情出现。其次,作为审稿人,应该反复研究论文,不能盲目下结论,更应该想想内容的合理性,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仔细琢磨,看是不是自己有遗漏或出错的地方!想想自己是否扼杀掉了一个新的思维或新的见解。最后,审稿人应该给出尽可能详细的意见,对于分歧比较大的甚至可以和作者讨论,不能盲目臆断! 相信,科学公正的审稿体系的建立,随着垃圾论文的减少,期刊的质量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个人分类: 观点|9443 次阅读|14 个评论
借船出海是为哪般?
slowlight 2009-10-18 07:51
很多国内的英文期刊都把国际化作为办刊的一个指导方针:国际化的编委、作者和审稿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概念。邀请几个pure老外或华人作编委,不管他们会不会为期刊审稿,国际化的编委就算有了;没有国际上先进实验室的成果,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投的稿也是国际来稿(不是说他们没有好的工作,而是投到中国的很多稿件质量有限);审稿人找几个国外的研究人员也不难。期刊学术内容的国际化就算开始了。 经营上的国际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与国际出版社联姻,把自己的期刊嫁出去,贴上SPI, ELS,NPG等的商标,与数千种素不相识的期刊一起打包,卖向世界各地。 借船出海的表述非常形象,大型出版社是船,我们期刊是旅客,而且是陌生的旅客,乘他们船去世界各地做生意。有时坐他们的船不但不需要交船费,还能得到一些伙食补贴,而且卖了东西还能分一些钱。 很多期刊都希望挤到船上去,并且以在某条船上为荣,仿佛上了一条豪华的大船,自己的东西也光鲜了很多,变得更有价值了。坐着这条船我们能去很多的地方,去的地方多了,总能卖出一两件货,收回一些美元,与过去坐在家里相比,境况强了好多。 但这些船我们能不能一直坐下去,做自己的小买卖?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会免费让我们乘船去做我们自己的生意?他们不会像白求恩先生那样为了一个革命理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发展学术出版事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他们看中的是期刊的前景。一本期刊没有什么前景,但要能把某个行业内的期刊都收入囊中,都有了与读者和加盟期刊进一步讨价还价的机会了。你不买我的数据库,你就看不到这个领域最好的文章,怎么做科研?你的期刊不加盟我的数据库,谁还会看你的论文? 在船上,他们还给我们提供平常吃不到的美味食物,几乎让我们忘记了曾经自己蒸的包子,煮的面条是什么味道。时间长了,恐怕连蒸包子,煮面条的程序也忘记了。 突然船家说,大家不能免费坐这条船了,没有免费的午餐了。我们吃什么,怎么吃都不知道了,生存的问题就出来了。 有很多期刊把使用出版社现有的稿件处理系统作为合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为捡了个大便宜,殊不知正在把自己日后与之谈判的底线放弃了。编辑用这个系统,作者用这个平台,读者习惯在它的数据库里面查询文章,作为个体的你只能依附于它,脱离了这个母体,我们可能将一无所有,重新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 应该说,这是一条好船,功能先进,船员素质也很高,能为大家提供完善的服务。但作为借船出海的我们却不能沉溺于享受之中,我们在船上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要学会怎么造船,怎么开船,怎么为大家提供服务,争取日后自己会造船,坐自己造的船出海,最好还能搭载一些我们的乘客。 当然学会了造船,开船,不见到你回来就可以造出来而且开出去。造船需要很多人一起协作,有人做甲板,有人做雷达,有人做发动机,还需要有人当船长,有人当大副,有人当水手。国内的学术期刊出版大部分属于分散经营,三五人一伙,别说造大船,能做出一条小舢板就算不错了。当然国内也有一些有大船,但能否出海又另当别论了。作为散户,我们只有联合,才有能力造船,开船,甚至卖船票。 借船出海时,要始终想着自己 造船出海 的计划,要不然,上的就是一条贼船了。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7238 次阅读|8 个评论
学术期刊没有级别高低
zxj368 2009-10-18 07:26
学术期刊没有级别高低 学术期刊有级别吗? 尽管国家新闻出版署多次重申期刊没有级别高低,只有公开出版和内部资料之分,但社会上始终想把期刊分出三六九等。为此,2002 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又进一步就期刊分级问题进行了统一答复:第一,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期刊划分过级别;第二,目前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期刊的评比分级,是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就本地期刊的出版质量进行的一种评价,不能完全用以衡量期刊的学术水平 ?? 第五,新闻出版总署近几年举办过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等期刊方面的评奖活动,不能认为获得这些奖项的期刊中的学术期刊质量就是高的,不能作为评职称时入选论文的依据。 这是迄今为止政府职能部门最权威和最新的意见。 但是多年以来,各部门和单位出于工作需要,几乎都依然在试图或已经给学术期刊分级,而且,社会上关于学术期刊分级的做法和结果五花八门,同一本期刊,在A单位是一级期刊,评定职称时算数;在B单位是三级 期刊,评定职称时不算数。 社会上给学术期刊评定级别,主要是想期刊的级别来评定论文,从而评定职称或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岂不知期刊的水平是不能够代表上面所登刊的每篇文章的水平,因为期刊上的文章的水平不可能是相同的,肯定会是参差不齐。同一本期刊上的文章,有的引用次数很多,可以到几十次;而有的文章可能会是零引用。显然这样的两篇文章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别说期刊本身没有级别,就是有级别,也不能以刊评文!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期刊的水平,并不代表上面所发表的每篇文章的水平,文章水平的高低,完全可以去网上看引用率和下载率来衡量。目前网络如此发达,通过网络查找与核实文章水平,比原来武断的以刊代评的方法要更符合事实,网络上的客观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 让学术期刊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期刊只有办得好与不好,论文的水平高与不高,没有级别高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说,给学术期刊人为定级别的时代应该过去了。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5634 次阅读|8 个评论
I Believe 中国可以建设一流的学术期刊: An overseas scientist’s view
zuojun 2009-10-18 05:23
If China can host summer Olympic Games successfully, China can do anything! First, we need to work with the system. Get the government involved by securing funding for one or two journals in each field that either have already been accepted as the top journals in China or with great potentials to be at the top soon. This is more like setting up those State Key Researcher Labs. As far as I know, professional journals are professional societies responsibility in many countries; at least that is true for geophysics in U.S. and Japan. However, China has its unique modernized socialism. Why shouldnt journals take advance of such a system? Second, we need great managing editors like WANG Y.K. (I am not sure I should use his full name). There are probably many editors like him in China, but I came to the net a few weeks ago and have only discovered him. From him, I see HOPE for journals in China. Third, we should offer English writing classes in college. If we dont have enough instructors who can teach such a course at college, we can form a committee to put out an online course for instructors to learn first and to teach students afterwards. Chinese language is a great language, in particular when its used to attack each other on the net as we have seen since Oct. 1st, 2009. However, it is not practical for a world-class journal on science unless it is accompanied by an English copy (as in the case of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correct me if I am wrong on this). These are my quick thoughts, like throwing in a brick to attract jade for sure.
个人分类: Scientific Writing|5693 次阅读|5 个评论
怀念《自然科学进展》
tarimriver 2009-10-18 00:15
2009年 8 月 31 日,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联合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合并办刊,这也意味着自然科学进展正式被中国科学吞并。作为一个参与研究工作的普通人士,我觉得自然科学进展不应该与中国科学合并。知道自然科学进展杂志是在 2003 年,我们导师陈亚宁研究员在该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后面又有中英文稿件在期刊发表。 2005 年本人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对地下水化学影响的文章,但是,博士毕业需要英文文章,所以就希望在学术水平更高的自然科学进展上发表文章,更为重要的是它有英文刊,这样毕业就有希望了。 2006 年斗胆向自然科学进展投了一篇稿件,评审意见是改后再审,然后就顺利刊出了。后来曾经有几次向中国科学杂志 D 缉投稿,都无果而终。 2009 年 5 月又在自然科学进展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令人高兴的是竟然没有版面费,这对于没有多少科研资金的新手来说的确可喜可贺!而在中国不收版面费的期刊几乎没有(中国科学不知是否收费)。 就我的感觉而言,中国科学这样的期刊是给各领域大牛们开的,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水平,很难望其项背!而自然科学进展则是介于各专业最高水平学术刊物与中国科学这样顶尖刊物之间,是我们伸伸手就可以够得着的桃子,私自认为应该继续保留,这样才有利于科研人员的成长和国内学术期刊的层次结构的优化。 自然科学进展的编辑任胜利老师是在本人有文章发表后认识的(当然任老师不认识我),在 2009 年初还为稿件中的一个问题与任老师电话交流过,因此在科学网上也就把任老师当作熟人看,现在还想知道任老师在中国科学的哪个部门高就。本人对自然科学杂志的认识较浅或者是错误的,如有不敬,请批评指正并海涵!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971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术期刊应该主动防范并打击学术不端行为
suqing1961 2009-10-18 00:02
学术期刊经常遇到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抄袭、剽窃、一稿多投、伪造数据等。哪家学术期刊刊载了这一类的学术论文,不仅将无端地白费大量的编辑和版面资源,还将给期刊自身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积极防范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是科学共同体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大事情,也是学术期刊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通常防范这类学术不端行为的方法有:同行专家审稿,利用现有的学术论文文献数据库结合相关的软件进行比对分析。但是,我觉得,只是被动地着眼于防范还远远不够,还应建立积极主动的严厉打击手段,尽可能把学术不端行为拒敌于国门之外。结合《科技导报》的工作实践,我谈谈我社是哪几个方面来防范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 一是坚决处理已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给学术不端行为者以惩戒。 2003 年和 2004 年,我社先后接到三起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其中两起是其他出版物涉嫌抄袭《科技导报》已发表的文章,一起是《科技导报》发表的文章涉嫌抄袭其他出版单位的出版物。这三起事件我们都做了认真的处理,最后,两起通过律师起诉责令侵权者竞技赔偿并在相关报刊上道歉解决,一起通过双方当事人私下调解并在《科技导报》上道歉解决。三起事件处理并在《科技导报》上宣传后,对打击学术不端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二是设立学术不端行为举报电子信箱和栏目,公开曝光学术不端行为者。 这个制度是 2005 年上半年设立的,凡举报查实的全国各地自然科学类的学术不端事件,我们一律在这个栏目实名报道,并给当事人所在单位寄送一份样刊。四年来,《科技导报》先后实名曝光了 50 多位学术不端行为者,其中包括 2 位院士。有了这样一个栏目,那些投机取巧的抄袭者给我刊投稿时就多了一份顾忌,对防范一稿多投有较好的作用。但是,这个栏目的设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举报从举报者的叙述来看涉案太大、太复杂,单凭我们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去核实,因而也让一部分举报者失望了尽管我们把这些举报信都转给了相关的管理部门。 三是建立学术不端行为者的黑名单,主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者。 那些有学术不端行为者,如涉嫌论文抄袭、篡改数据,一稿多投,忽悠编辑部如,编辑部在规定的时间处理完毕并通知作者已录用,作者却告诉说别的刊物已经录用,将被记入编辑部黑名单。被列入黑名单的作者今后再投稿,编辑部将予以重点关照,严查多审。那些被列入黑名单的屡犯,编辑部将永不录用其的稿件。 四是看准目标给学术行为不端者予以痛击,震慑其他学术行为不端者。 2004 年年底,有读者给我们举报一起离奇的学术不端行为,第二年第 1 期的《科技导报》就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文章究竟谁抄袭了谁的论文予以披露。该事件后 经《中国青年报》 冰点栏目 记者 跟踪 调查 ,最终彻底揭露了一起颇为传奇的学术不端行为。此事件经许多媒体宣传转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为净化《科技导报》的投稿环境起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写到这,我想起了二战期间及之后发生的几起以恶制恶的事件,并由此引发出个人对学术期刊防范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点感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战场,反法西斯勇士卓娅被德军俘虏,在受尽德国鬼子的百般折磨和凌辱后,卓娅宁死不屈,最后被残暴的德军处以绞刑。斯大林闻讯后,随即命令苏军所有部队,今后凡遭遇残害卓娅的德国陆军 197 师 332 团的所有官兵,一律就地枪决,绝不接受他们的投降,也不给予他们任何投降的机会。 二战期间,犹太人饱受纳粹分子的残酷迫害。战后,以色列政府和全体犹太人绝不宽恕纳粹德国所犯下的罪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追杀、缉拿漏网的纳粹分子。一些流落到南美的纳粹分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有的甚至耄耋之年仍被以色列特工人员捉拿归案,受到应有的惩罚。 斯大林和以色列人都之所以采用这种极端的惩恶方式,就是要警告那些罪恶滔天的魔鬼:作恶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今年一月,我到哈尔滨出差,专门参观了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二战期间,日本的七三一部队就是在这里拿无数中国、韩国、朝鲜和苏联的抗日被俘战士以及普通平民进行各种惨无人道的活体试验,在这支魔鬼部队里还有为数不少的医生和科学家。前段时间,我又读到一篇详述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被俘后被日军残酷折磨、百般凌辱的文章,胸中的怒火更是难以压抑。中国人确实太仁慈了,那些后来被中国人宽大的日军战俘里,肯定会有七三一部队和残害赵一曼烈士的日军残余。不少被宽大的军国主义分子并没有领我们仁厚的情,个别七三一部队的军医和科学家日后甚至成为日本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他们至今仍在为南京大屠杀翻案,仍在为侵略战争粉脂。 我在想,中国当时的最高统帅如果也像斯大林那样,命令所有中国军民绝不接受魔鬼七三一部队和残害赵一曼的那支日军的投降,而是一律就地解决,如果之后的中国政府也像以色列那样天涯海角缉拿、追杀那些毫无人性、死不认罪的日本战争罪犯,这些被你打趴、打残、打怕了的禽兽不如的东西战后未必还敢那么嚣张。 由此联想到中国的学术期刊界,我们对那些寡廉鲜耻、毫无诚信、惯于沽名钓誉的学术行为不端者同样过于仁慈,学术行为不端者尤其是其中的高层学者、戴着某种钦定光环的所谓知名学者更是常常被轻描淡写地被处理。我个人得出的教训是,对这类伪学者,不管他是善于钻营的土鳖,还是投机取巧的海归,或是假装爱国的假洋鬼子,他的不端行为一旦被发现且仍然死不认错、拒不悔改,学术期刊则应对其予以坚决封杀,让他们永远无法继续在圣洁的科学共同体里招摇撞骗下去。 这也是要警告他们:在科学共同体里作恶同样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725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应该上科学网首页
zxj368 2009-10-17 17:31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应该上科学网首页 学术期刊圈即将举办民间形式的学术期刊博文大赛,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对于科学网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应该让此消息上科学网的首页,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与参与其中。这不仅活跃了科学网的学术气氛,也可能产生一些好的观点的论文,对于推动学术期刊工作的研究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比那些没有事而相互逗嘴与漫骂的文章强太多了,可以说是高几个档次。 此为个人观点,我从搜狐把主要精力转到科学网,是想来学习的,不是看别人逗嘴热闹的。当然,正当的学术辩论是应该支持的! 科学网上,应该少一些逗嘴的事,多一些学术活动,才真正起到科学网的作用! 请编辑同志们考虑。 下面两行消息来自王志明老师的文章。 请参考: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的规则 也请参与 学术期刊周的网上讲座 ,了解美国最先进的科技出版实例,思考中国自己的科技出版之路。
个人分类: 杂谈|4232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我将高调报名参加
JYH64J98Y99H 2009-10-17 16:36
写在学术期刊博文大赛开幕之前 我一遍又一遍地注意王志明先生发布的大赛信息。生怕漏掉了重要内容。我甚至感到少见的激动,跃跃欲试。通知说,从北京时间10月18号星期日凌晨零点,到22号星期四晚上8点这段时间,任何人在科学网博客发加上关键词学术期刊博文大赛的博文,就自动进入比赛程序。同时,他还强烈建议,所有参赛博主加入期刊圈,成为期刊圈友,以免因为疏忽而把参赛博文遗漏。公开的大赛,公平公正之心昭然若揭。在比赛时间内,我至少从如下题目中写一篇博文参赛。 我整理了一下,我关心的题目主要有: 题目之一:编辑学者化,涉嫌假、大、空 题目之二:编辑不是孙子,更不是老子 题目之三:大学学报,何去何从?拙见一二三 题目之四:学术期刊需要引入民营机制 题目之五:学术期刊编辑部怎么越来越像急救中心 题目之六:再论编绩 今天随后的时间,我还有事情,能不能提前开始啊。呵呵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68 次阅读|6 个评论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我将高调参加
JYH64J98Y99H 2009-10-17 16:33
写在大赛开幕之前 我一遍又一遍地注意王志明先生发布的大赛信息。生怕漏掉了重要内容。我甚至感到少见的激动,跃跃欲试。通知说,从北京时间10月18号星期日凌晨零点,到22号星期四晚上8点这段时间,任何人在科学网博客发加上关键词学术期刊博文大赛的博文,就自动进入比赛程序。同时,他还强烈建议,所有参赛博主加入期刊圈,成为期刊圈友,以免因为疏忽而把参赛博文遗漏。公开的大赛,公平公正之心昭然若揭。在比赛时间内,我至少从如下题目中写一篇博文参赛。 我整理了一下,我关心的题目主要有: 题目之一:编辑学者化,涉嫌假、大、空 题目之二:编辑不是孙子,更不是老子 题目之三:大学学报,何去何从?拙见一二三 题目之四:学术期刊需要引入民营机制 题目之五:学术期刊编辑部怎么越来越像急救中心 题目之六:再论编绩 今天随后的时间,我还有事情,能不能提前开始啊。呵呵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赛抛砖:Elsevier和Springer给了科学网多少钱?
zmwang 2009-10-17 00:07
这是一个问题。 我不想问科学网编辑部,因为他们可能会以商业机密为由不予答复,或是一个我不想要的答案。 很高兴看到Springer进驻科学网。我刚到科学网,看到Elsevier在这的显要地位,也曾向Springer纽约总部的资深编辑推荐了科学网。 我的问题是像Elsevier和Springe这样的科技出版集团进驻科学网的门票有多贵?或者是否有门票? 无论Elsevier和Springe怎样以服务中国的高姿态进驻,无论他们的中国区老总张玉国和叶路如何爱国,都改变不了其外资企业要来中国淘金的本质。 如果我是科学网的赵彦,或许可以和张玉国叶路称兄道弟,但是如果Elsevier和Springe不能每年掏出几万美金,我就把科学网的大门向他们关上。而且还会在科学网博客推荐像王志明的“借船出海”就是“饮鸠止渴”的言论。 如果科技出版集团入驻科学网没有门票,我建议众多的国内科技出版单位都来入驻,譬如百世登。而且科学网更应该优先支持国内的科技出版单位。我也将携开放获取科技部(OAHOST)入驻科学网。 我这是提醒国内科技出版单位,科学网就是一个应该占据的舆论阵地。不然,就应该自己再开平台,和科学网一比高低。 不用去考虑中国学术期刊最应该关注的对手是谁,因为他们会找到你的门口。这 是 对王晓峰的 为学术期刊宣传周加油 博文问题8的答复。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倒计时:还有24个小时。 请参考: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的规则 也请参与 学术期刊周的网上讲座 ,了解美国最先进的科技出版实例,思考中国自己的科技出版之路。
个人分类: 科技刊物|2865 次阅读|9 个评论
博赛抛砖:大学学报,何去何从?
zmwang 2009-10-16 11:22
即使一直坚守的西安交大期刊中心主任赵大良也在10年前就认识到, “大学学报的历史任务将逐步被淡化或消失,可发挥作用的空间会越来越少。” 而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之九就说中国大学众多的出版社和学报成了“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应当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 如果美国的MIT哈佛,中国的北大清华等有限的几个大学把自己的学报当科技期刊来办,或许还可以理解。借用品牌效应而已,当然还是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但是中国有如此众多的大学学报,现在还坚持按学术期刊的标准来办,这是很荒谬的事。学术期刊,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促进同行交流,而学术同行有全国性的,更多则是世界性的。把学术交流局限在某个大学里,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大学里的同行谁不认识谁啊?见面聊聊就行了,何必上学报交流!学术出版,普天之下,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局域的学术出版,在科研圈子里,是不会得到认可的。 大学学报或许还被赋予了比一般学术期刊更多的教书育人的功能。但是,大学学报的局域特色已经决定了学术出版水平,由此培养的人才水平自然也会让人担忧。我们当然应该拿世界一流的东西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把大学学报当练习本也是不对的,因为这不是正规训练。 说句得罪人的话,大学学报是不应该这么办下去了! 我倒也不赞成刘道玉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的意见。我建议,大学出版社调整方向,不再把学报当学术期刊办,而是更多向《科学新闻》学习,办成杂志形式,把本校的科研以更通俗的形式推向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大学学报,更多科普的性质,而这也是中国社会非常缺乏的。这也是以高姿态把大学教授学生介绍给社会的机会,可起到再塑形象的功能。同时,我也建议大学出版社向科学网学习,推出学术博客网站,让所有大学的师生都有像我们在这一样拥有吵架的权利。等科学网博客和《科学新闻》星星之火燎原之后,或许我们就会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了,不仅是对科技出版而言,也可能包括高等教育和社会素质等等。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倒计时:还有1天13.5个小时。 请参考: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的规则 也请参与 学术期刊周的网上讲座 ,了解美国最先进的科技出版实例,思考中国自己的科技出版之路。
个人分类: 科技刊物|1211 次阅读|5 个评论
博赛抛砖:所有作为商品的学术期刊都是垃圾
zmwang 2009-10-15 11:29
科学网上有个博文专题,叫“垃圾论文辩 ”。我记得当时有种说法,有人评论说只有垃圾论文,没有垃圾期刊,因为学术期刊里总还是有些好东西的。可是,如果我们把学术期刊当成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来看,我怎么想都感觉学术期刊就是垃圾,而且全都是垃圾,连科学网上以前喜欢用的99.9%或十有八九也用不上。 先拿我自己说事。我的领域是应用物理的纳米研究,其中对我最有用的期刊应该算是应用物理第一大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 (APL),我多年来已经在上面灌水近40篇。APL上每年发约5000篇文章,其中真正对我有用的文章绝对不超过10%,也就是我的小同行的文章。随便抽出一期APL来,百篇文章,找不出篇小同行的,至多也就是可看可不看的水平。 我这说的还是对我最有用的学术期刊,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Nature或Science对我而言,更是没用,我基本上就不看。 作为商品的学术期刊是不是垃圾,我们也不必在此下结论。请先回家问问家里人:就说你要买个东西,譬如一箱苹果,十个里面有九个全烂了,剩下的那个也烂掉了大半。你家里人要是不说你有病才怪呢! 学术期刊是不是商品?绝大多数的是商品,有人卖,有人买。出版机构就是卖方,也会采取商家手段打折促销什么的。图书馆经常是买家,尽管也有个人订阅买期刊的。我们也时不时听到学术期刊的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事。现在图书馆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贵的期刊,真是感觉力不从心,钱不够啊!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调查,国内各图书馆订阅的期刊里论文的使用情况如何?连垃圾也花钱买,有多少钱也不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学术期刊市场怎么会荒谬到如此地步? 因为学术期刊的商品化进程,已经彻底背离了它服务学术交流的初衷。学术论文本身其实是写给小同行看的,而学科的细化让小同行越来越少。学术期刊如果按照现在的办法,服务如此少量的群体,就无法商品化。商品化的期刊要扩大市场,吸引更多读者。 怎么办呢?我有两条建议: 一是图书馆不要再任由各大出版集团忽悠了,什么一大摞期刊打包便宜了,一次订阅多年还有优惠了。其实这是让你买更多的垃圾!我的建议就是各图书馆都不订阅学术期刊了,把钱省下来让读者下载单篇他感兴趣的文章。而且,提供读者更多信息资源,让他们学会怎么合理合法地发掘免费资源。其实,现在很多期刊里的文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免费获取,而且合法! 我的这条建议其实是过渡措施,是想由此让传统出版机构再也无法盈利,不能把学术期刊当成商品,从而走向开放获取的出版模式,也就是我的第二条建议,这才是根本!改变学术期刊的性质,让学术期刊免费获取,再也不是商品。 我有必要指出的是,我的商品化的学术期刊都是垃圾的分析,也表明把论文装订在一起的纸板学术期刊应该灭亡,如果现在还没灭亡的话。 一家之言,不为博你一笑,却是要为学术期刊博文大赛抛砖引玉。 开始倒计时:现在离博文大赛还有2天12.5个小时。 请参考: 学术期刊博文大赛的规则 也请参与 学术期刊周的网上讲座 ,了解美国最先进的科技出版实例,思考中国自己的科技出版之路。
个人分类: 科技刊物|245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SCI
whocj 2009-10-13 16:55
时常在各类BBS或Blog上看到诸如“SCI发表秘诀”,“我的SCI论文发表经验”,“SCI期刊有什么要求啊?”之类的贴子,窃以为这种标题甚有误导之嫌。 SCI或ISI只是一种论文索引数据库,它全部收录的期刊数量近万种,几乎涵盖了各个学科,每个学科收录的期刊少则三五种,多达数百种。虽然学术期刊的运行方式没有什么质的不同,但要为这些期刊总结出一个或几个论文发表规律或密诀,对于一个出版界的专家来说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更不用说只有一篇或几篇论文发表经历的科学研究人员了。当然,此处对分享论文发表经验的同学绝无任何贬低之意。 况且,科学论文的发表真的有什么能使投稿一击必中的密诀吗? 全世界约25000种学术期刊,是不是说被ISI收录的就一定是高质、严谨、有规律可循呢?答案当然是未必。未被ISI收录的优秀期刊也为数不少,这里无法一一列举罢了。就正规的科学期刊而言,我看不出被ISI收录的和未被收录的在投稿或同行评议过程方面有实质性的区别。 ISI所推出的期刊影响因子只是众多科研评价指标之一而已,国内由于科研评估相关正策的导向(或者说压力),使得这个指标在某种程度上讲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关于这个话题已有很多讨论,不再赘述。 另外,这几日在科学网上也看到有同学谈论投稿给西方期刊遭到歧视或讨论是否有歧视的问题。如果讨论SCI论文发表经验还有给后来人以借鉴的意义,那这类关于歧视的话题则是一点意义也没有。首先人之本性决定了歧视在哪里都不可避免,不幸撞上了只能感叹运气不佳,然后该干嘛干嘛。其次,相对而言这样情况只是个案,也没有必要一杆子打死一船人,应该相信正规的学术期刊的审稿过程基本上还是比较公正的。如果投稿被拒,与其为是否被歧视而郁闷,不如多花点时间看看审稿人的意见,找找自己的不足。或者换个角度看,说不定是因为你的研究太先进而暂时无法被现时的同行接受呢。 学术期刊的本质是一个交流平台,期刊的编辑即有权利也有义务来为这个平台选择合适的内容。 要想加入这个平台,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SCI(或歧视),认真做好自已的功课才是上策。 (致谢:我的朋友胡适之对本文标题有很大贡献。)
个人分类: 未分类|6785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国学术期刊误入“斯蒂格利茨怪圈”
热度 1 yangwenzhi 2009-10-3 22:13
斯蒂格利茨怪圈 是由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关于亚洲国家和美国之间资本流动的奇特现象。 斯蒂格利茨怪圈 的典型症状是, 亚洲国家将本国企业的贸易盈余转变成官方外汇 储备, 并通过购买收益率很低的美国国债(收益率 2%3% )回流美国资本市场; 美国在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大规模接受这些 亚洲美元 , 然后又以证券组合投资、对冲基金 等形式将这些 亚洲美元 投资在以亚洲为代表的高成长新兴市场获取高额回报(收益率 10%15% )。 简单的说, 这好比一个人以低息把钱存入钱庄, 然后又反过去向钱庄借高利贷。 目前,在学术界发生的学术信息循环情况,与资本市场的资金循环情况如同一则。典型症状是,在我国怪异的学术和人才评价指挥棒影响下, 我国学术界为追求论文的引用率,不惜将本国纳税人支持下获得的绝大多数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大肆公开发表在一些国际期刊出版集团控制的学术期刊上(而且以此为荣);同时,一些国内学术期刊为了扩大一点国外发行量、提高一点影响因子,不惜将自己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权、期刊信息等无偿或低价出让给一些国际期刊出版集团。从而,形成这些国际期刊出版集团的学术信息高度垄断,引发国外网络学术期刊信息价格的强势上涨。在我国科技创新的国家背景下,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学术信息需求量不断扩大,我国年轻学者(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为37.9岁)群体越来越大,对国外数字化的学术期刊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逼迫我国学术期刊信息机构不得不以高价购买回许多本来就是我国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信息;在这些国际学术期刊信息的支撑下,我国学术论文、学术期刊信息的产量不断增加,而这些学术信息又源源不断地再次流入到这些国际期刊出版集团(而我国学术期刊由于没有高质量的论文逐渐在国际上被边缘化;在学界,呈现的是一种论文投外刊、学术信息机构定外刊减内刊、学者读外刊引外刊的风景线),如此循环往复。 简单的说, 这就好比我国学者以无偿或低息把学术信息提供给国外出版集团, 然后又反过去向这些国外出版集团高价购买学术信息。 要走出我国学术信息循环的这种 斯蒂格利茨怪圈 怪圈,必须改变国家和一些学术机构的有关政策,让我国学术界把高水平论文尽量发表在我国的优秀学术期刊上;同时须要我国学术期刊改革创新,优胜劣汰、组建自己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增强竞争服务意识和传播能力。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11601 次阅读|28 个评论
我国科技期刊必须改变办刊理念
yangwenzhi 2009-2-9 23:48
与传统科技期刊的运营模式相比,现代科技期刊更加突出其属性的信息性、产品的创新性、运作的集群性等。我国科技期刊基本理念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由卖物品向卖信息转变 物品与信息有很大不同。仅从流动特征来看,物品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物性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而信息流是电子商务与信息流的紧密结合,是物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结合。已经作为现代信息产品的科技期刊,必须以科技期刊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才能实现科技期刊信息的广域性(跨越国界,穿越时空)、即时性(地球变成地球村,随时随地获取)、共享性(有别于地理空间的虚拟空间或虚拟社会,形成信息共享)、互动性(人性化、方便性;直接交流,良性互动)的信息流动的时代化需求。 2008年,是我国科技期刊以信息流动为特征、翻江倒海的年头,发生几件对科技期刊信息理念具有历史转折性的大事,正在改变着我国未来科技期刊信息资源市场配置的格局。 事件一:我国科技期刊源信息采购价猛涨。2008年2月29日,中华医学会100多种期刊组成的集群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排他性地战略合作签约,签下我国科技期刊有史以来首份信息资源超巨额卖单,这迅速引燃我国科技期刊信息源价格的导火线,促使我国科技期刊源信息10倍至数十倍以上的采购信息猛涨,同时引发在线商业期刊出版机构的激烈竞争。这无疑使众多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从中受益,但也引起一些专业人士对我国本土民族性在线商业科技期刊出版机构由于经营成本的上升,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担忧。 事件二:科技期刊外刊在线信息销售强势涨价。2008年6月,爱思唯尔在线科技期刊平台信息强势涨价,立即引起我国一批高校图书馆联合和强烈的抵制,并引发我国学术界、科技信息界对现行科技期刊信息价值的再估量,以及对外刊依赖的深刻反思。据中国青年报记载,爱思唯尔科技期刊在线平台ScienceDirect自2000年进入中国以来,一直执行低价策略,中国地区SD科技论文的收费为46美分/篇,为世界发达国家的16.7%,而全球平均价格为2.75美元/篇。到2006年爱思唯尔SD向我国高校师生提供3000多万篇下载量,占这些高校全部外文科技论文下载量的59%,形成对其产品的高度依赖。每年我国一些高校都要花巨资购买爱思唯尔SD,如2007年北京大学为49.7万美元、吉林大学为39.9万美元、南开大学为31.2万美元,如果涨价到发达国家水平,每所高校每年将付出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这印证了中国科协原副主席胡启恒院士早期的一席话:发展中国家的优秀科技成果多在国外商业性学术期刊发表,这往往使本国作者的知识产权落到国外出版商手里,使得本国公共投资产出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外出版商的私有资产。这些出版商再以高价卖给发展中国家,赚取高额利润。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研究人员却因当地图书馆经费不足而无法获取这些信息。 事件三:电子出版方面的维权促使我国在线期刊出版规范化。据法制日报记载,2008年6月,2位硕博士将万方数据公司告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8月,又有480名硕士、博士以自己的学位论文未经许可就被万方数据公司上传至网络为由,告至法院。这极大触动我国网络电子期刊出版和销售的规范运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敏感神经,无疑将大大提升了我国在线期刊出版规范化。 二是由苦笑向微笑转变 现代科技期刊遵循台湾著名IT企业家施振荣提出的创意与品牌主导的微笑曲线式价值分配率,即现代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链中,在前端的创新-研发-设计环节,以及后端的物流-行销-品牌环节中,其产品附加值的分配权重达到8090%,而在产品的生产环节获得的附加值仅为5%15%。如,一只芭比娃娃在中国工厂的出厂价仅1美元,而在美国沃尔马的零售价为9.9美元,国外企业依靠设计与创意、品牌与销售赢得的利润远远高过中国的生产厂家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作为商品仍然没有走出芭比娃娃的苦笑曲线的境地,即在科技期刊的研发、创意、销售、品牌等环节极其薄弱,而主要力量集中在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的生产环节,科技期刊的市场竞争力弱,获利的空间非常有限,生存发展极其艰难。我国科技期刊必须强化研发、创意、销售、品牌等环节,由苦笑向微笑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科技期刊作为服务产品应从传统工业产品的掷石观(站在起点上思考问题),向现代服务产品的投鸟观(站在终点上思考问题)转变,即从科技期刊生产者的自我出发,向科技期刊读者的用者出发。 三是由群猫向大猫转变 营销界有一个皆知的大猫非猫故事:山里来了一只狼,很饿。突然见到一群猫,把狼吓一跳。可狼实在太饿,就壮着胆子向一只猫下手,结果把猫吃了。这只猫虽然拼命挣扎,但其他猫并没有给予有益的帮助。狼很得意,于是每天吃只猫。狼吃完这群猫,又四处觅食。正饿极时,看到一只大猫,狼高兴极了,以为这次可以吃饱了。狼冲上去就咬,结果这只猫不但气力大,也凶猛。把狼打倒在地,猫把狼吃掉了。狼至死不明白,这只貌似猫的东西原来不是猫而是老虎。大猫非猫,一只大老虎的力量远远胜过一群猫。 猫虎论可以很好地诠释现代科技期刊的营销观。在科技期刊营销过程中,分散力量、分兵作战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期刊采取的自以为上策的营销措施。实践证明,一旦市场竞争对手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我国科技期刊是很难挡得住的。如果集合营销力量形成集群化作战,我国科技期刊也会成为一只人见人畏的老虎。我国一些本土期刊出版集群的出现,已经让一些国外科技期刊出版机构感到畏惧。如,中华医学会期刊集群虽然是初生的虎犊,目前拥有顶尖的医学类期刊120种,但在我国科技期刊界拥有的谈判地位、话语权、分配权越来越高。还有一批全国学会拥有大批科技期刊,如,中华预防医学会58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36种,中国物理学会24种,中国药学会22种,中国化学会20种,中国兵工学会16种,中国力学学会15种,中国计算机学会15种,亟需把这些群猫变成真正的大猫。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445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