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化遗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应深化对科举文化遗产的研究
冯用军 2017-10-1 23:20
作者:肖佐刚(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的第13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文化遗产的价值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推行了1300年,对古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民俗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科举文化现象。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徐泓教授、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着重探讨了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及文化的影响,统治者通过科举的引导来影响社会,使社会认同其意志,从而夯实其统治基础,因此它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和风俗演变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科举的功能在于选拔人才和笼络人才,而公平公正是其核心价值,为此历朝采取了各种举措。河南大学汪维真教授就明代会试分卷制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各地人文环境差异较大的国度中,分区域分配录取名额体现了公正的原则,而且在同一区域内坚持择优录取,也是相对公平的。杭州师范大学刘希伟副教授则指出,从自由竞争到分区定额是选拔性考试的必然发展趋势,科举制度中的分地取士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的,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李世愉研究员着重论述了清政府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科举制度时给予该地区特殊的照顾及政策上的倾斜,如为少数民族子弟入学专设苗童、瑶童名额,乡会试中也设有保障性中额。这种优惠政策对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云南师范大学的刘明坤统计了明清时期云南彝族、回族、纳西族、白族士子考取举人、进士的人数,认为少数民族子弟获取功名,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重要影响。 台湾地区的科举情况是近年来研究者关注重点之一。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研究馆员王鸿鹏在整理出版《台湾科举史料汇编》的基础上,论述了台湾自康熙开科以来的科举发展沿革,介绍了台湾地区流传的科举佳话,充分展现了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士子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北京大学卢咸池教授认为,台湾科举是我国古代科举的重要支脉,对它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科举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指出,科举文化遗产至少有制度遗产、观念遗产、习俗遗产、文献遗产和文物遗产几个方面。我们应结合申遗工作,系统梳理、充分发掘、科学利用这些遗产,不仅要还科举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让世人知道科举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厦门大学张亚群教授、唐山师范学院冯用军副教授等就加快科举文化遗产的申遗步伐、建立申遗的协调机制、组织申遗专家顾问团队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学术团体要充分发挥作用,为正在酝酿启动的科举申遗工作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
个人分类: IHCI全球和合文化研究院|8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端午感怀:一群不肖子孙
热度 1 陈龙珠 2014-6-2 09:14
谋 私利 , 官商为伍, 借城市化进程, 拆除了大量有形的文化印记。 泄私愤 , 科教合唱, 名真善美追求, 诋毁着尚存无形的华夏遗产。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8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Zebedee对比萨斜塔的三维扫描
hongyuhuang2011 2013-9-21 10:10
Researchers create first-ever interior 3-D map of Leaning Tower of Pisa using breakthrough mobile laser mapping system Sep 18, 2013 http://phys.org/news/2013-09-first-ever-interior-d-tower-pisa.html Enlarge Display of final Zebedee 3D map of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Developed by the CSIRO, Australia's national science agency, the Zebedee technology is a handheld 3D mapp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a laser scanner that sways on a spring to capture millions of detailed measurements of a site as fast as an operator can walk through it. Specialised software then converts the system's laser data into a detailed 3D map. While the tower's cramped stairs and complex architecture have prevented previous mapping technologies from capturing its interior, Zebedee has enabled the researchers to finally create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3D map of the entire building. This technology is ideal for cultural heritage mapping, which is usually very time consuming and labour intensive. It can often take a whole research team a number of days or weeks to map a site with the accuracy and detail of what we can produce in a few hours, said Dr Jonathan Roberts, Research Program Leader at CSIRO's Computational Informatics Division. Within 20 minutes we were able to use Zebedee to complete an entire scan of the building's interior. This allowed us to create a uniquely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3D map of the tower's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including small details in the stairs and stonework. During 'Project Pisa', CSIRO also collaborated with local Italian scientists from Scuola Superiore Sant'Anna (SSSA) who believe the research will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preserv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site. Dr Jonathan Roberts, Program Leader for CSIRO's Computational Informatics Division scanning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with new Zebedee technology. Our detailed record of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may one day be critical in being able to reconstruct the site if it was to suffer catastrophic damage due to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a fire or an earthquake. Having a detailed 3D model of the world's most significant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could also be used to allow people who cannot physically visit these site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ir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said Franco Tecchia,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PERCRO - Perceptual Robotics lab. In 2012, CSIRO through its Digital Productivity and Services Flagship worked with 3D Laser Mapping, a global developer of laser scanning solutions to commercialise the Zebedee research into the ZEB1 product.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s in cultural heritage, ZEB1 is also being used to increase efficiencies and improve productivity 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For example, the technology is already assisting mining companies to better manage their operations and helping security forces to quickly scan crime scenes. Enlarge Screen shot of 3D point cloud created from CSIRO's Zebedee scan of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CSIRO's Zebedee research was recently awarded a 2013 Eureka Prize, often referred to as an 'Australian Oscar of Science', for Innovative Use of Technology.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science agency's breakthrough 3D mapping system was also recently recognised as the winner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tegory at the iAwards, Australia's premier ICT awards program.
个人分类: LiDAR|3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桥飞架颐和园——两百年皇家气魄 不敌数年浇筑高架 - 南方周末
casgirl 2013-3-11 22:43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彭利国 实习生 赖园林玢 发自:北京 2013-03-08 10:11:04 来源: 南方周末 仅距180米,一座轨道高架桥将“飞夺”颐和园美景。三年暗战,居民不知情,文物局缄默,工程悄然动工。再过一年半,这条轨道就将试运营。 你坐在电车上看风景,一路看尽香山的山形翠色、玉泉山的塔影湖光、颐和园的皇家气魄,这听起来很美。可是,“风景”本身或许不会这么认为。 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十五年之后,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座离地近10米的高架桥即将飞架颐和园东南隅的昆玉河。 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较量。 一名居民的发现 2013年2月24日,站在颐和园万寿山的最高点佛香阁上,东南望,若非雾霾阻隔,王彬隐约可见四公里外怡丽北园的那排蓝色六层小楼,那是他在北京生活了14年的小区。 14年里,这位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和小区的其他居民一样,已经习惯了与这座年逾两个世纪的园林的相望。然而,这个冬天,他发现事情正在起变化。 距离颐和园南墙仅约一公里的怡丽北园北侧,原来密布的上百棵雪松不见了。2013年初,这一发现让王彬有些惊讶。他从移树的园林工人那里得知,此地即将修建一条高架轻轨。 这段高架是北京轨道交通西郊线的一部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规委)的公示显示,全长9.4公里的西郊线西起香山、东至巴沟,连接颐和园、南水北调公园、玉泉山、植物园、香山等景点,有地面线、地下线和高架段,是一条服务于西郊风景区,以旅游、休闲、观光为目的的旅游线路。 “之前只是听说要修地铁,但不知道怎么会改成了高架?”王彬说。事实上,关于高架的描述隐藏在北京市规委公示的一句话里,“在规划金河路终点处线路右转从南水北调公园东侧上跨四环路和京密引水渠进入巴沟路。”隐约见“上跨”字眼,连高架桥的字样都未出现。 多方打听之后,王彬发现,“甚至连居委会和街道办都不知情”。 海淀区原人大代表、空军指挥学院退休教授李小溪敏感地发现,更大的影响在颐和园。常识告诉她,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周围附近是不允许建设与遗产风格不协调的建筑的,“而西郊线中段和东段距离颐和园南墙仅有几百米。” 李小溪将情况反馈给海淀区人大和北京市的政协委员,立即得到响应。2013年年初的北京市两会上,三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交了相关建议。 建议称,在世界文化遗产周边近距离处修建高架轻轨与该景区风格极不协调,是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不相符合的。 “我很着急。”李小溪说,按规定,对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市政府可在三个月内答复,而颐和园周边一个个裸露黄土的树坑表明,工程已经动工。 从2013年1月起,王彬亦开始频频给北京市各部门写信,颐和园管理处、北京市文物局、发改委、规委、北京市政府、海淀区政府……“我不知道哪位领导分管,就给所有的主任、副主任、局长、副局长们都写了信。” 一百多封信发出后,得到的反馈让王彬更加坚信,这条线路有问题。 最高9.5米,仅距180米 “大吃一惊”,是王彬近来频频使用的词汇。 2013年2月下旬的一天,王彬接到了颐和园管理处的回电。该处一位负责文保工作的周姓负责人称,北京市规委曾于2011年就西郊线的走向问题征求过颐和园的意见,当时颐和园明确反对。 南方周末记者随即核实,颐和园管理处回复称:“当时园方的意见是,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角度出发予以综合考虑,但到今天为止,没再接到任何关于西郊线建设形式的通知。” 而已然开工的事实表明,颐和园的意见如石沉大海。 1998年,在颐和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中,中国政府明确承诺将颐和园周边划分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外围缓冲区三级保护区,总范围为颐和园墙外三公里的区域。 之所以如此,是为保护遗产周边的自然、历史文化环境与视觉通道。颐和园总工程师兼副园长高大伟曾指出,颐和园的借景素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当年,颐和园西向的借景层次为:远借香山静宜园的山形翠色、隐约楼台,中借玉泉山静明园的塔影湖光、趵突泉流,近借玉泉山与颐和园之间的稻田绿畦、蜿蜒玉河,南向则为一望无际的绿野田畴,长河如带。 到二十世纪末,颐和园的借景已饱受摧残。周边高层建筑渐次立起,万寿山东南方向开敞的视野屡被切割。为此,2011年,海淀区甚至投入30亿元整治颐和园周边环境,并搬迁了违章建筑较多的六郎庄。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颐和园申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建设控制地带作为颐和园的重要保护层,可进行绿化和消防通道的建设,必要服务设施的高度、设计、面积及建筑形式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 “若高架桥等建设位于颐和园缓冲区,则需要进行影响评估,经主管部门审批方可开工建设。”历史遗产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张松说。 南方周末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此段长780余米的高架,最高点距地面9.5米,最高点距离颐和园南墙1.5公里,高架落地点距离颐和园南墙最近处仅180米。对比线路走向图和颐和园保护范围图即不难发现,高架桥不仅经过了颐和园的缓冲区,而且穿越建设控制地带。 而据南方周末记者调查,2009年12月底,西郊线工程总体设计评审会召开。会上,北京市规委负责人曾要求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审查之前,组织完成景观专题和文物影响评价专题并应通过专家评审。 北京市发改委的回复称,负责建设的京投公司曾委托清华规划院对西郊线全线景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称,该段高架距离颐和园较远,对颐和园景观无影响。然而,同样由该委批复的《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称,颐和园佛香阁对高架轨道的可见度影响为中等,并建议沿四环路北侧的城市绿带内,种植高大乔木林带,以削弱对景观的影响。该报告的结尾亦称,西郊线所经区域为北京文物“三山五园”保护的核心区,工程建设对文物保护难免产生影响,为减少遗憾,建议请相关专业部门开展工程建设对文物保护的影响的专题研究。 对于文物影响评价,南方周末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得到的答复是,历次会议,文物部门都没有表达反对意见,但该委未能出示书面意见。南方周末记者亦致函北京市文物局,但截至发稿时,仍未获回应。 一位居民站在高架桥建设工地上,手指的不远处就是颐和园南墙。 (南方周末记者 彭利国/图) 一度改线,越改越近 西郊线的走向并非一直如此。2009年4月和6月,西郊线曾两次进行环评公示,并召开了公众参与座谈会。与现在线路相比,彼时经过距离颐和园较远的闵庄区域,但仍经过外围缓冲区。 而到同一年11月,该线路确定变更,转走颐和园。“市领导的意思。”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北京市官员如是解释线路改变的原因。 北京市规委一位负责人此前曾介绍称,西郊线走闵庄路和走颐和园这两个方案最初就有,但各有利弊。走闵庄路能给附近居民带来交通便利,但削弱了旅游观光功能;走颐和园则能充分凸显其观光性质,但也不免遭遇客流淡季。 公开资料显示,经过闵庄区域的西郊线,文物部门确曾参与表达意见。当时北京市文物局曾向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北京轨道交通西郊线建设项目的请示》,国家文物局的意见之一即为:应就工程可能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颐和园文物本体及其环境景观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降低影响的措施。 但对于目前直接经过颐和园的方案,北京市文物局的态度仍不得而知。南方周末记者亦致函北京市规委,但截至发稿时,规委依旧缄默。 2013年3月1日下午3点,怡丽北园小区居委会办公室里,一场关于西郊线的座谈会正在进行。参会的一方是怡丽北园小区的居民代表,另一方是海淀区重大项目办公室召集的西郊线设计、建设、环评单位的负责人,没有文物部门的人参会。 此时,怡丽北园共计360户居民中,已经有287户签名反对。“此建设方案我们居委会、街道办及居民从没有见到规划设计部门做过环境评估及群众听证会。我们坚决不同意该段线路采用高架桥的方式。” “你们有没有进行过环评?”居民代表、解放军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原总工程师孟繁富忍不住向在座的领导们发问。他得到的答复是,环评正在进行之中。 “工程都已经开工了,却还没有环评。”这样的答复让他觉得可笑。此时,距离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通过招标获得走颐和园线路的补充环评资格已逾一年。此前,该项目的环评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负责。 “我们并不是反对整条线路,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不能修到地下?”李小溪说。 北京市发改委的回复称,曾就设计单位四环路段高架、地下和地面方案进行过比选。高架方案之所以胜出,是由于其乘客观景效果好,投资低,且工期短。与地下方案相比,高架的土建投资仅为1.1亿元,而地下为3.78亿元。 对于这样的解释,李小溪并不满意,“光考虑看风景,却没有考虑对风景的影响”。 同济大学教授张松认为,对于此类建设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价,国内做得比较不到位,“要么不做,要么简单走过场,或者是只考虑游览线路上的观赏景观情况,不太考虑在遗产地内观看到这个新建筑和设施的状况与感受”。此前,张家界景区内的观景电梯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过。 时间已然紧迫,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公室的资料显示,一年半后,西郊线就将试运营。 (应采访对象要求,王彬为化名)
1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CyArk完成了对河北遵化清东陵的激光扫描
hongyuhuang2011 2012-11-30 11:06
http://archive.cyark.org/cyark-and-the-scottish-ten-at-the-eastern-qing-tombs-blog CyArk and the Scottish Ten at the Eastern Qing Tombs By: Elizabeth Lee Director of Operations CyArk's Justin Barton scanning on site. Image courtesy of CDDV Team photo with the Topcon system. Image courtesy of CDDV This week marks the close of fieldwork at the Eastern Qing Tombs in China. The project is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project of the Scottish Ten , following Mount Rushmo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ani Ki Vav in India. The international team has spent almost 4 weeks documenting the imperial mausoleum complex of the Qing Dynasty, located in Zunhua, 125 kilometers northeast of Beijing. The project is occurring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ultural Relics Department at the Eastern Qing Tombs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ACH). The capture team of Historic Scotland, 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 and CyArk is utilizing 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s as well as a mobile mapping system from Topcon. To read about the first week of the project, check out Scottish Ten Project Manager Dr. Lyn Wilson's blog . CyArk's own Justin Barton joined the team to assist in data management and processing. With multiple scanners running at the same time, this task has been essential in all the Scottish Ten projects. In their time on site the team has collected over 1,000 scans totaling almost 1 terabyte of data! As the team wraps up their final days at the tombs,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the results of this first CyArk project in China! For more images of the fieldwork and feedback from the team, be sure to visit the Scottish Ten Twitter page . 花了4周的时间;使用了多台地面激光扫描仪(固定+移动);扫描站位超过1000;采集数据近1 TB。
个人分类: LiDAR|2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遗产数字化工具:MultiView Dome 和Mini Dome
hongyuhuang2011 2012-9-11 15:49
http://exhibition.3d-coform.eu/multiviewdome 文化遗产三维数字化工具。 其技术细节: Equipped with 11 industry grade cameras, 4 projectors, a turntable and a total of 198 individually switchable light-sources, the Multiview Dome is designed to allow an automatic and rapid acquisition of the full appearance of many opaque objects. This allows for the free full-3D observation and arbitrary relighting of the digitized artefacts. The important difference to more commonplace laser- or structured-light-based systems is that light- and view-dependent changes in appearance - which in reality can be observed on virtually every material - are captured as well. Approximately 240,000 digital images of the object are taken fully automatically in a single capture session, lasting from 6 to 10 hours. The resulting virtual surrogate consists of a very detailed 3D mesh and a matching bi-directional texture function (BTF). The latter being a well-suited image based format for illumination- and view-dependent material appearance: The BTF offers generation of faithful images, relighting, interactive viewing and compact storage. This setup is especially meant to be deployed for objects exhibiting interesting material effects, fine details or rich ornaments. The virtual surrogate can provide the observer with the same impression as if inspecting the real artefact, making it even possible to investigate properties such as material composition, cracks and scratches or wear.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full appearance capture setups, the Multiview Dome can be disassembled into separate parts and easily transported and re-assembled to allow on-site capture. Mini Dome The Mini-Dome is a tool to digitise small artefacts, for on-line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including relighting and filtering functions. This apparatus is a hemispherical structure, with 264 white power LEDs, under computer control. There is one overhead camera, focused on the center of this dome structure. The dome itself consists of 4 shells, which can be easily assembled or disassembled. For the moment, the dome yields IBR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estimates of local surface orientation. Cuneiform tablets or coins are good examples for the kind of objects we intend to digitise with the system, and we already collaborate with the assyriologists at the universities of Leuven and Cornell.
个人分类: 缤纷万象|3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zhangwb2010 2012-4-20 10:3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 ” 课题由清华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四家单位共同承担,并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南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该课题于 2006 年 12 月启动, 2010 年 4 月 1 日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本课题旨在探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的方法和技术,主要目标是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 )、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虚拟现实系统( VR )等空间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公益技术攻关,目的在于基于 3S 和虚拟现实( VR )技术全面提高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调查、规划、管理、监测、研究和宣传展示水平,课题以京杭大运河为例进行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应用的示范研究,希望通过示范研究为京杭大运河保护规划提供条件和科学先进的技术工具,并建立京杭大运河时空演变框架,为我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有所帮助。 课题主要任务是建立大遗址保护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分析、总体框架以及标准体系,研究大遗址保护的数据获取、传输、存储与处理技术以及数据库建设技术,研发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京杭大运河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京杭大运河保护虚拟现实系统、京杭大运河文物数据采集系统等,开展京杭大运河应用示范研究,为大遗址特别是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管理奠定基础,为线型历史文化遗产(如丝绸之路、长城等)和其他各种大遗址(如汉长安城、洛阳古城等)保护的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提供示范。 突破与创新 一、首创国内系统性开展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应用研究,建立的框架体系和技术路线填补国内空白; 二、首创国际最大时空跨度( 2500 年, 1700 公里)活性文化遗产 —— 京杭大运河的综合研究方法,创立了大时空尺度文化遗产保护的时空方法; 三、首创国际整体应用 GIS 、 RS 、 GPS 、 VR 技术对大遗址保护的调查、考古、遗产演变、价值评估、保护规划、信息平台等综合研究,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成功创新性示范; 四、京杭运河时空演变成果对重建我国运河影响区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史和该区域 2500 年生态环境演变史奠定了基础; 五、首创国际千年时间尺度人类大型水利工程的人居环境影响研究,是人类活动与国家大型工程相互影响研究的标志性进展和成果; 六、京杭运河与我国五大水系(钱塘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和沿线湖泊的关系与演变研究,是对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遗产挖掘和国际展示; 七、首创国际完整性、系统性研发自主产权的 6 大软件应用系统并完成京杭运河实用系统建设,从目前属国际第一时空规模遗产信息系统平台; 八、首创国内京杭运河全线 GPS 勘测,获得的京杭运河本体全线三维空间采样数据及统一时空基准后的综合数据库,为运河遗产保护、水利、运河航运、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沿线城乡建设等奠定了工程基础; 九、首创系统性研究京杭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相关问题,是探索大型人类工程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文化效应的中国特殊贡献,具有国际上的先进性和唯一性,并对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科学决策有现实意义。 专家评价 一、课题组按照课题任务书的目标和任务要求,以京杭大运河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虚拟现实系统( VR )等技术,与考古学、文献学、科技史等学科研究成果相融合,建立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应用的框架体系和起草提交了相关标准规范,研发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京杭大运河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及京杭大运河虚拟现实系统,为京杭大运河保护的规划、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平台,对于大遗址保护的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具有示范作用,为大遗址的管理、研究、监测、展示提供重要支撑。 二、课题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攻关,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与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相结合,部分揭示了京杭大运河在社会与环境中的时空演变过程;空进信息技术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层面在京杭大运河的应用,对该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规划管理、考古与保护等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课题在大遗址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大运河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研发、大遗址保护虚拟现实可视化系统设计、大运河野外 3S 数据采集、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虚拟现实演示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三、该课题的研究,促进了空间信息技术、考古学、文献学、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合作,形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应用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技术路线和科研队伍,将对大遗址保护与研究发挥重要的作用。 课题取得成果 (一)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 1. 大遗址保护空间信息技术应用行业标准草案 4 项,包括:《大遗址保护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大遗址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图示图例》《大遗址基础地理数据分层分类编码》《大遗址保护数据库建设规范》。 2. 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平台 6 个,包括: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京杭大运河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京杭大运河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京杭大运河现状调查登录系统、京杭大运河虚拟现实系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文物抢救辅助支持系统。 3. 软件著作权 2 项,包括:京杭大运河遗址三维模拟系统、京杭大运河遗址三维场景编辑系统。正在申请中的软件著作权 5 项,包括: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京杭大运河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京杭大运河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京杭大运河现状调查登录系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文物抢救辅助支持系统。 (二)建立的科研示范基地 由于本课题奠定的研究基础及人才储备,国家文物局经慎重考虑及充分的专家认证,将 “ 空间信息技术文化遗产保护应用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 依托单位设在清华大学,基地负责人及主要成员,主要由本课题组成员担任和组成,这为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确立了机构保障,也是本课题的重要延伸。 (三)发表论文 课题组已发表或确定录用论文 43 篇。其中 SCI 检索 2 篇, EI 检索 13 篇。 (四)出版专著 《洪泽湖 —— 清口水利枢纽的形成与演变》, 2008 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 2009 年 3 月科学出版社出版。 《空间信息技术在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2009 年 3 月科学出版社出版。 《京杭大运河的时空演变》 , 2009 年 3 月科学出版社出版。 《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探索》 , 科学出版社,二审中。 《遥感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原理、方法与应用》 , 科学出版社,二审中。 《洪泽湖水库的修建 ——17 世纪及其以前的洪泽湖水利》, 2008 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五)人才培养 已毕业博士 6 人,在读博士 9 人; 已毕业硕士 16 人,在读硕士 19 人; 出站博士后 3 人,在站博士后 4 人。 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部分成果展示 一、京杭大运河开凿 2500 年来国内首次基于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资料、地形图资料以及各类文献资料,并结合现代勘察测量手段,在 GIS 技术和 GPS 技术的支持下对运河的本体、附属文物、城市等进行了详细调查,获取了运河全线测绘资料,明晰了京杭大运河的时空变迁,为大运河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工作基础。 二、课题完成了 “ 大遗址保护地理信息系统 ” 建设方案的研究,建立了 “ 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地理信息系统 ” ;大遗址保护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大遗址信息特别是空间信息的技术服务体系,它提供面向政府、社会公众、研究人员的大遗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大遗址进行整体、动态地监测管理以及跨部门跨学科的辅助决策支持体系,为大遗址的管理、研究、监测和展示提供支撑,是支持大遗址保护、管理、研究、监测、展示的集成环境。 三、课题完成了 “ 大遗址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 ” 建设方案的研究,基于文物保护规划工作流程构建了 “ 大运河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 ” ,为大运河保护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保证了大运河保护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大运河第一阶段保护规划工作中。 四、课题完成了 “ 大遗址保护虚拟现实可视化系统 ” 建设方案的研究,首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大运河沿线大范围区域由宏观到微观的平滑展示,解决了海量地形数据、遥感数据以及三维模型数据组织、管理与展示的瓶颈问题,为大运河的公众展示与宣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五、基于遥感技术、 GIS 技术、 GPS 技术以及移动计算技术,构建了 “ 大运河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 ,有效提高了文物数据野外采集的效率与质量,为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编制及以后的实施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六、通过大遗址保护数据库建立的技术研究,探讨了大遗址保护数据库的结构与内容、数据处理的规范与流程、数据库的运行与管理机制等。将这些研究成果在京行大运河的保护中进行了示范应用,建立了京杭大运河空间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多种来源、多空间分辨率、多时间分辨率的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和大运河保护专业数据,为京杭大运河的遗址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 七、研究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大遗址保护实际工作需要的标准体系,为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实际开展和推广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八、提出了京杭运河的遗产构成体系。京杭运河的遗产构成非常复杂,学者间意见也不一致。通过对京杭运河各历史时期工程技术特点的分析,指出:运河具有独立的工程体系,是界定其遗产时空范围的重要依据。京杭运河遗产的主体构成是水利工程体系,由水道工程、水源工程、工程管理和附属设施四大工程系统组成。
个人分类: 学术随笔|0 个评论
[转载]文化遗产数字化
rbwxy197301 2011-9-19 23:22
文化遗产数字化 CCF2011年9月19日 《技术动态》第28期 2011年8月19日,来自以色列、比利时、日本、英国、美国、新加坡等海内外,从事文化遗产和数字技术研究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会聚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就共同关心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展开研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迄今已经展示出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空前的“媒介转移”。如同纸质媒介、电磁媒介所引发的人类文明飞跃发展一样,向电子媒介的转移展示了新的巨大发展机遇。 唐卡图像的信息资源库建设 作者:西北民族大学王维兰 “唐卡”是藏语的音译,指各种质地的卷轴画。唐卡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在佛教早期传入西藏地区时的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就已出现。为了有效保护唐卡这一珍贵文化财富,我们在唐卡图像数据库、知识库和知识库系统,基于内容、基于语义的唐卡图像检索以及与此相关的视觉特征、语义特征的提取和表示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此研究课题得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技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甘肃省自然基金和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的资助。 新疆民族织物图案建模方法研究 作者:新疆师范大学赵海英 民间织物图案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蕴藏着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很高的审美和应用价值,对其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尤其数字化建模研究。图案的建模方法源于理论研究驱动和实物模型驱动两个层面,为此将建模方法分为两个大类:基于实物模型驱动的图案建模方法和基于理论驱动的图案建模方法。 新疆民族民间织物图案是兼抽象理念与具体形态二者融为一体的,造型上具体和抽象形态的并用与重合,几何形与自然形的并存等,使用象征性的色彩和内涵的纹理,图案中不出现生灵,以严格的几何分割构图进行纹样繁衍填充,利用曲线,折线之韵律变化,来达到华丽、眩目的艺术效果,创造一种氛围,使人感到真主的处处存在。正因如此,新疆民间图案中植物纹、几何纹理得到空前发展。IFS与L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植物纹样的生成。较好地解决了民间织物中植物形状的花型,并可以作为装饰纹样。但根据实物叶子形状和大小如何自由控制IFS的参数以及L系统的角度和长度参数如何随机扰动是进一步研究方向。 古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作者:厦门大学艺术认知与计算实验室周昌乐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弦乐器,在其悠久传承历史中,涌现出众多著名演奏家与琴学家,为我们留下了数目繁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所谓古琴艺术的数字化研究工作,就是要在中国琴学丰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琴器、琴艺(曲谱、音律、指法)与琴论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围绕着古琴减字谱的识读与运用这一中心问题,广泛开展有关中国古琴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课题。其中的着眼点就是要为古琴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提供数字化技术平台。因此,数字琴艺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围绕着古琴减字谱的识读与运用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古琴减字谱编码及其输入编辑系统、古琴减字谱的机器识读、机器辅助打谱的数字化研究、琴曲自动创作及其播放和鼓琴表演的机器动画仿真等等。 计算机辅助考古线图绘制 作者: 北京大学李仁举、罗涛、査红彬; 龙门石窟研究院路伟 考古线图是考古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一些简洁的线条描绘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结构特征。传统的考古线图绘制方法存在耗费时间长、准确度低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数字模型辅助线图绘制的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的方法从数字模型上提取三维特征线;然后,绘图人员在三维特征线和三维模型平行投影的光照图上进行线条的编辑处理,完成最终的线图绘制。该技术大大提高了考古线图绘制的效率和准确度,并在实际的考古报告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京杭大运河虚拟体验馆 作者:杭州师范大学潘志庚、陈胜男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再现它辉煌厚重的历史。本虚拟博物馆展示系统的内容主要围绕京杭大运河展开,以情节为主线,生动再现了大运河的历史,并以大运河为中心介绍了一系列人文知识和与之相关的科学常识。本虚拟展示系统分为以下三个主要结构模块:运河概况、沿线风景和漫游体验。 汉画像的浮雕效果恢复 作者: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于金辉 汉画像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制作方法是用模子印出砖坯或在砖石表面进行雕刻,最终作品为浮雕形式。然而,由于长期的潮湿、压力以及自然风化作用,有些汉画像已经破损,甚至完全损毁。我国在公元7世纪初就开始用宣纸对汉画像进行拓印,得到大量拓片。拓片的优点是易于携带,而且宣纸寿命长。拓片最主要的缺点是缺乏汉画像的三维浮雕效果。我们的目标是从汉画像拓片图像恢复其三维浮雕表面,这对于那些已经损坏甚至消失的汉画像具有重要意义。即使对于那些现存的汉画像,在恢复出它们的浮雕表面之后,仍能改变视点和光线方向来更好的欣赏、研究汉画像;在得到汉画像的三维浮雕信息后,还可以用其加工有汉画像浮雕效果的工艺品。 AR-View:圆明园数字重建增强现实设备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王涌天、黄业桃、刘越、张钰鹏 本文中介绍了用于圆明园大水法增强现实数字重建的设备AR-View的设计。通过精确的跟踪和立体显示技术,AR-View能够显示一个立体的虚实融合增强场景。在系统使用后根据用户的反馈,利用人体工程学和工业设计对系统进行了改进使得其能够被更广泛的应用。在圆明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且进行了数次公开测试体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游客接受并喜欢使用AR-View来观看虚实融合的场景。大部分使用者认为这对于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历史遗迹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尽管设备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但AR-View已经在中国打开了面向公众使用的增强现实应用系统的大门。 文物虚拟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周明全、税午阳 2001年11月至2003年6月,考古人员在西安市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墓址,根据发掘的墓志铭记载,墓主人是唐高祖李渊第五代孙女李倕之墓,在唐玄宗开元24年病逝,时年只有25岁。至今已有1200多年。棺木已朽,尸骨尚存,考古专家在其中发现了一件完整的头冠,具称是最为完整的公主头冠。近日,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获悉,他们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成功复原了唐代公主李倕的头像和头冠,在1200多年后的今天,这位年轻的唐朝公主借助于现代科技,终于容颜重复,风采再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在文物虚拟修复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个人分类: 信息资源建设|2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氏帅府
fqng1008 2011-6-27 07:45
那天,从故宫出来往南步行一二里,就到达“大帅府”,这个主政东北、影响近代中国的父子两代的办公兼住居的地方。再一次看完有关张学良的展览,我终于明白了张学良旧居能够获得国务院文物保护的重要原因是“西安事变”,他的那次壮举成为他终身软禁并饮誉海内外的最大事件。 我想起东陵和北陵,它们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被改建为公园,正是张氏父子主政时期,可见民权思想的早期影响。在他们的府内,竟然修建了一个关公庙,是张作霖的唯一信奉,张学良送蒋回南京一定存在关公的豪气,但他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民国的遗迹 8年奋斗,一生受用 军阀时期 张家送子女上学的马车 张作霖的亲笔对联 从武夫到文人 张学良的挽联 孙先生竟然与之称兄道弟 张学良的办公室 大青楼简介 民国故事的衍生地 张作霖的信奉 帅府外的四小姐楼 一切都是于凤至的安排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前清宫殿游记
fqng1008 2011-6-24 19:59
来到沈阳,你要寻找历史的痕迹,就必须去“中街”,那里坐落着著名的“沈阳故宫”和“大帅府”。上午没有会议,大家都还没有到达,我只好一个人行动。从喜来登出发,20分钟的车程就到达“故宫”——沈阳古城中心,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 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得知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之初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天命十年(公元 1625 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 》 而修建。全部建筑 70 余座 , 300 余间,组成 20 多组院落。与北京故宫一起,是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作为皇宫使用,是1637年到清顺治元年(1644)清政权移都北京之前的7年,后成为“陪都宫殿”,是从康熙十年(1671)到道光九年(1829)清朝皇帝11次东巡祭祖谒陵的驻扎地 。 当我一个人走在“大政殿”前的开阔广场上,看着八旗和左右翼王的“十王亭”,突然想追问起“满清”和他们的来历,但没有导游而不得不回酒店才能查看。原来,八旗是一种军队制度,由 清太祖 努尔哈赤 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队),设 甲喇额真 ( 参领 )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 固山额真 (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 梅勒额真 (副都统)。   至于“满清”,是由 皇太极于 1636 年在故宫发布诏书决定的:将国号“金”改为“清”,改 元“天聪”为“崇德”,改“女真族”为“满族”。为什么要改国号和族名?说的是皇太极请遍能人高手所为 。 这群人里有个在深山出家的老和尚,法号无然,他出主意说:明朝的 “ 明 ” 字集日月光辉,属于 “ 火 ” , 要想灭火,就得用水,如果改族号为 “ 满 ” , 国号为 “ 清 ” , 这 “ 满 清 ” 二 字都带三点 “ 水 ” ,六水灭火,可得中原天下。这就是中国特色,皇太极信服极了,要改就彻底改,把自己这个罕王也改了,干脆和大明朝并列,就叫大清皇帝吧!就这样,这个大清帝国就统治了中华民族200多年,直到结束了整个皇权。 和北京故宫一样,是世界文化遗产 正大光明(顺治亲题)是皇家的忽悠? 崇政殿前的参观者 高高的宫墙莫非为了隔绝自己的子民 后宫景色1 后宫景色2 后宫景色3 后宫景色4 大政殿前的十王亭 大政殿内的宝座 大清门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化是抢救文化遗产的第一步
liwei999 2011-2-22 23:55
数字化是抢救文化遗产的第一步
书香门第是个蛮动听的词儿,也是个不错的吹牛资本,比起小时候夸耀我爸爸比你爸爸官大显得要高雅一些。但随之而来的是濒临灭绝的家族文化遗产,亟需抢救,责无旁贷。譬如那些祖宗留下来的手抄本油印本的诗文,一本本泛黄褪色,字迹模糊,边角磨损。夹杂眉批的诗词歌赋,随时可能灰飞烟灭,看着让人揪心。抢救运动,刻不容缓。 抢救运动的第一步是数字化。只有数字化,才好上载到互联网(或刻成光盘),以利永久保存和流传,才对得起祖宗的心血墨宝,也为民间文化遗产的整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扫描还是麻烦点儿,我的数字化手段主要是拍照,用佳能傻瓜G11,到灯火通明的洗手间,噼里啪啦就开拍了。最近这个春节没白过,在家做的就这事儿:老爸又收集了更多的善本半年前带给我,一直没顾上数字化的工作。拍照完是修剪微调,希望图片清晰可辨。先上载上来做几个幻灯,给各位显摆一下:别人家的遗产是真金白银,我家的遗产就是这些善本。 接下去的植字考证注释整理工作,就困难多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完工。愚公移山,一步一步来吧。 引用: 立委按:老爸从故去的大伯的收藏中找到了四大本《李应繁诗词》真迹孤本。自从我整理扫描家传孤本《李老夫子遗墨》以来,我似乎自然成为李家文化薪火的传承人,孤本交由我保管。于是,下一个文化工程就是植字上网,以利广为流传。文章千古事,可是过去很多有价值的文字失传了。如今,托现代科技之福,数字化永久保存已非难事。第一步是,拍照上网,业已完成。下一步植字编辑赏鉴,不求速进,每日一诗,持之以恒,必能功成也。关于李应凡的身世以及诗词的价值,请参见《李应凡诗词立委手抄本》以前上网的原按语。先睹为快者请看真迹孤本的拍照幻灯。 ........... 下面的旧贴是我当年自己手抄的部分诗稿上网的介绍。这次得以一睹工工整整的善本,何其幸也。我大伯生前与李应凡来往密切,推心置腹,才有应凡叔伯把自己的手稿真迹存留我大伯(他的世侄儿)处的安排。也才有我今天的继承、保管和推介。我小学的功底欠缺,自感担子不轻,当兢兢业业,勤以补拙,不负前辈。 ~~~~~~~~~~~~~~~~~~~~~~~~~ 《李应凡诗词立委手抄本》原按: 这是我的远房叔爷李应繁的诗词选集。与我爷爷三兄弟留守家乡从事乡村教育不同,李应繁年少时闯荡江湖,凭着过人才气,解放前也曾供职上层(曾任顧祝同抗日時期的秘書),有很多传奇故事。他是我见到的一个少有的乐观豁达的年迈智者。他尽管年衰背驼,但精神矍铄,态度谦和,手住拐杖,背负行囊,来去无踪,很有高僧仙道的风采。他出口成章,无处不诗,令我心折。26年前我在繁中教书的时候,从大伯处借来他的诗歌,手抄留存,现扫描上网,以为纪念。 《李应繁诗词》是他晚年生活的记录,走的是白居易的道路,差不多老妪能解,有些干脆就是顺口溜,风趣俏皮。不经意间见功力,这是叔爷风云一辈子以后返璞归真的自由挥洒。 摘自 《李应繁诗词》真迹孤本上网 以下 Picasa 幻灯链接需要翻墙(国内有象 Picasa 的可以外联的相册和幻灯的存贮地么?):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1#slideshow/5574349409610748786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2#slideshow/5574354795975610466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3#slideshow/5574365863518804034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4#slideshow/5574369070996797410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102#slideshow/5574372400434918850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202#slideshow/5574374097801550274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302#slideshow/5574380444133495922 【相关博文】 李应繁诗文选 (油印本):植字(1):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quickforward=1id=415447 1. 立委博客【夫子遗墨】专栏: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classid=123455view=me 2.《李老夫子遗墨》简介: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81233 3. 《立委随笔:圣皋陶之苗裔兮》: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78723 4.《李老夫子遗墨》总目次: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81234 5. 《李应繁诗词》真迹孤本上网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78679 6. 《李应凡诗词真迹》(1)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79242 7. 《李应繁诗词》(一) 8. 《李应凡诗词》(二)
个人分类: 夫子遗墨|2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萧放: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
jlpemail 2010-12-7 10:02
来源: 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07 民间信仰是民众的一种知识形态,它在精英统治下的中国历史社会长期受到抑制,对民间信仰的摧残造成中国社会精神资源的匮乏。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今天,民间信仰自然应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但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对纳入非遗的民间信仰内容应该有所选择,本文认为民间信仰的传统性、伦理性与濒危性是应该考虑的文化标准。对于当代社会民间信仰的重建在总体上要给予积极扶持的态度,以实现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和谐社会目标。    关键词: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家园 一、 民间信仰内涵    人都是有信仰的,就看他自觉不自觉,或者他信仰什么。关于信仰的定义很多,我觉得当代著名哲学家贺麟先生概括得十分准确: 信仰是一种知识形态 。 信仰与感情、意志、科学一样是人们对人生天地自然与超现实世界的一种知识性把握,信仰与迷信有着根本区别:信仰是理性的,迷信是盲目的;信仰是平和的,迷信是偏激的;信仰是公享的,迷信是私狭的。民间信仰是民众对待自然社会的一种精神态度, 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 民间信仰对象广泛,大体可分为祖先信仰、神祗信仰与鬼灵信仰等类别。民间信仰的行为方式主要是祭祀与叩拜。民间信仰满足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情感需要。所有的民间信仰从根源上看都是要维护人的生命的正常过程,如祈福与消灾避祸,虽然具体的表述方式可能千差万别。在当代社会,由于近代以来的历史原因,民间信仰较为隐晦,但它仍隐性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个人或社会遭遇重大事件或危机时,它就自动显现出来。如非典时期的各种传言就是典型一例。 二、 民间信仰在中国历史社会中的境遇    民间信仰长期传承于民间社会,它虽然也不断地成为上层社会精神信仰的来源,同时也常常接受来自社会上层与域外的信仰影响,但总体上看民间信仰因为其原生性与民众生活的密合性,以及存在状态的弥散性,它始终与上层的精神信仰有着显著差异,上层人士将精英认可并适合统治需要的信仰列入国家祭祀典礼中,岁时奉祀。而广泛存在于地方民间的信仰,在他们看来都没有存在的正当性,要么是 子不语 ,不理睬这些民间信仰,要么就斥之为 淫祀 进行粗暴地干涉,甚至禁毁。当然也不排除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利用,比如发生大旱灾,要争取民心,他们也作一些求雨的仪式,但这些人很清楚: 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 。 自孔子开创的儒家传统在中国历史社会长期发生效用。   汉代是民间信仰发达时期,同时也是上层文化人极力批评辨正的时期。从应劭《风俗通义》的写作动机就可明显体现: 言通于流俗之过谬,而事该之于义理也。 他认为民间习俗好坏不一,需要圣人 均齐之 。他将信仰分成 祀典 与 怪神 两部分,对民间自发产生的各种神灵信仰进行解析批判。王充是东汉著名思想家,他在《论衡》中对汉代以前的种种民间信仰进行全面批判。从历史情况看,愈是儒家信仰坚定的人,对待民间信仰的态度愈不宽容,他们以 辨风正俗 、 移风易俗 的旗号,整顿、改易、乃至摧毁不符合当时国家意识形态的民间信仰。对民间信仰进行强烈行政干涉的时间往往在王朝始建时期,很明显就是为了贯彻统治者所倡导精神信仰。但奇怪的是这些民间信仰无论如何批判,如何抑制禁毁,它们却一直在民间社会传承。   民间的信仰传统很难改变,如江南著名神灵蒋子文地位的浮沉就是典型事例。据《搜神记》记载,蒋子文本来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小县尉,为人轻佻 , 死后成神,老百姓信奉。吴王曾下令禁止,结果发生大火,吴王只好承认他的祭祀。 后来蒋子文的地位发生了几次反复,但民间信仰依然强固。直到明朝,人们还是不去拜明孝陵,而去拜蒋子文。还有就是苏杭地区五通神的境遇也十分有意思。五通神是典型的民间杂神,屡遭明清两代地方当政者禁毁,但直到民国香火依然兴旺。民间信仰在传统社会也是受到抑制的,只是其程度还是有限。真正的厄运是在近代以后,人们以科学与标准宗教两方面围剿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成为封建迷信,人们必欲扫除而后快。 文革时期对民间信仰的打击尤为剧烈。由此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后果。人们唯物了,不信任何神灵了,人们无所畏惧,也就无所禁忌,结果是胡作非为,造成精神道德极大的倒退,这种整体的社会心灵创伤,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恢复的,我们至今仍承担着这样的社会后果。所幸我们人类还是万物之灵长,我们有反思的能力。 今天该是我们正面认识民间信仰的历史与社会文化价值的时候了。    三、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信仰   文化遗产是在传统社会形成的具有重要认知与实际应用价值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民间信仰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当代社会被日益得到正面评价。如果说此前民间信仰被当作迷信或落后的意识形态,认为它是社会进步的阻力或国家安定的威胁的话,那么在全球化时代,在文化多样性光芒照耀之下,民间信仰的合理性开始得到有识之士的充分重视。特别是在 21 世纪初年,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的开启与深入,民间信仰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范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3 年 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2 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五项内容,其中第四项是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这就是针对民众的精神信仰所作的概括性表述。普通公民也逐渐解除了对民间信仰的禁忌态度,人们可以在特定信仰场所,公开表达自己的信仰这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真是一件幸事。   民间信仰一旦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遗产,它自然就有扬眉吐气的机会,我们终于承认了民间信仰的合法性 ( 虽然民间从来就认为是正当的 ) 。这是民间信仰在几千年历史社会中所没有的境遇。在这样的境况下,是不是任何民间信仰就可以作为文化遗产,而自由放任,任意传播呢。我觉得还是要慎重对待,不能操之过急,对其范围应该有所限定。   首先我们要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的旗帜下对民间信仰进行选择与思考。文化遗产是指人们所承袭的前 人创造的文化或文化产物。 根据文化遗产的概念,我认为目前要重视的民间信仰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传统性,传统性是构成文化遗产的要素,传统是经过历史社会淘洗而来的文化结晶。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构成民间信仰传统的时间大约在三代以上,也就是经历了百年左右的信仰传承才是稳定的传承形态。传统性是民间信仰进入文化遗产的首要条件,任何当代新生的民间信仰不能纳入其中。这样既体现了民间信仰的遗产价值,也有效地防止了过度商业性对民间信仰体系及其存在状态造成的扰乱与危害。 二是伦理性,不是任何的传统文化都能上升到遗产的高度,我们在继承中有选择,对于那些有益于大众身心健康并在社会发展中发生积极效用的文化传统或传统文化才有资格成为遗产。就民间信仰来说,它是一个复杂的构成,民间信仰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都很鲜明,我们如何选择调适,需要认真考虑,我想对于民众生活来说,具有积极生活辅助意义的,能够团结社会与调整精神的民间信仰应该属于良善的范围。对于具有良善的伦理特性的民间信仰,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发挥这类民间信仰在道德规范训诫与调剂民众精神方面的能力,发挥它们在净化人心,和谐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濒危性。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标准之一是濒危性。我们传统的民间信仰在近百年的历史挫折中,以及在目前社会出现重大转型的背景下,已经或正在面临着大面积消失的危险。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对这类民间信仰现象优先抢救保护。顺便说一句:传统道德作为文化遗产已经濒危,亟待抢救。民间信仰中包涵了不少传统道德因素。值得强调的是民间信仰遗产化不是为了放进博物馆作陈列讲解的对象,而是要通过文化遗产的认定与保护活动,唤起人们对民间信仰的高度重视,让人们主动积极地将良善的民间信仰融入当下与未来的生活之中,让我们寻找到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温度。    当然民间信仰不仅限于文化遗产范围,它是民众自发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民众的知识态度。在重视纳入文化遗产范围的民间信仰的前提下,对于一些适应时代变化需要进行自我调整的民间信仰应该给予积极评价,对于一些新生的民间信仰给予必要的宽容与关注。今天的社会虽然与传统社会血肉相连,但毕竟社会的性质已经发生较大的改变,传统的民间信仰也面临着蜕变与更新。在目前民间信仰获得宽松环境的情况下,有可能泥沙俱下。我们要特别警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一些不良之人,利用尊重民间信仰幌子,行敛财、危害社会及人民生命安全之实。台湾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曾经将 20 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台湾泛滥的新兴功利信仰视为现代工商社会个人心理与物质追求的结果,信仰被直接利用于现实个人生活。 这种状态在今天的中国内地一些信仰场所中已经开始显现,这是我们在强调民间信仰正当性的时候,应该有所考虑的。否则,我们为此要付出较高的社会代价。自然,我们目前主要考虑的是,民间信仰如何复兴重建的问题。    四、 当代社会重建民间信仰的困境与途径   民间信仰本来是民众自发产生的信仰,它的传承与发展依靠民众自己解决,不需要我们指手画脚,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民间信仰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压制之后,它的存活情况极不乐观。信仰空间大部分被摧毁,信仰时间曾被长期取消,至今不时受到负面评价。以首都北京为例,清代北京曾经有三千多座庙宇,几乎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祭祀场所,人们按照祭祀传统岁时祭祀。现在北京剩下的寺庙除因宗教政策与民族政策所保留的雍和宫喇嘛庙、广济寺、广化寺以及几座天主堂、清真寺外,大部分都被拆毁,或者残存局部成为大杂院的一部分。民间信仰的空间自民国时期就已经部分损毁或变为工商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人们关于民间信仰的知识系统被截断,甚至根除,这对于民间信仰的重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让人们重新找回丢失的精神,需要时间过程与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   我觉得重建民间信仰可从内外两方面入手:   首先,营造一种宽松的信仰文化氛围,去除民间信仰即封建迷信的魔咒,让传统民间信仰获得必要的社会尊重。在今天的中国,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在长期的片面性教化中,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民间信仰,认为只有官方确定的正统宗教才具有信仰的合法性。对于良善的民间信仰在温暖人心、调节社会方面的文化功用视而不见。如维护家庭稳定、培养感恩意识的祖先祭祀活动,长期被当作封建意识被有意贬低与抑制。围绕寺庙所进行的增强社区联系、活跃社区文化的庙会,也曾经被管理部门长期禁止。当然这些情况在近年来已经出现明显的改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民间信仰是民众自我精神调节的方式,是他们生存的需要,只要符合一般伦理与国法,不影响非信仰者的正常社会生活,外界不必干预。   其次,应该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为民间信仰的复兴重建提供便利。这是因为我们曾经对民间信仰的时空进行了长期破坏,现在应该对此有主动恢复与补救措施,如在时间上,我们可利用传统节日,重建我们岁时祭祀传统,让传统节日找回它的灵魂。如清明节的祭祖活动、中元节的慰藉亡灵活动,春节、中秋节对天地自然崇拜,端午节对瘟疫疾病的防预等。同时民间还有许多神灵纪念日与庙会,给民众提供必要的方便。空间上,应该在城市乡村主动恢复与开放传统庙宇,让现代民众有一个表达情感意愿的精神空间。如北京的东岳庙,曾经是北京的 万神庙 ,人们的生老病死的疑惑都可得到解决,这样的城市公共信仰是有积极效用的。 庙宇空间的重建可仿照文物古建修复原则,原址或原样恢复重建。信仰空间是与人居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应从传统场所与现代人群生活便利这两方面考虑重建的问题。如果可能,在新建社区中辟出部分空间 ( 如同今天商业会所 ) ,给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公共的传统信仰的表达场所,让人们在现实的物质社会之外,有一个超越性的,实现人们与传统及自然沟通交流的情感意愿表达场所。   最后还是要强调民间信仰重建的重要意义,它首先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建设一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 。传统民间信仰是传统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它最具有精神关怀的意义,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与土壤,如果重视并积极推动传统民间信仰的重建,民族文化就会得到良性传承与积极发展,我们的精神家园就会更加温馨与圆满。其次,重建民间信仰体现了中央 以人为本 、 和谐社会 的理念,适度合理的民间信仰有利于提升国家社会的精神感召力与时代的文化温度,有利于社会的开放与人的文明进步。造就一大批有信仰有理想的人,他们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普通中国人的信仰空间不由中华传统信仰来填充,就意味着给外来的宗教与文化的进入打开了方便之门,任其发展,中国人就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品格,即使我们在经济上再强大、军事上再有力量,那都不过是没有精神的庞然大物,沦为对世界文化毫无贡献的西方文化附庸而已,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但在未来却是有可能发生的事实,值得警醒 ! ______________ 注释:    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 2002 年 , 第 88 页。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 1998 年,第 187 页。 《荀子 天论》。 应劭:《风俗通义》原序。 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卷五。中华书局, 1979 年,第 57 页。 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 年,第 150 页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年 , 第 297-300 页。 参考萧放:《东岳庙与城市社会信仰空间的构建 以北京东岳庙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1 期 , 第 92-97 页。 (本文转载自:《探索与争鸣》 2010.5 )
个人分类: 资料库|22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印刷术与世界申遗
gl6866 2010-11-3 12:26
印刷术公认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作为物质领域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体,我国的印刷文化遗产相应地包含了两个方面。历史上各时期印刷出版的重要文献和图书资料以及相关的重要实物等可移动文物是物质层面的印刷文化遗产;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各类印刷文化技能,则可称为非物质层面的印刷文化遗产。尤其是活字印刷,在历史上的地位。沈括(1031-1095)在其《梦溪笔谈》曾专门说过,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毕生创造的胶泥活字虽然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后来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遗产保护方面我们面前横亘着一个印刷术发明权的归属问题。尤其是韩国于1966年出土了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本佛经:唐印本《无后经》后,韩国部分学者没有经过深入考证,便向世人宣称:韩国发现了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并有意将其与印刷术联系起来,进而推出韩国起源说,发起了虚无的中韩印刷术之争。然而,大量文献证明在韩国出土的这卷《无后经》是唐印本,是从中国传入韩国的。这样便酿成这场争论的基本事实。 国际学术界认同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然而,印刷术的起源之争,实质上仍未完全停息。少数外国学者、媒体不断试图否认,挑战中国发明印刷术,甚至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金属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化遗产。他们时不时发起争论或提出异议,例如,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他建议韩国应理直气壮地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便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措: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就里,竟同意了。还有其他之类,就不不一一列举了。更有甚者,在回顾汉字起源的争论时,网友们惊异地发现这竟然是发生在2002年的事情。而经过搜索后,大家又发现韩国人发明了汉字这个话题早已在google论坛等国际论坛上炒得沸沸扬扬,代表性观点就是:商以前,韩国人住在山东。后来韩国人入主中原成立了商朝,并发明了一种文字(即汉字),但这种文字不能和所有部落语言相适应。只有华夏部落忍受下来并发展了和其相适应的语言,而周朝打败了商朝,韩国人退出中原后,就抛弃了汉字重新使用以前的韩语。 目前,国际上除了一些印刷史、科技史等领域的学者检查认定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以外,不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公众及大众传媒,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误导。这不仅挑战了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拥有印刷术发明权的历史事实,而且也威胁着传统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印刷术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因而捍卫我国印刷术的发明权有着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因此,相关领域的专家,尤其是中国学者,有责任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让世界人民熟知中国在印刷术发展史上的贡献。 现在我们到处谴责学术剽窃,甚至连零容忍的口号都提了出来,那么我们对文化的剽窃是否也要零容忍呢?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45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旧文重发:中医需要反吗?
热度 2 GumpForrest 2010-9-15 14:28
中医需要反吗 ? 中医,只是无数个民族早期原始医学的一种,正在逐渐走入历史 , 成为文化遗产应该是其最好的归宿。其实,中医也曾经很了不起,我们的老祖先也很了不起。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用充满智慧的想象,用朴素的哲学思维去大胆推测人体,这是人类早期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普遍的方式。当然,由于文化上的局限,我们的哲学式的想象还缺乏些逻辑,臆想的成分太多,例如取向类比是中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举个典型的例子,中医中有一味祛湿的偏方鸡矢醴,其实主要成分就是鸡的粪便。为什么?《内经》第四十腹中论篇,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而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说的是人的了腹水怎么治:用酒酿调上鸡粪,吃两次就好了。为什么鸡粪被认为可以治腹水呢?王立微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里面集中了各位中医名家对鸡矢醴治疗机理的解释,都极其有趣,令人捧腹。如:高士宗注曰:鸡属酉金,又主巽木,阳明燥金,济土之湿;东方风木,伐土之顽。翻译过来理解就是:鸡无前阴,粪尿同窍。鼓胀则水气不行,治以鸡屎,使水湿从大便出也。吃了鸡屎,大小便就变得和鸡一样,从一个孔出来 ( 引用王力微文)。 取相类比思维是典型的想当然,缺乏逻辑,胡乱联系,这种思维方式甚至深深地渗透到我们民族的思维中。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的第一步往往都是想当然,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想当然。要想让想当然的东西变得有价值,一是想出来的东西要有逻辑。信后胡说,前后矛盾的东西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价值。当然,光有逻辑还是不够的,你说的再漂亮,还得要经过验证,就是实证。没有经过验证的说法只能称之为假说,仍然是不可靠的。逻辑加实证是人类研究和认识世界的这两个有力的工具,它催生了现代科学。中医理论思维中逻辑的缺失是其先天不足,又没有实证的概念;即使现在想用现代的方法去补课,但是又由于理论中缺乏明确的概念(无法向客体还原),根本就没有实证的入路; 所以经过了几千年,中医理论始终还在原地画圈。 其实世界各个国家或民族都曾拥有自己的原始朴素的民族医学,但是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后,大都自然让位,这是先进取代落后,科学取代愚昧的必然,就像拖拉机必然取代牛耕,汽车必然取代马车一样。但是,唯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在政治的干预下,在狂热民族情结的煽动下,非要生生地将本没有国界的、没有政治性的现代医学敌化为西医。但是这种一厢情愿式的愿望无法阻止中医的颓势。 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中医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文化遗产是中医的必然的归宿。对于这种行将就木、即将消亡的事物,我们还有什么好反的?所以反中医是个伪口号。 另外,中医毕竟使我们中华辉煌历史文化的一个部分,出于对祖宗文化的珍惜,我们应做的是好好保护她,是她尽快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不过,中医对我们民族思维的影响却是很深刻的。这种影响阻碍了我们对科学的接受,所以反中医式思维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漫长而艰巨的。
个人分类: 憨人的科学|5119 次阅读|13 个评论
挥之不去的问题:经济增长之谜(之二)
WjjCassie 2009-8-21 12:11
(接上文) 驱动人类努力的深层动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着使自身环境更易于预测的努力。用海纳的话说是个体能力与所决策问题的难度之间的差距,即 C D 之差。但问题是,似乎人类不断持续的努力所并没有减少 C 与 D 之间的差距,反而总是给自己理解环境带来新的挑战 。究其原因,除了人们的非完美感知外 ,另一个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所处的非各态历经 的世界。费米的试验 所验证各态历经的不存在,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相比而言,诺思笔下的人类所面临的非各态历经状况其实更复杂。第一,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是显著不同的,用物理学的话语是系统的结构是不一样的;第二,人类所处的环境是开放的,这个系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基于这两个原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不仅对于其他国家的意义可能不大,就连自身未来持续的成功也难以保障。这样,人类面临全新挑战,所能做的就是施加生活之上以结构 或叫做构造一些规则去限制选择的灵活性,这些结构或规则被称为制度。然而,人类给自己的行动施加什么样的制度,与人类的感知和所持有信念密不可分。 人类不完美的感知使得人们对自身环境的认知充满了误解。那么,到底我们心智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以及其如何运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由于认知科学本身发展的不成熟,认知科学的成果似乎并没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相比之下,哈耶克对心智和认知的讨论,似乎句句都在敲击着我们的心灵。哈耶克认为信念是心智的组成部分,可以解释为感知,而心智与环境不可分割。人类需要建立分类体系来解释外部环境,但是人类的感觉对这些事件的分类常常被证明是错误的,因而就出现一种那些事件并不会引发的预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埃德温哈钦斯认为是因为人类此处的环境并不是周围条件一个固定的集合,而是一个更为宽广的动态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类认知不只是受到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而是一个文化和社会过程。这样,文化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文化遗产向我们提供了人造的结构 不仅在社会成员瞬时选择的塑造过程中,而且在向我们提供社会随着时间推移动态成败的线索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既然这样,文化是如何型塑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变迁的呢?诺思认为,要实现必要的变迁我们就会面临路径依赖施加的困境。具体而言,路径依赖意味着从过去衍生而来的制度和信念影响目前选择的路径,也可以理解为从过去继承而来的信念、制度和人造结构的组合对决策的约束。诺思认为产生路径依赖的原因主要是积累而成的制度产生了一些组织,它们能否持续下去依赖于那些制度的持久力,因此这些组织会动用资源来组织那些威胁它们生存的变革 。这样,具有适应性效率一套能够迅速适应冲击、扰动和普遍不确定性的制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政体和经济体能够在面临普遍的不确定性时不断地试错创造条件,消除已无法解决新问题的制度调整。换句话说,具有适应性效率的制度体系具有突破路径依赖约束的能力。然而,适应性效率和文化遗传二者之间暗含的冲突作者在书中并未涉及。 深入下去,如果文化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什么导致了文化的差异性呢?诺思指出,意识的扩展是人类创造性的奇迹和人类所创造的丰富文化的来源 . ,这样从人类意识和意向性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传和制度 就顺理成章了。那么,意识又是如何扩展的呢?诺思认为这与人类从处理物理环境到人类环境复杂问题的转换有关系。一方面,人口增加 带来了一个具有普遍外部性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类知识存量 的增长也推动了人类的环境发展。这样,意识的扩展就既与环境,又与文化建立起了关联。用诺思的话说是人们所持的信念决定了他们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反过来又构造了人类处境的变化。那么,在讨论了人口因素和知识存量之后,作为经济变迁来源的制度因素与信念体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诺思认为信念体系是人类行为的内在表现,制度是这种内在表现的外在体现。也就是说,制度源自人类的信念。诺思进一步又把信念、制度都看作是文化背景的一部分,从而就与意识扩展建立起了关联。也就是,文化背景的本质是一种支撑框架,由最宽泛意义上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组成 。到此,诺思就把心智结构、信念体系、意识等与经济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就讨论完了。 (未完,待续) 具体而言,这种挑战是人类需要从理解关于物理环境不确定性转向理解人文环境的不确定性,因为人文化境的不确定性比物理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强,涉及到得范围更复杂。 这在下一段中进行详细阐述。 诺思作为一个经济史学家到底从哪获悉的非各态历经,并把其融入到自己的研究框架中呢?也许他是受到了陈平的启发。 2002 年,诺思在北大 CCER 讲演后,陈平问:你的讲演中提到,人们对现实的认识是不断对偏离的修正。假如过程是各态历经的,认识就会收敛到真实世界。你的问题也是统计物理的基本问题。平衡态统计物理假设运动是各态历经的。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发现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不是各态历经的。所以认识过程可能比你的猜测还要复杂和难以预测。诺思回答说:这方面你是专家。显然,在 2002 年时,诺思也许还没不怎么知道非各态历经,所以只能夸奖一下 陈平 教授了。资料来源: http://ccer.pku.edu.cn/download/7716-1.pdf 各态历经是由波尔兹曼在 1871 年提出的,目的是想把统计规律性还原为力学规律性。 1954 年,费米所做的实验对各态历经假说形成了严峻挑战,但是费米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把其写成了实验报告,在其去世 10 年之后才被人们所发现。实验内容是 64 个非简谐振子组成一个 1 维力学系统,用以检验能量趋向均匀分配的过程。结果却是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能量重新集中到第一种运动模式上。资料来源: http://www1.chkd.cnki.net/kns50/XSearch.aspx?KeyWord=%E5%90%84%E6%80%81%E5%8E%86%E7%BB%8F%E5%81%87%E8%AF%B4 结构的具体内容是命令、禁止的累积以及作为这一累积的一部分不断演化的人工制品。即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一种复杂混合。 人造结构包含信念、制度、手段、工具、技术,这与下文所说的文化背景、人类建立的支撑性框架包含的内容大体上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路径依赖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增量性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现有的制度矩阵大体一致,而且受到组织中的企业家和成员们所投资的知识和技能的类型的控制。 除此之外,诺思还指出非正式规范建立将基因起源的道德推理与人类有意识的目标混合起来,两者共同为我们对文化这一术语的理解提供了支持。这也再次验证了文化的提出也建立了非正式约束(或规范)的理论基础。 诺思把人口统计特征作为经济变迁的来源之一,这时已经完全不是他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意义弥补新古典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了,而是一方面为研究人类意识和意向性建立微观基础;另一方面为研究从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埋下伏笔;同时,这也许也为研究人格化交易到非人格化交易奠定了基础。 诺思把知识存量也作为经济变迁的来源之一,意义也比原来仅作为资本存量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更为深刻。在本书中,一方面,他认为认知过程可以用广义意义上的学习过程来描述,而知识就是学习的直接成果;另一方面,知识作为文化的一种组成部分,是代际之间传承的重要纽带。这样,知识存量对经济变迁的影响就变得十分宏大。 物质资本是指人类积累起来的所有人工物品,特别是工具、技术和人类改造环境所使用的器械;人力资本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根植于人们信念中的知识和人类创建的反映他们信念的制度。 诺思在这里把器物的部分包含在了文化背景的范畴,使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马凌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讨论的文化的各方面。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龄栽绒毯——生活余温的韵味
yaoyaxin 2009-6-13 22:39
中国有了自己的文化遗产日,且第四个已至;相较于东方文化体系之日本、韩国,对于民艺品的普遍珍视和有组织的保护传承,中国虽然起步很晚、珍品散佚很多,但是,无论如何,文化遗产日制度的确立,以及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共同推进,对于抢救、保护日渐消逝的文化遗产,树立珍视文化遗产的全民意识,毕竟艰难地迈出了自觉的一步。回想自己对于民艺品从以前多年下意识的喜爱到有所自觉意识,也是随着文化遗产日以来的四年而渐获长进。主动发现并认识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民艺品的乐趣,从一方栽绒毯的零星记忆说起。 一方栽绒毯,是我儿时休憩的空间,夏天铺在地上,通常铺在高床上,时而识别上面的各种图案,不认识就问外祖母,却总也认不全,记得最喜欢上面的古人和金鱼,但如今仍不知其来历与寓意,遗憾外祖母在世、我也成人之时,为何从未有意向她问个究竟。前些日子想起这个久历搬家而未被丢弃的老物件,问询母亲,只知道她儿时就有这块老栽绒毯子,但未见小孩能在上面玩。据母亲推断,至少应与外祖母同龄,甚至更早。这样看来,百年以上的毯龄似应不虚。 这方栽绒毯质感厚重,主图为三叠方形与扇面开光,三幅居中纵列,饰山林高士闲居图;辅图以梅花、石榴、蝙蝠等镜面形式开光,四幅分置两列对称,饰以双鱼、双蝶、文房雅集等吉祥图案。共11幅图案,内在构成3组内容,博古式构图十分典雅。用色方面,黑地儿之上,开光为豆色底色,图案主施红、桔、黄、褐诸暖色,形成色彩丰富,层次分明,质感厚重的风格;工艺方面,运用栽绒、编结等技法,充分发挥不同技法的独特艺术效果。羊毛栽绒的质感美、编结技艺的纹理美与构图色彩之美有机融合,形成古雅庄重又不失轻松快意的艺术效果。 其实,关于这方栽绒毯更多、更准确的工艺知识,还需真正专业的深入解读。但是,对于与这方栽绒毯相关的人们而言,它能够保存至今,则是我们自觉珍爱旧物的最大收获。旧时记忆哪怕漫漶或简淡,与民艺旧物相依,之于现代生活的刚体与错位与粗放的大众艺术,显然是最难得真挚的人性温暖与可信赖的艺术。
个人分类: 民艺之爱|3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莱布尼茨为人类留下的遗产
gl6866 2009-3-18 23:03
莱布尼茨为人类留下的遗产 在人类思想史上,莱布尼茨是个极为少见的全才。当年普鲁士的一位皇帝曾说过,莱布尼茨一个人就是一个科学院。他一生发表过的东西不多,给人留的文稿却相当丰富。为了研究撰写布伦瑞克家族(Brunswick Family)的历史和家谱,莱布尼茨收集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莱布尼茨逝去后,布伦瑞克家族按照当时的习惯做法,更出于担心对皇家不利的有关资料外流,即刻派人查封了莱布尼茨所有的文字资料。而莱布尼茨生前也有所预感,所以他的许多重要的信件等都有秘书誊写的副本。因而,莱布尼茨的文献档案是所有学者中是最全的一位,据说在他的档案里就连一张看病的药方都保留下来了。今天人们在提到莱布尼茨的时候,都将他视为天才,无论是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语言、神学,还是数学、逻辑、医学、物理、地理等等,甚至还包括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学,莱布尼茨留下的20多万张手稿几乎涉及了当时欧洲17到18 世纪所有知识领域,这样的规模远非当代学者可以想像。在手稿以及书信中,莱布尼茨使用了拉丁语、法语、德语、英语、荷兰语、意大利语以及俄语,如果把这些三百多年前写成的文稿一张张铺在地上,总长度大约是60公里,这无疑是欧洲历史上非常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从1907年开始,法国与德国开始联合着手整理莱布尼茨的手稿,目前已经出版了48本文集,涉及八个系列。其间虽然经历了战争、分裂,但是研究工作一直没有中断。 目前德国有四个研究所主要负责研究工作,分别位于柏林、波兹坦、哥廷根和明斯特,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家。莱布尼茨的大部分手稿被封存在汉诺威,而其他不少重要的历史资料都被转移到了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据专家介绍,《莱布尼茨文稿》(Bildunterschrift: Groe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布尼茨留下的20多万文稿中除了有作者个人的思考、笔记,还包括15,000多封与世界各地1,100多人的通信,以及大约一百本作者参阅批注过的书籍,经过数次改动后,大部分稿件都面目全非,如今要把这些手稿整理出来,并根据其内容性质分类,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出版,实在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在编辑过程中,编者还要严格保持当时的文字使用习惯,并对文稿中提到的人物、历史事件、地名等等进行考证和注释,如果在不同手稿中莱布尼茨提到同一个问题,编者还需罗列不同出处,这些都增加了编攒工作的难度。据李文潮教授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个受到良好的专业与语言训练的博士生大约需要三年的工作经验,才能单独胜任自己的工作。要完成一本大约九百页的文集,三个专业工作人员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耗费70万欧元左右。除此之外,莱布尼茨似乎还是个急性子,有时自己写过的东西忘记了,又懒得去花时间去找就重写一份,这就为后人整理他的东西更增加了困难。 莱布尼茨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目前德国人正在整理出版《莱布尼茨全集》,估计要到2050 年才能出齐。有人统计过,在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档案馆中,现存的手稿资料中大约保存有5万件,共计15万到20万张,其中包括信件1.5万封,与莱布尼茨保持通信联系的人多达1100余人。在莱布尼茨那个时代,由于宗教和当局的管制很严厉,言论出版审查严厉,基本没有什么自由,所以有许多出格的思想都是通过私人信件来传递的,因而这些信件往往成为学者间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发表出来的并不能代表莱布尼茨的全部,只能是掩人耳目的冰山一角罢了。但现在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就是语言关,莱布尼茨的东西大都用拉丁文和古法文写成的,仅仅这两项就够人呛的,同时为了收集到他渊博学识的出处,收集到非常丰富的语言学材料,仅此这样对研究而言难度就更大了。 1700年,莱布尼茨在柏林建立了普鲁士科学院,两德统一后,与前东德科学院合并为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格林兄弟、洪堡、爱因斯坦等都曾经是该科学院的成员。莱布尼茨一生涉猎广泛,从严格的形式逻辑科学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以及神学、文学、笑话、宫廷应酬诗歌、古代法律文献等等,无所不包。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他对位于东方的古老文明--中国,也充满了兴趣。早在1666年,莱布尼茨刚满 20岁的时候,就在博士论文中提到了中国,他对中国的文字充满兴趣,希望能从中获得灵感,对发明自己的普世语言提供帮助。而莱布尼茨最后一次提到中国,是在1716年与俄国使节阿莱斯金的通信中。在此五十年间的手稿中,几乎每年都能找到与中国相关的论述,其中包括中国的哲学、历史、风俗、语言、政治等等许多领域。在《中国近事》的前言中,莱布尼茨写到: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与最高雅的文化今天终于汇集在了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如同' 东方欧洲'的'Tschina'(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在人口数量上早已超过了欧洲,在很多方面,他们与欧洲各有千秋,在几乎是对等的竞争中,二者各有所长。 现在,横跨欧亚的大陆不依然叫做Eurasia吗? 有人说,莱布尼茨是个中国迷(Sinophile)。因而他对中国充满了一种理想主义主意的色彩。他没有来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所以了解中国的途径主要来自于他与居住在中国的传教士的通信以及与欧洲汉学家的讨论。那时的欧洲,有三类人对中国有兴趣,第一类是严肃的学者,尤其是来华传教布道的传教士,像法国传教士白晋(Jochiam Bouvet),对中国的痴迷程度恐怕要比中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易经的研究单成一派,即索隐派(Figurist),不过人们对这一派的评价并不高,说基本都是牵强附会;第二类就是向莱布尼茨那样的人,他们涉猎广泛,但中国仅仅是他们众多兴趣之一,通常将他们称为原汉学家(proto- Sinologist);第三类就是有些冒险分子,他们对中国只有浮浅的了解,甚至是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便在欧洲各处行骗。不过,由于相对于当时的德国和法国而言,他对当时崇尚开明君主制的莱布尼茨来说,中国的康熙皇帝不仅公正无私、仁民爱物、温和有节,这一点似乎就有些有时偏颇了,他只看到了积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消极的另一面,他认为,康熙皇帝对来自于欧洲的科学知识的渴求几乎达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这无疑符合他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形象。相比当时欧洲社会,中国是相对开明的,去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在中国发现的是文明和进步,而去南美的传教士则发现的是当地的原始和淳朴;所以他们在中国宣讲亚里士多德,在南美主要是建医院和学校。这也代表了后来十九世纪欧洲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态度。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很高,曾写到:如果推举一位智者来评判哪个民族最杰出,而不是评判哪个女神最美妙,那么他将会把金苹果判给中国人。 莱布尼茨认为,欧洲的传教士为中国人带去了欧洲的数学和哲学知识,中国人善于学习,融汇中西,必将很快超过欧洲,而欧洲人也应该从中国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知识。在莱布尼茨看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几乎没有中断,其中必然记载了很多人类丰富的知识,而欧洲由于民族迁徙或是战争原因,这些记载都不存在了。如果能从中国历史的记载中找到这些知识,再为欧洲所用,那将是非常可观的。中欧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最终带动全人类的进步。从这点上看, 莱布尼茨的视野非常宽阔,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现代意义。17世纪时,美国和俄罗斯都尚未真正登上世界舞台,所以当时提到欧洲和中国,就算是代表了全球文明,莱布尼茨设想的是通过欧洲与中国的发展,带动中间的俄罗斯,这可以算是三百年前的全球化概念了。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当时欧洲的立场比如今要开明。在启蒙运动早期,欧洲比较开放,因为当时欧洲自己也在寻找一种发展模式,他们从外来文化中吸收了很多东西。莱布尼茨提出了两个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一个是友善原则:在吃不准一个外来文化的时候,尽量把对方当作善意的;还有一个是保守原则:在未判断出对方的性质前,不要轻举妄动,秉承这两个原则就不会伤害双方关系。到了启蒙运动中后期,欧洲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主要是批判地接受,在确定了理性原则之后,欧洲人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处理问题的良方,所以不需要外界的帮助,这反倒造成了自我封闭。 中国学者目前似乎仅仅对他中间那段与白晋的通信感到兴趣,但实际上,那只是莱布尼茨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言。专门从事莱布尼茨与儒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孟德卫(David Mengello)认为,莱布尼茨确实受到中国思想很大的影响,但是莱布尼茨毕竟是莱布尼茨。他所处的时代和我们的并不一样,因而还要对莱布尼茨的思想有所辨析才是正确的态度。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6620 次阅读|2 个评论
维也纳郊外的“瓦豪”风景道
schuetzenhof 2009-2-19 05:21
风景道作为旅游与交通功能相结合的特殊景观道路,是伴随着汽车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随着私人汽车拥有量的上升和汽车服务业的兴起(如汽车旅馆、服务站等),欧洲人户外游憩兴趣日益增加,行程便成了亲身的经历和快乐的体验。以自驾车方式旅游,更充分地拓展了旅游者途中景观观赏的范围,将惯常的旅游成本转变成旅游者特殊的旅行收益,风景道就此雨后春笋般兴旺发达,并持续不衰。 瓦豪风景道位于维也纳市西北部,延伸在多瑙河岸,从小城梅尔克( Melk )到小城克莱姆斯( Krems ),全长近 40 公里。以瓦豪( Wachau )做标识的道路实际上有两条,一条是多瑙河左岸的 3 号公路,另一条是多瑙河右岸的 33 号公路。他们又都被称做浪漫之路( Romantik Strasse )。 其实,瓦豪这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区域,它既是天堂般仙胜的山光水色,也是古韵神秀佐伴着的醇酒香肴,还是脍炙人口的传奇轶事,以及大修道院上空飘荡的光灵。瓦豪是文化,是维也纳人的根脉。 珍珠远去 葡萄深浓 瓦豪是富饶的,从古至今。历史上,在多瑙河猎获珍珠是个很普通的职业,瓦豪地段的多瑙河有 20 多公里长曾经是珍珠的重要产地,其所产珍珠质量堪称上品。 想当年,那些在多瑙河里采珠的人不屈不挠、艰苦寻觅。据说,从事这个职业必须具备足够的毅力和耐心。因为他们可能需要打开成千上万颗贝壳,才能找到一颗珍珠。对于采珠人而言,他们的一生并不曾有丰厚的收益,有的只是永远的期盼。他们就是为了那份期盼而努力着,耗尽他们的生命。今天,能让人们想起采珠人的是那个珍藏在梅尔克( Melk )大修道院里的天主教立教冠,她是由 100 多颗多瑙河河水珍珠镶嵌而成的。 珍珠随着历史而烟遁水远,惟有葡萄之光芒依旧,愈加丰富着瓦豪的经济。有人说:葡萄是多瑙河赐予瓦豪的流淌的金子,瓦豪的财富是通过酒槽流出来的。 种在瓦豪的葡萄,画染着绵漫坡地,淡荡风光,剪成翠幽一行行。看不够,无穷秀! 多汁的葡萄必须近水栽植,土壤含水量要求在 70% 以上, 然其根部却不能沤水,惟有这多瑙河边的 瓦豪阶地是最理想不过的家园了。 葡萄 攀 藤爬蔓,不耐风揉,海拔仅仅 200 米左右的瓦豪倚靠着海拔 700----800 米的窑岭( Jauerling )和摩尔山( Muehlberg ),风焉能摧之; 葡萄 在 25 - 30 ℃ 时生长最快,超过 38 ℃ 时果便不能成熟。这个温度界限几乎囊括了瓦豪地域的春夏秋三季。 得天独厚的条件把 施皮茨( Spitz )城堡山造就成了每年给酒农带来上千桶优等葡萄酒的千桶山。千桶,多否?不多也不少,足矣!这是当地人的生产观:不求 批量生产,但求品质精良。午餐后,随手翻读当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获得一则消息: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院士已经倡议推行种三产四之丰产工程,就是力争用三亩地产出四亩地的粮食。联想到以前所受的教育也是把创高产作为基本的生产原则。对比之,不能不慨叹中国 人口众多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如此更明白了生存条件乃生存观念的基础。 真是不看不知道,各自招术妙! 名为 施皮茨儿( Spitzerl )的酒家就安在千桶山下,从南面和西面都可进入,酒家的云窗木阁和绿色春意巧妙搭配, 叠放的 酒桶沐浴在柔和的灯光中,和着幽暗和静谧,添了几许浪漫。酒盏深和浅,迷 望多瑙烟波,感受画栏庭院,情怀如水,何逊在宫阙 。 11 月中旬的马丁节( Martin )才是瓦豪葡萄庄园最重要的节日。 那一天,酒家各个宾客盈门、人声喧腾。因为葡萄新酒是被酒家赠送的,不花钱而尽享美味,谁人不快哉!取自当年葡萄而酿制的新酒,从这一天起将开始全年供应了, HURRA ! HURRA ! 另类女神 ---- 肥美的维纳斯 你信吗?那个身高仅有 11 厘米,年老、臀肥、乳硕、性器鲜明的裸体女人,就是出土于瓦豪魏林村的维纳斯。 她的脚被深深地插在土里,她的脸又深深地埋在胸前。 到了今年( 2008 年),这个维纳斯已经面世整整一百年了。据专家称,她本是 2 万 5 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产物。翻查史料,恍然大悟,原来那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 在氏族内部,所有的财产归集体公有,由有威望的年长妇女担任首领。显然,那是个女人至尊的时代! 上古人类对于生殖冥冥无知, 新生命从女人腹中诞生,神奇得几乎不可思议,莫不对此顶礼膜拜。特别是 进入氏族社会以后,生产力的提高、氏族部落之间不断出现的战争,都依赖人丁兴旺。生殖本身已经不再是一个女人的事情,而是社会行为。只有繁衍生息,氏族部落才能发扬壮大,而当时的人口趋势又是:生得多,存活少,因此必须鼓励女性生育。可见,当时女性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其真正原因是女性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殖功能。 为了生存和繁衍,无论什么力量都不能阻挡初民对于性爱的渴望。由此产生的 生殖崇拜, 对 与子嗣密切相关的性器官的崇拜, 实际上就 是对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 ! 从法国到俄国,整个欧洲大地呈带状分布着 60 余个 原始的女性偶像,诸如:莱斯普格( Lespugue )、格丽马迪( Grimaldi )、萨维纳诺( Savignano )、多尼维斯童伊斯( Dolni Vestonice )、毛拉瓦尼( Moravany )、嘎嘎丽诺( Gagarino )、考斯坦琦( Kostenki )、艾利斯伊维琦( Elisseevitchi )、奥迪沃( Avdeevo )等等 。图片显示出这些 偶像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面部的刻画被忽略,主要强调肥大的 臀部 ,突出表现的是硕大的乳房、大得下垂的肚子和生殖器,体现出原始人对生殖的巨大热情。也表明了在上古人的观念里 生育众多的女人最美丽,最有资格成为纪念物,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成为保佑多子多产的护身符,成为当时社会发展依赖的性标志。 这是一个从兽性(性欲本能)到人性(纳入伦常秩序道德),再到神性(神圣化,生殖崇拜)的过程。这也应了孔夫子的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盾石城的英国因缘 盾石城( Duernstein )不折不扣地挑逗着人们的照相动机。没有它,就没有对瓦豪历史的透视理解。盾石城 海拔 209 米,人口近 1100 人。这座小城由古老的城墙包围着,山顶上的城堡废墟更添神秘的色彩。城中心的奥古斯汀修道院,其尖顶和 兰白色彩在奥地利的教堂中很是与众不同。前不久去了英国,大彻大悟,却原来,它与英式教堂风貌相仿。大胆猜测,其建造应该与英国有某些连带关系。 不管怎么说,盾石城与英国的诺丁汉市在历史上确实共同书写了同一个故事,却是不争的史实。 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应该算是八次十字军东征中最为著名的一次了。因为有很多历史名人参与,诸如: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 ( Friedrich I ) ( 腓特烈一世,绰号红胡子 Barbarossa ,他即是德意志国王,也曾经是意大利国王,他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被称作狮心王的英国国王理查一世( Richard I ) (理查一世在奥地利被 俘中,曾被与狮子关在同一房间中,奥地利公爵原本希望狮子将其吃掉,却没有想到,理查出乎意料地率先从狮子喉部将狮子的心脏活生生地取出,并当众吃掉。故而得美名狮心王) ,以及号称尊严王的法国国王菲力普二世( Philip II )。 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结束之后 ,狮心王理查回国途中,经过奥地利时没有很好地侨装隐蔽,被奥地利 巴本堡 ( Babenberg ) 家族公爵利欧波德五世 ( Leopold V )发现,并将其 俘获 , 关押在了盾石城 ( D rnstein )的城堡里。 由于法英两国向来矛盾重重,法 王菲力普二世趁挑拨留守英国的理查王弟弟约翰, 篡取王位。有了法王的支持, 约翰坚决 拒绝赎回理查王。 此时,英伦三岛中部的诺丁汉市,一望无际的舍伍德林地( Sherwood Forest )中,罗宾汉结草为荡、占山为王,率领一群草寇,坚决 反抗侵略者诺曼人的压迫,誓死忠于英国 狮心王理查,他们杀恶除霸、劫富敛财,最终帮助赎回理查王,粉碎了约翰的阴谋。 这个故事把奥地利瓦豪区域 的 盾石城 和 英国的 诺丁汉市 串连成了一条 妙趣横生的历史事件 旅游路线。如今,盾石城 城堡已经成为旅游胜地,狮心王理查被歌手布朗多( Blondel )通过歌声救出的传说也成为颇有吸引力的旅游宣传史料。 小城老旧而美丽 古老的、小巧的、静寂的奥地利小城,有和谐的环境,俊俏的民居。 站在克莱姆斯的城中古街 , 被精美别致的店铺、花枝灿烂的庭院包围着 , 缓缓地走,慢慢地看 , 有着前所未有的放松 。 跟着 自己的感觉 , 按图索骥 探访着陌生的人与事 , 用自己的触觉 记录每一个 经历 。 尝试着 多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 好在世界的角角落落寻觅 据说,克雷姆斯城 是奥地利境内人类史最悠久的地方,大约在 3 万 5 千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了。 这座 古老的小城, 传统文化色彩甚为浓烈,新潮似乎与这里一直无缘。 建于 1480 年的石门以其敦厚和古朴的风格成为欧洲中世纪四大石门之一。 落日余晖下悠长的石板长街和风雅的店铺,古宅深院镶嵌着浮雕,也矗立着塑像。 正是因为这些古典美,这里才有了别样的精致生活。 古城虽古,然而,本地人也好,外来人也罢,都不曾对其有半点审美疲劳,反而令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深化了对传统的依恋。 这些外在美的触觉, 不断地给人增添着一种朦胧的印象,一种对古人生活模模糊糊的构想 。 归属于克莱姆斯的文艺复兴小城 石城( Stein ),如今中世纪风采依旧。石城的著名画家施密特( Martibn Johann Schmidt )不仅用巧夺天工之笔装点了瓦豪的教堂和修女庵,也把瓦豪的美丽传向了世界各地。 自是寺院第一流 如果坐船游览多瑙河 , 峰廻路转之后,一座伟岸建筑赫然涌入眼 帘 。 它高居几十米的峭壁岩石之上,反衬着漫山遍野的青绿,云间水远,把多瑙河的山口空间装饰得豪华壮美,它就是 天主教本笃会大修道院梅尔克( Melk )。 梅尔克修道院站在瓦豪的发端,是瓦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的直接因由。 在修道院的门口 , 立着一座大理石石碑,碑文上刻着世界文化遗产瓦豪 (World Heritage----Wachau) 的字样。 步入修道院内,立刻感到气氛非比寻常,那宏大的气派、金碧辉煌的装饰,不经意间都流露出那么点儿皇气。 果不其然,书中说:该建筑最初建于十世纪,就是奥地利皇家前身的巴奔堡家族所建的城堡,是烈奥波特一世从巴伐利亚南下之后的首选定居地。十一世纪末,巴奔堡家族的势力不断扩大,首都也迁往维也纳。 烈奥波特三世便把这座城堡当做礼物赠送给了天主教中势力较强的本笃会。从此,梅尔克( Melk )大修道院一直与皇家的亲密关系绵延不休。皇家出行,必于此逗留。 登上高耸的台阶,近 200 米的长廊两侧悬挂着 奥地利每个皇帝的肖像,庄重地告示其与皇族的渊源。陈列室里,皇家用过的器具、穿戴过的服饰、使用过的兵器都成为这个修道院最引以自豪的展品。 步入修道院的露天迴廊,临水远望,画堂无限深幽。日高烟敛,游意稠浓。 尽管囊中羞涩, 受那果香味道的诱惑,或许的确燥热干渴,在露天吧台上点了一杯修道院自酿的白葡萄酒。当一盏清亮透明的尖底高脚杯摆在面前时,我禁不住先呼吸了一口空气中的清新,才握住杯脚,将鼻尖探入杯内,轻轻地一闻,幽雅浓郁的香气,从鼻入喉,凉丝丝悦人。含一口在舌头上滑动,酸软、涩绵,奇爽无比。 一路风光漫道,挥之难去,太多惊叹,太多收获!
个人分类: 维也纳写真|6487 次阅读|1 个评论
传统技艺乃民族“种质资源”
yangwenzhi 2009-2-10 00:09
在农业界、生物界有一种比较好的种质资源、生物基因的保护机制,很值得遗产保护领域借鉴。针对动植物基因越来越少,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情况,生物界现在推崇的是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因为动植物的种质资源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繁衍生息和人类传承。我是学农学的,遗产保护我不是专家,但借鉴农学界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理念,我谈些对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观点。 第一,怎么认识遗产。遗产实际上就是一种基因,拓展开来是一种社会基因、文化基因、自然基因,遗产属于生命的大系统范畴。但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可能比生命质的基因遗产保护要复杂一些。 生命要遗传,文化要传承,社会要进化,自然要变化,这里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基因。记得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的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因为在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所深含的一种民族文化的基因,传承和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成了英国民族的支撑。生物遗传基础是生命质的基因;文化、社会、自然遗传的基因是遗产,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正是这些遗产记载了人类社会变迁和自然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遗产的保护,与动植物基因的保护一样,非常重要;遗产的保护事关一个民族的传承和强盛。 第二,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对遗产保护的启示。在动植物界,保护基因的多样性,首先是建立基因库,让动植物基因在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进化状态中保存下来,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已经建立不同级别的1757个自然保护区,我国85%以上的陆地生态系统都有保护区保护。自然保护区实际就是生物的基因库,并保持它的原始状态。尽管保持生物的原生态,但基因库也会变化,有些物种在保护区也会消失。生物基因库式的自然保护区通常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强制保护,具体运作上除了政府投入外,非政府(如生物保护基金会、环保组织、科技社团等)的组织力量也非常重要,有的是靠私人的机制来保存。所以,我以为遗产保存完全可以借鉴生物保护区的成功经验。建保护区就是什么遗产都不要动,尽量保持原来的状态,把原来的文化基因先保护下来。 在动物界还有些种植资源濒临灭绝,需要基因抢救,尽量把它们消失的时间往后延。通常采用高科技手段和冷藏的方法,建立的种质资源库,实际上就是人工生物基因库。其主要任务是保存、评价和提供植物遗传资源,保证人类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拥有良好生态环境所必需的生物种质资源的安全。如,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库拥有180种作物、37万份品种/种质;定期要把冷冻库里的种子拿来种植,收获后再保存起来。因为种子有一个生命周期,时间长了生命就会消失。一些地方采取种植园(生物遗产园)、原种圃、生产园等多种方式抢救生物基因;有时也采取现代信息技术,如数字技术来保存和传播生物基因信息。这些都值得在遗产保护中应用。 在生物学界,科学家对基因研究和价值开发非常重视,如研究开发生物基因的育种和治疗价值等。我们遗产工作者要像生物学家一样,对遗产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要做深入研究,因为遗产的真正价值专家才知道,应该在第一时间发现和传播这些价值。这些价值包括支撑生命的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使遗产基因的历史价值、文化象征的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生命价值、宗教价值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价值的认同不仅有利于遗产价值的开发利用,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遗产。遗产保护价值的营销需要媒体的配合,对公众特别有价值的、对社会有价值的要大力宣传。媒体的参与可以起到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专家监督的作用。我觉得,现在遗产工作者在这方面做得很少,研究不够,所以我赞同昨天有一部分专家的意见,实际上遗产工作者在这方面的责任还没有尽到。 还有一点,在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时候,虽然尽量保持原始状态,实际上生物是进化和变异的。遗产也会这样,虽然我们想办法保持它的原始状态,但也会变异。 第三,怎么处理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考虑技术问题、政治问题。技术问题首先是专家考虑,政治问题是政府要考虑的,伦理问题是社会考虑的。专家在考虑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时候,特别是在出主意、想办法的时候这三个方面都要想到,任何一方面考虑不到,遗产保护和开发最后都实现不了。因为开发和保护实际上是有矛盾的,但在一定程度也可以达到和谐。遗产是一种稀缺资源,是公共资源,是民族资源也是世界资源,所以应该是一个公共物品。公共物品遵循的是非竞争性原则,保护是第一性的。即使现在认为没有开发价值的也要保护,因为现在认为没有价值并不代表以后没有价值。 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有些国家处理的比较好。欧洲有很多私人捐献给国家的城堡,在保护的时候存在一些难度,于是一些国家采用每个城堡一美元使用权的做法,使这些城堡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因为,他们在这些城堡使用权出让的时候,要求使用者不能改变城堡的原状,而且要保护好所有设施,负责维修。美国的国家艺术博物馆实行的是民间保护的运营机制,是由一个非政府组织把个人捐献给国家的画留存下来,通过国家的财政和基金会的支持,不仅保存艺术品,并且免费供国民参观。 遗产资源的开发有一个度的问题。旅游与遗产保护,实际上主要是度的问题。不能排除在遗产保护中的利用,旅游就是遗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只要适度是有利的,过度就不利,不能低估旅游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遗产保护和利用要兼顾的多方面对遗产资源本身的兴趣点。政治家即政府关心的是权力所辖的区域的利益,从而通过这些利益的交换赢得选票。他们审报世界遗产的动机背后虽然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现实存在的。企业家参与遗产保护的动机,有认知、良知、收藏兴趣、社会责任等一面,但更多是出于利润,这只有调整在合理的度上就可以。研究人员对遗产的保护,主要是把遗产作为研究对象,满足自己的研究兴趣,去发现遗产的文化价值和工具价值。我们要看到,研究人员包括遗产工作者对遗产保护的动机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常常自己没有认识到,从这方面来说可能会忽视其他许多的东西。媒体也是有需求的,常常媒体需要利用遗产这种公共物品来吸引公众的眼球,赢得公众。我们在遗产保护和利用中,不能否定任何一方的动机,关键要把这种动机用好,引导好,协调好,这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三方面的作用。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