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突发事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暑期班之“突发事件与应急机理分析方法”
陈安博士 2011-7-7 16:46
2011年6月18日上午10:50,在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暑期课程班上,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迟菲博士向学员讲述了题为“突发事件与应急机理分析方法”的课程。   本节课程共分四个部分:机理分析方法论的形成、机理体系、应急的专业性机理、应急的一般性机理。   在第一小节“机理分析方法论的形成”中,迟菲博士在简要介绍了机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将机理分析定义为:根据事件和应急的表现找特征和规律和根据总结出来的特征和规律分析事件两方面。本节最后,授课人指出,机理的发现来源于对各种实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化、终结过程以及应急管理全生命周期的观察、总结和抽象。   在“机理体系”这一小节,授课人认为机理认知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原则性-原理性-流程性-操作性。原则性认知是人们对于事物的第一个认知台阶,是对事物特征和类别的认识;原理性认知是人们对于事物的第二个认知台阶。原理是事物的内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流程性认知是人们对于事物的第三个认知台阶;操作性认知是人们对于事物的第四个认知台阶。   第三节是应急管理的专业性机理介绍,迟菲博士认为,专业性机理,即行业性或领域性机理,是指每个突发事件都有其专业领域内的特殊性。随后,授课人从地震的专业性机理和传染病的专业性机理两个角度对专业性机理的分析流程进行了介绍。例如地震的专业性机理同样可以从原则性-原理性-流程性-操作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原则性机理是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应坚持救人为本、社会动员等;原理性机理是救人的机理、清理现场的机理;流程性机理是如何将救人、清理废墟、恢复等步骤的最佳结合;操作性机理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排救援流程。   最后一节是应急一般性机理体系的介绍,迟菲博士仍然从四个角度其进行讨论。首先,授课人认为原则性机理是对特征的描述,从突发事件突然性、茫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特点出发,课程对原则性机理进行了介绍。其次,迟菲博士认为原理性机理是刻画事件和应急管理整个发展演化过程的规律性,课程又具体从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发展机理、演化机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例如,针对突发事件突发和渐发的分类,授课人将应对突发事件发生的策略总结为六个方面:扩容策略、加固策略、隔断策略、减缓策略、释放策略、引导策略;在演化机理的介绍中,迟菲博士从转化、蔓延、衍生和耦合四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转化机理是指由于一定的逻辑关系,某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引发另一种突发事件的发生;蔓延机理是指在事件一定环境介质下自身趋势性的发展规律;衍生机理是指某一事件发生后,管理者会采取一些在当时看来是积极的应对措施,但是这些应对措施可能会导致新的灾难性事件的发生;耦合机理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的规律。再次,授课人指出流程性机理一方面说明事件发生发展的前后逻辑顺序;另一方面也说明处置过程中需要遵从的逻辑性。最后,操作性机理是以流程性机理为基础,实际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   在课程最后,迟菲博士以“武汉市汉正街火灾”为例,对应急机理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本节课程于上午12:20左右结束。    编辑:王光辉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暑期班之“从传统应急到现代应急”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1-7-7 16:44
2011年6月18日上午9:00,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暑期课程班正式开班,陈安研究员首先向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以“从传统应急到现代应急”为题给全体学员讲授了现代应急管理的基本概论。   课程在简要介绍我国应急管理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角色类别和定义方式进行了描述。随后陈安老师从八个方面对现代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应急的基本概念、应急机理体系、应急过程管理、应急评价理论、应急一案三制、应急人财物信、应急管理运作、应急体系建设。   在应急基本概念一节,陈老师在简要介绍四方面风险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了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和干扰管理的区别,并对典型国家突发事件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最后授课人将应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定义为:为了降低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危害,基于对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地应对、控制和处理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在应急过程管理一节,首先,陈老师介绍了应急的四灾害应对策略,具体为:救灾、减灾、防灾和免灾;其次,授课人分别总结了传统应急和现代应急的重要标志和里程碑;再次,陈老师就现代应急的四阶段应急流程进行了讨论,具体为:减轻、就绪、响应和恢复;最后,课程具体讨论了应急响应阶段的信息获取、有效反应、重点应对和快速恢复过程。   在应急一案三制一节,陈老师在简要介绍应急预案、体制和法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应急机制的内涵和设计理论。授课人认为应急管理的机制可以定义为“四过程应急机制”:监控与启动机制、处置与协调机制、运行与评价机制和监督与问责机制。   第六节是应急管理中的人财物信。在应急公众心理方面,陈老师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公众心理的变化过程和公众恐慌的发生发展转化机理;在应急财物管理方面,授课人从应急资金管理和应急资源管理两个角度进行了讨论;在应急信息处置方面,陈老师将信息处置的流程总结为:信息搜集、信息传递(扭曲)、信息集成和加工、信息平台。   最后一节是应急体系建设的介绍。陈老师从应急发展矩阵、应急关键技术和应急支撑平台方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讨论。首先授课人从一个学科发展的角度对应急管理学科的体系结构和发展矩阵进行了总结;其次,陈老师将当前应急管理的关键技术总结为:信息通讯技术、运输调度技术、监测检测技术、救援调查技术等,并分别的每一种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课程认为当前的应急支撑平台应该包括四个核心模块,具体为:应急整体平台、应急处置流程控制平台、应急通讯平台、信息交互平台。   在课程最后,陈老师以“纾危正倾”作为应急管理的四字箴言送给参加本次课程班的全体学员。本节课程于上午10:30左右结束。 编辑:王光辉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28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六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之大会报告
陈安博士 2011-7-7 16:41
2011年6月20日上午9:00,第六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901会议室如期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部分企业的36个单位的80余位学者、代表参加此次学术会议。学者们就应急管理的共性理论研究、具体某一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体制机制、计算技术平台等技术研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以及事件的处置救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陈安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陈锐研究员、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博士分别致词。上午的会议由七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报告。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所的顾林生所长在其报告《日本311震灾与应急管理的反思》中探讨了现代社会复合型巨灾的应对与今后的挑战。首先,顾所长向大家介绍了巨灾的演变过程,并按受灾程度将受灾地区分为海啸受灾地区、地震动受灾地区、沙土液化受灾地区、核电站事故受灾地区等四类。然后,顾所长从应急管理的前提、预警系统、平常预防与准备的重要性、政府灾害应急对策四个方面介绍了日本在311大地震中的应急响应,指出了此次地震应对中的经验教训。最后,顾林生所长在报告中指出了311震灾对日本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新挑战、东日本大震灾重建对策基本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东北大学信息管理与决策研究所的王建伟博士做了题为《网络视角下的相继故障研究》的报告。王博士从复杂系统开始谈起,引出了相继故障模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负荷(负载)的定义;节点崩溃后的动力学过程、节点能力与负荷的关联。然后,王博士对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给出了相继故障的度量指标。接着,对模型进行了理论解析,给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结论,并将理论解析与数值模拟结果作了对比分析。报告的最后部分是案例分析,以美国西部电力网络描述为例。不仅给出了HD策略喝LD策略两种袭击策略,还对两种袭击策略下关键阀值 β c 的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在该模型下的电网应对策略。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陈锐研究员针对《首都城市安全运行与应急管理研究》作了报告。首先,陈老师首先介绍了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中国的城市化:影响21世纪最深刻事件。然后,陈老师说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诸多次生耦合事件,并介绍了数据挖掘、物联网在城市安全运行与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最后,陈老师说北极正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经济不是问题,而是生活的舒适度问题,更应该重视公共服务。   茶歇过后,北京理工大学的孔昭君教授做了题为《应急动员的法律空白》的报告。首先,孔昭君教授介绍了我国在应急动员领域的法律空白的表现。然后,孔教授对“如何使我们的法律不成为行政逃避责任的借口”等作了详细报告。最后,孔教授对如何解决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法律空白问题提出了建议。   随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迟菲博士的报告题目是《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机理的研究》。首先。迟博士对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机理层次进行了介绍,将机理可分为突发事件机理和应急管理机理两个部分,二者都包括一般性机理和专业性机理两个层次。专业性机理是指行业性或领域性的机理,一般性机理则是研究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一般性发生、发展与传导规律,包含原则性、原理性、流程性和操作性机理。迟博士对一般性机理作了详细介绍。然后,迟博士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化和终结机理与应急管理作了更深入的解释,不仅对四种机理的内涵作了更为详细的阐述,还对每种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对应的机理提出了应对策略,并作了案例分析。   茶歇之后的第三个报告人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李程伟教授,报告题目为《复杂系统视野中的城市应急管理》。李教授首先介绍了针对复杂系统开展的序变机制研究。然后,他将现代城市这个复杂巨系统定义为耗散系统、协同系统和复杂适应系统等,并对其做了详细介绍。最后,李教授阐述了城市应急管理研究的三个维度,包括社会——技术维度、政府——社会维度和时间——空间维度。   北京市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朱伟博士针对城市地下管网事故的研究做了题为《城市地下管网事故应急管理研究》的报告。首先,报告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城市地下管网在城市运行安全中的重要性”,朱伟博士不仅向大家展示了相关案例,还介绍了城市地下管网的生存环境。接着,朱伟博士对北京市地下管网的基本情况、管理架构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相关介绍。然后,朱伟博士在阐述地下管网事故应急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后果、应急抢险补偿主客体的界定等问题之后,对北京市应急抢险单位运行模式分析、补偿方式的选择、补偿实施的依据、补偿流程设计等应急抢险补偿机制的相关研究做了详细介绍。最后,朱伟博士对应急抢险补偿机制的实施给出了几点建议。   上午的会议在12:30左右顺利结束。 【刘霞 撰写】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56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
陈安博士 2011-7-4 13:31
  本书是“现代应急管理”系列丛书的第三册,也是最后一册。   就这一套三册书的关系而言,第一册介绍的理论与方法是现代应急管理这一学科方向的基础,第二册涉及的应用与实践是现代应急管理的目标和方向,本册的技术与系统则是联系两者的关键桥梁。也就是说,现代应急的理论与方法必须通过技术开发和系统设计及应用才能实现在行业、领域、区域中的应急实践。   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九级大地震再次提示我们,即便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久经考验的应急速报系统和响应系统,面对一次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应对起来依然会显得慌乱。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没有这套系统,则只会更糟。   现代应急技术与系统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事实上,几乎所有技术都可能在应急管理的不同阶段获得不同程度的应用,也因此,本书在遴选相关技术纳入本书进行介绍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最后,我们介绍了检测检测技术、通信技术、3S技术、事故调查分析技术、风险的矩阵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而从系统的角度看,每个行业、区域、领域都会有自己对于应急系统的独特需求,但是,共性需求是什么?却很难理清。本书介绍了物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并重点地给出了一个一般意义下的“现代应急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尤其是应急协调系统的设计,最后给。   全书共分十二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现代应急管理概论部分对比了突发事件的不同分类结果,再次探讨了传统与现代应急管理的差异与联系,介绍了安全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组成架构,同时就现代应急对于技术的需求进行了简要分析。   第二章对现代应急技术进行了定义和不同准则下的分类,就本书中介绍的七大类主要技术进行了简要层次分析,同时对现代应急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子系统构成,以及应急平台的架构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的检测监测技术内容庞杂,它有些可以用在应急过程中,也可以用在事后的事故原因分析方面,既可以应用在自然灾害的应对上,也可以用于分析公众的各类激情情绪。   第四章所涉及到的“应急通信技术”广为大家所关注,但是,很多人所理解的应急通信是通信过程中的问题处置,而我们则更关注灾难中整个通信系统崩溃下的应对,偏重于快速恢复与重构,并认为这才更是“应急通信”的本真含义。   第五章介绍的全球定位、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已经在现实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多用于非应急的情形,比如GPS的汽车导航功能。而事实上,应急过程中对于这三类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因为它们是救援决策的信息主要来源,及时获取信息则救援会更加有力,而无法利用这些技术则会造成更加灾难性的后果。   第六章介绍的是应急“软技术”,也就是可以用于辅助决策的技术。我们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方法,提出了扩展的风险矩阵技术,用于分析风险大小之外更广泛意义下的内容,包括应急资源的筹措与使用、状态恢复等。   由原因推结果容易,由结果分析原因却难上加难,因为事故过后再去寻找原本存在的因果关系,一方面会被各种表象所困扰,另外一方面则会因为证据在事件中的毁损加大调查的难度。但是,由于事故调查对于防范未来更多的突发事件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必须进行,而且要尽量准确和精确。本书的第七章介绍了一些常用的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   第八章介绍了应急物流机制与系统设计,并具体到物资管理中多个阶段和层次的问题。   第九章的主要内容是数据数据技术,从数据挖掘等角度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正方兴未艾的物联网技术中将广泛深度使用的RFID技术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进行了剖析,同时也就云计算技术与应急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第十章给出了我们所认为的“现代应急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型,就一个“现代”而非“传统”的应急信息系统的功能、组成、开发逻辑、集成原理给予了具体阐述,并就我们自己开发的名为“晨曦”的现代应急系统进行了概要介绍。   第十一章原意是希望给出应急协调子模块的更为详尽的分析与设计,不过我们进行了不小的拓展,从刚刚出炉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出发做了更为一般性的介绍,并沿用这一思路设计了一个目标为全过程协调的应急协调系统。   第十二章的行业平台案例分析给出了当前开发出的四类风格不同的应急平台。如地震应急平台,防汛防洪预测预警平台、煤矿安全监控与灾害应急通信平台,公共卫生应急防疫平台。   应该说,本书的另外一个特色是介绍了“管理机制设计理论”,这是我们提出来的一套新的理论,它应该包括对于当前各类管理机制的分类梳理,七大核心组成模块的剖分与剖析,以及管理机制设计的基本模式,我们还希望能够给出“管理机制失效分析”的内容,完善整个理论,不过,这只能是下一本书的内容了。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陈安研究员设计了全书的结构、体例和内容,撰写了第一、二、十一等多个章节,并最后全面修订了全书。   陈宁博士撰写了本书的第五、九章的主要内容,并第一次审阅和修改了全书。   武艳南从本套丛书的第一册《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就参与了研究和写作,在第二册《现代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中承担了一章多的内容,在本书中则负责撰写了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的大部分内容,并承担了部分组织工作。   感谢本书责任编辑,科学出版社的鞠丽娜老师,她促使我们把近6年在应急管理研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串成这一套三本的专著,使我们从一个体系化的角度撰写全部125万字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没有鞠丽娜老师的努力,就没有这第三本书的成稿。   感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赵燕老师,从第一本开始,她就一直负责本套丛书的出版联络,并是第一个读者和提出修改意见的人。   正在或曾经在“应急管理”创新团队工作的迟菲博士,以及李季梅、王光辉、倪慧荟、张昊宇、亓菁晶、刘霞、张雪、郑晓洋、上官艳秋、王军梅等多位同学分别撰写或协助修改了本书的部分章节,这本书也是他们心血的结晶。   感谢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姚晓晖主任和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书中关于密集人群监测技术及社区安全保障系统正是和她们共同探讨的结果。   本书的部分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重大专项培育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的‘事中’评价策略与动态研判方法研究”(91024004)和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铁路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多层次机理体系与机制设计研究”(RCS2009K002)的资助。   感谢中国科学院科学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和河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所对我们在应急管理研究上的一贯支持,感谢Instituto Politechnico do Porto的GECAD实验室及其主任Vale Zita教授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环境。   本书得以顺利完成还要感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王桂玲博士,她向我们传授过云计算方面的知识,并在共同研究“应急云”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本书曾经在2011年6月举行的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班上赠阅给60位学员并敬请提出修改意见,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严小丽副教授,来自天津大学的杨秋波博士等老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使本书在内容和写法上更臻完善,特此感谢她们。   最后还要感谢其研究论文或著述为本书提供了参考资料的各位学者、工程师和官员,他们在应急技术与系统方面的设计、开发和实践经验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限于作者的水平,书中的疏漏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1年7月1日
个人分类: 论游—走遍中国|5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北京暴雨想到的……
热度 9 cutefay 2011-6-24 22:15
昨天下午3点半左右,外面的天已经黑得像夜晚了,4点左右的时候,倾盆大雨骤降,本来是计划4点多坐公交车出门,后来到了6点雨还是丝毫没有减小的意思,便取消了原来的出行计划。6点左右的时候去附近500米以内的地方买东西,我打着伞刚走了一半的路,连衣裙已经被淋湿了一半了。看着这么大的雨,我有些担心在外面流浪的猫咪们,不知道它们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避雨的地方?今天去找那些猫咪们,其中有一只找不到了,心情很难过,担心它出事。 北京这次的暴雨可以够得上一场非常规突发事件了。来得太突然,威力如此巨大,并且由暴雨还导致了一些次生灾害——交通堵塞、车辆被淹、人员伤亡等。 面对这样的事件,大多数人在质疑北京的排水系统如此之差。的确是这样,北京如此脆弱的排水系统是最大的罪过者。人们往往都是不经历教训是不长记性的,北京从未经历过如此大雨,所以在这方面的建设往往被忽略了,希望这次能够给北京以教训,重视排水系统的建设。 今天听说有3个人死亡,其中有两个人是被冲进排水井里了,真是杯具啊!导致杯具的直接原因是井盖被移走了。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之前我们做过一个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的项目,在调研中发现,井盖被偷事件在北京是经常发生的事件。为何井盖总是被偷?是因为井盖是铁的,还有些值钱,某些人偷了井盖去卖钱。这样的事情屡禁不止。 这样的事情的确也是很难禁止的,即使安排再多的巡逻人员或者监控摄像头,也很难监控到每一个井盖。并且一旦井盖被偷,对后续的管理也造成麻烦。井盖上都有标示,例如“市政”、“路灯”、“公安”、“污水”、“雨水”等字样,用于表示井盖下面的井是具有不同功能的。一旦井盖被偷,而有时候又很难用肉眼分辨出这井是用来干什么的。如果搞错了,会带来管理上的困扰。 如果所有的井盖上都能够安装上难以拆卸的电子标签的话,或许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电子标签可以指示这个井盖的功能以及位置。一旦井盖被偷,那么就能够通过GPS定位到井盖的位置,很容易抓到犯人。这样,也就会很少有人去偷井盖了。 不知道这个问题在国外是不是个问题,是某些国人素质太差,还是社会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井盖还经常有人偷。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3679 次阅读|21 个评论
“应急财政:制度设计与制度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1-6-11 07:29
  2011年5月14日,由中国财政学会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应急财政:制度设计与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财政部科研所举办,此次会议邀请了相关部门的领导和部分国内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应急财政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应急管理创新团队的迟菲博士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做以“灾后银行应急贷款的研究”为主题的报告。在报告中,迟博士首先讲述了应急贷款的作用与意义,应急贷款面向的突发事件的特征,应急贷款的种类与用途。接着重点讲述了应急贷款面向对象的选择问题。迟博士提到,应急贷款的风险评估是对象选择的关键,因此需要对应急贷款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层析分析法,构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风险评估模型。应急贷款的对象选择方式需要基于评估模型,结合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最后,迟博士在报告中讲述了应急贷款的优惠措施以及风险控制措施。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2745 次阅读|1 个评论
韩国翰林大学王淳柱教授受邀做“公众健康与应急医学”的学术报告
陈安博士 2011-6-11 07:18
  2011年6月2日上午11点,应急管理研究团队邀请韩国翰林大学王淳柱教授做以“应急管理:公众健康与应急医学”为主题的学术报告。王淳柱教授致力于应急医学方面的研究,他是韩国翰林大学校医疗院应急医学科长,应急医学教室主任教授,大韩灾难医学会长,韩国灾难情报学会的理事。   王淳柱教授的报告幽默风趣,互动性强。在报告中,王淳柱教授首先以一幅2003年韩国大邱市地铁站火灾的应急救援的图片为背景,向在场的听众提问这幅图片中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以此展开应急医学方面的问题。接着讲述了“Hazard”、“Event”、“Damage”和“Disaster”四个概念的区别,王教授用一些生动的案例,通过“提问-回答”式的方式,让听众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四者的区别。接下来,王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衡量灾难中公众健康的严重程度的评价公式,突发事件发生地点周边医院的受灾人群地理分布、人群分布的波状现象、巴别塔效应、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用于评价受灾人群健康状态的Met-Tag 方法、以及在应急救援中救助伤员的先后顺序、救援流程、救援方法等。最后,王教授展示了他在韩国的一些交流与合作情况。   报告后,有多个听众向王教授提问了一些问题,王教授做了详细的解答。   此次邀请报告加深了中韩之间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交流,促进了应急管理与相关学科的相互了解与融合。12点,本次邀请报告结束。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2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言不惭自我秀
热度 1 dulizhi95 2011-6-9 09:08
大言不惭自我秀 曾经遇到一北大小伙,跟我发出感慨:老杜,你的思维总比别人要快一步。自从在科学网开博以来,我发现的确有不少事例能证明该小伙的这一判断。 我曾经在博文中指出: 为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包括缓解交通压力和住房压力,人口的自由流动必须限制 , 近期某些城市开始实施这样的限制 。 我曾经在博文中谈到: 官方的打击手段,必须重点放在打击假冒伪劣,尤其是食品药品方面的假冒伪劣上, 最近, 从中央开始强调要下重手这样做 。 我曾经的博文中有如下这段: 当今的政治战略是:用利益协调矛盾,用利益代替控制。这当然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所创建的经济繁荣及巨大的物质基础为依托。然而,这一政治战略注定了不可能成功。面对利益,普通老百姓既不是跟自己的昨天比,也不是同其他老百姓比,而是要同贪官比。在官员这边,小贪官要跟大贪官比,大贪官还觉得自己所贪远远不够!试问,利益平衡何时能到头?这一利益协调的政治战略出大问题的导火索有两点:一是繁荣的经济总有危机困顿的时候,甚至是长期危机困顿的时候,那时你让谁做出牺牲呢?官员不愿,老百姓更不愿!二是局部的政治危机或突发事件可能失控。 因为在利益协调的战略下,不平点会越来越多,且人们的胆子会越来越大,易于出现突发事件,且易于失控 。 越来越多的上访事件,群体事件,自杀他杀事件证明了我的论断 。 曾经有人问我,中国会不会乱,若会,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我的回答是, 当然不希望乱,并且短期内也看不出会乱, 但若真的乱的话,最可能的原因是突发事件失控, 一旦哪怕有一次突发事件失控,将一发而不可收。而突发事件的直接激起者和应对者是下层小干部,故而我曾在博文中指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大多亡在某个处级甚至科级干部手中。 下面是最近搜狐网上的一则消息: 中组部集中轮训全国基层党组书记发力维稳。
1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恐慌群体行为分析与疏导研究”重点项目工作会议全部学术报告
热度 2 bhwangustc 2011-5-1 21:5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点项目工作会议(2011.4.19) 所有学术报告刊载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非线性科学及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网站: http://nlsc.ustc.edu.cn/phpcms/2011/0422/185.html 欢迎下载浏览 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重点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下恐慌群体行为分析与疏导研究” 工作会议报告日程 时间: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地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东区近代物理系大楼二层报告厅 上午9:00-12:00 主持:汪秉宏 1,张海涛(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群集行为的涡旋模态研究 2,董乐(电子科技大学): 关于“非常规突发事件下恐慌人群视频分析”的工作进展 3,刘磊(上海理工大学): 机器人模拟火灾下恐慌疏散人群行为之进展 4,韩筱璞(中科大): 人类活动的级联运动模型 5,丁中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二维城市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 6,王锡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非对称信息在博弈中的应用 下午3:00-6:00 主持:周涛 1, 马佩杰(中科大): 具有视野半径的行人逃生问题 2, 闫小勇(中科大): 人类出行距离分布的统计实证 3, 朱陈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二维平面上促进与抑制网络渗流与几何距离相关的加边策略 4, 杨涵新(中科大): 移动网络上的信息流传输 5, 李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城市交通的路由策略研究 6, 张海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个体行为、网络结构与传染病动力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7, 刘润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项目组成员): 随机网络上级联故障过程--从一级相变到二级相变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4623 次阅读|1 个评论
突发事件中的耦合问题以及解耦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4-27 01:41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听到这样一些遗憾的表达:“如果不是赶巧怎样怎样,这事儿不就不会发生了吗?”   当然,这里所说到“事儿”一般是指的突发的灾难性事件,而不是突发的喜事,否则遗憾就要变成兴奋了——得亏某人某时某地赶到了一块,否则这事儿就错过了。   其实,这两句不同的话里说到的事情,用个比较学术的词来描绘,就是“耦合”。   耦合,在控制论中常见,但是不限于在控制中才有这样的现象。按照更为一般的解释,耦合则是两个及以上模块之间相互作用的状况,而耦合性则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间相互依赖程度的一种度量。   当我们将非常规突发事件看做多要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的话,那么,这一结果可能是多个要素纠结在一起并进行一段时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出现的。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构成应急管理所必须面对的耦合现象。   从应急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对于这些相互纠结的要素,要让它们尽可能地分开,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要素间完全独立,这样,分而治之,就会使应急的效果彰显。当然,理想状况在现实中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就需要退而求其次,在某种程度上将这些耦合因素进行拆分,这一过程,控制论中也有很专业性的名词来描述,那就是“解耦”。   如果我们能够把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简化为控制模型,当然很好,但是事实上困难重重。比如,我们说2008年初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所以如此巨大是因为有三个大的耦合因素,一是“南方”,二是“春节前”,三是“运输系统的脆弱性”,要对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建模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便建立起一个较好的控制论模型,我们也无法实现对耦合现象的解耦操作,比如,“事件发生在南方”这一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而“春节前”这一发生时间也是我们无法推移的,所以,作用对象至多可以集中在“运输系统的脆弱性”上。这也就使得利用解耦策略进行耦合要素之间关系处理方面举步维艰,或者说,至少在定量化的处理方法上我们难以做到完美、完善。   当然,现实中存在的致灾因子间的耦合问题我们还可以按照不同的准则进行划分,本期的第一篇论文《突发事件耦合机理的研究》从耦合的内涵与不同类型的耦合进行了层次化的分析,而且举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那次南方雪灾。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于应急管理能够实现的解耦策略提供一些启示性的内容。   本期汇刊的第二篇论文是我们邀来的稿件,来自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张欣博士,她研究的问题集中在当船舶出现溢油事故后的应急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方面,通过调查的方式对240名该领域的应急管理者进行调查,获取了第一手材料,然后,用Multi-logit方法处理了这些数据,得出来决策者的效用函数,最后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有些是不同寻常的,比如,应急人员选择仅启动辖区应急计划和启动更高一级应急计划的概率相差不大,出现这个现象应该是由于信息在溢油事件发生时的高度缺失。还有,她的分析认为,应急人员可能会发生明知风险等级不当但不敢挑战权威的情况,等等,都是一些值得我们培训应急管理响应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期汇刊的第三篇文章《中日美韩突发事件分类的比较研究》,是在我的指导下,让河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所的研究生杜帅楠同学完成的。我一直困惑于不同国家对于突发事件分类的差异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异,这些差异又究竟是什么?事实上,我一直在抨击我国愚蠢的四大突发事件分类,说它既不科学,又无法使应急办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结果则是多头乱动,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你只要看那些食品安全频出而各个相关机构如无头苍蝇的状况就可以知道端倪了。我比较欣赏的是韩国对于危机或突发事件的分类方式,更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和本期汇刊的编辑时间3月8日有点巧合的是,三篇论文的主要作者都是女性。   应急管理发展到今天,对于我国来说算是有了八个年头,而可以相见 的是,未来的 突发事件只会更多,不会显著减少,而且,更大规模的复杂突发事件,也就是那些一个事件引发一串事件,或者多个因素造就特大事件的情形会更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人工系统的脆弱性,什么又是自然界的不可理喻。但是,不管怎样,应急总是要及时出动的,高效的应急管理也一时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过,我们相信,能够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陈安 2011年3月8日 注:此为《应急管理汇刊》第六卷第二期主编寄语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9166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们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2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1-4-10 22:34
  对于应急管理,很多人操心怎么做才好?我们也操作这个,但是更 操心的是事件孕育、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突发事件机理”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机理分析方法论。   其中一个内容是:机理首先要分为一下四个相连相继的部分:   1,原则性机理   2,原理性机理   3,流程性机理   4,操作性机理   其中,我们作为科学家,更关注第二个。我们对于突发事件的原理性认知又分了三个阶段:   1,发生:细分为突发与渐发   2,发展:细分为空间扩展与烈度增强   3,演化:细分为转化、蔓延、衍生和耦合   我们已经对以上的机理进行了数学建模和社会物理学建模的尝试,下一步有了更多新生力量之后,我们将在八个方面全面展开研究。   有了突发事件的这些原理性认知之后,我们对应地有应急管理的八个原理性机理。也都各有名字,这套东西在我们的《现代应急管理》丛书三册中有更详细地介绍,欢迎有兴趣者观看。   这些东西在论文中比书中还深入一些,毕竟书要考虑到读者的面。所以,有兴趣者还可以看我们发表的相关论文。   此外,我们已经用这套机理分析方法分析了应激心理、城市生命线、自然灾害的次生灾害等多类事件,自以为还挺清楚,比其他方法要透彻。   对了,第一层次的机理分析具备广谱性,也可以拿来分析你家媳妇为什么炒菜老炒得不好吃等现实问题。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035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网上与应急管理相关的学者成立一个系肯定没问题
热度 5 陈安博士 2011-4-8 05:04
【尚不全,所谓“相关”为广义相关】 女学者 一,罗帆(武汉理工),一直在航空安全领域做工作 二,迟菲(中科院),应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三,张欣(上海海事),行业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 四,梁进(同济),研究风险分析的建模方法,涉及金融风险应用 五,吴渝(重庆邮电),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研究,可与恐慌心理与舆情分析有关 男学者 一,陈龙珠(上海交大),建筑结构的防灾设计研究 二,杨学祥(吉林大学),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 三,嵇少丞(蒙特利尔),地质结构与地震灾害 四,麻庭光(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火灾机理与应对 五,魏东平(中科院研究生院),地质结构与地震 六,李小文(北师大),遥感技术与信息处理 七, 汪秉宏 (中国科技大学),复杂系统在应急管理中的建模应用 八,逄焕东(山东科技大学),岩体动力学与工程爆破 九,吴超(中南大学),安全科学 十,刘玉平(中科院贵州所),矿床学与地质灾害 十一,吕孝礼(莱顿大学),危机应对 十二,陈安(中科院政策与管理所),突发事件机理与现代应急机制设计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792 次阅读|7 个评论
为什么核辐射给人们带来的恐慌更大?
热度 9 cutefay 2011-4-7 23:17
最近听到有个别比较理性的人这样分析核辐射:一场大地震能够使很多人死亡,而因核辐射死亡的人没多少,并且核辐射致死还不是立刻就死,这怕什么?人们对核辐射的恐慌是毫无理由的! 乍听这话,感觉是有道理的。但我们分析问题是要以事实为基础,而不能凭着所谓的“理性”去分析问题。现在的事实就是:人们更怕核辐射,而不是地震。我们不能认为这在道理上是不合理的而去否认这个事实。而更应该基于这个事实去分析为什么会如此。 我自己分析的几点原因如下: 1、核辐射的影响面更大。地震是局部的,而核辐射是全球的。有些地方不宜发生地震,但是核辐射一旦发生,会污染全球。这会让世界上的人都会有所顾虑,影响面更大一些。并且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当谈论这个话题的人多了的时候,自然人们对此事的关注程度就更高,恐慌程度就更高了。再加上网络舆情的推波助澜,更加严重。心理学认为,人们都会有从众心理。当人的心理表现为群体心理时,就必然会产生一些非理性的想法,例如更容易轻信、冲动、受暗示等。 2、发生地震时是有逃生概率的,但一旦周围有核辐射,那么无论什么人都逃不过此劫。在有逃生概率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是走运不会因地震而死的人。“据一份心理学报告,研究发现,人们的风险和安全意识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理性特色,很多人对风险和安全的信息和政策有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因而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不够。这就是侥幸心理。比如打牌,赌徒一般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会走运,所以他才会去赌,而很少有人是因为相信自己的技术好而去赌博的。大多数人相信自己比一般人的风险系数要低,他们很容易表现出心理学中所称的“非现实乐观主义”倾向,比如认为自己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少,自己被森林大火烧死的概率比别人要低,自己染上毒品的机会比别人要弱。” 3、发生地震时,人死了就是死了,什么也不知道了,一了百了;发生核辐射时,因为人不是一下子就死了,健康受到影响是肯定的,但不知道影响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这样的慢慢的折磨更让人产生心理恐惧感。以前听过一个笑话说,有个死囚在执行枪决时,执行者打了很多枪都未打中,结果死囚说你拿刀砍死我吧,我受不了这个刺激了。 4、核辐射不仅对受辐射者的身体有影响,也会对后代有影响。人类对后代的重视程度往往比对自己的重视程度还高。因此,会加剧对核辐射的恐慌。 以上是我胡思乱想分析的可能的原因。或许还会有很多原因,欢迎大家补充。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4884 次阅读|9 个评论
Emerald《灾难预防与管理》被SSCI收录
wanyuehua 2010-7-29 12:07
1992 年创刊的《灾难预防与管理》(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ISSN: 0965-3562,双月刊,英国(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HOWARD HOUSE, WAGON LANE, BINGLEY, ENGLAND, W YORKSHIRE, BD16 1WA)出版,2010年入选 Web of Science的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目前在SSCI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2009年的第18卷第1期到2010年第19卷第2期共107篇论文。 107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57篇、书评25篇、新闻19篇、社论6篇。 107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伊朗、美国各6篇,印度、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各5篇,澳大利亚、英国各4篇,日本、新加坡、瑞典各3篇,中国、加拿大、新西兰各2篇。 中国学者以通讯作者单位在《灾难预防与管理》(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上发表论文的是天津大学(Tianjin Univ)1篇。 2009年-2010年《灾难预防与管理》发表的107篇文章共被引用2次。 《灾难预防与管理》(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投稿指南: 《灾害预防与管理》展现在灾害预防与管理这一领域的最新知识,是现有灾害应急和危机管理活动与方法的整合者。该刊出版高质量的、备受好评的文章,支持学者、从业人员和决策者在思想、经验与实践方面的交流。选题方面,既有深入的国际灾害个案研究,也有探讨实证研究结果和心理反应的文章。另外还定期刊登:会议报告、灾害数据库、国际大事记、新闻,书评、网上最新信息等。 网址: http://www.emeraldinsight.com/products/journals/journals.htm?id=dpm 编委会: http://www.emeraldinsight.com/products/journals/editorial_team.htm?id=dpm 作者指南: http://www.emeraldinsight.com/products/journals/author_guidelines.htm?id=dpm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dpm
个人分类: SSCI投稿|75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哪些才是需要关注的农村突发事件?
陈安博士 2010-6-19 02:41
  现在,国家也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突发事件和相应的应急管理了。好事!   不过,从研究的角度上说,必须先解决农村突发事件分类问题,也就是说,究竟那些才算得农村突发事件?具备哪些和城市突发事件不同的特征?   这里,简单地做一分析。   一,最好的分类是类别相互间是无交集的,且最好是按照一个原则分下来的,比如性别分男、女等。当然,这个很难,但是值得学者追求。   二,如果是和城市突发事件类似,是否需要关注?这个区分究竟在何等程度才算得恰当?   先对我所知道的农村突发事件 做一简单列举   1,动物疫情。一般地,即便城市会规模化饲养家禽家畜,相对于农村也是高阶无穷小,可以忽略。那么,这可算得一件,我的朋友,华中农业大学的陶建平教授恰好有一部分研究工作放在这一领域。   2,农田病虫害。城市里的花园里也有类似问题,但是不影响吃饭穿衣,所以问题不大,而农村的农业病虫害一旦发作,那可了不得,轻则作物减产,重则绝收,农民一年就白忙乎了,严重者还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饥荒。   3,家族纠纷、区划矛盾、利益分配不公引发社会冲突等群体事件。这在城市里也属于不多见的,当然,利益分配不公城市里是有的,不过,因为城市管理相比农村明显要现代化一点(就是不是强很多),总还是比农村多些解决渠道。而家族内或间的纠纷,农村就非常明显了,区划的改变也多在农村出现,我自己的家乡就在1987年出现过一次跨县的区划,当时打起来的事情也是有的,即使没有暴力冲突。   4,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与城市间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交换,交错过度期内出现的诸多问题,会造成农村包围城市,或者城市侵扰农村的问题。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944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小突发事件和研究生责任感历练--研教散记10
热度 3 tangchangjie 2009-12-23 11:23
小 小突发事件和研究生责任感历练 ---研教散记10(唐常杰) 不久前两位公司老总电话约荐,他们夸奖从我实验室去的某几位学生能力不错、责任感强,已开始担当了一些责任。当说及圈内某老师的某学生,他们说,“聪明机敏,但是,……” 。原来此兄想要一定的位子、但又总是遇事往后躲,多次遇到问题(小如设备故障之类),不去解决问题,而先忙把自己洗涮干净,本该他签的字,也推给副手或上级;自然,公司取消了给他的试用性职务。 这次聊天后,关于“培养学生责任感和责任勇气”的思考,进入了潜思维。 潜思维正进行时,一个实验室被盗了。 细访左邻右舍,才知道近几个月中,有好几个实验室被盗。窃贼用暴力或技术性开锁方式入侵,窃走了若干电脑CPU芯片、内存条或硬盘。十多年前,我的一个实验室也曾被盗。遥想那一次,窃贼在五楼实验室的窗外,用千斤顶挤开防盗栏(算不算高空作业?),破窗而入,窃走八台计算机的CPU、内存条、硬盘和一些小设备,还留下了千斤顶示威;在十多年前,这个损失令人扼腕呼痛不已。 听说过多个类似小小事件,有实验室走火(多是虚惊);有上层楼漏水,使设备损坏;有电力类或化学类的操作事故。这些事件(或事故)十分令人遗憾。有关领导要作很多paper works,而当事教师在忙完报案(报告)、取证、作笔录、自查检讨、总结、修理设备等一系列事情后,才可能有时间为损失默哀。 在这些事件中,研究生的表现如何呢? 问了多位邻近的或远方的有类似经历的朋友和同事,大约有下列几种: 1 责任兼思考型 。一批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积极协助老师报案,作笔录,提线索、买锁、修门、补窗,分担研究集体的困难;还积极思考,分析事件原因,协助改善管理。 例如有同学从网上查了防盗门锁的安全度。不查不知道,一查才惊一跳;原来,在技术性攻击下,标准规定的抵挡时间是:A级锁不少于1分钟 ,B级锁不少于5分钟(网上搜索“A级锁”,可得更多精彩细节)。老师们这才知道,原来我们喜欢用的十字形锁孔的锁芯,可能仅仅是A级。其广告何其夸张,其防线何其脆弱,1分钟防线!惊一跳之余,未被盗的实验室“不吃一亏,也长一智”,纷纷换上了B级锁芯。 2 声明免责型 。抢先声明自己无责无关(如那几天请假回家或出差在外,不在现场),好像《笑傲江湖》中“寂寞高手,一时俱无踪”,抢先把自己摘干净;其实,在明显的外来人祸,天灾前,老师从来不会责难或猜疑学生,当老师还在问题处理中焦头烂额时,对这种过分提前的自我免责声明,通常会皱皱眉头(公司的老总可能更反感一些)。 3 责难或猜疑型 。把责任或嫌疑毫无根据地推给别人,引起不和或猜忌,这对事件处理毫无益处,只会影响团结。 三种态度,第一种能分集体之忧,第二种,每临事件往后躲, 第三种虽少,但影响团结。都是80后,都是独生子女,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考究其原因,有社会的,有家庭教育的,主要还是成长过程缺少历练(阅历或经历,以及体验和锻炼)。 看来研究生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非学术素质培养,包括责任感、责任勇气,….等等。才能培养出用人单位更满意的人才。 电影“2012”也描述了这三种人物。考察社会空间在学校空间上的投影,社会的主要元素,学校自然也有。电影“2012”中,还是好人多,看来西方的电影也是要弘扬正面的。 人们不希望发生事故,努力避免事故,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碰上这类小事故的几率很小。 这里想说的是:真的碰上了这类小小事件,不要躲,这是一个历练人生成熟度的场合、这是表现责任感的机会,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难得的维生素或微量元素。 对于指导教师,学生是正被自己指导的人(简称自己人),师生关系是比较亲近、比较宽松的“自己人”关系;对学生的不成熟是完全可理解、可原谅的。而学生毕业以后,初到一个单位,人文环境可能复杂一些。人们先会察你言、观你行;经过一段时间考查并认可后,才接受新来者(fresh person)的融入,才从心里面把新来者当作自己人。 如果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能锻炼出强的责任感和承担责任的勇气,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遇到事件,“大事临头向前冲”,而不是“寂寞高手一时俱无踪”,一定会得到赞赏,一定会有助于年轻人在未来事业中“笑傲江湖”。 相关博文(研究生全面成长系列) 小小突发事件和研究生责任感历练 作科研要学会承受失败- 人生中的等待和等待的魅力 在统计意义上喜欢这样的学生 人生与算法 分享喜悦,分担困难、分享喜悦和观念开放 路与人,以及科研选题----节日感怀(图文) 到了新团队,没有事情做才是最难最难的--兼毕业生赠言 醒事”就在一瞬间 --- 一个真实的故事 平凡人生的核心烦恼与洒脱消解法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人生哲理|15572 次阅读|22 个评论
浮躁、冲动都是魔鬼
陈龙珠 2009-9-27 12:55
近日在外出和校园上班的路上,不时地见到因小事突然引发激烈的肢体冲突和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发的事故。虽然冲突没出现严重伤害,但双方若没有一方忍让,则其结果就难以料定了。因此,觉得有必要在此提醒一下:外出时遭遇的人流,其教养尤其是心理素质参差不齐,万一遇到不悦之事,则千万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以避不测。 本所研究生同学进城时,建议尽量选乘本校区间班车。 马上就是八天长假了:建国60周年大庆和中秋节。在这喜庆的日子里,祝愿亲朋好友和研究生们 快乐、幸福、平安! ------------------------ 来源 : 2009年09月26日11:19 东方网-青年报   昨天零时左右,上海市闵行区沧源路880弄交大新村内发生一幕惨剧,一名年轻女子从6楼家中坠落。   吕小姐是交大新村的居民,她向记者回忆说,昨天凌晨刚刚收拾起电脑打算睡觉,就听见同住的母亲焦急的声音。我妈说她听到对面楼有人叫救命。透过夜幕,她看到楼下一名男子抱起一名女子着急地冲了出去。吕小姐说,这两人都只有20多岁 (据说女28岁-转注) ,从男子的言谈中知道,他们是夫妻。女的还在呻吟,男的都哭了,他和老婆吵架了,后者从6楼跳下来。   在大众九分公司出租车司机黄师傅的驾驶下,仅六七分钟,伤员就被送进了医院。不幸的是,昨天凌晨1点多,女子仍因伤势过重停止了呼吸。 ----------------------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8日14:29 新民晚报   (见习记者 孙佳音)今晨7时许,浦东张杨路巨野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一位60多岁的老者 在沿巨野路穿过张杨路时 被一辆红色小轿车撞飞,抛出五六米远后重重落地 , 当场死亡 。   记者赶到现场时,肇事车辆和尸体已被清理,张杨路交通秩序也已恢复正常。据目击者称,当时这位手持病历卡的老先生正沿巨野路横穿张杨路,交通信号灯由绿变红,老人被迫停在马路当中的斑马线上。就在红绿灯转换的瞬间,张杨路上一辆红色小轿车由西向东疾驰而来,将老人撞飞,当时就看见人被车飞铲起来,抛到了马路当中,特别吓人。附近邮局的工作人员回忆道。   据记者观察,事故发生的张杨路为双向八车道,中间以近十米宽的绿化带隔开,交叉路口没有转弯信号灯。 一次绿灯时间为45秒左右,大多老年人无法在45秒内穿过宽阔的马路,有些停在路中央等待下一次绿灯亮起,有些则冒险违规闯红灯穿行。 ----------------------- 本博 刊发于交大内网的短文(2009年09月27日08:43:52 星期天) 在南洋北路与A4( 高速公路) 下沉式交叉路口,经常有非学生模样的人员骑车(包括油动和电动车、三轮车)逆行,在其高速逆行下坡过程中,对顺行上坡师生将构成严重的潜在交通危险。 我经常早出晚归去木兰船建大楼上班,曾在上坡段拦截劝阻过逆行者别这样图自己一丁点的方便而可能造成别人同时也是自己的不幸,但对方认为我多管闲事。 今天大约7:50的样子,我在A4桥下由西向东顺向骑车上坡,又见坡上一位看上去很壮实的中年男子踩着堆满回收废品的三轮车逆行快速冲下坡来,我一面向右侧靠着,一面打着手势请其停车,可对方根本不理且快速交汇而过,但我身后很快就听到了哐啷噗通的声响来。我扭头一看,坡脚处的机动车道边已有一人连同自行车躺在了地上,而那辆刚才逆行下坡的三轮车并没停下来,而是快速拐向了对面(道路北侧)他顺向行驶的坡脚,直到一辆路过轿车上的老师下来将其截住才停了下来。 我掉头过去一看,被撞到的是位女同学,路过的同学们已将其扶起了。我和那位下车的老师将那位三轮车师傅请回到被撞学生的边上,可这位师傅却说不是他撞了学生-而是学生撞了他,他不是要逃逸-是三轮车刹车不灵停不下来,他根本不管这位曾被撞到在地的女生是否被撞伤。 因为后来有一位带胸牌的看似校园管理人员到场且向有关管理方面打电话报告了情况,我和开车的那位老师便离开了现场。 总之,在南洋北路这个有下坡的A4交叉口以及南洋北路沿线,逆行骑车的现象较为严重(包括一些学生)。天黑后,即使在平路段,由于视线不好,在这条路上骑车我也是经常遭遇胆战心惊的场面的。 在学校没有更好和有效的监管措施出台之前,在此建议同学们在校园骑车、走路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4339 次阅读|2 个评论
《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第一节
陈安博士 2009-2-16 20:18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准备,《现代应急管理》课程于今天正式开始,教室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思源楼1205。 ??应急管理创新团队的全部研究生也都返回了北京,本次课程还有一名来自自动化研究所的博士生前来,我们将《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一书的预印本送了他一本。我特别从邀请来的山东经济学院马建华博士也参加了课程。 ??第一次课程讲授的内容就是新书的第一章,具体内容包括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一些基础性概念,我国应急管理八多八少的现状,以及几个典型国家的应急管理特点与做法。 ??第二次课现代应急管理基础将在2月23日10:00-12:00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思源楼1205举行。 ??第三次课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机理分析方法论及以后的课程将在3月4日10:00-12:00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思源楼1205举行。 ??欢迎大家前来参加。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导干部要通过强化环保专业知识防范环境突发事件
生态人 2009-2-16 15:07
云南省多名政协委员呼吁 领导干部要会应对环境突发事件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16       本报讯(记者张文凌)在日前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段昌群等5名政协委员呼吁,加强领导干部环保基本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主动性。 委员们以2008年6月发生在云南的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事件为例指出: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发生涉及到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问题都不复杂,尤其是涉及问题的科技因素都只是生态环保专业的常识性问题,如果能够在这些触及常识的环节上得以遏制或尽早发现,就不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地步;如果我们的相关领导干部掌握了这些必要的专业常识,并在工作中应用它,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样自己受损、群众蒙难、政治影响恶劣、区域和国家受害的地步。因此,领导干部掌握必要的环境专业常识已是大势所趋。 地跨昆明和玉溪两市的阳宗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2002年以来,阳宗海水质6年一直为Ⅱ类。但2008年9月,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向媒体通报,阳宗海水体遭严重污染,沿岸2.6万余人的饮水安全受到影响(本报曾作系列追踪报道)。经省级环境监测部门认定,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造成阳宗海污染的主要来源。阳宗海水污染事件引起了社会和云南高层的极大震动,云南26名国家公职人员被问责,云南高层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据查,2005年至2008年6月,澄江锦业公司上缴税金1162.8万元,但是它造成的污染,治理费用将达几十亿元。云南高层有关负责人怒斥:相关责任部门和个人,与其说是失职,不如说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犯罪。在滇池的前车之鉴面前,今天的阳宗海污染事件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一点经济利益换来的却是高昂的治理成本,代价沉重。 段昌群等委员在向大会提交的提案中指出,环境保护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化、长期化的巨型工程。在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要使普通民众一下达到较高环境素养是难以做到的,但是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一旦发生酿成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的敏感性则使我们不能坐壁上观。在社会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化防范环境危机能力的情况下,政府就要承担起这个重任。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针对复杂的问题,越是需要领导具有较强的能力。由于环境问题不仅仅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情,几乎每个部门、每个产业、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环境问题,因此,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具有一定的环境专业常识,能尽快地辨识环境问题,在一开始就化解环境问题,使恶性的环境事件在源头上得到遏制。 据悉,多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与中组部联合对部分省市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环保业务培训,计划到本世纪末对全国县以上的环保局长实行岗位培训,对全国县以上环保局长分批轮训一遍。目前已有3万多人次受到了培训。 这些培训对提高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干部的专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非环保部门的领导干部在环保知识方面的专业培训当前十分薄弱。目前,虽然在党校或领导任职前学习时涉及到一点环保内容,但过于简单化、科普化,难以满足领导干部辨识和处理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需要。段昌群说。 (中国青年报 张文凌) 资讯来源: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2/16/content_2541011.htm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3:生态良知|3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刺猬速评新闻(2009-2-10)
刘玉平 2009-2-10 02:28
2009 年 2 月 1 日 新华社 全文 播发 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 简称 一号文件 ) , 含金量高 、 新亮点多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评: 可以预见,一号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振兴经济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今天,类似的重要文件能否以法律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并根据情况的变化以修正案予以补充和完善。 2008 年 2 月 8 日 下午 , 贵州 省 德 江 县 发生一起因舞龙纠 纷围攻县政府事件 ,在有关各级政府及干部的宣传疏导下,该事件 目前 得到有效处置 (来源新华网) 。 评:谣言止于真相,可喜的是这一突发事件得以及时处置,信息得以及时公开,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和偏颇言论的产生。但是就在几个月前, 该 县发文 要求干部倾巢旅游 (来源新华网,转自搜狐)曾让这个偏远的地方出了名。两件看似没有关联的事件,却可以管见该地某些干部的素质不容乐观。 近日, 日本 全面 封锁 钓鱼岛海域 ,中国维权形势恶化( 来源新华网 )。 评:捍卫神圣的主权,不能只停留在严正警告之类的外交辞令上。在中日关系刚刚得以一定程度修复之际,在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制止日方的无理挑衅,无疑是对我国最高领导层智慧的一次考验。 近日, 陕西府谷 县四纳税大户成县长助 理 , 被曝光后遭 免 ( 来源新华网,转自搜狐 )。 评: 依法纳税是企业和公民的法律责任,对先进的单位和个人确实值得奖励。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热衷于把包括县长助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内的一些公职,当成对地方经济有贡献人士的一种奖励。姑且不论其是否属于变相的 买官卖官, 该县的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 却可能带来官商勾结的负面效应,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地方对公权力、公信力的漠视以及 根深蒂固官本位意识。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1494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