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胶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Particle特别专题:可遥控的胶体、界面和生物系统
热度 2 WileyChina 2013-12-2 11:12
在这个2013渐行渐远的日子里,我将向您介绍《 Particle Particle Systems Characterization 》的首个特别专题——《可遥控的胶体、界面和生物系统》。 本专题由Gleb Sukhorukov、Igor Luzinov和Sergiy Minko 担任客座编辑 ,聚焦于“最近刊发的一些功能化胶体,拥有两个以上结构单元,且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可接收遥控信号的功能”。 本期专题囊括了11篇在Wiley Online Library上限时免费下载的研究论文。本期的封面图片描述的是经嵌段共聚物改良的“毛绒”金纳米颗粒。 来自新泽西州霍博肯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Svetlana A. Sukhishvili团队 探讨了如何通过激光照射,或者改变溶液的pH值和温度,从而利用这些颗粒控制界面的润湿性 。封底则展示了来自中国的田志远团队的成果: Ag + 离子敏感的共轭高分子纳米颗粒的荧光发光 。 Janus粒子是一种能表现出两种或多种不同物理性质的,具有两面性的纳米粒子。 Ionov和 Synytska 回顾了这一领域的文献并探讨了这类粒子如何对各种刺激,如温度、pH和光照变化做出反应 。同样致力于Janus粒子的还有Joerg Lahann团队, 他们探讨了通过电流体驱动技术喷射有机高分子和无机前驱物混合物来制备无机Janus粒子的方法 。这一方法合成出了能在半球上选择性搭载氧化铁纳米晶的双区二氧化硅粒子。本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或将迎来这类粒子在催化、显示技术或能源研究方面的实质性应用。来自Park团队的长文则 通过提出一种涉及微流体和定向紫外光固化,能简单合成金属纳米粒子官能化不对称的多孔聚合物颗粒的方法 ,将我们的注意力再次聚焦到Janus粒子上。 在另一篇通讯中, Petra Uhlmann团队为大家呈现的是, 结合了椭偏光谱仪的石英晶体微天平是如何被用于合成纳米催化涂层的 。而Joachim Spatz团队则 概述了一种排列复合有金纳米粒子的玻璃微珠 ,使之形成特定图案的简单方法,这或许可以用以制备负载纳米粒子的催化剂或生物传感器。同时Patanè Turyanska团队则报道了 使用顺磁性纳米粒子在医疗成像方面的细胞毒性研究 。 本期专题最后将以3篇全文论文收尾。 Kornev和Gu 展示了 关于悬浮于固化液膜上的纳米棒的有序组装的动力学理论研究 。磁性胶束是Rinaldi和Olayo-Valles的研究方向, 它是一种包含有磁性纳米粒子核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在药物输送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最后, Sukhorukov和Yi 讨论了 使用层层自组装方式的聚合电解质微囊的合成 。这些密封微囊在小分子封装方面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成功地将“罗丹明B”封装在囊腔中。 “我们相信,一些令人兴奋的可遥控系统可以扩展到新的领域、技术和材料上。”客座编辑的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让我在这里诚挚地邀请您访问 本期《 Particle 》的限时免费专题 。同时,我们感谢本期专题的所有参与者,感谢他们带来的卓越的学术成果。我们相信,这期《 Particle 》的专题将成为新一轮“可遥控的胶体、界面和生物相关系统”研究活动的里程碑。 客座编辑: Gleb Sukhorukov: 教授,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Igor Luzinov: 教授,美国克莱蒙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 Sergiy Minko: 教授,美国克拉克森大学(Clarkson University)
个人分类: Physical Science|3419 次阅读|2 个评论
《胶体、液滴和细胞》成正东、何立群
ustcpress 2012-11-2 16:06
《胶体、液滴和细胞》成正东、何立群
丛书名:当代科学技术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文库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书号ISBN:978-7-312-02234-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正文页码:132页(16开) 定价:35.00元 编辑邮箱: edit@ustc.edu.cn (欢迎来索要目录、样章的PDF) 当当网购书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31546 【 内容简介 】 本书介绍了有关胶体及微流体的一些前沿研究内容,展示了最新的微、纳米水平上的实验和观察方法,有助于读者学习如何分析材料微观结构对宏观物理规律影响的现代研究方法。该书在内容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胶体及微流体基本规律;第二部分介绍生物胶体的保存方法。 【作者简介】 成正东 , Texas AM 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后赴美求学,在 Princeton 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胶体颗粒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在石油公司作研究工作三年后,转到 Harvard 的 Dave 课题组做博士后,开始从事微流体方向研究。现在 Texas AM 化工学院就职,继续从事这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个人分类: 化学&材料|4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NCSS2010国际会议的几张照片
xinliscau 2010-9-25 14:19
夏幼南教授的报告 muller的报告 马普所牛人的报告 会场内 会场外 独特的倒计时 墙报交流 中科院化学所李俊柏研究员代表中国化学会做精彩致辞 晚宴现场 大会主席金子先生在宣布优秀墙报奖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644 次阅读|1 个评论
墨水为什么会沉淀
热度 1 yaoronggui 2010-7-8 06:24
墨水是一种胶体。当墨水瓶盖未盖好,随着水分蒸发,墨水变浓,色素胶粒易聚集在一起,由于他们之间的水层变薄了,因此胶粒就会结合成大粒子而沉淀。另外,不同牌号的墨水混合也会导致墨水沉淀,因为制造时为使胶粒稳定,都让它带电,而不同的墨水其胶粒所带的电荷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当胶粒带不同电荷的墨水混合时,电荷因中和而消失,胶粒就凝聚而发生沉淀,所以换用别种牌号的墨水时,最好将钢笔用清水洗净。
个人分类: 化学与生活|6855 次阅读|3 个评论
稳定的石墨烯胶体的制备
热度 3 yuweiyu2000 2009-6-30 10:19
石墨烯( graphene )是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是构建其它维度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虽然人们已在理论上研究了石墨烯六十多年,但石墨烯一直被认为不可能以自由态存在,直到 2004 年被 Novoselov 等发现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可望在高性能纳电子器件、复合材料、场发射材料、气体传感器及能量存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晶体学结构,石墨烯蕴含了丰富而新奇的物理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我们课题组通过对石墨烯的表面改性制备了在极性基液中(如水、乙醇、乙二醇等)稳定的石墨烯胶体。通过对石墨烯的表面修饰,制备了在非极性基液中分散的胶体,可以在液体石蜡、 DMF 等非极性溶液中很好的分散。 鉴于大家对于可溶性的石墨烯非常感兴趣,特整理了以下文献,供大家参考: 1.Bourlinos, A.B., et al., Aqueous-phase exfoliation of graphit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ater-soluble graphenes.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009. 149(47-48): p. 2172-2176. 2.Chattopadhyay, J., et al., Exfoliated soluble graphite. Carbon, 2009. 47(13): p. 2945-2949. 3.Englert, J.M., et al., Soluble Graphene: Generation of Aqueous Graphene Solutions Aided by a Perylenebisimide-Based Bolaamphiphile. Advanced Materials, 2009. 21(42): p. 4265-+. 4.Hao, R., et al., Aqueous dispersions of TCNQ-anion-stabilized graphene sheet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8(48): p. 6576-6578. 5.Lee, J.H., et al., One-Step Exfoliation Synthesis of Easily Soluble Graphite and Transparent Conducting Graphene Sheets. Advanced Materials, 2009. 21(43): p. 4383-+. 6.Lee, J.H., et al., The Superior Dispersion of Easily Soluble Graphite. Small, 2010. 6(1): p. 58-62. 7.Liu, H., et al., Processing of Graphene for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 Noncovalently Functionalize Graphene Sheets with Water-Soluble Electroactive Methylene Green. Langmuir, 2009. 25(20): p. 12006-12010. 8.Liu, J., et al., Reduction of functionalized graphite oxides by trioctylphosphine in non-polar organic solvents. Carbon, 2010. 48(8): p. 2282-2289. 9.Liu, J.B., et al., Noncovalent DNA decorations of graphene oxide an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toward water-soluble metal-carbon hybrid nanostructures via self-assembl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0. 20(5): p. 900-906. 10.Liu, Q., et al.,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s based on an acceptor of soluble graphen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8. 92(22): p. -. 11.Shan, C.S., et al., Water-Soluble Graphene Covalently Functionalized by Biocompatible Poly-L-lysine. Langmuir, 2009. 25(20): p. 12030-12033. 12.Shen, J.F., et al.,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of Graphene Nanoplatelets. Langmuir, 2009. 25(11): p. 6122-6128. 13.Shen, J.F., et al., Fast and Facil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Oxide an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Nanoplatelet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09. 21(15): p. 3514-3520. 14.Si, Y. and E.T. Samulski, Synthesis of water soluble graphene. Nano Letters, 2008. 8(6): p. 1679-1682. 15.Subrahmanyam, K.S., et al., A study of graphene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characterization, properties and solubiliza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8. 18(13): p. 1517-1523. 16.Sun, Z.Z., et al., Soluble graphene through edge-selective functionalization. Nano Research, 2010. 3(2): p. 117-125. 17.Valentini, L., et al., Use of butylamine modified graphene sheets in polymer solar cel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0. 20(5): p. 995-1000. 18.Veca, L.M., et al., Polymer functionalization and solubilization of carbon nanosheet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9(18): p. 2565-2567. 19.Wang, S., et al., Room-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Soluble Carbon Nanotubes by the Sonication of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131(46): p. 16832-16837. 20.Worsley, K.A., et al., Soluble graphene derived from graphite fluoride.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007. 445(1-3): p. 51-56. 21.Zhang, J.L., et al., 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via L-ascorbic acid.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0. 46(7): p. 1112-1114. 22.Zhu, Y., A.L. Higginbotham, and J.M. Tour, Covalent Functionalization of Surfactant-Wrapped Graphene Nanoribbon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09. 21(21): p. 5284-529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14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发个广告: 找博士后
马红孺 2009-2-10 08:42
想发个找博士后的广告,不知在那里发合适? 我的课题组目前从事两个方向的研究:一个是软物质理论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多组元胶体平衡和输运性质的研究,这是我的主业;另一个是所谓超颖材料的研究,去年吸引了不少眼球,这是副业。目前主业的从业人员严重下降,为此,我需要找1-2名博士后来做。 要求:1,要有博士学位,如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化学方向均可。 2,要大概懂统计物理,至少知道正则系综,巨正则系综;知道热力学定律。 3,要大概会编程序,例如会用C,或Fortran写一个求积分的程序。 4,要大概知道英文,例如能看懂PRE或JournalofChemicalPhysics上的文章,能用英文写出我能够看得懂的文章。 任务:用MonteCarlo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多组元胶体的性质。 待遇:按照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博士后的待遇,请访问http://postd.sjtu.edu.cn/。 在站时间:二年(这是学校的规定。若达到出站要求,可以提前半年出站)。 出站要求:发表至少两篇SCI论文,影响因子之和至少为4(这是物理系的规定)。 联系方式:hrmaatsjtudotedudotcn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33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