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图书馆事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馆建设再思考
热度 3 libseeker 2012-9-26 10:40
近期参观了两所2007年建好的高校图书馆,进一步留意了新馆建设信息,并与同行有些交流,有所思考。 据王波等《2011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2011年提交统计数据的 501所高校图书馆的现有建筑面积总计约为1021万平方米,馆均约为2.23万平方米。图书馆总面积位居前5名的是:中山大学图书馆,10.7万平方米;扬州大学图书馆,约9.55万平方米;浙江大学图书馆,约8.64万平方米;郑州大学图书馆,约8.4万平方米;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约8.26万平方米。2011年有武汉大学(35548平方米)、四川农业大学、中央财经政法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4家高校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还有79家高校正在建设新馆。 据美国《图书馆杂志》总编辑 Bette-Lee Fox撰文《Year in Architecture 2011: Design of the Times 》,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这一年经历新馆建设(包括新建、重修或扩建)的有26家高校图书馆。 据2012年2月7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正式印发”,据初步统计,在全国333个地市级城市中,尚有将近半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没有馆舍或者仅有办公用房,有馆无舍。中西部地区现有馆舍狭小破旧、设施设备落后的情况更加突出。全国现有的地市级三馆,大多建成年限较早,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对于现有无馆舍或馆舍面积未达到标准下限、且近15年未曾大修过的地市级图书馆可申请纳入项目储备库,经地方申报及有关部门审核,其中有公共图书馆189个被纳入。 以上数据表明国内外新馆建设都很热。美国26家经历新馆建设的高校图书馆中,阿林顿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遥遥领先(约38462平方米),同样是新建馆的其余几家面积在3200平方米到8443平方米之间。相形之下,我国的新馆建设势头更胜一筹。 新馆建设,据李明华先生研究,“近30年来,中国各大学全都建造了图书馆新馆舍,包括学院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内大约90%新建、改建、扩建了馆舍。如此盛大持久的图书馆建设,无论从数量、规模、内涵,以及科技含量,都为世人所瞩目。”。有些新馆建好之后,有的馆名曰图书馆,其实并非“独立馆舍”,建成之后被条块分割,各有其主;有的馆建设成本过高,虎头蛇尾;有的馆建设好了,却用不起,日运行费用过万元,每日的电费一项就数千元;有的馆的设计过于超前,比如计划采用若干现代化设备,而实际根本买不起,即便买得起也并不见得能用好。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等理念可谓深入人心。然而,有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学者指出,“我们大学的图书馆是形象工程,并不是从图书馆功能出发来设计的,甚至不是按所谓的评估指标来设计的。”笔者认为一针见血,颇有同感。新近了解到有所高校图书馆是2005年建好的(2万多平方面),目前又在筹划建新馆,说是落后了,必须新建。图书馆建筑设计一般的要求是使用50年,这10年不到的图书馆建筑就“人老珠黄”了吗?!真是匪夷所思。 新馆建设不仅仅是“形象建设”——建筑面积与外观,还包括设施网络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诸多方面的建设。当前似乎更多的是“一俊遮百丑”,长此以往,遗患无穷。 相关资料: 1 王启云.美国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印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526327.html 2 王启云.关于新馆建设的思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338629.html 3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持续更新) .http://bbs.netbig.com/thread-110647-1-1.html 有部分高校近年所建图书馆照片。 4 王波、吴汉华、姚晓霞、关志英、王琼、朱强.2011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节录).图书馆报,2012年8月31日:A05、A06、A07 .http://xhsmb.com/20120831/edition_1.htm 5 《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正式印发.http://www.gov.cn/gzdt/2012-02/07/content_2060392.htm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390 次阅读|8 个评论
图书馆从业人员有多少?
热度 1 libseeker 2012-6-28 11:27
多年来,关于我国图书馆从业人员有多少,于我一直是试图破解之谜。笔者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准确掌握该数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图书馆本身异常复杂。比如不少图书馆并不一定名叫“图书馆”;图书馆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总体来说合同制职工比例比较大;多数图书馆并非法人机构,而是特定法人机构下属的 X 级机构;不少图书馆有 X 个分馆;教育部高等学校名单在不断变化之中(普通本科院校 2010 年为 1112 所, 2012 年为 844 所)……由此可见,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难以获得。本文讨论的从业人员指各级各类图书馆在编从业人员。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1 》,截止 2010 年年底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 53564 人(其中少年儿童图书馆从业人员 2121 人)。我想估算一下,同期的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是否超过 10 万人。 依据教育部图工委《 2010 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 523 所高校图书馆的在编职工总人数为 2.61 万人,馆均在编职工人数约为 50 人”。该报告中说中位数为 37 人。依此猜测,普通高校馆( 1112 )及高职高专馆( 1246 ),可能馆均从业人员大约为 37 人。如果是这样,从业人员约为 8.7 万人。 2010 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2723 所”,另有 365 所成人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图书馆从业人数馆均 10 人计,同期的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大约 9 万人。 公共图书馆馆及高校图书馆馆从业人员,笔者估计占到所有“图书馆”从业人员的 80%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网站,“全馆现有员工 470 余人”( 2009 年 8 月 13 日发布 ),此类中国科学院系统图书馆虽然影响力较大,但从业人员相对来说是“少而精”。至于其他种种类型的图书馆,也许可以说是“长尾”(数量多,但从业人员比较少)了。 基于以上系列“猜想”,截止 2010 年年底,所有图书馆从业人员大约为 18 万。至目前,虽然我国图书馆事业大有进步,人力物力投入大有改善,但受人事制度改革的影响,笔者推测图书馆从业人员数变动不大。 有资深同行对我的“猜想”提出质疑,认为兼顾高校、科研、厂矿、社区等诸多类型图书馆, 180 万差不多。笔者进行了再思考。单单是中小学图书馆从业人员这块,根据《 201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小学 25.74 万所,共有初中学校 5.49 万所(其中职业初中 0.01 万所),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 28584 所。假如他们都遵守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 ( 室 ) 规程 ( 修订 ) 》的通知(教基 5 号 2003 年 3 月 27 日)要求,即“本规程所指的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的图书馆。”,“图书馆要设专职管理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那么按每所中小学图书馆有 1 名从业人员计,会超过 34 万人。由此看来,图书馆从业人员数虽然不一定为 180 万,但确实远远超过 18 万,具体数字真是个难解之谜。 以上分析,缺乏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多属凭个人感觉的“臆测”,仅供参考。本文权且算作一种“科普”,希望有助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图书馆从业人员,共同关注图书馆事业发展。 参考资料: 1 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版.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 2 2010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http://www.tgw.cn/courseInfoView.html?courseInfoId=689 3 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edu.cn/jiao_yu_fa_zhan_498/20110708/t20110708_647259_2.shtml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6698 次阅读|7 个评论
旧作新编:从图书馆从业群体精神状态研究到对国情的深入认识
pww1380 2012-5-27 10:37
旧作新编: 从 图书馆从业群体精神状态 研究 到对国情的深入认识 杨文祥 (说明:本文是在 2010 年的一篇博文的基础之上改写的。目前,对 图书馆从业群体精神状态 的 研究 仍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研究 ) 最近,有青年学者有意展开对图书馆从业群体精神状态的研究。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选题。 在传统社会,图书馆事业在事实上具有这个社会的信息资源中心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社会功能。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资源,是人类文明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文化积累。因此,国际社会对图书馆的本质具有这样一个共识——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忆 。这样,在人类社会由工业 - 半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信息文明不断实现整体转型的当今世界,作为传统社会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的现状就具有相应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文明建设的历史水平的指标性意义。与此同时,对图书馆的现状展开研究,尤其是对其从业人员的精神状态展开研究,其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就不再仅限于图书馆学领域,在相当的程度上,具有深入认识今日中国的现实国情,深入认识当代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历史挑战和历史任务的理论意义。 对图书馆从业群体精神状态的研究,需要将其置于当今世人的整体精神状态下进行观察,观察其共性和特性,并研究隐匿在这种精神状态之下背后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原因 —— 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如果研究人员本身就是图书馆从业人员,那么,通过深入地自我解剖,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内省式的观察和研究,不但能够掌握权威和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也能够得出更为深入同时也更为准确的理论认识。 作为一位已经退出专业舞台的老一代图书馆员,希望看到年轻一代学者能够在这一研究上获得有价值,有意义,不但能够经受住历史和社会实践的严格检验,而且能够成为日后的学术基础和引为骄傲和自豪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仅仅为了文凭、职称等现实利益和短期目标去拼凑那种用过即丢的垃圾文章。 参见:《 关于图书馆从业群体精神状态的研究 》 作者 : pww1380 (杨文祥) 2010-10-26 16:44 星期二 晴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74749PostID=27443046
个人分类: 千虑一得|3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大图书馆访美印象
热度 1 libseeker 2012-4-23 16:59
摘编自:朱强、张红扬、刘素清等.感受变革 探访未来——美国三所著名大学图书馆考察报告.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5-12 2011年8月,北京大学图书馆访美代表团访问了哈佛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和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本文摘编该代表团访问印象和感想。 一、重视对发展策略的研究。美国大学图书馆原先比较注重对愿景和使命的研究,现在更重视现实的应对策略,即基于环境的变化对发展计划的迅速调整,与时俱进。图书馆都需研究制定工作策略,以解决当前问题,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康奈尔大学设有主管发展战略的副馆长职位,专门对本馆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制定和实施。 二、只有与教、学、研紧密结合,大学图书馆才能有发展前途。三所大学都特别强调图书馆工作的重心是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研,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咨询活动,不仅从外围渲染文化氛围,活跃图书馆业务工作,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还深入学生学习的课堂、教授研究的项目以及学生课外的学习活动,全过程地参与整个教学和研究过程。 三、服务工作的精细化、人性化。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在潜心观察、悉心研究读者的需求和行为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系列让读者满意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比如学习空间种类很多,既有单人型,又有小组型或大型的,还有专门给研究生的学习空间。 四、重视对馆藏的保护,做到藏以致用。美国的高校图书馆在强调和倡导图书馆的服务职能的同时,丝毫没有消减对保藏图书的关注。只要是读者需要的,无论多么宝贵的资料,都可以痛快地拿出来使用。为了既能方便读者又能保护特藏,他们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了许多新的服务。 五、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以及图书馆与其他有关机构和单位的合作,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原先学术界有“不出版,就灭亡”之说,现在则是“不合作,就灭亡”了。只有合作,才有机遇,才有发展。 现代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中,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也迅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审时度势地制订出图书馆未来的战略规划,在宏伟蓝图的指引下,脚踏实地,从细微做起,为用户提供精细的服务,为教学科研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支持,注重与校内外、国内外机构开展多元化合作,共同迎接挑战。高校图书馆要主动寻求改变,来适应社会变化和大学发展潮流。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4236 次阅读|2 个评论
图书馆学家“赴苏德”的故事
libseeker 2012-2-13 18:04
青年学人谢欢先生2月10日发来一首钱亚新先生在杜定友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时写的一首七律草书手稿照片,告知不能辨识,咨询张厚生先生相关著作中是否有抄录此诗。经翻阅多本相关图书、请教多位师友,该诗最终得以辨识。第一句为“不知老至赴苏德,满载而归研益精。”这句话是有故事的。 1957年6月2日至9月25日,因中央文化部根据中苏、中德(民主德国)1957年文化协定,派遣图书馆代表团前往两国访问。中国图书馆工作者代表团成员有杜定友((1898年1月7日-1967年3月13日,广东省图书馆馆长,时年60岁,年龄最长)、左恭(北京图书馆副馆长)、汪长炳(南京图书馆副馆长)、胡耀辉(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图书馆处副处长)。代表团在苏、德两国共参观了86个单位,出访旅途中享受部长级待遇。左恭、杜定友等著《参观苏联和民主德国图书馆事业报告》(中华书局,1958.9)。至1959年5月,杜定友自编《苏德图书馆参观纪要》(35篇,22万字,未出版,原稿现存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资料室)。(参考文献:王子舟 著.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_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302-304) 《参观苏联和民主德国图书馆事业报告》曾经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前身《图书馆学通讯》上发表过,见:左恭、杜定友、汪长炳、胡耀辉.参观苏联和民主德国图书馆事业报告.图书馆学通讯,1958(2):43-87(图谋注:原文无署名)。《中国图书馆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文化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专业学术刊物。自创刊以来,《中国图书馆学报》曾经四易其名,从最初的《图书馆学通讯》,短时期更名《图书馆》,后又改回《图书馆学通讯》,到今天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就笔者的视界,图情期刊,刊登45页长篇报告,篇幅过半(该期正文供87页,另有一个附录《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先进指标及浪费数字调查表》),堪称“空前绝后”的。 根据文化部的指示,代表团的首要任务在于考察、研究苏联和民主德国事业发展情况和他们科学工作方法的组织和活动,图书馆干部教育和工作人员进修制度以及为科学研究服务等问题,虚心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作为改造我国图书馆工作的参考。“报告中对苏联和民主德国两国图书馆事业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都有详尽而亲切的记述”(引自《参观苏联和民主德国图书馆事业报告》一书“内容提要”),图书馆学家们不虚此行,不辱使命。 “苏联”(1922年12月30-1991年12月26日)、“民主德国”(1949年10月-1990年10月)如今已经成为历史了,他们两国的图书馆事业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与以上两国相关的国家的图书馆事业,我们已经较少看到他们的身影(较多关注的为美国、英国、韩国等),不知道现在还好吗?近些年我国图书馆学人走出国门的机会比较多,但笔者未能读到老一辈图书馆学家那般高水平的参观访问报告。 图书馆事业是世代相承的,也许图书馆学家“赴苏德”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把握时代脉搏,增进全球图书馆和图书情报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发挥图书馆在传播科技文化知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类文明程度方面的重要功能。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1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条微博引发的“图书馆管理”热
libseeker 2012-2-2 10:59
1月31日,东南商报官方微博上有人发了一条微博,称“宁波一中学图书馆无门无管理员,年底多六千册书”。该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多家媒体进行了进一步的报道,据说该新闻还上了央视。笔者作为图书馆人,首先欢迎公众及媒体关注图书馆、关注图书馆管理,其次认真“围观”,再次有所思考。 笔者是2月1日下午4点在某QQ群(图情及相关人员交流群)看到转贴的“微博”信息,引发了一些思考,一边进行进一步的“刨根问底”,一边进行了粗浅的讨论(见文后聊天记录及相关新闻)。 对于鄞州高级中学图书馆图书馆管理模式不宜过度解读,更不宜轻率效仿。若干信息属于片言只语,不能盲信误信。他的实际管理模式为:2006年10月图书馆大楼落成,聘宁波大学图书馆采编部主任瞿嘉福担任馆长;图书馆一天24小时开放;图书馆有一套电子刷卡管理系统,学生借书还书,只要一刷卡,就一目了然;学校没有配专门的图书管理员,但有一名教工家属负责日常的整理工作;新书进来时,另有人专门负责登记造册。瞿嘉福介绍:“当时设立这个完全开放的图书馆,目的是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载体,一方面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质量,另一方面对同学们进行诚信教育。”由此可见,“无”的实际是“有”,而且颇具功力。 至于王贤平校长的理念“高中的图书馆不应该是藏书馆,应该是读书馆。”。窃以为,理念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最好进一步搞清楚“多”的内涵。“多”的可能性还是蛮多的。1、实实在在的多;2、“狸猫换太子”引发的虚胖;3、多是多了,但本身丢了不少;……如果具体情况不弄清楚,一笔糊涂账,也并不可取。且需要指出的是根据瞿馆长提供的数据“目前藏书已达7.6万册”,这同“年终盘点原来10万册书变成了10.6万册”数据相距甚远。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图书馆管理”热?笔者认为,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1月30日《图书馆以人为中心》( http://www.wujianzhong.name/?p=1560 )博文给出了正解,即“图书馆为人还是为书,是区别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人’在这里的含义是深刻的。第一,图书馆是为人服务的,不是独立于社会的机构,它是为它的设置母体服务的;第二,图书馆是以需求为中心运行的,其所有的活动是根据人的需要展开的;第三,图书馆把人也看做是一种资源,并试图将人的资源与书的资源结合起来。图书馆要促成的不仅是让书找到人,让人找到书,而是把人头脑里的活的知识与书里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互动的知识流。图书馆是沟通过去与现在、左邻与右舍信息、知识和思想的枢纽。第一层次表示图书馆根据人的需要设置,第二层次表示图书馆应以人为本运行,而第三层次表示人与书要会合。三个层次依次提升,人与书会合是最高层次,只有达到了最高层次,才可以说是现代图书馆了。”吴先生的博文原本与该新闻事件无关,但笔者引用至此,恰到好处。 相关资料 1 某QQ群2月1日下午聊天记录 J :【宁波一中学图书馆无门无管理员,年底多六千册书】有人问:怎么不设管理员?校长:6个人一年30万元工资,只要年丢书不超30万就值;古今中外哪本书教人偷书?偷书是受教育不够,多看书多受教育,偷拿过书也会放回书架。年终盘点,原来10万册书变成了10万6千册 图谋:个人对“多”出来的6千册书,比较好奇。 L: 工资多没? 图谋:“多”的可能性还是有蛮多的。1、实实在在的多;2、“狸猫换太子”引发的虚胖;3、多是多了,但本身丢了不少;……只是具体情况也许神仙也弄不清楚,一笔糊涂账。 图谋:工资?那段话的意思是应该是,“看门”原本需要6个人,采取“无人”管理。具体的管理模式不甚清楚。窃以为超过10万册书,不大可能“零”管理,至少可能有自愿者或者义工,否则不堪想象。 W:这个中学图书馆有六个工作人员。真是厉害 图谋:倒不一定实际有吧?有可能是“推算”的。根据藏书量计算编制是一种方法。我们这边看10万册(分两个室)也需要6个工作人员的。 图谋:进一步读了有关新闻。如: http://news.sohu.com/20120201/n333349554.shtml 。实际是推算出来的。“王贤平就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以当时学校图书馆的规模,至少要请6个管理员。一个管理员的年薪就算5万元,6个人就是30万元。”“他(瞿嘉福馆长)说,所谓的“无人管理”,并不是说图书馆没有管理人员,而是说这些管理人员管的是采购图书、对图书进行上架等事务;但是师生们什么时候借书、什么时候归还,这都是自助的,没人管。” 图谋:个人的观感是:理念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最好进一步搞清楚“多”的内涵。 图谋:“新生进校时,都要听一堂图书馆老馆长开设的讲座;学校还发起了‘毕业生向母校捐书’的活动。”假如毕业生人人均捐出自己用过的教材,导致部分图书“复本”过多,这样多出来的数字意义不大。 图谋:根据图林老姜刨根究底刨出来的信息:“图书馆没有专职管理员,一天24小时开放,那么,它是如何保持正常运作的呢?原来,图书馆有一套电子刷卡管理系统,学生借书还书,只要一刷卡,就一目了然。学校没有配专门的图书管理员,但有一名教工家属负责日常的整理工作。新书进来时,另有人专门负责登记造册。” 2 图书馆以人为中心.http://www.wujianzhong.name/?p=1560 有一篇报道,说的是美国迈阿密·戴德县(Miami-Dade County)图书馆系统的馆长雷蒙德·圣地亚哥(Raymond Santiago)是如何招聘员工的。他说,当我们雇用员工的时候,常常会问一句话,你为什么要来图书馆工作?如果他们说,因为我很爱书,我会跟他们说,你答错了。图书馆的工作是跟人有关的。 这句话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他说到点子上了。图书馆为人还是为书,是区别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人”在这里的含义是深刻的。第一,图书馆是为人服务的,不是独立于社会的机构,它是为它的设置母体服务的;第二,图书馆是以需求为中心运行的,其所有的活动是根据人的需要展开的;第三,图书馆把人也看做是一种资源,并试图将人的资源与书的资源结合起来。图书馆要促成的不仅是让书找到人,让人找到书,而是把人头脑里的活的知识与书里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互动的知识流。图书馆是沟通过去与现在、左邻与右舍信息、知识和思想的枢纽。第一层次表示图书馆根据人的需要设置,第二层次表示图书馆应以人为本运行,而第三层次表示人与书要会合。三个层次依次提升,人与书会合是最高层次,只有达到了最高层次,才可以说是现代图书馆了。 -------------------------------------------------------------------------------- 博物馆图书馆服务研究会. 博物馆图书馆及其21世纪技能. http://www.imls.gov/about/21stcskills.aspx . 相关新闻: 1 没有门、没有管理员的图书馆 书没被偷,年底还多了六千册 宁波鄞州高级中学的这个“自助式”图书馆,馆名叫“信任”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2-02/01/content_1326595.htm?div=-1 2012年2月1日《钱江晚报》 邵巧宏 2 鄞州高级中学图书馆不设管理员任由师生自助借阅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12/02/01/007225550.shtml 2012年2月1日《中国宁波网》(来源:《东南商报》) 毛信意 3 无门无管理员的图书馆在反讽什么 http://zqb.cyol.com/html/2012-02/02/nw.D110000zgqnb_20120202_3-02.htm 2012年2月2日《中国青年报》 4 司马童.时评:“无门图书馆”是“大智育人”.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2/259174.shtm 作者:司马童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2 8:53:37 图谋评论:这场炒作,火大了,炒糊了,也不是好事。不过,也许真的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公众眼中的图书馆与图书馆人眼中的图书馆,可能是两个图书馆。体现了公众对自由的一种渴望。作为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门槛问题(门难进,脸难看)还是个问题。那所高中图书馆成为理想的化身。实事求是来讲,其实并非想象中的“自由”。首先它是高中图书馆,进入校园其实就是一道门,也就是这座“图书馆”可以说是内部资料室;其次人家是“自助式”服务,实际是有管理的。好就好在管理有双隐形的翅膀。另暴露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图书馆“把书看的太重了”。简单到不丢书就OK,书的数字多了就大喜过望。 5 网传“无门图书馆”多出6000册书不实 浙江鄞州高级中学图书馆馆长称,该馆无门无墙无监控,馆内书籍也有丢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2/02/content_314303.htm?div=-1 2012年2月2日《新京报》 6 丁永勋:需要更多的“无门图书馆”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2-02/03/c_131388928.htm 2012年2月3日《新华网》(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丁永勋
个人分类: 图林漫步|2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的图书馆人——《2.0的图书馆》读后
热度 2 libseeker 2011-11-22 17:01
2.0的图书馆人 ——《2.0的图书馆》读后 上午收到重庆大学杨新涯副馆长惠寄其与彭晓东馆长合著的“我国关于2.0图书馆的第一部个人专著”(程焕文 语)。边拆封边通过QQ向杨馆长致谢,边浏览边简单的交流。我告诉杨馆长:“专著举重若轻,有王波所言的软图书馆学味道。初步浏览了一下,很喜欢,回头写点读后感。” “图书馆2.0以实现‘馆人合一’和‘以人为本’为宗旨”,书名叫《2.0的图书馆》,下午进一步的学习之后,我将读后感的标题定为“2.0的图书馆人”——他们是杨新涯、彭晓东,又不仅仅是他们二位,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曾在东南大学听过彭晓东先生的报告,仅限于此。而同杨新涯先生则可谓神交已久,但尚缘铿一面。论年龄,杨先生比我略长几岁,算是同龄人。论学识、论业绩,杨先生远胜与笔者,笔者敬服不已。我们可以说因图书馆2.0结缘,可谓志同道合。 长期以来,理念与技术、技术与人文话题争战不休,纠结不已,然而《2.0的图书馆》一书虽以技术为中心,但理念与人文始终如影相随,如此灵动,如此和谐。篇章结构与行文,行云流水,技术类专著,如此清新脱俗,阅读真是悦读。给我的感觉是“博文体”,可以“轻阅读”。 《2.0的图书馆》最大的看点是“思行合一”。实践出真知,真知共赏析。非常值得图书馆人,尤其是图书馆领导者抽空读读。 关于该书,杨新涯先生说“两年多过去了,有很多已经变化了”,但笔者以为,瓜无滚圆,人无十全,有书如此,不足为憾。关于书中的若干观点,笔者并非完全认同,但无疑是有所启发的、受益良多的。 图书馆界系列2.0会议,我最为喜欢的一句话是:“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2.0的图书馆》展现2.0的图书馆人之力量,2.0的图书馆人,在希望的征途上。 相关资料: 1 竹帛斋主.推荐一本好书《2.0的图书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17jmf.html 2 泓帛文化.2.0的图书馆.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05affd0100rpl8.html (有书影) 《2.0的图书馆》 杨新涯 彭晓东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第1版 ISBN 978-7-306-03908-8 定价:25.00元 内容简介 《2.0的图书馆》论述了图书馆2.0的基本理论、实践思路和系统设计与开发,认为图书馆2.0 是针对读者进行知识服务的理念,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馆人合一”(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应该有机地协调统一,馆人合一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以书为本”是图书馆2.0的基本要素。提出图书馆2.0的理论架构,并将图书馆2.0的理念引入图书馆管理系统,提出并完善基于J2EE的“基于用户,面向服务”的五层SOA架构体系进行系统需求的设计。 作者简介 杨新涯,四川达县人,博士生,副研究馆员。现任重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重庆大学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从事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的研究和实践,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述1部,承担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彭晓东,重庆酉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铸造、合金材料、复合材料、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几十项国家和部省级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著述4部,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0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图书馆是什么?
libseeker 2011-9-11 11:29
2011年9月10日,孟非主持的《非诚勿扰》节目,有一位来自福建的有阿根廷留学经历的24岁男嘉宾在介绍短片中称其拥有一个图书馆。孟非问你的图书馆有多少书,答有四五百本,且皆为个人认真读过的书。孟非说“图书馆”应该有一个(藏书)数量标准,叫“阅览室”更为合适。叫“阅览室 ”大概属于孟非先生的小幽默。那位嘉宾拥有的既不是“图书馆”,也不是“阅览室”,也许叫“个人藏书”、“个人图书室”、“个人书房”等更为合适。该故事引发笔者对图书馆是什么的思考。 且看图书馆的定义。黄俊贵先生认为,“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发展有一百多年历史,目前关于图书馆的定义也有100多种。”,“图书馆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图书馆是开展文献知识组织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见:黄俊贵.明确图书馆本质体现图书馆本质——从“图书馆”定义说开去.新世纪图书馆, 2006(4):3-6,11 )王子舟先生认为“图书馆是对知识进行存贮、优控、检索,为保存人类记忆、为公民平等自由获取知识提供服务的机构。”(见:王子舟 著.图书馆学是什么._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52)我国的《辞海》认为:“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是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在我国图书馆界,目前比较通行的提法是: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科学教育机构。 由此可见,图书馆是什么,图书馆学界众所纷纭。图书馆原本应该有若干构成要素,遵循有关标准(比如馆舍规模、藏书量等达到一定条件)。时下,如“流动图书馆”、“自助街区图书馆”、“超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民间图书馆等等,其中不少是名不副实的。美国《图书馆杂志》2011年8月4日刊登Michael Kelley的《追赶安德鲁.卡内基,一次建一个免费迷你图书馆》(In Pursuit of Andrew Carnegie, One Little Free Library at a Time )。 他们兴建的“图书馆”一般都是用木材和有机玻璃制成,约24英寸(60.96厘米)*24英寸*30英寸(76.2厘米)大小,而成本仅为350美元。这些“图书馆”设计精美,形状为可以挂载在柱子上的防水箱子,可以容纳大约20册“馆藏”,箱子上印有“拿一本,留一本。”(Take a Book, Leave a Book.)其实这里的“图书馆”更不像图书馆,美国《图书馆杂志》不知道吗?由此可见,美国人同样没搞清“图书馆是什么”。 图书馆是什么?由于社会变革,技术的进步等等原因,图书馆本身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当前的视觉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处于“读图时代”,图书馆面临着再次重定义。无论是反映事物现象的描述定义,还是揭示事物本质逻辑的定义,我们需要一个普遍认同的定义,为了理论研究建立共同“话语体系”,为了更好地走近民众、服务民众,为了图书馆事业与时俱进。不仅如此,如果图书馆是“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科学教育机构”被社会广泛认可,那么“图书馆是什么”是一个关系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或“定义”,需要社会公众的关注与参与。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的馆长保卫战
热度 1 libseeker 2011-8-12 11:09
2011年2月15日,美国《图书馆杂志》主编Francine Fialkoff发表了社论《银行家能管好图书吗?——无论时运好坏,图书馆需要图书馆员掌舵》(Can Bankers Keep Our Books?In tough times or good, libraries need librarians at the helm)。 故事起因是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梅克伦堡图书馆(CML)馆长Charles Brown因遭遇史上经济环境最为艰难时期,惨淡经营,离开馆长职位,2011年6月30日生效。继任者为无图书馆背景的银行经理与商务顾问Vick Phillips,这让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馆长更为措手不及。 社论末尾指出夏洛特梅克伦堡图书馆需要受过图书馆理念熏陶的领导人。 困难是暂时的,坚持就是胜利。(“Times have been tough before. Persistence pays off.”)因此,馆员应做一把手。 社论一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支持一方认为:“众所周知,许多职业的领导人有任职资格要求,我们图书馆领域同样应该有要求。”。反对一方批评图书馆杂志(LJ)和图书馆从业者在人家尚未就任之前就武断的批评人家不能共享“图书馆理念”。馆员也不是天生就是馆员,有许多具有其他职业生涯背景。此外不要太把图情硕士(MLIS)当回事(这个学位江河日下,让我们正视它吧)。我们不堪承受狭隘的图书馆文化。请让我们不要一味痛批,而应将重点放在理解、交流,并且尽可能更多雇用能帮助我们做得更好的人。 这场“保卫战”(辩论)仍在继续。 参考文献 : 1 Can Bankers Keep Our Books? | Editorial In tough times or good, libraries need librarians at the helm http://www.libraryjournal.com/lj/communityfunding/888847-268/can_bankers_keep_our_books.html.csp By Francine Fialkoff Feb 15, 2011 2 Feedback | Letters to LJ, July 2011 “Five senior librarians have left the library...and are better off now that no longer have to endure th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that was often...disrespectful...” http://www.libraryjournal.com/lj/ljinprint/currentissue/890881-403/feedback__letters_to_lj.html.csp
个人分类: 图林漫步|34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图书馆的事
热度 5 libseeker 2011-7-16 19:02
在图书馆工作时间久了,愈来愈觉得所谓图书馆的事,其实没图书馆多少事。原本计划这回暑假期间不想图书馆的事了。然而事与愿违,依旧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想起了三桩关于图书馆的事。 其一、关于图书馆机构设置。有位做馆领导的朋友琢磨机构设置的事情有一段时间了,同其进行了一些交流。图书馆内的机构设置长期以来很难都是各行其道,很难对话。也就是说没有形成规范的业务流程。“流通部”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部门,但是其名称,乃至其工作内容不尽相同。近年名称叫读者服务部的比较多,那位朋友认为“读者服务部太大,一个馆有三分之二多的人从事读者服务,部门下再分组,有些啰嗦,而且前些年有好多馆改叫读者服务部了,后来又悄悄改回来了。复旦大学就是这样。”很多高校图书馆由于并校办学或建设新校区等原因存在若干分馆,总馆有馆长,分馆也有馆长,而事实上现在好些分馆只承担局部功能,如读者服务(或者说“流通”),行政职务,也就是部主任(科级)。在实际工作中,据说有许多尴尬事,听说有所学校进行了改革,分馆统一叫“xx校区读者工作部”。其实还有更囧的事情,连“图书馆”的叫法都不着边际。“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算是回归“图书馆”,但有更多的“图书馆”隐姓埋名了。比如“图文信息中心”这个词貌似接受度很高。刚开始好像只是出现在部分职业类院校,现在貌似各类学校叫这个名字的都有。综上,关于图书馆机构设置,笔者的基本观点是能够自成体系,自圆其说就好,具体的机构名称及机构职能,最好是采用图书馆界比较广泛接受并认可的。 其二、关于书评。与重庆大学杨新涯先生交流获悉,“我的书斋”正在改版升级,下学期开学即将启用。“新版其中一个大变革是取消一些应用,主要是读书为主了。有升级的功能,书童-秀才-解元-进士之类的。也因此改变了借书的流程。原来是:借书-还书;现在是:借书-书评-还书(也可以归还以后书评)。如果不评价,也会占用借书量的指标。”我的反应是:现在很少人乐意写书评。当当网买书,售后会催写书评。我自个在他这个平台买过一些书,从来都懒得写书评。而且我有一个顾虑,如果像教务部门学生给教师打分,多是敷衍了事。但杨馆长踌躇满志,因为“流程再造,才是信息化的根本。很多行为都是强制引导的结果,循序渐进。如果是对大多数读者好的事情,就有推行的必要。总会有读者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尤其是现在来图书馆看书的读者。”笔者认为,重庆大学图书馆能够有力的推行改革,实属难能可贵。一下子全面开花,聚集人气更加困难。有所侧重,逐步拓展的策略更合适。“习惯”的养成需要时日。初期哪怕只有一小部分读者“本分”,改革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三、关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近年成了一个研究热点。近期读了一些资料,形成一些未成体系的思考。近期读到一个观点认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服务’”,各类型图书馆对应某一特定类型的服务,如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等。我的第一反应是,联想到“为人民服务”,不单是人民公仆在“为人民服务”,各行各业都是在“为人民服务”,如此一来,大家都在“服务”,如此这般,难以令人信服。关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若干元问题需要厘清或者做出必要的界定。是研究图书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研究不同图书馆类型(如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等)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是单个的图书馆与图书馆间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研究目的与任务通常比较明确、比较具体,通常围绕具体的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开展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竞争情报研究。而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其研究目的与任务就模糊得多。原因之一是,图书馆是制度安排的结果,至少是目前几乎不存在竞争。图书馆办的好与不好,在短时期内它不会消亡。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仍在继续,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基本淡出视野(或者朦胧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中)。国内的图书馆基本不考虑输入与输出问题,美国的若干图书馆相对比较重视这一问题,美国《图书馆杂志》近年搞公共图书馆服务评估定星,研究本身很美。首先,研究结果公开,研究方法透明,研究目的明确;其次,由《图书馆杂志》期刊策划、实施,彰显科学研究的价值;再次,研究思路清晰,数据翔实;最后,一级指标抓住“核心”,简洁有力,易操作。但它的意义也仅限于“所有参与的图书馆,无论是否为星级图书馆,都可以利用他们的分数与同行比较,为他们所在社区拓展服务,并且可以向有关方面倡导支持。”。综上,我国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假如仅仅是停留在完成一项若干项研究项目的阶段是远远不够的,理想的研究是,界定好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着力解决一点实际问题。 也许以上诸事,或许压根就不是事,或许还真就是个事。俺是有事说事,不当之处,还望方家不吝教正,期待有助于图书馆少点事。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442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图书馆发展的精彩之道
libseeker 2010-12-18 10:17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管理专业委员会于2010年12月13-15日在东南大学举办第三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论坛尾声头脑风暴环节有个主题是图书馆发展的精彩之道。论坛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先生解题说以往我们过多的讨论图书馆发展的生存之道,今天我们以阳光的心态来畅想一下图书馆发展的精彩之道。由于时间关系,这个论题在会议现场虽然颇受青睐,但并没有很好的风暴一下。陈进馆长阐释了一下其梦想,我的理解是馆长角度的无为而治之大治,馆内机构运转有序,馆员各司其责,馆长可以逍遥地找个阳光小屋喝咖啡。上海海事大学陈伟炯馆长富有激情地演说,赞同陈进馆长的理念,强调馆员要有硬功夫,让用户有求于馆员。图谋结合参会见闻,亦有所感想。 首先,图书馆发展的精彩与馆长的精彩唇齿相依。图书馆是馆长负责制,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论坛有多位大馆馆长为入侵者,比如前述两位馆长都是理工科教授、博导,复旦大学葛剑雄馆长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教授、博导,这些知名学者治馆,通过馆长的精彩与图书馆发展的精彩交相辉映。当前,图书馆在发展壮大,馆长的精彩也许需要进一步扩大为馆领导集体(包括书记、副书记、副馆长)的精彩,如果馆领导集体不够和谐,图书馆发展的精彩是奢望。馆领导集体一心一意谋求图书馆发展所形成的合力,图书馆发展的精彩是自然。 其次,图书馆发展的精彩与馆员的精彩相得益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图书馆的科学发展,馆员就是人之第一主体(用户屈居第二主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最革命性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发展、展示人的智慧,才能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参会期间上海交大图书馆同仁,从馆长、书记、副馆长、部主任到一般馆员,皆热情洋溢、意气风发,他们的的激情与阳光深深感染了我。馆员们管理、服务、技术、科研等诸多方面皆有声有色,他们有着一种职业自豪感,有锐意进取地拼劲。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009年度报告》,更加强化了这种感觉。馆员的学术交流与职业能力培训方面,成绩斐然,其呈现出来的精彩面貌大抵于此相关。 再次,图书馆发展的精彩之道在于共知共建共享、与时俱进。这句话似乎很大、很空。会议期间我浏览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009年度报告》、《东南大学图书馆2009年度报告》,前者是陈进馆长在会场向部分嘉宾派发的,后者好像是我自己从李文正图书馆一楼服务台前取阅的。我觉得这样的举措非常好。这是在书写历史(图书馆发展史)、尊重历史、创造历史。会议期间的大会发言也有人提到图书馆做的工作要让图书馆的领导和读者(用户)知道,这其实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互知互信互赢。年度报告这种呈现方式,一举多得,有利于图书馆宣传自己,同利于图书馆反思自己,有利益图书馆提升自己。图书馆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并驾齐驱,手机图书馆、云计算、RFID、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馆的发展因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而更加精彩。 图书馆发展的精彩之道在于传承与开新并举。传统的服务,比如阅读推广等做细做实亦同样精彩。图书馆发展的精彩是有道的。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科技查新的思考
libseeker 2010-11-16 19:24
科技查新,简称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的要求,围绕项目科学技术要点,针对查新点,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手段,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查证其新颖性和先进性的情报咨询服务工作。 科技查新工作的萌芽于《专利法》刚实施的1985年。至2008年,原国家科委、加上教育部批准的分布于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部级查新机构,各部委设立的科技查新单位等超过300家,主要有综合性信息咨询机构、行业专业性信息咨询机构、高校图书馆三大系统。科技查新主要目的:申请科技立项、科技成果鉴定、成果申报奖励、申请专利、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其它。查新报告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课题的技术要点:根据用户提供的研究报告及其它技术资料写出的课题的概要,重点表述主要技术特征、参数、指标、发明点、创新点、技术进步点等。(2)检索过程与检索结果:包括对应于查新课题选用的检索系统、数据库、检索年限、检索词、检索式及检索命中的结果。(3)查新结果:对查新课题与以上命中的结果进行新颖性及先进性对比分析,最后得出查新结论。 笔者所在馆认为,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调整和提高,随着新一轮沿海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为连云港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必须创新,高层次的参考咨询工作必须起步,在多方帮助与支持下,与某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站达成意向建设分站,争取抓住这个机遇,乘势而上,填补我校及连云港地区科技查新空白,逐步推广科技查服务,争取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建设科技查新分站入手,创新参考咨询工作,打开参考咨询工作新局面,使我校的参考咨询工作适应学校办学层次的调整和提高。笔者高度赞同这一定位。 所在学校为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等。根据学校网站2010年1月的资料,429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116人;656位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其中博士160人。60多位教师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2008年被SCI、EI、ISTP、SCIE等收录论文136篇;2009年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25篇,EI收录的104篇,ISTP收录的15篇,SCIE收录的32篇。2008年专利19项,科研项目39项,科研成果奖16项;2009年专利56项,科研项目39项,科研成果奖5项。透过以上数据,本人认为开展科技查新工作是大有可为的,于学校的发展及图书馆事业的进步是大有益的。 本省一兄弟院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为教育部科技查新中心南京工作站、水利部科技查新站等一级查新单位的代办站,是其所在地区唯一具有省级查新资质、能够为企业成果鉴定、基金申请、产品立项等出具省级以上认可的科技查新报告的查新部门。。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学习榜样,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杨薇炯认为,我国科技查新存在的问题包括:查新管理缺位;查新无统一规范标准;资源配置及分布与查新发展不平衡;查新质量与当今社会需求不协调;查新服务缺乏创新;用户对查新的认知不足,重视不够。应对之策是:着力查新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规范标准;加强资源建设,提高文献保障;提高队伍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查新业务,提升行业水准;加大查新宣传。笔者所在馆开展科技查新工作可谓任重道远。当务之急是,制定并落实查新队伍培养计划(比如,3年内培养3-5名查新员,并在此基础上培养1-2名查新审核员。)。期待学校及图书馆有关决策者高瞻远瞩,准确定位,英明决策,执行有力,心想事成。 参考文献 : 肖沪卫主编.科技查新:研究与实践._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0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4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观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系统有感
libseeker 2010-11-5 11:15
浏览了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系统及2004年的《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填报和改版工作情况汇报》PPT,有所感想。一己之见,不当之处,恳请教正。 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是关于高校图书馆的统计数据库。2001年网络事实数据库开发成功,图工委秘书处购买服务器一台,主要用于网络统计数据库的运行,兼用来建设图工委的网站,发布图工委的文件和新闻。及时、准确填报数据库的意义包括:存史,为高校图书馆史,中国图书馆事业史准备材料;存档,督促建统计档案,本馆保存、备查,为馆史、校史准备资料;自我评估,利用数据库的排行榜功能,有助于了解本馆在全省、全国高校图书馆中的地位、进步和落后情况;论证、说服:充实、准确的数字有助于我们写出更加科学严谨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有助于我们以数据来说服学校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以保证本馆的先进地位或赶超同类型图书馆。完善和发展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那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管理、咨询、研究、指导图书馆工作的有效工具。而且因为是高校图书馆治理最高层教育部牵头,理当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2010年11月5日,我看到的情况是。2009年的数据,江苏省上报率为8%,共有7个图书馆已上报信息,还有82个图书馆未上报。。上报情况好的有:上海共62个图书馆(缺7个),上报率88.7%;陕西共75个图书馆(缺15个),上报率80%;浙江共81个图书馆(缺22个),上报率72.8%。所获2004年的历史数据为:2003年各地图书馆上报率:前三名,上海78%,北京74%,陕西69%;后三名,新疆5%,云南与西藏未填报。 准确是数据统计的生命线,已上报的,填报的质量如何呢?参差不齐。比如G2 日开放小时数,有的馆填89小时,有的馆填168小时(整成724)了。上海图工委张惠君曾于2009年1月6日作过《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系统填报项目常见问题讨论》报告,上海的填报情况相对较好。 从《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填报和改版工作情况汇报》看,教育部图工委对需要改进的问题了如指掌,但是改进的实际行动滞后了。尽管如此,填报工作还是非常有必要认真进行下去,及时的并尽可能准确的填报。 我国图书馆治理的基本情况:在制度环境方面,我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大学和各种机构的自治地位普遍较低,法治程度较低。在图书馆治理机制方面,政府和准政府的公共机构(即通常所说的企事业单位)承担主要的图书馆设置者的责任,政府基本垄断了图书馆服务;在治理结构方面, 实行非常严格的单向管治,图书馆普遍缺乏自主地位,利益主体例如读者缺乏足够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和机制,治理结构单调,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政府、主管机构一馆长型的治理结构,决策过程不够透明和民主。(见:黄颖、徐引篪.图书馆治理:概念及其涵义.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24-26) 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系统运行10年了,是目前这样的一种状况,笔者认为与图书馆治理者有关联。教育部、教育厅、各高校校领导、乃至馆领导,更迭频繁,若干政策的延续性,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7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图书馆员地位有感
libseeker 2010-11-3 15:35
读到一条关于高校图书馆员的言论:图书馆的也叫老师?请问教了几个学生?就这样的素质,不要往教师里面拨拉。图谋的第一感受是伤自尊了,但冷静想想那话,联系高校图书馆员工作实际,颇有几分感伤。 联想起longway的日志《图书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 http://librarysalon.com/space-60-do-blog-id-4993.html )。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开设了一些学分课程,比如图书馆概论、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这些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上过的都说好(这句话忒XX啊!),教学评估成绩也很好。尴尬的是,新加入到这个课程教学队伍的年轻馆员却无法通过校人事处办理教师资格证。该校人事处就此问题我们曾多次咨询北京市教委相关管理人员,得到的回复是:凡担任图书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都不被认为在教师岗位上,因此毕业后直接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均不得办理教师资格证。按照国家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人员分类管理的思想,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比较高,目前有不少专家和有关管理部门发文,呼吁尽早实施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从高等学校发展的角度,图书馆从业人员辛勤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应建立符合其发展的职业资格制度,以便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图谋读这篇日志的即时感受是:为longway所做的努力而感动!如果多一些这样的努力,图书馆员这一称号也会有些味道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江苏省搞的定编定岗,将其分为三类:非教师专业技术、管理、工勤技能。可能还有个别强势的馆领导能弄到双肩挑(教师、管理)的指标。 进一步的感受是,即便像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馆员,素质不算低,教了不少学生,取得了一定成绩。校人事处无法承认其教师资格。直面现实,图书馆员的地位是比老师低的。从高等学校发展的角度,图书馆从业人员辛勤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应建立符合其发展的职业资格制度,以便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然而职业资格制度距离我们尚很遥远。期待图书馆治理(指图书馆所有者及其代表对图书馆的管辖和控制)者及图书馆人切切实实有所作为,这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为高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5556 次阅读|1 个评论
18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先驱——周永年
libseeker 2010-7-19 06:51
摘编自:来新夏.中国图书事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224-225 周永年(1730-1791年)是18世纪中国图书事业的先驱者,他的思想和事业在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清代前期,在公私藏书日渐丰富、书籍流通日益频繁的情况下,有关书籍收藏和流通理论也有发展,其代表作是清初曹溶(16131685年,明崇祯十年进士,官御史。)的《流通古书约》和乾隆年间周永年的《儒藏说》。 周永年字书昌,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周永年藏书丰富,学术渊博,曾参加过《四库全书》的纂修和《四库全书总目》的编写,是乾隆时期有名的藏书家和学者。儒藏说是他于中进士之前在故乡读书期间提出的。在此之前,明末藏书家曹学佺(1574年-1646年,著名的官员、学者、藏书家和殉国者,闽中十才子之首,闽剧的始祖。),就已提出过儒藏说,但曹学佺的儒藏说不过是想以一个之力搜集历来的儒家经典和解经著作汇为一处以与释、道两藏相媲美,而对于这些书籍的保存和流通等问题没有涉及。周永年的儒藏说远较曹之儒藏说为具体,他跳出了历来私人藏书的小圈子,提倡由社会承担起藏书的责任,使藏书为社会服务。他主张将天下图书分藏于天下学宫、书院、名山、古刹,让负超群之姿,抱好古之心,欲购书而无从的寒门窭士使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自己也觉得这种设想未免悬鹄过高。为此,又提出一个比较具体的方案,即由各县之长官、各地之巨族出面倡议,与当地名胜之处建立义学义田,接受藏书家之捐书和赠款。各地义学,应将其藏书编为《儒藏未定目录》并相互传钞,从而使士子知古人著作之存佚情况。同时,各义学各置活版一副,将秘书不甚流传者刊印行世,分而藏之,以使奇文秘籍,渐次流通。至于义学书籍的收藏和田产的管理,须共推一方老成三五人,经理其事。对于来此就学的寒士,则酌情补助。或供其饮食,或量给束脩,以免其内顾之忧。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除在相识的学者中广为宣传之外,还实地实验,亲自置买田地,建立借书园,并将自己的数万卷藏书移置其中,以为好学深思之士创造博稽载籍,遍览群书的条件,他的这一切举动感动了他的好友桂馥(17361805,著有《缪篆分韵》、《续三十五举》、《札朴》、《晚学集》、《清朝隶品》、《诗集》等为清代杰出学者、著名的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也将自己藏书全部赠给借书园。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周永年生前,其中藏书便一再散失。周永年死后,借书园也随即夭折。借书园的试验虽然失败了,但是周永年提出的儒藏说却因他自己和朋友的宣传而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年轻时代的周永年心中即装着普天下的读书人和利在万世的藏书事业,力倡儒藏说以存天下之书,主建借书园欲使一家之藏广之于天下。儒藏之说源于明末曹学佺,周永年把它提高到理论层面加以阐述,并作《儒藏说》以明其意,在文后的《儒藏条约三则》中,制订了周到的实施细则,便于实施。为建儒藏,大声疾呼,且身体力行建起了借书园。借书园是周永年的藏书处,更是其《儒藏说》理论的自我实践,具备近现代图书馆的两大功能保存文献和传播文明,是近代公共图书馆之滥觞。在那个时代,藏书家们的宋椠元钞往往藏之深阁,秘不示人,完成儒藏理想,赖周永年个人之力是行不通的。但是,儒藏说一出,便得到士林诸同志的响应,而《四库全书》的编纂思想和择弃原则,正是周永年在《儒藏说》中力倡的。(参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494606.htm )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4191 次阅读|1 个评论
搬万卷书的思考
libseeker 2010-7-15 07:18
作为馆藏大调整的壮丁之一,在为期4天的劳动过程中,我主要负责搬运图书,大概搬运了3万多册图书,而且大多搬过两次,有的甚至更多次。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此番经历搬万卷书,大概会是百年一遇,一边搬,一边在做一些观察与思考,勉强算作读过万卷书,写点读书笔记。 书标脱落问题。贴在书籍上的索书号(书标),有很大比例脱落了。书标需要及时修复,否则无法利用。据我的观察,重新贴这个书标比较麻烦。须先根据条码号,在系统里查出该书的索书号,刚开始的书标是批量打印出来的,重贴时估计得用签字笔写更为便捷。假如编目过程中的贴条形码环节能用铅笔在条形码附近书写一下,也许是利大于弊的。此外,书标最好是在编目过程中贴书标环节能用胶带加固一下,一是因为该部位在使用过程中磨损比较严重,二是易脱落,特别是在大批量倒架或打包的时候。 图书是怎么排架的?特别是遇到小圆点等特殊符合怎么排?如果了解了怎么排的规则,找书也要好找得多。笔者只是粗略了解,借此机会进一步理理清。图书馆的图书都是按索书号排架的,即先按分类号、再按书次号排架。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书架)正面后背面,依次进行。按分类号排时要对位排列,即先比较一级类号,一级类号相同时,再比较二级类号,以此类推。分类号数字的排列,严格按照小数制的排列方法。分类号越长,表示的学科范围越窄,越专。不同类书的排架,先比较一级类号,一级类号相同时,再比较二级类号,以此类推。同类书指的是分类号相同的图书,先按种次号(斜杠/标示)由小到大排列;如果种次号相同,再按辅助区分号由小到大排列。各学科门类中出现仿分复分时,已融入到分类法中,没有额外的标记符号,排架方法与一般的书刊排列基本一致。总论复分和分类法各类通用的复分,则需要加上特定的标记符号。优先级为:点杠冒括等(谐音:点岗冇阔等。含义:查岗不久等)。点指小圆点,为使号码清楚醒目,易于辨认,通常在分类号码的三位数字后,隔以小圆点;杠指总论复分号-;冒(号)指组配复分号:;括(号)指国家区分号();等(号)指时代区分号=。 馆藏发展问题。 馆藏发展指在可控的范围内组建并管理图书馆文献,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借阅一体的社科文献中心(不含外语类、经济类、文学类),只能容纳5万册左右藏书,180个阅览座位。很大比例有5个以上复本,甚至有的超过10本。目前大都保持3本,其余复本转移到二线书库。这样处理是很有益的。馆藏空间很有限,需要精打细算需求效益最大化。中文文献的半衰期约为6年,外文文献的半衰期约为8年。考研类图书老化的速度更快,估计半衰期约为3年,如果超过6年,该进三线书库,甚至直接剔旧了。 图书遗失问题。将新书借阅中心图书彻底对口分散,本来可以采取按类批量调拨,直接打包处理,这样更加便捷有效。然而采取了逐本调拨,据说主要原因是涉及图书遗失问题,新书借阅中心有数百本图书遗失(约为1.6%,我不知道这个比例是否属于正常范围),担心下一步职责界定更加复杂化,因为涉及了多个馆藏地。图书遗失的具体情况很复杂,有的图书是因为乱了馆藏地,一时半会难以察觉,有的图书是因为书标脱落等原因,未及时修复到位,大量图书逐本调拨可能存在遗漏,有少量图书可能真是被偷了。 其它一些小细节。图书形态各异,条形码难找。比如有的图书加了保护套,需要先给它脱掉外套;有的图书有很多空白页,要翻若干页才找到;有的图书是从后往前编排的,也就是条形码在书的最后几页。书架上的书,有的踮起脚尖都难以够到;有的恨不得趴在地上才行;有的书架非常满,有的比较空,控制起来有一定难度,比如政治类(D类)图书非常多,而哲学类、军事类则比较少;有的书很另类,比如艺术类图书,形态万千,常规书架难以安身。如此等等。 馆藏大调整是比较忌讳的。劳心劳力是必须的,还将产生诸多并发证及后遗症。比如因打包及搬运损坏甚至损毁了图书、因书标脱落等影响了图书的正常利用,因大量图书的逐本调拨且经手的人多存在一定比例的遗漏处理一方面,图书馆需要制定馆藏发展政策,系统地确定本馆文献资源长期发展策略以及具体实施规范;一方面,我认为全员参与的馆藏大调整,是很好的馆员继续教育机遇,有道是实践出真知,图书馆需要及时认真思考、总结馆藏大调整中的得与失,于图书馆馆员有益,于图书馆事业发展有利。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4736 次阅读|4 个评论
甘肃省市县图书馆现状
libseeker 2010-7-8 11:22
郭向东、陈军《甘肃省市县图书馆信息化现状调研与分析》(参见:郭向东、陈军.甘肃省市县图书馆信息化现状调研与分析.图书与情报,2010(3):77-81)提供了甘肃省市县图书馆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其中部分数据由甘肃省图书馆研究辅导部提供,数据截止日期为2009年底),对全省具有完全馆舍、独立建制的91个市(州)、县(市、区)图书馆进行调研,调研内容:硬件资源(馆舍面积、计算机硬件系统、网络出口);软件资源(业务管理自动化软件);人才资源;信息资源(总藏量、自建数据、网站建立时间)。 馆舍面积:1000平方米以下29个,占市县图书馆总数比例为31.86%(其中景泰县图书馆为3平方米,临夏县图书馆为25平方米)。皋兰县图 书馆在拆迁新建中,和政县有馆无舍,临潭县图书馆不详,文县图书馆、康县图书馆、礼县图书馆、徽县图书馆灾后重建中。5000平米以上的 有4所,分别是:酒泉市肃州区图书馆5070.9,天水市图书馆6600,白银市图书馆8860、兰州市图书馆8727、金昌市图书馆11000。 馆藏情况:低于10万册的71个,占市县图书馆总数比例为78%(其中低于1万册的3个,分别是西峰区图书馆0.7万册,合作市图书馆0.5383万册,迭部夏图书馆0.662万册)。馆藏量位列前3位的分别是:兰州市图书馆50万册、白银市图书馆34.4万册、天水市图书馆30万册。 计算机硬件:37家图书馆配置了服务器,占市县图书馆总数比例为40.65%;53家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网络出口带宽多为10M。其余图书馆仅有1台或数台工作用电脑,17家图书馆无电脑及周边设备,它们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甘南、临夏两州。2009年建设文化工程县级支中心57个,其余29个县将于2010年完成支中心建设。 业务管理自动化:33个图书馆实现业务管理自动化,占市县图书馆总数比例为36%。Interlib共有19家,为文化共享工程招标产品。Unicorn为甘肃省图书馆选用的业务管理软件,有白银市图书馆、张掖市甘州区图书馆、甘南州图书馆、陇南市武都区图书馆在用。其余的均为中小型图书馆管理软件,各有1-2家选用。只有8家图书馆建有网站,占市县图书馆总数比例为8.8%。 馆员队伍:总人数不超过10人(含10人)的图书馆54个,占市县图书馆总数比例为59.3%;多余10人不超过20人(11-20)的图书馆24个,占市县图书馆总数比例为26.3%。阿克塞县图书馆只有1人。16个图书馆有高级职称人员;除甘南州图书馆外,其余市州级图书馆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了70%;甘南、临夏、陇南三市州以外的其他大多数县市级图书馆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了总人数的35%。 郭向东、陈军调查结论:总体局势不乐观、信息资源类型单一且总量偏少、业务管理软件不统一、从业人员不稳定,甘肃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图谋的感想:透过郭向东、陈军两位先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甘肃省市县图书馆的状况。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区域差距相当大,如果有条件的图书馆、社会团体、个人或其他社会爱心人士实施援建、对口帮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个人分类: 图林漫步|3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书馆技术人员能“转行写论文”吗?
libseeker 2009-10-3 08:31
有网友在《 高校图书书馆技术人才状况堪忧 》博文后留言:现在图书馆的技术人员不是转岗就是转行写论文去了(在图书馆论文比技术值钱)。。我的回复是:转行写论文那也太离奇了,这个年头,写论文不赔钱就相当不错了,若能成为钱途,实在是稀奇。因为笔者对图书馆技术人员有一定的了解,特此进一步说说图书馆技术人员能转行写论文吗?期待有助于消除误解,且有助于图书馆技术人员快乐工作。 时下,衡量一个人价值的社会标准,归根结蒂,很大程度上是钱。不管你个人认同与否,世俗通用标准如此。有朋友夫妻俩身为高校讲师,均为在读博士(在职攻读),小孩四岁了,在上幼儿园。他们的感慨是经济太寒酸了,小孩班上的孩子们的父母都很是潇洒,出手大方。小孩常追问爸妈什么时候买车呀?班上的同学家都有车了。人始终是社会的人。他们的进一步的认识是该多挣钱,能上博士更应该能赚钱。图书馆技术人员同样是凡人,其人生观、价值观,想必是与时俱进的。 图书馆论文比技术值钱吗?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技术是无价的,无价有时就是一文不值的同义词。图书馆论文的价值体现在晋升职称有硬性要求;若干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有对论文奖励的政策,鼓励图书馆科研。我所在的图书馆的情形是,现有科研政策是,学校有对论文进行分级奖励。分为一级权威、二级权威、北大版核心(除权威之外的其它期刊)、一般期刊(省级公开出版物)等四级。《中国图书馆学报》是一级,《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是二级。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可能会有盈余,也就是奖励会超过版面费之类的付出,如果是在一二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则有一定数额的经济回报。一般期刊奖励标准是200元,通常都是版面费大于所获奖励。众所周知,一二级刊物都是双月刊,每种期刊每年发文量150篇左右。据说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现有委员300多人。要在一二级刊物发表论文是有一定难度的,由此可见一斑。换言之,通过写论文赚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看来,图书馆技术人员转行写论文是行不通的。但是图书馆技术人员多写论文确是有利于自身发展,也有利于图书馆工作。因为图书馆技术人员的工作通常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结合工作撰写的论文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相比若干拼凑文章更加容易发表。写论文可以促进学习与思考,如若论文得以发表,一方面是一种激励,一方面可以早日完成职称论文相关要求,从而及时晋升职称)。论文的价值实现通常通过公开发表,光写不发表就如只开花不结果,这是不妥的。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一般操作性的、概述性的技术论文已经很难发表了,建议浏览《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了解大致趋向。围绕图书馆工作,具备一定理论基础,遵循学术规范,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且有一定典型意义可资更多图书馆参考借鉴的论文比较容易发表。
个人分类: 图林漫步|5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情专业干什么
libseeker 2009-8-11 08:49
常有朋友问起图情专业学什么、干什么?昨天被在德国学习媒体专业的朋友再次问起,我的回答是,干什么的都有,强项是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这样的答案显然是挂一漏万,敷衍了事的。随即进行一番学习与思考。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非常好的参考答案,那就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 在2009年1月27日通过的《图书馆事业核心能力》(ALA Core Competences of Librarianship )标准。这份标准界定了所有在美国图书馆协会授权的图情硕士教育所应教授的基本知识。此外,各类型的图书馆员还需要进一步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之外的专门领域知识。 根据 秦健教授介绍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 在1992年曾经出过一个图情硕士program标准,其中包括六个方面:价值观和目标,课程,教师,学生,管理与财务支持,设施。2008年探讨新的图情硕士教育标准(图书馆事业核心能力)。2009年正式发布的标准,与2008年征求意见稿大同小异,略有补充。 图书馆事业核心能力(共8条,40点。采用秦健教授的翻译。): 1. 行业基础 (Foundations of the Profession): 1A. 图书馆信息行业的伦理、价值、及基本原则 1B. 图书馆情报人员在促进民主原则、知识自由、思想多元化方面的作用 1C 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的历史 1D 人类交流的历史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1E 现有的各类图书馆和其它信息服务机构 1F 国家和国际社会、公共、信息、经济、文化政策以及对图书馆和信息行业有重要影响的趋势 1G 图书馆和信息机构运作的法制框架(如版权法和知识产权法) 1H 有效的为图书馆、图书馆员、及其他图书馆工作者、图书馆服务做宣传的重要性 1I 分析复杂问题并建立解决适当办法的技术与方法 1J 有效的交流技能(说与写) 1K 特殊专业领域的证书和执照 2. 信息资源 (Information Resources): 2A 与记录知识和信息生命周期即从产生到处置的各个使用阶段有关的概念和问题 2B 与资源采购和处置有关的概念、问题、方法,包括评估、选取、购买、处理、存储、和de-selection 2C 与各种收藏管理有关的概念、问题、方法 2D 与藏书维护有关的概念、问题、方法,包括保存和保护 3. 知识与信息组织(Organization of Recorded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3A 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组织和表述原理 3B 组织记录知识和信息所需的发展、描述、和评估技能 3C 编目、元数据、索引、分类标准的整套体系和用于组织记录知识和信息的方法 4. 技术知识与技能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4A 信息、通讯、及有关技术,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图书馆和其它信息机构的资源、服务、和利用 4B 与行业伦理、规范、应用一致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与工具 4C 评价评估以技术为支持的产品和服务的规格、效用、成本效益 4D 确定和分析为识别并实施相关技术改良的新兴技术和创新所需的原理和方法 5. 参考与读者服务(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s) 5A 为个人和读者群提供相关、准确地记录知识和信息的参考与读者服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5B 用于为用户使用的多元信息来源中检索、评价、综合分析信息的技术方法 5C 用于与读者有效互动来提供咨询、调解、指导他们利用记录知识和信息的方法 5D 信息素养/信息技能技术和方法 5E 面向特质用户群体促进和解释概念和服务的宣传原理与方法 5F 估价与应对多元化用户需求、用户群体、用户偏好的原理 5G 用于估价现有和新兴情况来设计实施适当服务与资源开发的原理与方法 6. 研究 (Research)) 6A 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基础 6B 本领域的主要研究发现和研究文献 6C 用于评估新研究的实际和潜在价值的原理和方法 7. 继续教育与终生学习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7A 图书馆和信息机构中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7B 图书馆在用户终生学习中的作用,包括对终生学习的理解化为提供高质服务和提高为终生学习所利用的图书馆服务 7C 学习理论、教学方法、成绩衡量、以及这些在图书馆和信息机构中的应用 7D 与教授和学习记录知识和信息的查询、评价、使用有关的概念、过程、和技能有关的原理 8. 行政与管理 8A 图书馆和信息机构中的计划、预算原理 8B 有效的人事实践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原理 8C 估价和评估图书馆服务及其结果的概念与方法 8D 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和所服务的群体发展合作伙伴、协作、网络、及其它结构 8E 变革型领导的概念、相关问题与方法、原则性(图谋注:该条为正式版新增) 笔者认为,关于图情专业教什么、学什么、干什么,目前我国缺乏相关标准与规范,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制定的标准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可资参考借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相关资料 : 秦健.图情硕士教育标准小议(1) http://info-sphere.spaces.live.com/blog/cns!196FC98B56522EB9!339.entry TED.ALA通过图书馆事业核心能力提案 http://libraryviews.blogsome.com/2009/03/03/811/ ALA Core Competences Web site http://www.ala.org/ala/educationcareers/careers/corecomp/index.cfm ALAs Core Competences of Librarianship (.pdf) http://www.ala.org/ala/educationcareers/careers/corecomp/finalcorecompstat09.pdf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293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湖北省职业院校图书馆行为规范》喝彩
libseeker 2009-6-25 22:11
读书骨精《 暴强AV: 图书馆的书姐、书哥们 》标题剑法博文。原来是在大力宣传继武汉工业学院图书馆推出《 图书馆欢迎你 》行业大片后,湖北省高职高专图书馆协会又精心推出《 湖北省职业院校图书馆行为规范 》视频。 武汉工业学院图书馆推出的《图书馆欢迎你》,我非常喜欢,也曾努力做些宣传工作。我为什么喜欢他?因为去年年底我自己也曾根据《北京欢迎你》改词,由同事们在所在图书馆元旦晚会上演唱。我当时的改词主导思想就是,通过娱乐的形式宣传图书馆服务理念,突出以人(馆员与读者)为本,抒发职业自豪感,促进敬岗爱业。虽然是小儿科,但整个过程,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图书馆欢迎你》,当属我个人想做却做不起来,理想中的完美作品之完美展现。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笔者不得而知。欣赏到这个作品,笔者感觉到咱们图书馆人有力量,充满了喜悦与自豪。 欣赏《湖北省职业院校图书馆行为规范》,我忍不住为其欢呼,为其喝彩!吴慰慈、张久珍认为,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研究应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己任,这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湖北省职业院校图书馆行为规范》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它意义非凡。我们曾多么渴求图书馆职业教育及行为规范,千呼万唤,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或云深不知处。《湖北省职业院校图书馆行为规范》与时俱进,推出如此通俗、生动的多媒体教材。 《湖北省职业院校图书馆行为规范》,因为是首次探索与实践,存在些不足亦在情理之中,不必求全责备。图书馆工作有许多是大同效益的,我通过欣赏39分钟的视频,象我这样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了10年,经历过图书馆学研究生学习的人,我感觉很受教育、很受益,图书馆很需要。我在想,图书馆行为规范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高校图书馆行为规范、公共图书馆行为规范,也可以是某个馆个性化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图书馆抽点时间作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内容,比若干次业务学习或者专题讲座更有意义。 《湖北省职业院校图书馆行为规范》实践再次表明:咱们图书馆人有力量!Yes we can,只要Yes we do。期待更多图书馆行动起来,不妨先从欣赏《湖北省职业院校图书馆行为规范》开始。 图书馆主题多媒体资料辑 : 湖北省职业院校图书馆行为规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0enhg.html 视频下载地址: http://www.scal.edu.cn/xuebao/ZWMV_1.wmv 视频。39分钟。 图书馆欢迎你.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2MzE1NjQ=.html?full=true 视频。武汉工业学院图书馆出品。 金图欢迎你.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yMTA3OTI=.html 视频。金陵图书馆 馆员欢迎你 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41209713.html 下载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4707562 根据《北京欢迎你》改词。图谋试唱。2.9M。 挑战主持人图书管理员篇 曾经为国家图书馆做国贡献的名流介绍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9333499659930 黑妹为图书馆工作步骤排序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9941153774506 国家图书馆人员现场秀精彩绕口令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9333250860874 国图工作人员教你如何应对撕书者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9942251357428 考核职业队:主持固定主题展览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9942957811567
个人分类: 学习日志|4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