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龟儿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学术界:海龟、龟儿子和龟孙子
热度 90 hongfei 2012-12-24 18:48
中国学术界:海龟、龟儿子和龟孙子
中国学术界:海龟、龟儿子和龟孙子 2012.12.24 在中国学术界分海龟与土鳖,实际上非常不恰当。 不仅现代科学和教育源于西方,就算是纯粹的国学大师陈寅恪,王国维这些人,也都是海龟。另外,解放前国内的很多大学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教会和基金会等直接开办的,教师里面几乎不是留洋的就是外国人。即使是新中国的大学,其主要教师还是那些留过洋的人,不管是东洋、还是西洋、甚至是老毛子,以及他们的学生。所以,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除了海龟之外,就是一帮龟儿子、龟孙子,甚至龟末末。只不过那帮龟儿子和龟孙子常常会数典忘祖,自称土鳖。 所以,吴飞鹏兄的那篇《外国土鳖都很好,中国的土鳖要争气》博文,其实应该改名为《外国土鳖都很好,中国的龟儿子、龟孙子要争气》。 吴飞鹏《外国土鳖都很好,中国的土鳖要争气》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814-645450.html 其实所谓外国的土鳖,原则上也都是龟儿子和龟孙子。 何以如此?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很多科学家都是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和做过访问学者进修。那个时候在很多领域如果要在美国的大学谋个职位,如果不是从欧洲大陆回美的海龟,很难获得个像样的职位。 2005年我太太在北京采访德国DFG(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当时的主席Ernst-Ludwig Winnacker教授,跟他提到当年德国科学对美国科学的影响,以及美国教授的德国经历,Winnacker教授回答说:“ Not any more。德国科学现早已经不再领先世界了。现在德国要在大学和研究所找到一个教授或者高级职位,没有在美国留学或者顶尖的大学和实验室任职的资历也非常困难。 ”Winnacker教授的简历上他本人就于1968-1972年间在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做过博士后,然后才回到德国开始自己的海龟生活。 前一段时间,本来有个德国名校毕业的博士因为有合作关系说要考虑到我们PNNL来做博士后,结果他改了主意,说要到美国长春藤大学去做博士后,其中正在考虑的一个地方是我以前读博士的研究组。他改变主意的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他说现在在德国要有机会成为教授,最好要有在美国长春藤或者equivalent的学校,比如MIT,Stanford之类的地方,的研究经历,否则会处于不利地位。 尽管我早就知道Winnacker教授所说的话,但对于一定给要到美国的Ivy League或者Ivy League Eqivalent这样的事情,我也是头一次听说,所以和吴飞鹏兄一样感到惊诧。看样子,德国学术界对于大海龟比龟儿子还是要更为重视。所以,对于吴飞鹏兄的那个著名问题“ 我不知道欧洲那几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界领导或者领袖人物是否因为留过学获得博士学位而被认定为领袖,更不知道他们是否因为其工作得到过中国教授的赞美而获得很高的奖赏,从而获得了领导权力,制定各种政策,要求别人都按照执行。 ”的答案是什么,俺已经有些糊涂了。 按照这些事实,吴飞鹏兄的那篇《外国土鳖都很好,中国的土鳖要争气》博文题目,就应该改成《外国海龟和龟儿子都很好,中国的海龟和龟儿子要争气》。因此,中国学术界的问题,主要还是自己的海龟和龟儿子不够成器的问题。这让我想起1982年美国人拍的反映美国载人航天工程历程的电影《The Right Stuff》中的一句台词说:Our Germans are better than their Germans。那是说美国和前苏联都从前纳粹德国俘获了不少火箭科学家(Rocket Scientists)为自己服务。其中很多人还是当年钱学森陪着他老师von Karman亲自前往德国审问和甄别之后带回来的。很多人以为中国人自己的火箭靠几个土鳖就弄上天了,那是自欺欺人。事实上,中国的火箭的确是是海龟和龟儿子们弄上天的。 钱学森,冯卡门和普朗特 三人(1945年 德国) (图片来源链接: http://bbs.tiexue.net/post_5722026_1.html ) 钱学森上校、冯卡门将军与普朗特教授(1945年 德国) (图片来源链接: http://bbs.tiexue.net/post_5722026_1.html ) 所以,那些自诩土鳖的龟儿子和龟孙子们(科学网上的陈安老弟说他在中国科大接受过华罗庚弟子的教诲,自然是地道的龟孙子),最好先把自己的身份弄清楚。不要搞不清楚自己最多只是退化品种,还真以为自己真属于什么不同的门派,还做出一副要跟自己人决一雄雌的样子。前几年钱老对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钱学森之问“,不就是在抱怨这些龟儿子和龟孙子们退化了这一简单事实么? 当然,不同的海龟、龟儿子和龟孙子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吴飞鹏兄说1990年以降,有些海龟和龟孙子把中国学术界搞坏了,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究竟是什么样的海龟和龟儿子们把事情搞坏了,才会对事情有所帮助。 比如,吴飞鹏兄说: “仔细回忆一下,为何一进入1990年以后,我们的科研开始进入虚无化和模仿化,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大批的海龟博士走上了领导岗位,一次次的换领导换来换去都是海龟,而这些海龟都号称自己是国际知名的科技精英,都在国际知名的大学里学过科研,学会了美国大学的科研方式,以为美国大学教授的科研就是美国科研的全部,美国大学教授就是科研的标准,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口号下,去掉了深厚积淀和底蕴和实质内涵,炮制了一个简化版或者叫傻瓜版美国大学的科研标准就成为了中国科研的标准。” 这就怪了。因为据我所知,从1990年以来,中国学术界从美国回来的海龟很少,走上领导岗位的更少,就不用说是长春藤或者行春藤等价的美国海龟了。那些人怎么可能自己声称自己是“都在国际知名的大学里学过科研,学会了美国大学的科研方式”呢?以我的经验,过去十几年每当我在国内谈到我在美国大学和公司的研究经验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回答都是:“你那是美国经验,要考虑我们中国的国情,我们这里实行不了。”他们说这话的时候,好像是我就没有在中国学术、工作和研究的经历,对中国的事情毫不了解一般。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就只能在心里说:“这帮XX的龟孙子。” 实际上,吴飞鹏兄尽管怪错了人,但他却是说出了一个真相,就是“ 那些人是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口号下,去掉了深厚积淀和底蕴和实质内涵,炮制了一个简化版或者叫傻瓜版美国大学的科研标准就成为了中国科研的标准。 ”不过,在这里“美国大学”四个字其实应该改成“中国大学”或者其它什么大学,因为无论如何把美国大学的科研标准怎么简化,也简化不出吴飞鹏兄所说的这种“中国科研的标准”。 那么,什么是美国大学的科研标准呢?无论怎样复杂化还是简化,美国大学的科研标准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基于同行评价的tenure评价体系。这一套评价体系,华人世界的不少大学用起来都得心应手,比如说1993年建校之后就办得风生水起的香港科技大学。 《国内学术界为什么要用Tenure考评制度来拯救?》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645080 作为一个美国回来的海龟,俺最不理解的事情是什么样的龟儿子和龟孙子们会把那些不是真正的美国海龟给自己发明的荒唐的完全不是美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东西当成是美国的学术评价体系,而当他们看到真正的有点水平的正规的美国海龟提出的真正的美国学术评价体系却又像叶公好龙一样地拒之门外。 究竟是哪一帮龟儿子和龟孙子们整天在说:“你那是美国经验,要考虑我们中国的国情,我们这里实行不了。”然后一有问题又造谣说那是美国学术标准惹的祸? 这些问题要是搞不清楚,这些龟儿子和龟孙子大概就真的会一个个都退化成只会乱咬人的“中华鳖精”了。 画蛇添足 : 既然这篇博文置了顶,看来责任编辑是懂四川话的,知道四川话里面”龟儿子“并不常常是骂人话,而是比较亲热的称呼。比如说,你要是一上午找不到人,你的哥们儿或者同事下午见到你就会说:“你龟儿子一上午跑到哪儿去(qie)了哦?” 你明白的。特此说明!
个人分类: 教育科研|32506 次阅读|14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