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减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火灾问题是什么?
dfedhw 2019-10-8 11:18
随时都在强调防火工作,可是现实中仍然大小火灾不断,伤人亡人事故并不鲜见,大量财产损失更不在话下。即使是将来,火灾仍将是一种常态,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火灾这一问题? 火灾造成伤亡及损失这一现象不可能完全避免,唯一可努力的方向是减少概率,假如目前的火灾亡人率为1人/百万人.年,那么有没有可能降至1人/千万人.年?这应该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然后再谈减损。 建筑起火并不可怕,但要想确保无人员伤亡,一般取决于下列条件:建筑结构特点、可燃物分布、逃生条件与设施,预警系统(包括人员发现并预警)、现场灭火能力等。 然而在上述因素中,前几项未必能一下子得到改善,唯有灭火能力的发挥成为一个可供自由调节的因素,并且最有可能发挥出显著效果,因为灭火的效果越好,灭火行动开展越及时,就可以为逃生赢得更多时间,从而使成功逃生的概率变得更趋近1这一极值。 从减少伤亡损失的角度看,火灾是一个概率问题 。 再说到灭火,核心永远是灭火剂,所有的灭火产品与技术都是围绕灭火剂展开,成本又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要素,针对火灾这种大范围随机存在且根本无法预测的事件,哪怕效能再好的产品,如果受制于成本因素而无法大面积普及推广,那么自然也谈不上对于降低伤亡概率有所贡献。 以消防水为例,作为主打灭火剂,已经足够廉价易得,但是围绕水能够流动起来的这套系统并不便宜,操作维护也不简单,所以在很多关键时刻无水可用,灭火工作由此一度陷入停滞并延迟。再打个比方,假使无人机灭火效果再好,能否每个小区甚至每栋楼都配上一架?火灾监控再智能,在各类建筑中能否全面覆盖?就算是最常用的灭火器仍然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密度分布要求。 从经济角度看,火灾是一个成本问题 ,需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去防范和应对无限存在且有可能被无限放大的风险。 无恃火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火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除了要“有”灭火剂,而且必须好“用”且速度快,相对于不断变化的火势,始终能体现出数量优势,由此占据时间优势,预判灭火实战效果的标准:势险且节短。要知道灭火好比打仗,从来就不可能以少胜多,只能是以多胜少。 从作战研究的角度看,火灾是一个众寡问题 。 火灾并不是纠结哪一类灭火剂能不能灭火的技术问题(所有灭火剂都能够灭火),也不是灭火剂相互间的效果比较,火灾问题最终演变成 一个关于灭火剂的物流问题,这必将成为 所有问题的 核心 。也就是说:随时随地发生火灾,不管你用哪一种灭火剂,只看哪一种灭火剂能以最快的速度到场?并且尽可能的多多益善? 要想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灭火剂的物流效率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说到物流,必然又要与成本、存储、包装、保养、运输、投送、动力、可靠、安全联系起来,任何一个因素考虑不周全,火灾依然是老大难问题。 作为火灾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当低层建筑都能做到火灾事故绝对零伤亡,那么高层地下以及更复杂的建筑结构才有更大生还希望;只有当即时发现的火灾都能够被有效控制,那么才有能力去考虑发现滞后的火灾如何处置;只有当白天发生的火灾均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才有可能谈及在夜晚有更多的人获救;只有当常见类型的可燃物火灾都能“束手就擒”,才有把握去应对燃烧危险性更大的火灾;只有当人的安全问题能够达到一个基本满意的程度,火灾带来的财产损失才会随之降低;只有当一群人做到不致于自乱阵脚,才会有一个人面对火灾时的处置有方。 当然,火灾还可以看做是安全问题、数学问题、哲学问题、管理问题、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环保问题、医学问题、行为问题、心理问题,甚至是艺术问题,然而彻底认清火灾问题的核心与本质,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案,是解决火灾问题迈出的第一步。 建议,公开火灾事故档案 转自微信公众号 靠山屯闲话
3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火灾中的“假设”不存在
dfedhw 2019-7-20 17:21
针对各类火灾事故进行反思时,往往会有人提出各种假设:假设当时附近的消防栓有水,假设在起火部位提前装有火灾报警器,假设自动灭火系统正常启动,假设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假设防盗设施不会阻碍人员逃生,假设消防车通道没有被堵塞,假设救援力量及时到位 ...... 如果这样的假设存在,结果当然会好很多,然而,这样的假设往往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继续依照这样的思路,是否可以进一步提出更多假设:假设起火的隐患部位已被及时更换,假设附近没有更多的可燃物,假设起火时段不是在夜间,假设起火不是位于高层,假设现场众人能够及时扑救......很多类似的“假设”都足以明显减轻一起火灾的危害程度。 如果再说得极端一点:假如每个人都不出错,假如人们都住在低层建筑,甚至不再用火用电,从防火的角度看,岂不是更安全,实际中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假设”之所以不成立,必然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从而形成了对防火工作的阻碍,实际当中并不可能去一一消除,也不可能逐项整改到位,相当数量显性或隐性的隐患及风险长期客观存在,一旦发生火灾,诸多问题便暴露无遗, 频发的同类型事故验证了这一观点, 安全与生产生活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始终存在 。 所有现行的技术规范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火灾风险,无法提供无限度的防护能力,即便如此,技术规范与现场环境的矛盾,导致具体实施效果还会“打折”,所以部分火灾应对起来颇感“吃力”。标准规范只是帮助用户更好地去理解和应对风险,并不该成为约束用户的死板条款,甚至作为相关方免责的依据。 假设前提条件的改善只是用户的分内之事,更多属于预防的范畴,那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且不在专业人员的可控制范围内;反过来,致力于研究各种极端不利条件下的灭火控火及逃生,在明知会有各种“犯错”与“失误”的情形下,该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去补救与减损,险中求胜,才是专业人员的核心价值所在。 不利的现实条件好比“针孔”,你不可能指望等到把针孔“撑”大,再穿“线”过去。
2411 次阅读|0 个评论
火灾损失与安全投入的关系
dfedhw 2016-4-23 00:29
每一起火灾的损失不尽相同,它与起火点所属部门的消防管理和技术水平息息相关,或者说,消防安全投入的效果直接体现于火灾结果统计中。 在一般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条件下,火灾的损失情况大致符合二八法则:每100起初始火灾,有80起会得到有效控制,仅造成局部损失或虚惊一场,剩下20起则将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火烧连营;如果整体管理和技术水平处于第二个层级,再次套用二八法则,原来的20起火灾中,仍然会有4起造成较大损失,其中由管理减少8起,通过技术提升再减少8起;如果能继续整体提升到第三个层级,则减少为0.8起,依此类推。 技术管理 较小损失(次) 较大损失(次) 较大损失概率 安全总体投入 第一层级 80 20 20% 1 倍 第二层级 96 4 4% 10 倍 第三层级 99.2 0.8 0.8% 100 倍 第四层级 … … … … 较小损失和较大损失一般以不受控制的燃烧持续时间(20分钟左右)进行区分,较小或较大只是相对于起火单元自身而言。上表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老旧密集的商铺、餐馆或住宅往往容易出现较大的火灾事故,而一些高大宽敞的现代楼宇和厂房则很少有较大火灾的发生。 为了降低或消除火灾风险,应该识别和选择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其中费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实施和维持这些措施的费用比资产遭受威胁所造成的损失预期值还要高,那么所建议的控制措施就是不合适的;如果控制措施的费用比安全预算还要高,也是不合适的;但是,如果预算不足以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控制措施,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风险,则应该对其进行关注。 安全投入与火灾减损之间永远存在矛盾:首先,由于事故的不确定性,损失难以预料,因此对控制措施的费用不好把握;其次,尽管安全投入多多益善,然而最终还是要通过经验来框定一个可以接受的预算值;最后,如果经验预算值不能满足对极端事故的控制,又难辞其咎。 安全投入包含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能力甚至于责任心,大多数部门的综合水平始终只能停留在第一或第二层级,主要是受客观条件和经济因素制约,但是万一发生火灾,较大损失的概率则会对应呈现,欲提升至第三层级,从成本上看几无可能。 当然无论处于哪一层级,无论面临较大火灾风险的概率是20%、4%,抑或0.8%,还是可能实际遭遇火灾并造成较大损失,只是层级越高,可能性相对更小。然而对防火绝对安全的追求却是人人所需,鉴于火灾事故的特殊性,管理控制的提升空间有限,为了打破这样的僵局,尽量弥补各层级的缺口,惟有借助于高效低成本的技术,直接跃上更高层级,才能进一步改善所谓“安全投入再多也不够”的局面。
2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火灾事故之特殊性
热度 1 dfedhw 2016-3-6 17:55
在各类灾害事故中,从灾害损失与持续时间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衡量,火灾算得上是一种尤为特殊的现象,也恰恰因为这点特殊性,为火灾事故的减损提供了各种机会及可能。 从天灾来看,地震、洪水、台风、海啸、虫灾、疫情、沙尘暴、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们用以应对的技术和能力确实有限。 人为灾害按照专业类别大致可分为机械力学事故(如交通、坠落、坠物、淹溺、机械挤压撞击、坍塌倾倒等,均可视作违背了力学原理),电气事故(如短路和触电,均可视作违背了电学原理)、化学品事故(如爆炸、火灾、中毒及烧烫伤,均可视作违背了化学反应原理)。 在大部分人为灾害事故中,物的不安全因素长期存在或是经过长期的演化,在一定外界因素和违章行为的诱发下,突然成灾, 事故损失的大小在这一瞬间几乎已成定局 ,与随后持续的时间关系不大,也就是说,这类事故一旦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立刻呈现,且相对固定,既无法减轻,也不太容易继续扩大。那么对于这类事故的防范重点更多地体现在提前预防事故发生及后续的人员防护及救治方面,也就是在通常所称的事故前和事故后两个时间段有所作为。 而火灾非常特殊的一点在于:一起火灾最终的损失大小与其持续时间成正比甚至是指数级关系,也就是说: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持续时间无休止的延长, 而在这个未知的时间段里 , 反过来就 为 事故减损提供了无限可能 ,这也正是火灾同一般事故的区别所在。 一般事故的防范重心在事故前,因为事故一旦发生,灾难的后果瞬间涌现,几乎不会再有回旋的余地;而火灾事故的灾难后果是与时间密切相关的变量,因此从防范策略来看,有别于一般事故,防范重心完全可以向后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从日常根本性地杜绝火灾现象转变为加强起火过程控制,无需过多在意“兵”和“水”来或不来,从而在控制其燃烧持续时间的过程中做文章。
329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
jxz1963 2014-11-19 09:16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命脉、人民福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粮食消费国,以占全球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多的人口,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的任务尤为艰巨。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化步伐加快,耕地数量在减少、环境污染在漫延、土壤品质在下降、淡水资源匮乏以及恶劣灾害天气频发,实现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一项艰巨任务。 增加供给固然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减少收获、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浪费同样也是一个重要手段。 一、中国粮食损耗浪费现象及表现 当前,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问题突出。据国家权威测算,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浪费550亿公斤以上,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浪费粮食、损失粮食的现象每天都在发生,可以说已成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尹成林、吴龙剑,2014)。 概括地说,粮食损耗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环节、产后的管理环节和消费环节。 (一)粮食生产环节的损耗 生产环节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是造成粮食浪费的重要环节。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地面崎岖,耕地面积小,除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之外,其他地区均不太适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应用,机械化收获程度不高。直到2010 年,我国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才达到50%,其中,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63%、38%、31%。除小麦机收率能达到82%以外,水稻只能达到15%,玉米甚至不到2%。研究表明机械化联合作业可降低粮食收获过程中损失5%-8%,仅小麦一种作物一年就可节约遗撒25亿公斤左右。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落后的收获技术常常致使收获季节农户来不及收割的粮食白白烂在地里。近年来,随着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的提高,特别是玉米等收获机械技术的进步,收获环节的损失有所下降,但收获环节的损失仍较严重。 另外,由于收割机械设备质量不佳及收割粗疏和小规模生产,烘干能力不足,粮食干燥基本依靠露天,逢雨天致使谷物发芽霉变是常有的事。根据国家粮食局的调查,我国农村粮食产后损失率一般在8%-10%,有些地区甚至更高(收获期间的损失3%-4%),大大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其中,小麦、水稻及玉米在收获时每亩损失分别为7.9、7.9和5.2 公斤,仅此一项全国每年要浪费上百亿公斤的粮食(尹成林、吴龙剑,2014)。 风雨冰雹等自然灾害等因素也直接造成粮食损耗。例如,山东省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率高、强度大、对粮食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据资料记载,自1978 年以来的30 多年间,山东先后经历了多起特大型灾害,包括1992 年特大干旱、1993 年汛期特大洪涝灾害、1996 年特大干旱和特大洪涝灾害、2007年济南“7·18”暴雨洪涝灾害等。同时,山东耕地旱涝保收能力弱和灌排系统配套设施差的问题比较突出,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全省1.1 亿亩耕地中,能基本实现旱涝保收的农田仅占一半左右。2012年,山东先后发生旱灾、风雹、洪涝、台风等多种自然灾害,其中汛期局部地区遭受严重洪涝和台风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3367.59 万亩,绝收面积386.69 万亩,造成粮食损失160多万吨。2013 年,山东遭受洪涝灾害,全省1200 多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秋季玉米绝收130 万亩,花生绝收5 万亩(魏才奎,2014)。 (二)粮食管理环节 粮食生产出来以后到消费环节仍有一个十分复杂和绵长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基本都存在损耗。由于我国粮食流通、储运及加工科技落后,尤其是农村储粮技术设施水平低,造成的撒失、霉变、虫鼠害等产后粮食损失数量巨大,每年高达四五千万吨(丁声俊,2012)。 1.粮食流通运输环节 受铁路散粮车回空、运输设施装备条件等主要因素制约,我国粮食运输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包粮运输不仅成本高、效率低,同时正常损耗约为3‰,大大高于集装箱散粮运输(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粮食主产区和调出区的东北,铁路散粮运输还仅限于东北地区境内。据统计,目前散粮运输比例只占到15%左右。 粮食的包装量大且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仅要防止破损撒漏,而且要防止生物、微生物的危害和自身的酸败、陈化、霉变。我国目前普遍存在包装简陋和包装过度现象,这都会造成粮食的损失浪费。粮食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因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现行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等包装方式,包装经改进后,平均撒漏率下降到5%左右, 但距离国家规定的2.5%的损耗要求相差还很远。同时,过度包装因其材料防潮性、阻隔性受限,只会增加成本,不利于较长时间的保存,虫害、霉变现象较为严重。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中转和运输环节又转为包装形态,装卸、运输当中的抛洒以及包装物的遗留造成的损失率高达5%以上。现有陆运、水运粮食损失率为3‰,每年浪费8亿公斤左右。据估计,如果运输损耗下降1%,经铁路运输的粮食每年可减损5亿公斤。 2.粮食仓储环节 储藏是粮食产后损失率较高的环节。据农业部统计,每年全国粮食因储存不当损失250 亿公斤,粮食损失数量巨大。而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一半左右的农户储粮,也由于储粮设施简陋,缺乏技术,损失比例在8%-10%左右,每年造成损失400亿斤以上。盘锦市每年因鼠、霉、虫害等原因造成农户储粮的损失率平均为10 万吨左右,损失价值在3 亿元以上。据国家粮食局抽样调查,全国农户储粮损耗率平均为8%,每年损耗粮食约200亿公斤。而发达国家的储粮损耗率仅为3%。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规划》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每年损失粮食约200 亿公斤,相当于6160万亩良田的产量。同时气候、温度、湿度的变化都会造成粮食霉变、虫鼠害的发生。这不仅使粮食在数量上遭受损失,在质量上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造成粮食的营养成分降低,使粮食带有毒素,丧失食用价值或降低粮食使用等级,影响粮食功用(尹成林、吴龙剑,2014)。 3.粮食加工环节 据测算,我国粮食加工环节每年造成的口粮损失在65亿公斤以上。 3.1加工程度过高 加工环节上盲目追求大米过精、面粉过白、油色过浅,一方面导致加工产品出品率降低,客观上形成了粮食的巨大浪费。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测算,以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为例,我国每年就损失大米约40 亿公斤,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2000 多万人一年的口粮。 另一方面人为造成粮食中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成分的流失。仍以稻米为例,稻米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糖分、矿物质、B族维生素、纤维素等大多集中于糠麸和米的表面部分。稻米加工精度越高,营养损失越大,尤其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E,这两种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需的。我国制定了糙米、标二米、标一米和精制米的国家标准。标二米既保留了大部分的营养元素,又满足了口感需要,国家把标二米作为市场供应的标准米。标一米的出米率比标二米低3%,精制米的出米率比标二米低15%。1985年以前,稻谷加工以标二米为主,而近些年来,稻米加工精细化倾向愈加严重,2008年,在纳入统计的大米加工量中,标二米仅占5.5%,标一米占61.6%,精制米占30.6%。2011年全国稻谷产量20078万吨,若按加工85%的标二米和15%标一米计算,可产出大米1396.5亿公斤;若按2008年实际的大米产出结构,产出大米1201.5亿公斤,产出量减少195亿公斤。精制米加工不但稻米损耗量大,营养损失大,而且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例如抛光米,一吨要多耗电15度。小麦也是如此,色泽偏暗的面粉,不仅出粉率高,蛋白质和脂类物质高,还富含更多的纤维素和维生素,麦香味纯浓,具有良好的口感。而面粉过白,不仅出粉率下降,而且营养成分减少、筋力减弱。 我国食用油提炼越来越精的现象同样普遍。精炼食用油不仅原料消耗量大,而且也会带来包括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在内的营养成分的流失。食用油要通过精炼去除有害物质,但精炼度过高就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损失。国外的食用油大多用于做果蔬色拉,需要脱溶、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及脱蜡。而我国食用油大多用于烹调,从营养角度来讲,大量使用色拉油属于资源浪费。 加工范围过大造成的粮食损耗。随着口粮问题的全面解决,饲料粮成为粮食生产的目标之一。但是,如果把粮食(主要是玉米)变性为非粮食的范围过大,就必然会产生与民争粮的情况,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目前,玉米深加工的产能稳定在7750万吨左右,对玉米的需求量达到国内产量的47%。为了保证开工率,加工企业提价抢收农民手中的存粮。甚至出现有些拍卖出库的玉米通过饲料企业转手卖给深加工企业的现象。玉米深加工把玉米变性为非粮食的同时还把营养物变性为污染物,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又成为环境治理的负担。 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扩张,带来国内玉米供需的不平衡。若不予以限制和引导,玉米进口压力加大将间接拉高食用玉米的价格,进而拉动整个食品价格的上涨。如果放任下去,玉米将成为继大豆后又一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3.2加工集约化程度低 因加工业集约化程度低造成的损失同样严重。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普遍小而散,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低。稻谷加工的大米成品率平均为65%,小麦加工的面粉率仅为75%。目前,国内有400 多家淀粉生产企业,年产淀粉约301 万吨,而美国只有24 家淀粉生产企业,年产2400万吨淀粉,不但成本低,而且质量好、品种多。正是由于缺乏规模化生产,粮食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难以实施。我国粮食加工转化增值比仅为1:1,而发达国家粮食加工转化增值比为1:7。全国仅有10%的粮食转化为工业品,每年约有300亿公斤稻壳、100 亿公斤米糠、200 亿公斤碎米、25 亿公斤小麦和玉米胚芽没有得到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尹成林、吴龙剑,2014)。 (三)粮食消费环节浪费 粮食消费环节存在巨大的浪费。据中国农业大学一个课题组的调查,普通餐馆一桌饭菜一般至少剩下10%,全国一年在餐桌上的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 万吨和300 万吨,每年至少倒掉够养活上亿人的食物。在大学、中学等食堂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据推算,每年至少倒掉了可养活3000万人的食物。在个人和家庭环节。如农民用原粮喂鸡鸭、城镇居民随意倒掉剩余饭菜等,也相当严重。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粮食价值2000亿 相当于2亿人一年口粮。 粮食消费环节的浪费还突出表现在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的过量粮食消费。有研究表明,根据FAO公布的营养指标,我国居民人日均摄入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标准,个别指标甚至超过日韩。这种由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的营养水平超过生理需求“阈值”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粮食,还导致大量的慢性病的出现,从而增加了国民的医疗支出。 以上各个环节如此巨量的损失和浪费,吞噬了我国紧缺而宝贵的粮食资源,实际上也是吞噬了我国稀缺的耕地、水源和能源。据折算,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和食物,需要超过1 亿多亩良田生产。换句话说,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了1亿多亩的优质耕地资源和稀缺的水源与能源,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扭转和改变。 二、结论和建议 中国粮食损耗和浪费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制度、技术、意识三方面原因。同时在不同阶段和环节损耗和浪费的原因也存在差别。从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开源和节流并重、更加重视减损耗降浪费出发,结合中央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等精神,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粮食管理意识,加强制度法规建设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保障和刺激粮食生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效果显著。2011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424公斤,人均肉类产量59.1公斤,人均水产品产量41.6公斤,分别比世界平均水平(332.7公斤、42.1公斤和22.1公斤)高出27.4%、40.3%和88.5%。除乳制品外,蔬菜、水果的人均产量也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们在粮食消费管理方面的意识不足,措施还不够有力,应该像抓粮食生产那样抓粮食消费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加大立法力度,以法律手段制约浪费行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粮食节约减损再也不能停留在简单口号上,迫切需要引入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国家正在研究制定粮食法,建议在粮食法中明确专门的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公民等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规范行为、主体责任和义务,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节约用粮、反对浪费的社会行为,用法律法规约束和整治浪费粮食的行为,形成有效的法律层面的监督机制。同时制定促进节粮减损、反对浪费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倡导社会节约理念专项行动、创建爱粮节粮示范单位、示范家庭活动等方面予以扶持和鼓励,特别是对企业在节约减损方面科技创新给予资金和税收支持的优惠;对节约用粮、反对浪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建立节粮义务监督员、志愿者制度,对造成粮食重大损失、浪费粮食严重的不良现象坚持予以批评曝光,情节严重者给予经济制裁和法律处罚。 (二)提高粮食管理科技水平 增加粮食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的科技含量,提高粮食生产管理效率。 加快建设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减少物流损失率。建设粮食物流园区,形成粮食加工、运输、服务聚集区,便于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高粮食加工及物流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损耗低的“四散”技术和装备,大力推广储粮效果很高的“四合一”新技术,以有效提高粮食运输效率,降低粮食物流损失。 国家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的投入,改善仓储设备,推广先进仓储技术。对农户储粮给予技术指导,通过补贴引导农户采用新型粮仓储粮。政府应重视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加快粮食物流散装、散运、散卸和散储技术的普及速度,逐步推广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技术。合理布局粮食物流园区,改进粮食流向、流量、流速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浪费。提高农村科学储粮水平,降低粮食损耗。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储粮新装具、新技术,努力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储粮损失。特别要积极探索农村集约化储粮途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两代一换”、即代农民储粮、代农民加工和兑换服务。采取这些措施,必将大幅度减少农村粮食储存损耗。 限制粮食变性,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加工已成为我国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粮食安全,国家已经出台了禁止玉米深加工,防止挤占粮食资源的政策。玉米深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政府有责任尽快消除由此造成的对粮食安全的威胁。 (三)提高公民素质、增强节粮意识 针对消费环节的浪费,更本质的应该从提高公民素质、增加节粮意识方面着手。 要恢复和发扬节约粮食的优良传统。社会节约光荣的风尚要进一步加大爱粮节粮的宣传教育力度,运用公益展览、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旗帜鲜明地提出“爱粮节粮,传承美德”的口号,让“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新的时尚。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要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把爱粮节粮、反对浪费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科书,使青少年自觉养成爱粮节粮、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大力开展以“节约一粒粮”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几乎都曾诵读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国人,去反思、去警醒,让节约成为习惯,让传统成为信仰,用感恩的心去吃每一粒米。要积极在餐饮行业和机关单位、学校、家庭开展创建爱粮节粮示范单位、示范家庭活动,让节约粮食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让传承美德成为全社会蔚然风尚。 政府要大力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使国民懂得感官指标的局限性。普及健康膳食知识,改善饮食方式。从现代营养学和人体健康需要出发,采取以素食为主、适量增加动物蛋白食品和多样化食物的消费模式,既有利于人体健康,又节约粮食资源。同时,在学校、机关、工厂、宾馆、餐馆、会议、接待等集体伙食单位,广泛提倡自助式用餐,各取所需,既卫生,又节约,还弘扬文明消费。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务必开源节流并举,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粮食节约。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节约粮食,等于开垦“无形粮田”,的确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另一重要途径。 减少消费环节的消费还应重视通过价格等经济措施来实现。应该通过保证城市低收入人群食品消费保障(如食品券等)前提下,容忍城市食品消费价格的适度增长,居民“非常奢侈地以非常低的价格过度消费甚至浪费实际成本极为高昂的”食品的状态必须改变。与此相适应,减少公款消费、降低公务浪费同样重要,必须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尹成林、吴龙剑,2014,粮食节约减损要建立长效机制,《中国粮食经济》2014 年第1 期。 魏才奎,2014,一手抓增产一手抓节约确保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经济》2014 年第1 期。 李周、任常青,2013,节约粮食不能忽视产后管理,《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21日14 版) 丁声俊,2012,大兴粮食文化节约宝贵粮源,《中国粮食经济》2012 年第7 期。 孙永义,2014,全产业链节约粮食的思考——兼谈盘锦市行业节粮学习与思考,盘锦日报/2014 年/1 月/23 日/第004 版。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杜志雄 郜亮亮 原载:农视网 http://www.ntv.cn/a/20141014/55913.shtml
个人分类: 推荐|2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另眼看大运之消防挑战
fpe 2012-12-29 10:40
另眼看大运之消防挑战 2012 年圣诞前夜,国内突然大运投入滑跑,体现了按计划交差的中国特色,“领导有进度,能上就上,不能上就凑合着上,只要能交差,领导有官作就好”,这是国内大公司的运作常态,希望不是大运的隐情。这里乘着国民的关注,谈一谈大运的消防挑战。 蒙特利尔协议之后,各国摩拳擦掌,准备在灭火剂和制冷剂领域大干一番,结果 15 年的科研投入下去,成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新发现的灭火剂,或者效率不高,或者环保不够,或者成本过高,所以成果了了。就在这寥寥的成果中间,美国国防部总结了过去 90 年的军用飞机的灭火保护历史,笔者英文水平不足,看完就忘了,除非自己翻译一部分,才能看进去一点。这里聊一聊军用消防科普,看一看大运将会给中国武器减损工程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军用飞机的消防通常包括三大部分:动力单元(包括引擎和辅助动力单元,其中提供喷气推进动力,后者提供自用电力),干仓(雷达电器设备)和湿仓(油箱)。如果是大型客机,还包括客舱和货舱,后者使用常规灭火手段,这里略过不提。 相对而言,湿仓(油箱)保护比较简单,由于油箱必须开放(不同于汽车油箱,汽车没有海拔带来的环境与邮箱之间的压力差问题,所以可以密封油箱。飞机的油箱一直是敞开的,有空气混入,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飞机的油箱有爆炸的危险,例如泛美航空的 TWA800 事故就是典型的油箱爆炸事件)。由于军用煤油的闪点高,所以一般油层上方的蒸汽浓度不足以爆炸。但是如果飞机正在起飞,那么由于环境压力的变化快而煤油温度的变化慢,会给飞机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这一短时间内,需要给油箱充氮,加以惰性化,防止油箱爆炸。美国军机很早就采用了分子筛技术,一旦到达危险战区,就开始工作,把高压空气通过分子筛,每通过一层分子筛,就提高一点氮气的浓度,因为氮气的分子比氧气的分子小,这样通过给空气加压,就可以创造较高浓度的氮气和氧气,前者供惰性化油箱,后者他用。最近 4 年生产的大型客运飞机必须安装此类装置,这是 TWA800 事故调查带来的改变。 和湿仓相比,干仓也很重要,所有的控制电路都集中在这里,如果干仓损失,现代飞机基本失控了,因为大部分都是电传电控,离不开控制设备。但是干仓自身不会爆炸,而所用材料均为阻燃,所以干仓的危险性没有其他两者高。在越战中,干仓的保护就有一种干粉装置,一旦干仓中弹,干粉装置的触发装置立即爆炸性动作,排放的干粉,可以立即扑灭来不及蔓延的火灾,等待事后处理(干粉效率很高,但需要事后处理,否则有短路的危险。)淘汰哈龙的运动,让干粉技术得到提高,但其致命弱点,就是需要事后处理,所以是典型的非干净灭火剂的代表。干净,意味着不需要事后处理,灭火之后,可以立即投入运转。 最重要的防火单位,就是动力单元了。损失动力,就是损失飞机,所以对灭火剂的要求最高。通常灭火剂排放仍然遵守 1922 年制定的规则,即先关闭入口进气,然后排放气体灭火剂。否则,进气把灭火剂带走了,灭火浓度很难达到。一般哈龙 1301 只需要 3.5% 的体积浓度就可以灭火,可是引擎的灭火浓度至少需要达到 6% ,并停留一段时间( 3 秒?记不清了),保证灭火的效果巩固(因为引擎是热的,还有回火的可能性)。为什么还是哈龙 1301 ?因为哈龙 1301 有几项优异特征是其他灭火剂望尘莫及的:首先,效率高,意味着同样的灭火,使用哈龙 1301 作灭火剂的重量最低,这样可以减少飞机的燃料消耗;其次,其物理参数最好,环境温度基本不会降低到让哈龙结冰的程度,这意味着灭火剂的排放,不需要其他气体的推动。哈龙 1301 是典型的从南极到北极的全球适应,自排放的灭火剂,这一点也是其他气体难以比肩的。第三,军方有特权,可以不受蒙特利尔条约的限制。美国哈龙消耗的三大部门是:国防,民航和 BP 。为什么 BP 需要哈龙? BP 购买的阿拉斯加油田太冷,所以极地的消防有优先权(即所谓的 Polar Engineering )。保护动力单元的灭火剂,最新的较环保的气体是 CF3I ,与哈龙相比,环保好,但人体毒性大,且成本高(需要更多的灭火剂),仅最新的 F35 安装了 CF3I (有钱嘛),其他都还是哈龙 1301. 那么,美国军机的灭火研究在干什么呢? 1. 动力单元太复杂,需要用计算流体力学来验证灭火剂浓度,优化灭火剂的排放; 2. 化学作用的灭火剂虽然效率高,但有其他环保不利特征,需要混合起来,共同使用,以降低污染而不降低灭火效率; 3. 改进的干粉装置( Enhanced Powder Panel ), 和哈龙 1301 相比,灭火质量相当,但有更高效的排放效率,所以需要增强其排放效率。 4. 所有灭火剂技术都有一定的周期,初投资大的灭火剂,未必运行费用高,所以一项决定,需要统筹考量。 中国大运的消防保护,我猜是以哈龙 1301 为主,因为我国对哈龙有保护,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干仓保护?国内军机未参加过实战,很难有足够的经验和数据来改进干粉排放。至于湿仓保护,也许有分子筛技术,但效率如何就很难说了。中美的军事对比,武器看上去是差不多的,最大的差距在于,美国一直在打仗,所以减损技术一直在改进。国内仿造和改进也许会依葫芦画瓢,却很难掌握减损的要点,这是美国观察员到中国考察的结论,也是我们消防工作者的机会。
2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