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合作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合作”到“众包” ——“众包”是科研的未来吗?
热度 2 Enago 2015-7-3 19:20
“ 群众外包 ”,简称“众包”(英语:crowdsourcing)是互联网带来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它是《连线》(Wired)杂志记者Jeff Howe于2006年发明的一个专业术语,用来描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 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 。这个单词是由群众(crowd)跟外包(outsourcing)延伸出来的。直接的动机就是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很多小问题,发动群众的力量来解决。一个熟悉的例子就是维基百科,它本身并不聘用主题专家、作家和编辑,主要内容是由网络上的志愿者共同合作编写而成的。 --- 阅读原文 请点击链接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从“合作”到“众包” ¬——“众包”是科研的未来吗?- -- 近年来“众包”这一概念已逐渐应用到了科学研究上。它能让一大群某方面的专业人士或爱好者,在较短时间内交流、磨合他们的想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它的优势是传统的小范围合作无法比拟的,是种更高形式的合作。或者对于某些需要各种技能组合的项目,即使是不具备特殊技能的普通人都可以做出贡献。 《自然》报道了两则“众包”成功的例子,从数学难题的解决到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确定。2009年1月,英国剑桥大学的数学家蒂莫西·高尔斯(Timothy Gowers)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一条深奥的数学问题,鼓励读者提出想法来证明。在问题发布几小时后,高尔斯的博客就已经刮起了“头脑风暴”,截至3月底,他收到了将近1000条评论。经过整理,他发现答案就存在于评论中,而他得以宣布问题已经解决。在发表论文时,文章的署名是这一集体的笔名——D·H·J ·博学者。 “ 博学者项目 ”(Polymath)目前已逐渐成熟,有自己的专业网站(http://www.michaelnielsen.org/polymath1/index.php?title=Main_Page),人们可以就新问题发表观点,进行讨论。如果认为某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就会广泛交流观点,共同寻找解决之道。另外一篇发表在PNAS的名为“RNA design rules from a massive open laboratory”的文章则由37000人参与,是另外一个“众包”项目的典型例子。 “众包”的一个困难是如何激起参与者的 积极性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问题用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因为按照“愤怒的小鸟”开发者的估计,全球所有的玩家每天花在该游戏上的时间大约有 2 亿分钟。这些时间即使只有0.1%能够被有效使用,对科研项目的推进也是不可估量的。Casey O’Donnell,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的助理教授,申请到了一笔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经费,用来研究如何协同开发网络游戏,使之用来解决生物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一些难题。Casey O’Donnell希望通过玩家与专业人员的合作,一些科研领域的难题能够转化成为游戏中的关卡从而被热心的玩家们解决。 但是对“众包”持怀疑态度的还是大有人在。批评者认为“众包”的模式跟做问卷调查没有什么差别,对科研的本质不会起到任何改变。而支持者则争辩说,“众包”现在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调动普通人的积极性,并且让他们能有效参与到项目中。这需要加强学术的科普和让科学变得更容易理解,是一个需要长期发展的过程。 不管怎么说,“众包”总是有它积极的一面。在这样的平台上,科研工作者可以继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同时也能和全球的同行及时交流信息、探讨思想。虽然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这有助于科研活动突破闭塞,走向公众。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97%E5%8C%85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科学也可以民众募资(crowd-funding)吗? 2. 学术研究中的偏差 3. 开放获取之外的公共信息获取渠道 -------------------------------------------------------------------------------------------------------------------------------------
808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分舌蜂属(Colletes)研究进展
热度 2 zhuchaodong 2014-9-11 12:50
自2012年开始,牛泽清博士对中国分舌蜂属(膜翅目:蜜蜂总科:分舌蜂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目前,我们已经纪录中国该属66种,描述10个新物种,新纪录18个。这些新物种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青海、西藏和西藏。在相关项目的资助下,我们研究组将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加大采集力度,预期会发现更多新物种或者新纪录。 该属的研究得以高效开展,得益于下列因素:1)动物研究所积累了大量前辈们采集的标本;2)在科学院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支持下,我们得以从新疆、西藏、四川、云南、江西采集到一批新鲜标本;3)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员Michael Khulmann博士讨论并制定详细、可行的合作研究计划,按照种组从小至大逐个开展研究;4)整合了分子和形态数据,解决了几个物种的雌雄配对问题;5)购买配件并组装了一套高清晰图像获取系统。 Colletes alini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14年9月7日。 Papers by Ze-Qing NIU et al. 2012_Niu et al._A review of the Colletes succinctus -group from China.pdf 2013_Niu et al._Bees of the Colletes clypearis -group (Hymenoptera: Apoidea: Colletidae) from China.pdf 2014_Niu et al._Bees of the Colletes flavicornis -group from China.pdf 2014_Niu et al._The Bees of the Genus Colletes (Hymenoptera: Apoidea: Colletidae) from China.pdf Checklist of the Colletes species of China in alphabetical order of species-groups. Species group Species Distribution in China Colletes caspicus -group C. alini Kuhlmann, 2000 Beijing, Tianjin, Hebei, Inner Mongolia, Heilongjiang, Liaoning, Shandong, Shanxi, Jiangsu, Ningxia, Xinjiang C. anceps Radoszkowski, 1891 Xinjiang C. morawitzi Noskiewicz, 1936 Xinjiang Colletes clypearis -group C. cinerascens Morawitz, 1894 Gansu, Qinghai, Xinjiang C. clypearis Morawitz, 1876 Xinjiang C. floralis Eversmann, 1852 Hebei, Qinghai, Xinjiang, Xizang, Guangdong, Yunnan C. friesei Cockerell, 1918 Ningxia, Shaanxi, Gansu C. fulvicornis Noskiewicz, 1936 Xinjiang, Xizang, North-eastern China C. harreri Kuhlmann, 2002 Xizang C. harrerioides Niu, Zhu Kuhlmann, 2013 Xizang, Sichuan, Yunnan C. haubrugei Kuhlmann, 2002 Xizang, Sichuan C. hedini Kuhlmann, 2002 Xizang C. heilongtanensis Niu, Zhu Kuhlmann, 2013 Yunnan C. himalayensis Kuhlmann, 2002 Xizang C. hirsutus Niu, Zhu Kuhlmann, 2013 Qinghai C. impunctatus Nylander, 1852 Inner Mongolia C. inspersus Niu, Zhu Kuhlmann, 2013 Xizang C. jankowskyi Radoszkowski, 1891 Beijing, Hebei, Shandong, Shanxi, Gansu, Heilongjiang, Jilin, Inner Mongolia, Yunnan C. paratibeticus Kuhlmann, 2002 Xizang C. sanctus Cockerell, 1910 Xizang, Sichuan C. sidemii Radoszkowski, 1891 Beijing, Hebei, Inner Mongolia, Qinghai, Shandong, Sichuan, Xinjiang, Xizang, Yunnan C. sodalis (Cameron, 1897) Yunnan C. tibeticus Kuhlmann, 2002 Xizang C. xizangensis Niu, Zhu Kuhlmann, 2013 Xizang C. xuezhongi Niu, Zhu Kuhlmann, 2013 Xizang C. yanruae Niu, Zhu Kuhlmann, 2013 Yunnan Colletes conradti -group C. conradti Noskiewicz, 1936 Hebei, Inner Mongolia, Qinghai, Xinjiang Colletes cunicularius -group C. cunicularius (Linnaeus, 1761) Beijing, Hebei, Heilongjiang Colletes flavicornis -group C. popovi Noskiewicz, 1936 Qinghai C. vestitus Niu, Zhu Kuhlmann, 2014 Xinjiang Colletes fodiens -group C. daviesanus Smith, 1846 Qinghai, Heilongjiang C. edentuloides Kuhlmann, 2011 Inner Mongolia, Jilin C. fodiens (Fourcroy, 1785) Xinjiang C. patellatus Pérez, 1905 Beijing, Henan, Hunan, Jiangxi, Fujian, Sichuan; Zhejiang C. pauljohni Kuhlmann, 2002 Xinjiang C. perforator Smith, 1869 Beijing, Shanxi, Inner Mongolia, Heilongjiang, Jilin; Jiangxi C. ravulus Noskiewicz, 1936 Xinjiang, Shanxi, Inner Mongolia C. similis Schenck, 1853 Xinjiang C. tuberculatus Morawitz, 1894 Qinghai C. xuechengensis Kuhlmann, 2007 Xizang, Sichuan Colletes foveolaris -group C. annapurnensis Kuhlmann, 2002 Xizang C. brumalis Noskiewicz, 1936 Guangdong, Fujian, Hong Kong C. laevigena Noskiewicz, 1936 Xizang C. linzhiensis Niu, Zhu Kuhlmann, sp. n. Xizang C. luzhouensis Kuhlmann, 2007 Shanxi, Gansu, Inner Mongolia, Xizang, Sichuan, Yunnan C. pseudolaevigena Kuhlmann, 2002 Xizang C. reinigi Noskiewicz, 1936 Gansu, Qinghai, Shanxi Colletes marginatus -group C. chengtehensis Yasumatsu, 1935 Beijing, Hebei, Shanxi, Gansu, Inner Mongolia, Heilongjiang, Xinjiang Colletes mixtus -group C. annejohnae Kuhlmann, 2003 Xinjiang C. kozlovi Friese, 1913 Inner Mongolia, Qinghai, Gansu, Ningxia, Xinjiang C. mixtus Radoszkowski, 1891 Gansu, Xinjiang Colletes nigricans -group C. eous Morice,1904 Xinjiang Colletes roborovskyi -group C. roborovskyi Friese, 1913 Inner Mongolia, Xinjiang Colletes squamosus -group C. squamosus Morawitz, 1879 Xinjiang C. wahrmani Noskiewicz, 1959 Xinjiang C. wollmanni Noskiewicz, 1936 Xinjiang Colletes succinctus -group C. arsenjevi Kuhlmann, 2006 Shanxi, Gansu, Inner Mongolia, Xinjiang C. bhutanicus Kuhlmann, 2003 Xizang C. collaris Dours, 1872 Beijing, Hebei, Jiangxi, Inner Mongolia, Heilongjiang, Qinghai, Xizang, Sichuan, Yunnan C. gigas Cockerell, 1918 Sichuan, Fujian, Guangdong, Zhejiang, Jiangxi, Guizhou, Hunan C. taiwanensis Dubitzky Kuhlmann, 2004 Taiwan Colletes uralensis- group C. kaszabi Kuhlmann, 2002 Inner Mongolia C. uralensis Noskiewicz, 1936 Xinjiang Species of doubtful placement C. dorni Kuhlmann, 2002 Inner Mongolia C. sichuanensis Kuhlmann, 2007 Sichuan C. spinatus Niu, Zhu Kuhlmann, sp. n. Xinjiang
4051 次阅读|3 个评论
浅谈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研究
热度 11 iKnow 2014-5-18 09:15
【注:本文已发表在 2014年第5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 】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微故事:“某企业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线,结果发现经常会有空盒流过。厂长聘请一个博士后花了200 万设计出一个全自动分检系统。一个乡镇企业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民工花90 元买了一台大电扇放在生产线旁,一有空盒经过便会吹走。”这个微故事不断出现在笔者的视线中,想必在网络上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引起了共鸣,所以大家争相转发。平心而论,大多数人的内心其实是崇尚知识的,而用这个故事来揶揄以博士后为代表的科研人员,也许更多的是想表达对国内科研现状的不满。 其实在国内不仅是普通民众对学术界不认可,即使在同一领域,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隔阂,这在信息技术领域似乎尤为突出。产业界认为学术界的研究是自娱自乐、毫无用处,纯粹浪费国家资源,而学术界则认为产业界的研发是山寨复制、水平低下,没有技术含量。 相比较而言,美国信息技术的产业界与学术界则融洽得多,既相互尊重又互惠互利,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对中美两国产业界与学术界关系的巨大差异,我们不禁会产生很多疑问—— 美国是否也经历过中国这样的阶段?他们今天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美国的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中国该如何改变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关系?美国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借鉴?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谈一下笔者的个人观察和粗浅看法,由于一个人的视角有限,难免有片面与不当之处,所以希望抛砖引玉,能引起更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的探讨,为改善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建言。 一、美国学术界的探索 美国的学术界在与产业界互动过程中的分工是比较清晰的。为产业界输送人才是学术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从美国高校整个范围来看,实习生模式是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一种最普遍而又有效的方式,几乎所有学校都允许和鼓励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但是每所大学在具体的人才理念、培养方式、流动模式等方面又有所不同,或者说是各具特色。于是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会有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更喜欢创业,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则更热衷于攻克技术难题。这些模式是各大学不断探索逐渐形成的。 斯坦福大学的硅谷之路【1】 今天的硅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信息技术中心,是产业界与学术界有机融合的典范。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诞生和崛起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20 世纪60 年代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特曼的天才创意——将1000 英亩校园象征性地廉价长期租给企业,才奠定了今天硅谷的辉煌。 然而,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也是在经历了多次转型和探索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斯坦福大学成立于1891年,在最初的几十年效仿了欧洲大学的“象牙之塔”理念,认为大学应该从事高雅的、形而上的研究,而开展应用研究则被认为是功利的、物欲的。 二战期间,斯坦福大学调整了办学理念,认为大学不应当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而应该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机构,于是斯坦福大学积极参与美国联邦政府与军工企业的一些科研项目。然而这种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毕竟大学和企业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双方的做事方式与文化也有很大区别,所以在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矛盾。比如在20 世纪30 年代末,斯坦福大学曾经和企业有过一次不成功的合作。当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师发明了微波电子管,美国斯佩里公司看中了该技术的市场前景,支付经费希望联合产业化。但在合作过程中,斯佩里公司完全掌控了实验室,干涉实验方向,强制加快实验速度,甚至限制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最终导致双方不欢而散。这次失败的经历促使斯坦福大学反思到底该如何与企业合作。 二战结束后,斯坦福大学开始探索建立新型的与政府和企业需求直接对接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体制,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措施。表1 列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措施,比如调整薪水,热门专业教授的薪水可能是冷门专门的两倍。这些措施的目标是让各个院系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外部企业资助,但这引起了抱怨——“办大学像办公司,教授都成了雇员”。 不过,这些改革措施为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硅谷的企业和斯坦福大学也实现了深层次融合。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们创办的信息领域的公司包括惠普(HP)、思科(Cisco)、谷歌(Google)、雅虎(Yahoo)、威睿(VMWare)、贝宝(PayPal)、英伟达(NVidia)、硅谷图形公司(SGI)、MIPS、升阳(Sun)、邻客音(LinkedIn)、网飞(Netflix)、罗技(Logitech)……,还包括已跨入可穿戴设备产业的耐克(Nike)。2012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每年创造2.7万亿美元的收入【2】。尽管“2.7万亿”这个数字大得让人难以置信,但斯坦福大学确实在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斯坦福- 硅谷”模式是否可以在世界其他地方复制?这个问题相信有很多人都在研究。我们肯定无法全盘复制,但其理念和一些措施也许值得借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的业界交流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研究水平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特别是在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该校计算机系诞生了很多推动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经典之作,例如Berkeley Unix, RISC, RAID,NOW, Berkeley AMP 实验室的Spark。体系结构泰斗、发明RISC 和RAID 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大卫·帕特森(David Patterson) 曾多次提到这些项目成功的关键,其秘诀就是每年举办两届为期3 天的业界交流会。 帕特森教授在其最近的文章《如何建设一个糟糕的研究中心》(How to Build a Bad Research Center)【3】 中提到,这种交流会使实验室每位成员都有机会与数十位来自业界的专家交流。专家会对项目的各个方面提出建议,这对项目的理解与研究方向的调整非常重要。而在学术界要得到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这种交流会对学生的培养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每位博士生在攻读博士期间可以获得至少10 次交流机会,这不仅有利于推进学生研究工作的阶段性进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的社交圈,对他们未来择业有很大帮助。一份针对已毕业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校友的问卷调查显示,100% 的校友对业界交流会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这样的交流会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经实行了近30 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使该校的计算机研究始终处于国际最前沿,推动了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除了每年定期举行的业界交流会外,帕特森教授在其文章《您的学生是您的财富》(Your students are your legacy)【4】 中提到派学生去工业界实习的重要性。帕特森称,当他的学生在寻找研究问题上遇到困难停止前进时,他就会让这些学生到工业界工作6 个月。他们回来之后就能清楚地了解他们想做什么研究,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去做这个研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些举措从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两方面来看都是卓有成就的,为计算机产业不断输送动力。与斯坦福大学自上向下的设计不同,这些举措并不需要学校层面上的特殊支持,更容易实施与操作,且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对我们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更大的借鉴意义。 美欧主流高校的理念转变 大学最早是在11 世纪的欧洲诞生,其办学理念与原则逐渐沉淀为“大学自治、学术自由”。这种理念让大学在朝代频繁更替的历史进程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社会机构。比如英国牛津大学创办于1096 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剑桥大学创办于1209年,也有800 年历史。19 世纪初,德国人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将研究和教学结合,开辟了现代大学新模式,但仍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原则。一直以来,大学注重的是基础学科和纯粹学术的研究,离社会民生需求很远。美国早期的大学如哈佛、耶鲁等,都是模仿欧洲的大学建起来的,也继承了这些办学理念。 如今许多世界著名大学的理念发生了转变。2011 年,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在哈佛建校375 周年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哈佛的新治校理念。福斯特校长认为,“终生的学问始于学校,终于社会”,大学不再是“象牙之塔”,而应该服务于社会。为此, 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践行这一理念,比如创建了一个新的工程和应用科学院,加强应用技术研究;2011 年又筹建了创新实验室(ilab),鼓励教授、学生参与创业。其他大学如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参与创业的教授与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在课程设置上也相应地有所改变。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的辛格教授(J.P. Singh) 开设的“技术、商业与市场的跨界创新”【5】 课程会邀请很多风投专家、技术专家和有创业经历的人士为学生介绍技术发展趋势、管理方法、创业经验等。 欧洲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理念也有转变,比如剑桥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主任安迪·霍珀(Andy Hopper) 教授极力推崇科学家与企业家结合的模式。霍珀教授身体力行,曾与人共同创办过13家公司, 其中有3 家公司已经上市,包括如今可比肩英特尔的ARM 公司。霍珀教授在管理实验室时鼓励研究人员创业,并引入新的管理模式,例如实验室项目的优先级会根据商业前景来动态调节,提出和实施共同财富创造框架(mutual wealth creation framework) 等。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在这些理念的贯彻下,在过去几十年研制出了ARM、Xen等对计算机产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也诞生了200 多家企业,霍珀教授本人则被英国广播公司誉为“英国计算机历史中的一位偶像级人物”。 这些理念的转变值得学术界思考。一方面,国外顶尖大学的顶尖教授与工业界的联系非常密切,这些顶尖教授几乎都创办过公司或在一些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或首席技术官职务【6】。另一方面,许多大学教授在学术休假期间会选择去企业工作,其中有不少最终选择留在企业。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的道格·伯格(Doug Burger) 教授和凯瑟琳·麦利金(Kathryn McKinley) 教授便先后去了微软研究院。而哈佛大学的马特·威尔士(Matt Welsh) 教授在学术休假期间到谷歌工作了一年后,决定从哈佛大学辞职留在了谷歌。 纵观历史,人类的研究活动越来越多地从探索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向利用客观规律的技术研究倾斜,而记录重大技术突破的 技术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选择史 。这个观点对于计算机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尤其突出。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除了少数发现客观规律的计算机理论工作外,对于绝大多数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技术而言,市场才是检验其价值的核心标准。 二、美国产业界的努力 美国的产业界对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非常重视,除了产品研发,很多企业还专门设立了从事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的实验室。这些研究院与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储备。但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并不能让整个产业持续发展,因为推动整个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单项技术进步,还需要整个技术生态环境的支持,这包括大量的科研人员和足够的科研投入。而培养人才与开展研究正是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责,因此产业界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与学术界的联系,并不断探索新模式来加强这种联系。 SRC:企业社团模式 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美国的半导体工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一方面ATT、IBM、施乐、西屋公司、通用电气等大公司由于经费紧张,已不能像以前那样继续维持大规模的企业实验室,因此都大幅削减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这导致美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份额和竞争力不断下滑。另一方面,因为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联邦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却不断减少,导致只有很少的大学开展半导体相关的研究。1982 年,全美上千所大学中只有不到100 位教授和学生从事半导体相关的研究【7】,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前景一片灰暗。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有“硅谷市长”之称的英特尔联合创始人之一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 挺身而出,在1982 年给了拉里·桑尼(Larry Sumney) 一张个人支票,委托他负责启动半导体研究社团(Semiconductor Research Corporation, SRC)。该社团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其目标是定义半导体相关的研究方向、探索重要的潜在新技术、引导大学培养半导体研究方面的人才。 半导体研究社团的运作方式很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但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加盟企业的会员费以及政府、军方的部分支持。在半导体研究社团成立之初,其会员主要有IBM、英特尔、摩托罗拉等11 家企业,如今已经发展到20 多家。半导体研究社团负责收集企业的研究需求,并反馈到大学。大学教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与优势向半导体研究社团申请经费,一个项目几十万美元。例如,2011 年,多家企业因为对集成系统设计有研究需求,于是向半导体研究社团提交了一份3 页长的白皮书,其中包含多核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 SoC) 设计、系统功耗优化等5 大类35 个具体研究需求。大学教授可以根据该白皮书向半导体研究社团提交与这些需求相配的研究申请,半导体研究社团将会邀请专家对项目申请书进行评审,择优资助。 在具体项目管理方式上,半导体研究社团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每个研究计划包含5~6个研究中心。笔者在普林斯顿大学时开展的PARSEC项目就得到了半导体研究社团的资助,隶属于FCRP(Focus Center Research Program) 研究计划中的GSRC(Gigascale System Research Center) 研究中心【8】。图1 左侧列出了参与GSRC 的大学教授,这些教授几乎都是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顶尖大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教授在项目结束后退出,同时又会有新的教授加入。以GSRC 为例,该研究中心启动于2008 年,2013 年结束。5 年期间共有来自25 所大学的84 位教授、561 位学生参与。GSRC的主管是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沙拉克·马利克(Sharad Malik) 教授。在他的精心组织下,GSRC 的教授与学生几乎每周都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WebEx 参加学术报告,了解其他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GSRC 每年还有两次为期3 天的面对面交流会,会上各个大学的教授都会带领学生参加,同时还有很多企业代表参加。在过去5年,GSRC 一共发表了3318 篇学术论文,12 项专利获得了授权。参与资助的企业会员不仅可以共享这些研究成果,而且也吸引了很多学生加入企业。 半导体研究社团自成立以来不仅向学术界累计输送了来自产业界的超过20 亿美元的研究经费,而且还帮助产业界将需求及时有效地反馈到学术界,引导了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培养了大量半导体技术人才。20 世纪80 年代初全美高校不足100 人参与半导体研究的尴尬历史一去不复返。在过去30 多年间,半导体研究社团累计资助了上万名高校的学生参与半导体相关的项目,任何时候都有1200~1500 名学生参与到半导体研究社团项目中,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博士生。正是由于半导体研究社团在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扮演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推动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2005 年美国联邦政府授予半导体研究社团美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技术创新奖章(National Medal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企业联合资助模式 企业联合资助模式是一种定向资助模式,一般由若干公司联合起来直接资助某个大学的实验室,资助的力度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例如,2007 年3月,英特尔与微软宣布联合出资2000 万美元,分别资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并行计算实验室PARLab”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通用并行计算研究中心UPCRC”开展多核并行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2011 年2 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来自亚马逊、谷歌和SAP 的联合资助,成立了AMP(algorithm, machine, people) 实验室,开展面向数据中心与大数据挑战的研究。此后,AMP 实验室又吸引了包括苹果、微软、脸谱、雅虎、英特尔、三星和华为等十几家企业的资助。 企业联合资助模式更像是一种捐赠模式,企业会对被资助的实验室提出一些要求,比如研究人员投入力度、相应的匹配经费等,也可以分享研究成果。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从实验室角度来看,既获得了经费又保留了学术自由度以及成果的支配权,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加入,开展一些富有挑战的研究项目;从企业角度来看,通过这种方式与顶尖实验室建立密切的联系,可以参与到实验室的研究过程和交流活动中,提供前沿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实验室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分享实验室研究成果,同时还有利于从这些顶尖实验室招募到优秀的毕业生。比如,资助AMP 实验室的企业会被邀请参加实验室内部每年两次为期3天的交流会,而实验室的毕业生也大都去了这些企业工作。 开源社区模式 近年来,开源已成为越来越流行的开发模式,世界各地的开发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逐渐形成各个开源社区,比如Linux 开源社区、Hadoop 开源社区等,促进了技术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开源社区,如雅虎发起和推动了Hadoop社区,IBM 投入了很多资源到Linux 社区。而脸谱更是打出“开源一切”(open source everything)的口号,公开了一系列内部项目,包括关于数据中心设计的开放计算项目(open compute project)、NoSQL 数据库Cassandra、数据仓库平台Apache Hive等。 企业开源对学术界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吸引大量的科研人员参与到开源项目的完善和优化中, 实现双赢。一方面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可以从开源项目中找到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做出好研究、发表好文章或找到好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能从大学研究成果中直接受益,将学术界提出的优化方案应用到产品系统中,同时还能吸引参与开源项目研究的博士生毕业后加入到企业。华人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张晓东教授就是参与开源项目研究的典范。他的团队通过对Apache Hive 存储系统的研究,发现了其低效存储的根源,提出了RCFile优化技术,该技术很快被脸谱采用,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改进应用到产品中。张晓东的团队也因此在VLDB、SIGMOD 等顶级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参与研究的学生在脸谱工作期间也得到了可观的收入。对于脸谱而言,他们的系统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发表了顶级论文,吸引了更多博士毕业生加入企业,提升了企业的技术竞争力。这些正是得益于脸谱的开源计划。 其他传统模式 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的互动,除了上述新兴模式,还有不少传统模式: 1. 很多企业设立一些面向大学教授的研究资助项目(faculty research program),大学教授可以向企业提交项目申请,通过评审后能获得资助。这些项目经费额度并不多,往往只有几万美元,但企业对项目管理很宽松,教授在研究内容与经费支配上有很大的自由度。 2. 很多企业将一些最先进的产品免费捐赠给大学实验室,希望实验室能基于这些产品开展研究。例如,英特尔推出众核芯片Xeon Phi 后,向普林斯顿大学李凯教授的脑科学课题组免费提供了60 颗Xeon Phi 芯片以及一批配套的Xeon 芯片,用于搭建一个基于Xeon Phi 的机群系统;英特尔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并行计算实验室提供一套搭载了支持硬件缓存划分的Sandy Bridge处理器原型系统,用于评估缓存划分效果。这些实验芯片对研究非常有价值,但在市场上却买不到,所以基于该实验芯片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快发表在2013 年度的国际体系结构顶级会议ISCA 上。 3. 企业面向大学招收实习生。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企业的前沿需求,从而反馈到学术界。当他们回到大学后,很多人还是会继续开展与实习相关的研究工作。 三、中国的机遇 笔者相信本文开篇的“博士后与民工”的故事是杜撰的,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大多数企业是相信知识的力量、尊重知识的。事实上,中国的企业对前沿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以华为公司为例,2013 年营业额高达2400 亿元,利润为210 亿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公司。华为的4G 产品已经在全球占有最大市场份额,而对于5G 通信技术,更是处于全球领跑者的地位,这使得华为有着更强烈的掌握前沿核心技术的需求。国内互联网企业拥有与国际一流企业相当的30% 左右的高利润率,具备探索前沿新技术的经济基础。 事实上,国内的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已经越来越密切了,合作的模式也愈加丰富,很多企业也在尝试与学术界的各种合作模式。例如,华为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达成了合作协议,华为投入研究经费资助计算所研制面向云计算的高通量数据中心技术;腾讯公司不仅通过中国计算机学会设立“CCF- 腾讯犀牛鸟科研基金项目”,还出资3000 万元与清华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而淘宝公司则一直在积极地推动开源社区的发展。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术界的观念转变似乎稍慢一些,科研人员很少主动与产业界交流。这种局面的打破需要科研人员与企业多交流,多向企业请教,多与企业合作。只有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科研人员才能获取真正的产业前沿需求,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研究工作,才能赢得企业的信任与尊重,通过更广泛深入的合作研究,共同推进信息技术发展。 参考资料: 【1】《南大教授龚放谈斯坦福大学崛起之路:从象牙塔走向社会轴心》,南京大学新闻网,2012年2月27日。 【2】 http://blogs.wsj.com/digits/2012/10/24/study-stanford-entrepreneur-companies-generate-2-7-trillion-in-revenue-annually/。 【3】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57 No. 3, March 2014。 【4】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52 No. 3, March 2009。 【5】 Princeton Computer Science 448, Innovating Across Technology, Business, Markets, J.P. Singh。 【6】包云岗,谁推动了信息产业发展?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年9月。 【7】SRC: Celebrating 30 Years, 2012。 【8】 https://www.src.org/program/fcrp/gsrc/
个人分类: 科研点滴|3807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让科学网成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热度 17 qpzeng 2013-1-25 09:03
目前身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李竞博士昨日发起了一场抵制PLoS ONE面向中国作者高收费政策的倡议,得到国内外众多中国学者的积极响应,我也是支持者之一。 我们学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水平怎样不言自明。不用说在PLoS ONE上发表论文,就连能发SCI论文的人也是凤毛麟角。我们 去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PLoS ONE上“挂了一个号”。这对于“牛校”的“牛人”而言,实在不值一提,但在我们这儿可是派上了用场:列入211学科验收成绩清单。 不过,我校把PLoS ONE视为SCI杂志网络版,奖励仅仅是区区5000元。当初发表论文之前,并没想过掏1350美金有什么大不了,更没想过是否1350美元发表费对5000元奖金“入不敷出”的问题,只要能发表就是万幸。 相对其他等高影响因子的SCI杂志(如J Biol Chem)而言,PLoS ONE的发表的确容易一些,我不确定是否与收费发表有关 。另外,可能与该杂志的“先发表后评价”理念有关。 我们能发表这篇文章,全靠好的创意,工作量倒是不大,只不过基本上每个数据都能用。前后参与实验研究的有几名硕士生,但其实仅以一名硕士生主导完成。 当然,创意好不好,并不是自己说了算。自从该文于去年3月底在线发表后,现在的浏览量刚刚接近2000次,而且仅有一次自引,没有他引,说明我们还在“拖”PLoS ONE的“后腿”! 说实话,凡做学问者,都希望在本领域有尽可能高的知名度,其中的途径之一就是在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你问我想不想在CNS上“露脸”,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最近在做衰老和长寿方面的研究,虽然刚刚入门,但似乎尝到了一点甜头。 行内人士都知道,长寿主要取决于SIRT1和AMPK两条信号通路的激活或mTOR信号通路的阻遏,已知白藜芦醇是SIRT1的激活剂,雷帕霉素是mTOR的抑制剂,二者都有延寿作用。 我们 最近 在酵母和小鼠中经过初步研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同时激活SIRT1和AMPK的化合物,当然也就有着明显的长寿效果(长生不老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假如实验做得足够漂亮,应该够得上CNS的水准。而且,若能从进化的角度证明该化合物在其他生物中也有延寿效果,恐怕可以成为一篇有相当影响力的优秀论文。 遗憾的是,以我目前的能力,一没人手,二没材料,三没实验条件,不可能做出如此漂亮的实验,那么上面的乐观设想就注定是“美丽的肥皂泡”,只得空欢喜一场!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科学网这个平台集聚了海内外优秀学者,我就不信这中间没有志同道合者!在此,我诚挚地邀请读到此文的学者加入这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希望通过你们邀请其他华裔或外国学者共同开展研究。 如果你或你的同事从事线虫、果蝇、恒河猴研究,并且对长寿、衰老及老年性疾病感兴趣,欢迎你或你的同事加入这个拟议中的国际合作团队,并成为科学网促进国际科技大联合及向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发起冲击的一个典范! 顺便说点题外话,有人对李博士把Principal Investigator翻译成“首席科学家”颇有微词,认为有自我拔高的意思,宜意译为“课题组长”。 我在赫尔辛基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了解到,芬兰大学里教授很少,通常一个研究方向(有大有小)只有一个教授,其他大部分教师都是Docent。这个词查字典是讲师(李博士正是),但我认为它相当于我国的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老板),手下有几名科研助手,可以带博士和博士后。记得我当时所在的Biocenter的那些老板都自称是Group Leader,现在改称Principle Investigator了?
个人分类: 期刊论文|5122 次阅读|39 个评论
我国家档案局局长支持开展合作研究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课题研
黄安年 2012-12-20 08:52
我国家档案局局长支持开展合作研究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课题研
我国家档案局局长支持开展 合作研究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课题研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20 日 发布 (这里发布的是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Shelley Fisher Fishkin (费雪金)教授 2012-12-20 3:28:47 (美西时间)转来的信,信件是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 2012 年 10 月 18 日 写给张少书教授,费雪金教授,胡其瑜教授,及邵东方教授的,信中说 : “中国的档案界和我本人都很重视这项研究并将支持你们的工作。我们将竭尽所能积极参与你们的计划并争取做到,建立一个网上数字档案库,组织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表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件,举行纪念华工的大型公众活动,拍摄一部记录片,及修建一座雕像。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工在北美建设中的贡献,还将增进中美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合作开展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史料的收集和研究工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局长表示支持的信件 / Letter of Support from Director of SAAC 尊敬的张少书教授,费雪金教授,胡其瑜教授,及邵东方教授, 很高兴收到您们的来信。我多年来一直对华人移民史感兴趣,尤其是对他们在修建美加铁路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因此当得知您们正在努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时,我非常高兴。中国的档案界和我本人都很重视这项研究并将支持你们的工作。我们将竭尽所能积极参与你们的计划并争取做到,建立一个网上数字档案库,组织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表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件,举行纪念华工的大型公众活动,拍摄一部记录片,及修建一座雕像。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工在北美建设中的贡献,还将增进中美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您们的来信及此回函的副本将转寄中国广东省档案馆,他们将积极协助您们的工作。我本人尚未深入研究过此课题,但您们若需要帮助或合作,请随时与我联系。 敬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局长 杨冬权 2012 年 10 月 18 日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4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张少书、费雪金教授就合作研究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
黄安年 2012-12-20 07:59
斯坦福大学 张少书、费雪金教授 就 合作研究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课题致信黄安年、 潮龙起、陈奕平教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20 日 发布 (按:我国学者 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史料的收集和研究工作 , 已经开始计划启动,下面是 2012-12-20 3:28:44 (美西时间) 斯坦福大学 张少书、费雪金教授 就 合作研究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课题致信黄安年、 潮龙起、陈奕平教授 的 信。我们期望有更多学者和志愿者加盟我们的计划或者独立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工作。) **************************** 关于华工研究项目的计划 / Plans for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Project 尊敬的黄安年教授,潮龙起教授,及陈奕平教授, 我们非常高兴三位教授将领衔九人研究小组集中精力于华工修筑太平洋铁路史的研究计划。感谢您们成立这样一个在有关方面各有建树的研究人员小组! 我愿在此向各位介绍杜小亚,她将负责翻译我们的来往信函,并协助中方九人研究小组与美方研究人员之间的通讯及联络事宜。(杜小亚有美国硕士学位和中国大学本科学位) 根据黄教授的介绍,除您三位外,中方研究小组的其它成员包括: 高伟浓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 李爱慧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副研究员 刘进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研究中心 教授 石坚平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研究中心 副教授 王传武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研究中心 讲师 邓玉柱 广东中山市博物馆,初级馆员 您的《关于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史料的收集和研究计划》及所制定的到 2013 年 6 月前的行动计 划令人振奋。根据这一计划,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成员将主要负责搜集广东省档案馆、中山图书馆(省图)、中山市华侨博物馆以及香港相关机构的资料搜集工作;五邑大学广东侨乡研究中心成员将主要负责江门市及下属各区市资料搜集工作。如计划中所说,这些资料的种类将包括档案、书信、会馆文书等。另外,资料的搜集将按由近及远、由文字到口述原则依次展开。 黄教授提到,若这项艰难的研究工作能够获得斯坦福大学的经费资助,您们将不胜感谢。不知黄教授对此是否有具体的想法?目前我们的经费有限,不过我们正在积极争取额外的经费。 我们收到了中国国家档案局(部级单位)局长杨冬权先生的来信,表示他将大力支持这一研究项目(原件另附),相信这将有利于您们得到各档案馆和博物馆的协助。您在计划中还提到将根据就近原则,积极寻求地方有关单位的支持。杨局长的信或许对这方面的工作展开会有帮助。另外,我们也与 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签订了与该校的合作协议,这也会有助于开启该项研究计划。 您开启了网上搜集有关信息的活动,以期获得相关资料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我们对此感到高兴。 请将您所需何种资助的想法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给您回复。我们还将进一步探讨您所提出的研究进程及如何及时了解您们的新发现。在得到您的答复后,该项研究计划中懂中文的负责人胡其瑜(布朗大学)或邵东方(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咨询委员会)会安排一次与您们的电话会议。 我们期待在这项重大的研究项目上与贵方合作。 祝好。 张少书 , Olive H. Palmer 人文讲座教授 , 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 , 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 斯坦福大学华工研究项目主任 费雪金, Joseph S. Atha 人文讲座教授 , 斯坦福大学英语系教授 , 美国研究计划主任 , 斯坦福大学华工研究项目主任 又及 : 回电请寄以下电子信箱, 多谢。 xyd_2000@yahoo.com , ChineseRailroadWorkers@Stanford.edu , sfishkin@stanford.edu , hiltonobenzinger@gmail.com , gchang@stanford.edu Subject heading: Plans for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Project Dear Professors Annian Huang, Chao Longqi and Chen Yiping, We are truly delighted that you have agreed to lead a nine-staff research group focusing on our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Project. Thank you for gathering such an impressive group of researchers! This email should serve as an introduction to Xiaoya Du, who will be acting as translator of our correspondence, and who will be helping to coordin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your research group in China and our resear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She has advanced degrees from U.S. universities, and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from China). We understand that the members of the group, in addition to yourselves are Gao, Weinong, Professor of Overseas Chinese Research Institute, Jinan University Li, Ai’hui, Associate Researcher of Overseas Chinese Research Institute, Jinan University Liu, Jin, Professor of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Village Research Center, Wuyi University Shi, Jianp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Village Research Center, Wuyi University Wang, Chuanwu, Lecture of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Village Research Center, Wuyi University Deng, Yuzhu, Junior Librarian of Zhongshan Museum, Guangdong Province Your proposed “Program on Material Collection and Study Pertaining to Chinese Workers Building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 in Cooperation with Stanford University” for work to be conducted through June 2013 is very exciting. We understand that the group members from the Overseas Chinese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nan University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collecting materials in Guangdong provincial archives, Zhongshan library (provincial library), Zhongshan overseas museum,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in Hong Kong, and that the group members from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Village Research Center of Wuyi University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collecting materials in Jiangmen city and its subordinate districts. As you noted, the material types include archives, letters, community official documents, etc. The group members will start to collect materials from nearby areas and then to locations farther away, and from written documents to oral records. Professor Annian Huang indicated that you would be grateful if for som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Stanford for this difficult research work. What sort of support did you have in mind? Our resources are limited, but we are actively soliciting additional funds. We have received a strong letter of support from the China's chief archivist, Mr. Yang Dongquan, Director General (minister level) of State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SAAC). We are forwarding to you in a separate email. It should help you get the assistance that you need from various archives and museums. You also indicated tha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being-nearby, you will seek support from local organizations. This letter of support may be helpful to you in that process. It is excellent that you have initiated an online activity to solicit related information in the hope of obtaining anything useful that may help us to launch the investigate in the right direction. Please let us know what kind of support you had in mind, and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promptly. We would also like to explore in more detail the research schedule you had in mind and ways of keeping us informed about what you find. One of the leaders of our project who speaks Chinese--Evelyn Hu-Dehart (Brown University) or Dongfang Shao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 Advisory Board)--may try to schedule a telephone conversation with you after we hear from you. We look forward to collaborating with you on this important research. Sincerely, Gordon H. Chang, Olive H. Palmer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Professor of History, Director,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Stanford, Co-Director,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Project, Stanford University Shelley Fisher Fishkin, Joseph S. Atha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Professor of English, Director, American Studies Program, Stanford, Co-Director,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Project, Stanford University PS: Please direct emails to the following: xyd_2000@yahoo.com , ChineseRailroadWorkers@Stanford.edu , sfishkin@stanford.edu , hiltonobenzinger@gmail.com , gchang@stanford.edu Thank you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5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就合作研究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课题致信斯坦福大学张少书、费
黄安年 2012-12-20 07:49
就 合作研究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课题致信 斯坦福大学 张少书、费雪金教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20 日 发布 (按:我国学者 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史料的收集和研究工作 , 已经开始计划启动,下面是笔者 就 合作研究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课题致信 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张少书、 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费雪金教授的信。期望有更多学者和志愿者加盟我们的计划或者独立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工作。) *************************** 尊敬的斯坦福大学人文 , 历史学教授 、 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张少书先生: 尊敬的斯坦福大学人文 , 英语教授 、 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费雪金女史: 接到您们 11 月 11 日 的来信( 14 日收到),我即努力寻找合作伙伴。目前已有实质性进展。现在郑重向你们推荐以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潮龙起教授和陈奕平教授领衔的九人研究小组,来着手开展这方面的部分工作。他们已经初步拟定了一个《关于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史料的收集和研究计划》(见附件一)并且提交了成员的学术简介(见附件二),我(见附件三)荣幸地出任这一项目的学术顾问,期望推进和贵方合作 , 在 2015 年取得具体成果。为此,作为第一步目前准备拟定 2013 年 6 月前的行动计划。有关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 请直接和潮龙起教授和陈奕平教授联系。潮龙起教授的电子邮件号是: tchaolq@jnu.edu.cn 陈奕平教授的电子邮件号是 : tchenyp@jnu.edu.cn 有关这项艰难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 如果获得你们的经费资助,不胜感谢! 此外 , 我们通过网站广泛开展了征询相关信息的活动 , 希望获得有效消息 , 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请见 (《我们该为沉默的道钉做些什么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638646 ) (《好消息 :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积极寻求中国学者合作》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1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2399.html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黄安年 敬上 2012 年 12 月 3 日 附件三: 关于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史料的收集和研究计划 成立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构成如下: 潮龙起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教授 黄安年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教授 陈奕平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教授 高伟浓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 李爱慧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副研究员 刘进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研究中心 教授 石坚平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研究中心 副教授 王传武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研究中心 讲师 邓玉柱 广东中山市博物馆,初级馆员 课题小组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 1. 黄安年编著:《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年版。 2. 潮龙起著:《美国华人史》,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0 年版。 3. 刘进主编:《江门五邑侨汇档案选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 年版。 4. 刘进著:《银信与五邑侨乡社会》,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 资料收集与研究计划: 根据就近原则,积极寻求地方有关单位的支持,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成员主要负责搜集广东省档案馆、中山图书馆(省图)、中山市华侨博物馆以及香港相关机构的资料搜集工作。五邑大学广东侨乡研究中心成员主要负责江门市及下属各区市资料搜集工作。资料种类包括档案、书信、会馆文书等。 资料搜集按由近及远、由文字到口述原则依次展开。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4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本关于合作研究的新书
PZhou 2012-10-8 22:36
该书由美国三所高校(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联合编著,题目是 “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Government Policies, Industry Strategies, and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该书覆盖面广,涵盖合作研究的战略管理、运行与政策等相关问题;考查了由各种利益相关群体(包括企业、区域经济开发官员以及高校院系)建立的合作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对国家创新体系、世界一流研究人员进行了比较研究。 具体内容见链接: http://www.springer.com/economics/r+%26+d/book/978-1-4614-4387-2
2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假李喜的故事
热度 16 sqdai 2011-5-22 06:36
周末轻松一下,讲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趣事,一个不可思议的小概率事件。大家对“真假李逵”的故事耳熟能详,没料想不久前我碰到了“真假李喜”,只不过“真假李喜”都是好人,也没有假李逵(李鬼)扮演李逵弄虚作假的情节。 且听我从头说起。 我有一位交往了 40 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 X 教授, 1963 年本科毕业于北大数学力学系,美国西北大学博士, MIT 博士后,他颇有学问,目前在加拿大的 McGill 大学当教授。他的研究兴趣甚广,在宇宙气体动力学、流动稳定性、气溶胶流体动力学、晶体生长动力学、植物生长动力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他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在晶体生长动力学方面,很愿意跟上海大学的一些中青年学者建立某种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我几经询问,在本校就是找不到现成的合作人选。 2008 年冬天,我应学校科研处之邀,参加一次上海市人才计划遴选预答辩,突然发现:材料学院参加预答辩的一位新引进的“海归”李喜博士,恰好是做晶体生长实验研究的,令我喜出望外,赶紧从他的申请书中抄下手机号码和 email 地址,并在预答辩间隙,与他短促交谈,希望他与 X 教授进行学术合作,李喜博士给了积极回应。 会后,我与 X 教授谈及此事,他当然很起劲。我回过头来找李喜博士,手机打不通,发 email 没回应;于是我打电话询问校科研处的小沈,打听李喜的手机号码;然后与李喜联系,很快联系上了,正好我和他都忙着自己的事情,隔了些日子,约定到他所在的平板显示实验中心会面。我心里有点纳闷:怎么他从材料学院转到机自学院的平板显示实验中心去了呢?见面后,这位“李喜”博士热心地带我参观了他们的中心,并在宣传图板前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他在晶体生长方面的实验研究成果及其在平板显示中的应用。我问他,你不是搞材料的吗?怎么搞起平板显示了呢?他说,他被引进后不久,就发现在平板显示方面能有作为,能做独当一面的工作,就到这个中心了。我说,你海归之后能找到这样的合适的岗位,真是不错。“李喜”博士告诉我,他虽毕业于名校,但没有“海归”经历。我心里又是一怔,怎么“海归”变成“非海归”了呢?难道我去年记错了吗?但说话的口音是对的呀!不管怎样,他表示,很乐意与 X 教授合作,让他帮助解决实验中的一些机理问题。事后,我又做了他们合作的牵线工作。 又过了两个月,到了本月初,科研处进行另一轮人才计划预答辩,居然又遇到一位李喜(其实就是上回预答辩时遇见的那位),他一开讲,还是来自材料学院的搞晶体生长研究的“海归”。于是,李喜预答辩完毕,我迫不及待地问在场的科研处小沈:“我们学校到底有几位李喜?”小沈说:“就这一位啊!”我说:“那你上次给我介绍的平板中心也是李喜吗?”他答道:“戴老师,对不起,我上次告诉你的手机号码是李喜丰的,我搞错了。”我说,“我几次打电话给李喜丰,问他,你是李喜吗?他都回答:‘是’,那是为什么?”小沈回答:“大概因为你是长辈,将错就错,不好意思纠正呗!”我问:“怎么他俩都搞晶体生长?”他说,“巧就巧在这里了,搞的方向相同,而且同样优秀(只有优秀教师才在我这里挂上号),他们俩的名字在我的手机地址簿上是挨着的,要不然,你说要找搞晶体生长的李喜,我会错把李喜丰介绍给你吗?”于是在哄堂大笑中我与这位真李喜“再续前缘”。李喜告诉我,他在沪定居后就换了手机,而我的 email 他确实没收到,那一阵他忙于安家,比较忙乱。他对与 X 教授的合作表现了更积极的意向。 那天晚上我与 X 教授通电话,告知此事,电话两头一阵哈哈大笑,他说:“我也纳闷着哩!怎么你介绍的李喜忽然变成了李喜丰!”我说,“我马上给你真李喜的联系方式,我的 match-making 任务可以告一段落了。不过,错中错,反而变成‘一石二鸟’了,我一下子帮你找到了两位潜在的跨国合作者!”下个月 X 教授将访问我校,我将安排真假李喜与他一起聚谈,到时候免不了先大笑一场。 这件事情实在是个小概率事件,熟悉概率论的年青朋友可帮我算一算发生概率。碰巧的偶然因素如下: ——偏偏我初遇李喜博士在我动白内障手术之前,本来看什么都像“雾里看花”,对李喜博士这张陌生的脸原本就没有看得真切,再加上我的大脑对人脸的识别功能较差,所以认错人也不奇怪; ——偏偏李喜博士换了手机,又没收到我的 email ; ——偏偏小沈给了我错误信息; ——偏偏(这个偏偏最重要)李喜博士和李喜丰博士都搞晶体生长实验研究; ——偏偏(这个偏偏也重要)两位博士都是引进不久的人才; ——偏偏(这个偏偏较重要)两位都是山西人,成长于大西北,我正好在山西呆过十个月,对山西口音较为熟悉,认同两位的口音; ——偏偏李喜丰博士不纠正我对他的名字的错误叫法。 这七个“偏偏”导致了这场误会,幸好歪打正着,结果令人满意。 附记:明天我要到南开大学参加一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导师就是文中的“配角” X 教授,因此,拣出这篇旧博文重发于此,供博友一乐。 写于 2009 年 5 月 23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81126.html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7158 次阅读|21 个评论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合作研究
罗帆 2009-2-10 15:18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合作研究 2004 年 11 月至 2005 年 10 月底,我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学院的工作教育与人力资源系做访问学者。 明尼苏达大学已成立 150 多年,是世界级的综合性研究性大学,曾经有 7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此工作学习过。作为一所规模宏大的公立学校,其学生之多和校园之大都是全美闻名的,具有 218 个硕士学位课程和 114 个博士学位课程。 工作教育与人力资源系坐落在明尼苏达大学圣保罗校园的山坡上, 是一栋具有欧洲古典风格的建筑,和藏书丰富的玛格丽特图书馆相连,与农业生物工程系大楼隔街相望。 工作教育与人力资源系外景 走进系楼,可以看到墙上张贴的师资简介和活动剪影,走道两旁通往各个教室。进入高大的中庭共享空间,阳光倾泻而下,顿觉豁然开朗。透过玻璃天棚,可以望见湛蓝的天空中,成群的鸽子在自由地飞翔。顺着楼梯,可以到达各层的办公空间。 工作教育与人力资源系中庭 秋天的明尼苏达大学校园 美国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源地,是相关研究最发达的地区。明尼苏达大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专业,在美国高校处于领先水平,在 US News 的 2005 年全美研究生教育专业排名榜上名列第一。为此,全系师生欢聚一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 全美研究生教育 2005 年专业排名第一庆祝会 我与明尼苏达大学的 Gary N. McLean 教授合作,开展在中国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航灾害预警机理与方法研究的子课题民航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2004 年感恩节在 McLean 教授家 我们在明尼阿波利斯 / 圣保罗国际机场( Minneapolis and St. Paul International Airport ) , 西北航空公司( Northwest Airlines )等民航组织进行了现场调查,探讨如何提高民航从业人员素质,减少人为失误。 在明尼阿波利斯 / 圣保罗国际机场调研 明尼阿波利斯 / 圣保罗国际机场的培训中心定期对机场车辆驾驶员进行培训,培训形式多样,考核严格。机场驾驶仿真训练系统和模拟训练系统,能有效地训练机场车辆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应变能力,有利于降低机坪事故率。 操纵机场车辆驾驶模拟训练系统 此外,我还参加了 Gary N. McLean 和 Wei Zheng 主持的明尼阿波利斯人力资源与知识管理研究, 发放问卷 1000 余份。在 IBM, Mayo Clinic , Ford Motor, General Motor 等著名企业调研或访问,进行了人员访谈。 合作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了 A Survey of On-the-Job Training of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in China 、 Human Resource Problems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the Airlines of China 等论文。
个人分类: 学术点滴|8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