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袁厉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到哪里去找特蕾莎修女?
热度 1 fairyslave 2013-2-8 22:35
作者: 潘采夫 凤凰网评论专栏 15年前,大学搞“三下乡”活动,我和同学们去过一次河南兰考。焦裕禄当年种下的泡桐树还在——只剩一棵,孤零零地立在田地里,其他用来固沙的泡桐早已被 砍伐殆尽,成为桐木加工厂的原料,因为兰考泡桐很出名。现在的兰考仍有风沙灾患,仍是只能解决温饱的穷县,与其他中西部县市一样,拖着中国经济的后腿。记 得跟当地一位老农聊天时,他说怀念民国时期本地一个县长。收养弃婴的袁厉害就在这个县。 袁厉害这位不识字的妇女,多年收养上百名弃婴,一场火灾让她成为新闻人物,也暴露了当地在儿童保障方面惊人的不作为。随着报道增多,更多事实和细节被发 掘,如她住在“雕龙画凤”的小楼,其收养的弃儿环境却极其恶劣,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她利用自己的影响承包当地修路工程,她收养弃婴却把亲生儿子交给别 人养,等等。于是,人们关于袁厉害的评价也趋向复杂,且颇多负面。 我有一个基本判断:那些关于她的负面消息应该是真的,而她历尽艰苦抚养弃儿的事也是真的,那些认为她完美的断语失之简单,而认为她很坏的观点也同样偏颇。 在我看来,她首先是一个慈悲的人,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心人,也是一个被社会异化了的人,但是,即使所有的缺点都是真实的,她仍然是一个伟大的人。 我小时候在乡村生活,村里有一些老太太,她们见不得别人受罪,听不得小孩子哭,遇到乞丐必施粥饭,一听别人诉苦就掉眼泪,这样的人被称为菩萨,因为他们有 一颗满怀同情的菩萨心肠,对痛苦的反应比别人更敏感。请原谅我感情用事,袁厉害跟我们村的老太太是一路人,否则她不会把医院让她处理掉的婴儿抱回家去,而 且婴儿有严重的残疾,那是她朴素的出发点。一个杂志记者描写:袁厉害“身躯硕大,走路急匆匆”,我不愿意猜测记者的贬义,我只是想说,袁厉害的长相真的像 我的母亲,那种胖胖的,但并不意味着生活幸福的普通中国女人。 将残疾弃婴抱回家已经难得,而接连不断地收养,每日操心他们的生活——哪怕只是基本生存,在丈夫离婚的情况下仍不回头,每日骑车拉孩子们上学,很多年如一 日,弃儿长大后结婚,给几万块钱买房,想想看,在你视野所及,有谁能做到这些?要知道她收养上百弃婴,就意味着上百个家庭抛弃了他们的孩子,因为拿不出钱 给婴儿看病,或想要一个健全的孩子,或仅仅因为想要一个男孩。在计划生育政策下,我不忍心苛责那些可怜的父母,但与他们相比,与冷漠无情的官僚机构相比, 我必须向袁厉害送上我最高的致敬。 至于指责袁厉害不养亲生儿,以证明她收养弃儿必然功利,那是真不了解中国底层百姓了,自己养不了的送给亲戚养,在农村是普遍的事情,并不觉得孩子受了委 屈,况且是送给奶奶照顾。一个不识字的人,是不会懂得孩子从小不跟父母心理上会有问题的,那太科学了,她只知道让孩子有吃有穿,孩子就能成活。 至于她后来有钱了,住了楼房,承包工程,把孩子送人收钱,这就只能放在“中国故事”的语境中去理解了,当发财成为一个国家的“国教”,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时候,你怎么能指望袁厉害与金钱绝缘,更何况她从小就是个街头讨生活的小商贩呢。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意头脑和经营能力,我根本不相信她做慈善能坚持这 么多年。 当然,更美好的故事版本应该是这样:袁厉害是虔诚的基督徒,上帝庇护着她的精神世界,她内心圣洁不知道什么是钱财,她只是发下宏愿一生救助世人,不让任何 人成为上帝的弃儿,她的事迹感动了凡夫俗子们,他们用金钱支持她的事业,而她依然一尘不染眼神纯净。抱歉,这不是袁厉害,这是特蕾莎修女。我认为袁厉害身 上有同样的神性,但她毕竟成不了那样圣徒,她只是中国特色的人物。如果你觉得我们居住在被上帝眷顾的地方,那么你才可以这样要求她。 你还可以搜索一对美国夫妇在中国的消息,基督徒贝天牧夫妇在河北收养弃婴,为他们治疗残疾,20年来,这对夫妇救助了超过900名弃婴,并将部分孩子送到 美国家庭抚养,对于那些命运悲惨的弃婴来说,贝天牧夫妇营造了一个小小的天堂。我不觉得袁厉害与贝天牧有很大差别,最大的差别是我们和他们的差别,是中国 和美国的差别。 相对于特蕾莎修女和贝天牧夫妇,袁厉害同样做到了她的极致,要知道她生活的地方,连上帝都会感到棘手。 所以,我向袁厉害致敬,并为我做不到而自卑。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正轨。你们尽管在歧路 徘徊,失足,犯错误,但总应当做个正直的人。”那些要求她做圣人的,至少自己应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个行动起来的人。 至于政府,我祝愿他们还会感到脸红。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20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兰考‘袁厉害’有没有罪?
热度 7 lin602 2013-1-8 22:54
兰考袁厉害因为收养弃婴,因为失火,可能被获刑。 网上一文章:见 http://gongyi.cn.yahoo.com/ypen/20130108/1537893.html 截至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袁厉害有买卖孩子的行为。但在法律专家看来,感动并不能代表可以不受法律追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火灾死伤人员这么多,袁厉害恐怕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不容情,尽管袁厉害收养这些孩子是出于善心,而且她的收养行为已经持续了20多年,但是一经收养,她就对这些孩子负有保证人身安全的义务。” 洪道德认为,不管袁厉害的收养是否合法,她在法律上都有保证孩子们人身安全的责任。他指出,考虑到袁厉害20多年来坚持收养弃婴和残疾儿童的行为,主观上可以推测她没有加害孩子们的故意,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她很有可能被追究过失致人死亡罪,这种过失主要指她在消除火灾的隐患和防范方面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关法律专家表示,如果被追究刑责,袁厉害最高可能获刑七年。 这是什么呀,这些孩子应该是政府负起的责任。袁厉害收养20年,无论从经济与身体都付出了沉重代价,还因为失火承担刑事责任。 只要开车,就有可能出事故的可能,如果要不出事故,就绝对不开车。只要做事,就有可能有过失或犯错误,如果要避免,就什么都别做。怪不得我们的管理部门经常不做事,因为不做事不会出错的。 假如袁厉害不收养孩子,她就没有这个牢狱之灾。 怪不得路上跌倒的老人没有人愿意也不敢扶,怪不得许多事情普通人不愿意伸出援助的手,怪不得这个社会‘冷若冰霜’。 我们的法律专家干什么了?我们政治思想工作社会工作与慈善工作的人士呢,就不能客观地呼吁? 当然,如果袁厉害有其他违法问题另当别论。 我经常会嘀咕,这个社会怎么啦。
2888 次阅读|11 个评论
生命何其宝贵——也说袁厉害孤儿案
fwrq 2013-1-8 19:46
从目前的情况看,袁厉害收养的是弃婴,就是被人遗弃的婴儿,而且大部分都有些先天疾病(否则一般也不会被遗弃) 那么,我们可以断定的是,袁厉害至少是救了那些孤儿的命! 生命是何其高贵,单凭救命之恩,那些被收养的孤儿应当感激袁妈妈一辈子。 然后我们再看袁厉害是怎样抚养孩子的。从目前的报道看,袁厉害的孩子也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知识本领,长大后成家立业,我们并没有看到袁厉害利用孩子为个人谋利。 至于什么骗低保之类的,这么点钱根本不够养活孩子,且不说这是不是事实,即便是事实又怎么样呢? 生命何其高贵,生命本身就是最高目的!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华社批兰考火灾通报冷血无情 成领导功劳簿
vetzhang8008 2013-1-7 11:26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记者鹿永建)兰考县“1·4”火灾事故的情况通报1月5日通过多种渠道公布,在7个幼儿逝去的沉痛事实面前,通报的文风更显怪诞。 一场事故的通报,相当程度成为有关领导的功劳簿。不但有市县领导“高度重视”“重要批示”,还有各级领导“亲赴现场”“亲临兰考指导工作”“亲临一线”,其居高临下、自证有功的味道跃然纸上。 说到袁厉害收养弃婴这个要害,通报难觅当地政府对残弃儿的责任担当,却历数自愿献爱心二十多年的公民袁厉害的三个不符合收养条件。公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政府倒像旁观者了。 正如有人所说,如果没有袁厉害的爱心和持续,她收养的多名弃儿或许不等火灾早已没命。她补充当地公办福利院之缺,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有关方面没有直说默许民间爱心行为是好心犯错误,却清楚地告诉世人,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意宽于管理”是工作的漏洞所在。照此推论,如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不宽于管理,这些孩子很可能无人收养、无人觉察地先后死去,就不会集中死于火灾。这是何等冷酷的逻辑。 文风就是作风,文风就是党风,文风也是各级党政负责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民生问题的试金石。干部改变外在的文风,其实要先有内心的改变;只有真正把自己当成人民的仆人,以为人民服务为自觉追求,而不是当官做老爷,才可能改变八股文风,去掉居高临下的作风。期待有关地方干部意识到自己思想深处的不足,承认工作的巨大差距,担起人民赋予的责任,抓紧学习研究,改文风变作风,减少类似悲剧发生。
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法不依,选择性执法的典范;法律的严肃性与法治社会
wya 2013-1-6 08:54
博主注: 权大于法带来的有法不依,选择性执法导致法律法规如同儿戏,是腐败和事故滋生的温床!!! 究竟是谁给了某些政府部门不维护法律尊严甚至肆意践踏法律的权力? 违规收养、违规低保、违规上户口......这些不是管理漏洞,而是渎职、是故意犯罪! http://news.qq.com/a/20130106/000241.htm?pgv_ref=aio 兰考县副县长吴长胜表示,袁厉害拥有子女,经济条件不足且没有在民政部门办理弃婴收养手续,比照国家收养法的有关规定,其并不具有收养弃婴的资格。吴长胜说,考虑到袁厉害的做法是一种珍惜生命、社会担当的爱心之举,政府部门对其收养行为采取了 默许 的态度。   吴长胜介绍,鉴于袁厉害的实际经济能力以及孩子的生存需要,此前兰考县民政部门先后为其家庭的20人办理了低保,公安部门也给一些孩子办理了户籍手续, 这些举措是不符合规定的 。   “造成目前这种局面,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有意放松监管有直接关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正是我们工作的漏洞。”吴长胜说。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艰难的爱心!!!
热度 1 wya 2013-1-5 09:25
http://news.163.com/13/0105/02/8KE2HUAF00014AED.html 河南收养家庭7名孤儿不能行走火中殒命 失火时袁厉害正在送部分孩子上学途中,幸免于难 据了解,袁厉害多年来一直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门口 摆摊卖东西 ,以收养弃婴和孤儿出名, 其安置孤儿和弃婴的地方紧邻兰考县卫生局和兰考县人民医院。 记者询问了四五个袁厉害的邻居,大家对她评价都很好,“人很质朴、善良”,“好人”,“说话带笑,和气”。而她的亲属则表示,不理解她的所作所为,但如果她需要帮助,大家都会帮她照顾孩子。 被收养孩子曾分居两地 袁厉害的大儿子杜鹏家与袁厉害家相隔不到百米,杜鹏告诉新京报记者,火灾发生在8点30分左右,当时袁厉害正在送孩子们上学的途中,因此和这几个孩子逃过一劫。 杜鹏介绍说,最近一段时间,袁厉害收养的孩子在20名左右,去年一直分两处居住。身体相对健康的住在袁厉害家里,而有智力障碍和严重残疾的住在人民医院北边的一处“花园”。所谓“花园”,是袁厉害起的一个地名,在一小块空地上有 两间危房。 兰考县民政局局长杨佩民称,2011年9月9日,县民政局等多家单位联合行动,对遗弃儿童进行救助,由于“花园”条件差,将这里的孩子迁出。通过做袁厉害的工作,并将其中的五个送往开封市福利院,剩下的儿童由于袁厉害不同意送走,于是都迁到袁厉害家中住。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322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