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含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不同生育时期鸭茅22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动态特征
热度 1 duzhanchi 2018-8-30 09:16
不同生育时期鸭茅22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动态特征 杜占池 钟华平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植物在各个生长时期,不仅对化学元素的需求有异,而且生态条件在不断变化,所以 其元素含量水平必然有所不同 。为此,我们在我国亚热带中高山地区,以当地的主要牧草之一鸭茅 为材料,进行了这项研究,以加深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并对其合理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条件和方法 1.1. 自然条件 研究地点位于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地区,海拔高度约1800m。该地区气候温凉湿润,日照较少。年平均气温7.2 0 C,年降水量2024.7mm,年相对湿度84%,年日照时数1224.3小时。土壤母质以石灰岩和砂岩为主。土壤为山地黄棕壤,pH值约5.7,田间持水量通常约35%。 1.2. 材料与方法 实验地设在山间盆地。人工草地为2年生,鸭茅( Dactylis glomerata )为红三叶( Trifolium pratense )人工草地的伴生种。在生长期内,采集鸭茅样品7次,依次为苗期(4月初)、分蘖期(5月初)、孕穗期(5月下旬)、开花期(6月中旬、结实初期(6月底)、结实中期(7月下旬)和结实末期(8月下旬)。 每次采样后,地上部除去杂质;地下部用水反复冲洗干净,之后在65℃下烘干,粉碎;带回化学实验室进行分析,方法分别为:全N用高氯酸—硫酸硝化法,Mo用极谱催化波法;其他20种元素,即常量营养元素N、Ca、P、K、Mg,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B、Mo,有益元素Na、Sr、Ni、V、Co,其他元素Al、Ba、Ti、Cr、Li、Pb,均用ICP发射光谱法。元素含量单位用g/kg或mg/kg表示。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生长时期鸭茅地上部22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2.1.1. 地上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图1和表1的结果显示,在生长期间,鸭茅地上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类型,N为 渐降型(\型) ,K为 单谷型(∪型) ,P、Mg为 谷-峰型(и型), Ca 为 波状变动型 。N、Ca、P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于苗期,最低值均出现于结实末期;Mg最高值亦出现于苗期,但最低值出现于结实初期;K最高值出现于结实末期,最低值出现于孕穗期。其含量平均值,以N最高,K次之,Mg最低。其变异系数均低于60%,其中N最大,P最小。 图1.不同生长时期鸭茅地上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横坐标的数字表示(下同):1.苗期,2.分枝期, 3 现蕾期,4.开花期,5.结实初期,6.结实中期,7.结实末期 表1.鸭茅地上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N Ca P K Mg 最大值(g/kg) 52.1 4.25 6.15 21.6 2.36 最小值(g/kg) 11.4 1.74 4.23 10.5 1.14 平均值(g/kg) 23.0 3.14 4.83 15.6 1.49 变异系数(%) 56.0 24.5 13.1 26.2 27.0 2.1.2. 地上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如图2和表2所示,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上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类型, Mn 为 单峰型(∧型) ,Zn为 单谷型(∪型) ,Cu、B为 双峰型(M型) ,Fe为 突降-平稳型(L型) ,Mo为 平稳-突升型。其最大值,Fe、Zn见于苗期,Cu、B见于孕穗期,Mn见于结实中期,Mo见于结实末期;其最小值,Mn在苗期,Mo在孕穗期,Fe、Zn、B在开花期,Cu在结实末期。其平均值,以Mn最高,Fe次之,Mo最低。其变异系数均小于140%,其中Mo最大,Mn最小。 图 2. 不同生长时期鸭茅地上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2.鸭茅地上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Fe Mn Cu Zn B Mo 最大值(g/kg) 962 600 25.4 60.0 6.35 0.848 最小值(g/kg) 86 295 8.96 25.5 2.68 0.0314 平均值(g/kg) 284 430 17.1 37.0 4.20 0.226 变异系数(%) 105 24.5 32.1 28.6 27.5 136 2.1.3. 地上部有益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由图3和表3可见, 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上部有益元素含量的变化类型,Na为 单谷型(∪型) ,Ni、V为 谷-峰型(и型), Sr 为 波状渐降型 ,Co为 大幅变动型。其最大值,Sr、Ni、V出现于苗期,Co出现于结实中期,Na出现于结实末期;其最小值,Na在孕穗期,Ni、V、Co在开花期,Sr在结实末期。其含量平均值,以Na最大,Co最小。其变异系数均低于100%,其中Co最大,Ni最小。 图 3. 不同生长时期鸭茅地上部有益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3.鸭茅地上部有益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Na Sr Ni V Co 最大值(g/kg) 108 11.3 6.72 2.21 0.769 最小值(g/kg) 28.9 5.23 3.11 0.248 0.0350 平均值(g/kg) 69.7 7.48 4.42 0.930 0.313 变异系数(%) 40.8 27.8 26.5 66.9 92.5 2.1.4. 地上部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从图4和表4可以看出, 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上部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化类型, Pb 为 单谷型(∪型) ,Cr、Li为 谷-峰型(и型) ,Al、Ba、Ti均为 突降-平稳型(L型)。其含量,Al、Ba、Ti、Li的最高值均出现于苗期,最低值均出现于开花期;Cr的最高与最低值分别出现于结实中期和开花期,Pb分别见于结实末期和孕穗期。 其含量平均值,以Al最高,Li最低。其变异系数均小于140%,其中Al最大,Cr最小。 图 4. 不同生长时期鸭茅地上部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4.鸭茅地上部其他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Al Ba Ti Cr Li Pb 最大值(g/kg) 965 17.2 13.3 6.98 0.646 3.99 最小值(g/kg) 39.1 6.89 0.562 3.32 0.026 0.0714 平均值(g/kg) 243 10.3 3.41 4.92 0.229 1.32 变异系数(%) 132 41.6 127 23.8 89.3 126 2.2 .不同生长时期鸭茅地下部22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2.2.1. 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图5和表5显示, 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类型各不相同:K为 单峰型(∧型),Mg为峰值平坦型(⌒型), Ca 为 谷-峰型(и型) ,P为 平稳型, N 为波状变动型。其最大值出现的时期,Ca为苗期,K为分蘖期,N、Mg为结实初期,P为结实末期;最小值出现的时期,N、K为苗期,Ca为分蘖期,P为结实中期,Mg为结实末期。其含量平均值,以N最高,以Mg最低。其变异系数均小于25%,其中K最大,P最小,仅2.9%。 图 5. 不同生长时期鸭茅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5.鸭茅地下部常量量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N Ca P K Mg 最大值(g/kg) 13.5 8.37 1.91 6.69 1.54 最小值(g/kg) 8.2 5.55 1.73 2.71 1.27 平均值(g/kg) 12.1 7.20 1.81 5.18 1.40 变异系数(%) 14.1 13.9 2.9 24.3 7.9 2.2.2. 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图6和表6显示, 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类型, Mn 为峰值平坦型(⌒型),Cu、Zn为 双谷型(W型) ,B为峰-谷型(N型),Mo为平缓 渐升型 ,Fe为 波状变动型 。其最高值,Zn、B分别出现于苗期和分蘖期,Fe、Mn分别出现于结实初期和中期,Cu、Mo出现于结实末期;其最低值,Mn、Cu、Mo、Fe依次出现于苗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结实末期,Zn、B出现于结实中期。其平均值,以Fe最高,Mo最低;变异系数均低于50%,其中B最大,Mo最小。 图 6. 不同生长时期鸭茅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6.鸭茅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Fe Mn Cu Zn B Mo 最大值(mg/kg) 5539 478 52.6 146 5.44 0.0436 最小值(mg/kg) 3092 326 35.0 63.2 0.981 0.0349 平均值(mg/kg) 4766 436 42.2 86.2 3.2 0.0374 变异系数(%) 15.5 11.2 15.0 30.8 49.3 8.2 2.2.3. 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图7和表7显示, 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的变动类型,Ni、Co为 双峰型(M型) ,Na为 峰-谷型(N型) ,Sr为 谷-峰型(и型) ,V为波状 渐降型 。其最高值,Sr、V见于苗期,Ni、Co见于孕穗期,Na见于结实末期;最低值,Na为苗期,Ni为分蘖期,Sr、V、Co见于结实末期。其含量平均值,以Na最高,Co最低;变异系数均低 于40%,其中以Na最高,以Ni、Co为低。 图 7. 不同生长时期鸭茅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7.鸭茅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Na Sr Ni V Co 最大值(mg/kg) 403 36.5 13.4 9.75 4.07 最小值(mg/kg) 117 19.2 10.5 5.34 3.09 平均值(mg/kg) 257 26.7 11.7 8.26 3.43 变异系数(%) 34.6 19.5 9.6 17.1 9.7 2.2.4. 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图8和表8显示, 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动类型, Al 、Ti、Li为波动渐降型,Cr为 双峰型(M型) ,Ba为 双谷型(W型) ,Pb为 大幅变动型。其最大值,Al、Ba、Li、Pb均出现于苗期,Cr、Ti分别出现于分蘖期和孕穗期;最小值,除Ba出现于结实中期外,其余5种元素均出现于结实末期。其含量平均值,以Al最高,Pb最低;变异系数均低于70%,其中,Pb最高,Ba最低。 图 8. 不同生长时期鸭茅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化 表8.鸭茅地下部其他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期间的量值及其变异系数 Al Ba Ti Cr Li Pb 最大值(mg/kg) 6507 66.1 50.2 11.3 4.86 4.37 最小值(mg/kg) 3585 45.5 27.7 2.05 2.34 0.099 平均值(mg/kg) 5305 53.9 40.7 8.30 4.14 2.74 变异系数(%) 16.6 11.6 18.2 36.8 19.7 61.8 2.3. 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地上部与地下部22种化学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2.3.1. 地上部与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图9和表9显示, 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动类型, K 为 单谷型(∪型) ,Ca为 双峰型(M型) ,P、Mg为 谷-峰型(и型), N 为 突降-平稳型(L型) 。其比值的最高值,N、P、K、Mg均出现在苗期,只有Ca为分蘖期;最低值的出现时期,K为孕穗期,Mg为结实初期,N、Ca、P皆为结实末期。其平均值,以K最大,Ca最小;变异系数均低于90%,其中以N最高,以P最低。 图 9. 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动态 表9.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常量营养元素含量的比值及其变异系数 N Ca P K Mg 最大值 6.35 0.699 3.44 4.84 1.86 最小值 0.864 0.291 2.21 1.66 0.742 平均值 2.14 0.442 2.67 3.30 1.08 变异系数(%) 82.8 28.7 13.9 39.1 32.7 2.3.2. 地上部与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图10和表10显示, 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动类型,大致分为2类:Fe、Mn、Mo虽为 单谷型(∪型),但谷底较浅; Cu 、Zn、B虽均为 双峰型(M型),但Zn、B的次峰值不明显。其比值的最大值,Fe、Cu分别显于苗期、分蘖期,Zn、B现于结实中期,Mn、Mo见于结实末期;最小值,Mn、B、Fe、Cu依次见于分蘖期、开花期、孕穗期和结实末期,Zn、Mo见于结实初期。其比值平均值,以Mo最高,Fe最低;变异系数均小于130%,其中Mo最高,Zn最低。 图 10. 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的动态 表10.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比值及其变异系数 Fe Mn Cu Zn B Mo 最大值 0.189 1.29 0.692 0.559 5.30 19.4 最小值 0.017 0.753 0.170 0.341 0.786 0.884 平均值 0.060 0.981 0.421 0.436 1.86 5.54 变异系数(%) 98.3 19.6 36.8 16.7 79.8 129.8 2.3.3. 地上部与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图11和表11显示, 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动类型,Ni、V为 单谷型(∪型) ,Sr为 双峰型(M型) ,Na为 谷-峰型(и型) ,Co为 大幅变动型。其最大值出现时期,Na、Ni、V为苗期,Sr为分蘖期,Co为结实中期;最小值出现时期,Na、Ni为孕穗期,V、Co为开花期,Sr为结实初期。其比值平均值,以Ni最高,Co最低;变异系数均低于100%,其中Co最大,Sr最小。 图 11. 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比值的动态 表11.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有益元素含量的比值及其变异系数 Na Sr Ni V Co 最大值 0.770 0.435 0.623 0.226 0.206 最小值 0.106 0.192 0.276 0.030 0.011 平均值 0.325 0.284 0.382 0.114 0.093 变异系数(%) 66.6 25.3 28.8 60.5 92.6 2.3.4. 地上部与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图12和表12显示, 在 生长期间,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动类型, ,Ba为 双峰型(M型) ,Al、Ti为 突降-单谷型(∪型) ,Pb为 单谷-突升型(∪型) ;Li、Cr虽均为 单谷型(∪型),但后者的谷浅。其比值最大值,Al、Ti、Li见于苗期,Ba见于分蘖期,Cr、Pb见于结实末期;其最小值,Ba、Pb见于孕穗期,Al、Ti、Cr见于开花期,Li见于结实初期。其比值的平均值,以Pb最大,Al最小;变异系数均低于240%,其中以Pb最大,Ba最小。 图 12. 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比值的动态 表12.鸭茅地上部与地下部其他元素含量的比值及其变异系数 Al Ba Ti Cr Li Pb 最大值 0.184 0.334 0.273 2.04 0.133 40.3 最小值 0.007 0.127 0.014 0.324 0.006 0.017 平均值 0.041 0.191 0.076 0.805 0.058 5.94 变异系数(%) 117.9 38.1 114.9 72.6 78.8 235.8 3. 结语 由上述结果可知,鸭茅在生长期内,无论地上部还是地下部,各化学元素的动态变化类型颇多,可大致分为14种: ∧状单峰型、∪状单谷型、 M 状双峰型、W状双谷型、 ⌒状峰值平坦型、 N 状变动型、и状变动型、波状变动型 、 大幅变动型、渐升型、 渐降型 、 平稳型、 突降-平稳型、平稳-突升型, 地上部有10种变化类型,其中较多者: и状变动型有 P 、Mg、Ni、V、Cr、Li, ∪状单谷型有 K 、 Zn 、 Na 、Pb, 突降-平稳型有 Fe 、 Al 、Ba、Ti 。 地下部有11种变化类型,其中较多者: 渐降型有 V 、Al、Ti、Li, M 状双峰型有 Ni 、Co、Cr ,W状双谷型有 Cu 、Zn、 Ba 。 其含量最高值多出现于苗期,地上部有: N 、Ca、P、Mg、 Fe 、Zn、Sr、Ni、V、Al、Ba、Ti、Li计13种元素; 地下部有 Ca 、 Zn 、 Sr 、V、 Al 、Ba、Li、Pb,计8种元素;地上部与地下部比值有 N 、P、K、Mg、 Fe 、Na、Ni、V、Al、Ti、Li,计11种元素。 其含量最低值,地上部以开花期为多,有 Fe 、Zn、B、Ni、V、Co、Al、Ba、Ti、Cr、Li,计 11 种;地下部以结实末期最多,有 Mg 、Fe、Sr、V、Co、Al、Ti、Cr、LI、Pb,计10种 ;地上部与地下部比值集中出现在孕穗期至结实初期,共17种元素。地上部与地下部比值大于1的有:N、P、K、Mg、B、Mo、Pb,计7种;其余15种元素均小于1;其中比值最高的是Pb,最低的是Al。 其变异系数,地上部、地下部和二者的比值,最小的均是P;而最大的,地上部是Mo,而地下部和地上、下部的比值,均是Pb。地下部与地上部比较,前者变异系数较小,一般低于50%。各类元素比较,通常常量营养元素变异系数为小。
个人分类: 植物化学元素生态|2325 次阅读|8 个评论
全球地下水储量下降 抽水速度高于储蓄速度
WileyChina 2016-1-28 17:41
参考消息网报道 外媒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6月16日公布的最新卫星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含水层中,三分之一的水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其中包括中国的地下含水层。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6月18日报道,主持研究的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水资源科学家法米列提指出:“情势非常严峻,全世界各地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没有用之不竭的水。”这项研究刊载于16日出版的《水资源研究》期刊。 以下为刊登在《水资源研究》期刊上的研究摘要部分: 论文摘要 地下水资源是一种 有限的 资源。目前我们没有采取 可持续性 的方式采集地下水,这让整个含水层系统的恢复能力受到威胁,并使其丧失成为长期水源的可能性。虽然程度尚未被深入探讨,但地下水存储量是决定水层恢复能力的因素。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系统进行遥感观测,并评估了 地下水层恢复能力 的极限。地下水总应力(TGS)比率,指的是总储水量与地下水消耗率的比率,可以在时间尺度上用来研究世界上最大的含水层系统和相关的地下水缓冲器容量的消耗率。研究发现,现有跨数量级、大规模地下水储量知识的不足,严重限制了对含水层恢复力特性的研究。此外,地下水的可用性大小(传统被定义为再补给,在本研究中重新定义为“总出水量”),可以改变水层系统是否应力以及应力大小。 美国航空航天局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satellites)提供了地下含水层最详细 的信息。举例来说,曾据此证明过:如果撒哈拉西北的一个含水层系统以每年2.69±0.8 km 3 的速度枯竭,将 导致 地下储量减少90%,这还是基于50年期,水含量初始值为70 km 3 最低估算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作者: Alexandra S.Richey, Brian F. Thomas, Min-Hui Lo, James S. Famiglietti, Sean Swenson, MatthewRodell 点击查看该篇论文: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2015WR017351/full
个人分类: Life Science|2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FDA建议限制苹果汁中砷的含量
SXWZX 2013-7-20 00:46
据美国路透社消息,FDA 已正式发布公告:建议限制苹果汁中 无机 砷的含量,并标示与日常饮用水 旳砷含量水平相当; 该含 量定为十亿分之十(10ppb),与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的饮用水中含量是一样 的。 无机砷不仅在天然产物,如中药砒霜中有,就连喷洒农药后的蔬菜、药用植物,以及人们日常用的食 品 中都能检 测出,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性损伤、发育性疾病、皮肤中毒有关,并已证明是致 癌 物! FDA已持续20年之久留样观察苹果汁,证明有微量的无机砷的含量,而且是被非盈利的、多方参与的消 费者组织所验证。官方和民间同时监督检验方才公布!国内是否可借鉴一下。 下面是英文报道“ (Reuters) -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as proposed to put a limit on the amount of inorganic arsenic found in apple juice, comparable to the allowed level of 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 The FDA has proposed a limit of 10 parts per billion (ppb) for inorganic arsenic in apple juice. This is the same level set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for 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 Inorganic arsenic may be found in foods as it is present in the environment, both as a naturally occurring mineral and due to activities such as the use of arsenic-containing pesticides. A known carcinogen, inorganic arsenic has also been associated with skin lesions, developmental effect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eurotoxicity and diabetes. "While the levels of arsenic in apple juice are very low, the FDA is proposing an action level to help prevent public exposure to the occasional lots of apple juice with arsenic levels above those permitted in drinking water," said FDA's deputy commissioner for foods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Michael Taylor. The FDA has been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arsenic in apple juice for the past 20 years and has consistently found that samples contain low levels of arsenic, with few exceptions, the agency said on its website. The proposal was applauded by non-profit, independent product-testing organization Consumer Reports, which called it a "reasonable first step in protecting consumers from unnecessary exposure to arsenic. "Now that the FDA has released its proposed guidance, we look forward to analyzing the agency's risk assessment, submitting comments, and continuing the dialogue on this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issue," said Urvashi Rangan, Director of Consumer Safety and Sustainability at the organization.”
个人分类: 中药、食品安全|3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铁基材料成分的几种测试方法
lql0558 2013-1-6 10:20
材料的成分测试,有好多方法。首先是碳硫含量,一般都采用碳硫微机自动分析仪进行含量测试,比如 DCS-280 ,此类仪器做出来的结果为总碳含量,如果想知道非化合碳含量,可以参考国家标准进行测定, GB/T 223.74-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非化合碳含量的测定》,这样就可以知道化合碳的含量了。如果材料取粉,表面有油污,或者是粉末冶金材料,浸油的,内部油污去除不干净,这些情况会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的,比如某种浸油粉末冶金材料,浸油以后取粉,测试 C 含量 2.3% ,然后把浸油材料在 800 度氮基气氛下烧一下,再进行测试, C 含量为 0.74% ,与真实值很吻合。 扫描电镜的能谱分析 EDS ,即 SEM 面扫描,可以得出里面的元素以及分布( C 、 H 等轻元素不能检测);然后选取特定的区域对于有特点的地方进行单独分析,此多为定性分析,或者相当于半定量分析,数值结果可以参考。 XRF 测材料的成分也是半定量(通常是原子序数 9 ,氟和氟以上的都能做 ) 。 XRD 也可以测试,但含量数值需要计算得出,也是半定量测试。 假如是标准材料,有固定牌号的,则可以使用直读光谱仪分析;没有牌号或不知道其具体牌号,使用直读光谱仪测试,难免误差较大或测试不出结果;只知道可能含有某种元素,不知道其成分大约含量在什么范围的,可以使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ICPS 对其测试。还有化学分析,这个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较多。 举个实例吧,对同一试块,成分为铁铜碳的粉末冶金材料,实际含铜 16.20% ~ 16.80% ,使用不同手段仪器检测,铜含量如下: 1 EDS 检测,选取不同的面域,分析三次,结果如下: Cu : 10.20 、 13.62 、 14.85 2 化学分析铜含量两次,结果如下: Cu : 16.60% , 17.20% 3 因没有合适的标准试样,使用钢铁试样,直读光谱仪分析结果如下: Cu > 1 ,检测不出; 4 ICP 光谱仪检测: Cu , 16.68% 。 注:这儿说的测试方法并不唯一,只是几种方法结果的对比。欢迎提出不同意见或检测方法。 本博文为原创, 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或引用,但请注明来源,谢绝不注明来源的引用或转载,联系 QQ:375188549 。 作者简介:李其龙,男,硕士学历,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机械加工方面的研究。 Email : li-qilong@163.com 此文已被《粉末冶金服务网周刊》转载,引用也可注明: 李其龙 . 铁基材料成分的几种测试方法 . 粉末冶金服务网周刊 , 2013, 35 : 18 .
5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