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南林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如潮来花似海,南林等你来
热度 11 ailincnj 2015-3-28 12:48
   早春二月,风和日丽,紫金山下,玄武湖畔,南林校园,百花盛开,真是人如潮来花似海。不学武大见钱眼开,学习厦大欢迎宾朋四方来。南林的樱花不如武大因身份而珍贵,就像一位质朴、纯真的少女会打动你的内心。这里不仅是樱花世界,而是春天的百花园。请君跟随笔者的脚步,让你初识这座 1952 年独立建校,且有风景如画的校园。 南林欢迎您! 二月兰铺成的迎宾路 树木葱茏,鸟语花香 垂 丝海棠,热情奔放 樱花大道,观者如潮 妹子啊,冒得这么秀的 图书馆被花儿环抱 高高在上的樱花 接地气的迎春 广玉兰你秀的是高贵 红叶李,我比的是时间 花桃,俺斗的是艳丽 桃花说,我比的是果实 紫荆花,咱展示的是气质 红花继木,不甘被人忽视 花儿红,叶也秀 自甘清静在林中 虽是樱花,我有个性 没看出吗?我是异类 看到夕阳暮归时,留恋忘返惜别离 明年我在樱花树下等您!
5203 次阅读|25 个评论
美丽---南京林业大学校园的花
热度 10 lin602 2015-3-28 07:25
昨天下午及前天晚上与朋友散步于校园中,人流如织,许多南京市民赶到我校看花。随手用手机拍了一些,放在这里供大家欣赏。
4576 次阅读|16 个评论
五位毕业生今天在微信群上的留言
热度 2 lin602 2015-2-27 23:10
今天我转了周可真博友的一个微信,微信中转发了有关砸日本车的帖子。一小时内,我的微信群中有五位毕业的校友写的留言。我觉得值得推荐,转过来给博友们看看,其实普通人的思想与素质并不低。 1 亲爱的同学们好!今天早老师推荐我们一定要看今晚8点CCTV-1的《感动中国》栏目,《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自2002年开始,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或推动时代进步,或爱岗敬业,或以个人的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广东校友) 2 我们中国人要有自己的骨气,不能仅仅靠砸几台小日本的车来泄愤,砸完以后该干嘛还是干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要立志从科技、素质、理念等各方面超越日本人。日本比我们领先的,我们还是要学习,最终实现超越,把小日本远远的甩在后面,让它给我们大中国朝贡! (上海校友) 3 哈哈,要让日本企业像sony那样逐渐没落,要发展更多像华为这样的企业,生生不息。(上海校友) 4 日本国内反华厌华远比咱们反日抵制日货严重得多。我倒觉得全民自觉抵制日货远比砸日货以及军事对抗来得更快。(江西校友) 5 赞同!补充一点看法就是中国的优秀人才大部分喜欢当官,以致对全社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应对政治体制适度改革,本质上破除官本位思想。这样有利推动社会有更多优秀人才叁与技术创新工作,赶超日本速度才更快。(广东校友) 以上的微信留言,我一个字甚至标点符号也没有改。
3334 次阅读|2 个评论
南林校园道路规划事情,显示出‘关注’的力量
热度 4 lin602 2014-12-20 07:44
南京林业大学近期最轰动的事件,是南京规划局公开其规划,要在本来就不算大的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中横穿二条公共交通的马路,以解交通之困。 首先我是从我院的教师QQ群上热议知道的,接着在‘南林教师QQ群’上见到大量的评论,给出链接,发出抗议。 我建了个‘林老师学生QQ群’,有近三百毕业生与在校生,以毕业生为主,群上也热议了很长时间,包括现在的在校生们的热议。 还看到李明阳博主的博文,发表了有关这个话题的博文,见: 城市建设为 不要以牺牲大学为代价 ,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14548do=blogid=851669 。 网上还晒出了学生们在学生食堂前的抗议照片: http://news.sina.com.cn/c/2014-12-18/062131298182.shtml 。 听说学校领导也找有关部门与领导反映了。 听到也看到了一些消息,说规划局比较重视,这个问题现在没有定论。 有时候觉得大学是死水一潭,各人自扫门前雪。 从这件事上来看,师生们还是关注学校的事情,尽管有许多事情没有办法,对一些过份的事情还是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抗议’,这种关注也是一种力量。 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学校大家都漠不关心时,这种文化下的民族或群体往往是没有凝聚力在战争中没有战争力的。
3702 次阅读|9 个评论
联系设奖学金---为了一种梦想与快乐!
热度 7 lin602 2014-10-22 07:36
值我校精细化工系成立20周年,我校四位校友捐赠了奖学金,奖励及资助精细化工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学习。 一个建系只有二十年,只有19届学生毕业的一个专业,开始几年每年只有二十多学生,现在每年本部二个班五十位同学左右,近二年加上二个三本班(南方学院,好象过二年也要分开了),能够有四位校友捐赠奖学金,应该说还是不错的(还有些校友因为企业规模不大,他们想捐,我让他们暂时不捐,壮大再捐)。有过这方面经历的老师就知道了。 系庆准备工作阶段,我主动提出将与校友联系设立奖学金的任务委托给我,大家也清楚,这工作我做比较合适。说实在的,这项工作不太好做,我想不需要我多说。 经过一个多星期与做企业的校友们电话联系,有四位校友愿意设立奖学金。因为我们有个原则,一是完全自愿,二是主要是企业捐资,不用校友自己的工资收入。 因为我们专业时间短,人数不多,刚开始我想不能提太高的要求,将奖学金设立启动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校友企业会越办越大,还有不少校友企业会成长,我们会将奖学金的设立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 我跟一些校友开玩笑说:等你们企业做大了,我猛‘宰’你们(设奖学金)。他们笑着说:我们欢迎林老师‘宰’。 说实在的,我们教师也为校友们的企业做了许多工作,共同开发产品,推荐人才,共同成立研发中心,安排学生去做毕业论文,还有咨询工作,这些工作许多都是友情或义务的。这也是校友设立奖学金的动力之一,更重要的是,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母校的‘情’。 说实在的,我已经接近退休,还‘厚着脸皮’给校友们联系(联系不少人,因为我也担心有些校友误以为我偏心或看不起他而不联系他,也担心会漏掉愿意出资的人,同时也是一种交流与宣传),让他们出资,动员他们设奖学金,这是需要点奉献精神与心理承受的。大家都知道,有人理解,有人不一定理解这项工作,也不排除有人会从另一角度来理解,特别是对现在高校中的不正之风的不满,对学风的不满,会反映在对奖学金捐赠的态度上。大学中的腐败及一些不好的学习风气让我们高校承受着这种诚信的负担。 同时我还要让暂时不捐赠的校友没有心理压力或不舒服,这也需要点智慧,动员目前资金上暂时不宽裕的校友暂时不设,等他们壮大后再让他们捐赠。而且还尽量使他们高高兴兴没有任何不舒服地来参加系庆。许多接我动员设奖学金电话的校友们都快乐地来参加了系庆,这需要我们特别地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 开个头,慢慢将奖学金越搞越大,用好这些奖学金,而且更重要的是,以此为‘种子’,将奖学金开展下去,而且代代相传,给学弟学妹们一个榜样,好好学习,今后也为精化专业做出贡献。 不少老师与校友开玩笑说:林老师面子大! 其实我也快六十岁了,做这工作完全是为了一种‘梦想’,为我们这个年轻的专业能够发展壮大,为后面的教学与科研及学生培养,校友交流工作做点点力所能力的贡献。 如果从‘对我本人有没有利’这个出发点考虑,我是做的‘无用功’!甚至在透支着我自己的‘人情’。这次系庆,我联系学生们收集全体本专业的校友们的通讯录(香料大专班,本科生及研究生),搞了80多页的通讯录表格(全是我一人联系各班负责人并整理好他们各班来的表格数据,其他年轻老师改一下格式,系庆时放在一u盘中发放给校友们,让他们互相转发),联系奖学金,最后联系校友回来参加系庆,光手机费就花了不少。我家钟点工有时候说,‘林老师一个上午电话就没有停’。 为一种梦想活着,尽管在利益上‘不合算’,但心里很快乐!得到校友们的理解与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个无价之宝! 我校网站对我系系庆的报道见: http://news.njfu.edu.cn/newsshow.php?cid=1id=5205 奖学金证书颁发: http://jxhg.njfu.edu.cn/cp_news.asp?id=75
2918 次阅读|13 个评论
在精细化工系创立20周年庆典上代表教师的发言
热度 5 lin602 2014-10-19 20:47
2014年10月18日,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建系20周年庆典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校友近百人及在校研究生与高年级本科生、全体精化系退休与在职教师参加了庆祝会。本人代表教师在会上作几分钟发言。 各位校友,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迎来了我们精细化工系及精细化工专业成立 20 周年,感谢各位领导前来祝贺,特别要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赶来参加庆祝活动,也感谢在校的研究生与本科生来体验与分享这个快乐的时刻。 1988 年我们开始办香料大专班, 1995 年第一届精细化工本科学生毕业,到如今已经有好几十个班走向了社会,非常幸运,所有的学生都听过我的课,当我看到通讯录上面熟悉的名字,如数家珍。 2003 年我们精细化工系又申请到化学工艺硕士点,也已经有十多个年头,尽管有些研究生没有听过我的课,但我们的实验室在一起,在招生、开题、答辩等环节中,让我们都彼此熟悉。 南京林业大学办精细化工专业是不容易的,想当年我们全系教师只有一间实验室(化工楼二楼最东边的南边),学生实验都是借用林化系的实验室(二楼的),全系只有一间办公室( 2307 ), 1997 年我接手系主任时,系的帐面上只有 46 元钱,没有仪器,缺少课题,教师人数也少。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教师人数增加,师资质量提高,仪器及实验室也大大改观,课程设置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学生人数增加( 20 多人到现在四个班),特别是我们系的教师与企业很多联系,为企业做了很多项目,在社会上有很好的社会影响。 最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重点高校非常欢迎我们的学生去读他们的研究生及博士生。这是一种学术界的认可。 许多毕业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许多做技术与销售的毕业们发展很好,有好的收入,有好的发展前景,而且我们精细化工专业毕业生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特点:团结!这是我们最最自豪的地方。 我们精细化工系老师也是非常团结的,团结可能是我们精细化工系及毕业生的一个亮点! 我从三十一岁开始一直为香料班及精细化工本科生及研究生做教学与科研工作,精细化工专业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他成立、成长与壮大,所以对他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 不少学生在校时可能感觉到我非常严厉,在校时有点怕我,但令我非常高兴的是,学生们走出校门后并不记恨我,我们之间仍然非常密切,我们经常利用出差的机会见面,聚会,利用 QQ 群,利用我的网络空间保持着联系,这是作为一个教师最最幸福的事情,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一生的荣耀,觉得自己这辈子工作值了。 各位校友,各位同学,毕业生是我们教师与专业的产品,学校与系是毕业生们的‘娘家’,当我们学校与系科办得有影响有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可,那我们的毕业生就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就可以自豪地工作、生活与做自己的事业。学生以我们学校与系科为荣。 而各位校友发展得好,得到社会的认可,活跃在各个地区与领域,反过来会增加学校与系科的影响力,我们为能够培养出出色的学生或自豪。 二十年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不短,将我从一个年轻教师变成了快退休的老人,但从办学特别是办学科与专业的角度的说,我们的学科与专业非常年轻,世界上许多古老的学校与学科都有几百年的历史,我校独立办学也有六十多年的时间。 我们有信心将精细化工专业办好,将学科办好,扩大我们的师资规模,扩大我们的实验室,扩大我们在精细化工行业中的技术服务与社会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有自信心,更有能力,能够产生出一批批对精细化工行业的社会精英。 我们这代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教学科研的接力棒慢慢转移到我们年轻的教师手中,年轻教师们将肩负着精细化工专业与学科发展的重任,我相信大家能够既发展自己的事业,成为中国甚至国际上知名的专家,又能够将精细化工系与精细化工专业在目前基础上,办得更加出色,让国内年轻学生争着到我们这里来读书,从更为长远的眼光来考虑,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增加,学生越来越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慢慢让我们的学科与专业走向世界。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 谢谢各位校友来参加我们的系庆,利用这个机会同学们可以互相见面,谈谈过去、现在与将来,利用这个机会与老师们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感想、感慨、业务、工作甚至烦恼,看看学校近期的变化,走走曾经走过的路与桥,逛逛树木园,坐坐以前上课时曾经坐过的位置,闻闻实验室那熟悉的气味,也可以回忆你们在校园中的恋爱与恋情,校园可能会留下你们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上下届的师兄弟们并没有见过面,但在工作中已经彼此听说过,甚至还合作过,通过这次系庆可以互相认识,这个桥梁就是我们老师,就是这个系庆,更是我们这个精细化工专业与学科。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发展,互相得到关照。 非常高兴,前后相差十多年毕业的许多校友们能够坐在一起喝酒,在喝酒前能够将合影照发到我手机上,当他们还正在喝酒时,我的 QQ 空间上已经出现他们的照片,让大家分享着、传递着这份校友之情。 我们的系科与专业的发展还需要各位校友们的关心与帮助,特别是在情感上,信息上,技术合作上,甚至合作办学上。 欢迎校友与我们共享信息,我们的科研成果可以优先向我们的校友进行通报,可以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合作申请项目,甚至合作成立股份公司。我们也愿意将优秀的学生、研究生优先向我们的校友推荐,向校友的企业安排实习生及做毕业论文。当然,我们也期待着我们的校友优先考虑到我们学校特别是我们专业来招聘本科生及研究生,合作共赢,大家共同发展自己。 最后,祝大家在系庆期间,玩好,聊好,喝好。 祝各位校友、老师、同学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幸福快乐! 谢谢大家!
4151 次阅读|9 个评论
晒一下别样的‘宝贝’
热度 25 lin602 2014-9-27 10:12
9月23-24日中国胶粘剂与胶粘带工业协会在上海开年会,650人参加,25日胶粘剂展览会。我带了一个研究生黄兵去参加,后来博士研究生房成中途也来听听(有的学生中途有事有入场卡)。 总共有8位学生参加了这次胶粘剂交流会,我们照了些合影照,下面照片中还缺张云及房成。 会议24日结束,晚上目前从事胶粘剂工作的毕业生(2个在校生)计28人,在上海小南国酒家进行了聚会,他们从上海、南京、苏州、无锡、镇江等地赶来,最早毕业生是1997年,最晚的是2014年,其中大部分从事技术工作,当然也有近亿元年产值的老板(树脂催化剂)。这些学生分别来自:上海康达(从赫雷、夏浩)、回天(林星、王飞)、西卡(李强)、汉高(林元)、万力(蔡海元、丁德浩)、波士胶(贺才利)、新光(辛伟伟)、伊斯曼(朱明军)、阿克玛(姜基标)(这些企业都是胶粘剂著名的企业)及王鹏、陈华、段德坤、孙兵、陈丽华、曾小凡、朱成伟、左加山,纪合健、苏相川、陈子君、黄兵、房成、涂怀刚与刘柏松友情参加。大家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欢聚一堂,见一下早已知名不见其人甚至曾经有过合作还没有见过面的师兄弟们。晚上共喝了14瓶50多度白酒,倒了几个,中途,他们互相拿起酒杯进行客串,三三两两地互相交换名片及联系方式,照相,照片上还有他们朦胧眼神。大家都非常高兴,同学们建议二年搞一次这样的聚会。那一天,我也差点醉,一是酒醉,二是心醉。在他们分别在聚会上进行自我介绍时,我说说他们曾经的有趣的‘小道新闻’,欢声一片,他们戏称我是‘情报专家’,哈哈。(AA制,每人交400元,花掉350元,剩下的钱准备做个精致的纪念通讯册寄给大家,以便于留念与今后的联系)。 25日参观全国胶粘剂产品展览会,分别见到不少学生,在展会上的同一个地方的一个时间节点,同时遇到几个学生,合照了一张相片。后面又陆续遇到了不少参加展会的毕业生们。 会后,25日与在镇江锋芒磨料公司任副总的学生王鹏中午单独聊聊。 25日下午上海迅凯公司的2002年毕业生孙兵(他创办的企业)带我到他企业参观,我给他介绍了四位我的毕业生到他公司上班(王林敏,安爱生,丁佩玉与龚耀耀),他非常满意,看看公司的环境,看看这些学生们,晚上我们一起聚了一次,上海无忧公司的老板2002年毕业的王翔赶来喝酒,孙兵与王翔是同学好朋友。 22日离开南京到上海时,山东立晨的纪合健(聚会上的大师兄)开车路过南京带上我与黄兵,报到后晚上四个人喝了一次啤酒,聊聊天。 看到这些学生非常好,我心里也非常高兴。 与不少学生比起来,我是‘穷’人,一个穷‘教授’,不过,我也非常满足,精神上的一种富,因为有学生们的信任与爱,在我们吃穿不愁的今天,这种‘穷开心’是一种‘宝,一种‘财富’。
5531 次阅读|48 个评论
退休前要做的一件‘大点的事’
热度 15 lin602 2014-9-12 18:14
离退休已经不远,系里院里基本上都没有我的事了,只需要上好自己的课及再带几届研究生即可回家休息了。当然企业项目还是要做,否则课题组可能会揭不开锅。 精细化工系及专业建立20年整,目前还没有设立奖学金,因为时间太短。今年开始,本人承担起与校友们联系的任务,鼓励办企业的校友们设立奖学金,用于奖励精细化工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们(研究生的助研费不用这钱,用导师的研究经费)。 非常高兴,校友们反响积极,经过三、四天的电话联系,目前已经有四位校友单设奖学金,另外还有一个大帐户,准备接受多人的捐助,后面估计还会有校友参加,尽管钱数只有几万元一项,但目前开始启动起来,后面随着不少校友事业慢慢壮大,会越来越多的人捐助及款数也越来越大。 我们专业一届只有数十个学生,这些钱还是有点意义的。 我短信说感谢他们,他们回短信说:我们今天的成绩也是老师们栽培的结果,我们设奖学金是应该的。 看到这短信,心里热热的。 作为教师,有种成就感,学生‘认’我们去的电话,愿意为专业做点事与贡献,这是教师另一种不见经济效益的‘成就’。 当然我们也为不少校友的企业推荐毕业生去工作,去实习,做毕业论文。同时还积极为他们做力所能力的咨询,甚至组织聚会。 这是一个开头,一些校友表示,等他们企业越来越大,他们准备搞大点的‘教育基金’。 精细化工系及专业就象自己的‘孩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点一滴都倾注着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单纯’让许多学生们有种‘娘’家的感觉。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说,我是他们的‘厨师’,2006年我搞精细化工专业论坛时(后来学校统一关闭了),我的头像就设置成厨师服装的卡通画。 我在工作上已经‘日落西山’,但非常希望这个本科专业及研究生培养能够越来越好。 现在竭力鼓励校友们设奖学金,也是尽最后一份力。 也衷心感谢校友们的爱心。
4357 次阅读|35 个评论
南林大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总决赛一等奖
热度 1 lin602 2014-8-20 13:41
经过省赛,赛区赛和全国总决赛,2014年“恒逸-三井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在江苏常州落下帷幕。南京林业大学“蓝精灵”团队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进入全国前18强(全国217个高校1500多支队伍参加竞技)。 一等奖团队成员:陈聪,邱晨瑜,付清河,刘帅,王楠。 指导教师:陈慕华,李小保,付博,张小祥,朱新宝。
3370 次阅读|1 个评论
正能量--祝贺左宋林博友获第四项国家自然基金
热度 24 lin602 2014-8-20 10:03
我校--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左宋林教授,今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这是他获得的第四项。他年龄比我小一轮。 他的介绍: http://hg.njfu.edu.cn/newsshow.php?cid=25id=1839 他的大学是师专毕业,第一学历为大专文凭,后面通过他一步一步学习,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系的教授,在活性炭研究上,在国内已经是最好的水平。 不但是纵向研究,他是一些企业的技术依托,在国内活性炭生产企业很有影响,横向做得也挺好。 我们学校211都不是,可不要拿985高校的要求来套。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师专连三流的学校都算不上,照样成才。关键是有没有志向,刻苦与否。 没有得到他同意,写了这个博文,说个例子,给年轻人一个正能量。 还有一个链接,他的研究已经得到日本同行的赞赏或认可,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news.njfu.edu.cn/newsshow.php?cid=1id=4886
15280 次阅读|55 个评论
南京林业大学公开招聘学院院长公告
热度 4 lin602 2014-7-21 22:37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部分学院院长。具体招聘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 1、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1名。   2、外国语学院院长1名。 二、应聘条件 1、熟悉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工作经验。 2、在相关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学术成就突出。 3、具有博士学位和正教授职称。 4、身体健康。年龄50周岁以下(1964年9月30日以后出生)。 三、岗位职责 1、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科研学术水平。 2、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4、加强对外联系,扩大国内外交流合作。 四、招聘程序 1、公开报名。 2、资格审查。 3、组织考核(面试)。 4、审批录用。 五、待遇 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国家和学校校内岗位津贴有关规定办理;住房、科研启动费等待遇按照学校引进人才有关规定办理。 六、报名及联系方式 应聘者可自行到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报名,也可来函或通过 E-mail 报名。 1、报名应提供材料 (1)《南京林业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 (2)职称、学历及学位复印件各1份,身份证复印件1份(原件面试时提供)。 (3)近5年教学科研成果清单和3-5篇代表性学术论著复印件(原件面试时提供)。 (4)相关资历证明材料复印件各1份(原件面试时提供)。 (5)本人近期2寸彩色免冠照片2张。 2、报名时间及联系方式 报名截止时间: 2014年9月30日。 报名地点: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老图书馆220室) 邮政编码:210037 联系电话:025-85428300,18061713018 传真电话:025-85428300 电子信箱: lgzhao@njfu.edu.cn 联 系 人:赵林果 南京林业大学 2014年7月5日 附件: 南京林业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 见: http://zhaopin.njfu.edu.cn/typenews.asp?id=25
4594 次阅读|4 个评论
今天到南林上班32周年
热度 15 lin602 2014-1-13 23:05
1982年1月13日从中山大学到南京林业大学报到,今天整整32年了。 那一年25周岁,今年我57周岁,离退休越来越近了,已经听到退休的脚步声。 在南京林业大学工作了差不多一辈子,这个校园很舒服,特别是晚上散步。这个地方有不少同事朋友,寄托着自己的情感。在这块地方教了不少学生,他们是我的情感与精神的快乐。 2014年我们精细化工系可能要搞专业聚会,很自豪,从这个专业创办开始,甚至包括香料大专班(精细化工专业的前身),所有的学生我都教过,好象只有我一个教师教过所有的学生们,不少老教师退休了,有些教师调走甚至出国了,不少教师是后来的,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 愿我们的专业越办越好,我们的学生发展都好!
4002 次阅读|29 个评论
南林大三博友‘喝茶’
热度 23 lin602 2013-12-24 17:44
昨天我校孙友富(孙友甫是他的曾用名)老师打电话,约我与李明阳一起去校东门外蓝湾咖啡聊聊天,陈宁老师临时有事没有参加。 我与孙友富是老邻居与老朋友,有三十年的交情了,与李明阳还没有见过面,他比我们年龄小点,他在森环院,我在化工院,孙友富在材料院,这次我们见面聊聊。 前年与孙友富一起外出,他被我忽悠上科学网的,哈哈。我俩倒是经常吹吹牛。 我们学校许多教师与学生都知道我们几个在科学网上开博,这也是我们同事与朋友间闲聊时的话题之一。我们几个人可能都活力不够,不象科学网上其他博友们交往烦繁,所以这么长时间才聚一次,李明阳住校外,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一起聊聊学校的事,聊聊科学网的事。我们还蛮聊得来,挺好! 李明阳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14548 孙友甫(富)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7531 陈宁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7851 从左到右:李明阳,孙友富,林中祥(用手机照的,图片一般)
5640 次阅读|51 个评论
我校没有校歌,挺遗憾的
热度 2 lin602 2013-9-14 22:59
回母校---中山大学毕业二十年、三十年聚会,我们都唱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而没有唱‘中山大学校歌’。原因是我们在校时校歌还没有出来,我们都不会唱,即使唱,也引不起大家的共鸣。我们读大学时‘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倒是大家都熟悉与会唱的,我的映象毕业离校前集体唱过这首歌,还说过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时再唱这首歌。毕业20年在珠江夜游的船上全年级一百多同学一起唱了,毕业30年又唱了。大家都带着美好的回忆唱着那首歌。 现在不少学校有校歌了,开学典礼及毕业典礼上一个重要仪式就是唱校歌。 我觉得一个学校应该有校歌,不管毕业多少年,也不管前后多少届毕业生,用校歌可以将大家连在一起。毕业多年后再在那氛围下与班上同学们一起唱,会勾起大家美好的回忆。 可惜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南京林业大学没有校歌。好象我们曾经提过这建议,但没有落实。
2740 次阅读|3 个评论
今天到南林大工作31周年
热度 9 lin602 2013-1-13 09:25
今天到南林大工作31周年
早上起来打开手机,手机上显示出13这个数字,哦,今天是1月13日,是我来南京林业大学工作31周年的日子。 昨天晚上在校园中散步,觉得这个校园真安宁,而且越来越漂亮,尽管有许多不如人意的事情,但比起这个社会还是更适合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每当走到进办公室,看到照片墙上学生们的留影,还是有成就感的,再过几年退休后,学生们的事业就是我们工作的延续。 这是从2004年有数码相机开始照的与学生们的集体照(可惜前20年没有数码相机),除一张照片外,全是我与学生们的照片,绝大多数是我带学位论文的研究生与本科生集体照,还有张与毕业生们聚会的合影。这旁边的架子上及书橱中还有十张左右照片,没有照下来。我的目的是让我的学生们毕业后再到我办公室时,能够看到他们在我这里做实验时的样子,许多毕业生到我办公室看到当年他们的照片,心情也比较激动。特别是当我看到这些照片时,能够让我得到快乐的心情。他们既是我的学生,又象是我的朋友,这种没有多少利益的师生关系比较单纯。(2张照片都是用手机照的)。 下面一张照片,是我校树木园,几百亩地(慢慢变小),就在我家楼下面,经常到那园子中散散步。让自己暂时远离人世间的喧嚣。 下面的链接是我来南林工作30年那天即一年前写的科学网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528317.html
3597 次阅读|2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