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种子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种子库与人类的危机意识
热度 9 jinsblog 2013-4-1 06:11
这篇东西,本来是世博荟萃系列之一,想从我认为最具创意的英国馆,说一下资源平台,用种子库来做一个例子。但现在的生活节奏,大大地快于我们能够消化、欣赏和吸收的步伐。在我还没有来得及贴这些世博会相关的博文时,世博的热劲已经散去。不过英国馆和种子的关系,把这样的东西贴出来,还是有些意义的。对我自己来说,也记录当年打仗冲锋一样去“抢馆”的日子。 英国馆的造型很有创意。整个建筑物,没有传统的“馆所”的建筑结构,它的最大亮点,是外部的“触须”,由约 6 万只纤细透明的有机玻璃铝合金杆“触须”组成,每根长达 7.5 米,大部分露在展馆外面,向外伸展,白天的时候,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提供馆内部照明,并营造出敞亮肃穆的空间感。到了晚上,触须内含的LED光源会使整个展馆散发出璀璨迷人的光影。由于这些触须具有一定的柔软度,会随风轻轻地摇摆,使展馆表面形成光泽和色彩变幻,产生奇妙的效果,观众会感觉似乎整个展馆都在飘动,仿佛具有生命力,如一朵蒲公英。 英国馆最大的特点,是它具有的生命、环保概念。除了它的外形如一朵蒲公英,那些晶莹剔透的有机玻璃杆端头,包埋各式各样的植物的种子,来自由英国皇家植物园和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有6万多种植物,使它为一个“种子圣殿”。它让我想到那时刚建成不久的斯瓦尔巴(Svalbard)国际种子库(Global Seed Vault)。这个种子库由挪威、北欧和联合国的几个机构出资修建。始建于2006年6月,2008年2月正式启用,那时就有20多万种种子被储存进种子库,现在应该更多了。这个种子库被称为是全球植物的“挪亚方舟”。 斯瓦尔巴群岛距挪威大陆约1000公里, 离北极约1120公里,除了武装警卫外,岛上大约有3000只北极熊,这是种子库的一个天然屏障。种子库是以一条长达120米的隧道,到达永久冻土带,按美国国家黄金储备库诺克斯堡的安全设计模式,在隧道的尽头修建而成。即使断电导致洞内的冷却设备无法运转,冻土层一样可以让洞内温度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这种条件下,有的种子可以保存上万年。此外,种子库位置高于海平面130米左右,即便地球两极冰盖完全融化,也不会被淹没。它的设计也可以抵挡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核武所产生的破坏。 种子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东西:生命,源泉,传承,以及未来。现在全球约有38万种植物,抽样调查显示,有22%的植物物种可归入“有灭绝危险”的单子上。面临灭绝危险最大的是裸子植物,比如苏铁科植物中的大部分。从地域上看,灭绝危险最大的是热带雨林植物,这个和人类活动有关。修建斯瓦尔巴这样的种子库,体现出在“人类世”物种绝灭的浪潮中,人类的危机意识。谁知道哪一天,我们需要动用那些仓库里的种子呢?
个人分类: 上海世博|9775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