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信噪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引力波探测:成就“不可能之任务”的工程技术 –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
热度 3 fouyang 2019-7-27 22:37
在科学中,特别是物理学中,有这样一种工作。它的重大意义非常清楚,谁都知道要是做出来了诺贝尔奖肯定跑不了。但这工作又非常难做,所以只有少数人会把整个职业生涯贡献给这样的梦想。引力波探测就是这样一个工作。 2016 年 2 月 11 日关于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事件的发布会不仅在物理学界,而且在整个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一年多后,诺贝尔奖就如约而至。 2017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发给了三位美国科学家:麻省理工教授韦斯( Rainer Weiss ),加州理工教授巴里式( Barry Barish ),以及加州理工教授索恩( Kip Thorne ),表彰他们在探测引力波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推论。广义相对论是物理中一个相当艰深的题目,一般物理学博士生都很少涉及。但是引力波的概念对公众并不陌生。在引力波被成功探测而且得到诺贝尔奖之后,更是有大量科普文章介绍其中有趣的物理。 但是有一个比较少讨论到的问题是:为什么引力波的概念早就为人所知,它的 “ 本尊 ” 却直到现在才露面?事实上,爱因斯坦在发表广义相对论之后就预言了引力波。但他却认为那是不可能被探测到的。这是因为引力波是如此之弱,探测引力波的困难程度难以想象。所以这三位科学家代表的工作不仅在科学上有着重大意义,也是人类历史上值得一书的一个伟大的工程技术成就。本文就着重在工程技术方面介绍一下这个工作的挑战和神奇。 说到引力波,我们自然会想到另一个在真空中传播的波:电磁波。 1865 年,麦克斯韦基于他所提出的电磁学方程而预言了电磁波。 22 年后,在 1887 年,赫兹就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的实验装置很简单(见 图 一 )。一个手工开关( I )造成一个电脉冲,经过变压器 T 升压后,在火花隙 S 上产生一个电磁波。这个电磁波传播到房间另一端的环形天线接收器,在那里的火花隙 M 上产生一个肉眼可见的火花弧。 图 一 :赫兹的电磁波验证试验(复制自: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5941520 ) 然而引力波远不是这么容易搞定。首先,引力要比电磁力弱得多。必须有非常大的质量才能产生有探测意义的引力波。这就表示引力波几乎不可能在实验室中产生,而必须从太空中超大质量的天体那里来。第二,电磁波归根结底是带电粒子(这里是电子)振荡产生的。引力波也是由物质的振荡产生。而天体要如此振荡需要超出想象的驱动力。物理学家认为最有希望的一种场景,就是两个大质量的天体(例如黑洞)相互绕行进行加速运动,产生引力波。但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天体产生的一阶引力波效应(技术上称为偶极子辐射)是相互抵消的,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更弱的二阶效应(四极子辐射)。第三,天体虽然质量巨大,但离我们却很遥远。引力波和电磁波一样,其强度是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所以我们就面临这样的困局:越是强大的引力波源在宇宙中越是稀少,因此它们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也就越远。所以即使宇宙中存在着很强大的产生机制,也不意味着我们能收到强大的引力波。 (诺贝尔宣传材料) 因此,探测引力波需要的仪器远远超过了赫兹用的环形天线。在爱因斯坦提出预言后近半个世纪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教授韦伯( Joseph Weber )开始了寻找引力波的实验。韦伯的实验是用一根很重的铝棒,检测其尺寸的变化来探测引力波引起的共振现象。 1969 年,韦伯宣称探测到了引力波。但是他的结果没有能得到其它观测的证实。后来就只有韦伯自己仍然带领一些同事和学生继续和改善他们的探测实验。韦伯甚至在美国政府 80 年代停止资助他的实验后,自费继续研究,直到他 2000 年去世。虽然韦伯的铝棒实验方法没有被别人采用,但他作为引力波探测的先驱仍然被人们铭记。 2016 年宣布引力波探测结果的新闻发布会上,韦伯的太太被邀请为贵宾在前排就座。马里兰大学在 2019 年建立了 “ 韦伯纪念花园 ” 纪念韦伯对引力波探测的贡献。韦伯用过的六根铝棒被作为雕塑在花园里展现( 图 二 )。 图 二 马里兰大学的韦伯纪念花园,展示韦伯用于引力波探测的六根铝棒 (复制自 https://umdphysics.umd.edu/about-us/news/department-news/1435-weber-garden-dedication-set-for-march-12.html ) ( http://terp.umd.edu/making-waves/#.XSIMI497kUF ) 同在六十年代,几位苏联科学家在 1962 年提出了利用光干涉仪探测引力波的想法。韦伯和他的学生福瓦德( Robert L. Forward )继续了这个研究。福瓦德在 1971 年报告了一个基于激光干涉仪的“引力波天线”样机(那时距激光的发明才十年时间)。与此同时, MIT 的韦斯团队对于用干涉仪探测引力波进行了一系列技术研究,在 1972 年提出了可行性报告。另一方面,索恩的加州理工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理论计算证明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性。他们两位的努力促成了“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缩写 LIGO )的概念形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从 1979 年开始资助激光探测仪的研发。 LIGO 实验室的建造在 1994 年正式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LIGO 在 2006 年达到设计性能,并在 2008 年开始升级。升级后的系统被称为高新 LIGO ( Advanced LIGO 或 aLIGO )。与近四十年前福瓦德的样机相比, aLIGO 的基本原理没有变化,但是灵敏度提高了大约十个数量级。它在 2015 年刚开始运行时就发现了第一个引力波事件,标志着半个多世纪的探测努力达到了一个里程碑。随后又有几个引力波事件被发现,从而大大增强了这些观测结果的可信度。目前, LIGO 完成了下一期升级工程。同时世界各地也在纷纷建立类似技术的观察站,以期形成一个全球尺度的观察网。基于空间的引力波观测系统也在建立中。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理论的一个世纪以后,我们终于可以接触到这个出奇羞涩的信使了。(以下的技术讨论均基于 aLIGO )。 ( https://www.ligo.caltech.edu/page/timeline ) 上面说了,引力波探测的最主要困难是它的强度非常弱。弱到什么地步呢?科学家估计,我们能收到的引力波信号所造成的相对时空变化,大约在 10 的负 21 次方。也就是说,如果测量一公里的长度,在引力波经过时,我们的长度读数会有大约 10 的负 18 次方米的变化。这是质子的直径的一千分之一。用宏观仪器来测量如此小的长度,这是闻所未闻的工程挑战。我们常用“大海捞针”来比喻搜索的困难。对于引力波来说,如果整个地球是一片大海,那引力波造成的长度变化只有原子核大小。事实上,如果把一根针再次“放大”成地球尺度的大海,那么引力波的尺度才和针尖差不多。所以,我们可以说探测引力波的难度是“大海捞针”的平方。 其实信号弱本身并不是问题。电子放大器可以轻易放大信号一千到一万倍。把放大器串联起来,总的放大倍数几乎是没有限制的。关键不在于信号强度本身,而是它与噪声的比较,行内称为信噪比。信噪比太低时,我们不能区别信号和噪声,也就不能完成探测任务了。所有放大器都是同时放大信号和噪声(并可能加进新的噪声)。所以放大器不能提高信噪比。要提高信噪比只有两条路:增强信号和降低噪声。那么 aLIGO 是怎样做到这两点的呢? 为了探测引力波,我们测量的是长度的相对变化。所以要增强信号,我们就需要用长的尺,以便得到更大的长度变化。而且尺的刻度要细,这样长度变化相对于刻度来说更明显。 aLIGO 顾名思义,是用激光干涉仪当尺。激光可以照射很远不衰减,所以“尺”可以做得很长。而它的“刻度”是波长( aLIGO 用的是大约一微米),所以很小。所以,这是一把很理想的“尺”。 图 三 显示了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基本结构。左面是一个激光源( Laser ),照射到分束器( Beam Splitter )上。分束器是个半反射半透射的镜子,把入射光分成两部分。被反射的部分走向上方的光路,被终端的镜子( Mirror )反射后回到分束器,然后透射到探头(图底部的圆圈)。另一部分光在分束器透射到右方的光路,同样经过镜子反射后回到分束器,再经反射后到达探头。这两路光在探头相叠加,其最后的强度就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相位关系。当引力波经过时,一个光路的距离会加长,同时另一个会减小。于是光路间的相位关系会发生变化,引起探头信号的变化。最简单的探测方法是:把光路调整到在没有引力波时输出为零(也就是两束光在探头处的相位正好相反)。这样引力波的到来就会造成一个不为零的信号。其大小与总光强的比例约等于两条光路长度的总变化与光波长的比例。(实际系统略有不同,因为要探测相位变化的正负号。但为了信号强度分析,这样的说法足够了。) 图 三 迈克尔逊干涉仪(复制自 https://www.ligo.caltech.edu/page/what-is-interferometer ) 值得一提的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在历史上是大名鼎鼎的。它被用于很多著名的科学实验。其中最重要的可算是 1887 年的迈克尔逊 - 莫雷实验,证明了以太不存在。这个结果催生了爱因斯坦的侠义相对论。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迈克尔逊干涉仪又为验证广义相对论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好的实验手段和好的理论一样,是不朽的。 由于种种工程上的限制, aLIGO 的每个臂大约是 4 公里长(也就是来回光路是 8 公里)。它用的光波长大约是一微米。如果相对空间变化是 10 的负 21 次方,那么光路变化是波长的大约 10 的负 11 次方。测量这样小的变化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 aLIGO 在每个光路加了一个镜面,如 图 四 所示。在每一个光路中,光束在一对高反射率的镜面之间反复反射,只有很小一部分返回分束器。如此,有效光路长度被增加了 280 倍,达到一千一百多公里长。这种 “ 法布里 - 珀罗腔 ” 结构大大增加了长度变化的信号强度。为了实现这样的多次反射,要求镜面不能散射超过十万分之一的光线。为此,镜面的光滑度要保持在 0.16 纳米的水平,同时两面镜子需保持高度平行。在这样的设计中,要探测的光路长度变化是波长的 10 的负 9 次方,也就是十亿分之一。 ( https://www.advancedligo.mit.edu/core.html ) 图 四 带有储存臂的干涉仪(法布里 - 珀罗腔)(复制自 https://www.ligo.org/science/GW-IFO.php ) 找到了迈克尔逊加法布里 - 珀罗这个增强信号的神器后,我们就要对付更难玩的对手:噪声。一个系统的噪声来自很多因素,大致可分为可消除的和不可消除的。可消除的噪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量和预计,所以可以从数据中消除掉。而不可消除的噪声完全是随机的,只能从统计上动脑筋。 在 aLIGO 中,最大的随机噪声是光的量子噪声。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光是由离散的光子组成的。我们说的光功率取决于光子束流的平均强度。但是每一时刻的光子流是有涨落的。这个涨落就构成了量子噪声。量子噪声不仅影响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还通过光压波动引起镜面的微小运动,从而改变光路的长度。统计学告诉我们,量子噪声引起的信噪比是与光束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的。所以光束越强,信噪比就越高。 aLIGO 在输入端使用了“功率回收”技术,即通过一个共振腔来增加光功率。在 2015 年的升级中, aLIGO 进一步增加了激光器的功率(从 10 瓦增加到 200 瓦),使得法布里 - 珀罗腔中的光功率达到 750 千瓦。同时,在输出端采用了另一个 “ 信号回收 ” 共振腔,通过光学信号处理的方式过滤一定特性的信号,进一步降低了量子噪声。整个光学系统如 图 五 所示。图中右上角是前面说到的干涉仪( 图 四 )。左面的三个镜子 PRM, PR2 和 PR3 组成了功率回收系统。下面的三个镜子 SRM , SR2 和 SR3 是信号回收系统。在后来的升级中, aLIGO 还会引入“量子挤压”( Quantum Squeezing )的技术,进一步降低量子噪声。 ( For quantum squeezing see https://www.ligo.org/science/Publication-SqueezedVacuum/index.php ) 图 五 aLIGO 整体光路(复制自 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1411/1411.4547.pdf ) 另一个重要的随机噪声来源是热噪声。由于热运动,镜面的原子位置会有微小变动(记住我们要测量的长度变化是原子核量级的,比通常原子振幅要小得多)。由于布朗运动,镜子本身也会有随机的晃动。通常对付热噪声的方法是降低工作温度。但由于 aLIGO 的 干涉仪是在真空中工作而且承受大功率的激光照射,在目前设计中没有采用低温措施。另一条路就是通过平均化来减少热涨落。在 aLIGO 中,我们通过增大反射镜质量来降低布朗运动和量子噪声。所以反射镜从原来的 11 公斤提高到 40 公斤重,对悬挂系统是个重大挑战。同样,我们可以扩大光束宽度,使得镜面位置在更大面积中得到平均来减少涨落。 aLIGO 的镜面直径是 34 厘米,比原来的 25 厘米增加不少。当然,更大的镜面也增加了加工难度。 除了镜子本身,悬挂系统也有热噪声会传导到镜子上。这个传导系数与悬挂材料的性质有关。所以 aLIGO 选用了特定尺寸的石英玻璃( fused silica )丝来减少这类热噪声。这个悬挂系统下面还要讲到。 ( http://www.academia.edu/download/31659294/Cumming_2012.pdf ) 在通常的电子系统中,热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探测器(也叫约翰逊 - 奈奎斯特噪声)。为了降低噪声,人们常常让探测器在低温下工作。但是对于 aLIGO ,量子噪声远远大于探测器的热噪声。所以我们不需要担心后者。 除了量子噪声和热噪声外, aLIGO 系统还有其它很多噪声源。但那些都可以通过设计来改善。其中主要的是激光系统稳定性和外界震动。 上面说到过,我们要探测的距离变化是光波波长的十亿分之一。相应的相位移动也就非常小。这就要求我们的激光系统有非常好的频率稳定性和功率稳定性。 aLIGO 设计包括了高度复杂的三级激光产生系统,然后通过一套光学装置将其稳定性提高一亿倍。 图 六 展示了激光产生系统。 图 五 左边显示了部分外加光学稳定系统的简化图。除此之外,整个干涉仪光路是在高真空下运行,以避免空气的扰流和散射。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高真空系统。 图 六 激光产生系统(复制自 https://www.ligo.caltech.edu/page/laser ) 外界干扰是指周围运动物体(如车辆等)和地质活动引起的震动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尺度变化。 aLIGO 是如此敏感,连地震波引起的引力波动和天体潮汐引力都会干扰测量结果。减小震动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办法。被动减震就是通过阻尼来吸收震动能量,并设计系统的力学特性,避免在有关的频率范围内产生共振。通常汽车的悬挂系统就是采用被动减震。而主动减震则是利用感受器和驱动器产生部件的运动,来抵消外来震动。如今常见的“噪音消除耳机”( noise-cancelling headphones )就是这个原理。它的噪音消除效果比单纯用隔音材料(也就是被动减震)要给力得多。但是我们需要能“预见”未来的外来震动以及系统的反应,才能生成最优的抵消反应。所以主动减震是个控制论课题。 aLIGO 的“地震隔离系统”( seismic isolation )包括被动和主动的减震,大致能把外界震动降低三到四个数量级。 ( 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1411/1411.4547.pdf figure 12 ) 地震隔离系统有多复杂? 图 七 可以给个大概印象。第一级减震是液压外部预隔离( Hydraulic External Pre-Isolator, 缩写 HEPI )( 图 七 右下部)。它包括被动减震(弹簧)和主动减震(液压驱动),并由多个传感器支持。 HEPI 设在真空系统之外。然后是一到二级隔离( 图 七 上部)也是有几个传感器,驱动器和弹簧。这个部分称为内部震动隔离( Internal Seismic Isolation, 缩写 ISI )。 ISI 穿过真空密封,伸到光路内部。 图 七 地震隔离系统(复制自 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1411/1411.4547.pdf ) 在隔离台的下部是一个四级悬挂系统( Quad Suspension )。干涉仪的镜面就挂在这个系统的下面。这个悬挂系统除了镜面(第四级)外还有一个同样质量的物体形成第三级。,整个系统用石英玻璃丝链接(见 图 八 )。这个复杂的设计除了主动与被动减震外,还能有效地阻隔热噪声(器件的布朗运动)。地震隔离系统和悬挂系统相互配合,能把系统的机械噪声降低 10 个数量级。这两个系统也是从 LIGO 到 aLIGO 升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革新,对提高探测器在低频范围的灵敏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阿斯( https://journals.aps.org/prl/pdf/10.1103/PhysRevLett.116.061102 ) 图 八 四级悬挂系统(复制自 https://www.ligo.caltech.edu/page/vibration-isolation ) 除此之外, aLIGO 还配置了附加光学系统来监视和消除光路臂长的变化,并为反射镜面保持恒定的温度。总体来说,一个 LIGO 实验室有上十万个感受器和控制器线路。这些就不一一介绍了。 ( https://journals.aps.org/prl/pdf/10.1103/PhysRevLett.116.061102 ) 一个系统的噪声是各种噪声分量的和。所以较高的噪声分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噪声的水平。对于 aLIGO 系统来说,最难降低到是量子噪声。所以系统设计的目标就是把其它噪声都降低到量子噪声的水平以下,让总噪声水平基本与量子噪声一样。 图 九 显示了各种噪声成分的水平。可见这个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基本达到了。当然,如果未来量子噪声得以进一步减小的话(例如激光功率得到进一步增加或量子挤压技术获得成功),其它各种噪声的减小措施也要重新考虑。 图 九 各种噪声分量水平 (复制自 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1411/1411.4547.pdf )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因为提高信噪比还有一招,那就是充分利用噪声和信号的性质区别。那就是信号处理的工作了。 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信号处理就是滤波。通常信号是局限在一定的频率范围的,而噪声则具有更广的频谱。我们通过滤波就能排除掉信号频率范围以外的噪声。在 aLIGO 中,光学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都包含了滤波的功能。 除了频谱特征外,引力波信号还具有时间上的 “ 指纹 ” 。根据广义相对论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引力波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当然,这个波形与信号源的种种参数有关。我们要探测的引力波来自于两个天体(脉冲星或黑洞)相互绕行最终结合的过程。所以引力波的参数与这两个天体的质量和旋转角动量(当然还有与我们的距离)有关。 aLIGO 团队根据不同的参数假定,生成了 25 万个模板,用来与探测信号匹配。通过这样的操作,我们不仅可以决定最适合的波源参数,也可以估计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 Error! Hyperlink reference not valid. ) 除此之外,还可以做 “ 负匹配 ” 。也就是当其他感受器发现大噪声(例如地震)时,删除相应的探测器数据。这样也能使得观测结果更可靠。 除了时间特性,我们还可以利用引力波的空间特性。来自太空的引力波是高度空间相关的。也就是说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探测器收到的引力波信号应该是一样的(除了有个时间差以外)。而各个探测器所经受的噪声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 aLIGO 有两个同样构造的探测器分别在华盛顿州的翰福德( Hanford )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顿( Livingston ),相距 3002 公里。 ( https://www.ligo.caltech.edu/WA/page/ligo-detectors ) 当这两个探测器同时显示与模板相吻合的波形时,误判(即误把噪声当成信号)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当然,多个探测器之间的时间差还可以用来估计引力波到来的方向。 图 十 显示了两个实验室的位置和外貌。 图 十 aLIGO 的两个实验室:左面是 LIGO Hanford Observatory ( LHO ),右边是 LIGO Livingston Observatory ( LLO )。(复制自 https://www.ligo.caltech.edu/WA/page/ligo-detectors ) 以上种种信号处理技术都需要复杂而繁重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测量得到的数据要经过好几步的筛选和确认才被肯定为引力波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清华大学有个小组参与了 aLIGO 的数据处理工作。所以在首次测得引力波的 “ 物理评论通信 ” 论文的一千多位作者中有三位来自北京清华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也有三位作者名列其中)。 图 十一 显示 2015 年 9 月 14 日首次观测到引力波的信号。上边两帧图是 aLIGO 两个实验室的观察数据。粗线是实验数据,细线是模型预测。最下一帧是把两条信号曲线消除时间差后叠加在一起。仔细看 图 十一 会发现,其实在每一个时间点,实测信号与模型的误差都相当大(与信号本身是同一个数量级)。但是从整条曲线,特别是两个观测点的吻合情况看,我们会直觉地相信我们看到了模型所预见的信号,正如严格的数据分析所证明的那样。 这个信号描述了两个约为 30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在 0.2 秒时间内绕行拥抱合为一体。在短暂的余波之后,一切归于沉寂。在这个过程中,有超过 10% 的质量转变成了引力波能量,比氢弹爆炸的能量要高 31 个数量级。 ( Error! Hyperlink reference not valid. ) 如此惊心动魄的宇宙事件的信息,以光速在太空旅行了 13 亿年后,终于在我们地球上最灵敏的仪器上留下了两条曲线。 图 十一 引力波信号(复制自 https://www.ligo.caltech.edu/system/avm_image_sqls/binaries/45/large/ligo20160211a.jpg ) 整个 LIGO 项目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从正式立项到首次观测结果,总耗资约为十二亿美元。与另一个成功的 “ 大科学 ” 项目,观测到希格子的欧洲线性重子对撞机( LHC )相比, LIGO 的花费只有其十分之一(也不到特斯拉公司至今总集资额的十分之一)。如此 “ 价廉物美 ” 的科学项目对其它国家也很有吸引力。目前世界上有好几个类似实验室在建造和升级。等它们都具有 aLIGO 这样的性能后,就能组成全球观测网,能更可靠地捕捉到引力波事件并更准确地为其定向。 这个工作的科学意义在文献上和媒体上已经有很多讨论,这里就不重复了。引力波探测让我想到了 1986 年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工作: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 STM 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通过量子隧道效应,探针能精确测量它与样品表面的距离,从而描绘出表面的起伏形状。但是在 STM 问世之前,很少有人相信用这种机械扫描的方法能得到超原子级( 0.1 纳米)的分辨率,比之前最强大的成像仪器(电子显微镜)还要高出一个数量级。然而 STM 做到了。 STM 本身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物理仪器,用它产生了很多重要的物理成果。更重要的是, STM 的出现让人们 “ 脑洞大开 ” ,意识到机械控制能达到的精度。很快地,利用类似原理的扫描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光学显微镜等纷纷问世,把物理和生物的成像技术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甚至可以用这种探针来移动摆布单个原子,创造出新型材料和器件。同样,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来增强信号以及不遗余力地降低随机噪声和消除可预测噪声,加上最后复杂的信号处理, aLIGO 为推进物理信号测量前沿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一旦知道如此微弱的信号是可能被测量出的,我们就会设计出各种过去被认为是匪夷所思的科学实验。 在更广的意义上说,成就一件通常认为不可能的事,对人类的乐观精神是一种鼓舞。半个世纪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就是如此。它直到今天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引力波探测这类既异想天开又脚踏实地的科学工作,彰显了科学研究对人类文明的一种独特贡献。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9110 次阅读|6 个评论
思考题(四十二)噪声随积分时间的1/2次方增长(下降)?
热度 1 qianlivan 2017-7-5 18:14
噪声随积分时间的1/2次方增长(下降)是什么意思?分别对应什么情况?本质是什么?信噪比随时间的1/2次方增长是否总是正确?
个人分类: 思考|34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降噪实验的功率限制以及Donoho阈值的复杂依赖性
SciteJushi 2014-4-12 10:07
原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9a92140101p6ob.html 在信噪比很高的实验条件下,降噪后的波形图可能看起都很“完美”,但是,实际上,失真和畸变可能已经引入了相当大的绝对误差、和信噪比下降。例如,即使在变换域不做任何处理,经某“正变换、逆变换对”的处理后,也可能造成了误差。 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对降噪后的波形的主观评价,更可能相当不一致。看起来,更好(如,光滑,舒服感)的结果,实际上均方根误差却更大、信噪比较低;均方根误差减小时,而视觉效果反而很差,例如残余的成簇噪声可给人以变态、面目全非的印象。在陈述降噪结果时,专门找“坏的”波形例子,一般不必要,只找“好的”,则可能使人感到“吹牛”——某名人在谈到写自传时,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单个实验的波形图,可作为初级示例,是易于被普通观众感知的直观表达,但是专业参考价值太低,不能反映成功的几率,更不能取代批量处理的统计结果。幸运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发达,使研究者可以更快地浏览和统计大量的实验数据样本,尽可能少地引入主观选择、主观判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明确各方法的适用条件,步步高升。 实际上,信噪比(SNR)这个概念术语的使用中,“信号”和“噪声”的内涵也并未绝对统一。例如,直流成分的问题。 在Matlab-R2011a的小波工具箱中,用函数wnoise生成小波变换降噪的测试信号(Donoho与Johnstone),其用输入参数SQRT_SNR的平方表示SNR( % = WNOISE(FUN,N,SQRT_SNR) returns the previous vector X % rescaled such that std(x) = SQRT_SNR. The returned vector XN % contains the same test vector X corrupted by an % additive Gaussian white noise N(0,1). Then XN has a % signal-to-noise ratio of (SQRT_SNR^2))。 SQRT_SNR即是居士在博客中使用的NFSA。 在最新的Matlab的《R2014a用户指南》(“Wavelet ToolboxTM User’s Guide”)中,峰值信噪比“ 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 ( PSNR )”,在5-67页,用像素的最大值的平方,表示图像信号的功率。用均方误差表示“噪声”功率,与居士用RMSE评估降噪的结果相一致。 该手册,在5-17页,谈到Cycle Spinning和普通离散小波变换降噪的经典函数wden时,使用的信噪比SNR定义式,把本该在分母上的表示序列长度的N,误放到了分子上。居士认为,其程序不可能这样计算,这属于“行文Bug”,是小问题。它不致理论障碍、和方法致命缺陷。但是,那里说的也正是wnoise的bumps信号,该信号有较大的直流成分,其SNR定义式,用序列值的模的平方和,表示信号能量,对直流的处理未明确交代,那么已不必就与过去的SQRT_SNR一致。 在以分贝( dB)为单位时,使用MSE(均方误差、误差的模平方的均值)与使用RMSE(均方根误差、MSE的平方根)是一样的,使用“幅度”和使用“幅度的平方”表示无噪信号的强度是相同的,也都有0的对数log(0)的问题。 在前面讨论小波包时,关于最佳基的选择的代价函数,提到了一个习惯:E(0)=0,即0的熵(log(0)无意义)被约定为0。这在文献中很常见。问题在于,log(1)=0,这使1的熵也为0。为避免这个麻烦,数据常需要适当地规范化。为叙述方便,不妨称这种“冲突”为,“零熵模糊”。 如果, 与上面零熵的情形类似,令SNR式中的log(0)=0,那么也不能区别于log(1)=0。不妨称这种现象为,“零分贝模糊”。使用NFSA为横轴(dB)、负RMSE为纵轴(dB),可图示降噪结果。一般说来纵轴可表示SNR的增量,但是,如果降噪处理前的NFSA(横坐标值)小于零,横、纵坐标值之和也不“显著”大于零,那么,即使纵坐标值非常大,这种结果的意义,已变得模糊。例如,直接令降噪结果信号恒为0值,可能得RMSE约等于NFSA,也就得增量为NFSA的相反数。宜避免用小于零的NFSA值。 在居士的降噪程序中设置了“无信号”警告,可能强调这一问题。然而,在大批量重复实验中,太多的警告烦人时,不得不先运行warning(‘off’)予以屏蔽。 纵坐标值为负,不管怎样,都表明“处理性能差”。计算引入的数字误差、门限处理时引入的损伤等,已起主导作用,超过了原有的白噪声的“危害”。在极高信噪比的试验中,也可能看到在程序中设置的“无噪声”警告。相应方法已不能降噪。 使用博文《结合移位(Cycle-Spinning)平均的小波包域降噪的程序》(2013-10-15)中的程序,TDen3Signals.sci,仅修改NFSA的赋值(80:20:180)和极少的图形标注字符,然后运行,可得结果如图片1.所示。用软门限方法或阈值偏大时,例如“Soft Power”,在高信噪比的实验条件下,更易出现信噪比不增加反而下降的情形。 在用Donoho阈值的处理中,不做“无噪声”和“无信号”警告。但并不允许随意而为,而且情况更复杂。在图片1.中,基于Donoho的“SURE”的结果,从一个信号到另一个信号之间,表现出了更剧烈的性能“跳变”。过去,在利用“先验基”和整顿“额外极点”的试验中,也可以察觉性能“跳变”。这些不是居士将Donoho阈值用于小波包的特有问题,而可能是Donoho处理方法固有的隐患。 Donoho阈值的计算,假设了噪声标准差是已知固定的( %THSELECT Threshold selection for de-noising. % THR = THSELECT(X,TPTR) returns threshold X-adapted value % Threshold selection rules are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 model y = f(t) + e where e is a white noise N(0,1).)。 数据序列的长度,卷入其中,未必显示了对 SNR的考虑结果。早期的Matlab小波工具箱,就已把Donoho的离散小波变换降噪,置于重要地位,但其变换的主体,并不支持per模式(此外:它也还不能直接做居士已离开的“连续小波变换”——这绝不意味着谁更好或更差,但最新的手册,已显示了丰富的连续变换的内容)。函数wden中,用输入参数SCAL对噪声重定标,不同尺上用不同的阈值,非per模式中的变换结果的数据序列的长度随滤波器和分解深度的不同而不同,这些都更使阈值计算难被“直观地”把握。 在Matlab命令窗中,运行: clear; format shortG; format compact dwtmode('zpd'); % common, in the Help tR={'rigrsure';'sqtwolog';'heursure';'minimaxi'}; init = 2055615866; Er0 = zeros(100,4); % error lv = wmaxlev(2^8, 'sym8');% allowed maximal level for tN = 1:4, % soft-threshold-rule index for sp = 1:100, % wnoise,signal 6,snr=(sp/2)^8 = wnoise(6, 8, (sp/2)^8, init); xd = wden(xn, tR{tN},'s','one', lv, 'sym8'); Er0(sp,tN) = norm(xd-x)/norm(xn-x); end % error norm ratio, in Er0 end % almost invariable norm(xn-x) disp(date); disp(max(Er0)); % display subplot(2,1,1);loglog(((1:100)/2).^8',Er0);% plot axis tight; grid on; xlabel('snr in =wnoise(6,8, snr, init)'); ylabel('norm(xd-x)/norm(xn-x)'); % RMSE ratio title('Error Increase in xd=wden(xn, ...) ?'); legend(tR,'Location','NorthWest'); subplot(2,1,2); plot(x); axis tight; title('Last x in =wnoise(...)'); 可得图片 2.的曲线图。 这里使用了Matlab文档资料中常见的降噪函数及其主要参量设置(如随机数种子、zpd模式、计算得分解深度)。所用的信号,其时间带宽积大,是与Donoho有关的测试信号中难以处理的一个例子。大部分情况下,Er0的几条曲线,都“在 1 以上”,表明了,“噪声”不减小,反而“被放大”。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与“rigrsure”有关的“值超过2000的短暂突起”,以及相应的阈值“heursure”在阈值“rigrsure”与阈值“sqtwolog”之间的复杂切换。 把上段程序中的dwtmode(‘zpd’)改为dwtmode(‘per’),即用最小周期化模式;分解深度改为lv=8,即做最彻底的分解。再运行,得图片3.的结果。“突起”部分,更宽;更高,达几百万。 用前面提到的信号bumps, 用R2014a最新手册中的长度参数(10)、小波名称(sym4),且强行减小一级分解(10-1=9)。再实验,得图片4.,比图片3.的结果,还更糟十万倍。 新浪赛特居士SciteJushi-2014-04-12。 图片 1. 高信噪比条件下的Tpwp降噪使信噪比下降 图片 2. 小波变换(zpd,wmaxlev)降噪的性能对信噪比条件的依赖 图片 3. 小波变换(per,max level)降噪的性能对信噪比条件的依赖 图片 4. 小波变换(per,max-1 level)降噪的性能对信噪比条件的依赖
1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稿件的编辑加工
热度 3 zhaodl 2014-2-10 09:26
问候一声,新春愉快! 1 标题问题。 网络环境下读者检索信息,起主导作用的是标题,与纸质版传播环境下的作用更加凸显。学术论文的标题,在学术影响力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学术论文学术水平体现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学术论文的标题凝练和编辑加工方面,需要与作者进一步协商编修。 如:“基于信噪比控制的自适应伪码捕获算法”,标题中使用“基于”,不是不能使用,而是中文和西文的含义略有不同,或者说在中文表达中基于有自降层次的“意思”——是在别人基础上的改进,实际完全可以以“采用”或者“应用”来替换“基于”,如“应用信噪比控制的自适应伪码捕获算法”表达的重点是本文的创新点“算法”,包括“应用”本身也可以是一种新的尝试。再如:“高压转子非线性接触模型的AC-PSO有限元修正”,突出表明文章的研究工作只是“修正”,有自降层次之嫌!如果修改为“应用云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高压转子非线性接触有限元模型”,是否突出表达的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 2 缩写词问题。 缩写词不能泛用,要知道:学术论文并不是写给“同行专家看的”,而是写给“行内新手——新入行者和行外人借鉴的”!如果理解和认同这一观点,学术论文写作就应该“重视”问题表达的明确、通俗和规范,以便于没有太多“专门知识”的人也能轻松理解作者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否则就会错失交流的机会,降低学术影响力。学术论文追求的是简洁规范,而不是晦涩难懂!所谓的“学术范”或学术样,并不是影响人们理解,反而是方便读者理解!应该改变“学术新手”这种影响学术传播的学术“炫耀”心理。 缩写词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的简洁、清晰,而不是为了缩写而所写,当简洁影响到“清晰”的时候,应该以清晰为标准!为了表达的清晰,即使使用缩写词也必须在适当位置给出“明确”的定义,为了明确清晰表达,有时不得不多次给出“定义”。 在标题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缩写词,除非该缩写词已经在公共教材中被普遍使用,否则必然影响读者的理解。新手和外行并不能“直接反映出”行内从西语中缩写过来的几个首字母所包含的明确含义。在读者主要以标题理解决定文献索取的情况下,标题中过多使用缩写词就很不值得商榷了。另外,标题中又没有机会给出“全称的定义”。 摘要中一般也不主张使用缩写词,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摘要的“简洁”,在给出全称定义后只是使用一次甚至是没有使用,这就与简洁相违背了,缩写就更是没有意义的——有时作者只是“想当然”地表述,而编辑从传播的角度,应该给与审视! 在正文中,给出缩写词的定义,有时也不宜过多使用,特别是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如“数据拥有者”简称DO,“云服务器”简称CS,这种本来并不繁琐的中文概念,再抽象为符号,是否有利于理解,值得商榷。特别是使用没有给出定义的缩写词,更是应该避免的。 3 摘要问题。 如“针对复杂装备故障诊断任务路径规划问题进行研究”,一是与标题重复,二是泛泛而没有具体内容。实际可以作为研究目的出现,即“针对复杂装备故障诊断任务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另外,一些背景常识性内容,也应该避免,或者转换视角。另外,在摘要和篇名中没有出现的“关键词”而出现在关键词列表中。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主题并不是文章的重要内容,所以就没有必要列出;若是文章的重点,则是摘要的撰写有欠缺,没有全面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技巧,可以参考。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6484 次阅读|3 个评论
随机共振探讨之三-信噪比增益
srinsp 2013-9-12 15:09
SIGPRO 2012.pdf Nature391(1998)what can SR do.pdf 1998年M I Dykman教授在《Nature》上发表了“What can stochastic resonance do?” 这个论文对于我的感触很大。 Dykman教授认为,基于LRT-线性响应理论,输出信噪比大于输入信噪比的可能性在高斯噪声环境中是不可出现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从基本理论上证明了,信噪比增益,输出信噪比与输入信噪比的比值,是可以大于一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噪声的类型是什么,在一个次优的系统中,随机共振现象存在,这个可能性是能够被证明,当然这个可能成立的假设是弱信号,观测数目足够大等条件。 这个证明的关键是Fisher信息量为信噪比增益的上界。 有关文献见附件。
4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第六讲 地震资料的计算机处理
热度 1 毛宁波 2013-2-5 10:37
本讲简要介绍了地震资料计算机处理的硬件、软件和基本流程, 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计算机来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的技术及应用实例。 网址: http://www.icourses.edu.cn/details/10489V001?number=06
个人分类: 地震勘探(学习指南)|3288 次阅读|1 个评论
无创血液成分检测全波段信号信噪比均衡
人为峰 2012-11-4 15:02
为充分扩展动态光谱无创检测血液成分的种类和提高检测精度,在全波段范围内对光源、组织吸收和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统筹考虑,通过光源补偿和加入远心透镜设计不仅扩大了有效光谱检测范围,而且均衡了全波段范围光电脉搏波信噪比,提高了动态光谱信号整体信噪比并扩大了测量带宽。动态光谱质量评估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将可见动态光谱的有效检测范围从600~1000nm 拓宽到500~1135nm,近红外动态光谱的有效检测范围从900~1100nm 拓宽到900~1700nm,既为基于动态光谱无创检测新的血液成分创造了条件,也可进一步提高已可检测血液成分的精度。 无创血液成分检测全波段信号信噪比均衡.pdf
4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纳米材料的应用
cailong0518 2011-4-8 13:57
① 天然纳米材料   海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边产卵,但出生后的幼小海龟为了寻找食物,却要游到英国附近的海域,才能得以生存和长大。最后,长大的海龟还要再回到佛罗里达州的海边产卵。如此来回约需5~6年,为什么海龟能够进行几万千米的长途跋涉呢?它们依靠的是头部内的纳米磁性材料,为它们准确无误地导航。   生物学家在研究鸽子、海豚、蝴蝶、蜜蜂等生物为什么从来不会迷失方向时,也发现这些生物体内同样存在着纳米材料为它们导航。   ② 纳米磁性材料   在实际中应用的纳米材料大多数都是人工制造的。纳米磁性材料具有十分特别的磁学性质,纳米粒子尺寸小,具有单磁畴结构和矫顽力很高的特性,用它制成的磁记录材料不仅音质、图像和信噪比好,而且记录密度比γ-Fe2O3高几十倍。超顺磁的强磁性纳米颗粒还可制成磁性液体,用于电声器件、阻尼器件、旋转密封及润滑和选矿等领域。   ③ 纳米陶瓷材料   传统的陶瓷材料中晶粒不易滑动,材料质脆,烧结温度高。纳米陶瓷的晶粒尺寸小,晶粒容易在其他晶粒上运动,因此,纳米陶瓷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高韧性以及良好的延展性,这些特性使纳米陶瓷材料可在常温或次高温下进行冷加工。如果在次高温下将纳米陶瓷颗粒加工成形,然后做表面退火处理,就可以使纳米材料成为一种表面保持常规陶瓷材料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而内部仍具有纳米材料的延展性的高性能陶瓷。   ④ 纳米传感器   纳米二氧化锆、氧化镍、二氧化钛等陶瓷对温度变化、红外线以及汽车尾气都十分敏感。因此,可以用它们制作温度传感器、红外线检测仪和汽车尾气检测仪,检测灵敏度比普通的同类陶瓷传感器高得多。   ⑤ 纳米倾斜功能材料   在航天用的氢氧发动机中,燃烧室的内表面需要耐高温,其外表面要与冷却剂接触。因此,内表面要用陶瓷制作,外表面则要用导热性良好的金属制作。但块状陶瓷和金属很难结合在一起。如果制作时在金属和陶瓷之间使其成分逐渐地连续变化,让金属和陶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便能结合在一起形成倾斜功能材料,它的意思是其中的成分变化像一个倾斜的梯子。当用金属和陶瓷纳米颗粒按其含量逐渐变化的要求混合后烧结成形时,就能达到燃烧室内侧耐高温、外侧有良好导热性的要求。   ⑥ 纳米半导体材料   将硅、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性能。例如,纳米半导体中的量子隧道效应使某些半导体材料的电子输运反常、导电率降低,电导热系数也随颗粒尺寸的减小而下降,甚至出现负值。这些特性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光电器件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利用半导体纳米粒子可以制备出光电转化效率高的、即使在阴雨天也能正常工作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由于纳米半导体粒子受光照射时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具有较强的还原和氧化能力,因而它能氧化有毒的无机物,降解大多数有机物,最终生成无毒、无味的二氧化碳、水等,所以,可以借助半导体纳米粒子利用太阳能催化分解无机物和有机物。   ⑦ 纳米催化材料   纳米粒子是一种极好的催化剂,这是由于纳米粒子尺寸小、表面的体积分数较大、表面的化学键状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使它具备了作为催化剂的基本条件。   镍或铜锌化合物的纳米粒子对某些有机物的氢化反应是极好的催化剂,可替代昂贵的铂或钯催化剂。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以使乙烯的氧化反应的温度从600 ℃降低到室温。   ⑧ 医疗上的应用   血液中红血球的大小为6 000~9 000 nm,而纳米粒子只有几个纳米大小,实际上比红血球小得多,因此它可以在血液中自由活动。如果把各种有治疗作用的纳米粒子注入到人体各个部位,便可以检查病变和进行治疗,其作用要比传统的打针、吃药的效果好。   ⑨ 纳米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5年,它是由美国的大学和陆军部共同研制成功的,一共用了18 000个电子管,总重量30 t,占地面积约170 m,可以算得上一个庞然大物了,可是,它在1 s内只能完成5 000次运算。   经过了半个世纪,由于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学、信息存储技术、计算机语言和编程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今天的计算机小巧玲珑,可以摆在一张电脑桌上,它的重量只有老祖宗的万分之一,但运算速度却远远超过了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如果采用纳米技术来构筑电子计算机的器件,那么这种未来的计算机将是一种“分子计算机”,其袖珍的程度又远非今天的计算机可比,而且在节约材料和能源上也将给社会带来十分可观的效益。   ⑩纳米碳管   1991年,日本电气公司的专家制备出了一种称为“纳米碳管”的材料,它是由许多六边形的环状碳原子组合而成的一种管状物,也可以是由同轴的几根管状物套在一起组成的。这种单层和多层的管状物的两端常常都是封死的,如图所示。   这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管状物的直径和管长的尺寸都是纳米量级的,因此被称为纳米碳管。它的抗张强度比钢高出100倍,导电率比铜还要高。   在空气中将纳米碳管加热到700 ℃左右,使管子顶部封口处的碳原子因被氧化而破坏,成了开口的纳米碳管。然后用电子束将低熔点金属(如铅)蒸发后凝聚在开口的纳米碳管上,由于虹吸作用,金属便进入纳米碳管中空的芯部。由于纳米碳管的直径极小,因此管内形成的金属丝也特别细,被称为纳米丝,它产生的尺寸效应是具有超导性。因此,纳米碳管加上纳米丝可能成为新型的超导体。   纳米技术在世界各国尚处于萌芽阶段,美、日、德等少数国家,虽然已经初具基础,但是尚在研究之中,新理论和技术的出现仍然方兴未艾。我国已努力赶上先进国家水平,研究队伍也在日渐壮大。
个人分类: 转载|359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星等的换算
xiaoaq 2011-3-26 17:16
用附有辐射探测器的望远镜所能观测到最暗的恒星星等。它主要由下列三个因素决定。①望远镜系统在单位像面上能收集到的辐射流量,这和望远镜的口径D、焦距f以及大气吸收有关。②辐射探测器将这些辐射流转换成可测量的信号,其大小和探测器的量子效率q、信息容量、时间常数(或曝光时间)t等因素有关。③噪声,包括信号噪声、背景噪声和仪器噪声。信号噪声是由被测辐射的量子特性决定的;后两项噪声则与夜天背景(见夜天光)的表面亮度、天文宁静度、照相底片的化学灰雾、光电倍增管、光阴极的热发射以及读数仪表的噪声等有关。在一定精度要求下,只有当信噪比等于某一定值k时,该信号才能被检测出来。 当探测器未达饱和状态时,极限星等m0可用下式估算:m0=常数+0.5M-2.5lgd-2.5lgk +1.25lg(D2qt)-1.25lg(1+R), 式中M为单位面积夜天背景的星等,d为恒星视影圆面直径,R为仪器背景和夜天背景的比值。一般说来,望远镜口径愈大,探测器量子效率愈高;观测时间愈长,极限星等也愈高,但最高极限星等受夜天背景和探测器本身性能的限制。目视观测的极限星等有经验公式:m=6.9+5lgD,其中D以厘米为单位。照相望远镜的极限星等则与望远镜相对口径有关。夜天背景在底片上的照度和望远镜相对口径的平方成正比,当夜天背景的照相密度位于底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时,就不能继续延长曝光时间来提高极限星等。所以,口径相同时,相对口径大的照相望远镜极限星等反而低。现代地面观测能达到的最高极限星等约为25等。 极限星等愈高,说明观测的到的天体越暗,也就是望远镜的聚光本领愈高。 http://tieba.baidu.com/f?kz=320907814
3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MIMO下行多用户线性疏散空时编码设计方案(通信学报10年1期)
zhoumeng 2011-2-26 01:58
MIMO系统下行多用户线性疏散空时编码设计方案.pdf 这是根据我读博期间开展科研中一部分工作整理的文章,在去年的“通信学报”中发表。由于条件有限,主要针对MIMO传输技术的单小区下行移动通信系统,在基站只能以有限个数据速率下传数据给移动台的条件下,给出了使得每个移动台接收信噪比达到最大的多用户线性疏散码所对应的组合优化问题,也给出求解该组合优化问题的低复杂度次最优算法。这一设计方案,克服了连续数据传输速率的限制,相对接近实际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性能较前人算法有所改进。
个人分类: 无线通信技术|8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如何思考系列(十四):抽象和还原推广
liwei999 2010-5-30 15:46
如何思考系列(十四):抽象和还原推广。 (1325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28, 2010 08:02AM 这个题目是来自松鼠会的题目《在一口足够深的井底,大白天能看到星星吗?》( )。 闭上眼睛能否看到星星呢?这个答案属于自明的。而在一口足够深的井底的作用与闭上眼睛的作用是一样的。这个联想来自抽象。 能够看见东西是因为有足够的信噪比。因此要看到微弱的信号的根本在于改善信噪比。这就需要技术、需要新的仪器。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技术不单是硬件的设备,也包含着思路的组成部分。 白天看不见星星是因为噪音的本底太强大了,星星发出的光亮被大气的散射光盖过了。这个现象不可能通过挖井得到改善,因此挖井不是个改善信噪比的好办法。这个道理应该说很容易理解。 信噪比是个很抽象的说法。决定信噪比的因素虽然最终归结到两个强度的比,但实质上信号和噪音背后包含着大量的具体的物理过程,并不是一拍脑袋就可以改善信噪比的。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增加GDP总值与改善单位GDP所需要的能量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指标,不可能一味单纯地通过提高GDP的总值致富。 通常增加信号的强度会有很多困难,因此改善信噪比的主战场一般是在减少噪音的领域里。也就是说最有效的事情同时也是最不起眼的事情。不起眼也是必然的,因为形成信号的因子一般是少数的,而产生噪音的因子是多数的。压噪音属于吃苦费力的差事。 蛋白质的结构分析是科学时代的炼丹术。因此有人主张看单分子的蛋白质。从信噪比的观点看,看单分子的蛋白质的技术方向与改善信噪比方向不一致,因此也必然是不能成气候的努力。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017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3.0T磁共振颈部成像中表面线圈和容积线圈性能研究
backswimming 2009-7-7 14:09
我的第一篇科研论文:3.0T磁共振颈部成像中表面线圈和容积线圈性能研究。已经发表在2009年第五期的《中国医疗设备》上了,庆祝一下哈。 感兴趣的老师可以通过下面的链接获得摘要或者全文。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lsbxx200905006.aspx 希望我09年下半年科研上还会有更大进步。 --------------------------------------------------------华丽分割线--------------------------------------------------------------- 知错就改:昨天看科学网的介绍,发现这里真的是卧虎藏龙哦,绝大多数都可以做我的老师了。所以,把这篇博文里面的兄弟姐妹改成老师了。
个人分类: Basic of MRI|3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关于信噪比以及向已知信号添加噪声的心得
热度 1 yangfanman 2009-2-11 09:11
说起向已知信号添加噪声,有一个帖子不得不提,那是由happy教授介绍的两个常用函数,我这里引用一下: %=============================happy=================================% MATLAB中产生高斯白噪声非常方便,可以直接应用两个函数,一个是WGN,另一个是AWGN。WGN用于产生高斯白噪声,AWGN则用于在某一信号中加入高斯白噪声。 1. WGN:产生高斯白噪声 y = wgn(m,n,p) 产生一个m行n列的高斯白噪声的矩阵,p以dBW为单位指定输出噪声的强度。 y = wgn(m,n,p,imp) 以欧姆(Ohm)为单位指定负载阻抗。 y = wgn(m,n,p,imp,state) 重置RANDN的状态。 在数值变量后还可附加一些标志性参数: y = wgn(,POWERTYPE) 指定p的单位。POWERTYPE可以是'dBW', 'dBm'或'linear'。线性强度(linear power)以瓦特(Watt)为单位。 y = wgn(,OUTPUTTYPE) 指定输出类型。OUTPUTTYPE可以是'real'或'complex'。 2. AWGN:在某一信号中加入高斯白噪声 y = awgn(x,SNR) 在信号x中加入高斯白噪声。信噪比SNR以dB为单位。x的强度假定为0dBW。如果x是复数,就加入复噪声。 y = awgn(x,SNR,SIGPOWER) 如果SIGPOWER是数值,则其代表以dBW为单位的信号强度;如果SIGPOWER为'measured',则函数将在加入噪声之前测定信号强度。 y = awgn(x,SNR,SIGPOWER,STATE) 重置RANDN的状态。 y = awgn(,POWERTYPE) 指定SNR和SIGPOWER的单位。POWERTYPE可以是'dB'或'linear'。如果POWERTYPE是'dB',那么SNR以dB为单位,而SIGPOWER以dBW为单位。如果POWERTYPE是'linear',那么SNR作为比值来度量,而SIGPOWER以瓦特为单位。 注释 1. 分贝(decibel, dB):分贝(dB)是表示相对功率或幅度电平的标准单位,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用来表示两个能量之间的差别的一种表示单位,它不是一个绝对单位。例如,电子系统中将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的强弱通称为电平,电平的单位通常就以分贝表示,即事先取一个电压或电流作为参考值(0dB),用待表示的量与参考值之比取对数,再乘以20作为电平的分贝数(功率的电平值改乘10)。 2. 分贝瓦(dBW, dB Watt):指以1W的输出功率为基准时,用分贝来测量的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值。 3. dBm (dB-milliWatt):即与1milliWatt(毫瓦)作比较得出的数字。 0 dBm = 1 mW 10 dBm = 10 mW 20 dBm = 100 mW 也可直接用randn函数产生高斯分布序列,例如: y=randn(1,2500); y=y/std(y); y=y-mean(y); a=0.0128; b=sqrt(0.9596); y=a+b*y; 就得到了 N ( 0.0128, 0.9596 ) 的高斯分布序列 产生指定方差和均值的随机数 设某个随机变量x均值为mu,方差为var^2,若要产生同样分布的随机变量y,但使新的随 机变量参数改变,均值为mu_1,方差为var_1^2,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变换: y=var_1/var*(x-mu)+mu_1,其中x为随机变量,其余为常数(原分布参数)。 具体到正态分布,若要产生均值为u,方差为o^2的M*N的随机数矩阵,可以用 y=o*randn(M,N)+u得到。 对于均匀分布,若要产生 y=rand(M,N)*(b-a)+a得到。 %===================================================================% 上述资料基本上完整地描述了原始问题,不过有几点内容附带说明一下: 1. 首先更正一个错误,我认为在生成N ( 0.0128, 0.9596 ) 的高斯分布序列的程序中,应该改为以下的代码: %===================eight=====================================% y=randn(1,2500); y=y-mean(y); y=y/std(y); a=0.0128; b=sqrt(0.9596); y=a+b*y; %==========================================================% 注:经验证,先除方差后减均值 与 先减均值后除方差 两者是一致的 2. 上面资料最后部分隐含了一个出自zhyuer 版友的结论: %==========================zhyuer===================================% 1) rand产生的是 上的均匀分布的随机序列 2) randn产生均值为0,方差为1的高斯随机序列,也就是白噪声序列; %===================================================================% 也就是说,可以直接使用上面两个函数对原始信号添加噪声(例如y=x+rand(length(x),1)或者y=x+randn(length(x),1)) 3. 事实上,无论是wgn还是awgn函数,实质都是由randn函数产生的噪声。即,wgn函数中调用了randn函数,而awgn函数中调用了wgn函数。下面就我熟悉的向已知信号添加某个信噪比(SNR)的高斯白噪声来说明一下,不过如果大家阅读过awgn的实现代码就不用看下去了,呵呵。从上述可知,这个任务可以使用awgn函数实现,具体命令是:awgn(x,snr,measured,'linear),命令的作用是对原信号f(x)添加信噪比(比值)为SNR的噪声,在添加之前先估计信号f的强度。这里涉及三个问题:在awgn这个函数中,SNR是如何计算的?什么是信号的强度?awgn函数具体是如何添加噪声的?事实上,前两个问题是相关的,因为根据定义,SNR就是信号的强度除以噪声的强度,所以,首先来讲讲信号的强度。其实信号的强度指的就是信号的能量,在连续的情形就是对f(x)平方后求积分,而在离散的情形自然是求和代替积分了。在matlab中也是这样实现的,只不过多了一个规范化步骤罢了: sigPower = sum(abs(sig(:)).^2)/length(sig(:)) 这就是信号的强度。至此,SNR的具体实现也不用多说了(注:由于采用的是比值而非db,所以与下面计算信噪比所使用的方式不同,即没有求对数步骤)。 最后说说awgn函数具体是如何添加噪声的。事实上也很简单,在求出f的强度后,结合指定的信噪比,就可以求出需要添加的噪声的强度noisePower=sigPower/SNR。由于使用的是高斯白噪声即randn函数,而randn的结果是一个强度为1的随机序列(自己试试sum(randn(1000,1).^2)/1000就知道了,注意信号的长度不能太小)。于是,所要添加的噪声信号显然就是:sqrt(noisePower)*randn(n,1),其中n为信号长度。 4. 上面所说的都是具有分布特性(相关的)随机序列,如果需要添加不相关的随机序列,则可以使用jimin版友的方法: %========================jimin=======================================% for i=1:100 x(i)=randn(1); end %===================================================================% 即先产生噪声信号,后再与原信号叠加。 最后是另外的一些常见问题,整理如下: 1. Matlab中如何产生值为0,1的随机序列?【转bainhome版友】:round(rand(5)) 2. Matlab中如何计算信噪比?下面的代码转自Happy教授: %===========================Happy===================================% function snr=SNR(I,In) % 计算信号噪声比函数 % by Qulei % I :original signal % In:noisy signal(ie. Original signal + noise signal) % snr=10*log10(sigma2(I2)/sigma2(I2-I1)) =size(I); snr=0; if nchannel==1%gray image Ps=sum(sum((I-mean(mean(I))).^2));%signal power Pn=sum(sum((I-In).^2));%noise power snr=10*log10(Ps/Pn); elseif nchannel==3%color image for i=1:3 Ps=sum(sum((I(:,:,i)-mean(mean(I(:,:,i)))).^2));%signal power Pn=sum(sum((I(:,:,i)-In(:,:,i)).^2));%noise power snr=snr+10*log10(Ps/Pn); end snr=snr/3; end %===================================================================% 3. 随机产生1-n的索引排列:randperm函数 4. 随机产生1-60的正整数一个(三种方法): 1. A=randperm(60); b=A(1) 2. A=round(100*rand(1,10)) b=A(1) 3. b = unidrnd(60,1,1) 备忘: 实际数据的信杂比(SCR)是一个统计概念,而绝非精确, 首先将信号和杂波分离开来。 然后 分别统计杂波的功率和信号的功率。杂波的方差即为杂波的功率,这点非常简单。 至于信号功率,首先得到目标信号的最大幅度,进而得到目标信号的有效值,有效值的平方即为信号功率。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997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