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理地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震地质会战
热度 2 cgh 2013-1-26 14:48
地震地质会战
地震地质会战 今天突然想起华北很多地震地质相关的研究都是当年北京地震地质会战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想整理发掘一下和北京地震地质会战相关的历史和成果。谢力博主是这方面的高手,也想向他学习一下。但是查下发现了,这活真不是一般人能轻易干好的。 国家地震局是 1971 年成立的,之前是中科院下面的地震办公室。并同时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将地震相关地质、地球物理、工程力学、测量等划分出单独的研究所,也就是现在地震局系统的各个研究所,地震局现在的一批中科院院士基本是那时候从中科院划出来的,比如地震地质相关的丁国瑜院士、马宗晋院士、邓起东院士。地震局的成立和 1966 年邢台地震之后中国频发的大地震直接相关。 1976 年唐山地震之后,北京市组织 中央在京 50 多个单位开展地震地质会战 , 大战 8 年。 北京地震地质会战不只是地震局系统的会战。 这里就不详解地震系统的相关工作,重点看看地震系统以外的参与会战的大人物。 地震地质研究似乎一开始就和地理地貌关系密切 。中科院地理所和北大的几个重量级地理和地貌大人物都参加了地震地质会战,包括 陈述彭院士、周廷儒院士、王乃梁教授 。王乃梁教授北京大学地貌学专业的主要创建者,是我国从新构造运动角度研究地貌发育的倡导者之一, 1981 年获北京市地震地质会战研究工作二等奖。 而 中国地质科学院 也是一直在从事相关研究,更多的是从李四光部长的地质力学应用角度,特色似乎是地应力等。包括 陈庆宣院士 ,“ 1976 年唐山地震发生后,陈庆宣院士积极倡导并组织、指导了北京地震地质会战,为保卫首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贡献。” “陈庆宣院士是李四光先生地质力学的忠实实践者和旗手。” 而北京市地震地质会战办公室似乎也是地科院的力量组成,查到的一条新闻显示,包括 廖希圣教授、孙叶研究员、王连捷研究员、邓乃恭研究员、黄庆华研究员和曾问渠研究员 。报道显示, 2012 年 12 月 27 ~ 28 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组织召开的 “ 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监测与地震地质研讨会 ” 上,“孙叶教授就 “ 地质力学发展和首都圈地区地震地质问题及思考建议 ” 作了重要发言,还就《地质力学概论》修编、继续开展地质力学进修班、北京城区北部地震危险性及地震地质研究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举行了《 地震地质与地震预报 》新专著的现场签发仪式。” 谁还有兴趣,可以挖挖更多的东西。但是不过如何,面对地震,这项事业不光是地震系统的任务,包括中科院、各个大学、地矿部等都一直在一起奋战。在上世纪工作的基础上,后来不同系统都开展着北京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地震局以及我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以下是主要参考的资料: 景才瑞:论李四光的地震地质与地震 预报思想 王瑛:回忆我的地震工作二 三 事 陈庆宣院士生平 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监测与地震地质研讨会召开 邓起东、闻学泽:活动构造研究——历史、进展与建议 江娃利:试论地质学者的地震理念 石油会战是家喻户晓的,地震地质会战还是需要再上档次的
个人分类: 地震地质|4783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