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消费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强行调整消费率是削足适履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3-2-15 11:25
人的需求不仅有衣食,还有住行。目前,国人衣食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特别是食品需求,由于人的生理机能的限制,是一个消费弹性较低的领域,不可能随着经济发展与人的收入水平增加而一直增长下去。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城市已经基本普及,农村虽然普及程度低一些,但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相比并不低。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名义消费率持续下降、内需不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经过80年代与90年代两个消费潮,居民(除了少数农村)衣食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消费意愿逐渐下降,以80-90年代的标准衡量,消费率自然会下降,内需自然也不旺。目前社会消费的重点是住房与公共基础设施,这就必然会伴随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与信用膨胀。 不动产既有资本品又有消费品的属性。不动产与公众基础设施建设到底是投资还是消费,我认为实质上是广义的消费而不是广义的投资。投资是增加生产资料存量,以创造出更多的新价值,而消费是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产品与服务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一个是价值的创造、一个是价值的实现的问题。不动产和公众基础设施显然不会创造出新价值,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民需求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简单的衣食,而更加关注于住行,即不动产与公众基础设施。但是由于统计的问题,这部分社会需求被计入了投资而不是消费,所以我国国民经济中消费的比例由六四变成了四六,但是如果修正这部分统计消费与投资比例应该仍然为六比四。 关键的是现在的中国,不论国家还是公众,都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都想把30年或50年所能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压缩到10-20年内完成,以至于中国基建规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欧美国家经过200年的积累,大规模、狂飙突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现在就是资产的折旧与更新,投资率自然会低,如果中国以欧美的投资率为标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就会大大减缓,向小脚太太走路一样,这显然不能满足国民的需求。既然我们现在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可以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大宗资源产品,适当加快一下基础设施建设,并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何乐而不为呢?何必像小脚老太太一样蹒跚呢? 实际上,我并非非常支持所谓的扩大消费政策。事实是明白的,传统的居民消费已经基本满足(部分农村除外,所以有家电下乡政策),你如何去扩大,只有加速淘汰以旧换新,就是可以用10年、5年的东西,用了2、3年就扔掉,这明显是浪费,把耐用品变成了易耗品,实际上欧美人就是这么做的。他们的电器坏了,从来不修,扔掉完事,因为修理的人工投入可以比新买一台都多。 在目前情况下,强行调整消费率就是削足适履。欧美国家之所以消费率高,是因为他们的劳动力成本高,有一个庞大的第三产业,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第三产业规模小,光靠吃吃喝喝是不可能达到他们那种消费率高度的。即使提高消费率提高的也只能是高档服装、高档化妆品、名烟名酒的消费,这对国民经济是有害无益的,只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外流,其实还不如把国民财富凝结在基础设施中(至于贷款能否收回是另外的事情)。 历史上,晚清时期为了解决日益庞大的对外贸易盈余问题,也曾经出台了扩大消费的政策,扩大的是什么?是鸦片。现在社会上的这种奢侈品需求,就是精神鸦片,还不如变成钢筋水泥好。 但是,中国和世界经济最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就是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在中国还能持续多长时间。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1809 次阅读|4 个评论
社会保障实质上强制储蓄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3-1-28 19:33
RT,甚至是羊毛出在猪身上。 所以,不用指望社保可以提高全民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率。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280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