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量子理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量子力学是什么?如何才能理解和完善这一理论?(1)
热度 7 gaoshan1900 2016-10-16 10:51
这是我正在写作的书稿《量子力学哲学 - 如何理解和完善量子力学?》的第一章的部分初稿。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然而,围绕这一理论的意义 和蕴含 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却一直争论不休,而学生在学习这本课程时更是迷惑不解。 目前的“ 量子力学 ” 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方法,而不关注对理论的更深的理解。 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也是促使我写作本书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量子力学究竟是什么呢?又该如何理解和完善这一理论呢?必须承认 ,我们还没有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完备的量子力学,从而很难直接谈及量子力学的解释 。我们有的最确定的东西只是量子力学内核这套算法,而我们最迫切要做的是如何扩展和完善这一内核部分,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完备的量子力学理论。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它的不完备性问题,包括测量问题,以及更基本的本体论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理解量子力学。 1.1 量子力学的标准表述 量子力学通常指由狄拉克和冯·诺伊曼于1930年代初给出的量子力学的标准表述(Dirac,1930; von Neumann,1932; Albert,1992; Shankar,1994; Ismael,2015)。尽管这一表述存在诸多问题,在目前的物理学研究中仍被广泛应用。 本节我们将对量子力学的标准表述予以介绍。它的基本假设如下: 1. 物理态 每个孤立系统对应于一个希尔伯特空间 。系统于每个时刻的状态由此空间中的一个单位矢量,亦称为态矢量或波函数,所描述。一个复合系统的希尔伯特空间是组成它的子系统的希尔伯特空间的张量积。 2. 物理性质 系统的每个可测量的物理性质或可观察量由作用于此希尔伯特空间的厄密算符所表示。系统的可观察量只有在系统处于它的本征态时才具有确定的值,即此本征态所对应的本征值。这被称为本征值-本征态连接(eigenvalue-eigenstate link)。 3. 与经验的联系 对波函数为 |ψ 的系统的可观察量A的测量将得到一个随机的结果 ,A的某个本征值,并且得到任一本征值 a i 的几率为|a i | ψ | 2 ,其中|a i 为对应于本征值 a i 的 本征态 。 这被称为玻恩规则。 4. 动力学规律 (1) 当系统没有被测量时,其波函数的演化遵循确定的线性薛定谔方程: i ћ ∂ |ψ / ∂ t = H |ψ, 其中 ћ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H是由系统能量性质决定的哈密顿算符。 (2) 当系统被测量后,其波函数随机地、非线性地坍缩为被测可观察量的某个本征态,并且坍缩到任一本征态 |a i 的几率为 |a i | ψ | 2 ,其中 |ψ 为被测系统的波函数。这一假设被称为坍缩假设。 值得指出的是, 玻恩规则可以根据 坍缩假设和本征值-本征态连接 导出,但反之并不成立 。 1.2 量子力学的问题 众所周知,量子力学的标准表述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这一表述中存在尚未被实验所验证的假设。这些假设不能作为我们 理解 量子力学的基础和前提。本节我们将简述这些问题。 首先,标准表述的物理态假设是一个非常强的假设。尽管绝大多数研究者相信这一假设的有效性,它目前还未得到完全确证。例如,波函数不一定是对单个量子系统物理状态的描述,它也可能只是描述关于底层物理态的不完备的知识,正如爱因斯坦所认为的那样。事实上,这个波函数的本性问题已成为目前量子力学的哲学研究中最受关注,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在第三章介绍关于这个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如PBR定理等。即使承认物理态假设的有效性,标准表述仍存在一个本体论问题,即它没有给出波函数所描述的物理实体的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例如,由波函数所描述的电子究竟是什么?粒子还是波场?抑或其它更奇怪的存在形式?电子在时空中的运动状态又如何?我们将在第四章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其次,标准表述关于物理性质的本征值-本征态连接也是一个未经确证的假设。这一假设对系统可观察量的取值给出了很强的限制。例如,这一限制已经完全排除了隐变量或附加变量的存在。然而,标准表述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论证。例如,冯·诺伊曼给出的隐变量不存在的证明是不成立的。我们将在第七章详细讨论这一问题。 第三,标准表述给出的波函数与经验的联系是不完备的。 尽管 玻恩规则已为大量实验所精确验证,但是这一规则 并不是波函数与经验的唯一联系。原因在于, 玻恩规则中所涉及的测量只是所有测量形式中的一种,一般被称为投影测量。人们已经知道,除了投影测量,还有弱测量和保护性测量(protective measurement)。而保护性测量提供了 波函数与经验之间的另一种确定性的联系。我们将在第三章中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第四,标准表述所给出的 动力学规律也有问题,它就是 著名的测量问题。标准表述给出 两种截然不同的波函数演化规律,确定性的薛定谔方程和随机的波函数坍缩,它们的适用性取决于系统是否被测量。然而,一方面, 标准表述没有提供关于测量的确切定义,例如,何种物理过程可以认为是测量过程,哪些物理系统可以作为测量仪器,等等。因此,严格说来,标准表述没有给出 波函数的演化规律,因为 我们不知道波函数何时按照 确定性的薛定谔方程演化,又何时会发生随机的波函数坍缩。 另一方面,如果测量过程也是一种普通的物理过程,正如人们所普遍认为的那样,那么标准表述所给出的 两种动力学规律还是相互矛盾的。 实际上,测量很难被看作是一个不需进一步分析的基本概念,因此就不应当出现在一个基本物理学理论的假设中。 第五,撇开测量问题 , 实验并未证实 薛定谔方程也适用于宏观系统甚至整个宇宙。实验观察只 证实了 薛定谔方程以极高的精度适用于微观系统,如原子和分子。此外,即使薛定谔方程适用于所有物理系统,我们仍然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是薛定谔方程,而不是其它方程? 我们将在第五章中给出 薛定谔方程的一个严格推导 。 最后, 波函数坍缩的存在性本身也 是一个很大的疑问。目前的实验观察还不能确定测量过程中 波函数是否真的发生了坍缩.尽管 很多研究者相信物理态假设,但他们并不相信 波函数坍缩的真实性。此外, 即使 波函数坍缩是一种真实的物理过程,我们还需要研究波函数坍缩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为何发生。简言之,我们还需要一个更完备的坍缩理论,而不只是一个简化的坍缩假设。 我们将在第八章中对 坍缩理论 进行详细介绍。 除了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之外,量子力学的标准表述还存在其他的派生问题。例如,几率的解释问题,因果性问题,等等。对于 玻恩规则中所出现的几率,物理学家们一般采取频率解释。然而,这种频率解释存在很多问题,很少有哲学家相信这种解释。最终,这些 派生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上述基本问题的解决。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量子物理|3734 次阅读|9 个评论
北京科学哲学论坛2015年第8期: 量子理论与实在世界
gaoshan1900 2015-12-15 21:02
北京科学哲学论坛2015年第8期 题目:量子理论与实在世界—— 关于波函数实在性的最新论证 主讲:高山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评论:董春雨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时间:2015年12月25日(周五)下午3:00-5:00 地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9会议室 摘要 波函数是量子理论最核心的数学对象。它的物理意义一直是量子力学哲学研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波函数是对物理实在的直接描述吗?还是如爱因斯坦所认为的,只是对物理实在的一种不完备的统计描述?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有可能最终回答这个问题。本报告首先介绍 2010 年 Spekkens 等人提出的本体论模型框架,以及 2012 年 Pusey, Barrett 和 Rudolph 基于这一框架证明的 PBR 定理(发表于《自然—物理学》),然后介绍报告人最近对波函数实在性的更完备的论证(发表于《现代物理学的历史与哲学研究》)。 Beijing forum 2015.12.25 talk.pdf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15 年12月 wangying
个人分类: 量子物理|5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霍金与黑洞
热度 28 tianrong1945 2014-2-4 08:43
霍金与黑洞 物理学的专业词汇中,恐怕很难找出别的术语,能比“黑洞”一词更深入公众之心,黑洞又和那个轮椅上歪歪倒倒的传奇人物霍金的名字连在一起。因此,两者都广为人知。 40 年之前,英国物理学家史蒂文·霍金将量子论引入黑洞的经典理论 【 1 】 ,提出 hawkingradiation 的观点。而最近,据说这位著名科学家否定了自己对黑洞的看法,认为黑洞不存在。但是仔细研究了一下霍金的文章之后 【 2 】 ,感觉霍金的原意与媒体渲染下造成的公众影响大相径庭。因而写此文章,尽力而为地为大家解读一下霍金最近有关黑洞的说法。 1. 引力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上世纪物理学的两项重大成果。 100 年左右的历史中,大量实验事实和天文观测资料分别在微观和宏观世界验证了这两个理论的正确性。然而,当这两个理论碰到一起的场合,却总是水火不相容,这其中的根本原因,都得归罪于“引力”( gravitation )这个桀骜不驯的家伙。从 1687 年牛顿发表万有引力定律,到爱因斯坦 1915 年的广义相对论,直到现在……。几十上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理论物理学家们,倾注了无数心血,花费了宝贵光阴,至今仍然对它的本质知之甚少,难以驾驭。所幸的是,需要同时用到两个理论来解决引力问题的场合不多,可以说是非常之少。在研究宇宙和天体运动的大尺度范围内,广义相对论可用于解决引力问题,而在量子理论大显神通的微观世界中,引力非常微弱,大多数情况都可以对其效应不予考虑。然而,有两个例外的情况,必须既要用到量子力学,又要应用引力理论。它们的一个是宇宙的开始时刻,即大爆炸的起点;另一个就是黑洞。在这两种情况下,尚未被物理学家统一在一起的引力和量子,便打起架来了。霍金对黑洞问题最新的说法,便是为了解决理论上的矛盾而提出的一种方案。 图 1 :引力引起时空弯曲到破裂 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是引力场方程。方程的一边是物质的能量动量张量,另一边则是由四维空间的曲率及其导数组成的爱因斯坦张量。著名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曾经用一句话来概括广义相对论:“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 【 3 】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时空和物质通过引力场方程联系到了一起。这种联系可以利用图 1 的比喻来说明。左图中,极重的天体放到一张有弹性的蹦蹦网上,使网弯曲而下凹,这种下凹的空间形状又影响了这个天体以及周围其它物体的运动轨迹;右边两个图则表明:天体质量越大,空间弯曲越厉害。大到一定的程度,蹦蹦网被撑破而形成了一个东西全往下掉再也捡不起来的“洞”。 2. 什么是黑洞? 黑洞是什么?虽然它绝对是一个有了广义相对论之后才有的概念,尽管黑洞一词是由约翰•惠勒在 1968 年才命名的,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经典力学的观点找到它在爱因斯坦时代之前的蛛丝马迹。 1796 年,著名物理学家拉普拉斯就曾经预言过类似黑洞的天体的存在。 其实,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给黑洞下一个比较通俗的定义:黑洞是一部分时空,其中的引力大到连光也不能逃离它。或者换言之,用牛顿力学的语言来说, “逃逸速度”超过光速的天体,就叫做黑洞! 根据牛顿力学,每个星体都可以算出一个物体可以逃离它的最小速度,即逃逸速度。从日常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当上抛一个物体,用的力气越大,就能使它得到更大的初速度,将它抛得越高,它最后返回地球的时间也就越长。 图 2 :逃逸速度 如图 2 的左图所示,当被抛物体的速度大到一定的数字,能使这个物体绕着地球转圈,如果速度再增大,物体便能够逃离地球的引力,进到宇宙空间中,再也不回来了。这个临界速度,便是逃逸速度。逃离地球的引力范围是可能的,我们个人在抛球的时候做不到,但火箭和宇宙飞船能做到。地球表面的逃逸速度大约为每秒 11.2 公里,相对于我们日常运动速度来说,够快的了,但比起每秒钟 30 万公里的光速来说,还太小了,因此,地球远远不是一个黑洞! 天体的逃逸速度与天体的质量和天体的半径有关,简单地使用万有引力定律就可以得出它的计算公式:逃逸速度的平方与质量成正比,与半径成反比。那么,如果我们假设地球的质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而由于某种原因,它的半径却不断地缩小又缩小,好像是将一个弹性橡皮球使劲压缩进一个越来越小的空间中,如同图 2 中右图的情形,要想逃逸这个天体所需要的速度会越来越大。当地球(或称之为具有地球质量的假想天体)的半径缩小到大约三分之一英寸时,逃逸速度便增加到了光速的数值。我们都知道,任何实物和信息都不能跑得比光还快,因此,对那么一个装下了整个地球质量的弹子球而言,任何事物,即使是光,也不能逃离它。如此一来,这样的“地球”就转化成了一个黑洞! 根据牛顿力学计算逃逸速度不难,如果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事情当然要复杂许多,但基本思想是类似的。引力场方程的解,描述的是在一定的物质分布下时空的几何性质,它实际上是一个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要想在数学上求得此方程组的解非常困难。方程只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有解析解,比如,引力场方程的真空解是平直的闵可夫斯基四维时空;物质分布为球面对称的准确解称为史瓦西解。 卡尔·史瓦西( Karl Schwarzschild , 1873 - 1916 )是德国物理天文学家,他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一个月左右,就在写给爱因斯坦的信中给出了引力方程的第一个精确解 - 史瓦西解。从这个解可以得到与黑洞形成有关的史瓦西半径,与刚才我们用万有引力定律讨论的逃逸速度达到光速时的半径数值相符合。这个表征黑洞的特别参数后来被称为黑洞的事件视界( eventhorizon )。 值得一提的是,史瓦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名军人,在前线服务于德国军队时得到他的著名史瓦西解的。并且,也就在第二年,他因为随部队到俄国战壕中染病,之后身亡。死时还不到 43 岁,也没有来得及看到他的相对论文章在期刊上发表。 3. 事件视界内外有别 根据广义相对论,如果星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引力塌缩,塌缩到史瓦西半径形成黑洞之后,还会继续塌缩下去。到最后,所有的物质高度密集到一个“点”,一个被称为奇点的点。当然,这在实际情形下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理论描述的一种数学模型。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想象为所有物质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 图 3 :黑洞的广义相对论模型 因此,根据广义相对论,我们可以如此表述黑洞的数学模型:黑洞是一个质量密度无穷大的奇点,被一个半径等于史瓦西半径的事件视界围绕着,如图 3 中的左图所示。 广义相对论不仅能计算出黑洞的事件视界,还预言了在黑洞的事件视界之内,时空的种种奇怪性质。这儿仅举一个有趣的例予以说明。 设想艾丽丝和鲍勃一同坐着宇宙飞船旅行到了黑洞附近。悲剧突然发生了:勇敢却又莽撞的艾丽丝掉进了黑洞,而将一筹莫展的鲍勃留在了事件边界之外,如图 3 右图所示。根据广义相对论的结论,有关艾丽丝在到达奇点之前的情况,黑洞外的观察者鲍勃看到的,和艾丽丝自己感受到的,完全不同。鲍勃看到艾丽丝越来越接近视界,并且是越来越慢地接近视界,而且,她的消息传过来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最后变成无限长,也就等于没有了消息。而掉进了黑洞事件视界的爱丽丝,却对自己的危险浑然不知,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始终快乐地作为自由落体飘浮着,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穿过了黑洞的边界,再也回不去了!直到后来,她真正靠近了黑洞中心的那个奇点,不过那时候很可悲,她还来不及思考,就被四分五裂撕得粉碎了。 在上世纪 70 年代以前,物理学家一直沿用黑洞的上述广义相对论模型。但是,黑洞的引力是如此之巨大,尺寸又是如此之小,对引力的量子理论跃跃欲试的理论物理学家们,自然而然地将手伸进了这个迷宫。 70 年代初,理论物理学家 JacobBekenstein 研究了黑洞的熵及其热力学性质;史蒂芬•霍金则提出黑洞也有辐射,即霍金辐射。 霍金认为,在黑洞的事件视界边缘,由于真空涨落,将不断发生粒子反粒子对的产生和湮灭。因为处于视界边缘,很大的可能性,这两个粒子中的一个将掉入黑洞,另一个则表现为像是黑洞的辐射。由于这种被称之为霍金辐射的现象,黑洞将不断地缓慢地损失能量。最终的结果会导致所谓的“黑洞蒸发”而消失不见。 真空涨落产生的粒子反粒子对,有点像刚才例子中的艾丽丝和鲍勃。只不过正反粒子对是凭空随机产生的,不像两个活人,是父母生出来的。但它(他)们符合的经典运动图像可以类比。 既然霍金开了一个头,将量子论引入了黑洞研究中,人们便蜂拥而至。然而,至今 40 年过去了,除了遭遇到许多困难,提出了几个悖论之外,可以说成果甚少。 首先,黑洞由星体塌缩而形成,形成后能将周围的一切物体全部吸引进去,因而黑洞中包括了大量的信息。而根据“霍金辐射”的形成机制,辐射是由于真空涨落而随机产生的,所以并不包含黑洞中任何原有的信息。但是,这种没有任何信息的辐射最后却导致了黑洞的蒸发消失,那么,黑洞原来的信息也都全部丢失了。可是量子力学认为信息不会莫名其妙地消失。这就是黑洞的信息悖论。 此外,形成“霍金辐射”产生的一对粒子是互相纠缠的。量子纠缠态是量子理论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已经被各种实验所证实。处于量子纠缠态的两个粒子,无论相隔多远,都会相互纠缠,即使现在一个粒子穿过了黑洞的事件视界,也没有理由改变它们的纠缠状态,这点显然与相对论预言的结果相矛盾。 4. 边界上的争论 理论物理学家们一直为解决信息悖论及黑洞相关的其它问题而努力,提出了各种方案和理论。近一年多来,争论愈演愈烈, 2013 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四位理论物理学家( AMPS )发表了一篇论文:《 BlackHoles : Complementarityor Firewalls ?》 【 4 】 。 文章的四个作者中以理论物理学家约瑟夫•玻尔钦斯基( Joseph Polchinski )为首。他们提出“黑洞火墙”悖论。(作者注: Firewall 可以翻译成防火墙,但在这儿的意思不是“防火”的墙,而是“着火”的墙,故翻为“火墙”)。他们认为,在黑洞的视界周围,存在着一个因为霍金辐射而形成的能量巨大的火墙。当量子纠缠态的粒子之一,或者说爱丽丝,穿过视界掉到这个火墙上的时候,并不是像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悠悠然什么也不知道,毫无知觉地穿过视界被拉向奇点,而是立即就被火墙烧成了灰烬。原来的量子纠缠态也在穿过视界的瞬间便会立即被破坏掉。 这篇论文把矛盾集中到了黑洞的边界—事件视界( Event Horizon )上。就此争论表态,霍金于 2013 年 8 月份在加州圣巴巴拉卡维利理论物理研究所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讲话。而霍金今年 1 月 22 日发表的文章便是基于这个会议发言。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霍金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认为事件视界不存在,而代之以一个替代视界叫做 apparent horizon (表观视界),认为这个所谓的表观视界才是黑洞真正的边界。并且,这一边界只会暂时性地困住物质和能量,但最终会释放它们。 因此,霍金没有否定黑洞的存在,只是重新定义了黑洞的边界。 黑洞问题争论的实质,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产生的矛盾。只有当有了一个能将两者统一起来的理论,才能真正解决黑洞的问题。 参考资料: 【 1 】 Hawking,S. W. (1974). Black hole explosions?. Nature 248 (5443): 30–31. 【 2 】 Hawking,S. W. Preprint at http://arxiv.org/abs/1401.5761 (2014). 【 3 】 Wheeler,John A. (1990), A Journey Into Gravity and Spacetime, Scientific AmericanLibrary,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 4 】 A.Almheiri, D. Marolf, J. Polchinski, J. Sully, Black Holes: Complementarity orFirewalls? , J. High Energy Phys. 2, 062 (2013)
13467 次阅读|52 个评论
量子力学可以从量子场论导出?
热度 1 fyl7 2013-2-19 10:58
众所周知,量子理论是上世纪非常成功的物理理论,主要在于它清晰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秘密。尽管如此,对量子理论尤其是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却是上世纪物理学留下的一个遗憾:各种诠释层出不穷,而正统的哥本哈根诠释却傲视四方,即使它也存在许多难以令人满意的问题,比如波函数的瞬间塌缩,量子纠缠的违反定域因果律,等等。 事实上,按今天教科书式的看法,量子理论是一套公理化手段,将此手段用于粒子,我们可以得到量子力学;如果用于场,就得到量子场论。可是,从量子场论的物理结果看来, 粒子是场的激发态 ,因此研究场论的人在观念上,大多把场作为基本客体,这似乎就默认了量子场论是更基本的理论。于是,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是, 量子力学可否能从量子场论导出? 大约一年前,我突然冒出了上面这个问题,而想到这个问题的原因却是对EPR佯谬的思考。坦率地说,尽管近代量子力学的专家们(主要是量子信息论方面的人)接受了EPR佯谬中导出的量子纠缠概念,可我却不太赞同。事实上,早在几年之前,就有人考虑上面那个问题了,此人是美国一所大学的老师叫 Art Hobson。可能是由于他年纪大的原因,他只是提出这个想法,这些主要体现在他所发表两篇文章里,“Art Hobson, Electrons as field quanta,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630-634, 2005.” 和“Art Hobson, There are no particles, there are only fields, arXiv:1204.4616.”。这也得感谢耶鲁大学的Dr.P. Morgan提供的信息,他在我文章的第一版上传到ArXiv网站 时告诉了我。顺便说一句,他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并且发展了他自己的一套实现方案“random field”理论(可惜我数学基础不够,没看懂,他的主页是 http://pantheon.yale.edu/~pwm22/ )。 经过这将近一年的断断续续的研究,我终于得出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方案,整理在题为“A New Approach to The Quantum Mechanics”里(这已经是第四版了,链接为http://arxiv.org/abs/1210.6418)。为了让读者比较容易地了解我的工作,我列出文章中的一些要点如下: (一)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多粒子物理中常用的薛定谔场理论,由此得到了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三种等价形式:1.薛定谔方程作为场方程(经典的或量子的);2.场量子化后,得到了关于粒子坐标和动量算符的海森堡方程;3.进一步得到了Feynman的路径积分形式(关于粒子的)。(页码p3-p8) (二)修正教科书中关于量子力学的一些原理和观念,包括: 1.以量子场论中的粒子数算符为基础,给出了量子力学中几率解释的来源——系综的统计信息,这实际上确立了系综(或统计)诠释的地位,并提出一种系综态(这涉及对叠加原理的修正)的概念。这些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微观实验给出的几率就是一种统计信息,这些用经典的概率统计理论就可以解释。(p9-p15) 2.修正量子力学的一些原理:第一,丢掉波函数作为基本元素的假设,代之以场函数,从而具有确定的物理意义,而薛定谔方程就是(非相对论)场方程。第二,修正叠加原理,因为薛定谔方程不是作为单粒子的方程,因此它所描述的状态的叠加也不是关于单粒子的,如此单粒子的状态只能是唯一确定的了,而其叠加形成系综态,进而符合系综描述。进一步,区别 叠加态 和 态的叠加 两种概念,即叠加态是一种特殊的态的叠加(文中给出具体的实例用以区分)。第三,修正量子测量假设,将量子测量纳入场相互作用范畴,如此消除了量子塌缩,并解决了EPR佯谬,确认量子纠缠概念是误解。第四,用场论观念给出了比较清晰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描述,得到了所需的粒子数分布。(p15-p28) (三)将上述观念推广到相对论量子场论,用一种巧妙的方法将粒子场和反粒子场分离开,从而可以确定粒子数算符,系综诠释仍然有效。顺便得出了粒子坐标不是基本物理量的观点,这些充分证明了量子场论才是基本的理论。(p29-p40) (四)给出了一种可操作的实验方案,用以检验哥本哈根诠释和系综诠释。(p40-p43) 我得承认,我的这些工作可能并不正确,但直觉告诉我,这样理解量子理论应该是合理的。希望有兴趣的读者多多提出批评或建议,谢谢! (附:我的英文水平有限,如果文章有些语言上的模糊,还请见谅!)
个人分类: 学术|2604 次阅读|5 个评论
时空与‘量子化’的相互影响
chenfap 2012-7-11 09:22
时空 与‘量子化’ 的 相互影响 ( 物理学上的时空与物质 82 ) 量子理论(包括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等)发展的历史表明, 非量子理论 ( 如 经典 力学理论、狭义相对论力学理论等) 与量子理论之间存在一些关系,我们 用量子化和经典化来表示这些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和某种程度上 , ( 经典 ) 量子力学可视为把 经典 力学理论 ‘ 量子化 ’后 的产物,量子场论 也 可视为把狭义相对论 场 论 ‘ 量子化 ’后 的产物; 这里 我们 把非量子理论转变为量子理论的过程叫‘量子化’。 我们还认为,在合适的条件下, 量子理论 也可 转变为 非 量子理论 ,这个 过程叫 ‘经典化’。对初学者来说,了解‘ 量子化 ’和‘经典化’有助于理解量子理论。‘ 量子化 ’和‘经典化’存在互逆关系,往往可以互相推论,故本文只着重讨论‘ 量子化 ’,且主要仅讨论时空与‘量子化’的相互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量子理论,我们先指出 非量子理论 与量子理论的主要区别。 非量子理论 一般都满足因果关系,其物理量的取值和变化往往是连续的,相互作用总是局域的、需要一段传播时间;而量子理论则可以在其中有一部分满足因果关系(例如薛定格方程可满足因果关系),也可以在其中另一部分不满足因果关系(例如测量某一物理量发生波包的缩编时或存在量子纠缠时),在量子理论中,物理量的取值和变化既可是连续的,也可以而且往往是间断的,在量子理论中,相互作用既可以是局域的、也可以是全域的,即可以是瞬刻传播的、不需要一段传播时间(例如量子纠缠现象)。 从数学上看,时空是具有度规和联络的‘事件(于某一时刻发生在某一空间位置的各种物理现象)’流形。作为流形,时空可以包含物质和引力场(即物质和引力场都位于时空之中)。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的右边反映了物质,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的左边反映了引力场。在物理学中,物质往往用质量、动量、能量(这三者可概括为能动张量)或物质场量来描述,而引力场则用度规张量和联络系数来描述。对引力场也可定义能动张量,故引力场也可看成是一类特殊的物质。 可以对物质场进行‘量子化’,也可以对引力场进行‘量子化’。对引力场进行‘量子化’的问题留在以后再讲,本文只讨论,在引力场不进行‘量子化’的条件下对物质场进行的‘量子化’。 在引力场不进行‘量子化’的条件下,时空对‘量子化’的物质场有何影响呢?必须指出,引力场虽未进行‘量子化’,但由于度规和联络的不同,使时空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有的时空是平直的,有的时空是弯曲的。弯曲时空的量子化在特性上与平直时空的量子化有所不同。因之,在引力理论中有个被称为‘弯曲时空量子场论’的分支,专门研究弯曲时空中的物质场的量子化;由于内容比较专门,本书只能点到为止,不可能详细说明了。如果时空是平直的,除采用直角坐标系外,也可采用曲线坐标系;对于非量子理论,采用曲线坐标系只出现惯性力,而惯性力可只视为坐标效应,不能视为物理效应。但对于物质场的量子理论,采用曲线坐标系可出现物理效应;例如,物质场量子化后,在居位数表象中,采用曲线坐标系的粒子数与采用直角坐标系的粒子数不相同,显然,粒子数的多少应是物理效应。 在引力场不进行‘量子化’的条件下,‘量子化’的物质场对时空又有何影响呢?对物质场进行‘量子化’后,往往可以出现量子纠缠,前面已指出过,以后还要详细讲一讲,量子纠缠可使时空的特性改变,物质‘量子化’之前的时空,相互作用是局域的,而物质‘量子化’之后的时空,相互作用既可是局域的,也可是全域的,即可以是瞬刻传播的、不需要一段传播时间。 从以上的分析和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使在 1+3时空中,于 引力场不进行‘量子化’的条件下,时空与‘量子化’的物质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极其复杂的。这些相互影响虽已有一些研究,但研究得还不够详尽和深入。本文作者认为:对这些相互影响进行详尽和深入的研究,对发展相对论、量子理论以及解决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相结合所出现的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书快讯】《空间时间的量子理论》
sciencepressnj 2011-12-30 15:53
【新书快讯】《空间时间的量子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在微观 Planck 尺度,利用自旋群 SU (2) 及量子群 SU (2) q 提供的纯关系,采取体制与背景无关和物理量非微扰的手段,把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相结合,不采用其他假设,发展出了以自旋结网圈引力态为特征的微分同胚等价类表述的空间时间的量子化理论 . 书中在对空间的组合形成以及时间的持续跃迁进行深入探索的同时,对引力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且较充分地阐述了各种可能的空时激发、跃迁和演化模式 . 本书在理论上较全面地树立了一种空间时间离散和量子化的新图景 . 书中最后部分介绍了空间时间的量子理论在一些物理学前沿领域研究上的延伸 .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有关物理、信息和离散数学方面的系、专业的师生阅读,也 适合有关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信息、宇宙学等方面的研究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邵亮,邵丹,邵常贵 理论物理领域中, 3 人共发表论文 180 篇,被 SCI 收录、引用 90 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物理学著作 2 部,其他出版社出版 3 部。共承担国家基金 5 项、省部级基金近 20 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1988 )。第一、二作者留学日本 9 、 7 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大学教授、所长。第三作者为理论物理教授、博导、国家级专家、所长,在意、英、德讲学、工作多次,培养量子引力研究生 33 名,国内外博士生 9 名。三人用近 20 年开辟了国内量子引力的系列研究。前两作者多次获日本国家最高奖学金,第一作者为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人才。
个人分类: 新书快讯——数理化生类|2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受量子学史的另一种震撼!
热度 20 lgb2008 2011-11-8 22:02
感受量子学史的另一种震撼!
最近忙中偷闲,看了杨建邺先生著的《量子史话》。书没看几页,我便被书中所提及的那一个个人物的名字所震撼了 —— 这些名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这些人物伟大得不能再伟大!看到这些人物名字,我的心中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激动与感动,觉得很有必要将他们记录下来,一来是想看看到底有多少科学巨匠间接或直接地为量子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二来让我们时光倒流到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去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对于大多数像我这种对量子理论本身并不熟悉,对其实质内容更是陌生的人来说,恐怕很难感受到量子理论的内涵所带来的伟大与震撼。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其外延出发,去感受一下量子理论所能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吧! 首先,我汇总了出现在《量子史话》一书中的所有(可能有所遗漏)科学家的名字,并对其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根据汇总的数据和资料,总结了一下 量子学史给我们带来的五大震撼;最后,给出为量子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十二位灵魂人物的照片,也好让我们缅怀一下。 以下人物名录便是杨先生的《量子史话》中所提及的科学家及其简单介绍,其中关键字指的是其贡献或研究领域,内容并不完整,如了解详情请点击链接查看。 序号 姓名 人物简介 关键词 1 艾萨克 · 牛顿 1642 - 1727 ,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微积分创始人。 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微积分 2 戈特弗里德 · 莱布尼茨 1646 - 1716 , 德国 哲学家、 数学家 ,和牛顿同为微积分创始人。 认识论,微积分,拓扑学 3 亚历山德罗 · 伏特 1745 - 1827 , 意大利 物理学家。 伏打电池 4 皮埃尔 · 拉普拉斯 1749 - 1827 , 法国 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天体力学 集大成者。 拉普拉斯定理,拉普拉斯变换 5 托马斯 · 杨 1773 - 1829 ,英国物理学家、医生,光的波动学说奠基人之一。 杨氏双缝实验,杨氏模量 6 西莫恩 · 泊松 1781 - 1840 , 法国 数学家、 几何学家 和物理学家。 泊松 比 ,泊松方程 7 皮埃尔 · 杜隆 1785 - 1838 , 法国 物理学家、 化学家 。 杜隆-珀蒂定律 8 阿列克西 · 珀蒂 1791 - 1820 ,法国物理学家。 杜隆-珀蒂定律 9 迈克尔 · 法拉第 1791 - 1867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电磁感应 10 克里斯蒂安 · 多普勒 1803 - 1853 ,奥地利数学家、物理学家。 多普勒效应 11 威廉 · 韦伯 1804 - 1891 ,德国物理学家,十九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电磁通量,韦伯 12 威廉 · 哈密顿 1805 - 1865 ,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及天文学家。 哈密顿方程,哈密顿函数 13 罗伯特 · 本生 1811 - 1899 ,德国化学家,辐射元素 铯 和铷的发现者。 铯 , 铷 ,本生灯 14 赫尔曼 · 赫 姆霍兹 1821 - 1894 ,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 赫姆霍兹方程 15 古斯塔夫 · 基尔霍夫 1824 - 1887 ,德国物理学家,与罗伯特 · 本生一同创立光谱化学分析法。 基尔霍夫定律,分光仪 16 威廉 · 汤 姆森 (开尔文爵士) 1824 - 1907 , 英国 著名物理学家、电学家, 热力学温标 (绝对温标)发明人,被称为“热力学之父”。 焦耳-汤姆孙效应, 热电效应 ,绝对零度 17 皮埃尔 · 詹森 1824 - 1907 , 法国 天文学家 , 氦 元素发现者之一。 氦 18 托马斯 · 赫 胥黎 1825 - 1895 , 英国 生物学家。 生源论,不可知论 19 约翰 · 巴耳末 1825 - 1898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建立了 氢 原子光谱波长经验公式“ 巴耳末公式 ”。 巴耳末公式,巴耳末系 20 詹姆斯 · 麦克斯韦 1831 - 1879 , 英国 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创始人,统计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麦克斯韦方程组,经典电动力学 21 诺尔曼 · 洛克耶 1836 - 1920 ,英国天文学家, 氦 元素发现者之一, 1869 年创立了《自然》杂志。 《自然》,氦 22 欧内斯特 · 索尔维 1838 - 1922 , 比利时 化学家、 企业家 、 政治家 和慈善家。 索尔维会议 23 爱德华 · 莫雷 1838 - 1923 ,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24 奥古斯特 · 孔托 1839 - 1894 ,德国实验物理学家。 声速测量,热容比 25 约翰 · 斯特拉特 (瑞利爵士) 1842 - 1919 , 英国 物理学家,因与威廉 · 拉姆齐合作发现 氩 元素 而获得 190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氩元素,瑞利散射 26 雅各布 · 罗桑斯 1842 - 1924 ,德国数学家。 代数几何 27 克里斯蒂安 · 克里斯蒂安森 1843 – 1917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博士导师。 克里斯蒂安森效应 28 路德维希 · 玻尔兹曼 1844 - 1906 ,奥地利物理学家, 热力学 和 统计力学 奠基人之一。 统计力学,玻尔兹曼常数 29 威廉 · 伦琴 1845 - 1923 ,德国物理学家 , X 射线发现者, 1901 年,首届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X 射线 30 埃米尔 · 沃伯格 1846 - 1931 ,德国物理学家。 铁磁体 31 菲利克斯 · 克莱因 1849 - 1925 ,德国 数学家 。 克莱因瓶,克莱因群 32 弗朗茨 · 埃克斯纳 1849 - 1926 ,奥地利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先驱。 现代物理 33 沃尔德马尔 · 沃伊特 1850 - 1919 ,德国物理学家。 沃伊特符号,沃伊特效应 34 奥利 弗 · 洛 奇 1851 - 1940 ,英国物理学家,无线电检波器发明者。 无线电检波器 35 亨利 · 贝可勒尔 1852 - 1908 , 法国 物理学家, 1903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放射性 36 威廉 · 拉姆齐 1852 - 1916 , 英 国 化学家 ,因发现众多惰性气体 元素 而获得 1904 年 诺贝尔化学奖。 惰性气体 37 阿尔伯特 · 迈克尔逊 1852 - 1931 ,美籍波兰物理学家, 1907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光速,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38 费迪南德 · 林德曼 1852 - 1939 ,德国数学家。 超越数 39 海克 · 昂内斯 1853 - 1926 ,荷兰物理学家, 超导现象 发现者,低温物理学奠基人, 1913 年诺贝尔奖获奖者。 超导现象 40 亨德里克 · 洛伦兹 1853 - 1928 , 荷兰 物理学家, 190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洛伦兹分布,洛伦兹变换 41 昂利 · 庞加莱 1854 - 1912 , 法国 数学家、科学家和 科学哲学家 。 庞加莱群 ,庞加莱猜想 42 马塞尔 · 布里渊 1854 - 1948 ,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玻尔原子模型 43 约瑟夫 · 汤姆孙 1856 - 1940 ,英国物理学家, 电子 发现者, 1906 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葡萄干布丁模型, 电子 ,同位素 44 海因里希 · 赫兹 1857 - 1894 ,德国物理学家, 1888 年 首先证实了 电磁波 的存在。 电磁波,频率 45 约瑟 夫 · 拉 莫 尔 1857 - 1942 , 英国 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以太和物质》 46 马克斯 · 普朗克 1858 - 1947 ,德国物理学家, 量子力学 创始人之一, 1921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普朗克常数 47 阿道夫 · 赫尔维茨 1859 - 1919 ,德国数学家。 黎曼-赫尔维茨公式 48 奥托 · 卢 梅尔 1860 - 1925 ,德国实验物理学家。 空腔辐射实验 49 亨利 · 布拉格 1862 - 1942 , 英国 物理学家 、 化学家 , 1915 年与其子 劳伦斯 · 布拉格 一同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 。 X 射线 衍射 50 大卫 · 希尔伯特 1862 - 1943 , 德国 数学家,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最具影响力数学家之一。 希尔伯特基底定理,希尔伯特公理系统 51 菲利普 · 莱纳德 1862 - 1947 ,德国物理学家, 1905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阴极射线 52 赫尔曼 · 闵可夫斯基 1864 - 1909 ,德国数学家,四维时空理论创立者,爱因斯坦的老师。 闵可夫斯基不等式 53 威廉 · 维恩 1864 - 1928 , 德国 物理学家,因对于热辐射等物理法则贡献而获得 1911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 维恩位移 定律 ,黑体辐射 54 瓦尔特 · 能斯特 1864 - 1941 ,德国 物理学家 、物理化学家和化学史家, 1920 年 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热力学第三定律,能斯特方程 55 海因里希 · 鲁本斯 1865 - 1922 ,德国实验物理学家 空腔辐射实验 56 玛 丽 · 居里 (女) 1867 - 1934 ,法籍波兰女 物理学家 、 放射化学家 , 放射性现象 研究先驱者,也是获得两次 诺贝尔奖 第一人。 放射性,镭 57 约翰 · 麦克伦南 1867 - 1935 , 加拿大 实验物理学家。 低温实验 58 弗里茨 · 哈伯 1868 - 1934 ,德国化学家,合成氨发明者,获 1918 年诺贝尔化学奖。 合成氨 59 弗兰克 · 戴森 1868 - 1939 ,英国天文学家。 天文学 60 阿诺德 · 索 末 菲 1868 - 1951 ,德国 物理学家 ,量子力学与原子物理学开山始祖之一。 自由电子模型 61 罗伯特 · 密立根 1868 - 1953 , 美国 物理学家,因在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方面研究而获 192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荷量 62 罗伯特 · 伍德 1868 - 1955 ,美国物理学家、发明家。 黑光效应 63 让 · 佩兰 1870 –1942 ,法国物理学家, 1926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阿伏加德罗常 64 欧内斯特 · 卢瑟福 1871 - 1937 ,英国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1908 年 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卢瑟福散射,质子 65 马丁 · 克 努森 1871 - 1949 ,丹麦物理学家。 克努森数 66 威廉姆 · 杜安 1872 - 1935 ,美国物理学家。 X 射线光谱学 67 维克托 · 亨利 1872 - 1940 ,法国物理化学家。 酶反应 68 保罗 · 朗之万 1872 - 1946 , 法国 物理学家。 朗之万动力学,朗之万方程 69 卡尔 · 史瓦西 1873 - 1916 , 德国 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史瓦西半径 70 埃德蒙德 · 惠特克 1873 - 1956 ,英国数学家。 惠特克函数 71 弗里德里希 · 哈森诺尔 1874 - 1915 ,奥地利物理学家。 空腔辐射 72 约翰内斯 · 斯塔克 1874 - 1957 ,德国物理学家, 1919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斯塔克效应 73 吉尔伯特 · 路易斯 1875 - 1946 , 美国 物理化学家,化学热力学建立者之一。 路易斯酸碱理论 74 莫里斯 · 德布罗意 1875 - 1960 ,法国实验物理学家,路易 · 德布罗意长兄。 X 射线衍射 75 威廉 · 基萨姆 1876 - 1956 ,荷兰物理学家。 基萨姆交互作用 76 沃尔特 · 亚当 斯 1876 - 1956 ,美国天文学家。 恒星 光谱 77 弗朗西斯 · 阿斯顿 1877 - 1945 , 英国 化学家、物理学家, 1922 年 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质谱,整数法则 78 詹姆斯 · 金斯 1877 - 1946 ,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 金斯不稳定性 79 戈弗雷 · 哈代 1877 - 1947 ,英国数学家。 哈代 - 温伯格定律 80 弗雷德里克 · 索迪 1877 - 1956 , 英国 化学家,获得 1921 年 诺贝尔化学奖。 同位素 81 马塞尔 · 格罗 斯 曼 1878 - 1936 ,瑞士数学家 。 马塞尔 · 格罗斯曼会议 82 丽丝 · 迈特纳(女) 1878 - 1968 ,奥地利原子物理学家,奥地利科学院第一位科学女院士,首次理论解释了 核裂变 。 核裂变, Mt— 䥑 83 阿尔伯特 · 爱 因 斯坦 1879 - 1955 ,美国 犹太 裔理论 物理学家 、 思想家 及 哲学家 , 相对论 创立者, 192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 相对论,光电效应,质能方程 84 欧文 · 瑞查森 1879 - 1959 , 英国 物理学家 ,因发现了 瑞查森定律 而荣获 1928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查森定律 85 马克斯 · 劳厄 1879 - 1960 , 德国 物理学家,因发现 晶体 中 X 射线 衍射 现象而获 191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 射线 衍射,劳厄方程 86 奥托 · 哈恩 1879 - 1968 ,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 1944 荣获年诺贝尔化学奖。 重核裂变反应 87 保罗 · 埃伦费斯特 1880 - 1933 ,荷兰籍 奥地利 数学家、物理学家。 埃伦费斯特定理 88 艾布拉姆 · 约飞 1880 - 1960 ,苏联物理学家。 电磁学 89 约翰 · 尼科尔森 1881 –1955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星云,光谱 90 克林顿 · 戴维森 1881 - 1958 , 美国 物理学家 ,获 1937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 戴维森 - 革末实验 91 彼得 · 普林斯海姆 1881 - 1963 ,德国物理学家。 荧光制冷 92 亚瑟 · 爱丁顿 1882 - 1944 , 英国 天文学 家、 物理学 家、 数学 家。 爱丁顿极限 93 汉斯 · 盖革 1882 - 1945 , 德国 物理学家。 盖革 - 马斯登实验 94 詹姆斯 · 弗兰克 1882 - 1964 , 德国 物理学家, 1925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弗兰克 - 康登定律 95 马克斯 · 玻恩 1882 - 1970 ,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量子力学 的创始人之一, 195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量子力学 96 瓦尔特 · 迈斯纳 1882 - 1974 ,德国物理学家。 迈纳斯效应 97 保罗 · 爱泼斯坦 1883 - 1966 ,美籍俄裔数学物理学家。 量子力学 98 彼得 · 德拜 1884 - 1966 ,美籍 荷兰 物理学家 与物理 化学家 , 1936 年 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德拜模型 , 德拜松弛 99 罗伯特 · 坡耳 1884 - 1976 ,德国物理学家。 固态放大器 100 赫尔曼 · 外 尔 1885 - 1955 , 德国 数学家 。 外尔张量 101 尼尔斯 · 玻尔 1885 - 1962 ,丹麦理论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 1922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玻尔模型,哥本哈根学派 102 盖奥尔格 · 赫维 西 1885 - 1966 ,瑞典籍匈牙利放射化学家, 1943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示踪剂 103 弗雷德里克 · 林德曼 1886 - 1957 ,德国物理学家。 低温比热 104 亨利 · 莫塞莱 1887 - 1915 , 英国 物理学家 , 原子序数 发现者。 原子序数 , 莫塞莱定律 105 埃尔温 · 薛定谔 1887 - 1961 , 奥地利 理论物理 学家, 量子力学 奠基人之一, 1933 年 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 。 薛定谔方程 106 查尔斯 · 达尔文 1887 - 1962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进化论创始人老达尔文之孙。 达尔文-福勒方法 107 爱德华 · 安德雷德 1887 - 1971 ,英国物理学家、作家和诗人,于 1914 年和卢瑟福测出了伽马射线波长。 伽马射线 108 古斯塔夫 · 赫兹 1887 - 1975 , 德国 物理学 家, 海因里希 · 赫兹 侄子, 192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弗兰克-赫兹实验 109 钱德拉塞卡拉 · 拉曼 1888 - 1970 , 印度 物理学家 , 1930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拉曼散射 110 阿尔弗雷德 · 朗德 1888 - 1 976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 电子自旋 g 因子 111 拉尔夫 · 福勒 1889 - 1944 , 英国 物理学家 、 天文学家 。 统计物理 112 恩斯特 · 马斯登 1889 - 1970 ,新西兰物理学家。 盖革 - 马斯登实验 113 沃尔特 · 盖拉 赫 1889 - 1979 ,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自旋发现者之一。 斯特恩 - 盖拉赫实验 114 劳伦斯 · 布拉格 1890 - 1971 , 英国 物理学家和 X 射线晶体学家, 1915 年与其父 亨利 · 布拉格 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X 射线 衍射,布拉格定律 115 瓦尔特 · 博特 1891 - 1957 , 德国 物理学家 、 数学家 和 化学家 , 1954 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符合方法,符合电路 116 詹姆斯 · 查德威克 1891 - 1974 , 英国 实验 物理学家 ,因发现 中子 而获得 1935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子 117 阿瑟 · 康普顿 1892 - 1962 , 美国 物理学家 , 192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康普顿效应 118 乔治 · 汤姆逊 1892 - 1975 , 英国 物理学家,约瑟夫 · 汤姆逊之子, 1937 年 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 。 电子衍射 119 路易 · 德布罗意 1892 - 1987 , 法国 物理学家 , 1929 年 因发现 电子 波动性及其对量子理论研究而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 德布罗意波 120 亨德里克 · 克拉默斯 1894 - 1952 ,荷兰物理学家。 克拉默斯 - 海森堡色散公式 121 诺伯特 · 维纳 1894 - 1964 , 美国 应用数学家 , 随机过程 和 噪声过程 先驱。 维纳方程,维纳过程 122 萨特延德拉 · 玻色 1894 - 1974 , 印度 物理学家。 玻色子, 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 123 奥斯卡 · 克莱因 1894 - 1977 ,瑞典理论物理学家。 克莱因 - 高登方程 124 彼得 · 卡皮查 1894 - 1984 ,前 苏联 物理学家, 超流体 发现者之一, 197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超流体 125 伊戈尔 · 塔姆 1895 - 1971 ,前苏联 物理学家 , 1958 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塔姆能级 126 爱德华 · 米尔恩 1896 - 1950 ,英国天文学家、数学家。 白矮星 127 鲍里斯 · 波多尔斯基 1896 - 1966 ,美籍俄裔物理学家, 1935 年与 爱因斯坦 一起提出 EPR 悖论 。 EPR 悖论 128 雷斯特 · 革末 1896 - 1971 ,美国物理学家。 戴维森 - 革末实验 129 埃里希 · 休克尔 1896 - 1980 ,德国物理学家和物理化学家。 德拜 - 休克尔理论 130 弗里德里希 · 洪德 1896 - 1997 ,德国物理学家。 隧道效应,分子轨道 131 约翰 · 考克罗夫 1897 - 1967 , 英国 物理学家 , 1951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考克罗夫 - 沃尔顿发电机 132 帕特里克 · 布莱克特 1897 - 1974 , 英国 物理学家 , 1948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云室 , 宇宙射线 133 吴有训 1897 - 1977 ,中国 物理学家 、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康普顿的得意门生。 康普顿 - 吴有训效应 134 弗拉基米尔 · 福克 1898 - 1974 ,前苏联物理学家。 福克空间,福克态 135 格雷戈尔 · 文策尔 1898 - 1978 ,德国物理学家。 W.K.B. 近似 136 伊西多 · 拉比 1898 - 1988 ,美籍西班牙物理学家, 1944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核磁共振 137 弗里茨 · 伦敦 1900 - 1954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 伦敦分散力 138 沃尔 夫 冈 · 泡利 1900 - 1958 ,美籍奥地利物理学家, 1945 年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泡利不相容原理 139 约翰 · 斯莱特 1900 - 1976 ,美国物理学家。 斯莱特行列式 140 乔治 · 乌仑贝克 1900 - 1988 ,美籍荷兰理论物理学家。 电子自旋 141 恩里科 · 费米 1901 - 1954 ,美籍意大利 物理学家 , 量子力学 和 量子场论 创立者之一, 1938 年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费米 - 狄拉克统计 , 费米子 , 费米面 142 维尔纳 · 海森堡 1901 - 1976 ,德国物理学家, 量子力学 的创始人之一, 1932 年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测不准原理 143 罗伯特 · 奥森菲尔德 1901 - 1993 ,德国 物理学家 。 迈斯纳 - 奥森菲尔德效应 144 塞缪尔 · 古德施密特 1902 —1978 ,美籍荷兰理论物理学家。 电子自旋 145 帕斯库尔 · 约 尔 当 1902 - 1980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量子力学主要创立者之一。 量子场论,约尔当代数 146 保罗 · 狄拉克 1902 - 1984 , 英国 理论物理学家 , 量子力学 奠基者之一, 1933 年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量子力学,狄拉克方程 147 尤金 · 维 格 纳 1902 - 1995 ,美籍匈牙利理论物理学家, 1963 年 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 重子数守恒律 148 约翰 · 诺伊曼 1903 - 1957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现代 计算机 创始人之一,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计算机 149 卢埃林 · 托马斯 1903 - 1992 ,英国物理学家和应用数学家。 原子物理,托马斯算法 150 欧内斯特 · 沃尔顿 1903 - 1995 ,英国物理学家, 195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考克罗夫 - 沃尔顿发电机 151 罗伯特 · 奥本海 默 1904 - 1967 ,美国 犹太裔 物理学 家,曼哈顿计划主要领导者之一。 曼哈顿计划 152 乔治 · 伽莫夫 1904 - 1968 ,美籍俄裔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创立者。 αβγ 理论 153 莱昂 · 罗森菲尔德 1904 –1974 ,比利时物理学家。 轻子 154 沃尔特 · 埃尔萨瑟 1904 –1991 ,美籍德裔物理学家。 地球磁场 155 拉夫尔 · 克 罗 尼格 1904 –1995 ,美籍德裔物理学家,粒子自旋发现者。 粒子自旋 156 威廉姆 · 麦克雷 1904 - 1999 ,英国天文学家、数学家。 天文学 157 菲利克斯 · 布洛赫 1905 - 1983 ,美籍瑞士物理学家, 1952 年 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 布洛赫畴壁,布洛赫定理 158 埃米利奥 · 塞格雷 1905 - 1989 ,美籍意大利 物理学家 , 1959 年 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 反质子 159 尼维尔 · 莫特 1905 - 1996 ,英国物理学家, 1977 获 年 诺贝尔物理 学 奖 。 莫特绝缘体,莫特转变 160 朝永振一郎 1906 - 1979 ,日本论物理学家, 量子电动力学 创始人之一, 1965 年 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 。 量子电动力学 161 汉斯 · 贝特 1906 - 2005 ,美籍 德 裔核物理学家, 1967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贝特公式 162 鲁道夫 · 佩尔斯 1907 - 1995 ,英籍德国物理学家。 佩尔斯应力 163 列夫 · 朗道 1908 - 1968 ,前 苏联 物理学家,凝聚态物理学奠基人, 1962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超导体 ,朗道能级 164 约翰 · 巴丁 1908 - 1991 ,美国物理学家,因 晶体管效应 和 超导 BCS 理论 分获 1956 年和 1972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 晶体管效应 , BCS 理论 165 维克托 · 韦斯可夫 1908 - 2002 ,美籍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 量子电动力学 166 爱德华 · 泰勒 1908 - 2003 ,美籍匈牙利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 氢弹 之父”。 姜-泰勒效应 , BET 等温线 167 纳森 · 罗森 1909 - 1995 , 美 籍 以色列裔 物理学家 , 1935 年与 爱因斯坦 一起提出 EPR 悖论 。 EPR. 悖论 168 苏布拉马尼扬 · 钱德拉塞卡 1910 - 1995 ,美籍 印度 裔 物理学家 和天体物理学家, 1983 年 诺贝尔物理奖 得主。 钱德拉塞卡极限 169 波利卡普 · 库施 1911–1993 ,美籍德裔物理学家, 195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反常电子矩阵 170 约翰 · 惠 勒 1911 - 2008 ,美国物理学家, 1967 年提出 “ 黑洞 ” 一词。 惠勒 - 费曼吸收体理论 171 艾伦 · 图灵 1912 - 1954 , 英国 数学家 、 逻辑学家 ,被称为 “ 计算机科学 之父 ” 。 图灵机, 图灵试验 172 马克 · 卡克 1914 - 1984 ,波兰数学家。 费曼 - 卡克公式 173 雅可夫 · 泽尔多维奇 1914 - 1987 ,前苏联物理学家。 泽尔多维奇原理 174 弗雷德 · 霍伊尔 1915 - 2001 ,英国天文学家。 稳恒态宇宙模型 175 查尔斯 · 汤斯 1915 -, 美国 物理学家、教育家, 1964 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微波激射 176 亚历山大 · 普罗霍罗夫 1916 - 2002 ,俄罗斯物理学家, 196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激光,脉塞 177 伊利亚 · 普里高津 1917 - 2003 , 比利时 化学家 、 物理学家 ,现代热力学奠基人, 1977 年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耗散结构理论 178 理查德 · 费曼 1918 - 1988 ,美国理论 物理学家 ,量子电动力学创始人之一, 1965 年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量子电动力学, 路径积分 ,费曼图 179 朱利安 · 施温格 1918 - 1994 ,美籍 犹太 裔理论物理学家, 量子电动力学 创始人之一, 1965 年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施温格模型,施温格函数 180 尼古拉斯 · 布隆伯根 1920 -,美籍 荷兰 物理学家 , 198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激光光谱学 181 南部阳一郎 1921 -,日本 粒子物理学家 ,弦理论奠基人之一, 2008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弦理论,南部 - 约纳 - 拉西尼奥模型 182 尼科莱 · 巴索夫 1922 –2001 ,俄罗斯物理学家, 196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激光,脉塞 183 奥格 · 玻尔 1922 - 2009 , 丹麦 核子物理学 家, 尼尔斯 · 玻尔 之子, 197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核结构理论 184 杨振宁 1922 -,美籍 华裔 物理学家 ,因与 李政道 提出 宇称不守恒 理论而与其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宇称不守恒 185 利昂 · 莱 德 曼 1922 -,美国粒子物理学家, 1988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底夸克 186 汉斯 · 德默尔特 1922 -,美籍德裔物理学家, 1989 年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 离子阱 187 布莱斯 · 德维特 1923 - 2004 , 美国 理论物理学家 。 惠勒-德维特方程式 188 西奥多 · 迈曼 1927 –2007 ,美国物理学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红宝石激光器 189 卡尔 · 米勒 1927 -, 瑞士 物理学家, 1987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高温超导体 190 约翰 · 贝尔 1928 - 1990 ,英国理论 物理学家 。 贝尔定理 191 默里 · 盖尔曼 1929 -, 美国 物理学家, 1969 年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夸克模型, 奇异数守恒定律 192 戴维 · 芬克尔斯坦 1929 -,美国物理学家。 重力弯曲 193 休 · 艾弗雷特 1930 - 1982 ,美国量子物理学家,以提出 多世界诠释 而著名。 多世界诠释 194 利昂 · 库珀 1930 -, 美国 物理学家, BCS 理论 创立者之一, 1972 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CS 理论 195 约翰 · 施里弗 1931 -, 美国 物理学家, BCS 理论 创立者之一, 1972 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CS 理论 196 罗 杰 · 彭罗斯 1931 -, 英国 数学物理学家 。 彭罗斯阶梯 197 谢尔登 · 格拉肖 1932 -, 美国 物理学家, 1979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电弱理论 , GIM 机制 198 海因里希 · 罗雷尔 1933 -, 瑞士 物理学家,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者之一, 1986 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扫描隧道显微镜 199 克劳德 · 坦诺奇 1933 -, 法国 物理学家, 1997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激光冷却 200 爱德华 · 弗雷德金 1934 -,美国数字物理学先驱。 可逆计算机 201 海因兹 · 帕格尔斯 1939 –1988 ,美国物理学家。 宇宙密码 202 布莱恩 · 约瑟夫森 1940 -,英国物理学家, 1973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约瑟夫森结 203 李奥纳特 · 苏士侃 1940 -, 美国 理论物理学家 ,弦理论创始人之一。 全像原理 204 特奥多尔 · 亨施 1941 -,德国物理学家, 200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精密光谱学 205 霍根 · 尼尔森 1941 -, 丹麦 理论物理学家,弦理论创始人之一。 尼尔逊-奥尔逊涡旋解 206 约翰 · 施瓦兹 1941 -, 美国 理论物理学家,超弦理论创始人之一。 格林-施瓦兹原理 207 约翰 · 克劳瑟 1942 -,美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 CHSH 不等式 208 布兰登 · 卡特 1942 -,澳大利亚理论物理学家。 卡特常数,无属性定理 209 史蒂芬 · 霍金 1942 -, 英国 物理学家 , 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理论物理学家。 霍金辐射,黑洞 210 查尔斯 · 本内特 1944 -, 美国 IBM 研究员,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理论先驱之一。 量子信息理论 211 戴维 · 维兰德 1944 -, 美国 物理学家。 激光冷却 212 拉斐尔 · 索金 1945 -, 美国 物理学家。 因果集合 213 乔尔 · 谢尔克 1946 –1980 ,法国理论物理学家,超 弦理论 创始人之一。 超弦理论 214 保罗 · 戴维斯 1946 -, 英国 物理学家 、作家。 FDU 效应 215 迈克尔 · 格林 1946 -, 英国 理论物理学家,超 弦理论 创始人之一。 格林 - 施瓦兹原理 216 格尔德 · 宾宁 1947 -, 德国 物理学家 , 扫描隧道显微镜 和 原子力显微镜 发明者之一, 1986 年 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 。 扫描隧道显微镜 , 原子力显微镜 217 雅各布 · 贝肯斯坦 1947 -,以色列理论物理学家。 黑洞热力学 218 阿兰 · 阿斯派克特 1947 -,法国物理学家。 阿斯派克特实验 219 加来道雄 1947 -,美籍日裔理论 物理学家 ,超 弦理论 创始人之一。 超弦理论 220 朱棣文 1948 -, 美国 华裔 物理学家 , 1997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现任 美国能源部 部长。 激光冷却 221 威廉 · 菲利普斯 1948 -, 美国 物理学家, 199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激光冷却 222 约翰内斯 · 贝德诺尔茨 1950 -, 德国 物理学家 , 200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高温超导体 223 弗朗克 · 韦尔切克 1951 -,美籍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 200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渐进自由 224 卡尔 · 威曼 1951 -, 美国 物理学家,因有关 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 的基础研究而获 200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 225 大卫 · 杜奇 1951 -,英籍以色列物理学家,量子计算先驱。 量子计算 226 李 · 斯莫林 1955 -, 美国 理论物理学家。 圈量子引力理论 227 沃尔夫冈 · 克特勒 1957 -, 德国 物理学家 ,因有关 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 基础研究而获 200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 228 彼得 · 肖尔 1959 -, 美国 应用数学家。 肖尔算法 229 埃里克 · 康奈尔 1961 -, 美国 物理学家,因有关 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 的基础研究而获 200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 230 布莱恩 · 格林 1961 -, 美国 理论物理学家。 超弦理论 其他资料不详科学家 序号 姓名 简介 序号 姓名 简介 231 古切尔 F.S. Goucher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237 泰特 J.T. Tate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232 戴维斯 B. Davis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238 康斯曼 C.H.Kunsman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233 纽曼 F.H. Newman 英国物理学家 239 米尔本 G. J. Milburn 澳大利亚物理学家 234 汉森 Hans M. Hansen 丹麦光谱学家 240 伊沙姆 C. Isham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235 戈登 James Gordon 美国实验科学家 241 斯卡拉皮诺 D.J. Scalapino 美国物理学家 236 哈森诺尔 F. Hasenohrl 奥地利科学家 242 平斯 D. Pines 美国物理学家 量子学史的五大震撼: 一、涉及国家和人数多、时间跨度大! 从量子理论的建立、探索、发展及应用至今,为其或间接或直接地做出贡献的科学家至达 240 多位,涉及 20 多个国家,其中人物年代跨度达三百年之多!当然,以上数字只是书中内容所能体现出来的数字,这些人数应该是对量子理论有所贡献人数的下限。如果再算上书中未曾提及的科学家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贡献者,那么所有的这些数字恐怕要翻翻了。 二、为数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从 1901 年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至今,这期间在世的科学家共有 222 位,其中曾获得诺贝尔奖获者达 89 人 (91 次 ) ,超过总人数的40 % 。可看得出,其中有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为量子理论间接或直接地做出了贡献,同样,也因量子理论间接或直接地获得了诺贝尔奖。故此,量子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 三、量子理论主创人员年轻有为! 爱因斯坦 1905 年提出光量子假说的时候, 26 岁。玻尔 1913 年提出他的原子结构的时候, 28 岁。德布罗意 1923 年提出相波的时候, 31 岁。而 1925 年,当量子力学在海森堡的手里得到突破的时候,后来在历史上闪闪发光的那些主要人物也几乎都和海森堡一样年轻:泡利 25 岁,狄拉克 23 岁,约尔当 23 岁,乌仑贝克 25 岁,古德施密特 23 岁。和他们比起来, 36 岁的薛定谔和 43 岁的玻恩简直算是爷爷辈的了。由此,量子力学被人们戏称为 “ 男孩物理学 ” ,玻恩在哥廷根的理论班被人叫做 “ 玻恩幼儿园 ” 。 四、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在上述 240 多位科学家中,其中女科学家仅有两位,一位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法籍波兰物理学家玛丽 · 居里,另一位则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奥地利原子物理学家丽丝 · 迈特纳。 五、只有一位中国人! 很震撼,也很遗憾。以上 240 多位科学家中,拥有中国国籍、全身上下百分之百是中国人的只有一位。他就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康普顿的得意门生——吴有训,他的一系列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康普顿效应的正确性,为量子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给出量子理论之中的十二位灵魂人物,大家认一认吧! 说明: 本文内容均依 《量子史话》一书为据而写,所统计人物均为书中提及的科学家,对书中因需要所提及的有关哲学家、科学史家以及相应科学家的家属及亲朋好友并未录入。另外,本文参考的资料均来自网络(维基百科或百度百科等),相关内容可能并不准确和严谨,故并不具备科学参考价值,只供大家闲暇之时娱乐或回味!由于撰文仓促,博文内容错误或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及博友不吝赐教,我会及时改正!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9637 次阅读|46 个评论
量子物理史话(15):不确定关系与互补性
热度 3 gaoshan1900 2011-9-11 12:35
不能同时谈论电子的位置和速度 粒子的位置测定得越精确,它的动量就知道得越不精确,反之亦然。 ---- 海森伯, 1927 年 尽管量子理论与经验之间的联系被玻恩的几率波解释初步确立了,但是关于量子理论本身的一致性,以及它与经典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却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电子究竟是粒子还是波呢?当我们对它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测量时,它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薛定谔离开哥本哈根后,玻尔和海森伯继续深入地讨论了这些问题。在他们看来,电子有时象粒子,有时象波的表现仍然是一个严重的亟需解决的佯谬。“就象一位从某种溶液中一点一点地浓缩他的毒物的化学家那样”,海森伯和玻尔不断尝试着“浓缩这种佯谬的毒性”,他们渴望知道大自然是怎样避免矛盾的。夜以继日的讨论,以及彼此之间的意见不一使他们都彻底累坏了。 1927 年 2 月中旬,玻尔决定到挪威去滑雪,好让彼此的精神都放松一下。这个决定很快被证明是十分明智的,因为不久之后,海森伯便发现了不确定关系,而玻尔也在挪威大峡谷“找到”了互补原理。 独自留在哥本哈根的海森伯现在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和灵感自由地涌动了。他回想起前一年春天爱因斯坦和他在柏林的谈话,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正是理论决定什么是可以观测的”。海森伯意识到,也许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句话中。他向自己问道,如果只有量子力学所描述的那些情况才能在自然界中找到,那么,当人们既想知道一个波包的速度又想知道它的位置时,所能获得的最佳准确度是怎样的呢?正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海森伯“遇见”了不确定关系。 海森伯发现,量子力学对基于经典力学的那些物理概念,如位置和速度,施加了一种应用限制。人们不再能同时谈论电子的位置和速度,因为它们不能以任意精度被同时测定,并且这两个量的不确定度的乘积将大于普朗克常数除以粒子的质量。这一关系后来被称为海森伯不确定关系。有趣的是,泡利在 1926 年 10 月致海森伯的信中曾给出过一个更通俗的陈述,他说,“一个人可以用 p 眼来看世界,也可以用 q 眼来看世界,但是当他睁开双眼时,他就会头昏眼花了。” 根据海森伯的看法,利用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所表示的电子态一般不允许人们赋予电子以确定的性质,如位置、动量等等。人们所能做的仅仅是谈论几率,例如,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于某个位置找到电子的几率,或发现电子的速度为某一值的几率。 然而,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仍然会忍不住问,“如果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定,那么电子到底有没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呢?”可惜的是,这个问题对海森伯来说没有意义,因为在观察至上思想的影响下,他并不关心电子的运动形式究竟是怎样的,甚至也不关心观察对电子运动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海森伯认为,“如果人们要弄明白‘一个物体的位置’,例如一个电子的位置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就必须指定一个用以测量‘电子位置’的实验,否则这个说法就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于很多“实在”的物理学家(包括爱因斯坦)和普通读者来说,这个问题却是有意义的。我们将在后面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粒子和波是互补的 一些经典概念的任何一种确定的应用,都会预先排除另外一些经典概念的同时应用,而这另外一些概念在其他方面却是阐明现象所同样必需的。 ---- 玻尔, 1929 年 海森伯更关心包含非连续性的粒子图像,而玻尔认为粒子图像和波图像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他一直想将量子理论的这两根支柱弄得同样地牢固。于是,当玻尔独自在挪威古布朗兹峡谷滑雪时,他终于把握了已在他心中酝酿许久的互补性思想。 玻尔认为,对微观现象的说明必须利用互补性思想,粒子图像和波动图像是对同一个微观客体的两种互补描述。具体地说,用不同实验装置得到的关于微观客体的资料可以详尽无疑地概括关于微观客体的一切可设想的知识,但是,当企图把这些资料结合成单独一种图像时它们却显得是相互矛盾的。于是,任何一幅单独的经典实在图像,如粒子或波,都无法提供关于微观现象的详尽说明,人们只能用互补的经典图像来提供这种完备的说明。如果单独使用粒子图像或波动图像,它们的应用必将受到限制,这种限制由海森伯的不确定关系所精确表征。 1927 年 9 月,在意大利科摩举行的纪念伏打逝世一百周年的国际物理学会议上,玻尔首次公开阐述了他的互补性思想。 插曲:谁坍缩了波函数? 狄拉克:“自然将随意选择它喜欢的一个分支,因为量子力学给出的唯一信息只是选择任一分支的几率。” 玻尔:“完全理解 … 整个问题就在于,通过实验,我们引入了某种不允许继续进行的东西。” 海森伯:“我不同意这一点 … 我宁愿说,观察者本人进行选择,因为直到做出观察的那一时刻,选择才成为一种物理实在。” ----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的讨论, 1927 年 10 月 1927 年 10 月,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成功召开, 所有量子理论的创建者们都参加了,从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到德布罗意,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克等。 在这次会议期间,量子力学中最为重要的波函数坍缩问题第一次被提出来讨论。 狄拉克认为,波函数坍缩是自然做出的选择,而海森伯则认为它是观察者选择的结果。玻尔似乎同意狄拉克的观点,然而他更关心的是量子力学的普遍的互补性特征,他尤其强调了关于物理量的定义和观察的互补性质。在玻尔看来,离开观察人们便不能谈论任何东西。爱因斯坦则指出了波函数坍缩过程与相对论之间的不相容性,这也是他第一次公开对量子力学发表意见。爱因斯坦的这一分析是关于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不相容性的最早认识。然而,与会的物理学家们对波函数坍缩过程的认识还很模糊,他们普遍认为这一过程只是一种瞬时的选择过程,不需要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 此外,在这次会议上,海森伯和玻恩宣称,“我们认为量子力学是一个完备的理论,它的基本的物理和数学假设不再容许修正。”从此以后,玻恩的几率波解释、海森伯的不确定关系和玻尔的互补原理逐渐形成了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这一解释在其后几十年里成为了大多数物理学家所信奉的正统观点,并开始统治人们对量子世界的理解。然而,反对者们依然存在,甚至在正统观点形成之时就已出现。-〉 量子物理史话(16): 反对者们 (待续) p 表示动量, q 表示位置。 量子化学家普利马斯( H.Primas )曾系统总结了 哥本哈根解释概要,其内容如下: 1. 量子力学考察单个客体。 2. 几率是基本的。 3. 被测客体与测量仪器之间的边界由观察者选择。 4. 观察方式必须用经典物理来说明。 5. 观察是不可逆的,它产生一个记录。 6. 测量时所发生的量子跃迁是由可能到实际的转变。 7. 互补性质不能被同时观测。 8. 只有测量结果可以被认为是真实的。 9. 纯量子态是客观的但不是真实的。
个人分类: 量子史话|3123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一些思考和问题(完全业余,希望得到指正)
mumuhuashi 2010-11-23 17:08
2010.11.21 比物质更奇特的是能量,比能量更奇特的是生命,比生命更奇特的是情感。但归根结蒂都是微粒的运动。 2010.11.23 物质和能量其实是一回事。 1、质能方程给出了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e.g. 形成1物质的能量需要2200亿千卡,1g物质完全转换成能量可以供1盏100瓦的电灯泡连续点燃大约28万年; 2、物质的定义是什么:有质量的东西?如果这个定义正确,那么质量本身就是运动的结果。 如果给一个质量为零的微粒施加能量,在速度极大时,能量更多地转化成质量。物质之所以有质量是否是因为亚原子的高速运动? 3、真空中,所有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但是在非真空媒介中存在超过光速运动的粒子(切伦科夫辐射可以证明这一点),那用这些粒子我们可以探测到过去吗?
个人分类: 关于科研|37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空分立性的三个可能蕴含
热度 2 gaoshan1900 2010-11-9 15:04
I will give a talk tomorrow at the Foundations of Physics Seminar . Here is the PPT file.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逻辑基础
个人分类: 量子引力|3999 次阅读|5 个评论
爱因斯坦为什么对量子理论有那么多“牢骚话”?
gaoshan1900 2010-8-24 15:21
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理论的牢骚话 1954年2月8日,爱因斯坦在给德布罗意的一封信中解释了他为什么反对量子理论,并一直采取所谓的鸵鸟政策。他说我一定看起来像一只鸵鸟,将它的头藏在相对论的沙子中,这样就不必去看那可恶的量子了。 That I am writing you has a peculiar reason. Namely,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how I have come to my method, which from the outside must seem quite bizarre: I must look like an ostrich that keeps his head buried in relativistic sand so that he does not have to look the evil quanta in the eye. In reality I am, just like you, convinced that one should look for a substructure, the necessity of which has been cleverly disguised by the current quantum theory through its use of the statistical mold. I have however long been convinced that one shall not be able to find this substructure in a constructive way from the known empirical relations between physical things, because the required mental leap would exceed human powers. I have arrived at this opinion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fruitlessness of the efforts of many years, but rather also through the experiences with the gravitation theory. The gravitational equations could only be found by a purely formal principle (general covariance), that is, by trusting in the largest imaginable logical simplicity of the natural laws.As it was obvious that the theory of gravity constitutes only a first step in finding the simplest possible general field laws, it seemed to me that this logical route should first be thought through to the end before one can hope to arrive also at a solution of the quantum problem. This is how I became a fanatic believer in the method of logical simplicity. This should explain the ostrich policy. 德文原文: Dass ich Ihnen nun schreibe, hat eine eigentmliche Ursache. Ich will Ihnen nmlich sagen, wie ich zu meiner Methodik getrieben worden bin, die von aussen gesehen recht bizarr ist. Ich muss nmlich erscheinen wie der Wsten-Vogel Strauss, der seinen Kopf dauernd in dem relativistischen Sand verbirgt, damit er den bsen Quanten nicht ins Auge sehen muss. In Wahrheit bin ich genau wie Sie davon berzeugt, dass man nach einer Substruktur suchen muss, welche Notwendigkeit die jetzige Quantentheorie durch Anwendung der statistischen Form kunstvoll verbirgt. Ich bin aber schon lange der berzeugung, dass man diese Substruktur nicht auf konstruktivem Wege aus dem bekannten empirischen Verhalten der physikalischen Dinge wird finden knnen, weil der ntige Gedankensprung zu gross wre fr die menschlichen Krfte. Zu dieser Meinung kam ich nicht nur durch die Vergeblichkeit vieljhriger Bemhungen, sondern auch durch die Erfahrungen bei der Gravitationstheorie. Die Gravitationsgleichungen waren nur auffindbar auf Grund eines rein formalen Prinzips (allgemeine Kovarianz), d.h. auf Grund des Vertrauens auf die denkbar grsste logische Einfachheit der Naturgesetze. Da es klar war, dass die Gravitationstheorie nur einen ersten Schritt zur Auffindung mglichst einfacher allgemeiner Feldgesetze darstellt, schien es mir, dass dieser logische Weg erst zu Ende gedacht werden muss, bevor man hoffen kann zu einer Lsung auch des Quantenproblems zu gelangen. So wurde ich zu einem fanatischen Glubigen der Methode der logischen Einfachheit. Dies zur Erklrung der Vogel-Strauss-Politik.
个人分类: 量子物理|2415 次阅读|3 个评论
光的样子
songshuhui 2010-7-11 17:47
安婆婆 发表于 2010-07-11 12:24 缘起 一束晨光照在阿原的眼皮上,他皱着眉翻了个 身,枕边的ipod上显示着6:23。他把被子拉到头上,却无法再入睡,只好坐起来揉着惺忪的双眼。对面宿舍的玻璃窗很晃眼,安静的空气里是远远街道上传 来的人车声,他慢慢地清醒了。对面床的两个人还在扯呼,而上铺的小廖已经不见踪影,只剩一床毛巾被摆出扭捏的造型。 大头廖,真该死。阿原在心里诅咒道。都怪他把 窗帘拉开了,明亮的光让生物钟进入了白天,连个懒觉都没法睡。在星期六起大早,简直就是人生悲剧啊。阿原没精打采地刷着牙,今天什么也不想做。不想自习, 不想去图书馆,不想看和考研有关的任何东西。然而一回到寝室,看着空荡的上铺,心里又一沉。那堆毛巾被的主人正在开往某著名英语培训学校的公交车上,一种 无形的压力让他明白,一个无所事事的星期六是自己所不允许的。 于是在八点的图书馆,阿原翻开了辅导材料。 量子力学描述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微观系统的运动状态用波函数完全描写。而波函数是几率振幅,因此寻求波函数便是量子力学里最为重要的任务。下面是一行 行的算式,反复地要他求解几率、势能、动量、能级这就是所谓最为重要的任务?他打了一个雪菜肉包嗝儿,强压下抗拒的心理,开始演算。应该用这个公 式那么还有一个未知量根据这个条件套用另一个公式代入变换整理对答案下一题还好,一旦进入做题状态,杂念就暂时走开 了。 再抬头时已是十一点半。喝几口凉掉的茶,他默默扫视着眼前一片低着的脑袋。大家在各自的课业里忙碌,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写论文的写论文参考资料上说,寻求波函数是量子力学里最重要的任务,可是对这里所有的人来说,它算个什么任务呢? 就比如他对面趴在笔记本电脑前小憩的mm,她 难道会在乎一个电子出现在原子身边的几率吗?她面前是一大叠书,最上面放着一副眼镜。透过镜片,他看见被缩小了很多的文心两个字,和正常大小的雕 龙二字很不匹配。中文系的,他猜,随之想起了什么。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走前最后望了一眼她的脸埋在胳膊里,看不见。 飞机场 阿原跳上单车,一边掏出手机打电话。他们校区在比较偏僻的城郊,向西五公里有个滑翔机场。他把好朋友正则约出来,两人出了学校,往机场骑去。 正则读的是中文系。两人无聊的时候经常结伴闲 逛,而对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无聊的时间还满多的。他们最常玩的一个游戏就是铺开一张本市地图,然后背过身丢一块小石子在地图上。石子落在哪里,哪里就是 当天的目的地。今天阿原直接说要去看飞机,正则就隐约觉出他心情不是很好,因为飞机场是大喊大叫发泄郁闷的地方。 两人在围栏外的坡上坐下来,看着引擎轰鸣的滑 翔机从头顶掠过。阿原有点闷地望着前方的跑道,跑道边停着的几架新飞机十分耀眼。正则故意无厘头起来,想要化解一下气氛:你说,那玻璃窗上的光凭什么就 要射到我这边来呢?它可以往那边一点,往这边一点,上面一点,下面一点,反正很容易就可以避开我的眼睛啊。一点也不贴心。 人家本来就是到处反射的,只不过进到你眼中的概率比较大而已。阿原并没有露出你在讲鬼的神态,反而他的一本正经把正则给吓住了。 哎,我知道光是走最短路线的啦,开个玩笑,你不要这样讽刺我啊。 阿原回过神来,不由笑了:没有啦,我不是讽刺你,我说的是真的。题目做太多了,脑子还绕在里面。 正则的头顶开始出现一片雾水:我好歹也是上 过初中物理的人,等等,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他开始在空中比比划划。太阳射到玻璃,和玻璃表面有一个夹角。根据一个什么反射角相等的原理,反射出来的光会选择一条路线,使它和玻璃的夹角与入射光相 同。而我的眼睛呢,正好处在这条路线上,就接收到了反射出来的光,那个晃我眼睛的东东就是太阳的像。当我的眼睛偏离这条路线,就看不到太阳的像了。他把 头用力往旁边偏了一下:对嘛,这样就不刺眼了。 阿原大笑着,用力拍拍正则的肩膀:对!很好!我宣布,这位同学顺利升入初三! 去! 但是呢我还没说完尽管这位同学把初 中物理背诵到了出口成章的境界,那也是由于他的超强记忆力,暗示了他非凡的中文潜质而非科学潜质。因为,咳,他太容易满足了。如果坚持追求一个更本质的答 案,他会发现,人类在21世纪对光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越了直觉,而他脑中的解释还停留在公元前300年的古希腊。 正则饶有兴致地插起手臂,怎么个超越直觉法,未来研究僧战士你倒说说看。 指针游戏 好,假设太阳在这里,你的眼睛在这里,下面 是一面很大的镜子。 阿原也开始在空中比划起来。太阳发出的光可能经过任何反射路线进入你眼睛。但刚才你已经试过,只有眼睛在适当的位置才能看见太阳反射的像,偏了就看不 见。那么从逻辑上来解释,光应该是选择了那条特定的路线,每次都走最短的;而不是随机地这次走这条,下次走那条。这样很符合我们的经验。 可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观察自然的方 式变得不只局限于肉眼。在一些精心设计的实验里,借助特殊的仪器,人们看见了一些奇怪的现象,用光只走最短的唯一路径的逻辑已经很难解释了。于是人们 发展了一套新的逻辑,既适用于仪器发现的新现象,又适用于我们肉眼可见的旧现象。这一整套比旧的推理复杂得多,于是反射成像这件事也有了完全不同于直觉的 解读。现在我要告诉你这个新的说法,至于它是怎么来的以后再说。等等,我找个棍子。 阿原捡了根小树枝,在泥地上开始画。光速是 一定的,那么它经过不同的路径所花的时间就有长有短。这时候,你有一个计时器,就是一根指针。用刚才的例子,以光从太阳出发为起点计时,指针的起点处在水 平方向,指向右边。然后开始逆时针匀速旋转,当光到达你眼睛的时候停止旋转。记录下指针最终所处的位置,它对应于光经过的这条路径。 同样地,对每一条可能的路径,我们都用同样的一个指针从水平位置开始计时,记录下光通过那条路径后指针的位置。 我们取遍从镜子左端到右端所有的点,就把光从这个镜子反射的所有可能路径都包括在内了。好,关键的来了。现在把这些路径对应的指针,按顺序首尾相接起来。然后找到第一个指针的起点,和最后一个指针的终点,把它们相连。 这个黑箭头长度的平方,就是光经过这面镜子 后到达眼睛的概率。我们能不能看见太阳的像,取决于这个概率有多大。用这个算法,多玩几次,你会发现镜子各个部分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比如,以最短路径对应 的那个点为中心的那部分镜面对最终概率的影响很大,而两端的镜面影响比较小。 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上上幅图中的时间曲线, 它在两侧变化快,接近底部的时候变化慢。这意味着对应于时间曲线两侧的指针取到各个方向,而对应于曲线底部的指针的方向趋于一致。因此中间那部分排列起来 的小指针基本上是直的,而两端则排成螺旋状。图中的比例是经过夸张了,精确画法得到的螺旋应该是非常紧密的,最后算出的概率非常小。 这就是为什么我把镜子的两边裁掉,你依然可以看见太阳,因为光从中间那部分镜面经过的概率仍然很高很高;而当我把镜子中间挖空,你就见不到太阳了,因为光从剩下的部分经过的概率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不足以让你的神经产生反应。 反直觉的镜子 正则整个人陷入了静止态,一种似乎不可能的喃喃声从他没有在动的嘴唇里发出来:我不喜欢这个奇怪的指针理论,听上去好强词夺理但它又确实提供了一个解释。片刻,他活力入体,抢过阿原的树枝,也在地上划起来:等一下,我觉得可以抓到你的漏洞。 现在我把镜子摆到很偏很偏的地方(下图),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是看不见任何像的。然后就按你的指针方法来算概率。光经过这面镜子的路径很长,因此把指针头尾相接得到的是紧密的螺旋,算出来的概率是很小的。这符合事实。 好,现在看这个螺旋,上面的小指针不是指向 各个方向吗?那我就把其中一些捣乱分子拿出来,留下的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也就是说,把镜子上对应的位置都裁掉,让光只能从特定的地方反射。这些地方对应的 路径,光经过所用的时间恰好使指针都转到同一个位置。也就是说,下一个指针比上一个刚好少转了一圈。 现在我要算出光从这个条纹状镜面反射进入你 眼睛的概率。看好咯,根据你的规则,我把指针按顺序头尾相接,这次它们排成了长长一根棍儿。把第一个指针的起始点和最后一个指针的终结点相连,我得到了好 长一条线段!哈!那么我看见反射光的概率就是很高的咯?就是说,把镜子摆得这么偏,我还是会被太阳刺到眼!用完整的镜子看不到的东西,裁掉一部分反而看得 到了,这不矛盾吗?你怎么解释,未来研究僧同学? 阿原十分得意地做了一个解下披风的动作:徒儿有慧根,你悟了,袈裟送你。(继而两男恶战,略去三千字) 好啦,你逻辑能力够强。你的推理是对的,如果把镜子裁成那样,你就可以看见反射光,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已经有人做实验证实过了。 等等,就是说,我只把镜子中间挖空的时候,什么都看不到;但继续把左边的镜面裁成细条,就又看到了?? 一点不错。听起来很矛盾,但是大自然好像不在乎我们的感受。这正是古希腊人的光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当然在他们的时代也没有足够的技术来观察到这个现象。 嗯,确实很反直觉呀。正则挠挠头。 反直觉,但是很有效,经典的和现代的物理现 象它都能解释。所以量子物理还蛮好玩的,是一种概率当道的感觉。就比如最简单的问题,光为什么直线传播,古希腊人说因为直线是从一点到达另一点的最短路 径。但是量子理论说,耗时最短的路径概率最大,因此我们不能确定光是走哪条路的,只能说有很大的概率是走直线。 有点颠覆我的世界观哎,你们学物理的就是要研究为什么光会有这么奇怪的行为吗? 阿原用力摇头:还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光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学的只是去计算各种情况下光通过某个路径的概率。而这个计算本身就已经够复杂了,足够花掉读一个研究生的时间。 有那么夸张?我觉得我一学中文的也理解得差不多了啊。 废话是我在讲给你听啊。我已经把很多很多的技术细节丢掉了,这些只是一个近似的描述。实际上,经过镜子的路径有无数条,你是不能把这些箭头一个个分得这么清楚的。要计算概率,得用到积分,而且是很难的积分,使用一种叫变分法的数学技巧,还涉及到泛函,泛函中会有虚拟路径,它 停,停!我错了正则打断了阿原的话,老大,我信任你,具体计算是你们的任务,我只要知道原理便好了。 哈哈,就是嘛,没事不要趟这浑水。想起考研题我就头大! 但是你面对的机会也是别人所没有的。像我听你讲这些,觉得哦,世界真奇妙,但我却没有办法进一步去探索。因为懂概念和懂数学是两码事,你们这样一步步地把计算学起来的人才有机会看透直觉看不到的东西。 有道理。咦,我怎么觉得你轻易看透了我看不透的东西 这你都看不透,还学什么物理! 喂! 一个星期六就这么过去了。 =========== 故事里和故事外的分割线 ============= 这篇文章的源头是费曼先生于1979年面向普通大众作的一个讲座,关于量子光学的。费曼是得过诺奖的理论物理学家,同时又是极出色的演讲者,难得有人能把艰深的东西讲得这么通俗又有感召力。推荐感兴趣的同学看一下,如果有英语好的来做个字幕,就造福大家了。 费曼讲座:光、电子、路径积分 另外,松鼠Sheldon同学有个很重要的建议,感谢他的提醒,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他说:有些读者可能了解一些量子物理学的具体计算方法。在实际的路径积分中,会用到变分法和泛函。其中会涉及到一个虚拟路径概念,光的虚拟路径是允许超光速的,但这些虚拟路径的贡献相抵消了,留下概率最大的就是实际的路径。光在实际路径中是有最大速度的,超光速的情况不存在。 所以请读者不要因本文的过于通俗化而引起误解,觉得可以超光速。当然,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我这里在说什么,就放心吧,你没有误解。。。 最后,还是要感谢Sheldon提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量子的叠加态原理。仍有兴趣继续了解这个原理的同学,请收看费曼关于双缝干涉的讲座视频,也是精彩得不得了哦。 Richard Feynman: Probability and Uncertainty-the Quantum Mechanical View of Nature (是Microsoft Research的网页,会提示你装一个插件。下载安装就能看了。)
个人分类: 物理|1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争议”随想
jmluo0922 2010-3-11 18:54
在科学研究领域,针对某一学术观点产生质疑,进而开展辩论,甚至导致争议是常发生的事情。一个正确的学术观点,往往在这一过程,会被逐渐接受和承认;而片面的观点可能会得到补充和完善,或者被证伪。因此学术争议是对科学进步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的。 1 、正确的学术观点应与实验观察结果相符合,除普遍规律,科学观点具有其应用的范围,在限定的条件内应具有普适性。我们应该对一些出自于特例分析的理论成果和思想保持警惕态度。因为一个错误的理论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可能出现相交点或区域,这些交叉点(可能就是特例),既符合实验结果,同时又可以用错误的理论来解释。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对理论的普适性进行全面的考查。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思维不会落入陷井。 2 、开展学术争论时,各方应基于已被实验证实了的事实,对分歧展开辩论。不能给对方设置非学术性的障碍,例如“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理解”,这样会使人想起“皇帝的新衣”。 3 、对于存在长期争议的学术问题的评述或纪念文章,作者应全面地、客观地展示各方的观点和争议的发展进程。 4 、不应为了既得利益、个人尊严等非学术原因和理由,而抛弃科学道德。 5 、科学杂志(或传媒)为科学成果的传播服务,不能区分学术派别。 量子力学对物质结构描述的精确性,主要表现为通过薜定谔方程求解,得出的原子分子能级和光谱结果,与实验结果精确符合。但对于波函数的“纯几率波”解释,提出初期就遭到了普朗克的坚决抵制,薜定谔和其他科学家也不赞同。除已有的争议外,我个人认为以下问题应引起关注: 1 、如果接受“纯几率波”解释,氢原子中的电子和质子的运动服从几率波的控制,则氢原子不会有一个稳定的中心,也就不会得到电子在中心场运动的原子模型。因此,这一理论是自相矛盾的,显然是一个致命性的问题。 2 、运动电荷的电磁辐射是电荷的加速效应的结论,即电场的扭折( jerk )效应,是“某人理论”的论断,并非经典电磁理论的结果。然而正是这一论断(实际上与能量守恒定律相违背 http://www.sciencenet.cn/q/showtopic.aspx?g=physicsid=193 )阻碍了经典理论对原子结构和光谱的解释,导致了经典理论的“百年冤案”。 3 、氢原子薜定谔方程的数学表述形式,使我们对其物理现象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事实上,电子绕氢原子质心的稳定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运动特点,在数学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例如含时间的运动方程和轨道方程,根据我们研究的目的可以进行选择,但其物理意义只有一个。通过含时间运动方程我们准确知道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而轨道方程给出了电子运动的轨迹。对于电子的轨道方程我们是不会作出电子是以圆环形式存在的错误理解。 在我前期的博文中,基于经典电磁理论证明了氢原子稳定基态轨道是自然存在的,提出驻波方程也可以用于电子的基态圆周运动的数学处理,通过方程的求解,可以获得轨道及其共振的结果,但不能将方程中的波函数理解为是对电子真实运动的描述。这个观点可能为我们揭示薜定谔方程的物理实质提供新思路。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请多批评。 博文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u/jmluo0922/
个人分类: 杂谈|4018 次阅读|1 个评论
再谈量子隐形传态
gl6866 2010-1-5 21:07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科幻作品不仅妙趣横生,而且还给科学家很多启迪,例如,在那时,还没有发明电报。在凡尔纳的笔下,却不仅有电报,还有“有声传真”——电视了。凡尔纳在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之前几十年,便已在他的作品中写到直升飞机。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写出了3位探险家坐在一颗大的炮弹里,用巨炮把他们射到月球上去了。他的科幻预言,还真别说,有好多都应验了。 现在有一位叫加來道雄(Michio Kaku)的日本裔美国人,理论物理学家。他研究方向是弦场论和弦理论。他虽然不是物理学中的顶尖人物,但却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加來道雄于2008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不可能的物理学》( The Physics of the Impossible )的畅销科普书,其中在这部书中他讲到了诸如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重力场、不可见的东西、射线枪、反引力和反物质、传心术、念力、机器人和赛博人、时间旅行、零点能量,其中专门有一章讲量子隐形传态(teleportation)。用我们今天的科学眼光看,这些东西或许还有些伪科学之嫌,但又有谁知道在未来这些东西是否就不能实现呢?其他的东西我不敢说,但是他说的teleportation在今天的确是物理学炙手可热的大课题! 我写的关于量子隐形传态的那篇博文是二阶的,没想到受到专业人士的抬爱,感到不好意思。华杰兄要我形象化地解释一下量子隐形传态,那我就试着班门弄斧了。 爱因斯坦曾说:“量子理论越是成功,它看上去就越傻。”(The more success of the quantum theory, the sillier it looks.)这个隐形传态大概就是一个很傻的玩意,而且傻得不能再傻了。你别看它傻,可做起来却非常难,由于非常难,意味着其应用价值也就越大。但什么时候能够才能用得上,还要进一步看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了。 传统的传真 量子隐形传态 以 上两幅草图便是C. H. Bennett给出的 原理图一 原理图二 以上两图系原理图的精致化 实验装置一 实验装置二 以上两图是当前正在用的实验装置 注:以上六图均从网上搜索到的,只是用来展示原理,没有掠美之意。
个人分类: 理解科学|6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一个声学黑洞:霍金的希望之声
eloa 2009-7-13 22:07
庄 发表于 2009-07-13 18:16 上个月,以色列海法大学的物理学家Jeff Steinhauer领衔的一个研究团队声称他们制造出了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声学黑洞,这一成果重大意义所在就是能够用来探测霍金辐射。在声学黑洞中,霍金辐射将以类似粒子的振动能量包形态存在,也就是声子。 霍金辐射 如果说霍金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这观点应该没有太多人反对,不过肯定有人质疑,理由是:能不能告诉我霍金为什么还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回答这个问题会牵涉到一个长长的价值评判体系,加上若干例前辈或当世科学家的境况比较,比如一定会有人说那正等着LHC或者费米加速器撞出希格斯粒子的希格斯老人家不也苦苦捱着嘛。然而归根到底,一应争论讨论还是会回到基本的认知上,那就是,倘若有天霍金辐射得到了充分漂亮的来自实验或现实世界的观察证明,那么一切就都好说了。 这攸关其荣誉的霍金辐射是什么?其实就是关于黑洞有没有热辐射的假设。该理论模型的从无到有,本身也是件小有曲折的趣事。 1971 年,年轻有为的霍金发表了面积定理,认为黑洞表面即视界的面积随着时间发展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当然定理本身已经是一个很厉害的论断了,只不过可惜的是他没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看到这个表述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关于熵的表述之间惊人的相似与关联,于是拱手把另一牛比发现让给了其他人。有一个叫做Jacob D. Bekenstein 的犹太人看到面积定理的论断以后,联想到早年从自己老师的一番闲聊中得到的灵感,萌生了一个大胆假设:黑洞具有热力学性质,有温度,有熵熵就是黑洞的表面积。 Bekenstein的老师就是著名物理学家、黑洞命名者John Wheeler,Wheeler曾在自传中写了当年和学生的那次伟大聊天:有一天我在办公室里和Bekenstein半开玩笑说,当我把一杯热茶摆在一杯冰茶旁边,并让两杯茶的温度都变成常温时,我都会感到罪恶感,因为这个举动增加了世界的熵。我告诉贝肯斯坦,我的罪过会持续到时间的尽头,没有办法可以消灭或是补偿。不过如果有一颗黑洞漂流经过,就可以将热茶及冰茶抛到黑洞之中了。这样一来是不是会将我的犯罪证据完全洗刷干净呢?这番论述对Bekenstein产生了关键性影响,促使他有一天对老师说出了一番话:黑洞视界的面积不只是接近黑洞的熵实际上就是黑洞的熵。Bekenstein1973年在《黑洞热力学》一文中正式发表了以上观点。 一开始,霍金对比自己还要年轻的Bekenstein嗤之以鼻,说对方曲解了自己的面积定理,黑洞不可能有温度和熵。理由是,如果有温度,黑洞就会有热辐射,但是众所周知黑洞以只进不出、犹如铁公鸡一般的品格著称,怎么可能有辐射向外释放?所以立即回应了一篇《黑洞力学中的四个原则》进行反驳。但数年之后,霍金突然来了个 180 度的大转弯,不仅承认了黑洞具有温度和熵,还基于量子场论证明了黑洞的确有热辐射。 量子理论认为,真空不空,真空会发生涨落,不断有虚的正反粒子对产生,其一具有正能, 另一具有负能,它们产生后很快湮灭。霍金指出,如果真空涨落发生在黑洞表面附近,在视界附近产生的虚正反粒子对可能像通常一样湮灭,也可一起掉进黑洞,这两种情况都不导致明显的物理效应,然而第三种情况就有所不同了负能子掉进黑洞,顺着时间前进落向奇点,使那里的能量减少,与此同时,正能子飞向远方。这一过程相当于奇点发射一个正能子,逆着时间前进到达视界,然后被视界散射,沿着时间飞向远方。这就是黑洞辐射的方式,这一论述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对于黑洞的认知,同时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揭示了万有引力与热力学效应之间可能存在本质的联系。 模拟视界 理论物理学家提出理论以后,剩下的重要任务就交给实验物理学家了,看他们如何加以证实。如前所述,一旦有办法观察到霍金辐射,那么霍金就当之无愧当代最伟大科学家之头衔。然而物理实在界的事情往往是知易行难,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大麻烦在于观察中存在一个恼人的噪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一种作为大爆炸留下的痕迹并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由于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测量出它非常精确地符合温度为2.7260.010K的黑体辐射谱,所以又称3K背景辐射。根据理论预言,黑洞的温度与质量成反比,一个质量巨大、有着霍金辐射的黑洞,其温度将低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以要想在宇宙空间中直接去测量霍金辐射基本上是痴人妄想。此路不通以后,一些研究团队转而设想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一个类黑体也是就和黑洞相似的系统或物体,如此就可以自行营造很低的背景温度来检验霍金的理论。这帮人中最起劲的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William Unruh,他在1981年提出,声波在流体中的表现与光在黑洞中的表现非常相似。一个人距离黑洞越近,就感觉空间的流动速度越快。在非常接近视界的地方,空间流动速度看上去近乎达到了光速,所以,包括光在内的任何事物都会在进入视界后被卷进去无法逃脱,就如同水中的漩涡可以卷走一条游得不快的鱼一样。同样的,倘使某种办法能让流体的速度超过声速,那么事实上就已经在该流体中建立了一个人造黑洞,唯一的区别是卷走了声音而非光线。 当然,在模拟黑洞的探索过程中,其他流体系统也曾进入过科学家的视野,2008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Ulf Leonhardt教授和尼斯大学的Germain Rousseaux博士就在格尼玛尔实验室利用水槽做了一个黑洞模型,模拟出类似于视界的情形,并报告说录像中发现其附近有反波的踪迹,不过他们承认要想准确理解水波在视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还需进行更多研究。 而海法大学最近的工作则获得了更大突破,巴黎第十一大学的类黑体研究专家Renaud Parentani评价说,计算显示这种量子流系统受散射(会限制粒子-反粒子在视界的产生)的影响很小,比其他系统都管用。他们的成功关键在于巧妙利用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系统,即一群处于同一量子态中的超冷带电铷原子,从而同时得到了观察霍金辐射所需的低温以及流体系统。之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做到让这种冷凝物作超音速移动。 玻-爱凝聚 关于玻-爱聚体的故事,是另外一个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经典。1924年夏天,印度物理学家玻色(Satyendra Bose)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里面提出一种全新的解释黑体辐射的方法。他把光视为无质量的气体粒子,但这些粒子并不遵循古典物理中的玻尔兹曼分布规律,而是遵循根据粒子不可区分性推导出的统计分布规律。爱因斯坦立刻把这个推导结果应用于具有质量的气体分子上,并得到了玻色-爱因斯坦分布律。定律可用于描述超低温下气态粒子能量分布的情形,处于该状态下的玻色子物质波波长大于原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因此单个原子几乎丧失了粒子性,而是以原子群的形式表现出某种波动行为。换而言之,所有原子组合成了一个超级大原子。1995年,美国天体物理联合研究室的Eric Cornell和Carl Wieman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铷原子气的玻爱凝聚,同年12月,麻省理工物理系的Wolfgang Ketterle也在纳原子蒸气中得到了玻爱凝聚,他们三人因此共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次,Steinhauer和同事们在磁力阱中制造了一个长条状的玻爱凝聚体,其中大约10万个带电铷原子发生着量子叠加,因此能从整体上看到量子效应。然后,利用磁场的作用让铷原子产生运动形成流体,同时向里面释放持续了8毫秒之久的声波,并拍下快照,分析显示流体的速度确实大于声波。这是第一个在形式上接近William Unruh二十多年前所设想的声学黑洞,闻听此消息后安鲁表示了祝贺,但提醒说,一切还只是开始。 据研究团队自己的估计,欲观察到具有霍金辐射性质的声子,流体的速度至少得提高十倍以上,而且为了能够探测到其中的声波运动,它还必须于高速流动下保持平稳。所以,艰苦的工作还在后头,霍金和全世界都尚需耐心等候。
个人分类: 物理|2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代物理学展望
zhulin 2009-2-11 16:47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革命性的因素,暴露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某些局限性,并诞生了某些新科学观念,现如今它们仍基本上还是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着。这些革命性的因素已逐渐使当代物理学面临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机之势,随着它们的日积月累,必将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导致新的物理学革命,从而使整个物理学乃至人们的思维方式来一个大改观。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46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