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山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远山呼唤(日志二十二)
taodeng 2020-10-11 20:26
远山呼唤(日志二十二) 苍鹰高亢,看残阳处,霭聚云量。 房灯暗淡仍笔,将思绪断,机车鸣响。 信息长波往返,正豪气激荡。 路曲折,横跨滇川,不惧风霜险途上。 前锋直指行青藏,怎知其、任务新颁项。 明朝辗转蓉市,京已暮,月星齐亮。 队伍兼程,锁定珠峰脚下营帐。 算只有、意念追随,远在心相望。 ——雨霖铃•惜别科考 “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 。海子对青海德令哈的描述,也适用于邦达机场周围这一片荒凉之地,尤其是这片荒凉之地还有一个曾经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其与昌都 136 公里的距离至今仍是国内离中心城市最远的机场。对了,德令哈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四年前来过邦达机场,那时候机场外就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四年过去了,这里还是一个工地,也还在施工中,但却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而机场内的旧跑道废弃了,现在使用的是 2017 年竣工的新跑道。 早上电视里不知谁点播了棉花糖略带忧伤的歌声: “ 我总想起差一点的那场冒险,画好的路线,轻狂年少壮游志愿没有实现 ” 。这一次的青藏川滇科考, “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可还是另有公务,不得不提前离开了。只走完川滇,算是半途而废吧,确实是壮游志愿没有实现。 况且,哪能是 “ 轻轻的我走了 ” ,在这个已经在天上的机场有的只是重重地喘着粗气。当登机到舱门时,发现乘务组的成员都吸着氧气。氧气面罩脱落,这在飞机上是多么大的事,不过高海拔的机场就另当别论,大家都见惯不惊了。 没想到飞机分秒不差地启动和起飞,我开始还以为会晚点,因为乘客登机只有 10 分钟时间。主要是机场的航班很少,不用在跑道上排队。 “ 爬升速度将我推向椅背,飞机正在抵抗地球,我正在抵抗你,远离地面快接近三万英尺的距离 ” 。实际上飞机在这里飞不到离地面这么高,机场已经快接近海拔一万五千英尺,飞机跃向空中就直接与苍鹰和秃鹫们并驾齐驱了。 确实心里还在抵抗着,太想参加完整个科考行程。今天考察队在理塘格木盆地的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德格汪布顶的采样即将展开,我却只能隔岸观火了。接下来队员们还要在昌都市的贡觉盆地寻找新的化石地点,此前有一些新生代化石的模糊线索。然后前往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之间的聂拉木,在三叠纪海相灰岩中追踪喜马拉雅鱼龙,在达涕盆地继续发掘和筛洗新近纪的哺乳动物化石。他们还将在青海的玉树地区和共和盆地进行深入的工作,憧憬着发现和发掘更丰富的化石。 我今天就只能在空中复习一遍考察前半段的地形地貌,从宏观的视角感受壮美的山河。在邦达机场一起飞,就能清晰地看到平坦的高原面。尽管我们在地面行驶和攀登时是如此的崎岖不平,但放大的尺寸抹平了人类的感受。青藏高原这样的层状地貌面是隆升稳定期的产物,反映了地质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三江,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南北向的江河在横断山地区流淌。从空中看下去,金沙江在已进入深秋的季节还是浑黄的,提醒着人们还要进一步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金沙江的泥沙在上游主要来自高山寒冻风化物和谷坡的崩塌、滑坡作用产物,中游则主要来自高、中山的陡坡部分,下游的含沙量呈递增趋势,显然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造成植被破坏有关。 快要抵达中转站成都时,在飞机南侧的远处出现了贡嘎山高耸于云层之上的身影。每次从成都往返西藏的途中在飞机上都能看见挺拔的贡嘎山,其金字塔形的山峰非常有特点。贡嘎山海拔 7556 米的高度不仅在蜀山中独领风骚,最重要的是它与东侧的大渡河有 6000 米的高差,更令其雄伟壮丽。 我坐飞机总喜欢要后舱的位置,避开机翼拍照。还要根据太阳的方向选择背光一侧,不是右后卫就是左后卫。今天本以为从昌都到成都是正东方向,左右都差不多,但坐在右侧上午的阳光还是有干扰,而且这架飞机的舷窗玻璃不太干净。 降落成都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在高原上天天看见的近乎透明的蓝色,很快被白雾茫茫替代了。也许中国古代的文人更喜欢这种云气氤氲的氛围,所以李白才说“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各领风骚吧。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8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锥形山
热度 17 Majorite 2013-2-5 07:10
锥形山
锥形山 嵇少丞搜狐博客: http://jishaochengvip.i.sohu.com/blog/view/270570573.htm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的山形似倒扣的圆锥或沙锥,故称之为锥形山。这种特殊地貌,因其美丽的形状,加之圆圆的山坡生长着树木与植被,一年四季换着装:春天嫩绿、夏天深绿、秋天黄红、冬天雪白,常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民间也有把锥形山叫成乳山,因其形状酷似成年女人的乳房。中国山东省还有一个用乳山命名的县。 锥形山之美不仅是其圆圆的坡,更在于其小小尖尖的头,其岩性与下面的往往不同,表现得更为坚硬而抗风化。正因为其岩性与周围的差别,故颜色也会有所不同。 文革中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称这样的锥形山为“奶头山”, 太直白,有些不雅。 锥形山 锥形山 锥形山 下面放三张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领航山( Pilot Mountain )的照片,圆圆的锥台状的山顶上突兀一个先白后绿的圆头,白的是坚硬的、白色、变质石英岩,绿的是植被。石英岩因其抗风化能力强,故能长期残留山顶。 估计此山亦是一个向斜构造,不过山顶仅残余一个由石英岩构成的向斜轴部。 山上风光如画。春夏之际,灌木葱郁、山花烂漫、五颜六色、鸟语花香。深秋之际,红、黄两叶满山遍野,与青松翠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构成一幅绝妙无比的秋天风景图。 常艳山山头的特写镜头 中国 日本 (网络图片,科普之用,特此说明)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788 次阅读|3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