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交通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学术造假是零度容忍,还是百般袒护》
热度 13 cyj 2011-2-24 09:03
《对学术造假是零度容忍,还是百般袒护》
《 对学术造假是零度容忍,还是百般袒护》 —— 西安交通大学六教授举报李连生弄虚作假,历程艰辛—— 前天我们提供了李连生弄虚作假的几则证据,本篇汇报自去年1月2日举报李连生学术腐败问题后,学校党委的无所作为和举报人的困境。 (一)我们依靠组织举报李连生科技行为不端 按照学校要求,我六人于去年1月2日准时的、分别写了书面举报并呈递学校,请求对弄虚作假案件进行公开的、严肃的处理。然而校党委的态度则是“始终不搭不理”“漠然视之”。举报54天之后的去年2月26日,副校长某某等三位领导邀我们在《南洋大酒楼》餐厅交谈。副校长介绍说“他们受党委书记之托,与我们交换意见。”席间三人宣讲内容归纳如下: (1) 现在高校科技腐败成风(列举了四个有名有姓的具体例子,以示所言不虚),你们不要大惊小怪; (2) 西安交通大学地处内地,去年获得排名第16,来之不易,望你们珍惜和爱护学校的声望和排名,不要搅乱了学校的现状; (3)你们和李连生应是学术之争,愿否和解?我们可做中调停; (4)如果是为了获奖,我们可以让李连生将报奖利益匀给你们一些,希望停止搅和; (5) 五十多天来,学校领导被你们搅和得不得安宁,李连生刚一开学便找学校领导人要求赶快将他的一等奖从公示转为公告。这一潭浑水是你们搅和起来的,你们是始作俑者。到目前为止,你们中如有人愿意退出这潭浑水,现在就表示一下尚且为时不晚。 这种基调,将错误行径当作光明正道;把举报的六人判为破坏学校声誉的捣乱分子,进行“指责”、“招安”和“威胁”。 我们强调:举报目的在于给母校身上新长的毒瘤开刀,以免坐养痈大、毒害一代代青年教师和莘莘学子……。 (6)设宴人一看我们的态度不良便拂袖而起( 意思是“席散啦” )并建议我们说:“ 从此你们要好好学习法律知识,以备李连生将你们诉诸法庭 ”。又警告说:“ 李连生说是他也掌握了你们的许多把柄,例如你(指陈永江老师)在昆明法院起诉某某压缩机厂侵犯你的知识产权,不是就败诉了么! …” 足见奉命设宴的意图,且所云多系李连生的观点,他们是代表李连生来说项的,这种情况令人吃惊! (二) 网上披露,令李连生和学校领导人活动频繁 举报三个月后,有好事者将举报公开信在《新语丝》披露,全国各大网站纷纷转载。这种情况惹恼了也忙坏了李连生及其支持者。 (1)副校长束鹏程从幕后走到台前充当李连生的先锋官,从事“ 分化瓦解六人 ”的工作。副校长分别给屈宗长、冯全科、林 梅和陈永江四人打电话,要四人递交“ 退出六人声明书 ”。这种封建举措当然的被四人严词拒绝。 (2) 李连生则向外单位索取第二次的“证明”,以图替弄虚作假进行粉饰,然而这些举措都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不久—— (3)校党委书记则向能动学院分党委传达几点意见:“ 学校已处理,六人满意(?),李连生还不同意呢,今后你们分党委不要再插手这件事,由党委处理 。”然而,所谓“ 学校已处理” 其实就是将“ 教育部一等奖暂时停报 ”,至于说“ 六人满意 ”则纯属谎言。 (4)从 2008年4月28日到5月22日的两个月中,交大的所有宣传工具利用网主页、头版新闻和交大闭路电视,连篇累牍的刻意报道李连生,一时间,李连生风光八面,俨然变成西安交通大学教师的榜样和楷模! 党委书记向能动学院分党委的传达意见,学校对李连生的大肆报导。等于向全校表态,因而李连生飞扬跋扈;举报人备受打击。 ( 三) 讨伐和打击举报人的风浪由之而起 (1) 2008年4、5月间,出现了能动学院的《压缩机与制冷党政领导班子》给党委的《尽忠表》。表中对六人进行了欺师灭祖式的攻击和讨伐,责骂我们对李连生的举报是“ 对大功臣李连生进行了恶毒的诽谤”,“要求学校对我六人严惩不贷 ”。 (2)能动学院的百人大会上居然有位领导虽然不得不说一说“ 反对弄虚作假 ,”但是却怒发冲冠的大骂六人是“ 害群之马 ”。 (3)2008年6月,学校发文让“ 三级以上的教授组织科研团队进行科技报国 ”。能动学院也发2008(6)号文且标有“ 凡弄虚作假者不得参加科研团队” 的正确理论。 然而,六人中两个在职教授屈宗长、冯全科所组织的科研团队,却被李连生扼杀。能动学院发文非但没有制止李连生参加科研团队,反而让李连生拥有“决定他人有无资格参加科研团队”的生杀大权。 前已提及,此前校党委书记早已亲临能动学院,向分党委领导们做指示曰:“ 六人举报之事学校已经处理(?)六人很满意(??),李连生还不同意呢。今后你们不要插手都由校党委处理 。”由此不难理解,能动学院在2008年(6)号文中虽然说得头头是道,然而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那位正在被我们举报弄虚作假的李连生,却反而成了太上皇将举报六人中在职的两人予以“影响巨大的打击。” 那么,在西安交大能动学院,什么人才有资格组织科研团队呢?答案是:只有李连生御批的“李连生等四人”才可组织科研团队。 屈宗长、冯全科二人在组团之举被李连生格杀后,不得不向能动学院党政领导反映和抗议,然而这一切都一如向校党委反映一样的无济于事。于是二人只得投奔李连生御批的、学科相近的邢子文团队。然而,就是这样的委曲求全也还是被李连生采取拉一打一的策略,下令邢子文“只吸收屈宗长”而将冯全科拒之门外,使冯全科变成孤魂野鬼。 学校让这个无所不偷的李连生胡作非为,居然在我们举报的情况下,将举报人逼迫得委曲求全的去寄人篱下、却也落得个投靠无门,这是何等的不公平?何等的可怕? 这是蓄意的纵容李连生横行无忌,旨在镇压敢于秉笔直言者。在西安交通大学如今的党委领导下,党中央的最新指示以及教育部的通知精神,还能执行得下去吗? 回溯2008年2月26日《南洋大酒楼》的鸿门宴。当时校党委的代表早已警告过我们:“ 你们如果有人现在声明退出六人小组,尚且为时不晚 ”。看来,校党委在镇压举报方面的确是言行一致有始有终的。证明酒宴上与六人座谈之前,校党委早与束鹏程李连生商议妥当了。而且当时校党委确定的原则,就一直延续至今! 令人不解的是:一个著名大学的党委书记,难道说居然连弄虚作假的错误和危害都分不清么?党委凭什么不肯调查?不作为?信由李连生作威作福? 想起我们去年8月的第四次举报信中,将李连生的妻子熊春杰在人事档案中偷天换日的猖狂行为举报给校党委。虽然经过五个月后的2009年1月6日,学校人事处给我们发来通知承认熊春杰的人事履历的确是假的,而且给熊春杰警告处分,并将其非法所得利益一律追回。我们当即要求追查掉包者的罪责! 然而,全世界著名大学的人事档案室,居然信由小偷出出入入,学校党委却噤若寒蝉以一个警告了事。这种安然漠视的态度恐怕失职失常吧! (四) 打击报复得胜后的庆功宴,实在是非驴非马,原形毕露 2008 年10月举报人屈宗长冯全科被打击得投奔无门,作假小团伙以为大功告成,可以召开庆功宴会借以“杀鸡吓猴”了。于是,2008年11月2日,全校唯独在压缩机制冷专业举行了以《 弘扬正气,端正学术不正之风 》为名的总结会议,束鹏程副校长做了长篇发言: (1)党委书记王建华指示:“ 要团结,不要抓住不放,不要把人打倒在地还要踏上一只脚么。这次整风效果就很好么 。” (2)党委书记王建华说:“ 他看了李连生的报奖文没有任何问题。今年不报不过推迟1—2年再报么。 ”(注,果然2009年李连生再报一等奖,虽被学校阻止,然而却证实了党委书记的预言“ 不过推迟1—2年再报么“ )。 (3)此前我(束鹏程)就请热工院士、电器院士、电机院士等三位院士看了李连生的报奖文,三人都认为没有问题 (4)党委书记王建华对我说,“ 国家给工程中心那么多投资,李连生还是要担当起工程中心的工作么。” 在束鹏程的鼓舞煽动下李连生也激动万分接着发言说出了“得道成仙”的捷径,也道出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所需的“巨大经济效益证明”是如何取得的奥秘。李连生不无得意的说: 【 “ 整风很成功,我们就是不要拆台,要互相补台。 例如某某当年得了教委一等奖,他希望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跑到某某厂索取经济效益证明,人家没给他开具那么多,他到处找我,我当时恰好在上海,我立即给某某厂的某人一个电话,几千万元的经济效益证明就到手了。你们看,是拆台好还是补台好啊! 拆台有什么结果呢!…… ” 】 这是大学教授在传道解惑,还是黑帮老大在散毒?李连生火冲上焦便忘记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反把无耻当光荣了。这种整风总结大会,实际上活脱脱的教唆犯现身说法的场合,却美其名曰“ 弘扬正气,端正学术不正之风 ”。就这副德行,我们的党委书记居然还啧啧称赞。 就这么赤裸裸的散毒,就这样的对年青人纯洁灵魂进行毒化的“总结会”,却被校党委书记王建华称颂不已,我们能不为西安交通大学以及祖国培养科技人才的未来而担忧吗? 有如此的党委领导;有如此“ 弘扬正气端正学术风气” 的整风;又有如此厚颜无耻的言传身教。西安交大的科技前途难道不会栽到万丈深渊中去吗? 必须指明:我们在陈述交大党委对弄虚作假者百般袒护时,却绝口不提校长郑南宁,这是何故? (1)郑南宁校长在去年我们多次举报李连生受阻期间,于2008年9月3日给全校研究生、博士生做开学典礼报告时,题目竟然选择为《 我们绝不要没有灵魂的“卓越” 》。(2) 近期郑南宁校长在教育部第19次咨询工作会议上又以《 不能迷失在片面追求“一流”的冲动之中 》为题,再度阐述了培养人才应该重视道德品质、人生观等重要方面。(3)郑南宁校长今年又以恨铁不成钢的魄力,将材料学院的弄虚作假者给予开除、留校察看的处分。 和校党委怜惜李连生如珠宝的态度相比,我们不尊敬郑南宁校长这样一类对国家委托办学的忠贞之士,又尊敬什么样的领导人呢? 总之,李连生的道德堕落和贻害四方,只有请上级机关甚至请公检法介入才能早日解决,才能使西安交大的校风和学风振奋图强、走上光明大道! 六人中的退休者:陈永江、郁永章、杨绍侃. 2009 年3月28日15点30分. 2011年2月24日重新发表 摘录相关一个文章片段,一个文章标题 学术科研造假的社会危害,绝不只是骗了国家荣誉、骗了奖金或是文凭、职称。应当说,社会造假发展到西安交大这样 100 多年的老校,副校长束鹏程和导师李连生联手骗取国家科技进步奖,并且长时间被学校包庇、纵容、遮盖,足以证明道德崩溃已经到了何等程度。校长、导师是教育者,他们带头大造假,造大假,假大造,还教什么书育什么人? 北京晚报:褒扬造假是“劣币驱逐良币” 2011 年 02 月 23 日 07:10 来源:北京晚报 苏文洋
8807 次阅读|16 个评论
国家撤奖会否也是一片浮云?
kejidaobao 2011-2-21 15:03
本刊记者/李 娜 2011年2月1日,科技部网站发布通告: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问题,决定撤销上述项目所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就是眼下正处于风口浪尖的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连生。 撤销是好事,但反应有点慢 撤销李连生奖项事件始于2007年底的实名举报,前后跨越4个年头。 据报道,2007年年底,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杨绍侃看到同校教授李连生等人的“往复式压缩机理论及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获奖公示,怀疑其报奖项目存在严重学术造假和欺骗行为。于是,他连同该校从事压缩机研究领域的5位专家详细整理出材料中的30多处造假信息,向学校对李连生进行实名举报,要求学校进行核实。 举报之路并不通畅。直到2009年5月,西安交大才成立专门调查小组。2010年3月,学校才最终给出明确结论:该项目的申报材料部分内容不实,存在占用他人成果进行拼凑及包装的严重问题。2011年1月31日,科技部网站公布撤销奖项的通告。 对于这个结果,举报人陈永江称“盼望已久”,甚感安慰;《北京日报》以“打击学术造假现一声春雷”为题进行报道,称这一举措捍卫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严肃性。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刘兵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苏荣誉研究员也分别对《科技导报》表示,这个结果总算是对社会有一个良好的交代,但科技部和教育部在事件曝光后都没有及时开展调查,反应不敏感,而且历时较长才有结果,做出反应的时间有点长。 此外,科技部发表的通告并没有详细介绍主要获奖人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发现过程。刘兵教授指出,通告有必要公布更为全面的信息,明确通报造假过程等问题。 追问:极具标本意义的事件 2月12日,《科学时报》编辑张明伟发表评论文章“撤销奖项不是终结”指出:“这一事件具有标本性意义,对此进行思考与追问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张明伟认为,因为各方的反应:比如西安交大6位教授从2007年底开始实名举报并在2010年引发了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这样具备高影响力的电视栏目对此事进行报道、西安交大最终对李连生做出的处理决定等因素,与科技部最终做出撤销奖项的决定都有一定关系。“如果没有教授们的实名举报及相关各方的反应,发现其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毕竟,这一奖项是2005年的奖项。” 新华社2月12日也发表评论质问,“一份明显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申报材料何以能够通过评奖过程中的层层审核,屡获大奖?谁又来切实负起责任,维护学术这方净土?” 对于撤销奖项事件的评价,媒体也在纷纷追问和揣测:这是国家准备严厉肃清学术环境的一个信号,还是仅仅是一个特例呢?如果只是一个特例,那也无异于一片浮云。 舆论中不乏对此事拍案叫好之声。但刘兵教授不主张对这件事情赋予更多的意义,“从国家层面撤销奖项来看,这件事情肯定是具有标志性的,但也没有那么复杂。撤销李连生奖项对于促进学术环境的净化当然是件好事,但要想以此为突破口达到改善整体学术环境的目标,我认为不太乐观。” 苏荣誉研究员也认为,科技部撤销问题奖项是一个积极信号,但是从整体上解决学术环境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善。“我们的社会问题比较多,腐败、不端现象比较普遍,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学术都是如此,如果政治、经济上的反腐不能取得成效,学术环境的改变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术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是相辅相成的”。 来自利益驱动和制度设计的反思 从李连生事件认真、深刻反思科研管理和评奖制度等方面的漏洞及不足恐怕才是此次事件的根本意义所在。 为了了解科技部在李连生事件中的反思,及今后将实施哪些措施规避科技评奖中的造假行为,2月12日《科技导报》记者向科技部宣传处发送了采访函,截至16日发稿时也未收到回应。不过,专家和媒体已经开始纷纷反思此次事件。 苏荣誉认为,科学界学术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奖励制度的利益驱动。“国外除了诺贝尔奖之外,大部分奖励都是象征性的,没有太多的利益诱惑。而中国对学术成就的奖励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利益驱动太强,高层次的奖项带有巨大的名、利甚至权力诱惑,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没有好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学术不端、腐败的现象一定会屡禁不止。” 刘兵教授也认为,目前国内的评奖机制确实非常难以令人满意,不仅仅是评奖,项目评审、验收和其他各种有关的评价活动都存在问题,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总是得做。”刘兵教授认为,现在的科技评审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从根本上说与科研管理的行政化和非学术化有很密切的关联,跟我们的制度设计和利益群体的利益争夺有着密切关系。“一个理想的制度设计对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包括权利、经济、学术声誉等各方面的利益)都应有一种平衡、制约和管理的功能,但是我们现在的制度设计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封堵“李连生们”重在扎紧制度篱笆——这是新华社发表评论的标题。该评论指出,封堵“李连生们”首先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独立的学术申报和评奖制度,减少其他因素对学术的干扰;其次要在操作层面上建立公开透明的申报、审核程序,扩大公示范围、延长公示期限,确保监督渠道多样、畅通,对于被举报的学术研究和申报调查要认真对待,公布调查结论,而对于造假者的处理则要在充分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从重从速,充分体现震慑效果,为廓清学术是非界限,树立学术研究规范提供制度保证。■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1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位老英雄引发的寂寞
热度 3 thickdoor 2011-2-15 17:22
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日前发布通告,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 2005 年所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10 万元。这是中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 我只能说,这是一件好事,然后叹口气,洗洗睡了。 好事应该高兴,为啥要叹气呢? 想陈永江老先生,以 80 多岁高龄,以不屈不挠的秋菊精神,告倒了李连生。真是不容易啊。李连生出事之前,也不算什么大鱼,毕竟,“ XX 学者”早就可以用簸箕撮了。陈永江老先生和他的战友们?也都曾是默默无闻地老教师。此事闹大了,他们也都爆了大名,不知道够不够的上嫉恶如仇的方大侠攻击级别?还是不行吧,最近有个佛像能不能点着的问题,激动了王美女,激怒了方大侠。 他老人家,没空。 不知道,良知有没有空? 老英雄可当得一个“老”字,可惜,年龄在中国已然不大好使了,如和“权威”联系起来,则又当别论。都是自己人,学校自然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精神,压一压,消消气,也就过了。可气的是,偏碰上了已经退休了的良知这回有了大把的时间,就是要和你较真,学校表示鸭梨很大。 内部解决不了,咱就实名举报,我就不信了!可是,您还真别不信,有些事就是很奇怪,造假的腰杆倒硬,主动跑到法院去告。闹大了吧?绝对没好果子吃。小虾米想一努力变成大咸鱼,可惜,咸鱼就是咸鱼,假货就是假货,翻不了身的。 搞学术、科研,科学家们都是好手,真的假的,一眼便知,就这么个事,磨叽了这么久都搞不定,我看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利益问题。既然是利益团体,就得按利益分配规则来办,至于科研规律、科学精神和道德规范,自然可以抛到一旁,大家心知肚明,谁也不点破。 有看不过去的,躲在一旁暗处说两句风凉话,这些人都是求利益既得者们“招安”的,给点好处就能跟你走,不信?你实名个举报试试?也有个把牛的,自立门派,专挑名人、大鱼比划。这种高手是稀缺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攻击了别人,陶冶了自己,不信?那就算是我心胸狭窄的瞎猜。 您说,这是江湖么?我看是。 几位老英雄真寂寞,无他,只能实名才能引发关注,才能用良知照出那些“江湖人士”的“小”来。其实,老英雄的行为也算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有些事,必须是要实名来办的,“公开”这面镜子,可以照出一切肮脏的东西。 评职称、评奖、发论文等一切科研、管理活动,都可以遵照此原则办理,让举报人摇杆挺直,让假论文无处可逃,凡是暗地里有猫腻的,一律是因为公开的不彻底。如此,那些退休老教师都能看明白的造假,自然也就不会被当作前沿突破,通过层层论证和审查,获什么国家级的奖。 不然,还得自己抽自己耳光来搞撤销这种活动,“一身正气”的丢人,也是丢人。
32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
热度 2 xjtuhyg 2011-2-12 10:5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
原载《科技导报》2004年第6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 霍有光 王宏波 (西安交通大学 哲学系、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工程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9) (西安交通大学 哲学系、社会工程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9) 摘要: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补水工程案例分析,归纳得出它对工程哲学研究可以有五点启示。认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为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框架与思想:能够解释工具、工程以及工程的双重属性;工程哲学应该研究并预测工程可能产生的较远的影响;工程哲学应该研究工程对人的思维的影响;从事工程哲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与步骤。在此基础上,还就工程特征、工程与技术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补水工程;工程哲学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一些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学者努力开拓学科新疆域,提出了研究工程哲学的大课题,由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也组织了若干次学术研讨会。顾名思义,所谓“工程哲学”,无非是要用哲学的眼光审视工程、解释工程。既然要对“工程”进行一番“哲学”的审视与解释,那么就离不开典型案例。可以说,典型案例是建立与检验工程哲学理论的试金石。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节中专门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这里提到的“南水北调工程”,显然可以成为工程哲学有的放矢的最好研究对象。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补水工程案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旨在以丹江口水库(汉水)为取水点的调水工程,它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开始规划的。稍后丹江口水库大坝的高度就是按调水需求设计施工的,只是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坝未能按预定高度建成。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巨大变化,可谓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就是说,汉水流域已由过去“富水”,逐渐沦为并不富水甚至缺水的地区。所以,《科技日报》(2000)直言:“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年平均引水130亿立方米,过黄河70~75亿立方米,但有丰枯水年。…… 前提是加高丹江口大坝,做好汉江下游补偿工程 。”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概略地说将面临7大社会问题: ①汉江上游的汉中、安康、商州3个地区即3市25县900多万人口的陕南地区,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陕西关中平原缺水,也将动工兴建引汉水入西安工程,包括西线引红(红岩河)济石(石头河)、中线引汉(汉江干流)济渭(渭河支流黑河)、东线引乾(乾佑河)入石(石砭峪水库)等工程。 ②调水会闲置丹江口水库90万千瓦发电机组以及下游的老河口黄甫水电枢纽、碾盘山水电枢纽的低水头发电设备。 ③调水将影响丹江口至汉口858公里、丹江口至陕西安康、石泉的汉水航运业,譬如仅襄樊市樊城区境内梯子口、回龙寺、兴武街等20多座码头,52个泊位,年吞吐能力400万吨,它们可能从汉江两岸永远消失。 ④调水将影响丹江口水库与汉江淡水鱼类生存环境。如安康境内鱼类便有6目13科93种之多。汉江中下游以浮游生物为主食的小型鱼类将锐减或消失,“四大家鱼”繁殖期也将受影响。经济洄游鱼类鳗鲡、长颌鲚以及珍稀鱼类胭脂鱼、白鲟等,可能将遭到灭顶之灾。湖北天门市汉江左岸,有可养殖水面20万亩,适宜集约化养殖,年产鲜鱼7万吨。假如汉水流量急剧衰减,地下水位降低,毗邻汉水的可养殖水面将会枯竭、消失。 ⑤汉江中下游地区人口达2200万,占湖北全省人口的1/3以上。汉江中下游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湖北全省的45.4%(1997)。武汉市数百万居民,60%的生活用水(即自来水水源)取自汉江。汉江流量锐减,沿江工农业生产与城乡生活用水,尤其是武汉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⑥目前汉江已出现了多次类似于海洋赤潮的“水华”事件。如果汉江上游来水大幅度锐减,汉江中下游工农业污水、生活污水汇入汉江后,水环境将难以维系自净能力,水质将发生严重的恶化,势必损害汉水的生态功能,从而危及汉水的生产与饮用功能、养殖功能、旅游观光功。 ⑦汉江有“丰枯水年”。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83.4亿立方米,正常蓄水量174.5亿立方米,平均年蒸发量为2.213亿立方米。10年一遇的大旱年入库水量为218.4亿立方米,百年一遇的特大旱年入库水量为133.0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在必须兼顾中下游地区用水利益的前提下,在平水年、干旱的缺水年(即10年中有6年左右),无法为北京“年平均引水130亿立方米”,甚至是根本无水可调。 正是鉴于上述隐情,人们不得不提前规划“接济”丹江口水库的“补水工程”。“补水工程”按调水思路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沿着原来的思维惯性,直接为丹江口水库“补水”。代表性的方案是从三峡水库北岸巫山县、巫溪县境内调水,穿越荆山(神农架地区)、五当山,接济丹江口水库。按提扬高度,可进一步分为提扬数十米、200来米、400来米、600来米、800来米等方案。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调水的提扬高度越高,可以减少开凿隧道的长度,但今后运行成本增大;调水的提扬高度越低,可减少今后运行成本,但必须增加开凿隧道的长度,增加施工成本。因此,这些方案隧道的长度,最短者要50~60公里,最长者超过200公里。荆山地区号称“华中屋脊”,调水隧道要穿越葱坪岭(海拔2724米)——光头山(海拔2685米)——神农顶(海拔3106米)组成的广袤屏障,它们与长江水面(三峡蓄水水位最高为175米)的绝对高差超过2500米(比著名的五岳之一 ——华山,相对关中平原的绝对高度还要多出1000米)。这里又是地质上的破碎带、断层带密集发育区,暴雨、泥石、流滑坡的多发地区,兴建“补水工程”的难度可想而知。 二是摆脱思维定势,撇开丹江口水库另辟蹊径调水。代表性的方案有:①在江陵东侧的湖北第三大湖——长湖建抽水站,扬程100米,利用平坦的汉江谷地、唐河谷地,修建长度小于400公里的人工运河,翻越低矮的方城垭口分水岭后,与原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方城垭口——北京”线路相衔接。调水线路没有高山屏障,不用开凿超长隧道。可调水500亿立方米,一则在郑州过黄,分解为150亿立方米抵京,50亿立方米留给河南使用,合计为200亿立方米;二则在郑州入黄,300亿立方米入黄刷沙,其中150亿立方米到山东位山后,引入鲁北运河抵天津,50亿立方米留给山东使用,剩余100亿立方米继续刷沙入海。调运5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只需增加黄河以南的运河宽度(还可以利用部分入淮河道为河南东部供水),提扬总量与某些干渠工程则可分若干历史阶段,分期施工,逐步到位。 ②在重庆开县小江建抽水站,设水泵10台,扬程380米,年抽水120亿立方米至高程525米处的静水池。同时,在秦巴山区修建调节水库4座,每年蓄纳汛期高山洪水15亿立方米。这135亿立方米的年调水量,通过2条长约312公里的多段输水隧洞,穿过巴山、汉水、秦岭,进陕西咸阳附近的渭河。经陕西潼关出渭河入黄河的水量为110亿立方米,流经三门峡、小浪底及待建的西霞院水库,于西霞院水库坝下沿京广铁路西侧修高线总干渠,输水到京、津及沿线城市。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补水工程对工程哲学的启示 工程是技术的具体实施与物化。技术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工程自然要继承这两种属性。工程的自然属性,指人们在构建人工物品或人工景观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技术规律。违背技术规律就会出废物,违背自然规律迟早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工程的社会属性,指人们构建的人工物品或人工景观是在一定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里实现的,必然受到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等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也会产生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工程是人类在自身居住的社会与自然环境里,通过生产活动(主要是技术实践)来实现物化和创造人工物品的。技术的自然属性(譬如反映技术规律或规则的技术设计、技术图纸、技术工艺、技术操作、技术程序)的物化过程一经完成,那么技术中作为“观念的形象与价值”就被工程变成了“现实的”、“客观的”社会属性。工程哲学不但要审视和解释这种技术物化过程带来的、可能产生的新的自然属性,更要审视和解释由技术带来的、可能产生的新的社会属性。 工程的社会属性,人们可以在技术成为既定事实(物化)之后加以认识(譬如尼罗河大坝工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程),也可以在技术成为既定事实(物化)之前进行透视。工程哲学的认识论意义,就是要在技术成为既定事实前,当事前诸葛亮而不是满足于当事后诸葛亮,尽管事后总结经验教训、考察实践得失也是很有理论意义的。 科学的研究始于问题。哲学对于工程研究而言,重心是审视如何能够生发聪明与智慧。所以说,工程哲学除了构建作为学科的学理大厦外,主要方向应该是解决如何才能“聪明与智慧”的造物问题,或者说如何使工程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最协调。既然“工程问题”按受到制约的因素,主要可分为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文问题等,那么“工程哲学”研究的对象可对应上述分类,能够分为关于如何体现技术的“智慧”问题、经济的“智慧”问题、社会的“智慧”问题、生态环境的“智慧”问题、人文的“智慧”问题,等等。 由于技术所体现的劳动手段、劳动工具、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在一定的时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明确性,所以工程的技术问题(狭义工程问题)一经明确,那么它的可操作性、可施工性通常已不在话下,反而广义工程中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某些不确定因素,成了权衡这一工程是否应该建设、如何建设的抉择难题。由此看来,“工程哲学”研究者尽管在“纯技术”领域一般难以超过专业工程师的“智慧”,但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更应关注与工程密切相关的“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环境的”“智慧”问题,它们应该是“工程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对象。 如果上述观点能够被工程哲学所接受,那么仔细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补水工程论证过程中遇到的纵横交错的复杂问题,由中对工程哲学研究的启示是: ①从技术角度看,根据我国当前的国力与科学技术实力,无论采用那种方案,既不存在国力上无法承受问题,也不存在技术上无法实现的棘手难题。甚至修建若干类似中线调水规模的大型工程,都有足够的国力与科技实力将它们变为既定事实。 ②从经济角度看,对调水工程路线的选择,实质是谋求低投入、高产出。或谓经济效益与经济伦理问题。如调水路线受地质地貌制约,将涉及提扬高度、施工难易程度、移民、征地,以及与已有的铁路、公路、输电线路、居民点发生复杂的穿叉关系等问题。 ③从社会角度看,对调水工程路线的选择,实质是如何协调好、处理好调水河流(汉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利益关系问题,水资源的调出地区(南方)与调入地区(北方)的利益关系问题,以及这些地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或谓社会效益与社会伦理问题。 ④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对调水工程路线的选择,实质是如何保障水资源的调出地区与调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安全问题,务必解决好生态资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务必解决好总干渠、长大隧道、渡槽、倒虹吸、涵闸等数千座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或谓生态环境效益与生态伦理问题。 ⑤从文化角度看,工程一旦建成,便成为一种新的人造景观。现代人造景观,必须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与美学思想,体现人本主义的理念,构建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舒适的、美观悦目的人文地理环境。或谓追求天地人的和谐与合一问题。社会与自然、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大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⑥从政府(工程的出资者、仲裁者、服务者)与博弈角度看,对调水工程路线的选择,实质是在鼓励多种工程思路、谋略、模式相互争鸣,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如何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决策问题。或谓民主政治问题。 三、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为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框架 恩格斯在他的哲学名著《自然辩证法》一书中,非常关注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影响,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深远而独到的见解。我们认为,认真学习和领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仍然能够成为当代指导哲学界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的强大思想武器。 (1)工具、工程与工程的双重属性 恩格斯在《历史导论》一节中指出:“狭义的动物也有工具,然而这只是它们的身躯的肢体,蚂蚁、蜜蜂、海狸就是这样;动物也进行生产,但是它们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的居住地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以致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灭亡一起消失。” 学习恩格斯的这段话,有助于我们探讨什么是工具、工程?工程的属性是什么? 首先,生产工具中凝结着技术,但它作为人工物品还不能称为工程,因为各种具体的人造工具还不能直接的、自动的给自然界打上印记。人类集成各种工具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生产,“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产生了大于零的影响(可否理解为打破了原有的自然平衡或自然秩序),这种人工物品才称之为工程。譬如兴建中线调水工程,要使用大量的挖掘机械、运输机械、电动机械、搅拌机械、抽水提扬机械等等,在这些生产工具没有进入生产过程之前,它们对自然界没有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它们被集成到生产中后,有些立即对自然界产生影响(如改变地形地貌),而有些工具最终还会成为人工物品的组成部分(如抽水提扬设备),将对社会与环境产生久远的影响。工程产生的影响还与集成工具的策略相关,如中线调水方案可以有多种乃至10多种,工程施工显然可以用完全相同的工具进行生产,然而如果选择的调水线路不同,那么最终为自然界打上的印记就不同,对社会与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或者说不同的调水线路创造的最终的人工物品,对社会与自然的影响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效益是有高下之分的。 第二,凡是人类能够为“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的那些工程,势必产生新的自然与社会属性:①可以迫使动植物迁移,②可以改变人的居住地的面貌与环境,③可以影响气候,④可以改变动植物本身。譬如中线调水工程、三峡工程,可能改变鱼类的洄游规律,淹没线以下,会影响沿一定等高线生长的植物群落,造成物种锐减或衰亡。在著名的人迹罕到的原始林区诸如神农架地区、重庆开县以北的大巴山区,从事调水线路施工,会迫使某些动物从它们固有的领地迁徙。调水数量如果超过了当地水资源的最低生态环境容量,生态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就要爆发出来。从社会属性看,调水不仅直接影响输出地区上中下游之间、输出地区与输入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可能影响代际之间的利益(如资源配置的)关系。 第三,人类可以集成“凝结着技术的”工具从事有组织、有目的生产而创造人工物品,就像要区分什么是技术、什么是工程一样,那么如何区分技术物品与工程物品呢?同样可以考虑恩格斯的说法。恩格斯在《关于生物学》一节中指出:“动物所能做到的最多是收集,而人则从事生产,人制造最广义的生活资料,这是自然界离开了人便不能生产出来的。因此,把动物社会的生活规律直接搬到人类社会中来是不行的。生产很快就造成这样的局面: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在这里——在社会地生产发展资料的情况下——来自动物界的范畴完全不中用了。” 可见,“最广义的生活资料”(人工物品)可进一步分为“自然界离开了人便不能生产出来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凡是与具体的生存资料(如纺织品、药品)、享受资料(如彩电、冰箱等)和发展资料(如钢筋、水泥、化肥等)有关的人工物品都是技术物品,我们只能将具有“社会地生产”三大资料这种属性的人工物品称之为工程物品。因为,这种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人工物品,标志着人类进一步增强了影响自然界的程度。兴建南水北调中线项目就是“工程”,完工后就是“工程物品”,它可以为人类提供淡水、电力、鱼类等商品,并影响人的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 (2)工程哲学应该研究并预测工程可能产生的“较远的影响” 恩格斯在《自然界与社会》一节中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 “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界以及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人们为取得上述成果而作出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影响,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恩格斯指出:“如果说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多少学会估计我们的生产行为的较远的自然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为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就更加困难得多了。……但是,就是在这一领域中,经过长期的、往往是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也就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 “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 “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特别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恩格斯的这些深邃见解,指明了工程哲学所肩负的任务,即工程哲学应该研究并预测工程可能产生的“较远的影响”。 首先,应该梳理、分析与认清生产活动(或工程活动)“面对自然界以及社会”可能取得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 第二,“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由近及远,要研究与识别生产活动(或工程活动)对自然与社会,“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或干预自然所引起的“间接的、较远的”影响,尤其是要学会洞察那些与人的预期目标“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种种影响。工程哲学研究工程对社会与自然造成种种“影响”的途径是,分析、考察“生产行为”,努力通过工程立项、工程设计、工程计划、工程论证、工程价值、工程评估等环节来揭示当代工程存在的问题。 第三,“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控制和调节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社会与自然后果,消除隐患,防患未然。可通过哲学视野,评析工程方案、工程目标、工程取向、工程行为、工程决策、工程规划、工程规则、工程管理、工程文化、工程监督以及工程验收,适时提出思想、对策、建议、方法,减轻与防患工程本身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 第四,明确评价与检验工程的标准。工程对社会与自然产生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不应该损害“间接的、较远的”利益,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地区(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效益最优化,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评价与检验工程活动的具体标准可以分为:社会标准、环境标准、生态标准、经济标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标准等。 (3)工程哲学应该研究人的工程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 恩格斯在《辩证法作为科学》一节中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全然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又说:“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工程哲学就是要避免以往“自然科学和哲学”的不足之处,把“知道自然界”与“知道思想”密切联系起来,关注人的工程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①工程“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甚至是“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本身都发生了无限的变化” ,为什么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 ②人类通过兴建各种工程,是“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的。 ③工程思维谋求更好地创造人工世界。人类通过各种工程,是怎样发展“人的智力”的。 李伯聪先生(2001)把“工程”形象地定义为“我造物故我在”,即工程是人类的一种造物活动,而现代工程与以往“个体的、手工业式”“造物活动”的区别则在于它是一种“工程化的造物活动”。 由此推理,现代工程的“理想的”造物活动,应该是一种与“个体的”智慧相区别的、即凝聚着集体智慧结晶的(或者是科学家共同体、管理者共同体、技术工人共同体三结合的)实践活动。这种造物活动,实质由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造物者群体来实施,通过学科群、技能群的交叉与联系,在目的优化、设计优化、决策优化、行为优化、管理优化、施工优化、操作优化基础上,所从事的群体性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譬如中线调水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考察比较若干方案提出的地质地理线路,创造性地设计一系列的隧道、渡槽与桥梁,但并不等于他们的工作可以替代管理者如何科学决策、创造性地组织生产,也无法替代技术工人如何科学地、巧妙地实现生产,甚至技术人员常常需要根据管理者、技术工人提出的建议而修改设计。反之,管理者、技术工人的工作也不能替代技术人员的工作,任何离开技术设计的企图只能是无的放矢。所以在现代造物活动中,凡是大型工程必然会产生新的事实和遇到新的难题,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造物者群体的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相辅相成,必然对当代人的工程思维产生重大影响,使“人的智力”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 (4)工程哲学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和历史的每一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因而在自然科学中要从物质的各种实实在在的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因此,在理论自然科学中也不是设计种种联系塞到事实中去,而是从事实中发现这些联系,而且一经发现,就要尽可能从经验上加以证明。” “最后,各种自然力的同一性及其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使范畴的一切固定性都终结了。尽管如此,大批自然研究家仍然束缚在旧的形而上学的范畴之内,而且当他们必须合理地解释这些新近的事实,即这些可以说在自然界中证实了辩证法的事实并把它们彼此联系起来的时候,便束手无策。” 在恩格斯看来,“一切固定性”的“范畴”都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自然科学家应该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合理地解释”“新近的事实”,而哲学家应该研究“在自然界中证实了辩证法的事实并把它们彼此联系起来”。人类建设一项能够为自然界打下印记的大型工程,对自然与社会势必产生许多“新近的事实”,工程哲学应该通过这些“新近的事实”,研究并证实“辩证法的事实并把它们彼此联系起来”。具体地说: ①寻找兴建大型工程关于工程自身、工程与社会经济、工程与生态环境可能出现或面对的各种新的事实,包括“各种自然力的同一性及其相互转化”的“新近的事实”与“辩证法的事实”。这种工作对于工程建设的意义在于:“这些事实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 ②“从事实中发现”各种联系,并“尽可能从经验上加以证明”。也就是说要系统地和依据其内在联系来整理这些材料,确定这些事实会发生什么样的相干作用,经过对历史材料和历史经验的比较和研究,尝试工程模拟,紧扣工程根据和工程后果、工程原因和工程结果,工程同一和工程差异、工程映像和工程本质等问题,弄清从一极向另一极的转化,弄清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分析利弊得失。 ③寻找优化决策、优化施工、优化管理、优化自然资源的配置、优化各种利益关系、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的对策与谋略。工程哲学应该为上述环节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解释,提供模式与说明方法。 (5)作为工程哲学研究对象的工程特征问题 综合本文上述的观点,工程哲学所研究的“工程”特征是(或者说与当前五花八门的工程,诸如希望工程、211工程、阳光工程、扫黄打非工程等等的区别在于):①综合性与系统性。现代工程不仅集成了各种生产工具,而且集成了科学家共同体、管理者共同体、技术工人共同体的集体的智慧,使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凝结不同技术的各种生产工具、造物过程与造物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②复杂性。现代工程不仅在造物前(如设计、论证等)、造物中(如施工、管理等)、造物后(如维护、管理等)具有复杂性,而且认知与预见造物中、造物后的人工物品对社会、自然的影响,亦具有复杂性。③永久性。工程所造之物是产业化的载体,与一次、一时便消费掉的生存资料、消费资料等人工物品有本质的不同,它要承担“社会地生产”的职能。需要一提的是,以奥林匹克文化场馆建设为代表的某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它们同样具有“社会地生产”精神产品的职能,同样与那些一次、一时便消费掉的生存资料、消费资料等人工物品有本质区别。④创造性。工程造物具有创造性,既要创造性地实现工程的自然属性,也要创造性地兼顾工程的社会属性。实现天地人的和谐与合一。 工程与技术的区别是:①技术具有通用性与适用性,工程则具有特殊性与针对性(如每一个隧道、桥梁都是惟一的)。②工程是多种形态技术的集成与功能放大。工程包含操作形态的技术(如技能、手艺、智能、经验、方法)与知识形态的技术(如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同时在施工中,它一方面要大量消费实物形态的技术(如工具、机器、原料等),一方面又要把实物形态的技术(如提扬设备、输水管道等)构建到新的人工物品中去,使这种新的人工物品能够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与影响自然、社会的能力。 远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关于科学技术双刃剑的认识提出以前,恩格斯就用高瞻远瞩的视野,精辟地分析了19世纪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社会的影响,并科学的预见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他还指出:如果自然科学抛弃哲学,那么哲学就会对自然科学进行事后的报复,因为“在这全部哲学中隐藏着某种即使在自然研究家们自己的领域中也比他们高明的东西”。 这为我们当今哲学界,继承恩格斯的事业,密切联系当代工程建设,学会“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发展工程哲学,提供了强大的信念与动力。 参考文献 南水北调紧锣密鼓.科技日报,2000-10-30. 霍有光.丹江口水库无法肩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任务.科技导报,2000,(11). 霍有光.现南水北调中线补偿工程的不合理性及其最佳取水口选址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2). 霍有光.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长湖调水各方案的利弊对比.科技导报,2003,(5). 郭树言等. 三峡引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重要发展.科技导报,2003,(5). , , , , , , , , , , , ,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p.273,372,385,386,384,382,384,329,329,228,303,280,384,303. 李伯聪等.哲学为什么要关注技术问题.哲学研究,2001,(1). 王宏波.简论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BSH035) 霍有光(1950 -),甘肃天水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与科技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王宏波(1952 -),陕西周至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
260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李连生事件举报者仍受到压制
热度 1 张显峰 2011-2-11 13:34
科技日报:李连生事件举报者仍受到压制 本报记者 高博   随着科技部通告撤销李连生获得的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李连生学术不端事件又唤起了舆论的回忆,同时引起该事件6位具名举报者的关注。   “我们几个人早上听到了撤奖的消息,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举报人中最年长的83岁的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师陈永江感到欣慰。他和几位同事从2007年开始揭发李连生造假,如今已近四年;离西安交大解除李连生教授职务也有将近一年。   李连生学术不端事件凭借诸多戏剧性因素,曾在学术界引发持续的震荡——造假导致巨额亏损被说成效益巨大,校方施压阻止举报,电视曝光次日李连生即被解除职务等等,展现了中国学术圈的复杂生态。   “刚开始没有料到举报学术造假会这样难。后来的经历让我们震惊和气愤。”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陈永江仍有许多感慨。陈永江表示,四年来几位举报者经受了各种压力和阻挠,得到的大多是失望。   “我们一开始是希望弄虚作假的行为得到惩罚。年轻的教师和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可惜这个目的始终没有达到。”陈永江说。   尽管去年3月《焦点访谈》播出后,西安交通大学的紧急会议撤销了李连生的教授职务。但“迄今为止,造假的人从没有承认过造假,学校也没有要求他们做出检讨。李连生以外的人没有得到处理”。陈永江说,当事人仍担任学术职务,连相关的处分文件也被限制在极小范围内传达。“这样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吗?”   另一方面,参与举报的教授仍备受压力,有苦难言。“好像是我们要跟学校过不去。甚至有领导公开骂举报人。”陈永江说。   在这种背景下,撤奖决定让陈永江等人感到振奋。“我觉得这个通告非常难得。是打击学术作假,以儆效尤的。” 陈永江表示,举报者认为李连生不仅在2007年申报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时造假,也在其获得的2005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4年的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申报中造假。   陈永江表示:“这次撤奖通告中提到,获奖项目的推荐材料‘存在……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事实上,报奖材料将每年数百万的亏损说成是盈利一千多万,这种欺骗行为比‘数据不实’严重得多。”   “我们希望陕西省能学习科技部,撤销李连生造假获得的奖项。教育部也应追回他在担任‘长江学者’时相关的获利。”陈永江说,“这样才能对年轻学生起到正面的示范。”   记者电话采访的另一位当初的举报者则表示,由于各方面的压力自己不能具名。他告诉记者,自己和陈永江等人意见一致。“我感到撤销奖项只是一个方面,”这位举报者表示,“不应允许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再次报奖,而且应该追究纵容他报奖的人的责任。像捉小偷一样,不能把东西还回来就完了。”(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新京社论:骗国家科技奖应追究法律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1日07:42 新京报 新京报网 官方微博 var tblog_skin=5;//设置模板 var tblog_channel=1;//设置suda统计参数    原题《骗国家科技奖,不仅要行政追责》   据报道,因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被科技部公开撤销了其昔日获得的国家科技奖项。   科技部在通告中称,经调查核实,该获奖项目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科技部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严肃处理,值得肯定。此举无论是维护国家科技奖的公信与权威,还是遏制学术不端事件,都将起到正面效果。   然而,相对于当下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学术不端现象,对此类事件的处理还不应止于行政追责、追回奖金等。接下来如能反思申报环节的程序漏洞,启动司法程序,对骗取国家经费、奖金者,予以严惩,应能更好地体现国家级学术奖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更有利于在学术界树立正风。   现在看来,在当初授奖时,假如能对推荐材料进行充分的调查核实,这样的事情或许可以避免。从此前西安交大几位老教授的检举材料看,核实报奖材料,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只需调阅相关企业的年报即可。近年来,“运作报奖”、“包装报奖”、“公关报奖”,在坊间甚嚣尘上。希望学术科研成果评奖部门能完善材料审核程序,改革科研成果评奖体系,同时,调查申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报奖交易、操作问题。   另外,对学术欺诈,不应限于行政处理,还需考虑是否有必要启动司法程序。通过抄袭、造假、编造数据,对“成果”包装进行报奖,获得奖项和奖金,再以该奖项去获得更高的学术头衔、其他国家重点课题、社会资金资助、商业利益等,从本质上说,属于“学术欺诈”范畴。按理,应该在对当事人进行学术处理、行政处罚(解除聘任合同,取消学术头衔、追回奖金)的同时,启动司法程序,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但是,从近年来的学术造假处理看,即便学术欺诈的事实十分明显,可处理就到行政处罚为止。如果最坏结果就是取消通过造假获得的一切,这对造假者来说,难以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对此有一种说法是,我国没有处理学术欺诈的法律依据,比如通过造假骗取经费,获取个人利益、谋求职务职称、学术头衔,没有类似韩国“欺诈政府科研资金罪”的专门条款,这有一定道理,需要我国完善有关立法,进一步明晰。   但是,就目前的学术欺诈行为来说,实际上是有法律可依的,比如造假骗取经费、奖金,可适用诈骗罪条款———该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将经费非法据为己有,可适用职务侵占罪条款———该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等等。   我国的学术造假,已经在学术领域无孔不入,此时更需要“重拳”。前述对报奖材料的核查,对评奖程序的完善,建立独立的社会评奖机构,以及将学术欺诈纳入司法程序,都是国际学术界进行学术评价,处理学术不端事件的惯例,这需要我国科技界、学术界、司法机关借鉴吸收,以为学术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个人分类: 新闻旧闻|2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冯问1-西安交大包庇学腐为谁敲响了警钟?
冯用军 2011-2-11 10:53
在西安交通大学六位教授举报学术腐败分子李连生、束鹏程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以及时任教育部部长、科技部部长等曾经一度采取包庇政策、妥协政策或鸵鸟政策,劝说甚至威胁六位教授不要举报,以保护西安交通大学所谓~来之不易~的国家奖励等荣誉,甚至支招李连生、束鹏程等人向法院~恶人先告状~起诉六位有良知、有道德、有责任的老教授,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啊。 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我等科学网博主和各位有良知道德的人士的帮助下,在中国315反学术腐败调查中心CAAPSC的大力推动下,正义必胜。 我早就警告过一切腐败分子,尤其是学术腐败分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有不报,时候未到。 西安交通大学李连生、束鹏程等学术腐败分子终于伏法、认罪,西安交通大学党政领导以为包庇学术腐败就能保住西安交大的~声誉~,不仅是打错了如意算盘,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被中央台CCTV-新闻联播全国、全球范围内曝光,西安交大负面新闻最大范围得到曝光、形象一落千丈。 西安交通大学包庇学术腐败结果事与愿违的事实,给中国其他大学,尤其是~获奖专业户~、~项目专业户~、~学腐专业户~的大学敲响了警钟。 对于中国的大学而言,只要有学术腐败,就应坚决、公开查处,真正做到温总、万钢、袁贵仁所说的~零容忍~,纸包不住火、空穴不会来风,腐败,只会越捂越臭、越捂越多! 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那些涉嫌学术腐败、科研造假的个人、高校,赶紧自查吧,不一定自暴家丑、大义灭亲,但应该及时悬崖勒马、自扫门前雪。就像没有几个官员屁股是干净的一样,没有几个科研人员屁股是赶紧的,谁敢保证说没挪用过1分钱科研经费、没造个一个假、没说过一个慌、没骗过一个奖!!! 等到学术腐败被人举报、学术造假被人揭发,再来查、再来处理,就晚了、悔之晚矣,没有后悔药卖!! 假成果鉴定,去死吧!假教授,去死吧!假院士,去死吧!假奖励,去死吧!假项目,去死吧!假论文,去死吧! 院士、专家、教授、博士为某些产品代言、发言,就形同犯罪,比那些演员、名人代言罪恶更大! 像追究考试作弊的法律责任、官场腐败的法律责任一样,应该追究李连生、束鹏程等学术腐败分子们的法律责任——造假罪、诈骗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绝不容忍学术造假:李连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被撤销来源: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日期2011-02-10 12:42 点击: 4088 编者按:日前科技部发布《关于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这是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和广大教育科技工作者所期待的一项重要决定。 2010 年 3 月,学校在严肃认真查处李连生学术造假问题的基础上,向科技部正式提交了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报告,并举一反三,在全校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师生有信心、有决心秉承严谨治学的传统,坚持科学求实、风清气正的学风,把神圣的科学研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关于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 国科发奖〔 2011 〕 40 号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1 年 02 月 01 日 来源:科技部 经调查核实, 2005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二十一条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同意,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所获 2005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二O一一年一月三十日 http://xjtunews.xjtu.edu.cn/zhxw/2011-02/1297343130d30463.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诚信研究中心|2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撤销奖项不是终结
热度 11 张明伟 2011-2-11 10:18
2月11日科学时评(本人拙作,敬请批评) 撤销奖项不是终结 □张明伟 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日前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通告称,该项目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确认,这是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毫无疑问,此决定对维护国家科技奖的严肃性,对纯洁科技界的风气,将起到重要作用。 为撤销这一奖项叫好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一事件具有标本性意义,对此进行思考与追问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关通告并没有详细介绍主要获奖人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发现过程,但新华社简单介绍了退休教授对其2007年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时的实名举报。事实是,退休教授的举报是2010年科技界的一条热点新闻,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还加以报道,西安交大随后也对李连生的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处理。很自然的问题就是,如果没有教授们的实名举报及相关各方的反应,发现其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毕竟,这一奖项是2005年的奖项。也许不光是国家科技奖,新华社提到的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不知道最终结果如何。如果确实已经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要不要有个说法? 通告提到了国家科技奖颁发的法律依据以及操作依据,即《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为了维护评奖的公平、公开、公正,这两份文件对相关程序的规范不可谓不细,但在现实操作中,基本上没有听说通过其规定程序发现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也许是相关规定有震慑性,申请人不敢造假;也许确实发现了并进行了处理,但没有通报。任何评奖程序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国家科技奖恐怕也难以例外,但在目前党和政府对科技界报以极高期望、科技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尚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学风尚待改善的情况下,通过国家最高级别的评奖过程发现学术不端者、处理学术不端者并向社会公布以儆效尤,也是值得考虑的思路。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实行限额推荐制度”。通告提到,撤销该奖项的依据之一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二条。其实,第九十条的规定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实行评审信誉制度。第九十三条的规定是,推荐单位和推荐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被推荐单位和个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相关部门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建议其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处分。不知相关部门有没有注意类似规定;如果注意了,不知道是如何考虑的,结果如何。 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世界各国都存在。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不能说明该国的科技界一团漆黑。恰恰相反,发现学术不端并及时合理地处理,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力量之一。在中国,科技界的学术不端现象屡有发生,而国家科技奖又是最高级别的奖项,通过国家科技奖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将起到其他方式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此例奖项撤销事件不能是一个终结,而应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其成为新风气的引发点。
个人分类: 工作记录|7467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学网的力量 科学正义必胜
热度 1 xupeiyang 2011-2-10 20:49
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世界各国都存在。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不能说明该国的科技界一团漆黑。恰恰相反,发现学术不端并及时合理地处理,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力量之一。在中国,科技界的学术不端现象屡有发生,而国家科技奖又是最高级别的奖项,通过国家科技奖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将起到其他方式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此例奖项撤销事件不能是一个终结,而应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其成为新风气的引发点。 《科学时报》 (2011-2-11 A1 要闻) 学者陈永江 发表于2009-3-21 14:23:03 查看评论 :55 │ 浏览:25668 打印 推荐给朋友 精选 (举报信2)《对西安交大长江学者李连生及束鹏程多项省部与国家级科技大奖造假的举报》 陈永江西安交大压缩机教研室退休教师一生从事化肥厂用大型压缩机 陈永江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1631 “六教授举报事件”引热议 学术腐败为何揭盖儿容易处理难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30254.shtm 当前推荐数: 18 推荐人: ywang69 susheng luwang kreate furious delpotter hele211 fisherray arbles o123456o fyjs jianxu taxueguilai JYH64J98Y99H 王中任 Jroy Shallhow adamliu800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hallhow 向陈永江、郁永章、杨绍侃等六位老师致敬! 从媒体上看到了有关你们的报道,也看了您的博客,非常非常敬佩你们维护学术纯洁、捍卫真相的胆识,你们的社会责任感、你们的勇气、你们的坚韧是西交大和学术界的荣耀和希望,正是由于有你们这样的学者,使我对学术界仍然充满敬意和希望。希望你们坚持理想和操守,继续向学术界的丑恶现象挑战。向你们致敬,为你们呐喊助威!!!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roy 事情现在有了一点回声,被强奸多年的交大领导,终于喊不爽了。 潜规则啊,潜规则啊,在中国这片学术土地,老先生不被潜规则掉以及是人生莫大的勇气和毅力,值得敬仰!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ueyinghuyan 造假长期普遍存在,现在有人出来说话,是进步是希望!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1j1h1 真为几位老教授担忧,而李连生则很可能又一个换个时期或地方复出的贪官。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1j1h1 只要有钱,有几家杂志不可以帮你发论文呀?或者说,有几家杂志发论文不收费?不铲除它所由产生的土壤,铲了一个李连生充其量不也就铲了个一根毒草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odayizi 交大的领导,如果你们是为了交大的未来,交大的声誉,应好好宣传鼓励这6位勇敢正直的老教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YH64J98Y99H 伟大的老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houying02 向老先生致敬! 标题: 发表评论人: taxueguilai 大快人心事,揪出李连生(束鹏程),正义虽迟来,足让小人(造假、护假、黑白颠倒者)心胆寒。 向老教授致敬!为我们出气,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划破天际的闪电,让我们看到了正义之光,正义的力量。虽然国内高校还有大大小小的“李连生、束鹏程)”们,还没有曝光出来,有的还继续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情,可是我们相信,我们坚信: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要我们向老教授学习,敢于与邪恶做斗争,依靠民众,依靠网络这个特殊的传播力量,一定可以让道德败坏、学术败坏、为官败坏之流得到应有的现形和报应。看了焦点访谈,看了老教授的讲话,看到道德败坏、学术败坏、为官败坏之流的现形,我高兴!!! 标题: 发表评论人: manpapa 顶陈老师!目前国内学术圈怎一个乱字了得啊!哎,身在其中,只想早日抽身出来!什么创新性,原创性,都是扯淡。 记录总数: 55 总页数: 6 当前页: 1 9 3 4 : 西安交大取消李连生教授职务并将其解聘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comment.aspx?id=229740 对学术造假坚决说"NO" 我国首次撤销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 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日前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2/10/c_121061922.htm 向西安交大六名老教授致敬!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11724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2636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腐败飞-西交大李连生腐败奖上CCTV新闻联播
热度 7 冯用军 2011-2-10 19:45
西安交通大学腐败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束鹏程获奖项目被取消上了2010年2月10日CCTV-新闻联播,真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西安交通大学党政包庇学术腐败,这次更大范围曝光,党委书记、校长应该引咎辞职。 见中央电视台: http://www.cntv.cn/ 我国首次因学术造假撤销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 李连生学术腐败奖被撤销:新闻联播网址: http://news.cntv.cn/china/20110210/106191.shtml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日前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记者10日得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确认,这是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这一举措捍卫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严肃性。 通告称,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二十一条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同意,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所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8年初,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杨绍侃等对能动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等2007年申报的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进行实名举报。 2010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鉴于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随着调查的深入,李连生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被发现在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 关于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的决定 国科发奖〔2011〕40号 经调查核实,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二十一条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同意,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所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二O一一年一月三十日 新闻链接 万钢:对学术造假要“零容忍” 新闻背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授奖对象: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作计划。 项目等方面, 做出突出贡献的下列公民、组织: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经过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在实施国家安全项目中,为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做出重大科学技术贡献的;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保障工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 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400项,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 等级标准: 国家科技进步奖设一、二两个奖励等级。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授奖等级根据候选人、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程度、难易复杂程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总体技术水平、已获经济或者社会效益、潜在应用前景、转化推广程度、对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等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时,对不同项目类型,各有侧重。重大工程类项目应突出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强调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的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总体技术水平,以及对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作用意义。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议曝光平台|3535 次阅读|4 个评论
荆树蓉:交通大学早期管理学期刊的传播理念
kexuechuanbo 2010-9-10 17:38
交通大学早期管理学期刊的传播理念 交通大学早期管理学期刊的传播理念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荆树蓉:交通大学初创时期的学术期刊
kexuechuanbo 2010-9-10 17:36
交通大学初创时期的学术期刊 交通大学初创时期的学术期刊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茅以升自述与交通大学的故事
陈龙珠 2009-9-29 11:48
来源 : 老校长茅以升给交大校友会的一封信 我与上海交大同年,都诞生于一八九六年。当我在南京一个中学读书时,就知道上海有个南洋公学,是新教育的发源地,很希望将来有可能进去学习,但我后来却进了唐山路矿学堂(于一九一六年毕业),可是仍然难于忘记对南洋公学向往之心。 一九二零年夏天,我从美国回国后,往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书。那时,这个学校和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即南洋公学)都由北洋政府交通部领导,当时的总长(即部长)是叶恭绰先生。 一九二零年十月,忽接叶部长的电报,要我和唐校教授罗忠忱先生即日赴北京面谈。我两人到北京后,叶对我们说:交通部所属京、唐、沪三校,科系重叠,规章紊乱,现拟将交通部领导的各高等学校,合并组成交通大学,在北京设铁道管理系,唐山设土木工程系,上海设机械工程及电机工程系。由胡鸿猷、钟锷任北京学校主任、副主任;罗忠忱、茅以升任唐山学校主任、副主任;张铸、凌鸿勋任上海学校主任、副主任。并要我们六位共同研究讨论有关设立交通大学的一切重大问题。 一九二一年四月一日,国立交通大学成立,叶恭绰任校长,校长在成立大会上的开幕词,系我写的初稿。从这年夏季开始,三校进行调整科系工作,将唐山机械系搬到上海。我为此到上海,初次进入上海交大,瞻望南洋公学的治学风范,宿愿得偿,极感愉快。 一九二二年五月,直奉战争发生,交通大学解散。我由杨杏佛同志介绍到南京东南大学任工科主任,邀请上海交大的杨肇镰、张延金、杜光祖等为东南大学工科教授。一九二五年春,叶恭绰氏复任交通部总长,约张铸和我为交通部技正,研究交通部的大学教育、铁路职工教育,以及三校交大毕业生送往欧美留学计划。因此,我对上海交大历届毕业生的情况才有所了解,以便完成派往各国留学计划的任务。一九二六年,上海交大成立三十周年,征求纪念文,以资庆祝。我写了一篇长达二万字的《工程教育之研究》,作为献礼。(该文后来转载于一九二六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工程》月刊) 一九二七年,南京政府成立铁道部,接收交通部所属的三校,由黎照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黎先生曾为孙中山先生秘书,故在交大校内,颇有威信。一九二七年夏,我转任北洋大学教授;暑假赴沪时,特往会晤,很谈得来。黎先生有意聘任我为上海交大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但同时也知道我在北洋担任主要课程,不会放我。一九二九年初间,我任北洋工学院院长,就任才三个月,不意学院主楼包括教室及标本室突然发生火灾,全部建筑设备,化为灰烬。为此,我就亲赴南京教育部求援。可巧遇见黎先生,他说:中比庚款,可以设法;他是董事,可以协助。后来,果然请得十万元,重新建成北洋的教学主楼。事后,黎先生对我开玩笑说:我给了你十万元,你该给我一个院长吧。 一九二三年(编者注:应该是一九三三年才对),我从北洋转往杭州,建造钱塘江桥,时常去上海接洽业务,只要有可能,我总要去交大访问黎先生,他每次总要留我作长谈,并多次请我向学生演讲,遇有重要讲题时,由于礼堂过小,则将学生分为两批,请我将同一内容,连讲两次。当他向学生介绍时,总称呼我是院长。那时的同学们,可能留下了我是上海交大的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的亲切印象。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勃兴,上海交大迁往重庆九龙坡复课。一九四三年重庆教育部设立部聘教授制度,由各大学各行各业的教授对本行投票推选,由教育部将得票最多者聘为部聘教授,在教育部支薪。我被选为土木工程部聘教授,我选择了在九龙坡交大授课。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九龙坡交大搬回上海。我也回到上海,主办中国桥梁公司,修复钱塘江桥。这时在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为赵祖康、赵曾珏等,为数甚多。于是连同校友教职员组成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组成理事会推举我为理事长,每隔两星期,在水上饭店聚会一次,大家情绪很高。 一九四七年夏,上海交大发生学生反对教育部,引起罢课风潮。教育部扬言要停办上海交大,并开除九十名学生。于是上海交大校友会推我为代表,往南京交涉。教育部长朱家骅要我任上海交大校长,负责结束风潮,我未同意。于是成立了校务整理委员会,我为秘书,恢复上课。 一九四九年十月,新中国成立,铁道部任我为中国交通大学校长,领导唐山工学院及北京铁道管理学院。这时,华东教育部部长吴有训同志提请修改校名,因实际上中国交大并不包括上海交大。于一九五零年夏,中国交通大学,改称北方交通大学。 解放后,上海交大改归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而我则担任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三十年,因而与上海交大接触机会无多,但与上海交大的校友仍时有往来。一九七九年,我率领中国科协访美友好代表团访问美国;一九八二年赴美接受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两次都遇到很多上海交大校友,他们都留美多年,有的入了美国国籍,他们在美国科学技术界都享有很高声望。他们对我表示:祖国如有需要,一声召唤,即当应命而至。显示出交大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八十年历历旧事,如在目前,我对交大亲切之情,想为国内外广大校友所共有。因此,这篇献给校友总会的朴实无华的记录性文章,将亦有所贡献。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737 次阅读|1 个评论
交大物理(4) -- 物理系的前7年
马红孺 2009-3-16 22:47
本文内容来自任有恒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整理的“交大物理系史”,这部分内容原封不动地收入了“上海交大百年物理”一书。我对原文做了个别文字修改,删去了一些内容,对个别资料做了校对。 感谢任有恒先生的努力,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比较完整的史料。 从1930年招收第一届学生,到1937年抗战爆发,物理系共有4届学生毕业。各届的毕业生和肄业生的名单如下: 1934年毕业:熊启藩 张鸿吉 张文辉 杨 永 杨先敏 1935年毕业:陶正耀 庆泽彬 1936年毕业:任有恒 黄席棠 张荣宝 1937年毕业:萧立坤 蔡 驹 朱规兰 留润州 陈拔兖(肄) 邱德荣(肄) 1932年进入物理系学习的汪道涵,因参加革命,没有读到毕业。 在此期间,主要的任课老师有:理工科的普通物理学仍由裘维裕教授主持,讲课人为贾存鑑和赵富鑫,讲课内容用裘维裕教授主持编写的物理学提纲(An Outline of College Physics), 用英文讲授,学生记笔记。 普通物理实验教材为周铭教授所著的英文版 College Physics Laboratory Manual,从1930年到1949年的20年中一直使用。全书共有60个实验,其内容包括:基本测量、力学、物性学、热学、电学、声学、波动学和光学等,讲述清晰、全面,由简入深,循序渐进,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推崇,不少实验的基本要求及内容,还一直保留至今。 理论力学采用的教材是英国人S. L. Loney编著的 An elementary treatise on the dynamics of a particle and of rigid bodie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9) ,由裘维裕教授讲授,黄志诚辅导,讲授内容基本上按教材范围。同时,配以高等物理实验。 气体运动论、气体动力论及物质动力论由外籍教授班乐夫讲授。初步介绍经典的统计理论和热力学的基本概念。本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每隔一、二年开课一次。参考书为由Leonard. B. Loeb所著的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电磁学由许国保教授讲课,其主要参考书为由 Leigh Page和Norman Ilsley Adams合著的 Principles of electricity: an intermediate text in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光学由胡刚复教授主讲。参考书较多,每年略有不同。讲授范围以物理光学为主。 理论物理(甲、乙)由许国保讲授,教材自编,主要讨论相对论、电磁理论、量子论及经典统计理论等。 近代物理导论及近代物理由束星北讲授,内容为1930年以后的物理新发现和新成就(如物质结构理论、量子理论、光谱理论等),束星北新由英国留学回国,讲授内容新颖,讲课方式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1, 上海交大百年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2, 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网, http://www.sjtu.org/sjtuaa/index.php
个人分类: 交大物理|5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交大物理(3) --成立物理系
马红孺 2009-3-15 15:22
本文内容来自任有恒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整理的“交大物理系史”,这部分内容原封不动地收入了“上海交大百年物理”一书。我对原文做了个别文字修改,删去了一些内容,对个别资料做了校对。 感谢任有恒先生的努力,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比较完整的史料。 到了1928年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交通大学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经具备了理工、管理方面的建系条件,建立新的院、系已是水到渠成。在1928年,学校决定了若干发展方向,决定成立数学、物理和化学系。学校决定用两年做准备,在此期间制定招生计划,增聘师资,设计课程体系,充实设备,并限期1930年招收新生。 在两年之中,相关筹备工作完满完成, 人事、经费、实验室建设都得到落实。 1930年正式招生。物理系首届招生10名, 由于各种原因,四年后毕业时仅剩五名,他们是熊启藩、张鸿吉、张文辉、杨永、杨先敏。在开始招生的同时,物理系与数学系、化学系合并组成了科学学院,裘维裕教授任科学院院长,兼任物理系主任。 裘维裕教授是江苏无锡人,191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气机械科,同年赴美留学,1919年获MIT硕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工作一年,然后转爱迪生电厂工作。1923年回国,任交通大学电机系教授。裘教授在任教中发现,当时的主要任课教师是外籍教师,所用教材过于陈旧,内容简单,对于数理基础强调不够。他决定改行从事物理教学,把电机系,土木系的物理课改为两年,按照MIT的模式设计教学方式,改变强调职业训练的教学方式,强调基础科学教育,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为形成交大基础厚的传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他在物理教学中的杰出贡献,由裘维裕教授担任首任科学学院院长和物理系主任完全是顺理成章的安排。 物理系成立后, 不仅要安排本系的物理课程,还要负责其它院系的物理教学,对于大面积的物理教学,裘院长主张物理课程和物理实验课程都定为四学期,物理课程每周四节:一年级讲授力学、物性学和热学;二年级讲授电学、光学。内容丰富,不断更新以结合工程实际。废用美国“Duff本”教材,自编英文讲授纲要,这一纲要一直用到1945年。对于本系的教学,则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物理课程的学习和物理实验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同时还有各类拓展课程。 这里列出1930年—1937年物理系的课程设置: 第一学期:国文2学分,英文4学分,三民主义1学分,物理4学分,普通物理实验2学分,化学4学分,化学实验2学分,微积分4学分,图形几何1学分; 第二学期:国文2学分,英文4学分,三民主义1学分,物理4学分,普通物理实验2学分,化学4学分,化学实验2学分,微积分4学分,机械画图1学分,金工实习1学分; 第三学期:物理4学分,普通物理实验2学分,德文4学分,理论力学4学分,精密计量与图解法1学分,高等微积分4学分,微分方程式2学分,定性分析化学3学分; 第四学期:物理4学分,普通物理实验2学分,德文4学分,理论力学4学分,精密计量与图解法1学分,高等微积分4学分,微分方程式2学分,定量分析化学3学分; 第五学期:德文3学分,理论物理(甲)3学分,理论物理(乙)3学分,电磁学3学分,高等物理实验(一)2学分,物质动力论3学分,电路学概要3学分,气象学2学分(甲组选修),天文学3学分(甲组选修),热力工程3学分(乙组选修),机械工程实验2学分(乙组选修); 第六学期:德文3学分,理论物理(甲)2学分,理论物理(乙)2学分,电磁学3学分,高等物理实验(二)2学分,电振学3学分,近代物理导引3学分,问题讨论1学分,气象学2学分(甲组选修),天文学3学分(甲组选修),热力工程3学分(乙组选修),机械工程实验2学分(乙组选修); 第七学期:近代物理3学分,光学4学分,真空管论3学分,高等物理实验(三)2学分, 高等物理实验(四)2学分, 高等物理实验(五)2学分,专家演讲及问题讨论1学分, 实验研究3学分,函数论3学分; 第八学期:近代物理4学分,光学2学分, 高等物理实验(五)2学分,专家演讲及问题讨论1学分, 实验研究6学分,函数论3学分(甲组选修)。 参考文献: 1, 上海交大百年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2, 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网, http://www.sjtu.org/sjtuaa/index.php
个人分类: 交大物理|5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交大物理(2) -- 建立物理系之前的物理教学
马红孺 2009-2-11 21:32
本文内容来自任有恒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整理的“交大物理系史”,这部分内容原封不动地收入了“上海交大百年物理”一书。我对原文做了个别文字修改,删去了一些内容,对个别资料做了校对。 感谢任有恒先生的努力,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比较完整的史料。 1920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以“交通要政,亟须专材”为由,把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这四所交通部管辖的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 定名为交通大学,并兼任交通大学校长。 当时的交通大学开设两个专科: 一是铁路专科,二是机电专科。两个专科均开设基础课,包括数学27学时, 物理18学时, 化学9学时。整个课程设置是由教务长胡栋朝和部派专员詹天佑决定,在确定过程中征求了外籍教授海腾、谢尔屯等人的意见。学制为三年。主要课程都用英文讲解,授课老师大多为外籍教授和归国学者,教材全部是原版书籍,实验报告等一律使用英文。 从1921年到1928年,交通大学的物理限于对各专科的基础课教学,在这一时期,校内各级领导对数理化等基础课程非常重视, 当时就有“工程学问,非佐以数理,不能深造”之说。 数学课由胡明复教授担任,物理课由周铭、裘维裕教授担任,化学课由徐名材教授担任,他们治学严谨,教学认真。 大多数教师都能“以教学为乐事,以育才为天职”。上午讲授,灌输世界上科技新成就,讲解时不遗余力;下午以自身的经验和技术,指导学生实习或实验,由此培养同学的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的水平。晚间批改作业,孜孜不倦,批改试卷在解题步骤、方法和答案等都同时并重,对迟交作业,相互抄袭、舞弊作假等都作认真处理,对有创见者也实行奖励。鼓励同学对所学加深理解,锲而不舍,用频繁测验(定期或不定期)严格打分,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学习 。 交通大学的几个重要特点:门槛高,基础厚,严要求,重实践, 基本上就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其中的基础厚,指的就是数学和物理基础课。 参考文献: 1, 上海交大百年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2, 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网, http://www.sjtu.org/sjtuaa/index.php
个人分类: 交大物理|54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