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张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祝贺:创远亿德钕铁硼永磁机温升控制方法获得著作权
fmjzzh 2018-1-20 01:32
祝贺:创远亿德钕铁硼永磁机温升控制方法获得著作权 这是世界上地台利用载流电磁场自动控制温升的钕铁硼永磁电动机 这是中国智造、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钕铁硼永磁电动机 我们钕铁硼是资源自信、技术自信;我们的钕铁硼永磁电动机是节能减排自信、知识产权保护自信! 我们的节能参数保证可以节能15%以上 我们的温升控制保证在50℃以下 我们的钕铁硼是烧结定制! 著作权人、发明人: 申杨、张伟、王磊 申楠 刘志超 王忠孝 魏德立 臧筑华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祝贺:我们的系列止咳喷剂获得著作权!
fmjzzh 2018-1-20 01:07
祝贺:我们的系列止咳喷剂获得著作权! 纯生物制剂 系列喷剂包含:味蕾康复喷剂、咽喉红肿喷剂、牙床红肿止疼喷剂 口腔异味消除喷剂 发明人、著作权人: 郭利平 张竹师 臧今楠 沈慧 李娜 申杨 张伟 王磊 王忠孝 王彭 王宝亭 杨博 臧筑华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祝贺:天津创远亿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20项著作权证书
fmjzzh 2018-1-17 23:53
祝贺:天津创远亿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20项著作权证书 著作权人、发明人: 申杨、张伟、王磊 申楠 刘志超 王忠孝 魏德立 臧筑华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1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园早春细雨
caoyuanzhiye1 2017-3-31 22:03
清华园早春细雨 张伟 春日细雨润物甦, 念念不息正源溯。 天地无私大同命(1), 人皆动物几希殊。 身为宝船一同渡, 心为明镜尘埃除。 正身正念正心时, 贪瞋痴慢从来无。 注:孟子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社会庶众,去之,大人存之。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1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言.方珣东美先生外传五
caoyuanzhiye1 2017-1-4 15:35
七言.方珣东美先生外传五 张伟 桃李春风五十年 , 空中来去自已然。 金门长立东美亭 , 不朽三立功德言。 环宇学界存共论 , 圣哲先知复诗人。 名成新儒八大家 , 生命之学重精神。 从1924年由美国博士毕业归来从事教育,到方先生1974年由台湾大学退休,研究且执教哲学五十年,桃李满天下,释静空法师50年代初就学佛与方先生。现在大陆众所周知的台湾著名文化学者傅佩荣先生,就是陪伴方先生生命最后三年就学,福缘菲浅。 1977 年先生仙逝,由其学子王升将军和学孙蒋经国主持安葬于金门岛,向着大陆,立东美亭永志纪念。 东西方哲学大家,生命哲学大师。是圣哲,是先知,是诗人。 方东美,熊十力,梁簌溟,冯友兰,张君劢,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同为现代新儒学八大家(接着讲儒学,发展儒学思想家和伦理哲学家)。先生认为,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生体的,更是精神和思想的,生命应该向上提升,进入高尚,神圣。 1977 年5月4日(生命最后的三天)做诗一首: 我自空中来 方东美 我自空中来, 还向空中去。 空空何所有, 住心也无处。 狂邪趋智慧, 所得只狂邪。 心性融万类, 安得落一边。 主体不自觉, 所觉堕客田。 主客不相即, 边见证狂邪。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3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言.方珣东美先生外传四
caoyuanzhiye1 2017-1-4 15:32
七言.方珣东美先生外传四 张伟 绝学再继诺千金 , 瓦胡岛上展雄心 , 辩才无碍儒与雅, 两度舌战胜英伦。 儒道家学深渊源 , 身家性命崇道然 , 宗教欣趣唯佛家 , 学贯中西六真传 。 印度教育部长(后为总统)到陪都重庆访问,因惊叹方先生哲学之精深,英文优美和流畅精微的表达能力,建议他转而研究东方哲学,并将东方哲学传播到西方世界。 20 年后的夏威夷世界哲学大会,两度舌战英伦群雄,获得大家公认,并导致多个对手改而研究东方哲学,且终有所大成。 方先生自谓:家学承继儒道。 方先生自谓:生命观念是道家修行。 方先生自谓:宗教的兴趣只在佛家。 方先生自谓:方氏家学希冀子弟做“六真之人”,曰:“真孝子,真才子,真忠臣,真佛祖,真学者,真思想家”。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257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七言.方珣东美先生外传三
caoyuanzhiye1 2017-1-4 15:27
七 言.方珣东美先生外传三 张伟 日借破庙读华严 , 夜宿农家诗多产, 切磋佛学友子真 , 渝州中大渡时坚。 飞度海峡非最难 , 收拾人心谆谆言, 心灵弥合二二八, 续气民国寿时延。 中央大学抗战时迁徙陪都重庆,方先生于歌乐山西麓躲避日军轰炸,白日里在庙宇读“华严经”,夜里在农家寒舍写诗词,是研究重点由西方哲学转向东方哲学的契机。 与熊子真先生讨论佛学成为朋友,也埋下了共同回归儒学立场的机缘。 台湾二二八事件发生后,为弥合社会分歧与认同,赴台演讲交流三个月,与父老乡亲院坝恳谈,与青年学生大型演讲。为国民党在台湾稳住阵角贡献良多。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2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言.方珣东美先生外传二
热度 1 caoyuanzhiye1 2017-1-4 15:23
七言.方珣东美先生外传二 张伟 少年中国图革变 , 英集国共青时选。 前路秉持非暴力, 终身不仕白与坚 。 抵御倭寇担大任 , 中国人生哲学论。 农夫学生细聆听, 坚铸抗战神与魂。 五四运动南京主将,成立“少年中国学会”之108将。润之手书申请入会书其保存经数十年年。东美先生为学会实际秘书长,学会咸集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青年党一时英杰之选。少年中国学会坚持非暴力,不干预政治的学术道路。 少年中国学会七年星云流散。 只有方先生坚持一辈子不做官,不干预政治,潜心学问终于大成。终生秉持坚贞与清白,著有诗集曰: “坚白 精舍诗集”。 1937 年4月,应国家教育部之请,在国家中央电台,面向全国工农学生开讲“中国人生哲学”10讲。为抗战做精神思想准备,强体魄,坚灵魂。如果陈布雷先生谓之国民党之“文胆”;东美先生可谓之一时“国魂”。于国大功焉。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170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七言.方珣东美先生外传一
caoyuanzhiye1 2017-1-4 15:19
七言.方珣东美先生外传一 张伟 桐城大方五百年 , 坚贞不屈续家传。 幼小失诂显聪慧, 金陵大学复名满 。 志趣西洋伯格森, 缘吝杜威实用言 。 新旧权衡论实在, 哲学有成美丽坚 。 姓方,名珣,字东美。1899年农历二月生于安徽桐城。历史上桐城方家有四宗,明成祖灭了方孝孺一宗,后桐城方家就只剩下三宗,大方,小方和猎户方。方东美属大方一宗,大方之祖宗为方孝儒之们生,靖难之时,成祖诛杀孝儒九族,不足以,再诛杀们生故旧(诛十族唯一一例),东美之祖蜀中任上被难。家传坚贞,清白之志。续继五百年。 先生两岁时没了父亲,聪颖善学,17岁入基督教南京金陵大学读西方哲学专业,因东美先生国学深厚,金陵大学教务长胡伯明博士言:“金大欲聘国文教授须经两人同意,一为黄仲舒,一为方东美”。 遂成一时之美谈。 美国哲学大家杜威博士(有高足胡适先生)在金陵大学讲学一年,东美相与学,不认同,独崇生命哲学之伯格森,认为生命需向上拔高,至神圣高尚,痞实用主义。 后横度太平洋去美国在学西方哲学,在维斯康新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硕士与博士。硕士论文题目:“伯格森生命哲学之评述”。博士论文题目:“英美新实在论比较研究”。1924年学成归国,任副教授与武汉高师(武汉大学前身),讲西方哲学。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3110 次阅读|1 个评论
清平乐.贵阳龙场驿圣迹
热度 2 caoyuanzhiye1 2016-9-5 03:16
清平乐.贵阳龙场圣迹 张伟 水西九驿, 龙场数第一, 正德元年始奇迹, 守仁杖徙蛮地。 青石洞中复习, 大学孟子真义, 格物至知穷理, 阳明心学方启。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2551 次阅读|7 个评论
和田野兄苏轼大庾岭崖诗
caoyuanzhiye1 2016-7-7 20:27
和田野兄苏轼大庾岭崖诗 张伟 少小别川历大江, 乌台魂断离卞粱。 黄州杭州复惠州, 闲来庾岭留华章。 苏轼一生才气横溢,心胸雄廓,不想乌台诗案蒙冤, 一路被贬滴黄州、杭州、惠州和詹州。不知何时过大庾岭 在崖石上留下诗篇,令今人怀思不已。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2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卜算子.咏心学
热度 1 caoyuanzhiye1 2016-7-5 09:48
卜算子.咏心学 张伟 余姚诞赤子, 五岁不言说, 一朝开口话山月, 心学起络索。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功夫, 知行合一致良知, 天地大写吾。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中期大儒,为补正理学,创发了心学,从明天地万物之理的学究,一变而成做好万事的实践者,不用心不行,没有心学不行.心学预示一个新时代.传说阳明先生五岁前不说话,12岁有诗讨论山大还是月亮大的哲学问题,从那时候,心学就有萌芽.诗曰:《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王船山有《相宗络索》一书,专讲法相宗脉络与线索,提到佛教认识论中,心有51种功用,也是心学的一个来源。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功夫,知行合一致良知.都是阳明先生原话,原意。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2280 次阅读|4 个评论
儒源.道之大源出于天
热度 3 caoyuanzhiye1 2016-7-3 18:00
儒源.道之大源出于天 张伟 女娲补天情未了, 钻木取火尝百草。 连山归藏文王易, 夏商千年行忠孝。 岐山烽火剑出鞘, 列国战近攻远交。 长夜万古生仲尼, 克己复礼昌仁道。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2827 次阅读|7 个评论
为龙川赵佗研究会黄滨娜女士照片"龙川早晨"题词
热度 1 caoyuanzhiye1 2016-6-28 11:00
为龙川赵佗研究会黄滨娜女士照片 龙川早晨题词 清平乐.龙川早晨 张伟 晨光初照, 婆公归去早。 油盐浆醋菜蔬好, 挂怀子孙心操。 相携相扶行道, 银发光辉直腰。 再约甲子心邀, 龙川父老祈祷。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2510 次阅读|2 个评论
比金子还要贵重的友情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6-3-8 05:09
比金子还要贵重的友情 蒋继平 2016 年 3 月 8 日 这次回国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一次学术交流, 顺便在家乡过一个春节,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我们的原计划是二月 3 日早晨从美国的家中出发,二月 22 日从上海回美。这中间的具体计划是: 5 号在杭州, 6-12 号在江苏溧阳, 13-16 号在河南洛阳, 17-19 号在宁夏中卫, 20-21 号在杭州。 所有这些行程都是回国前安排好了的,机票和车票都是预先订好的。其中我和夫人中美间的往返机票,国内从南京到洛阳, 从洛阳到宁夏中卫,从中卫到南京的车票和机票都是由洛阳泰金种业公司订购和支付的。虽然我建议为我们买经济舱, 他们还是为我们买了商务舱。 在回国前几天, 我通知了几位在国内的朋友, 其中有两位在河南郑州。他们得知我要到洛阳, 一定要接待我。在盛情难却之下, 我们相约二月 14 日在洛阳的宾馆见面。 事故发生后, 我让夫人及时通知他们, 我们去洛阳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 朱广有(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河南省高校生物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饲料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审核专家。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多项创新性工程论证设计施工项目,曾获得省部级奖励两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多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一项,著作两部,论文多篇。曾荣获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三次获得河南工业大学优秀处级干部称号。)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后,立即与张伟(北京世诚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法定代表人)联系。 他们决定来溧阳医院探望我。我和夫人劝他们不要来, 路程太远, 而且来了也帮不了大忙。 不过, 他们坚持要来。因为春运, 车票实在难买, 他们中间转了几趟车才到达溧阳。 他们于二月 13日到达我的病房,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礼品, 张伟还要给我两张银行卡, 让我任意支取。当时我真被他们的友情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在心里想, 这份友情真是比金子还要贵重。说实话, 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商业交往,纯粹属于个人友情。 再来说泰金种业公司的董事长裴卓强, 他当时在美国加州开会, 在得知我的意外不幸后, 立即叮嘱我专心养伤, 学术交流的事以后再说。他回国后就制定来溧阳探望我的计划, 可是, 由于春运车票实在难买, 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时间。 后来, 他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 就带着他公司的三位雇员直接从洛阳开车来溧阳探望我。他们连夜兼程, 与 15日早晨到达溧阳。他不仅带来一些礼品,还有现金的支持。我的内心实在过意不去, 因为我的意外事故, 已经造成了对他公司的经济损害(机票和车票的费用),他不但没有任何怨言, 还关切我的伤势, 叮嘱我静心养伤。这使我真正体验到一个成功企业家的个人素养。他是真正地尊重人才,他懂得商业利益重要, 但是, 人们之间的诚信和友情是比商业利益更为重要的东西。这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必备要素之一。由此, 我坚信, 裴总的事业会越来越兴旺昌盛。 不过, 令我感到有点遗憾的是, 我的另一位朋友(或者称为熟人更为贴切)在得知我的不幸后, 没有丝毫问候和关切, 只是热心地推销他的业务。 在这次重大人生灾难的经历中, 我真切地体会到中国古贤的英明。我们的古贤说: 患难见真情。 虽然只有短短五个字, 却高度概括了人性的差异和取向。 借此博文, 再次对朱广有, 张伟和裴卓强三位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这种在患难中显示的诚挚友情使我铭记在心, 终身不忘!
个人分类: 故事感想|3037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三答张伟同志》
热度 1 cyj 2013-3-14 10:36
《三答张伟同志》 关键词: 露骨的讹诈 李束供弹药 书记用来轰 造假团伙于 2008 年 2 月 26 日在南洋大酒店对举报人进行的各式各样斗争中,最露骨的是虞烈副主任拿着李连生束鹏程的话,对举报人进行讹诈。虞烈要挟道:“李连生说,你们几个人都有把柄在他手中。我劝你们好好学习法律知识,以备李连生以诽谤罪将你们告上人民法庭。你陈永江不就是在昆明起诉某某压缩机厂侵犯你的知识产权而败诉了吗!” 由此可知: 第一、王建华将举报“冷处理” 54 天之中,却并未闲着,王建华偷偷摸摸干着将造假团伙召集一起的活动,密谋斗争策略。虞烈使用的 “李连生说,你们几个人,都有把柄在他手中 ”的讹诈原话,便是铁证! 可见,王建华、卢天健和虞烈,只不过是从造假分子李束嘴里,现买、现卖到一些对举报人进行斗争的炮弹罢了! 第二、 把举报人有名有姓真凭实据的举报,内定为“诽谤罪”,并且要告上人民法庭。足见, 王建华卢天健和虞烈,都是造假分子的贴身保镖 ,从事着 “将举报之火,扑灭在冒烟状态,绝对不让火苗着起来” 的作用。这是一切心怀鬼胎的政客,总要先发制人的规律! 然而,他们的斗争策略对我们六人毫无作用,南洋大酒店之后 20 天的 2008 年 3 月 17 日,六人联合签名的第一封公开举报信,反而送到王建华的面前。 造假团伙才不得不伪装召集全校学术委员会的“听证会”。但是,要他们真正的召集听证会,等于让造假团伙偷鸡摸狗勾当,公诸于众,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死活不允许多给时间,只允许举报人做举报发言 30 分钟! 对全校来自不同专业的学术委员们,检举揭发李束在教育部一等奖中的 7 个大项、 33 个小项的造假,只允许 30 分钟的检举揭发,那不是故意刁难吗?堂堂西安交通大学,居然没有一个单元的时间,让全校学术委员们听得懂,听得明白,那浩浩荡荡共计 78 页的报奖申请书。 所以, 20 位委员中,竟有 9 人弃权,只有 11 人投票。而且是 6 人支持李束; 5 人支持举报, 西安交大造假团伙,居然在这种“对哪一方都是无效”的表决下,设计出蒙唬全校、欺骗教育部、伪称是“支持报奖的票数未过半”,便撒谎骗人的申报了撤奖的公函。为不久将来重新替李束从教育部索要一等奖做下伏笔! 所有的这些歪门邪道的斗争策略和伎俩,都是王建华为首的造假团伙策划的。有人责怪举报人“一味斗争”,显然是带着偏见所致,这种评论是于事无补,只会助长教育界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对国家未来的科技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成长,是无益有害的。 建议仔细认真地拜读、分析王建华一伙人,在举报之初,经过密谋商量之后,精心安排的《南洋大酒店》中的所作所为。相信群众的智慧,是不亚于开封府的包文正公,所能做到的公正清廉的! 博主 2013 年 3 月 14 日 .
1994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给本科毕设——最后的补救
热度 1 softstone 2012-10-23 10:38
写给本科毕设——最后的补救 Version 0.1 张伟 2006年3月 毕业设计是很多同学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到了这一天,就意味着大学的生活差不多该到头了,再也不会有考试了,再也不会有老师给你打不及格了! 但是,这只是一种观点,从我作为教师的观点来看,本科毕业更像是我们最后的补救,在大家离开学校开始真正的工作之前,这是唯一的一个过渡环节。在这个过渡环节,大家可以发现过去课堂教学为主情形下未能锻炼和培养的一些技能,为未来的工作先热热身。之所以说它是最后的补救,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工作本该在前三年给予大家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而不是依赖最后的毕业设计。 书归正传,我想表达几个个人看法: 毕设的定位和目标 ==================================================================== 毕业设计要以工程训练为主。 通过毕设计这个环节,大家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技能,简单的归纳一下,我认为有这样三种技能是大家应该掌握的: 1 读东西 2 做东西 3 写东西 读 ==================================================================== 读主要是指阅读各种科技文献和技术资料,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读的范围主要是: o 技术文档和技术资料,例如某些软件的开发帮助文档,某类设备的外文使用手册等。例如,你如果是用Borland C++ Builder开发,你应该阅读VCL类库和MSDN资料,如果是用Java开发,则应到网上特别是Sun和Javasoft等官方网站上download各种规范说明,如果你是用java又用到了基于Java的Spring框架,那你必须去阅读Spring Tutorial, Development Reference和Manual等文档。总体上来说,这些资料大都可以在网上找到。 = 顺便补充一句,查资料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但对本科生,可以适当降低。 o 学术文章 阅读学术文章的目的是把握前沿,了解趋势。 就信息学科而言,常见的学术文章来源是到图书馆网站或利用google来查。我们信息学科常用的图书馆数据库是IEEE Library, Elsevier,ACM Digital Library和中国期刊网,其中收录了绝大部门较好期刊的文章。(如果在信息学科的某份刊物,没有被这几家检索,那他的水平就很有问题,或者它干脆就不是学术刊物,放弃算了),建议大家寻求PDF格式的文章,这个是世界通用的。 中文学术文章经常用中国期刊网去查,注意我们这个学科一般不会关注很老的文章,最好是最近两年的。 一个偷懒的办法是用google,可以输入你的关键字 + pdf搜索PDF后缀文件。google专门有一个学术搜索引擎:scholar.google.com,可以搜学术文章,很棒!不过,这样搜出来的鱼龙混杂,需要花费一点时间过滤。 o 学术著作 与文章不同,书一般都写得比较系统,从学习的角度看,读书似乎比读文章更能有效的进入某一领域,但书对最新技术的反应明显不如文章快。毕设期间读书不同于平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阅读完毕,初步进入某一领域,一般不要苛求掌握每一个细节。 以上三种资料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三类资料都要找来读读。我的建议是在整个毕设期间,你要阅读20篇各类文档,其中中文学术类不少于10篇,外文学术类不少于5篇. 每篇文档的篇幅不应低于6页. 如果相应文章很长,数量要求亦可放宽. 这个标准略高于学校要求,这是因为我认为如果只让大家阅读1-2篇文献,如蜻蜓点水一般,大家会找不到读资料的感觉,对培养读的技能不利. 做 ==================================================================== 学以致用最后不能离开做这个终极环节,与课堂教学不同,毕设做的目标是训练大家的一种工作技能. 理论在这个时候也许是退居次席的.(当然,我不排除有些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那往往是优秀论文的潜在得主) 下面我只以做软件为例谈做的问题.因为毕设时间比较短,考虑到大家还要找工作,所以一般不会放硬件开发类的任务给大家. 软件的做主要是指大家要学习和掌握某一种或某几种软件工具,并能够利用它们完成一些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学习和总结编写文档的技巧,驾驭大规模程序的能力,调试的经验和技巧,特别还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掌握某些方面的技术,例如图形交互界面开发的能力,串口通信的能力等等.尽管很多同学对自己的毕设课题不见得有兴趣,但是由此锻炼得到的技能是以后必不可少的. 在我们的wsn/m2m group中,我希望大家在毕设结束后能够具备这样几种技能: - 大规模C/C++程序的开发和调试能力.主要是驾驭大规模软件系统的能力.其实说是大规模,不过是相对大家以前课上练习的程序而已,一般也就最多几千行. 好一点的同学半天就可以写200行. 如果现在你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的话,我就建议你把一天写200行程序作为毕设最后的目标之一. - 运用Java和Eclipse平台(或者JBuilder 2005/2006)快速开发应用程序界面的能力 - 运用Java调用C程序模块的技巧 - 运用C语言和ADS软件开发ARM嵌入式系统的流程 - 编写简单开发文档的能力 - 掌控一个项目进度的能力,要做好自己的schedule - 开发网络通信程序的能力 - 开发检测测量程序的能力 - 运用matlab开发数据分析程序和绘图的能力 与做课题联系在一起的一点是,我们的课题一旦确立,就要下定决心完成它,做好它. 有些同学未能最后完成, 我常感遗憾,因为在一个项目的初期,多是以学习为主,真正的经验和技能往往是在课题后期,面临各种压力时锻炼出来的. 再小的事情,如果能把它从头干到尾,完整地走一遍整个流程,所得的收获都将远远大于一个较大项目干到一半就中途收手的情形. 写 ==================================================================== 写涉及到好几个子问题: 1)技术报告report 2)毕业论文 3) 演示presentation 每种类型的文档都有其套路.其实,写技术学术类文章应该比写小说散文容易多了,因为这类文体大多有固定的格式,不需要夸张的陈述,也不需要以情动人,只要遵循它们的八股教条格式,摈弃个人色彩,平铺直叙即可.很多人都感觉写这类文章很难,但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写难,而是因为没有作出东西,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东西.要是能够真做出点东西,写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前面其实已经总结了写这类问题的要点,就是要遵循它们的八股教条格式,摈弃个人色彩,平铺直叙,如果能有数据\图表展示,最好.遣词造句应贯彻这样一个最基本原则,就是要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量,比如说,小说家可以说"今天下得雨好大",但作为科技文章作者,就应该这么说,"本市杨浦区自凌晨三点到六点,持续降雨200mm".夸张的感情色彩和说明在科技文章一般都是被抛弃的.前面让大家阅读的目的之一也是让大家体味其他人是怎么写的. 科技文体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有一个综述(survey),要尽可能多地介绍世界上其它人员或学者都是怎么处理你这个问题的,然后总结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并进而自然的过渡到你为什么要采取本文所选策略解决问题,从而突出了你工作的价值.(综述写的不好,让别人不能理解你为什么做目前这样一个工作,是很忌讳的,如果这一天被评审者推翻的话,那你的学位就要成问题了).一般1/6篇幅可分配给survey,例如若你的论文是60页,则可分配第一章10页左右给这部分内容. 综述之后,你就可以详细介绍你的工作过程和成果了.与人们的常理不同,科技文章一般要先简明扼要的总结一下你的工作进展(也就是你的最好结果),然后再反过来详细介绍你的工作过程.介绍工作过程之前可以加一些基础知识介绍. 为了更好的说明你的结果,一般都需要和他人结果做一个比较.对找不到比较对象的工作,那没办法也就可以放弃比较,但一定要做好软件仿真和系统原型演示,以让别人确信你却是做了,而且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毕设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大家要努力做到结果,而不能满足于做做,简单的做做那叫学习,不叫做课题) 整个课题完成后需要做10页-20页slice演示用,也就是声光电综合配合,全面展示你的辛勤工作和劳动成果.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平时努力多锻炼. 掌握“写”的技能,除了要体会科技文体的写作要领,培养驾驭大文档的能力之外,也要掌握一两样写作工作,熟练格式编排,作出专业级的文档外观。一般,对本科生而言,我们只要学会word的使用就够了,但不同于过去简单的输入文字,写文章需要按照规范精心编排格式,如果写一篇文章需要花6个工作日,那么一开始初学者编排格式恐怕就得1个工作日。word里面的样式设置是应该掌握的。 本科设计共有四份大文档:任务设计书,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演示。 关于开题报告: 课题背景部分要强调指出你所做课题的重大价值。1-2页即可。 国内外研究现状不是随便说说的,要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我估计大家要至少看过10篇左右的相关文章才能够写出像样的研究现状。写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比较仔细的叙述国内外各个大学、公司和学者的工作思路、方法、成果,然后对他们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顺理成章的引出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个偷懒的做法是找一些现成的综述类文章参考,特别是国外的综述类文章,一般都写得非常详细到位。对本科毕业,我不反对大家直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词句,但是不能大段大段的直接抄袭,抄袭在学术界是很严重的行为,毕竟还是要经过自己的大脑和手综合整理一下。最后当然不能忘记在reference中加入你所参考的这篇文章。总篇幅6页左右(5000字) 如果大家感觉在上述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的话,那就要加把劲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说,毕设是你本科四年最后的补救。 最后祝大家在我们这个group工作愉快,以丰硕的成果\娴熟的技能告慰寒窗四年吧
个人分类: 给学生|7564 次阅读|1 个评论
祝福南科大!
热度 9 xcfcn 2011-6-24 14:38
祝福南科大! 我最近对南科大关注比较多,对于朱清时本人和朱清时作为校长的做法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昨天,转了两篇文章结果都被编辑部精选了,或许这些会给大家一个印象,我不支持南科大!我想这是最大的误解!陈安同学曾经说过:真正反对南科大的人是不会出来发言的!在此 我要立场坚定 / 旗帜鲜明地说:我完全支持南科大,也看好南科大,并真诚祝福南科大! 虽然我是小虾米。 今天科学网举办“南方科大能走多远”在线访谈,我特意跑去向陈安和李宁老师提了两个问题。刚才又浏览了一下,发现其实嘉宾跟网友的对话不怎么精彩,反而是嘉宾内部掐起来了内容很精彩,尤其是学生家长张伟和陈安之间!说实话,我个人比较赞同陈安同学的看法!张伟对陈安说了三句话: 1 、有才之人多恃才傲物,陈安先生有才啊! 2 、我倒有个建议,朱校长离任后让陈安先生去当南科大校长,南科大肯定可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3 、现阶段,支持朱校长就是支持南科大! 其中的分歧其实就是一个:陈安看好南科大,但不看好朱清时,而张伟却把南科大和朱清时紧紧地绑在一起! 我觉得这次媒体曝光对南科大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是绝对有好处的,但是这次曝光也确实让大家把朱清时的后脑勺看了个清清楚楚。 我很难想象有哪个牛人还有勇气投奔朱清时主政的南科大,我是觉得南科大的换将是一个必须提到南科大议程上来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支持南科大!也希望南科大的下任校长能是个当过国外名校校长的外籍华人!
个人分类: 杂论|2410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张寿武:数学苍穹闪烁中国新星
arithwsun 2010-12-16 19:23
张寿武老师,一直是我心目最尊敬的数学高手,一直想写一篇博文,《张寿武的教诲》,但是深感言语太辣,不好下手,只能记在心里。 张寿武是王元的硕士生,王元可以说是华罗庚的数论大弟子,所以,文中所言的工作,相当于是中国最纯正的数论血脉几代人的工作积累,让人想起过去的那些年月,有无限的滋味和辛酸于其中,其中每一步,稍有差迟,就是有可能断掉的。 美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 教授张寿武:数学苍穹 闪烁中国新星 摘句: 『 他们每个人的水平都与我们相差无几!他们是中国数学的未来, 到他们的时代,应该是中国数学最辉煌的时候。 』 『 他们做出这么好的工作,他们是中国的希望。 』 『 厉害就厉害在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 他们有什么东西不懂,就马上打电话给同学, 同学也是另一行的高手,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们之间不是相互竞争者,而是合作者。 』 『他们这代人都很有希望,本来就绝顶聪明,如果他们 到工业界、金融界,放到哪里都是闪光的金子, 但他们都很安心地做。这批学生在在思想 方面非常活跃、非常成熟,他们没有经过文革,没有负担, 政治上非常单纯,我觉得 大家尽一切可能保护,帮助他们,不要干扰他们。』 原文: http://news.sciencenet.cn/ htmlnews/2010/12/241591.shtm 当年燕园里意气风发的学子,如今木已成林。 上图从左到右为刘若川,美国普林斯顿高等 研究所博士后;恽之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袁新意, 美国克莱研究所博士后;宋 诗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研究生;肖梁, 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许晨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张寿武 供图 2010年10月, 29岁的哈佛大学讲师张伟获得SASTRA拉马努金奖。 2008年 7月,张伟在北 京大学的同班同学、 26岁的袁新意在博士毕业时获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克莱研究奖。 实际 上,张伟和袁新意获奖代表了一批人, 他们这批人确实比我们这一代人做得好,我们这些 改革开放后出国的人, 没有哪一个人在这么年轻时就获得国际数学界这么高的承认。他们 是中国数学的未来。 在非常年轻的29岁, 张伟博士已经在数学的广泛领域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 K阿拉底 今年10月,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宣布, 将2010年度SASTRA拉马努金奖授予29岁的中国 数学家、哈佛大学数学系讲师张伟。评奖委员会主席、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数学教授K阿 拉底(Krishnaswami Alladi)在颁奖词中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他人的合作, 张伟 博士在数论、自守形式、L函数、迹公式、 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等数学的广泛领域,作出了 影响深远的贡献因为他早期的奠基性工作和最近的两项工作, 张伟博士已经成为他所 在领域的国际领袖。 为纪念印度的天才数学家斯力瓦萨拉马努金(Srinivasa Aiyangar Ramanujan),200 5年, 位于拉马努金故乡贡伯戈讷姆市的Shanmugha文理工研究院 (SASTRA)创立了SASTR A拉马努金奖。该奖每年颁发一次, 授予在拉马努金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 。获奖者的年龄限制在32岁以下, 因为拉马努金是在他32岁的短暂生命中作出了辉煌的数 学成就。颁奖礼将于12月22日拉马努金的生日当天, 在SASTRA大学举行的数论和自守 形式国际会议上举行,张伟将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是张伟的博士生导师, 他说:其实,张伟是目 前在国际数学界非常有影响的一批年轻的中国数学家之一, 这批人我知道的就有10人左右 ,他们非常聪明,而且是同一代人, 其中五六个是北京大学数学系2000届的学生,张伟的 同班同学,包括袁新意、恽之玮、朱歆文等, 另外几位同一届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每个 人的水平都与我们相差无几!他们是中国数学的未来, 到他们的时代,应该是中国数学最 辉煌的时候。 通过多次电话采访和电子邮件采访,张寿武给《科学时报》 记者讲述了张伟和袁新意等年 轻数学家的故事,他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 我们有这么好的年轻数学家,他们做出这 么好的工作,他们是中国的希望。 读博第二年完成博士论文 我们重点介绍部分他所做的开山辟路的工作2005年, 在参加马里兰大学举办的一个 美国国家基金会的研讨会上,张伟第一次听说库达拉猜想, 他开始做这个问题的研究。在 仅仅1年的时间里,他不仅明白了这个猜想的意义, 而且还找到了独创性的证明方法。之 后,他在这个领域迅速崭露头角。 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K阿拉底 张伟1981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的一个农村家庭, 在成都市第七中学毕业后,被保送进 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他这一届的同学群星灿烂: 包括2000年度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 冠军恽之玮、袁新意、吴忠涛和刘志鹏, 以及2000年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朱歆文等 。 2004年,经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两位教授推荐, 张寿武录取张伟作为他的博士研究生, 他的同班同学袁新意提前一年毕业,在2003年就来我这里了, 袁新意做得很好,这也是 我录取张伟的原因之一。 张伟给张寿武的第一印象很有趣:他和袁新意的性格正好相反。 袁新意是一个很沉稳的 人,一般说来不会轻易对新问题下结论,他要先找很多反例, 当找不到反例时,他就把它 做出来了;张伟的性格刚好相反,你跟他说什么他都很有兴趣, 而且想法很多,给人天马 行空的感觉,不仅对数学的想法多,而且对文学、历史、 书法都很有见解。 刚开始带张伟时,张寿武担心他思想太活跃、不能专心做学问, 时常提醒他说:不能到 我办公室胡说八道,要好好做学问,这是第1年。 到哥伦比亚大学几个月后,张伟顺利通过博士资格考试, 他找张寿武要题目做。张寿武的 观点是:最好的学生自己找题目自己做; 一般的学生做老师给的题目;最差的学生可能都 看不懂老师给的题目。于是,他对张伟说:你自个儿先找题目, 找不到题目我再给你。 张伟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像样的题目。不久后,2005年秋天, 张寿武开车带着袁新意和张伟 从纽约到马里兰州, 参加以马里兰大学举办的美国国家基金会一个研讨会。在这次会上, 张寿武讲解了库达拉猜想(Kudla Conjecture),回到哥伦比亚之后,他突然想到,能不 能尝试库达拉猜想中模性(Modularity)的问题, 因此就对张伟说:你就做做这个问题 吧! 我也没指望他能将模性做出来,因为这个学生找你麻烦, 你给个题目让他忙着,当时的 想法就是让他忙着。所以,一开始,我就让他做最简单的例子, 然后再往复杂去做。 张伟忙了两三个月,大约在2005年底, 已经回到中国的他突然给张寿武来信说:他知道怎 么做这个东西了。张寿武说:好,你赶快回来吧。然而, 回来之后,我才发现他不是按 我的思路去做的,也就是说不是先做简单的再做复杂的, 他一下子就全部做了,这让我很 惊讶! 在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张伟就库达拉猜想问题写出了论文。 K阿拉底这样讲述张伟: 我们重点介绍一些他所做的开山辟路的工作1997年,史 蒂文库达拉在志村簇(Shimura varieties)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系列的子簇,并推测它 们的母函数是模性,博切尔兹(Richard Borcherds)获得(1998年)菲尔茨奖的一个重 要工作是证明了余维数1情形下的库达拉猜想,在导师、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张寿武的指导 下,张伟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有条件地推广了博切尔兹的结果, 并因为这个过程,基本上证 明了库达拉猜想。 不仅如此,张伟博士论文也促成了他与袁新意、 张寿武的一系列合作。 多人合作 非常愉快 张伟在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论文中, 他同时也推广了希策布鲁赫 乍基亚(Hirzebruch-Zagier)和格罗斯 科恩乍基亚(Gross-Kohnen-Zagier)早期 的主要工作。 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 K阿拉底 张伟做完库达拉猜想的论文后,张寿武对他说: 这可以当你的博士论文了,如果你现在 想毕业,现在就可以毕业;不想毕业嘛,咱们再在一起做东西。 张伟决定要跟张寿武在 一起再做一段时间。 在张伟写这篇论文之前, 正在博士三年级的袁新意已写好了他的博士论文,但他也不想走 。张寿武就对两人说:做完博士论文, 我与你们的师生关系就结束了,你们不走,咱们 就做个朋友,一起做做学问。他将自己的两个题目,格罗斯 乍基亚公式(Gross- Za gier)和三乘法L函数(Trip product L-function)公式拿出来。 张寿武从1997年开始做格罗斯-乍基亚公式,2001年, 他完成了这个公式一个重要的工作 ,他一直在琢磨这个神秘的公式:我能证明它是对的, 但我并不明白在更深层次上,它 为什么是对的。我一直在想, 怎样把深藏在这个公式的背后的秘密挖出来。2005年,他 带着张伟和袁新意重新探索这个公式。 正因为张伟的毕业论文对了,我们合作的这些工作才成为可能; 假如他的东西不对,我 们继续做下去是没有意思的。我从1997年开始做这个公式, 但有些最关键的东西我没有做 下来,所以,我为什么要重视模性, 这也是我为什么让张伟来做这个东西的原因,这对我 们以后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模性是数学上一个满足一些泛函方程与增长条件的解析函数。 张寿武说:模性非常重要 。安德鲁怀尔斯在证明费马大定理时,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模性, 他证明了一个级数满 足一系列对称性,这一对称性证完后,他就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在我们的工作里,也是一 个级数,如果这个级数对称了,就能做一般的格罗斯-乍基亚公式, 我前面的一些工作都 是假设了一些条件,我要是把这些条去掉,就必须要有新的办法, 新办法最重要的一步就 是母函数的模性。 三人的合作的第一项,是将张伟在博士论文中的工作推广到全实域, 张寿武说:推广到 全实域后,下面才能用,基本出发点是张伟的论文。 他们的文章发表在2009年出版的荷 兰期刊《数学文献》(Compositio)上。 三人合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志村簇上复乘点的高度。 他们建立了瓦尔斯普尔热(Walds purger)公式在算术代数几何下的一个模拟, 瓦尔斯普尔热公式是给出积分周期和L函数 特殊值之间的关系的一个重要公式。 这篇论文远远走出了现有的格罗斯乍基亚公式,论 文太厚了,最后决定变成一本书,因此, 这篇论文将以书的形式出版在《普林斯顿数学研 究年刊》上。 他们的合作非常愉快。张寿武说:袁新意与张伟各有长处, 袁新意是奥数冠军队成员, 他的基本功没人可比,如果他说一个结论是对的,就肯定是对的; 张伟思想太活跃,有很 多想法。有些是对的,有些不完全对,但很有发展的价值。 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与 他们在一起真是非常愉快。这对我来说恐怕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哪有这么好的年轻的学 生做好论文后还不想走,在这里待下来?! 师承相传 因缘际会 因为这两篇预印本论文和他早期的种子性工作, 张伟博士已经成为他所在领域的世界领 袖。 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 K阿拉底 如果说早期的几篇论文中都有张寿武的指导和合作, 张伟在其中显示了极高超的技术能力 的话,那么, 他最近在算术相对迹公式方面的工作则证明他有独立处理重要大问题 的能力 。这些工作包含在他两篇尚未正式发表的预印本中, 一个是相对迹公式和格罗斯普拉萨 德猜想(Gross Prasad conjecture),一个是算术基本引理。 谈到基本引理的重要性,张寿武解释说, 因为证明了朗兰兹纲领自守形式中的基本引理 ,38岁的越南数学家吴宝珠获得了2010年的菲尔茨奖。 吴宝珠证明的是自守形式中的经 典迹公式的基本引理;自守形式中的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 则是由张伟在北京大学的同 班同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恽之玮证明的。 经典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很多大数学家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到吴宝珠的时候,他集大 成,把这些方法合在一起,第一个证明了基本引理。张伟、 袁新意和恽之玮是好朋友, 他让恽之玮去证明相对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 恽之玮是专门做基本引理的,他是用吴宝珠 的方法来做的。 张伟是怎么知道要做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呢?是张寿武建议的, 因为自守形式中相对迹 公式下的基本引理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贾戈尔(Jacquet) 和俄亥俄大学的教授阮丽斯( Rallis)提出来的。 贾戈尔是现代自守形式专家。1986年, 当张寿武还是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时,贾 戈尔让他做一些相对迹公式,但他一点兴趣都没有, 因为它关注的是自守形式,我对自 守形式没有什么兴趣,当时我也不知道它可以用来推广格罗斯- 乍基亚公式。我跟贾戈尔 学了相当长的时间,对他的东西还是很清楚的。 因缘际会,20多年后, 张寿武又让他的学生来做自守形式下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在2 008年晨兴的一个暑期讨论班上, 田野作了第一个关于相对迹公式的报告。所以说,张 伟的工作是继承和发扬了哥大在自守形式方面的一个传统。 我的贡献是告诉他们往哪个地 方走。 张伟非常聪明,他以光一样的速度阅读了所有的相关论文, 以光一样的速度将问题弄清楚 了,并证明了其中两个基本引理。然而,与张寿武一样, 他真正想做的也不是自守形式下 的相对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 他的兴趣在算术相对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他和袁新意将自 守形式下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问题告诉了同学恽之玮。与此同时, 他成功地将贾戈尔 阮丽斯的一些技术移植到算术相交理论中, 并在志村簇上算术相交理论的知名猜想中取得 决定性进展。 在他的一篇预印本中,张伟成功地描述了算术基本引理。 张寿武说:这个引理比吴宝珠和恽之玮的引理更难,在他之前, 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算 术基本引理。所以说,张伟的贡献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 他在基本引理前加了算术 两个字,这就是他不一样的地方。换句话说, 将来几十年大家都要做张伟的问题。提问题 的人的水平比做问题的人更有远见。如果说以前是我提的问题, 那么后面的问题则是他自 己提出来的。 K阿拉底在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的文章中评价: 因为这两篇预印本论文和他早期 的基础性工作,张伟博士已经成为他所在领域的世界领袖。 张寿武认为,自守形式和算术相交理论,属于数学里的两个领域, 一直到张伟把它做完, 才将这两个领域联系在一起,其实,他没有做那么多东西, 他只做好了一个东西,但这个 东西处于所有这些领域的交叉中心, 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贡献被认为不仅在于数论,而且在 于代数几何和表示论等多个领域。 他们可以为中国数学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厉害就厉害在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 他们有什么东西不懂,就马上打电话给同 学,同学也是另一行的高手,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们之间不是相互竞争者,而是 合作者。 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 袁新意毕业时也做得很出色, 他在毕业那年就获得了克莱数学研究所的克莱研究奖,也 就是说,克莱研究所为他提供博士后薪水和各种津贴, 他自己找喜欢的地方去做数学。他 第一年在哈佛大学,第二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 现在在密歇根大学做,过几天就要回到哥 伦比亚大学了。他是第一个获得克莱研究奖的中国人。 张伟获拉马努金奖可能是因为他的 领域与拉马努金的领域更接近一些,这也是拉马努金奖的要求。 但他们这一批人绝对不止他们两个人,他们是一群人, 他们的同班同学在数学上做得非 常好的至少还有恽之玮和朱歆文, 加上那一届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几个,我知道的这批人已 有10个左右,他们都才二十八九岁,非常年轻, 可是已经做出很了不起的工作。张伟和袁 新意获奖,代表他们这一代人确实比我们做得好。 面对这一批横空出世的数学新星,张寿武说, 他们这批人的成功真是非常奇怪,一届里突 然出现了这么多人,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之后也没有出现过, 他们说,北大数学 科学学院杨磊和高峡两位教授,对他们这批学生的影响很大。 他们的激情都是受他们的鼓 动的,由此,这批学生才做得非常好。 他们还年轻,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到大数学家的份上, 但他们有可能成为大数 学家。张寿武对这一批学生寄予厚望,我想, 他们的实力和潜力已经显示出来了,他 们有资本在美国的长春藤大学获得教授职位, 但拿菲尔茨奖就难说了。我对他们的期望超 过了对陶哲轩的期望,陶哲轩拿了菲尔茨奖, 现在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教授。毫无疑 问,陶哲轩非常聪明,他做了很多问题。我个人认为, 张伟他们做的问题对未来的影响会 更深刻一些。何况他们有一群人在共同努力。张伟、袁新意、 恽之玮、朱歆文等,他们可 能不像陶哲轩那么聪明,不是天才, 但他们可以对数学作出划时代的贡献。他们合在一起 ,应该是中国数学的未来,他们肯定会做得很好。 张寿武目前带有7个博士生,其中5位学生来自中国。 在哥伦比亚大学,张寿武每年给研究生们上同一门课 算术代数几何,讲一些他正 在思考或他认为重要的问题,现在, 我在给研究生们开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张伟他们的工 作。 张寿武希望大家能保护这些学生:他们这代人都很有希望, 本来就绝顶聪明,如果他们 到工业界、金融界,放到哪里都是闪光的金子, 但他们都很安心地做。这批学生在在思想 方面非常活跃、非常成熟,他们没有经过文革,没有负担, 政治上非常单纯,我觉得 大家尽一切可能保护,帮助他们,不要干扰他们。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数学|601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