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普通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普通人生存的钱和一流大学的经费
热度 4 Zhanglincn 2011-5-2 03:41
引言:感谢网友们的回复,我想大家之所以花时间到博客上来,为的是传播和讨论某种理想或真理的东西,让这些美好的愿望能通过不止一个人的努力在现实的世界里改变我们的祖国!当然从博客里我就能感到中国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力”(呵呵,言重)。观念如果不统一,对中国人来讲,在推行某个决策的时候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当然观念可以不同(我绝对捍卫和尊重人说话的权利),但如果行动需要决定出最有效率的那个的话,我们当然要统一在一个决定上做共同的努力。当然没有绝对对的东西,就如同我偏激的语言总会存在显而易见的漏洞,但如果什么现实条件和细枝末节都得考虑进去而不能“武断”的话,我们真的还能做什么呢? 我到过美国,才看到了美国大学参天的大树结满了果实,也看到了美国教授挥霍他们果实的潇洒,所以我似乎在埋怨自己的母校,为什么也不那样生活!然而我内心也无比痛苦,因为我经历了去美国求学的辛酸历程,我们保受煎熬(包括学习语言到办理各种手续)千里迢迢背井离乡来到美国为的是什么?我冲的是美国的参天大树,高楼林立吗,不,北京上海任何一个城市的环境或高楼都要比美国漂亮,我冲的是美国宽阔的街道吗,不,中国的哪个街区不比美国宽阔呢,我冲的是美国自由女神的雕像,还是美国白宫圆形的屋顶呢,不,这些都不是。我们冲的是美国那一批有着一流水平的教授群体,这些人才是美国的国宝和骄傲,才是我们没有的,才是美国富豪挥洒他们潇洒的根基(我不想激怒很多人的群众心里,因为他们会说人民才是根基),对,是这些人,我们才费尽艰难去的美国,才忍受吃美国廉价汉堡住美国便宜公寓,才去那里忍受孤独和寂寞。我不想抱怨自己的祖国,我可以看到祖国已经急切发展教育规划的国家意志,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站在十几亿人才资源的土地上,我的内心时时刻刻都能涌现出的我们的背井离乡的悲哀。 经费或者钱是一切的基础,我谈美国大学的时候是站在美国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那我就站回到祖国的经济上,谈谈我们自己大学的运行经费。比起美国,我不能不说中国GDP的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这是做为头条宣传过的),但为什么花在教育上的经费却不到10%,仅仅4%,而这些钱落在大学头上时的比例真是可想而知,每每想到这里我都就感到非常气愤(但我不想骂政府,俺很文明和理智)。同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又会涌入很多人的大脑:中国太大了,重要的事情太多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很多啊。好吧,如果是这样,我宁愿在我工资里增加教育税,把这些钱直接用到教育中去可以吧。 我记得我当时到美国的第一感觉就是美国的国民每个人都在为国家做着显而易见的贡献。记得那时候我到美国的任何超市买日用品或者到学校的学生中心去吃饭,都会得到一个详细的账单,账单上有一项让我非常奇怪,那就是税收。也就是说美国人民的任何一次消费都得向国家纳税(呵呵我没办法把这些钱贡献了给美国)。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中国不这样呢,而只是交点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也不清楚的个人所得税,而且这种税往往都只是平民老百姓才足额支付,那些有钱(就有权)的人往往总有办法和能力去逃避这些税收!我不指望每个人都认为缴税是自己对国家的贡献,所以都不会去逃避,我只是觉得缴税应该比我们现在的体系更合理和透明(我相信很多人消费时没有索要发票以增加国家税收的习惯)。美国不仅有这透明的消费税,而且谁更有钱谁对国家的贡献应更大(请不要说在中国这也是当然,我是指按收入来算的比例。你一月收入1000万,我一月2000元,比例一样你也觉得比我贡献大,我能说什么呢。在美国我想比例一样就是贡献一样,当然我只从我老板一个个案推论了,你可以说我没有科学精神)。当然我还知道美国的房产税更是厉害,谁住的房子价值越高谁就应该给国家更大的贡献。而在中国我觉得只有每月去领工资的那些人才在老老实实交个人所得(只有工资所得嘛)税,其他的住豪宅开跑车的人们我就不能妄加猜测了(别猜测我有仇富心理,呵呵),他们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有些偏题,但没有跑题。 看到美国的账单我感触也是良多,如果真有许多人哭诉说那里要投资,不然就怎么了,那里也要投资不然就出人命了,好,何不借鉴美国,增加透明的消费税,或干脆叫教育税(体现政府和人民对教育的决心),我当然愿意缴纳(OK我代表我,我不想强迫别人)。 这些税收所带来的国家财政收入首先投入的应该是教育(不要说你吃不饱,我能不能假设你吃饱了)。历来经济崛起的国家,文明发达过的国家政府都是非常重视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真让我无话可说,我忍不住又要武断了,教育经费就是教育经费,哪怕教育经费用不了,也要放在那里等着,那部分预算是教育用的!为什么要让大学去贷款发展呢,让校长们跑断腿去国家要经费(有意思的是竟然也能要来钱,中国的行政真是弹性很大啊,没有这一块经费竟然可以要来),让你你你放下工作去企业要钱。国家必须给公立大学充足的运行经费,对待教学员工不能太廉价,提高他们的待遇(一片哗然,教师的待遇已经很高,地球人都羡慕!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怎么能带头向国家要钱呢)。这是基本前提,如果国家真的(真的吗?)感觉负担过重,该撤消的公立大学关闭算了(要关闭大学里的人不干了...当然依然可以为国工作),呵呵看来关闭的阻力真的很大,那么充足的运行经费这件事情等到2020年再提提看吧。 对于私立大学的筹钱办学那是私立大学经营模式必然的结果,美国的很多优秀大学都是自己筹钱的私立大学,但无论如何经费的获取和使用都是要靠学校拥有的牛教授。有了这些牛教授银行企业才愿意投资(风险一般不会很大),那些培养的优秀学生才愿意把一生的所得捐赠给学校(中国愿意精心培养学生的学校不多,能培养出杰出学生的学校也不多,培养的学生爱校的也不多),更多家长才愿意把孩子送到那里读书。如果说在中国办私立大学,没有牛教授办什么私立大学,办其他的学校不好吗?当然市场总会给私立大学以存在的空间(如果能办下去的话), 但这和我说的国家教育经费的使用似乎关系不大! 就如同刚才所谈的,教育税收的钱一定得用到教育上,我们纳税人都在工资条上或着消费税上保留着,我们可以算这笔钱的去处,我们可以保证这些钱不会被某个处级干部用在澳门的赌桌上(或转到国外的某个帐户上)!反正无论如何大学的任务是教育和科研,产出更优秀的人才和新的科学技术,不是去筹钱,大学必须获得国家足够的运行经费(不要跟我讨论什么才算“足够”,明白我的意思就行了)。 当然还会有一种情况是:现在公立大学钱是多了,不是没钱,是钱用不了,比如仪器买回来闲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的视角。好,我现在就说用不了的话。我当然不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情况有多么地复杂,但这至少能表现两点:使用的人水平低下和行政管理的激进和武断。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我依然认为:如果不改变中国大学的运行模式,用不了放着,等能用的人来用!可问题又来了,你怎么判断他能用呢?等有水平人来评审,那你怎么保障评审的公正呢.....,何必这么复杂呢,快刀斩乱麻,这些钱难道不能用在服务系统的建设上吗?实在不行就放着,着什么急呢,为什么非要花完呢,不花钱就是不干活吗,不贡献GDP吗?搞不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我们建设好我们的服务系统和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耐心等待有水平的教授在这个环境中出现,几十年都这样落后地等过来了,我们不在乎再等几十年(呵呵挖人很快,但没有环境即便真挖到了人参也会在第一时间...跳楼)! “让我们的科研人员干他们该干的事情”是我们建立环境首先应该保障的。当然要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首先是没有生活之忧,而没有生活之忧首先是环境。其一是国家大环境。美国有各种齐全的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养老等等,所以对于一个本身也没有多少物质追求的科学工作者来讲,这些后顾之忧已经在国家层面上通过公民身份获得解决。他们即便由于能力智力所限不能申请到多少科研经费或发不了几篇牛paper而离开岗位,也不会在美国社会里没有尊严的活着。这在中国这似乎又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建设一流大学真的不能立刻开始!然而我认为并非如此。全民保障如果不行,实行先部分重要部门人员社会保障!(又是一片哗然,公民不平等,歧视没文化或次要部门的人,没人权,哪些部门重要?重要岗位怎么去聘任?无耻,为了自己私利,呵呵,暂时到此,待续......)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3610 次阅读|9 个评论
听MIT公开课的感受
热度 3 leshiru 2011-5-1 08:14
这一段英语学了将近一个月,前两天心理特别烦,怎么也不想学英语了,可能是学习疲劳。以前也曾经想把英语学好,可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坚持不下去了。想起有人说男人也有周期,一段时间有几天什么也不想干,也许我只是个普通人,没有顽强的毅力。不知道别人是否会有这种感。 昨天听了MIT的Principle of Chemistry的公开课,忽然发现除了偶尔的几个专业词汇没听懂外,基本上都听懂了,exciting。也感受了名校上课老师激情澎湃,那真叫享受。反观国内的某些教授,除了钱什么都不认,能不上课就不上课,唉!这种差距如果二十年能赶上,乃国之大幸。 鉴于在听力上自己的长足进步,鼓励自己英语学习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至少要达到变成自己的能力后,看着英文就会随时填进自己的英语库里才能停下来。想起在科学网上有人说英语学习的感受:英语就像学自行车,只有达到那个阈值以后才能变成自身的东西,发音要标准,词汇量应该超过一万,如果中途放弃,则每次都是从头学骑车,真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发现以前的学习效率是这么的低,这次自己基本上用的是徐火辉老师编的《原典英语学习法》那本书的方法,时间不到一个月,效果这么明显,可叹可叹我们以前的英语教学! 早晨又出去锻炼了一会儿身体,大概朗读了半小时英语,把NCE4 的Lesson7 背下来了。鼓励自己一下!
6891 次阅读|5 个评论
武汉研讨会为何让曹天德教授如此不安?
热度 7 jmluo0922 2011-4-23 14:27
去年12月和今年的4月,由赵国求教授倡导的量子力学曲率波解释在武汉举行了两次小型专题研讨会,按惯例会后写了纪要,并以博文的形式在个人博客中发表,目的是让大家了解研讨会的情况,吸引有兴趣的人参加。我认为由于研究兴趣相同而自发组织、费用自理的科学研讨会,是研究人员相互交流的好平台,是应该得到提倡的。这两次会议的纪要和我写的关于第一次会的后记不仅可以在网上检索和查阅,同时被国家政府网搜索的本地页采用。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研讨会,不知那一点让我们曹天德教授勃然大怒,连发数篇檄文,采用侮辱性的言词、挑衅的方式,对参会人员和讨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攻击。对此我本想置之不理,但后曹教授的言词和方式更加激烈,以打赌说出了以下言论: “就相对论、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而言,目前的地球人没有几个适合去动它们的,更别说神州上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缺少科学的基本素质。........” 我认为这不仅伤害了参加武汉研讨会的人员,并是对广大神州上的“普通人”的羞辱,必须用科学的事实来让他平静。因此在他的檄文,主要是“擂台”博文,以及黄秀清的博文中就有关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辩论。通过辩论让曹教授尽快认识物理学基础问题还处在研究中,我个人物质波的认识可以对量子力学产生影响。并希望曹教授为其过失言行,向大家道歉。 但实际情况却非常糟糕,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今天他写了一篇博文评了我的量子观点。首先我要声明,关于氢原子结构和光谱,我在论文和博文中采用的是经典力学和电动力学的观点。对于物质波是持否定态度的,因此不存在量子观点。具体的内容可见我的相关文章和博客。对于他在这篇博文中列举的问题,大家看完原始博客全文,然后给出您的判断。对于我的学术观点欢迎给出您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我只想问曹天德教授,您为什么对他人谈论量子力学就如此的反感?神州大地所有中国人中只有您才有资格谈论和研究量子力学吗?我希望您在说话、行事,事先充分考虑,不要再犯科学常识性理解错误。同时我还是要祝愿您在超导领域的研究中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国人争光! 曹天德的相关博客: 1、批赵国求教授的量子曲率解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4261do=blogid=433968 2、那不是创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4261do=blogid=434678 3、谁敢跟我打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4261do=blogid=434782 4、《无人从根本上否定或者修正了量子力学》辩论赛开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4261do=blogid=435591 5、评罗教明教授的一些量子观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4261do=blogid=436403
个人分类: 杂谈|4796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我和我的PhD课题
热度 1 redrum 2011-4-14 11:24
在这里总结一下自己做科研时候的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吧,算不得什么经验,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目标也不一样。我尊重每一个人的个人习惯,我不会说谁谁谁应该怎么样,我只说我的事情和我的想法。我写出来给你看,如果能够帮助你,哪怕是一点点,也是我的开心,我从来没想过要说服谁。 我没有光鲜辉煌的科研经历,没有卓尔不群的科研能力。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着一颗平常心。我对自己唯一的要求是:努力,也就是创新。 老板语录: (1)对于博士课题,一开始不用想得非常系统,非常周详,如果中间哪一个环节打不通,后面就没什么意义。哪怕有一点点想法,就可以先做起来。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整个实验的掌控更到位以后,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做。一边做一边找后面的方向也来得及,关键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突破点,手头能做出东西。 (2)你先多看看文献,一定要多看,千万不用着急。对整个领域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才知道现在做到了什么水平,发展方向在哪里。了解现状,才能找到立足点;把握方向,才能找到创新点。磨刀不误砍柴功,多看两个月有用的文献比早做两个月没用的实验要靠谱的多。 (3)一定要从合成做起,不管后面能够做到多高的层次,基础要打牢,合成一定要会。不然现在是能发几篇高IF的文章,以后出去工作不一定找的到,对你的长期个人发展不一定是件好事情。 (4)你的课题你肯定比我了解,有什么想法和问题随时可以找我讨论。讨论想法的时候最好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我可以帮助你论证它的可行性。讨论问题的时候最好拿出具体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而不是你觉得。实验做成功了要归纳总结实验条件,重复性验证一两次;实验做失败了要逐一分析实验条件,找出有可能造成结果失败的原因,再调整实验条件。如果实验条件无法调整,怎么做都失败,那就是整个实验方案有问题,更大层面上,可能实验思路有问题。从小到大,一一分析。 (5)我作为导师的作用不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是你告诉我你想做什么,你想怎么做,你希望我帮助你做什么,怎么做。我用我的经验帮助你分析:你想做的东西有多少可行性,你打算用的方法有多少可操作性。我肯定没有你了解你的课题,我只会给建议。我会用我的资源和能力,尽最大的努力给你客观条件的支持,但同时我首先会判断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对你们没有个人的要求,要求永远是你们自己给自己的。(这句话只适用博士。) (6)师生彼此之间要多交流,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你就提,互相沟通和讨论对方都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我看文献的时间很少,接受新事物比你们要慢,很多科研进展需要你们来告诉我;我的经验比你们要丰富,判断力要更准确一些,很多想法和问题能够给你们比较准确的建议。不只是科研,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和我讨论。 (6)你只要有paper,你们就尽快发出去,只要paer发够,工作量足够,我就会同意你们毕业。我不会故意多留你们一年半年,你们心里不乐意就不会好好干活,不好好干活我也不乐意,造成师生间心里敌对情绪,完全没有必要。现在是师生,是朋友,以后可能就是同行,是合作伙伴,是双赢的事情。 明确客观条件——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和个人的能力水平: 我们实验室的条件有限,没有什么高精尖的仪器。我就知道 做那些赶时髦赶新潮的东西我不会有什么优势,那些东西必须要有强大的资金和硬件支持。 我老板最大的优势是人品和学识,而不是经费和仪器。我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很一般,必须要从非常基础和草根的合成做起,自己一步一步往上走,而不是去跟最新最热的东西,没准能够另辟奚径,做出点好东西。 实施实验方案: (1)前期找方向的时候: 我看了大量的文献,很大量的文献,我看文献确实很快,非常快。 打开文献先看Experimetal制备路线图,没图的就大致看看制备部分,没什么新意的直接pass,觉得不错的思路再看Introduction有什么应用背景,和我们差的太远的没什么实际应用价值的直接pass。剩下来的就是精品了,是展开实验的基础。 (2)中期做实验的时候: 做实验之前: 在我同学第一学期都进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我在上课和看文献。我一直在了解整个科研学术界的现状,然后寻找合适自己的方向,我不是在找我想要做什么,而是在找我能够做什么。在动手做实验之前,这个过程我坚持了七个月,我面对了所有的质疑,是因为我的老板很一直很相信我,尽管我只和他讨论过两次,每次也只有十分钟。 精读就是要前期保留下来的文献,关键是要把Experimetal里的每一步操作步骤吃透,加料顺序,用什么溶剂,什么温度,反应多长时间。有的东西可自己灵活处理,不完全按照文献里面来,也做得出,或者效果会更好;有的东西安全按照文献来,也不一定能做得出。区别在于要搞清楚其中每一步的道理,才能知道什么可以改动,什么必须不能改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国国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不是生搬硬套苏联工人阶级直接夺取政权。做实验和政治,说的就是一个道理。 做实验之中: 实验中会遇到很随机的操作性的问题,先动脑筋想想要怎么办,不要一有问题就放弃或者去找文献,对我来说文献的作用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启发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自己能够解决问题,不用去找文献。实在解决不了,再去问别人或者找文献。 比如我那天准备蒸馏溶剂,结果溶剂瓶盖打不开,我折腾半天。我终于意识到这瓶DMF非暴力不合作的本质,直接开展武装斗争夺取DMF的倒出权,在瓶盖上戳了个窟窿,搞定。事实证明,在实验中装装淑女有时候是没啥用的,运用劳动人民的方法,不管开盖戳窟窿,倒出DMF就是好方法。做实验和改革开放,说的还是一个道理。 做实验之后: 实验要是成功了,就总结经验;不成功的话,还是要返回去考虑实验之前的问题。 下手之前要把整个实验步骤规划清楚,考虑周详,尽量让每一个环节不会因为自己人为的操作失误而出错,这样哪怕实验出了问题,也不是随机的操作问题,而是设计思路上哪一个环节需要调整。控制了自己的操作因素,就缩小了错误的范围,在实验思路上再进行分析,哪些是可以自己调控的因素,哪些是自己不可以调控的因素,尽量让可控性单一化,或者简单化。 比如说我现在的实验,对浓度和温度就很敏感,但每一个分子就是一个微反应器,我除了宏观上可以控制温度之外,微观尺度的温度是没法调控的,所以我把宏观的温度保持一个合适的水平就好。我更多的能做的就是调控加料的浓度,变量单一化了,不管配比怎么变,一般的实验失败不会超过两次,三次基本上就能够做成功。如果一直不成功,这个实验我就放弃,不是因为做不成这个实验,而是因为它的决定因素,是目前的我不可控的,是目前的实验条件不允许的。随机的等待实验结果,这种事情,我觉得重复性太差,我没有把握,也不靠谱。 做实验失败不要紧,关键是每一次失败的操作离成功的距离,必须是收敛的,而不是震荡的,甚至是发散的。至于是二分法,简单迭代法,牛顿迭代法还是J法,GC法,这个就得看习惯了,当然收敛的速度是0阶,1阶,还是2阶,3阶,这个就得看能力了。做实验和数值分析,说的也是一个道理。 (3)后期 表征和写paper。 我个人始终觉得,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我觉的最牛的paper应该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想要说的问题说清楚,所以在我看来,只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表征,而不是能做的全做了,没有取舍。针对introduction里科研和应用前景,把自己的工作中有价值的东西说明清楚,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当然要说明的尽量深刻,尽量全面。而不是有什么好仪器一起全上,花里胡哨的一通全表征上,花钱花时间花精力不说,关键是没有太多的意义,也不低碳。 文章能不能发,看introduction,发什么档次,看conclusion,这两个东西加起来,是idea。好文章,大部分还是要看idea,而characterization,永远只会是为idea服务的。我不否认没有好的characterzation,发不出好文章,只有好的characterization,而没有好的idea,有时候也能发好文章,但我更想说的是,这只会让我们躺在好的仪器上和过去的paper功劳簿上停止不前,是不可能走得太远的,因为仪器这个东西,总有一天会被别人赶上,代替,甚至是超越。 我见到很多paper,作者整一堆很炫的仪器,找一个炒烂了的东西,做一些看上去很美的数据,发一篇高高在上的IF大作,这些也只是一时的虚名,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有一天会被扔在垃圾箱里。这些都无所谓,起码曾经有过过去,有过高高在上的成绩。最可怕的是作者还糊里糊涂的站在过去的IF大作上在纠结未来在哪里,那只会一天一天的被所有人遗忘,这个世界最冷酷的事情不是被人骂,而是被冷漠的遗忘,这是最无能为力的事情。这些人最后被trash的时候还带着一副愤世嫉俗的表情,说一句”这个社会太现实,看不到我曾经的能力“。 我只想说,这真的怪不得别人,这只是一个虚荣的人应该得到的结局。你都忘了自己在哪里,都忘了那些名噪一时的paper从publication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是过去,你的能力在那一天,已经停止不前,不再有什么新的意义。你只愿意站在过去,那是你的选择,所有人都不会理你,但你要想抱着那几篇paper以为是永恒的现在,那只能是被抛弃,仍然不会有人理你,而且会有更多的人不理你。 不要跟我说要足够理性,我不觉得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任何黑暗面叫做理性,谁都看得到,谁都很理性。而为何你天天在抱怨,而有人一句话不说只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是理性的升级版,2.0版,他们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懂得用高阶收敛法去抓住耗子,而不是在想做黑猫还是白猫,这个世界的黑暗在哪里。 真正的聪明人从来都不去想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而是想我手里有什么资源,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付出的是价,创造的是性,他们考虑的,永远是性价比。自己付不出那个高能力的价格,就永远不要想那个高品质的个性。想想也可以,想完了就洗洗睡吧,得不到也买不起。 这个世界,真正唯一的真理就是绝对运动。或者说是我们天天听到的两个字:创新。我承认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很多问题,我看得到我不会否认,但对于我,永远不会在意。因为我知道,创新不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拥有的能力和权利,而是我想要跟上这个社会不被抛弃,应该做的事情,换句话说,是义务,像刘大脑袋说的一样——必须滴。因为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时时刻刻在创新。如果我不想着怎么样修缮自己,永远抱着过去的背景,以为那永远是现在,那就是我活该被这个社会抛弃,因为马克思曾经批判过,我也认真学习过,这个想法,叫做机械唯物主义。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不可能一辈子抱着一个背景。从paper被publication的那一天起,它就不属于我了,而是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我凭什么还以为那是我的东西,我不会做这种自寻烦恼的事情。我会忘记这篇paper,因为这篇paper从compose到accomplish,已经在我的心里,谁都拿不走。就像是陈道明先生引用钱钟书先生的那句话表达的意思,鸡蛋我可以无私的给你看见,至于那只会下蛋的鸡,你看到了也是拿不走的。 科研说来说去,无非是那两个炒烂了的字”创新“。我不知道有几多人真正明白它的意义,几千年炒烂了的东西还在继续在炒,只有一个原因,它是真正的真理,值得我们顶礼膜拜的真理。创新有两层含义:人本身的创新和对社会的创新。前者是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必然。 只有愿意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才会永远前进,尽管可能很卑微,可能很渺小,但是一天一天都是在创新自己,这并非是没有意义。就像是数学中当n趋进于无穷大时,a/n(a是实数)的极限是0,(a/n)*n的极限就是a,至于a是正是负是零,正多少,负多少,我只能说那是我们每一天,想了什么问题,做了什么事情。我没有能力告诉谁应该想的问题和应该做的事情,我只知道我自己,我该想的是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和理性的分析,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我该做的事情就是想完以后,按照分析的结果提高浓度或是减小浓度,去收敛我的实验结果。 我很简单,只愿意简单,也一直都会简单:不想过去,不想未来。我只是知道,我要让自己的那个a是正数就好,如果可以,我会学着让它越来越正,仅此而已。我唯一想的事情,就是时刻对自己耳提面命,此刻我的a是不是正数;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坚持下去。只要我在前进中一点一点的积累,就有量变引起质变的那一天。没看到质变,是因为我经历的磨炼还不够,我必须付出的努力还不够,坚持还不够,我更应该坚定信心去创新自己,去等待那个质变的来临。等质变到来的那一天,就叫做创新社会。那一天来到的时候,我仍然只会记得一件事,你们看到的我创新出来的社会,已经不属于我了;只是那个创新的过程,早就刻在我的心里,那才是我真正拥有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内心。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一个成功的人应受的折磨和应得的收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量变引起质变,诚不我欺,我们只能看到别人的质变,却偏偏忘了别人自己才能看到的量变。 师兄说,我有优秀的科研能力;师弟说,我有良好的交际能力。我说,我没有像样的科研成果,只有一个实验室的交际圈,却能够证明在身边每一个人的心里,是我莫大的荣幸,在我看来是最珍贵的肯定。我谢谢他们,这些话我只会遗忘在脑海里,而感谢会一直记在心里。 此刻我心里记得的事情,是最近要加紧做这一个体系的实验,争取下个月做完。这两个月得关注一下最近的文献,再翻翻过去的文献,把新的想法拟出一个思路跟老板讨论。还要带小弟做实验,还要指导他写开题报告。过两天给妈妈打一个电话聊几句,问她要不要买喜欢的紫澜门的大衣或者想在淘宝上买什么东西,晚上和闺蜜一起逛街吃饭聊天,还要给师妹带她喜欢吃的85度C,有空就关注下上次看上的那件羽绒服有没有打3折的消息…… 别人问我几时毕业,几时嫁出去,我只能笑笑说,不知道,等到时候我一定会告诉你,谢谢你的关心。 有人说我有能力,其实我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就是我的能力。 有人说我很真实,其实我不知道真实的自己在哪里。也许从来没真正想过自己要什么,就是真实的我自己。 我从来都很简单,只是自己,从来都不会变,变的只是背后的时光里别人眼里的自己。 我和老板说,我就是一个催化剂。他说他也是。我说其实谁都是。他说对这个世界来说,人人都是。 转自小木虫: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641921fpage=1
个人分类: 启明星|214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专家和教授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
热度 4 sqzhang 2011-4-5 11:48
学者和教授固然不是圣人,但其职业定位却不能等同常人。作为道德和规则的“最后守望者”,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义更加特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人都可以合法利用自身资源,实现财富的累加。对于学者和教授,通过刻苦钻研和技术攻关,以新的发明创造来谋取应得利益无可厚非,不但自己可以因此获得经济和名誉,还可以造福社会——这其实也是固有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 献身科技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去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许多乐趣。 但是,有的专家和教授却干起了为人不齿的事情。据央视焦点访谈4月1日报道日前,多名消费者投诉,赐富牌化维纤胶囊夸大宣传,记者调查发现,该保健品由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特聘教授胡卓伟为其做讲座促销。 虚假广告的表现之一,就是用借“专家讲座”之名行现场销售之实。之前,大多数宣传者,尽管都打着“专家”的名号,但都不过是假专家和伪专家,比如张悟本之流,所有的资料皆伪造。因此其尽管存在危害,但影响终旧有限,对专家学者群体的形象还不造成实质性的损害。“李鬼”只是“李鬼”,最终成了不了李逵。 如果一个真正的专家来做这种虚假宣传,性质就比假专家更严重。一则,真专家的声望,将使更多的人因为轻信而上当,其造成的危害面更大;二则,真专家作假,对民众情感是一种伤害,对专家的形象也是一种操作。“一只死鱼将会弄臭一缸水”,在专家学者本身公信力不足的情况下,这种行径将会加剧这种不信感,试想,原本受人尊重的学者群体,却为人不齿,这将会一种什么样的群体悲哀? 同为“长江学者”,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因为作假上,前不久被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撤销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从学术造假到论文抄袭,又到虚假宣传。学术虚假泛滥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造假的一个缩影。 社会生了病,总有些人要先吃药。不妨给全体专家教授们先吃点药,哪怕只是预防也好。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3701 次阅读|3 个评论
普通人(节选自HP老总退休感言)
热度 1 bricklayer 2011-3-12 10:37
我发现中国人的励志和国外的励志存在非常大的不同, 中国的励志比较鼓励人立下大志愿,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而 国外的励志比较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但起点不一样 ,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而 前者则需要用999个失败者来堆砌一个成功者的故事 。 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意思就是,概率这件事是很准的。因此,我们不会买彩票中500万,我们不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我们不会坐飞机掉下来,我们当中很少的人会创业成功,我们之中有30%的人会离婚,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活过65岁…… 所以请你在想自己要什么的时候,要得“现实”一点,你说我想要做李嘉诚,抱歉,我帮不上你。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这种人,是靠命的,看我写的这篇文章绝对不会让你成为他们,即使你成为了他们,也绝对不是我这篇文章的功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真正当皇帝的只有一个人,王侯将相,人也不多。目标定得高些对于喜欢挑战的人来说有好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反而比较容易灰心沮丧,很容易就放弃了。 回过头来说,李嘉诚比你有钱大致50万倍,他比你更快乐么?或许。有没有比你快乐50万倍,一定没有。他比你最多也就快乐一两倍,甚至有可能还不如你快乐。 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是和别人比赛,比谁要得更多更高,比谁的目标更远大 。虽然成为李嘉诚这个目标很宏大,但你并不见得会从这个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获得快乐,而且基本上你也做不到。 你 必须听听你内心的声音,寻找真正能够使你获得快乐的东西,那才是你想要的东西 。 你想要的东西,或者我们把它称之为目标,目标其实并没有高低之分,你不需要因为自己的目标没有别人远大而不好意思,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就是成功,成功有大有小,快乐却是一样的 。 我们追逐成功,其实追逐的是成功带来的快乐,而非成功本身 。 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攀比的心态蒙住眼睛,忘记了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忘记了是什么能使我们更快乐 。 社会上一夜暴富的新闻很多,这些消息,总会在我们的心里面掀起很多涟漪,涟漪多了就变成惊涛骇浪,心里的惊涛骇浪除了打翻承载你目标的小船,并不会使得你也一夜暴富。“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 我们这些普通人既没有当贼的勇气,又缺乏当贼的狠辣绝决,虽然羡慕吃肉,却更害怕挨揍,偶尔看到几个没挨揍的贼就按奈不住,或者心思活动,或者大感不公,真要叫去做贼,却也不敢。 我还是过普通人的日子,要普通人的快乐,至少,晚上睡得着觉。
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孤独的__和成群的__
热度 5 sheep021 2011-2-15 11:03
大牛人从来都是特立独行者,普通人从来都是群众。 孤独的虎和成群的狮子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狮子则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说明虎比狮子更胜一筹。 孤独的领导者和成群的群众 皇帝常以“孤家寡人”自称。是因为他孤独。群众从来都是大众,他们从不寂寞。 孤独的高人和成群的信众 丛远新 : 享受孤独,臻至善境(科学、文艺篇) 人的无知不在于见识少,而在于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高人们站得太高,看到了别人无法看到的风景,想与人分享,却被当成“疯子” 人的本质就是孤独的。羊的本质是成群的。 孤独的传统和繁荣的科学 长江后两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传统在一点点地消失,科学在一天天地发展。标新立异,喜新厌旧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现在的传统,是古代科技的积累。现在的科技,能否成为未来的传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9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们的处境,往往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选择
热度 1 fqng1008 2011-1-29 10:45
我曾经是个“官迷”,因为我认定:(1)在现实中国,如果不拥有权力的资源,学问是难做大的;(2)自己有一定的感召力和亲和力,比较善于与同事们沟通与合作,能够愉快地共事。 但是,忽视了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与能够提拔我的关键人物打不好交道。虽然我内心非常渴望巴结一两个权势者,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最后甚至格格不入。后来我也反思,为什么对普通人能够包容,而对于顶头上司却似乎格外苛刻,总期望别人是完人。因此,尽管能够干一些关键的事情,却一直得不到赏识。终于,到了再也不能捞个一官半职的年龄,我才彻底死了心。 昨天,看到朋友的博文“你关注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才心领神会,我今天的处境,原来是我内心深处的选择。其实,我根本就无法适应官场的语言、官场的秩序以及官场的潜规则,也许最后还得无奈地离开。 一个人,当你凝视权力时,你必须具备权力的市侩,即只有能够做人的孙子,才能做人的爷爷(既能耀武扬威,也能低三下四)。或者说,如果你眼里只有兄弟,那么你永远只能做一个江湖义士。事实上,若你想守住一点什么尊严、底线的话,最好不要想做官! 当然,我毕竟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尽管我俗愿未了,能够衣食无忧(不穷困潦倒),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从容面对虚荣,已经是玉皇大帝对我的最大宽容。 附刘瑜:重新发现我们自己 ——《重新发现社会》书评 转载于《南方都市报》 让我们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高速公路发生了一场车祸,一辆车不幸被撞翻,有个人被困在了车里。现在,关于如何解救这个人,我们有三种解决办法:第一,打电话找警察,当然代价是警察可能来得很慢,被困的人生命垂危,可能等不及了;第二,路人甲跟车里的人商量:如果你给我一万块钱,我就把你给救出来,但一个可能的情况是,车里那个人一下子拿不出一万块钱;第三,路人中有几个特别善良的人站出来,决定无偿帮助被困的人。 第一个办法,叫做“找政府”,第二个办法,叫做“找市场”,第三个办法,叫做“找社会”。政府、市场、社会,恰恰是我们人类展开公共生活的三种机制。 熊培云先生2010出版了一本书,叫做《重新发现社会》。单看书名,本书的核心思想就一目了然:对于解决某些问题,“政府”可能显得过于遥远和高高在上,而“市场”则显得过于无情和冷冰冰,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也许可以回过头去,“重新发现社会”。 在我看来,一本书之好与坏,不仅在于它有多深刻或者里面充斥了多少生僻术语,而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把握了时代的问题和需要。面对一个胃病病人,你带来的高血压药再高级名贵也无济于事,而《重新发现社会》,则是给一个胃病病人带来了胃药。 乍一看这个书名似乎有些荒诞:社会需要被“发现”吗?难道“社会”不是无处不在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你现在还是太幼稚,你走上社会以后就明白了……”,或者“现在社会上这么乱,你做事情可千万要小心谨慎……”在这些话中,“社会”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一个乌烟瘴气的垃圾堆,一个暴露人性败坏的照妖镜。但是,熊培云提醒我们,社会还可以是别的。 社会还可以是什么?社会还可以是陈光标,08年汶川地震后迅速组织挖掘机赶赴现场救灾的企业家;可以是“红色推土机”,歌手周云蓬为失明儿童筹款而制作的民谣专辑;可以是“立人乡村图书馆”,以公民教育为目的的民间公益组织;可以是“亚洲动物基金”,呼吁停止虐待动物的民间组织;可以是微博,给在暴力拆迁中家破人亡的钟如九一个平台的网络空间;可以是豆瓣,爱书爱音乐爱电影的人们交头接耳的网络广场;可以是“单向街”,每个周末组织文化沙龙的小书店。总之,社会也可以是熠熠发光、温暖、并对弱者无限耐心地俯下身去的。 而这样的社会之所以需要被发现,是因为社会这个“秘密”往往被国家的光芒所笼罩。在一个国家至上的传统里,社会的自发发展总是被视为病毒,需要被围追堵截。社会的声音和组织往往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国家的脚掌就黑压压地踩了过来。在这个传统里,“国家”不但肌肉发达、力大无比,而且在道义上也总是可歌可泣——一切与“国”字站在一边的东西都是天然正确的,爱国主义,国学,精忠报国,以至于给孩子起名字都常常是“建国”、“志国”、“卫国”等等慷慨激昂之词。相比之下,社会则象是个面黄肌瘦、发育不良的孩子,一不听话还要被拎起来打一顿屁股。在这个传统里,成立民间社团要面临重重关卡,出版发表要遭遇层层审查,请愿示威可能被视为滋事生非,举办活动则不小心成了破坏稳定。这种对社会的发展处处设防的思维,成龙先生一言道破之:中国人是要管的。虽然我们的传统里也时不时冒出“民为贵”、“仁政”、“以民为本”这样的字眼,且不说这些美丽的字眼有多少在历史上化为实践,所有这些字眼里透出的那种家长式的施舍气息,都让忍不住想问:对不起,可以不烦劳您为我们做主,而让我们为自己做主吗? “我可以为自己做主”,意思是,如果国家不为工人设立一个工会,也许其实,工人有能力为自己组织工会;如果国家太忙了顾不上照顾艾滋病人,也许其实,可以放手让民间组织去援助而不必垄断善意;治理腐败未必需要仅仅依靠“反贪局”,也许其实,还可以批准民间自发成立财政监督组织;对付地方政府的暴力强拆,未必只能靠中央的“三令五申”,也许其实,民间的一些维权组织和律师也有自告奋勇的觉悟。 所谓“中国人是需要管的”,大约说的是中国人中颇有些刁民暴民,历史上农民起义里这种暴民形象也屡见不鲜。但这与其说是体现了中国人的某种民族性格缺陷,倒不如说是体现了国家长期压抑社会的后果。正是因为国家不允许有组织的公民社会出现,高压锅的气阀一旦被冲破,无组织的暴民现象就会间歇性爆发。在这个意义上,暴民和顺民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国家的阴影下,它们都是“一盘散沙”式社会的表现形式。 但在暴民和顺民之间,还可以有不卑不亢的公民。在一个公民社会里,人们在公益的引力下不断编织流动、交叉、细密的人际网络,既可能监督政府,也可能疏导民间积怨。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步在于通过市场化转型发现作为个体的“我”,那么中国下一步的挑战则是如何给社会松绑,通过重建社会来发现作为集体的“我们”。 《重新发现社会》的核心意图,就是重新定位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熊培云感慨:“问世间国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他自己的回答:国家仅仅是个国民谋求幸福的工具而已。那种把国家无限神话化的“拜国家教”,往往不过是统治家族、利益集团、阶级自我神话、稳固权力的遮羞布而已,根本上颠倒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我们买一辆自行车,是用来骑而不是用来扛着满大街走的,如果不但扛着它满大街走,还动不动把它给供奉起来烧香参拜,这就是颠倒了人和自行车的关系。同理,我们让渡一部分权利给国家,仅仅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有时候通过政府这辆“自行车”,我们可以组织更有效的公共生活,但似乎没有必要因此见到这辆自行车就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以至于在爱车主义的感召下发出“自行车不高兴”的怒吼。 其实,正如国家没有必要遮蔽社会,社会也没有必要对抗国家,二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共谋国民幸福。国家在保障社会的安全、秩序、基本福利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正如杀牛刀无法用来做心脏手术,大卡车无法穿越小胡同,国家这架大机器对于应对社会毛细血管里的具体问题还是过于庞大笨拙,“重新发现社会”,就是恢复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共同体的敏感、灵活和丰富。一个理想的国家和社会关系,莫过于“我挑水来你浇园”,但如果这句歌词改成了“我挑水来我浇园,或者“只许我挑水,不许你浇园”,结果不但往往是空头支票下的无所作为,而且是民众在被长期剥夺公共事务参与权之后公共意识的萎缩。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指责国人冷漠。其实,一个长期被禁锢在轮椅上的人,我们很难指责他肌肉不够发达。现在,我们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时代,你不能以关爱的名义把一个人禁锢在轮椅上,因为轮椅上的人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双腿,他要站起来。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14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博士学习过程与体会!
热度 1 www053991 2011-1-17 09:21
在硕博心情版发了我读PhD的心路历程: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639052fpage=0view=highlight=page=1 在这里总结一下自己做科研时候的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吧,算不得什么经验,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目标也不一样。我尊重每一个人的个人习惯,我不会说谁谁谁应该怎么样,我只说我的事情和我的想法。我写出来给你看,如果能够帮助你,哪怕是一点点,也是我的开心,我从来没想过要说服谁。 我没有光鲜辉煌的科研经历,没有卓尔不群的科研能力。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着一颗平常心。我对自己唯一的要求是:努力,也就是创新。 老板语录: (1)对于博士课题,一开始不用想得非常系统,非常周详,如果中间哪一个环节打不通,后面就没什么意义。哪怕有一点点想法,就可以先做起来。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整个实验的掌控更到位以后,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做。一边做一边找后面的方向也来得及,关键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突破点,手头能做出东西。 (2)你先多看看文献,一定要多看,千万不用着急。对整个领域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才知道现在做到了什么水平,发展方向在哪里。了解现状,才能找到立足点;把握方向,才能找到创新点。磨刀不误砍柴功,多看两个月有用的文献比早做两个月没用的实验要靠谱的多。 (3)一定要从合成做起,不管后面能够做到多高的层次,基础要打牢,合成一定要会。不然现在是能发几篇高IF的文章,以后出去工作不一定找的到,对你的长期个人发展不一定是件好事情。 (4)你的课题你肯定比我了解,有什么想法和问题随时可以找我讨论。讨论想法的时候最好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我可以帮助你论证它的可行性。讨论问题的时候最好拿出具体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而不是你觉得。实验做成功了要归纳总结实验条件,重复性验证一两次;实验做失败了要逐一分析实验条件,找出有可能造成结果失败的原因,再调整实验条件。如果实验条件无法调整,怎么做都失败,那就是整个实验方案有问题,更大层面上,可能实验思路有问题。从小到大,一一分析。 (5)我作为导师的作用不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是你告诉我你想做什么,你想怎么做,你希望我帮助你做什么,怎么做。我用我的经验帮助你分析:你想做的东西有多少可行性,你打算用的方法有多少可操作性。我肯定没有你了解你的课题,我只会给建议。我会用我的资源和能力,尽最大的努力给你客观条件的支持,但同时我首先会判断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对你们没有个人的要求,要求永远是你们自己给自己的。(这句话只适用博士。) (6)师生彼此之间要多交流,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你就提,互相沟通和讨论对方都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我看文献的时间很少,接受新事物比你们要慢,很多科研进展需要你们来告诉我;我的经验比你们要丰富,判断力要更准确一些,很多想法和问题能够给你们比较准确的建议。不只是科研,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和我讨论。 (6)你只要有paper,你们就尽快发出去,只要paer发够,工作量足够,我就会同意你们毕业。我不会故意多留你们一年半年,你们心里不乐意就不会好好干活,不好好干活我也不乐意,造成师生间心里敌对情绪,完全没有必要。现在是师生,是朋友,以后可能就是同行,是合作伙伴,是双赢的事情。 明确客观条件——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和个人的能力水平: 我们实验室的条件有限,没有什么高精尖的仪器。我就知道做那些赶时髦赶新潮的东西我不会有什么优势,那些东西必须要有强大的资金和硬件支持。我老板最大的优势是人品和学识,而不是经费和仪器。我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很一般,必须要从非常基础和草根的合成做起,自己一步一步往上走,而不是去跟最新最热的东西,没准能够另辟奚径,做出点好东西。 实施实验方案: (1)前期找方向的时候: 我看了大量的文献,很大量的文献,我看文献确实很快,非常快。 打开文献先看Experimetal制备路线图,没图的就大致看看制备部分,没什么新意的直接pass,觉得不错的思路再看Introduction有什么应用背景,和我们差的太远的没什么实际应用价值的直接pass。剩下来的就是精品了,是展开实验的基础。 (2)中期做实验的时候: 做实验之前: 在我同学第一学期都进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我在上课和看文献。我一直在了解整个科研学术界的现状,然后寻找合适自己的方向,我不是在找我想要做什么,而是在找我能够做什么。在动手做实验之前,这个过程我坚持了七个月,我面对了所有的质疑,是因为我的老板很一直很相信我,尽管我只和他讨论过两次,每次也只有十分钟。 精读就是要前期保留下来的文献,关键是要把Experimetal里的每一步操作步骤吃透,加料顺序,用什么溶剂,什么温度,反应多长时间。有的东西可自己灵活处理,不完全按照文献里面来,也做得出,或者效果会更好;有的东西安全按照文献来,也不一定能做得出。区别在于要搞清楚其中每一步的道理,才能知道什么可以改动,什么必须不能改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国国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不是生搬硬套苏联工人阶级直接夺取政权。做实验和政治,说的就是一个道理。 做实验之中: 实验中会遇到很随机的操作性的问题,先动脑筋想想要怎么办,不要一有问题就放弃或者去找文献,对我来说文献的作用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启发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自己能够解决问题,不用去找文献。实在解决不了,再去问别人或者找文献。 比如我那天准备蒸馏溶剂,结果溶剂瓶盖打不开,我折腾半天。我终于意识到这瓶DMF非暴力不合作的本质,直接开展武装斗争夺取DMF的倒出权,在瓶盖上戳了个窟窿,搞定。事实证明,在实验中装装淑女有时候是没啥用的,运用劳动人民的方法,不管开盖戳窟窿,倒出DMF就是好方法。做实验和改革开放,说的还是一个道理。 做实验之后: 实验要是成功了,就总结经验;不成功的话,还是要返回去考虑实验之前的问题。 下手之前要把整个实验步骤规划清楚,考虑周详,尽量让每一个环节不会因为自己人为的操作失误而出错,这样哪怕实验出了问题,也不是随机的操作问题,而是设计思路上哪一个环节需要调整。控制了自己的操作因素,就缩小了错误的范围,在实验思路上再进行分析,哪些是可以自己调控的因素,哪些是自己不可以调控的因素,尽量让可控性单一化,或者简单化。 比如说我现在的实验,对浓度和温度就很敏感,但每一个分子就是一个微反应器,我除了宏观上可以控制温度之外,微观尺度的温度是没法调控的,所以我把宏观的温度保持一个合适的水平就好。我更多的能做的就是调控加料的浓度,变量单一化了,不管配比怎么变,一般的实验失败不会超过两次,三次基本上就能够做成功。如果一直不成功,这个实验我就放弃,不是因为做不成这个实验,而是因为它的决定因素,是目前的我不可控的,是目前的实验条件不允许的。随机的等待实验结果,这种事情,我觉得重复性太差,我没有把握,也不靠谱。 做实验失败不要紧,关键是每一次失败的操作离成功的距离,必须是收敛的,而不是震荡的,甚至是发散的。至于是二分法,简单迭代法,牛顿迭代法还是J法,GC法,这个就得看习惯了,当然收敛的速度是0阶,1阶,还是2阶,3阶,这个就得看能力了。做实验和数值分析,说的也是一个道理。 (3)后期 表征和写paper。 我个人始终觉得,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我觉的最牛的paper应该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想要说的问题说清楚,所以在我看来,只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表征,而不是能做的全做了,没有取舍。针对introduction里科研和应用前景,把自己的工作中有价值的东西说明清楚,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当然要说明的尽量深刻,尽量全面。而不是有什么好仪器一起全上,花里胡哨的一通全表征上,花钱花时间花精力不说,关键是没有太多的意义,也不低碳。 文章能不能发,看introduction,发什么档次,看conclusion,这两个东西加起来,是idea。好文章,大部分还是要看idea,而characterization,永远只会是为idea服务的。我不否认没有好的characterzation,发不出好文章,只有好的characterization,而没有好的idea,有时候也能发好文章,但我更想说的是,这只会让我们躺在好的仪器上和过去的paper功劳簿上停止不前,是不可能走得太远的,因为仪器这个东西,总有一天会被别人赶上,代替,甚至是超越。 我见到很多paper,作者整一堆很炫的仪器,找一个炒烂了的东西,做一些看上去很美的数据,发一篇高高在上的IF大作,这些也只是一时的虚名,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有一天会被扔在垃圾箱里。这些都无所谓,起码曾经有过过去,有过高高在上的成绩。最可怕的是作者还糊里糊涂的站在过去的IF大作上在纠结未来在哪里,那只会一天一天的被所有人遗忘,这个世界最冷酷的事情不是被人骂,而是被冷漠的遗忘,这是最无能为力的事情。这些人最后被trash的时候还带着一副愤世嫉俗的表情,说一句”这个社会太现实,看不到我曾经的能力“。 我只想说,这真的怪不得别人,这只是一个虚荣的人应该得到的结局。你都忘了自己在哪里,都忘了那些名噪一时的paper从publication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是过去,你的能力在那一天,已经停止不前,不再有什么新的意义。你只愿意站在过去,那是你的选择,所有人都不会理你,但你要想抱着那几篇paper以为是永恒的现在,那只能是被抛弃,仍然不会有人理你,而且会有更多的人不理你。 不要跟我说要足够理性,我不觉得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任何黑暗面叫做理性,谁都看得到,谁都很理性。而为何你天天在抱怨,而有人一句话不说只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是理性的升级版,2.0版,他们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懂得用高阶收敛法去抓住耗子,而不是在想做黑猫还是白猫,这个世界的黑暗在哪里。 真正的聪明人从来都不去想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而是想我手里有什么资源,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付出的是价,创造的是性,他们考虑的,永远是性价比。自己付不出那个高能力的价格,就永远不要想那个高品质的个性。想想也可以,想完了就洗洗睡吧,得不到也买不起。 这个世界,真正唯一的真理就是绝对运动。或者说是我们天天听到的两个字:创新。我承认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很多问题,我看得到我不会否认,但对于我,永远不会在意。因为我知道,创新不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拥有的能力和权利,而是我想要跟上这个社会不被抛弃,应该做的事情,换句话说,是义务,像刘大脑袋说的一样——必须滴。因为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时时刻刻在创新。如果我不想着怎么样修缮自己,永远抱着过去的背景,以为那永远是现在,那就是我活该被这个社会抛弃,因为马克思曾经批判过,我也认真学习过,这个想法,叫做机械唯物主义。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不可能一辈子抱着一个背景。从paper被publication的那一天起,它就不属于我了,而是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我凭什么还以为那是我的东西,我不会做这种自寻烦恼的事情。我会忘记这篇paper,因为这篇paper从compose到accomplish,已经在我的心里,谁都拿不走。就像是陈道明先生引用钱钟书先生的那句话表达的意思,鸡蛋我可以无私的给你看见,至于那只会下蛋的鸡,你看到了也是拿不走的。 科研说来说去,无非是那两个炒烂了的字”创新“。我不知道有几多人真正明白它的意义,几千年炒烂了的东西还在继续在炒,只有一个原因,它是真正的真理,值得我们顶礼膜拜的真理。创新有两层含义:人本身的创新和对社会的创新。前者是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必然。 只有愿意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才会永远前进,尽管可能很卑微,可能很渺小,但是一天一天都是在创新自己,这并非是没有意义。就像是数学中当n趋进于无穷大时,a/n(a是实数)的极限是0,(a/n)*n的极限就是a,至于a是正是负是零,正多少,负多少,我只能说那是我们每一天,想了什么问题,做了什么事情。我没有能力告诉谁应该想的问题和应该做的事情,我只知道我自己,我该想的是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和理性的分析,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我该做的事情就是想完以后,按照分析的结果提高浓度或是减小浓度,去收敛我的实验结果。 我很简单,只愿意简单,也一直都会简单:不想过去,不想未来。我只是知道,我要让自己的那个a是正数就好,如果可以,我会学着让它越来越正,仅此而已。我唯一想的事情,就是时刻对自己耳提面命,此刻我的a是不是正数;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坚持下去。只要我在前进中一点一点的积累,就有量变引起质变的那一天。没看到质变,是因为我经历的磨炼还不够,我必须付出的努力还不够,坚持还不够,我更应该坚定信心去创新自己,去等待那个质变的来临。等质变到来的那一天,就叫做创新社会。那一天来到的时候,我仍然只会记得一件事,你们看到的我创新出来的社会,已经不属于我了;只是那个创新的过程,早就刻在我的心里,那才是我真正拥有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内心。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一个成功的人应受的折磨和应得的收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量变引起质变,诚不我欺,我们只能看到别人的质变,却偏偏忘了别人自己才能看到的量变。 师兄说,我有优秀的科研能力;师弟说,我有良好的交际能力。我说,我没有像样的科研成果,只有一个实验室的交际圈,却能够证明在身边每一个人的心里,是我莫大的荣幸,在我看来是最珍贵的肯定。我谢谢他们,这些话我只会遗忘在脑海里,而感谢会一直记在心里。 此刻我心里记得的事情,是最近要加紧做这一个体系的实验,争取下个月做完。这两个月得关注一下最近的文献,再翻翻过去的文献,把新的想法拟出一个思路跟老板讨论。还要带小弟做实验,还要指导他写开题报告。过两天给妈妈打一个电话聊几句,问她要不要买喜欢的紫澜门的大衣或者想在淘宝上买什么东西,晚上和闺蜜一起逛街吃饭聊天,还要给师妹带她喜欢吃的85度C,有空就关注下上次看上的那件羽绒服有没有打3折的消息…… 别人问我几时毕业,几时嫁出去,我只能笑笑说,不知道,等到时候我一定会告诉你,谢谢你的关心。 有人说我有能力,其实我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就是我的能力。 有人说我很真实,其实我不知道真实的自己在哪里。也许从来没真正想过自己要什么,就是真实的我自己。 我从来都很简单,只是自己,从来都不会变,变的只是背后的时光里别人眼里的自己。 我和老板说,我就是一个催化剂。他说他也是。我说其实谁都是。他说对这个世界来说,人人都是。 喜欢谢安琪 Kay的《年度之歌》 曾经攀上的天梯 曾经拥抱的身体 曾经在乎一切 被突然摧毁 霎那比沙更细 良夜美景没原因出了轨 来让我知一切皆可放低 还是百载未逢的美丽 得到过又促逝 也有一种智慧 全年度有几多首歌 给天天的播 给你最愉快的消磨 流行是一首窝心的歌 突然间说过就过 谁曾是你这一首歌 你记不清楚 我看著你离座 真高兴给你爱护过 根本你不欠我甚么 曾经拥有的春季 曾经走过的谷底 人生是场轻梯 忽高也忽低 不输气势 全年度有几多首歌 给天天的播 给你最愉快的消磨 流行是一首窝心的歌 突然间说过就过 谁曾是你这一首歌 你记不清楚 我看著你离座 很高兴因你灿烂过 高峰过总会有下坡 回忆装满的抽屉 时光机里的光辉 人生艳如花卉 但限时美丽 一览始终无遗 回望昨天剧场深不见底 还是有几幕曾好好发挥 还愿我懂下台的美丽 鞠躬了就退位 起码得到敬礼 谁又妄想一曲一世 让人忠心到底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641921fpage=1
2281 次阅读|1 个评论
回望5.12,一个普通人的后地震生活
longfo 2010-5-11 08:32
2008年的5月12号,天气不是很热,我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突然接到电话,说是上海有地震了,我们楼都没有感觉,当时笑笑算是过去了。不想,这地震竟是如此规模,超出了想象。 接着,上海市奥运会火炬传递新闻媒体中心要求我去做志愿者,这中间隔了多长时间已经忘记了,反正一连几天就感觉地震已经过去了一样,小地震而已。随后,我就去奥运会火炬传递新闻媒体中心做志愿者了。就在这时候,地震的消息铺天盖地的来了。我才知道,地震造成的危害原来这么厉害,生活就被打乱了。 当时华山医院迅速组建了医疗救援队赶赴灾区,我和辅导员协商以后也报名参加了抗震志愿者。随后反馈的消息更触目惊心,让人悲痛欲绝。因为灾区条件恶劣,我也一直没有能如愿到灾区参与救灾活动。 因为汶川大地震,上海的火炬传递时间延期。期间,电视上面,电脑上面没有了彩色,全国悲恸,举国哀掉。我还参与了捐款,虽然不多但也代表了自己的一点心意。 接着火炬传递继续,火炬传递那天下着小雨,大家因为汶川地震心情一直很沉重。 后来,我打算报名参加浙江某大学组织的心理慰问志愿者,因为我在学校里面也从事心理工作,而且在急诊上也干过很长时间,多少了解伤员的心理状况。后来奥运会新闻中心让我担任志愿者的主管工作,再加上我的实验要在暑假开始,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些事情都是很惋惜的,一直没能为地震灾区人民做点什么。 2009年西部计划招人,里面有对口支援都江堰的灾区重建,我也报名了,希望可以做点贡献,后来被分配到重庆到一个基层卫生院做赤脚医生,再后来到了重庆又被分配到綦江县委宣传部分管文艺工作。 在重庆期间,我一直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先后和都江堰的志愿者分享中小学教育心得,我对于都江堰的失学儿童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后来我又联系上海优爱助盲协会等公益组织和都江堰当地志愿者团体,希望可以解决当地突然致残人士的心理和生活问题,这个项目正在接洽中,如果做成的话,倒也是很高兴的事情。 对于地震灾区,除了那点捐款,我实在做得够少,但是一直关注,前段时间又发生了玉树地震,我们做的就更少了。我在西部,在这里我发现问题就呼吁,就付诸实践,虽然取得的成就不大,主要是新闻不关注我的工作,现在大家都做轰动效应,不是好事情,我想从个人做起,不吵不闹,扎扎实实干事,无论发生什么灾难,手联手心连心,一切都是纸老虎。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低碳——离我们普通百姓的实际生活还很遥远
edwina 2010-4-14 10:25
低碳是黑色阴谋离百姓还很遥远 2010-4-10《安家》杂志 今年以来低碳正被媒体炒作,席卷整个中国,特别在房地产领域,低碳概念的住宅正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从现在开始生态住宅和低碳概念将成为房地产开发的常态,没有这样理念所开发的楼盘将被市场所抛弃,未来低碳住宅将是房地产开发的大势所趋。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超越历史条件的大跃进,反而会导致社会的大后退。 确实在近几年里不少开发商用力打造低碳住宅,特别是一些高档楼盘在空气的净化与节能上,大量的高科技产品的投入运用,许多项目在低碳运用上的尝试还做得不错。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低碳概念上,说实在,在当前房价高企的时代,普通商品房还没能大量满足低薪消费者的时候,低碳经济还来的太早.事实上我国目前根本没有这种技术与科技实力,再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目前的科技整体实力,还尚未达到能够足以支撑全国性的低碳经济大力发展的程度,要全民大搞低碳经济似乎有点一夜回到当年的大跃进时代。 中国是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平均GDP水平在世界排名还很低。我们的普通百姓关心的是每天的衣食住行,在大部分人收入还很低下,担心的是如何保持一份稳定的工作,期盼着通过努力拼搏,能够拥有自己一个小小的安乐窝。普通人本来天天就过着低碳的生活,阴雨天在家也不会开灯,空调万不得已不会奢侈打开,骑着自行车出门也不会给大气层制造麻烦,洗衣服用过的水还得拖地板。一切的一切是在低碳中过日子,在经济还没有发达到一个真正高度的时代,还让普通民众跟着提倡低碳生活有何意义呢? 在这轮全球金融危机中,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能够迅速摆脱困境,走出阴霾,这使得世界经济内核遭受严重的创伤,西方发达国家正好利用气候莫须有的问题,企图转移国内矛盾。去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大会就是一场闹剧,会议期间,欧盟与各小岛国、伞形集团(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和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国)三方出现了激烈对抗,由于意见严重分歧,最终也没达成共识。气候变暖的罪责与商品挂钩,正好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口实,全球变暖已成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而编造的气候灾难故事。既然他们是气候变暖作为幌子来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我们为何要在低碳上大规模行动呢?我们要研判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因为低碳来减缓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 有资料显示,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首先,国际科学界从未将温室气体认定为污染物。从科学上看,污染物是指既会对环境介质又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的物质,而以二氧化碳和甲烷为主的温室气体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其次,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增温的性质不同,大气污染物实际上起到的是降温作用。第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活动、人与动物的呼吸运动和农牧业活动。 发展低碳经济是西方国家制造的黑色阴谋,妄想多收取碳关税,以此来遏制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他们自己宣扬碳排放导致气温升,是为了自己对自己国家老百姓多收税,是收税的借口。以莫须有的故事,莫须有的科学结论,扼杀一个生机勃勃的经济体。我们岂能上这轮黑色阴谋的当, 当年他们就是这样谋杀日本的,明明就是提高成本,还说什么环保,他们是经历过了低成本的发展阶段,非让我们超越历史条件来发展低碳,等于将我们的经济逼上断头台。低碳好是好,但我们要量力而行,我们还是扎扎实实得搞好自己的经济,增加百姓的各类社会保障,少一点虚的概念,低碳离我们普通百姓的实际生活还很遥远。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1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要急着见“领导”?
ljxm 2009-2-12 15:02
在 中国可能任何人多急切见到“领导”,不同“层次”的人们要见不同“级别”的“领导”。越级不行,在中国越级不行。“领导者”“冒号”也,是相声演员的著名结论。有了“领导”接着有冒号,后面接着就是“指示”,对常人来说就是发表的“意见”,再说白一些,就是所说的“话”而已,不过如此,没有什么神秘的内容,越大的“冒号”后面的|“语言越是”平常话”越是“小冒号”后面的话越是“具体一些”,但是,任何层次的人都想听到比较高的“冒号”的语言,为什么?因为“领导”在“深闺”难得出来一次,大有看看”稀有动物“的感觉。不光是为了见,目的是为了用“冒号”。 看 到”领导”,古代人求个“墨宝”回家供上,奉若神灵。现代有录像、有录音,但是还要个“墨宝”,好用在宣传”画册“上,以抬高身价,更有甚者,可以招摇撞骗,既害了自己,也给”冒号“抹上不光彩的颜色.行政领导这样已不足为奇,可是中国的有“文化”的科技人员,也不知怎么也粘上这样的“恶习”,而且挖空心思有过而不及。呜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