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文社会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辞旧迎新、超越自我、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原则及其他
pww1380 2017-3-6 12:18
辞旧迎新、 超越自我、 21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原则及其他 ——博文网文微信阅读思考交流札记(61 ) 杨文祥 题记: 这是春节期间整理的 博文网文微信阅读思考交流札记 , 由于身处异乡,多有不便,至今才得以发布于此。 1. 在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我们送走了祸福难测,挑战严峻的猴年——英国脱欧、国际恐怖活动猖獗、台独势力在台湾卷土重来、孤立主义 - 民粹主义 - 狭隘民族主义这几股反全球化逆流凝聚的怪胎——特朗普现象在美国刮起的势不可挡的旋风 ...... 在迎新辞旧烟花的烟雾里,我们迎来了中国人对否极泰来,大吉大利的热切企盼的鸡年。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对我来说,最具有辞旧迎新意义的是老同学阮直用散文对春节 ——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的文化诠释和柏春对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从专业的角度上讲,本人对政治经济学的议论,纯属 “ 门外谈学 ”。然而,就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常识而言,本人深感柏春的理论创新,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锁住了理论创新的关键和起点。其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原创思想的延伸和深化,更为深入研究 21 世纪的中国和当今世界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的理论诠释与深入分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理论可能,尽管把这种理论可能转变为理论现实尚有大量的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有待于深化。 ——自由阮直《春节是家庭一年一次的大典》、关柏春《论政治经济学创新系列论文(总序、初论、再论、三论、四论)》阅读札记 2017 年 1 月 28 日 下午 15:32 2. 我们作为一个具有较大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 比超越世界更重要的是超越自我 。在 全面超越自我 之前奢谈超越世界,在理论上是空想,在实践上是好高骛远好大喜功。 人类历史上,古今中外,每一次主政者的好大喜功,其结局无一不演变为历史的遗恨与民族的灾难。 好在当下中国的高层决策团队对此具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不至于被某些 言过其实的过激言论 所误导。 ——参见杨文祥《“世界领袖”陷阱不可不防》评论回复 pww1380 2017-2-10 14:12 http://blog.gmw.cn/blog-136083-874471.html 3. 几个月前,在与老同学讨论 21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 在一个 正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逐步走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家 ,今日中国理论界如果不能 全面认识、接受并继承工业文明的精神成果 ,就不可能为 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 提供 具有科学价值的理论支持 ; 在 正在由工业文明逐步走向以 社会信息化、全球化进程 不断深化 为历史标志的 向信息文明转型 的当今世界 ,在推进全球化的信息文明建设实践与反全球化的恐怖主义、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潮与实践的激烈交锋中,当今世界的理论界如果不能 超越欧美发达国家和 ‘福利国家’在理论、制度、实践、文化诸方面的现实局限 ,就既不可能为西方世界走出现实困境提供理论武器,也不可能为人类把握自身命运,为世界走向未来提供 具有 21 世纪历史高度和信息文明文明高度的理性支持 ”。 本人的上述观点被柏春老同学归纳为 “ 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原则 ”。这一观点得到老同学的赞同与鼓励,十分欣慰。 上述这一《 理论创新原则 》就是指导本人日后学术实践的座右铭 。 ——文二班老同学微信交流札记 2016年8月; 2017年1月28日整理 4. 此文是从未来学——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角度 对信息文明所做的社会学理论诠释 。这样,此文的基本理论内涵必然与本人于 2003 年在博士论文《信息资源价值研究》初稿中提出,而后在 2007 年出版的《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加以完善的 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 具有内在的联系和相通之处。 因此可以说, 此文是本人 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 的一件跨学科的学术佐证 。 ——网文 2017-01-31 黄莺《未来社会的三大趋势:虚拟、共享、自由(深度好文)》阅读札记 2017年2月1日 下午 13:04 5. 飞虎队 的记忆 ——抗日战争时期的悠悠往事,历史上曾经的中美友谊象征。 ——网文 2017-02-01 历史屋《美国飞虎队队员:她是我70年来最想找到的中国女孩》阅读札记 2017年2月1日 下午 13:04 6. 三十岁以后,值不值得去读博,关键在于当事者本人的价值抉择。 本人就是在评聘正教授多年后,基于进一步求学深造的渴望才攻读的博士学位。 ——彭真明博文《三十岁后,值不值得去读博》评论与阅读札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5437do=blogid=1031244 杨文祥 2017-2-10 08:55 7. 《西游伏妖篇》独辟蹊径,对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深度的阐释。 ——网文 2017-01-31 罗定权 心之力BOOK读书会《西游伏妖篇彩蛋分享——妖为何物?》阅读札记 2017年2月1日 下午 13:04 8. 《中国武学》——系统研究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开山之作。 ——网文 2017-01-31 19:46:00 来源:央广网 《武术典籍中国武学面世 武术界高度评价》阅读札记 2017年2月1日 下午 13:17 9. 科学技术不但是撬动地球的杠杆,而且是把梦幻转变为现实的魔棒。 ——网文 2017-01-28 纵横时事 《四维世界的照片,太震撼了!》阅读札记 2017 年 2 月 1 日 下午 13:36 10. 本人对一楼的评论意见不能苟同。 一个社会预测的结果是否科学、准确,最权威的检验在于未来社会现实的实际进展与演化,而不在于历史上有人曾经说了什么。 如果仅仅依靠历史人物的个人智慧和曾经的历史贡献就可以解决当今世界的所有问题,那么,今日还有一息尚存的人的现实存在除了苟活,就别无任何意义了。 ——杨学祥博文《 最糟糕的预期会像 1914 年:技术、经济、政治和自然周期 》评论与阅读札记 杨文祥 2017-2-16 13:4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033880
个人分类: 学坛杂俎|1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耗散结构理论用于人文社会科学
热度 2 lvnaiji 2016-7-11 08:57
吕乃基 20 世纪40年代后期的三论,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被称为新三论和自组织理论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以及超循环理论和突变论,大大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演化机制的认识。普里高金在研究非平衡态热力学中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这一理论对于研究社会和社会结构转型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可以简要列举如下: 1 .涨落导致有序 。涨落是对平衡位置的偏离。对于无机物来说,涨落是不稳定的源泉,是破坏结构的因素;而对有机物特别是生命体来说,涨落是有序的源泉,促使结构走向更加有序。这样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几近于无机物,至多死水微澜,涨落稍大便土崩瓦解。涨落可以有范围、频率和幅度,譬如微信群的大小、网友参与的频度,以及彼此交流的深度。涨落就是日新月异及不断丰富的社会生活,必将给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带来持续的和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后者转型,具有更有效和完善的组织与功能。 2 .选择通往未来 。当然涨落也会导致破坏,例如基因突变带来疾病,各种犯罪行为给社会和罪犯本人造成危害,因而涨落只是有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系统经由某种机制对要素的涨落进行选择,以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演化。这是有序的充分条件,涉及到社会结构转型的方向。在当前中国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由市场选择还是官员拍板,譬如不久前的一句名言:“共和国选择了你”。放眼世界,英国刚经历公投脱欧。选择权越来越成为更多事项的核心。 3 .非线性相互作用 。要素和要素通过非线性作用而彼此相干,于是各种涨落之间发生叠加。新的结构就是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同时也就“涌现”出新的功能。涨落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随机性,相关性越大,产生的分岔越多,也越可能发生巨涨落。非线性相互作用既存在于社会结构稳定之时,也发生于潜在的社会结构生成的过程中。例如在罗马帝国后期从城市返回乡间的庄园主,以及逃离城市和大道去庄园寻求庇护的平民,二者之间形成新的耦合。 4 .远离平衡态,形成巨涨落 。小涨落的叠加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巨涨落而远离平衡态。系统产生巨涨落就是在分岔图上走向分岔点。这首先表明,系统已经不可能退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系统只有远离平衡态才能克服“惯性回归力”。由上世纪末的“治理整顿”可见“惯性回归力”之巨大,时至今日,中国的惯性回归力依然强韧。其次,分岔点极其敏感,系统内外微小的变化都会导致系统巨大的变化。金融危机、英国脱欧,都是分岔,前者至今尚未平息,后者刚刚开始,又增添了前一个分岔的不确定性。远离平衡态就是社会结构转型的第三阶段,新结构(不论以渐变或是突变的方式)取代原有结构。 5 .环境的影响 。任何系统都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因而受到环境的影响,有可能吸收环境的负熵以克服自身的熵增,系统才可望从无序走向有序。与此同时,输出负熵的一方,有可能熵增而走向无序。西欧的崛起吸收了殖民地的负熵,中国东部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以西部和农村的落后为代价。 分岔图是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强大的解释功能。 1. 偶然与必然 事物的发展并非必然和线性,而是充满偶然与分岔。 系统在两个分岔点之间的过程基本上是必然的,而在分岔点上由于上述敏感性则受种种偶然因素的影响,究竟进入那一个分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朝鲜战争之所以对中国发展道路影响如此巨大,在相当程度上在于其发生在第二次社会结构转型刚尘埃落定,发生于中国在耗散结构理论的分岔图上刚走出分岔之际,内部的各种因素尚未得到耦合,与世界的关系尚未确定,还有诸多选项之时就剥夺了中国的选择权。现在英国脱欧,此时此刻对于英国与欧盟来说,就是处于分岔点上,受到轻微作用就可能产生全局和长远的影响。 2. 历史与未来 在分岔点两侧,时间不可逆、不对称。在分岔点上,一旦克服惯性回归力而远离平衡态,系统就会进入某一个分岔,形成新的平衡而稳定下来,就不可能退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也不可能退回到分岔点再进入另一条分岔。站在任一时刻t回顾历史,走过的路历历在目,而展望未来,前途有无限的可能性。这就是那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历史与未来不对称,历史向未来敞开大门。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是,在分岔图上几乎是一条直线,前后对称,没有变化,如同心脏停止跳动的心电图。 分岔点具有记忆。走过的路越多,改变的可能性越小,这就是路径锁定,甚至就是牛顿的惯性定律。中国以历史悠久引以为豪,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历史的重负。 3. 分岔与选择 社会的进步主要不在于高铁里程,不在于GDP,而是在于是否具有并容纳更多的分岔,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经济上的垄断和观念上的一律,剥夺、压缩了个人的选择空间。反过来,个人面对越来越多的分岔,是否具有选择能力,则成为个人高下的尺度。 4. 窗口期 时不待我。古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彼此很少交往,有些地方例如西欧可以几个世纪处于不确定状态;然而现在全球化再加上互联网,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悬而未决,留给地方、企业、个人的窗口期更短。 耗散结构理论(和其他自组织理论)能开启考察社会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新视角。博主曾试图以此分析中国的改革开放、全球化、金融危机,以及当前的世界与中国。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8569 次阅读|6 个评论
重提愿科学网成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精神家园
黄安年 2013-8-21 08:50
重提愿科学网成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精神家园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8 月 21 日 发布 科学网创办的初衷是期望成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精神家园。 科学网创办 6 年多来聚集了愈来愈多的自然科学界人士,同时也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人士的加盟。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自然科学内容和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内容的失衡现象,这是可以理解的 , 但是如果长期失衡以至出现跛鸭现象,那就很不利于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 科学与人文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替代。以为科学精神本身就包涵人文精神、或者人文精神从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是虚的、唯有科学精神才是实实在在的,等等见解,是很值得讨论清楚的话题。究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该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希望编辑部认真引导讨论。 更多的人文学者乐意加盟科学网是件好事 , 如果让人文学者望而却步,科学网成为单一的自然科学界的网站,恐怕不是一件好事,而且也违背了创办的初衷。 ************************ 愿科学网成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精神家园 已有 1268次阅读2008-12-2 07:55|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 愿科学网成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精神家园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年12月2日发布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文理分科实在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败笔,相比之下文理分科前的学生在整体上比起文理分科后的学生综合基础知识水准要高。尽管新世纪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大拓宽了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的范围,但是高考专业偏科选项的应试教育,未能改变文理分科和文理偏科状况,从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结构带来先天不足的弱点。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人才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综合基础知识准备,仅仅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方面的偏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是通才教育的平均发展论者,我们是主张全面扎实的基础教育论者。 科学网虽然主办单位是自然科学界的,然而科学网却在向着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精神家园目标前进,从这个角度讲,科学网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也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还是艺术科学领域的,科学网对于由于文理分科带来的知识缺失的网友是一个扬长补短的好课堂,对于还在基础阶段学习的青少年也是第二课堂, 愿科学网真正成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精神家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332 F01I-01 科学网大家庭 * 愿科学网成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精神家园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2 月 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9332 ) * 科学网博客需推动“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5 月 4 日 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9822 * 人文社科科学应当单列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7 月 15 日 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4035 * 科学网博客既要讲科学 , 也要讲人文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 月 23 日 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07241 * 再谈人文社科科学应当单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 月 24 日 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07299 * 再谈祝贺我国文艺学首席专家童庆炳先生加盟科学网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0 月 17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23621.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1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袁伟时:从新文化运动的争议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histly 2013-4-18 07:31
袁 伟时:从新文化运动的争议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发布时间:2013-04-13 10:46 作者: 袁伟时 字号: 大 中 小 点击: 509次 思想文化欠债 有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是不是中国在思想文化上欠了全人类一笔大债?前一段都在聊,说中国要作为大国崛起。有些法国的报刊就说,你中国不是一个 思想输出国,现在还要向人家学习,谈什么大国 。 我认为他们讲的是实话、真话。百年来中国没有出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大思想家,能够影响人类进程的思想家。近200多年,中国的历史那么曲折,全世界很多社会改革方案都到中国来实验 。 再加上我们的毛泽东同志胆子很大,做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实验;到后来邓小平扭转了历史行程,又有很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曲折 、 复杂的变化里面,我想有很多内容需要总结,需要从中上升到理论。但这个工作应该讲做得很差,没有真正出一些很重要的学术成果 。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中国的学界,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界对人类欠债。这个总结工作必须做;不然的话很可能重蹈覆辙 。 当然不一定是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但是会有很多类似的错误出现。 面对这个任务,广东人文社会科学能不能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个很难讲。虽然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但是学术上应该讲是比较后进的地方,左的势力很大,守旧的东西很多,真真正正敢开拓的很少见 。 要寄希望于比我年轻的学者们。我抛砖引玉提出问题。为什么选这个题目,主要的原因在这个地方。 我提出这个报告的原因,还在于最近看了一些东西,感到非常奇怪,非常震惊,老在想: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些玩艺? 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表明中国社会在进步,多元的观点可以发表,这是大好事。但是有一些观点出在什么地方呢?出在北京大学的法学院,这是完全出乎预料的 。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最近发表的鼓吹国家主义的几篇文章,值得找来看看。 其中一篇是北大法学院的教授 强世功 写的。他提出“中国宪政的特色就是党政军三位一体主席制”, 一看题目就非常惹人注目 。 请注意,这里讨论的是宪政问题,不是讨论什么人可以领导党政军。 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宣告“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这是现代宪政和法学常识。各国宪政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学者,你说我要推翻现代宪政理论,得拿出经得起推敲的东西来 。 要另外建一个宪政和法学理论体系,非常伟大,应该热烈欢迎,期待他做出这样的贡献。但是他讲的是什么东西呢? 在中国讲主席领导下三位一体,一点也不新鲜,不过是明目张胆恢复改革开放以前的个人凌驾于集体以上的体制 。 这不是要把国家主席推到炉火上烤吗?理论上站得住吗?实践上会带来什么后果?堂堂的北大法学院教授提出这样的理论,我感到很震惊 。 中国学术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下面我想就新文化运动研究中几个比较大的争议提出一些意见,也许有助于大家思考。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首先,什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 中国新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逐步形成的世界现代文化的延伸,是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先导。这个定义蕴含三点要义:1 . 中国传统社会无力自行转化为现代社会。2.中西文化有很大的落差。3 . 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在西方,是它的文化传统、社会条件结合,促成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现代社会制度的建立。 过去流行一个观点,假如没有外敌入侵,中国会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论断已被历史事实否定了。上一世纪五零年代开始,为了“注经”吧,很多历史学家起劲地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参与的人很多,出了好多书,不少人靠这个评上了教授 。 不幸,从整体看绝大部分是印刷垃圾,浪费了不少史家的青春。原因在于不敢冲破思想牢笼,没有认真研究中西社会差别,也没有认真读马、恩 。 马克思老早就讲过,作为资本的因素,资本主义的经济成份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全世界都有;中国先秦殷商,就有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 但一个传统社会要转变为现代社会或者是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简单的经济成份问题,而是社会条件允许不允许把这些经济因素转变为完整的现代社会制度? 中国传统社会没有分封制,没有司法独立和地方自治,众多因素结合起来,它不可能自行转化为一个现代社会 。 这个论断首先是由顾准作出的 。 一些史家不会像顾准那样思考问题,比较中西社会,学术方向搞错了。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还有一个前提: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距。这样讲是不是妄自菲薄呢?不,是面对现实 。 中国传统文化有它自己的杰出成就,有些成就到现在还在起作用,比如中医,而且它是永远消灭不了的。又比如中国史学典籍的丰富,中国诗词的成就,我想是其它国家很难比美的 。 又如独特的思想资源,丰富的伦理思想,如此等等都不能否定。但另一方面,从理论思维领域,中国古代思想有很大缺陷 。 轴心时代——我们的春秋战国时代,大致相当于古希腊。中国有没有政治学的观点?有,各种各样治国安邦的主张都有,但我们没有出现古希腊苏格拉底 、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样完整的理论 。 我国古代数学有很多成就,但偏重于实际运算,没有上升为完整理论。我们没有《几何原本》那样完整的几何学。中国有逻辑思想的萌芽,一些学者还在《墨子》里面寻找中国逻辑学的起源,但是有一条学术界是推翻不了的,中国没有发展出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 。 孟子他们论证问题就是不讲逻辑的。例如:“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 。 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1 一下子就下结论:这是无父无君,没有逻辑论证过程。科举制度建立以后,我国知识阶层无需接受的数学教育;数学 、 天文,是少数人的专门学问。西方中世纪讲七艺,是知识层一定要学的,其中一项就辩论,实际上是逻辑课程。他们有数学课,有法律课,这在中国的古代教育里面都是没有的。为什么后来中国不能产生近代科学?那跟我们的教育传统有关系 。 古代落后了,在一些很重要的方面落后了。承不承认?作为学者面对这些事实,不能不承认 。 它不是价值判断问题。世界上所有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但是在某一个方面,文化成就和学术,不能讲就没有高低之分了 。 17世纪,英国革命爆发了。恰恰这个时候满清入关,1644年,同一个年代,建立起大清帝国。大家分道扬镖,走的路完全不同。 17、18世纪三个大革命中诞生的三个文件很重要。 英国革命的《权利请愿书》;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大革命继承、总结了英美革命的思想成果,提出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共十七条,西方有的学者提出它有这点、那点不足,我认为就基本方面而言,它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东西 。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这个结论推翻不了吧。“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无罪推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 、 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等等。这些有什么不对?这三大文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成果 。 为什么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过去说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但现在史学界多数人同意的结论是相反的 。 正是因为英国确立了比较先进的社会制度,才提供了产业革命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制度环境 。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C·诺斯说得好: “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尽管火药 、 指南针、优良的船舶设计、印刷术和纸张在西欧的扩张中起了作用,但结果却很不相同。与产业革命相联系的技术变化要求事先建立一套产权,以提高发明和创新的私人收益率 。 ” 产权得到比较充分的保障,经济自由、公民的自由得到比较充分的保障,那样的环境推动了产业革命 。 用另一诺贝尔经济学奖(1973年)得主哈耶克的话来说是: “英国人在18世纪所享有的无可争议的个人自由造就了一种空前的物质繁荣”。 个人自由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中国人的切身经验也证明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结论 。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无非是改革僵化的制度,逐步扩大了公民的经济自由。上述三个大革命产生的三个文件内容就是公民的自由诉求及其制度保障 。 我们有没有差距?我们为什么从19世纪鸦片战争以后追求富强始终受到挫折?说到底是强大的封闭堡垒,思想和制度的堡垒,不愿意接受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 。 文明在继续前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争论非常激烈:人类往何处去?苏联的建立提供了一个答案,过去认为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阶段,现在看来是一个噩梦 。 历史证明苏联走的那条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代价非常沉重。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希特勒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也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同样是人类的灾难 。 这些都是事实判断。 面对这两个国家的实践和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提出四大自由。它是第二大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旗帜 。 中国共产党也明确表态认同四大自由。1945年9月27日路透社记者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界说为何?”毛泽东主席的回答是: “‘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 、 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 。 ” 什么是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和不虞匮乏的自由 。 前两个自由是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思想的结晶 。 后两个自由,是社会主义实验正面和负面经验的总结 。希特勒的种族屠杀是大恐怖,他还搞意识形态恐怖。苏联搞的也是恐怖统治。克格勃怎么监视老百姓众所周知,社会精英包括知识阶层和党政军高级干部被监视 、 被屠杀触目惊心。罗斯福提倡免于恐惧的自由,是针对所谓社会主义的实验,对它的负面东西作出回应。社会主义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一定会实现的。免于匮乏的自由就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各个领域都应该有比资本主义更大的自由,包括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在工人运动的威胁下,俾斯麦德国开始建立福利制度 。 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社会在福利方面有很多建树。1929年的大危机以后,罗斯福提出不虞匮乏的自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要求 。 社会主义理想是对的,但是路径选择不同,后果有很大的差别。 page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过各国政治家和人文、社会学家共同研究,联合国接连制定了几个文件和公约,主要有: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1966年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1997、1998年,中国政府先后在这两个公约上签了字,这就是承认它的基本内容是正确的 。 中国人应该认真读读《世界人权宣言》的序言: “鉴于对人权的无视和污蔑已发展为野蛮暴行,这些暴行玷污了人类的良心,而一个人人享有言论和信仰自由并免于恐惧和匮乏的世界的来临,已被宣布为普通人民的最高愿望;鉴于为使人类不致迫不得已铤而走险对暴政和压迫进行反叛,有必要使人权受法治的保护” 。 掷地有声!这些话凝聚了历史智慧,每一个公民特别是知识阶层应该铭记在心。 这些就构成人类文明的新高度。这是又一个高峰。 回顾人类的历史,要是遵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个人权文件走下去,可以避免很多灾难。否则就会造成对国家、特别是老百姓的福祉很大的损伤。 新文化运动无非就是传播现代文明的成就。 新文化运动的分期 广义上来看,中国新文化运动起源于鸦片战争前。1833年,德国传教士郭实猎在广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杂志:《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介绍世界的先进文化,不但介绍他们的科学技术 、 而且介绍他们的社会制度。其中最精彩的,是介绍了英国的国会制度 、 他们的法治。说这些国家有“国之公会”,就是国会;这些国家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行法治,君主和老百姓都都要受法律的制约 。 为什么要有法治?为什么要有国会?核心是人有自主之权,每一个公民都有自由。 此后,不断有西方传教士在思想文化领域努力耕耘。他们办的《万国公报》成为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重要窗口 。 中国人也做出自己的回应。那个时候,从魏源到王韬,他们都察觉到中国的文明落后了。魏源在《海国图志》的绪论《筹海篇》和按语中都提出这个问题。谈到国家领导人选举的时候,他说我们古代理想的境界三代之治在美国实现了 。 他还提出一系列改革自己国家的主张,包括在虎门划出类似特区的一个地区,让外国到那里投资,中国商人也可以在那边办厂;不但办军事工业,还要办民用工业;但是不要官僚过多插手 。 这些思想都是很先进的 。 后来王韬在英国和法国考察,给他亲友的信中认为中国不但科学技术落后了,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道”——文化、道德 、 教化也落后了。实地看看人家的生活和社会状况,比较一下,差距非常明显。 70年代,王韬在香港办《循环日报》传播新的文化,新的观念。但甲午战争前,整个新文化传播工作还处在萌芽阶段,主力是西方传教士 。 第二阶段,从甲午战败到辛亥革命前,以严复、康、梁为思想领袖开展了第一次群众性的启蒙运动,传播新文明的责任从外国的传教士转到中国的思想家手上。 甲午战败后,必须回答为什么中国会被日本打败?严复大喝一声,“国贵自主 、 人贵自由”,国家兴旺不兴旺盛衰关键在“自由不自由” 。 我想整个二十世纪,我们多数思想家没有达到严复的高度,现在很多所谓知识分子,也没有达到这个高度。追求国家独立——国贵自主,没问题,普遍认同 。 关键是人贵自由。懂不懂得这一条?很多新左派的朋友,很多民族主义者,就不懂得这一条。国家盛衰的关键在自由不自由,这里讲的是公民自由不自由。孙中山也不懂得这点 。 他讲中国公民的个人自由太多了,现在要的是国家自由。所谓国家自由是什么呢?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不通的。 马克思指出,所谓国家自由就是国家可以自由侵犯公民的权利 。真是一针见血 。 国家有独立问题,但是国家的管理机构——政府不能为所欲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要受到公民诉求的约束。 人的自由,人的解放是贯穿新文化运动全过程的基本诉求。离开这个基本点就无法理解19世纪以来的中国启蒙运动——广义的新文化运动 。 第三阶段,辛亥革命后到1927年,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其基本主张是人权与科学,从它创立开始就讲,两者是车之两轮 、 人之两翼,后来才将人权变成民主,变成民主与科学。但是即使讲民主与科学的时候也讲人权 。 科学指的是反对迷信,思维方法理性化,是与人的解放相联系的,不是所谓唯科学主义。想想后来俯伏在伟人脚下干了多少荒唐绝伦的事,就不会轻率地嘲笑个性解放了 。 第四阶段, 1927至1949年。 国民党建立了全国政权以后,知识阶层反抗它的专制统治,要求思想自由。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人权论争;40年代以《观察》为代表的思想文化抗争;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新篇章 。 第五阶段,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过中断,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文化运动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继续 。 我们现在还在做这个工作。只要承认中国的文化有差距 、 有落差,与《人权请愿书》、《独立宣言》、《公民权和人权宣言》、《世界人权宣言》等文件有差距,新文化运动就会继续 。 现在还应该加上一个欧盟的文件,世界走向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在这样一个形势下,对国家所处的地位重新思考,欧洲又一次走在全人类的前面,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仇恨,以法国 、 德国、英国三个国家的世代仇恨化解为契机,成立了欧盟。尽管有曲折,但是它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新高度 。 这就是我们的差距,中国人的学习任务还没有完成。 注视当前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我们的学术界、思想文化界现在是什么态度呢?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这个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的人恐怕不是太多。相对来讲,另外一种声音非常尖锐。 比如,这几年甘阳提出一个主张:我们要进行第二次思想解放 。 第一次思想解放我们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的市场经济;第二次思想解放就要从西方解放出来 。 中国不要建立现代国家,中国要建立文明国家,把国家建立在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基础上。更具体讲就是要继承三个传统,建立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 。 非常精彩,要是实现我们都变为孔老夫子的信徒。但是你要推敲一下,几千年的中国文明能给中国带来一个现代社会吗?这不用讨论 。 甘阳是留学回来的,政治学常识应该学过。他提出这个理论,就是向现代政治学挑战。他的这个理论要是成立,整个政治学理论要重写。 一个这样重大的争议摆在我们面前。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向何处去? 他的主张有理论,有论证。比如他说土耳其想融入西方,西方不承认它,另一方面它丢掉了伊斯兰传统,搞得国内也分裂了 。 这里面牵涉到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一些学者常常是眼界和学术基础受到限制,懂中国历史的不懂世界历史。土耳其的历史是不是他讲的这样的状况?我们就要回答,土耳其的道路对还是不对,坚持政教分离对还是不对?你光是说它不对不行,要拿出学术成果来 。 另外他讲,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以后就讲到要警惕土耳其的道路,要回到中华的文明。但是那一段是梁启超思想走弯路的时期 。 他要作为一个参政党的代表去参与袁世凯的政权,反而被袁世凯利用。最后他起来反抗, 但他前面和袁世凯合作,政治上没有起到反对党的作用,作为一个不伦不类的参政党,起了粉饰袁世凯统治的作用 。 他提出这些思想文化主张事先与袁世凯有默契,是为他的政治行为服务的。要拿出东西来证明他这样讲是对民国初年的历史无知 。 基于义愤、讨厌他远远不够,要拿出学术的成果证明他的东西不对。 他说要继承三个传统,即几千年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传统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传统。改革开放前毛泽东的传统要,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的传统也要 。 从他来讲他有他的逻辑,有学术上的挑战。学术界要作出回答 。 他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传统就是平等 ,我们要继承这些。那个时候确实有过很多促进社会平等的措施,比如男女平等,从民国时候就开始了 。 查一查《民法》,保障婚姻自由、保障男女平等,不是人民共和国以后成立以后才有的,为什么你不说我继承国民政府的传统呢?要是说有新的内容,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的在哪里呢?经济领域,是计划经济,消灭私有财产, 这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没有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也没有的,你要继承吗? 在政治领域,是人民民主专政或者说无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平等是在全面专政的基础上来定义的,这个平等不给敌人,你要吗?谁是敌人是要按照最高指示来界定的,不是法律界定的,这个平等你要吗?然后 在思想文化领域,批判所谓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甚至自然科学领域也要反对资产阶级,要兴无灭资,由少数人控制学术文化 。 知识阶层中有平等吗?这个东西能够给中国的科学、文化带来繁荣 、 发展吗?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又有平等吗?所以 我认为他是信口开河,是经不起推敲的 。 他那个所谓 继承三个传统的 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 ,再进一步推敲问题就更多了。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为什么要用儒家来定义国家的性质?儒家定义国家的性质在学术上首先是对宪政理论的挑战 。 用一个民族中的一个流派的思想来定义一个国家,也是对世界经验的忽视。例如一些伊斯兰国家,政教合一,带来的是社会的动荡 、 教派的纷争,要不要走向这样的道路?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以汉族的传统文化作为立国的思想基础,那么,藏族文化和汉族不同,所以藏独分子提出要单独立国,新疆少数人要成立东土耳其斯坦,建立伊斯兰国家,岂不是有理了吗?所以我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主张 。 他说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继承它的“亲情”。太有趣了!哪一个民族不讲亲情?甘阳不是说要从西方思想解放出来吗?离开来自西方的现代法治观念讲亲情会带来什么?睁开眼睛看看陈水扁一家子和他的追随者吧!看看我们周围的太子 、 大少、衙内和大小官员的亲友故旧怎样以权谋私吧! page 3 但是诸如此类的主张提出来以后,没有受到足够的抵制,很少有人公开批评 。 这些主张同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建立开放而不是封闭的国家,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 思想文化要不要改造 争论里面提出的很多问题,不但来自新左派和民族主义,而且来自自由派内部。多年来有些朋友一再否定新文化运动, 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 这个观点是威斯康辛大学首先 林毓生 教授首创的。1988年林毓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传入中国,当时有两个学者写文章批判他,一个是王元化,还有一个是袁伟时 。 后来王元化先生改变了自己的主张,他在90年代一再反思;袁伟时则顽固不化,连续写文章和林毓生教授辩论。现在有些朋友继续提出这个问题,有道理吗?这里面有很复杂的理论,牵扯到很多学术问题 。 首先 从历史事实来讲,无产阶级文化革命起源是义和团 。用暴力摧毁文化,是从义和团开始的 。 其次,新文化运动不管一些人的意见是对还是不对,它是多元的,进行的方式是自由讨论,没有政府权力或社会暴力夹杂在里面 。 它的主张对还是不对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开拓了学术文化和言论自由的制度环境,拓展了自由空间 。 文化是在自由讨论、自由选择、自然更替中向前发展的。钱玄同提出废除汉字,没有人听他的 。 再从 实践后果来看看新文化运动 。 它唯一和权力结合的是通过全国教育会议的讨论,建议小学要以白话文为基本教材 ,政府接纳了这个建议 。 这是功德无量的成果。除了这个成果以外,各种现代人文社会科学都是以新文化运动为发展的契机,带来中国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还有文学艺术的大发展 。 说中国文化到这里就断裂了,没那么回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进入一个新阶段,硕果累累。而各种传统文化究竟是继续活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逐步成为只有研究者感兴趣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典藏,只要没有暴力介入,是公民自由选择带来的趋势,恐怕任何人都难以扭转 。 但是有很多学术问题需要回答。 第一.是不是凡是革命只能够搞政治革命,不能搞思想文化的革命;搞思想文化的革命必然带来灾难? 革命首先是政治革命,但是伴随着的必然是思想文化的变革。 任何国家的社会变革、政治变革都是以思想为先导的。 没有启蒙,没有思想作为先导,英国革命 、 法国革命乃至辛亥革命都是不可能的。这是历史事实。正如哈耶克说的: “从长远来看,人类的事务是受思想力量指引的。”“昨天的异端会成为明天的信条。” 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推动思想变革,而在于你提倡的是什么思想。如果拼命鼓吹暴力,即使目的是政治革命,代价也是非常沉重的 。 第二, 20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化变革,梁启超、鲁迅他们提出要个性解放,要改造国民性,这些朋友认为都错了。 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些思想家、学者提出的主张是推动中国思想文化正常变革、正常更新。没有先驱们反复呼吁,会有婚姻自由吗?有男女平等吗?这些都是以思想变革为基础的 。 所谓改造国民性实质是推动中国文化从臣民文化转变为公民文化 ,让中国人成长为独立自由的现代公民。内容无可挑剔 。 进行的方式是自由呼吁,自由交流,信不信由你;与强迫进行思想改造风马牛不相及,更与“文化大革命”中用暴力“全面专政”背道而驰 。 第三.哈耶克提出启蒙有两个传统,一个是法国的传统,一个是苏格兰的传统。他认为 现代社会是自发秩序生长过程 ,思想文化是不能改造的 。 这个怎么理解? 先讲自发秩序。我刚才讲到中国按照它的社会结构,不可能自发发展成为现代社会 。 哈耶克自己就说: “自由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在贯彻保护公认的个人私生活领域的公正行为普遍原则的情况下,十分复杂的人类行为会自发地形成秩序”。 但他自己也深知“而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之外,几乎还没有人理解”法治和守法政府的理想。6在另一个世界——拒绝保护个人私生活领域的社会,离开思想文化的改造,离开外来思想的浸润,显然不可能自发产生自由秩序 。 这是中国启蒙——新文化运动必要和艰难的现实基础。 进一步要讨论对英法不同的启蒙传统怎么看?我认为哈耶克论断忽视了两国思想相互交融的一面。 任何国家的思想文化都是复杂的,而且思想没有国界,即使在信息传播比较缓慢的年代也会向周边地区扩散,英法两个近邻更是如此 。 法国和英国两个传统是互相交叉的,法国有过很多很极端的东西,英国则有掘地派 、 平等派,那些主张一样是空想的。 英国思想家 托马斯·莫尔1516年发表《乌托邦》 一书,主张废除私有财产,“实行高度集中计划,把恐怖统治神圣化,是后来一切政治意识形态所不及的 。 ”“国内政策是以一种神圣的恐怖来推行的,至于政治讨论只有在指定的时间 、 地点,方能容许。它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主义和19、20世纪的其他革命灵性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明显的。” 至于孟德斯鸠受英国的影响,更是众所周知的。他写作《波斯人信札》和《法的精神》的灵感都来自对英国制度的考察 。 伏尔泰的《哲学通信》也反映了他对英国的深刻认识。1789年法国大革命诞生的《公民权和人权宣言》则继承了英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成果,并且是在美国驻法公使杰斐逊官邸中制定的 。 第四,我认为这些朋友用心良苦,想提醒中国人吸取历史教训,避免中国社会再度动荡,但没有注意到历史实际。 法国大革命伴随恐怖,原因在哪里? 首先看法国大革命和英国革命差别在哪里? 1793年的雅各宾专政光是在巴黎就杀了17000人,另外一个数字是全国40000人被杀,当时法国的人口2600万 。 英国革命过程相砍相杀,从1640年革命爆发到1688年光荣革命整整花了38年,20多万人丧生,当时英国人口是450万 。 无论杀人的绝对数还是占人口总数的比例,都远远超出法国大革命 。朱学勤教授认为接受英国传统就不会出现人类的灾祸,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英国革命同样是血腥的 。 一个是历史实际,再一个是进入到理论层次,值得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深入思考。为什么很多人类文明的成就、正确的原则,结果带来的是恐怖。法国大革命有《公民权和人权宣言》,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血腥屠杀,假自由的名义剥夺自由 。 这不是由于他的原则不对,启蒙者的主张不对,而是另有原因,我们需要作出答复。 雅各宾专政原因在哪里?一种政治势力的理想对,但是道路不对,会带来很大的灾难 。任何民族都有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蛮到文明标志在哪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走向文明,它的标志是1689年以后,实行法治了,不再诉诸革命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但是不能因此就掩盖英国革命残酷的一面 。 法国1789年革命,社会一直稳定不下来,到1799年拿坡仑专制结束了这个混乱的局面,但是整个国家还没有稳定下来,一直到1870年后才稳定,花了80多年 。 这是经验积累过程,也是摸索国家机关如何合理建构的过程。 不论法国和英国, 如果权力不受到制约,肯定带来灾难 。雅各宾俱乐部,克伦威尔,拿破仑都有不受限制的权力 。 中国从辛亥革命算起,进入了革命和战争时期。稳定是从文化革命结束后开始的,跟法国所花的时间差不多 。 这些需要我们在学术上作出回答,原因在哪里?在我看来, 所有的国家逐渐告别野蛮、转化为现代社会都是长期复杂的过程, 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那个国家能不能确立法治 ; 所有的社会矛盾 、 民族的冲突要通过法治途径解决。人有反抗压迫包括革命的权利,在历史的一定阶段是合理的,但回过头来总结历史经验,以后解决矛盾不能再走那条路 。 注释: 1 《孟子·滕文公下》。 2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66页。 3 哈耶克:自由社会的秩序原理,哈耶克著 、 冯克利译:《经济 、 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1页。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北京版第27页。 5 转引自阿兰·艾伯斯坦:《哈耶克传》代序第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北京版 。 6哈耶克:自由社会的秩序原理,哈耶克著 、 冯克利译:《经济 、 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2页。 7 弗里德里希·希尔著,赵复三译:《欧洲思想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374页 。   (根据录音整理并有修改补充)
个人分类: Readings|1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
libseeker 2011-7-31 15:32
图谋按:前些天有人在博客后边跟的评论,将“哲学社会科学”等同于社会学。窃以为,“哲学社会科学”基本与等同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20世纪对那些被排拒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如文学、史学、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社会学只是社会科学众多分支学科之一。本篇摘录数条有关“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的表述。 信息来源:王子舟 著.图书馆学是什么._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与自然科学知识可提供给人们生存本领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它帮助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给您做人的道理。”(摘自该书阅读说明) “我们要真正地掌握、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运用科学知识,就必须首先要知道人或关于人的科学。人文科学就是关于人的科学,她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具有什么样的本质。”(摘自许智宏为《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所作总序) “在学习和掌握具有实用性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我们更不应忘记对于人类老说重要得多的学科,即使我们掌握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科学。自然科学强调的“是什么”的客观陈述,而人文科学则注重“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这些学科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这有这样的学科才能使我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生活的智慧。也只有这样的学科才能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从而设立一种理想的人格、目标,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人文科学的教育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或意义理论,为社会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的导向。”(摘自许智宏为《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所作总序) “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首先要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哪些不可磨灭的最美好的东西;其次要以他人为参照,了解人们在这浩瀚的知识、艺术海洋中是如何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第三是要勤于思考,敏于选择,身体力行,将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因素融入自己的生活。”(乐黛云.人文素质在哪里?——推介《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11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设人文社会学科的负效应小议
热度 2 YonLushgry 2011-4-20 22:41
闫茂伟|文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开设是有着不小的负效应的!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句废话!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我们拥有的很多东西都有副作用!但我还是想说一说开设人文社会学科的负效应! 首先,人文社会学科的开设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难以“缝合”的“社会破裂”。即是说,各个学科的存在有可能把本来是一个整体的社会肢解成很多个单元,而所谓的关联性只是学理上的,很少有人能够把各个单元连成一体!这就有意无意的造成“社会破裂”,而事实上这确是存在的,以致于现在很难“缝合”,也没有人能够“缝合”。 今天下午,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说,有一次他给本科生上社会学课程后,有一男生找他谈心,而那个男生说他很绝望甚至想自杀,原因是社会问题太多了、太普遍了,眼中全是不好的社会现象。老师就跟他说,你的眼界要开阔,不能仅盯着不好的现象,也要看到好的现象。但老师没有跟我们说,结果那个男生怎样。 我想,这就是社会学这一学科造成的负效应,那种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到底是不是最好的思路?如何发现问题、什么是真正的问题?该怎样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当年轻的人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时,又该怎么办?而且,往往很多人包括老师、教授专家都找不到什么好的方法!但当学生找不到时,又很有可能会遭受到老师的责怪和轻视!尤其是,当学生的眼界受到社会学这一学科的限制时,眼中、心目中只有这个学科中的“社会”,而没有了真正的社会!小社会、大社会,真社会、假社会在这一学科里被混淆、被模糊! 再如,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开设给很多学生、广大群众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经济学就是学如何赚钱的,经济学就是教人赚钱的学科;还有就是,经济学与经济在这一学科里被混淆、被模糊,以致于造成了什么是经济都说不清的经济学,却天天在讲着经济;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经济的经济学教授专家天天却在研究着经济。 学科让学科研究的对象与整个社会分离,多个学科一起让整个社会都支离破碎,使得整个社会肢解了。 其次,开设人文社会学科会导致一些学科研究的对象相互对立、相互抵触!比如,伦理学(道德哲学)所研究的“道德”会与法学所研究的“法律”相互对立、相互抵触!尽管,在这两个学科上,都写着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是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怎样的联系很难说的清!而且,学科的开设会直接导致学这两门学科的人之间相互看不起,当然,目前,法学肯定占在上风!法学上有法学家,伦理学上有伦理学家,但学法的人可以当律师,学伦理学的人能当什么?一种社会问题的出现,法学家有着法学的强硬理由,那就是可能的法律的依据!而伦理学家靠什么呢?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法学家可以呼应国家立法,而伦理学家能够呼应什么呢?然而,在有法可依但执法不严或有法不依的情况下,法学家又能做些什么呢?难道建议立“执法法”、“执法法法”吗?还有,当律师只是为了赚钱而昧着良心为真正犯法的人辩护且成功时,法学家又能做些什么呢?而当有些人就是拿法不当回事、不守法、漠视法时,法学家又该做些什么呢? 我想,法是一个问题,执法与守法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 最后,人文社会学科的开设或造成整个社会的人群“学科分化”化,即使得学人文社科的人与学理工科的人截然分化,从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社会收入、社会认同等上差距化!目前,学科之间的差距、学科内各个专业的差距越来越大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事实,一些学科本科毕业的学生都抢手,有些学科博士后搞完也找不到工作!而且,从上小学开始,学生就被家长、社会告知,学文科是不行的,以后没有什么出路,学文科的人都是那些数理化不好的人,没办法才选择上文科的。与之相呼应,各招聘单位,从岗位设置到薪水待遇等,同样差距很大! 以上三点乃为个人之浅见,我将继续关注! 我想,人文社会科学需要大的整合,并从小学开始,不要太细化,因为“人文世界”是一个关系紧密的大社会,不能分崩离析!而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将这个世界“肢解”呢?我们现在的人已经没有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以及孔孟、老庄、墨韩非 还有马克思、列宁等那样超人的宏观把握心理、把握社会、把握世界的能力和胆识了!而这恰恰又因为人文社科学科的开设吧! 伟大的诗人、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小说家等等为什么难以再出现、再产生,我想,这与开设人文社会学科的负效应绝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这样,我们的优秀传统、良好习惯、健康心理、社会良知等等也难以形成与传承!
个人分类: 论见&亮见|2929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年各级各类人文社科项目简况
libseeker 2011-4-16 17:29
图谋按: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笔者对各级各类人文社科项目(侧重江苏)有所关注。特此作一简要辑录,分享兼作备忘。 一、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资助额度 申报课题的平均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20—25万元,一般项目12—15万元,青年项目10—12万元。申请人应根据需要提出适当的资助经费,并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编制合理的经费预算。 2 申报条件 课题申请人须符合以下条件: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青年项目申请人(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1972年3月10日后出生),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申请人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课题参加者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 限额申报情况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将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到各地社科规划办和在京委托管理机构。 二、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1 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2011年度一般项目分为:(1)规划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9万元;(2)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7万元;(3)自筹经费项目,经费由申请者从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7万元;(4)专项任务项目,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专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教育廉政理论研究专项、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专项,具体申报条件和办法另发通知。 2 申报条件 申请者除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规划基金项目申请者,应为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的在编在岗教师;   (2)青年基金项目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自筹经费项目申请者,须在《申请评审书》后附上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复印件,同时填写《申请评审书》中的“其他来源经费”栏。 三、2011年度省社科联应用研究课题(江苏) 1 申报条件 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主要面向省级学会、研究会,市、县社科联和省社科研究机构及有关高校。 2 资助额度 2011年省社科联设立年度资助课题 50项(每项资助5000元),立项不资助课题70项。 4 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 1 申报条件 项目申报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 过50周岁。每个申请人限报一项。 2 资助额度 资助项目申请额度每项不超过1万元,指导性项目学校资助额度为每项 5000元。资助项目与指导项目可以兼报。 3 限项申报情况 教育厅采取限额申报方式。例如某校一般项目及指导项目限报20项,辅导员专题研究项目限报5项。 四、2011年度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 申报条件与资助额度 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面向全省,择优立项。2011年度拟立项20项左右,对立项课题给予8000至15000元资助。 五、2010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图谋注:申报时间一般为每年6-7月。因而2011年暂未公布,但根据近年情形,估计没有大变化。) 1 申报条件 申请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 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课题的申请。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三个以上(含三个)课题的申请。正在研究和没有结项的国家、省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不能申请新项目。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暂缓结项或被中止、撤项的项目负责人(自中止、撤项之日起三年内)不得申请新项目。 2 资助额度 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须按照《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请到我办网站查询)的相关规定选择申报年度项目中的重点项目 (选题包含在《课题指南》范围内,不单独设置) 、一般项目、青年项目 (主要用于扶持青年研究人员,申报者年龄必须在 40岁以下,申报的课题包含在《课题指南》范围内,不单独设置)。 这三类项目的平均资助额度依次为 4万元、 2万元、 2万元。项目评审补偿费(微机录入、评审材料、通讯等费用)收费标准:重点项目每项为 150元,一般项目(含青年项目)为 100元。 (2010年共立项“新闻图情”类项目12项,均为一般项目。)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顾海良:“斯诺命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libseeker 2011-1-11 15:37
摘编自:顾海良.斯诺命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0(6):10-15 C.P.斯诺是英国学者,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文中提出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Scientific Culture)和文学文化(Literary Culture),分别对应于我们讲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他认为,这两种文化是难以融合的,由此造成英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困境及困惑问题难以解决。这就构成了后来所谓的斯诺命题,由于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方面经常处于互相对立的位置,不仅一直相互鄙视,甚至还不屑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这种对立不仅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英国及国际科学研究领域,而且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状况一直是这样的。 斯诺命题包含的两个富有积极意义的问题。第一,斯诺命题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广义上讲的所有的科学,其存在对象的整体性与既定学科的局部性的矛盾。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他们的研究对象无非就是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在现实世界,自然、社会和人本身是一个整体。科学研究中,无论哪一门科学,无论哪一个学科,只是对这一整体中局部现象的研究。每个学科都只掌握和理解整体的一部分,单独的学科不可能掌握和理解整体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第二,关于人文社会学中次文化的思考。斯诺命题探讨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分裂,但是实际上,人文社会科学中次文化的分裂、分离化的倾向也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如此,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分离化的倾向,以及对人自身文化的研究和对社会现象及制度的研究分离化的倾向,已经成为我们进行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的鸿沟和藩篱。 探索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其条件,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破解斯诺命题,走跨学科路径先从五个方面推进。 首先是跨学科研究的起点。跨学科研究的起点,就是要弄清和解决人文社会科学是以学科的研究还是以问题的研究为起点。学科的研究和问题的研究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出发点。学科的研究和问题的研究是可以结合的,实现这种结合要澄清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方面,要理解学科有其系统性,也有其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是,随着学科的不断细化,它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局部化。也就是说,学科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小,与对象整体性的反差就越来越大。强调跨学科的研究,不能舍弃学科的研究,要通过问题的研究来扩大和推进学科的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路径。 第二是跨学科研究的过程形式。在人文社会科学具体学科的研究上,人文学科较多强调的是个体研究,社会科学一直以来就较为注重团队研究,这是各自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对于问题的研究来讲,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人文社会科学如何从学科个体研究的习惯转向团队研究的形式。 第三是研究者的个人禀赋。对于问题的研究来说,研究者兼备科技文化和社会文化当然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面对学科越来越细化、越来越细分的现实,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成为通晓科技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学者,也不可能成为通晓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者,甚至连成为通晓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各学科的全才学者也已经不可能了。我们倡导的跨学科研究,不是建立在单个学者个人禀赋的多学科基础上,二是以多个学者群体性禀赋的多项苦厄可和跨学科为基础。只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的结合,才能形成跨学科研究的知识基础。 第四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在跨学科研究中,有两个导向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社会导向,另一个是环境导向。社会导向是指,无论学科的研究还是问题的研究,既要讲学术民主,更要讲学术自由。我们现在学术民主运用过度,抵消甚至取消了学术自由的空间。实际上,学术民主的适用性是有限度的。学术自由是以宪法为基础和圭臬的自由;学术自由是通过自己的诚实研究,对自己探索真理结果的自由表达,它不同于一般的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中包括对学术问题进行平等的学术讨论,而不能以行政的、政治的或者宗法的权利来压制学术的发展。学术民主是需要的,而学术自由更应该成为与跨学科研究并行的科学研究导向。环境导向是指,高校的院系要形成学科的稳定性与团队研究的多样性并行的环境。 第五是研究结果的评价体制与机制。其中包括对学术内涵的理解、学术的分类、学术评价的分层和分解等问题。首先是学术的内涵,学术的内涵并不只是纯粹的论文和专著,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发展有意义的所有研究和探索的结果,包括咨询报告、政策建议等等。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内涵,应该有现代意义上的突破。学术上的分类也不应该等同于学科的分类,学科的研究不等于学术的分类。跨学科研究要突破以学科为学术分类标准的做法,形成适合于问题的研究的,现代意义上的学术分类标准。关于学科评价的分层、分解问题,应当注意对不同学科研究的内容作出不同的评价。学术成果的评价应该分类和分级,至少应该区分学科的研究和问题的研究这样不同的评价标准。 跨学科的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世纪性的难题。我们既要看到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又要找到当前走向跨学科研究的路径。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4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还有什么不是“双刃剑”?
lvnaiji 2010-4-18 21:30
吕乃基 近日,一再遇到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这样的问题,在网上闲查,发现有两篇妙文,还有其他种种数不清的双刃剑,以及诸如人文社会科学是握住双刃剑的手,等等。在此一并贴出,并不表明博主赞同这些观点,旨在引起争议。 从科学是双刃剑说开去 同仁 赵致真 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别拿双刃剑说事》的文章,说现在有些人借口科学是双刃剑来反对科学,文章写得理直气壮。他是因科技宣传有感而发,但我觉得这个话题还可以说开去,因为这种拿双刃剑说事的现象绝不只于科学,还存在于其它领域、其它方面。事实上,双刃剑往往被当作反对先进事物的哲理,成为阻扰改革创新的重要借口,很有必要深深地挖一下它的思想社会根源。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老道的人总是告诫我们,爱情是一把双刃剑,美食是一把双刃剑,财富是一把双刃剑;再比如,深沉的人更是告诫我们,科学也是双刃剑,舆论监督也是双刃剑,时评也是双刃剑、网络言论也是双刃剑 他们的告诫无疑是老道的、深沉的,甚至是绝对正确的,然而言下之意却并非在于让人趋利避害,而在于强调有害的一面,故意夸大,把明明利大于害的事物说成是利害相当、甚至和有害的事物混为一谈。这样一来,香花也就不成其为香花,反而跟毒草一样给否定了。如此拿双刃剑说事,显然是对双刃剑的有意曲解,自觉不自觉地用诡辩论代替辩证法。双刃剑的本意,是说有些对人有利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伤人。其实世间万物,并非都是所谓利害相当的剑,若论利人或害人,一般都有起主导作用的一刃;或本身无所谓利害,但凭为人所用。同时,双刃剑也是可以把握的、人们能够用其有利的一刃、避其有害的一刃,并非一用即双刃。例如水火,于人类何等功利!纵然有时无情,人类照样开发利用;金钱财富,分明是好东西,纵然贪之有害,我们也要劳动换取。就拿科学来说吧,它当然也是有双刃的,第一生产力是一刃、大规模杀伤武器又是一刃,那是为所用人的问题,不是科学本身的问题。虽然有人拿科学耍手段、施魔术、当凶器,但人类决不会因此而拒绝科学。相反,谁都懂得科学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来说简直太重要了。科学是如此,舆论监督、网络言论等等,又何尚不是如此呢?这样明显的道理,我们为什么要故意把它弄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呢? 同时,我还觉得有些人对如何防备双刃剑的问题也过分紧张了。诚然,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为害的一面确实会突现出来,我们不能不防。但怎么个防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用不着成天提心吊胆。有些事情要随时防备,有些事情就犯不着,特别是当一种先进事物在推广之初,还有很大阻力的时候,更不必多此一举。比如吃饭,只有待人们都能吃饱了,你才要讲吃好的问题,待人们都吃得比较好了,你才要讲三高糖尿病,而且还要让人继续吃饭。如果人们都还在饿肚子闹饥荒,你就老道起来,大讲特讲食物是把双刃剑,偏偏不给开饭,人们就会挣扎起来问: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呀?。拿舆论监督来说吧,现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不是监督出了拐,而是起了很好的作用;所以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都要求多来点,央视《焦点访谈》要争取达到 50% 。在这种情况下,我看最好暂时不必高谈双刃剑的问题。又比如网络言论问题,时评论坛一度相当活跃,有些帖子煞是好议论,连总书记总理都感兴趣,然而也刚刚兴起,目前也犯不着过分担心什么双刃剑的问题。 最值得深思的是,有些人似乎对双刃剑特别顾忌,而且多愁善感,忧虑无穷,甚至有点惶惶然的味道,这样的心态就有些不正常。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因为他们太老道的缘故。看来老道倒真是一把双刃剑,老道谙于世故,但老道到年轻人都叫唤活不活的程度,它的另一刃就露出锋芒了。现在,这锋芒还相当逼人,只不过害怕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我劝老道的先生们还是要多为人的生存发展想一想,不要拿双刃剑吓唬人。辨证法是个好东西,赐你一把双刃剑,可也不能拿在人们前头乱晃啊!无论你怎么晃,人们还是要走路的。人走路就不能躲躲闪闪,总要向前奋进,即便是被双刃剑划伤点皮,吸取教训就是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双刃剑是要防的,但不要过虑,更用不着害怕,怕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岂有马列枪法怕双刃剑的道理? 所以,我非常赞成别拿双刃剑说事。而且我要说,如果你饿了,你就尽管吃;如果你渴了,你就尽管喝;如果你该谈朋友了,你就尽管谈;如果你缺钱花,你就尽管挣;如果你想说话,你就尽管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用不着怕什么双刃剑,尤其不必故意学老道装深沉,拖住社会前进的后腿。 2005-5-26 红网 ( 作者:曹宗国 ) http://www.ccmedu.com/bbs18_1570.html 别拿双刃剑说事(今日新语) http://news.sina.com.cn/o/2005-05-23/04505958867s.shtml 赵致真    最近,有一个很时髦的话题,便是对所谓科学主义的批判。有人指出,科学是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他们认为,原子武器的威胁,环境污染的灾难,都是科学的罪过。因此要推翻科学的权威,破除对科学的迷信,甚至诅咒科学。这样重大的是非问题,是要分清楚的。    据我所知,西方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批判要早得多,但从来没有成为主流意识。 2000 年北京科技电视节上,英国某电视台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千年来到的时候,他们制作了一个著名的节目《百年老屋》,屋里没有电,没有煤气和自来水,一切设施都和百年前一样,让几个所谓反科学主义的人在里面住着,每天现场直播他们的生活。结果没有谁能忍受这种归真返璞。    每当我听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时候,就想笑。哪一把剑不是双刃剑?谁手里的剑是一个刃、专门用来砍自己的呢?科学是求真,是用严格的实验和逻辑,按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从进化的意义上说,科学使人类的生存能力更强。科学从来不宣称自己是真理,但正是科学的怀疑精神和纠错机制,使它不断逼近真理。爱因斯坦有一句话:科学提供了比宗教更能通向上帝的道路。    世界上没有好科学和坏科学,只有人对科学的正确或错误应用。今天的中国,真的是科学泛滥、科学过剩了吗?当我们今天迫切需要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的时候,却听到有人要反对科学的权威,破除对科学的迷信,这只能给公众带来思想混乱。我们应尽量避免自己感冒了,再对着读者和观众打喷嚏。    《人民日报》 ( 2005 年05 月23 日 第十一版 ) 此外在网上还查到数不清的双刃剑: 1. 隔代喂养经验 是把 双刃剑 _ 育儿_ 太平洋亲子网 2. 赵树凯委员:农民组织 是把 双刃剑 3. 频繁跳槽先就业后择业 是把双刃剑 _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_ 中国人力资源 ... 4. 粮价对农民是一 把 双刃剑 5. 权力是把双刃剑 6. 亲情是把双刃剑 7. 权利是把双刃剑 8. 爱情是把双刃剑 9. 爱是把双刃剑 10. 化学是把双刃剑 11. 还有什么不是双刃剑? 相比之下,或许以下观点更妙: 周明华 的见解/ 简讯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哪么社会科学及相关人文学科则是握住这双刃剑的手,如何让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服务于人类的幸福而不伤害人类自身,就看这只手如何运用这把剑。 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Comment.aspx?tid=40206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为什么人文社会科学不是?如果说人文社会科学也是双刃剑,握住这把双刃剑的手又在何方?接着,这只手本身难道不是双刃剑?由此直至无穷,直至哲学家津津乐道的终极关怀。可是,终极关怀自己是不是双刃剑?剑与手构成了无穷循环。 博主这样提问并非否认所有有关双刃剑的讨论。人是所谓符号的动物,文化,就在于永无止境的解释或释义。讨论种种双刃剑,讨论握住双刃剑的手,都是人的本性之使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问题是,仅仅说某物是或不是双刃剑是不够的,有必要找到新的路径,将相关的讨论引向深入。 譬如说,刚才提出的问题似乎就值得讨论:人文社会科学是不是双刃剑? 如果不是,为何? 如果是,在什么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是双刃剑的含义,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含义有无区别,这种区别的原因何在?或许在这样的比较中,对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这一命题的含义就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648 次阅读|3 个评论
Taylor & Francis出版的《当代中国》被SSCI收录
wanyuehua 2009-11-22 07:25
1992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当代中国》 ISSN: 1067-0564 ,季刊,英国(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出版, 2009 年入选 Web of Science 的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目前在 SSCI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 2008 年的第 17 卷第 54-57 期到 2009 年的第 18 卷第 58-61 期共 81 篇论文。 81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 68 篇、会议论文 8 篇、书评 2 篇、社论 2 篇、评论 1 篇。 81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美国 30 篇、中国 15 篇(其中台湾地区 2 篇)、澳大利亚、英国各 8 篇、德国 4 篇、新加坡 3 篇、丹麦、法国、日本各 2 篇等。 该刊编辑是在北美,主要刊载关于当代中国事务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论文、会议论文、书评、社论、评论。该杂志的领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文化,文学,商业,历史,国际关系,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网址: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13429222 作者指南: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13429222~tab=submit~mode=paper_submission_instructions 编委会: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13429222~tab=editorialboard
个人分类: SSCI投稿|8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问题大讨论
xupeiyang 2009-9-14 14:37
http://www.cass.net.cn/file/20090430231660.html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问题大讨论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问题大讨论 2009年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学术研讨会综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形成了繁荣发展的局面,但与此相应,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却成为颇具争议性的课题。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成果、人员和机构等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中面对的迫切问题。为了这一问题的解答,学术界不断探索,尝试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引文分析法、同行评议法、学术期刊评价等等,但直到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科学标准问题依然处于探索中。围绕这一主题,2009年4月2425日,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召开了2009年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5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包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结构性危机》、《学术期刊与中国社会的知识转型社会科学期刊的当下使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标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若干亟待矫正之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鉴特性及指标探讨》、《基于SSM分析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研究》、《学科知识图谱的绘制方法及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引文的本质及其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功能辨析》、《论被引频次评价的适应性、局限性和不合理性》、《H指数与大学文科测评探讨》、《基于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合著分布研究》、《我国大陆高校SSCI论文定量分析:19782007年》、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os impact factor, the Eigenfactor, the SCImago Journal Rank, the Article Influence Score and the journal h-index、《多指标加权值对多学科学术期刊排序初探》、《法学期刊的修正h指数分析》、《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比较研究基于国内学术期刊引证数据》、《基于ESI的国家/地区高水平科研产出与影响比较分析》、《长尾分布、幂律的产生机制和西蒙模型》等等。 此次会议是首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学者与自然科学评价学者共同参与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研讨会,议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引文评价与同行评议、学术期刊与论文评价、科技研究绩效评价等,既有国外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也有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面的成果;既有对引文本质和引文索引作用的思考,也有对同行评议制利弊的分析;既有对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及其评价体系的探讨,也有涉及国外评价领域前沿问题的研究。此次会议的主题研讨,将有利于推动科学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有利于公正合理的学术秩序和学术环境的逐步建立。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异宾教授致开幕词指出,这次会议是学术链中的学者、编者、索引编制者、图书情报管理者、科研管理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具创新意识的事情。他提醒大家注意,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类的精神劳动成果是国际性难题,主要难点在于如何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来衡量人类复杂的精神产品质量。学术评价的导向不仅影响着科学研究导向,更为重要的是它也决定着科学研究的创新动力和源泉。知识创新或科学研究创新迫切需要改进评价体系中的不合理部分,让评价推动和引导科研活动朝着更具创新力的方向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 若干问题及应对方法 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在理论上还不成熟,在实践中又遇到了极其复杂的现实环境,因此需要谨慎对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大椿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错位问题,主要是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视为对象存在价值的绝对判断,忽略了它们实际上是对评价的评价,不可能完全客观,但又必须寻求共识性。他提出,目前亟待矫正的评价问题是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本土化的忽视问题。人文社会科学总是要受到所在文化情景的文化限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也是无法脱离本土化的文化土壤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是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概念和方法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描述、解释和说明中国的人文现象和社会问题,预测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因此,我们不能照搬SSCI、AHCI及ISTP的标准,把它们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的指标,而要建立并使用属于我们自己的引文索引和评价指标。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正在走上一条符合自己需要的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是我国社会科学发展逐渐成熟的标志。然而,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有关本土化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多的关注。就这一观点,记者曾采访 中国 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主编姜晓辉,他也谈及了相同意见,相对国外的统计方法、采集方法而言,我们的统计手段应该本土化一些,因为学术环境、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比方说通过问卷,了解期刊在学者中的口碑如何。如果一味采用现成的量化统计手段,不做调研工作、不对指标进行调整、不做符合中国期刊实际的统计分析工作,那就不能客观反映中国学术期刊的情况,那么核心期刊、核心区也就都是不准确的。 来自中国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的黄慕萱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议题具有本土性及引用较旧的文献资料等特征,因此进行学术评价时应注意不能仅就英文期刊文章数及其被引用次数进行评价,同时必须考虑较长时间的出版品数量和品质。此外,为了能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定性,必须结合同行评价与数目计量指标,以多元指标进行评价。 中山大学任剑涛教授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存在结构性危机,需要一个多元的制度平台;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并提出了一种多元评价标准除了重视在SSCI、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外,人文学科的学者还应当在国际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专著,同时注重自己文章的被引用率和实际影响力。此外,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青岛大学等单位的自然科学研究者,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供了论文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 引文评价及同行评价 在目前普遍采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法中,将引文分析应用于评价学术成果及其影响力,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方法。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评价基地副主任叶继元教授提出,为了准确理解和利用引文的评价功能,利用概念分析法和社会学原理,可以通过分析引文、参考文献、文献注释概念的异同,考察引文的含义和类型的多样性,来论证在一定条件下引文的有序性和层次性,探讨引文的本质及其一定的评价功能。同时,他对目前片面利用引文的评价功能的现象,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来自中南大学的学者,就通过被引频次评价来进行成果评价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被引频次评价是指用学术论文发表以后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以学术论文形态表征的研究成果,是评价与学术论文有关的期刊、学科、国家、单位、个人的一种方法。被引频次评价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倡导的、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目前,被引频次评价似乎已成为评价期刊学术论文质量和科学等学术水平的唯一方法,其实,它不是万能的。被引频次评价只适应于基础研究,不适于开发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同行评议问题的讨论中,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虽然也有一些高等教育评价中介机构,但主流的评估还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从执行情况来看,缺陷不少。首先,为评估而评估,使高校不堪重负;其次,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现象比比皆是。现有的评估指标过多强调数量和规模,这种导向本身存在引导有误的问题。有鉴于此,重视中介机构的社会化评价,坚持同行评议原则,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一步,使教育部门能集中精力加强宏观管理,而不必再担心中介机构的社会化评价不够准确和科学。只要坚持将定量指标和同行评价的专家定性分析相结合,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程序和结果对外公开,增强透明度,并接受大学和公众的质疑,大学评估甚至各种科学奖励,也可以交给经过批准委托的中介机构去做。当然,中介机构也有越轨、腐败行为,但克服起来,成本较低。 此外,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评价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如h指数、g指数等用于评价学术机构、学术期刊和学者等方面的问题。 学术期刊及论文评价 学术期刊评价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范畴,既取得了一定的科学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唯核心论、评价指标单一、小众化评价等等。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有的学者认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要引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那种因西方化倾向所导致的中国之缺位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回或发现中国。当然,这里的中国不是意识形态视野中的中国,也不是中国传统知识视野下的中国,更不是西方知识视野下的中国,而是一个基于中国自己的文化身份与政治认同、具有后发发展经验并处于世界结构中的当下中国。二是从那种唯学科化倾向所导致的肢解化的中国中解脱出来,用问题导向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或无学科性研究去解释处于变革中的整体性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只有引领中国社会科学实现了这样两个根本性转变,进而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型,才能够用综合性研究成果使西方社会比较确切地认识整体的中国。 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不仅在国际,而且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力也很有限。比如研究者个人在学术论文或专著的撰写过程中,一般征引的都是其他论者的个人专著或论文集,而很少引用或不引用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中的研究相同论题的论文。有相关统计数据可以证明:法学研究方面,中国法学研究者著作的他引率要比他们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他引率高得多;哲学研究也是如此,20002007年,各类哲学期刊的h指数相对较低(最低为1,最高仅为12),这说明,哲学学者特别注重著作引用,尤其是经典书籍,而论文引用相对较少。 针对核心期刊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治理建议:要调整评选机构,确保评选结果科学公正;明确核心期刊的使用方向,加强对核心期刊的监管力度;净化科研环境,使核心期刊健康生长。 从期刊及论文评价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来自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几位学者,以一段时期内的引文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h指数进行了计算,并从h指数排名、与期刊被引篇次、与影响因子的对比等方面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以此揭示不同领域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及分布规律。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1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内外人文社科评价的比较研究
renquane 2009-9-9 10:13
国内外人文社科评价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人文社科评价的比较研究
个人分类: 治学随笔|3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点思考
histly 2009-8-5 21:39
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对研究方法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魏师兄对图书情报学有关研究方法的论文统计可见一斑(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6579 ) 。 关注方法,尤其是国外的研究人员注重方法,本意是强调规范的研究步骤,强调其他研究人员如果依据同样的步骤,应该可以得出相同或相近的研究结论。而不是像国内学人们,热衷于谈什么所谓的方法。就像做菜一样,无非炒、烹、煎、炸、煮这些方法。川菜师傅和徽菜师傅做菜的口味不同,应该归因于用料的不同和对某种做菜方法掌握火候的不同,而不应该归因于炒、烹、煎、炸、煮本身。 人文社会科学人员不停地讨论研究方法的背后,说明了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相对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者的不自信。
个人分类: Perspectives|47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问题大讨论
rbwxy197301 2009-5-16 11:41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问题大讨论 转引自:http://www.chinanbsk.com/index.php?categoryid=22p51_articleid=3429 2009年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 09-5-11 14:09:38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阅读:70次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形成了繁荣发展的局面,但与此相应,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却成为颇具争议性的课题。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成果、人员和机构等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中面对的迫切问题。为了这一问题的解答,学术界不断探索,尝试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引文分析法、同行评议法、学术期刊评价等等,但直到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科学标准问题依然处于探索中。围绕这一主题,2009年4月24 25日,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召开了2009年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 5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包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结构性危机》、《学术期刊与中国社会的知识转型社会科学期刊的当下使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标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若干亟待矫正之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鉴特性及指标探讨》、《基于SSM分析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研究》、《学科知识图谱的绘制方法及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引文的本质及其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功能辨析》、《论被引频次评价的适应性、局限性和不合理性》、《H指数与大学文科测评探讨》、《基于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合著分布研究》、《我国大陆高校SSCI论文定量分析:19782007年》、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os impact factor, the Eigenfactor, the SCImago Journal Rank, the Article Influence Score and the journal h-index、《多指标加权值对多学科学术期刊排序初探》、《法学期刊的修正h指数分析》、《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比较研究基于国内学术期刊引证数据》、《基于ESI的国家/地区高水平科研产出与影响比较分析》、《长尾分布、幂律的产生机制和西蒙模型》等等。   此次会议是首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学者与自然科学评价学者共同参与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研讨会,议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引文评价与同行评议、学术期刊与论文评价、科技研究绩效评价等,既有国外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也有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面的成果;既有对引文本质和引文索引作用的思考,也有对同行评议制利弊的分析;既有对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及其评价体系的探讨,也有涉及国外评价领域前沿问题的研究。此次会议的主题研讨,将有利于推动科学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有利于公正合理的学术秩序和学术环境的逐步建立。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异宾教授致开幕词指出,这次会议是学术链中的学者、编者、索引编制者、图书情报管理者、科研管理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具创新意识的事情。他提醒大家注意,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类的精神劳动成果是国际性难题,主要难点在于如何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来衡量人类复杂的精神产品质量。学术评价的导向不仅影响着科学研究导向,更为重要的是它也决定着科学研究的创新动力和源泉。知识创新或科学研究创新迫切需要改进评价体系中的不合理部分,让评价推动和引导科研活动朝着更具创新力的方向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方法   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在理论上还不成熟,在实践中又遇到了极其复杂的现实环境,因此需要谨慎对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大椿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错位问题,主要是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视为对象存在价值的绝对判断,忽略了它们实际上是对评价的评价,不可能完全客观,但又必须寻求共识性。他提出,目前亟待矫正的评价问题是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本土化的忽视问题。人文社会科学总是要受到所在文化情景的文化限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也是无法脱离本土化的文化土壤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是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概念和方法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描述、解释和说明中国的人文现象和社会问题,预测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因此,我们不能照搬SSCI、AHCI及ISTP的标准,把它们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的指标,而要建立并使用属于我们自己的引文索引和评价指标。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正在走上一条符合自己需要的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是我国社会科学发展逐渐成熟的标志。然而,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有关本土化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多的关注。就这一观点,记者曾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主编姜晓辉,他也谈及了相同意见,相对国外的统计方法、采集方法而言,我们的统计手段应该本土化一些,因为学术环境、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比方说通过问卷,了解期刊在学者中的口碑如何。如果一味采用现成的量化统计手段,不做调研工作、不对指标进行调整、不做符合中国期刊实际的统计分析工作,那就不能客观反映中国学术期刊的情况,那么核心期刊、核心区也就都是不准确的。  来自中国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的黄慕萱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议题具有本土性及引用较旧的文献资料等特征,因此进行学术评价时应注意不能仅就英文期刊文章数及其被引用次数进行评价,同时必须考虑较长时间的出版品数量和品质。此外,为了能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定性,必须结合同行评价与数目计量指标,以多元指标进行评价。  中山大学任剑涛教授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存在结构性危机,需要一个多元的制度平台;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并提出了一种多元评价标准除了重视在SSCI、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外,人文学科的学者还应当在国际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专著,同时注重自己文章的被引用率和实际影响力。此外,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青岛大学等单位的自然科学研究者,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供了论文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  引文评价及同行评价  在目前普遍采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法中,将引文分析应用于评价学术成果及其影响力,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方法。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评价基地副主任叶继元教授提出,为了准确理解和利用引文的评价功能,利用概念分析法和社会学原理,可以通过分析引文、参考文献、文献注释概念的异同,考察引文的含义和类型的多样性,来论证在一定条件下引文的有序性和层次性,探讨引文的本质及其一定的评价功能。同时,他对目前片面利用引文的评价功能的现象,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来自中南大学的学者,就通过被引频次评价来进行成果评价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被引频次评价是指用学术论文发表以后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以学术论文形态表征的研究成果,是评价与学术论文有关的期刊、学科、国家、单位、个人的一种方法。被引频次评价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倡导的、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目前,被引频次评价似乎已成为评价期刊学术论文质量和科学等学术水平的唯一方法,其实,它不是万能的。被引频次评价只适应于基础研究,不适于开发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同行评议问题的讨论中,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虽然也有一些高等教育评价中介机构,但主流的评估还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从执行情况来看,缺陷不少。首先,为评估而评估,使高校不堪重负;其次,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现象比比皆是。现有的评估指标过多强调数量和规模,这种导向本身存在引导有误的问题。有鉴于此,重视中介机构的社会化评价,坚持同行评议原则,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一步,使教育部门能集中精力加强宏观管理,而不必再担心中介机构的社会化评价不够准确和科学。只要坚持将定量指标和同行评价的专家定性分析相结合,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程序和结果对外公开,增强透明度,并接受大学和公众的质疑,大学评估甚至各种科学奖励,也可以交给经过批准委托的中介机构去做。当然,中介机构也有越轨、腐败行为,但克服起来,成本较低。  此外,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评价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如h指数、g指数等用于评价学术机构、学术期刊和学者等方面的问题。   学术期刊及论文评价  学术期刊评价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范畴,既取得了一定的科学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唯核心论、评价指标单一、小众化评价等等。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有的学者认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要引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那种因西方化倾向所导致的中国之缺位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回或发现中国。当然,这里的中国不是意识形态视野中的中国,也不是中国传统知识视野下的中国,更不是西方知识视野下的中国,而是一个基于中国自己的文化身份与政治认同、具有后发发展经验并处于世界结构中的当下中国。二是从那种唯学科化倾向所导致的肢解化的中国中解脱出来,用问题导向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或无学科性研究去解释处于变革中的整体性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只有引领中国社会科学实现了这样两个根本性转变,进而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型,才能够用综合性研究成果使西方社会比较确切地认识整体的中国。  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不仅在国际,而且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力也很有限。比如研究者个人在学术论文或专著的撰写过程中,一般征引的都是其他论者的个人专著或论文集,而很少引用或不引用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中的研究相同论题的论文。有相关统计数据可以证明:法学研究方面,中国法学研究者著作的他引率要比他们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他引率高得多;哲学研究也是如此,20002007年,各类哲学期刊的h指数相对较低(最低为1,最高仅为12),这说明,哲学学者特别注重著作引用,尤其是经典书籍,而论文引用相对较少。  针对核心期刊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治理建议:要调整评选机构,确保评选结果科学公正;明确核心期刊的使用方向,加强对核心期刊的监管力度;净化科研环境,使核心期刊健康生长。  从期刊及论文评价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来自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几位学者,以一段时期内的引文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h指数进行了计算,并从h指数排名、与期刊被引篇次、与影响因子的对比等方面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以此揭示不同领域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及分布规律。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3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引: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问题大讨论
rbwxy197301 2009-5-16 11:38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问题大讨论 转引自:http://www.chinanbsk.com/index.php?categoryid=22p51_articleid=3429 2009年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 09-5-11 14:09:38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阅读:70次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形成了繁荣发展的局面,但与此相应,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却成为颇具争议性的课题。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成果、人员和机构等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中面对的迫切问题。为了这一问题的解答,学术界不断探索,尝试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引文分析法、同行评议法、学术期刊评价等等,但直到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科学标准问题依然处于探索中。围绕这一主题,2009年4月24 25日,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召开了2009年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 5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包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结构性危机》、《学术期刊与中国社会的知识转型社会科学期刊的当下使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标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若干亟待矫正之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鉴特性及指标探讨》、《基于SSM分析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研究》、《学科知识图谱的绘制方法及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引文的本质及其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功能辨析》、《论被引频次评价的适应性、局限性和不合理性》、《H指数与大学文科测评探讨》、《基于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合著分布研究》、《我国大陆高校SSCI论文定量分析:19782007年》、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os impact factor, the Eigenfactor, the SCImago Journal Rank, the Article Influence Score and the journal h-index、《多指标加权值对多学科学术期刊排序初探》、《法学期刊的修正h指数分析》、《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比较研究基于国内学术期刊引证数据》、《基于ESI的国家/地区高水平科研产出与影响比较分析》、《长尾分布、幂律的产生机制和西蒙模型》等等。  此次会议是首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学者与自然科学评价学者共同参与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研讨会,议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引文评价与同行评议、学术期刊与论文评价、科技研究绩效评价等,既有国外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也有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面的成果;既有对引文本质和引文索引作用的思考,也有对同行评议制利弊的分析;既有对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及其评价体系的探讨,也有涉及国外评价领域前沿问题的研究。此次会议的主题研讨,将有利于推动科学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有利于公正合理的学术秩序和学术环境的逐步建立。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异宾教授致开幕词指出,这次会议是学术链中的学者、编者、索引编制者、图书情报管理者、科研管理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具创新意识的事情。他提醒大家注意,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类的精神劳动成果是国际性难题,主要难点在于如何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来衡量人类复杂的精神产品质量。学术评价的导向不仅影响着科学研究导向,更为重要的是它也决定着科学研究的创新动力和源泉。知识创新或科学研究创新迫切需要改进评价体系中的不合理部分,让评价推动和引导科研活动朝着更具创新力的方向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方法   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在理论上还不成熟,在实践中又遇到了极其复杂的现实环境,因此需要谨慎对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大椿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错位问题,主要是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视为对象存在价值的绝对判断,忽略了它们实际上是对评价的评价,不可能完全客观,但又必须寻求共识性。他提出,目前亟待矫正的评价问题是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本土化的忽视问题。人文社会科学总是要受到所在文化情景的文化限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也是无法脱离本土化的文化土壤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是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概念和方法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描述、解释和说明中国的人文现象和社会问题,预测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因此,我们不能照搬SSCI、AHCI及ISTP的标准,把它们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的指标,而要建立并使用属于我们自己的引文索引和评价指标。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正在走上一条符合自己需要的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是我国社会科学发展逐渐成熟的标志。然而,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有关本土化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多的关注。就这一观点,记者曾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主编姜晓辉,他也谈及了相同意见,相对国外的统计方法、采集方法而言,我们的统计手段应该本土化一些,因为学术环境、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比方说通过问卷,了解期刊在学者中的口碑如何。如果一味采用现成的量化统计手段,不做调研工作、不对指标进行调整、不做符合中国期刊实际的统计分析工作,那就不能客观反映中国学术期刊的情况,那么核心期刊、核心区也就都是不准确的。   来自中国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的黄慕萱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议题具有本土性及引用较旧的文献资料等特征,因此进行学术评价时应注意不能仅就英文期刊文章数及其被引用次数进行评价,同时必须考虑较长时间的出版品数量和品质。此外,为了能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定性,必须结合同行评价与数目计量指标,以多元指标进行评价。   中山大学任剑涛教授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存在结构性危机,需要一个多元的制度平台;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并提出了一种多元评价标准除了重视在SSCI、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外,人文学科的学者还应当在国际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专著,同时注重自己文章的被引用率和实际影响力。此外,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青岛大学等单位的自然科学研究者,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供了论文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  引文评价及同行评价  在目前普遍采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法中,将引文分析应用于评价学术成果及其影响力,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方法。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评价基地副主任叶继元教授提出,为了准确理解和利用引文的评价功能,利用概念分析法和社会学原理,可以通过分析引文、参考文献、文献注释概念的异同,考察引文的含义和类型的多样性,来论证在一定条件下引文的有序性和层次性,探讨引文的本质及其一定的评价功能。同时,他对目前片面利用引文的评价功能的现象,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来自中南大学的学者,就通过被引频次评价来进行成果评价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被引频次评价是指用学术论文发表以后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以学术论文形态表征的研究成果,是评价与学术论文有关的期刊、学科、国家、单位、个人的一种方法。被引频次评价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倡导的、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目前,被引频次评价似乎已成为评价期刊学术论文质量和科学等学术水平的唯一方法,其实,它不是万能的。被引频次评价只适应于基础研究,不适于开发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同行评议问题的讨论中,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虽然也有一些高等教育评价中介机构,但主流的评估还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从执行情况来看,缺陷不少。首先,为评估而评估,使高校不堪重负;其次,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现象比比皆是。现有的评估指标过多强调数量和规模,这种导向本身存在引导有误的问题。有鉴于此,重视中介机构的社会化评价,坚持同行评议原则,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一步,使教育部门能集中精力加强宏观管理,而不必再担心中介机构的社会化评价不够准确和科学。只要坚持将定量指标和同行评价的专家定性分析相结合,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程序和结果对外公开,增强透明度,并接受大学和公众的质疑,大学评估甚至各种科学奖励,也可以交给经过批准委托的中介机构去做。当然,中介机构也有越轨、腐败行为,但克服起来,成本较低。  此外,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评价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如h指数、g指数等用于评价学术机构、学术期刊和学者等方面的问题。   学术期刊及论文评价   学术期刊评价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范畴,既取得了一定的科学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唯核心论、评价指标单一、小众化评价等等。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有的学者认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要引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那种因西方化倾向所导致的中国之缺位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回或发现中国。当然,这里的中国不是意识形态视野中的中国,也不是中国传统知识视野下的中国,更不是西方知识视野下的中国,而是一个基于中国自己的文化身份与政治认同、具有后发发展经验并处于世界结构中的当下中国。二是从那种唯学科化倾向所导致的肢解化的中国中解脱出来,用问题导向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或无学科性研究去解释处于变革中的整体性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只有引领中国社会科学实现了这样两个根本性转变,进而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型,才能够用综合性研究成果使西方社会比较确切地认识整体的中国。  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不仅在国际,而且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力也很有限。比如研究者个人在学术论文或专著的撰写过程中,一般征引的都是其他论者的个人专著或论文集,而很少引用或不引用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中的研究相同论题的论文。有相关统计数据可以证明:法学研究方面,中国法学研究者著作的他引率要比他们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他引率高得多;哲学研究也是如此,20002007年,各类哲学期刊的h指数相对较低(最低为1,最高仅为12),这说明,哲学学者特别注重著作引用,尤其是经典书籍,而论文引用相对较少。  针对核心期刊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治理建议:要调整评选机构,确保评选结果科学公正;明确核心期刊的使用方向,加强对核心期刊的监管力度;净化科研环境,使核心期刊健康生长。   从期刊及论文评价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来自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几位学者,以一段时期内的引文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h指数进行了计算,并从h指数排名、与期刊被引篇次、与影响因子的对比等方面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以此揭示不同领域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及分布规律。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真善美
xiongdeping 2009-4-27 00:32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谓“大作”》摘编
libseeker 2009-3-8 09:23
学习资料:蓝劲松.何谓大作.中国图书评论,2009(2):108-116 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蓝劲松先生《何谓大作》,有助于认识大作,且论述很精彩,旁征博引,语言优美,读来心旷神怡,特此摘编。 所谓大作就是在学术或重大社会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能够经受时空考验的著作。一部大学史,几乎就是一部学术史。优秀的论著,人们谓之大作。它不仅包括著作,还包括论文或报告等,所以名著从属于但不等于大作。大师犹如闪烁的巨星,其锐利的思想光芒就是投过其作品照耀苍穹,恰如耶鲁大学座右铭所昭示的为人类引来光明,为社会引向真理。 大作之是大作具有以下三个核心特征:大作必定在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大作能够突破空间限制;大作能够经受时代的考验。 大作必定在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这里的重大问题既可以是重大的全球社会问题,也可是重大的学术问题,且两者有时难分伯仲。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往往需要国际社会及学术界长期探索。囿于常规学术训练,多数学人往往难以进行创造性突破,其研究多为发展性研究而非开辟新领域的探索性研究。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成功的人,他只能在他所倾注心血的领域取得成功、在他所全力以赴的领域是优秀的,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是优秀的。对于每一位从事科研的人员来说,要搞清楚什么是自己最想追求的。大师之路是冒险之路,要有大的收获,就要有大的投入。投入的是一个人的天资、精力、时间等等。 大作能够突破空间限制。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ing Merton)认为,科学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他的普遍性(Universality),名著能够突破空间限制就反映了这种普遍性。判断一个研究者是否成为大师,标准之一就是其作品不断翻译成世界各国的社会语言与课堂语言,或者不断为各国学术前沿的同行所参考或引证。语言的地位是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地位同步的。在可见的未来,中英双语并重对于提高中国民众的国际竞争力仍然是必须的。平衡中英文关系的原则是:以市场竞争需要为基础,遵循学术与个性发展通则。 大作能够经受时代的考验。永恒即价值。真正的大作也必能经受时代的洗礼不仅要经受历史的考查,还要面临未来的检验。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注意基本原理上的突破。重建具世界意义的中国学派,创立人类和平共处的世界文化,这应该成为中国学术精英作文中的必要选择。 斯科特.布坎南(Scott Buchanan)1937年提出的名著标准:1.它拥有最多的读者它历来要比其他著作拥有个多的读者,并且经受了时间的考验。2.对于它的各种独立和持续的解读最多。3.它提出了永远不能回答的问题。4.它必须是一件艺术品。5.它必须是一部人文科学的杰作。莫蒂默.J.阿德勒(Mortimer J.Adler)关于名著的看法:1.必须是明显可以讨论的书籍;2.名著不仅值得阅读几次,而且必须反复阅读才能完全理解;3.除了富有想象力的文学领域外,所有领域的名著一定是由一个博学者撰写的,且读者并非专业同行而是非专业人士;4.名著来源于各种富于想象力的和叙事性文献,来源于人类所有的学术领域;5.不能因为作者的影响而将其著作列为名著。 大作之非通观中外学术史,缺乏深刻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而仅靠炒作一地、轰动一时之大作并不能长久。大作的五大误区:大作通过合作完成;大作乃轰动之作;大作需精密分析;名著应雅俗共赏;大作属宏编巨制。 关于大作通过合作完成。科学研究大致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大类。对于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是必须的,也是必要而适宜的,但若把这一模式无限推广到文理基础研究研究则必然带来谬误和灾难。问题不在于合作或者单干,而在于是否有必要合作以及是否进行实质性合作。 关于大作乃轰动之作。休谟的《人性论》不是一时轰动之作,弗洛伊德《释梦》也不是。即便是轰动之作,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因为大师对于呕心沥血的作品的发表往往十分慎重。 关于大作需精密分析。适宜定量处理的问题就定量解决,否则不要勉强定量化。虚假的定量化不仅是唬人的把戏,甚至是一种蒙人的骗术。科学研究需要大胆假设,也需要小心求证,事实与逻辑与常识是最基本的评判准则。至于是否定量化,则由所研究的问题来决定。 关于名著应雅俗共赏。不少名著确实人所共知,但对相当一部分名著来说,雅俗共赏是读者的理想而不是作品的现实。高深学问与晦涩难懂、故弄玄虚并不等同,后者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空虚与文体的衰弱;但我们不能为了迎合读者的品位而损伤著作本身的元气。 关于大作属宏编巨制。这一论断似是而非。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中文译本长达三卷,无疑属于大作之列;维特根斯坦的名著《逻辑哲学论》只有11万字,却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老子》只有五千言,但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一道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孙子兵法》十三篇,也仅仅只有五千多字,其警拔可撷给人们的启示远不止军事理论本身。作为著作大家,更好的做法是龙虫并雕,既能写宏篇巨著,也能作精品短论。 此外,大作甚至并不一定是大师亲为,如《论语》;大师之作也非均为大作。固然大师必有大作,但大作通常只能是大师占少数的代表作,多数作品不可能都是顶尖之论。提出有关大作的观点,并不意味藐视其它作品,而是希望由此引导科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进方向,不至在论著评价中不知所以。
个人分类: 学习日志|4703 次阅读|2 个评论
领略人文社会科学,高扬人文价值
热度 1 libseeker 2009-2-12 15:46
学习书目: 邓正来、郝雨凡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_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6 据悉,近年来随着国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政策的贯彻,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人员已达到 35 万人,每年在研科研项目近 10 万个。在笔者近十年的图书馆学学习、研究与实践之中,越来越觉得迫切需要对人文社会科学进行较为全面的学习。经友人推荐,我买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习了一段时间,做了一些摘录和学习笔记。我很喜欢这本书,该书有助于全面领略人文社会科学,高扬人文价值。 人文社会科学本是两个相关联学科的总称。人文科学是以人类思想、信仰、情感、文化、价值和精神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本质和生命意义的科学。而社会科学是科学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治理社会,进而改进社会且应用性极强的科学,是建立秩序,创造社会行为规则,解释并帮助人类集体活动的发展所进行社会分析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求解人类社会,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是丰富人类自身经验,总结并发展知识的重要学术领域。 人文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崛起最为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推力,在发达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被普遍认为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三个超级领域。然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却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落后状况突出表现是:低积累效应的重复性生产频出;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罕见;非语境化的移植品格尚存;中国化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洞见稀有;国际化的对话能力欠缺;人文社会科学远离现实的瓶颈仍在我们仍未在根本上确立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自主性。中国社会科学现在是在全球化时代中发展,必须要为世界学术贡献出中国自己的关于中国和世界的理想图景。中国社会科学只有为世界学术贡献出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而不是仅仅是复制西方的理想图景,我们才能对世界发言,真正为世界学术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而要贡献出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必须开展问题导向的无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人文学科的教育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或意义理论,为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的导向。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我们应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高扬人文价值:要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那些不可磨灭的最美好的东西;要以他人为参照,不断丰富自己;要勤于思考,敏于选择,身体力行,将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因素融入自己的生活。
个人分类: 学习日志|458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