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文价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的需求,价值和终极意义—拉康的后结构心理分析的另类解读
lofiazhan 2018-6-5 00:28
一、 我为什么关注心理分析? 我为什么关注心理分析和后结构,这本跟我所学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跟我们的感悟和体验是相关的。所以在遗忘之前,在此记录分享,以便以后查看回忆。我的这种兴趣我想应该是有原因的,只不过原因是“潜意识的”。我试着“有意识”地猜想一下我的这种“潜意识”。自从我父亲去世之后,我对“意识”与“无意识”经常不自觉的思考,尽管那时候我不知道他们的深层意义和形式。记得当我赶到医院,被告知我爸被抢救过来了,但是已经无意识了,我极度悲伤,这种悲伤是如此关切(我想此种由“无意识”导致的悲伤在此后几年的不断回忆中指数性的增强),因为我当时没法想象,就在前几天和我对话的、头脑异常清晰、敏锐的父亲突然没有了意识(这里我不谈由他的一直恶化的身体状况带给我的感受,只讲意识与无意识,否则太沉重,可能没办法理智去组织)。此后我一直想要知道我父亲在生命最终的“无意识”阶段,是否真的是“无意识”,作为一个子女,我其实是希望他那段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又不相信被医生告知的无意识真的是绝对的无意识。 于是,我对频死体验的研究感兴趣,但是很多都是科学心理学和脑神经的,我没有这个基础去理解,所以我有意无意去读心理分析和释梦的东西。佛洛依德对梦境和精神的分析,可能真正开启了对“无意识”的研究,因为在后现代后结构之前,基本都是在研究“意识”和理性,这可能也是后现代各种学说诞生的一个原因,因为在之前,很少有人去追究胡塞尔所谓的“开端之恩”的无意识 (胡塞尔并不把它看成无意识,他其实是反对佛洛依德的无意识的本体论观点的,认为无意识只是派生的,他把这种“无意识”叫做 pre-reflective self-consciousness| 前自我意识,其实是纳入意识范围内的,应该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在意识的概念里研究意识和现象的关系,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 。 简单一点,这也可以理解为对终极决定性的主宰所产生的根源的追求。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所谓的“主体性”诞生的根源和超出“主体性反思”之外的部分的追究。对这种根源的追求,使海德格尔和以后的以萨特(Jean-Paul Sartre)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收获了“他人性”“other”,从而使得主体的“self”中心观的瓦解。在语言学里,这种“开端之恩”可能就是“the name of the father”,因为在有语言建构的人类社会里,只有父亲的姓确定了,我们才可以按照父亲的姓来通婚,行事,从而建构由“父权”确立的社会秩序。然而,谁又给了父亲姓呢?德里达和拉康在语言里解构了父权的终极name和决定一切的权威,绝对的logos中心瓦解了。 二、 Desire 是怎么诞生的? 拉康心理哲学的基本框架是镜像理论(mirror)和“求 (demand)”的概念。这里有必要重复一下一些基本的概念及理解, 蓝色字体 部分为一些展开和打岔,但是都是很个人的想法,对专业研究拉康和后结构的人来说也许是谬论或naïve。 三镜像阶段 : 【细节解释有可能不一定准确,但为了make general sense】 The real and need( 真实镜和需求) :拉康的 真实镜| 或者叫 现实镜 ,就是指生命之初在母体的和新生儿阶段的完整统一的混沌状态。这个时候没有自我的主体概念,婴儿没有建构“自我”的概念。我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我。这个阶段是本能“需求”主导的。吃喝拉撒等。当婴儿啼哭之后,马上得到奶嘴的安抚,这个时候婴儿并不知道这是一个自己身体之外目前的乳房或奶嘴,它以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个阶段是完整统一的,是由需求主宰的。这种 生理的需求 表现其实是婴儿对重返子宫状态的这种完整性的 外在表达, 为了统一逻辑和make sense,同时也借助拉康的词汇“爱”,我想这种追求完整的母体状态也可以对应为以下所说的对“爱”的需求。从我们与母体分离之后,我们一直在寻找这种重回母体的状态,但是注定是找不回的。可是惯性和本能让我们一直在以后的镜像中寻找。这也许是人性自我分裂的根源。 The imaginary and demand( 想象镜和请求) :当婴儿开始照镜子的时候,他看到了镜中的他人和母亲,由他人为参照从而也获得了自己的image, 知道原来母亲是另外一个人,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自此,婴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诞生,开启了建构自己的身份和自我概念的想象镜。比如,8个月的大婴儿对着镜中的自己笑着做鬼脸,他在想象着自己的美好的样子,完整的样子【 这种样子是他的回到本能的回到母体的完整性的需求的反应 】,可是现实中,他并不是像镜子中那么美好,他吃饭都吃不好,吃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拿东西抓握不准,自己不是镜子中那个美好的样子。这个镜子分析对成人也适用。镜中【包括社会中,他人眼中】的你感觉挺好的,整洁的容颜,神采飞扬的样子,成功的,收获的,可是从拉康的“the real”的真实上来说,我们是缺失的,不完整的,不完美的。 【 这种分析,看似make sense, 可是我们无法追忆自己的童年,我问我儿子,他也无法言说,为什么无法言说,这就对了,但是不感觉好像是回事了吗?是的,那也对了,这就是Lacan精神哲学的精髓,维根斯坦说,没办法言说,超出语言能力之外的,那就保持沉默,那是维根斯坦所谓的另外一个境界。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宗教心灵感应那回事,那也行。在此 投机 的解释【注意:是 投机的 】:为什么有些对圣经怀疑的人,你用尽各种逻辑阐述学去解释,去论证,最终因为事实证据的缺乏,人家还是不信。为什么?因为上帝虽然创造了终极逻辑,但是没有创造证据的逻辑,或者说,这些证据就不是一般的逻辑,也即,从一开始有些人就没有被上帝造成可以理解超验(超科学)之外的证据的人,please hold, 我不是站在信仰者的角度,在为上帝辩护。这些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证据,当你去读圣经罗马书第九章“神的拣选,公正和慈爱”表明:是否可以得救,是否是神的儿女,一开始上帝就选定了,如“神对法老说,我把你兴起,是要借着你彰显我的大能,并且使我的名传遍大地,这样看来祂愿意怜悯谁就怜悯谁,愿意让谁有力量就让谁有力量”。有人解读这个并不是由您做了多少慈善,好事,做了多少表面的对神的工作而决定的。那下面的人就问神:您居然都已经预先就选定了(造好了)彰显您的荣耀的人,那还凭什么责备这些没有被您拣选的人的不信您呢?然后下面又有人说:“你这个人是谁啊,你有什么资格跟上帝顶嘴呢?被造的怎么可以对造他的人说:‘你怎么把我造成这样?’陶匠难道没有权利制造一些noble(可以彰显神的荣耀的)的器皿,并且又造些普通的器皿吗?这些圣经话语,常理上给我们感觉:上帝太霸道,没有人文关怀,剥脱我们认识世界的权利,哪来的慈爱呢?这些霸道的话语驱逐了多少希望亲近信仰的信仰者。可是反过来讲,这难道不值得思考吗?这些看似欺凌霸道的话语难道不是暗指:如果你真的 不信 我,那就表明你没有被我拣选,无论你做多少 表面上【象征镜中的 】是显示我的荣耀的事情,纵使你名义上贡献了一辈子在做一个牧师,你 没有被我造成可以用另类方式理解我的神迹和证据 的人【也即你不信我】,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没有给你除了语言和科学逻辑之外的沟通认知方式。我【作者】无名悲伤:如果真的是这样去理解,的确是个悲剧,我喜欢后结构的多元的价值,因为我的智商指数让我敬畏科学,现实生活中的挫败让我寻求多元价值。但是这样一来,这就又回到了现代主义的终极真理了,走来走去都无法逃脱终极存在的主宰。后结构后现代也许是多元认识认的启蒙,但是最终的现实却被告知只有一个。对一个信仰多元的人,这是多么大的打击,但是当代的反后结构,对后现在批判的思想其实正证明了这一点:有些人说后结构是建立在结构之上的新结构。顿时感觉我们走了一圈,最终逃不出终极的决定性命运,但是无论如何,拉康从语言学上解构了我们的“the name of the father”- God,这个God 不一定是基督教的God 】。 回过来接上以上黑色文字部分,人从过了新生儿阶段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建立,也就永远的失去了与母体完整性的完美状态(现实镜),所以“缺失(lack)”是始终存在的。这就产生了人的demand (请求缺失部分的重聚)。在这个阶段,婴儿会请求(demand)母亲的爱,呵护,爱的眼神,关注,表扬等。“爱”这个概念其实对拉康也是个重要的概念,但是被经常误理解为世俗的特定(particular)的爱。这个爱其实也就是一个“大他”也即“Other”。这个怎么变成对“Other”的追求有点难理解,这个过程是在语言象征镜中不断抹去爱的特定性(particularity)而完成的。在下面的,我会阐述这种对“爱”的追求和请求,在语言象征镜中如何被扭曲成desire。 The symbolic and desire( 象征镜和desire) :象征镜就是指语言主导的领域和阶段,这个阶段占据了我们一辈子(除了婴儿期)。符号学就是一种象征(symbolism)的逻辑。为了make更广阔的sense,这个阶段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的现世理性世界-也即你我现在正生活的正常的世界。【如果我是一个精神病人,我可能就回到了第一个镜也即real的状态,一切以本能需求为出发,丧失自己在理性象征镜的建构。拉康分析精神病人发病的动因是因为在象征镜中对自我的建构的丢失,或者失败,才会造成像婴幼儿各种变态反应的症状的回归。我想这也许各种原因造成的】。 这里不谈精神病人的问题,谈一下desire 如何生成的。在谈之前,先说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德里达的语言的的永远延意性,无确定性。因为语言永远在用一个符号或所指(signifier)来指向一个意义,但是这个意义也只能借助另外的所指来表示,这样一直下去,无法最终指向一个实体(object)也即:意义永远无法被确定,语言永远无法表达你要表达的意义。新华词典上对词语的解释永远都是指向另外一个词语。还有个笑话例子,如格列佛游记里描述的,没有语言的原始部落的人,因为没有语言,只能把要表达的意思和所指(the signified)全都以object 的形式背在身上,从语言的所指能力层面上,这好像达到了终极所指 – 也即抛弃语言,抛弃理性(开玩笑的argument,不能当真)。所以,所指的不确定性和永远的延意性是理解demand无穷尽的根本。 上面说了有本能驱动的对重返母体完整性的need,在想象镜中就是一种demand,这种demand但可能在语言象征镜中就只能以signifier表示,比如以上说的对母亲的拥抱,赞美,物质奖励,心理肯定等等这些符号。但是signification的无穷尽,注定demand的无穷尽,在这里追求一种类似“母体”的完整性,这种本能的重返现实镜的愿望,或者说追求一种love(demand for love),最终在象征镜里都只能被沦为永远有延意,永远有缺口的desire。也可以说在语言的象征镜中最终都是无可避免的被变成了追求“大他”,也即终极的东西。然而,终极的秩序只有一个,可是谁都想去和它(大他)融合,把自己变成中心,变成秩序。这个在心理上是很讲得通的。谁都想主宰自己的命运,有些是希望成为中心,甚至自己制定秩序。 【这里我没法理解“大他”只有一个的概念是什么角度,结构的,还是后结构的?这是个二手的解读出来的概念,不知道拉康有没有这么说,拉康的话语表明了这种大他其实是“demand for love”当然在语言象征中也可以理解为追求“大他”】 。拉康用弗洛伊德的《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中的一个笑话区分了请求(demand:what you ask for)和基本需求(need : what you cannot do without) 的关系: 一个贫困的家伙从一个富有的熟人那里借来了25先令(英国钱币),借钱时,他一再重申自己的艰难,和必需得不到满足的处境。同一天,这位借钱给他的人在一个餐馆遇见了他,看见他正在吃三文鱼。这位借钱给他的熟人就责备他说:“什么?你借我钱,而你却在吃三文鱼,我无法理解你”。这位借钱的人说:假如我没有钱我就不能吃三文鱼,如果我有一些钱,我也不能吃三文鱼,那我什么时候吃三文鱼? (SE VIII, 49-50). 通过这个笑话,拉康是在说这种正常的need是以扭曲的demand 的形式在表现的,因为它看上去已经不是初衷般的正常的demand的了 (本来人渴望返回到母体的完美的初衷只不过是正常的need的形式),这种demand 被符号象征的不确定性,永远意义的延伸扭曲成了desire,永远有个缺口。当这种demand 被满足后,他的特殊性又被抹去了,最终又出来另外一个特定的符号来表达这个“demand for love”的追求,这种love 是不断被转移和抹除的 。开始,我以为我的demand是个象征我的意义的跑车,后来我的demand 变成一个garden,在后来,我的demand变成…,这种所指象征意义的永远无止境,一个跑车和garden所代表的特定性意义(质性)不断的被消磨和抹去,造就了永远的缺口,这就铸造了desire。 如果回顾demand for love的根源,desire的本质那就是对母体性完美一体的渴望和追求,只不过在说人话的语境和象征中被扭曲破坏了(perverted) 。 Desire 其实不是一个恶魔,只不过这一切都是这么无意识的发生了 。 为什么要用这么个奇怪夸张的例子?这也是Michael Lewis(2008,p.161)所说的拉康和德里达不同的地方,“德里达是自始至终都是躲在文本的背后去带着不断变换的面具去解构意义,而拉康则经常借用一种狂欢的面具和巴洛克式的修辞夸张来表演(performance)他所要表达的观点。Michael Lewi把德里达这种风格被称为self-effacement(不出风头),而拉康的则是self-aggrandizement(自我夸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他讲课的内容基本是一些没有实证意义的空的修辞。但是这样说的人可能是没有完全理解和读他的东西,其实他的有些东西也是有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依据的,比如在婴儿期,那种象动物与外界环境一一对应关系建立的失败,是归因于母体液体和残留物的生理学原因。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精神分析的独到和贴切。 三、 什么是价值和意义,及终极意义? 可以理解人一生都在追求回到和母体完整一体的现实境界。但是在语言的语境中,这种愿望最终都只能是变形的,扭曲的所谓的desire。如果拉康认同最初的和母体合二为一的境界是“美好的”,那么这其实是他对语言象征的批判。但是,他主张接受这种三镜像发展的现实。并且尽力在象征镜中为人找回回去的触点和机缘,可能就是他说的幻觉(fantasy),因为通过这种暂时离开理性语言的“类动物”性的Fantasy,可以找回这种真实。就像Michael Lewis所说的其实在我的语言的理性世界,其实是有各种漏洞的(holes), 当我们带着理性的记忆,不时的游离出完全的象征之外,进入这些洞时候,真实性,真实的意思是存在的。但是我感觉这些游离只能是暂时的,而且这种状态不可能是一直的,一直在改变,但是一直都要“有” 。这里面就可能有着“拓补学”的相似性。 这些东西相对形而上,但是也又不是。 我的研究是关于手工艺和可持续性的问题,在田野调研中,有一个词“价值”是经常被说到和拿来表明当事人立场和观点的词。我对这个词产生了兴趣,所以我不断的去搜寻这个熟悉而难以理解的词的准确含义,在田野中,所被诠释的价值是一些具体化的所指:经济的,社区的,传统文化的,地域的,精神的等。而每个这些被固定范围的价值还有更多的sub意义,微妙而又互相交织。但我当然只能在被固定的范围内寻找价值的解释,从被调研者的意识和看法里找到答案,在一元的规则里,寻找多元价值,因为我被迫要claim它的实证性(empiricism),同时我希望它是多元的,那怕是欺骗式的。 总结几点:在不知道拉康怎么说可以追逐到真实镜之前,和我不是个essentialist,那么可以总结: 缺失是本能的;需求和欲望也成为本能的,现实是象征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是没有终极的,人生过程因desire是丰富的 【我之前以为这个肯定是谬论】 ,这就是人一生经验所诠释的后现代,后结构的多元性 。这个观点似乎又跟里面的有点走神的观点矛盾,这个总结昨晚想着很好,自己似乎完成了个心愿了。从此和拉康心理分析说再见。 Bibliographies: Jacques Lacan, Seminar VIII: Transference: 1960 to 1961 : Begins 16th November 1960. Translated by Cormac Gallagher from unedited French typescripts. Michael Lewis (2008). Derrida and Lacan: Another Writing ,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在此感谢Billy不厌其烦的解答和帮助,甚至做一个毫无怨言的听众-半夜经常被叫醒起来听发言。
4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革故鼎新(19):严重的现实灾难,沉痛的历史反思——丁甜老师博
pww1380 2010-12-28 12:57
革故鼎新(19): 严重的现实灾难,沉痛的历史反思——丁甜老师博文引发的理论思考 杨文祥 历史和当下每一天的社会现实都在无声更无情地证明着这样一个真理: 越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越要掌握在具有相应历史高度的现代文明修养的人的手里。否则,旨在为人类造福的现代科学技术势必走向其反面,将人类推入万劫不复的灾难的深渊。人类将为此而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前,就被过早地送上末日审判的审判台。 这一理念既是我长期秉持的专业教育理念,也是我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始终坚持的价值信念。 中国社会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农业文明阶段,在数千年的历史时期内,与农业文明内在相联系的个体农民和小生产者始终占国民的绝大多数。即使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建设与发展的今天,尽管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工业生产体系,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形式从事社会生产的个体农民仍占国民的大多数。在这一现实情况下,在农业文明和小生产者社会意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 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战略思维的庸俗实用主义倾向(注:这种产生在农业文明历史条件下的庸俗实用主义与形成于工业文明时代的实用主义哲学理念不可同日而语)便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社会意识领域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倾向和意识源流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条件下,这种思想倾向和意识源流甚至还常常会以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构成社会意识领域事实上的主流。 这样,无论我们在主观上试图采用如何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的意识形态使其成为社会现实生活中真正统摄人们的思想和社会行为的主导力量,但在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历史条件不足的现实情况下,要实现这一点,必然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任务。 如果不能在理论和现实上承认并接受中国社会的这一严酷的客观现实,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无疑就成了一句空话。 全党和全国人民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长期以来始终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仅此一例就足以见证了上述结论。 在这种个体生产者庸俗实用主义思潮和倾向无所不在的现实环境下,各不同层次的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也就难以完全避免它的影响。这种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战略思维的庸俗实用主义在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领域的影响,就表现为一种政治上和社会管理上的短视和与此相应的短期行为。 无论是极左时代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所造成的上至国家主席下至普通百姓无以数计的历史冤案,还是社会经济和科技领域单兵突进,公共管理和公益事业长期无人问津,都不难看到这种政治上的庸俗实用主义思潮和社会管理上的短视行为倾向在其中的影响。而 这一社会管理领域的庸俗实用主义思潮和短期行为倾向的历史后果就是长期忽视甚至否定以人文价值理念为核心的现代文明,否认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的人类文明价值理念。 目前全社会普遍缺乏诚信,缺乏社会公德,从官场到商场再到科技教育和文化艺术,几乎没有一个领域不是假丑恶现象比比皆是的严重局面。这就是实用主义思潮和社会管理上的短视行为影响下,当代中国在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领域所造成的严重历史恶果。于是,婴儿的奶粉是有毒的,百姓的食品是污染的,个别专家的成果是剽窃的,部分官员的政绩是假冒的……这一桩桩触目惊心的事实,一个个令人发指的丑恶现象不但戕害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和未来的希望,而且将断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明传统。显然,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庸俗实用主义的危害而在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上的某些失误所造成的历史恶果,目前正在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爆发式的力量日益强烈地显现了出来。 就是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中国一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另一方面,我们又有不少失误,留下了不堪回首的历史遗憾。今天看来, 古老中国社会的庸俗实用主义倾向和社会管理中的短期行为让我们付出了无法承受的社会成本和历史代价。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凡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社会实践,无论我们的初衷是多么美好,都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报复和惩罚。就是说, 我们 这一代人目前正在为前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失误偿还我们既还不起又躲不掉的历史债务。 恐怕今后的几代人,也还要继续完成我们这代人的“未竟事业” 。 参考文献: 1 .丁甜.鸡蛋都 TM 造假,天理何在?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8075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3205 次阅读|1 个评论
领略人文社会科学,高扬人文价值
热度 1 libseeker 2009-2-12 15:46
学习书目: 邓正来、郝雨凡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_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6 据悉,近年来随着国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政策的贯彻,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人员已达到 35 万人,每年在研科研项目近 10 万个。在笔者近十年的图书馆学学习、研究与实践之中,越来越觉得迫切需要对人文社会科学进行较为全面的学习。经友人推荐,我买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习了一段时间,做了一些摘录和学习笔记。我很喜欢这本书,该书有助于全面领略人文社会科学,高扬人文价值。 人文社会科学本是两个相关联学科的总称。人文科学是以人类思想、信仰、情感、文化、价值和精神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本质和生命意义的科学。而社会科学是科学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治理社会,进而改进社会且应用性极强的科学,是建立秩序,创造社会行为规则,解释并帮助人类集体活动的发展所进行社会分析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求解人类社会,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是丰富人类自身经验,总结并发展知识的重要学术领域。 人文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崛起最为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推力,在发达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被普遍认为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三个超级领域。然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却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落后状况突出表现是:低积累效应的重复性生产频出;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罕见;非语境化的移植品格尚存;中国化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洞见稀有;国际化的对话能力欠缺;人文社会科学远离现实的瓶颈仍在我们仍未在根本上确立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自主性。中国社会科学现在是在全球化时代中发展,必须要为世界学术贡献出中国自己的关于中国和世界的理想图景。中国社会科学只有为世界学术贡献出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而不是仅仅是复制西方的理想图景,我们才能对世界发言,真正为世界学术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而要贡献出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必须开展问题导向的无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人文学科的教育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或意义理论,为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的导向。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我们应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高扬人文价值:要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那些不可磨灭的最美好的东西;要以他人为参照,不断丰富自己;要勤于思考,敏于选择,身体力行,将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因素融入自己的生活。
个人分类: 学习日志|459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