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案例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案例

相关日志

反思第一次绿色革命(连载之七)
蒋高明 2020-8-1 07:10
反思第一次绿色革命(连载之七) 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来自中国的成功案例 应用上述生态学原理,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产量与经济效益共赢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并成立了弘毅生态农场,在山东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进行了连续14年的长期实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六不用”,即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剂,不用地膜,不用激素,不用转基因种子。 他们首先用有机肥取代化肥;将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养殖肉牛;再将腐熟牛粪作为肥料还田。其中秸秆饲料的加工与储备是关键,该农场自主研发了大型遮雨式分室青贮池,每年加工“微储鲜秸草”1500吨。这种循环的生态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每种产品的副产物,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土壤,还增加了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作物产量。土壤有机质从实验前的0.7%提高到目前的5%;冬小麦和夏玉米连续10年实现了高产稳产的吨粮田。 他们利用物理+生物方法取代杀虫剂,即通过脉冲式杀虫灯、鸡、野生鸟类、天敌昆虫、人工除草控制越冬害虫。杂草控制,以人工+机械除草取代除草剂。聘请经验丰富的农民承包除草工作,并辅助必要的小型机械除草;在果园杂草控制方面,采取“以草治草”策略,种植一些高覆盖且有固氮固碳功能的本地草本植物,形成单优种群,占据杂草生态位。所生产的优质安全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增加经济效益,平均每公顷效益是普通农田的3~5倍。 弘毅生态农业模式解决了现代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人类健康、农民就业等系列问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按照这种模式,中国需要2亿亩耕地即可满足主粮需求。然而,此种模式的推广,还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9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初来乍到,这些情形如何处理?
热度 11 zywsict 2019-5-26 09:41
初到高校工作,作为新人对单位的情况不甚熟悉,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可能要应付来自领导或者同事给你安排的额外的工作,但苦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有时候应付不过来,但又不好拒绝这些额外的工作,因为这些人往往对你以后的利益,甚至职业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遇到这种情况,甚是纠结,全身心投入自己又无能为力;拒绝又得罪人,处理的不好,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纠结、矛盾一直伴随着你,那么如何处理更好呢?以下的几个案例,也许存在着一些参考价值。 案例一 :学院院长给你安排了一些私人的活,并且要求你为他无条件干活。要命的是,你对这些活不熟悉,干起来费劲,不仅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完成,而且还可能完成的不是很好。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到底怎么办呢?想了又想,还是先做一些简单的活,然后遇到复杂的直接和院长沟通,直接申明确实是做不了。这样做的好处避免直接拒绝,太不给人面子;然后又直接说明解决后续问题存在的困难。虽然这不是万全之策,但也是无奈中一种选择。 案例二 :某教授教授是课程期末考试,恰好你被安排与其一起监考,但遇到突发情况,一个重修的学生由于考试时间冲突,在其它考场考了一个小时之后,然后到你所在的考场参加考试。由于该考生情况特殊,已经大四,这次考试不过直接影响毕业,这时候教授要求你在留下来单独为这个考生再多监考一个小时,然后再将该考生的试卷单独交给该教授。该教授说话的口气让人听起来甚是不舒服,这时候怎么办?最后给教授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该生的年级辅导员需要坐班,该生在多考一个小时,辅导员也没有下班,就将该生领导年级辅导员办公室,然后试卷放到辅导员处,叫教授自己去拿。 案例三 :某教授邀请多个专家来学院评审实验室建设,而这些专家的达到时间分布在两天内,要你帮忙去接一下专家,而你又不是该教授团队,且和该教授又不是特别熟悉,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最后的解决方案是答应帮忙接一个专家,婉拒接其它专家;这样做既没有直接得罪该教授,也给自己节省了时间。 以上三个案例中的解决方案并不是最佳解决方案,但至少也算是一种妥协的解决方案。不过只要搞清楚本质问题,你完全可以说不。本质问题就是拒绝领导或者教授所带来的后果,其实后果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遭。他们所能够决定你的无非就是一些需要在学院内PK的项目或者在职称评定给你投反对票。但仔细想一想,这些与你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都是有一定的评定规则,只要你条件够,甚至比其他人还好很多,在明确规则下,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重点是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只有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了,才有说不的权利,但是话又说回来,只要不是特别无理的要求,同事之间该帮忙还是应该帮忙,无需计较太多。
个人分类: 精选|8681 次阅读|23 个评论
一个不劳而获学生案例
热度 16 zywsict 2018-7-16 08:34
在期末考试之前和学生多次强调,期末考试如果考不好得找自身原因,不要指望我能够给你加分通过或给你提高成绩的档次;但是总有学生想通过这种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不《随机数学》这门课的成绩刚提交,还没有过一个小时就有学生来找我。以下是该学生和我的信息交流: 学生 :张老师,我是XXX,请问在吗? 我 :? 学生 :你不是说平时成绩只要上课不旷课、迟到,作业都交,平时分至少92分吗?我的怎么只有88分。 关于平时成绩我说过这样的话,“只要上课不旷课、迟到,作业都交,且上课没有因为违反纪律被我抓到,平时成绩至少给92分”。看到这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我算错了或者输错平时成绩,毕竟173个学生。为了验证该学生的说法,我将这个学生的原始记录找出来,结果发现该学生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时期,上课玩手机被我抓到。学校对每个教师下了政治任务,哪个班级出事,哪个任课教师负责。在三令五申之下,该同学依然不改,顶风作案,差点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找出证据之后,对其作如下回复: 我 :你应该想一想你为什么只有88分? 学生 :我平时表现一直很好,不应该得88分,而应该是至少92。(不承认错误)。 我 :你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期间,玩手机被我抓到了,给你88分算是够多了,现在真后悔没有多扣你几分,这样就可以断了你的念想。 学生 :老师期末考试62分,平时成绩88,最终成绩69分,成绩档次为合格。求求你,法外开恩,我还想保研,将我平时分提高几分,这样我的成绩就是中等。 我 :成绩已经上报教务处,不可修改。我也没有权限修改,要向教务处申请修改成绩就是教学事故。就算能够修改,我也不会给你改。你是成年人,应该懂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得努力付出去争取,如果我给你成绩提高一个档次,是不是对其他同学不公平? 学生 :我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特别认真,都复习好多遍了,求求你,给我加几分吧。 我 :今年在我班上跟班重修提高绩点的同学,都考得都非常好,他们的成绩至少都是良好。如果你真的需要这成绩,你明年可以跟班重修,考个好成绩,这样你的绩点不就上来了。 学生 :我不想跟班重修,求你给我加几分吧? 至此之后对话结束,因为我不在理他。这学生的行为,在我眼里就是典型的不劳而获的行为。想通过诉苦,以博取同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我是不会上当的。 很遗憾的是,像这种想不劳而获的学生的比例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如果这些学生一旦尝到甜头,更会变本加厉,最好的办法就是抵制这种行为。
个人分类: 精选|21118 次阅读|35 个评论
我国林业产业“肥料生产使用情况及政策”
jxz1963 2018-6-28 16:30
近期,在陕西省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陕西省农业厅土肥站董伯林站长就我国林业产业“肥料生产使用情况及政策”,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参加陕西省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的 100 多位代表聆听了董伯林站长的学术报告。 董伯林站长的学术报告主要由八部分组成:肥料的概念,肥料种类,肥料基础知识,肥料登记,陕西省肥料企业情况,涉及肥料监管的法律法规,有机肥增加了抗生素检测,当前主要推广的土肥技术。 董伯林站长从肥料的概念、肥料的种类,肥料的基础知识等方面开始,进而介绍了全国肥料生产及使用情况、陕西主要作物面积与施肥量,肥料登记政策的变化,肥料标准等实用技术,以“苹果”为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经济林在使用肥料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给广大林业产业从业者讲述了许多一目了然的 “林特作物施肥量”和“脲铵氮肥及硫铵技术指标”,以及当前主要推广的土肥技术。 他说,我国肥料的年使用量和生产量已达 7000 万吨(折纯),已均居世界首位。全国有各类肥料生产企业近 8000 家,其中,氮磷等化肥 1200 家,复混肥 3000 多家,叶面肥 3000 多家,微生物肥料 1000 多家。从事肥料经营的企业 8 万余个,年经销量 1.5 亿吨以上,经营额超过 2000 亿元。 我国化肥使用量远高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特别是水果、蔬菜化肥使用量更多。果树亩均化肥使用量是日本的 2 倍多、美国的 6 倍、欧盟的 7 倍,蔬菜亩均化肥使用量比日本高 12.8 公斤,比美国高 29.7 公斤、比欧盟高 31.4 公斤。过高的化肥使用量,不但施肥成本高,而且对农产品品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负面影响。 肥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产品供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环境美好与否。加强肥料管理,既是政府部门实施市场监管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的具体体现。近年来,肥料市场秩序有点混乱,行政管理政出多门,市场监管交叉重复,以罚代管现象在基层屡屡出现,农民发生肥害后,投诉、维权难。 同时,董伯林站长还介绍了“ 2016 年测土施肥项目县”、“ 2016 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县”、“在陕北、渭北推广地膜双垄沟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旱作节水技术”、“苹果施肥”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等知识点,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赏。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2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生案例两则
热度 12 zywsict 2018-6-28 10:49
案例一 由于 实行不放水的本科教学 ,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要求比较高,除了课前或者课后会经常性的点名,对课后作业的要求也是极其严格。每次提交作业都得认真登记哪些同学没有提交,哪些同学是为了应付而提交。第十七周的时候,在班上公布了一学期学生的表现情况。有几个学生作业没有提交,私下底来找我,要求我不要将其记录在案。说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上课都来,怎么会不交作业呢?是不是我登记错了?是不是学生委员将他的作业弄丢了?我直接回答,上课和交作业这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每次作业我都是按照学号排好再批改,绝对不会记录错误,如果真有错误的话,也很简单,你将这学期所有的作业提交给我检查一遍,你的记录将会被删除。学生第二次又来找我,作业没有带来,又找一些理由,这次的理由更奇葩。“反正我交不交又不会对老师您有影响,就放过我吧”,听到这个理由我对他也是不客气,一口回绝,并拒绝谈论此话题。 案例二 学校规定如果学生因身体不舒服是可以允许其缓考,缓考的同学在下一学期初和补考的同学一起进行考试。登记考试成绩的时候,缓考的同学按照正常流程处理。确定了课程的考试时间,有学生来找我签缓考单,缓考的理由很简单,说是考试时间冲突。一看这个理由我就非常的纳闷,教学秘书安排考试的时候,怎么可能犯这么低级错误,将同一个班级的两门课程的考试时间安排在一起,再加上以前有不少教师被学生坑的案例,顿时对这件事情就警觉起来。问学生怎么时间会冲突呢?学生回答说:“同一天上午要考一门,而下午也要考一门,一天时间考两门,时间冲突了”,听到这个理由,我也是一口回绝。虽然这件事情,我做的有点绝情,但出于自身的考虑还是得拒绝,万一班上没有同学补考,我还得单独为他一个人监考,改卷,无形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就算有人补考,缓考的同学可以一起和补考同学参加考试,但是在正常考试有 170 多名学生参加考试,登记成绩得时候比较容易出错,出点小问题就是教学事故,所以还是拒绝为妙。 案例一的同学是属于典型的不劳而获型,可能他以前尝过甜头,屡试不爽,但没有想到会在我这里碰壁,本来就是一件小事,作业一次没有交,才扣他 5 分,也不会影响大局,结果来了个奇葩理由,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真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 案例二的同学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点也无可非议,但其不懂这缓考对教师的利害关系,所以碰壁也是正常的。 现如今情况下,师生关系感觉越来越难协调。学生的厌学情绪普遍高涨,因为他们深知学不学最后都能够毕业,学还不如不学;而教师花大量精力在教学上,不仅不会给自己加分,而很可能会减分,导致聘期考核不过。在教与学这个问题上,如果不采取有利措施,教与学只会渐行渐远。
个人分类: 精选|16031 次阅读|29 个评论
神一样存在的学生
热度 23 zywsict 2018-1-18 09:11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个应该可以成为大家的共识。通过近几年的观察,根据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大致可以将学生分为以下的四类。 第一类,自主型。这类学生的通常能够主动学习,很少旷课、迟到,对学习比较重视,从老师的角度而言,这类学生最让人省心。自主型的学生之所以重视学习,可能出于以下原因。其一,兴趣;有兴趣就会不断的去探索,去求知,所以学习性比较高。其二,工作;拼爹的时代,无爹可拼,只能靠自己,所以想通过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目标,找到一个称心的工作;其三,尊严;通过学习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这类学生比较少,估计 15% 左右。 第二类,被动型。这类学生学习性不高,但所有畏惧。畏惧挂科,畏惧学校的规章制度。具体到课堂上,只会偶尔抱着侥幸心理,旷课迟到。正因为有所畏惧,尽管平时不怎么爱学,但期末考试的时候,还是会认真复习。这类学生占大多数,估计 65% 左右。 第三类,不劳而获型。相比被动型,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更差一些,虽有所畏惧,但畏惧的程度更低。具体到课堂上,旷课迟到次数就比较多。仅存的一点畏惧,会迫使其在期末考试时,花少量时间去复习,重点所想的是通过其他手段通过考试。比如:作弊,向老师解释各种旷课理由,希望老师高抬贵手。这类学生相对比较少,估计 15% 左右。 第四类,神一样存在型。为什么说是神一样的存在呢?因为他们神龙见首不见尾,你根本找不到他,无所畏惧。具体到课堂,旷课、迟到都是家常便饭,偶尔上几次课,感觉就是对老师天大的恩赐。正因为无所畏惧,所以哪怕你给他考试答案都没用,甚至不来考试。这类学生更少一些,估计 5% 左右。 遗憾的是,近年来,第一类学生逐渐减少,而第三、第四类学生却逐渐增加。针对这些趋势,作为教师也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应对。 针对第一类学生,尽管比较省心,但还是得加强引导,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这类学生影响他人,以达到扩大这类学生群体的目的。 针对第二类学生,就得严厉公平,恩威并重。从思想上,改变他们的学生态度。从行动上,迫使他们不敢逃课,能够认真对待学习。 针对第三类学生,一定要严格,不能放水,让他们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杜绝不劳而获的思想。 针对第四类学生,只能听之任之,无所畏惧,也无所办法。 以上的对策,只是理论上,希望通过实践的检验,以观后效。
个人分类: 科学网置顶博文|23147 次阅读|43 个评论
[转载]高校科研经费腐败案例
热度 2 ericmapes 2017-3-23 23:14
高校科研经费腐败案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22/17/25654825_472488428.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533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哲学案例的几点思考
ggjjhh 2017-2-7 20:48
关于哲学案例的几点思考 高金华 近日把2000年10月编写的七个哲学案例上传科学网。其中有真实的事件,也有人为编写的笑话。 有几位网友质疑案例中数字的真实性,网友fanteklv则认为:“虚实不同于真假。虚实之间是有边界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所以有寓言故事嘛,但故事所说明的道理都能被人认可。” 简单地再写几句。 一、哲学需要恰当的例证 抽象的理论需要具象的阐释。 经常否定“观点加例证(例子)”的人不可能写出好的哲学论著,往往观点是语无伦次,论证是晦涩难懂。 二、哲学例证不必都是真实的 工商管理学也不可能拒斥人为编排的案例。要求案例必须是真实的事件,就无法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得鱼忘筌,得意忘言,得智慧也可以忽略(不计较)案例的真伪。庄子编撰的寓言,帮助人们明白了很多哲理。 三、哲学例证不必穷尽一类事物 从个别事物中归纳出普遍结论,靠的是科学归纳法——揭示普遍性的内在机制。 哲学当然要追求一些全称判断,同时也应该利用单称判断和特称判断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发挥单称判断和特称判断在哲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哲学开拓新的领域。 2017-02-07 20:32写作
个人分类: 哲学案例|2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事故分析(事故案例的真实性)问题
Greg66 2016-3-19 11:23
某同学遇到的质疑: Q:分析的事故资料从哪里获得? A:可以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等途径查询有事故调查报告或是网络资源。 Q:那是否具有可靠性?很多事故原因不会在网上说明的。 我的看法: 即便是不真实的也只能相信这个(指事实部分),没有其他更真实的。而且大多不会太脱离实际,主要事实还是真实的。我们相信原始资料(事实描述部分,不是原因分析部分),原因分析我们要自己做,不全依靠“事故调查专家”的分析结果。 当然“专家”分析的结果也是我们的重要参考。 这句话有点意思,写在这里啊 “我们不生产论文,我们只是证据的搬运工”。所谓论文,不就是把证据搜集到一起、列举出来,用来说明一个观点吗?证据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实验数据、各种案例,也可以是参考文献等等
个人分类: 12|3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附条件生效《离职协议》劳动争议仲裁案例
shenbinti 2015-12-18 09:36
附条件生效《离职协议》劳动争议仲裁案例 2001 年11月10日,张某入职被A公司,职务为市场总监,年薪为45万/年。2009年3月7日,双方签订《离职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合同当日解除,约定A公司应向张某一次性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25万元。该协议自A公司将25万元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打到张某账户中生效。同日,张某办理工作交接,但A公司未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并在2009年3月10日以张某严重违纪为由单方通知张某解除劳动合同。这个案子发生在2009年,当张某和其家人找到沈斌倜律师的时候,沈律师看到双方的离职协议,也存在一点点的担忧,该离职协议上约定了生效条件:约定该离职协议自A公司将25万元打到张某账户中生效。张某本来想在离职协议中加入这样约定作为保护自己的条款,可如今A公司以款项未入账认为离职协议未生效。针对这个案子,沈斌倜律师做了一番的研究后,以《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和《合同法》四十五条为入口,作为代理人代理张某申请仲裁,并拿到了劳动争议仲裁委的胜诉裁决,后双方均未起诉,该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以下分享沈斌倜律师在该案中的主要观点: 一、被申请人应当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25万元,事实与理由如下: 事实: 1 、双方2009年3月7日签订离职协议,约定劳动关系自2009年3月7日解除,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25万元。 2 、同日,申请人办理离职交接,填写离职交接单。 3 、同日,被申请人出具离职证明,该离职证明显示:双方自2009年3月7日正式解除劳动关系。 理由: 在被申请人同意支付25万元的基础上,申请人同意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工作交接。那么,被申请人应当遵守承诺,依法支付约定款项。 二、被申请人以该笔款项未到达申请人账户协议不生效为由拒绝支付25万元,理由不成立。事实和理由如下: 事实: 1 、双方在2009年3月7日签订离职协议:约定被申请人支付25万元,该协议自被申请人将25万元打到申请人账户中生效。 2 、申请人在2009年3月7日开始办理工作交接,并在2009年3月9日全部办理完毕。 3 、后公司拒绝支付解除补偿,并在2009年3月10日以申请人严重违纪为由给全公司发邮件称将申请人开除。 法律规定: 1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2 、《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 理由: 本争议中:双方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该生效条件在申请人开始办理离职工作交接时就应当成就----被申请人应当在申请人办理工作交接时将该笔款项支付到申请人账户。但被申请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不向申请人账户打钱---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依照《合同法》第45条,视为条件已成就。 《合同法》第45条的设定就是为了阻止具有权利的一方不正当的利用自己的权利阻止合同生效条件的成就,造成诚信的缺失和交易秩序的不稳定性。 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决认定: 《离职协议》生效,A公司向张某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25万元。后双方均未上诉,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发生效力。 --------------------------------------- 沈斌倜律师简介: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执委、合伙人律师,知名劳动法专家,点睛律师学院劳动法高级培训师,中国影响性诉讼特约观察员。执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甲3号居然大厦18楼;电子邮件:shenbinti@aliyun.com业务电话: (+86) 15301115671 (+86)13661313967 ; 互动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enbinti
个人分类: 北京劳动法律师沈斌倜劳动法文集|2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HTML5开发精要与实例详解》][网络编程][TXT/1.8M]
lcj2212916 2014-12-6 13:03
本章主要通过一个博客网站与一个企业网站的制作来向读者展示如何合理运用HTML 5中的各种结构元素,搭建出一个语义清晰、结构分明的Web 3.0时代的网站。 由于本章所涉及的样式代码比较多,因此只对其中比较重要的样式进行介绍,颜色设置、位置设置、外边距与内边距设置和字体设置等代码均略去。 第 1 章 用 HTML 5 中的结构元素构建网站 /1 1.1  案例 1 :用 HTML 5 中的结构元素构建一个博客网站 /2 1.1.1   案例知识点 /2 1.1.2  博客首页的实现 /11 1.1.3  文章显示页面的实现 /30 1.2  案例 2 :用 HTML 5 中的结构元素构建一个企业网站 /39 1.2.1  首页的实现 /39 1.2.2  联系方式页面的实现 /52 1.3  本章小结 /55 第 2 章 在 Web 表单中使用 HTML 5/56 2.1  案例 3 :用结构元素制作 Web 应用程序中的菜单 /57 2.1.1  页面显示效果 /57 2.1.2  代码剖析 /58 2.2  案例 4 :综合运用 HTML 5 、 jQuery 与 ASP.NET 构建 Web 应用程序 /61 .................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79896338
1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
热度 3 alin21501 2014-11-15 11:47
2014年11月14日,《辽宁日报》头版公告并在4版整版刊发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文章称,公开信的由头是10月21日辽宁日报官方微信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为题征集微故事。一位大学生留言说:“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我们一个老师,逢课必讲 瞧瞧人家国外 。案例教学时,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这引起了编辑部的注意。 文章称,在这次策划推出之前,报社采编在省内外几大高校中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调查,并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听了将近100堂大学专业课。 公开信中指出“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 14日晚19时35分,中国青年网刊登署名国平的文章《“呲必中国”不能成为课堂必备课》,就《辽宁日报》刊发的公开信发表评论,文章称“问题令人震惊”,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网络上、社会上诬蔑辱骂祖国等负面情绪的一个源头。 国平谐音“国评”,多见署名评论一些重要事件,关注的事件涉及重大国计民生以及重要国际关系,常被认为像代表国家的评论,曾连续16评香港占中,评周永康被审查,评习总外交典范等等。 “国平”的文章认为,当这些负面情绪倾盆而下,青年学子们往往在懵懂中选择接受、在狐疑中选择将信。在这些负面情绪的濡染下,很难想象青年学子们对国家、对社会有信心,对祖国有那种深沉的感情,对自己的人生未来会乐观向上。 有人说,“爱之愈深,责之愈切”,那些批评祖国最严厉的人,往往是那些爱祖国爱得深沉的人。然而“国平”的文章认为,高校课堂上的“呲必中国”现象,与此并不是一回事,你可以指责一些丑恶现象,但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对国家的信心。你可以批评一些不良风气,但不能从心理上消解对祖国的爱、制造对国家和社会的对抗情绪。你可以谈谈对现实问题的切身感受,但你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个人的感受也许是真实的,但并不代表全面的真实、整体的真实。这些基本道理无须赘述,反倒是漠视这些基本常识,故意唱反调、弄噪音值得警惕。 以下为全文。 《辽宁日报》配发“编者的话” 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大型策划《大学课堂上的中国》。策划的缘起,是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里一些大学生微友发来的话,他们反映: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经济、法律、社会学、行政管理等与哲学文史等社科领域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每当结合现实问题,常常会表达出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谈到好的,都是外国的,不好的,都是中国的,中国成了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还有的老师,把个人生活的不如意和牢骚也带到了课堂上,这些都让同学们感觉到心情很灰暗。 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除了知识的传递之外,还承载着为中国的未来和现代化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回忆起那些在我们的成长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老师,总是心生敬意和温暖。虽然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可能只在少数老师中存在,哪怕他们所能影响到的学生数量并不可观,但只要这个问题存在,就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同时,从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上来看,高校课堂上的这个现象,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一个投影,反映了当今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以消极的眼光看问题、到处寻找阴谋论、随时随地发牢骚,这种负能量的传递在一些人当中已经成了人生态度和生活习惯。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去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又该以怎样的眼光去看待社会问题、看待今天的中国?消极悲观永远不应该是一个成熟社会的主旋律,在践行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更应该以一种积极阳光和建设性的姿态面对今天的社会、建设这个国家。这是我们对自己、对读者、对老师们的希望,也是我们推出这个策划的更深一层目的。 在策划推出之前,我们在省内外几大高校中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调查,在各个学科老师和学生中间召开了7场座谈会;并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沈阳、北京、上海、武汉、广州5个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听了将近100堂大学专业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全面准确的第一手素材,把策划做得更扎实、更客观,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并让全社会关注这个问题,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和培育一个良好的社会心态。 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 ——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是满怀敬畏地在写这封信。 大学老师这个岗位太光荣、太特殊了。大学是教化人的地方,我们的情感底色、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因为大学的涵养。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学的教育,正是要研究和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路径,正是要构建符合世界先进潮流的文化体系,正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承去承载中华民族的未来。因为特殊的职业身份,老师不再普通,也不能普通。你们不是在公园的人群中随意褒贬时事的那个人,更不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灌水拍砖的那个人。课堂上两个小时讲授的内容,比不得酒桌上面红耳热的谈资,也比不得信手转发的一条微信。大学课堂是答疑释惑的地方,你们是传播知识的人,我们要的是教书育人。 一想到将要提出的问题,我们笔端滞重、内心复杂。 这个策划,缘起网友的一则留言。今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10月21日,辽宁日报官方微信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为题开展征集,后台共收到300多个微故事。一位叫Kiko的大学生的留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说:“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我们一个老师,逢课必讲 瞧瞧人家国外 。案例教学时,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如果中国真像老师们讲得这么灰暗,我们毕业之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社会?谁来给予我们建设这个国家的信心和力量?” 多么重大而现实的提问! 中国成为大学课堂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这是个别,还是普遍?我们用新媒体手段做了调查,结果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对国家和社会的“描黑”让学生们都看不过去。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尤为突出。 我们忍不住要写这封公开信,是想与老师们探讨这样几个问题:应该怎样在大学课堂上客观准确地讲授中国?如何把光明的心态跟专业的知识一起传授给学生?怎样在回答重大社会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研究老师的问题,我们选择再老老实实地当一回学生。辽宁日报的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大家被老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自觉的责任意识所感动。但同时,“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 整理近13万字的听课笔记,大致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 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有的老师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理论课,揭秘所谓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将毛泽东与古代帝王进行不恰当比较,解构历史,肆意评价;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 第二是缺乏政治认同。有的老师传递肤浅的“留学感”,追捧西方“三权分立”,认为中国应该走西方道路;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片面夸大贪污腐败、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 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有的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让学生做无聊的“仲裁”;把“我就是不入党”视为个性,显示自己“有骨气”;把社会上的顺口溜和网络上的灰色段子当做论据,吓唬学生“社会险恶”,劝导学生“厚黑保身”。 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求教于老师时,不管是博导、教授,还是讲师、助教,主流的回答都是旗帜鲜明的:不能这样!但也有老师如此质问: “课堂怎么讲老师说了算,你能干涉我的学术自由吗?” “对社会现实问题避而不谈,这课还怎么讲?怕发牢骚,这个社会也太脆弱了吧?” “党和政府要善于听群众发牢骚、讲怪话,否则社会压力怎么排解?” …… 一个普通的张三李四是可以这么质问的。但亲爱的老师们,因为你们职业的高尚,因为大学课堂的庄严和特殊,请不要这样讲中国!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清晰的来路。历史的发展是延续的,每一个时期都不是孤立的片段。当今的中国,其政治形态、社会结构、观念习性,都受到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必然烙下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评说中国,不能只看地理的横坐标,更要看历史的纵坐标。中国所走的路,由来长矣,可能与别人平行,也可能与别人交叉,但绝不会重合。中国的路,肯定不会笔直,势必遇到沟坎,但借别人的尺子来规划、用西方的刻度来丈量,是行不通的。大学的老师,当然懂得这个道理,应该把这个道理传授给学生。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整体的模样。中国社会存在诸多问题,客观真实,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是值得提倡的,这是解决问题的始点。除了问题,中国也有成功的案例,也有需要总结的做法和经验。“问诊”中国,需要给出全面准确的报告单。大学生尚未走入社会,对国情的了解还不深刻,老师有责任讲述中国整体的模样。完整的中国,绝不是灰暗的,而是色彩斑斓的;绝不是消极的,而是坚韧昂扬的;绝不是迷茫的,而是目光四射的。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光明的未来。文学家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有情绪、情感和情怀。学生们都是“向日葵族”,习惯朝着老师转。站在讲台上是一个心态光明的老师,教出的就是一群积极光明的学生。社会上都是光明的建设者,这个国家必定有光明的未来。 老师们,在大学课堂上如何讲中国,我们冒昧提出这样的建言: 在你们编写案例的时候,请善待身处其中的中国。可以端出中国的问题,但端出来要讲清楚、讲明白,讲过了要作客观理性的评价,评价之后要回到原点,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把中国当做靶子,随便拍打,随意责骂,谁都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痛。 在你们发表看法的时候,请注意语气和分寸。敢讲不是个性,会讲才是本事。说一些激愤的话可能会让学生一时兴奋,但真正能让学生一生记取的,能够赢得尊重的,还是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是经岁月检验后沉淀下来的思想和智慧。 在你们比较中外的时候,请多一份历史的眼光。短短几年的留学,所见所闻可能是浅层次的,常挂嘴头的未必是“真经”。即便是西方制度的优越之处,也不能简单复制。我们从根本上都是文化层面上的中国人,了解自己的传统,了解自己的历史,才能找到最无悔的道路。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随意被抹黑,一些老师在讲台上牢骚失控,这不是偶然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在整个社会,都潜藏着类似的情绪。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职场人天天发牢骚,生活越来越好,牢骚却越来越多。大学课堂,是当代中国社会宏观景象的一个投影;身份特殊的大学老师,也有着作为社会一员的普通身份。只不过,那么多牢骚和消极,在最不该反映的地方反映了。 心理学家说,抱怨是人的本能。抱怨带来的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习性。而停止抱怨,改用进取的态度去思考光明,却需要意志力。 社会是不完美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克服很多困难,不顺心、不如意在所难免。人,要以建设性的姿态去生活、去工作,要有去改变、去改革的激情和热情。不抱怨、不牢骚,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看似简单却很有讲究。我们要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事情,也要有韧性去适应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并有智慧地区分两者的不同。小到个人和单位,大到社会和国家,都需要这种精神,也匮缺这种智慧。 亲爱的老师们,你们是特殊的。你们在讲授知识,也在传播思想;你们在研究当下的中国,也在影响未来的中国;你们在讲台上散发着学识和修养的魅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匡正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相信你们乐于接受这份特殊,能够对学生负责,能够对事业负责,能够对国家负责。那么从今天起,在课堂上讲好我们的中国吧!
个人分类: 品味人生|1598 次阅读|3 个评论
政府失职情况下自来水民营失败的又一例:齐齐哈尔
热度 1 jiasf 2014-10-20 06:25
如果没有廉洁的政府,没有依法行政的政府,自来水民营必然会陷入腐败的泥沼、欺诈的陷阱、失败的宿命!贪腐书记与贪婪美女配合下的齐齐哈尔市自来水公司收购,提供了又一个自来水民营失败的典型案例! 刘迎霞违法收购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的调查与警示 2014年10月18日 14:37:11 来源: 新华网 于法无据成败局 以权代法留后患 -- 刘迎霞 违法收购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的调查与警示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张羽、程子龙、李萌)今年9月份,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市原市委书记杨信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纪检部门立案调查,这让齐齐哈尔市百姓又一次想起今年2月份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并“失联”的女富豪刘迎霞。这一地级市政府要员与“最美政协委员”到底有着怎样的利益交集?   记者调查发现,杨信在任时,刘迎霞强行收购齐齐哈尔 自来水 公司案的背后,是地方党政官员打着改革的幌子,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影子。这种不履行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以权压法、以权代法的错误思维和行为,不仅酿成难解的后患,也留下深刻的教训和警示。   十年“水改”败局一盘   2003年,作为国有控股的带有公益性质的赢利企业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被列入“国退民进”改制企业名单,被刘迎霞执掌的私营企业哈尔滨翔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   2007年, 齐齐哈尔市 居民饮用的自来水出现严重霉味,并发生水质浑浊等现象。当时市民自行调查发现,是自来水公司偷偷进行了自来水管网改造:将采用的地下水水源改为采用地表水,同时还私自改变自来水的消毒过滤技术。   居民和自来水公司职工说,刘迎霞入主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后,很少在供水基础设施上做工作,只收费不投入。自来水公司原副经理王忠义说,改制前供水管网每年都要按段清洗,在两至三年内,完成一次全部清洗。但刘接手后,就没见清洗过供水管网。   刘迎霞执掌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后,大幅度提高水价。2009年,齐齐哈尔居民饮用水价格达到每吨4.2元,在新一轮的水价上涨风潮中超过北、上、广,而成为“全国最高水价”。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还上调了涉及工业、行政事业、经营服务等行业的非居民用水价格,引发城市多元主体的不满。由于居民不满情绪高涨,齐齐哈尔市政府不得不掏腰包埋单,对居民饮用水部分,先让企业每吨水降1元钱,然后再由政府补给企业。   职工也并未在改革中获益。一位不愿具名的职工告诉记者,“由于不愿意让刘迎霞接手公司,绝大多数职工不得不转让股份,未在改革后获得红利。队伍散了人心也散了,职工再不以公司为荣。”   2011年,哈尔滨翔鹰集团将自己控股的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股权转让给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巧妙地”将这一“烂摊子”转手他人,刘迎霞“金蝉脱壳”。   权力与资本携手让法律成了摆设   一次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水务改革,为何如此惨败并留下后遗症?   记者调查发现,当年的水改无论从决策上,还是具体操作上,都未严格在法治框架下进行,人为干预、以权代法痕迹明显。   作为改革的见证人,齐齐哈尔市水务局原副局长 孔凡荣 介绍,2002年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刚刚成功改革完毕:由原来的纯国有企业变成了一个政府控股75.8%、职工占股24.2%的股份制企业,股权结构合理,产权明晰,公司上下人心振奋,当年就赢利1000多万元。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2003年,市里再次提出改革,这种决策的科学性令人怀疑。   记者得到了一份当年哈尔滨翔鹰集团《关于投资收购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全部国有股权意向的请示》材料。这份材料表明关于此事的部分决策经过:翔鹰集团向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提出收购意向,时任齐齐哈尔市委书记的杨信批示:“抓紧运作,形成方案”。   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原副总经理王忠义说,按《公司法》股权转让应该开全体股东大会,但因大部分职工股东不同意,市里又挑选个别股东开股东代表大会,形式上通过收购方案,实际上不合法。   孔凡荣说,这次水改的招标是人为操纵的,法律成了摆设。他说,这次国有股出售的一大硬伤是未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违反了《招标投标法》。“出售方案是我写的,一共改了8次,直到领导满意为止。”孔凡荣说,第一方案是向国内外招标,第二方案是向省内外招标,第三方案是省内招标,但怎么改也不符合领导意思,最后干脆改成了“定向招商”,指定由翔鹰集团来买。   王忠义说,由于没搞招投标,还要显得合法,就走了个假招投标的程序。“在招标拍卖会的前一天晚上,才由我通知哈尔滨市另一家企业来竞标。”“标书都是连夜做的,就是来陪标的,结果可想而知。”   “翔鹰集团后来又违背《合同法》,未按合同约定在两年内交清其余购股款项,未按合同约定实现二次供水统一管理,也未及时投资建设供水管网,但政府并未追究这些。”有职工指出。   由于当时翔鹰集团并没有实力购买所有国有股,只买了一部分,齐市自来水公司的国有股改革并不彻底。再加上职工不同意翔鹰集团控股,发生了部分职工“退股”事件,使改革出现了反复。   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原保卫科科长卜凤鸣说,当时大部分职工股东要求将股份转让给翔鹰集团,而翔鹰集团又拒不接收,齐齐哈尔市政府不得不出手“救企”,以城市投资公司的名义接收了职工转让的股份。国有资本退出又进入,齐齐哈尔市政府陷入极度尴尬的境地。   未在法治框架下的改革势必留下后患   “最美政协委员”刘迎霞非法收购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十年来造成大量负面社会效果,这一改革残局留下深刻的法治警示。   警示一:不受制约的权力将肆意践踏法律。孔凡荣介绍,支持刘迎霞的政府官员以权压法不断升级。由于职工和部分中层干部不同意刘迎霞收购企业,不少人受到打击报复。卜凤鸣说:“作为原保卫科长,因为我表现得坚决,后来受到上级部门的审查。”王忠义说,因反对违法改革,他受到了检察院的立案调查。虽然没查出问题,还是被调动了工作。   警示二:没有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就谈不上法治政府。有群众指出,这次改革过程多次违反了政府依法行政原则,甚至多有违反《公司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以及相关条例等行为,这些法律法规在决策者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有知情者介绍,2005年收购合同到期,但刘迎霞仍未按合同约定交纳购股资金,水务局向市政府打报告要求催缴,但这事最终不了了之。   警示三:不依法行政难保市场经济运行。这次改革留下的后遗症,不仅涉及国有资产处置、职工就业、居民饮水安全、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也给继任者留下了难解的社会矛盾和尴尬处境。   齐齐哈尔市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说,刘迎霞收购自来水公司一案,在决策上有瑕疵,执行上有漏洞。这位官员说,一些地方政府错误理解了市场化的内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未起到应有作用,反被政府主导。这件事的警示意义,还在于“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不依法行政,到头来只能自己埋单。 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获齐市自来水项目 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获齐市自来水项目 时间:2011-01-31 09:36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全新丽 据当地媒体消息,昨天(1月30日)下午,齐齐哈尔市自来水公司股权转让签约仪式在党政办公中心举行。至此,原来由哈尔滨翔鹰集团持有的该市自来水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成为齐齐哈尔市自来水公司控股方。 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是由水利部综合事业局联合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成立的国家级专业水务投资和运营管理公司,主要从事原水开发和供应、区域间调水、城市供排水和苦咸水淡化等水务行业投资运营管理及相关增值服务。目前,公司总资产超过百亿元,日供水能力600万方。在近日揭晓的2010年度水业评选中,该公司荣登三甲。 随后,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正洪,齐齐哈尔市委常委、副市长赵万山,哈尔滨翔鹰集团代表潘朝辉分别代表三方签约。 国家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局长、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珂、国家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副局长顾洪波,齐齐哈尔市领导张云志、张贵海、赵万山、王光以及来自哈尔滨翔鹰集团和齐齐哈尔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据中国水网了解,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2003年改制,正是自来水行业改革的途径之一——引入外来资本。来自哈尔滨的翔鹰集团,出资1.2亿人民币买下68%股份,成为齐市供水企业的大股东,其余股份仍为国有。 翔鹰集团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装饰、建筑等行业的多元化集团公司。在收购自来水公司股份之前,它并未涉足供水行业。 翔鹰集团入主6年,2009年春天第一次上调水价。齐齐哈尔召开听证会,把居民用基本水价从每吨3.7元上调到每吨4.2元,特种行业用水每吨七八元。自来水公司对外公布了每吨4.2元的具体组成,2.2元是纯水费,0.8元是污水处理费,1.2元是二次加压费。其中二次加压费,是作为该市二次加压泵改建的建设费用,属于预收的建设资金。0.8元污水处理费是按黑龙江省统一标准征收。 根据中国水网获得的信息,水价曾是齐齐哈尔物价局接受群众投诉的五大热点之一,多名齐齐哈尔市居民到各大网站发帖质疑水价和自来水水质。此次,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入主齐市供水,预计将带来新气象。对于翔鹰集团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588 次阅读|2 个评论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案例
热度 3 Greg66 2014-7-18 21:45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案例 20140716 一、安全部内机构设置 企业设置安全副矿长(向矿长负责,目前很多矿不是法人单位),下有安全监察处,归本矿独立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单位即集团公司安全部指导。安全监察处也叫做安全部或者安全处,处长1人,副处长2人,其中1名主要负责地面安全管理,1名主要负责井下安全管理。内设科室有: 1. 安监处机关(相当于综合科),科员有20名左右,直接归处、副处长领导,主管行政事务、写材料等。 2. 安调科,设有正科长1名,副科长14名,安检员200多名,主要负责调度、分配矿上各工作地点、各项作业活动的安全检查员安排,一般每个工作区域(头、面)安排一名安检员。安检员的工作安排是,由队组根据当日作业情况上报给安调科,再由安调科具体确定具体人员到队组工作,归队组领导。 3. 班组科,设有正科长1名,副科长2名,主要负责班组建设、班组建设日常管理以及一线员工的培训,科员大约10人。 4. 安技科,设有正科长1名,副科长1名,科员6-7人,主要负责安全措施、规程的制定、修改、审查等。 5. 地面安全科,设有正科长1名,副科长3名,其余工作人员7-8人,主要负责地面的日常安全管理。 二、其他机构设置 其他机构是指安全处以外、与安全处工作有关的机构: 1. 职业病预防科,主要负责职业病的防治,与企业医院合署办公,其科长也是企业医院的院长。 2. 环保科,主要负责企业的环保问题。 3. 质标办,主要负责质量检测、品质把关,管理体系认证、安全标准化等问题。 4. 通风科,下设有瓦斯组、防火组、防尘组、瓦检队等机构,主要负责企业的“一通三防”工作。安全部需要瓦斯检查员时,向通风科要求、申请。 5. 保卫科,负责security的事情。 三、管理经验 1. 作业人员使用“手指口述”:作业的各个环节一般由2名以上的员工共同完成,相互监督,进行手指口述。很少1人单独作业,按规定2-3人作业比较多,手指口述一般会得到坚持。放炮作业等,违章已经很少,因为安全员看得比较紧。如启动车辆,要求先鸣笛再起动,司机、跟车员、安全员三人一起作业,一般会执行手指口述的规定。 2. 设立创新办:企业设立了创新办公室,旨在鼓励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如已经设计了车辆自动挂钩装置(实际不直接是安全方面即预防事故的)。 四、安全管理中的难点 1. 存在困难是,生产战线比较长、人员比较多、设施设备比较老而问题比较多,看管不过来,这是本矿存在的最大困难。由于“看管”的原因,每项工作都至少由2-3人 作业,用人比较多,所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很重要。 2. 瓦斯治理是概况当前安全管理的重点,安全费用提取出来后,50%用在瓦斯抽放上面。 3. 重视不同队组交互作业的情况下出现的偶然违章事件。 五、其他方面 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是以党政办为主导,安全部协助、配合。 2. 安全标准化工作由质标办主要负责,该企业标准化工作刚被验收过,分数94。 3. 对于矿灯的管理,在工作现场手拿矿灯视为违章,而在下井路途中可以手拿矿灯,安全帽在井下大多都系帽带 (要求不大明确),来访人员入井前无培训。个别来访人员、领导下矿时会出现手拿矿灯、不系帽带的情况。 4. 有9000管理体系认证,归质标办管。安全宣传,办公室、宣传部门负责。环保、医院院长(职业病防治科长)、保卫科、质标办分别管EHSQ事情。 5. 安全鞋,看法正反不统一,所以穿传统安全靴(无硬头和后跟)。工服有反光条,认为有好处。 6. 对放炮作业的管理比较严格。 7. 对过去的案例,但对具体情况和主要教训不太明确。 总体概括: (1)QHSSE分别归质标办、医院(职业病防治科)、安全部、保卫科、环保科管,安全工程归通风科管。(2)安全、违章情况,靠“看管”来实现,用人很多,但是看管效果还不错。(3)缺乏统一的安全管理思路或方案(系统化管理),管理业务分散,总体协调还有改进空间。(4)值得研究: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方法。
个人分类: 7|36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创新改变世界 | 吴文俊的学术人生
热度 9 sciencepress 2014-5-15 09:27
自2003年年底开始,中国科学院推出面向在学研究生的创新案例系列讲座。已经在北京、合肥、上海、长春、哈尔滨等地举办了9场。吴文俊、李振声等15位院士和3位研究员先后作了报告。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组织力量根据录音对这18位科学家的报告精心编选,整理成《创新改变世界:18位著名科学家的创新故事》一书。今日选取吴文俊先生于2003年年底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所作的报告,来共同聆听这位著名科学家的创新故事,原文标题为《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创新案例系列讲座上,作这个报告。我出生于1919年,正是“五四运动”发生的那一年,我国很多思想家和有识之士,提出了反帝反封建和科学救国等种种主张,这些主张影响了我的一生。我的科研工作,可以说就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之下进行的。 另外,成败决定得失,认识也有过程。在我的工作过程中,外界的种种影响在我的思想上、认识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我的科研工作,也经常发生变化。趁这个机会,把我的科研工作作一个总结,把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向大家报告,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科学研究,首先要确定比较有意义的方向,其次要仔细考虑研究方法。 我开始科研工作,是在1946年的夏天。在这一年,我认识了当代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陈省身先生在那个时候才30多岁,可是由于他在数学上的突出贡献,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当时主持中央研究院的数学研究所,他把我吸引到他的研究所作为实习研究员,也就相当于现在所谓的研究生。我在陈省身先生亲自指导下,体会到做研究工作首先要确定比较有意义的方向,其次,在方法上也要仔细加以考虑。当时数学的一个主流方向是拓扑学,特别是拓扑学里面所谓纤维丛、示性类这两方面的研究工作,陈省身先生有巨大的贡献,影响着整个数学的发展。我在陈省身先生亲自指导之下,到1947年春,给所谓Whitney乘积公式一个简单证明,这是我在科研道路上第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工作,这完全是在陈省身先生亲自指导之下进行的。 科学研究应有比较宽松的学术环境,必须重视交流协作、重视自由思考,甚至不拘一格。 1947年秋天,我去法国留学,先后跟着两位老师,一位是Ch. Ehresmann,一位是H. Cartan,两位都是在全世界有名的、对数学影响巨大的Bourbaki学派骨干人物。除了两位老师以外,我还跟R. Thom博士进行合作。当时我跟Thom先生都在法国的边远地区,到1949年秋天我到巴黎,与H. Cartan先生进行研究,同时跟Thom先生的合作还在继续进行。到了1950年的春天,我们的合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一方面,Thom先生证明了ST-WH示性类的拓扑不变性,另一方而,我引进了新的示性类V,它的定义是VX=SqX,这种示性类后来被称为吴示性类,并证明了ST-WH示性类完全可以用吴示性类明确表示出来,就是W=SqV,这个公式后来被称为吴公式。Thom与我合作所得到的这些成果,在拓扑学上面引起相当大的反响。 ‍ ‍ Bourbaki学派 同时在法国也出现了许多拓扑方面突出的进展。从1950年以来,引起了某些数学家所称的拓扑地震,使得法国就此成为世界拓扑学的研究中心。这些工作突出的年轻人里边,有这样一些人:J. P. Serre先生,他在1950年在求上同伦计算取得突破,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因此,他在1954年获得Fields(菲尔兹)奖。我们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挪威设立了Abel(阿贝尔)奖。Abel是数学家,27岁就去世了,他因在数学方面贡献杰出,已经被公认为19世纪为数不多的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Serre先生由于1950年的研究工作以及以后一系列在数学上各个领域的杰出的成就,获得了第一届Abel奖。另外一位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Thom先生,他在1950年证明流形ST-WH示性类拓扑不变性,另外在1954年创立了协边理论,后者引发了数学里面微分拓扑学这一学门。因为这些工作,Thom在1958年获得了Fields奖。20世纪70年代,Thom又创立了奇点理论与结构稳定性理论,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具有很重大的影响。他在2003年去世。还有一位值得称道的是A.G.Rothendieck,他在数学上的知识非常广博,被法国人称为数学上的百科全书。他创立了K理论、Scheme理论等,在1966年获得Fields奖。法国由于这些杰出年轻人才的出现,自1950年以来,成为世界拓扑学的研究中心,而且也使得Bourbaki这一学派变成全世界学习的对象。 前面提到的Serre是核心人物。Thom虽然是Cartan先生的学生,但是他并不同意Bourbaki学派的思想方法,他与Bourbaki学派的道路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Bourbaki学派被全世界所学习、推崇,我从在法国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这样的体会,即学术应有比较宽松的环境,必须重视交流协作,必须重视自由思考,甚至不拘一格。在这样的一种宽松的学术环境之下,法国就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思维的杰出人物,使得法国人才辈出,变成世界敬仰的数学的中心。 在数学上,所谓难的、美的,不见得是好的;所谓好的,也不见得就一定是重要的。 在跟陈省身先生学习和在法国学习的过程中,我对数学产生了这样一些认识,即在数学上,所谓难的、美的,不见得是好的;所谓好的,也不见得就一定是重要的。这个“重要的”怎么样来衡量呢?主要是看它对整个数学影响是怎么样的。这个影响有广度,有深度,还要考虑持久度。我记得我在法国留学期间,跟我合作的Thom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国的国家博士学位要求是非常高的,博士论文的内容在当时是非常有影响的,可是这些博士论文在50年以后,还能经常被大家提起,这种论文是为数不多的。所以你要得到一个持久程度的影响,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个地方,我再顺便提一下,前面提到Bourbaki学派影响非常之大,在20世纪50年代,是全世界学习的内容,是被全世界所学习,所推崇的,可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趋于衰落。这说明即使影响如此巨大的Bourbaki学派,在思想方法上,也有值得推敲之处。我们经常会看到社会上出现某种热门,大家热衷于这一种新的论文方向,我想给一些同志提个醒:这种情况是一时的,这种大家都热衷于跟随它的情形,是不是能够持久,应当思考一下。 ( 本文摘编自郭传杰、方新、何岩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创新改变世界:18位著名科学家的创新故事》 ,《吴文俊的学术人生Ⅱ》同期在科学出版社微信 发布 ,敬请关注。图片来自网络 ) 一起 阅读 科学 ! 敬请关注 科学出版社 ,搜索 微信ID : sciencepress-cspm 或 “ 科学出版社 ”公众号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10380 次阅读|29 个评论
专利数据案例研究2——中国专利著录项变更引发的思考
热度 1 yngcan 2014-5-15 00:03
最近,有一项中国专利——CN85100548,其中著录项的变更情况引起了我和我同事的关注。 (1)查询原始专利申请文档: 这是这项专利的原始申请公开说明书——CN85100548,注意申请人和发明人两项 (2)查询中国专利局专利法律状态信息(这里称为事件数据) 注意中间一行人名从两项变更为三项,增加了“孟苏日” (3)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国家专利局在著录项信息中修改了专利权人信息,那么各种数据库中所标示的专利权人或是申请人(这里从著录项信息中无法判断)到底修改了没有呢?这个事情个人觉得是考察专利数据库商良心的事情。哈哈,也许说的过啦。 (4)观察GOOGLE的结果 首先,一般著录项信息中没有变化,仅包含2条信息。 法律事件数据中,GOOGLE的第一条信息提示了著录项的变更,也提示了从2项信息变更为3项信息。 (5)观察一下ORBIT数据的结果 ORBIT在专利权人信息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 与GOOGLE一样,ORBIT借助INPADOC数据也标注了著录项变更的信息,但也没有将变更信息更新到现有专利权人列表中来。 (6)最后,检查一下高大上的DWPI数据 很失望,DWPI在众多的专利权人、申请人信息中并没有更新著录项更正信息。 但在其INPADOC法律状态数据也包含了相关的著录项变更信息。 可见,目前主流的专利数据提供商对于著录项信息变更后的更新并没有像他们描述的那么好。 著录项信息变更后的更新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很多时候会影响到专利分析的结果。 当然,这个问题本身是十分困难,困难来源于诸如现有各国法律状态规范的不一致,粗放的INPADOC代码等等,这些都使得想采用简单规则实现 著录项信息变更后的更新不是很现实。
个人分类: 专利|469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专利数据案例研究1——关于临时申请的问题
热度 2 yngcan 2014-5-4 18:12
专利数据案例研究1——关于临时申请的问题 (1)最近在分析专利数据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比较诡异的现象,仔细研究之后发现了问题来源于临时优先权问题,所以做了记录,以便后续学习归纳。 (2)具体的案例是US2003104318A1,用这个公开号在DII上检索,会出现两条记录。 (3)起初这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DERWENT的的两条记录的入藏号是有区别,分别为2003-616623,2003-441023,而且,这两条记录虽标题,专利权人相同,但其他如引文、NOVERLTY、USE等信息均不同。这种情况与我们通常认知的DERWENT专利家族_ Commercial novelty -based families(这里不详细解释) 定义存在一定的出入。 当仔细比较两条记录的差异时,在更多专利详细信息中发现了一些线索,提示US2003104318-A1 Provisional Application US322408P (4)于是查阅 US2003104318-A1原始文档发现,果然,在图1左下角,Related U.S application Data中指明该专利是存在临时申请的,而且时间是2001年9月14日。 (5)接下来,想继续查找该临时优先权原始信息,发现一些困难,原来, 临时优先权通常是不公开的,这在一些特例的情况下公开,但仍是可以尝试找到,未来将试一下。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s Are Not Published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s are not published since they are not examined and they are only pending at the U.S. Patent Office for 12-months. After 12-months, a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automatically becomes abandoned and therefore will never be published. Only a non-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can be published by the U.S. Patent Office. Hence, a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will remain secret at the U.S. Patent Office with a few exceptions discussed below. Exceptions to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Secrecy While a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is never published by the U.S. Patent Office for the public to view or search, there are two situations when a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will be made publicly available for inspection. If a non-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is filed claiming priority to the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and the non-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is either (i) published or (ii) granted as a patent, then the public may download a copy of the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via Public PAIR or request a copy of the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is is not publication of the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and the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cannot be publicly searched - the only access is provided by Public PAIR or a direct request from the public to inspect the provisional at the U.S. Patent Office.
个人分类: 专利|5192 次阅读|4 个评论
安全就是知识,知识就是安全(单人夜行女子在家门口被抢劫的案例)
热度 4 Greg66 2014-4-17 22:21
安全就是知识,知识就是安全(单人夜行女子在家门口被抢劫的案例) 20140417 央视 2014 年 4 月 16 日《今日说法》节目 报道,罪犯专门选择女子单人夜行且在快到家门口时进行抢劫。在节目最后,王大伟教授分析道,人在快要到家时,警惕性是很低的,罪犯正是掌握了人们的这个特点而实施犯罪。 我们看了这个节目后,相信很多人都会提高警惕,也就是提高了安全意识,也会改善日常中快到家时的不四处查看危险的疏忽习惯。这说明这个节目中描述的 事实 、王教授的 分析 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事实和分析是什么?是知识!这证明知识能够提高安全意识、改善安全习惯。我们是从案例中学到的这个知识。 无疑,案例培训是十分重要的,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联想到日常安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抱怨,讲师讲课,听课的员工却打瞌睡。原因何在?我相信,在我们看 2014 年 4 月 16 日《今日说法》的节目时,没人会睡觉的。 参考: 事故案例与安全 · 个人层面 · 杂感 2014-04-13
个人分类: 5|5377 次阅读|10 个评论
二甲苯中毒案例
rczeng 2014-4-11 22:15
二甲苯中毒案例 【案例1】据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秀玲报道 ,国外“3名工人吸入浓度为43.1g/m 3 的二甲苯,18.5小时后一位死亡,尸检可见肺淤血和脑出血,另外2名工人失去知觉达19~24小时,伴有记忆丧失和肾功能改变” 。“人体静脉注射二甲苯可致严重中毒,二甲苯对人的静脉致死量为0.1mg/kg”。 【案例2】上海医科大学金山医院1986年报道 ,5名油漆工在一房间内刷氯磺化聚乙烯防腐蚀涂料,工作不久开始发病,2小时后病情加剧。空气中二甲苯浓度为500 mg/m 3 ,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100 mg/m 3 的4倍。测定时,房间已有通风。诊断为二甲苯中毒。 【案例3】广东番禺市卫生防疫站陈带胜等报道 ,1993年11月9日,某造船厂油漆工在船舱内进行油漆作业,引起2人急性二甲苯中毒,其中1人死亡。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得空气中二甲苯浓度1314.99~1659.80 mg/m 3 ,平均浓度为1487.40mg/m 3 、醋酸乙酯浓度11402.64~12622.35mg/m 3 ,平均浓度为12012.50mg/m 3 ,分别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3.9倍和39.0倍。醋酸乙酯毒性较二甲苯低,根据症状表现,诊断为急性二甲苯中毒,也不排除醋酸乙酯的联合作用。 【案例4】福建南平地区职业病防治院林恒1994年报道 ,施工人员在密闭设备内涂刷氯磺化聚乙烯防腐蚀涂料,该涂料的稀释剂为二甲苯,工作20分钟后,二工人感到头晕、胸闷、憋气、乏力。1小时后先后晕倒。中毒现场气体分析发现苯33mg/m 3 、甲苯5000 mg/m 3 、二甲苯3500 mg/m 3 。 【案例5】解放军第307医院化学损伤科刘爱军等报道 ,二甲苯胃肠道吸收较快,口服致死量为75ml,且具有亲脂性,可附于神经细胞表面,抑制神经细胞生物氧化,影响递质,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起麻痹作用。临床表现为头昏、反应迟钝、昏迷。皮肤接触尚可产生化学烧伤。 1995 年11月21日,患者男因自服虫毙杀(主要成分:69%二甲苯、25%敌敌畏)约200ml后被人及时发现,送往当地医院洗胃,3小时后来307医院,入院6天后出院。诊断结论为:(1)急性敌敌畏、二甲苯中毒;(2)颈前、胸前化学品烧伤,浅II度、1%体表。 【案例6】攀钢企业公司某厂1999年4月7日发生一起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 ,13名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45岁。其中2名喷漆工用环氧磁漆喷钢桶,2小时后车间工人陆续出现头痛、头昏、腹胀、舌麻等症状。第二天同样工作,上述症状加重,且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白带增多、乏力。晚上9点,喷漆工1人昏倒,意识模糊。13送医院救治。急性二甲苯中毒可能发生粒细胞减少或中度贫血。此13例中有中毒贫血6例,白细胞减少1例。 【案例7】杭州西湖区卫生监督所报道 ,2004年10月14日,杭州某建筑工3天前地因防水工涂刷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发生“二甲苯中毒”事故。诊断结论为“急性二甲苯中毒”。 【案例8】清华大学医院1998年报道 ,一28岁民工于电梯井内进行防水沥青涂刷作业,倒于井内。后抢救成功。诊断为急性二甲苯中毒。 文献来源: 王秀玲、金锡鹏,二甲苯毒理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卫生学册,1997, 24(2): 7779, 105. 陈玉清、陈昌发,急性二甲苯中毒5例报告,劳动医学,1986,3(3): 25. 陈带胜、岑志坚,油漆工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分析,职业医学,1994,21(5): 45. 林恒、陈乐生,防护不当致急性甲苯、二甲苯中毒二例报告,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5, 21(1): 59. 刘爱军、王汉斌、黄韶清,急性二甲苯中毒一例,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2)841. 黄检阅、张红、钱友明、何月法,一起急性二甲苯中毒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6,,18(4):40. 王建民,急性二甲苯中毒一例,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 33(2): 106. 链接: 中国科学报:PX,一道待解的题 急性毒性 :PX没有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和《高毒物品目录》。其急性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麻醉和刺激作用。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和我国的《急性毒性试验》(GB15193.3-2003),PX属于低毒物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华职业医学》对此表述为“高浓度二甲苯引起急性中毒很少见”。
个人分类: 随笔|0 个评论
针锋相对是国外学术领先的根本原因
热度 7 gaojianguo 2013-12-7 14:40
针锋相对是国外学术领先的根本原因 高建国 在中国学界,虽然早已确立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但由于中国人的“谦逊”和“面子”问题我们并没有做到百家争鸣。相反的是,国外虽没有确立某种指导思想,但大家只唯实,不唯上,处处针锋相对,从而保证了学术上的持续领先。下面我以近期争论激烈的生态学统一化定律WBE模型为例向大家展示国外学者如何就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激烈争论的。 千百年来,人类感兴趣的一个基本生态学问题是到底有没有统一的用来描述世间万物的定律。达尔文通过观察总结了一些规律,但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能总结出具体的数学表达式。1883年Rubner通过对狗代谢率与体积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代谢率是体积的2/3次幂函数,掀起了人们对普世规律研究的第一次热潮,但由于这个现象不能在其它物种得到验证,这次热潮很快就消退了。直到1997年,三个美国人 West, Brown Enquist提出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WBE模型,人们再次对统一化理论产生浓厚兴趣,且持续至今。为什么这次人们的关注度就这么高呢?原因是WBE模型相比于之前的模型有更加严格的数学推导、生物学机理解释和实证数据的支持。有人甚至高呼“一个普世的生态学理论诞生了”。 WBE 模型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简化观察世界的方法,如它预测生物代谢速率与生物量的生长关系可以用 Y=a* M b 来表示,其中Y表示不同的性状,b是权度指数,a则由生物种类表示。WEB模型预测叶片数量、枝条个数、繁殖的生物量、呼吸速率和水分输送与生物量的权度指数,即b等于0.75,这大大简化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如果我们的周遭可以通过WBE模型来精确的预测,无论对研究植物个体还是生态系统都是有极大帮助的。但WBE模型真的像作者声称的那样可以用来解释生物界和生态学中的所有现象吗?当然不是!如果是的话,人们就没有必要进行具体的科学研究了,因为他们的模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且看国外学者是如何针锋相对地来探讨这个问题的。 自从1997年在Science发布WBE模型,三位作者分别又再1998和1999年在Nature发布更为详细的关于植物的模型解释。2002年6月英国人 Mencuccini 对植物个体发育进程中的预测参数进行了检验,发现WBE模型当用来预测种内水分传输规律时误差较大;同年11月WBE模型的作者之一Enquist在同样的期刊Tree Physiology回复了他的质疑,认为WBE模型可以用来描述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的所有植物学规律。这个有点像天方夜谭,所以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2004年两名波兰学者 Kozlowski Konarzewski 认为WBE模型的理论基础就是自相矛盾的,数学上不严密,解释的生物学意义也不明确,如你不是说代谢速率是生物量的3/4幂函数吗,那么飞行中的昆虫是静止时的代谢速率的15 – 100 倍,这点该怎么解释?你假设植物各级枝条相同且分生出相同数目的子枝条,这点显然也是不对的。但WBE的作者也不是吃素的。2005年他们对2K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认为2K计算方法有误,对WBE模型进行了错误的解读才导致权度指数的偏移。最终他们认为WBE模型不仅数学上正确,生物学意义也很明确。同期Functional Ecology还继续刊登了2K的质疑文章,认为WBE模型的作者继续犯了低级错误,且2K提供了实测数据进行了有力回复。以上两次针锋相对的较量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文末两篇Tree Physiology论文和3篇Functional Ecology文章。 Reich 等人2006年在Nature发文宣称植物的呼吸速率与生物量的权度指数是1,即为等速生长关系,而不是WBE模型预测的异速生长。2007年WBE模型的作者对Reich等人的数据进行了重新解读,如Reich的研究由于主要是较小的草本,重力在草本植物的代谢进程发挥的作用较小,经过校正后就与他们的模型预测值一样了;Reich采用叶片含氮量不能代表整株植物的含氮量,导致其理论基础就是错误的。最终WBE的作者认为Reich等的试验结果恰恰验证了他们的模型,同样发表在Nature上。真可谓高手对决,战场也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精彩纷呈的辩驳使我也注意到他们争论时的措辞是相当的不客气,如“完全错误”、“故意逃避”和“武断”等是常用的表达。虽然大家就某个具体问题争论不休,但不打不相识, “仇家”照样可以成为学术上的合作伙伴。如Reich和Enquist在后来的研究中开展大量合作,二人共同署名发表了数篇研究论文。随着不支持证据的进一步增加,WBE模型的作者意识到需要对模型进行修订了,所以他们在2010年在PNAS发布了新的植物网络模型,对之前没有经过实测数据验证的参数进行了修订,如输水速率与半径的关系WBE模型之前预测的权度指数是-1/3,修订后的植物网络模型则是0.有趣的是,我们的研究验证了这个假设,虽然模型的建立者没有从事我们的科学研究活动,但他们能够预测我们的试验结果,足以说明国外学术的先进。2012年WBE模型的冤家合作发表文章认为之前预测的数值只是一个边界,从而回答了为什么实测数据总是与预测值相差较大的问题。 如果没有以上针锋相对的学术争鸣,很难想象如何把这个基础科学难题向前推进。如果没有大量实测数据的驳斥和再争论,也很难促使WBE模型的作者做出后续的修订工作。科学就是在这么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孕育和慢慢向前发展的。从提出假设,到对模型的验证和否定,再接着辩驳和再否定,科学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嬗变。修订后的植物网络模型是否可以精确预测其它的植物发育事件?很显然,针锋相对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 国外几乎任何一个优秀的杂志都有letter to editor专栏,对近期发表的标杆性的文章进行点评,如果作者不同意点评者的观点可以发表reply,有时对具体问题的探讨会进行好几个来回,经验证实这是提高读者认识水平的捷径。相反的是,我们在国内的杂志很少看到针锋相对的评论,更多的时候是对当下发表的论文没有任何评论。没有评论是一种可怕的学术冷暴力!它会大大降低同行和读者对科学问题和有趣的自然现象的热情。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或许可以启发我们对建设科研环境责任感的认同,如对同行的试验设计漏洞不再为了照顾“面子”而缄默不语,而是大胆的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而受到批评的研究人员也不能认为同行的批评是一种负担。只有这样一点一滴的,我们的科学水平才会慢慢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Damuth, J.D. (1998) Common rules for animals and plants. Nature , 395 , 115–116. Enquist, B.J. (2002) Universal scaling in tree and vascular plant allometry toward a general quantitative theory linking plant form and function from cells to ecosystems. Tree Physiology , 22 , 1045–1064. Enquist, B.J., Allen, A.P., Brown, J.H., Gillooly, J.F., Kerkhoff, A.J., Niklas, K.J., Price, C.A. West, G.B. (2007) Biological scaling: does the exception prove the rule? Nature , 445 , E9–10. Enquist, B.J., Brown, J.H. West, G.B. (1998) Allometric scaling of plant energetics and population density. Nature , 395 , 163–165. Kozlowski, J. Konarzewski, M. (2004) Is West, Brown and Enquist’s model of allometric scaling mathematically correct and biologically relevant? Functional Ecology , 18 , 283–289. Kozlowski, J. Konarzewski, M. (2005) West, Brown and Enquist’s model of allometric scaling again: the same questions remain. Functional Ecology , 19 , 739–743. Mencuccini, M. (2002) Hydraulic constraints in the functional scaling of trees. Tree Physiology , 22 , 553–565. Reich, P.B., Tjolker, M.G., Machado, J.L. Oleksin, J. (2006) Universal scaling of respiratory metabolism, size and nitrogen in plants. Nature , 439 , 457–461 von Allmen, E.I., Sperry, J.S., Smith, D.D., Savage, V.M., Enquist, B.J., Reich, P.B. Bentley, L.P. (2012) A species-level model for metabolic scaling of trees. II. Testing in a ring- and diffuse-porous species. Functional Ecology , 26 , 1066–1076. West, G.B., Brown, J.H. Enquist, B.J. (1997) A general model for the origin of allometric scaling laws in biology. Science, 276 , 122–126. West, G.B., Brown, J.H. Enquist, B.J. (1999) A general model for the structure and allometry of plant vascular systems. Nature , 400 , 664–667.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641 次阅读|19 个评论
讲课:经济维度专利价值分析与案例
lgjszy 2013-11-13 10:16
讲课:经济维度专利价值分析与案例(补发) 2013 年8月29日 下午,我应中国技术交易所的邀请,在专利价值分析培训班上讲课,题目是《经济维度专利价值分析与案例》。 2013 年 8 月 28 日 至 30 日 , 由 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国技术交易所承办的 专利价值分析培训班,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 成功举办。 培训班目标 通过培训,使中关村地区相关单位在掌握专利价值分析理论、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增强专利价值分析实践、操作技能和专利管理、运作能力;以科学准确的专利价值分析模式,保障企业在专利研发前期的决策谋划、专利研发中期的过程监控、专利研发后期的绩效评估达到更高水平,从而最终加快推进专利价值分析工作规范化和常态化开展。 专利价值分析体系背景 自一件专利被申请直至授权,专利权人从挖掘到权利维持过程中,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专利权人很难对专利自身价值进行量化。这也是一项世界性难题。2010年起,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领导下,中国技术交易所在组织引入并融合数十家各类机构的专家智慧后,历经三年,研究并建立了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并已顺利通过专家论证。目前,正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推广应用试点,未来有望成为行业标准。 专利价值分析体系前景 专利价值分析是专利运营和管理的核心环节。专利价值分析针对专利的法律、技术以及经济三方面为重点进行系统化分析,使投资人可以根据专利价值分析报告做出合理判断和决策,专利权人也可据此对将用于出资、转让、许可的专利价值做出合理判断,有利于市场双方形成对价及合作基础。同时专利价值分析作为专利运营和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对专利的交易、许可、转让、融资、出资、实施及分级分类管理等方面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2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案例 三聚氰胺事件与中国奶粉业
bfzhao2001 2013-10-30 15:44
——摘自赵冰峰《情报理论与情报实践讲义》2013年
个人分类: 情报学|2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讲课预告:技术评估基本方法与案例
热度 1 lgjszy 2013-9-16 12:11
2013 年9月24日 上午,我应中国科学院联想学院的邀请,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科学院联想学院第十一期实训班“第四模块” 上讲课,题目是 《技术评估基本方法与案例》。 中国科学院联想学院第十一期实训班“第四模块”将于2013年9月24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实训班的目标是系统提高学员对技术转移规律的理解,推进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为中国科学院和社会培养一大批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的科技创业人才。本期学员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各个所的科研中坚和中层干部、地方科学院从事技术转移转化的骨干人员以及知名企业的科研人员等。 欢迎光临指导!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240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把辛酸泪:记忆犹新的一门课
热度 21 nli2233 2013-8-28 13:16
因为要换到另外一所大学去工作了,最近一直忙着清理办公室。昨天在书架上发现了一个多年未动的文件夹,上面有薄薄的一层灰尘,翻开来的时候,呛得我打了一个喷嚏。打开后发现,那是我读博士的时候一门课的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和复习资料,厚厚的一大夹子,足有接近两百页。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攻读这门课程的情景。 这门课的名字叫“宏观政策”(macro-policy),是我念书的时候所有专业基础课里面最令人恐怖的一门课。也许有些美国同学觉得这门课还算可以对付,但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每一个攻下这门课的人,都流过一把辛酸泪。为什么呢?因为这门课的阅读量超乎寻常地大,大到不是超人就不能承受的地步。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中国学生而言,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门课有多少阅读资料呢?首先,有一本书,是个简明的宏观经济学读本,忘了书名了,大约有300页的篇幅。其次,是海量的复印资料,有专著的章节,也有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还有政府报告什么的。这些复印资料加起来,一个普通的装复印纸的盒子,是放不下的。大概要装一箱半。如果一包复印纸算500页,一箱有10包的话,那么,我们需要阅读的复印资料加起来,就超过了七千页。 这门课的教学跟别的课程不同。一般别的课,都是有一个老师负责整个学期的教学,而这门宏观政策,确实由一个老师负责,大约有10个礼拜当中,每个礼拜请一个学院或者学校甚至校外的专家,讲述一个问题,每个专家都会列出他们认为跟他们的主题相关的必须阅读的文章和资料。谁都不肯少列,这样加起来,就成了海量了。相关的专题有:文化与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环境政策,能源政策,宏观经济学分析,系统分析,社会政策,信息技术政策等等。这些专家每个都是大名鼎鼎,讲课姿态也不尽相同。记得著名的Francis Fukuyama(福山)讲课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凉了,尽管他在教室只穿一件白衬衫,一堂课下来,还是因为太投入了,出了很多汗。他一举手,就能看见他的腋下汗湿了一大片。讲宏观经济学的,是一个留着胡子的老头,他在黑板上画了四个象限,就把古典经济学、凯恩斯、新古典、货币主义等几个经济学主流流派的脉络给理清楚了,令人佩服。 上课是在下午4点半到晚上7点半,正是又困又饿的时候,精力难以集中。尽管如此,我还是逼着自己,尽量多记,还是记下来不少老师讲课的要点。至于那些参考资料,我尽量阅读,但是实在是无法全部完成的。 不光我们中国人,其实老美们也觉得累。老美的心眼也活泛,开学不到三个礼拜,就有人开始私下组织,分工阅读。他们倒是不歧视外国人,一样热情邀请老中参加他们的分工。这个分工阅读,就是按照每个礼拜的主题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2-3人,负责一个主题,要把每一篇文章都精度,然后写成一页纸到两页纸的摘要。轮到小组负责的主题时,课前这个小组成员就把所有的摘要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其他人。 这虽然是个好办法,但是有的人做得摘要太简单,或者你会觉得他没有抓住重点,结果还是要自己去读原文。一个学期,我就是这样,有的读原文,有的读摘要,稀里糊涂就混下来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文件夹子,里面大部分都是当年打印的那些“摘要”。 说这门课令人恐怖,当然不是仅仅因为海量的阅读。令人恐怖的是,这门课竟然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而且都是闭卷。也就是说,你不仅要阅读那些资料,而且要记住其要点。对于我这样的老中而言,读英文本来就慢,要记住其要点,谈何容易。就算只看“摘要”,期中考试的时候,也积攒了将近100页呢。考前答疑是没有的,也没有复习提纲,该记住什么,不该在哪些地方花时间,全看个人自己掌握。 这还没完,教授在考卷上,特别注明了,希望你能够在论述观点的时候,点出作者的名字。说是名字,其实是姓。而美国人的姓可不是张王李赵刘这么简单,也不是John, Smith, Fred等这么普通,而是稀奇古怪五花八门,光记住其拼写,就比背五个新单词还费劲。 期中考试来了,进来教室,教授早早就等在那里。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写到手酸,才算堪堪答完试卷。有几道小题,自己根本没有准备到,只好凭印象乱写一通。等试卷发下来,我一看,那些乱写的,竟然还拿来几分。总起来,刚过90分,不禁窃喜。记得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了最高分和最低分,竟然有人得了98分,此人是个前苏联莫多瓦的留学生。大家得知后,一片嘘声,纷纷开玩笑说,这个家伙不是常人。 除了考试外,这门课还要求课程论文。这又要花很多时间,把本来就不足的阅读时间挤去不少。题目是自己选定的,我写的专题是国际贸易中的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战略之比较。交论文的时候,我记得我足足写了35页。不过,我还不是写得最多的,还有人写超过50页。记得教授收完论文,笑着对大家说:我回去就不读你们的论文了,秤一下,超过一磅的,一律直接给A。 有的学生因为时间太紧,选择了要求incomplete”,把论文留到假期再完成。结果,在我看来,他们吃了大亏。期末考试来临,大家都如临大敌,拼命复习。我个人是去图书馆足足准备了一个礼拜,每天早早进去,找个地方,昏天黑地地读写背诵。考试那天,教授如往常一样,早早等在那里。每个人进去,他就把试题递给学生。结果,喜剧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轮到那些已经按时交上论文的学生的时候,教授就拿出一个条子,上面写着,学生姓名,期中考试成绩,论文成绩,根据这个成绩,可以得一个最后成绩,比如A,A-,B+,B什么的。教授会问学生,你愿意接受这个成绩,然后免掉期末考试,还是愿意参加期末考试,以期拿到更好的成绩呢?有的学生看到自己得了B,会选择参加期末,也有人觉得B就够了,高高兴兴出去庆祝了。对于那些得到A或者A-的学生,当然是没有什么好纠结的,欢呼着就跑了。 吹个小牛:轮到我时,我看到教授手里写着我的名字的那个条子上,自己的成绩是 A。 虽说不用期末考了,但是考前该受的罪,一点儿也没少受。因此,尽管免掉期末考试,我也没觉得占了多大便宜。 幸运的是,当年所修的课程里面,这样的“死亡之谷”并不多。否则的话,我可能早就“阵亡”了。
个人分类: 求学故事|10579 次阅读|33 个评论
讲课预告:基于经济维度专利技术价值分析与案例
热度 2 lgjszy 2013-8-28 10:26
2013 年8月29日 下午,我应邀将在北京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举办的“ 专利价值分析体系培训班”上讲课,题目是《 基于经济维度专利技术价值分析与案例》。 为了提升专利价值分析工作的认知,提高运用专利价值分析的能力,加快推进专利价值分析工作规范化和常态化开展,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国技术交易所面向中关村地区相关单位,联合主办“专利价值分析体系培训班”。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2539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盘点:近年高校重大科研经费流失案例
lbjman 2013-8-4 08:44
盘点:近年高校重大科研经费流失案例 注:本文不代表本人观点或倾向,资料整理来自 http://learning.sohu.com/s2013/funds/#sz
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经费使用造成的【负案例】
sxsjcxch1104 2013-7-31 09:19
新闻: 浙大教授亿元课题经费被控贪污千万受审 新闻: 光明日报:对糟蹋科研经费的要用重典 新闻: 中国青年报:重大科技项目应加强监管 新闻: 大学以科研为名充账套现成潜规则 新闻: 人民日报论科研经费使用:打醋的钱不能打酱油? 新闻: 广州副市长:科研经费60%用于开会出差 新闻: 中国科学报:科研项目衍生物影响科研生态 新闻: 人民日报:科研经费支持应稳定持久 新闻: 中国科学报:把科研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 博客: 重大项目害死人啊! —— —— —— —— —— —— —— —— —— —— —— —— —— —— —— —— —— —— *收获: 科研经费是国家的; 经费到位,是滞后的,有时间差的; 用不完的经费,国家有权收回; 考虑到:后期的科研投入,成果转化,申请新项目,课题经费间的使用是相互流通的,科研人员需要未雨绸缪; 执行团队在使用过程中,要切蛋糕,增强合作性 *帮助: 了解到经费有风险,用时需谨慎; 当年tutor教导的【先做人,再做事】,是有内涵的; 切蛋糕要安抚人心,参与者都有甜头; 要善待国家的资助,做些有意义的、【能看到成果】的课题;
1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50多年前一起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案例
After50 2013-7-10 10:02
看 50 多年前一起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案例 在那“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时代,现在的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那个时代的人们可能不太讲究科学,苦干蛮干。可有些也不然。 例如,前些天到大庆开会顺便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出于职业习惯看到了纪念馆中展示了一张刊登了 1962 年大跃进时代大庆油田的一起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消息的旧报,我顺手把它拍下,从该尘封的报纸看出, 50 多年前大庆油田处理那起油井火灾事故,其事故调查的认真和深入程度仍值得我们现在学习。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3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博】安全,还是主要以案例说话
热度 2 Greg66 2013-5-23 09:05
安全,在说一个理论观点时,往往争论不休,大家还不能确切理解与有效沟通,拿一个清楚、真实、详细、确切的案例来(不要假设的!),讨论问题就十分方便。 在没有案例时,先等等。有了案例、分析过后再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效率比较高。
个人分类: 11|3071 次阅读|2 个评论
受学生邀请,明天下午宣讲《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及失效分析》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3-4-18 15:30
  俺的弟子们出道晚,所以直到今天才有邀请老师前往学术报告的事情。   明天下午2点,俺们将带着新收的弟子和博士后前往南城,讲授《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及失效分析》。   内容如下:   1,机制:机械、物理、化学、生物   2,经济机制与管理机制   3,管理机制的三组成与七元组   4,机制设计:概念与模式   5,机制的失效   6,俺提出的失效分析方法GoSRE   7,管理机制设计案例   8,作为管理中终极问题解决者的“管理机制设计”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3004 次阅读|3 个评论
即刻搜索:一个外行管理内行的案例
热度 18 outcrop 2013-2-17 09:44
打乒乓球的邓亚萍,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如今在管理“即刻搜索”这个搜索引擎,也就是原来的“人民搜索”。当初人民搜索酝酿上线的时候,有人担心国家队可能要通过非市场竞争手段,干掉其他类搜索;不过现在看来,当初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请这位乒乓球精英来做互联网搜索的总裁——反正就是做了——甚至有人认为,这种选择,一开始就是个笑话。 这是故事的背景,不过我所关注的,是这一典型的外行管理内行的案例。外行管理内行,这里只是中性的描述,也是个相对概念——毕竟管理多了,可能内行;当初的互联网大佬们,也没几个专门学互联网的——不过大部分是计算机技术高手。 国企搞面向大众用户的互联网产品,似乎没什么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案例倒不少。即刻搜索的起点也很高:有钱、有背景;这两个优势要是放在很多传统行业,可能很快达到不错的收益,不过互联网行业里,是行不通的。有媒体称清华教授宣称即刻搜索进入搜索前三,这显然是记者的误解——那位教授所谓的前三,仅仅说的是性能,和其他参数(比如市场占有率等)无关——用的人少,自然不存在什么性能问题。 目前来看,即刻搜索无专注领域的一技之长、主要是跟踪性产品几无创新、无其他产品可依托、产品线过长——都不是一家初创互联网公司该做的。 虽然一些资深互联网人士对邓的成绩表示了赞许,但邓似乎信心不足,认为需要有一群乔布斯,才能成功——也就是说,一个乔布斯,还不够。不过邓亚萍比宁波人现实得多,搞支乔布斯足球队,23人,估计就够了。她说:“有一群这样的人,才能成功。”;宁波人则希望5000万元培养1400个乔布斯! 我会持续关注这个案例,成功了,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失败了,值得吸取的教训也不少。 延伸阅读 邓亚萍:有一群乔布斯这样的人,才能成功
个人分类: 搜索引擎|9993 次阅读|59 个评论
日常安全:死亡事故案例
热度 5 Greg66 2013-1-7 14:03
今天中午央视《今日说法》节目播出了这样一个案例: 【新闻回顾】 :2010年7月30号下午,海口的王先生带着岳父和家人来华宇大厦一楼的建设银行海府支行办理业务。王先生刚停好车,突然一个水泥块从天而降,将王先生的车砸中,并将坐在车内的王先生岳父陈庆鸽砸死。事后,王先生了解到,水泥石块是华宇从华宇大厦的外墙脱落下来的。而由于一直没有人出面负责,王先生便将华宇大厦的物业、大厦全部业主、以及银行告上法院。 【判决结果】 2012年5月16号,海口美兰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被告三方,海南美惠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建设银行海府支行、以及华宇大厦76名业主共同赔偿受害人一方39万余元。美惠物业管理公司承担赔偿总额的百分之二十,7万余元;大厦住户以及建设银行海府支行等76户业主,共同承担百分之八十,并按每平方20余元计算,共计赔付31万余元。 评论观点: (1)建设银行海府支行,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合法进入其范围的客户及其他人的安全。所以,应根据受害人停车位置是否在其范围内决定该银行应该负事故赔偿责任。建议:今后该银行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对其范围内的一切设施状态、员工行为加强管理,包括其范围内受外界影响的人、物因素。(2)受害人,也和其他人一样,停车时除了注意到是否影响其他车辆通行、是否会遭罚款、停的车是否会受到危害等四周因素外,还应该注意到高空和地下的危险因素,实现“立体安全”。任何车辆行、停,不要紧靠高楼,,据说玻璃幕墙就很不安全,应该远离。(3)业主,本案中的76户业主,尽管很委屈,可以理解。但是责任必须负,没办法。房子是你的,你就该负责日常检查、维修等,如果说已经交给了业主管理,那你和业主交涉,确定责任划分。如果说房子质量不合格,那现在也没办法,已经成了你的财产,购买时验收是通过的,不满意你可以不买,买了就是你的,你的财产伤了别人,你就得负责了。建议:买房子,考虑安全,不但考虑自己的安全,还有周围别人、合法进入你房子影响范围的人的安全。(4)物业公司,也要负责。你收了物业费,就得履行职责。如果说房子质量不合格,那你当初就不该接手;如果说你没有某种施工、维修资质,那是你的问题,不能代替责任。建议:物业公司接房屋管理业务,考虑接手对象、评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安全能力。(5)建造商,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政府应该规定其注销后的责任时限,时限之内,应该仍有负责方,时限以外,则可以没有责任方,不承担责任。我不知目前法律有否类似规定。 总之,本案中,银行、业主、物业公司、受害人,极有必要增长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意外。
个人分类: 10|5354 次阅读|16 个评论
2012年最新案例:美国的狂犬病也威胁全世界
热度 19 yanjx45 2012-12-10 08:40
2010 年, 美国共报告了 2 例人狂犬病病例。其中 1 例是在邻国墨西哥感染的,真正在美国感染的只有 1 例。 2011 年, 美国共报告了 6 例人狂犬病病例,其中有 3 例是在国外感染的。 所以通常认为,美国的人狂犬病发病率很低,美国的狂犬病不会威胁到其他国家。而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每年狂犬病的发病人数可能成千上万(如印度和中国),这些国家的狂犬病可能经常对美国构成威胁。 2012 年 ,迄今为止美国境内人狂犬病病例报告数为 0 。但今年在美国首次出现了一个相反的病例: 一名美国人在美国感染了狂犬病, 却在国外出现症状,在国外进行诊断、处置并最终死在国外 。 这名美国人在狂犬病发病和发病前可能有传染性的总共 1 个多月的时间里,活动的范围涉及美国的 4 个州和另外 9 个国家或地区,曾与数十人有密切接触,因此有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狂犬病的巨大风险。为了消除他可能带来的风险,在他死后进行的善后工作涉及他到访过的所有 9 个国家的卫生和防疫部门,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此案例说明, 美国的狂犬病也可能对全世界造成威胁。 病例概况 死者为美国加州一位身体一向健康的 34 岁居民。他在伊拉克巴士拉有一份文职工作。事后调查得知,他今年 3 月末 在加州南部的家中曾被蝙蝠轻微咬伤,但当时没有在意。此后他曾经经台湾到泰国度假,又经阿联酋的迪拜等地飞到伊拉克上班,行程涉及 9 个国家或地区(包括阿联酋、伊拉克、台湾、泰国、伊朗、印度、瑞士等),搭乘过 8 个国际航班和 2 趟火车。 他在 6 月 25 日 首次有不适感而开始在泰国寻求医疗帮助,以后曾在不同国家的四个医疗机构就医。 7 月 8 日 , 他病情加重在迪拜住院。 7 月 29 日 , 他的家人将他用专用救护飞机空运到瑞士苏黎世,在此他被诊断为狂犬病,并于 7 月 31 日 病故。 在他死后,经瑞士狂犬病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诊为蝙蝠狂犬病毒引起的死亡。 美国 CDC 认为该病人在 6 月 11 日至 7 月 31 日 之间具有传染性,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告相关的 9 个国家的医疗和防疫部门,对该病人涉及的所有航班和火车的乘客、相关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病人的家人、朋友、同事等进行通报和追踪调查,最后确定共有 59 名 曾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可能存在感染风险。随后由各个国家相关的专业人员分别对这些有感染风险者逐个进行专业评估。除了个别未能联系上的人以外,最后共有 23 人 根据专家的评估结果进行了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 PEP ),其中包括 13 名医护人员和 3 名家庭成员。迄今未发生与此病人相关的二次感染病例。 评论 1. 该病例说明, 在美国应当继续提高公众对蝙蝠可能传播狂犬病的认识。 在美国,除夏威夷外,每一个州都证明存在患狂犬病的蝙蝠。自 2002 年 以来,美国共报告了 24 例 人狂犬病病例,其中 21 例 与蝙蝠有关。蝙蝠狂犬病毒的传播可以发生于轻微或未被意识到的蝙蝠叮咬。 2. 狂犬病毒人际传播目前有确切证据的只有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但狂犬病人际传播的其他方式,如唾液或眼泪直接引入新伤口或粘膜而传播在理论上也是可能的,尽管可能性很小。 所有可能密切接触狂犬病人的医护人员和家人等都应该遵守标准的个人防护规范。由于无法进行人体试验以确定人在发病前多久可能有传染性,美国 CDC 采取了“最谨慎”的标准,将病人可能的传染期由发病前 2 周开始算起,直到病人死亡。对在此期间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由专家分别进行风险评估。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目前采用的评估标准大都不如美国这么“谨慎”,特别是传染期不会提前到从发病前 2 周算起。 3. 该案例强调了 国际公共卫生工作紧密合作的重要性。 各国相关部门之间要有快捷的沟通方式,及时交流相关信息,协调行动,从而确保将可能的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U.S-Acquired Human Rabies with Symptom Onset and Diagnosis Abroad, MMWR , 2012 (October 5) , 61 (39) : 777-781 . ( http://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6139a1.htm )
个人分类: RV流行病学|23928 次阅读|45 个评论
汉医沉浮——一个历史案例的启示
热度 26 何裕民 2012-12-3 13:51
我们试图从历史的、理论的、临床的以及相关学科等各方面枚举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希能“以铜为镜,以正衣冠”,帮助更好的理解现时代处于微秒妙境地的中医学。 我们先重点考察日本汉医兴衰历史。一衣带水的日本近邻,对中医态度的变化,自有回味之处。近代百多年以来,日本的汉方医学经历了沉浮衰兴的曲折变化,其与西洋医学(或称西医学)亦呈现出有趣的关系,研讨这些,旨在了解日本民族思维特点对汉方医学发展的影响,并借此探索中医学研究的新构图。 一、沉与浮:历史表象的背后    每门科学发展的兴衰,都有着时间上的主旋律。日本汉方医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明治维新以后的衰退和近年来的兴盛。 自公元754年鉴真和尚等渡海去日传播中医学后,日本医家继承古代中医学,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创立了汉方医学。至江户时代(相当于公元17世纪),日本汉方医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可以说,明治维新以前,是汉方医学的一统天下。 西洋医学(早期称作兰医,意指荷兰人带入的医学)大约是在18世纪下半叶传入日本的。被日本医学史专家视作日本近代实验医学派的真正开端的《解体新书》,是在安永2年(1772年)译完的。翻译中起决定作用的乃是汉医大家吉益东洞先生的学生——汉医前野良泽。经近百年的发展,到了明治维新前后,兰医有了较大发展。而日本的兰医大都是由“汉医中的先觉分子蜕化产生的。”兰医和汉方医之间有过矛盾、争论,但并不严重。兰医曾遭禁示,亦不严厉,时间也很短。约19世纪中叶后,随着英国医学的大举东渐及德国医学在日本的大量被介绍,西洋医学日盛,到了明治9年(1876年),日本政府制订了新的医事制度,带有明显的扶植西洋医学,抑制汉方医学倾向。这与其所奉行的欧化政策(或称近代化政策)是并行不悖的。到了1895年(明治28年),汉方医学经抑制后力量已大为削弱,日本政府见时机成熟,遂以汉方医学不如西洋医学及预防医学,不利于富国强兵为理由,以立法形式明文废除汉方医学,全面推行西洋医学。虽也有不少医家和社会组织奋起抗争,他们“东奔西走,或荡尽家产,或死游说之途,或忧愤以自杀而至于斯……。”(见深川晨堂《汉洋医学斗争史》)终无济于事。此后,日本的汉方医学濒临绝境,偃旗息鼓了半个多世纪。 50年代后期,情况有了转机,日本许多著名西医学家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中医学。60年代中期,“日本的西洋医学者关心中国医学的人迅速增多起来,其中大部分人想从中国医领域中‘再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少西医学专家改学或兼攻中医学,试图发掘其科学内涵,而这些都是源自医师的自发努力。据上世纪80年代统计,日本有40%医师将中医药应用于临床;从事汉方医工作为主的有15000多人;进行中医学研究的正式现职医师在千人以上;针灸医师4000多人;拥有设备先进,阵营雄厚的大型中医研究机构7所;中医研究基地遍布全国,多达90余个;中医或针灸大学、学院等48所;专门的中医或针灸医疗机构100多个;……。七十年代,日本政府正式将汉方制剂列入药价标准作为健康保险用品,使汉方医药进入公费医疗领域,“身份”合法化。八十年代年日本科技厅制订了中医药综合研究的长期计划,并提供巨额研究经费,中医药研究遂由民间自发性质转为国家资助。八十年代中叶,日本成立了由执政的自民党议员组成的“振兴汉方议员联盟”,当时在位的首相中曾根亲任名誉会长。所有这一切,意味着汉方医学的“复兴”。促进这一复兴的主力军,恰恰是一大批造诣颇深的西医学专家,与百多年前一批汉方医师促进了兰医之盛,适成反差。而在汉方医药的沉浮中,政府及社会上层的态度亦前后判如两人。人们对这一历史现象作了种种解释,我们认为:其深层的原因在于日本民族深刻的、一以贯之的实用主义思维传统。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中医|3061 次阅读|26 个评论
技术引进集成模式:清华科威案例(一)
lgjszy 2012-10-16 08:54
本人应邀对“技术引进集成模式——清华科威”的案例做了点评。 本文发表在《技术转移—北京 de 实践》第 246-269 页,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北京市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7 年 11 月第 1 版。 技术引进集成模式——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技术转移有别于其他中介形式,是高智力的现代服务业。技术中介涉及的领域众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极高。同时,由于技术商业化的风险高、周期长,使得技术中介的运作难度大、时间长、收费难等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都是导致技术中介这个行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针对这些难点和问题,成立于 2002 年、注册资金 达 5000 万的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简称科威公司)立志要从自己做起,通过积极努力的探索与脚踏实地的工作来改变这种局面。 几年下来,科威公司以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背景,以现代服务业为领域,以国际技术转移为主营,实现了连年盈利,每年的技术交易额均超过千万,培养了一批技术经营人才,取得了业内瞩目的成功,在国际上形成了相当的影响力。如今,科威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技术转移机构,已经成为北京技术市场协会的理事长单位、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国际合作依托机构,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颁发的“金桥奖 ”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颁发的“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 , 2007 年 又被全球最大的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国际性会议 IPTEC 授予 “IPTEC2007 大学类国际技术转移奖 ” 。 科威公司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显赫的经营业绩和荣誉?除了得益于公司专业化的技术代理、技术贸易、投融资、国际咨询等多种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公司探索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专业化技术转移发展之路——以技术集成为核心的服务模式。 技术集成是结合多方面技术而发展出一种新的技术或产品的技术开发方式。通过买进国外关键技术,进行技术集成与二次开发,形成成熟的工业化技术,向企业推广应用,以更小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收益。回顾科威公司的成绩,许多为业内外称道、给公司带来巨大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经典案例,都是在这种服务模式下获得成功的。 (未完待续)
4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引进集成模式:清华科威案例(二)
热度 1 lgjszy 2012-10-15 15:41
(接上一篇) 一、 服务模式与经典案例剖析 1 . 引进、集成与二次开发 在引进、集成与二次开发的过程中,科威公司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关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先进技术,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技术集成开发”的业务模式:首先把技术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包,由科威公司组织,联合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开发机构协作开发;或者通过购买或委托开发的方式,从国外引进小试技术,然后在国内组建一支由各方面的权威组织或专家组成的团队,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开发出工业化技术。通过这种模式,科威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技术,并面向全行业提供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充分发挥了技术中介机构的平台作用。 ( 1 ) 通过引进集成,造纸行业有望告别污染 大量中小造纸厂是我国造纸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环境污染问题难以解决,大部分面临关停的困境。难道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吗? 科威公司通过多方调研了解到,“无污染酸法制草浆”技术是一种低污染、低成本的麦草制浆技术。可是,这种技术在当时只有欧洲某公司完成了小试,后期的所有开发工作均没有展开。另一方面,中小纸厂又不具备自行引进开发这项技术的能力。 于是,科威公司引进了这项技术,并组织了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协作攻关:依托北京林业大学消化吸收;投资委托清华大学研发酸回收技术,委托济南科汇公司开发控制技术;天津轻机厂加工设备;日本丰田公司提供设备材料。在对上述技术进行集成后,在山东银河纸业公司进行中试。这个项目最大的优势就是污染物质的零排放,以往难以分离,成为废物的木质素也同时化废为宝,变成了一种市场适销的副产品。从目前来看,其生产成本和现有的碱法造纸工艺基本相当。该技术开发成功后,向全国中小纸厂推广应用,以很低的开发成本带动全行业技术升级,有效解决了众多中小纸厂生死攸关的污染问题,使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多方受益,皆大欢喜! 图 8-1 为 “无污染酸法制草浆”项目的运作模式。 ( 2 ) 通过引进集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 200 倍,是食品行业广泛使用的甜味剂, L —苯丙氨酸就是生产阿斯巴甜的中间原料。 生物法合成 L- 苯丙氨酸,具有低污染、低成本的优势。但是,该技术长久以来一直被日本和韩国企业所垄断,使得中国的企业处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地位。这个局面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曾将它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等重大科研攻关计划,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能取得大的突破。 针对这种现象,科威公司从欧洲一家专门开发微生物菌种的企业引进了高产菌种和小试发酵技术, 硬件配置全在国内解决,并 组建了一支包括工艺、工程、微生物等专业人才的队伍。通过消化吸收,完成了该技术从小试到工业化的开发,自主研究开发出一整套发酵法生产 L- 苯丙氨酸的新工艺,并成功地将此项技术转让给福建某企业, 一举实现了替代进口。 不仅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促进了国内相关行业的自主创新。 2 .建立技术集成开发平台 这里所说的“建立平台”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的物理网站,或是仅仅在提供信息服务、窗口服务的意义上举办几次展会、洽谈会。这种“技术集成开发平台”的含义是:同一类型的技术在开发过程中,有基本相同的需求。根据需求的特点,建立一个开放式的集成开发平台,一方面自行开发系列技术,一方面为其它相关企业提供软硬件配套设施、国内外技术信息和资源,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成功实现技术转移。 ( 1 ) 生物发酵技术集成平台,为国内外客户服务 科威公司与国内某研究所合作建设的生物发酵技术集成平台就是这种方法。该平台以某研究所的技术力量为主,结合科威公司所掌握的国际技术资源,开发出了一系列生物发酵技术,然后由科威公司承担技术推广和转让工作。同时,该平台所拥有的软硬件资源也对其它企业开放。这个开放的公共平台受到了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赢得了极高的评价。目前,该平台不但服务于国内生物化工企业,还吸引了不少国外客户,如最近正在与印度某公司洽谈这方面的技术转移合作。 ( 2 ) 氢能汽车技术集成平台,助中国汽车燃料产业升级 汽车制造业是最能体现工业技术集成概念的产业之一,因此汽车制造水平从某种程度 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科威公司与清华大学汽车系合作建设了氢能汽车技术集成平台,助力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产业化。该平台包括多个子平台,涵盖了整车开发的各个部分,并在北京拥有一个氢能汽车示范园和加氢站。 2008 年奥运 会期间,北京会有一批以氢气为 燃料的公共汽车运送客人,而这个氢能汽车示范园和加氢站就是这些汽车的大本营。 3 .技术集成与服务集成——车之两轮 科威公司的“服务集成”,是和技术集成同样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好像 车之两轮 。企业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还需要信息资料、专家咨询、供求渠道、合作伙伴等多方面的资源。科威公司在实现技术集成的同时,也开展着独特的“服务集成”,为国内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转移服务。内容包括:国际技术查寻和比选;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估和验证;商务谈判;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技术合作伙伴开发等。企业只需提出要求,科威公司就能为它设计出一套或多套技术转移方案供企业选择,并帮助企业找出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郑州某公司欲引进维生素 B2 生产技术,科威公司就提供了包括技术筛选、评估、谈判、签约、验证……的全程服务,很快就帮该公司找到了满意的技术,并签署了合同。这一项目的技术交易额近 400 万元,项目总投资 5000 余万元,投产后年产值达 1.2 亿元。浙江某制药厂也通过科威公司引进了β - 胡萝卜素生产技术,项目技术交易额为 300 万元,项目总投资 3000 余万元,投产后年产值 3500 万 元。 (未完待续)
4291 次阅读|2 个评论
技术引进集成模式:清华科威案例(三)
lgjszy 2012-10-15 15:38
(接上一篇) 二、案例启示 1 .市场 —— 工作的立足点 如今,非市场化的技术中介机构虽仍是主流,但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取得了从政府到行业内的一致认同。然而多年以来,技术中介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得并非一帆风顺,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对技术中介认可程度仍然较低。因此,如何在市场条件下生存和发展是摆在技术中介面前的两道难题。 2002 年,科威公司以 5000 万元的注册资本和一支高素质的团队进入这个行业,决心走出一条技术中介市场化的路子。在技术集成的过程中,科威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服务集成”就是这一点的体现。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可以转卖给发达国家,这一过程称作“清洁发展机制”( CDM )。采用这一国际规则,不仅可以消除环境污染,而且可以使企业获得新技术和资金。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二氧化碳减排交易迅速成为热点。但是由于《京都议定书》的规则相当复杂,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对于自己的项目是否达到 CDM 的标准,减排量怎么计算、怎么交易、卖给谁等等问题都是一头雾水。 科威公司联合清华大学核研院成立了 CDM 事业部,进行服务集成,包括编制项目设计文件( PDD );帮助项目选定“指定经营实体”( DOE ),以期完成项目的审定、核查、核证;完成项目在联合国 CDM 执行理事会( EB )的注册,获得核证减排量( CERs );联系国外买家并达成交易等,降低了企业进行二氧化碳减排交易的门槛。 一个沼气(甲烷)分子造成的温室效应等于 21 个二氧化碳分子。科威公司把一项沼气回收发电技术转移到 4 个小企业,又将企业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打包销售到日本。这项技术每年可减少 50 万吨排放量, 7 年当中日本每年都要向这 4 家企业支付 500 万美元。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通过科威公司的运作,就这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人才——企业的支柱 和其他行业的中介服务人员相比,技术中介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很高,在国外,他们被称为“技术经理人”。一般的掮客是旁观者,而技术中介人必须是参与者,他要比发明人更了解市场变化,比企业更了解技术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寻找技术,还要对技术提前介入,才能做到让双方准确对接。同时还要理顺政府、科研院所、接受技术的企业、投资方、甚至银行、信贷、担保等各方关系。没搞过科研工作不行,没在企业干过也不行,搞国际贸易还需要外语水平。所以说,科技中介是一种高技术含量、高智力的服务。 由于我国技术中介起步晚,现有的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因此严格地讲,我国还没有形成技术经理人这样一个职业群体。与此同时,因为行业发展缓慢,造成的人才流失更是雪上加霜。 而科威公司创立之初就拥有这样高素质的团队。经过这些年的培养锻炼,已经形成了一支精干的技术经理人队伍:现有 30 人中,多位骨干都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有博士 2 人、硕士 10 人,绝大多数都有本科以上学历。他们不但拥有专业知识,洞悉企业需求,还能着眼全局,掌控整个项目进度与方向。这些宝贵人才就是科威公司事业发展的基石和支柱。 三、政府的支持作用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目前尚处于萌芽发育期,要推动其迅速、健康、“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然需要政府强有力的介入。 (1)北京市科委的专项资金支持,对于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整个技术转移服务行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一,科委专项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项目:技术集成项目前期投入较多,风险很大,因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公司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北京市科委的专项资金,发挥了“及时雨”的功效。不仅为项目解困,为公司增添信心,也使得公司以后在接触一些重大的、关系到国家与地区产业升级、技术革命与工艺里程碑式的技术时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更安心地投入到引进、集成与二次开发的进程中去。 其二,科委专项督促公司加强了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科委专项注重机构能力建设,在项目协议书中明确规定了机构在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任务,对公司起到了切实的督促作用。以往在这方面全靠企业本身的自觉性,公司的培训和管理制度不够系统和规范。专项下达后,公司按照协议要求制定和实施了培训计划和制度建设计划,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在,公司已经把这项工作列入年度的重点规划之中。 其三,科委专项极大地促进了技术转移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服务行业仍然比较弱小,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科委专项起到了强有力的引导作用。一是让现有的机构更快地发展壮大,二是吸引更多人才进入这个行业,扩大资源整合的范围。可以预见,在这样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之下,技术转移中介服务行业必将获得迅速发展,一些优秀的机构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继续通过立法与政策,为技术转移行业提供加速发展的外部环境 尽管目前各级政府已经加强了对技术转移行业的扶持,但就整体环境而言,在技术创新体系的各个要素中,技术中介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缺乏相关的、成系统的法律、政策与良好的竞争环境。即使是优秀的科技中介机构,仍然面临许多困难,技术转移的纯收益仍然不高,整个行业的发展难以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因此,我们还希望政府今后继续加强对整个行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通过立法来调动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参与各方的利益; 二是通过政府采购,拉动市场需求,为优秀的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拓展生存空间,同时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这些机构来购买技术; 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特别是需要开展一些高水平的培训工程,培养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备、技术素质与商业敏锐并重的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经理人队伍。 (未完待续)
3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引进集成模式:清华科威案例(四)
lgjszy 2012-10-15 15:36
(接上一篇)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林耕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 科技与经济如何更好地结合,是当前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技术中介机构基本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而生,中介机构作用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中介服务也缺少市场的认可和生存条件,中介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比技术创新其他要素,技术转移明显处于弱势状态,由此严重影响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今天,应确立国家技术转移战略,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业,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转移机构,有效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这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全面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转移是高智力的服务业,涉及的领域众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高。由于技术商业化的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使得技术转移服务难度大、时间长、收费难等问题更加突出,这是导致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和宣传推广。 科威公司在 2002 年成立,是一家专门从事国际技术转移的机构。几年来,依靠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以国际技术转移为己任,以技术资产经营、技术集成与转移、技术验证与孵化为其业务模式,培养了一批技术经营人才,在国际技术转移的领域里大显身手,做出了一番成就。 科威公司依托清华大学多学科的研发力量,利用学校的人才、技术和设备的综合优势资源,对国外的技术进行集成研发,并实现组织、管理、咨询等功能,为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实现本土化生产提供多种服务。发掘国际技术资源,通过技术转移,实现了国际与国内先进科技成果的双向流动。积极地开展技术转移理论、政策和方法研究,创造性地将国际上流行的专有技术期权和专利技术期权运用在国际技术转移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科威公司创造性地运用一系列技术经营方式。最突出的就是,以技术资产经营企业的形式,实现高新技术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通过包括制定商业计划、提供技术产品和信息网络等服务、设置股权构架、投入种子资金、组织管理团队、企业教育与培训等措施,把科技成果作为技术资产并以公司化方式动态运作经营,进而推向资本市场。 长期以来,由于不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往往把科技指标作为主要驱动力,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加上缺乏中试经费,不少科研成果不具备产业化条件。不少企业由于投资不成功的教训,对投资成本和科研成果选择性增强,造成了科研成果转化难。如果技术转移机构能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孵化”、“熟化”,进行集成与技术开发,就可以使无形的科研成果向有形的技术产品转化。技术转移机构能有效解决企业最关心的“技术是不是成熟、产品有没有市场”这两个关键问题,将极大地降低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风险,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推动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的技术转移,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有识之士说得好,若是把技术创新比喻为一只大鸟,那么企业与技术转移机构就犹如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科威公司、中科前方、中捷京工的有益探索证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科研成果的源泉,而技术转移机构则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桥梁。 (完)
2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试培育推广模式:中科前方案例(一)
lgjszy 2012-10-15 15:33
本人应邀对“中试培育推广模式——中科前方案例”做了点评。 本文发表在《技术转移—北京 de 实践》第 246-269 页,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北京市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7 年 11 月第 1 版。 中试培育推广模式——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简称中科前方),是在国家积极推行科研体制改革,大力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进程中,由中科院及北京部分高校中青年专家共同创建的股份制 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技术经营 机构,注册资金 505 万元,是北京市科委认定并大力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中介机构。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近百项(综合性系统开发重大成果十余项),其中 “转态定量调味因子”技术, 2000 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水生 I 号 ” 系列成果, 2001 年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动物副产品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项目, 2002 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示范工程”。至今,中科前方已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建立产业合作基地,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 90 %以上。 2004 年,中科前方承担了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健康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项目,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正在安徽、广西、福建、贵州等省相继推广复制“中试中心”模式,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新华社《半月谈》、《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数十家中央媒体均做了长篇幅的跟踪报道。 2007 年 2 月 22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近两分钟的时间专题报道了中科前方为北京及其他省市服务的新闻,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003 年、 2005 年,中科前方先后获得科技部第二届( 2005 )中国技术市场先进集体奖,第七届、第九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一等奖。在第一届( 2007 )“首都诚信经纪人”评选活动中,蒋佃水所长作为技术经纪人代表,荣获十大“首都诚信经纪人”称号。 一、立足之本:坚持科技服务“三农” 我国是拥有 8 亿农民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是与 8 亿农业人口关联度最大的工业,是解决新时期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成果转移,可为企业增效、为农民增收,并创造就业机会,满足老百姓对食品美味健康与方便快捷的需求。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但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长期存在着“三低一短”(即产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水平低,产业链短)的问题, 是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老大难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 30 %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加工转化率达 80 %以上。每价值 1 元的初级农产品,加工后美国增值 3.72 元,日本 增值 2.25 元,而我国只增值 0.38 元。 企业与政府对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成果有强烈的需求,需要的是容易被市场接受的技术产品,工程化、产业化水平的技术集成成果,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技术群,以及高附加值的成果。而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的技术,多为市场前景尚未明确的实验室成果或单一产品技术。打通瓶颈之路,需要利用技术集成与技术经营的手段,以科技中介为主体来达到技术转移的目的。 中科前方在这个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对资源的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开辟切实有效的精深加工途径,延长了企业的产业链,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案例 1 : 中科凤祥生物城 山东凤祥集团公司是集种鸡繁育、商品鸡宰杀分割、熟制品加工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凤祥”牌肉鸡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马来西亚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快餐集团以及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连锁集团在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境内最大的鸡肉供货商之一。该集团早在 1997 年时就提出了科技兴企的目标,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鸡的副产品。 主产品鸡翅、鸡腿和鸡胸占整鸡的 40 %,副产品鸡骨、鸡架、鸡血、鸡内脏占 60 %,其中鸡骨架的份量占整鸡的 1/3 。价值上,主产品占 70 %,副产品占 30 %。尤其是每天加工的 20 ~ 30 万只鸡的鸡血,往往被白白地排掉了。鸡血不仅是废弃物还是污染源,是禽病传播的途径,因此卫生部门要求就地处理,不准出厂,而就地处理也是需要投入的。 山东凤祥集团组织专门班子寻找适用的技术,几年中跑遍了山东省内外 30 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洽谈会,签订了 20 多个合作意向,但一直收效不大。 2000 年 3 月,技术部经理寻兆勇在《中国食品报》上发现了一条有关动物副产品的消息,他眼前一亮,马上拨通了中科前方的电话。 蒋佃水所长到凤祥集团考察之后,做了三件事。第一,策划了 35 个鸡副产品的开发方案,几乎涉及到鸡的全部副产品。表中列出应用哪些高新技术可开发出什么样的产品,产品针对哪些消费人群,还分析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既新颖,又全面。第二件事,对凤祥集团未来发展战略做了分析。认为:凤祥集团现在的主产品(鸡胸、鸡腿、鸡翅)出口不错,以现有的经济基础,以主带副,副产品成了气候再以副促主,最后主副并进。第三件事是给凤祥集团董事长刘学景写了一封对诚信的理解的信。信中旁征博引,阐述了诚信对于人类活动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这封信与尊崇 “ 诚信重于生命 ” 的凤祥集团产生了共鸣。 毕竟国内还没有类似项目的先例,为慎重起见,凤祥集团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召开了一个战略研讨会,专家们认为,开发鸡副产品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刘学景董事长说: “ 做什么都会有风险,只要我们该想的想到了,该做的做到了,说定了就干! ” 双方从确定合作意向到产品正式投产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蒋佃水帮助联系组织了国内 10 多家科研单位参与合作,不仅开发了鸡汁、鸡精、调味酱等现代系列调味品,还集成多种高新技术,建成了小肽血红素生产线,原本废弃的鸡血全有了用处,而且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使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几十倍、几百倍! 在此期间,这个项目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 “ 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示范工程项目 ” ,投资 1.96 亿元,创建了“中科凤祥生物城”。目前 已形成 10 亿元产值、近 3 亿元利润的生产线,带动了近万家肉鸡养殖户脱贫致富,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1000 多人就业, 凤祥集团已经跻身于我国肉鸡出口企业前三名的地位 。 中科前方集成 20 多项专利或专有技术,占 20 %股份,股权价值近 4000 万元。 2003 年 12 月 13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 “ 中科凤祥生物城 ” 视察。蒋佃水所长荣幸地向总书记做了近 40 分钟的工作汇报。总书记对蒋佃水所长的汇报表示高兴与满意。 案例 2 : 宁波中科米氏食品有限公司 宁波米氏实业有限公司(简称米氏公司)是浙江省一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一心想在新的领域开拓新产业,对中科前方的辣椒七级梯度开发项目中的辣椒碱提取技术等非常感兴趣。 2004 年 5 月,米氏公司负责人专程来京考察、洽谈项目。蒋佃水所长带领专家组成员,就发展与决策与他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现阶段来讲,米氏公司更适合从食品产业起步,稳步发展,逐步过渡到发展生物产业。宁波有着丰富的水产品资源。随着虾养殖业的发展,虾的产量迅猛增加,致使虾的转化成为难题,造成量大价廉,甚至出现卖虾难的现象。但与养殖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品加工业却十分落后,已成为虾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虾产品亟待深度开发。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中科前方提出了“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开辟切实有效的深加工途径,对虾肉和虾的下脚料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出系列美味可口的佐餐和休闲食品、功效显著的保健食品以及高附加值的生化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形成虾深加工完整的产品链,实现规模效益,从而实现我国虾养殖业向加工业制造业的战略转变”的战略目标。双方很快达成意向,合作创建“宁波中科米氏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 1.1 亿元,中科前方拥有股份 20 %。米氏公司从做出决定到正式投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现已生产出“虾师傅”牌虾精、虾粉、虾汁、虾酱(富钙虾酱、鲜香虾酱、豆豉虾酱等)、膨化(香辣虾酥、原味脆虾、蛋白虾米等)、即食虾(河虾、海虾)等五大系列 20 多个产品,其中大部分产品为国内首创。 案例 3 : 平谷 大桃的有机生产和精深加工 平谷的大桃产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创业,已经创造了若干个全国之最。面对市场竞争的新挑战,中科前方为平谷做了“以大桃的有机生产和精深加工为突破口,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发展大桃产业”的规划。大桃开发体系采用的原料,涉及到桃果、原浆、果渣、桃叶、桃花、桃仁、桃枝等,体现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新思路。产品包括:营养保健产品、休闲食品、功能添加剂、功能调味品、桃木工艺品等。目标是使平谷成为大桃加工系列产品多、科技含量高、综合利用水平好、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竞争力强、规模大、效益好的桃城,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 4 :辣椒七级梯度开发 中科前方曾考察过墨西哥的多家辣椒制品企业,其中一家年销售额可达 40 亿元人民币,有 30 条流水线,一天生产 200 万罐辣椒制品,销往世界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我国辣椒产业的现状是生产厂家多,规模小,品牌杂,技术含量低,产品雷同,技术进步慢。 中科前方对辣椒进行七级梯度开发(根据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分为七个级别,故称“七级梯度”),研制出 19 个类别、近百种产品的辣椒制品和提取物。不仅重视辣椒本身的开发,还将人们以前未重视的辣椒叶、辣椒籽都进行了深度开发与利用。不仅合理地利用了资源,创新出独具特色的产品,而且提高了产品附加值,降低了成本,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该项目体系已申请八项国家发明专利,承担了一项国家“火炬计划”。 (未完待续)
1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试培育推广模式:中科前方案例(二)
lgjszy 2012-10-15 15:29
(接上一篇) 二、 发展之路:探索创新服务模式 1 .从技术推销到技术营销 众所周知,科研成果转化难,科技中介更难。据统计,我国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仅有两成左右得以转化,其中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足 5 %。 2006 年第 9 期《科技潮》刊载了中国科学院王天然院士的一段话:“ 我国科技成果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无奈与尴尬,至少有八成左右的成果没有转化,只是被装在评职称的口袋中,锁在装档案的保险柜子里 。” 怎样化难为易呢?应该转变观念,变“技术推销”为“技术营销”。从“推”到“营”,一字之差,效果则差之千里。目前技术中介大都停留在简单中介、牵线搭桥的活动层面上,缺乏全过程的服务,只有将技术中介纳入技术营销的范畴,技术中介难的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见表 8-1 。 表 8-1 技术推销与技术营销的区别 技术推销 技术营销 出 发 点 从专家感兴趣的课题出发,专家认为有市场前景的项目。 从消费者、企业及地方的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的项目。 方 向 从自己到客户,是单向的 从客户到自己,再从自己到客户,是双向互动的。 服 务 单向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针对性较强。 技术水平及适应性 从技术上讲也许是先进的甚至是领先的,但并不一定适应市场的需求。 从技术上讲不一定是领先的,但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文化特性 工程师文化 市场驱动文化 结 果 离客户需求远,所以成果转化难。 从满足客户的需求出发,所以成果较易转化。 2 . 中试 平台促进技术成果“熟化” 中科前方通过多年与企业合作的经历,深刻地体会到“技术是不是成熟、产品有没有市场”是投资者关心的两个关键问题。为更好地解决技术成果的“熟化”与“孵化”问题,在北京市科委、平谷区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国内首家具有中试功能的专业孵化机构——北京健康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简称中试中心)。 “中试平台”上承科研机构,下接生产企业,将来自实验室的小试成果进行熟化、二次开发,能大大缩短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距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中试中心在政府科技、农业等部门的支持下,以市场和政策为导向,将来自科研机构的农产品加工小试成果,进行中试熟化、二次开发、实物化表达,然后将经过中试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样板市场的检验后,再转移给拥有资本、品牌、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他们的规模化生产,再来带动农产品资源转化,服务“三农”。这样能切实降低企业引进技术的风险,减少机会成本,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中试中心”这种新兴的科技服务体系,解决了投资者最关心的“技术是不是成熟、产品有没有市场”两个关键问题。 过去与投资者、企业打交道,从认识到了解,到信任,再到合作,常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通过中试中心模式,解决了投资者关心的众多问题,这样就更容易取得了解和信任。交易成本降低了,服务距离缩短了,合作效率提高了。过去是三年办一件事,现在是一年办三件事。 案例 1 :科贸牵手,见证市场中试成果 2006 年,中科前方与北京美味飘商贸有限公司的合作,是在市场中试过程中对中试培育推广模式最好的诠释。 北京美味飘商贸有限公司是京城有名的餐饮餐料配送公司,经销产品达 1000 多种,拥有华北地区数百家连锁餐饮酒店的直接配送渠道。 2005 年,中试中心调味系列产品进入美味飘配送渠道试销,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并为厨师推出新品菜系提供了支持。 美味飘公司以其敏感的商业眼光,迅速找到中科前方,探讨联手合作事宜。他们说:随着近年来我国餐饮行业迅猛发展,给调味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代销别人的产品,只是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只有生产自己的产品,作自己的品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美味飘公司总经理黄水荣说 : “以前人家让我们办厂,我总怕产品没有后劲,不能持续创新。现在我切切实实地看到你们的新产品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我的客户反馈的信息,看到他们对产品的认可和对新产品的渴望,跟你们合作,我心里有底。” 案例 2 :各地响应,竞相效仿中试中心模式 福建省发改委主管的半月刊《 6 ∙ 18 博览》, 2006 年第 21 期开篇刊登了《创新中介服务模式,破解成果转化难题》、《创建新型科技中介,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和开发——黄小晶省长会见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蒋佃水的谈话》、《建立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缩短科研成果与产业化的距离——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蒋佃水所长访谈录》等文章,介绍了北京中试中心的模式,以及省领导与蒋所长探讨“如何通过北京的优势服务福建,运用科技手段解决福建‘两水’(水产品、水果)问题”,并连续四期就“做好‘两水’深加工这篇大文章”进行了讨论,对推动福建解决“两水”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之前,安徽、广西、贵州等省为解决当地农产品加工问题,纷纷与中科前方达成合作,支持创建了合肥绿色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贵州农产品深加工中试与孵化中心。尚有江苏、山东等省正在积极探讨复制中试中心模式。 (未完待续)
3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试培育推广模式:中科前方案例(三)
lgjszy 2012-10-15 15:24
(接上一篇) 三、心灵之桥:需要人文精神搭建 技术成果能否转化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只有用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人文精神,架起心灵的桥梁,才会交流畅通,真诚合作。 “中试中心”的成立,印证了各级政府求发展,为农民谋福利的心情是多么急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极大关注弱势群体。只有扩大就业渠道,让弱势群体有充分、自由的就业,才能获得尊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正是“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中试中心在短时间获得全国性的影响,得益于北京市科委对内对外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近三年来,北京市科委有十个以上的职能部门,同心协力,给了他们持续的支持与及时的帮助,生动体现了“资源科委”的理念。 中科前方人常说,作为首都的科技工作者,时时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深感温暖、幸运,深受激励、鞭策;时时能感受到祖国各地对北京专家的礼遇和期待,许多省市在竞相发展中,对北京的科技支持寄予厚望。所以他们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只有只争朝夕,刻苦学习科技、人文、市场、管理、资本经营等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的科技工作者,才能胜任这一艰巨的工作,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不辱使命。 有位思想家说过,没有感情的、诗意的和审美的投入,就没有创造。激情是创造的动力,中科前方人正饱含激情去体现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创新精神,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好充满希望的技术转移、科技中介工作,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创业舞台。 (未完待续)
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试培育推广模式:中科前方案例(四)
lgjszy 2012-10-15 15:22
(接上一篇)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林耕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 科技与经济如何更好地结合,是当前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技术中介机构基本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而生,中介机构作用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中介服务也缺少市场的认可和生存条件,中介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比技术创新其他要素,技术转移明显处于弱势状态,由此严重影响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今天,应确立国家技术转移战略,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业,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转移机构,有效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这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全面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转移是高智力的服务业,涉及的领域众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高。由于技术商业化的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使得技术转移服务难度大、时间长、收费难等问题更加突出,这是导致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和宣传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更难,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如何发挥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更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科前方通过几年的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中科前方继 2003 年、 2004 年创造出以创新科技中介文化、创新科技中介方式、创新科技中介服务方法、创建综合开发体系为核心的“六利模型”后, 2005 年再接再厉,在北京市科委、平谷区政府共同支持下,创建了北京健康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探索出一条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道路。 中科前方将研究开发与技术转移有机结合,整合首都技术成果资源,开展专利经营,提供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中介服务。这种具有中试功能的技术转移机构,它上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下接生产企业,将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农副产品加工的小试成果进行熟化、二次开发,缩短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距离,解决了技术与市场脱节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通过一系列产品的实物化表达,解决了制约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限制因素;通过创新的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创立新型现代食品工业,从而带动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一年多的实践,“中试中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这种技术中介的新模式,对于完善技术转移机制,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长期以来,由于不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往往把科技指标作为主要驱动力,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加上缺乏中试经费,不少科研成果不具备产业化条件。不少企业由于投资不成功的教训,对投资成本和科研成果选择性增强,造成了科研成果转化难。如果技术转移机构能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孵化”、“熟化”,进行集成与技术开发,就可以使无形的科研成果向有形的技术产品转化。技术转移机构能有效解决企业最关心的“技术是不是成熟、产品有没有市场”这两个关键问题,将极大地降低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风险,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推动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的技术转移,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有识之士说得好,若是把技术创新比喻为一只大鸟,那么企业与技术转移机构就犹如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科威公司、中科前方、中捷京工的有益探索证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科研成果的源泉,而技术转移机构则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桥梁。 (完)
23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模式:中捷京工案例(一)
lgjszy 2012-10-15 15:18
本人应邀对“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模式——中捷京工案例”做了点评。 本文发表在《技术转移—北京 de 实践》第 246-269 页,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北京市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7 年 11 月第 1 版。 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模式——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捷京工)是于 2001 年 6 月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软件企业证书、产业化项目网经营证书,入驻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北京技术转移服务联盟、北京技术交易促进联盟和中关村产权交易中心的会员单位。 中捷京工的发展战略为秉承 “ 科技兴国,成就产业 ” 的企业理念,发扬 “ 敬业、协作、勤俭、创新 ” 的企业精神,以成为一流的科技型企业为发展目标。公司主要从事技术经纪、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自得到北京市科委技术转移专项支持后,公司在技术转移模式的完善深化、工作方法的改进等关键环节,得到了北京市科委和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领导、北京技术转移服务联盟等业界同仁的具体指导,技术转移业绩大大超过预期,由原来每年不足 60 万元跃升到今年突破 2000 万元,技术转移收入年超过 100 万元,真是受益匪浅! 一、案例概况 企业选择投资项目时最担心的是什么?一是你的技术是不是成熟,二是我会冒多大的风险。 现以北京交通大学的“新型防互开的井盖防盗装置”和“新型的雨水篦子用防盗装置”项目的技术转移作为典型服务案例,将中捷京工的服务模式和业务特色等报告如下。 “井盖问题”是长期困扰着供水、交通、供气供热、排水、消防、电信、电力等行业的—大难题,经常造成摔人、坠物、跑水、漏气 ...... 等等事故、纠纷和案件。据《北京晚报》 (2002.2.27) 报导: 1996-2001 年北京各专业管道线共丢失井盖和雨水箅子总计 17848 个,其它城市每年都有数目不小的井盖和雨水箅子丢失,国家和企业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市政建设和城市整体形象,严重危害了广大居民的生命安全、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 为此,中捷京工筛选到北京交通大学的“新型防互开的井盖防盗装置”和“新型的雨水篦子用防盗装置”专利项目,先后出资在人民大会堂、首都机场、北京朝阳北路、天津内环路、福建电力管道、浙江台州等地安装上了这种产品,用作示范和样板。然后通过公司的“产业化项目网”信息平台以及 300 多家会员单位,与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南浔防盗设备厂、福建福州亚龙电器有限公司、河北纪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江门昆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化项目网天津支网等企业组建了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分别带领有合作意向的客户到示范和样板地点亲自观看演示,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亲手试用,现场体验产品效果、技术水平,同时摸清客户的关注点。这“看得见摸得着”的宣传,让客户企业彻底打消对技术风险的疑虑,大大提高了项目技术转移的成功率,最终实现了本项目向浙江、陕西、广东、福建、安徽、北京、上海、河北等省市的技术转移。 在此专利技术转移过程中,中捷京工与当地的合作企业建立了“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 。中捷京工负责项目宣传、技术培训,地方联合体企业负责联系当地客户、在当地安装示范样板工程、接受咨询、现场演示、工程安装、售后服务等等。 从表面上看,中捷京工获得的技术服务收入减少了,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支出成本,提高了技术服务收入的净利润。如果这些工作由北京派人组队去做,技术中介服务的收入还不够差旅费。另一方面,地方企业熟悉当地情况,了解客户的需求,有助于增加技术转移成功的机会。 二、服务模式与业务特色 公司的服务模式为示范样板型的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模式,分为组织结构与运行方式两部分,简述如下。 组织结构由高校、中介机构和企业组成,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高校主要负责提供项目、技术和研发人员,中介机构主要负责项目宣传推广与信息沟通;企业或作为技术接受方,负责提供资金,吸纳项目、技术和实现项目产业化,或负责协助中介机构,与当地寻找项目或项目产品的企业或投资者接洽。 运行方式为“先投资示范,后宣传推广,再技术转移”。此种运行模式主要是针对高校已有的自行研发的科技成果项目,其工作中心是为科技成果找到有需求的企业或投资者,并达成产学研合作,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一环节是中介机构筛选论证高校提供的科技项目,此环节有两个原则不可或缺:一是该项目要有产品,二是该技术可使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降低,或者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 第二环节就是前面说过的,中介机构先期出资,建设项目产品应用示范样板点,然后组织有意向的客户就近现场参观考察,亲手试用,由点带面,辐射推广。协助中介机构的地方企业,负责探求并联系当地及周边客户对此技术的需求、安装示范样板工程、接受客户咨询并予以现场演示、工程安装实施、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以及项目示范样板工程维护。 第三环节进行各项针对性服务,同时再让想投资项目的企业领导与高校方直接洽谈,也让高校方了解企业实施项目的实力和优势,优中选优,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当然也包括项目转让或其他合作方式。双方洽谈成功,项目实现了商品化、产业化,就意味着高校技术转移实现,科技成果得到转化。 至今,通过这一卓有成效的服务模式,中捷京工已完成了 5 个有影响的技术转移服务项目成功案例:北京交通大学的“新型防互开的井盖防盗装置”和“新型的雨水篦子用防盗装置”项目(落户浙江、广东、福建、安徽、陕西、河北等省市),北京理工大学的离子交换纤维产业化示范项目(落户广西),新型自发光粉项目(落户重庆),远程教育课件嵌入系统软件项目(落户北理工远程教育网),以及最近的河北大学的新型降焦减害留香技术项目(落户张家口和唐山迁安)。 这些科研成果给这些企业带来快速发展,使企业成为当地支柱型的科技企业,或加快了产品升级步伐。转化的项目先后列入科技部的星火计划(“新型防互开的井盖防盗装置”和“新型的雨水篦子用防盗装置”项目)、国家发改委的产业化示范项目(离子交换纤维产业化项目)、三峡移民支持项目(新型自发光粉项目)和北京市与国家精品课件项目(远程教育课件嵌入系统软件)。实践表明,“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适应了技术交易市场的需求,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与地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地方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联合体模式的生命力。 三、政府的支持效果 中捷京工 获得北京市科委的技术转移专项支持以后,在一系列关键环节都得到了市科委和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领导的具体指导、细致分析,使公司的工作思路更清晰,方法更得当,专业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具体体现如下: 1 .初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团队,大幅度提高了专业服务能力 公司发展了一支从事技术转移中介服务工作的稳定的专业队伍。 公司在获得支持前有 4 个人从事技术转移工作,至今已经发展到 50 多名由博士挂帅的技术转移队伍(其中包括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成员单位)。 通过北京市科委和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领导在提升企业文化、加强专业培训、完善规章制度、技术经纪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有 6 人获得技术经纪人证书,员工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均显著提高,使公司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知识为后盾,求真务实、团结高效、蓬勃进取的高素质团队,提高了开拓市场能力、商业运作模式和竞争意识,能够适应科技产业化的要求,应对市场的瞬息变化,促进了公司业绩的倍增。 2 .科技专项成为交流平台,同行之间加强联系,共享资源,相互促进 通过科技专项的引导,使公司与同行业成员单位之间加强了联系,能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到各创新服务联盟单位的学习和调研,彻底改变了公司的管理者和员工们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同时,公司利用科技专项这个平台,加强了技术交流,拓展了产业信息和市场信息来源渠道,激发和调动了科技产业化各环节的积极因素,公司的合作伙伴不断增加,提高了市场洞察力和判断力,增强了在同类企业中的竞争力。公司利用技术交易创新服务联盟,调动、激发科技产业化各环节的资源及参与者的动力,形成了更有效、更长远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少走了弯路,减少了碰壁,规避了风险,节省了时间,降低了运营成本,适应了市场需求和品牌的提升。 3 .提高了技术转移成功率,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科技专项给我们提供了广告效应好的网站名单,我们在产业化项目网、北京发明网、北京技术交易网、科信通搜索门户等网站做了大量宣传,取得明显的效果。公司迅速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成果的快速转化。已经实现技术转移中介项目数量 9 项,为国家缴税累计近 70 万元,实现高新就业职位近 60 个。公司得到了社会和合作企业的认可,树立了诚信、专业的良好整体形象。 4 .促进深化和完善公司的示范推广模式,为行业发展做贡献 科技专项的支持促进了深化和完善公司的示范推广模式, 加快了以“先投资示范后宣传推广再技术转移”为核心的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模式 的进程,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转移业务规范。 公司的示范成功案例本身具有良好的社会广告效应,对 同行的具体工作有一定借鉴和参考意义,为处于弱势的技术转移服务行业做出了贡献。 (未完待续)
3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模式:中捷京工案例(二)
lgjszy 2012-10-15 15:15
(接上一篇) 四、案例体会 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对企业而言,希望从项目“中试研究”完成后介入,这样企业承担的风险最小;对高校而言,希望企业从项目“课题选项”开始前就介入,这样高校付出的研发代价最小。 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项目要形成产业化,如下三关一定要打通。 第一,项目技术风险的评价关。 高校的科技成果要转化,需得到企业或投资者对项目技术及其产品的认可。在通常情况下,高校科研项目一般进行到“小试研究”后,就可凭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申报的专利数字、鉴定的成果水平、获得的奖项高低等去完成职称评定考核,样品试制和中试研究或限于资金匮乏,或限于研发条件欠缺,或其研究结果已对自己工作和发展关联不大,或选题与经济战场没有接轨、即使研究出结果也会无人问津……等诸多原因而放弃深入系统研究,导致许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因此,企业对此类的科技成果深恐避之不及,深恐投入的资金没有任何回报。 第二,企业实施能力的评价关。 企业或投资者实施项目的实力、优势和劣势,也需要经过科技成果项目方及研发课题组负责人的考核和认可。 第三,科技成果需求信息沟通交流关。 对寻找科技项目的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全国高等院校每年有近万个科研成果,哪个高校的项目适合自己?对高校来说,得到国家纵向经费支持的科研项目毕竟有限,能提供横向经费的企业或投资者是谁?由高校、中介机构和企业组成的结构,得益于中介机构的宣传推广,得益于中介机构的“产业化项目网”网络信息平台的宣传推广。另外,得益于中介机构与地方企业的相互协作,这些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信息流、高校与企业或投资者之间的供需信息流,实现了上下互通,点点对应,信息传递及时快捷,项目运作准确有效,这正是打通科技成果需求信息沟通交流关的一把钥匙。 示范推广模式离不开服务手段的创新配合,公司采取了下面 3个手段: (1) 组建项目实施咨询专家委员会。确保对经营的项目进行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分析、经济效益预测、存在风险及其规避措施等进行正确评价。 (2) 建立专业化服务队伍。拥有—个由博士挂帅的专业优秀人才组成的科技项目产业化服务队伍,成立了科技产业军团,形成了科技产业文化,在科技成果技术咨询、产品演示、技术支持、追踪服务、市场调研、客户接洽、财务分析等方面进行专业化服务。 (3) 有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为了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流程标准化、程序化,提高技术转移的可靠性,公司特别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化的表格和文件,绝大部分管理程序都可通过这些表格和文件的提交、同意和认定来实现。 实践表明,“示范推广模式”适应了技术交易市场,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与地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地方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模式的旺盛生命力。中捷京工在 2006 年承接了“减害降焦留香离子交换纤维烟用丝束产业化”专利项目中介服务,当年完成了该项目产学研合作开发,今年技术交易额达到 1800 万元。 (未完待续)
2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模式:中捷京工案例(三)
lgjszy 2012-10-15 15:08
(接上一篇)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林 耕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 科技与经济如何更好地结合,是当前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技术中介机构基本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而生,中介机构作用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中介服务也缺少市场的认可和生存条件,中介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比技术创新其他要素,技术转移明显处于弱势状态,由此严重影响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今天,应确立国家技术转移战略,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业,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转移机构,有效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这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全面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转移是高智力的服务业,涉及的领域众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高。由于技术商业化的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使得技术转移服务难度大、时间长、收费难等问题更加突出,这是导致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和宣传推广。 中捷京工在实践中探索出“示范样板型”的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促进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向企业和社会最终用户转移。 中捷京工认识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要形成产业化,必须打通“三关”:一是企业方技术风险评价关。科技成果要转化,就需得到企业或投资者对项目技术及其产品的认可,这就是科技成果需要经受企业方或投资者对技术风险的自我评价关。二是科技成果方对企业的评价关。科技成果要转化,就需得到项目方及其研发课题组负责人对企业或投资者实施项目能力的认可,这就是企业或投资者需要经受科技成果方对企业实施的自我评价关。三是信息沟通交流关。科技成果要转化,想寻求企业或投资人合作的科技成果信息,要被找项目的企业或投资人知道;找项目的企业或投资人,要及时获知想寻求企业或投资人合作的科技成果信息,这就是科技成果需求信息沟通交流关。 实践表明,中捷京工“示范样板型”模式适应了技术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地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地方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同时也展示了技术连锁转移联合体模式的旺盛生命力。 长期以来,由于不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往往把科技指标作为主要驱动力,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加上缺乏中试经费,不少科研成果不具备产业化条件。不少企业由于投资不成功的教训,对投资成本和科研成果选择性增强,造成了科研成果转化难。如果技术转移机构能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孵化”、“熟化”,进行集成与技术开发,就可以使无形的科研成果向有形的技术产品转化。技术转移机构能有效解决企业最关心的“技术是不是成熟、产品有没有市场”这两个关键问题,将极大地降低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风险,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推动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的技术转移,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有识之士说得好,若是把技术创新比喻为一只大鸟,那么企业与技术转移机构就犹如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科威公司、中科前方、中捷京工的有益探索证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科研成果的源泉,而技术转移机构则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桥梁。 (完)
2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另一种倾向---案例描述太复杂(2个链接)
Greg66 2012-9-2 10:42
我以前写过一篇博文,谈了 一种倾向 。近日又发现另一种倾向---案例描述太复杂。 很多案例描述,写了很多单位概况、涉案人员身份等,我明白描述人员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事故的前因后果背景,进而为预防事故提供相应途径,但实际上相应途径没有提出来,却浪费了大家太多的时间。很多其他的案例描述也有类似想象。所以,案例描述,要尽可能简单,写与案例有关的实质性内容,这才是人们“瞪大眼睛、挖清耳朵”来关注的东西。 我前面说的 两个案例 ,描述的PPT用了六七十个slides,但其中只有不到十个是有实质性用处的。实际只需要两句话就够了。
3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放获取提高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真实案例(现在进行时)
热度 1 pkustm 2012-9-1 10:20
我去年冬天在大连理工大学作了关于一次关于学术交流体系变革的学术报告,其中提到了开放获取,同时提到了物理学家应用最为广泛的OA数据库之一,arxiv。 大连理工大学的王贤文老师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 Journal of Informetrics上 (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2, 6(4): 655-660 ), 王老师等通过 监测Springer上科技论文的下载情况,分析了各国科学家的工作时间,并得到一些有趣的结论(请参考曹俊老师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6183do=blogid=602706 )。 根据论文作者王贤文老师提供的信息: 钟灿涛老师2011年冬天在大连理工大学作了关于一次关于OA的学术报告,其中提到了arxiv。王老师也参加了那次学术交流。 王老师今年这篇科学家工作时间的论文( http://arxiv.org/abs/1208.2686 )发表之后,本来也没什么反响。他就试着将论文的preprint提交到了arxiv,出乎意料的是,这篇论文迅速就在博客、社交媒体上传播开了。 在科学网曹俊老师的博客上,被点击近1万次;隔了一天又被人发在新浪微博上,到目前已经被转发/评论5600多次了。昨天王老师还看到国外的一个知名科技网站上,有人专门写了一篇博客报道( http://www.wired.com/wiredscience/2012/08/the-results-are-in-scientists-are-workaholics/ ),两天时间在推--特上被评论了600多次,在脸--书上被1600多人推荐。 【首先是王老师文章的研究视角具有吸引力,引起了共鸣和争议,同时也足见开放获取(Open Access)的传播魅力。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开放获取提高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真实案例,而且还是现在进行时,或许以后还可以做些跟踪研究,是为记。 20120-9-1 】
个人分类: 开放获取|456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事故案例确实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热度 1 Greg66 2012-8-24 16:55
事故案例确实是安全科学的 最重要的学习安全科学的方法 ,从中可以学习到不安全动作,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习惯,也能学习到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如带好安全帽、施工要有审批的方案、制定有实用价值的施工、安全方案等等,都可以从里当中学习。 但是目前的案例分析,很多都不够深入,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是,了解案例的事实,自己分析事故原因,自己制定事故预防办法。根据案例分析结果确定培训内容,才有价值和针对性。
6368 次阅读|2 个评论
拜佛祛病的方法与理论(附案例)
热度 2 king500 2012-7-21 12:38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70e85201010is1.html 有人问拜佛真的能祛病吗?那要看您怎么拜法了?如果您是心不在焉的随便拜几下,那肯定不能祛病。要把拜佛当成是一种运动,并且要达到一定的量,那就会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运动的方式有那么多,那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拜佛呢?有的人说,我不信佛,我信主怎么办?那很好办啊!您就拜主就是了。拜默罕默德、拜耶稣、拜阿訇、拜老子、拜孔子都可以的!您什么都不信,也可以拜祖先,实在不行,您就拜财神,钱谁不喜欢啊!呵呵!反正您能拜就对了。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拜佛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首先它是站起来,趴下去的一种运动,好像有点废话了,其实这正是拜佛特殊的地方,因为在这一起来一趴下的时候,我们背上的督脉得到了很好的活动。那督脉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03 期 上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我们看过了就会对督脉有个大致的了解了。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源于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循行于脊里,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且藉其分支两络于肾,肾为元阳,内寓命门之火。督脉循行于后背正中,背为阳,督脉与全身阳经均交会于大椎,又藉肾与元阳密切关联,故曰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调节阳经脉气。正如滑伯仁在《难经本义》所指出的“督之为言都也,为阳脉之海,所以都纲乎阳脉也”。督脉统摄诸阳,循达于体表则可卫外御邪;通达于内,则可温通经脉,温煦脏腑。故督脉为病,在外不能卫外御邪则会出现感冒、寒热等症。在内不能温煦脏腑则出现久泄脱肛、阳痿、滑精、崩漏、头痛等症。邪闭阳郁则会出现痈疮疔毒、发热、疟疾等症。看到这里您明白督脉在身体里的重要性了吧,不需要我说的更多了,我这个人本来就挺懒的,只要您能明白,我能少打一个字,绝不多打一个字,够懒了,呵呵!我这里再教大家一个小窍门,您在拜佛起来的时候,可以先把屁股翘起来,然后从腰到头依次的挺起来,这样就可以让脊椎有次序的活动了一次,加强对督脉的运动。 再来看拜佛另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当我们拜下去的时候,脚趾头是不是要弯曲啊,这样就让脚趾头得到了充分的运动,那么运动脚趾头有什么好处呢?脚趾位于人体的末端,远离心脏,足尖部的血液循环较差。足趾产生病理的改变会通过经络反馈到相应的脏腑器官,产生多种症状。中医认为,人体的各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肺、大肠属金,对应大趾;脾、胃 属土,对应二趾;心、小肠属火,对应三趾;肝、胆 属木,对应四趾;肾、旁胱属水,对应五趾。脾胃虚弱的人经常活动脚趾,可使体内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如果特别注意对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这也不需要我多说了吧,我还是提醒大家一点,就是我们拜下去的时候,不要把脚趾头伸直,就让它一直弯曲着,这样对脚趾头的刺激就会加强了。 当我们拜佛拜到一百拜或者两百拜之后,通常都会大汗淋漓。前面我们说到的拜佛要达到一定的量,这个量就是至少要拜到出汗为止,因为这个汗对我们很重要。汗的作用是调节体温,细想起来,人的机体真如同是一台精密的机械。如果不出汗,那就糟了。一运动,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就自然会出汗,使体温下降;天冷了,汗腺和毛孔就收缩,不再流汗,防止体温散失。汗水是我们身体的“空调。”按照中医的说法,夏天就要出汗,出汗是一种排毒,人的排毒方式有两种:一是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那会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如果老憋着不出汗,时间长了,皮肤就不会呼吸了,最后就会造成很多人体代谢系统的紊乱,并且把这种皮肤的排毒功能都转到了肾和肝上。出汗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所谓的被动出汗,是指由于天气闷热,心情烦躁而形成出汗,这种出汗方式是人体通过水分蒸发带走提内热量,保持体温正常范围内的生理活动。这种出汗排毒效果不理想。相反,人体主动运动而出的汗,被称为主动出汗,它有利于保持人体内的温度,散发热量,作用同被动出汗相同,同时能带走少量人体因运动而产生的体内垃圾。这样的出汗有清理垃圾和排毒的作用。(注:出汗以后不要马上洗澡,更不要吹风,以免受风寒,应该等汗干了以后再去洗澡。这点特别重要,切记!切记!阿弥陀佛) 说了这么多,您应该对于拜佛的特殊运动有个大致的了解了吧!更何况佛经里面说“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您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为了您的健康和您家人的幸福!您也加入到我们拜佛的队伍里来吧!最后我在网上收集了几个拜佛祛病的小案例,供您参考! (一)第一个故事: 前年,末学在一处道场做义工,道场很殊胜。有一位师兄,没什么文化,喜欢钻牛角尖,早年他爸爸阻止他学佛,他一气之下喝农药自杀,幸亏发现及时,抢救回来了。事后,到这个道场,经过道场负责人多次苦口婆心的开导,终于知道自己自杀是不对的,而且还是破坏佛教形象,便发心努力修行。 但肉身毕竟是肉身,虽然抢救过来了,但毒素早已渗入各个器官,脸也是不正常的白。 后来,道场负责人慈悲,帮忙联系上了净空法师,净空法师告诉那位师兄每天拜佛 3000 拜(正常人每小时能拜 300 个左右)。 当时,我们都愣住了,他自己也感觉非常惊讶,试图和老法师“砍价”,但是,老法师非常严厉的说必须 3000 拜,拜不完不让睡觉。 师兄虽然觉得量太大,但还是勉强接受了。第二天就开始拜,他早上 5 点起床就进佛堂,凌晨 1 点才拜完。睡两三个小时后,又起床拜。但就是这 3000 拜,使这位师兄完全转变了。 刚开始的一个星期,非常明显的发现他的面色更不好,蜡黄蜡黄的,而且明显消瘦,嘴唇全白。因为出汗大,一天要换两套衣服。 第二个星期,血色开始恢复,眼睛逐渐有神,出汗也不那么多了,据他说,大便经常是全黑的。 第三个星期,停止消瘦,面色开始红润。 到第四个星期,我竟然发现他的面相变了!——突出的颧骨下去了,锐利的眼神消失了,口臭也没有了,体重开始恢复,看起来很庄严。 后来,去找老中医检查,老中医很惊叹,说脉象很好,毒素所剩无几,还问是如何做到的 。 他打电话感恩老法师,电话那头,只有老法师重复地说“这是好事情”和慈悲的笑声。 (二)第二个故事 是一位老居士,有精神虚弱的毛病,彻夜失眠,即便睡着了,也马上被冻醒。中西医的药吃遍了,牛鬼蛇神什么的也都找遍了,但就是没用。 我与她女儿认识,她女儿给我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办?我就想起了上面的那个故事。就让她转告老居士,每天 900 拜(考虑到年老体弱,适当减少),这 900 是底线,每天必须完成,如果还能拜就继续拜,上不封顶,功德回向怨亲债主。 半个月后,她女儿来电话谢谢我,说老居士现在睡觉很香,而且身体的其他毛病也没了,学佛更精进了。 我说不要谢我,要谢净空老法师。 (三)第三个故事 也是一位老居士,九十多岁,刚学佛。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和老居士认识。老居士说,其他人都在努力学《弟子规》,努力行善,自己该怎么修? 我说:“跟您说实话吧,老菩萨,您都九十多岁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们年轻人学《弟子规》,是考虑到时间比较充裕,应该先学做人,打基础,然后,才能学好佛。但是您的情况特殊,《弟子规》学不学都可以,现在,您要做的就是加紧念佛、拜佛,诚心求生净土!” 老居士很高兴的就答应了。后来,我告诉老居士每天 100 拜,可以多拜,拜的时候,要念佛。 半年后,和老居士再次见面,老居士远远的就对我九十度鞠躬,吓得我也赶紧回礼鞠躬。 后来,居士握着我的手说:“我得好好谢谢你啊!我天天拼命拜佛,拼命念佛。原来我有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这不!拜了半年,除了高血压,其他病全都好了!一点药没吃!高血压也好了一半了,估计过一阵也能好!我现在念佛可高兴啦!天天法喜充满!我看他们学《弟子规》的见面就九十度鞠躬,我也跟着一起鞠躬!哈哈哈!” 我说:“阿弥陀佛是大医王,努力念佛、拜佛,身体的病当然好啦。不过虽然病好了,可千万不能执着肉身啊!我们是借着肉身修法身,还有就是身体好了要感谢佛菩萨,是佛菩萨把你的病治好了,这是佛菩萨在给你更多的时间,让你今世不白来。” 后来,我离开的时候,老居士握着我的手,眼睛里全都是眼泪,依依不舍。 我看情况不好,马上松开她的手,对她说“好好念佛!留恋这个世间没用!将来咱们在极乐世界见面!” 老居士破涕为笑,也高兴的说“好!咱们极乐世界再见!” 其实,像这样的故事,在末学身边有很多。 末学还整理出来,就是想告诉所有师兄们:学佛不能懒,有的师兄就喜欢静坐,连绕佛都懒着绕,就更别说拜佛了。 其实,学佛就是一个“勤”字! 勤拜佛,不仅治病、消业,更能帮助我们斩断傲慢心,有助于平等心、慈悲心的增长。消业了,心态正了,再念佛、诵经,心就真正地真诚了。落实经典教诲,也就更彻底、更痛快了! 所以,末学在这里希望大家多拜佛,勤拜佛,不要让自己懒下来,这样才能勇猛精进!(感恩这位大德同修的分享!阿弥陀佛!)
518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个经典的ABM模型案例
vcitym 2012-7-4 04:10
用多主体模型模拟 长屋谷中凯恩塔阿那萨齐族的人口增长和衰败 摘要(译文): 公元前约 1800 年到公元 1300 ,长屋谷在亚利桑那州的东北部的黑山地区是凯恩塔阿纳萨奇人居住的地方。这些人是近代科罗拉多州高原的印第安人村庄文化的史前祖先。旧石器时的环境研究是基于冲积地貌、孢粉学、年轮气候学精确定量重建当时可能的农业生产中的年度变化的 ( 玉米公斤每公顷 ) 。来自公元 200 - 1300 年的考古记录中有千年来阿纳萨奇人农耕社会文化的停滞、变异、改变和适应的信息。文章报告了基于一个多主体的计算模型,严格地按照真实的历史再现了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 , 包括人口的潮起潮落 , 改变空间定居模式和最终的快速衰退。在模型中主体是单向的 , 他们决定何处适合生产和居住。营养需求限制繁殖力。主体的异质性是反映高保真模型的关键因素,缺很难用数学方法来建模。 博主:这篇文章发表PANS上,本身就已经说明问题,因为PNAS是仅次于NS的科学期刊,很有影响力。在google学术搜索上可以见到140个被引用。文章中的规则来自于大量的考古等科学数据。结果基本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出处: Population growth and collapse in a multiagent model of the Kayenta Anasazi in Long House Valley Robert L. Axtell,Joshua M. Epsteina,Jeffrey S. Deand,George J. Gumerman, Alan C. Swedlund, Jason Harburger, Shubha Chakravarty, Ross Hammond, Jon Parker, and Miles Parker http://www.pnas.org/content/99/suppl.3/7275.full PNAS  May 14, 2002  vol. 99  suppl. 3  7275–7279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12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化学化工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
热度 1 hualao 2012-6-20 15:47
需制一种溶剂煤油、二甲苯: 制作过程是:煤油经硫酸洗涤并与碱中和,再进行 蒸馏,切取200~300℃的馏出物,在同二甲苯混合配成5:3的溶剂。但在蒸馏时化验员急于求成,擅自加快蒸馏速度,把的电炉上的石棉网取下,而且烧瓶 内的液体体积也超过烧瓶的容积2/3,当煤油沸腾后烧瓶忽然破碎,煤油在电炉上剧烈燃烧起来,顿时大火夹杂着浓烟笼罩整个化验室,化验员惊慌失措,大声喊 叫。这时正在走廊干活的其他人人员见状,马上使用灭火器将大火扑灭。大火后,电炉导线绝缘皮以被烧焦,附近一塑料桶和烘箱都被烧焦变形,粗酚样品也被烧 掉。 事故原因:主要是化验员为了加快蒸馏速度,调大加热功率,撤掉石棉网,烧瓶内的液体太多,同时蒸馏瓶壁太薄,质量差。 1.踩到跌落地上的氯酸钾而着火。 2.个用有机质匙子将二乙酰过氧送去称量的过程中发生着火。 3.过氧化氢浓溶液密封贮存的过程中塞子飞出,过氧化氢溢出而着火(用透气的 塞子塞着较好)。 4.用硅胶精制二待丁基过氧化物,于布氏漏斗过滤时,发生爆炸(因在过滤板上析出过氧化物之故)。 5.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一加入二氧化锰即急剧的起反应而使烧瓶破裂。 6.把沾有废汽油的东西投入火中焚烧时,产生意想不到的猛烈火燃而烧伤。 7.用丙酮洗涤烧瓶,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时,残留的丙酮气化而引起爆炸。干燥箱的门被炸坏飞至远处。 硼氢化钾(干)+糖,在潮烧瓶中爆炸、起火。 1. 硝酸引起拖布燃烧事故 某 新建厂化验室刚竣工,由于室内地砖上存在建筑污垢,用普通方法难以清除干净,于是有人提议用浓硝酸,有些同志就用拖布蘸弄硝酸擦污垢,很快将污垢处理干 净,但是室内弥漫大量刺激性气味使在场的人马上离开。大约一小时后,有人发现室内冒出浓烟,蘸有浓硝酸的拖布化为灰烬。幸亏室内没有家具和其他可燃物,否 则将出现一次重大的火灾事故。 事故原因:因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会引起燃烧。 误服甲醇事故 某化验室在2005年5月收到一用矿泉水瓶装的甲醇样品,并且没有做任何标记,只是口头传达,也没有立即送到分析室,而是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一会儿,另一名化验员进入办公室,误将样品当作水喝了一口并咽下,发现不对劲紧急送医院进行洗胃处理。 用塑料桶配重铬酸钾洗液并放置过夜,结果第二天早晨发现桶底掉了,洗液渗到了楼下。 事故例子 将经甲醇分解的金局钠丢入水中时,由于金属钠尚未分解完全而引起着火、燃烧(因为当用甲醇进行分解时,在金属钠的表面,生成粘稠的醇盐膜,使其难于分解)。 化验室里有一位化验员,在使用色谱仪时没有查检减压阀,将放硅胶的干燥管冲破,幸好没有伤着人.请使用压力容器的朋友注意! 事故例子 1.蒸馏甲苯的过程中,忘记加入沸石,发生爆沸而引起其火。 2.将还剩有有机溶剂的容器进行玻璃加工时,引起着火爆炸而受伤。 做油品水分分析,电炉温度调得太高,结果100号汽油从冷凝管冲出来见火燃烧,幸好及时扑灭了火焰,圆底烧瓶没炸,要不然就出大事了。 在 实验室做钠汞齐,由于装置堵了,我的同事在摇动装置时发生了爆炸、着火,面部、2个手、胳膊、前胸,都发生了烧伤、有机试剂的烫伤、化学试剂的中毒、汞中 毒。送到医院,医院只会烧伤,不知道多种化学试剂的中毒的处理,烧伤的问题得到控制,化学试剂的中毒的危险更要命,满身亮晶晶的细小汞珠都不知道咋办?冲 洗不下来,上硫磺敢吗? 那个急啊 !医生说你们赶紧转院吧,从来没有遇到过。我们说你这是省级最大的医院了,让我们往哪里转院? 我讲一个亲身经历: 把 黑香(松香精制后的产物)熔解并升温到240度,加季戊四醇时里面的流体喷泄出来。正好对着我的好个口子没插了热电隅没有喷出来。后来查的因有三个:一, 热电隅已坏,实际温度可能有300多度了,二,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生成水马上气化,产生压力,使液体喷出来。三,没有插温度计来看温度,从而达到一个错误的 温度! 从头到末都是基本常识的错误 造成的人为责任事故,说明该操作人员工作马虎,不负责任 应该在开始工作前把可能发生的问题 物质物性,MSDS搞明白 然后制做应急预案,注意重点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如果放大后还是这样不注意细节 那这企业离关门不远了 昨天刚看过这个帖子下班回家 大学同学告诉我他在的发酵车间爆炸了 具体原因我也没问 他只说是操作失误 做我们这行的就是危险 其实很多都是我们人为造成的 只要大家多了解一些实验常识 基本可以避免的 钠丝干燥乙醚,置冰箱,停电,塞子冲出,水滴入,着火,烧了冰箱。 用无水酒精洗涤和布氏漏斗抽真空洗涤Raney Ni, 如果活性太强很容易烧起来,倒无水乙醇要眼明手快 我同学所在的公司也因错误操作而燃烧 做化工的,应该心细如尘,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抽滤,由于物料较粘不好抽,将抽滤瓶抽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1、石油醚着火,学校实验室看到过多次,火势很快,火是爬着来的。回流时不小心,常会发生的。 2、烘箱爆炸,放入有乙醇的物品干燥,没开排风。 做UV实验时不戴胶手套,结果手严重脱皮,从而引起皮肤过敏. 做紫外线固化实验时,忘记戴防护眼镜,事后眼睛肿痛.紧接着脸部皮肤出现灼痛...... 亲身经历 1。见过二龙戏珠的火球没,一次试验用氢化钠,5升的瓶子,内壁有几粒氢化钠用醇怎么都洗不下来,看着就几粒,就慢慢的用洗瓶往内慢滴加水,只一滴水下去,膨一个火球就升了起来...... 2。公司一个产品急于发货,这个产品平时都是用乙醚洗涤后凉干,这次发货时间比较紧,就放到了烘箱里,几分钟后,一声巨响,可怜的烘箱和价值不菲的产品,索兴没有伤人...... 蒸馏事故 上学是试验老师将较纯的混合溶剂加入蒸馏瓶后没加沸石,而且加热速度过快,结果溶剂暴沸。动用了灭火器 实验室气温高于35度的时候, 减压蒸馏一化合物 “N- benzyl(methoxy)-N-((trimethylsilyl)methyl)methanamine”(请各位大人用CHEMDRAW画一 画。。。),蒸馏过程中没问题,在我蒸馏出第3馏分(我的主要馏分已经收好)的时候,加热至180度也没多少馏分,于是准备放气准备结束实验。 先将尾接管关闭,再打开油泵,关油泵,在打开尾气管通气。(请不要告诉我必须把反应瓶降温,因为我这个化合物即使是以后爆炸的非目标产品在不纯净的时候是不活泼的。) 结果突然第三馏分的接受瓶爆炸! 原因推测,可能是第3馏分在纯净与放气太快,与空气剧烈摩擦,分解导致爆炸。 所以以后一定要在连接油泵的情况下先放气。避免危险。 夏天,对甲氧基氯苄放了几天,爆炸了。还好是个塑料瓶,而且在通风橱里。 经查:受光、热影响,发生聚合。 应低温、避光保存。 过敏情况 有人对7-ACA,7-ACT、青霉素生产环境等过敏。 轻者咳嗽、喷嚏,严重者呼吸困难,甚至连厂区都进不去。 放大效应 向四氢呋喃、水的罐内加固体粉末,静电引起闪爆。 火焰从人孔喷出,烧伤数人。 原因:四氢呋喃与空气混合爆炸。 日积月累 一个人被毒蛇咬伤,结果这人嘛事没有,毒蛇死了。 知道为什么吗? 这人在氰化钾工厂工作了几十年。 (其实这故事早听说过) 操作金属钠实验 切过金属钠的纸直接扔入废纸偻,别人吐了一口痰导致起火!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 药物合成多年,重点提出是经常接触液溴。 而且几个人在一个屋里试验,那通风根本就不咋地,再加上劳动保护不到位。 公司体检,医生告诉:眼睛有失明的可能。非常...... 自我保护意识! 一个老外被请来修理设备,一闻到车间里的气味(无非丙酮等溶媒味),立刻跑了出去。 当即给总部打电话,说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看人家的“教条” 一个老外被请来安装设备,由于没有合适电缆,就拿来些同颜色的电线来拼凑。 老外拒绝,非要那红绿蓝黑要分清楚的电缆不行。 在石化厂的一个罐里,一个员工为了清焦自己打开人孔进去,外面没有人看着,结果另一个工人来了就打开了阀门,第一个工人在里面窒息而死. 抽滤装置或者加压装置一定要装上真空表或者压力表,控制在设备所能够承受的安全极限以内. 按照正常的操作规章,必须两个人在场保护的情况下才能进入清理.进入前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将罐或者反应釜内的空气置换.所有进料阀门手工关闭.一人在外面保护,一人进入清理或者维修. 对于溶剂,必须控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对于有毒化学品(学化工的应该知道轻重)必须控制其吸入含量.控制人为的窒息和可能的爆炸.对于长期接触人员,必须定期到专业的化学职业病预防中心做相应的项目检测. 为了你,也是为了家庭,公司也有好处. 一般的化工厂,如果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第一--安全生产,第二--保护环境.否则你公司的成本会很高.
3897 次阅读|1 个评论
营销讲座遭遇从未接触过的案例
热度 7 卫军英 2012-6-16 09:54
体育彩票中心的营销宣传培训,参加的有省中心和下属各市中心的人员。我去讲“市场营销与促销策划”,原本是想讲些基本知识和惯用手段的,所以也不需要特意准备。临到那边了却希望结合彩票营销讲点促销,想想也是的不结合具体营销对象肯定不能激发兴趣。于是在中间休息了一会之后决定从案例开始,也把彩票营销给融进去一起讲。还可以留下一点互动时间,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说出来容易真要讲了却也不易。最关键的是这次遇到的对象是“体育彩票”,这玩意大大不同于一般消费类和服务类产品,不仅从没有关注过它的营销,甚至连它是如何营销的也不知道。唯所知道的是,街上时不时的会看见有卖彩票的所在,早些年往往是在超市门口什么人流比较多的地方,现在则是改作店面装修整齐的彩票销售点了。此外媒体上也不间断地会出现有关彩票的宣传和各种软文,甚至还有连篇累牍的介绍彩票购买技巧的文字。只不过在这个注意力为王的时代,出于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我几乎从不看这些东东。 记忆中自己跟彩票相关的经历有那么三两次,大概也正是那些经历最后打消了我对彩票的关注。年轻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曾经买过兑奖彩票什么的。奈何我是一个缺乏运气之人,但凡兑奖抽签什么的基本上都和我无缘,哪怕是碰到那种人人有份的几率,我也就是做个垫底的摊上最后的奖励,久而久之也就渐渐对自己的运气失去了信心。再次买彩票是直到某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早上起来翻了翻“周公解梦”:大吉,有大财。这等好预兆一定不能错过,早早的便沐浴梳洗完毕吃好早餐,专等时间到了便去买它几注彩票。那时候买彩票似乎是银行的营业部代售,记得那天柜台里漂亮的营业小姐还风情万分的对我莞尔一笑,那一笑不说是销魂也是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当下以为这必定是“大喜临门大财将至”的又一次预兆。看来多年来屡屡错失运气的历史从今就要颠倒,一个伟大的福星高照的时代即将开启。于是也对漂亮的柜台小姐回报一笑,拿了彩票脚步轻盈地回到家里。接下来一个星期是漫长而又急切的期待,直到那一天彩票开奖——突然想到关于这段历史,27前读研时候我就曾经写过《儒林外传》(之一)发表在当时的研究生杂志上,此处权且不表留待下一篇文章再说——现在还是回头说彩票营销的事情。 要说的第三次买彩票却是和彩票营销大有关系。这说的是某一天,似乎也是去某个培训中心给电信公司还是移动公司去讲营销促销的玩意,路上加油站给车子加点油。加满油付钱有找回来20多元,柜台里问要不要买几张兑奖券?柜台上就有的,2元一张即开即奖。好说好说,剩下的钱也不要找了,直接就摸奖算啦。这一摸还真的中了好几个小奖,大喜,中奖的钱又全部投入。复中复投,直到最后所有的投入都变成几片卡纸,这才兴尽而去。这件事情在讲座中被我突然回想起来,我由此说到了彩民的投注心理。当然彩民的投注心理很复杂,课后体彩中心车子送我返回杭州的时候,就这个问题我曾经和一个体彩营销人员探讨过。不过这次促销讲座,却是结合我的专业理论,提出了一个设想。我是那种常有突发奇想促销创意的人,这次也是临到头来突发奇想地说:可以建设诸如“彩民娱乐联谊协会”什么的,把促销与顾客保留结合起来。 我仍旧抱持着一贯的观点:在整合营销传播视野里,一个基本的思想便是把顾客的“获取”与“保留”看得一样重要,甚至从培养忠诚顾客的角度看,保留老顾客比获取新顾客更加重要。所以彩票营销不仅要针对那些老彩民,还要关心哪些曾经偶尔购买的彩民,尤其是像我那样运气不佳就泄气放弃了的彩民。通过忠诚度和偏好型促销,让这些彩民对你的品牌有一定的好感和一定程度上的忠诚,然后再通过这些彩民的晕轮效应,不断扩大你的影响力。对于彩票这样的特殊产品而言,在某种情势下人际传播和口碑营销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推销影响。我的基本想法是,可以搞一个类似于“彩民娱乐联谊协会”之类的东东,让那些单纯抱着至少中500万元大奖的彩民们,在这个协会里互相交流并提供除了中奖之外的其他娱乐。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然而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存在,所以他特别需要某种交际和互相沟通。这个协会的好处就是,大家不仅有共同爱好和共同话题,还被引导着参与共同的娱乐。这么一来这个松散型组织渐渐的就有了活力也有了凝聚力,大家在这里集结一起,但是却没有单位里勾心斗角的尔虞我诈,也没有市场上分食蛋糕的彼此竞争。一个彩票你可以买他也可以买,分析出来一个号码大家完全可以共享,这种人际关系的单纯就是宽松关系的基础。 这么一来你的协会肯定越来越有吸引力,那些协会之外的人受到影响欣然向往也会渐渐的加入,彩票的影响力随着人际传播不断扩大。而协会的人际沟通功能在凝聚彩民的同时,也在提升你的品牌影响力和忠诚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协会的活动分流了彩民对获大奖的单纯注意,这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也有利于社会和谐。据说如今中国的“问题彩民”就有700多万,这种方式似乎大大有利于彩民心理舒缓。哈哈,我们把一件简单的事情上升到锦涛同志的思想上来了。你想想,如今的人在单位里很郁闷,或者在家里跟老婆怄气,那好吧你来咱们彩票协会吧,有吃有喝又有玩,说说笑笑多开心,更重要的是还有实实在在中大奖的梦想。大家聚集一起多开心啊,搞不好还会发一笔横财呢。高,实在是高。这招一出,估计以后不仅国家体育总局会那你做典型,中共中央说不定也要把你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典范啦。我自顾自的只管说…… 仿佛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就在我彩票未来的描画中已经实现,不知不觉讲座时间过去。今天是培训结束,还要留下点时间给领导作总结。于是就此打住。
个人分类: 营销传播|3859 次阅读|22 个评论
思维教学,天下第一,系统科学思维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大公开
llpllp 2012-6-13 11:23
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部分教学.doc 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部分教学.doc 被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教科院、湖南省教科院、贵州省中学数学教师、湖南省中学数学教师等教育专家广泛认可的高中数学教学案终于编辑成册,欢迎试用。 2009 年,作者采用波利亚思维方法,重编人教版教材函数部分,当时贵州大学教授给予的评价是世界最好的教材,贵阳市中学数学教师的评价是国内第一。 通过 3 年的研究,作者终于突破波利亚思维方法,找到目前国际最科学的 “ 系统科学思维方法 ” ,找到问题的本质,找到教学思维的科学方法,应用在教材编辑中,效果超乎想象 ,超越目前国际任何优秀的思维教学方法 。 按 “ 系统科学思维教学法 ” 编辑的教材,学生可以实现无师自通,学生自学都比目前 70%-80% 的教师效果会更好。 贵州某中学高三数学教师仅花一个小时掌握了基本教学方法,使用一个多月,该班平均成绩就从全校第五,上升为全校第一,并且该班是普通班,而另外四个班是重点班。 为提高我国教学质量,造福我国广大学生,本文公布了集合教学和函数教学的教学案。 系统科学思维教学法通过建立科学思维教学体系,形成标准教学方法,大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的差距。 大大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素质。 该教学法仅仅改进思维教学过程,实现科学教学思维过程,仍然无法解决我国教学存在太多垃圾内容的问题,教材垃圾内容不是通过教学法来解决的,需要改变高考考试方法。 该方法可以解决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与思维有关的问题。教师 1 个小时就可以基本掌握。 “ 系统科学思维教学法 ” 仅需不到 1/3 的时间,就可达到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效果。 该方法是突破思维理论,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改变教师的教学和思维习惯,不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没有任何风险,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教学。 特别是高等教育,由于高等教育不存在教学大纲统一的问题,可以立即去掉教材垃圾的内容,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负担。 欢迎国内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交流!更希望教育专家在教学中采用。
个人分类: 教育|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用人的“历史经典”案例
wy95682245 2012-6-5 15:48
中国历史悠久,各种人才智慧的学说纷呈,而人才智慧的典范更是举不胜举。中国是一个智慧大成的民族,人才智慧的经典案例,让人拍案叫绝,下面精选几例,供大家借鉴。 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 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纳得着。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这第三跪打动了范睢,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范睢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睢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这一次范睢也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后来,范睢鞠躬尽瘁地辅佐秦昭王成就霸业,而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 今天的企业老板做何感想,将如何引才纳贤?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是否有老板们来做续尼? 识才案例:一双筷子放弃了周亚夫。 如果说引才,只需要态度友好就够了,识才却是很神秘的工作。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理很郁闷。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 识才的策略与传说贯穿中国五行年历史,汉景帝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的企业老板们是否也要向汉景帝学点什么?识才的奥妙深着呢! 用才案例:神偷请战。 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用人得当,事半功倍。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了。这时神偷请战,在夜幕的掩护下,他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当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再由子发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簪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 人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出色,但也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差劲,再逊的人总有一方面较他人一日之长。企业老板们要能很清楚地了解每个下属的优缺点,千万不能夹杂个人喜好,也许你今天看不起的某个人,他日正是你事业转机的干将。 育才案例:纪浪子训鸡喻育才。 一般情况下,人才到位须进行培训,并且育才是企业永久的工程,用才而不育才,人才便没有持续竞争力。据传,周宣王爱好斗鸡,纪浪子是一个有名的斗鸡专家,被命去负责饲养斗鸡。10天后,宣王催问道:训练成了吗?纪浪子说:还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又过了10天,宣王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浪子说:还不行,心神还相当活跃,火气还没有消退。再过了10天,宣王又说道:怎么样?难道还没训练好吗?纪浪子说: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虽然别的鸡叫,它也好名象没有听到似的,毫无所应,不论遇见什么突然的情况它都不动、不惊,看起来真象木鸡一样。这样的斗鸡,才算训练到家了,别的斗鸡一看见它,准会转身就逃,斗也不敢斗。宣王于是去看鸡的情况,果然呆若木鸡,不为外面光亮声音所动,可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内,别的鸡都不敢和它应战,看见它就走开了。 今天的企业老板们从纪浪子训斗鸡,有何启发?我们的育才不正是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吗?只有企业自己培育的人才,并且培育到一定火候,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激才案例:墨子苦心激励耕柱。 人才并不是天生一定为某人作贡献,一定尽全力做贡献,关键是要适当激励,激才智慧在中国历史上不泛其例。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但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却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没面子。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致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听后,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答:“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答:“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激励人才是一种艺术,我们的企业家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激励无定法,只有合适的激励才能产生期望的效果。墨子的激励措施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但可为今天的激才提供借鉴。 留才案例:刘备苦心留住徐庶心。 分分合合,职场中已司空见惯。因此,引才难,留才难,一个小单位留住高才,而留住高才心似乎难于上青天。刘备被曹操赶得到处奔波,好不容易安居新野小县,又得军师徐庶。这日,曹操派人送来徐母的书信,信中要徐庶速归曹操。徐庶知是曹操用计,但他是孝子,执意要走。刘备顿时大哭,说道:“百善孝为先,何况是至亲分离,你放心去吧,等救出你母亲后,以后有机会我再向先生请教”。徐庶非常感激,想立即上路,刘备劝说徐庶小住一日,明日为先生饯行。第二天,刘备为徐庶摆酒饯行,等到徐庶上马时,刘备又要为他牵马,将徐庶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忍分别。感动得徐庶热泪盈眶,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不仅举荐了更高的贤士诸葛亮,并发誓终生不为曹操施一计谋。徐庶的人虽然离开了,但心却在刘备这边,故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说。徐庶进曹营果然不为曹设一计,并且在长板坡还救了刘备的大将赵云之命,古往今来,凡是留才的案例,没有超出刘备的。 留才留心,只要能留得人才之心,他即使在天涯海角依然效命。今天的企业老板们在人才震荡的今天,你们如何借鉴刘备的留才策略呢,会不会留才效果与之相反,人是留下了,可心已不在,可见留才亦有着诸多妙处。 去才案例:曹操借刀杀祢衡。 引才难,用才难,去才更难,去一个世人皆以为才,而不能所用的怪才是难上难。东汉名士祢衡,三国著名的一个狂士,志大才疏,口若悬河能言善辩,在当时很有名气。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向曹操推荐了祢衡,曹操派人叫来祢衡。见了面之后,曹操故意给点颜色祢衡看看,不叫这位大学者落座。 祢衡:“唉,天地虽阔,却没有一个人才啊!” 曹操:“我手下有几十位优秀人才,都是当世英雄,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 祢衡:“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 曹操:“那么你又有什么本领呢?” 祢衡:“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往大里讲,我可以做尧、舜那样的明君,往小里讲,我的道德文章和孔子、颜回可有一比。我怎么能和你手下的那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呢?” 曹操心里非常恼怒,知道祢衡只会一点耍嘴皮子的功夫,当然不会买他的账。部下张辽想杀掉祢衡,他却制止了,却任命他做荆州的使臣,说服刘表归降朝庭。后来祢衡去见刘表,积习难改,又激怒了刘表。刘表听说过祢衡多次辱骂曹操的事,知道曹操想借自己的手杀掉祢衡,担当“害贤”的恶名,便派他去见江夏的将军黄祖。黄祖是一个小军阀,素质没有达到曹操、刘表那个层次。祢衡见了黄祖,重施故技,没有说几句,便把黄祖得罪了。黄祖悖然大怒,叫人把祢衡拉出去斩掉了。听说祢衡被黄祖杀掉了,曹操哈哈大笑起来:“这个腐儒自己找死,根本用不着脏我的刀。” 尽管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有贬曹操心胸狭窄之意,但曹操去掉这位怪才的策略也的确是高,今天的怪才、狂才也不少,我们的企业老板是如何去才的呢?想必最佳雇主的名声还是要顾及的吧!
1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案例导引:食品质量与安全事件启示录(1)
zlhua 2012-5-22 16:10
案例 1 :三鹿奶粉事件 案例引入 2008 年 9 月 17 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截至当天 8 时,“三鹿奶粉”安全事故已经导致全国 6244 名婴幼儿患病, 158 名发生肾衰竭, 3 名死亡。 这不是一组单调、枯燥的数字,这些数据背后是一张张被病痛折磨痛苦的小脸,一个个过早凋零的生命幼苗,还有那些无助、悲痛欲绝的父母。得了肾结石的孩子未来如何,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呢?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呢?这不仅是那些家长、更应该是整个社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问题提出 1 .三鹿奶粉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在中国乳业中苦心经营近半个世纪,有着巨大影响的民族品牌,为什么会在短短一年时间就轰然倒塌,最终以破产而收场? 2 .如果你是三鹿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在面对食品安全事故时,你会怎么做? 3 .如何杜绝“三鹿奶粉”类似事件的重演?在法律、道德、政府监管体制、舆论监督、消费者权益保证等方面到底该采取哪些措施? 历史再现 三鹿集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拥有“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殊荣,奶粉产销量连续 15 年位居全国第一, 2007 年销售额突破 100 亿。与新西兰“恒天然”合资后,乳品科研制造能力达世界水准,三鹿生产的婴幼儿奶粉质量检测被视为行业标杆。 2008 年 3 月 新浪网从“三鹿内部邮件”得到消息:“ 2008 年 3 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个别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的现象”。 5 月 20 日 20 点 06 分和 5 月 21 日 14 点 19 分,一位匿名网友在著名论坛天涯社区发了 2 次主题为“这种奶粉能用来救灾吗?!”的帖子。揭露他于 2007 年 11 月在浙江泰顺县城一家超市里所购买的三鹿奶粉存在质量问题。 5 月 31 日 上午 , 三鹿集团的温州地区经理 找到该网友的家,拿出一份“ 确认书 ”,答应给他市场价约 2476.8 元的三鹿新版儿童钙优、中老年钙优、女士钙优、青壮年钙优各一箱,交换条件是必须 删除 先前发在网上的涉及三鹿奶粉质量问题的帖子。 7 月 24 日 三鹿将 16 个样品委托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进行检验。 7 月底,三鹿向各地代理商发送了《婴幼儿尿结晶和肾结石问题的解释》,要求各终端以天气过热、饮水过少、脂肪摄取过多、蛋白质过量等理由安抚消费者。 8 月 1 日 下午,三鹿取得检测结果,送检的 16 个婴幼儿奶粉样品中, 15 个样品检出了三聚氰胺的成本。 深夜 ,三鹿管理层召开会议,讨论 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保护三鹿品牌。 8 月 2 日 清晨 ,三鹿股份有限公司紧急召开 董事会电话会议 ,商讨解决方案。三鹿股份当时为合资企业,董事会 7 名董事 中,有 3 位为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代表 。得知情况后, 外方要求三鹿在最短时间内召回市场上销售的受污染的奶粉,并立即向中国在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 下午 5 点 ,三鹿集团将有关情况 上报石家庄市政府、市质检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 当日,三鹿对尚 未出库 的 2176 吨婴儿奶粉进行 封存 ,并 计划召回 市场上正在出售的产品。 石家庄市政府接到报告后,并未上报更高一级政府 , 仅督促三鹿召回产品 。 此刻开始,三鹿 原奶事业部、销售部、传媒部 各自分工,试图通过 奶源检查、产品调换、加大品牌广告投放和宣传 等手段,将“三鹿”与“肾结石”的关联封杀于无形。企图用这种策略 隐瞒真相 ,这也使本应迅速的召回变得迟缓。 8 月 5 日 三鹿通知各地经销商,停售优加系列产品,秘密召回。 8 月 13 日 田文华、王玉良召开集团经营班子扩大会议,作出如下新决定: ( 1 )库存产品三聚氰胺含量 10 毫克 / 千克以下的可以出厂销售, 10 毫克 / 千克以上的暂时封存,由王玉良具体负责实施; ( 2 )调集三聚氰胺含量 20 毫克 / 千克左右的产品换回三聚氰胺含量更大的产品,并逐步将三聚氰胺的产品通过调换撤出市场。 做出如下决定的依据由田玉华提供,她从新西兰“恒天然”公司获得的关于欧盟出具的 食品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标准 资料,她将其 换算成奶粉 ,得出的 结果 是每千克奶粉中含有 20 毫克的三聚氰胺是允许的。王玉良则建议,在欧盟 标准的基础上,降低 50% 。于是最终集团经营班子决定,对 已经被封存的三聚氰胺含量在 10 毫克 / 千克以下的奶粉予以放行 。 8 月 18 日 ,一份标准为“重要、精确、紧急”的传达给经销商的《通知》中,三鹿严令各地终端货架与仓库在 8 月 23 日 前将产品调换完毕 ,但通知中仍未说明换货的原因。 2008 年 9 月 8 日 ,三鹿 以秘密方式缓慢从市场上换货的方式 引起“恒天然” 极大不满 。他们不得不将此事 上报新西兰总理海伦 . 克拉克 。克拉克于 当日绕过河北省政府直接将消息通知中国中央政府 。中国政府开始严正对待此事,当天,石家庄市政府向河北省政府报告了三鹿牌奶粉问题。 同一天,《甘肃晨报》等媒体报道有多名婴幼儿喝了某奶粉住院。网友 随即展开对该奶粉的 人肉搜索 。 9 月 11 日 凌晨 3 点,新华网曝光,“某奶粉”是三鹿牌奶粉。 上午,三鹿集团称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标准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事后,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局从未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 上午 10 点,新民网连线三鹿集团传媒部,该部负责人表示,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 当天,三鹿集团通过多种途径对外回应:“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并申明公司没有18元价位的奶粉。 20 时,卫生部发布消息,经调查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 ; 20 时 40 分 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产品召回声明 ,称公司经自检发现 2008 年 8 月 6 日前 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市场上大约有 700 吨。并决定召回 2008 年 8 月 6 日前 生产的婴幼儿奶粉。 当日,卫生部将事件相关情况向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国家通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 FDA )发出警告,中国婴儿奶粉不要购买不要食用。 9 月 12 日 截止早晨 7 点,石家庄警方已传唤 78 名嫌疑人。 三鹿集团停产。 9 月 13 日 13 时,新华社发布消息,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接受记者专访表示,由卫生部牵头的联合调查组已赶赴奶粉生产企业所在地,会同当地政府查明原因,查清责任,并将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 14 时,三鹿集团发布消息,称此事件是由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利润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不法奶农”才是事件真凶。 17 时,石家庄政府首次露面,副市长赵新明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外宣布调查结果,与三鹿集团口径一致。 当日晚,国务院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做出六项决定,包括: 1. 责成河北省政府对三鹿集团采取停产等处理措施。 2. 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赶赴河北调查事件原因 3. 质检总局对全国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 9 月 14 日 卫生部办公厅通知各地,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使用含有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省级专家组,每日上报患儿新增病例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 当日, 19 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其中 18 人为牧场、奶牛养殖小区、挤奶厅经营者。 9 月 15 日 卫生部要求各医疗机构对服用奶粉而患结石的患儿实施免费治疗。 下午,三鹿集团副总裁张振岭在河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读公开信,向患儿及家属道歉,此外,仍然强调外部原因,未对自己内部问题进行反省。 9 月 16 日 三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文华被免职。 石家庄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畜牧水产局局长孙任虎被免职。 石家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张毅、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志国被免去党内外职务。 国家质检总局 1 .发布公告,撤消三鹿集团免检资格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 .紧急在全国开展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共涉及 109 家企业,其中,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知名企业在内的 22 家企业检出,其中三鹿含量最高。 87 家未检出,包括北京三元、哈尔滨太子乳品、杭州贝因美、惠氏(上海)、廊坊飞鹤。国家派出 1400 个工作组分赴 1700 多家乳制品企业驻厂监管。 9 月 17 日 河北省委:将石家庄市长、市委副书记冀纯堂免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立即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停止对其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宣传,包装标签同时失效。 蒙牛、伊利、雅士利等知名奶粉生产厂家向社会公开致谦,承诺消费者退货。蒙牛承诺全部召回问题奶粉,雅士利愿意按照国家标准加倍赔偿,为五年内查到由此引起的疾患负责到底。 河北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 9 月 18 日 国家质检总局宣布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市场上绝大多数奶品安全。 内蒙古自治区组成调查组对蒙牛和伊利进行全面调查。质检总局公告撤消蒙牛、伊利、光明“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9 月 19 日 卫生部组建专家组分赴河北、甘肃七省,指导当地对患儿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确保患儿有效治疗。 上午,国家发改委紧急通知各地加强婴幼儿奶粉价格监管,可实行临时价格干预,启动提价申报制度,严打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牟取暴利行为。惠氏声明年内不会涨价,多美滋、英特尔、雅培等多家外资奶业巨头也纷纷支持,并表明会协调全球供应链保证中国市场供应充足。 9 月 20 日 国务院副总理来到河北省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看望患儿,考察救治和奶制品市场情况。 卫生部紧急通知,各地积极开通 12320 健康咨询热线。 其余 21 家问题奶粉生产企业负责人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质量安全承诺书。 9 月 21 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看望患儿,考察救治和奶制品市场情况。 截止 8 时,各地报告因食用婴幼儿奶粉患儿共 12892 人,死亡 3 人(甘肃 2 人,浙江 1 人),重症 104 人,治愈出院 1579 人。 9 月 22 日 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 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 12 月 24 日 石家庄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三鹿集团自发生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于 9 月 12 日 全面停产,截止 12 月 19 日 ,总资产 15.61 亿,总负债 26.64 亿,净资产 -11.03 亿,严重资不抵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债权人石家庄商业银行和平西路支行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三鹿集团进行破产清算申请。 2009 年 1 月 22 日 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因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判处无期徒刑,高管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分别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 8 年和 5 年。 2009 年 2 月 12 日 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民事裁定书。 2009 年 3 月 4 日 上午 10 时,三鹿集团部分破产资产在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公开拍卖,北京三元集团以 6.165 亿元人民币成功拍得三鹿。
个人分类: 管理学原理|4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实案例:比“论文博士”更简单的弄博士途径
热度 8 大毛忽洞 2012-5-19 11:14
真实案例:比“论文博士”更简单的弄博士途径
真实案例:比“论文博士”更简单的弄博士途径 俺, 大毛忽洞学者 经过 12 年的精心筹划,没有入学考试,没有为导师干项目,也没有和导师合作发表过任何文章,俺就从清华大学申请到了一个材料学的博士学位,如果加个定语的话,就是所谓的同等学力博士学位。 俺的博士证书是清华大学学位办直接操作的,在我拿到博士证书的时候,他们没有嘱咐俺说:“你小子不要出去嚷嚷”。 注意:大毛忽洞,是俺的学术番号,除了金钱(经费)之外,和什么“千人”、“百人”不相上下,因为俺的学术番号 Google 能搜索出来,百度也能搜索到,还有好几个山寨版本呢。 现在,大凡名牌的东西,都有山寨货!因此,俺的“大毛忽洞”也算是一个著名的学术番号,如果不信,请您 Google 一下便知。 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从清华北大弄到博士学位,一般都不敢伸张,更不敢在公开场合大张旗鼓地宣传。如果你让他们把博士论文晒出来,这似乎等于在大庭广众面前剥去人家的衣服。 俺从清华大学弄到博士学位,敢于拿出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这也不是因为俺无知无畏,而是因为俺的博士证书是真的,承载博士证书的博士论文也是货真价实的。 没有公开就没有公正,一切肮脏的、见不得人的交易,都是在桌子底下悄悄进行的,还美其名曰这是保密项目。 以下链接是俺以前讨论研究生自我培养的模式,就是以俺的博士论文为案例。 皮 VS 毛:研究生写学位论文和发表文章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21do=blogid=16802 下面是俺回忆如何弄到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路线图,曾经编入俺自己的“本科评估”教学资料。(只有文本文字,其它是复印件,暂时忽略) 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学院材料系 李世春教学资料 第三卷(共八卷) 博士学位是做学问的副产品 — 12 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这些资料只是本人劳动的副产品,积累这些资料不是为了“本科评优”,但是可以用于“本科评优”) 教授应该是火柴,通过闪光去点燃学生,让学生去照亮世界。 如果教授的劳动被学术界认可,这就是教授的闪光点。 教授老老实实做学问的过程就是育人的本钱。 教书有知识就足够了,但是育人却需要艰苦劳动的体会。 教书可以照本宣科,但是育人必须身体力行(真实故事), 否则就是空洞的说教,没有说服力。 做学问 = 做人 + 志气 + 骨气 这也是学生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三大元素。 第一类(劳动)资料,只有本人有,具有独创性。 第二类(劳动)资料,用钱是买不到的。 第三类(劳动)资料,用钱可以买到,但不是现在。 教学资料和科研资料是很难明确划分的。 李世春整理于 2004 年 7 月 目 录 1 前言 ------------------------------------------------------------------------------------------3 2 为什么要读博士 ---------------------------------------------------------------------------4 3 通过修改论文达到提高 ------------------------------------------------------------------5 4 成功的过渡 ---------------------------------------------------------------------------------6 5 柳暗花明又一村 ----------------------------------------------------------------------------7 6 博士论文中的其他信息 -------------------------------------------------------------------7 7 距答辩 5 年内发表的论文 ----------------------------------------------------------------8 8 博士论文的致谢 ----------------------------------------------------------------------------9 9 烦琐的程序使我达到一种境界 ---------------------------------------------------------10 10 物色导师( 91 年的第一次接触) ----------------------------------------------------11 11 清华大学 1999 年的申请指南 ----------------------------------------------------------12 12 导师第一次对论文的评价 -------------------------------------------------------------14 13 清华大学学位办给清华材料系的通知 ------------------------------------------15 14 清华材料系学位委员会主席给联系人的信 ---------------------------------------16 15 导师第二次书面表态 -------------------------------------------------------------------17 16 清华大学对我的资格审查 -------------------------------------------------------18 17 清华大学位办公室的通知 ------------------------------------------------------------20 18 注册考试 ----------------------------------------------------------------------------------22 19 清华博士审批材料 --------------------------------------------------------------------28 20 论文格式和答辩指南和归档 ---------------------------------------------------------56 21 12 年积累超塑性(文章首页) -----------------------------------------------------64 22 博士学位证书 -------------------------------------------------------------------------86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根链条,如果一个环节没有给予思考,整个过程就会中断。 如果说清华的导师是我的大导师,那么,我自己是我的二导师,我帮清华大学带的第一个博士就是我自己,这也为我指导别人积累了经验,这倒是我没有想过的。 前 言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有意识地摸索学习的方法,学生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你用什么方法学习? 我说你们不要轻易摹仿我的学习方法,但是,要从我的学习方法中觉悟出一个道理,这个道理能够帮助你找到更适合于你自己的方法。 我得到博士学位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把整个过程、体会和感想总结一下,对别人可能也是一种启发。 我和朋友开玩笑说,在世界范围内,博士以后要有大的发展,其核心是多一个字(我的这种想法可能是受到魔方的影响)。 博士后:先发起于美国,现在中国也有了; 士博后:先当“士”,后当博士,然后再做学问; 博后士:先当博士,然后做学问,再去当“士”; 后博士:先做学问,然后当博士; 后士博:先做学问,再当“士”,然后再当博士; 士后博:先当“士”,然后做学问,再去当博士; 20 年前,如果有人说什么博士后,我们会认为他在冒傻气呢。我把博、士、后三个字排列组合后共有以上 6 种情况,有人也会认为我在冒傻气呢。我预言的是 20 年之后的事情,因为那时候继续教育比所谓全天候的正规教育还要重要。而且模式也很多,花样可能还会超过以上 6 种情况。 学习的方法很多,发展的模式也很多,关键是能够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选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我们自己能把自己当人来看待,即坚持以人为本,那么,我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先提高我们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我们的素质之皮,其他的技能都是根植在这张皮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生物学告诉我们,毛的作用很小,多数情况下只起装饰作用,而皮却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动物和植物领域都是如此。现在各种各样的证书就相当于是毛,实际上只起装饰的作用。 为什么要读博士 大学老师都喜欢博士学位,即使成了博导(前几年的新闻报道),也要去读博士,为的就是弄一个学位(当然了,别的理由也可以列出一大堆)。实际上博士学位就是一个标签,除说明一个人有博士学位之外,别的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但是,如果有一个博士学位,可以对付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国内国外都是如此。 做学问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就是不羡慕别人的条件,要像《红灯记》里的李奶奶说的, “穷人喝惯了穷人的酒,点点滴滴在心头”。 学生也一样,无论家庭条件好坏,在完成学业方面要有自己的“定盘星”。 在读硕士研究生时,我选择了材料超塑性的研究,毕业后又延伸了多年, 如果是仅仅为了一个博士学位,把坚持了多年的研究方向放弃是否值得? 即使是选择一个搞超塑性的导师,但是在做实验和写文章时,仍然要受别人的摆布,这对于喜欢独立思考的我是非常不能适应的。 硕士毕业后,梦想得到清华的博士学位,其成功的几率大于或等于零。 成功的几率≥ 0 ,这是一个哲学表达式,而不是数学表达式。 申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要“过五关,斩六将”。 完成论文第一关: 12 年积累 学校同意第二关:校长仝兆歧教授签字(非常重要) 师资办盖章第三关: 人事处介绍信第四关: 院里思想鉴定第五关: 专家推荐第六关: 清华大学学位办报名第七关: 清华大学材料系审查第八关:第一次过期,第二次才凑齐专家人数 导师意见第九关:导师也有顾虑 (因为我自己先写博士论文) 四门学位课考试第 10 关:《数值分析》得 61 分 论文预答辩第 11 关: 论文评审第 12 关: 论文答辩第 13 关: 2000 年 11 月 13 日 清华材料系对我的超塑性研究进行了非常严格的审查 —我喜欢这种挑战 我的第一稿博士论文是《 Zn-Al 和 Al-Zn-Mg 合金超塑性的研究》,完成于 1999 年 9 月,论文共 10 章: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Zn-Al 共晶合金的超塑变形特性 第三章, Zn-Al 共晶合金的微观结构 第四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表面效应 第五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能量分析 第六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后晶格常数的变化 第七章, Zn-Al 共晶合金反常的电塑性效应 第八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耗散理论 第九章,稀土对 Zn-Al 和 Al-Zn-Mg 超塑性的影响 第十章,结论 论文 A4 纸 160 页,自己也感觉到论文的各章节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因此,导师看后并不满意。显然,导师是用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标准来审查我的论文,不满足标准是预料之内的事情。 把 10 多年零散的实验结果整理成为一个系统的东西,而且还要有一定创新,所有这些工作必须是由我自己来完成,导师开始只起一个裁判员的作用。因为导师没有什么义务为我大幅度地修改论文,如果我的论文能满足清华的要求,导师才愿意帮忙张罗答辩。 需要指出的是,我拜请的导师,是一个退休的老教授,在岗的教授(年龄要比我大,我不能请年龄比我小的人当导师)没有人愿意揽这种麻烦事情,因为清华的教授都非常忙(我申请成功后只交给清华大学六千元费用,没有人看上这点钱)。 后来答辩通过后,清华大学返还我的材料中,有三封手写的信:一封是导师写给系资格审查小组的;一封是系学位委员会主席写给当时管研究生的副系主任的;另一封是导师写给系学位委员会主席的。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事情,他们用书面的形式来决定是否审查我的资格,说明申请博士学位决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 根据导师和审查小组提出的意见,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对论文进行了翻天覆地的修改,不但内容变了,连题目也变了,修改后的论文是: 《 Zn-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 Zn-Al 共晶合金的超塑变形特性 第三章, Zn-5Al 合金超塑变形的 能量分析 第四章, Zn-Al 合金超塑变形前后的组织变化 第五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晶界滑移 第六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结构演化 第七章, Zn-Al 共晶合金负的电塑性效应 第八章,稀土对 Zn-5Al 合金超塑性的影响 第九章,结论 修改版的论文于 2000 年 8 月完成,成为答辩存档版论文。就在我写作和修改清华大学博士论文的同时,我还要进行铺垫 TFDC 模型的研究,而且这部分内容不能(我也不愿意)完全写到博士论文中。 成功的过渡 在写作和修改清华博士论文的过程中,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从超塑性过渡到 TFDC 模型,因为研究超塑性在深度和容量方面都受到限制,前景很难预料。如果从超塑性顺理成章地过渡到 TFDC 模型,这将为我铺垫好未来的 10 年。在 2000 年 11 月,我不但得到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我也实现了从超塑性过渡到 TFDC 模型的梦想。 12 年超塑性研究总结为 《 Zn-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就是博士论文。博士论文的核心— 相界扩散溶解层模型 ,是从超塑性过渡到 TFDC 模型的桥梁。著作 《相界扩散溶解层》 是 2003 年得到的国家基金项目的一个主要成果,因此,也是下一个国家基金项目的主要出发点。 相界扩散溶解层 —问题起源于 Zn-Al 合金的超塑性 李世春 著, 2005 年出版 柳暗花明又一村 科学研究方向的认定: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宋,晏殊) 一旦决策,就要朝思暮想,而不是朝三暮四。 科学研究方向的坚持: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的人憔悴。(宋,柳永) 只有朝思暮想,才能做到:历尽艰难,痴心不改,决不见异思迁。 科学研究层次的深化: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 只有走到山穷水尽,才能感觉柳暗花明。 《相界扩散溶解层》的前端是《原子相图》。 原子相图 —原子组装的基本理论 李世春 著 2007 年出版 博士论文中的其他信息 (原版) 个人简历与研究工作简介 李世春, 1956 年 3 月 13 日出生, 1982 年 1 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 年 6 月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5 年 9 月~ 1996 年 6 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材料系访问学者。 从 1988 年硕士毕业开始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992 年,“稀土超塑性材料的研究”得到山东省科委的资助; 1993 年,“超塑性的 耗散结构 模型和金属物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1997 年,“共晶超塑性合金相界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1998 年,“多层材料界面电子分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在完成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1. Li Shichu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lence electron theory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theory in crystal,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999 , 9(7) : 505-511 2. Li Shichun, Quantum effect of the superplasticity in Zn-5Al alloy,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999 , 9(9): 656-661 3. Li Shichun, Conrad H. Electric field strengthening during superplastic creep of Zn-5Al: A negative electroplastic effect, Scripta Materialia, 1998, 39(7): 847-851 4. 李世春, Zn-5Al 合金的反常电塑性效应 , 材料研究学报 , 1998 年 ,12(3):314-316 5. 胡秀莲 , 李世春 , Zn-5Al 合金铸态共晶结构研究,材料工程, 1997 年, (11) : 20-22 6. 李世春 , 杨春松 , 白秉哲 ,Zn-5Al 合金超塑性的表面效应 , 材料研究学报 , 1996 年 , 10(6): 617-619 7. Li Shichun, HuXiulian, YangChunsong, Rare earth and superplastic material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re Eart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Beijing,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1995:107-110 8. 李世春,胡秀莲,刘润昌,稀土对 Zn-5Al 合金超塑性的影响 , 金属热处理 , 1995,(1):20-22 9. 韩彬,李世春,胡秀莲, Zn-10Al 合金超塑变形的研究,金属热处理, 1999 , (4):14-15 10. 韩彬,李世春,胡秀莲, Zn-2.5Al 合金超塑变形的研究,热加工工艺, 2000 , (5):13-14 (清华大学并不要求我挂着清华大学来发表论文,以上文章都是以石油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的,对学校来说是很合算的事情) 致 谢 从 1991 年起,我就和导师陈南平教授开始有接触,并经常得到陈先生的指导和热情鼓励。在最近三年来,陈先生为我三次修改论文,不仅针对观点提出详细而具体的意见,而且还指出许多笔误和遗漏之处。在此,对陈先生的谆谆教诲表示衷心的感谢 ! 1993 年经国家基金委金属材料学科靳达申主任的推荐,在程开甲院士门下学习合金电子理论,并经常得到程先生的亲切指点和各种帮助,使我在理论研究方面受益很大,在此,对程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 非常感谢靳达申主任的关心和推荐。 感谢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Conrad 教授的帮助 ! 感谢清华大学材料中心 X 光实验室的陈顺英老师和陶琨教授、材料系顾家琳教授和白秉哲教授的大力协助和可贵的支持。 感谢石油大学机电系胡秀莲副教授的真诚合作 ! 李世春 2000 年 8 月 2004 年注释: 博士论文必须是申请者自己独立完成的,我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从 1988 年到 2000 年,我的主要合作者只有一个人,就是原来金相教研室的胡秀莲副教授。她的工作主要以金相观察为主(她的样品用硝酸侵蚀,我的样品用铬酸侵蚀),观察透射电镜的时候,两人同时在场,实验结果共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写她的文章,我写我的文章。这就是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烦琐的程序使我达到一种境界 《西游记》里讲,佛主如来想把他的“大三藏经”送给大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佛主如来使一个法子,让经书自己飘到长安即可,观音也有很简单的办法。但是,佛主却选择了最麻烦的办法,让唐僧经历了八十一难,才把真经送给唐僧带回大唐。 我在清华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时经历的各种程序,比上一个项目的手续要多,一般人是难以忍受的,但是我并不在乎。因为和科学探索相比,这些手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1990 年我开始“进攻”清华时,清华的人没有一个是我认识的。可以说,我的计划是从零开始的,因此,我必须把清华大学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对待,从收集信息开始,寻找突破口。 同时,我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申请博士学位能否成功,涉及的因素很多,但是,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我自己的论文,二是选择导师。这两个关键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我自己写好的博士论文。因为论文写得好(当然也包括创新点),导师愿意看下去,事情就好办一些;如果导师连我的论文都看不下去,那么,下面的事情就不好办了。导师虽然离休,但是每天要办的事情仍然很多,根本不可能把精力全部集中在修改我的论文上面。清华大学学位办公室的老师也表达过同样的观点,因为他们反复强调:你的论文如何是最重要的。 选择导师也很重要,因为现在的人事学术关系很复杂(清华也是这样),如果学术观点(还有其他观点)不同,对论文的评价就很不一样。因此,我还必须自己先选修一门关于清华大学材料系学(帮)派关系的课。显然,这是一门没有教材和老师的课程,必须是百分之百地自学。 此外,我还要检索导师发表的主要论文,了解一下导师的主要学术观点,结果真发现了问题。 1994 年《中国科学》刊登了一篇“质疑耗散结构理论”的文章,在致谢里,作者提到了我的导师支持他的观点,并且帮他修改了文章。 导师怀疑“耗散结构理论”,而我的论文里就有一章与耗散结构理论有关,这和导师的观点发生了严重的碰撞,但是我还想坚持我的观点,最后我用“能量分析”代替了“耗散理论”。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6452 次阅读|15 个评论
【新书】《应急管理:故事与案例》写作计划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2-4-18 09:00
  之前我收到过一些书和小册子,里面是谈应急要义、守则或者案例的,但是,由于过于板着面孔说教,连我这个做应急管理的人都看不下去,更遑论与应急管理微弱相关的芸芸众生了。   所以,写一本新的具备可读性的《应急管理:故事与案例》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可以当《应急故事会》来看吧。   如果计划要写,今年能写完吗?我自己觉得很有希望,而且准备在科学网上连载四分之一的内容,这样,伴随着博客的进行,全书也就很快搞定了,这样最好。    先胡乱拟一个大纲   第一回,你出突发灾难,我有应急救援   本回串联以下故事   1,从泰坦尼克号的妇女儿童先上船说起   2,热气球上三个人,将谁踢下方为真   3,电影《集结号》与战争中的战地救援   4,地震救援:汶川大地震中的救援   5,克拉玛依那把火,“领导先走”罪哪般?   6,陕县矿难   7,老婆老娘同落水,伦理论理该救谁?   第二回,灾后第一响应,环境快速恢复      本回串联以下故事   1,电话铃声响起,第一行动开始   2,地铁进水,束手无策?   3,政令不出紫禁城,原则机理操作性   4,救灾物资发放时,排队规则如何制      第三回,风险防范控制,减灾消灾免灾      本回串联以下故事   1,跳楼事件常会有,花盆与人护长久   2,河边与湖边跳水事件防范   3,景区拥堵不堪忍受,如何引导形成人流   4,道路高峰拥堵时的动态调整策略   5,清明时节火纷纷,严防死堵关卡紧   6,站前广场人拥挤,候车入站难整齐   7,Katrina飓风早知晓,新Orlean依然成泽国   8,奥运期间控风险,评估矩阵帮找出      第四回,现代技术设备,应急关头发威      1,应急通讯   2,堰塞湖处置的故事   3,遥感飞机   4,SARS的故事      第五回,监测检测,事故调查      1,飞机坠地为哪般?汽油登机多行险   2,股骨坏死怎么办?事先就须防波澜   3,南方雪灾有预兆,风险累计最可怕   4,人群密集怎知道?监控预警很紧要      第六回,物流、钱流、人流、爱流   1,物流公司有妙方,十万卡车灾区忙   2,捐赠保险加拨款,每人十元一斤粮   3,春运期间大雪降,百万人群哪里藏   4,心理抚慰不可缺,心中魔鬼早驱光      第七回,应急管理的历史与现实   1,女娲补天为应急,诺亚只有避方舟   2,沉香怎救三圣母?阿喀琉斯使人愁   3,烧香拜神真无奈,智力方使天门开   4,FEMA组织屡次变,SARS中国体系改   第八回,
个人分类: 书论|4589 次阅读|25 个评论
理工科准研究生面试实战经验和问答例子
热度 13 After50 2012-4-1 21:22
理工科准研究生面试实战经验和问答例子 多年来多次参加研究生的面试,自然有一些感想和经验。特别是今年考生成绩很高而淘汰比例又很大的情况下,这两天参加完本单位准研究生面试后,感觉到很有必要写篇博文与正准备参加复试的准研究生或未来准备考研的同学做些交流。就个人的经历,自己很少遇到过面试的准研究生能充分利用很短的面试时间来展示其最好的能力和水平的。 由于这些年参加本单位面试的准研究生很多,一位学生的面试时间都很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这么短时间要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对考生和老师都是一种挑战。 我们的考生有的是有能力水平但不知道怎样利用回答问题来展示自己,有的是没有能力水平也不知道怎样利用回答问题来展示自己。前者是考生自然是自己吃了亏,后者是没有办法。 为了使考生面试时不太紧张和由于中国人习惯不直说,教师提问题一般都是采用看“由表及里”、观“由此及彼”、听“弦外之音”和辅“旁敲侧击”等“狡猾”方式,以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并打分的。教师最想考核的是学生的研究潜能和能力,承然优秀的研究潜能和能力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本文不谈面试的服装、礼仪、坐姿、表情、目光等一般问题,而是罗列一些面试时的问答例子。 Q. 请简单介绍你的情况。 A. 有的同学以为很容易答,马上介绍他的姓名、年龄、父母、出生地等等。其实这是浪费时间,请想一下由上述情况能给你什么高分!考生应该是重点介绍能展现自己水平能力的一面,如学习成绩、获奖、特长等等。其实老师想知道的也是后者。 Q. 请谈谈你所在学院或系里的情况。 A. 其实老师是想了解考生对所在院系的了解、是否关心其院系老师的科研或参加什么课题等。有的同学就说说所在院系大概有多少学生和老师,就没有别的话了。如果学生能够讲出所在院系的研究特色、条件和老师们的典型课题等,效果就不一样了。 Q. 请讲讲你正在做的毕业论文(或设计)的情况。 A. 有的同学直率就回答“还没有开始”。开学已经两个月了毕业论文还没开始,再过两个月就要毕业了,毕业论文还没有开始。这种情况看出该生在所在学校肯定没有接受过多少研究或设计训练。有的同学简单说了一个题目就完了,这种情况也看出该生没做多少工作。有的同学讲的是一个十分科普题目,这种情况可以看出该生所在院系的研究水平的档次,也看出培养的学生的研究能力不怎么样。 Q. 请谈谈你做毕业论文(或设计)的技术路线。 A. 有的同学回答是“网上查查资料、整理整理什么的。。。”。对检索什么数据库、采用什么方法、运用什么工具、设计什么实验、等等一概说不出或没有可说的,一听这种学生即使毕业了其论文也是等于没做和没有什么创新可说的。 Q. 请谈谈你查阅过什么数据库和学术期刊。 A. 有的同学只讲个 CNKI 或一两个常见刊物名,这种情况看出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接受的训练非常一般。如果能够讲出一些国外著名数据库和学术期刊,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Q. 请介绍你专业的培养方案。 A. 此问题老师是想了解学生的整体知识体系等。但一些考生无层次、无结构的罗列几门课程的名字,甚至几门骨干专业课的名称都说不出来,这种学生考分再高也要打问号。 Q. 请讲一讲你学得最好的一门课程的内容。 A. 有的同学就把考试的课程说出来,但进一步问及该课程的知识体系或里面的一些重点,又回答不出来或不正确,那该生就很难说优秀了,因为学的最好的课程也是如此而已。 Q. 你对那些研究方向感兴趣。 A. 有的同学把一个大专业大学科就当作兴趣来提,比如我喜欢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等等,这种回答就看出该生对所在专业的前沿方向一点不知,也没有听过这种讲座,等于没有回答问题。 Q. 你打算具体做个什么研究课题。 A. 有的同学把一个非常科普的常识性题目就说出来,有的把一个大专业的名字就说出来。从这就可看出这种学生就是没有做过什么科研训练的。 Q. 请说一篇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格式或结构。 A. 有的学生回答不出来。如果问及一条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包括哪些要素,更是回答不了。那就知道该生没有阅读过什么科技论文等。 Q. 请举例谈谈物理知识与安全检测的关系 A. 这类问题比较能够考出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其实物理学的温度、力、气体等参数的测试在安全测试中一样需要,物理学、电学很多知识都可以用到安全测试的。如果学生一个例子都说不出来,那其科学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打折扣的。同样,还可以用数学、化学、力学等在安全测试或事故预防的作用举例来提问题。 Q. 你读过哪些与你专业相关的课外书。 A. 有些同学列举的课外书是一些 99% 以上的人都看的小书,有的列举的书本来就是本专业里的书。如果这样可以看出该生对相关学科不感兴趣,知识面不宽,不具有交叉学科意思。 Q. 举例说出阅读小说和科技书有什么区别。 A. 这种题目一般可考察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例如读小说要读完后才知道整个故事和小说的结构,读科技书只要瞄一下目录就知道该书谈什么和整体结构的安排。学生回答不出什么也看出一些问题。 Q. 举例说你如何做科学实验。 A. 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随意说出,其像炒个小菜一样简单和做那几步。这样也看出该生没有设计实验的经验和不会总结方法、步骤什么的。 等等,教师还可以即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更加深入的联想问题来。上述问题同样适合于用英文来问答,例如: Q.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briefly. A. 本来这类题目也是非常好展现自己的。但一些同学就像背儿歌一样: My name is XXX. I am twenty-one year old. I was born in XXX Henan. I come from XXX university. 。。。这样只能让老师看出是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浪费了很多时间。这种题目一般事前应该有所准备,应该用比较学术性的英语讲讲自己的成绩、获奖、特长等等什么的,既展示英语水平又展示研究才能。 上述的问答还可以有很多。希望考生们不要专门为了应试,特别是有的考生前三年学习就是为了通过考研那几门课程,别的就完全不管。这样即使考上研究生也是失败的。最后,祝准研究生们面试取得好成绩和心想事成,节日快乐!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5672 次阅读|13 个评论
对“创造性思维是三种信息处理过程的交集”的补充说明
hongkunhui 2012-3-12 12:02
我在前面的博文中提出了“创造性思维是三种信息处理过程的交集”且提供了图示和说明,网友们希望再简单解释一下,并要提供案例,我就再补充几句: 1 、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主要是四个方面:( 1 )脑科学层次的研究,( 2 )心理学层次的研究,( 3 )信息加工层次的研究,( 4 )哲学认识论层次的研究。这四个层次的研究有不同的科学群体,在各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各自依据的科学范式很不一样,所使用的术语,概念目前也非常不一样,有较大差别。我想,按照科学范式的说法,目前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还没有到规范科学范式的阶段,这样的“前科学阶段”时期只会是各种假说林立,相互竞争,不可能统一。 2 、我这里提到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主要是侧重信息加工层次提出来的说法,概念或范式限制在信息加工领域。属于第三方面的研究。 3 、创造性思维与常规性问题解决思维的区别在于没有现成的问题解决资源,需要主体自身将问题解决资源(通过信息语义及功能创生)产生出来,这就是信息创生过程。 4 、创造性思维涉及大量符号操作,不再是一般的心理活动,因此它是一个思维过程。 5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不需要再解释了) 6 、具体的案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可以作为案例之一:( 1 )相对论建立首先需要时空概念的变革,需要新概念,而新概念需要新信息,新概念的产生就涉及信息创生问题,( 2 )相对论的创立有大量的所谓思想实验,这就是由思维过程来完成的,( 3 )相对论的创立是爱因斯坦他们那个时代物理学领域中面临的问题解决之一,爱因斯坦有幸完成了这个问题解决,所以相对论的创立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 其实,历史上所有的创造性思维案例都可以在信息加工层次纳入这个三种信息处理的交集这个框架中。 欢迎讨论!!!! 洪昆辉
个人分类: 创造性思维研究|4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引以为戒:美国一博主被法院判诽谤罪
热度 4 陈龙珠 2011-12-13 07:11
非合法传媒聘任的新闻记者,美国普通百姓因涉及企业或他人声誉的博客文章所惹出的官司,我们国人乃至海外华人们博客时也要小心吧?相关新闻转此留存。记得2年前,科学网编辑部和相关博主也曾因博客文章评论管理问题面临过一场小官司,结果是原告败诉。 中美社会及其司法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华语“ 网络暴力 ”层出不穷,与此不无关系;以言论自由掩盖不责任的局面或许还要蔓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拐点很可能是发生一起目前还意想不到的相关重大事件——本博祝愿这事不要发生在全球华人学者密集的这个科学网! 【新闻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2/12/c_111237646.htm 新华网华盛顿12月12日电 美国俄勒冈州联邦地方法院日前裁定一名博主在博客上发表的关于一家企业的言论属于 诽谤 ,须赔偿原告250万美元。 被判诽谤罪的克丽丝特尔·考克斯运营着数个与法律相关的博客网站。不久前,她在博客上发表数篇文章,严厉指责投资企业黑曜石金融集团及其联合创办人凯文·帕德里克,称对方在处理一起破产案时行为不检点。 今年1月,黑曜石金融集团对她提起诽谤诉讼,指控她的攻击性 言论 与事实不符,要求赔偿1000万美元,并引用考克斯的一篇博文作为证据。 考克斯在法庭上称,博客内容属实,来自黑曜石金融集团的一个内部消息源,鉴于俄勒冈州的新闻 保护法 ,她拒绝透露消息提供者的姓名。但如此一来,她便无法证明博客内容的真实性,或者证明该由消息提供者承担责任。然而考克斯认为,自己的行为符合新闻保护法的相关条款,要求法官认定她并未违法。 美国媒体援引审理案件的法官埃尔南德斯的话报道,考克斯并不适用于新闻保护法,因为她未受任何一家正式媒体机构聘用。 美国关于博主是否属于记者的争论已持续多年,有人认同博主属于媒体从业者。考克斯说,这一判决可能对各地博主都有影响,“可能关系到在互联网上发帖的每一个人”。 目前,考克斯正计划证明黑曜石金融集团的创办人帕德里克确有破产欺诈行为,从而证明自己的言论并非诽谤,然后提起上诉。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4369 次阅读|4 个评论
讲课:技术价值评估基本方法与案例
热度 1 lgjszy 2011-10-21 16:28
2011 年 10 月 18 日 下午 5 点,厦门市第二期技术经纪人培训班《技术转移与技术经纪》的课程刚结束,马上收拾行装赶往机场,登上飞往上海的航班。我已经习惯了这种行程。 10 月 18 日 下午 2 — 5 点,在上海建工锦江大酒店,我应邀在中科院联想学院实训班上讲课。课程是《技术价值评估基本方法与案例》。这是中科院联想学院实训班第六期“模块五:创业与风险投资”中的一门课程。 虽然这门课讲了几次,但是丝毫不敢怠慢。上午在房间认真地备课。实训班学员们都来自中科院系统,学历高、素质好,又有实践经验,不是硕士、博士,就是科技处长,还有高科技企业的老总。 5 点钟课程应该结束,愣是讨论到了 5 点 40 分。好在实训班项目负责人马婵出来向大家解释,老师要到机场赶飞机,课程才结束。 我收拾行装赶往机场,登上飞往返回北京的航班。 登上飞机后昏昏欲睡, 很累,很有收获,很高兴!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378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食品非法添加犯罪十大案例公布
dabing 2011-6-17 09:28
2011-06-17 08:00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穆奕   记者昨天从公安部获悉,今年以来,根据国务院部署,各地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各种食品非法添加活动,破获食品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案件1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为更加有力地震慑食品非法添加违法犯罪活动,特公布了这类案件的十大典型案例。    沈阳蹇某等制售有毒、有害豆芽案   4月17日,沈阳警方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蹇某等4人,查获用非食品添加剂浸泡的豆芽6吨。蹇某等在生产豆芽过程中非法添加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等有毒、有害非食用物质。    山东茌平雷某制售伪劣腐竹案   4月18日,山东警方破获一起非法添加吊白块案件。2010年下半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雷某雇用段某等3人,非法添加含吊白块的添加剂生产食用腐竹。    广东罗某等制售伪劣食品案   4月22日,广东中山市警方破获一起制售伪劣食品案,抓获罗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捣毁制售伪劣粉条的窝点。今年2月以来,罗某等人非法利用工业石蜡、墨汁、果绿、柠檬黄色素、玉米淀粉制作假“红薯粉条”和劣质“珍珠粉”。    重庆徐某等非法利用潲水油制售食用油案   4月27日,重庆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利用潲水油提炼食用油案件,抓获徐某等人。经查,徐某先后从曹某等人处收购潲水油,出售给油脂加工厂,加工提炼成问题食用油,销售给一粮油食品公司。    江苏江阴胡某等制售假牛肉案   5月2日,江阴警方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胡某等7人。经查,胡某等人在无锡市张泾镇开设加工假牛肉的地下加工点,以母猪肉为原料,添加胭脂红、卡拉胶后,冒充假牛肉半成品出售。    河北石家庄张某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6月3日,石家庄市有关部门捣毁一非法食品加工黑窝点,查获添加火碱的牛肚、鱿鱼、鸭肠、海参一批,抓获张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该团伙主要利用双氧水、工业火碱等有害物质,通过发制、漂白、浸泡等流程,加工有毒有害牛肚、鱿鱼、鸭肠、海参等水发产品进行销售。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张某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5月7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警方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张某等3人。经查,2010年9月以来,张某非法使用工业卤水大量生产干豆腐,销往本地菜市场。    江西鹰潭陈某等制售有毒豆制品案   5月13日,江西鹰潭警方会同福建南平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陈某等4人。经查,陈某等人非法利用吊白块大量生产腐竹,销往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广东东莞昱延食品有限公司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添加剂案   5月31日,广东东莞警方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添加剂案,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经查,台湾籍人赖某出资成立东莞市昱延食品有限公司,利用从台湾购进的原料非法生产有毒的食品添加剂,销往广东、河南、新疆等地。    辽宁大连王某制售有毒辣椒面案   6月8日,大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收缴大量有毒辣椒面。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为增加销量,向普通辣椒面中掺入一种红色玉米皮,用于染红玉米皮的染色剂含碱性橙和罗丹明等有毒、有害的非食用化学物质。 转载: http://news.baidu.com/n?cmd=2class=toppage=http%3A%2F%2Fbiz.xinmin.cn%2Fcjds%2F2011%2F06%2F17%2F11152435.htmlclk=rrelcls=topwhere=toppage 2011-06-17早 于南充
个人分类: 日常生活|2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管理软件教学案例分享
热度 8 smilesun 2011-3-17 22:00
文献管理软件教学案例分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罗昭锋 2011/03/17 引言 从 2004 年开始做 Endnote 培训,快七年了,感觉也没有太大的长进,算是积累了一点经验,拿出来晒晒,和同行分享一下。软件培训我个人感觉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枯燥的。像 Endnote 这样的软件,要把重要的功能都讲到并快速演示一遍,一般需要 2 小时的时间。在这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如何保持听众的注意力,确实是一项挑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引起听众的兴趣,找准他们的痛处,戳一下,然后告诉他,这个软件能帮他搞定这个,一般听众就会有兴趣了。不过这时的兴趣还是概念层面的,不够直观。我一般在介绍一下软件的主要功能之后,会快速演示一下用户最关注的功能,这样很快会建立直观的印象和兴趣。 在开始深入之前,我会再介绍一下整体思路,包括哪几部分,以及相互关系,让听众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能够跟上你的节奏。讲软件时,由于用户无法实时操作,一般印象不深刻,所以思路的清晰程度就至关重要。顺便说一下:做调查时,很多学生说最好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这种看似很好的方式不适合大的班级,只适合二三十人以内的小班教学。班级大了,和林子大了一样,什么鸟都有,有些人可能就上网打游戏了。 以下算是正文部分了。 文献管理软件综述 在具体介绍 Endnote 之前,会让大家回顾或想象一下没有软件时,我们如何和文献打交道的。譬如跑到不同的数据库网站检索,阅读并下载文献。阅读完之后打开 word 或记事本做笔记,下载的全文用不同的文件夹分类放置,进行论文写作时手动编排文献的郁闷和崩溃的感觉。但是,如果有了软件,这一切从此与众不同。你可以通过软件链接到不同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实现一站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全文自动下载大大提高效率,笔记、全文、文摘一并由软件管理。便捷的检索,高效的参考文献格式编辑。这些与下面要讲的软件功能形成呼应,同时也能加强听众的印象。 接下来我一般会介绍文献管理软件共性的一些东西。首先,软件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产生的。文献管理软件最基本的功能是帮助我们收集文献信息,把收集到的信息集中到一起在本地建立数据库(现在也可以建在网上),然后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管理、查找、分析等一些功能,另外,为满足作者编辑参考文献的需求,所有的文献管理软件都提供这样的功能。 简单总结一下,文献管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包括:文献信息收集、文献信息管理、参考文献格式编排等三项基本功能。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加入了分享与协作的功能。 目前国内外的文献管理软件。这一部分为了给听众拓展一下知识面,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我会介绍国内、国外的单机版软件,免费和开源的软件,跨平台的软件,以及网络版的软件。 EndnoteX4 介绍 下面可以正式进入 Endnote 的介绍了。 Endnote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功能,信息收集,管理和引文编辑。它的分享是通过 endnote web 来实现的。根据功能以及用户使用软件的流程分三部分介绍。 一是如何建立数据库(信息收集的过程),这也是进行文献管理和应用的基础; 二是软件的功能,即管理,主要介绍软件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三是参考文献格式编排,这个大家都明白他的用处,所以直接介绍功能即可。 界面介绍和演示 上面已经很清楚地介绍了思路,如果此时直接开始介绍软件的功能,用户由于对软件非常陌生,到时很难跟上节奏,除非事先是用过。 所以这时候我会先介绍一下软件整体的界面,算是混个脸熟吧。界面的整体布局,主界面按钮的功能都先介绍一下。然后把主要的功能快速演示一遍,建立一个基本印象。 关于数据库的建立 有了上面的层层铺垫,可以开始讲如何建立数据库了。也就是介绍如何将文献添加到 endnote 中,有五种途径,分别是: 1 、手工输入; 2 、联网检索; 3 、网站输出; 4 、格式转换; 5 、 pdf 导入。细节这里不一一叙述了,有兴趣可以听我的上课录像。 文献管理部分 用软件无非是要提高效率,改变习惯。由于软件的功能相当多,如果事无巨细进行介绍,会超级枯燥。所以这一部分介绍是最有挑战性的。我一般是按用户使用这个数据库可能的步骤和习惯来进行介绍的。尽可能介绍他们可能用到的功能,对于一些高级功能,不必详细介绍。 我是按下面的顺序进行介绍的:首先是阅读,排序和快速浏览;查文献就是要阅读,如何通过软件提高阅读效率;接着介绍去重,调整显示栏位,以及如何给文献分组,包括 group 、 group set 以及 smart group ;再介绍怎么做笔记,怎么下载全文(这里会提醒不要批量下载),怎么管理附件和图片,以及如何进行分析,右键菜单等。以上这些都是基本而且重要的功能,每个人机会都会用到。 还有很多功能,使用频率不高或者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到,所以简略进行介绍。包括 save a copy: 可以备份数据库; Library 的删除、合并与拆分; export :将文献输出成多种格式的文件; compressed library :压缩数据库; Copy/copy formated 的区别; change text :批量替换文本; import filter :映射关系文件, 手册《文献管理与文献信息分析》可供参考; connection files :数据库连接文件; show /hide selected references restore to library :删除恢复; search library : quick search ,全文查找; change and move fields ; Endnote Program Updates 等。 参考文献格式编辑 这部分简单,因为大家都会高度关注这部分的功能。直接介绍就可以了。我一般会介绍怎么插入文献,怎么转换格式,怎么插入删除,怎么插入图片等。 全文模板功能。然后介绍一下 style 的修改,以及如何在主界面显示自己的注释等。 以上从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管理以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一般用户稍加练习都可以顺利掌握了。这是我做文献管理软件 Endnote 培训的一个思路,共同行参考。 也欢迎大家进行讨论,并分享您的宝贵经验 。 2011/3/17 22 : 00 于实验室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9777 次阅读|7 个评论
简洁·目的性·细节设计
tengyi1960 2011-3-3 16:52
最常见的演示文档误区及修正案例演示.pps (链接) 整理处理的思路和步骤如下: 简洁——图形表示——板书、讲稿——逻辑秩序 目的性——分解目标——概念簇——罗马柱——链接 细节设计——图表设计等。
个人分类: 业余爱好|1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3)火车站站台上的安全线由来
热度 3 After50 2011-2-8 08:06
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3)火车站站台上的安全线由来
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 3 ) 火车站站台上的安全线由来 绝大多数安全规程和安全标志都是由血的代价换来的,火车站站台上的“安全线”的由来也是如此,它是由 100 多年前在俄国发生的一起血的教训换来的!可到了现在有些人还不知道站台“安全线”的意义,还未能注意到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时要站在“安全线”之外。 火车站站台距离边缘有 1 米处的“安全线”可不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线”,它来自发生于百年前的一场悲剧。 那是在 1905 年严寒的冬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俄国西伯利亚铁路线上的鄂洛多克车站却热闹非凡,鼓乐喧天。沃尔伦斯基站长和全站的 37 名员工穿着节日的盛装,手持鲜艳的花束,精神抖擞地列队站在站台上,迎候沙皇尼古拉二世派来视察的钦差大臣。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钦差大臣的专列在远处出现了。它并没有像沃尔伦斯基站长原先想象地那样缓缓进站,慢慢停靠,而是如同一匹狂奔怒吼的“野马”直冲进站。刹那间,在站台上迎候的员工好像背后被人狠狠地猛一推,不由自主地向前倒了下去。站在铁道两边的两排人形成的“人巷”顷刻倒塌了——被推倒在铁路上, 34 人当即丧命, 4 人受重伤造成终生残疾。 这场惨案既非违章行驶引起,也不是人为破坏造成的。由于当时大家对空气动力学了解的水平所限,难以解释清楚。后来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才弄清楚引发惨案的原因。原来列车在快速通过时,会带动空气在列车的纵向方向流动,从而在列车表面附近的空间形成局部负压(负压的大小与车速等因素有关),当人站在很接近列车的地方,就会受到一种朝向列车的推力。上述惨案就是由于这种力致使站在铁道两边形成的“人巷”倒塌,悲剧发生。 从那以后,人们为了安全,所有车站站台上都画了一条醒目的“安全线”,警示乘客候车时不可越过,以确保人身安全。 博主认为,在上面描述的惨案中,作用力能够达到把“人巷”推倒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作用力的大小与列车的结构、形状、车速、人的位置、人的排列方式等因素有关。许多情况下列车走过产生的负压并不是很大,因此也使有些人认识不到这种危险性。不管怎么样,越过站台安全线总是很危险的!不是吗,现在也偶尔发生过有人掉到铁道上被列车撞死的案例。 对于地铁设计,十多年前北京地铁候车站的站台和铁轨之间都还是敞开的,这样候车旅客如果越过安全线和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危险。现在新修建的地铁站台与铁轨之间都有隔离墙。当列车到达停止在预定的位置后,车门才能打开,隔离墙的门也同时打开,乘客就可以走出车厢。之后,只有当乘客进入车厢时,所有车门密闭和隔离墙的门都关闭之后,列车才能开动。这样就实现了联动开启和闭锁,达到了本质安全。大家更常用的电梯设计和运行也是这样的。 事故可成为安全之母,但我们不能总是没有预见性依靠前车之鉴来吸取经验教训,更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老犯同样的错误!更绝对不允许N次犯相同的低级错误!
个人分类: 安全科普|876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初学者案例
热度 8 ChaomeiChen 2010-12-8 13:01
本例读者对象:从来没有用过CiteSpace的初学者。 数据用的是CiteSpace本身附带的Terrorism的数据。本例主要侧重于主要几个步骤和功能。 目标是用最少的几步做出第一个跨时间的文献共被引网络。 参数选取,解读,和其他用法将在今后的案例中给出。 PDF文件大约3MB。 如有问题,建议等,可在此留言。 案例1
个人分类: CiteSpace使用指南|31637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10万吨规模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案例
anan 2010-11-30 13:28
一、安全说明 1、工厂运行期间应优先考虑人身安全与健康; 2、在所有的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手册中的安全说明; 3、所有工作人员都需培训上岗,特别是安全培训; 4、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接受安全知识教育; 5、厂内所有危险区域都应用文字和符号标出; 6、在易燃、易爆区内严禁吸烟、明火,严禁进行产生火花的工作(如焊接等); 7、对生化池和曝气沉砂池要特别注意,由于含有大量的空气而降低了密度,人如果掉进去就很难游上来; 9、对电器设备要引起注意,如电机、开关、电器装备,特别是高压设备,以防触电; 10、在操作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如穿安全鞋、戴安全帽,接触危险化学品要戴防护镜,进入高噪音区域(如鼓风机房)要戴耳塞; 11、用于安全防护的设备(如安全阀、止回阀)不允许拆除和关闭; 12、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更改都会造成危险,必须经过许可。 二、水处理部分 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0万m3/d,城市污水,经两条直径1.6米的 管 道输送到污水厂。处理工艺为A/O工艺。 1、格栅和进水 泵 房 (1)、粗格栅CS0201-CS0203 每个格栅系统都设有一个控制箱,可就地进行操作和从控制室远距离操纵。为了调整除污频率,由程序进行时间控制。污水分成三路通过粗格栅,污水里大的杂物由安装在3个相同渠内的格栅除去,栅条间距20毫米。栅条前后的液位通过液位差测量仪DLT201、DLT202、DLT203检测,如果液位差超过测定值,或达到栅耙动作的设定时间,栅耙动作将杂物送入螺旋输送器SCV0201,经栅渣压实机SCP0201脱水排出。人工操作开关会改变齿粑机运行方向,以便清除障碍物。 粗格栅正常工作为两用一备,在粗格栅启动时,输送带和格栅同时启动;在最后一台格栅关闭4分钟后,输送机才停止工作。如果要对粗格栅进行检修或粗格栅出现故障,可将闸门GE0201、GE0202、GE0203和GE0204、GE0205、GE0206关闭,启用备用粗格栅。 (2)、污水提升 泵 房 进水 泵 房安装了4台潜水 泵 P0201-P0204,3用1备,污水经 泵 提升后自流到后续的各处理单元。 泵 通过液位计LT-201检测 泵 池液位来控制。 (为了对 泵 进行保护,在 泵 池内安装了静压液位测量仪,防止水位过低而烧毁水 泵 。) (3)、细格栅 细格栅间安装3台格栅除污机FS0301-FS0303,两用一备。污水穿流筛筐时水流产生折流现象,使水中浮渣、沉淀物和悬浮物得以充分分离。清渣粑旋转工作时,齿尖彻底伸入筛条筐,在分离水中滤渣的同时,也对筛筐做了清洗处理。滤渣被送出水渠的同时,还受到压榨脱水处理,污水中较小的杂物由3个细格栅清除。细格栅安装在3个相同的渠道内,细格栅的类型为螺旋式格栅除污机,栅条间距为6毫米。 细格栅系统可现场操作和远程控制。过程时间控制对间歇格栅进行控制,对栅渣清除参数可进行调整。采用超声波位差控制器,与液位差指示器配合,根据水头损失来控制格栅的运行。当水头损失达到预定值时,液位差控制器将超越时间控制,并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运行栅粑装置,然后控制开关重新回到时间控制系统。设有报警装置,在现场手动切换开关控制的警报通过将开关扳到关的位置重新设置。 (4)、旋流沉砂池 污水经过细格栅自流到四个沉砂池内,由驱动装置带动叶片旋转,叶片的旋转造成沉砂池中心环圈产生一个轻微的上升流,悬浮轻粒随出水排除,而砂粒因离心力的作用下沉至沉砂池底部。鼓风机驱动的空气提升和空气冲洗装置,可在排砂前先进行气洗程序,不仅打松积砂中砂粒的压实状态,而且可使已沉降的细小颗粒悬浮起来,回到水流中去,然后再进行气提程序,将砂粒提升到螺旋式砂水分离机DG0301、DG0302中,压缩空气是由罗茨风机BL0301、BL0302提供的(1用一备)。 具有一套完整的电控箱,设置在沉砂池旁,电气控制具有对螺旋式搅拌装置和螺旋式砂水分离器等进行单机或联机控制的系统功能。本单元设备具有机械和电气过载保护功能,出现故障,能向控制中心发出警报信号。在无人看 管 的情况下将操作旋钮旋至自动位,搅拌、输砂、及砂水分离设备将自动运行。 (5)、雨水储池 两个42米直径的雨水储池用于除去污水中可沉淀的固体物质。每个雨水储池上安装有中心传动式刮泥机(SC0401、SC0402),进水从雨水储池的中央流向四周,在长时间的沉淀过程中,低部的污泥被缓慢旋转的刮泥机上的刮泥耙集中在低部中央,靠静压排入污泥提升 泵 房里。 污泥提升 泵 房里里安装了两台潜式污泥 泵 P1101、P1102(一用一备),将污泥送至污泥脱水间前的浓缩池(内有两台搅拌器M1302、M1302)。 刮泥桥上安装有0.94米宽的网格式走道板,1.05米高的护栏,入口梯和应急梯,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轮采硬胶外缘,中央承载装置用来平衡因运行轨道不平而导致的张力,悬挂的刮泥装置可适应池底的不平度。 雨水储池表面的浮渣,可被刮泥机的浮渣清除系统清除。其由浮渣档板、自动平衡的浮渣斗组成并安装在靠近溢流堰一端。随桥旋转的浮渣档板将表层的浮渣收集于浮渣漏斗中,通过排渣 管 将浮渣送至厂区排水检查井。 雨水储池的水通过堰槽流出进入溢流井,再进入生化池。根据实际情况,污水也可不经雨水储池,而经过配水井、溢流井后进入生化池。 三、生物处理部分 1、 活性污泥系统 处理工艺是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反应主要在生化池进行。厌氧与好氧状况在生化池内同时存在,可有效的改善传统活性污泥法运行状况,由于生化池增加了厌氧段,可使不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变成容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从而提高COD、BOD5的去除率,该种活性污泥法污泥指数比较低,能有效的防止二沉池污泥上浮,使二级处理出水水质更加稳定,并能脱掉污水中的磷,适宜污水低温生化处理。 所需的氧通过微孔瀑气器溶解在污水里,这是一种膜式微孔 曝气器 ,所需的空气是由四台(三用一备)TURBO鼓风机BL1001-BL1004提供的,型号:KA5SV-GK210。通过18#风 管 线进入生化池,溶解氧的范围在2mg/l,可通过每个池内的溶解氧测量仪测量溶解氧的值,也可以通过流量计和控制阀的调节来控制。风机具有现场控制盘和主控制柜。现场控制盘能够检测出故障,在事故时能够关机,包括启动、关机和运行等功能,具有所有保证风机正常运行的功能,控制原理位为破损安全,即在警报状态下所有的控制仪器都停机。主控制柜具有可编程控制器能够自动控制风机的启动和关机,排气压力,或提供溶解氧进行控制。主控制器能够根据来自主排气 管 通过内部控制器提供的4-20mA的压力信号或来自于外部的溶解氧含量决定是否增加或降低风量。控制器能够根据控制系统制造商设定的标准控制逻辑控制风机运行的数量。在全部流量范围内,控制的顺序能够连续增加或降低风量。当一台风机出现故障停机,另一台备用风机会自动运行。 生物处理过程所需要的空气总量可以通过压力表按照下面的值进行控制: 压力控制阀溶解氧鼓风机 设定值 + 50% 关 + 2.4 mg/l 一台运行另一台将停止。生化池由四个独立的池子组成,在池子首段安装有4台潜水搅拌器,在池子底部装有 曝气器 , 曝气器 安装在相同的曝气深度以保证曝气均匀,曝气强度要保证混合液体的充分搅拌。通过每个池子供气 管 线上阀门来进行空气量的小范围的调节。在维护和维修的情况下,一个曝气池可以处理另一个曝气池的全部水量。 曝气池运行时,注意以下参数COD进、COD出、PH、温度、DO、SV、MLSS、及污泥的生物相,这样才能掌握生化池内污泥的状态,知道生化池运行的是否正常。 注意事项: ①只有当不曝气的情况下,搅拌器才能操作。 ②如果操作方式从曝气改变为搅拌时,为了避免搅拌器的损伤首先要关闭曝气系统相应的空气 管 上的阀门,其次让搅拌器运行。 ③如果操作方式从搅拌转变为曝气时,首先停止搅拌器的运行,然后打开空气 管 上相应的阀门。 2、 二沉池 混合液从曝气池通过配水井自流到四个ф40000的二次沉淀池,其上安装了四个中心传动吸泥机SC0801-SC0804。 污泥和可沉淀的固体沉淀在二沉池的底部,而达标的水从二沉池的表面通过溢流堰流到配水井,再通过17# 管 线排到33# 管 线,最后到总出水口排放,底部的污泥由旋转吸泥机把污泥送到配水井,通过16# 管 线到回流污泥 泵 房。 沉淀的污泥通过其静压作用流到 泵 池内,为了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微生物量,通过4台(三用一备)回流污泥 泵 P0205-P0208将污泥送至曝气池。回流污泥的量可以通过电磁流量计FE202测量,并可以通过 泵 池上的回流闸门人工调整。 曝气池内和回流污泥的SS指标每天都进行化验分析,而回流污泥的量要根据生化池的运行状况决定。 剩余污泥通过 泵 P0210-P0211送至浓缩池的配泥井,再到浓缩池。每天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需预先在中控室设定,并通过电磁流量计计量。 回流污泥 泵 和剩余污泥 泵 都有一台 泵 用于备用,以便在维护和检修时使用。二沉池的浮渣清除系统与初沉池的相同,清除的浮渣通过8# 管 线被送至26#厂区排水 管 线。 四、污泥处理 1、污泥来源及处理过程 初沉池的初沉污泥、二沉池剩余污泥。污泥回到粗格栅污泥回流 泵 房的污泥储池,通过剩余污泥 泵 P0210-P0211送至浓缩池的配泥井,自流到污泥浓缩池,经过重力浓缩后通过集泥井自流到污泥储池,经过污泥粉碎机SD1301-SD1302到螺杆 泵 P1301-P1302最后到脱水机脱水后得到最终处置。 2、浓缩池 污泥由配泥井被送到2个直径14米圆形的污泥浓缩池,污泥经中心导流筒均匀流向池四周,在这里污泥浓度由于重力浓缩而得到增加,随着流速的降低,污泥沉淀于池底,刮泥浓缩机将浓缩后的污泥通过刮泥板刮入到中心泥坑中,靠静水压力将其从污泥 管 中排出,上清液则从溢流堰排出。上清液和浮渣通过28#及8# 管 线排入26#厂区排水 管 线回到进水渠。 3、污泥储池 浓缩池污泥进入集泥井自流到污泥储池,污泥储池内有两台搅拌器M1301-M1302进行搅拌,让污泥有好的流动性。 4、脱水系统 本系统由传输、加药、脱水等设备组成。 污泥由污泥储池经过污泥粉碎机SD1301、SD1302(一用一备),进入单螺杆 泵 P1301、P1302(一用一备),把污泥打入离心脱水机DC1301、DC1302(一用一备),此时加药系统工作进行加药。脱水后污泥通过无轴螺旋输送器SCV1301、SCV1302送到储泥箱,至此污泥完成脱水。污泥脱水间有综合启动控制柜,供整个脱水系统设备的开/停、电源、变频、数据显示、联锁、报警及停车,同时提供污泥切碎机、给料 泵 和螺旋输送器的控制及絮凝剂配投装置的联机控制。
个人分类: 环境保护|3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续九) _素材案例
icstu1 2010-11-30 10:38
对于需要图标的朋友可以下载 PPT制作图标库 使用。 对于公司战略制定有兴趣的朋友 可以参考(下载) ATK----战略咨询顾问手册
个人分类: E 请教专家看法和学习的访谈|2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型合作养老保障方案该如何改进设计——兼与李秀华等同志商榷
hrm001 2010-11-11 13:13
青县模式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借鉴研究以河北青县为例 因原文太长,请用GOOGLE搜索标题查找该文章,查看具体内容。 原方案在参合者缴费额度和未来保障额度方面的关键设计: (2)参合资格确认 以2008年5月1日为基准日,当日满2564周岁且具有本县常驻农村户籍的人员为适龄参合人员。以下人员不具有参合资格:五保户、已嫁外县但户口未迁出人员、在基准日(含)前已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人员、在押服刑人员、现役军人、户口虽在青县但长期不在青县居住的人员以及不符合上面规定的户口新迁入人员。 (3)参合基金缴纳 参保人应缴纳38004800元的参合基金,可一次性交纳,也可按年缴纳。参合基金以村为单位,由村合作养老会(村代会)集中代收统一交到乡镇的养老办公室,最后再一起交到县财政局。 (4)合作养老金的领取 参保人达到65岁以后,分年龄阶段领取养老金,具体如下:65岁领取600元,以后逐年增加100元,直到71周岁;超过71周岁以后,每年固定领取1200元。(详见下图所示)领取的意外情况处理对策其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缴费人员中,64周岁一次性缴费困难的,允许减半缴纳减半收益,也可顺延一年在缴足基金的次月起正常领取养老金。第二,参合人员在缴费期间死亡的,在其死亡一个月内将个人缴纳的本金连同利息一并退还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第三,参合人员在缴费期间户口迁出青县的,在其户口迁出一个月内将个人缴纳的基金连同利息一并退还本人。 原方案效果分析: 即使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看,保障的数额也太少极微不足道,如果考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物价几年后、十年后甚至几十年后的上涨,那未来的那点钱有什么理由能让人相信它能起到保障养老的作用呢?设计者自己估计也不信,而心里只是想有一点是一点,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了,呵呵,估计是这样的心理吧。所以,鉴于保障方案在未来保障额度的设计上让人没有安全感和觉得有效力,在心理上已被评为作用不大,其实根本就是太小,所以让人没有参加的积极性。从上述的设计来看,这样的方案在激励大家积极参与从而实现以后补前保证系统自主稳定运行上,以及在养老保障的力度(绝对数太小)和安全性上(有因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而引致的贬值风险)都不太理想,因而需要对相关机制的设计进行改进。 对原方案的改进设计: 可用本人下面提出的设计思路和建议加以改进本案例中的设计方案。 谈到保障,我们会自然联想到两种典型的保障类型,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那么,设计这两种不同的保障方案的思路和方法有什么共通与不同呢?下面,本人将自己理解的对这两种保障在设计方案上的不同和应注意的地方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养老保障方案 除个人支付和依靠国家公共财政支付外,方案设计上的 关键点 在如何设计好促进参合者梯队式的以后补前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主式造血而非抢救式输血,保障这项制度在实践中能够更稳定地运行。 具体设计思路: 本人长期关注并持续地对国民保障的问题进行思考。在看了不少现有的各级各类制订的保障的设计方案后,本人发现无论是养老保障还是医疗互助保障,现有的方案无论是被冠名为旧或老,还是自冠名或被冠名为新的, 其实这些方案的思路全部都是常规的,也即是简单地将我们所熟知的商业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的有关操作方法和模式复制过来,而没有针对管理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实际情况和管理活动的目标对象的心理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创新,因而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理想。 这也再次验证了本人对于管理的一贯观点(注:近日研究管理学课件,发现复旦大学芮明杰教授给管理下的独特定义特别指出管理必须是有效配置资源的一种动态创造性活动,我认为这个定义下的非常好,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学者是这么认为管理必须是要创新的一种活动,与学者们普遍用职能论来给管理下形式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定义的做法显得独树一帜和更为高明更有见地)就是:管理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在此, 本人针对原方案对参合者在缴费标准和保障标准两大重要制度环节上的设计缺陷,所造成的激励效力不足的问题, 提出如下改进设计 :原方案在确定缴费期的年缴费额度与受益期的年保障额度的方法的规定上,不要像现在的方案那样设计成缴费期内每年缴纳固定标准的现金,受益年度则是每年领取固定标准的现金保障。而应该将缴费期内的各期缴费额度和受益期内各期的可获保障额度统统设计成与当时城镇居民上年度年均收入动态挂钩(按其一定比例,标准可参照最低生活保障占人均收入的比例划定)。这种新的通过与具体标的物建立动态挂钩关系的计算方法的好处在于,与传统方案比较,本方案对参合者而言,既能非常方便地比较自己的付出与所得(比如对一个30岁的居民,选择从现在开始缴费到60岁,共缴费30年,每年缴费标准参照当年当地年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比如比较系数为1,即缴费标准是1倍的年最低生活保障,而保障的标准则设计为1.5倍-2倍的未来的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可以选择到60岁时一次缴清所有应缴数额),消除因不了解而产生的顾虑,更因本方案在计算方法上的动态性和联动对象上的可靠性,在未来更加加强了保障的力度和安全度,从而更能吸引大家参与。 二、医疗保障方案 在方案设计上的 关键点 在于,如何设计好提高大家参与互助组织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以较好地实现以多补少的目标,只有吸引大家参与并且保持队伍稳定的机制设计好了,这项互助的保障制度在实践中才能更稳定和有效地运行。 医疗保障方案设计的实例参见人大经济论坛上发表的本人另一帖子:《 以城镇职工为例再论我国国民新型互助保障模式的构建兼与陈果老师商榷 》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955060-1-1.html 。
个人分类: 管理学原创观点|4501 次阅读|2 个评论
银行诈骗真实案例之情报分析
热度 2 huabolin 2010-11-1 07:15
银行诈骗真实案例之情报分析 对于消费型诈骗案的短信,收到若干。因为不是基于事实的,所以较容易识别。上周碰到了一件退税型诈骗案,过程如下: 电话来电显示: 0950131815595 骗子A:您好,请问是化柏林先生吗? (非正常电话号码,年轻女性,但是普通话不标准,浓重的南方口音,声音也不够甜美) 本人:你好,我是。 骗子A:您好,请问您于XX月XX日购买了一款XX车,是吗? (信息准确,事实型数据) 本人:是的。 骗子A:先生是这样的,这款车有退税政策,返还3%,前些日子给您寄去了文件请您签收,可不知为什么邮件退回来了。您的地址是海淀区羊坊店复兴路甲15号吧? (去年买过下乡补贴家电,享受过13%的补贴,事后办理返回) (最近老是有邮件收不到,好几本编辑部寄来的样刊我都没有收到,单位的邮件收发是有点问题) 本人:噢,那要不 骗子A:由于您没能及时签字,所以您的退税信息转到国家税务局了,具体情况您拨打电话 010-51294631 ,直接告诉如何办理。你的业务编号是426210 本人:就6位啊? 骗子A:是的,您快打电话吧,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制造紧张气氛,让你不假思索) 本人遂打电话51294631,进行咨询。 本人:我想问一下退税的情况。 骗子B:请说一下您的业务编号。 本人:426210 骗子B:为了保证您的合法权益,我们需要核实一下您的信息。您购买的车型是?您购买的车款总价是?您的身份证件号码是? 未等我说完,对方说尾号是1238对吧? (一两个月前,因为办理担保贷款,的确有银行以这种方式核实过信息) 本人:是的。 骗子B:按政策应返你xx元,请您持银行卡到附近的ATM取款机上与税务机构帐户关联,好把钱给打过去。 (的确是按车价的3%换算出来的) 本人:哪个银行的卡? 骗子B:哪个银行都可以,是银联的就可以了。 本人:那我手头上有工行的。 骗子B:请说一下卡号的前四位与后四位。 本人告之 骗子B:我把你的信息发到国库去。你大约多长时间能到ATM? 本人:五分钟吧。 B:那你到了以后再打这个电话,我给转接到国库电话。 本人在ATM旁,但距离ATM有一段距离。Dial电话 本人:我刚才那个卡有问题(实际上我卡上有钱,所以想换个空卡),能换个银行卡吧? 骗子B:换不了了,信息已传到国库了,改不了了。你在ATM跟前吗? 本人:前面有人,要稍等一会儿。 骗子B:那你别挂电话。 本人:到了 跟着他的提示一步一步的操作,直至按转帐键。 骗子B:有个框,请快速输入 序列号 6(实际上是对方的银行卡号,输完卡号后应该输入金额,然后就把钱转到他的帐号上去了。我已无心听下去,抽出卡,挂断电话) 骗子利用信息情况: 1.充分利用事实型信息(对方掌握本人姓名、电话号码、购车日期、购车款型、户口地址等一系列信息),博得他人信任。 2.使用近义词等模糊概念,例如转帐时让你输入序列号,如果他说输入银行账户,那么绝大多数多人就会起疑心了。国库也是模糊概念。 3.充分利用某些单位或个人邮件不能正常接收的情况。 4.通过多方转接,给你造成正式单位的错觉,如果前后始终是一人,就更容易想到是骗子了。 尽管如此,但由于这种诈骗案技术含量比较低,所以疑点很多,几乎处处是疑点。 1.电话号码不牛。如果是国家行政部门或银行,往往都是相对较好的电话号码,至少前四位是相对较好的。 2.普通话不标准。如果是国家机关或银行等服务型人员,那么会有非常好的普通话。而骗子一般是操南方口音 。(重要信息) 3.没有国库等单位,而且所谓的国库也不会轻易直接同一般百姓打交道。 4.通讯地址为户口地址,日常通信地址上不会有街道信息,一般北京市复兴路15号或者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从不使用甲15号,只有户口上使用此信息。 5.业务编号位数太短。 6.既然是退款,何需到取款机,而且不是到附近银行 。 (关键信息) 7.国家行为一般都指定某个特定银行,例如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公积金指定建设银行,购买奥运门票指定中国银行。 8.并没有提供银行卡的账号,这样的信息如何能传到国库的数据库里?再说真有此部门的话,哪能有这么高效? 9.没有签字,没有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一系列信息,哪能这么好办?办理买房、买车、落户、贷款、申请经济(限价)房等业务时,一般要提供一大堆材料、签N多字,等N多天。真正的事情处理哪有这么高效? 10.转账行为都是转出行为,没有转入行为,转账不需要转入卡,只需转入卡号即可。 (关键信息) 延伸分析: 尽管疑点多多,也很容易识别,但诈骗一直存在,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提高警惕,并及时识破。 2.行骗成本较低,仅仅是花点电话费而已。 3.行骗风险较低。即使暴露了,也不会被抓到现身,即使抓到了,量刑也不太重,待一段时间就出来了。 4.信息泄露的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5.国内假东西太多,我国造假能力的确很强,可信的东西太少。 这种信息很容易识别,但是为了寻找一个真实案例,我还是几乎配合到最后一步了。
个人分类: 情报探讨|6184 次阅读|6 个评论
劳务派遣劳动纠纷案例 北京劳动法沈律师
shenbinti 2010-10-23 22:59
劳务派遣劳动纠纷案例 【案情简介】 2004 年 2 月 17 日,张某与北京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同日被派遣至美国※※中国公司驻北京办事处。 2009 年 2 月 15 日, 北京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与张某再续签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第二条的第三款约定:乙方(劳动者)同意,用工单位或甲方(用人单位)根据其工作表现和能力或经营需要而对其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进行调整。 2009 年7 月8 日 ,用工单位以张某的工作岗位不复存在为由将张某退回至用人单位,张某认为用工单位单方退工违法,拒绝用人单位的待岗决定,争议由此发生,张某将用工单位和用人单位告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如下仲裁请求: 1 、确认我 2009 年劳动合同第二条的第三款的自由退工条款无效; 2 、裁决用人单位立即无条件返还用工单位因为退工支付给申请人的经济补偿金及 50% 额外经济补偿金。 3 、请求确认用工单位做出的退工决定违法,支付违法退工双倍经济补偿金差额部分(以每月 22112.15 元计)。 4 、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及 50% 额外经济补偿金(以每月 22112.15 元计)。 5 、补发 2009 年 9 月 9 日至 2010 年 1 月 19 日的待遇及 25% 经济补偿金(以每月 22112.15 元计)。北京市丹宁律师事务所 沈斌倜律师作为张某的代理律师,出席庭审。目前该案已以用人单位同意支付 17.5 万元和解结案,鉴于此案的特殊性,笔者公开此代理意见,抛砖引玉: 代理意见 仲裁员: 北京市丹宁律师事务所接受申请人张晓丽的委托,指派我---沈斌倜律师担任张晓丽诉 北京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下称被申请人一)、美国※※中国公司北京办事处(下称被申请人二)劳动争议一案的仲裁代理人。综合案件争议焦点,发表如下代表意见: 第一、被申请人一所提供的 09 年格式劳动合同第二条的第三款乙方同意,用工单位或甲方根据其工作表现和能力或经营需要而对其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进行调整及第四款为无效条款,理由如下: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依法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只有三种:一是和劳动者协商一致;二是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三是因为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而在被申请人一与申请人签订的其提供的格式合同第三款、第四款规定:申请人可以无限制的调岗,用工单位无条件退工。 该条款违反了国家的劳动法规定,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剥夺了劳动者对劳动合同履行中拒绝接受调岗、变换工作岗位的权利,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就这样被被申请人一这样肆意践踏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义务,排除劳动者的权利,或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该劳动合同条款无效。因此,申请人依法请求仲裁庭依法认定该条款为无效条款。 第二、被申请人一应当依据《劳动合同法》第 86 条补发 ( 赔偿 ) 申请人 2009 年 9 月 9 日至 2010 年 1 月 19 日的待遇及 25% 经济补偿金(以每月 22112.15 元计),请求支付医疗报销费 3641.15 元及 25% 经济补偿金并补缴期间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 1 、 09 年格式劳动合同第二条的第三款违法条款导致被申请人二非以法定理由将申请人 工作单位转移 -- 退工 ,造成申请人 2009 年 9 月 9 日至 2010 年 1 月 19 日应得工资的损失,被申请人二应当对其违法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86 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被确认无效而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被申请人一故意隐瞒 ( 至今仍未告知 --- 在劳动者的强烈要求下都不向其出示 ) 与被申请人二所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私自克扣被申请人二支付的退工经济补偿金,性质恶劣。被申请人一作为国内一大劳务派遣公司,不可能不知道劳动合同法第第六十条、五十九、第九十二条的规定: 第六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违反协议的责任。 第九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在 2010 年 1 月 19 日之前,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一的劳动关系还未解除,申请人要求报销医疗费用,被申请人一竟然置之不理,是对国家法律和申请人权利的肆无忌惮地践踏和藐视。 依据一:劳动法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依据二:根据北京市《 2009 年度基本医疗门急诊费用申报通知》,要求参保单位整理参保职工 2009 年度符合基本医疗报销范围的全部门急诊医疗收据、处方、明细单据等材料,到保险部门申报。所以被申请人一应该为申请人报销医疗费用。 依据三、被申请人二违法退工,被申请人一接受违法退工,成就被申请人一违法与申请人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 ( 该观点将在第三、第四中论述 )。 由此导致申请人的 100% 报销医疗费用的待遇丧失和工资收入损失,依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 25 %的赔偿费用;(三)造成劳动者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 25 %的赔偿费用;申请人一应当赔偿申请人因此而造成的损失,被申请人二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被申请人二将申请人退工,导致申请人的 工作单位发生转移 ,被申请人一依法应当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两被申请人承担连带责任。 被申请人二将申请人退工,导致申请人的 工作单位发生转移 --- 由被申请人二处转移到被申请人一处,应当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被申请人一依法应当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两被申请人承担连带责任。法律依据为: 1996 年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33号) 中规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后, 职工调动、转移工作单位,均应通过与原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即解除劳动合同),再与新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来实现。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向职工提出并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由劳动者提出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本案中,被申请人二的退工行为,导致申请人的工作单位发生转移,依法应通过与原用人单位 ( 本案被申请人一 ) 终止劳动关系(即解除劳动合同),再与新新用人单位 ( 本案被申请人一 ) 建立劳动关系来实现,并依法获得经济补偿金。本案中虽然原用人单位同为新用人单位,但不影响申请人工作单位发生转移的性质和事实,申请人依法应获得经济补偿金。 试想,此时如果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会出现这么一个现象:本案中劳动者被工作单位转移之前月平均工资为 21112.15 ,如果此时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单位转移至劳务派遣公司后待岗工资正常为 800 元, 数月后再计算经济补偿金,基数将由原来的 22112.15 元直线降到 800 元 。劳务派遣公司大受其益,用工单位大受其益,二者恶意串通肆意退回劳动者可以有恃无恐。这时候,劳动者的利益如何保障?谁来保障?这显然不可能是劳动法的立法本意。 由此,根据《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以及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我们有理由认为,若由用工单位提出并将申请人的工作单位转移(退工),劳务派遣单位或者是用工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四、被申请人二将申请人的工作单位转移 --- 退工违法,被申请人一接受违法退工,间接承认了自己违法与申请人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两被申请人应当对该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双倍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即:( 1 )被派遣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被派遣劳动者严重违反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 )被派遣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工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 )被派遣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工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 )被派遣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 )被派遣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 )被派遣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工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8 )被派遣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本案中,申请人并不符合《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可以被退工的法定情形之一,被申请人二仍违法将申请人退工。而被申请人一任由被申请人二违法退工,成就了被申请人一与申请人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事实(理论依据详见本代理意见第三),依法应当向申请人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被申请人二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本案中被申请人一应支付 2010 年 1 月 19 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及 50% 额外经济补偿金(以每月 22112.15 元计)。 被申请人自 2009 年 9 月 9 日至 2010 年 1 月 19 日没有给申请人发放过一分钱的工资。 2010 年 1 月 19 日申请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通知被申请人一解除劳动合同,被申请人一应当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要求支付 50% 额外经济补偿金的法律依据是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十五条:用人单位特定行为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综上所述,本案中被申请人一、被申请人二无视国家法律、恶意串通、置劳动者的利益而不顾,非法牟取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严重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请仲裁庭查明真相,给申请人一个公道的判决。 代理人:北京市丹宁律师事务所沈斌倜律师 2010 年3 月15 日 ------------------------------------------- 本文作者:北京劳动法专业律师沈斌倜(转载请注明沈斌倜律师)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外 MEN 财贸中心 B 座 8 层 804 丹宁律师事务所 电子邮箱: shenbinti@yahoo.com.cn 联系电话: 1530-111-5671 , 1366-131-3967
个人分类: 北京劳动法律师沈斌倜劳动法文集|4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善用专利信息,无异于掌握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
xiaodongmei 2010-9-24 08:29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全球有90%以上的发明创造信息都是首先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的。专利信息包含了世界上90%-95%的技术信息,这些专利信息当中,有80%以上的技术信息未在其它的技术信息当中出现过。同时也有研究发现,有效运用专利信息,可平均缩短60%的研发时间,节省40%研发费用。同一发明成果出现在专利文献中的时间比出现在其他媒体上的时间平均早1-2年。 专利信息分析对发明人、企业和政府机构都有极大的价值。能否善用专利分析参与市场竞争,近些年来既有惨痛的教训。譬如在Kodak v.Plariod案中,美国Kodak未利用专利分析进行规避设计,导致其侵犯Polariod拍立得相机专利。该案使Kodak损失30多亿美元,使Kodak十年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付诸东流。亦有成功的经验: 1.Gillette通过专利分析,在生产刮胡刀的必要技术领域部署了35项核心专利,牢牢地占领了相关市场,排除了竞争者的进入。 2.在Microsoft v. WebTV Network案中,Microsoft凭借专利分析,发现WebTV拥有35项核心专利。后来,WebTV扩张中出现暂时财务危机,Microsoft趁机收购该公司,立即掌握了这35项核心专利,并将由此在庞大的网络电视产业占领巨大的地盘。 3.通过专利分析,2003年UT斯达康先后收购了COMMWORK及韩国现代系统通信(HYUNDAI SYSCOMM)公司、加拿大TELOS科技公司,2004年对以1.651亿美元收购美国AUDIOVOX移动业务,又与高通就3G专利问题签署了商用许可协议,UT斯达康从核心网、基站、终端以及专利,已经从体系架构上,作好了迎接3G的准备。 4.1987年时,美国DELL公司没有什么专利筹码,每年得把营业额的4%支付给IBM,充当专利许可费。通过跟踪研究IBM的技术,DELL发明了一系列让IBM垂涎欲滴的核心专利,特别是电脑直销和按订单生产的专利。1999年,DELL通过43件美国专利取得了与IBM的交互授权。在这个专利池中,IBM拥有约2万件专利,价值是160亿!
个人分类: 知识产权|4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猎人与狗的故事 —— 一个教学案例
huxiaoxuan 2010-7-11 13:08
管理决策过程是离不开信息的,那么到底信息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在《管理信息学》的教学过程中常使用下面的案例进行解释。不过这个案例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教学课程小组的杨老师、刘老师等人想出来的 。 猎人依靠打猎为生,他有一条猎狗,主要的猎物是兔子。 每天打猎的收获并不多,猎狗很难逮到兔子。 猎人于是质问猎狗:为什么你总是逮不到兔子? 猎狗答道:你不知道我和兔子的奔跑是完全不同的,我只不过为了一顿饭在奔跑,它却是为了保命在奔跑,你说我怎么追得上它? 猎人觉得猎狗说的也有道理。经过仔细琢磨,猎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又买来几条猎狗,并实行奖惩措施,凡是能在打猎过程中逮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逮不到兔子就没有骨头吃。 猎人的措施起到了效果。猎狗们开始努力地逮兔子,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别人有骨头吃,自己饿肚子,因此在一段时间内,猎人收获颇丰。 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猎狗们觉得太不公平:凭什么我们辛苦地逮兔子,最后只能得到可怜的几根骨头?于是有一部分猎狗离开了猎人,开始单干。 猎人注意到猎狗正在流失,而且这些流失的猎狗像野狗一样和自己的猎狗抢兔子。不得已,猎人用食物引诱了一条猎狗,然后询问它当野狗比当猎狗强在哪里。 猎狗吃的是骨头,吐出来的是肉啊,野狗感叹道:不过当野狗也不是顿顿都有肉吃,单独逮兔子并不容易,很多情况下连骨头都没得吃,要不然我也不至于被你诱惑。 猎人很快进行了改革:凡是逮到兔子的猎狗,不但可以得到骨头,还可以得到 n % 的兔肉。 这一方法大大激发了猎狗们的工作热情,它们与猎人一起努力,将野狗们逼得叫苦连天,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故事还在继续 在案例 中,管理者是猎人,管理对象是猎狗,管理目标是为了多逮兔子。在管理过程中,猎人产生疑惑:为什么猎狗逮不到兔子?为了消除疑惑,猎人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了调查,从而获取了信息,消除了疑惑,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新措施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又会出现新的矛盾,于是再进行调查,再进行改进,这样周而复始,使管理越来越优化。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起到的作用就是消除猎人的疑惑(或称为不确定性),从而使猎人做出正确的决策。 不确定性的存在给管理决策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比如在对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就做出一个投资决定,这样的决策显然是不妥当的。因此一般来说,管理决策往往需要从调查研究开始,采集信息,消除不确定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个人分类: 教学生涯|1120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王锡麟诉知识产权出版社等侵犯著作权案
law315 2010-3-14 11:11
王锡麟诉知识产权出版社等侵犯著作权案 「案情」   原告:王锡麟。   被告:上海朝霞图书经营部。   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原专利文献出版社)。   被告:北京黄寺音像书店(以下称黄寺书店)。   原告王锡麟系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知识产权概论》一书第七章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和第八章知识产权的纠纷及其处理两章的作者。1999年8月,王锡麟在上海朝霞图书经营部(下称朝霞经营部)购买一部《知识产权纠纷与处理实用全书》(下称《实用全书》)。王锡麟发现由专利文献出版社(下称出版社)出版、丁文召担任主编的《实用全书》第三章知识产权纠纷及其解决方式和第五章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剽窃、抄袭了《知识产权概论》一书中原告王锡麟享有著作权的第七章和第八章中的内容,总共剽窃、抄袭约4.1万余字,遂向法院起诉。   原告王锡麟诉称:由出版社出版,丁文召主编的《实用全书》第三章和第五章整篇抄袭了其撰写的《知识产权概论》中的第七、八两章内容,构成了对其著作权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侵害,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停止销售并不准印刷《实用全书》,公开赔礼道歉,支付原告聘请代理人、取证和交通费等费用8000元(人民币,下同),赔偿原告5万元。   被告朝霞经营部辩称:其作为普通销售商,不可能审查书籍是否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因而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出版社辩称:根据出版社与黄寺书店签订的出版贤?脑级ǎ?妒涤萌?椤啡缜址杆?酥?魅ǎ?蚧扑率榈暧械H?吭鹑危?是秩ㄔ鹑沃饕?苫扑率榈旰椭鞅喑械#?霭嫔绲脑鹑问谴我?摹?br   被告黄寺书店辩称:系争书由黄寺书店图书部投资出版。图书部负责与该书主编丁文召和副主编常丹江具体联系,现主编和副主编都联系不上,身份也不详。黄寺书店认可其图书部对外签订的合同的效力。   「审判」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1999年6月21日,黄寺书店与出版社总编辑室就《实用全书》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其中约定如出版社因《实用全书》专有出版权的行使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黄寺书店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给出版社造成的损失。同日,双方又签订了补充合同,约定甲方黄寺书店向乙方出版社一次性支付1.5万元管理费;上述作品的稿费及书,收缴两被制裁人的侵权书籍;没收非法所得;分别处以两被制裁人4万元的罚款。   「评析」   本案系一起侵权事实清楚、情节恶劣的著作权侵权案件。为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本案在审理过程中主要对赔偿标准、范围及处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赔偿标准。以前著作权侵权赔偿额主要根据版税或法定赔偿的标准确定。本案尝试运用一种新的赔偿标准,就是借鉴国家版权局关于美术作品的赔偿标准之一,即依照著作权人应得稿酬的2至5倍的标准确定。这种标准的合理性在于惩罚性质明显,计算和操作便利,有利于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由于本案侵权情节严重,在适用时按最高稿酬5倍的标准确定赔偿数额。不过,笔者以为,由于各个案件的情节、后果等方面存在区别,法官可以根据个案情况在赔偿标准内灵活确定具体的稿酬整数和赔偿倍数。   2.赔偿范围。以往交通费、住宿费及律师费等一般不予支持。经常出现著作权人赢了官司输了钱,造成追索侵权的成本过高,助长了侵权气焰。本案除按上述第1条标准赔偿外,还支持了著作权人王锡麟交通费、购书费等其他合理的实际支出费用。这就使著作权人的经济损失得到切实、充分的赔偿,鼓励著作权人积极依靠法律手段主张权利,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3.民事制裁。对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给予民事制裁在著作权法中作出了规定,但在审判实践中,运用民事制裁手段惩治著作权侵权的案例并不多。如何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制裁权力达到露治目的是司法实践中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本案鉴于抄袭、剽窃他人著作权情节恶劣,而且被告出版社和被告黄寺书店始终不向法院提供主编及其作者的身份情况,法院对被告出版社和被告黄寺书店分别作出了4万元的民事制裁。通过制裁手段,使有关责任部门和人员受到教育和警戒,以免类似情况的再度发生。   通过对赔偿标准、范围及其制裁等的探索,以达到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繁荣发展的目的。 来源:法宝网 2006-07-19 11:57:32
个人分类: 知识产权|1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关“科技创新案例”的目录
icstu1 2009-11-28 09:46
科技创新案例的目录 科技创新案例的目录
个人分类: E 请教专家看法和学习的访谈|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逆向劳务派遣纠纷劳动仲裁案例北京劳动仲裁律师办案纪实
shenbinti 2009-11-1 21:50
逆向劳务派遣纠纷劳动仲裁案例北京劳动仲裁律师办案纪实 尊敬的仲裁员、书记员: 北京市丹宁律师事务所接受申请人李**的委托,指派沈斌倜律师担任李**诉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的代理人,综合案件情况,发表如下代表意见: 申请人于 2001年1月3日作为被申请人发起人筹备成立阶段所聘用人员,为被申请人筹备阶段提供劳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缴纳社会保险。根据《公司法》理论:筹备中的公司的责任由负责其筹备的发起人承担,一旦公司成立,发起人在筹备过程中的行为即被追认为公司的行为。因此,被申请人应当为申请人补缴期间的社保,申请人入职时间相应应当是2001年1月3日。 2001年9月被申请人注册成功,但是仍不为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2008年12月29日,被申请人通知和申请人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并授意北京☆☆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和申请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再将申请人逆向派遣至被申请人。(沈斌倜律师注: 逆向派遣 是指劳动者本来已经有了工作,但是用人单位却偏不与他签劳动合同,而是找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力派遣合同,再将劳动者派遣回自己公司工作。这是一种用人单位借用劳动派遣的名义、恶意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其实就是假派遣。) 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该恶意规避法律的逆向派遣行为并不能改变自 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29日之间未与申请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另外,被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结清申请人08年度未休带薪年假工资,被申请人应当依法支付。 被申请人虽然辩称申请人和北京☆☆在 2008年2月建立了劳动关系,因此无需支付双倍工资,此理由不成立: 1、在2008年12月29日之前,被申请人没有依法和申请人解除或者终止事实劳动合同关系,双方的事实劳动关系一直在自然存续。既然事实劳动合同关系一直自然存续,被申请人就应当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就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2、虽然申请人和北京☆☆所签订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所填写的是2008年2月,但该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是2008年12月23日。请问对方当事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的在先的事实劳动合同关系怎么可能因为申请人和第三人在后劳动合同合意而解除,且这个劳动合同明显是倒签的劳动合同,这种合意明显不是申请人的真实意图。 3、如果被申请人坚持主张在2008年2月就已经和申请人解除了事实劳动合同关系的话。根据劳动争议举证规则: 在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争议案件中,主张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劳动 合同 (劳动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再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至少保存两年被查。被申请人 就应当拿出已经合法解除的证据。拿不出,被申请人就不应再做狡辩,该为自己违法行为和不高明的规避法律行为付出成本,依法支付申请人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申请人离任前职务是销售经理,月工资收入为保底 3000元+佣金+其他,离任前12个月平均工资是12800元。 在职期间,被申请人一直不为申请人缴纳社保,迫使申请人不得已只能以个人名义自行缴纳,其中单位应承担部分为 28720元,被申请人应当依法返还。 另外,申请人自行缴费基数远低于被申请人应当为申请人缴费的基数,不足部分,被申请人还应依法补缴。 代理人:北京市丹宁律师事务所沈斌倜律师 13661313967 2009年10月30日 【沈斌倜律师简介】 沈斌倜,女,丹宁律师事务所劳动人事部执业律师,厦门大学法律硕士,北京劳动法专家。沈斌倜律师主要从事劳资纠纷法律研究和企业人事制度风险防控法律研究及实务操作,专业代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案件及受用人单位委托代为制定、修改、完善员工手册、竞业禁止、保密协议等人事管理制度,提供劳动法培训,担任企业法律顾问。沈斌倜律师执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 26号MEN财贸中心大厦B座8层804(昆泰大厦南侧);沈斌倜律师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shenbinti@yahoo.com.cn 业务电话 (+86)1366-131-3967 ,(+86) 1530-111-5671。 更多详情登陆沈律师新浪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shenbinti
个人分类: 北京劳动法律师沈斌倜劳动法文集|5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youyouch 2009-2-23 10:32
案例分析: 英国 石油公司   在 1994 年,英国石油公司 (British Petroleum) 发起了一个称为虚拟工作组 (Virtual Teamwork) 的 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建立一个跨越地理和组织边界的虚拟组织,达到将需要分享经验、技能和协同工作的雇员、承包人联结起来的目的。在 1995 年这个项目完成时,英国石油公司的员工可以通过 远程 电视系统相互协同工作。   在 1995 年,英国石油公司的钻井船出现故障。在过去,要解决类似的问题需要专家乘坐直升飞机到现场解决问题,费用平均达到 150,000 美元 / 每天。在虚拟工作组投入使用之后,钻井船的工程师在一台小型摄像机面前检修有故障的 设备 ,这台摄像机通过卫星讯系统与英国石油公司的虚拟工作组的基地相连。他们与千里之外的专家取得联系,通过实时的电视系统,这些专家与船上的工程师共同诊断设备故障。故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解决。   这是英国石油公司虚拟工作组系统的一个应用案例。通过虚拟工作组系统,英国石油公司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英国石油公司在知识管理的领先地位是世界公认的。以下是他们取得成功的经验:    1. 取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知识管理项目如果缺乏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则注定要失败。除了在预算上提供额外的支持,英国石油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大力支持甚至部分参与项目目标的 制订。他们认为虚拟工作组项目是企业为提高协作而进行的主要工作,而不是个别团体或知识共享的狂热支持者进行地一个小打小闹的项目。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使成立一个跨越各个部门的核心团队成为可能,同时使这项计划更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同。    2. 高质量的全职项目组 设计 范围广泛的计划、管理和支持之所以能够使整个计划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项目组由熟练的雇员组成,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他们在其它公司取得的成功经验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奠定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参加者的信心。   相比之下,使用采用兼职的方式参与项目,最后的效果将会大大降低。他们除了得不到积极的支持外,还认为自己的任务对企业的意义不大,这会降低项目组成员的投入程度。    3. 指导而不是教导 在虚拟工作组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求参与者改变工作方式,又要求他们学会使用新的工具,这种变革需要通过指导的方式予以支持。之所以称为指导而不是教导,是因为整个过程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在教导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充当教师与游戏者 互动 ,而不是充当教导员使员工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通过虚拟工作组系统的终端交互,这样,在交流的同时员工便能感受到这个系统在协同工作和知识交流方面的价值。最终要通过指导,达到使员工发现自身和系统隐含价值的目的。   4. 采用试点 显而易见,采取试点方式的 投资 要远远小于大规模实施。此外,仔细挑选试点对象和认真设计可测度的评价指标,使试点成功的几率大幅提高。同时,在较小范围内的试验也是可测度的指标更容易的实行,这为 项目 发展指明了方向。    5. 测量、评价结果 虽然 知识 项目的最终目标更多的是在质上而不是在量上有所提高,评测工作对于评价知识管理项 目的成果也是至关重要的。项目组成员能够十分明确地指出通过实施虚拟工作组项目,企业的节省了哪一笔开销,在哪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等等,这些都 作为项目价值的证明。更重要的是,虽然测度这个项目的长期收益十分困难,但是,通过一些侧面的数据、故事来评价项目价值,例如使用者的亲身感受、参与者的热情,也能够很好地 说明 项目带来的收益。   五 . 小结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当今世界,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不是资本而是知识;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我们正进入知识社会,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知识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简而言之,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各类组织 尤其是企业,面对竞争与变革的自主反应。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成为各类组织迎接知识经济的力量源泉。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使知识更好地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和 创造价值,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展开,企业、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将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愈发深刻地体会到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熟练而有技巧地运用 知识,从而充分发挥知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知识管理将作为组织和个人迎接知识经济的手段,必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个人分类: 知识管理|5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课本实验动物福利漫谈
bjchc 2009-2-13 17:39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而 20 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医生史怀泽在他的著名论著《敬畏生命》一书里曾写道,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生命。他还说:人连对动物、植物的生命都要敬畏,难道能不敬畏人的生命吗?这些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从小就不懂得敬畏动物生命的人,他长大后也就不会敬畏人的生命。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也对此进行了证实:那些小时候虐待动物的孩子,长大后身上都有暴力倾向。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经刀手----无能无论无奈无赖的骂名
fuqisi 2009-1-23 19:29
神经刀手 因德赛寨内讧散伙,裹四十余盘缠,携求真尚证穷理达洽剖刀,来科学网落草。稍安顿,礼拜各博,然光阴有限,仅偶为之。科学寨门户有大板,列官举文章,多为小知、小资、小吏之小器作品,气味不投。 一日,见大板上《 参考文献》之牌,进阅,乃伪科之品。不悦、持刀,三问住寨小吏,二不理后其虚,谈私了;三问博主,初盛,次衰,三撤文。 月余半,见饶毅替施一公辩白之文列于大板。进而阅,感其文自是、少心、找理、缺德,欲驳之。但见评论处无一回复,甚愕。速瞟其屋,有诈,下人打理之作尔! 作《施一公的不搭理,饶毅的不回复》笑侃。如料,回信得证。又作《饶毅博客代理 ---- 或违伦理规矩的质疑》探底。次日,见博屋乱迹。顺去,观《科学网 ] 你管人家怎么写博客》,被冠疑似精神病。微温,奴傍无理。稍思,宝俊一小傍,被伤考妣,无能行反论而无奈至无赖之发泄。 原来文章亦有刀剑之功,不如取其为笔命名。精神刀,不妥;神经刀,妙!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1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博客代管质疑插曲----吴宝俊德行观批判
fuqisi 2009-1-18 16:45
通过科学网博客主页的留言框与吴宝俊先生对话 , 但首次的询问也同时粘帖到其博文评论框 , 已确认送达 . 若有新情况 , 再作调整 ; 注意与质疑编辑事宜协调 . 傅鹰 : 吴宝俊 先生 , 你好 ! 通过我博客的访客记录 , 我阅读了你的博文 你管人家怎么写博客 ( 见附 件 ). 我感觉 , 该文表述了你的看法 ---- 对我的还未完成的博文 饶毅博客代管质疑记录 的批驳 . 文中的一段文字是一个人不远万里来到科学网,把质疑人家怎样写博客当作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病? 。 这句话符合科学网的道德规范吗? 1-17 吴宝俊 : 满口道德,呵呵,很强大啊。 1-18 傅鹰 : 吴宝俊 先生你好 ! 从 满口道德,呵呵,很强大啊 的回复 , 可确认你已经收到我的 质问 . 请正面回答 ! 吴宝俊 :傅鹰先生你好,你的质问我已回复。祝你新年快乐! 2009-1-18 18:09:30 傅鹰 : 吴宝俊先生你好! 已看到留言。我不知道地点,而且不去闲人免进之地,害怕见到不该看的东西。你可以直接留言:是或否。若撤消了疑似精神病的拟诊,你可帖到我的博客上。祝身体健康! 2009-1-19 16:31:11 傅鹰: 吴宝俊 先生你好 ! 通过博客网主页中的观点评述栏目的标题,阅读了你的公开博文《 【科学网】不远万里的精神病 》。质问一下就如此 , 也太小写了.祝好好学习! 说明:科学网博客首页留言板标出:科学网编辑部:留言板是博主与编辑部紧急沟通的平台,无关信息我们将删除。 2009-1-20 8:55: 39 。我昨天的留言傅鹰: 吴宝俊 先生你好 ! 通过博客网主页中的观点评述栏目的标题,阅读了你的公开博文《 【科学网】不远万里的精神病 》。质问一下就如此 , 也太小写了 . 祝好好学习 ! 被删除。 傅鹰 :编辑你好! 吴宝俊 先生近两天的博文,包括昨天在科学网博客首页观点评述栏目显示文题的《 【科学网】不远万里的精神病 》,将观念争辩的一方拟诊为疑似精神病。 疑似精神病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说明:编辑删除了留言板上的傅鹰:编辑你好! 吴宝俊 先生近两天的博文,包括昨天在科学网博客首页观点评述栏目显示文题的《 【科学网】不远万里的精神病 》,将观念争辩的一方拟诊为疑似精神病。疑似精神病应改如何正确处理? 科学网编辑部 :傅鹰你好,该文已不在首页面和专题显示。 2009-1-20 15:53:35 傅鹰 :编辑你好 ! 我在与你对话 ? 怎么也删除了 ? 当事方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 说明: 鉴于多次删除留言板的公开询问,包括编辑,应改如何正确处理?的请求.先行剖 析和批判, 其他事宜等待大环境. 剖析与批判 1 神经刀手 ---- 无能无论无奈无赖的骂名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1342 ) 附件 : 吴宝俊 【科学网】你管人家怎么写博客呢?! 2008-01-17 不过今天,我在科学网上居然看到有人也在 JJYY 饶毅的那件事,特别注意到傅鹰还在他的博客上专门写了一篇放在 学术批评 栏目中的《 饶毅博客代管 ---- 或 违伦理规矩的质疑记录 》,看完他的文章后,我有如下感慨: 一个人不远万里来到科学网,把质疑人家怎么写博客当作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病? 饶毅确实是让人代理管理博客了,又怎么样?我们饶老大愿意,你管得着吗? 你上来就一句:在阅读 饶毅 先生的科学网博客的一篇文章时,未见现一条回复 ---- 对博友评论的回复。这是一种异常情况。 请问这是怎么个异常的情况?它异常在哪里?它为什么异常了?有人说过写博客必须跟网友互动吗?有规定说写博客的博主必须回复博友的评论留言吗? 如果没有的话,那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异常。 后面更离谱,上来就一个词:科学运作的伦理规矩 看到这里,我无语了。。。 附件2: 【科学网】不远万里的精神病 有网友质疑我在之前自己博客的评论文章中使用了一个人不远万里XXXX,XXXXX,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病?的句式。并且还提到了法律的字眼。 为此我感到受惊若宠! 在这里,我建议那些没有见过这种句式的网友打开一个网页,进入google或者百度,输入如下字眼: 不远万里 (空格) 精神病 看看能找到什么结果。 另外:希望你今后能够学会自己使用google和百度。祝你09年学习愉快!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30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药学期刊加快文稿处理措施的电话调查
fuqisi 2008-11-30 09:05
关键词 药学文献 利益冲突 出版偏倚 出版伦理 电话调查 药学期刊是发表和传递药学文献的基本媒介。医药人员通过期刊读取原始类研究的结果、综述类研究的成果、评述类研究的观点或指南类研究的建议,进而开展学习、思考、评价,或给予借鉴和遵循。一旦研究者、作者、审者或编者的专业行为受到干扰,就可能出现不公正的或偏倚的结果、结论或论述。为了展现文章的背景而便于全面解读,许多医药期刊要求作者等研究 - 出版流程上的有关人员披露利益冲突( conflict of interest )或潜在的利益关系等信息,而药学期刊中对部分文稿进行加快审读或发表的处理措施就涉及这个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目标期刊和收集方法 入选标准:中国大陆的药学专业杂志。排除标准:译文为主的期刊;索引、文摘或标准类期刊;科普类期刊;药学为次要内容的杂志。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中的药学期刊目录收集;通过搜索引擎 Google 的中文简体项,键入药学期刊和药学杂志进行收集,但只查阅前 100 条检索结果。 1.2 提问方式和内容 通过电话提出 3 个问题:期刊有无加快审读或发表的服务(项目);如何申请;增加多少费用。对于第 1 个问题,若答案为无,或应答者迟疑,则补充提问:因为评职称,想快点发表,(可以提供帮助吗?)。对于第 2 问,若答者犹豫,则改问:是投稿时提出要求,还是通过后再提出。 1.3 答案的归纳和统计 第 1 问的答案计为有或无;第 2 问计为投稿时、通过后(含缺稿时、高质量文章)或答案不清;第 3 问计为增加或不增。统计各种情况的百分比。 2 结果 除不计入《中国药学文摘》和原《国外医学》有关药学分册外,共收集到 67 种药学杂志。《药学世界》、《医药简讯》和《中国药品标准》 3 种符合排除标准,《福建药学杂志》、《广东药学院学报》、《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人民军医药学专刊》、《山东医药工业》、《中国药理学报》和《医药月刊》 7 种无法电话联系,故电话询问了 57 种杂志的有关措施。 绝大多数( 53/57 )的药学杂志考虑对提出申请的稿件实行加快审读或发表的处理措施(见表 1 ),其中《儿科药学杂志》、《广东药学》、《中国处方药物》、《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海洋药物》、《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和《中国药物警戒》回答为一般没有或暂时没有,但《中国药事》、《中国药房》、《中国药物与临床》和《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回答为没有。 在考虑提供加快服务的杂志中,不到一半的( 22/53 )可在投稿时接受申请,而近一半的( 25/31 )在文稿通过审阅后,才能进入加快程序(见表 1 )。部分杂志只对优质稿件,如基金论文等提供加快服务。 绝大多数( 44/53 )杂志提供加快服务时,向作者增收不等的费用(见表 1 )。部分期刊增收费用多少的依据包括:文章的篇幅、提前的时间等。《儿科药学杂志》、《广东药学》、《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海洋药物》和《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不收取加快费用。 表 1 57 种药学期刊采用加快措施的情况 期刊数 有无加快措施 申请时机 是否增加费用 有 无 投稿时 通过后 不详 增加 不增加 57 53 6 22 25 6 44 9 3 讨论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键入利益冲突或利益关联进行检索没有找到相同或相似的文献,故无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印证,但至少可以推测出,部分非药学的科技期刊也会采用类似的加快措施。由于可能存在收集不全、部分杂志未能取得联系和电话提问表达的含义不太准确等原因,文中部分数据,包括统计的百分比可能不太精确。由于电话提问的深度有限,无法了解药学期刊处理加快申请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也不知道申请加快的文稿占投稿或被发表文稿的比例。 对部分文稿给予加快审阅或发表的处理措施是一种帮助作者尽快发表文章的服务方式。国内绝大多数药学期刊提供这种服务,且大多数杂志在文稿通过审读后,才进入加快程序。然而,这种服务方式可能存在一些不合适的方面。首先,在同等条件下,刊载文稿的顺序应依据投稿时间的先后。其次,按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等有关利益冲突的处理精神 ,在给予这种服务时增收一定的费用涉嫌利益关联。我们有必要开展进一步地调查研究,评估加快措施对科技期刊整体质量的作用,了解采用这种措施的各种原因,权衡优稿先发收点手续费等情况下的情和理,参照国际通行的编辑伦理原则 ,制定更为详细的编辑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ICMJE. Uniform rrg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tn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writing and editing for biomedical publication. www.icmje.org/#conflicts , 2003-11/2004-10 2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Guidelines on good publication practice. www.publicationethics.org.uk/ cope2003/pdf2003/2003pdf15.pdf , 2003/2004-10
个人分类: 学术偏倚|1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期刊N种病象(旧作)
fuqisi 2008-11-30 06:40
1 主委主编多官员 我国科技期刊的主委或主编多数是其所属行业、部门、机构、团体、院所、学校的行政官员。这些官员过去从事学术研究,学而优则仕后成为挂名的主委或主编。由于期刊首长的主业是管理,杂志社根植着衙门基因;因为杂志领导长期脱离学术研究,编辑部的第一要务是稳健。 2 主力作者是熟脸 部分或多数科技期刊的作者构成简单,编委、主办单位和主管机构的人员成为主要作者,组稿范围极为局限。 3 回避 重大社会事件 科技期刊,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专业杂志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学科研究的角度,根据专业人员的诉求,报道、分析、评价和解读有关重大的社会事件,为正确理解原委、公正处理后果和合理构建制度,提供思路、建议和依据。然而,在医药科技期刊中,却少有报道和分析医疗制度改革、中医存废、哈二医事件、齐药事件、欣氟事件等重大社会事件的文章。 4 过半文章是鸡肋 原创性论文不足 1% ;研究性论文的重复性多的几十篇;循证性综述类文章罕见。 5 收取版面费成常规 不论富贵或贫贱,绝大多数收取版面费,还曰国际惯例。不收者多为新刊,过了三岁五年就变脸。 6 稿酬只有一点点 稿费一般不足版面费的五分之一。 7 发表文章可加塞 多数期刊设有急优稿件加快处理程序,以便及时对待应时和优秀的文稿,但大多需要交纳一定的或适当的加快处理费。 8 高级失误从不赔礼道歉 对于低级失误,如概念、数据错误,一旦被指证,不少期刊可能认错更正。然而,对于高级失误,如失实(编造数据)或误导(广告样夸大,甚至对国际已否定或淘汰产品的宣传),即使被公开指认,也鲜有自责赔罪的,大多不理不睬。 9 讲座可无参考文献 不少科技杂志的讲座类文章没有附上引文,可能编辑时删除了参考文献,或许专家的文章已经具有权威性,还有必要浪费篇幅吗? 10 鼓励引用自家文献 期刊一般提倡引用自家杂志的文献作为参考文献。有些编辑会提醒作者;有些杂志社 要求编辑,敦促作者引用;有些期刊的《投稿须知》明文提示,(来稿)注意引用本刊有关文献。 11 文后鲜有致谢语 一篇劳心费神的科技文献作品,多半得到非作者人员的帮助和支持,但我们科技期刊文章的尾部少有感激之词。或奢侈页码,或太过矫情? (原载XYS20070119)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1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剽窃的界定——孙立平抄袭事件感想(旧作)
fuqisi 2008-11-30 06:36
抄袭与剽窃,半斤和八两,一个赤裸直白,一个隐晦灰暗。所有抄袭事件的关键,一定包括三点:抄袭的事实、抄袭行为的处理和结果、抄袭的界定。这三点的不同及其组合,演化为婀娜多姿千奇百怪的抄袭事件。所有剽窃行为的要素,必然涉及三点:别人的东西、充当自己的东西、作为重要的成分。这三点的不同及其组合,装配成丰富多彩憨贼蛮巧的剽窃行为。 孙立平抄袭,事实清楚(见附录),但有人不以为然。孙教授道歉,不算鞠躬,也已探身,但拒认抄袭,未及灵魂。不同的看法,反映不同的认识基础和价值标准。剽窃的界定标准还真难一清二白!假如设计一下细节,会变得灰不溜湫吗? 方舟子的具体指责是:大段大段地照抄;对原作者、原文只字不提,以有关的文章一语带过,让读者以为是他自己根据原始材料综述而成的;如此大面积的照抄照搬,即使注明了出处也有剽窃之嫌。从剽窃三要素分析,孙教授抄搬别人的东西、让人感到他改编、重组了故事、用别人的东西大面积地构成自己文章的重要成分。换句话说,孙教授抄袭的性质无可争辩,我们也不必假设更为恶劣的细节来分析。 我们的假设向着更为善良的方向展开。如果孙教授用引号标明直接引用的部分,一般的读者会认为,引号之间的内容源自他人的文章。这意味着孙教授宣布这是别人的东西,我借用、我不知道出处或作者,或没有必要提及出处或作者。在我们设计的如此情形之下,原作者只有苦笑,借了这么多东西,不提主人也罢,还对天一啸我借了,个性!我还不借呢! 如果孙教授不仅标明直接引用,而且注明引文出处和作者姓名,大多数读者会认为,这样就仁至义尽。然而,除了暑名等名誉权益外,著作权还包括适度引用等内容。针对过度引用或恶意引用,形成了一些经验性判定原则。例如,在没有征得有效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以原文的特征,构成自己文章的特征;不得直接引用原文的独立单元;直接引用的篇幅,不得超过原文的1/10,或自己文章的1/10等。虽然这些原则并未完全得到公认,而且具体应用时难免模糊,但是孙教授过度得太明显了,一清二白。 如果孙教授根据且仅仅根据方先生的文章,通过重组、改写,编成一个故事,我们无法指责孙教授,因为我们无能证明他仅仅根据方文而成文,除非孙教授失言或忏悔。此时,我们悟到:心狠手辣者胜。 经过上述分析,我推测:在主观意识或主观习得方面,孙立平教授是一位重视著作权的学者,但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熏陶和现实生活的阅见,他的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一点忽视他人劳作权益的习俗;一些人可以认为方舟子过于较真,但这种较真对自己权益的辩护,推而广之的对每项劳作权益的维护体现着科学精神与自由民主精神的交融,而这两种精神及其结合是我们民族的短板;在祖国大地、传统文化和民族规制之下生长的人们,即使格外努力,也难免保留着一星半点的半文不明的德行,我们得反思、借鉴,寻求一定程度的超脱。 附录:孙立平.有感于美国皇帝与海螺共和国; 方舟子.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之剽窃; 孙立平.一点说明。 有感于美国皇帝与海螺共和国 孙立平    一晚上在网上读到两个有趣的故事,都是美国历史上的。    一个故事是有关美国的一个自封的皇帝的。 了解点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的历史和现实中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有一样东西是没有的,就是皇帝,因为美国从来就没有实行过帝制,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皇帝。然而,1880年1月9日的旧金山主要报纸之一的《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却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君王驾崩,宣布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逝世。    原来,早在1859年9月 17日,一个叫做约书亚诺顿(Joshua A. Norton)的乞丐,走进《旧金山布告》(San Francisco Bulletin)办公室,递交了一份一句话的诏书,在美国绝大多数公民的强烈要求下,我宣告自己为美国皇帝。他同时命令美国各州的议员于明年2月1 日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开会,修改现有的法律。下面的署名是美国皇帝诺顿一世。美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皇帝,就这样诞生了。    据后来有人查证,诺顿于1811年1月17日出生于英国,1820年随父母移民南非。他的父亲在南非经商相当成功,因此在诺顿于1849年在美国西部淘金热中到旧金山闯天下时,口袋里装着父亲给他的4万美元巨款当种子资金。开始的时候,生意还做得比较顺利,曾经被朋友戏称为皇帝。但诺顿后来在一次生意中经营失败,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诺顿被债主讨债,官司缠身,到1858年,已经是身无分文。此后,他失踪了大约9个月。1859年夏天,他回到了旧金山,身穿一身破旧的欧式海军元帅服在大街上晃悠,目光分散,看来已经疯了。他决定让世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于是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一场闹剧能够演得有声有色,必须得有他人的配合。有关的文章介绍说,旧金山的公民们一觉醒来惊异地发现自己成了皇帝的子民,并且愉快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在当天就有人在街上向诺顿一世行鞠躬屈膝礼。诺顿一世的存在给公众提供了许多饭后谈资,人们津津乐道他的轶事、绯闻。随着时间的推移,诺顿一世越来越受到旧金山人民的爱戴。作为皇帝,诺顿一世享有一些特权,例如他可以在旧金山最好的餐馆免费就餐,这些餐馆也以能挂上美国皇帝指定餐馆的牌子为荣。在他真的需要付钱时,他就发行皇家钞票,面值大多为50美分这样小额的钞票,也有的为5美元、10美元。这些钞票在旧金山被商店、银行普遍接受。不过诺顿一世并没有因此滥印钞票大发横财,在他驾崩之后,人们在皇宫中发现国库只剩区区数美元。    诺顿的游戏更玩到了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事情上。1859年 10月12日,他发布诏书,以腐败盛行、当今政府不能保护公民生命财产为由,宣布解散美国国会,并再次命令各方代表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共商国事。当然国会仍然是抗旨在华盛顿开会。在内战爆发后,诺顿一世向林肯总统表示他愿意派御林军援助联邦政府,林肯礼貌而又幽默地答复说,将把他及其队伍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    另一个故事来自《印象》杂志。说的是海螺共和国的独立和美国的分裂。    所谓海螺共和国实际上就是美国的西屿(Key West),是佛罗里达州的南端的一个小半岛。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西屿常成为加勒比海偷渡客上陆美国的第一站。为了防止偷渡,联邦政府于1982年在西屿通往大陆的公路上设卡盘查。由于该路桥是连接南部小岛与美国大陆的唯一陆地通道,边界巡警的拦路搜查导致了17英里长的大塞车。加上居民们每次通过关卡都要出示身份证明自己不是偷渡客,使他们感觉深受侮辱。在市长丹尼斯沃德罗(Dennis Wardlow)与佛州当局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西屿的居民愤怒了。既然他们把我们当外国人,我们就当外国人好了!在这样的声音中,大家决定建国独立,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海螺共和国的诞生。    据说独立的仪式有声有色。1982年4月23日,在市区广场上,市长沃德罗在市民的簇拥下登上一辆平板卡车,宣布海螺共和国成立,并自任总理。然后立即宣布向美国宣战。当然了,战争是游戏性质的,就是用一条古巴面包敲打人群中一个身着美国海军制服的男子。1 分钟后,沃德罗总理就自动向该名男子宣布投降,作为战败国,他要求美国给予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重建家园。这场闹剧立刻在美国各大媒体轮番播出,在美国人笑得前仰后合的同时,海螺共和国的目的也达到了,联邦政府悄没声息的撤除了设在西屿公路上的关卡。    可海螺人玩得还不过瘾,他们要继续胡闹下去。 1996年,海螺共和国就遭到美国入侵。这当然不是我们很容易想象的那样是美国要镇压海螺共和国的独立,而是美军第478营的一次例行海岛攻击演习,只不过地点恰好选在西屿。得知整整一个营美军来袭的消息后,海螺共和国出动了陆军(用传统武器古巴面包投掷美军)和海军(乘坐小艇用水枪射击美军)进行抵抗,并向五角大楼提出抗议。海军司令哈维向478营的穆勒少校宣读了海螺的交涉条目,最后大声质问美军是否同意所有条款并寻求海螺共和国许可入岛?是的,正确,少校答道。全场顿时掌声雷动,螺号齐鸣,海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军也顺利完成了演习,结局是皆大欢喜。此后,1995年反美战争的胜利被当作海螺共和国史上最大的事件来纪念,每年国庆时民众都要模拟这场战争,玩水枪战和扔面包。    这两个故事当然是最适合茶余饭后来读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当作奇闻轶事。但过后想一想,还是会引起人思考一些东西。首先,对于一件事情如何去进行理解?如果就事情的表面来看,称帝、解散国会、独立、分裂、宣战,都是严重的不能再严重的字眼,就此,将其当作严重的政治事件,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这些字眼都是当事者自己明确无误地宣称的。而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中不是完全没有发生过的,在文革的时候,因为紧张喊错一句口号,因为不小心打破一件圣物,由此被打成反革命而饱受折磨的故事,现在人们还经常会回忆起来。而在上述两个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人们或社会是用一种轻松的态度对待了这样的事情,不就是一个神经可能稍微有些毛病的人的恶作剧吗?不就是一场用滑稽的闹剧方式进行的利益抗争吗?其次,如果当时的社会用一种相反的方式郑重其事地处理这个问题,比如给那位 皇帝判个颠覆政权罪,给海螺共和国判个叛国罪,也许也无不可,也很难说马上会带来什么副作用,但我们知道这样的一个社会会慢慢变成一个没有幽默感的社会,一个缺乏智慧的社会,甚至会变成一个僵硬的社会。    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一个社会为什么能够以一种轻松和宽容的方式对待这样的事情?这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想最简单的也是最根本的是一个社会根基的稳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自信。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之剽窃 方舟子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有感于美国皇帝与海螺共和国》(载《经济观察报》2008年1月28日。我刚好有一篇文章登在同期报纸上,所以注意到)一文约一半的篇幅,即有关美国皇帝的部分,基本抄袭自我写于2004年2月、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文章《假做真时美国皇帝诺顿一世传奇》,插图版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041q.html 。美国皇帝的事迹不是我的发现,虽然我是第一个将之介绍到中文世界的,但英文有关的文章多得是,别人当然也可以根据有关的文章包括我的文章做介绍,但是不能拿着我的介绍文章大段大段地照抄,翻译、表述都是我的,连我文章中的一些特异的幽默语句也照抄不误,这些语句与我全文的调侃风格很和谐,放在孙文中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如此大面积的照抄照搬,即使注明了出处也有剽窃之嫌,更何况对原作者、原文只字不提,以有关的文章一语带过,让读者以为是他自己根据原始材料综述而成的,这不是剽窃是什么?我花了许多时间看许多资料费心构思写成的文章,就怎么轻松地像无主之物一般粘贴复制过去,最后加一段感想就成了自己的东西,整个写作过程估计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这样的文章未免太好写,这样的教授未免太好当了吧?孙教授不会不知道我这几年主要在干什么(曾经和我同台一起做过讲座),却连我的文章也不放过,是太糊涂,还是太大胆? 下面是雷同比较:    孙文:1880年1月9日的旧金山主要报纸之一的《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却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君王驾崩,宣布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逝世。    方文:旧金山主要报纸《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1880年1月9日的头版头条是Le Roi Est Mort(法语君王驾崩),宣布: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逝世。    孙文:原来,早在1859年9月 17日,一个叫做约书亚诺顿(Joshua A. Norton)的乞丐,走进《旧金山布告》(San Francisco Bulletin)办公室,递交了一份一句话的诏书,在美国绝大多数公民的强烈要求下,我宣告自己为美国皇帝。他同时命令美国各州的议员于明年2月1 日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开会,修改现有的法律。下面的署名是美国皇帝诺顿一世。美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皇帝,就这样诞生了。    方文:9月17日,他决定让世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走进《旧金山布告》(San Francisco Bulletin)办公室,递交了一份一句话的诏书,在美国绝大多数公民的强烈要求下,我宣告自己为美国皇帝,并命令美国各州的议员于明年2月1日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开会,修改现有的法律。下署美国皇帝诺顿一世。    孙文:据后来有人查证,诺顿于1811年1月17日出生于英国,1820年随父母移民南非。他的父亲在南非经商相当成功,因此在诺顿于1849年在美国西部淘金热中到旧金山闯天下时,口袋里装着父亲给他的4万美元巨款当种子资金。开始的时候,生意还做得比较顺利,曾经被朋友戏称为皇帝。但诺顿后来在一次生意中经营失败,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诺顿被债主讨债,官司缠身,到1858年,已经是身无分文。此后,他失踪了大约9个月。1859年夏天,他回到了旧金山,身穿一身破旧的欧式海军元帅服在大街上晃悠,目光分散,看来已经疯了。他决定让世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于是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方文:现在我们根据教区出生记录,可知他于1811年1月17日出生于英国,1820年随父母移民南非。他的父亲在南非经商颇为成功,因此在诺顿于1849年在美国西部淘金热中到旧金山闯天下时,口袋里装着父亲给他的4万美元巨款当种子资金。诺顿起初在旧金山从事多种生意,成了旧金山最受尊敬的商人之一,被朋友们戏称为皇帝这大概是他后来自封皇帝的灵感。诺顿一夜之间破产。接下来的三年诺顿被债主讨债,官司缠身,到1858年,他已身无分文。然后他失踪了大约9个月。1859年夏天,他回到了旧金山,身穿一身破旧的欧式海军元帅服在大街上晃悠,目光分散,看来已经疯了。9月17日,他决定让世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孙文:旧金山的公民们一觉醒来惊异地发现自己成了皇帝的子民,并且愉快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在当天就有人在街上向诺顿一世行鞠躬屈膝礼。诺顿一世的存在给公众提供了许多饭后谈资,人们津津乐道他的轶事、绯闻。随着时间的推移,诺顿一世越来越受到旧金山人民的爱戴。作为皇帝,诺顿一世享有一些特权,例如他可以在旧金山最好的餐馆免费就餐,这些餐馆也以能挂上美国皇帝指定餐馆的牌子为荣。在他真的需要付钱时,他就发行皇家钞票,面值大多为50美分这样小额的钞票,也有的为5美元、10美元。这些钞票在旧金山被商店、银行普遍接受。不过诺顿一世并没有因此滥印钞票大发横财,在他驾崩之后,人们在皇宫中发现国库只剩区区数美元。    方文:旧金山的公民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皇帝的子民,并愉快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在当天就有人在街上向诺顿一世行鞠躬屈膝礼。随着时间的推移,诺顿一世越来越受到旧金山人民的爱戴。像其他国家的皇室成员,诺顿一世的存在给公众提供了许多饭后谈资,人们津津乐道他的轶事、绯闻。做为皇帝,诺顿一世享有一些特权,例如他可以在旧金山最好的餐馆免费就餐,这些餐馆也以能挂上美国皇帝指定餐馆的牌子为荣。在他真的需要付钱时,他就发行皇家钞票,面值大多为50美分,也有的为5美元、10美元。这些钞票在旧金山被商店、银行普遍接受,据说信誉比美元还好。不过诺顿一世并没有因此滥印钞票大发横财,在他驾崩之后,人们在皇宫中发现国库只剩区区数美元。    孙文:1859年 10月12日,他发布诏书,以腐败盛行、当今政府不能保护公民生命财产为由,宣布解散美国国会,并再次命令各方代表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共商国事。当然国会仍然是抗旨在华盛顿开会。在内战爆发后,诺顿一世向林肯总统表示他愿意派御林军援助联邦政府,林肯礼貌而又幽默地答复说,将把他及其队伍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    方文:1859年10月12日,他发布诏书,以腐败盛行、当今政府不能保护公民生命财产为由,宣布解散美国国会,并再次命令各方代表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共商国事。1860年1月,他听说议员们抗旨继续在华盛顿开会,在内战爆发后,诺顿一世向林肯总统表示他愿意派御林军援助联邦政府,林肯礼貌地答复说将把他及其队伍做为后备力量。 一点说明 孙立平 有感于美国皇帝与海螺共和国》转述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确实都是别人写的。为此,在文章中做了两次说明,一晚上在网上读到两个有趣的故事,另一个故事来自《印象》杂志。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说明故事不是我自己写的。海螺共和国的故事很容易找到出处,因此注明了。而您的皇帝的故事,以我的网络搜索的能力,确实是搜索了几遍,但都是转载的,弄不清楚作者是谁。也就只有这样引述了,好在已经说明是网络上看到的,不是我自己写的就是了。当然如果写学术文章,可能会更努力寻找原作者。这也是我疏忽的地方。如有不当,表示歉意。但抄袭之语,言重了。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2516 次阅读|1 个评论
魏于全事件调查的N种病象(N怪)(旧作)?
fuqisi 2008-11-30 06:28
2007 年 2 月 6 日 ,阅读中科院 学部科学道德 建设 委员会 关于魏于全院士主持的异种同类组织细胞疫苗治疗癌症研究成果真实性调查的初步结果致司履生教授的告知函(《新语丝》司履生教授公开回信的附件)后, 十分震惊和无奈。不该这样啊!为什么会这样呢 ?怪呀!? 1 未向全国人民通报初步调查结果? 中科院国家科研的核心和纳税人供养的机构应该向纳税人和全国人民汇报魏于全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因为这一事件涉及中科院的诚信和公信。 2 没有通告调查的细节? 致司履生的告知函仅两个段落,不足 200 个字。对于无法得出结论的调查,可否通过公布调查细节,指出证据不全何在,意见分歧何处,向人民向患者表明,已经进行了公正严密的初步调查。 3 委托四川大学调查 = 魏于全院士自查? 魏于全是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自查报告约等于辩护词。 4 函调比电话麻烦一些的调查小问题和小人物的办法? 低估了魏院士和四川大学的水平。 5 调取获得了原始记录吗? 原始记录模糊?遗失? 6 未向重要的当事人取证? 直接参与试验或研究工作的人员不会少于 10 人,他们提供了证据和证言吗? 7 安排独立第三方进行了重复验证吗? 在长达近 10 个月的时间里,具有充足的机会安排第三方进行 1-3 项重复试验。没有掌握技术?缺乏经费? 8 证据不全和意见分歧的疗法用于临床符合伦理规范吗? 不可靠的疗法只能有限地严格地研究性地用于临床。 9 证据不全和意见分歧的疗法用于患者时收费吗? 以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疗法用于患者时收费至少是缺德的行为。 10 下一步的调查只是沟通与协同? 中科院应是调查的主体,职责所在,不能仅仅与有关部门沟通和协同,而应拿出具体措施,将问题调查清楚。 11 中科院无力调查? 不论是无力调查,还是无意调查,最终结论:中科院病了!问题是,看中医还是西医?或者中西医结合!? (原载XYS20070206)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1521 次阅读|1 个评论
术者激越综合征——神经外科专家凌峰(旧作)
fuqisi 2008-11-30 06:24
术者或术士,技术工作者,或学术、技术、艺术或权术等技艺(术)工 作者。术者智商较高,跟踪先进技术,引领技术趋势,是推动民族进步的精英阶 层;术者情商不低,顺应历史潮流,塑造价值风气,是驱使社会发展的上流群 体; 。根据对术的态度,术者分为应用型、利用型和玩弄型;按照水平 的高低,归为初级、中级、高级和圣级; 。高级术者是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实 践者;圣级术者为先进技术和先进理论的活学活用者,且能结合实际情况,生产 显著的社会成果;在高级与圣级之间,还可以细分,例如:霸级等。 术者的平辈是学者。一般的术者崇尚现实与效果,真正的学者追求 理想和真理。然而,一般的文化人,大多兼有而有之,而且更偏于现实与效 果。 1 术者的价值和思维 术者的价值取向是现实效果(效果论),十分理性:或学以致用,或 学而优则仕,或成者英雄,败者寇,或立竿见影, , 而理论和技 艺只是工具、手段或砖头,可以为我所用,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 猫,或因为有效,所以科学,或有奶便是娘, 。他们讲究:活学 活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权衡利弊,全面考虑,整体推进 ,或有条件 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 现实效果的价值评判具有多样性,或各个群体或阶层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 而术者大多归属于或依附于一定的利益集团。 如果这个集团与全体人民或全人 类的公共利益存在或出现分歧,称职的术者必须自觉或违心地服从集团的利益, 并遵守内部的纪律或潜规则。 典型的或极端的术者多为应用型人才,对原创性研究缺乏兴趣。他们的工作 内容或研究课题绝大多数以集团利益为中心,而脱离中心的课题很难被接受。他 们的思维方法多有缺陷,或不透明、或不最优:他们从现有的理论、学说或证据、 素材中,有选择地提取有利于已有论点的内容进行分析;他们习惯选用信度低下 方法,如个案分析、系列案例分析或描述性分析;他们大多不进行它类方法和另 类素材的重复验证性研究;他们一般不实施严格的不可行分析或研究缺陷分 析;他们惯于忽视严肃的知情通告程序,巧取研究对象的情况或信息;他们自觉 不自觉地剔除缺陷数据,去粗取精,以论证已有论断;他们懒得正面分 析、回应或反驳反方的观点或实质性质疑,清者自清;他们过早发表或主动 向大众媒体公布不成熟的但有利于己方观点的成果,但拖延、搁置、保密或 忽略不利于自己的研究文献; 。 2 术者激越综合征 术者激越综合征是一种价值、方法、伦理和成果均出现偏差,但自以为先进 的偏执性学术认知障碍征候群。它的临床特征为:①代表局部、短期、少数 或个人的利益;②打着科学、创新、先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旗帜;③采用欠 科学、缺公德或不透明的方式方法,从事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工作;④得出的研究 结果、推导的理论断言、导演的现实剧情或引发的新闻事件等,明显地不符合客 观规律或全体人民的价值标准;⑤大肆地急不可耐地向大众媒体宣扬自以为得计 的成果或技术,但对实质性的质疑不予正面回应;⑥自以为是、藐视大众,固执 己见、缺乏反思,感觉良好、贬损同行,善于公关、乐于抄作,排斥异己、结派 营私,迎合首长、遵守潜规,自我中心、不讲公正, 。 该征又名术者錧样(錧:邹恒甫语,金钱与权力,读作虎)。在不同的 职业中的发生率不同,多见于有意无意的骗子、御用文人、官僚学者、包养 记者和文科傻妞等文化人中的佼佼者,而自然科学工作者多有一定的免疫力。 虽然该征也可出现在中低职称人员之中,但由于发生率较低,且社会影响有限, 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的术者,甚至学者,都可能患上术者激越综合征,但绝大部分不会感染, 因为丢不起自己的良心。如果只出现一二项症状,可能是得了其他毛病。例 如:打着科学的旗号,兜售不科学的货色盗名牟利,是伪科学;抄袭他人的文章, 是学术不端。如果旗帜鲜明地或方法透明地为一定利益集团寻求理论或技术依据, 则称为代言人或吹鼓手。实际上,要完全做到上述的四偏六征,绝非易事, 需要相当的功力。除了能力、志向、意志、品德、偏好和机遇外,大多数患者不 是昧着良心,而是骗着良心。另外,患者可以在一个课题、一项工作或一个事件 中发病,但在其他情况下,可以完全健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只要不触 犯法律、惹恼同行和激怒民众,术者激越综合征患者是最为理性、明智和健康的 人。 3 术者激越综合征的典型及事件 非典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小组提出的衣原体病原说事件就是 轰动世界的术者激越事件。有些人认为,那是科研失误,是政治诱导下的迎合 失误。对于一个职能部门的首席科学家,不仅应反思失去机遇和误导人类等错误, 还应检讨自身的立场和团队的架构与理念。然而,对于一位早该安度晚年的老者, 即使没有公开道歉,也应让他过去,何况晚辈们连续上演的(没完没了的)现实 剧更为精彩。通过Google学术引擎检索下述人员发表的研究文献,以证实其术者 身份后,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如下。 3.1 外科大夫凌峰 在前期的刘海若救治事件和近期的公开力挺中医事件中,凌峰大夫 的精彩表演已被数位《新丝语》的顶级写手剖析得淋漓至尽。 ① 打着人道主义的精神,演义着权贵术三结合的抄作闹剧。即使不去 数落在刘海若中后期治疗康复过程中的医疗资源浪费现象,我们只需设想:如果 一位内地的民工在工地上或一位人民警察在公务中遭遇类似的意外,能够消受同 样的款待吗?只是治疗经费问题吗?只是政治需要吗?这一资源动员盛况正是 10%的权贵消耗着90%的卫生资源的缩影。在贵贱之别的背后,权贵术 (权力、金钱、术者)三结合的魅力闪烁,而权贵资本主义正是中国人民必须警 惕和面对的最大灾难。 ② 有意无意地误导大众和贬损英国同行。 ③ 中医式治疗思想。因人制宜:见①所述。尽心免责:只要有万分之一的 希望,就要百分之百的努力全面分析病情,考虑各种可能,制定各式方案, 采用可能有效的所有措施。刘海若回国治疗期间,动员了北京市各大医院的康 复科和普通外科等专科医生 ,确定采用中西医结合、十几种医疗方案并 用的救治措施,除了服用多种西药外,还使用了中医针灸(针灸醒脑)、 吃中成药(退热、调理脾胃)的抢救方式, ,到康复治疗(阶段, 还)按摩等。够尽心了,以致治疗过度?正如中国医生都是中医一文的中 心思想即使是中国西医也趋向于非法规性的因人制宜和非循证理性的 尽心尽力。这与正宗的西方西医习惯于法制性的一视同仁和理性循 证的尽职尽责的处理原则形成了鲜明而微妙的差别,而不是凌峰等形容的 印象英国公立医院条件简陋、水平低下和不负责任。让人涕笑皆非的是:头 部的主要损伤可能是硬膜外出血、已经基本脱离生命危险、能够承受长时间飞行 转运的海若回京后,出现了高烧而且持续多天。如果不尽快退热,那情况就很 危险了。在服用安宫牛黄丸的同时,专家组开始寻找原因。很快发现是一个 营养导管造成感染而引起发烧。失误?顶级医院对特殊患者的低级失误?是, 但不完全是!我们不知道海若被插了多少根导管,但十分清楚:宣武的管子肯定 比伦敦多;多一根管子,多一份风险;多一种药物,多一些危害。这就是被凌峰 大夫斥为不可理喻的医疗行为英国医院撤除海若颅压监测仪的重要原因。 除了多一些浪费和多一份风险外,将疗效不肯定或未经必要验证的药物用于患者, 特别是危重患者,还涉嫌违背医德、触犯法律为了名利,将病人当试验对象 的行为。合理治疗与积极治疗、尽责治疗与尽力治疗、循证治疗与过度治疗,一 念之差!?同样是西医,差别怎么就这样大呢!? ④ 归因偏向从个例经验中得出和从中医思想里悟出整体自洽医学理 论。海若的恢复不是用了什么新药,也和高精尖的仪器无关,而是一种新的 医疗理念。整体自洽医学理论的要点:人体是一个具有强有力的调节能力以 维持生命的内稳定自组织系统,任何医疗手段都是通过干预这个自组织系统对疾 病起作用的; 整体自洽理念,就是医生的干预与机体内稳态的高度耦合,以 形成完整的自相关系统;中医针对全身情况,西医针对具体问题,在宏观和微观 的领域双管齐下,共同作用;整体自洽疗法需要打破专业界限,实行科际间的合 作。整体存在与自稳状态是事物的基本特征。从事物的基本特征推演出医疗理 念只是一种宏观的思路,任何一个治疗原则中都体现着这种思想。另外,基本特 征所具有的一般性、宽泛性或不确定性,使得演生的理论带有天然的不可证 伪性无实际价值。反过来理解:如果可以这样发现新的理论,那么科学就太 简单了。例如:我们可以提出辨证关系医疗理论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关 系的自我调节系统;这种关系的失调-紊乱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疾病;一般情 况下,机体对内的和对外的制约关系可以校正内部的失调和外部的侵害疾病 的自愈;这也是中华民族繁衍千年的根本原因: 。术者一思考,学者就发 毛,上帝就发笑。 ⑤ 力挺中医言论中的錧仔思维。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子孙繁衍靠的是谁? 不是靠咱老祖宗的中医吗?那么它既然这么多年的实践中间,它能够存下来,那 就是因为它的经验,它的积累,它的有效性,如果它没有效它早就自生自灭了。 这(中医)是中国人的特产,中国人为之骄傲的瑰宝,为什么要妄自菲薄, 。对于病人来说,只要(中医)对病人的整体有好处的话,为什么我们要拒 绝(中医)一方呢?她还列举自己类风湿关节炎和失声(声带炎)进行中药和 针灸治疗有效的亲身体验,说明中医(药)有用。这些言论显示,凌峰作为脑外 专家支持中医,主要源(缘)于她的朴实的和典型的术者思维有效、有用、 有好处的,就是科学的与她的专业背景没有直接关系,她也没有提出任何新 的理论和证据。另外,从其言论的内容、依据和术语,可以推测:她可能仅仅具 有极为朴素的理念和极其精专狭隘的知识;可能较为缺乏哲学、社会学、经济学 和概率论、统计学等学科的宏观、群体和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可能几乎没有理解 和体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两岸三地关系和中西文化冲突,使得一件普通的创伤救治问题,转化为国家 政治与民族感情交织缠绕的敏感事件,佐以当事媒体的本能性煽情和描画, 刘海若救治事件不成为戏剧都难!好在不论结果如何,我方总是赢家。有幸 的是,海若出现了近乎最佳的结果。奇迹!神医!圣医!大医! 打住,不对呀? 哦,结局不错,有情有景, 。 对了,还缺点,得点,,绝技和高招! 安宫牛黄丸?咱院没有。外买呀!都是些赝品。 鱼腥草注射剂?已被叫停了。 针灸?谁信呢?人筛子似的。 和气健胃散?鼻子嘴巴都灌烂了! 大蒜水?不行,当时还用了西药。 香油,一通百通!通的是 。 怎么尽是中药呢?这可是咱的长项啊! 唉!!整个就是扶不起来! ,想起来了!咱爷爷的奶奶的,传下一折秘籍。宝贝似的,让咱爸学, 楞是不懂。 叫啥来着? 什么来 ?《整体制巧思维》! NO。必须中西结合,就叫《中西整体巧治理论》。 OK !!! 你,太有才了! 真可谓: 时世造英雄,不雄也难; Science映神坛,非蔫才怪! 3.2 其他 实际上,《新丝语》中立此存照和不良记者中的许多人物,酷似錧 仔。不信?映照一下! (原载XYS20070624)
个人分类: 术者激越综合征|1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