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尝试与错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习漫谈(87):学会聪明地犯错误
热度 9 sqdai 2013-2-27 16:03
应该培养犯错的习惯。 应该寻求犯大错的机会。 犯错是进步之母。 应该学会聪明地犯错误。 读了这些话,你会问:怎么啦,脑子进水了?何来这些奇谈怪论?我要申明:前三句话的原创不是我,是一位 “ 大家 ” ,只有第四句话是本人的 “ 续貂 ” 。谓予不信?就拿出我的看家本领,大段引述原文如下: “ 犯错是进步之母 。当然,有时候是绝对不能犯错的,问问任何外科医生或飞机师就知道了。但是,人总是比较不认同 ‘ 有时候犯错正是成功的秘诀 ’ 这种想法。我所想的不只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这个俗谚鼓励人对冒险抱持正面的态度,但它没有指出不只冒着犯错的险而且还实地去犯错所带来的好处。我要说的是,不但不要逃避错误,而且你 应该培养犯错的习惯 。不要在犯错时用否定的态度逃避错误,你应当成为自己错误的鉴赏家,把它们当艺术品般在内心反复把玩,某方面来说,它们的确是艺术品。只要在可以弥补的范围内,你都 应该寻求犯大错的机会。 ” 这番话出自世界知名的哲学家、畅销书作家丹尼特( Daniel C. Dennett )的笔下,是一篇题为 “ 犯错是进步之母 ” 的文章的开场白,该文载于科普文集《庖丁解牛-科学家的思考艺术 I 》,这是我此次来香港买到第一本好书。书呆子到哪里都要“淘书”,到城大第二天就进了设在校内的商务印书馆售书点,看到《庖丁解牛》一书的广告,却在店里遍寻不着,营业员告诉我此书已售罄,答应为我到总部去取。不久,书就到了我的手里,我用一周业余时间将其大致读完,获益匪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几篇文章,丹尼特的这篇是其中之一。 先说说这本书,是一本译著。原著是 How Things Are: Science Tool Kit for the Mind, Orient Longman Ltd., 1982. 编者是知名作家(尖锋网网主) John Brockman 和他的妻子 Katinka Matson 。原书收了 34 篇文章,商务印书馆将译述分成两册出版,列入“通识丛书”。对此书的介绍是:“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房间,里面全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你可以对他们各提一个问题,他们的回答就是一次科学思想的示范。这本书就如那一个房间,收录的文章都是出自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各自就一个基本问题贡献一篇短而精彩的文章,深入浅出地阐明一个重要的观念、基本概念。大师提供最有效的思想工具,助你化解思考的盲点。 ”看来此言非虚。 扯远了。回到本题。哲学家丹尼特在《犯错是进步之母》一文中阐明了如下观点: —— 错误是学习的良机 。从某种意义下说来,错误是学习某些全新事物的唯一机会。生物进化是巨大无情的尝试与错误( trial and error )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些错误,尝试就无法起任何作用。可不是吗?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从少不更事起,就不断犯错,蹒跚学步时摔了多少跟头?牙牙学语时说了多少错话?就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小孩学会了走路、说话?说得大一点,战胜了多少有害的基因突变后人类才进化到今天。 人类的优势在于对错误有这样的基本反应:“错了,决不再犯了。”也就是说,天择的反应是有机会复制错误前就将其消灭。行为学中将这种选择力称为负增长( negative reinforcement )。这样,人们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不断改错。比方说,小孩把“公公”叫成“东东”,大人不断纠正之,就改过来了。 —— 少犯错的简单方法:善于猜测 。文中指出,猜测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方法。学习长数除法时,就得猜除数,猜得准,成功率就高;航船水手在茫茫大海中人工定位也靠初始猜测。猜测得好,定位就快;猜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有完整的信息,就可对此修正。当然,越复杂的问题越难分析,人工智能学中称这类问题为 credit assignment 。 —— 聪明地犯错的方法:架上安全网 。作者告诉我们,解决上述问题的技巧是把错误的机会分成某种金字塔结构的阶层,在每一步都架上安全网。循序渐进,不要弄乱运作好的部分,然后伺机冒险。也就是说, 好好计划,让你在每一步都可以检查错误并且采取补救措施 。然后你就可以大胆去执行,做好准备去接受机会渺茫的成功并得体地处理可能的失败。 我读此文,收获最大之处就在这里。过去,我在指导研究生时,经常遇到他们因演绎不出结果和调不通程序而愁眉不展。我就让他们步步为营,把自己每个脚步记下来,就容易发现错在何处。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为可能犯的错误做好计划,安上安全网。这样,对付错误时更能方寸不乱了。 —— 坦然面对错误,与大家分享尝试与错误经验史 。作者说,他认识很多杰出的研究人员,他们宁愿绕远路也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实在要不得。正确的态度是:把犯错看作常态,设法知道何时和如何犯错,并去纠错,还要与大家分享犯错 - 纠错过程。 作者告诫人们: 首先不要隐藏错误。如果你隐藏它们,你可能 ……赚得自己的名声,但这只是暂时的解法,错误会在未来继续纠缠你。其次,犯了错,学习不要否定自己,也不要试图遗忘它们。人类面对错误的自然反应是困窘与生气,你必须努力克服这些情绪上的反应。试着培养品味自己错误的怪习,又为找出让你误入歧途的异变而欣喜。然后,一旦你完全吸收了犯错带来的好处,你就可以开心地忘却错误,迈向下一个良机。 真是金玉良言啊! 最后,把此文的结束语抄下来,与大家分享: 你的一生将会犯下许多错误,除非真的风平浪静,否则某些错误将会对你与他人造成伤害。有些善加利用错误的方法,只要你从伤害性相对小的错误中学习愈多,就愈不会犯下类似的严重错误。 写于 2013 年 2 月 27 日 参考资料 1 、布洛克曼、马逊, 庖丁解牛-科学家的思考艺术 I ,商务印书馆, 2007 。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9369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