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共同体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共同体

相关日志

科技发展的“进化论”
liweike 2014-9-4 11:29
对进化论做一个简单描述:生物体系首先发生基因突变,突变的基因进行遗传,在物竞天择中,适应的基因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 科学技术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所有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点上看,相当于一次次的“基因突变”,在同类技术的竞争中,与社会发展的需求选择下,有些创新被科学共同体所接受,被传播,被继承发展,有些创新结果会被搁置,被淘汰,被抛弃。
个人分类: 科学哲思|2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弥天大谎(骗局)为什么可以盛行?
热度 5 jmluo0922 2014-3-17 11:28
1、采用欺骗的手法,让大众信以为真,包括某些领导和专家; 2、将一些人,包括相关领导、专家和媒体,变成利益共同体中的成员,荣辱与共; 3、当骗局被揭穿,死不认账,采用各种手段分散和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4、此时,利益相关的领导和专家决不会承认自己的无知。如果承认了,自己的仕途或学术生涯会立即断送,因此即使明知是错误的,也会出来为其辩解和圆场,继续用新错误来掩盖原有的错误。 5、事态会变得复杂而混乱,始作俑者因此而获得机会继续生存。 这就是弥天大谎(骗局)的基本特征,并产生长期严重后果的深层原因。整个过程中,除始作俑者外,最初所有人都是受害者,但之后,受益和受害者会产生分化。 注:以上分析也适用于科学和学术事件。
个人分类: 杂谈|3311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我相信转基因科研共同体
热度 13 liuxuxia126 2013-11-13 08:52
经过严格试验经过批准的转基因技术应用,我以为是安全的。 反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对整个转基因科研共同体的怀疑。如果说对推广应用转基因企业的动机怀疑,我还可以理解,因为企业成立的目的是其盈利性。但科研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是相对独立和中立的机构,在中国属于事业单位。因为其经费来源不限于企业,这就决定了其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我们可以怀疑一部分进行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科学家可能被大公司收买,但如果怀疑所有的科学家都被公司收买,那就等于怀疑一切:今天被怀疑的是转基因科研共同体,明天就可能是其他的科研共同体,任何新技术的研发都遇到这样被整体否定的过程,那么科研就难以为科技创新和进步提供保障了。 把对个别教授的不端行为的抗议和不满强加给所有的教授,于是教授就被称为“叫兽”。把对个别医生的不满行为强加给所有的医生,于是医生从“天使”,变成了“魔鬼”。 我不相信所有的转基因科研工作者都有不负责任地将对人们有害的成果推进产业化的动机。如果支持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是该领域科学家的整体,我如果继续反对,我会想想,是不是我错了?而不是怀疑所有人都在撒谎欺骗我。 我对于不懂的知识,我会去认真找来资料阅读学习。而不再像个小学生一样,提出“十万个为什么”。在信息交流比以前好许多的年代,只要愿意,我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 有人会说:转基因科研共同体因为有利益,所以才支持转基因。哪个科研共同体对推进的该领域的技术没有利益?你支持或反对的某件事的时候有没有利益?任何时候,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无论是国家还是国际组织,在支持或反对某个事项时,都是利益衡量利益选择的结果。不可能存在只对自己有利而对别人无利的决定。 人的认识的有局限的。 但人的认识的局限性是可以克服的:有时候要学会转身,也许答案和真相就是那里。可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适时转身呢?
个人分类: 转基因相关|3353 次阅读|35 个评论
清华动保讲座:从动物科幻小说到“新想象的共同体”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3-10-25 17:36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资助学术项目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第24讲 主讲人:吴岩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主 题: 从动物科幻小说到“新想象的共同体” 主持人: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时 间:2013年11月3日下午3点 地 址:清华大学新斋346(万人食堂南、图书馆北) 网络直播:CYAPA动保大讲堂 网络QQ群218515553 QT语音直播2917150 主办机构: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北京市哲学会 动保网( www.dongbaowang.org ) 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 绿野方舟 中国青年动保联盟 内容简介:安德森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讨论了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想象作用。受这种思维方式启发,讲演者认为,当前动物保护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是建立“覆盖整个生物范围的想象共同体”意识。有趣的是,在过去的 100 多年中科幻小说已经为这种意识的建立进行了尝试。讲座将分析这些尝试中的几个案例,并对未来进行若干展望。 讲演者简介: 吴岩,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有《科幻文学论纲》、《科幻应该这样读》、《科幻六讲》 ( 即将出版 ) 等。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357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共同体与研究
热度 1 kepusuowdp 2013-3-29 14:34
今年是Jcom(JournalofScienceCommunication)十一周年,近期,Jcom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纪念这个时刻。其中一些文章不乏一些发人深省的思考。因而本人计划于近期试译其中几篇。也请各位多提意见和建议。 摘要: Jcom 期刊十一岁了,这是值得庆祝的事情。这本杂志是一个“贫民英雄”,在这里我们可以观察到科学传播( SC )的地理边界以及制度边界是如何拓展开来的。作为一本开放存储的出版物, Jcom 在对研究成果向人们广泛地传播及其可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满足了拉丁美洲那些无力支付费用来获取国际科学期刊的国家的需求。同时这本期刊对于强化科学传播的领域发挥了自己的贡献。展望未来, Jcom 可以就科学传播的理论视角开展一些全球性的研讨,并可以发行特刊来阐述不同区域的语境(印度和东亚,拉美,非洲,或者是东欧)。同时还可以就科学传播与社会理论方面刊载一些论文,出版特刊或者专门研讨。 时间如白驹过隙,以至于我们无法对一些事情进行回顾和总结。 Jcom 已经十一岁了,这当然是值得庆祝的时刻。这本期刊见证并记录了影响当代科学传播的各种趋势。 Jcom 是一个平台,在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传播这个领域是如何跨越了地理边界和制度边界。其发展水平表明这是一个正在巩固且寻求自身身份的学术领域。我认为 Jcom 强化了建构一个“共同身份”(近期发布的《科学的气质》( ScientificTemper )也应该属于这个类型)所需的渠道。它促进了全球不同地方有关科学传播和公众理解科学( PUS )的大量智力成果的积累。 该期刊以及科学传播这个领域都应该在实践的重构以及科学的制度价值以及认知价值下进行考量。科学传播与科学相伴而生。所以,科学中的转换也意味着实践的重构以及科学传播的价值。然而,科学传播的新模型不仅影响科学机构,而且影响大众传媒,企业和私营部门,非盈利组织以及有组织的市民团体。我们的研究领域更应该关注于勾勒和建构一个理论框架以更好地阐释新的趋势以及解释不同情境下的科学传播实践。我的意思是说,在不否认基于共同价值而存在的“全球科学传播”的前提下,科学传播也可以被阐释为社会科技体系中的一个相依函数。因而,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可能会存在着一些不同。一方面,考虑一下在以创新和经济为导向的社会科技体系框架中的科学传播。另一方面,考虑一下同一科学传播实践在不同学术环境和不同传统中的问题。在中国,美国,德国,哥伦比亚或者阿根廷和巴西,科学传播在特定的境况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无论如何,这只是一个假设,即需要对可获得的文献进行对比的实证研究,或者至少进行元分析。 Jcom 可以就这些理论和实验的挑战开展一次全球性的辩论。也可以就全球的科学传播发行特刊:印度和东亚是什么情况?拉美或者非洲如何?以及东欧又如何? 但是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科学传播是一个新且异质性的领域,在很多时候它依赖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这是使得科学传播领域变得十分有趣和刺激的一种好事。它促进了大量的对传播和公众理解科学开展的实证研究的扩散。在这个领域有众多的期刊,大量出版的图书,而且每年还定期举办国际性的会议。无论如何,我经常认为实证经验,或者说是理论假设,比分析更加符合规范。这对于它本身来说不是个坏事(虽然布尔迪厄使得我们清晰地意识到要注意这种程序的后果)。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学术领域的自主权需要通过模型,概念,实证指标或者分类学来加强理论视角以帮助研究去理解复杂的社会现实。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科学传播这个领域应该和大众传媒理论,文化研究以及传播的社会学加强联系。如此一来,我们将会遇到一些老的但且必要的社会理论方面的争论。在此仅提一例:如何阐释机构和结构之间的连接?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圆满地描述个体实践?(比如,为什么科学家群体或者个体要向社会开展传播活动?);同时,结构条件如何促进或者阻碍个体机构(比如,组织化的项目或者激励措施对传播实践的效果)。我觉得 Jcom 可以就科学传播与社会理论的重要性开展征文,发行特刊或者展开讨论。 我不想在没有对这五年来 Jcom 编辑们的辛勤工作给予表扬之前就结束本文。一本开放存储的期刊意味着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有关开放存储的争论正如火如荼的时候,我想说 Jcom 在对研究成果向人们广泛地传播及其可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于发展中的世界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对于拉丁美洲那些国家的很多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来说,几乎没有途径(或者说存在着诸多困难)通过付费的方式获取国际上科学期刊出版的论文。这对于一个新兴的领域尤其适用,因为很多时候研究人员缺乏足够的制度支持。 弹指一挥间的十一年也只是一个开始。但是这确实一个值得期待的开始。研究人员还将一如既往地想 Jcom 投递论文,因为该期刊已经成为了我们共有传统的一部分。生日快乐 Jcom ! (C.Polino,Communityandresearch,JCOM12(01)(2013)C07.) 原文地址: http://jcom.sissa.it/archive/12/01/JCOM1201%282013%29C07/
265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朴素公民VS官僚化的宣传家
skythc 2013-2-2 12:45
让我们重温米塞斯的《官僚体制》吧,他让我们知道那些各行各业所谓专家甚至著名科学家的危险所在,最近的例子显然就是袁隆平要求立法禁止浪费。专业科学人士很多时候甚至是反革命的,原因在于很多人的科学素养实际上不过关的,因为要掌握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并不容易。错误归因甚至倒果为因太常见了。 普及经济研究的目的,不是让大家都成为经济学家,它的目的是为公民在共同体生活中履行公民职责提供装备。 资本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对抗,其结果维系着文明的命运——它不是由内战和革命决定的,它是一场观念之战,公共舆论决定着胜败。 不管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只要人们为了讨论他们的城市、国家或民族的任何事务而聚集到一起,公共舆论便会处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不管眼下的话题多么微不足道。公共舆论受到买卖双方,雇员和雇主,债权人和债务人交往中言行的影响。公共舆论是在无数代表团体、委员会、协会和俱乐部的争论中形成的,是由编辑以及读者给编辑的信函形成的,是由律师的辩护和法官的意见形成的。 在这些讨论中,专业人士享有相对于门外汉的优势。命运总是偏爱做事专一的人。他们虽然未必是职业专家,有时也确实不比业余爱好者更聪明,但他们受益于专业化。他们的训练和辩论技巧更出色,他们面对的是闲散的头脑和躯体,在日以继夜的工作之后,也不会像业余爱好者那样疲倦。 如今,几乎所有这些专业人士都是官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热情支持者。首先是政府和政党宣传部门中为数众多的雇员,还有各种教育机构的教师,他们求知心切,把官僚主义和社会主义激进观点的陈述,视为科学完美的标志。还有“进步”报刊的编辑和撰稿人,工会的领袖和组织者。最后是那些无所事事却又野心勃勃的人,他们很想通过表达激进观点,出现在报刊头条上。普通的商人,律师或工薪阶层难以和他们比拼。 门外汉也可以成功的证明自己的观点,但这无济于事。因为那些披着官府的威严或专家外衣的对手会回敬他们说:“这种绅士推理的神话,早就被著名的德国教授梅耶,缪勒和施密特戳穿了。只有白痴才会继续迷恋这种毫无用处的过时观点。”听众拿专家的话当圣旨,门外汉的话在他们眼里是靠不住的。而且门外汉也不知道如何作答,他从未听说过这些德国教授的大名,所以他也不知道,他们的著作不过是些欺世盗名之作,满纸废话,根本无法回应他提出的问题。门外汉将来有可能会明白这一点,但毫无用处,他已经被当场击倒。 门外汉也能聪明的证明有些提议行不通,但专业人士反驳说:“这位先生如此无知,居然不知道这种方案在社会主义的瑞典和红色维也纳颇为成功。”我们的门外汉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怎么会知道,那些关于瑞典和维也纳的翻译著作,是一些严重歪曲事实的宣传品呢?他没有机会从原始资料中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 当然,这些专业人士的辩护达到高潮时,总会提到苏联这个工人和农民的天堂。近30年来,只有共产主义者和同志式的游客获准进入苏联。他们的报道不加批判的为苏联大唱赞歌,其中一些人极不诚实,另一些人天真轻信得像个孩子。有些游客在俄国放弃了他们的亲苏倾向,回国后发表了直率的报道,可是专业人士把这些著作的作者称为“法西斯主义者”,便把他们轻易的打发了。 必须做的事情是,让公民领袖有能力对付这些官僚化和社会化的专业吹鼓手。仅凭表达愤怒,以怀旧的心态赞扬昔日的美好岁月是无法阻止官僚化趋势的。在我们的一些同代人眼里,这些旧时光并不像怀念者看起来那样美好。但那些岁月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与不受管制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固有的改进趋势联系在一起,它不相信政府就是上帝。这才是它的荣耀所在。 普通公民不愿意严肃的关心经济问题,其严重后果就是他随时准备接受妥协方案。他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冲突,视为两个集团——劳动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他以为)两个集团在争执中都主张自己得到一切。既然他不打算评价双方观点的优劣,所以他自然会认为,公平的办法就是通过善意的安排结束争执:提出主张的双方各得到其主张的一部分。政府干预工商业的方案由此得到了承认:既不应该有彻底的资本主义,也不应该有彻底的社会主义,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东西,一条中间道路。 这些“第三条道路”的支持者宣称,真正无害的是由政府调节和组织工商业活动的资本主义。而且不应该把这种政府干预等同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干预仅限于消除资本主义特别不好的弊端,不会彻底压制企业家的活动。这将带来一种秩序,据说它离彻底的资本主义和纯粹的社会主义一样远,它保留了两种制度各自的优点,又避免了他们的缺陷。今天,除了无条件全面赞成社会主义的人,几乎都支持这种干预主义体制。如今,几乎没有人反对政府对价格、工资水平、利率和利润的任何形式的干预,也没有人敢表明,资本主义和自由企业才是唯一可行的制度,有益于整个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 然而,这种中间方案的支持者的理由荒谬绝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不是两个党派为争夺社会红利而进行的斗争。用这种方式看问题,无异于全盘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另一些社会主义者的信条。社会主义者不承认任何阶级或团体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都比在社会主义下生活得更好,他们说“工人在社会主义国家将会生活得更好,所以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工人的虐待”(即使这已经被事实一再证明是错误的)。在消除围绕社会经济组织问题的巨大历史冲突时,不能把这种冲突当成两个商人的讨价还价,不能用隔离双方的方式解决问题。 经济干预主义是不攻自破的政策,它所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这些措施导致的后果——即使从支持者本人的角度看——比它们想要改变的既往状态更不足取。大量希望挣到工资的人年复一年的失业,垄断、经济危机、经济民族主义和战争,都是政府干预工商业活动的必然结果。这些被社会主义者用来谴责资本主义的罪恶,恰恰就是他们主张的所谓“进步”政策的产物。给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提供反资本主义理由那些灾难,是由那些言必称“我不反对资本主义,然而如何如何”的人的观念造成的。这种人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化和官僚化的领路人,是他们的无知导致了灾祸。 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文明的基本特征,没有他们,物质繁荣和知识进步是不可能的。由科学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组成的亲密团体的存在,正像专业人士的存在一样,是劳动分工的产物。专攻经济学的人,是和其他专家一样的专家,经济科学未来的进步,是专注于这项任务的人所取得的成就。 但是,如果公民把经济研究留给专业人士,使其成为他们独享的领域,却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既然当今政治中的主要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这种放任态度无异于公民彻底放弃专家能提供的好处。选民或议员要是遇上有关防止畜病或建造办公楼的问题,他们可以把细节留给专家去讨论,这些兽医学或工程学问题,不会影响基本的社会和政治生活,它们固然重要,却不是第一位和生死攸关的问题。可是,假如不但群众,甚至他们选出的大部分代表也说:“这些货币问题只有专家才懂,我们不懂也没有兴趣研究;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只能信赖专家。”那么我们的代表其实是把主权拱手让给了专家——而专家总会胜过他们,官僚制度在阔步前进。 质朴的公民抱怨说,官僚是在越权。他们错了:是他们自己和他们的代表放弃了他们的主权,是他们对基本问题的无知,才导致专家凌驾一切。立法机关的所有技术和法律细节,可以也必须留给专家,但是对于基本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政策的原则,如果甚至共同体中的杰出公民和知识分子都无法形成自己的看法,民主就将变得举步维艰。假如公民处在官僚式专家的霸权之下,社会就将分裂为两个等级:作为婆罗门的统治专家和容易受骗的公民。专制主义就会出现,无论宪法和法律条文是什么。 民主意味着自决。如果人民过于冷淡,不想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根本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得出独立的判断,他们如何自决自己的事务呢?民主不是可以坐享其成的产品,相反,它是在一座必须发奋努力日夜守护和不断争夺的宝库。
13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后常态科学挑战需扩展同行共同体
热度 9 Wuyishan 2012-12-27 06:33
(我曾写过关于“后常态科学”的一篇博文,承蒙《学习时报》编辑的青睐,要我将那篇博文扩充、修改为适合发表的文章,遂有下文。) 后常态科学挑战需扩展同行共同体 学习时报 2012 年 12 月 24 日 武夷山   西方学界很喜欢用 post 这个前缀来组词。比如,有工业化,就有后工业化,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尔贝尔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人们的观念和认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学史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 1962 )中提出了“常态科学”的概念。“后常态科学”概念最早是由阿根廷数学家 S.O. 封托维茨和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 J.R. 拉维茨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共同提出的。其简单含义是,科学不再以“常态”方式运行。后常态科学与英文中的三 C 相联系,即复杂性( complexity )、混沌性( chaos )与 矛 盾 性( contradiction )。    JamesJ.kay ( 1954 — 2004 )生前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教授,他因采用热力学概念和方法来分析生态系统而享誉国际学界。他对“后常态科学”这个概念的解释是:后常态科学指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此时人们对有关问题的知识差距与认识差距非常大,只有通过科学革命才能解决。既然如此,在下一次科学革命尚未发生之际,人们没有必要抹杀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角,不管这些视角是基于科学的还是其他性质的,而应该将多重视角都纳入解决问题过程。   拉维茨与封托维茨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共同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说,后常态科学时代的决策有如下特征:“每当出现了与科学相关的政策议题,我们都会发现:有关事实是不确定的;复杂性成为常态;价值观念备受争议;决策牵扯的利益格局( stakes )较复杂;决策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很紧迫;存在着人为风险失控的现实危险。”   他们认为,非常态科学不过是专家们(如外科医生、高级工程师等)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窘境的延伸。这里的窘境指的是:制定至关重要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并未被他们充分掌握。这些专家的工作都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因此,说起来他们应该讲究准确性、把握性,但事实上他们总是要处理不确定性,而他们一旦失误,就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   正因为如此,他们倡导建立扩展的“同行共同体”。过去的同行,指的是专家同行;这里的同行,则要包括所有受到某一争端议题之影响且愿意参与相关对话与讨论的所有人群。这些人将带着“扩展的事实”来参与讨论,扩展知识既包括与正式科技知识有差异的本地知识,还包括原本未打算发表的资料,如泄露出来的官方情报。他俩认为,为了确保有关过程与产品的质量,这样的扩展共同体与扩展事实都是不可或缺的。   他俩针对 20 世纪 90 年代的自然科学所说的话,现在对于其他学科或领域几乎也都成立。遗憾的是,迄今我们的很多决策者还完全没有建立“扩展的同行共同体”的意识。一遇到争论,他们往往就只听专家的意见。而由于利益牵扯(客观因素)和处在每一历史阶段的人们都难以摆脱的认识局限性(主观因素),对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相关议题,完全依赖专家的意见来制定决策是相当危险的。
个人分类: 鼓与呼|5569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学与工业文明的精神
benlion 2012-12-24 10:18
- 人格独立与群体协作精神 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信仰的传统有关,儒(仕途)释(出家)道(隐居)都是非社区型传统和家族型祠庙,中国未从有过社会型宗教或信仰,有过也就是一个时期的共产主义信仰,当今社会各类信仰更是极为纷杂,还西方宗教和文化在比较早期就走向协作型、公共社会型的信仰和传统。 协作或群体合作精神应该是国民最缺乏的文化因素,相反在思维方面却最缺乏的是精细化和分析、个体独立精神;这两者是社会型的重要方面 - 比如,科学和学术研究共同体精神和创新精神就是建立在个性独立和群体协作的基础上,走向现代社会和创新型发达社会,必须建立起这样的文化精神。 另外, 我们的教育、研究和工业体系中缺乏的是技术学(technology),这是一种学问,不是一种技巧、技能(体能肢体训练),在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技术(比如转基因技术),在工程是实现新功能的技术(比如纳米加工技术),过多的是知识(比如方程式、书本知识的记忆)教育和技能(比如驾驶汽车、仪器和菜单操作)教育,在艺术领域也是更多如同体育的训练和模仿能力训练,缺乏的是新思维、新哲学理念的创新风格和表现方法的培养 - 技能型、操作型和知识型,不同于创新型、发明型和设计型。 技术(technology)是科学抑或是工程的技术?设计是工程抑或是艺术的美学? 功能的设计是一种美学原理,实现工程的方法在于技术,而技术的发明是一个操作程序的逻辑设计,逻辑、伦理和美学属于哲学思维的范畴;因此,需要的是思维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
个人分类: 体制|17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期刊体制改革动态的再评析
热度 9 zhaodl 2012-9-18 22:16
 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政策公布以后,强烈的反弹以后主管部门的回应,使大家的心安了下来!政策倒退论论——认为改革政策在抵制声中出现了让步;改革无理论——认为改革政策本来就是胡来和妄为,毫无道理;政策个人论——认为政策是人定的,秘书出事了、个人要下台了,机构要合并了,所以政策就会被搁置。等等,大有一种防守成功的胜利感。这种胜利感来源于副署长的表态:条件成熟的改革,条件不成熟的不一定要硬性并转。对此,我倒有另外的理解。   (1)期刊出版体制改革是否有必要?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现在的期刊的主要工作是“编辑出版”,而现实中的出版——复制和发行占有多大的比例?是否需要加强版的职能?我认为,整体上来讲,我们的期刊没有出版只是编辑,编辑和出版的匹配,严重不成比例。我们的编辑部做的许多工作是“学术共同体”的工作,复制是印刷厂和数字出版商代理了,发行是有邮局代理了。如果说做的最多的与出版关系密切的是文字加工和校对工作。而这些与出版工作相关的工作,在真正的出版商那里是微乎其微的,十分不重要的。反倒是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做量单位、符号和的地得的使用。真正地学术期刊出版应该做的学术评价和组稿约稿工作做的并不多,真正的出版活动的重要内容——传播和营销却没有人重视。如果我们的在这种出版组织模式不改变,是否有利于出版业实力提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改革就是一种客观需要,而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因为领导的变动而发生方向性的变化,方式方法调整那是一种正常的过程。   (2)期刊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一个基于期刊的局部行为,而是社会大背景下的一个动作。首先是WTO的要求,和国际出版业竞争的需要;其次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国际经济和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聚焦到了文化产业,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寄希望与文化产业,因此国家的大量投资准备投入,而出版产业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承接这种投入?上个世纪末,投资在教育,大学的扩招为经济的复苏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现在的大学毛入学率接近发达国家,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了;本世纪前十年,资金大量投入基础建设,楼房、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等,仅仅是08年就是四万亿,经济师发展了,条件改善了,但也带来了通货膨胀,不能在投入了;现在,似乎就只有文化创意产业了,这几年的结果也看到了一些成效——文化院团改制,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结果发生,反倒是活了起来;出版体制改革也已经接近尾声,出版社和报社的改革也在深化。现在只剩下期刊出版体制这一块了,是否是可能例外?改,自然会分得更多的公共资源,承担更多的社会项目,不改就是维持现状。   如果基本认同以上分析,那么就不是改还是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的问题。所以,副署长开的“可以不改”的口子,对于学术期刊是否是福音,值得思虑。原来的办法激进,现在又退缩,似乎是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也就是对方向认识模糊。矫枉过正和固步自封同样是贻害无穷。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619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关于期刊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
热度 5 zhaodl 2012-8-31 12:29
关于期刊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
  前天,将计划去重庆报告的问题,列了一个提纲,提出了五个问题。本来希望与大家一起回答,看来只有我自己回答了。我昨天展开,试图自己回答,也开始整理幻灯,越来越清晰了。今天上午,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电话采访的过程中,我感觉阐述的比较完整。看他在最后的稿件中能体现多少吧。我现在简单列出几个观点,与大家分享,其他留待重庆临场发挥。自我认为:方向和思路更加清晰了。我又说这话——应该会是这样一个方向。   第一个观点:《改革办法》改革的是出版体制,是编辑部体制或者叫编辑部出版体制,而不是编辑部。编辑部具有出版职能,还有学术职能。《办法》并没有涉及也不会越权涉及学术职能。学术职能是学术共同体的范围,或者说是主办单位可以“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观点,学术期刊出版的学术是什么?不是学术活动本身,而是学术活动的延伸——学术评价和学术评价组织。这里边的关键问题是评价的决定权归属问题或者说是“把门人”是谁,在哪? 学术出版=内容(学术+出版)=主体(学术共同体+出版单位)。   第三个观点,不愁吃穿的以学术图名者,与没有生存压力或有长远投资意识的以学术谋利者,那个更加“体贴、呵护”学术?都应该是学术的守护者,不管是为名还是为利,只有维护了学术,才能实现名利的最大化和长久化。但是,如果走向极端,为名者浮躁、为利者求生存,那么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都会背离学术。所以,结论是:出版商不是能不能承担学术职责,而是其是否能够承担 得起 学术的成本而不影响生存。   第四个观点,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选择,不在于现实编辑的现有利益,而是如何保障学术出版的健康运转。那么,社会就应该扶持或者帮助、制约出版商,帮助出版商分担学术的成本,无非是两种途径:一个是给钱,一个是帮着干活。那么,因此就会形成多种出版的运行模式。   第五个观点,现在编辑的焦虑,一部分是对学术的担忧,担忧是对出版商的不信任和对出版的学术属性认识局限,另外一部分也许是对现状打破的恐惧,想象的危险所致。但是,现实生存的法则是“适者生存”,适应就是选择,选择就是重新定位。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看清大势,调整自我,面对现实从容选择。 最后,面对改革以一首五绝概括: 五绝:无题闲吟 今天勿自忧,明日在人谋。 坐看风云起,行歌名利收。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7724 次阅读|9 个评论
“一稿多投”为何被人同情
热度 23 zhaodl 2012-8-9 15:27
“一稿多投”为何被人同情
  在喻海良老师的博客上发表的“一稿多投,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889do=blogid=600442 被加精。与我的业务有关,我就过去仔细阅读了一下。   说实在的,这种情况我们办刊的是经常见到。特别是社会科学类的,也许电子邮件使用不老练,常常是将一篇稿件群发给四五个期刊。同一篇稿件,送审到同一个审稿人手上的事情,我也碰到过。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实在是小。这些对于我们来讲,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让人委屈得是,作者常常反过来将“一稿多投”的责任归罪到我们编辑头上——期刊的审稿周期太长。的确,一些期刊的审稿周期比较长,特别是社会科学录用不录用常常是没个准。这种做法,在期刊界也是少数,拿不到台面的。   我给作者讲:期刊没用明确稿件处理期限的,你可以给编辑部定期限,超过期限你就可以另投他刊。可是,作者以期刊强势为由,表示无奈。    今天,在喻老师批一稿多投的博文中,我又看到了喻老师角色的两面性。这让我不得不思考,为什么? 喻老师在博文评论后的回复是“恩,审稿周期太长也郁闷,理解。但是,就尽量不投那样的期刊。”    让我思考:一稿多投浪费的是审稿资源!大家容忍和理解一稿多投的原因是期刊审稿时间,因此将这种学术共同体的共同利益,理解成写作与出版的矛盾。但转过来还是浪费学术共同体的资源。学术出版本身就是学术的组成部分,只是社会分工细化后编辑的角色独立了,因而也就出现对立。实际审稿还是在学术共同体之中。所以就让人纠结!   如果能够包容编辑,编辑也是为学术研究作嫁的,是将一些事务性工作从学术专家处分担出来的,审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稿专家,而不是编辑。这样的话,是否能够正常评价,相互促进。审稿速度,期刊品牌影响越大,审稿人越重视,我不说审稿人势力,但审稿人也需需要在期刊上发稿——这就是作者和审者的角色互换。但如果期刊品牌一般的,审稿速度也就会被怠慢,甚至是没有音信。就是认真对待的审稿人,也都忙自己的事,审稿的义务也应该允许有个缓冲吧。就比方我在催促审稿专家后,专家回信:对不起,我现在正在国外,12号回国。手头还有些事情处理,是否能容许我15号返回意见?这种情况,我感激的很!我十分感激审稿专家对带审稿的态度。审稿已经拖了半个月,再让出一周,应该不应该?否则我另找审稿人还要给出20天的时间。   学术会议还没有编辑角色独立,所以就让人同情!而一旦学术会议论文的组织工作独立——如同会议公司一样专业化。那时,一稿多投,会不会一样得到学术共同体的理解和包容! 我做编辑十八年,被人尊重过,也别人委屈过。尽管是为人作嫁,也提高了自我。在期刊体制改革的形势下,我在想:我是为什么而做?以后转企改制后,我想应该明确“是为了企业的利润而为学术服务”,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单纯——拿工资尽义务。那时,在受到这样的误解,我不会感到再委屈,因为我是为了挣钱!现在,不将我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一员,我不知道是为谁而辛苦。 目前,请不要以审稿时间长为由向我刊一稿两投。我是规定4个月之内必须给出录用或不录用的结论,所以常常催促审稿人,平均是2.5个月就决定。但我不能要求编辑保证100%,所以又限定一年内必须发表出来。这样无论是作者原因,还是审者原因或者是编辑的原因,编辑在取得作者的谅解后,在后续的编辑加工中抢回时间。编辑加工是编辑给我找不到理由开脱的。刚才录用了2篇,一篇快到期了,一篇就比较快。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14574 次阅读|42 个评论
[转载]“软法与共同体构建”论坛征稿启事
freedom110110 2012-8-3 10:41
征稿启事 第三届东亚法律与社会国际研讨会 构建东亚社会法律共同体:理论视野与实践挑战 之 “软法与共同体构建”论坛 时间:2013年3月22-23日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第三届东亚法与社会国际研讨会将于2013年3月22至23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由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主办,并由法社会学协会(LSA)东亚法与社会合作研究网络(CRN-EALS)组织协办。今年会议的主题是“构建东亚社会法律共同体:理论视野与实践挑战”。 在社会秩序与共同体的建设方面,除了基本上以国家强制为保障的硬法外,尚有大量不属于传统法律范畴的规范在事实上发挥着作用。这些不具有法律上约束力但有着事实约束力的规范,已经获得了一个学术概念,即“软法”。软法不仅在国内治理领域非常多见,而且在全球和区域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软法调整的事项涉及私人主体之间的关系、公私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主体之间的关系,遍及国际和区域安全、环境、商事、金融、体育等许多领域。然而,如何认识软法的性质和作用,软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软法发挥作用的机制是怎样的,软法如何型塑与影响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软法与传统法律(即硬法)在秩序促成、共同体构建以及社会发展方面的各自角色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需要予以认真的研究与探索。尤其,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和推动,很有可能为软法现象和理论的发展提供良机。有鉴于此,我们在会议总的主题下,特设“软法与共同体构建”论坛,研讨东亚社会法律共同体语境下的软法问题。现诚邀您就相关主题撰文。我们建议的主题如下,但并不限于此: 1、软法的概念和形式; 2、软法的运作机制; 3、软法的效力及其基础; 4、软法的社会型塑和建构功能; 5、软法与法律多元主义; 6、软法的法理基础; 7、私法领域中的软法现象; 8、软法、公共治理与善治。 更多征稿启事信息,请关注: http://www.socio-legal.sjtu.edu.cn/Pages/Detail.aspx?id=980 或 http://www.socio-legal.sjtu.edu.cn/En/Detail.aspx?id=979 。
2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烟草院士、诺贝尔奖
热度 1 outcrop 2012-5-31 18:09
烟草院士 :当科学共同体没有话语权、决策权和良心的时候,行政手段会不可避免的干涉科学问题;这是杯具,也是无奈。 诺贝尔奖 :奖项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为获奖而获奖,是严重的本末倒置。 也许,我们现在最缺的是健康的信仰、价值观等人文的东西; 没有安全感和方向感的民族,个体很容易蝇营狗苟中去;系统如此,由不得个人。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0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科研中的合作困境问题
热度 1 kejidaobao 2012-5-25 11:31
文/李 侠 大科学时代,由于科学问题日益呈现出交叉性与高度复杂性的特点,导致科技活动在社会行为层面表现为越发紧密的科技共同体之间的合作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作的质量与效率问题就成为当下科技管理的一个亟需关注的问题,由于合作是以隐秘的关系的形式存在的,这就导致对于合作的测评比较困难,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科技管理难题,相对于科技发达国家而言,由于中国科学场域内缺少一种成熟的自律系统,再加上科技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导致科技合作的质量与效率更是处于一种极度混乱的困境状态。基于上述理解,本文尝试解决如下两个问题:科研合作发生的动力机制以及表现形式;其二,中国科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 为了更好地论述合作问题,需要先做一点背景介绍,众所周知,中国科技领域里最需要合作的地方集中体现在重大科技项目领域,这些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据笔者手头掌握的材料来看,2010年,国家安排了326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08项“863”计划课题(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告》),同年安排了124项“973”计划项目(投入约148亿元)。这些项目的投入规模即便放到世界范围内来看,也可算大项目了,然而取得的实际科研成果与社会效益却属实是乏善可陈。 这些重大项目之所以如此低效,并饱受国人诟病,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隐藏在项目背后的合作机制从申报开始就处于一种极度扭曲的状态。合作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复杂性带来的必然结果,单凭个人的单打独斗已经无法胜任,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科技难题。但是要使合作真正发挥合力作用,却是需要一些严格条件的。随着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合作发挥作用的模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在一个民主机制健全的社会里,一个有效的合作,只要基于信任机制并本着公平原则,合作机制就会正常运转。但是在一个民主机制不健全的社会里,合作就演变为极为低效的信任博弈,甚至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合作。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只谈中国社会背景下的合作问题。通常来讲,重大项目都有一个主持人(召集人)负责项目的整体框架设计,然后设置若干个子课题,以此实现项目设计初衷。在这个过程中,合作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科研团队的组建问题,一般来说,科研团队的形式根据声望的大小主要有两种:声望较小的朴素团队与声望较高的豪华团队。在一个威权社会,最有效率的合作模式则是朴素型团队,其结构是垂直的金字塔型,各子课题的负责人的声望不如项目主持人的声望,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保证了主持人与子课题负责人之间存在一个可见的声望梯度,这种声望梯度造成的压力会驱动团体保持服从的状态,一旦课题中标,各子课题的负责人囿于对主持人权威的恐惧,会比较好地执行合作规定的任务,其困境在于利益分配的不公造成合作效率损失,这也是目前中国科研环境下最有效率的合作模式。但是,朴素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当前的科技评价体制下,朴素团队在申报过程中最容易被大势力集团阻击,往往得不到项目,成为申报过程的生动陪衬。因此,以项目成功申报为目的的团队建设就进入另一种更为低效的模式,豪华科研团队。这也是当下中国科技界最为热衷的团队建设模式。豪华团队的最大看点就是阵容与各种数据非常漂亮,很有诱惑性。在功能上看,科研合作是一种没有法律强制力的松散合作,依赖于合作成员之间的自律与道德约束,如果团队阵容是一种组合型的豪华团队,就意味着团队内具有多个几乎拥有相等声望的人,因此,在团队内就无法形成有效的声望梯度差,导致整个团队从结构上处于一种平行状态,这就造成任务运行的驱动机制失灵,最后合作就演变为一种肮脏的利益分配,变相地哄抢国家资源,合作的最终结果就是一个散乱的成果拼盘,与申报的初始目标存在天壤之别。笔者曾戏言:采用当下的合作模式,绝难造出两弹一星。 豪华团队之所以容易中标,是因为这些虚假合作背后的运行机制是一种交易,豪华团队吸纳了本领域中诸多具有高声望资本的人,其本身大多拥有众多科研项目、本已没有精力和时间再参与合作研究,但是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占有更多的资源,采取了一种学术资本炼金术的策略,即出租自己的声誉资本,以此帮助申报方获得项目,然后以子课题的形式换取自己声望资本应得的利益或租金。这种合作模式,对于申报方来讲是一种双赢行为,因为通过这种利益输送,双方形成了牢固的利益联盟,同时这种利益让渡,也为今后的换票行为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豪华团队,不但容易中标,而且也便于课题结项。一个豪华团队几乎囊括了本领域的主要专家,试问还有哪个评审人敢于轻易否定或阻击拼盘项目的结题呢?这才是重大项目里合作效率低的根源所在。错误出在制度安排的扭曲与认知误区上。从这意义上说,重大项目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豪华团队,既毁掉了学术,也败坏了学术界的纯正风气。结果就是中国科技界出现了无比荒谬的景象:重大项目琳琅满目,重大成就寥寥无几,造就了无数赢家,只有国家输了。 美国政治学家乔恩·埃尔斯特曾说:当利益代替名誉的时候,当权力用来出售的时候,交往就变得不可预测和不具有合作性。在科技体制改革没有根本性变化的今天,大力缩减甚至取消那些大而无当的所谓重大项目,恰恰是对于宝贵科技资源的最好保护,同时,也是对于科技界的真正爱护。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纲领性的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让科技界干净一些、纯粹一些,把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导向真理而非利益的合作。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18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学科的现代特点及发展趋势
kejidaobao 2012-5-25 11:30
文/陈广仁 科学是一种建制、方法、思想、文化,也是一种探求自然规律的社会活动、重要的观念来源、累积的知识传统、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的创建、成长、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是科学知识体系发展的标志。 开展学科发展研究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学科的一般规律、总体特点,了解具体学科的发展历史、内在规律、影响因素,对完善学科战略布局、政策导向、发展规划,保障学科协同进步、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协2002年起编写《学科发展蓝皮书》。2006年始,中国科协建立了年度学术建设发布会制度,凝聚科技共同体的集体智慧,研究相关学科的发展态势、学术影响、重大成果、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等。至2012年,中国科协先后组织94个全国学会研究91个学科的近年进展,出版155卷系列学科发展报告。相应年度的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介绍了相关学科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纵览2006—2012年度6部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可管窥科学学科的现代特点和发展趋势。 1) 基础研究是根本。科技发展的出发点是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发展科学理论、探索发现发明,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基础知识、思想、方法。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基、知识之源。基础学科对科技体系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各学科的基础研究水平决定了学科发展的高度、广度及其原始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技史表明,引发社会经济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科技创新,越来越多来自基础科学的重要突破。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在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瓶颈问题,是学科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 2) 应用研究是关键。科技发展的落脚点是优化、美化人类生产、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现代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主导力量。当今世界,掌握先进科技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权、综合国力竞争的主导权。 科技研发具有很强的任务性、目标性、时间性。当前,国家安全、能源资源、农业生产、医药健康、环境生态、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面临大量重大、紧迫的发展课题,对学科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也赋予了重大机遇。注重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结合,围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是学科凸现价值的重要路径。 3) 社会需求是动力。学科发展的动力是学科系统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内在需求、学科之间日益交叉和融合的学术互动、经济社会快速进步和发展的外部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对科技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量。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计划、战略、目标,找准、凝练、解决重大问题,攻克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科技课题,是学科获得支持的重要方式。 4) 科学创新是正途。科学技术的重要突破、重大跨越,与新事实、规律、方法的发现及新思想、观念、理论的创新密切相关。思维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集成创新、应用创新等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且科技竞争日益成为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竞争的焦点,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科研创新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学科建设的基础。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创新密集时代,强化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研发手段等方法创新,加强开拓性、引领性、超前性的原始创新,使科技研发从跟踪向引领未来、从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学科赢得先机的正确途径。 5) 交叉综合是必然。随科技领域的延展、科学问题的深化、科学工具的丰富及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技成果的交流,分支学科、派生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横断科学、综合科学纷纷涌现,学科间不断发生交叉、渗透、汇聚、融合、集成,学科呈现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显现出结构性的整体化趋势。 学科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对象、内容及核心方法、学科语言、知识体系,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独立性、稳定性;也具有内在的演进逻辑和发展规律,体现出一定的流动性、变动性、生命力。明晰学科的对象、领域、方向,紧扣学科主旨、特色、优势,有机协调基础学科、传统学科、薄弱学科、濒危学科及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热点学科,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6) 前沿竞争是推手。科学发展中,不同时期、阶段总有一门或一组起主导作用的带头学科。带头学科的发展水平、进展速度、科学影响超前,并向其他领域传递概念、理论、方法,从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速度和水准。带头学科加速更替,构成科学增长的质的特点。着力带头学科、当采学科、前沿学科,可促进科技飞跃式发展。 学科发展会经历前科学、潜科学、新兴学科、常规学科等进程,学科前沿、重要领域的突破和进展代表着学科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正确对待科学热点及学科难点、重点、关键问题,侧重和加强学科核心领域、重要方向、战略前沿的研究,是学科抢占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7) 人才队伍是支撑。学科是具有确定的专业队伍、学术机构、专业期刊、教育体系等的科学门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遵循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加强研究、应用、发展等科技队伍的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成长、使用的体制、机制、环境,造就高质量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团队和梯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特别是,在大科学时代,科技研发的主要方式已从个体单打独斗转向团队协同攻关。汇聚智慧、群策群力、集群创新攻克重大复杂问题,落实重大工程、项目、计划,形成一批具有战略和长远眼光、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科技创新团队,是学科储备人才队伍的可靠方法。 8) 科学平台是保障。20世纪以来,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日趋深入,科学活动由“小科学”转向“大科学”,对物质基础、科技投入、仪器设备的要求更加迫切。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优化科技支撑条件是学科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科研设施、科学工程、创新体系、实验室平台建设及学科建设工程中,应更加重视提高学术交流、资源整合、科技合作的能力。学科发展中有效利用全国、全球的科技资源,并积极投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可切实促进学科的发展壮大。 9) 交流合作是活力。科学交流具有知识传播、信息共享、思想碰撞、思路激发、思维启迪、协作创新等重要作用。科学交流是科技活动的组成部分、科研生涯的生活方式、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人类知识生产力的生产方式。交流合作是学科持续发展的鲜活动力。 创新要素、科技资源全球加速流动,交流合作活动日益增强、作用日益凸显,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特征。科技问题的复杂性、科技应用的全局性、成果影响的综合性,对科技交流合作提出强烈要求。加强信息交流、人才流动、资源共享、成果转化,是学科高效发展的智举。 10) 文化环境是助剂。学科发展受研发领域、对象、范式等内在因素的制约,受科技人力、动力机制、政策氛围、资源条件等外围因素的作用,还受社会经济、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军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优秀的学科文化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影响着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学科前沿的演进,是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努力改善学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是科技界共同承担的责任。 中国科协学科发展报告为了解和研究相关学科的科学地位、总体布局、基础建设、学科产出、发展规律、学术影响、学科文化、中国特色、国际地位等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不仅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建设及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学科发展演化、科学重心转移、知识体系演进等研究工作有重大支撑作用,相关成果有待深入挖掘和研究。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6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是妥协的产物
热度 1 xuxiujiang 2012-5-22 18:19
社会是抢劫者与被抢劫者妥协的产物。抢劫者与被抢劫者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态。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推动社会变得复杂起来的基本动力。这种格局是由人善恶杂糅的两面性决定的。 人是杂食动物,兼有食肉动物的凶残和食草动物的温顺。这是人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生理基础。我们不妨用狼性和羊性来表示人所具有的这两种性格。每个人的身上都兼有狼性和羊性,只不过程度不同。风险偏好者狼性较强,风险回避者羊性较强。狼性较强的人,胆大、喜欢冒险,富有攻击性。狼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剥夺别人的生命来实现自己的生命。狼性较强的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就是损人利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坏人,他们的天性是开拓进取,抢夺别人的生存资源。羊性较强的人,胆小,总是被动地接受现实,喜欢安定的生存环境,可是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在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中容易受到侵害。胆小怕事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像羊一样向自然界索取生存资源。于是,种地就成了他们生存的基本方式。 然而,世界并不像羊性较强的人想想的那样简单。种地的人辛辛苦苦忙上半年,即使风调雨顺,也会颗粒无收。因为,当羊性较强的人把食物钟出来以后,无数双贪婪的眼睛正盯着他们的劳动成果。 农业需要社会秩序。耕种意味着产生了有产权的私有财富。这是社会的肇始,也是文明的开端。所以再西方语言体系里,文明一词就是耕种。 如果没有抢劫者,人类最多也就是一群会种地的猴子。不会发展成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关系来。抢劫者与被抢劫者的共生才把人推进到文明社会。 人类在学会了种地的同时,也学会了抢劫,随后就学会了妥协。妥协是抢劫者与被抢劫者的均衡。被抢劫者把自己中的粮食分给抢劫者一部分。抢劫者则为被抢劫者提供保护,防止其他人来抢劫。抢劫者用暴力垄断了对被抢劫者的索取权。被抢劫者的耕种才能不断进行下去。只有这样,所有的人才能都有饭吃。于是,每到秋天以后必然要发生的战争,就变成了抢劫者和被抢劫者共迎丰收的庆典。由于农业本身容易遭受供给的特点,抢劫者和被抢劫者和最终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共生生态。这个生态尽管不那么和谐,甚至有点血腥,但毕竟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一条相互补充的完整食物链,就像自然界的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关系一样。谁都离不开谁。从另一个角度看,狼与羊的结合是一种分工,抢劫者保证了被抢劫者的安全,抢劫者就有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理由,被抢劫者得到了抢劫者提供的保护,生存环境变得有秩序了,他们也愿意拿出一部分收入来供养抢劫者。于是,基本的社会框架便形成了。 抢劫者变成了牧羊人,最后演化成了政府。被抢劫者向抢劫者缴税,就成了国家里的顺民。 从竞争到权威是历史的逻辑 只有权威才能建立秩序。抢劫者的地位是不稳固的。抢劫者靠的是暴力,一旦他们实行暴力的能力丧失,他们就会失去统治者的地位。为了维持自己的通知,抢劫者就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威慑能力。抢劫者不劳而获,并且他们的生活状态远比被抢劫者优越。于是就引来了无数个狼性较强的人眼红。狼与狼竞争,促进了狼变得更加强壮。抢劫者们为了扩充实力,就会大狼吃小狼,狼与狼之间的竞争最后形成的均衡是,权力集中到某个头狼身上,形成狼群内部的等级分化。在人的社会,抢劫者就由部落头人,到称王称霸、直到进化成封建帝王。从分散的权威到统一的权威成了一个必然的过程。
287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