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增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狂犬病的科学认识和控制措施的更新-WHO狂犬病负责人为《疫苗》增刊所写前言
yanjx45 2019-11-17 06:37
狂犬病的科学认识和控制措施的更新 ---WHO 狂犬病负责人为《疫苗》增刊所写前言 今年 10 月 3 日,国际著名专业杂志《 疫苗 (Vaccine ) 》专门出版了一期有关狂犬病专题的增刊,在“ 狂犬病的科学认识和控制措施的更新 ” 的大标题下,共发表了 24 篇相关论文。 本博客近期将陆续选择其中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介绍。 昨天已发布本期增刊的 社论( Editorial ) 。 今天发布的是WHO狂犬病部门负责人和专家 Bernadette Abela-Ridder 博士为 本期增刊 所写的 前言 (Preface)。 Abela-Ridder 博士是WHO 被忽视的热带病管理署、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团队的领导人之一,分工专门负责全球的狂犬病控制工作。 狂犬病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狂犬病可以预防,但却被忽视。 据估计,每年有 59,000 人死于该病。人类 99% 的狂犬病病例是由狗引起的,其中大多数发生在非洲和亚洲。农村人口和儿童受到了不成比例的影响。 这种负担对于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为了克服狂犬病的负担,需要增加公平性,使人人都可受益于不断强化的人类和动物卫生系统,包括能及时获得可挽救生命的生物制剂。 2015 年 , WHO 等国际组织呼吁采取共同行动,制定一个到 2030 年达到由狗传播狂犬病导致的人类死亡为 0 的全球消除狂犬病目标 : 简称“ 到 2030 年实现零死亡 (Zero by 30) ” 。这一目标符合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1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 UN SDG1) ,即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 目标 3 ,确保所有人的健康生活和增进各年龄层的福祉 ; 具体目标为 : 目标 3.3 :到 2030 年 结束被忽视的热带病 ( 如狂犬病 ) 流行 ; 目标 3.8 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包括财政风险保护、获得高质量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以及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安全、有效、优质和负担得起的基本药物和疫苗。 为响应这一呼吁, WHO 及其合作伙伴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和 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 (GARC) 成立了“ 抗击狂犬病协同机构 (United Against Rabies collaboration) ”,在全球发挥领导作用,推进和增强各国预防人类狂犬病死亡的能力。我们的全球战略计划非常明确: 到 2030 年 结束由狗传播的狂犬病导致的人类死亡 (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72756/9789241513838-eng.pdf?ua=1 ) 。该计划明确要求 由国家承担主要责任,通过支持制定国家狂犬病消灭计划、提升能力水平和强化卫生系统以覆盖高危人群 。对下列领域的投入将确保该计划的成功 : (1) 提高社会各阶层对狂犬病的认知 ; (2) 犬类疫苗接种运动和群体管理 ; (3) 为暴露后和暴露前预防提供人用生物制剂。 2018 年 WHO 关于狂犬病的最新立场 支持全球战略计划的目标,为更简化、更负担得起的狂犬病预防接种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时间缩短、性价比更高的预防接种方案仍然是安全和有效的 , 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在暴露后预防时及时获得挽救生命的狂犬病生物制剂。 这有可能克服疫苗供应有限地区的疫苗短缺问题,使 PEP 成为国家和其他利益攸关方更有吸引力的投资对象。 加快消除狂犬病进程的基础已经奠定,需要将其转化为真正的公共卫生效益。从狂犬病中获救的生命将是活着的儿童、工作的成年人和幸免于狂犬病的家庭。 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在 2030 年之前实现零狂犬病,结束狂犬病的痛苦 : 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本期关于狂犬病的特刊介绍了为 2018 年立场文件更新 提供信息的证据审查、建模工作和现场研究资料 ; 并确定了未来规划的需求和研究的优先领域。它强调了 节约成本和剂量的皮内狂犬病疫苗接种的优点 ,并探讨了改善高危人群获得 PEP 的途径。 这为改善覆盖面和公平获得高质量的医疗保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倡导将狂犬病生物制品纳入全民健康覆盖计划。我们感谢许多有价值的贡献者、专家、研究人员、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是他们使这项工作成为可能。 关于本文作者 贝尔纳黛特 · 阿贝拉 - 里德( Bernadete Abela-Ridder )博士的简介,可参看本人的博文: WHO 主管全球狂犬病防治的新领导人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772097.html ) 原文全文下载: Preface_2019_Vaccine.pdf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所谓《科学》增页其实就是变形广告
热度 23 郝炘 2015-1-14 08:03
《科学》杂志中医药增刊引发争议 一文中引用自称为《科学》杂志国际协作、运营与出版副总监吴若蕾的话,为定制出版的中医药增刊(supplement)辩解,称需赞助是因为《科学》没有出增刊的预算,要由第三方来承担成本。 其实,那期《科学》多出的二十几页应该叫增页,够不上增刊,与名人录一类的出版物一样,都是利用某些人或某些单位的虚荣心来赚钱。 近年来,由于在中国找到了不少愿意自己掏钱,在《科学》以出增页名义作广告的客户,《科学》的出版商、美国科学促进会似乎找到了一个新的赚钱途径。 中医药增页在《科学》杂志的位置,是在正文之后,在《科学》产品(Science products)之前,页数自成体系(S1至S25)。有趣的是,虽然《科学》明确标出《科学》产品属特别广告类,但也许因为这些文章的赞助商与内容无直接关系,所以杂志仍认那些文章,其页码延续了刊物的编页,有的文章还入了索引,并在网站的产品单上列出来: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products/archive.xhtml 而中医药增页则与没有页码的广告部份一样,不入《科学》杂志目录,也不入年度作者索引或标题索引。 《科学》作为学术和新闻刊物,有自己的编辑部门。按照美国的新闻和学术伦理,《科学》的编辑部门与经营广告的商业部门之间有一堵墙,两者不能互动。广告部门招来的刊登在《科学》上的广告,与编辑部门制作的内容没有关系。 所谓的增页就是赞助单位出钱,用《科学》的名义出版对自己有利的东西。《科学》编辑部门撰写新闻、编辑论文的人,不参与这种工作。不用说《科学》的正规人员不参与,就连为其报道新闻的自由撰稿人也不为这种增页工作,除非他们愿意放弃做新闻报道。 虽然出这种增页是自负盈亏的商业运作,但估计只会盈,不会亏。应该问问吴女士,每拉到一个愿意赞助增页的客户,她从中能拿到多少百分比的佣金。 据Science网站“定制出版”的 介绍 , “定制出版”是产品广告(product advertising)的一种,其中一种形式是所谓的Collection Booklets(吴女士说,国内赞助出版的就是这类。) Science网站的介绍翻译如下: Collection booklets 帮助你通过把《科学》曾发表过的最重要的文章与你的品牌联系起来,打造mindshare(据维基百科,mindshare与扩展消费者意识有关,是广告营销的主要目的) 。你公司的内容也可包括在内。用Collection Booklets作参考资料的读者可提供长期的投资回报(ROI)。这种集子可在 • 你选择的5个产品展销会上分发。 • 至少在一年的时间里能以PDF形式从《科学》网站下载。 • 并用在线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我们的读者推销。 也就是说,一般的Collection Booklets是用《科学》已发表的文章做个集子,添加一点公司的信息,免费发给读者,让他们建立这些文章与公司品牌的联系。 而中国单位资助的Collection Booklets连《科学》发表过的文章都不包括,也许这样可以省下重新刊登这些文章的版税。 广告是有时间性的,所以在一年的时间内可以下载小册子。一年之后,就不知道哪去了。而真正的科学出版会成为永久文献的一部分。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818 次阅读|28 个评论
1984级的增刊作者
jlpemail 2014-7-11 09:02
1988 年的《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测绘科学技术学报》的前身)推出了该刊创刊后的第一期增刊。作者均为 1984 级的研究生,他们分别为: 张素丽、李广云、查明、苏华、吴杰、罗俊生、肖波安、张永生、姜挺、叶庆华、曹海生、姚杰和于锦海。 这期增刊刊登了通讯报导,内容为“ 1987 年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的基本情况”。 答辩的 16 名研究生中,大地测量系的 9 人。其中包括已经成为院士的杨元喜。
个人分类: 消息场|2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刊出版取消增刊审批项目
热度 1 gongshiliang 2012-10-14 15:11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其中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71项,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43项。其中,新闻出版总署取消“期刊出版增刊审批”项目。   此外,省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取消了“被查缴非法光盘生产线处理审批”、“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接受境外委托制作电子出版物审批”;县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取消了“设立专门从事名片印刷的企业审批”。另外,广电总局取消了“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资格认定”;教育部取消了“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编写核准”。   据了解,《决定》表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10-12报导】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297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地质》增刊目录(2010年)
gongshiliang 2010-11-27 23:02
《上海地质》 2010 年增刊 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 目 录 ● 城市地质与环境 上海城市地质及其服务机制探讨 (魏子新) 上海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史玉金) 长江口岸带经济圈地质工作 (严学新,张阿根,龚士良) 浙江省岩溶碳汇估算 (王加恩,康占军,梁河,等) 济南环境地质 (高明志,罗斐) 鲁能运河电厂长沟岩深水源地水位模拟预测 (冯克印,刘善军,王集宁,等) 基于 GIS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福州市为例 (邢怀学,葛伟亚,董志高,等) 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评价以扬州市为例 (石铭) 扬州市地质构造背景与氡浓度之间关系分析 (宋意勤,孙桂石,王振友,等) 江苏扬州旅游地学资源初探 (仇晓燕,周晓丹,万启春)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膨胀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 (崔可锐,周阳,管政亭,等) 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综合评价 (吴维平,柏林,郑炎贵,等) 宁德地质公园奇特景观的科学价值浅析 (兰莎) ● 岩土工程 利用静力触探护管进行承压水观测技术研究 (陈伟宏) 桩端土组成复杂情况下的工程勘察 (李平) 盾构高水位下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黎春林,缪林昌) 多元组合强夯技术在饱和粘土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刘维正,石名磊) 掺粉煤灰石灰对膨胀土胀缩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查甫生,廖斌,崔可锐) 淮南刘庄煤矿地基人工冻融土工程性质与中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研究 (崔可锐,刘金星,查甫生) ● 农业地质 浙北嘉善地区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胡艳华,王加恩,颜铁增,等) 浙江富硒土壤成因分类及开发利用现状 (宋明义,黄春雷,董岩翔,等) 慈溪市土地质量调查和应用研究 (刘军保,陈智渊,潘卫丰,等) 山东省平阴县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特征与污染评价 (庞绪贵,曹秀华,代杰瑞,等) 东营市沿海地区农业地质特征 (代东峰,徐金欣,姜同海,等) 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前景分析 (廖启林,金洋,华明,等) ● 基础地质 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规律及深入找矿 (邵飞,朱永刚,李嘉,等) 山东临朐昌乐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 (张春池,杨恩秀,李秀章,等) 武夷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演化 (毛建仁,赵希林,叶海敏,等) 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类型探讨 (吴跃东) 二氧化碳气成藏的断裂控制作用 (李振生,张文俊,刘德良,等) 巢湖的形成与演变 (吴跃东) ● 矿产地质 福建邵武观音山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赖文金) 福建政和东际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严卸平) 龙永煤田吕凤煤矿区童子岩组地层特征及聚煤环境讨论 (刘东辉) 福建省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东部含煤条带北段含煤性探讨 (邓瑞锦) 皇山矿区铅锌多金属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张蔚语) 赣北张十八铅锌银矿床主要金属矿物特征研究 (高文亮,汪石林,李芬,等) 江西金溪熊家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张勇,潘家永,刘建光,等) 江西弋阳大源岭特大型瓷石矿床地质特征 (周先军,何发林,李淑琴,等) 江西省莲花县江下垅粉石英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李健,王绍奇) 青海日龙沟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张子军,黄丛运) 胶东福山北部地区金及多金属成矿系列及找矿方向 (丁正江,孙丰月,刘殿浩,等) 广东始兴南山钨锡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找矿远景 (肖惠良,陈乐柱,鲍晓明,等) 江苏省深部矿产勘查初步实践与思考 (郑锡泉)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初探 (张怀东,王根节,史东方) 东至县兆吉口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曹达旺,陈永明,乐成生) ● 能源地质 武夷山成矿带铀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唐相生) 找矿地质判据在河元背铀矿普查中的应用 (何丹丹) 牛庄洼陷岩性油藏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 (王勇) 惠民凹陷西部张扭地质结构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 (封东晓,田美荣,张辉彩,等) 陆相断陷盆地储层地震预测技术优化 (王长江,穆星) 陡坡复杂扇体油藏评价思路与方法 (徐兵,刘惠民,周爱华) 埕岛油田水淹层测井响应原理及识别 (李健) 包裹体测温技术在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气成藏期中的应用 (仇永峰) 高邮凹陷北斜坡中部泰州组烃源岩评价 (仇永峰,陈平原,崔晓晓) 苏北盆地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 (宋宁) ● 地热地质 安徽省西北部地热资源与开发远景评价 (黄江华,王少龙) 福州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及管理建议 (林小平,林木好) 浙江省嘉兴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分析与验证 (胡宁,高海发,张良红,等) 中国温泉之乡巢湖市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孙雄,柏林,查世新,等) ● 勘查技术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遗址保护中的应用 (肖国磊,张忠良) 一种基于面模型的巷道三维自动建模方法研究 (陈良周,任兰花) 组件式 GIS 二次开发在土石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吴银龙) 测井资料在新余梅山矿区(南区)煤组划分及对比中的应用 (刘效贤,张春晓) 高密度电法在九江市文化中心勘察中的应用 (狄家亮) EH4 电导率成像系统在桃山铀矿田中的应用研究 (易清平,杨庆华,狄家亮) 一种降低重铀酸铵产品水份的方法反复沉淀法 (王太伟,黄明光,张运涛,等) 云南玉溪抗旱找水定位井典型实例分析与感悟 (程秀明,林海,姜春永,等) 苏北地区老井复查测井综合评价技术及方法研究 (徐卫良,马大洪,王安本,等) ● 地质管理 加强地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之我见 (林晓晖) 论新时期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 (倪云英) 土地质量档案建立方法研究 (黄春雷,蔡子华,王加恩,等) 矿产资源开发整体化利用产业化和管理规范化的构想 (范清华) 滁州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治理对策 (邱志勇,王远西)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4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投稿过程中的困惑:增刊
热度 1 zhxfish 2010-10-11 20:59
8月底投给国内一家EI期刊,看到他们的网上投稿系统感觉还是挺先进的,已经告别邮件投稿了。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明白,明明流程里有推荐审稿人一项,我推了,推的过程中出了点问题,比如明明推的是A,老是显示为B。这个系统上马不久,出点错,可以理解。 很快说根据规定要交审稿费,我看了他们主页,确实如此,理由是: 为了缩短审稿时间,同时避免编辑部和本刊审稿专家等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杜绝一稿多投,提升稿件的质量水平,本刊参考同类期刊做法,决定自2010年04月10日以后投稿的稿件,向投稿作者收取审稿费100元/篇。在收到审稿费之后,稿件将进入专家审阅环节。半个月内未收到审稿费的稿件,本刊将予以撤消。 很快说,收到了审稿费了。我感觉它们的速度还是挺快的,毕竟EI嘛。 初审就是编辑部在审,可能稿子确实很多,可以理解,等过了估计完成时间,我发了封邮件问了下,很快转入了外审。 一般说效率挺低,但我觉得还可以,20天就转入外审了,而且估计的完成时间是15天。遇到个十一长假,我节后一上班我发了邮件:没有回复。今天我冒昧打了电话,说帮我催下。我很是感谢。下午就有了回应: 您的论文已外审完毕,无法在《XXX》正刊上予以安排。恳望鉴谅。本刊拟于2011年出版增刊。鉴于您的论文有一定的质量水准,编辑部将之推荐应征《XXX》增刊。 虽然我看了不少外文文献,但是我不否认有不少中文期刊还是很优秀的,特别是得到外国收录的期刊。但是我不是很明白,既然外审完毕,那就告诉我外审的详细意见,毕竟我交了审稿费,可是:没有。 我看到网上有贴说是不是该刊一般不退稿,感觉不行的就直接推荐增刊。我感觉到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我有时还挺喜欢揣摩措辞的(有点外交辞令的感觉,呵呵)。无法在正刊上予以安排可能就是在说,你的文章水平有点次,发我们这里有辱我们的水平,相当于外文退稿信里开头那句非常抱歉。这可能是为我挽回的面子,你想,你兴冲冲得投稿,结果直接拒绝也似乎并不文明礼貌。那我似乎也可以理解鉴于您的论文有一定的质量水准,这里不可避免的存在礼貌性的成分。 我就是这样被 引导 着,我从开始关注论文内容上的问题转向注意要不要在增刊上发,而且还是在不知道审稿意见的情况下。如果习惯于在网络上找问题的话,这里还有注意增刊是否也EI收录,是否算一篇。对于正刊和增刊具有同等效力当如何理解?一种比较好理解的说法是,正规期刊的版面确实是有限的,有很好稿源的期刊往往很挤,但是又不想漏鱼,可以借助增刊,特刊,专辑等方式补发一部分,这个一般是期刊附和某些会议的普遍做法,好像该刊确实有对应的会议近期举行,这样似乎通了。 其实我对增刊还是有所了解的。去年参加一个专业的全国会议,自己的文章确实太一般。后来会议推荐的那家期刊(注:不是本文前述这家)问我要正刊还是增刊,我隐约知道正刊似乎要好些,就说正刊。后来啥都没了,就只是收录在会议论文摘要集里了。后来有人问我怎么连增刊都没录上,我囧了。由此可见一斑。 网上一搜还有不少,似乎每年都有为增刊犯愁者。我们只好关注这个。为何不直接点,比如我只有正刊,请另谋高就吧,类似什么水浅养不住鱼,云云。有人分析是经济原因,是吗?还是怪自己,没出息,也许弄好点,投外刊似乎就免去这样的苦恼了,是吗? 我希望大家不要揣测到底是哪家期刊,我是就事论事,不想针对啥。没准以后想投人家,被列入黑名单,人家知道我说过他们坏话,就委婉曲折地把我拒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呵呵~
个人分类: 论文投稿|17892 次阅读|11 个评论
[Dr.YOU增刊]打苍蝇大赢家+古墓派之《灭蝇真经》
eloa 2009-2-19 10:47
Dr.Who 发表于 2009-02-17 13:42 第十七期的优胜者终于出炉了,又是二人分享。请等待 weed 和 dasltr 的身世大揭秘! 他们对 徒手拍蚊蝇 问题的回答分别在 这里 和 这里 。 这一期读者们的跟贴汇集了大量拍苍蝇的绝招,请看古墓派09年力作《灭蝇真经》: 小车轱辘 : 我一般都是抓活的,这个比拍死它要容易多了。抓到后,一般是在地上摔死。抓苍蝇也是要讲技巧的。虽然Byron说苍蝇会根据攻击的方向来计算逃跑的方案,但是毕竟还是要向上飞一点的,然后再向攻击的同方向或成一定夹角飞开。所以抓苍蝇的时候要领就是:1、先手掌张开,五指并拢,稍稍弯曲,手离苍蝇所伏表面的高度约1cm左右;2、从侧方或后方慢慢接近苍蝇,注意速度一定要非常慢,这样苍蝇不容易发觉危险;3、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比如10-15cm左右,骤然加速,沿着平行于苍蝇所伏表面的方向迅速运动并握拳。如果运气好的话,恭喜你,苍蝇已经在你手心里了!快去洗手吧。 青未了: 实践证明,用手拍苍蝇不仅可以做到,而且还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一、苍蝇只是昏死而不会成为让人恶心的一滩。昏过去的苍蝇过会儿甚至可以苏醒并飞走。二、苍蝇既然不会被拍变形,你的手上也不会沾上令人恶心的碎尸。现在说要诀:一、拍的时候要瞄准苍蝇后背上方,也就是它垂直起飞的方向。二、两手掌往外拱,两掌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这样一来,逃跑的苍蝇就会自投罗网,进入两掌中的这个小小空间,并被巨大的气流声震晕。我必须告诉大家,这一方法的成功率相当高。 倪秋 : 1.并拢双手,从苍蝇背后水平接近,这个速度要慢一些。2.距离苍蝇越近越好,当然不大可能小于10cm时,它还没反应,10cm左右就加速一挥手基本上能成功,我自己觉得苍蝇和蜻蜓差不多,会往后退一下在前飞。空中的苍蝇太难抓了,还没怎末找到规律。 Letitia: 徒手抓苍蝇的诀窍是:1,耐心,要在桌子旁边等,调整呼吸,不可大喘气。2,确定目标,应该选靠近桌子边缘的苍蝇。3,手法:一只手在桌面上,手心朝向桌子边缘的方向,五指并拢,稍微弯曲,另一只手在桌子的边缘下,手心朝上,靠近小指的手掌边缘与桌子贴合。4,最后出击,在桌子上面的手,迅速向苍蝇移动,并迅速往下扣,到了桌子边缘的时候,另一只手迅速配合。如果你想要活的,就轻点压两只手,如果向要死的,就只管使劲就好了。 WJ-2: 打苍蝇,应该在苍蝇的正上方或者后面,全身放慢速度,五指先分开,在手离苍蝇50CM的时候突然加速手指紧闭,做好把手拍断的心里准备。拍的时候按45度直角三角形的落点下手。 毫无廉耻的广告贴: 松鼠会上海读者见面会(21日) 杭州读者见面会(22日) 姬十三招助手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六期] 茶叶问题号外篇
eloa 2009-2-13 10:02
Dr.Who 发表于 2009-02-11 1:39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自从 Dr. Who 在茶叶问题里推出了两位有着针锋相对答案的 Dr. You ,一时众说纷纭,江湖上便不宁静起来。于是, Dr. Who 推出本期茶叶问题之号外篇,邀请各界高手前来比试一番。敬请关注精彩的茶叶沉浮辩论赛。 正方: hbchendl ,八爪鱼 反方: LeWind ,云无心 茶叶问题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8321.html 茶叶问题读者来信第一期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8386.html 茶叶问题读者来信第二期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8452.html ====================================================================== !--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 ! -- 正方: hbchendl 很高兴这回得了四分之一的奖 . 因为这次是与 Lewind 分享 , 而我还得再分一半给八爪鱼 , 所以只剩下四分之一了 . 不过这小小的茶叶片似乎仍然处于沉浮不定的状态 . 它的沉浮到底是气体在作怪 , 还是密度在里面捣乱 ? 似乎大家还没有达到和谐呀 . 仔细阅读了大家的发言 , 我依然认为茶叶的沉浮是由其密度决定的 . 不是表面或者内部的气泡所致 , 也不是表面有拒水的结构所致 . 其根据有二条 : 一是当把热水冲入杯中时 , 仍漂浮在上面的茶叶是浸没在水里的 , 没有露出水面 . 二是茶叶在下沉之前与下沉过程中 , 并没有释放出气泡 . 水面上的气泡是冲水时从茶叶的皱折中排出的 , 一旦杯里的水静止下来 ( 这个过程仅几秒钟 ), 就不再有新的气泡出现 , 原来的气泡也很快消失 . 事实上 , 高级的茶叶是不能泛白末的 , 这显得茶叶有点脏 . 认为茶叶内或者表面有气体 , 缺乏事实根据 , 我们看不见茶叶叶面上沾着气泡 , 也看不见茶叶往外冒气泡 , 就只能假设这气体很少 , 或者是溶解到水里了 . 所以会看不见 . 这两种假设也不成立 . 气泡的浮力大小取决于它的体积 , 如果它的体积小到看不见 , 那它的浮力不也就小到没有了吗 ?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 一立方毫米水的质量是一毫克 , 一个能看见的直径约一毫米的气泡浮力差不多是这么个数量级 . 如果气泡的直径小到了 0.1 毫米 , 它的浮力就降到了一微克了 . 这差不多是我们肉眼能见的小气泡的极限了吧 ? 连一微克浮力的气泡都见不到 , 这点气体对茶叶的浮力还能有多少呢 ? 气体溶解于水的可能性也很小 , 原因是我们用的是开水 , 气体在开水中的溶解度太小了 , 以至于烧开过的水不能用于养鱼 . 开水中 , 原来溶解的气体都释放出去了 , 哪里还能再去溶解茶叶里的气体 ? 所以 , 认为漂在水面上的茶叶内部或表面有气泡的观点有违观察到的事实 . 确实 , 荷叶有其特殊的表面结构 , 粉末在开水里会包成一团 , 但它们不是茶叶 . 茶叶是经过高温加工过的叶片 , 里面的水分被排出后 , 并没有气体填充其空隙 , 而是皱缩起来 . 茶叶的表面经过高湿处理 , 原有的隔水层也会受到破坏 , 这正是制作茶叶的目的 , 所以茶叶成品的表面不太可能会有拒水的结构 , 事实上茶叶是吸水的 , 别忘了茶叶的主要作用就是要让叶片内的物质渗出到茶水去 . 如果表面拒水 , 外面的水进不去 , 里面的物质渗不出来 , 那就不是茶叶了 . 有一种情况下 , 表面拒水的效果是存在的 , 那就是用不热的水泡茶 .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大量的茶叶片浮在水面上方 , 它们是露在水面的上面 , 没有浸湿 . 如果茶叶片很少 ,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茶叶片周围的水面被压下形成一个凹面形状 . 这是表面拒水的表现 . 但是 , 这只是因为冷水的浸透作用不强 , 时间长一点 , 叶片还是会被浸湿 , 最后下沉的 . 牵强一点可以说 , 茶叶表面有拒冷水的结构 , 但它经不起热水的浸泡 . 这个现象实际上支持了我的观点 , 茶叶本身的密度小于水 , 在冲茶过程中 , 茶叶会吸水 , 吸饱了水 , 茶叶的密度就大于水了 , 就沉下去了 . 茶叶吸水的速度与水温高度相关 , 热水中茶叶吸水的速度很大 , 由于茶叶片本身的个体差异 , 会有一部分茶叶吸水速度快 , 早早地沉下去了 , 另一部分吸水速度慢 , 能在水面上多坚持一会 . 认为茶叶表面有拒水结构的观点解释不了为什么会有很多茶叶会早早沉下去 . 只剩下少量茶叶还浮在上面 . ====================================================================== 反方: Lewind Dr. Who 来约稿,要 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还要 驳斥别人的观点 。两件事都有点麻烦。我的观点自觉已经说得比较透了,一时还真找不到更多的证据。而要 驳斥 别人的观点,就得先把别人的观点看懂吃透。我可能骨子里是个懒人,不得不逼着自己把大家的回复读了一遍又一遍,但愿没有曲解谁的意思。 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个关于浮沉问题最好的模型,那就是潜水艇。 如果我们认为潜艇的体积(含水箱全体积在内)不变,那么在海水进出水箱时,发生变化的是潜艇的整体质量(含箱内的海水),从而导致其平均密度发生改变。 如果我们认为潜艇的质量(艇及所携气体)是不变的,那么海水进出水箱时,发生变化的是潜艇占据的体积(含气体的体积),从而导致其平均密度发生改变。 正是平均密度的改变导致了潜艇的沉与浮。无论上述哪种理解,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茶叶的问题同理,也是密度改变的问题。 mirror 强调的 比重 ,不过是为了方便计算与理解而在工业等实用领域使用的概念,是相对密度。所以,能用比重解释的事情,必然可以用密度来解释,并无实质区别。 hbchendl 谈的是密度问题,其实我谈的也是密度问题。 hbchendl 所说的 表面问题 是连硬币都能实现的水上漂浮,这是水的表面张力造成的,不是我们要讨论的。 我认为,茶叶其实就是一艘潜水艇。无论是卷曲的空洞( by 谢颖),还是叶脉( by Albert JIAO ),或者海绵组织( by 潘衡岳)等结构,都成了 茶叶潜艇 的 水箱 。因为无法证实,所以我在最初的答案中也没有否认过上述这些 水箱 的存在。只不过,我认为茶叶表面的纤毛层是更大的 水箱 ,是 茶叶潜艇 的 主水箱 。 八爪鱼曾经提出,叶蜡对莲叶的拒水起了主要作用,而茶叶的叶蜡已经被破坏了。姑且不论茶叶是否有叶蜡,单是莲叶本身,八爪鱼所引文献自己提到: 不是因为化学疏水性,而是在物理性质上。 可见他也赞同,叶蜡不是主因,纤毛才是主因。 八爪鱼还提出, 在逻辑上,必须找到所有品种共通的决定沉浮的特点 。他指出, 新茶制成茶叶的过程,经历过反复的加温,(绿茶至少经历 180 ℃ - 230 ℃ ),揉搓,有些甚至发酵。 言下之意,纤毛结构早已被破坏。 之前的讨论限于篇幅,我的确没有谈品种的问题。上面的三道工序并不是每一种茶叶都要全经过的。事实上,能 100% 浮起的白豪只有反复加温这一道工序,而且是在日光下晾干为主,所以才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有了叶片表面的纤毛结构。在附图的白豪茶图片中可以看到,中部的某些叶片表面有明显的 毛绒绒 的感觉。 绿茶一般在炒制中还要揉搓,这是白豪所没有的。这个过程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纤毛结构。所以绿茶的沉浮现象要差于白豪,但也不至于完全没有。因为这种破坏并不是很彻底。 对纤毛结构的破坏,最严重的要数发酵了。半发酵的乌龙茶,发酵的红茶,过发酵并经过压制的普洱茶,它们的纤毛结构被破坏得比较严重,也就几乎没有什么浮沉现象了。特别是普洱,我手边恰好有一些,试了一下,除极少量梗状物以外,全是入水即沉,无一幸免。 另外采茶时所采的部位也有关系。叶子的纤毛在靠近芽尖的部分最重。而白豪取的恰恰就是芽尖。讲究清鲜的绿茶也是以采芽尖为主,而需要发酵的茶大都没这么讲究了。 上述茶叶品种、工艺上的差别,恰恰对应了不同的漂浮能力,从侧面说明,是纤毛层在茶的沉浮中起最主要的作用。对于那些纤毛层在生产中有可能被破坏的茶叶种类,能浮着的茶叶就是没完全被破坏的纤毛层起了作用。 有时候用玻璃杯沏茶还能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刚泡上的茶,某些浮着的茶叶表面是亮晶晶的,像是整体镀了层膜。这正是茶叶表面纤毛层包住的空气与水的交界面发生了全反射所致。 茶叶有了纤毛层这个大 水箱 ,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压缩气体,使水进入,以达到 下潜 的目的。但没有柴油也没有核反应堆的茶叶无法主动压缩气体,于是它采用了一个高明的被动策略 热胀冷缩。 刚一冲茶时,热水使 水箱 中的气体加热,迅速膨胀,超出 水箱 体积。超出的部分混杂在冲茶泛起的沫子中,逃过了我们的眼睛。 水箱 中剩余的热空气在茶水自然冷却的过程中收缩,从而相当于潜艇水箱中的空气被 压缩 了,让水进来,实现了 下潜 。更具体的过程可以参见我上次的答案。 八爪鱼还有一个关于水温的实验,发现温度低的水冲茶时,茶叶的下降率降低了。这是因为水温低将不能使 水箱 内的气体充分膨胀,也就不能排出多少气体。那么在温度下降的过程中,要使这些气体收缩到失去足够浮力的程度,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另外,与一般的茶叶相比,白豪银针有一个特点: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较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豪下水时并未直接与水接触,而是被纤毛层的气体包裹,所以才不易泡出茶汤。但最终当气体体积很小时,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会收缩成小气泡。于是绝大部分的茶叶表面就得以与水亲密接触了。 hbchendl 在答案中提到热水由于杯底散热,所以有上小下大的密度梯度。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因为杯底下是桌面,而通常桌面都不是热的良导体,会被杯子迅速加热到与水接近的温度(把杯子端起来摸摸放杯子位置的桌面就知道了,小心烫着)。由于温度接近,会进一步降低热传导的效率。 反观杯口的水面,不但通过热辐射和对流高效散热,还通过水的气化作用放热(气化是吸热反应,但从茶水的角度看,热量被吸走就相当于自己放热)。这些作用的降温效果都要好过杯底与桌面的直接传热。所以实际上杯口的水温要低于杯低,相应水的密度也就大于杯底。所以,热水杯里才会有对流,进一步帮助散热。否则的话,估计人类到现在都还没发明保温杯呢 因为没必要嘛! 这种上大下小的密度梯度看似加速了茶叶的下沉(因为越往下沉,浮力越小),但实际上,像白豪这些浮沉现象明显的茶叶能在下沉中逐渐停下来,悬浮在水中央。这是因为上低下高的温度梯度的存在。随着下沉,环境水温有所增高,气体略微膨胀,浮力加大。当到达某个深度,浮力能与重力抵消时,茶叶就将悬浮在此处。当然,具体的分析还要考虑茶叶的下沉速度和水的阻力等因素,但总体上是一个有阻尼的收敛振荡,也就是说,茶叶会以很小的幅度上下振动几下,然后停在浮力与重力相等的温度层上。 如果茶叶的下沉像 hbchendl 所说,是水泡胀了细胞,那么在下沉过程中温度的增加只会加剧这一效应,从而不断加速茶叶的下沉,不会出现半途停下,悬浮的现象。另外,密度梯度上大下小,意味着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浮力上大下小,茶叶的下沉也将被加速,无法悬浮。 hbchendl 的理论无法解释茶叶的悬浮现象。 此外, hbchendl 讲了 沉 ,却回避了 浮 的问题。因为他不认为有气体参与了整个过程,所以沉浮仅由于茶叶自身密度变化造成。他指出茶叶泡水后密度增加,所以下沉,那么言外之意就是茶叶在泡水之前密度小于水,所以能浮。但他从未明确说出这一点,更未解释为什么泡水之前的茶叶密度小于水。 泡水之后, hbchendl 认为水进入了 空隙 中,而又否认空隙中原来有气体。那么 空隙 就只能是真空喽?只不过,无论是细胞膜,还是细胞壁,恐怕都难以抗拒真空与大气之间的压差吧?况且,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自然界中很难自己产生真空态。 泡水之后的密度, hbchendl 进行了简单的定性分析,得出密度增加的结论。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为了说明这种复杂的情况,我不得不用一些数学计算。 让我们分析一个茶叶细胞的情况,把其中的物质分为可溶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按 hbchendl 的说法,细胞质溶于了水,细胞外壁则不溶,能保持细胞的形态。那么,当细胞没有水,处于 干 态时,细胞的干密度=细胞的干质量 / (不溶物质的干体积 + 可溶物质的干体积)。泡水后,设若细胞内腔被撑开,有了一定体积并有了水,那么,细胞的湿密度=(细胞的干质量 + 细胞内腔体积 X 纯水的密度) / (不溶物质的干体积 + 细胞内腔体积)。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乘纯水的密度是因为细胞的干质量中已经包含了那些溶于水的物质;不溶于水的物质因为不溶于水,所以泡水前后体积不变;而溶于水的物质溶水后就没有体积了。 对上面两个密度进行同样的数学处理,最终细胞的干密度变成 1 ,而细胞的湿密度变成 。当此式小于 1 时,则细胞湿密度小于细胞的干密度,当此式大于 1 时,则细胞湿密度大于干密度。 因为其中可溶物质体积远小于细胞内腔体积,故(可溶物质体积 / 细胞内腔体积)基本可以忽略。关键要看纯水的密度与细胞的干密度的比值。因为前面已经说过, hbchendl 回避了浮的问题,基本假设茶叶干密度小于水,则上式大于 1 ,于是湿密度大于干密度,泡水后茶叶下沉。 但如果 hbchendl 这个前提假设是错的,也就是说茶叶的干密度大于水,那么上式小于 1 ,则细胞的湿密度小于干密度,意味着泡水后会令密度减小。 看来, hbchendl 答案的正确与否就取决于干茶叶的密度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用保鲜膜包一些茶叶,留一开口,放入烤箱加热。当温度足够高时,在烤箱内将开口闭合,取出,进一步确保密封。待冷却后,其中的气体体积已经很小了,可以暂不考虑。将其放入水中,因为保鲜膜的关系,也不存在茶叶泡水的可能。它若下沉,则说明干茶叶的密度比水大。我手头没有条件做这个实验,有条件的童鞋不妨试试。但我们想像一下普洱的茶砖就应该明白,赶走大部分空气之后,干硬的茶叶本身是密度大于水的。也就是说,其实泡水会导致茶叶密度变小。泡得越彻底,密度下降得越厉害。 既然泡水让密度减小,那为什么茶叶不是越泡越浮呢?因为就像 hbchendl 所说的,这个密度改变的程度很小,小到即使密度降低了,茶叶仍旧比水沉很多,还是要在水中下沉的。 倘若有童鞋证实了干茶的密度低于水,那么 hbchendl 的分析就应该基本是成立的。那也和我的 茶叶潜艇 模型不相抵触。一来这种密度改变的幅度太小,很难直到实质性作用;二来两者在某些情况下是共同起作用的,而在气膜完全包裹茶叶时,则只有气膜影响沉浮。 hbchendl 最后用了纸的例子来说明浸湿造成的密度变大。但实际上,纸本身就是比水密度大的。比如一本《辞海》,不要带硬皮,只要纸质的部分,我们用上面提到的保鲜膜方法来处理。只不过这次不要用烤箱烤了,小心着火。只要压紧包好,基本就没有空气了。你猜猜放入水中的结果会怎么样?我打赌它不能 浮 在水面上。纸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它的下沉是必然的。至于单张纸一开始能浮在水面上,原因很多。面巾纸可能是由于流体阻力的作用,烟盒纸则是由于其中多孔结构所含空气的原因,卡板纸则可能是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最后借此机会说句题外话。在 Dr. Who 的讨论中,有时有人要别人拿出实验证据来,或者说某某观点无法验证。但我觉得这不是发表学术文章,大可不必如此。我到不是反对实验验证,比如上面提到的保鲜膜实验就值得试一试;但很多时候,不做真正的实验,而是做做 思想实验 也是一种乐趣。老牌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靠着思想实验解决了很多问题。大家不妨在 Dr. Who 给别人多留一些任思想驰骋的空间。况且在这里,每个问题本身的谜底是什么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在里从别人的答案中学到什么。 !-- ! --!-- --!-- -- ==================================================================== 正方:八爪鱼 由茶叶最终沉入水底可知,茶叶实质(不算空腔)的密度是大于水的密度的。可是在冲茶之前,茶叶的结构是一疏松多孔的固体,茶叶内的空腔中充满空气。这决定了茶叶有一个不同于实质密度的整体密度(小于实质密度)。 空腔中充满空气时候,茶叶整体密度直接决定了导致茶叶下沉的因素来自茶叶表面以外,还是茶叶表面以内。 简单的说。当茶叶整体密度小于水,只要空腔中的气体不被水替代,茶叶表面是否有气体附着,都是不会沉的。换句话说,当茶叶整体密度小于水,导致茶叶下沉的因素,就不可能是表面气体附着,而是空腔气体被水替代。 当茶叶整体密度大于水,只要没有其他浮力来源,茶叶都是要沉的,气体附着是浮力来源之一。这个时候,才要考虑是什么因素带来额外的浮力。 所以,尽管从我有的茶叶表面电镜图片来看,表面附着气体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我倾向于反对 Lewind ,但是在得到茶叶整体密度的数据之前,他们二人都缺乏充足的证据支持他们的观点。 当我们分析为什么咬一口茶叶就会下沉这个现象之前,必须先弄明白,茶叶为什么会下沉。进而分析咬一口是如何对茶叶下沉因素产生影响。为什么下沉,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至于密度,至于表面气体附着的问题。说得太多了,就不多说了。 Lewind 认为茶叶不沉,是因为表面附着纤毛,纤毛间有气体无法逸出,且,其机制和荷叶表面有 纤毛 导致疏水性同理。无论是在解释荷花现象上,还是在解释茶叶不沉上,都是错误的。荷叶表面的 bumps ,小至微米级,更不论 bumps 上面的 hair 。这些结构和 白毫 根本就是两回事。就算是白毫,在大多数种类茶叶加工过程中,纤毛也都遭到了破坏。 再者,自然界的植物腊,最高熔点 86 度,而大部分茶叶均经过一百多度的加工。如果尽管疏水结构被破坏了,蜡还顽强的附着在茶叶表面,茶叶疏水也相当于涂层,有疏水涂层,并不表示会有气体附着。 也就是说,疏水性和气体附着之间不是一回事。 至于说固体表面附着气体,乃至气泡,既不是 Lewind 的原话,也不 是他的原意。 附上茶叶的表面结构,至少证明有一种茶叶是没有纤毛的。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误读我提出的电镜图像的意图。我提到显微表面结构,是为了证明纤毛这样的结构,并非普遍存在。同时,通过和荷叶表面结构类比,质疑茶叶表面也有超疏水结构。 !--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 ! -- (左边的是正常结构,右边的是加温处理,只消除上面的绒毛,保留腊覆层的图像。) ===================================================================== 反方:云无心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为什么浮着的茶叶咬一下就沉了,而不是茶叶为什么会沉。茶叶在水中的浮沉的现象比一般固体颗粒分散复杂的地方在于它的结构在水里会发生变化,可以列出的影响因素很多。我们要作的不是列出可能的影响因素,而是要比较分析哪种因素是最关键的。 茶叶的浮沉取决于茶叶整体的密度当然毫无问题。这里的整体密度得是指茶叶及其周围与它紧密联系的那些物质(包括空气甚至吸附的水)的平均密度。茶叶 在水中要吸水,最后下沉。但是吸水快慢会受到茶叶表面结构的影响。象白毫那些容易浮的茶叶,那层毫实际上也阻碍了水与茶叶的细胞接触。而象边茶那 样老茶叶做出来的,很容易就自己下沉了。凭肉眼也可以看出,容易浮的茶叶往往都是很嫩的白毫绿芽等带着毛的种类。 至于加工破坏表面结构,不是问题的关键。这不是一个是与不是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的问题。即使用肉眼,也可以看出容易浮的茶叶往往有白毛存 在。从茶叶表面的电镜图片判断不出能否附着气体,只能看出它是否具有超疏水结构,(而且,电镜所看的茶叶是不是能浮的种类?)。固体表面能否有气体的 直接因素,不是超微结构而是接触角。象荷叶结构那样极端的情况,是接触角异常大,附着气体能力更高,而不是说只有那样的结构才能附着气体。茶叶上的纤毛结 构有助于增大接触角,只要接触角足够大就可以了。关于接触角和水中的固体表面的气泡,文献( Gaudin, A.M., Flotation, Second Edition, McGraw Hill Book Co. 1957) 里有深入分析,不过我也没有原始论文,而只有对该文的转述。 关于杯中水的密度梯度的分析很不严谨。一杯茶有三种不同的散热表面:底部通过杯底对桌子传热,周围通过杯壁与空气散热,杯子上方与空气对流传热还有蒸发散热,没有具体的传热参数无法断定杯子内的温度分布。 实际上温度的影响比几个答案中提到的都还要复杂。不过它的重要程度不是那么高。 应该说,这个问题的几个回答都很深入。我并不认为 Lewind 的回答就很完备和准确,但是他分析到了问题的关键。疏水、纤毛、荷叶结构等不是截然不同的范畴,而是同一范畴之内侧重点不同的概念。 hbchendl 的分析也没有什么大的错,但是结论不是最关键的。
个人分类: 科学艺术|2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