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IFI

tag 标签: IFI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记我接触到的美国基督教会组织
热度 3 pengfeig1223 2013-3-6 11:10
相信有过出国求学经历的人都有联系住宿问题的困惑。当赴美的签证办完,机票买好,我就一直盯着联系在美的住宿问题,结果不少亲友都推荐先选择请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s, Inc. (IFI) 组织(该组织是美国当地的基督教会组织的一个社团,专门为赴美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提供免费的临时住宿、接机等帮助)帮忙,先联系一个 host family 临时住几天,到地方再联系租房子的事宜。我在多少还有些疑惑的情况下在该市的 IFI 组织网站上作了登记,第二天就收到了回信,跟我确定行程时间,帮我联系 host family 事宜。 从上海经芝加哥转机,到达目的地城市的机场时大概已经是当地时间 0 : 00 左右,飞机晚了大概 1 个多小时,随人流出机场的过程中就看到一个胖胖的中年白人男子举着一个小纸牌上写着我的名字 , 我一看就知道是接我的 B 先生到了,紧走几步迎了上去。 B 先生接我后送我到 host family GA 家时估计已是凌晨 1 点的样子,男主人 G 还在等我,简单的聊了几句,他带我大致参观了一下他的家庭情况,家里有不少中国元素:一些字、画、丝绸、瓷器和一些中国手工品,我也带了几件准备的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送给他们。他家的结构和这个城市的大多数美国 house 一样, 3 楼再加个地下室, 1 楼是厨房、客厅、餐厅,他们一家住在 2 楼, 3 楼是书房,安排我临时住他们家 3 楼书房,有专门的独立卫生间。 我在 GA 家一共住了四晚。这今天早餐都是在他们家吃,他们家女主人是一位家庭妇女,非常友善, 2 个儿子, 1 个女儿最小,早餐的时候看到女主人在教小儿子( 14 岁)拉丁文,后来听前期在他们家住过的一位重庆来的访问学者说,他们家( 12-16 岁)的三个孩子,都没有去学校上学,而是由女主人在家里教,可能定期参加当地学校和教会的一些活动,不知道是何缘故。还在他家吃过一次晚餐,餐前一家人包括我手拉手,由他家最小女儿念了几句祷文,中餐和其他晚餐我都是在学校的食堂解决。到他家的第二天,男主人 G 先生就送我到学校到导师那报了个道,在学校国际处办手续,后面几天就赶紧联系租房的问题,在导师的中国博士生的帮助下,很快就联系好了住处。等我搬到租住的 apartment 后, G 先生还带着他 2 个高壮的儿子给我送了一些家具和餐具。 其后,我还参加了几次每周五晚上由 IFI 组织的聚会, IFI 负责接送,参加的都是中国人(主要是大陆去的,也遇到少量台湾人),周日去了几次学校旁边的教堂,去教堂的中国人很少,大多是本地的白人、和黑人,还遇到几个印度人,美国每逢比较重大的活动都在教堂举行。周日的礼拜活动先是唱圣歌,台上有个小型的乐队,有几人在台上领唱,然后主要是牧师讲解圣经,有一次还看到几个人受洗。 来美已经 1 月有余了,现在生活等已无问题,回想当时限于自己的语言能力,在接受 IFI 组织和基督教会家庭的无私帮助时,可能连感谢都没能清楚的表达出来。 现谨以此记,记录并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感谢在我最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的 IFI 组织和他们的成员及成员家庭,愿他们信奉的 GOD, JESUS 保佑他们。
个人分类: 记事|639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