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震演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七省份红十字会联合举行地震救援演练(图)
杨学祥 2018-3-29 19:04
中国七省份红十字会联合举行地震救援演练(图) 中国七省份红十字会联合举行地震救援演练(图)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根据救灾需求,营地被划分出指挥部、仓储区、办公区、受灾民众安置区等。 韦亮 摄   中新网太原3月29日电 (范丽芳)在开阔平整地带,印着“中国红十字会标识”的帐篷已经搭好,指挥部、宿营区、救灾物资发放区等功能明确;帐篷外,救援队志愿者正在向“受伤”民众了解情况。29日当天,山西、陕西、河北、重庆、四川、甘肃和内蒙古自治区等七省市自治区红十字赈济救援队联合举行救援实战演练。 29日,山西、陕西、河北、重庆、四川、甘肃和内蒙古自治区等七省(市、区)红十字赈济救援队联合举行救援实战演练。韦亮 摄   本次演练灾情设定为当地遭遇7级地震,共设置行前准备、营地建设、灾情和需求评估、物资发放、临时安置点规划与建设、志愿者招募与培训、装备使用培训、临时物资库建设管理及物资调拨、营地撤收等科目。模拟救援为期两天,救援队员需在演练场地露营1个晚上,自己解决就餐、用水、如厕等问题。 救援志愿者正在搭建帐篷。 韦亮 摄   山西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牟方军介绍,根据救灾需求,营地被划分出指挥部、仓储区、办公区、受灾民众安置区等,“救灾一般是几个省或者十几个省在一块,协调是很复杂、很难的,必须有一个指挥部来统筹安排,其他功能区主要是满足受灾群众的吃穿住等基本需求”。 来自内蒙古队包头市红十字会业务科科长于河带领队员负责此次救援的供餐环节。 韦亮 摄   中国西北部自然灾害多以旱灾、洪灾、地震为主,此次联合演练活动针对上述灾害发生特点进行。赈济救援队主要是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对灾情进行评估,并根据需求配备一定的物资、搭建帐篷等,及时地保证受灾民众的安全和生活所需。 在开阔平整地带,印着“中国红十字会标识”的帐篷已经搭好,指挥部、宿营区、救灾物资发放区等功能明确。 韦亮 摄   来自内蒙古队包头市红十字会业务科科长于河带领队员负责此次救援的供餐环节。于河介绍,地震发生后,根据受灾群众的需求,首先会提供方便面、压缩饼干、矿泉水等,应急供餐主要保证有开水,让大家能吃得饱饭、喝得上热水,大概在两天之后,后续的队伍和补给将会陆续达到。 山西省红十字会会长张建欣等在营地视察指导。 韦亮 摄   此次演练是中国红十字赈济救灾队(山西)培训内容之一。“这既是一次灾害发生模拟演练,也是一次工作经验总结交流。”山西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郑红介绍,通过演练,将理论应运用实际,提高山西及周边地区红十字赈济救援队的应急救援能力,为中国灾害应对储备力量。 (完) http://news.sina.com.cn/o/2018-03-29/doc-ifystezv5953925.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澳昆州发生百年最强地震 菲律宾首都举行最大规模地震演习
杨学祥 2015-7-31 05:23
澳昆州发生百年最强地震 菲律宾首都举行最大规模地震演习 杨学祥,杨冬红 人民网悉尼7月30日电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30日早晨发生地震,强度为当地自1901年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 7月30日,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地区举行迄今最大规模地震演习,当地数百万民众参与。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灾害频发,菲火山和地震研究所警告,横穿大马尼拉地区及周边省份的西部谷地断层运动可能会引发7.2级大地震。 我们在2015年7月28日5时33分给出潮汐预警,8分钟后得到证实。根据7月29日至8月4日强潮汐组合,在此区间全球地震会继续增强。 我们在7月22日指出,最近印尼、阿拉斯加、智利、日本和墨西哥等多地发生多次火山喷发,专家认为,这是环太平洋火山带发生大灾难的前奏,相关部门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http://news.cntv.cn/2015/07/21/VIDE1437494036494896.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231.html 此后,秘鲁、智利、印尼、巴基斯坦、希腊相继发生5级地震。 我们在2015年5月6日指出,2015年7月是强弱潮汐过渡时期,7月末8月初有强潮汐出现。 我们在2015年2月26日指出,2015年8月是强潮汐过渡时期第一个月,7月末8月初和8月末,有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地震活动相应增强。 7月末8月初全球地震火山活动将进入高潮。 关注相应的潮汐组合: 潮汐组合E:7月31日为日月大潮,7月2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34505度,8月2日为日为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77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644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7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8308.html 环太平洋火山带火山频发敲响环太平洋地震带自然灾害警钟。 关注7月末8月初全球地震火山活动将进入高潮。 请关注相应的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8827.html 相关报道 菲律宾首都举行最大规模地震演习【组图】 2015年07月30日 16:30:20 | 责任编辑: 张天宇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7月30日,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地区举行迄今最大规模地震演习,当地数百万民众参与。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灾害频发,菲火山和地震研究所警告,横穿大马尼拉地区及周边省份的西部谷地断层运动可能会引发7.2级大地震。图为地震警报拉响后,大马尼拉地区一所学校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导下快速撤出教学楼。中新社发 张明 摄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7/30/c_128076527.htm 澳昆州发生百年最强地震 布里斯班有震感 2015年07月30日19:02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人民网悉尼7月30日电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30日早晨发生地震,强度为当地自1901年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 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称,本次地震发生在昆州弗雷泽海岸彩虹滩外海,离岸约百公里外的珊瑚海海域,位于35公里以下,震级录得5.3级。地震强度对16公里外的地区造成破坏,206公里外的民众均有震感。 据《信使邮报》报道,昆州邦德堡镇很多建筑物中的人员被疏散,地震导致阳光海岸等多处火车营运被中断和延误,住在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的民众均感觉到地震。这是当地超过100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地震,但引发海啸威胁的可能性并不大。当局相信,接下来还可能发生较低级别的余震。(马小龙)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730/c1002-27387972.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3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日本进行南海海槽大地震联合训练 近8000人参加
杨学祥 2014-8-31 18:25
日本进行南海海槽大地震联合训练 近8000人参加 2014年08月31日 1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31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即将迎来9月1日“防灾日”之际,日本中部5县及相关省厅31日实施了假设南海海槽为震源发生大地震的大规模训练。训练假想地震发生一天后的情况,正式启动灾后修复活动,确认了在各地港口、机场清除瓦砾工作和使用自卫队飞机进行人员运送时的合作机制。 该训练旨在加强各机关之间的合作,提高防灾工作人员的技术。长野、岐阜、静冈、爱知和三重县的地方政府以及内阁府等有近8000人参加,航空自卫队也提供了合作。 训练假想30日早上7点半发生里氏9级地震,大海啸侵袭爱知和三重县沿岸。假定地震发生26小时后,发现沿岸地区遭受浸水灾害,于是以静冈机场和名古屋港为据点,开始了派遣救援部队以及运送物资的训练。 在名古屋港进行了直升机救援被卷入大海的漂流者的训练。消防员从直升机上抛下绳子到达海面,然后抱起漂流者牵引至机内后,再运送到附近船只上。 观看了名古屋港训练的名古屋市民丹羽幸表示:“看到如此大规模的训练,我颇受震动。这让我思考如果真发生灾害应该如何配合救援。”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831/13033279_0.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频繁的美国地震演习:用旱震理论检验美国
热度 1 杨学祥 2013-3-22 14:47
频繁的美国地震演习:用旱震理论检验美国 杨学祥 中新网3月22日电据外媒报道,美国洛杉矶市21日进行了一次模拟演练发生7.8级地震的活动,该演练由洛杉矶市紧急事故办公室组织,大约有300位民众参与了演习。当地官员称,“这次演习不是制造恐怖气氛,吓唬当地民众,而是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2年10月17日报道,美国将于当地时间18日举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地震演习,预计将有逾1300万人参加。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暖冬、干旱和地震频发,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徐道一根据这两个周期,预测西半球特大地震将发生在2014年,与我们在2008年的预测完全一致。 2014-2016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是中国特大干旱和全球9级特大地震爆发几率最高的年份,我们必须做好预防更大灾害的准备。 相关报道: 美国洛杉矶市模拟演练发生7.8级地震300人参与 2013-03-2210:53:21|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王珊|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中新网3月22日电据外媒报道,美国洛杉矶市21日进行了一次模拟演练发生7.8级地震的活动,该演练由洛杉矶市紧急事故办公室组织,大约有300位民众参与了演习。   当地官员称,“这次演习不是制造恐怖气氛,吓唬当地民众,而是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该官员还称,洛杉矶市自从1857年以来,就没有经历过7.8级以上的地震,所以当地民众也应该理解,他们的生活有可能发生改变。   该官员最后称,“如果我们准备的越充分,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就越能幸存,重建起来也更快。” http://gb.cri.cn/27824/2013/03/22/6071s4061621.htm 美将举行世界最大规模地震演习:暖冬、干旱和地震的警示 2012-10-1903:33|个人分类:防灾信息|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的美国地震德克萨斯州发生里氏当地时间 美将举行世界最大规模地震演习: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17日报道,美国将于当地时间18日举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地震演习,预计将有逾1300万人参加。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暖冬、干旱和地震频发,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4091.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已有1082次阅读2012-2-2015:18|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地震暖冬干旱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 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谁能拯救美国:奥巴马应该关注国内民生 已有698次阅读2012-1-411:48|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特大地震天文周期美国奥巴马民生 谁能拯救美国:奥巴马应该关注国内民生 杨学祥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西部的大地震的预测由来已久,孝文的以下报道值得关注。 2010年北京时间3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俄勒冈州大学活动构造学与海床测绘实验室负责人克里斯·古尔德芬格表示,未来50年内,俄勒冈州南部和北加利福尼亚州沿岸的卡斯卡底古陆断层发生断裂的可能性高达80%,断裂的结果就是引发一场大地震。相比之下,包括华盛顿州和温哥华岛在内的北部地区断层发生断裂的可能性较低,同一时期内的断裂可能性为27%。 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地质学家林健(JianLin,音译)表示,智利地震发生在沿岸地区。1960年发生的9.5级地震——历史上记录的规模最大的地震——让这一地区的受压程度提高。类似的构造力将导致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发生同样灾难。这一地区的胡安·德·富卡板块正潜入北美板块下方,在达到某一个点后,数百年内被禁锢的压力将导致板块发生滑动。科学家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地震的发生似乎已不可避免。 Sidorenkov列出了1900-2010年地球旋转速率中引潮力(D)的变化曲线,认为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发生与18.6年的周期变化有关,D的极小值在1903、1923、1942、1960、1978和1997;最大值为1914、1932、1950、1969、1988和2007年,下一个极小值可能发生在2015-2016年。 1960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196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是9级特大地震频发的时段。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的发生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8.6年周期相关,与拉马德雷冷位相54年周期有关。 徐道一根据这两个周期,预测西半球特大地震将发生在2014年,与我们在2008年的预测完全一致。 2014-2016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是中国特大干旱和全球9级特大地震爆发几率最高的年份,我们必须做好预防更大灾害的准备。 如果美国西部发生特大地震,可能引发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使美国西部成为人间地狱,不再适于人类生存,美国将从移民接受国变为输出国。 如果美国西部发生特大地震,谁能拯救美国? 世界金融危机已经是美国经济遭受重创,欧盟在欧债危机面前自顾不暇,日本在2011年3月11日特大地震中损失巨大。相比之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美国最大债权国,只有中国有实力救助美国的特大灾害。从未来全球特大灾害变化趋势而言,奥巴马政府应该与中国和睦相处,在关键时刻获得中国最宝贵的支持,中国也是美国移民的最佳接受国。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特大灾害面前一律平等,建立世界各国的联合救助机制迫在眉睫。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BRUCEALBERTS博士在2005年指出:经过了2004年末的印尼大地震,亚洲-太平洋板块正在变得越发脆弱,地震和海啸也将越发活跃。尤其是亚洲东部的日本列岛已经处在了一个随时可能塌陷的‘漏斗’之上。临灭顶之灾,滑入大海沟。BRUCEALBERTS博士建议日本政府向周遍的友好国家中国、韩国、美国寻求帮助,在大灾难一旦降临的时候,能够将日本的众多的平民百姓迁移到中国等国的领土上,作为“自然灾害难民”,以避免日本的“整个民族的毁灭”。 我在2010年9月指出,鉴于日本本土的生存危机,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日本外交的根本出路和长远政策。2010-2018年全球强震频发,日本东海大地震的预测和预防时日不多,美国科学家的警告值得日本三思。 日本在震前不但不接受劝告,与邻友善;反倒以邻为壑,积极备战,结局是自食恶果。美国应该接受日本教训。 我们和徐道一在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后,都预测日本是下一次大地震的首选位置,美国地震预测有待证实。 参考文献 1.徐道一,孙文鹏。歹字型构造体系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地质力学学报。2011,17(1):64-73. 2.孝文。科学家预测西北太平洋地区面临大地震风险。来源:新浪科技发布时间:2010-3-410:58:3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3.杨学祥,杨冬红。智利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今后我们的任务。2010-3-307:17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99148 4.杨学祥,杨冬红.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5.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7.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8.杨学祥,杨冬红.9级特大地震周期的探讨.2011-12-1016:42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007 9.杨学祥,杨冬红。下一次大震在哪里:8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2008-6-110:00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10.杨学祥。与邻为伴:日本在大震后要接受历史教训。2011-4-1106:34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1737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540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9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东日本大地震两周年 东京等地举行地震演习(图)
杨学祥 2013-3-11 16:50
东日本大地震两周年 东京等地举行地震演习(图) 2013-03-11 14:3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网3月11日电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11日是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两周年纪念日,今天,东京町田、六本木hills、京都等地都举行了大规模避难演习。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时,位于町田市的一家大型超市停车场发生塌陷事故,造成2人死亡和8人受伤。町田市设定发生首都直下型6级强地震,在旧市政府办公大楼前上演了一场逼真的大楼塌陷事故,同时实施了逼真的救助训练。在演习中,消防队员们实施了如何用吊车搬起重60吨的水泥块。 在东京高级住宅和商业区六本木hills大楼中,由当地居民自行组成的自治会举办了防灾演习训练。六本木hills大楼中共入住了约750人,今天参加演习的居民们体验了如何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当地消防队进行了救火和救助伤员等的演习。另外,六本木hills被作为收留无法回家者的避难点。大楼中储存了约10万份食物和水。可以为5千人名避难者提供3天的饮食。 另外,京都今天也举行了大规模的避难演习。京都市使用紧急速报邮件,进行了这次避难演习。京都设定今天早晨10点30分发出4级地震速报邮件。各地区的市民和游客接收到邮件后,立即蹲下或保护好头部,配合演习。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163.com/13/0311/14/8PMN4E4700014JB6.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