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零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的一篇认真博文――回应行仁博主
热度 2 cgh 2015-7-4 03:11
我的一篇认真博文 ――回 应行仁 博主 应行仁 博主在鄙人的博文《 说说高考零分作文 》中评论: 应行仁 2015-7-3 03:49 看了链接的百度百科,没有说这是零分作文。从行文笔法布局来看,非常成熟老到,有专业水准,怎么得知这是中学生高考0分作文? 老先生问话,不敢怠慢,于是回复: 博主回复(2015-7-3 08:52) :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728.htm 老先生这回“教育”: 应行仁 2015-7-3 12:43 续 评论, 》 博主回复(2015-7-2 16:52):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728.htm 点进只看到评分标准,没见到针对这篇作文的信息。除非考生是抄袭,按照标准是不可能得0分的。博主搞错了吧?对从事研究的人,不仅对写论文,写博文也是需要认真的。 我这是不是应该上点心了呢?看到另一博主发短消息解释他的一篇 相关博文 ,点进去拜读了一下。不巧,老先生在那个博文下评论说: 应行仁 2015-7-3 12:59 看到陈桂华博文《说说高考零分作文》,读了那篇作文,我就有点怀疑那是高考作文,而且会得0 分。在那里评论: 看了链接的百度百科,没有说这是零分作文。从行文笔法布局来看,非常成熟老到,有专业水准,怎么得知这是中学生高考0分作文? 博主回复(2015-7-2 16:52):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728.htm 博主回复后,我点进链接只看到评分标准,没见到针对这篇作文的信息。除非考生是抄袭,按照标准是不可能得0分的。我想他是搞错了。 在科学网活动的人,应该都有理性和常识,不该为情绪而传谣,如不能判断,对过于离奇之事,至少应该查证。不然自己就会成了笑话。对从事研究的人,不仅对写论文,写博文也是需要认真的。 我这涉嫌写博文“不认真”、“为情绪而传谣”,事关重大了。于是,我觉得及时专门写一篇博文实在是非常重要,否则我这眼看信誉扫地了。下面是我的博文资料来源截图: 这是资料来源。再又说道为什么得了零分。又博主在评论中给出了作文题目和评分标准。得零分也是有很多情况下可能的。“跑题”、“嬉弄”阅卷老师的作文,这种非“白卷”是不是该得零分? 还请老先生以同样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发表的评论,尤其是作为一位老者对其他个人的品格进行点评。比如“认真”核实数据来源,“认真”阅读准备评论的博文,“认真”想想评论是否恰当…… 正如很多博主的评论提到的那样,此“零分作文”也许非彼“零分作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零分作文年复一年出现在网络上,还有大量的零分试卷等等出现在诸如微信朋友圈、QQ群等,我们是选择娱乐转播还是理性评判?
个人分类: 杂谈|2881 次阅读|4 个评论
说说高考零分作文
热度 15 cgh 2015-7-2 22:35
说说高考零分作文 1 、高考 高考是全面评估一个中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刷屏网页的高考状元们,在这样一种评估体制下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名落孙山者,其实只是到了离开继续集中式教育的时刻,人生才转入一个新的道路。谁先到达幸福的罗马并享受更多的幸福,仍然还没到下结论的时候。 2 、作文 作文,也许只是测试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作文得零分,代表评分者对受试者的这次特定测试性表达完全持负面印象。可是,毕竟所有参加高考的人都是能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的正常人,必然具备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零分作文 每年都有一些零分作文,甚至有些作文留下的影响是那些满分作文所从来没有的。也许,这些作文不是真正的高考零分作文。也许这些零分作文是垃圾堆里的狗头金!有思考,有表达,有形式,有内容,是不是还能得零分? 下面是百度百科上的一篇零分作文,如果用一条一条的标准来评判,能得零分吗? ---------------------------------- http://baike.baidu.com/article/786fffe2bc1ffff30978b985.htm 等待 2015-06-07 ? 33310 第一幕 :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 , 过了一分钟 , 孩子妈妈还没到 , 车上乘客开始埋怨 , 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 , 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 ,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感人的场景并不是每一天都会上映。特别是在我们大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但此时心情最为此起彼伏的 , 却是 301 路的末班车司机。   没有人知道 , 感动背后的真相 , 此时的司机也是一知半解 , 但此刻他的心情很是莫名悲伤。甚至忘记了这位母亲今天发生了什么 ? 他甚至忘记了一瘸一拐的事实 !  第二幕 :( 司机内心世界的描述 )   尽管司机每天这个时候都会看到母子二人。但他琢磨着 , 大概是因为这是驶出繁华闹市的末班车。才会有如此准时的一对母子。   司机偶然听到这个小孩叫做小童。而小童有个习惯 , 就是上车以后 , 都会小心翼翼的打开钱袋 , 一个一个数着硬币。从母子的对话当中 , 司机也听出 , 母亲居然目不识丁。   司机也曾感到疑惑 , 一个文盲母亲 , 每天带着自己的孩子到繁华闹事来做什么 ?   第三幕 : 场景跳转至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   直到有一天 , 司机在解放碑八一路 ( 重庆著名的好吃街 ) 。却偶然发现 , 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在兜售着餐巾纸。   这一幕在好吃街 , 似乎习以为常。但也许是妇人今天一包餐巾纸都没有卖掉的原因 , 这位妇人慢慢走到垃圾桶边 , 居然开始翻弄那恶臭的垃圾桶。只见她娴熟的把食客们吃剩的残食一点一点的翻出来。此时司机忍不住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 拉远景特写 ) 这个时候 , 一碗吃剩的酸辣粉从远处被扔了过来 , 妇人被泼了一脸的油污 , 但却并没有任何怨言。只是抬头擦拭了一下自己的头发。   而正是这抬头的一霎那 , 司机似乎恍然大悟。但明白了这一切之后 , 司机心情却变得异常的低落。他并没有选择离去 , 而是默默的跟着妇人 , 妇人并没有一瘸一拐 , 司机此时对小童母子充满了好奇和怜悯。果不其然 , 小童此时正跪在街头乞讨。母亲笑着说为他找到了好吃的 , 司机瞬间眼泪滚落了下来。   第四幕 : 场景转回第一幕 301 路公交车内。司机心里描述。   在这之后 , 每次末班车 , 司机看到穿的整整齐齐乘车的母子 , 心里仍然荡起对小童母子的怜惜。   而这次司机 , 在等待小童母亲的一分钟里 , 更是激起了街边乞讨 , 翻食残物的回忆。甚至让他忘记了一瘸一拐的事实。也许是因为在司机的潜意识里 , 任何悲惨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在这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母子身上。因为一个乞丐偶然哪天变得一瘸一拐 , 也并不足为奇。   但司机怎么也想不到 , 这一幕才是真正悲剧的开始 !   第五幕 :   在这之后的几十天里 , 母子俩还是每天都来乘坐司机的末班车 , 只是偶尔母亲会一瘸一拐 , 偶尔正常的牵着儿子一路小跑来抢座位。偶尔还大包小包的提着购物袋 , 似乎是给儿子的礼物。   直到司机记忆里的最后一天。母子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第六幕 : 剧情大反转   那天夜里 , 重庆上空咆哮着惊雷大雨 ,301 的末班车马上就要出发 , 可是这对母子还是迟迟未到 , 司机犹豫的多等了两分钟 , 车上乘客开始一阵牢骚之后 , 却发现 , 一位满身湿透的母亲 , 双手抱着自己的儿子 , 发疯似的哭着冲了上来。这一刻 , 所有人都沉默了。只有窗外哗哗的雨声 , 和母亲撕心裂肺的咆哮 , 以及小童时有时无的呻吟。 救救我的儿子 这是司机听到最多的话 , 母亲不断自责着自己。并一直在试图摇醒小童 , 并让他保持清醒。   这一天 ,301 的末班车 , 并没有开向遥远的重庆市郊。而是开往了有着白衣天使的急救中心。   而这一切仿佛都是徒劳。因为小童从此再也不需要以乞讨为生。   第七幕 : 大结局 ( 还原真相 )   没有意外 , 一条脆弱的生命就这么走了。小童并没有怪她的文盲妈妈。小童说过 , 愿意为妈妈去死 , 来感谢妈妈对他的养育之恩。对的 , 小童是被遗弃的孩子。妈妈是在翻垃圾桶的时候将他找到。   没有文化的妈妈 , 从此就用垃圾桶的谐音小童来呼唤她的儿子。贫穷的妈妈在好吃街卖餐厅纸来抚养小童 , 小童六岁的时候 , 觉得自己应该帮助妈妈赚钱养家 , 于是开始在好吃街的另一头学会了乞讨。   而第一幕场景的真相 , 则是因为小童想上中学 , 母亲为了多攒学费。而逼不得已开始学会了碰瓷 ( 就是有意和机动车辆相撞 , 骗取赔偿 ) 。 ( 拉远景 ) 那是第一次 , 母亲闭着眼 , 被车子撞飞了一米。但是得到了五百元的赔偿。那天小童不知道为什么 , 母亲会一瘸一拐。母亲也一直瞒着他 , 母亲只说自己腿抽筋 , 一瘸一拐走不动。叫小童奔跑着先去搭乘末班车。这就是本文的第一幕。   而最后一场悲剧的发生 , 是小童在街头突然看见母亲要被车撞倒的一瞬间 , 不知真相的飞奔上去推开了母亲 , 而幼小的身躯却被撞飞了出去。 ( 延时特写 )   可是周边的市民却都在责骂着这对母子的无耻。司机也因为听说碰瓷而驶离现场。 ( 近景特写 ) 小童睁开自己还很稚嫩的双眼 , 他也许到死也不知道 ? 这是为什么 ? 什么叫碰瓷 ? 为什么母亲会被世人唾骂成为骗子 ? 为什么没人来救他 ? 世界为什么对她们如此不公平 ?   母亲为什么只会一直哭喊着 : 对不起 !   而小童除了呻吟 , 却一直不停的问着 : 这是为什么 ?   小童一直在等待着母亲的回答。等待着唯一亲人的回答。   等待着 , 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人能告诉他 , 世界为什么对他们如此不公平 !   小童的时间定格在了驶向医院的 301 路末班车上。 --------------------------
个人分类: 杂谈|7531 次阅读|40 个评论
《等待》一文不应该得零分
热度 4 shxzhang 2015-6-18 00:56
《等待》一文不应该得零分 张 名先鉴 字 少雄 六月十六日,网上开始流传一篇二零一五年重庆高考零分作文,《等待》。读过这篇作文,先鉴这样提醒自己:这只是网友们在搞笑,这不是真事,我们的教育不会沉沦到这个程度! 如果真有考生写出这样的作文,先鉴不愿意相信阅卷教师们会给出零分。 作文考试,不应该是让考生背写根据固定程式写成的范文,而应该是让考生临场发挥,自由灵活地表达。 作文考试,不应该是让考生重复规定性观念,而应该是让考生自己思考,提出独特性认识。 作文考试,不应该是让考生复述特定思维定势下形成的教条式言说,而应该是让考生自主探究,表达创新性见解。 作文考试,在现有语文考试各种题型中,最易考察考生的独特性与创新性;而语文考试,在现有各门考试之中,最易考察考生的独特性与创新性。 如果这篇作文真出自今年某位考生之手,这位考生的思维与表达已经极有独特性与创新性。在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独特性与创新性的当下,有这样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的考生,不应该被扼杀在萌芽时期。只有阅卷教师们无知到一定境界,或麻木到一定境界,或无耻到一定境界,才会用零分来扼杀具有这样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的考生。 这些道理,简单又简单,先鉴认为,不会有教师不明白,不会同时有几位、甚至一群教师不明白。作文阅卷给分,好像不是由一位教师决定的,而是几位、甚至一群教师们集体决定的。 网友们,别这样嘲弄高考阅卷教师啦,他们也不容易。 题目如下: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下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就此事写一篇 800 字的文章。 零分作文全文如下: 《等待》 刚听到说重庆有公交车能为一个残疾人等待上好几分钟的时候,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英文单词,由于语文考试不让写英文,我特意写下这个词的发音:阿妹子嘤!!!中文意思就是太疯狂了!虽然出题老师想说,宽容,等待是一种美德,并且很愤世慨俗的放大抹黑乘客的急躁。可是我想为各位乘客辩解一下:不把这熊孩子踢下车已经是尊老爱幼的典范了好吗? 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呢?是因为现代社会是在不断加速的。简单举个例,去网吧打英雄联盟的时候上个厕所回来都能看到各种队友骂街;拿个手机开微信玩个什么三国笑传之类的卡牌手游跟电脑对战都被限制思考走格子的时间!我只是玩个手机游戏娱乐一下,连猪队友都没有当,都要被催促赶紧思考赶紧走完我的回合?出题老师有想过为什么吗?其实答案很简单:“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连玩个游戏都被要求加速,更何况是别人的工作和行程?你凭什么让别人给你“等等”?更不要说是一大群人了! 而且仔细想想,如果是车到站,残疾的母亲需要好几分钟才能走到车门口,这说明本身这对母子应该离车站就有好一段距离,回到现实。在重庆,车流如果比较密集的地区,其实快的话可能 5 分钟就有下一班车。一个小孩子却不愿意自己等多几分钟,去等下一班公交车,却把全车人留到都够等下一班车到站了。还好这是公交不是轻轨,不然请问是不是为了让残疾母亲赶上一班轻轨,他就有理由去躺轨了? 然而不是说只是孩子错了,乘客也有错,错在没有人站出来去教育孩子不应该做这种损人利己同时极有可能扰乱交通秩序的事情。试想一下,如果在繁华路段,一辆公交被孩子这样截停,后面会有多少车辆被堵住?你以为是每辆车都像上面说的三国笑传里的赵云那样,能够随便穿墙过人不用考虑碰撞体积的?为了一个小孩子的要求而扰乱城市交通的畅顺,这也可以称为美德? 只是想改变大众对于这种“美德”的想法,却是非常的难。难处就在于,人们总是在错误认知中被洗脑成“弱者”总是对的。宽容“弱者”,让“弱者”拥有着优先的权利,所以我们才会对“弱者”百般迁就,成就出不作为的“公众之恶”。而由此产生出来“弱者即正义”的思想更是导致农民工跳桥跳楼讨薪之类闹剧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这些都是由多年公德教育适应不上时代的恶果,而有些教育工作者却还食古不化在高考故意出题让这种恶果延续教育下去祸害下一代,实乃教育者之耻也!
个人分类: 教育漫話|3000 次阅读|4 个评论
“考零分成大器”一类极低频率事件
热度 4 Bobby 2013-3-11 20:24
1 、吴晗数学考零分上清华 1931 年初 , 吴晗决定辞去燕大图书馆的工作 , 投考胡适主持的北大文学院。结果 , 他的文史与英文皆考了满分 , 但数学却是零分。北大的规定是 , 只要有一门零分便不能录取 , 胡适也不愿坏了这个规矩。吴晗只得转考清华大学 , 成绩仍是文史、英文皆一百分 , 数学零分。不过 , 清华破格录取了他。 吴晗 : 数学考 0 分 的清华高材生 2 、钱钟书数学考 15 分上清华 1929 年夏,钱钟书高中毕业,报考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 ---- 清华大学 ,就在入学考试时,钱钟书拿到数学试卷,一道道数学题看起来像天书一样,他几乎都不会做,但迫不得已,就硬着头皮做了几道题,也不知对错。发榜的时候,钱钟书看到自己的数学只考了 15 分。而按照清华大学的招生规定,只要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就不予录取。他的数学考得这么差,应当说是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可是他的国文和英文成绩都是满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看到钱钟书的英文、中文成绩俱佳,高出一般考生一大截,就决定打破常规,破格录取。正是罗家伦的这一次破例,成就了学贯中西的一代学者。 著名学者 钱钟书 : 考取清华 时 数学 只考了 15 分 2 、陈寅恪没有学历著作当教授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 陈寅恪 : 教授 的 教授 3 、钱穆中学学历聘教授 钱穆,生于 1895 年,逝于 1990 年。 1911 年钱穆在南京钟英中学读五年级,由于时局动荡,学校关门,钱穆没有毕业就辍学归家,从此再没有进过学校读书。但他却以自己的学问和教学质量,成为中国第一流的大学教授,先后在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中国最好的大学任教,同时著书立说,影响教育了无数学子。再后来,他只身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晚年定居台湾继续做学问,是公认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钱穆 最高 学历 仅为中学 多年自修苦读成大师 / 钱穆 : 最后 学历 中学的大师 4 、梁漱溟没有学历教大学 梁漱溟年仅二十五岁,没有任何学历,只是司法部的一个小秘书。蔡元培遂于 1918 年将仅有高中学历的梁漱溟聘为讲师,后又聘为教授,主讲《印度哲学》。 行知行网站 - 梁漱溟 与老 北大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593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