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引用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英国大学“卓越科研评价”:不看影响因子,慎看引用数
热度 17 liuli66 2019-3-10 11:44
英国大学“卓越科研评价”:不看影响因子,慎看引用数 英国将对大学进行新一轮的“科研评价”,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经费拨款。 英国2019年初发布了“卓越科研评价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的细则:科研评价标准和工作方法(Panel Criteria and Working Methods,以下简称《评价标准》)。本人在文章“新时代科研评价要突出“唯原创性”标准“中介绍了REF对科研成果原创性的评价标准。现介绍REF《评价标准》对使用影响因子和被引用数(简称引用数)等量化指标进行科研评价的规定,对吾国科研评价有借鉴参考价值。 1 不看影响因子评价 REF《评价标准》规定:任何评估小组( 四大类学科主评估组 下,划分为34个 小学科评估小组 ),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估,不得考虑发表该成果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得考虑期刊的档次和级别。 2 慎 看引用数 若干 小学科评估小组 明确表示:科研成果评价中,彻底不看引用数,比如物质科学、工程和数学大类中的“数学”评估小组,“工程”评估小组;社会科学大类中除“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评估小组之外,所有其他小组均不看引用数。“艺术与人文”大类,一律不看引用数。 若干小学科评估小组表示,会部分看引用数,比如医学大类的所有分学科评估小组均看引用数。 四大类学科主评估组对那些在科研评价中参考引用数的评估小组,作出下述规定: 1)引用数仅仅作为评估科研成果的学术意义(academic significance;或学术重要性,学术价值)[案:而非原创性]的一个指标。引用数只是提示同行评议判断成果质量的一个元素,不得用作评估的主要指标和工具。 2)如果某项科研成果没有提供引用数,并不意味着该成果缺乏学术意义。 3) 评估小组应当认识到 ,引用数只是有些时候而非总是一个可靠的指标(reliable)。评估小组还应当认识到,引用数并不是一个总可以查到的数据,并且,引用数因学科或评估单元不同而不同,不能搞“一刀切”。 评估小组应当认识到,引用数,对某些类型的成果(如应用性科研成果)是一个不可靠的指标;而且,引用数,对不是用英语写作的科研成果以及新近发表的成果,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案:和不公平)。 4)评估小组如果看引用数,只能看REF评估组提供的数据,任何其他机构和个人提供的数据都是无效的。任何评估小组不得看期刊影响因子或期刊级别分区。 5)任何看引用数的评估小组,必须遵循REF的总规定。任何评估小组必须把同行专家评议作为科研成果评价的主要手段,以此作为对科研成果的原创性以及意义性和严谨性进行全面的评估。 对那些看引用数的评估小组,必须接受“负责任运用科研计量学论坛”的指导。 结束语 笔者曾发文说:一流大学看论文本身的原创性,三流大学看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 考虑到吾国整体的科研发展阶段和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如英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考虑到吾国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发展阶段尚处于世界三流和二流水平,现在的评估体系(包括学科评估、职称评审或铁牛轨(tenure-track)评估),强调影响因子一区二区、引用数等量化指标,有其充分的合理性,该看的还得看。但是随着吾国科技和大学水平的发展,要分阶段,逐步淡化影响因子评价,提高基于同行评议对论文原创性的评价。 而对于吾国那些 已经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 的评估,或(已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对其院系和教师或科研人员进行评估,当取消这个要求:提供科研成果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或一区二区,以及被引用数等量化指标。对TA们的评估,要突出对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和首发权)的专家评议。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14369 次阅读|118 个评论
不发文章,一声巨响,还能炸出一个“诺贝尔奖”来吗?
热度 41 profjin 2015-7-20 01:35
科学网上很多同学还天真地以为,文章的多少与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的贡献没有多少关系。确实,发文章越多、引用数越高并不是研究贡献越大的充要条件, 但它一定是一个必要条件。在当今和未来,如果一个研究人员没有发表足够的高质量文章、所发的文章没有足够的引用,要获得同行承认几乎没有可能,因为理性的同行评议和合理的计量指标并无矛盾。单纯靠拨弄拨弄设备、拍拍脑袋,突然来一个灵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的时代已经过去。 下面是1990年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h-index和Google Scholar的总被引用数统计: (数据引自:Stephen J. Bensman et al. Power-law distributions, The H-Index, and Google Scholar Citations: A Test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conomics Nobelists. http://arxiv.org/ftp/arxiv/papers/1411/1411.0928.pdf (此处全文下载) 一言以蔽之,靠一声巨响突然炸出一个炸药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0682 次阅读|105 个评论
影响因子(IF)就是一切?
热度 6 editage 2013-3-13 15:22
尊敬的 Eddy 博士:   我当研究人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目前发表了7篇ISI论文,可是这些期刊的IF分数都很低,这对我以后基金申请会有影响吗?   虽然影响因子在目前是最资深、有争议、最广泛应用的引用数据,不过已不如过去辉煌了,近几年来, IF 因为其限制而饱受批评,学术研究团体也正积极找寻可以更好评估研究质量的替代衡量方法,这使得h指数、特征因子分值( Eigenfactor score )和一些计算论文在社交网络传播的公式逐渐兴起。   越来越多人在质疑影响因子的可行性,最近 武老师简介了一个研究 ,其中提到我们所熟悉的 IF 年代看似即将终结。该研究可 在 arxiv 免费阅读 ,作者们评估了 1902 年至 2009 年一百多年间期刊影响因子与发表在期刊中个别论文引用数间的关联性,他们假设关联性从 90 后开始减少,过去一项关于《影响因子在所有人需要读整本纸本期刊的时代确实占有一席之地》的争议支持了这个假设。图书馆人员根据影响因子来决定要收藏那些期刊,但是,当学术发表电子时代来临,研究人员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在线找到自己想看的论文,他们再也不需要把整本期刊给看完,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他们发现期刊影响因子与各论文引用数的关联,如假设所设定的,在过去20年来逐渐减弱,此现象在各学科领域都一样,更有趣的是,他们评估了有多少前 5% 到 10% 的引用论文是发表在顶尖 5% 到 10% (依影响因子排序)的期刊,结果发现该比例在过去 20 年来急速下降。   由此可知,影响因子在文献(前段提及的研究指出的现象)及研究人员心中的地位正在下降,虽然基金单位在审核时还是会看发表的期刊的 IF 分数,我还是怀疑这占决定的比重有多少,我也在 先前的博文 里说明过为什么 h 指数在衡量研究质量上比影响因子可靠。为了精确呈现出你的研究质量以及对付基金评审对你发表在低分期刊的印象,你应该提供你的 h 指数和其他发表论文的衡量数据来帮你的基金申请加分。很清楚的一点是,如果如果你对于你的研究有很强的目标和成熟的专业知识,影响因子不是一切。 ∷ Eddy 博士国际期刊发表支持中心内容由 意得 辑 学术论文翻译 专家 团队 支持提供 ∷ 【意得辑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编校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影响因子就是一切?
个人分类: 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700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