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动物福利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动物福利

相关日志

《死亡地带: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中文版序
蒋高明 2020-10-13 18:04
《死亡地带: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 中文版序 蒋高明 进入 21 世纪 20 年代的第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社会活动规律,造成了全球恐慌。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不仅通过接触实现人传人,还通过空气、实物传染,对国家、家庭、个人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影响。为了防控疫情,各国停工停学,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大灾难。就在我写这篇序言的时候,尚不知道全球疫情如何收场。 疫情爆发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内因即病毒来源问题,病毒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这里我们不去分析。我们来看看外因,人体免疫力下降与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病毒大爆发的外在因素。一个很有意思的是,新冠病毒对发达国家打击最大,以美国为甚,感染人群超过了 130 万以上。美国的医疗条件全球最好,科学技术也最先进,拥有全球最多的的诺贝尔奖得主,为什么在小小病毒面前无能无力呢?笔者的判断是,他们民众的免疫力是低下的,其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食物化学化造成的。 “ 国家越发达,吃的越垃圾 ” (这里的垃圾是垃圾食品的意思),我的这个判断一直没有勇气在公开场合说。 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在公开场合说,今天反而敢说了呢。因为今天,我读到商务印书馆正在编辑出版的《死亡区域: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一书的清样,国外学者提供的证据更加印证了我的判断。请读者看看下面的几段描述: 最后,我们在四栋工业风格的建筑物前停了下来。这些建筑一扇窗户也没有,每栋建筑都关着 3 万只鸡。接着,瓦茨把我们从正午眩目的阳光下带入了鸡舍尘土飞扬的昏暗之中。充满氨臭味的刺鼻空气立刻让我有作呕之感。我的眼睛适应黑暗后,旋即聚焦在了一张白色巨毯上 — 那实际上是无数只一动不动的鸡。走廊占地 20000 平方英尺,两端有巨型风扇在呼呼作响。这里看似巨大,却被挤得水泄不通。 ...... 这时,有些鸡笨拙地跑了起来,扑腾着翅膀乱飞。看样子, 它们很享受我们闯进 “ 鸡海 ” 之中给它们辟出的这点空间。据瓦茨估算,每只鸡平均享有的地面不过一张标准打字纸的大小。讽刺的是, 它们在烤炉里倒是能获得更大的空间。 这就是温室养殖,用丰盛的饲料将精心选育的速成鸡种快速催肥的集约式农业。这些鸡虽然个头很大,发出的叫声却是从喉咙根里发死亡区域发出那种尖锐的 “ 唧唧 ” 声,听起来就跟小鸡仔一样。实际上,它们还不到六周大,所以的确是小鸡仔。只用短短几周,这种鸡就能从毛茸茸的复活节小鸡长成它们祖先的怪诞翻版。 就连外表看来没有明显缺陷的鸡也是一副随时要倒的样子,臃肿的身体摇摇晃晃,靠相比之下孱弱可怜的两腿 “ 钉 ” 在污浊不堪的几厘米地面上。它们的眼睛就像淹没于一片百色羽毛毯中的小黑点。 当我抱起一只鸡来端详时,瓦茨问我: “ 在体重是正常标准两倍的情况下,你能支撑多久呢? ” 这只鸡的胸前没长羽毛,光秃秃的粉肉摸起来微微烫手。它 “ 唧唧 ” 叫唤了几声,眨眨眼睛。我把它放回地面,它就一瘸一拐地走开了。地上还有一只死鸡,粪便密布的地上一小团羽毛十分扎眼。 ...... 当天晚上,瓦茨、莉亚和我在皮卡车里熄灯静守,只待收鸡队到来。鸡棚长长的波纹状屋顶渐渐隐没于夜色之中,装饲料的巨型铁罐有如踩高跷的哨兵矗立在外。尺寸堪比家用热水浴缸的巨型风扇旁,草地被吹得尘土飞扬,狂舞劲摇。这些风扇彻夜无休,正在为成千上万只鸡降温,好让它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程稍微凉爽一些。飞旋的叶片间,那片已经见惯的白色海洋若隐若现。 ...... 灰尘突然扬起,扇叶间的画面立刻朦胧起来。一名收鸡队员用手电筒的灯光在鸡群中挥舞,开始把它们往捕鸡器的方向赶。刚刚还静如止水的鸡群顿时炸开了锅,又是鼓翅,又是乱跑。 据说捕鸡过程已经改进了不少,过去都是直接把鸡塞进板条箱里, 然后轰隆一声关上门,连鸡的头夹在门里也不管。瓦茨告诉我: “ 以前到处都能看见夹断的鸡脑袋。 ” 那时他和捕鸡人想必已经麻木了, 或者至少是迫不得已地默默接受。 如今,捕捉过程已经完全自动化了。捕鸡器在漆黑的鸡舍里自主行驶,像收白菜一样把鸡扫进机身,然后用传送带送进板条箱。整箱整箱的鸡在铰接式货车的后面堆得老高,随后被运到屠宰场,等待宰杀、拔毛、去除内脏,用食品包装纸裹好。 上述文字给人的感觉是恐怖、压抑、恶心、愤怒、无语。要不是美国学者现场揭露,还以为上述描写是造谣。其实,我们每天也在吃那种方式养殖出来的鸡,且养殖环境之差,很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以前在视频上看到某国大型养鸡场捕鸡用大型吸尘器,将正在吃食的鸡都会被吸进去,还以为那是网友恶搞。今天读到作者的描述,才知道那是真实发生的。 商家为了自身利益,一些做法非常隐蔽,你吃的洋快餐的鸡肉,很可能是鸭肉,因为鸭肉更便宜,鸭子生长周期更短。我曾现场考察国内某大型养鸭企业,该企业号称全球规模最大的,每年产 6 亿只肉鸭。在像图书馆书架的架子上,有五六层之多,鸭子在工业传输带上 “ 生活”。鸭子的任务就是吃,它们短短的一生,脚趾没有踏过一片土地,没有一次戏水的机会,也没有晒过一次太阳。它们由专门的鸭料喂养,排泄物通过传输带排放到鸭棚之外。鸭粪奇臭无比,趴满了苍蝇,这样的鸭粪上到地里,会伤害庄稼或蔬菜。对于这样的做法,公司老总津津乐道告诉我,那是科技进步,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益。我是闻着恶臭参观完工厂化养鸭场的,至今一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没有食欲。 人类为什么要采取近似变态的方式搞动物养殖呢?资本使然。在 “ 集中营 ” 式的环境下,鸡和鸭生病怎么办?只有依靠药物。一只肉鸡养殖周期 40~45 天,长到体重 5 斤出笼,期间用药化 1.2 元。其中经销商利润 0.36 元,技术员 0.12 元,药厂大区经理 0.05 元,药厂费用 0.12 元,实际每只鸡用药 0.55 元。工厂化肉鸭养殖 38~40 天,体重长到 6.5 斤出笼,期间用药 1 元,其中中间商 0.3 元,技术员 0.1 元,药厂费用 0.1 元。鸭子喝水多,药物“利用率 ” 高达 90% ,每只鸭子用药 0.45 元。 那就是说,工厂养殖的鸡和鸭,每只要消耗 0.55 元和 0.45 元的禽药。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要保证鸡和鸭的生长发育要求,这些基本的药是必须吃的。而提供药物的销售商等所花的费用已超过鸡和鸭本身的消耗。 工业化养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与健康代价。有一次,我与某 大型养鸭厂 饲料供应商,聊重金属污染问题。我的问题是: “ 不往饲料里面添加重金属,工厂化养殖还有利润吗? ” 。他想了想,回答到: “ 快没有了 ” 。集约化、工厂化养鸭每只净利润只有区区五六毛钱,其利润看来是牺牲生态环境赚来的。至于隐形的人类健康成本, 养殖场不会考虑。要是国家强制要求工厂化养殖企业,必须将粪便中的抗生素、重金属、激素等处理干净了(肉中残留的必须达到标准要求),才能开工养殖,估计能坚持下来的养殖场不多。 众所周知,人类的食物是由那些自然界长期演化,并经过人类不断培育的物种所提供的。最初的能量都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前提是农民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如果农民纷纷离开土地,传统的劳作与养殖方式被现代农业技术和大机器所取代,即人越来越懒,而农业依然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这里,全球最发达的美国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美国,充足的食物供应、低廉的食物价格,似乎保证了经济繁荣。然而,为生产严重偏离生态规律的低廉食物,美国人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从超市产品价签上看不到的。这些代价包括,农民苦不堪言;环境遭受破坏;城市居民为健康买单;政府每年需预算出大笔经费补贴农场主。 过去 70 年来,美国工业化农业大幅扩张,大量化石燃料、化学药品进入农业生态系统,而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美国人的吃饭问题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如今在美国,仅以种养业为生的农民占总人口的 1.8% 。 美国以耗费更少的劳动力成本,来耕种更大面积的农田,得益于规模经济,得益于政府多种鼓励措施和高额补贴。这些措施不断强化,使那些作物品种单一化的大型农场更加受益。与此相伴的是,食品产业愈发集中起来。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目前有 4 家公司从数千家农户那里收集农作物,用于加工各类农产品。单一化的农业延长了 “ 食物公里 ” ,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粮食平均需要经过 1518 英里路途,才能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手中。因为生产的粮食卖价过低,只有扩大规模才能够保证效益,农民们面临着 “ 不扩产、就出局 ” 的痛苦选择。 美国农业由于缺少劳动力,只有依靠农药、化肥、转基因等技术。化学肥料和杀虫剂连年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流失、水质恶化。美国 80% 的玉米用于喂养牲畜、家禽和鱼类。低廉的玉米、大豆极大地刺激了大规模 “ 集中营 ” 式动物养殖。为生产动物蛋白,美国每年产生 2 万亿磅的粪便,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潜在的有害气体污染周边河流和空气。将粮食和肉食通过货车运送至美国各地,耗费数十亿加仑汽油。美国纳税人为此要缴纳各种道路、高速公路补贴税。集约化动植物种养殖模式,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消失,乡村的美丽景色一去不复返。 “ 集中营 ” 式养殖,动物生病概率是增大的,这样就需要不断向家畜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据估计,美国 70% 的抗生素都喂给了健康的生猪、鸡鸭和牛类。研究表明,习惯性添加抗生素可增强细菌的抗药性,导致人类的细菌性疾病更难治愈,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如今,肉类生产加工系统高度集中化,一旦有食品带有病原体,更容易发生大规模污染事件。 2002 年 10 月,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食品召回事件。由于突然暴发的李氏杆菌病导致 20 人死亡、 120 人发病,国内第二大禽肉生产商不得不召回了 2740 万磅鲜肉和冷冻肉产品。 美国肥胖人群比例全球最高 。 肥胖问题在美国 近 几十年来越来越严重,并成为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虽然许多 发达国家 都有类似的情况,但美国的 肥胖人口 比率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从 1962 年开始,美国肥胖率由 13% 一直上升,在 1997 年达到 19.4% ,及 2004 年达到 24.5% ,目前已达 38% 。虽然在过去 10 年女性的肥胖率一直高于男性,但在 1999 年与 2018 年之间男性的肥胖率也不断增加。 因为食物恶化,美国的糖尿病人、癌症病人大幅度增加,其免疫力严重下降。这就回到文章开头介绍的,美国疫情最严重,分析与食物环境,尤其动物养殖环境的根本变化有关的,然而很少有人关注这个问题,或者即使有呼吁,他们的声音也被资本布局的所谓科学进步、所谓辟谣的声音淹没了。 《死亡区域: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一书出版,深挖了上述环境与健康恶化背后的故事——动物被虐待、环境被污染、传统农业文化被消失、人类被喂养。该书的作者是菲利普 · 林伯里( Philip Lymbery ),我跟他从没有某过面,只在零星报道中知道这位作家。从他书中的描写来看,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可能在主流话语权里,我们都是叛逆者,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作者让利益集团编造的谎言,曝光在阳光之下,让公众知道了他们吃的是什么样的食物。林伯里是国际领先的农场动物福利组织 “ 世界农场关怀 ”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 (CIWF) 的首席执行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与 Isabel Oakeshott (之前是 Sunday Times 的记者)合著的《坏农业:廉价肉品背后的恐怖真相》( Farmageddon: The True Cost of Cheap Meat )一书当选《泰晤士报》 2014 年年度作家的年度图书之一,因此媒体称他为 “ 游戏规则改变者 ” 。 林伯里在很多重大的动物福利改革中起到主导作用,其中包括禁止欧洲广泛存在的肉牛板条箱饲喂和蛋鸡笼养等。他被称为食品工业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作为 “ 世界农场关怀 ” 的领头人与世界范围内 700 家食品公司共同展开工作,每年改善将近 10 亿动物的生存环境。 2015 年,罗马 “ 国际金鸽 ” ( International Golden Dove )和平奖奖给了他。 作为一名终生的野生动物爱好者,他花了十年的时间,前往塞舌尔、哥斯达黎加地区,美国和欧洲,带领读者做一场专业的野生动物之旅。他也是英国鸟类信托机构的执业鸟类环志学家。他同妻子海伦和继子卢克、搜救犬杜克和一大群之前曾待在电池笼里的母鸡,生活在新罕布什尔州乡村的一个小村子里。 《死亡区域: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的重点在于叙述传统农业模式给环境和物种带来的冲击,进而鼓励环境友好型的新农业模式的出现。通过走访不同的地域,采访当地的居民,以几种生存环境面临威胁的物种例如苏门答腊象等为切入点,作者描述了工业化农业体系,是怎样将人类和与之相关的野生动物带入毁灭之 “ 绝境 ” 的。 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商品之间的交换是自古到今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参加交换的各方都期望从中获得报酬或利益,也就获得是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商业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行为,在其它动物中是找不到的。追求利润天经地义,但无休止地追求利润,且没有商业道德底线地追求利润就让商业变了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尖锐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只要 “ 有 50% 的利润就铤而走险,有 100% 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 300% 的利润就敢冒受绞刑的危险。 ”    马克思的话有没有过时呢 ? 显然没有过时,时至今日依然是合理的,因为连一向中立的科学都可以被资本收买,没有什么事情是资本不能搞定的。最近几十年来,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食物污染事件,如欧洲马肉事件、激素肉事件、米糠油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多宝鱼事件、面粉增白剂事件等等,即使经过媒体曝光与政府整改,但如果不从源头解决问题,灾难还将会发生。这次疫情或许是个机遇。 本书对中国读者也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消费者需要明白,我们食物中出现的很多化学物质,其始作俑者在于利益集团,在于所谓的“科学进步”,在于工业化种植业尤其养殖业的普及。只有自觉抵制垃圾食物,选择用生态友好办法生产的健康食物,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护自身健康,保护子孙后代健康,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在目前严重的疫情背景下,本书中文版的出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是为序。 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2020 年 5 月 11 日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要素食?
蒋高明 2018-1-28 08:31
我们为什么要素食? 蒋高明 今天收到汝州是生态农业发展协会崔素侠副会长的来信,谈到素食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特在这里推荐。素食,从环保和健康的角度都是利大于弊的。然而,人类毕竟是馋肉的,过去能够吃上肉的,只有富裕家庭才能够实现,现在普通家庭都可以吃上大量的肉,这主要得益于养殖模式变化。但是,由此而引起的食物安全问题,也客观上逼迫一些消费者放弃吃肉,逐渐转向素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以前要一年才能长大的猪,现在五六个多月就能出栏,肉食鸡在激素作用下可在45天内出笼。生产者因了解生产过程的危害,从来不吃自己的产品,任其流向市场。以前,我们欣慰只有牛、羊等少数食草动物不吃激素,是放心肉,然而,遗憾的是,在利益驱使下,人们也喂养这些动物含各种激素的“鸡饲料”和“鸭饲料”,有些人还偷偷喂养瘦肉精。人工饲养环境下,鸡、鸭、鹅、猪、鱼、虾、龟、贝、牛、羊等等肉类产品,或多或少地摄入了激素、抗生素、瘦肉精、安眠药、苏丹红、甚至避孕药等等天然食物链中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应围绕“动物福利”,加强养殖新技术研究,避免现有畜禽“速成班”现象。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也应该讲植物权、兽权、禽权,让禽、兽、鱼、作物(含“杂草”)等动植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快乐成长。即使不全部吃素,也要消费生态养殖的动物——为了自身健康,也为了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崔会长的建议,对此笔者是非常赞成的。 我们为什么要素食? 汝州市生态农业发展协会副会长 崔素侠 现在素食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地方成立了素食协会,办有素食餐厅,比如郑州、洛阳、荷泽等地。酵道孝道提倡素食, 2017年10月在新乡举办的零污染村庄论坛,3天几百人的会议全都食素。佛教界历来也是尊崇素食主义。 我们为什么要素食呢?前年表哥家办喜事,洛阳的表姐、表哥回来参加婚礼。席间,几位表姐、表哥无一例外全部吃素,我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素食?表姐告诉我“吃素能治病”。她原来有很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从重症监护室出来以后,她开始“吃素”,坚诗吃素多年,现在她的病已全好了。我问“不吃肉”,是因为担心肉食品的安全性吗?她说“是的,因为买不到安全的肉食品了”。而我了解的当地一位癌症患者,在医院做完手术后,生活中食素,现在身体状况很好,至今没有复发。 一位农民兄弟告诉我养殖业的现状和他的担心。农村一个养鸡厂喂的鸡死了(40多天养成的肉鸡),农村人节省,把这鸡喂了家里的狗吃了。之后,鸡又死了,又喂了这只狗。连吃了2只死鸡,家里这只很健壮的狗,不久也死了。农民兄弟告诫我,市场上速成的鸡鸭不能吃,养殖厂的人就从来不吃自己养的动物。 一次,一位大型养猪场的老板在他庄园请客,他告诉来宾,席间用的猪肉,是传统喂养,不吃饲料的,猪肉吃起来口感会更香、更好吃。岂止好吃?是更有营养,更安全吧。 传统喂养的鸡和猪不但好吃,还治病。邻居家媳妇生了二胎,奶水很少。这对夫妇薪水不高,买奶粉要花很多钱,再说母乳喂养对孩子也好,就找中医看病。医生开的方子有穿山甲、王不留行等中药,要求配猪蹄炖着吃。她从集市买来猪蹄和药一起炖了吃,开始还有一点奶水,吃一段时间,一点都没有了。我问她,生老大时,有没有奶水,她说第一个孩子是母乳喂养。这么看来生孩子没奶不是产妇的问题,是猪蹄的问题。传统喂养的猪蹄吃了下奶,工厂化养殖的猪蹄吃了就不下奶,还回奶!一位妇产科大夫也不无担心地告诉我,现在很多产妇生了孩子后,下不来奶水,不知为什么。 问题出在哪里呢?市场肉食品安全性出了问题! 我的朋友曾经有几次吃肉食品过敏的经历。6个月长成的速成猪,你可能觉得不好吃,那么是不是想找养殖时间长的猪呢,偶而也是能碰到的(猪肉皮厚的一般喂养时间就长)。有一次,她就在集市买到了这样的猪肉。煮熟吃后1个小时,身体刺痒,竟过敏了!她不知缘由,后来就又买了一次喂养时间长的猪肉,类似的过敏情况再次出现。敢情喂的时间越长、毒性越大啊!市场上买的鸡、鸭、鱼,吃后也时尔有过敏的情况。而选择吃生态农场喂养的猪、鸡、牛、羊肉食品,就不会过敏。我的朋友是过敏体质,其他人食后可能没有感知,不会过敏。没有过敏的人,并不意味着无毒性,长时间对身体的毒害而无自知,从而造成多种更严重的疾病。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各种疾病的人,如果继续吃有毒的肉食品,身体想恢复是不可能的。 几年前,和一位大型养殖企业的老总谈起那年“黄浦江漂死猪”事件,因为和他很熟,他谈了养殖业的一些情况。他说现代养猪厂死亡率一般在15%以上。那么多的死猪怎么处理?都是通过地下黑市流入食品行业。当年就是因为市场查的严没办法卖了,没办法运出去了,只有抛江了。这几年,养殖厂都建有焚烧炉以焚烧死猪。有次到农村,就看到农民大哥拉一大车锯末样的东西往田里撒,问是啥,他俏俏对我说,是从猪厂拉的焚烧死猪产生的油等锯末混合物。据说这东西上庄稼地很壮,不知这东西对土壤安全否? 养殖企业,饲料有很科学的配比,防役也很严格。就是这样,死亡比例还是这么很高,为什么?原来1年养成的猪,现在6个月长成,原来8个月长成的鸡,现在几十天就长到三、四斤,没有激素能长那么快吗?且这些猪、鸡多是添加剂、转基因饲料喂养,不用抗生素死的会更多。速成鸡鸭可能站都站不起来,一次禽流感,就会让养殖厂的鸡鸭全死掉。吃了这样的肉食品,会健康吗? 一次,我问养鸭厂的技术员,你们养的鸭子是做烤鸭用吗?他说不是,这是48天养成的,皮太薄,挂不起来,做烤鸭用的是56天养成的。 一直对鱼有好感。有一天,养鱼的对我说鱼也是买饲料喂的,怪不得现在那鱼吃着没有味道。 我们楼上的阿姨原是生产队的劳动模范,她就说不喂饲料的猪肉、鸡好吃、香,有原来的味道。鸡蛋好不好吃,不在于是柴鸡下的蛋还是品种鸡下的蛋,而在于喂的啥料。 那么多大型养殖厂,动辄几万头的猪,几十万尾的鸡鸭,猪粪、禽粪臭气熏天。据说抗生素用的太多了,不会发酵腐熟。微生物都不光顾,废弃物如何循环利用?难怪养殖厂的粪很多生态农场都不敢用。动物拉的粪上地都嫌弃,肉还敢吃吗? 植物生长需要的是矿物质,有机物只有被分解后才能利用。工业化的养殖厂动物粪不能利用,做生态农场就需要种植、养殖结合,建立自循环系统,不然生态种植就没有肥源。 2017年的年末,我们带着疑问参加了在贵州铜仁召开的第九届中国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会上张孝德老师讲“不能用工业科技来解决生命农耕的问题”,我很认同。我们的养殖业是不是出了问题?蒋高明老师曾经计算过,如果我们吃谷物的话,能节省很多的耕地,13亿中国人需要2亿亩的耕地,如果吃肉食品就需要更多的耕地,消耗过多的资源。无论从健康角度,还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讲,我们都应尽可能素食。 要健康,就素食。 真馋肉的话,尽量选生态的吧。 (2018年1月28日)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对人类的贡献7采血法脑休克动物福利宰杀方法
fmjzzh 2017-8-29 13:08
我们对人类的贡献7 采血法脑休克动物福利宰杀方法 1、活体采集食用动物生物学技术; 2、采血脑休克福利宰杀技术; 3、泵吸快速血液收集技术; 4、泵吸动物腔内液体技术; 5、负压法收集消化系统残留物技术; 6、雪花肉制造技术; 7、动物血源冻干粉技术; 8、动物脏器冻干粉技术。 光芒(北京)医药研究院 天津机会生物工程研究院 准一(天津)医疗研究院 一就专利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本味烹饪技术研究院 天津圣山牲畜改良驯化有限公司 天津食链缘生物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研究、开发 微信: 18616523185 ; qq : 342730465 权利要求书 1. 采血法脑休克动物福利宰杀方法,过程是,沐浴、饮料、采血、脑休克后按摩、心脏停跳后泵吸活体全血、真空吸附肠胃物、真空吸附尿道物、真空吸附腔体集液;方法是,活体采血,经脑休克、心脏停跳后泵吸活体全血作为动物源生物血制品原料;泵吸腔体集液作为饲料原料;泵吸排泄物作为生物肥原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采血法脑休克动物福利宰杀方法,其特征是:宰杀时动物体位为,动物站在斜坡处,动物头部在斜坡高位,尾部在低位,饮料槽低于头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采血法脑休克动物福利宰杀方法,其特征是:脑休克后按摩采用柔性纤维带限位在前后肢体之间,动物倒伏后纤维带定位,按摩器启动。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采血法脑休克动物福利宰杀方法,具体地说,是经过 沐浴、饮料、采血、脑休克后按摩、心脏停跳后泵吸活体全血、真空吸附肠胃物、真空吸附尿道物、真空吸附腔体集液宰杀动物,活体采血,经脑休克、心脏停跳后泵吸活体全血作为动物源生物血制品原料;腔体集液作为饲料原料;泵吸排泄物作为生物肥原料 ,灭绝电击和血腥气味的恐怖过程,适用于各种动物的宰杀,宰杀的动物制品适用于各种可食用放血法宰杀动物的群体,可以工业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生产加工,属于屠宰和生物领域。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转场中的血腥福利——也谈动物福利 Animal Welfare in China
热度 2 RollerMaMing 2017-4-27 16:48
看到下面的图片,让我语无伦次。 每年的3-4月是动物转场的季节,过去牧民赶着羊群上山,逐水草而居,徒步翻山转场。现在用汽车运输,但遇上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是拦路虎。动物不是人,请你先听一听动物转场途中“咩—咩—咩—”的凄惨叫声吧: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067432 Infact,wearenotonlytodiscussanimalwelfare,butspecialattentiontothevulture'sfoodinChina.WearetheonlyresearchandprotectionorganizationforthevulturesinChina. 天地之间,动物福利(AnimalWelfareinChina)——为什么要把我们抛弃在G30高速公路边?(马鸣摄) WhyareyouleavingusontheG-30highway? 看看路边被抛弃的这些绵羊和小毛驴(2017年4月19日拍摄于天山),它们都不是因疫病而亡,也不是打死,也不是撞死,更不是摔死。而是长途运输踩踏——挤死(窒息),或者没吃没喝——饿死(渴死),或者长时间站着——累死(困死),或者冰天雪地——冻死(僵硬),或者烈日炎炎——晒死(热死)。总之,是白白地死了,多么可怜啊,想一想一辆大卡上中下装着300多只大羊和小羊(春季产羔季节,咩咩的哭泣声),千里转场,我们还谈什么“动物的福利”呢? 检疫部门不作为啊,什么是疫病大如天?(马鸣摄) 还有公路部门、畜牧部门、安监部门、防疫部门、运输部门、环境部门,处处设卡,坑害百姓,不和谐啊! 雪域转场,艰辛的牲畜。防疫部门很扯淡,春季转场很可怕。访问司机,是怕拦截,所以抛弃。我不煽情: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067432 透过窗户,我们看见每天都有几十辆大卡车拉牲畜沿着G218上山,穿梭往来,转场繁忙,许多是生产建设兵团的羊只,咩咩一路,扬长而去。一辆大卡上中下装着300多只大羊和小羊(春季产羔季节,一路上都是咩咩的哭泣声)(马鸣摄) Mie-mie alltheway,spedaway.Alargetruckwith300sheepandlambs(lambseasoninspring,allthewayarebleakcrying)(PhotobyMaMing) Inadditiontotheneedtomonitormigrationanddetectpoison,wealsoneedtobuildtherestaurantsforvulturesinChina. PleaseseethestoryfromChina: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48045-1051554.html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067432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058244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070101 Whocantellmethesolution? 天山雪域动物转场变迁:徒步到车运,社会进步,是一个时代的变迁:(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067432 ) 天地之间,太空旅游,欣欣向荣,依然愚昧。春季转场,一日千里,拥挤不堪;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如两重天;温暖如春,突如其来,冰天雪地;旅途艰险,动物福利,都是扯淡。同情动物,原因何在,死亡难免。 臭气熏天,没有猛禽,或者猛兽,没有双赢,不堪入目,横尸遍野。如此地步,人类文明?(马鸣摄) 在G3012一处停车场,被抛弃的尸体竟然有26具,没有掩埋,暴尸荒野。从吐鲁番到和硕县,一路上都有尸体。不是危言耸听,夸夸其谈。 Everydaytensofthousandsofsheeparetransferred(springmigration)toTianshanMts.,deathisinevitable,crowded,trampledtodeath,starvedtodeath,frozentodeath,hottodeath,andexhausted...... 解决方案——关于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点滴经验(见 刘旭霞科学网博客 ):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1287do=blogid=565919 ) 常用的无公害的处理方法是:(1)掩埋,(2)焚烧。 但这两种方法依然有其弊端:掩埋和焚烧都有可能污染环境,病源对土壤、大气、水源的污染,依然可能使病源再次进入环境,成为大规模疾病爆发的定时炸弹。 现在有一种方法,就是将病死动物迅速冷冻,在密闭的运输车内将其运到无公害处理场,在高温下,将病死动物加工成肉粉,成为动物饲料。但这样的饲料不能再回到同源动物的养殖环节,必须不同类的。如病死猪经过无公害处理后可当做鱼饲料,死鱼可当做猪饲料中的鱼粉。经过高温加工的病死动物,将病源完全杀死,可以成为放心的饲料。这是一种清洁处理,循环利用的环保方式。 但由于环保依然需要高昂的投入,所以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 上、中、下三层,300多只羊,包括小羊羔,咩咩直叫(产羔季),人间地狱(马鸣摄) 文明社会大谈动物福利(AnimalWelfareinChina),有人还要为此立法。什么是动物福利呢?简而言之,就是不要虐待动物,屠宰时不要太痛苦,改善动物饲养与运输条件,不要抛弃宠物等。 哭泣的小羊羔(视频):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067432 南疆小毛驴很抢手,浑身都是宝——本来是要被长途贩运到山东某企业——制作阿胶,在半路上就没有了,可怜的小毛驴(马鸣摄) 在我国的香港、台湾都早已制定了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属于综合性动物保护法律,具有全新的视野和明晰完善的规定,值得我们借鉴。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应该涉及动物福利的,不管是家畜、宠物,还是野生动物,这是缺憾(马鸣摄)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058244 动物转场中的福利,拥挤不堪,300只挤在一起,喘不过气来(马鸣摄)。 以人为本,动物福利,这在中国很难被接受(一些双面人自身的苦难没有解决好,奢谈福利)。我幼稚的问题:人类与动物应当是平等的吗?人类应该满足动物们维持基本生命和健康的需求吗?在人类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是否该以法律约束自己而不要给动物带来痛苦?对于那些虐待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实验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的人,该不该用法律给予处罚?这些问题在180多年前的英国已明确地写进法律,在今天,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已制定了明确的法律,切实保障动物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在天山大峡谷,缴获捕鸟网(林宣龙摄)。 2004年5月,北京市拟为动物福利立法,由市政府法制办起草完毕的《北京市动物卫生条例(征求意见稿)》开始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周屏代表呼吁尽快出台《社会进步动物福利法》的建议,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都10年过去了,却没有什么进展。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070101 传统习俗与劣根性:我们就是喜欢给动物下套(马鸣摄) 注:3-4月正是动物转场的季节,过去牧民赶着羊群上山,逐水草而居。现在变了,是用大汽车运输转场,从新疆的博斯腾湖到巴音布鲁克(天山)几百公里,一天就到了。可是,如果遇上恶劣天气、暴风雪、泥石流、塌方、或者堵车,死几只羊不可避免。看看路边抛弃的这些羊和小毛驴(2017年4月15~19日拍摄),都不是因疫病而亡,而是长途运输踩踏——挤死,或者没吃没喝——饿死(渴死),或者长时间站立着——累死,或者冰天雪地突然降温——冻死(丑恶的人类,春季都被剪过羊毛,赤裸裸的公羊啊)。想一想一辆大卡装着300多只羊,混杂着牛马骡子,尼玛的骡子还谈什么“动物的福利”呢? 基本定义: 动物福利(AnimalWelfare)——是指善待动物,如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满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科学证明,如果动物健康、感觉舒适、营养充足、安全、能够自由表达天性,并且不受痛苦、恐惧和压力威胁,则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肉也好吃)。而高水平动物福利则更需要疾病免疫和兽医治疗,适宜的居所、管理、营养、人道对待和人道屠宰(干干净净,卫卫生生)。动物福利尤指动物的生存状况;而动物所受的对待则有其他术语加以描述,例如动物照料,饲养管理和人道处置(道貌盎然)。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11) 实际上动物是通人性的,看看我们家的小Naikei(曾经是被人遗弃的病犬)满满的正能量
个人分类: 动物福利|4931 次阅读|4 个评论
乌鸦与狗——看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
热度 14 fdc1947 2016-8-27 08:12
乌鸦与狗——看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 只听说过乌鸦与狐狸的故事,怎么这里说起来乌鸦与狗来了? 乌鸦与狗都是动物,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乌鸦是鸟类,中国古人称之为飞禽。狗是哺乳动物,我们的古人称之为走兽。这是一个不同之处。乌鸦是野生动物,狗则是人工饲养的,过去称家畜,如今主要是宠物。这是又一个不同之处。 照理来说,乌鸦与狗是两种动物,并无好坏之分。但是在如今绝大多数人看来,乌鸦是不祥之物,很讨厌它。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狗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但是,对于中国古人来说,这两种动物的命运即人们对它们的态度,与现在绝然不同。对于乌鸦,古人是崇拜之至,而对狗却认为下贱之极。 先来看古人对乌鸦的态度。乌鸦这个词是后起的(虽然这两个字古而有之),古人就直接称乌。《说文解字》:乌,孝鸟也,象形(烏,孝鳥也,象形)。烏和鳥都是象形造字,由于烏体黑,以至于人们看不清它的眼睛了,所以中间少了一点。而直接称其为孝鸟,表明了汉代人对它的尊崇。之所以称其为孝,是因为古人认为“乌能反哺”。正如李时珍所总结的: “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长大后)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本草纲目·禽·慈鸟》) 孝是古人最尊崇的品德。所谓“百善孝为先”。《论语》第一篇第二段就说:“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从汉代开始,除开国皇帝外,所有皇帝的谥号基本上都有一个孝字,可见各朝各代对于孝道的重视。而乌鸦的孝鸟名声,足以使得在官方有稳固的地位。 在汉人称乌鸦为孝鸟之前,乌鸦就有极好的名声,被认为是吉祥和有预言作用的神鸟。 《诗经·小雅·正月》云: “哀我人斯,于何以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毛传》对此解释道:“富人之屋,乌所集也。”也就是说,乌鸦都懂得落在富人的房子上,老百姓也应当求明君来治理。 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引《尚书传》:“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史记·周本纪》说到周武王召集诸侯时,“ 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于是各位诸侯都说:“纣可伐矣”。 汉·应劭《风俗通义》说:“上(指汉明帝)东巡泰山,到荥阳,有乌飞鸣乘舆上。”明帝大喜,赐二百万,令亭壁悉画为乌。 据唐李勉《琴说》说,汉末的何晏被抓在监狱里,有两只乌鸦停在他们家屋顶上,何晏的女儿说:“乌有喜声,父必免。”就作了一首琴曲《乌夜啼》。也有人把这件事说成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作者)因事触怒文帝,待罪囚禁于家,其妾夜闻乌啼,以为吉祥。后刘义庆果然获释,就作了《乌夜啼》。不管是否真有这样的事情,它总说明当时的人们认为乌鸦在屋顶上叫是一件吉祥的好事。 在更早得多的文献《山海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就是说,乌是每天背负着太阳的神鸟。据说这种神鸟有三足,被称为三足金乌。《淮南子·精神训》说:“日中有金乌,月中有玉兔。”因此,古人把金乌和玉兔作为太阳和月亮的代名词,在以后两千年中,无数文人把金乌和玉兔写进他们的诗文之中。一直到现在,传统戏曲舞台上仍然把一面画着金乌的旗帜代表太阳。“金乌坠,玉兔升”成了戏曲中表示从黄昏到天黑的“俗透了”的唱词。 总而言之,在千年前的古人那里,乌鸦的名声是很好的。而后来,它的命运就变坏了。人们认为它是最讨厌的一种鸟,乌鸦一叫,就会有祸事临头,甚至要死人。把总是预言坏事的人称为乌鸦嘴,如此等等。 狗的名声与命运正好与此相反。 在古人那里,狗的名声极坏,中国传统文化就是 “憎狗”和“厭狗”。文化首先表现在语言上,我们来看看我们汉语中带有狗或犬的词语吧。前两年,我曾经写过一篇《 狄拉克距离与东西方对狗的憎爱传统 》(2014-06-19)。在那篇文章中,我抄录了从《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成语大辞典》等辞录下的有关狗和犬的几乎全部词语。如今拷贝在下面: 狗宝;狗吃屎;狗豆子;狗苟蝇营;狗獾;狗急跳墙;狗尿苔;狗皮膏药;狗屁;狗屎堆;狗头军师;狗腿子;狗尾草;狗尾续貂;狗熊;狗血喷头;狗蝇;狗鱼;狗蚤;狗仗人势;狗蹦子;狗刨;狗碰头;狗气杀;狗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犬齿;犬马;犬儒;犬牙;犬牙交错;犬子;巴尔狗;哈巴狗;疯狗;海狗;看家狗;狼狗;画虎类狗;梨狗;鬣狗;猎狗;指鸡骂狗;落水狗;鱼狗;狮子狗;走狗;鸡零狗碎;狐群狗党;洒狗血;兔死狗烹;土狗子;鸡犬升天;鸡飞狗叫;狼心狗肺;蝇营狗苟;警犬;鹰犬;猎犬;丧家之犬;大犬座;鸡犬不宁;桀犬吠尧;狂犬病;蜀犬吠日;狗党狐群;鸡鸣狗盗;狗盗鼠窃;狗颠屁股;狗吠非主;狗吠之惊;狗急跳墙;狗马声色;狗拿耗子;狗行狼心;狗血喷头;狗咬吕洞宾;狗杖官势;狗彘不若;狗彘不食;犬马齿索;犬马恋主;犬马之诚;犬马之报;犬马之心;犬马之养;犬牙差互;犬牙交错;犬牙鹰爪;犬牙磐石;犬牙相制;狗苟;狗马;狗屠;犬戎;狗恶酒酸。 在上面这近百个词语中,除了一部分中性的名词如狗宝、狗豆子之类的之外,基本上都是表示憎恶、讨厌、轻蔑等意思。在我们的传统语言中,要找到一个关于狗的“好话”真是难得很。 语言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形成的,大量语言中反映出的传统思想是最真实的,这决不是人们随便解释所能给出的 。从中确实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狗的态度。 当然,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对狗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认为狗是他们的好朋友,甚至最好的朋友。有人甚至愿意为狗去做违法的事情,例如到公路上去拦截车辆、去殴打和侮辱他人等。 为什么国人对乌鸦与狗的态度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原因很简单, 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说得更直率些,这是中国人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结果 。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乌鸦是食用不洁之物的,从而本身也是不洁的。乌鸦代表着罪恶、说谎。而狗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则是友好的、忠诚的。 那么,是不是西方传统文化中对乌鸦和狗的看法比中国传统文化高明呢? 显然不是。无论是中国古人认为的乌鸦是孝鸟、代表吉祥和预言好事,还是西方古人认为乌鸦的不洁、欺骗和罪恶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无稽之谈。同样,中国古人的厌恶狗和西方人的喜欢狗也是他们在不同生活条件下自然养成的感情(详见本人博文《 狄拉克距离与东西方对狗的憎爱传统 》),并无先进落后之分。吃牛肉不吃狗肉并不比吃狗肉不吃牛肉更文明进步。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会接受这些西方人的思想、感情和习惯呢? 中外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并非是最近才有的事情。实际上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着。即使是基督教等宗教的思想,也是早在唐代东西方大交流的时候就传到了中国。像对乌鸦的不良看法和对于狗的亲近感,也是早就对中国人有所影响,但是,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占压倒的优势。 其原因是古代西方的生产力并不对中国构成优势。 相反,那时候他们中许多人还欣赏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 思想和文化的影响首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一切旧生产力。正是依靠着这种强大的生产力,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敲开了一直在亚洲东部大陆称王称霸的中央之国的大门。也使中国人看到了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包括物质上的和思想文化上的差距。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每个人看看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世界,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就连我们引以自豪的纸张,也早就是西方人改造过的了。我们应用的科学技术更是西方的产物。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所写的语言都受到了西方语言的极大影响,现代白话文的许多词汇、句式都是从西方学来的。无论是民主自由的思想,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都来自西方文明。 自古以来,所有社会占优势的思想,都是统治者的思想,都是有钱有势者的思想 。社会的风俗,都是向统治者的习俗、向有权有势者的习俗看齐的。古人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 死”、“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之类的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您看那些明星们的穿戴、打扮一定漂亮吗?剪着的奇形怪状的发型一定好 看吗?并不见得,但是就是有这么多少男少女去模仿,甚至可以成为时尚。中国人在接受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同时也接受了一些并不先进的文明意识。 如今许多人接受了西方人对于乌鸦和狗的看法,其原因大致如此。 但是,西方人的思想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在日益全球化的时候中,不但西方人,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前进。 对于乌鸦,现代人想到的不再是丑陋、罪恶,而是把它平等地视为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的一员,看到的是它在整个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对于狗,现代人也不仅仅从一种朴素的感情出发,而是更看到了动物的福利,对动物生存状态的改善等等。这种思想也正日益成为现代人共同的思想 。 相关博文:《 狄拉克距离与东西方对狗的憎爱传统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04586.html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9731 次阅读|28 个评论
和动保人谈谈如何促进动保立法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5-11-9 14:57
我常常说,许多人老是说动保人过于偏激,不够理性,实际上,中国动保人可能是最具法律意识的群体,他们为了保护动物,对中国现行的法律研究很深,用动物检疫和食品安全的相关法规来保护伴侣动物,应该说几乎把现行法律利用到了极致。 几乎所有的中国动保人每天都在念叨、呼吁应该抓紧动物福利法或者反虐待动物法的立法。问题是如何能让这个目标实现 ? 只在动保人自己圈子里喊,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动保人都支持这一点。现在许多人已经开始组织起来,向人大代表写信,请人大代表提案,这是踏踏实实地在促进动保立法,应该鼓励! 除了这样做之外,我觉得还可以在各省市层面推动地方动物保护立法,这样即使全国的动物福利法或者反虐待动物法立法没有能实现,也可以在一个地方有所推动,别的地方可以跟进仿效。即使,这样也没有成功,这个联署、劝说的过程,也是动物保护宣传的过程,是一个科普的过程,是动保力量不断动员、组织和演练的过程,它会极大地壮大动保的力量。 但是,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仅仅向人大代表游说,向法学家、政府官员游说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他们可能在起草法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决定的力量。决定的力量在哪儿呢?许多人可能不信,但是,事实还真的就是决定的力量在社会上普通民众对于动物保护的认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其实还是民意基础。 动保人可能不爱听,但是我得老实告诉大家,我们动保的宣传力度还很不够,不够深入,别说普通民众,就连大多数官员、学者对于动物保护了解都很浅薄,不了解中国动物实际的状况是怎么样的,不了解动物福利绝不是激进动物保护标准而是动物保护的底线,不知道国外动物保护的水准,不了解中国在这个方面比许多穷国要落后很多。 许多媒体记者不了解,许多教育中小学生的教师不知道,许多执法的警察、官员不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能指望国家通过一个保障动物福利的法律,可能吗? 怪他们无知吗?也不能怪。他们从小受的教育如此。我们向他们普遍发放宣传资料了吗?我们在经常公益公告上宣传动物保护了吗?我们耐心细致地回答了他们的疑惑了吗?我们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和他们深入交流过吗?我们在电视上、在社区中举办过多少关于动物保护的辩论活动?我们举办过多少大学生、中学生的动物保护夏令营?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动物保护,不是很正常吗? 当然,责任也不能说在动保人在这里。动保人也是普通人,有工作压力,有家庭责任,大家也只是用业余时间来献爱心,没有政府的投入,用自己微博的工资来承担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动物救助,本来就不堪重荷,再要求他们做好很专业的动保宣传,的确是强人所难,不近情理! 然而,中国的现状如此,我们不能坐等民众的意识提高,不能幻想一部金光闪闪的动物保护法从天而降,只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强行启动,扛着沉重的负担,来面向社会各界做最基础的动保知识科普,以尽量理性的态度来化解社会的偏见和歧视,这就是中国动保人的宿命!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我们相信,中国人无论是学者、媒体人、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是有慈悲心,都是有恻忍之心的,在动物保护的世界潮流面前,在中华慈悲护生的优良传统感召之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理解、支持动物保护的,动物保护立法在中国一定会取得重要突破。一部与中国优良文化传统,与中国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相称的动物保护法,一定是会面世的。 全国动保人,联合起来!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741 次阅读|4 个评论
为什么说动物不是物?
热度 16 jiangjinsong 2015-11-7 19:22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素食委员会 动保网 蒋劲松 讨论动物保护的立法,首先应以动物在法律上的定位为基础,而 法律意义上的界定,应以伦理意义上的定位为基础。 因为伦理涉及到行为的正当性问题,只有在伦理学上清楚界定了动物的地位之后,法律上才有可能准确地界定动物的定位。中国动物保护立法的滞后,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整个社会对于动物与人关系的理解出了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实事求是地说,法学家们的责任不大,主要是中国的伦理学家们很少关注动物保护的议题。中国的法学家们比伦理学家们更深地介入到了动物保护的相关研究中了。在关于动物保护的研究上,伦理学家们应该向法学家学习。 站在伦理学的角度上,我旗帜鲜明地主张动物权利,主张动物不是物,不是人类的财产。道义论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进路。它主张从行为本身的性质出发来考虑行为的合理性问题,而不是仅仅从行为的结果上考虑。权利的观念,是道义论伦理学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人权,尽管其内涵的理解,在不同文化和政治语境中,还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人权本身,今天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伦理学的基础概念,也是政治、法律理论的一个基础概念。不可否认,人权的概念已经成为当代普世伦理的标配,成为跨越不同文化共同接受的理念。 从这一基本的共识出发,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应该可以像接受“人权”一样来接受“ 动物 权利”。因为,动物也 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体验中心,在它身上发生的事情,它是在乎的。我们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它,它是有感受的。这种感受从本质上说,与人类体验的类似感受没有本质的区别。从这个角度看, “ 动物权利 ” 本质上与 “ 人权 ” 并无本质区别。 或者说,我们过去已经接受的“人权”其实不过是“动物权利”的一个特定个案而已,“动物权利”才是一个更加普遍的概念。 如果我们接受“人权”,却拒绝“动物权利”,则在理论上必须要说明,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要在人与动物之间采用不同的伦理态度?为什么物种的差别可以为不同的伦理态度来辩护?人与动物之间的生理、心理、乃至历史、亲缘关系怎么就可以为这种不同的伦理态度提供支持? 显然,常见的所谓智商、语言能力等区别不足以构成理由。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刚生下来一天、一周、一个月的婴儿,他的语言能力和智商远不及一只成年的狗、一匹成年的马,但是我们却不会因此而将婴儿的权利置于狗、马之下。事实上,我们从来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类成员的智商和语言能力低下,就剥夺其基本人权。显然权利和尊严,与智商、语言能力无关。(实际上,我们说动物缺乏 语言交流能力的说法,是由于我们不懂动物彼此交流的语言,也就是说实际上是我们学不会它们彼此交流的语言,可是我们语言学习能力的低下,不该变成我们无视它们权利的理由啊! ) 当然,人们会说之所以人有权利,而动物没有权利,是因为人可以履行义务,而动物无法履行义务。义务与权利是对等的。所以,动物不该有权利。 这种 论证同样无法成立。不仅是因为实际上,许多高等动物,如狗、马等工作动物,可以承担工作,可以履行义务,甚至是非常复杂和繁重的义务;更重要的是: 尊严、权利不以是否可以 履行 义务为前提。 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说法并不严格正确。在许多情况下,权利的拥有者不需要具有义务履行的能力。比如,一位精神病患者,他可能无法履行许多义务,但是他所拥有的人权和尊严却不可剥夺。还有严重智力残疾患者,胎儿、老年痴呆症患者等等,他们都无法履行义务,却拥有同样的人权。同样的道理,许多动物可能无法履行义务,但是这点并可构成我们可以无视它们权利的理由。 在伦理学上,将人与动物并列,予以分别对待,在概念上、学理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人类属于动物,是哺乳动物,分属灵长类。所以严格地说应该是人类与非人类动物。从进化论的角度上,人类与非人类动物关系密切,生理心理的规律非常接近,所以,在医学生命科学上,人们常常使用非人类动物实验来研究人体的相关规律。因为,非人类动物实验的结果的确可以用于理解人体的生理心理规律。也正因如此,人们觉得不可以用人体来随便做伤害性的实验,却可以用非人类动物来做,其实陷入了悖论而不知。整个非人类动物实验的内在悖论是:一方面认为非人类动物与人类如此相近一致,所以非人类动物实验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又认为非人类动物与人类是如此差别巨大,所以不可以用人类做实验,却可以随便用非人类动物做实验。 所以,我们无法用任何普遍的、形式的指标,将人类与非人类动物分开,为我们尊重人权,而漠视非人类动物权利提供辩护。因为,无论你用任何指标,都会有许多非人类动物在此指标之上,而有许多人类动物在此指标之下。 如果说,我不管用什么抽象、普遍的指标来为这种权利提供支持。无论如何,反正我就认定人类的权利概念不能应用于非人类动物上,因为非人类动物不属于人类这个物种。这种以非人类动物不属于人类这个群体,以否定非人类动物具有和人类一样权利的做法,在理论上就相当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因为,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之所以在伦理学上得不到辩护,也正是因为区别对待不同肤色和性别,却无法依据基于普遍的、形式的标准来为这种区别对待辩护,这就是典型的歧视对待。所以说,这种只承认人权,却不承认非人类动物权利的伦理态度,就是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一样的物种歧视。 人类历史上,也曾对于奴隶采取歧视的态度,在古希腊,连最有学问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为奴隶制辩护,认为奴隶不该享有与自由民一样的权利,认为奴隶受到奴役是合乎自然法则的,是天然的秩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步进化,人们的同情心、同理心逐步发达,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奴隶制已经被唾弃,而且这种人人平等的伦理观念已经在法律上得到体现。如何将他人作为奴隶的做法都是犯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但是,人类内部虽然废除了奴隶制,但是非人类动物今天的法律地位却仍然是人类的奴隶。非人类动物的生命、健康权都没有保障,为了人类部分成员的微不足道的需要,甚至是不必要的奢侈欲望乃至变态的欲望,大量动物常年被摧残、奴役、屠杀。我们对非人类动物奴役是一种制度性的安排,许多时候是我们人类许多成员无法选择的。从动物权利论的观点看,动物保护运动的实质是推翻非人类动物奴隶制,这是我们废除人类动物奴隶制以来在伦理和法律上最伟大解放运动和政治变革。 这一次伦理学观念的革命,法律观念的革命,影响深远,却难度很大,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观念乃至语言都已经为非人类动物奴隶制的观念所渗透,而且这次革命的直接受益方是不会说人话的非人类动物。它们无法集体反抗,它们没有选票,没有武装。它们的命运需要人类同情心,同理心,需要人类良知的发现。所以,伦理学家和法学家的 责任重大。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所有的动物,无论是人类动物,还是非人类动物,都是伦理的客体,都是道德关怀的对象,都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但是,只有人类动物的某些成员,才是伦理的主体,才有伦理的责任和义务。这也就意味着在伦理学的意义上,我们不可以再将非人类动物界定为人类的财产。因为西方的法律实践告诉我们,只要非人类动物还是人类的财产,那么无论我们在理论上赋予非人类动物以何等伦理地位,在现实的法律运作中,这种地位都难以得到保障。 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诸家学说,都给予 了非人类 动物以一定的伦理地位,而不仅仅是 把非人类动物看成是 毫无权利和尊严的物。 比如说,佛家认为众生平等,非人类动物与人类动物一样都具有佛性,将来一样可以成佛。非人类动物在无始轮回中,曾经做过我们人类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亲属,如果真的了解真相,我们绝对不忍心杀害奴役吃掉非人类动物。我们如果杀害非人类动物,这就是造下了严重的杀业,将会感召下地狱的恶果,即使在漫长的地狱受尽痛苦出来之后,还会变成动物遭受杀害。反过来,如果我们救护动物,则会感到健康、长寿、平安、富贵等善报。所以,佛教认为杀生是最大的恶,而救护生命是最大的善。 中国本土的道教也同样主张慈悲对待一切非人类动物,不得随便杀害。《太平经》云:“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多次重申不得杀害动物:“不得杀伤一切物命” (第 4 戒), “不得渔猎伤煞众生” (第 79 戒),“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 (第 95 戒),“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第 97 戒)。《太上老君戒经》云 : “一切众生,含气以上翔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 而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也同样认为:“天之大德曰生”。程颢说,“医书言手足萎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保护非人类动物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王阳明在“大学问”详细发挥:“大人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入井,而必有怵裼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存焉,是其仁之与鸟兽为一体也;鸟兽犹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虽然儒家在保护非人类动物方面不如佛道两家走得那么彻底,在“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排序上,将保护非人类动物放在尊重父母双亲,仁慈对待人类之后,但是慈悲爱物,反对任意杀戮残暴对待的态度还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赋予非人类动物以权利,将其视为伦理关怀的客体,而不是将其作为予取予求的资源,不是将其定位成人类的财产,在伦理学上是有根据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是传承的,在现实生活中更是有意义的。当然,我们知道这样的观念和普通民众的认知有一定的距离,和许多学者的认识也有一定的落差,我们并不奢望,这种观念在法律的制定中立刻得到落实,但是我们希望它作为一个目标和理想,将会引导我们立法努力的方向。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017 次阅读|29 个评论
小学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新华字典!
jiangjinsong 2015-4-27 10:17
删除 回复 bridgeneer 2015-4-27 09:54 小学语文学好了,俺要尽量吃草了 老蒋要多科普吃草的好处,比计较动物福利更容易说服我等俗人。 博主回复(2015-4-27 10:15) : 的确,中国人动物保护做得不好,还真是小学语文没有搞好的缘故! 许多人不了解动物福利是给予动物以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还以为是给予动物以额外的优厚待遇,所以许多人认为动物福利是过分激进的动物保护立场。殊不知,动物福利在欧美是动物保护的底线,是最起码的保护原则。如果小学语文学好了,国人就会避免错误认识了,对吗? 其实,小学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新华字典! 动保字典之: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810do=blogid=640696 新版《新华字典》的动保意识有很大提高,应该表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641332.html 《新华字典》第11版的动物保护意识其实还可以再提高一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641977.html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379 次阅读|1 个评论
媒体人:农场动物福利正由理想走向实证
热度 1 francy 2015-4-24 15:23
国际频道 大千世界 媒体人:农场动物福利正由理想走向实证 2015-04-24 15:01   来源: 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5-04-24 15:01:02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倩    30年本人的一段工作经历   中国大陆自1949年以来最大一批(首批)大量引进瘦肉型猪种于1985年运到广东省检疫,第一批共163头小种猪(平均15公斤,离境价每头2500美元,未包括专机运输费及保险等费用),是美国PIC公司运到中国最大一批种猪、投放在1989年前中国最大瘦肉型种猪场、也是当时中国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下属全国最大中国猪场---广东中山市食品进出口公司白石猪场,但是第一批纯种瘦肉型猪,饲养到第二代时,猪群出现了群发性咬尾巴症状,之后在纯种瘦肉型猪种配原猪场杂种猪群后代,也出现此群发性咬尾巴症状,而之前该猪场饲养的配杂种猪群中并不存在此症状。这个病状,在当时有记录中文专业文献中是查不出任何有关数据报道的。 后来,笔者最先从1986年美国《养猪》杂志看到报道,才知道1985年全球高度集约化生产瘦肉型猪场,因猪群发性咬尾巴症状而损失10亿美元,是集约化猪场10大群发疾病之一。   当我在负责处理猪咬尾巴症问题时,是负责技术和出口的副场长,这批种猪生产的第二代在中猪期出现高达7-12%的咬尾巴症状,按照PIC公司的办法就是切去尾巴。虽然切尾可以把此症状控制在1%之内(仍然不能全没有发生,而经过十几年的其他杂交肉猪群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不过这样养大的生猪每头出口到香港在过磅时,不论大小体重都将被扣除20港帀:因为猪尾巴对屠场抓、赶有帮助,更重要的是香港居民喜欢猪尾巴做的美昧佳肴,所以,猪尾巴是一个宝贝。这个严峻的问题,对于当时每一年有一万头猪出口的我们猪场经营者而言,意味着一年将有20万港帀损失。   为此,本人开始了长达4年的中外有关猪场咬尾巴症问题资料收集和解决办法。   首先是寻找解决办法。当时查到的是1984年出版、由Ronald Kilgour 和 Clive Dalton先生合著《Livestock Behaviour---a practical guide》一书,书中猪场咬尾巴(tail biting)一节提供了“五大原因”及“14种预防办法”,花了一年一一寻找预防办法,却全部失败。Ronald Kilgour是在新西兰大学任教、被称为现代家畜行为理论奠基人,这就是笔者在30年前在大型集约化养猪场工作时作为负责技术和出口工作的场长面临的困境。后来,通过4年时间,用流行病学调查(大数据跟踪)和排他法,借鉴人群关于婴儿到成年咬手指头病演的研究,终于能够不用切尾巴而把咬尾巴症控制在0.1-0.3%的水平。   我曾经把这个结果写了一封信给Ronald Kilgour 先生,他很高兴地回了一封信,信中说:想不到猪场咬尾巴可以控制而不是传统的切尾预防办法,他的回信除了附了一张近像外,还有一本他(当时是副教授,带硕士生)的研究生课本,他愿意推荐我到新西兰大学读他的研究生。可惜,后来没有成行,2008年8月本人和太太王秀玉(她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高级工程师)第一次去新西兰(自费)参加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会议时,才从网上查询到Ronald Kilgour 先生已经去世12年。   这个长达4年的中外有关猪场咬尾巴症问题资料收集过程,也写成了可能是国内第一篇当时比较系统地介绍现代家畜行为学五个分支学科研究方向的综述文章、《家畜应有行为学简介》(发表在1989年第4期《畜牧与兽医》杂志上),文中也提到了动物行为学与动物福利问题。   3年前丹麦养猪研究中心新闻稿   2012年4月2日,世界最权威的养猪研究机构之一、丹麦养猪研究中心在当时全国最专业的农业高峰论坛上,因为一位养猪农户彼特森先生在自家猪场中用非转基因大豆替代转基因大豆喂饲后,观察到母猪群出现明显健康转变。他在媒体中谈到这个现象,并且被丹麦主流农业报纸用大幅版面加认介绍并在这次会上例外作了“动物健康福利问题”发言,迫于社会舆论压力,丹麦养猪研究中心在当天向媒体发表了下面的新闻稿:   转基因大豆已经获得欧盟批准,认为作为牲畜饲料使用是安全的。但是一些经验,尤其是来自美国的猪场报道,认为使用转基因大豆饲喂的猪群确实存在健康问题。在美国,关于转基因饲料使用的一些调查观察正在展开中,但还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能够证明转基因大豆对牲畜健康生长存有危险。   来自美国的数据证明:含有农药草甘膦的转基因大豆确实对猪只胃部健康有不良作用。养猪生产中心主任尼尔.佐治.凯尔森(Niels Jorgen Kjeldsen)说:“为动物健康着想,丹麦一定要对转基因大豆对牲畜健康的不确定性相关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我们希望能得到非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大豆这两类大豆是否影响动物胃部健康的确切证据。”   丹麦猪研究中心的研究计划是:尝试确定喂饲转基因大豆饲料的丹麦猪只胃部的变化,并确定一系列如何才能减少胃部病变试验设计。从现有的材料看,猪只胃肠道的病变变化是可以减少但不能消除。这个研究计划将与喂饲非转基因大豆猪只相比较,这样去阐述转基因大豆对猪只胃粘膜的作用将是有趣的。   试验将安排在丹麦猪研究中心叫Gronhoj的实验站中展开,试验猪只共有100头,饲喂有含草甘膦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符合标准饲料。这些试验仔猪会与饲喂不含草甘膦的非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猪对照组猪只相比较。试验猪对照组猪只都从体重30公斤开始饲喂,一直持续到110公斤屠宰体重结束。试验将对比饲喂不同饲料,非转基因和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猪只的胃部变化。试验将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    我们还不知道在丹麦(甚至其他欧盟国家),还有多少农民有使用转基因大豆饲喂动物的类似经历?造成出现譬如猪群、牛群的疾病,造成抗生素使用量增加和死产、畸形胎的生殖问题增多。这些问题到底是数以百计、还是数以千万计呢?我们曾经采访过一位英国猪农,他告诉我们:农民们遇到这类问题时多数宁愿选择沉默,,没有人愿意承认这样的问题存在,因为他们必须应对的是激烈的行业竞争。官方兽医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他们要遵守保密原则。   许多欧洲国家关于某一区域或整个国家的记录都存在漏洞。而且对于转基因动物饲料的因果关系调查数据一直没有进行集中统计。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观点希望是错误的:政府农业部门或许知道,在牧场中,动物福利和人类健康正受到威胁,政府决策应该怎么办。   布瑞恩约翰(Brian John)博士对此观点表示认可“我们一直关注同转基因有关的十多项问题,并且已知道了一些结果。在不顾一切推广转基因的美国,转基因作物已占美国农业的大部分种植面积。因此,我们怀疑:丹麦记者和报纸正承受来自种植业工会、农业化肥公司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其实他们很蠢,不顾动物福利和人类食品安全的话,种植业工会、农业化肥公司的利益可能会消失,甚至归零。”   大家可能没有想过,有关转基因大豆在牲畜饲料使用引起的临床症状,在丹麦引起国家级(世界顶尖)研究机构“养猪研究中心”列入研究课题名称竟然归属“动物福利”!   3个月前本人见到ISO动物福利标准案   很凑巧,3个月前,本人第一次收到ISO《食品链动物福利管理总则和指南》技术标准提纲,从材料上看,ISO“动物福利工作组”自2014年5月23日以后,已经成立了 17人专题起草组,计划从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食品链动物福利管理总则和指南》技术规范制定。整个起草过程分为提纲(2014年9月-2015年1月)、初稿(2015年3月-6月)、 二稿(2015年9月-2016年1月)、终稿(2016年3月)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又分起草、评议和分析三个环节。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标准化领域非政府组织,我们国家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对接。 当时,本人查阅国内没有任何公开材料介绍,立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反映自己的看法:“国际标准组织IS0将在2016年3月推出畜禽生产动物福利标准,此事国内没有引起人注意,我今天才看到文档,问题很严重,如果国家不重视,将可能令中国出口受阻。不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可以关注此事?”据了解,此信息后来转到了农业部领导,但是,至今仍然未见有公开征集意见。   从本人30年前第一次接触动物福利问题系统理论,到3年前翻译转基因大豆饲料在丹麦按“动物健康福利问题”列入国家课题研究,再到 3个月前本人第一次见到ISO《食品链动物福利管理总则和指南》已经形成了技术标准提纲,将成为全球性的国际标准,本人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农场动物福利正由理想走向实证。   中国的农场经营者,大家一定要警醒起来,才能够分享到更多的现代集约化生产的产品利益。    沈阳, 光明网战略合作部副总监,原光明网卫生事业部总监,中国健康网联(CHMA)秘书长、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 常务委员、中国兽医协会媒体传播小组组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媒体传播小组组长。 http://world.gmw.cn/2015-04/24/content_15473390.htm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农场动物福利正由理想走向实证 2015-04-24 14:57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我有话说 2015-04-24 14:57:46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陈城 !--enpproperty 154733322015-04-24 14:57:46.0农场动物福利正由理想走向实证(1)_百家争鸣_光明网动物保护27292百家争鸣光明观察/nodesearchname/enpproperty--   作者:光明网战略合作部副总监, 中国兽医协会媒体传播小组组长 沈阳 http://guancha.gmw.cn/2015-04/24/content_15473332.htm
个人分类: 动物行为|11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周日清华讲座:农场动物和我们
jiangjinsong 2014-11-26 20:08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学术资助项目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第31讲 主讲人 :周尊国(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 中国总监) 主 题:农场动物和我们 时 间 : 2014 年11 月 30 日(周日)上午9:0 0- 11 :3 0 地点 :清华大学明斋241(图书馆北,万人食堂南,请从中门进入) 在线收听: YY频道ID:30118946,频道名称:动保大讲堂。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北京市哲学会 动保网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素食委员会 中国动保记者沙龙 绿野方舟 中国青年动保联盟 欢迎参加听讲、讨论! 温馨提示:讲座提供饮用水,为了环保,欢迎自带水杯。 描述:明斋路线图图片:眀斋路线图.jpg 动物研究读书会总汇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总汇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2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中国务实科普动物福利概念
热度 2 francy 2014-6-22 13:58
法治频道 社会万象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中国务实科普动物福利概念 2014-06-22 13:00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4-06-22 13:00:35 来源: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刘洋    光明网6月22日北京讯(记者 沈阳) 当中国的狗肉节正成为公共网络舆论焦点时,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orld Animal Protection)近日正联手数家有影响力的机构,务实地在中国科普动物福利概念。   其中, 6月18日在全国政协礼堂,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文华阁书画院、稀捍行动联合主办主题为“世界和美”的许琪萍中非主题艺术展,出席这次艺术展的中外嘉宾包括: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民进中央主席、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辛旗副会长,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全球CEO Mike Baker先生,刚果金公使衔参赞 NUMBI KAYEMBE VALENTIN先生,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馆参赞AMADOU FALL先生,新华社原副社长、文华阁书画院顾问何东君先生,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郑剑秘书长,原文化部工会主席、侨联主席、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顾问蔡秀雯女士以及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许琪萍女士同二百多位中外朋友出席了画展,“世界和美”中非主题艺术展以和谐、互生、共存为理念,向公众展出的一幅幅画作,展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和谐共生,是我们的愿景,也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通过艺术的表达形式来传播动物保护的理念,也是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与合作方共同举办此次艺术展的初衷。    “世界和美”中非主题艺术展会场 光明网记者 沈阳 摄影   6月20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orld Animal Protection)、中国兽医协会(CVMA)以及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CAPIAC)联合主办的首届“农场动物福利促进奖”启动仪式正式召开,此奖项是国内第一个针对农场动物福利的公益奖项。中国兽医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金洛,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首席代表赵中华,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ICCAW)执行会长席春玲,从事动物福利20年的专家顾宪红教授等专家和光明网、人民日报、中国网、网易公益频道等媒体记者、编辑共4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专家们还就媒体关注的问题做了回答、交流。   首届“农场动物福利促进奖”启动仪式上专家互动环节 沈阳 摄影   光明网记者在参加这二次活动过程,同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兽医协会和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专家都就近期动物福利焦点问题做了交流,他们认为:中国动物福利概念引进时间不长,目前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同国内相关组织合作主要限于猪场、奶牛场和鸡场这些农场动物福利的推广,作为国内首个农场动物福利的公益奖项,“农场动物福利促进奖”旨在表彰对改善农场动物福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单位及个人,通过评奖,团结各界力量,使公众能够关注动物福利、增强动物保护意识、为动物福利的改善做力所能及的事。   光明网记者也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等组织的专家口中获悉,中国是全球的家畜、家禽生产大国,由于大多数家畜、家禽生产环境都是家庭散养,所以,“农场动物福利促进奖”仅限于大型家畜、家禽畜禽场,目前还没有太多人力、精力,就宠物(例如:猫、狗)、野生动物(例如:黑熊、信鸽)动物福利问题还没有做更进一步的宣传推广。这也是国内近期因狗肉节等动物福利的问题而各种说词各执一是的原因。    图解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兽医协会及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职责 沈阳 摄影    专家介绍:动物福利与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消除贫困、灾害防御等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密切相关。当代社会对动物福利的认识存在着三大误区,混淆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的概念,认为动物福利与人类福利相冲突,以为动物福利是从西方传入的概念。动物福利的核心是善待动物,中国文化中的动物福利思想,从先秦时期就开始有记载。动物福利实质上是一种对动物的关心,这种关爱会惠及到人类自身,也就是对人类自己的关心。首届“农场动物福利促进奖”启动将会提高中国动物健康和防疫水平,提升畜产品品质及市场的竞争力,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质量。    推荐阅读:狗肉节纠结背后的民粹势力值得警惕    http://politics.gmw.cn/2014-06/21/content_11679936.htm http://legal.gmw.cn/2014-06/22/content_11684531.htm
个人分类: 动物行为|3392 次阅读|4 个评论
狗肉节争论的本质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4-6-13 10:46
#是非猫狗肉# 狗肉节争论的本质:这是发生在一群真关心狗的朋友,和一群声称关心猪牛羊鸡的朋友之间的争论。 但奇怪的是,关心狗的朋友在努力帮助狗,而声称关心猪牛羊鸡的朋友不去帮助猪牛羊鸡,却死气白赖地阻止别人帮助狗! 在自己的博文中做一下广告不算过分吧? 在科学网上曾经给蒋动保同学建议过书名的博友,都不必买,请私信给我您的快递地址和联系电话,我会分批给您寄送的,决不食言。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60 次阅读|8 个评论
住建部“杜绝动物表演”成空文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3-10-21 10:19
住建部“杜绝动物表演”成空文 2013/07/06 00:00:00 来源: YNET.com 北青网 作者:邹春霞 黄建华 罗丹阳 王小羽 昨日,大兴野生动物园动物表演场,驯兽师们将黑熊从笼子里拽出表演节(1 /3张)   “近日,住建部发布了《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指出要“杜绝各类动物表演”。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北京三大动物园的动物表演全都照常营业。北京有关管理部门称,住建部的纲要不是法律法规,无法在工作中执行。而起草制定《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的中国动物园协会总工程师刘农林则表示,地方政府执行不力才是问题的核心。”   本报讯(见习记者 邹春霞) 7月2日,住建部发布了《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指出要“杜绝各类动物表演”。然而记者近日在京城各大(野生)动物园探访发现,黑熊荡秋千、猴子“钻火圈”、与海豹合影,层出不穷的动物表演项目在众多动物园里上演。这些项目已经成为动物园招揽生意的“重头戏”。   早在2010年住建部就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叫停各地动物园和公园内的动物表演项目。 但实际上,效果甚微。《纲要》指出,“动物园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动物园能逐步消除动物表演等具有浓厚商业色彩的元素,充分完成野生动物保护和科学研究的中心任务。   近日,本报记者前往北京多家动物园调查发现,北京市各野生动物园及海洋馆并未遵行这个规定,动物表演依旧存在。多家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禁止动物表演的规定。住建部“杜绝动物表演”的规定几乎成为一纸空文。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没有动物表演,这些动物园的门票就不能卖这么贵,商业利益的驱使让这些动物园执行这项政策的热情不高。   在动物园观看动物表演,对于很多游客来说,其实也是一种纠结的事情,因为动物表演项目一般包含在门票票价中,无论是否观看,游客都要担负这部分费用。一名游客表示,不赞成动物表演,但不来看又觉得“很亏”,这已经成为很多游客观看动物表演的真实心态。   “杜绝动物表演”如何避免像之前一样成“隔空喊话”,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认为,“取缔一切动物表演”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参与起草制定《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的中国动物园协会总工程师刘农林则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正是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才导致今天的情况。   记者采访得知,对于动物表演,政府有关部门的暧昧态度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障碍。一名主管动物园的政府官员表示,动物表演由来已久,对其界定尚处于模糊状态,而“杜绝各类动物表演”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而住建部在杜绝动物表演方面没有执法权,纲要也不是法律法规,无法在工作中执行。   对话   地方政府执行不力是问题的核心   对话人:《纲要》起草人之一、中国动物园协会总工程师刘农林   关于动物表演的界定——   “动物园以外的都不归住建部管”   记者:中国动物园协会接受住建部委托制定《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其中规定“杜绝各类动物表演”,协会做出这条规定的初衷是什么?   刘农林:本来就应该这样。动物园是个保护机构,就应该禁止动物表演。动物园不能进行商业行为,它本身是公益性的,就应该回归公益。   记者:规定中的动物表演该如何界定呢?全世界各地都有的海洋动物表演、马戏团表演,这些都算是动物表演吗?   刘农林:动物表演,就是通过训练的方式,改变动物行为供游客欣赏。海洋动物表演不包括在内,因为海洋动物归农业部管。马戏团,归文化部管。这都跟动物园无关。《纲要》规定的,是动物园内进行的,动物园以外的,比如把动物带入马戏团的,这不归住建部管。   记者:跟动物合影呢?   刘农林:当然算!   关于动物表演禁而不绝——   “《纲要》是指导性的,地方政府做不做是他们的事”   记者:去年10月,住建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要求禁止动物表演,今年住建部在《纲要》中再次要求,但记者在动物园看到,动物表演仍在进行,为什么动物表演禁而不止呢?   刘农林:《纲要》是指导性的,执行方是各级政府,地方政府做不做是他们的事儿。住建部出台《纲要》,是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动物园的发展进行明确界定,明确政府、公众、动物园的责任。   媒体都只关注禁止动物表演、动物园门票,实际上,《纲要》的核心,是规定了动物园管理中地方政府的责任。动物园发展成今天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地方政府。《纲要》指出了地方政府该怎么做,地方政府就应该按照要求做,谁不做是谁的事儿。   关于《纲要》有无强制性——   “后期监管范围的事儿,只能以后再说”   记者:您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那么《纲要》针对的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建立的动物园吗?包括商业性的动物园吗?   刘农林:《纲要》是全国性的动物园发展纲要,肯定是全国统一的,所有动物园都属于管辖范围内。现在全国动物园三分之一属于商业性动物园。   记者:《纲要》有没有强制性?我们采访了园林部门,园林部门说纲要没法执行,您怎么看?   刘农林:《纲要》主要明确全国的动物园今后该怎么办、各级政府该做什么。但相关的管理规定、细则条例都属于后期监管范围的事儿,这只能以后再说。文/见习记者 邹春霞   探访   北京大兴野生动物园:   驯兽师将黑熊拽出来   昨日,记者走访北京大兴野生动物园发现,动物表演仍在进行,并且丝毫没有减少的痕迹。   昨日上午10点45分,记者来到大兴野生动物园, 进入动物园大门,在园区导游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动物表演娱乐区”,位于园区地图的最下方。购买80元的园区门票后,可免费进入动物表演场观看表演。   黑熊:被拽出来表演   11点10分,记者进入表演场等待。11点29分,四名驯兽师一人牵一头黑熊先后走进表演场中间的空地。有两只熊十分不乐意地扭着脖子,不想出来表演。驯兽师们则像没看见一样,说说笑笑地拽着黑熊出来表演。   短短三十分钟内,黑熊们表演了跨栏、荡秋千、后空翻、转长棒、跷跷板、骑自行车、踩彩球等7个节目,表演难度一个比一个高。   跨栏时,有一只黑熊不愿意配合,轮到它时,它直接四肢攀爬越过了约50厘米高的栏杆,但随后,它也不得不同其他黑熊一样,直立着用后肢跳过另外三个栏杆。   小猴:骑车被鞭打   在小猴子骑儿童车表演中,小猴子骑车经过驯兽师时,驯兽师扬起手里的小细鞭,它马上缩起脑袋,鞭子落在它身上。小猴子这才朝左前方的拱形桥驶去,在解说员的鼓舞声中越过拱桥。   狮子:无奈穿梅花桩   平常威武的狮子,在表演开始前就被关在场地边的笼子里。在驯兽师的指导下,三头蔫头耷脑的雄狮跃过断桥,穿过一个圆圈,又穿过四个圆圈,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穿过7个梅花桩,这才结束表演。   狮子离场后,表演结束,在座近200名观众热烈鼓掌。但现场观众说:虽然表演得很精彩,但是看见黑熊、狮子这么凶猛的动物,在人的训练下,这么乖顺地做这些高难度的动作,心里还是有点难受。   现场的解说员告诉记者,动物表演每天三场,很少中断,只有在下雨时,担心动物安全才停止。今天的人不算多,最多时,整个表演场差不多能坐满。在大型的节假日,还会增加演出场次,五一、国庆期间会演出六场。   多种“合影”项目收费   园区内有专门的动物合影广场,合影广场处,一架秋千旁,安静地卧着两只孔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只孔雀都是被训练过的,所以能够安静不动,方便游客拍照合影。园区内还有骆驼合影,快相每张6寸30元,12寸每张60元,自照10元,骑马合照,每位20元跑一圈。文并摄/见习记者 邹春霞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   动物表演成传统项目   昨日,记者来到了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在双休日每天各有两场动物表演,每场时间约半小时。驯兽师都是园内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训练狮子、老虎、孔雀等动物进行马戏表演。   动物表演项目包含在门票票价中,无论是否观看,游客都要担负这部分费用。尽管昨天是周五,没有动物表演,但记者在表演馆前观察发现,还是有很多游客前来询问动物表演的事。“反正门票花钱了,就带小孩过来看一下。”来自湖北的黄女士说自己并不赞成动物表演,但如果不来看又觉得“很亏”。一位工作多年的“笼车”驾驶员告诉记者,在动物世界建立初期园方就训练动物进行表演,多年来已成为景区的传统项目。   文/杨之光   北京海洋馆:   主管单位农业部   未叫停动物表演   昨日,记者在北京海洋馆看到,位于海洋馆出口附近的“海洋剧场”是每天进行海洋动物表演的地点。周一到周五,每天表演两场,周末两天每天有三场演出。   时长30分钟的表演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海豚和海狮的表演。两只海狮的表演以套圈、唱歌、鼓掌、顶球为主。海狮可以接住饲养员抛出的圆环,还能够从水中跃出撞击吊在水池上方的皮球,还可以在饲养员的指挥之下“跳舞”。   从北京海洋馆开始营业以来,海洋动物的表演就是重头戏,但住建部提了很多年“杜绝动物表演”的要求似乎对海洋馆没有效力。   业内人士透露,海洋馆的上级管理单位并非住建部,而是农业部。2010年,农业部下发了一份《农业部关于加强海洋馆和水族馆等场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展演活动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及了部分海洋馆“在驯养条件不过关和技术能力跟不上的情况下进行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展览、展示、表演活动,致使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得不到妥善安置并导致死亡”。但这份通知并没有禁止展演,而只是要求报批和专家论证等程序。   尽管北京海洋馆的上级管理单位是农业部,但由于它属于北京动物园的“园中园”,因此每年北京海洋馆也会接到住建部关于动物园管理的相关通知。业内人士透露,几乎每年都有禁止动物表演的通知下发到北京海洋馆。而此前迫于压力,北京海洋馆甚至叫停了很受欢迎的小朋友与海狮互动的环节。“其实就是上去摸摸海狮,培养儿童爱心,但仍然被叫停。”这位业内人士透露,甚至还有不少家长表示“怀念”这一活动。记者未能就这一问题与北京海洋馆方面取得联系。   文/本报记者 罗丹阳/王小羽   回应   有关部门:   野生动物多头管理   纲要缺乏刚性执行力   短期内北京“杜绝各类动物表演”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也许是个趋势。昨天,记者在采访市园林绿化部门时,有关负责人表示,动物表演由来已久,对其界定尚处于模糊状态,而“杜绝各类动物表演”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   “住建部在杜绝动物表演方面没有执法权,纲要也不是法律法规,无法在工作中执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住建部出台的《纲要》只是文件,不能作为执法依据。纲要确实不是依法行政的基础。   另外,野生动物多头管理也是现实。据记者了解,目前(濒危、珍贵)野生陆生动物、野生动物园由林业局管理;城市动物园由住建部管理;海洋生物(海洋馆动物)由农业部管理;马戏团由文化部管理;进入集贸市场的野生动物由工商局管理;在集贸市场以外经营野生动物及产品的由林业局、工商局及其授权单位管理。专家表示,这样的情况下,天文数字的野生动物管理尚且千头万绪,更没有部门能触及相对数量较少的正在表演的野生动物们的“福利”了。文/本报记者 黄建华   说法   政协委员郭耕:   动物表演充满血泪   对提案答复不满意   “不满意”是市政协委员郭耕前不久写在市园林绿化部门给他的“《关于北京市取缔一切动物表演的提案》的答复”上的三个字。郭耕告诉记者,他将提案提交后,收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复,回复中表示:北京动物园已经没有了一切形式的动物表演,而作为展示海洋文化的北京海洋馆,动物表演一方面能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是宣传海洋保护,愉悦大众,更多的是通过生动的展示,向公众传播“关爱海洋生物,保护地球家园”环保理念的窗口。对这样的回复,郭耕表示,他并不认同。“人类的愉悦不能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   从这个回复中,郭耕也解读出一个讯息:“北京市还不会取缔一切动物表演”。郭耕认为,无论动物们在舞台上是多么的耀眼,但这掩盖不了背后训练的残酷。因为,没有训练,虽然聪明,但不言不语的动物们是绝不会做出它们在自然界里无法完成的动作的,而训练动物的主要手段就有饥饿、鞭打、威吓甚至电击等,鞭子、锁链、绳子、棍棒等是训练动物的常规装备,这些器具在表演场地也会出现。郭耕认为,这些手段的背后,充满了动物们的血泪,甚至死亡,所以,“取缔一切动物表演”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文/本报记者 黄建华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881 次阅读|14 个评论
关于取消动物园,敬答王德华老师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3-9-29 09:45
王德华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为人正直,关心学生,而且也是比较关心动物保护的动物学家,这一点在国内尤其难得。 最近在动物园的问题上,我和王老师有些交流,详见: 问题讨论:“动物园”是否应该取消? 正如王老师总结的那样,我的观点是“从长远看,这种模式的动物园应该取消”。王老师似乎不太同意,向我提出了反问。 王老师是动物学家,而我是科盲,外行人难免会说外行话,请王老师多纠正,谢谢。 王老师也承认中国动物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王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国外哪家模范动物园真正解决了我提出的问题。希望王老师能提出实例,我们好深入研究、学习。 王老师问: 有些重要的研究,就是借助了动物园。 答:是否必须通过动物园?正如,中国过去曾经有把死囚犯的器官摘下来进行器官移植的案例,的确救了一些人的生命,但是,这不能为这种侵犯人权的行为辩护。同样的道理,动物研究不以动物园为前提条件。 一些非法贸易缴获的动物,是不是也要放在动物园内? 答: 动物园中的动物福利状况如此之差,动物园的管理有如此强的商业动机, 动物园是最好的地方吗?必须放到动物园中吗?自然保护区是否是更好的所在? 那么,人类还需要动物园吗? 答:这是一个好问题。如果要是从娱乐的角度看,我认为不需要。我们现在没有角斗士,大家并没有觉得少了什么,但是罗马人曾经觉得这简直不可想象。研究、保护可以采用其他的模式比如保护区等等。 取缔没有动物福利保障的动物园,时机成熟吗? 答:首先要讨论的是动物伦理问题,然后就是持续推动的事情。黑奴制度的废除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以先从取缔许多严重违反动物伦理的动物园做起。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087 次阅读|42 个评论
中国动物园是带孩子进行娱乐和教育的合适场所吗?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3-9-29 09:02
中国动物园的状况如何? 动物的福利情况如何? 今天的动物园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场所吗? 带孩子去动物园,能让孩子对动物有正确的认知吗? 带孩子去动物园,可以对人与动物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吗? 带孩子去动物园娱乐,在伦理上有没有问题?是否是在支持对动物的残忍虐待? 请阅读 : “中国动物园观察”对21个动物园的调查报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d9ff8d0100rhl0.html http://gongyi.qq.com/a/20110530/000033.htm 中国动物园观察小组呼吁彻底取缔动物表演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493 次阅读|22 个评论
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首次纳入高校动物医学类主干学科核心课程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3-7-27 11:39
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首次纳入高校动物医学类主干学科核心课程 http://www.dongbaowang.org/read.php?tid=4049 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首次纳入高校动物医学类主干学科核心课程 中国兽医协会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携手启动动物福利教材编写   (北京)记者近日从中国兽医协会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举办的“动物福利教材编写研讨会”上获悉,教育部已将《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以及临床兽医学等动物医学类主干学科核心课程。这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首次将动物福利教育纳入普通高校的核心课程,标志着我国的动物福利教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7 月19日,由中国兽医协会和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共同主办的“动物福利教材起草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兽医协会、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内近10所农业高等院校的领导及动物福利教育专家们济济一堂,对中国动物福利教育的现状和动物福利教材的编写规划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中国兽医协会会长贾幼陵、中国兽医协会秘书长才学鹏、副秘书长王庆波、袁蕾磊、黄向阳,兽医协会动物卫生服务与福利分会会长常志刚、分会秘书长贾自力,兽医协会教育分会会长汪明、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时建忠、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教育项目主管孙全辉,以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多位专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专家们听取了中国兽医协会和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开展的“中国兽医动物福利教育现状调研报告”。此次调研是国内首次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兽医专业动物福利教育现状开展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参与调查的院校达61所,但开设动物福利相关课程的院校仅有33所,约占54.1%,远低于欧盟各国的水平。基于此次调研的结果和教育部对高校兽医专业的最新要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迫切需要编写一本面向兽医本科教育、适合中国国情的动物福利基础教材。该教材将参考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动物福利的相关规定,吸取国际动物福利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力求成为中国兽医高等动物福利教育的权威教材。   孙全辉博士代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简要介绍了该机构全球动物福利教育项目的进展以及面向成人和兽医本科教育的《高级动物福利概念》课程体系。该课程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于2003年开发,2012年推出了第三版,并得到OIE、世界兽医协会、欧洲兽医联盟等国际组织广泛赞誉和大力推荐。目前,全球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850多所大学正在使用这套课程。据了解,《高级动物福利概念》的中文翻译工作已近尾声,有望于今年8月与中国读者见面。这套教材也将为计划编写的动物福利教材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会上,各位专家还共同探讨了动物福利教材编写的框架、原则和具体内容,成立了教材编写小组,并一致推选贾幼陵将担任教材主编。贾幼陵认为,目前中国的动物福利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各界对动物福利的概念和理念还缺乏正确认识,因此这本教材对于我国动物福利概念的普及,提升兽医专业和职业教育的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还指出,动物福利教材的起草是中国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制定的动物福利标准的积极响应。按照编委会的计划,该教材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初稿。 在去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兽医大会上,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兽医协会签署了“中国兽医动物福利教育项目”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 对国内高学动物福利教育的现状开展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组织专家研讨,成立教材编委会编写动物福利教材。双方还将组织动物福利师资培训,试点并交流动物福利教育实践,普及动物福利课程,积极推动中国动物福利教育体系的建设。 (完) 关于中国兽医协会    中国兽医协会成立于 2009 年,是一个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其业务主管单位为农业部。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发挥行业指导、服务、协调、维 权和自律等作用;团结和组织全国兽医,提高兽医的业务素质、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整合行业资源、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活动,促进兽医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更多信息: http://www.cvma.org.cn/ 关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活跃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享有在联合国的全面咨商地位。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代表处成立于 2007 年。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我们积极与当地政府、社区、组织、企业和个人合作,推动社会各方携手保护动物。我们通过开展动物福利专业教育、宣传动物保护观念、推广动物友好型可持续农场、实施 “红项圈”狂犬病防控项目及相关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来推动人们保护动物,共同建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更多信息: http://www.wspa.org.cn/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532 次阅读|4 个评论
1. 动物福利与3R原则
yanjx45 2013-7-22 11:40
3R 原则与生物制品行业的未来 ( 2013 中国生物制品年会 稿件)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严家新  研究员 1. 动物福利与 3R 原则 印度国父 甘地曾说:“ 看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就看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待动物的态度” 。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动物福利在中国目前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存在一些争议。有 相当一部分 人还认为,动物保护是富人的游戏,需在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后才能提上议事日程。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和领域,目前连人的福利都没有保障,哪能保障动物福利? 动物保护组织的人士则认为,必须抛弃那种以人的福利为前提来衡量动物福利的做法。尊重生命、善待动物、不虐待动物的理念直接源于一百多年来人类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思考和进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 中国生物制品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考虑动物实验与 3R 原则的关系时,也面临着 与时俱进、 主动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动物福利的问题,而不应当仅仅只是被动地考虑因违背 3R 原则可能会导致产品失去市场、从而影响本行业未来发展的问题。 ​
个人分类: 生物制品|58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藏獒是无辜的!有責任的人應該受到處罰!
热度 17 jiangjinsong 2013-6-30 10:49
大连女童遭藏獒咬死续:犬主人最高可获3至7年徒刑 2013年06月29日 20:3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姜思羽 原标题:藏獒咬死女童 犬主最高可获3至7年徒刑 中新社 大连 6月29日电 (姜思羽)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于海华29日就大连幼童被藏獒咬死一事接受采访称, 肇事犬主人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 如果罪名成立,最高将可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7日,一名3岁半女童随母亲来到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梁家沟一工地探望父亲。去小卖店购买饮品时,女童被院内蹿出的一条黑色藏獒咬断气管,经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肇事犬主人毕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肇事犬被警方送到犬类留检所收容。事件发生后,藏獒主人将承担何种责任引起广泛关注。 据法官于海华介绍,《辽宁省养犬管理规定》第7条明确指出,城市市区内的居民,准养小型观赏犬,禁止养烈性犬、大型犬;第9条规定,大型犬必须实行拴养或者圈养。 于海华告诉记者,藏獒是烈性犬,毕某饲养藏獒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并且没有合理监管犬只造成被害人死亡,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负担医疗费和赔偿其他损失。 于海华说,由于藏獒主人看管不当的过失,已经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事实结果,犬主人已经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罪名成立,最高将可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定罪与量刑还取决于公安机关的最终调查结果。 于此同时,肇事犬主人毕某明知藏獒为烈性犬种,存在致人伤害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依然违法饲养并且缺失监管,造成了严重后果, 这种行为还可能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关: 大连6岁女童遭藏獒袭击 送医不治身亡 视频 央视 转自: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306/fb9a5118-66d4-432f-aa8b-4051a323e43b.shtml 松子蔣科學按: 我沒有仔細研究這個案例,不知道女童監護人是否也有一定的疏失。但,藏獒主人違反規定飼養烈性犬,危害公共安全,最後導致女童慘死,當然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 有許多人要求處死這條藏獒,這種情感可以理解。 但是,藏獒是無辜的。它本來就不應該生活在大連高新園區,它在這裡出現是主人違法的結果。它的生活習性也不適宜在這樣的生活。人的過錯,不應該由狗來承擔。藏獒應該受到收容,最好把它送回西藏等適合它生存的地方。相關費用應該 由 肇事的主人來承擔。 透過這一個案,我們更應該追問這一悲劇背後的問題,應該禁止爲了牟利任意繁殖藏獒等其他烈性犬的產業鏈存在,反對不顧動物生存福利,在不適宜動物生存地方大量繁殖、飼養動物的行為,反對有可能製造人與動物嚴重衝突的行為,這樣才是徹底杜絕這類慘案發生的根源。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36 次阅读|60 个评论
动物也是生命体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3-6-17 11:03
清华学生论动保32: 动物也是生命体 2012080141 李受恩 现在地球的统治者是人类。现在人类的主食不是蔬菜,而是各种各样的肉。人类吃的肉的种类是不计其数的。比如,脍炙人口的猪肉或者鸡肉,也包括牛肉,羊肉,马肉,狗肉,各种各样的鱼类什么的。这些肉不但好吃,而且对人的身体需要的营养素也很丰富。但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每年不计其数的食用肉类的动物被杀死。它们没有过错,它们只是在自然和平的生活着。可是由于野蛮的人类,它们无缘无故地受苦着生活。 关键词:动物保护 生命体 引言:人类的生存不能没有动物,而动物却完全可以不需要人类。 在几万年之前,人类的主食是蔬菜。我们的祖先虽然想要吃肉,但是当时的吃肉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比如,在朝鲜(当时的韩国)吃牛肉是违法的事情。国王也只在特别的日子吃牛肉。因为当时的牛是非常珍贵的动物,它帮助百姓的农事,替农夫趟地。当时的人类具有对动物的感谢之心和爱心。但是现在的我们失去了那种心思已经很久了。 我发现的新闻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下面是我翻译的新闻内容。 在法国的一个少年自杀了。那个少年自杀的那天的早晨对妈妈说“我活你的命,妈妈。”。人们都对那个事件又疑惑,看他的日记。 2012年9月11日。 今天老师让我想象出我的未来的样子。我想要成为比其他人更善良的人。 2012年9月12日。 昨天晚上我做可怕的噩梦。10年后很多怪物来到地球。那个怪物给我们吃的东西。那个怪物虽然看不到他的脸,但是我想他是个好的怪物。可是怪物突然杀死我的妈妈,吃了她。那个怪物是真的可恶的东西。我很可悲,但这只是做梦的,所以我放心了。 2012年9月13日。 昨晚又做噩梦。那个怪物用我们不能了解的语言来害苦我们。它们看起来非常幸福。它们是我不能想象的那样残忍。那个怪物最后吃还活着的。然后怪物漫漫地走进了。我想逃跑,但这是白白的行动。我对它求我的生命,但它们大笑着把我放到火里。真烫,我不能忍受了那个痛苦,所以哀求它们,杀死我。我到死为止叫喊,但残忍的它们一直笑了。为了死了以后诅咒它们,我很想看他们的脸。最后我看见了其中的一只脸。那是长大的我自己。 少年发现那个怪物是自己,少年很怕自己长大以后抓杀自己的母亲,所以少年选择自杀。少年很小,不知道世上的人多么残忍,所以只把自己看成怪物。其实,我觉得人类都是怪物。人看起来很善良,但是我们跟怪物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我们也为了我们的口味抓动物吃。但是我们认为人类什么都可以做,而且可以被饶恕。 这是属于批判人和人类的行动的新闻。我们都假装好人,但在世上没有比人更残忍的动物。动物也有生命的。动物也可以感到喜怒哀乐。但是我们不看他们的痛苦,只看在它们身上的肉。吃着动物感到幸福的我们,这怪物就是我们。 这是饲养鸡的出生到死的过程。快餐店供应商或生产上,一次购买数以万计的出生小鸡,把她们关在有常有没有窗的鸡棚,鸡棚又落在地面的也有阶梯式长棚。鸡棚内环境受限,每鸡的活动空间只有半平方英尺,肌肉七个星期就会被杀。 所以许多国家更订立法律强制执行动物福利标准,以保证动物在人的管理下,得享基本的生活待遇,并且免遭不必要的痛苦。北欧国家挪威于1974年就颁布了《动物福利法》。该法规定,为使家畜如牛、羊、猪和鸡等免遭额外痛苦,屠宰前一定要通过 二氧化碳 者快速电击将其致昏,再行宰杀。 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就上述事实,人类是否将动物当朋友看待呢?动物保护不是很难。我们不吃动物也是一个动物保护的一种方法。人们不吃动物,那么不需要抓杀动物,而且在世界上有很多饥饿的人,为了我们的需求,动物在短时间内要长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动物们得不断地吃,它们吃的庄稼的数量也是不计其数的。把它们勉强吃的庄家送给饥饿的人的话,饥饿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 动物也是生命体。我们应该尊重动物,照顾动物。这样的话,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动物们也应该很幸福。 蒋科学按:这篇作业应该是韩国留学生写的,汉语还存在一些问题,也有一些错别字。但是,她的思考很深刻、到位,提出的问题也发人深省! 清华学生论动保31 玉林狗肉荔枝文化节简评 清华学生论动保30: 由玉林狗肉节及其评论所引发的思考 清华学生论动保29 : 评中学生虐猫事件 清华学生论动保28 : 评观赏性动物被虐事件 清华学生论动保27: 由南海子长耳鸮事件引发的思考 清华学生论动保26: 一只被判死刑的土拨鼠 清华学生论动保25: 清华食堂无羊肉——坏事还是幸事 清华学生论动保24: 放生之过 清华学生论动保23: 金鱼会不会疼? 清华学生论动保22: 从动物伦理学的角度看虐食 清华学生论动保21: 评沈阳动物保护志愿者高速路上拦车救狗 清华学生论动保20: 爱狗,请先尊重狗 清华学生论动保19: 娱乐狩猎——人类之蜜糖,动物之砒霜 清华学生论动保18: “梅花鹿养殖基地与电子商城合作”新闻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17: 李冰冰开启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之旅 呼吁终结非法象牙贸易 清华学生论动保16: 我们都一样 清华学生论动保15: 从动物伦理学角度评论宠物鱼遭文身事件 清华学生论动保14: 由禽流感引发的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清华学生论动保13: H7N9:人类的流行感冒,家禽的灭顶之灾 清华学生论动保12: 割鹿茸有道理吗? 清华学生论动保11: 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清华学生论动保10: 禽流感屠杀,错的是产业还是人性? 清华学生论动保9: 表演动物的苦难 清华学生论动保8: 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122 次阅读|5 个评论
评观赏性动物被虐事件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3-6-13 14:58
清华学生论动保28: 评观赏性动物被虐事件 生24 周怡 2012030009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近,网上疯传一段名为 温岭老虎打成猫 的视频。在 1 分多钟的视频里,一名身穿制服男子骑在虎背上,把老虎当成蹦床不停弹压,另一名制服男时不时地抽打老虎头部,用脚踹老虎,身下老虎俨然成了一只猫。真是让人看不下去。而这样做只是为了赚钱,强迫老虎与游客拍照。这种恶行莫不是扼杀了老虎凶猛威武的本性,而沦为给人作乐的奴隶一般? 据记者称,国家早在三年前就命令禁止这种虐待动物园中观赏性动物的行为,但还是有不少人对此置若罔闻,这种现象屡禁不止,相似的负面报道屡见报端。 今天又看见一则报道说一游客当着众人面切下鹿茸,鹿血流不止。这种行为已经超过了偷窃和抢劫的范围了吧,他这种无视动物痛苦、漠视以及不尊重生命的行为就该遭受民众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不知这位游客是被金钱蒙蔽了双眼还是被生活压力扭曲了人性,可是就算眼睛被蒙蔽了,心灵也不该装瞎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难道不是人类所共有的与生俱来的特性吗?如果失去了这种怜悯众生的最基本的良知和道德感,这又与禽兽何异呢! 以前看过一篇文和话题相关,它讲的是驯兽师和海豚的故事,其中讲到对于人类来说欢乐激动的海豚表演其实对于海豚来说是一场难受的灾难,大概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吧。且不说驯兽师对于这些本应该在海洋中肆意嬉闹且并不温顺的“海中精灵”们残酷的训练——譬如海豚跳不过圈就要挨打挨饿——它们对于表演本身其实怀着相当大的恐惧,因为海洋馆的人声鼎沸对于它们来说就是十足的噪音,类似于尖叫的噪声。这是由于海豚的耳朵所能接受到的频段和人耳迥异,所以海洋馆中观众们每一次热情的鼓掌或者由衷的喝彩欢呼都是对海豚们的一种惊吓,以至于在表演之前它们都会被注射药物防止生病。看到这篇文章,我心痛不已并且非常愤怒。他们真是自私又无情的家伙,认为动物表演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同理心”的家伙还怎么敢称自己是“万物之主”?很多观众不知道表演对于动物们所造成的痛苦,这也就算了,毕竟无知无罪。但是海洋馆、动物园的管理者们、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呢?他们一定是懂得这其中的利弊的,但是有什么行动吗?没有。但他们却对此坐视不管,也许在某些人的眼里,动物根本不能和人类所相提并论,自然动物的利益就微不足道了,动物福利也就成了无稽之谈。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旅游收入),政府是不可能痛下决心禁止所有动物表演的,毕竟“无知”的群众还是占多数。况且人民的思想水平还达不到这种境界,在目前的社会中金钱至上,每个人忙忙碌碌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但对于我们身边的自然界中的生命却忽视了,动物保护者们虽然振臂高呼,但这些声音很快就会被浮躁之声所淹没,正如一颗小石子投入偌大的湖水中涟漪过后的平静才更长久。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我们的民众已经麻木至此了吗?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人们良知的丧失,但我也时常看到令人感动的正面新闻。我以为,个人的行为通常都以道德为最高标准,以法律为最低标准。要想根治这种现象,必须提升群众的思想境界。不能仅仅盲目地鼓吹素食主义或者众生平等论,这是无用的,不是每个人都生来为圣人。像释迦摩尼这般肯用整个肉身来换取一只小鸽子生存权利的超凡脱俗的人毕竟是少数的,恐怕几千年也只会出这么一个。只有当人们知道痛了,因为做错了某件事情(比如虐待观赏性动物)而受到重责后才会对此表现出应有的重视,否则这种现象绝不可能禁止,只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依我之见,应该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来保证整个社会风气的提升,用法律这双公正的眼睛来评判、监督甚至制裁虐待动物者。针对上述这种虐待观赏性动物的现象,就可以拟法惩治虐待者,鼓励甚至奖赏揭发者,完善动物园的管理,将部分责任让管理者来承担,让动物享受到和人类平等的权利,比如不受惊吓、打骂。 经一些国家实践表明,这种完善法令的举措还是卓有成效的。举个例子吧,在澳大利亚动物园,随意逗动物会被周围人驱逐出动物园。在澳大利亚,动物更是被当作人来对待。在澳大利亚开车,一定要给动物让路,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段都会有路牌告诉你,比如说有指示牌说母鸭带着小鸭过马路,有指示牌是家长带着儿童需要过马路。他们这种对人和动物一视同仁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是法律的效力。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仅仅关注完善立法就够了,努力提升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育不仅仅是从小学到大学书本里印着的苍白的呼吁我们保护动物的文字所能够达到目的的,民众更需要对于信息的知情度,应该用数据和事实来说话。在这一方面,媒体承担有相当大的责任,我们确实需要那些负面报道来刺激人们的神经,激起他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些榜样,他们是激励动物保护者们前行的正能量,是整个社会的希望和良知所在。 虽然虐待动物的事件常有发生,虽然我也明白真正实现“众生平等”不是易事,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长久的努力,但是我们应该怀有期冀。就像我写的这篇文也许不会被太多人所看到,但我这么希望着它也许就能使一两个人有所触动并且投入到保护动物的浪潮中,再以他们的行为带动另一批人。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薪火相传,动物保护的未来就会是光明的。 清华学生论动保27: 由南海子长耳鸮事件引发的思考 清华学生论动保26: 一只被判死刑的土拨鼠 清华学生论动保25: 清华食堂无羊肉——坏事还是幸事 清华学生论动保24: 放生之过 清华学生论动保23: 金鱼会不会疼? 清华学生论动保22: 从动物伦理学的角度看虐食 清华学生论动保21: 评沈阳动物保护志愿者高速路上拦车救狗 清华学生论动保20: 爱狗,请先尊重狗 清华学生论动保19: 娱乐狩猎——人类之蜜糖,动物之砒霜 清华学生论动保18: “梅花鹿养殖基地与电子商城合作”新闻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17: 李冰冰开启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之旅 呼吁终结非法象牙贸易 清华学生论动保16: 我们都一样 清华学生论动保15: 从动物伦理学角度评论宠物鱼遭文身事件 清华学生论动保14: 由禽流感引发的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清华学生论动保13: H7N9:人类的流行感冒,家禽的灭顶之灾 清华学生论动保12: 割鹿茸有道理吗? 清华学生论动保11: 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清华学生论动保10: 禽流感屠杀,错的是产业还是人性? 清华学生论动保9: 表演动物的苦难 清华学生论动保8: 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5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第一夫人应该学学动物伦理学,为什么说小牛肉吃不得!
热度 17 jiangjinsong 2013-6-10 20:37
最近新闻热炒奥总接待习总夫妇的食谱问题,提到了白宫老是请邓公吃小牛肉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宫的宴会带有女主人的个人风格,因为总统夫人须亲自操办贵宾名单、菜肴、餐桌布置等。比如,在接待印度总理辛格的时候,菜肴中以蔬菜和应季水果为主,其中许多原料和调料都产自白宫菜园。   邓小平访美时,白宫知道邓小平爱吃小牛肉,几乎每顿饭都上这道菜。后来有人问邓小平:“您这次来美国最大的印象是什么?”邓小平半开玩笑地说:“小牛肉啊,小牛肉!顿顿都是小牛肉!” ———————————————————————————————— 如此看来,美国第一夫人应该学学动物伦理学,因为小牛肉涉及到比较严重的动物伦理学问题。 在西方,小牛肉的确是很受欢迎的美食。它指的是所谓粉色或者喂奶小牛肉,是很多人喜欢的一餐好菜里的主角。它最大的特点是非常鲜嫩,只需用叉子就可以将其切开,没有瘦肉,没有软骨,只有入口即化的嫩肉。 但是,这所谓的美食是怎么得来的呢?基本上它们都是奶牛生下来的小公牛,在乳制品产业中是多余的小牛。在生下来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行业标准是不超过7天)就被从母亲那里带走,交给小牛肉生产商。过去,这样的小牛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屠宰,因为如果小牛吃了富含铁质的食物,如母乳或者草料,它们的肉色就会从粉色变为红色,消费者就不感兴趣了。 所以,一开始小牛肉是非常昂贵的食物。因为小牛被屠宰的时候很小,一般才有90磅重。但是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欧洲,后来60年代的美国,聪明的商人们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小牛肉生产方式,可以让小牛长到4到5个月大,体重比刚出生时增加了3倍,却仍然保持其肉色的苍白以及鲜嫩。 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他们把小牛永久地囚禁在互相隔离的畜栏中。在美国,推荐的畜栏尺寸为24英寸宽65英寸长。一套这样的生产设备通常包含50到3000多个这样的畜栏,平均是200个。在美国有1400家这样的生产商。 小牛生长需要铁质,所以小牛都有舔舐周围东西的习惯,但是,如果小牛舔舐了它们生长非常需要的铁质的话,它们的肉色就会变深,食客们就会不满意。所以,这样的畜栏一般都刻意选用木质的,让小牛无法获得它们非常需要的铁质。 为了让小牛不至于很快死掉,饲养者们给小牛提供了特制的液体饮食,而不是它们的母乳,这样才可以保持食客们非常满意的贫血状态。 小牛本来是以活泼好动而著称的。在自然状态下,它们在草原上奔跑蹦跳,这样它们的肌肉就会迅速强健结实,从而可以支撑其日益增长的体重。但是,这样一来,小牛肉就不会那么鲜嫩了,其商业价值就会受损。所以,聪明的商人们和科学家们就采取措施限制小牛的活动。当小牛体型还比较小,可以在笼舍内转身的时候,他们会给小牛拴上一条绳索来防止它们转身,直到它们体型长大到300磅到400磅时,它们已经无法在狭小的笼舍中转身了,绳索才会被去掉。通过这样办法,小牛的肌肉可以一直保持在软弱无力的状态。 由于小牛无法转身,它们无法清理自己的身体;由于贫血,小牛很容易摔倒;当它们躺下时,常常躺在自己的排泄物中;当它们站起时,它们的脚在湿滑的板条上站立不稳,最终它们被迫学会了站立在那里长期不动。结果,它们的膝盖总是长期的肿胀并疼痛。 为了食客们的口味,小牛生活在这样一种非常糟糕的环境中,必须要忍受生理和心理双重的折磨。在生理上,它们必须要忍受肿胀的关节、紊乱的消化系统以及慢性腹泻带来的痛苦折磨。在心理上,孤独的囚禁生活,缺乏母爱的照顾,使得它们更加憔悴可怜。这些小牛,它们的一生没有机会吃母乳,没有机会吃草料,永远没有机会伸展自己的身体,没有机会享受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所以,人们很容易观察到小牛的心理失调,如刻板行为或卷舌等等。 最后来临的死亡,对于这些可怜的小牛来说,应该是一种解脱,因为,死亡应该比它们短暂的一生所体验的生命好得多! 延伸阅读: 英第一夫人拒吃 小牛肉 和鹅肝酱 受动物组织表扬-搜狐新闻 乳牛场之行让我即刻成为纯素者 小牛肉加工工业是世界上最残忍的肉类加工业,生产被认为是美味的鲜嫩牛肉。饲养小牛的板条箱,不仅阴暗,而且极其狭窄,小牛一动也不能动;而且为使肉质鲜嫩、纹理适中,饲料中特意不加铁质,这样养上六个月,小牛就会被杀掉。已有很多资料揭露小牛肉加工工业的残暴。 为什么说牛奶也喝不得?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10191 次阅读|52 个评论
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让青年人更容易参与动物保护!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3-6-8 23:33
今天请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中国代表周尊国先生介绍农场动物福利在世界和中国的现状,介绍该协会在世界和中国做了什么事情,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对周老师讲解的内容有很好的理解。 我们有个共同的感觉: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让理念认同的青年学生能更容易参与动物保护活动中来,尤其是在农场动物福利的问题上,青年学子可以做些什么?应该找到更为简便易行的参与模式。 我个人还是最看重大学生自己组织动保社团,做动物保护的理念和知识的宣传,邀请专家学者和动保组织代表举办讲座。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94 次阅读|2 个评论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选修课本学期课程全部结束了!
jiangjinsong 2013-6-8 23:05
感谢同学们的认真听讲,感谢许多朋友的支持,尤其是“与牠同行”动物救助中心的刘艳丽女士,以及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中国代表周尊国先生的帮助。  今天晚上请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代表周尊国来清华讲课。 周尊国 图片:周尊国.jpg  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中国代表。2005年起担任RSPCA(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和Compassion(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的中国顾问。2007年开始成为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的中国代表,200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动物福利课程。2009年1月参加欧盟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农场动物福利和国际贸易”国际论坛,2010年1月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动物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并做演讲,2010年10月受邀参加国际素食协会在雅加达举办的“拯救地球”国际论坛并做演讲。 这是我今年春季学期新开的“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本科生选修课的最后一讲,我请周尊国先生介绍一些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在世界上和中国都做了那些动物保护的活动,运作模式是怎样的。 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周尊国先生讲演的视频:当代动物庄园 http://video.chaoxing.com/play_400005252_51472.shtml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狗,请先尊重狗
jiangjinsong 2013-6-5 10:03
清华学生论动保20: 爱 狗 ,请先尊重 狗 法 24 2012012906 段怡芊 4月6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一组中国宠物狗主人们装扮自己的狗的照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这些照片中的宠物狗都卧躺在地,后肢穿着黑色连裤袜。有的主人做法更甚,给自己的拉布拉多犬穿上了黑色高跟鞋。还有的,则将“时尚”与“舒适”结合起来,给自己的白色小狗穿上了斑马纹的雪地靴。 这组照片在中国的各大微博上广泛分享,许多网民觉得十分很有趣。 而 英媒的这一报道 则 激起了许多外国人 对这种做法 的 抗议,认为这是在虐待动物。 在我看来,这些狗主人们给自家狗狗穿上女装,表面上看是希望给狗打扮漂亮。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对这些活受罪的狗狗来说,除了获得主人一句口头上的夸赞或一个格外的加餐外,没有一点好处;反而,给狗狗穿上女士服装并拍照上传的主人们不仅获得了个人审美创造上的满足感,还获得了中国网络上的许多赞美。从这一点来看,这一事件的最大获利者就是这些狗主人了。这些狗主人们似乎是把这些狗狗当做了自己的玩偶,可以任意玩弄。他们对待动物,就好像所有权者对待自己的财产一般,可以任意依自己的意思处分。但狗毕竟是一个有生命、会呼吸、会吠会叫的生物,而不是一栋楼房、一笔金钱或一笔债券。他们这样的做法是对狗的不尊重和侮辱,甚至这种行为给狗狗带来的痛苦已经足以称这些主人是在虐待动物。 首先,狗作为一种动物,是一个有感受能力的生命主体。动物和我们一样都是生命的主体,从母体中分娩出来,经过漫长的岁月生长、一点一滴接触到这个世界。动物与人类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意识到这个世界。同为生命主体,动物和人类都有基本的道德价值,在道德上都是平等的。我们对动物有着直接的义务,不能为了人类的利益而使动物遭受痛苦或死亡。 我们给狗穿上丝袜,表面上是在打扮它们,实际上是在用人类的审美使它们遭受痛苦。丝袜和高跟鞋等不适合 它 们的身体形态的物品,对 它 们而言,束缚大过于 美观 ,痛苦大过于舒适。更不要说,这 种 做法的目的除了让狗主人自己产生一种 心理上 的满足感,就是让远在互联网、电视另一头的人一起娱乐,哄堂大笑,仅此而已。我们人类的快乐明显是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这种身体上受到束缚的痛苦,已然是构成了变相的虐待。 爱护动物、呵护动物,最起码应该胸有动物福利的理念。让动物处于康乐状态,至少满足它们的基本需要,而 让 它们可能遭受的痛苦被减至最小。它们应该有充足的食物和饮用水,有适宜的居住环境,有足够的自由进行那些本身特有的或维持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行为,有适当的与其他动物的接触。我们爱护动物,在乎它们就至少应做到以上几点,并且尽量避免给它们造成痛苦或伤害,给它们提供最大可能的福利。 那么,写到这里,一定会有许多爱狗人士、和有一颗善良之心的人士要跳出来指责我、说我睁眼说瞎话了。他们对狗狗付出了许多的爱心和汗水,对 它 们关怀有加 :吃最高级的狗粮、小窝冬暖夏凉、有空就带它出去遛遛等 。 他们已经给动物提供尽可能大的福利了。 那我就要问问看了,他们真的站在这些狗的角度为它们认真深刻地考虑了吗? 狗与人类的身体构造不同 , 把不适合也不符合狗的身形的黑丝袜套在它们身上,这与用尼龙网捆绑动物又有何异呢?狗狗被束缚在丝袜中、高跟鞋中,自是在忍受痛苦。人们不顾狗的痛苦而一味地欣赏自己的杰作还沾沾自喜、甚至穿上网络与众人分享,难道是爱护动物的行为吗?爱狗人士皆是希望给予动物更多的福利,更好的生活条件。免受痛苦本就是消极福利之一。现在这一做法岂不也违背了自己养动物的初衷 ? 其次,上述所说的动物的痛苦是人类不尊重派生出来的结果。我们尊重动物的平等权利比避免痛苦更有利于保护生命个体。新闻中的宠物主人的做法没有尊重这些狗狗。 对这一行为提出异议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是认为被拿来当表演模特的狗狗们的内心感受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和理解。现代社会中,许多孤独的、希望有陪伴的、有爱心的人士养起来了小动物。而这之中,又以 养 猫狗居多。在大多数人们看来,好好照顾家中的这些新成员就是给 它 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窝,充足的粮食,主人的爱抚和嬉戏的时间,以及生病后的救济等。这些就是一个狗主人应尽的义务了,人们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但这些爱狗爱猫人士只关注到了硬性的、容易实现的对待动物的积极福利,而忽视了软性的、容易被忽视的消极福利,其中就包括避免痛苦。甚至,有人会认为,这些猫猫狗狗是我掏钱买回来的,我给 它 穿我们人类才穿的衣服是“抬举” 它 了, 我养这些小猫小狗就是为了自己开心。这种视动物为自己财产、为自己的附属品的想法 这些想法都直观地反映出现代社会人们对动物的态度的偏差 : 人们的伦理观念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未能完全将动物与自我摆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动物 与人类的地位是平等的,人们有义务 、 有道义去平等对待和尊重动物。 安德鲁 ·林基主张的动物神学很好地论述了尊重之于动物的重要性。动物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充其量只是上帝委托的动物的管理者。给动物穿上丝袜,让动物无故地受罪,是不合乎人性尊严的。狗的主人们养狗都是会爱护 它 们、照顾 它 们,这点当然没错。但我们自以为是的爱护不应该把专属于人的情怀转移到动物身上。况且不说世上还有许多 女士 不喜欢、不乐意穿丝袜、高跟鞋,那我们又怎能一厢情愿的强迫给自家的宠物狗穿上丝袜、高跟鞋,甚至擦脂抹粉呢? 也许有人会这样反驳我:你说的这些都是西方的理论,中国人不信仰基督教,耶稣创造众生、众生平等的说法在中国行不通。其实,中西方文化和思想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融通之处。辽阔的中国疆域内,也有许多关于善待动物的思想。孔子也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大家都知道 这句名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既然我们都可以推己及人了,动物和我们同为生命的主体,应该有平等的地位,那么 我们 就 应该考虑它们的感受, 我们 就 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动物身上 。 今天给 它 穿上丝袜,明天帮 它 做个美甲,那么后天是不是可以带它去相亲找对象了呢?如此下去, 只会有越来越多的荒唐的行为出现。 动物有动物的生活方式,正如人类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样。 最后,再回到动物权利的观点之上,人们的确目前都难以摆脱人类中心的思想,甚至笔者有时也是如此。人们一代又一代,历经千年形成的人类为世界主宰者的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让人们马上接受动物也是享有权利的思想的确困难重重。但至少,目前我们能做的是全面的理解动物福利的含义,了解我们与动物的关系是平等的。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不仅要考虑它们的外在物质生活是否得到满足,还要考虑它们的精神生活是否充实。我们的审美,强加在 它 们身上就是一种直接的 威胁和痛苦 。动物本没有必要忍受这样的痛苦。下次表达自己对动物的爱心时,请三思而后行 。 莫把不尊重当作是爱,莫让动物无辜受到伤害。爱它,请先尊重它。 清华学生论动保19: 娱乐狩猎——人类之蜜糖,动物之砒霜 清华学生论动保18: “梅花鹿养殖基地与电子商城合作”新闻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17: 李冰冰开启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之旅 呼吁终结非法象牙贸易 清华学生论动保16: 我们都一样 清华学生论动保15: 从动物伦理学角度评论宠物鱼遭文身事件 清华学生论动保14: 由禽流感引发的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清华学生论动保13: H7N9:人类的流行感冒,家禽的灭顶之灾 清华学生论动保12: 割鹿茸有道理吗? 清华学生论动保11: 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清华学生论动保10: 禽流感屠杀,错的是产业还是人性? 清华学生论动保9: 表演动物的苦难 清华学生论动保8: 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表演找我,放过动物,呼吁国家大马戏院项目取消动物表演!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3-6-2 09:47
@提问时间 #表演找我,放过动物# 学叶海燕发声,抗议国家大马戏项目呼吁取消动物表演立项。因无疑的动物虐待,全球已有36个国家389个城市禁止或限制动物表演,希腊等国家禁止马戏团进行动物表演,英美德等数十国家上百个城市禁止马戏团持野生动物。我国住建部禁止动物表演!不要再拿马戏害孩子! @中国动物园观察 国际上有许多著名的马戏团已经取消动物表演了,这是国际潮流,在动物保护问题上,我们中国也应该顺应潮流。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746 次阅读|13 个评论
猪肉当然应该比电脑值钱!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3-6-1 08:54
曹聪老师在 【微博】电脑不如猪肉值钱 感叹电脑不如猪肉值钱 这个结果是当然的。 猪肉毕竟是杀害生命所得,即使再不考虑动物福利,生命的生长总需要起码的条件,成本难以压缩。而电脑这种高科技产品,贬值速度是很快的。高科技公司的前景很不确定,往往一夜之间就会被新起的公司打垮,因此不是投资的好标的。所以,巴菲特投资一般都回避高科技公司,尽管盖子是他的好友。无独有偶,盖子自己的慈善基金在世界各国投资也青睐那些科技含量不高的消费类公司,回避高科技公司。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长期投资收益的角度上,是一个误导人的命题。 其实,肉食文化是一种落后的、野蛮的食文化,残忍、有碍环保、影响社会公正,有碍健康,最好逐渐摆脱之。还是素食的好啊!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014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们都一样
jiangjinsong 2013-5-30 11:49
清华学生论动保16: 我们都一样 我们都一样 社科二 丁春燕 2012012709 中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记者李文蕊)为进一步扩大“天网行动”战果及影响,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北京森林公安机关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全市森林公安“天网行动”有关情况。自今年4月开展“天网行动”以来,北京森林公安与北京市公安局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先后侦破刑事案件14起,包括重大案件2起,特别重大案件6起;查扣涉案象牙制品近千件,共计200余公斤,涉案价值800余万元;先后解救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64只,查扣蛇卵65枚及其他野生动物制品若干;查扣涉案林木160立方米,刑事拘留21人,逮捕犯罪嫌疑人8人,取保候审2人;办理林业行政案件64起,补种树木1万余株,罚款25万余元,均已上缴国库。发布会上,北京市森林公安局通报了“天网行动”战果,并专门就记者提出的“天网行动”战果统计、非法象牙交易案件查处、非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犯罪现状及涉案扣押物品处置等方面问题分别进行解答。我市森林公安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为首都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及利用创造良好环境。(原标题:北京森林公安展示行动成果 呼吁保护野生动物) 看完这则新闻以后,相信大多数人的感受都是我们国家在保护野生动物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对于那些真正对于动物有着浓浓的同情心的人而言,恐怕他们的内心感受就不仅仅是高兴兴奋这一类词能够概括形容的了。对比这些让政府投入了大量心血的野生动物来说,家养的动物的处境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或许对于没日没夜在办公室里或者是教室里工作或者是学习的我们来说,家养的动物的处境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仅有的一丝联系就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但是,每一个看过《生命的代价》的人都会有所感触,他们的生命从出生到结束都是一场场悲剧。其实,不管是野生的动物还是在我们手心里控制的家养的动物,他们的生命又有什么不同呢?都会痛,都有着悲哀、恐惧、难过的情绪。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由和生命,但是,对于那些已经被我们剥夺了自由的动物,过早的失去生命却是他们已被安排好的结局。有人说,那怎么能一样呢,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财富,是有灵气的,是不应该被伤害的。但是,那些家养动物也不是从开天辟地之始就成为人类的食物的,他们在本质上与野生动物并无区别。所以那么,是不是把那些被束缚住的动物冠上野生的头衔,他们就可以摆脱如今既定的命运了呢?恐怕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会尽如人意。在我看来,野生动物纵然在动物学家基因保护的观点层面来说更为珍贵,但是就生命的角度而言,他们与家养的动物之间并无差距,换句话说,他们是完全平等的 ,他们应该享有同样的自由,同样的保护,同样的权利 。所以说,与其花大笔的钱去救助野生动物为和谐共处献上小小的绵薄之力而取得与期望相差甚远的结局,不如将人尽皆知的道理付诸实践——要保护,就保护所有的生命。 像彼特辛格的《动物解放论》中所言,动物解放不是对动物有特别的兴趣和爱好,而是要求人们把动物作为独立的有情生命来看待,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满足人类目的的工具。对于保护野生动物,我并不能说人类对于他们的保护是没有利益考虑的,但是,他们毕竟给予了他们所应享有的权利,但是,对于家养动物来说,确实是毫无悬念的剥夺了他们的权利。而根据《动物解放论》中所说,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废除被人们视为天经地义的制度、文化,这样人们压抑在制度文化下的善良的本性才会在与动物的关系中显现出来。而动物解放的关键一步就是停止吃动物。有人会说,停止吃动物是不可能的事情,动物在人类的身体健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关于这个问题,很早之前就有营养学家研究过,植物完全可以满足人体的各种需要,也就是说,人类在这一问题上完全没有吃动物的需要。当然,对于已经养成习惯的人而言,要完成这一步必然是一个缓慢而艰难地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是,只有在脑海中有了这一意识,才能一步步向这一目标迈近。就像汤姆·睿根教授在《动物权利论》中所言,人们不能在反对人类战争的同时却在提倡另一种战争——即人类对于动物的战争。同理,更符合人们思维的理论,人们又怎么能在呼吁制止对于野生动物的捕杀的同时而提倡对于家养动物的大规模肆意屠杀呢?如果是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立场来阻止对于野生动物的捕杀呢?因为在我们眼中的野生动物,在另一些人眼中他们也只是食物。在现阶段,我们可能无法保证动物与人类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对于同根同源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来说,我们是没有任何理由反对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的。就此而言,我们就应该给家养动物自由甚至保护他们的生命。 所以,对于现下的我们来说,保护了野生动物完全没有任何的得意之处,因为这本就是他们的自由。相反,我们应该感到羞愧,因为我们连野生动物的生命自由都不能百分百的保证,更不要提保证家养动物的权利了。但也许,这也是一种进步,任何事情都是一步步完成的,至少,对于野生动物的生命权利我们已经在尽全力保护了,只是,这离动物的完全解放的最终目标还有着很远的距离。 延伸阅读: 清华学生论动保15: 从动物伦理学角度评论宠物鱼遭文身事件 清华学生论动保14: 由禽流感引发的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清华学生论动保13: H7N9:人类的流行感冒,家禽的灭顶之灾 清华学生论动保12: 割鹿茸有道理吗? 清华学生论动保11: 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清华学生论动保10: 禽流感屠杀,错的是产业还是人性? 清华学生论动保9: 表演动物的苦难 清华学生论动保8: 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14 次阅读|1 个评论
由禽流感引发的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jiangjinsong 2013-5-27 10:53
清华学生论动保14: 由禽流感引发的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由禽流感引发的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by 佟月 自从 2 月 19 号安徽发现了第一例禽流感 H7N9 患者开始,全国各地都陷入了禽流感的恐慌之中,随着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对发现有禽流感病毒的家禽的捕杀工作也开始了,捕杀状况惨目忍睹:上海盐城路附近的超市和农贸市场活鸡已经完全绝迹;江苏发现蛋鸡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现已捕杀 37.7 万只家禽了;台湾已捕杀了 6 万只家禽;香港已捕杀了 2 万只家禽……多少个弱小的无辜生命被活活宰杀,禽流感病毒的肆意传播其实并不是家禽造成的,而是人类造成的,由于我们的饲养方式太落后:( 1 )人禽亲密接触:经常能看到在农贸市场购买活禽,当街或在家宰杀( 2 )禽畜混养:各种家禽混合饲养,还与猪、牛、鱼混养。有的农场鸡舍就设在猪圈之上,鸡粪直接掉进猪槽中。这为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种群之间的传播和变异创造了条件 ( 3 )低卫生养殖:由于饲养密度太大、卫生条件太差和缺乏疫情监测,容易造成禽流感病毒在家禽间的快速传播( 4 )粪便做肥料:家禽、家畜的粪便被当成肥料、饲料撒到田地、鱼池,之后作物和鱼类又被人们食用,造成流感病毒在家禽、家畜和人之间来回传播,基因发生重组,容易产生新型流感病毒。总之,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满足吃肉的贪欲,饲养家禽,限制动物自由,扭曲动物的生存状态,让它们时时经受痛苦的煎熬,一旦产生疫情,还得用他们的生命来买单,让人痛心啊! 先抛开该不该饲养家禽供人吃肉这个话题不说,单单就大量捕杀动物,无情地让动物为禽流感买单这点来说,我就无法认同。首先从效用主义来看,效用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我们人类是个体,动物们也是个体,它们的快乐与痛苦同样需要加入计算,而捕杀动物时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是相当巨大的,而且捕杀的动物又如此多,可见,我们并没有做出“最大善”的行为。人们之所以对捕杀事件不以为意,非常麻木,没有丝毫可怜之心,难道不是因为只是担心自身安危,并没有把他们看成跟我们一样的个体,没有切身的体会它们所遭受的痛苦吗?虽然动物们不能用语言来传达情感,但我们怎么能无视它们痛苦的表情与声嘶力竭的喊叫呢? 从动物权利论的角度来说,动物是有道德地位的,动物也有不遭受痛苦和不被杀死的权利,因为它们跟我们一样都是生命的主体,我们人类应该尊重动物的权利;动物的利益应该与人的类似利益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人有免受痛苦的权利,动物也有,而且这两种权利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的拥有者应该受到保护,即使经过计算牺牲某一个个体的权利可能对整个社会有利,也不可以牺牲权利,所以为了人类能防止感染上禽流感就牺牲那么多家禽的生命很明显违背了动物权利论,人类与动物的权利地位是平等的,凭什么动物要为了人类的权利付出如此沉痛的代价!尽管牺牲动物也许会对整个社会有利,但是也不可以牺牲权利! 动物跟人类一样,也是应该有福利的,动物应该达到一种康乐状态,在此状态下,至少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而痛苦被减至最小,它们应该被提供给稳定新鲜的食用水和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和充沛精力的饮食;应该被供给一个适应的环境,包括庇护所和舒适的休息区;应该让它们避免疾病或迅速地给他们进行诊断并治疗;应该被给予足够大的空间,恰当的备品,以及同种动物作为伙伴;应该生存在能够避免精神损害的环境中……然而我们饲养家禽时的状态一条都没有符合,它们的饮食营养被换成了催肉素,它们的“休息区”又挤又破,连吃饲料都艰难得很,以至于脖子上的毛都所剩无几,它们感染了疾病之后,没有人会给他们治疗,没有人会为它们研制药物,人们就只会采取残忍的杀戮,它们每天忍受精神的折磨,恐惧、愤恨、焦虑……充斥着它们的内心,这是对动物何等残忍的行径啊! 佛教讲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要有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我们人类与其他物种都是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众生皆平等,前世今生来世,是有因果报应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任何的杀戮都是罪恶的,释迦牟尼为了救一只鸽子,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换,这种气魄何等伟大,相比之下,我们人类是多么冷酷无情,不懂得敬畏生命啊! 禽流感爆发后,人们关心的就只有感染的人数,没有人关心那成千上万的牺牲品,似乎一刀杀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人们从来都没有把动物看成与人类平等的生命来看,就只是把它们当成是满足人类肉食欲望的工具,甚至还为这残酷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来减轻罪孽感,确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似乎的确没有其他的办法来保全人们的安全,可是每一次禽流感风波过去之后,人们对此没有任何反思与不安,饲养方式没有任何的改进,也没有任何研究人员为动物研究疫苗或者抵御的药物,根本就没有把动物的利益当一回事,只有年复一年的恶性循环……撕下人类的伪装吧,公正的看待动物们,还给它们应得的权利与自由! 延伸阅读: 清华学生论动保13: H7N9:人类的流行感冒,家禽的灭顶之灾 清华学生论动保12: 割鹿茸有道理吗? 清华学生论动保11: 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清华学生论动保10: 禽流感屠杀,错的是产业还是人性? 清华学生论动保9: 表演动物的苦难 清华学生论动保8: 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3-5-24 16:15
清华学生论动保11: 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人文 1 涂梦纯 2011012609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吉林长春东北虎园被网友爆出“虐虎拍照”的丑闻:一头被用绳子拴住的幼年东北虎趴在木桌上,供游人骑在背上拍照赚钱。对此,吉林省东北虎园回应,涉事幼虎并非虎园所有,而是动物表演团私自行为,现已对该表演团作出 5000 元人民币的处罚,同时让该团负责人写下保证书,承诺今后不会再出现此类事件。 这次“虐虎拍照”事件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推敲和反思。最直观的表现在于,官方对此的处理还流于表面,形式强于实际效果。在对待动物的不平等方面,动物园所凸显的问题可以说是最不血腥、最温和的了,可正因为如此,人类对这样一片战场才如此无知无觉:动物可能没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觉悟,可是作为有伦理能力的人类,单方面的屠杀很多时候并不是最可怕的——死亡也可以是一种对痛苦的逃避和解脱。 对表演团来说,承诺书的约束力十分有限,表演动物在训练时势必要经受同样甚至更严苛的对待,这样的承诺有何意义?对于动物园来说, 5000 元的罚款显然并不是用来补偿 动物 所受到的伤害,而是对 表演团 所行不义的惩罚,而如果没有网友的爆料,他们是否就会对表演团虐待动物的行为视而不见呢?对于围观的游客来说,他们在老虎不愿意拍照的情况下,因为表演团并未用力的鞭打老虎而没有当场制止这样的行为,对他们来说,虐待动物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 表演团方面。 曾经有纪录片爆料看似精彩的动物表演背后用高压训练虐待动物的黑幕,表演动物的生存处境令人堪忧。驯兽师强制动物训练,和屠夫宰杀动物卖肉一样,是一条并不难理解、甚至是为人所默认的逻辑线,究其原因是人们普遍认为人和动物是不一样的,人更高级,所以对动物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以此为生或牟利。 但若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将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动物和人类一样能够感受痛苦、表达情绪,很多动物还拥有不俗的智商,它们是 生活主体 ——生活于这世界,意识到这世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对他们至关重要,不论其他造物在乎与否,因为这种生活独立于非己的评价与看法 。人类能够随意处置的动物,很可能只是因为动物没有足够的强力反抗,而不是动物 可以 任我们欺凌。因此,人类对动物没有权力,有的只是压迫的 能力 ;换个角度说,即使人类拥有这样的权力,这种优势地位只会要求更大的责任,而非更低的底线 。如果将人和动物看做同等的伦理对象,根据契约论的观点,特权者之所以有特权,是非特权者将自己的权利托付以换取庇护得来的 。 第二,动物园方面。 虽然最初的动物园是为古代王公贵族们游猎取乐而建,但现代对动物园的定义是: 搜集饲养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迁地保护,供公众观赏并进行科学普及和宣传保护教育的场所 。 但显然,很多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即使有这样的行动,却仅仅止于工作 要求 。东北虎园的工作人员如果是真心保护东北虎,会因为受虐待的不是动物园里的东北虎而视而不见吗?甚至很多动物园中也屡屡爆出虐待动物的丑闻,除了在食物、环境和健康方面的虐待,有时动物园自己就承担了表演团的角色。东北虎园对表演团处罚的 5000 元,显然不是用来补偿那只被拍照的东北虎的。如此看来,动物保护对很多人来说,是因为道德舆论 要求人 保护动物,而非意识到 动物需要被 保护。而这种保护动物的想法,大多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动物是商品,生病或死亡受到的损失将由人来承担;或者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有保持物种基因多样性的必要。 后者姑且不谈,对于前者,从来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可以证明动物是人类的附庸,不论是信仰创世记还是进化论,都不可能得出这样结论。洛克最初对财产合理性的定义是人所施加的劳动,而对于奴隶,他说是“合法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战争状态的延续” 。将之套用到动物上,我们能够发现,“合法征服”的定义值得商榷,因为这种征服往往是单方面压迫和剥夺的同义词,而这种压迫和剥夺除了指向人类的愉快和利益,通常并不涉及任何道德和正义。至于“动物是人类的财产”这样的观念,相信笔者在第一部分已经提到,人类对动物的权力并不是没有界限的,至多是一种对已经被剥削的动物的管理 。 第三, 游客方面。 其实和上述两方面类似。人类缺乏一种自觉,从同样有知觉有感情的动物的角度考虑问题,把自己的快乐和利益与动物的痛苦联系到一起。中国传统儒家说恻隐之心,“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除了智慧与文明,我们与动物没有更多的不同;追根究底,智商和社会形态的差异并不构成物种歧视的充分必要条件,为什么不能将动物与孺子等同起来呢? 这也是许多反对、或者说不支持动物保护的人的观点:人与动物是不同的物种,为什么可以等同起来?对此,笔者在上文已做过说明:没有任何理由能够充分必要的将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划到如此清晰,以至于人可以肆意奴役、虐待动物;相反,我们有理由考虑不侵害动物的权利,因为它们有知觉、有感情,和人类一样有主宰自己生命的权利。 但是,理论和实际的世界很难合二为一。例如洛克契约论的观点,民众将权利转交给君主,君主若不保护民众的利益,民众即可收回这些权利 ——这种纯思辨的逻辑在现实中无疑是荒诞的:当君主拥有足够的权力时,民众凭何保证能让君主交还权利呢?所以更多地,我们能看到的情况与哲学家描述的正相反,甚至现实往往表现得更加理直气壮。 在动物伦理上也是一样。人们看到动物遭受虐待可能会产生恻隐之心,但要是保护动物的行为触及了自己的利益,人们又能够理直气壮的维护自己的利益。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我辛辛苦苦的爬到食物链最顶端可不是为了吃素的”,动物保护的推行之难可见一斑。恻隐之心不足以打动现代人的心灵,因为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 。在道德伦理上,动物可能与人类地位相当,但在更加直观的视觉上,动物与人类是那么的不同,强者使弱者为其服务有什么错吗?动物有足够的智慧让人类尊重吗?即使人类尊重动物,可动物不会反过来尊重人类啊? 因为人类已经开化到了伦理社会,人类有保护动物的伦理能力;因为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弱肉强食的实然并不等于它的应然——我们发现,这场辩论陷入了死结。那么,请允许笔者跳出这个循环论证,从另一个角度论述。 人类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我斗争过程走到今天的。从蒙昧状态的自相残杀到有明律规定杀人偿命,这是开始学会在自己之外考虑他人;之后地域、信仰、性别、肤色这一系列的歧视与反歧视,都告诉我们,有很多在当时看来理所当然的想法,随着历史的进程很可能改变。康德说,“人类的历史大体上可以看做是大自然一项隐蔽计划的展开”,而这项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一个道德化的、普遍法制的公民社会 。我们有理由怀有希望,人类社会的确是在进步而非退步的,我们所有现在看来荒诞不羁的思想、只要它能够证明自己的正确性,终将结出果实,在未来的某个地方等待着我们。反过来说,既然我们能够确信它并不是无望的,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为之努力呢?人们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不能剥夺我发言的权利,甚至在人性习惯性的伪善之后不得不偷偷地承认,我所说的话不与真理背道而驰。 我国在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和公众意识明显滞后,事实上,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整个世界对此都并不完善。如果保护动物需要在伦理道德上提上议程,我想,最先要解决的不会是肉食或者皮草,但动物园的问题一定能位列其一,它也可能将是人与动物的战争——虽然这个战争可能更可能是人类内心的战争——攻占的第一块高地:动物园存在的目的究竟应该是什么?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为动物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游客想看动物的什么、动物又需要为游客提供什么? 虽然触及灵魂比不上触及利益,但在 动物园 这个笼子、这个利益纠纷不那么突兀的地方,反动物歧视的思考和行动应该是最容易被完善的吧。“每一个世代都得把自己的启蒙流传给后一个世代,才能使得它在我们人类身上萌芽,最后发挥到充分与他的目标相称的那种发展阶段。” 而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这个更合理的世代的降临。 注释 汤姆·瑞根《动物权利论》 安德鲁·林基《动物福音》 约翰·洛克《政府论》 百度百科 弗兰西恩《动物权利导论》 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 延伸阅读: 清华学生论动保10: 禽流感屠杀,错的是产业还是人性? 清华学生论动保9: 表演动物的苦难 清华学生论动保8: 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7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表演动物的苦难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3-5-20 08:54
清华学生论动保9:表演动物的苦难 动物伦理学 2010080336 李知香 新闻: http://news.cjn.cn/sywh/201305/t2265193.htm 动物明星来汉 6月1日起登陆武汉杂技厅舞台 2013-05-11 11:37 我要评论 分享到: 0 字号: T | T (武汉晚报 记者黄丽娟) 昨天晚上11点,来自西安的一批狮子、老虎、狗熊、斑马、骆驼等动物纷纷踏进了武汉杂技厅兽房。这些动物明星们将在武汉住上近4个月的时间,从6月1日起登陆武汉杂技厅的舞台,在大型马戏光影秀《秘境奇光》中和喜欢它们的大小朋友们见面。 据护送狮、虎来汉的杨团长介绍,这台马戏秀集结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动物明星,将成为武汉马戏演出史上动物明星最多、种类最全、水准最高的一次盛会。 记者昨晚在现场看到,颠簸了一天的狮子、老虎、狗熊、山羊、猴子,斑马还有骆驼。或许是因为刚到了一个新地方,个个精神抖擞,在笼子里来回转,忙得不亦乐乎。最有趣的是几只小狗熊,据驯兽员说,由于关的时间太久,它们弄得笼子哐哐直响,且响得很有节奏。大家都说,一看就是专业训练过的。 小斑马也让人感觉颇为新鲜。杨团长介绍,小斑马很难被驯服,就连人都难以接触。而此次来武汉的这头小斑马从幼时3个月就被人工喂养,现在已有2岁,非常温顺,“人可以骑在斑马上绕场玩耍。” 最“可怕”的依旧是3只狮子和3只老虎。它们分别单独关在一个笼子里,被抬进兽房时依旧头高高昂起,发出令人震撼的呜呜吼声。 杨团长介绍,驯兽员们已经为这些动物做足了安全措施,晚上还会有专人看守:“等明天动物们适应了环境,后天就开始加入马戏秀的合成排练中。届时舞台上将是一片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欢乐气氛。” 大部分的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是动物杂技表演吧。其实我也挺喜欢看动物杂技表演。看起来让人逗,让人高兴起来,丰富多彩。但是我们却不知道为让我们高兴,忍着无限悲楚的训练的杂技动物的痛苦,不,睁只眼闭只眼算了。 上次上课时老师放给我们看一些杂技动物的苦难的视频。看表演的动物的话只是非常可爱,非常神奇而已,可是表演后的动物们的苦难我们难以想象。饲养员只给表演高巧的技术后累得动物吃一碗饭,然后费劲儿地练习技术。暂时的休息时间之后又在观众的前面表演。动物们的苦难不仅是这个,完全像封建社会的奴才一样,生了下一代,那个下一代也要当杂技动物了。为了人们的赠钱而表演妙不可言的杂技动物的苦难我们就无法形容。 然后我看新闻的时候看到关于宣传动物杂技的内容。为了动物杂技明星动物来华。其实人也坐飞机等移动的时候积累疲劳何况动物它们的疲劳多么积累。 在动物解放论说和人间一样能感受痛苦的生物体应该跟人一样对待。想象一下,当成我为一只杂技动物。生出来之后就要开始练杂技技术。天天被打,吃的也少,活动量很大这就谁想要一直这样活下去。能感受痛苦的动物就不要虐待。无论是男女,黑人白人,残不残疾人应当同等对待。我们也不能经得住的行为我们应当不要对动物做。 在动物权理论说狩猎,食品,商业,宠物等的目的为使用动物是不妥当的。动物杂技是为了什么而表演的呢。就是人们的挣钱为使用动物的。人的挣钱的目的为使用动物就是无视着动物的道德上的价值而产生的。 人们根本就错的地方就在这儿。我们的惯例上动物是可以吃的可以使用为挣钱。若果在安乐的状态下,饲养人,然后不给他们痛苦而杀然后吃掉的话,无论是快乐比痛苦大也我们都知道这是道德上错的。因为人间有固有的价值。固有的价值是无论跟利用和利益也有的价值。固有的价值是怎么样利用而产生更大的利益的道具的价值和相反。固有的价值就是个价值,不是我们来判断的。所以我们也应该要尊重动物的权利不要利用动物们。 其实喜欢动物不能说都不能保证动物的幸福。因为看看这次的情况,如果我们不喜欢动物的话,不会找动物杂技看的。但是我们还是喜欢动物而找出这种表演看。之所以动物们苦耐着痛苦,是因为我们喜欢动物。这并不是说不要喜欢动物的。我们当然要喜欢动物,疼爱动物,为了动物进行让步,多多了解动物的生活而珍惜动物们的生活。不要带着人间主意思想看待动物,虐待动物,欺负动物。我们应该跟人一样对待动物,尊重动物的价值并减少动物们的苦难。 蔣科學按:這位同學是韓國人,中文不好,許多地方有錯字和錯誤的表達。但是,她的意思是很清楚的:我們應該尊重動物,減少動物的苦難。 延伸阅读: 清华学生论动保8: 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929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3-5-19 16:26
清华学生论动保8: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导 盲犬 2010080332 金罗允 5月13日上午10时许 ,发生了一件感动之事。 夏先生坐在手推车上,拉着狗,由其母骑电瓶三轮车带着往家行驶。行至潘姬路戴楼路段时,温某骑摩托车带着郭某为避让一辆小车撞上夏先生的手推车,将夏先生撞翻在地。温某与郭某见此情况,赶紧下车上前搀扶。之后,两人又说要带夏先生去医院治伤,但当他们发现夏母年龄大,夏先生又是盲人时,就骑上摩托车准备逃跑。就在这时,让两人想不到的事出现了,夏先生携带的狗突然扑上前,张嘴咬着温某的裤脚不放。温某两人心惊,逃跑不成,旁边路人上前,狗才松口。过程中,温某、郭某右腿均被咬伤。据民警介绍,聪明的狗狗可能看出温某两人伤了主人还想逃,与主人心意相通,护主心切,所以才上前将两人拽住咬伤。 为 了主人咬 伤两 名 歹 徒的忠 诚 的 导 盲犬。 对这 只 导 盲犬的勇敢和 对 主人的忠 诚 是 值 得 赞扬 的。但是狗忠于人是正确的表 达 方式 吗 ? 这 只狗的存在只是 为 了保 护 主人忠于主人 吗 ? 逐 渐开 始 区 分如何使用工具的人 类 和 动 物是相近的。但是在 统 治 与 被 统 治的 关 系上出 现 了恨 过问题 。人 类 利用 动 物 获 得了收 获并 且在 动 物本身也得到了很多 东 西,但是最 终夺 走了 动 物的自由和 权 利。人 类开 始 习惯与这种统 治 与 思想。但 现 在人 们对动 物保 护 的 认识 已 经 改 变 了很多,出 现 了 动 物 权 利 论 和解放 论 等等的提出。但 这 篇文章中的“忠 诚 ”的表 达 方式 说 明 动 物在本 质 上是低于人或只能是人 类 的伴 侣 。狗和人 类 一起生活了很 长时间对 人 类 做出了很多 贡献 。 为 游牧民看守羊群勇敢的 驱 赶那些食肉哺乳 动 物 来 保 护 游牧民以及 对 生存上的威 胁 。到了 现 代社 会 狗 还 可以看家也广泛 的 证 明了狗的 实 用性 。 在 20 世 纪 的到 来 狗的用途也有了的 变 化。因 为电 子行 业 的 发 展 现 在代替看家犬的是 电 子警 报 器和 闭 路 摄 像 头 ,而 将 代替警犬的可能是更先 进 的一些机器 设备 。在 18 到 19 世 纪 流行在 欧 洲 贵 族的狩 猎 文化也 开 始逐 渐 的淡化和以狩 猎为 目的的各 种 狩 猎 犬的用途也因社 会 的 转变 而 发 生着 变 化。 进 入 21 世 纪对 狗的各 种 用途再一次改 变 , 对 狗的看法也有相 当 的改 变 。 简单 的有 两种 机器不能代替狗的是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除了我 们 所知道的 嗅 觉 , 凶猛性 , 警惕性 , 反 应 等等 还 有我 们 未知的特殊功能和狗在 对 人的心 灵 治愈上也有 帮 助。狗用 它们独 特的嗅 觉来帮 助人和做出了很多 贡献 。但 这真 的是狗愿意而 选择 的事情 吗 ? 人 类 无法 与 犬 真 正的 沟 通 所以狗想在院子里玩或吃着食物 过 一天 人 们 也不 会 完全明白所以只能半强制性的在利用狗 。 出生大 约 7 个 星期的小狗 , 不管 它们 有某 种 意 识 人 们 只有 让 狗 从 小忠 实与 人所以 将 是一般被送回家 1 年以后可能 会训练 成 导 盲犬。 当训练 成 导 盲犬后 对这 些犬在退休之前有几 个绝对 不能做的事是在 紧 急情 况时 要吠叫但是除了 这种 特殊情 况 下是不能吠叫的, 还 有要 与 主人步行速度一致所以也 会 受到不能 随 便 跑动 的 训练导 盲犬具有自然平和的心 态 , 会 适 时 站立、拒食、 帮 助盲人乘 车 、 传递 物品, 对 路人的干 扰 不予理 睬 ,同 时 也不 会对 他 们进 行攻 击 。抑制 这 些狗的本能和做 绝 育手 术来 防止 发 情, 这样导 盲犬的一生都在 帮 助盲人 。 它们 所奉 献 的就是上面所 讲 的代替盲人的 双 眼,保 护 盲人不 会 受到 伤 害 帮 助人 们 ,但事 这 些犬得到的利益是什 么 ?人 们 工作能得到很多 并获 得利益,但 对这 些 为 了 帮 助人 类 付出一生的 导 盲犬, 它们会 得到什 么 ?首先, 从训练师 ,每年 两 次 检查状态 ,然后在主人那里得到食物和 爱 戴。但是我 觉 得 它们 只是 对 于生存勉强 满 足着, 这 些狗得到的 与从 小受到各 种训练 和做 绝 育手 术 比起 来还远远 不 够 。在 农场动 物福利委 员会对 犬的福利有五 项 分 别 是 第一 , 稳 定新 鲜 的食用水和能 够 保持良好的健康和充沛精力的 饮 食 。第二 , 供 给 一 个 适 应 的 环 境,包括庇 护 所和舒适的休息 区 。第三,避免疾病或迅速地 诊断并 治 疗 。第四 , 给 予足 够 大的空 间 ,恰 当 的 备 品,以及同 种动 物作 为伙 伴 。第五 , 确保 环 境 条 件和管理方法能 够 避免精神 损 害 等。比起 过 去 现 在很多 国 家 对动 物保 护 法和 动 物 权 利,福利上也立了几 条 法 规 。 实际 上,我 们 已 经 在 对动 物的 统 治 阶级 上,不光是工作犬 对 所有 动 物的保 护 和福利都有很 多不足。 1993 年 韩国 三星公司 开设 了 导 盲犬支援中心,但是收入很不理想 减 少 对 支援中心的一半 费 用而且 环 境越 来 越差 对 于已 经 退休的 导 盲犬的安置也 没 有明确安排,就算 从导 盲犬机 构获 得支持情 况 也 并 不安 稳 。 就像G.L.弗 兰 西恩所 说 的那 样 我 门 不 应该认为动 物的付出和 牺 牲是理所 当 然的。我所 调查 的 这 些 导 盲犬的 记 事只是一部分, 现 在 还 有很多 动 物 为 了人 类 的便利 与 方便而付出和 牺 牲,我 们 不能用金 钱来报 答 这 些犬或者其他 动 物, 对 待 动 物不能只因 为 同情 它们 要 真诚 的 对 待 它们 ,是“共同”而不是“忠 诚 ”,是“共存”而不是“利用” 。 蔣科學按:作者是韓國同學,我在課上談及吃狗肉的問題,問起她們,她們都對韓國的這種風俗感到不好意思,說自己不吃狗肉。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表現比韓國真得好不到哪兒去。事實上,很少有哪個國家對待動物像我們國家那樣嚴重。這篇文章的視角很獨特很好,值得我們反思。 延伸阅读: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6769 次阅读|5 个评论
傾聽動物——儒家的動物福利觀 by Donald N.Blakeley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3-5-2 21:43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ume 30, Issue 2,pages 137–157, June 2003 Listening to the Animals: The Confucian View of Animal Welfare listening to the animals.pdf 僅系學習使用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063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在动物保护议题上的立场
热度 14 jiangjinsong 2012-12-30 20:45
自始至终都很明确:反对非人类动物奴隶制,反对对动物的迫害。 这个立场当然在今天的中国不是那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因为显得比较“极端”。 这是因为大家对某个立场的评判,喜欢以当下流行的做法和观念作为衡量标准,而不愿意或者不习惯从伦理学的根子上思考。 大家一般接受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不大,因为,这还是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着眼点的,不太需要改变基本价值观,门槛比较低。 难一点的是接受动物福利的观念,因为,这需要考虑动物本身的感受,需要在某些方面限制人的贪欲,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原则多少有所触动,价值观上多少需要一些调整,门槛稍微高一些,有些朋友就不容易接受了。 而彻底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否定物种歧视,在一个普适的标准上考虑人类动物和非人类动物的福祉,在普适的标准上考虑人类动物和非人类动物的权利,意味着对人类中心主义原则的彻底突破,意味着价值观的革命,门槛提高更多,能够接受的朋友人数就更少了。 在实际动物保护运动中,我的立场自然是向下兼容的,对于仅仅考虑野生动物保护以及仅仅从动物福利角度考虑的朋友们的努力,同样赞叹和支持,也常常一起合作。 就好比,一个废奴主义者,对于任何奴隶主改善奴隶待遇的做法都是肯定和赞赏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肯定奴隶制的合理性。同样,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运动,绝不等于认可非人类动物奴隶制的合理性。 这当然是走上了一条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支持者不会很多,注定会比较寂寞,但是,对原则的坚持是有力量的。 许多人当下已经能够认识到的道理,不需要我再去讲。 人们一时不容易接受的道理,反而更需要有人说明。 与流行观念和实践形成尽可能大的张力,对社会的推动可能更有意义。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062 次阅读|55 个评论
动物福利课程调查
jiangjinsong 2012-12-27 14:12
周小波: 【动保小调查】 您好,WSPA(世界动保协会)和中国兽医协会合作在全国高校开展 动物福利课程开设调查,请您告知我你所在高校 1.是否有 动物福利课程或者相关内容开设 2 .如有,请告知开课老师姓名和课程名称 ,联系电话或者办公电话。 请直接回复给我就可以。 如有疑问,请加入我们的项目QQ群:288101768。咨询联络人为:红军:18793118097,QQ 545835094. 欢迎转发,全国高校都适用。 感谢您对动保的支持! 蔣科學按:國人對動物保護不太關心,許多動物科學的研究者也不例外,具我所知有許多動物研究的專家對於動物保護的常識都不瞭解,這和他們受到的教育比較偏頗很有關係。WSPA的這一調查很有意義。希望以後中國高校中關於動物保護的相關課程普遍開設,從而使得中國動物保護的意識得到普遍提高。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末日究竟是谎言还是事实?
热度 10 jiangjinsong 2012-12-22 11:35
对我们来说,世界末日当然是谎言。 但是,对于那些因为我们吃肉而惨遭屠杀的动物来说,每天都是它们的末日。 我们的餐桌就是它们的坟场。 没有贪馋就没有杀害,就没有囚禁,没有阉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3Njc2ODY0.html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416 次阅读|25 个评论
明天下午最后一场,动物伦理学系列讲座收官了!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12-14 10:36
可是下雪之后来的人不会很多吧~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学术活动资助项目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第十二讲 主题:中国动物保护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主讲人:常纪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常纪文新中国首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 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副会长,北京市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公益法学 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 曾赴德国马普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一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天普大学、泰国最高行政法院等机构访问、交流。曾任第24届“世界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环境法分论坛的主席。 曾参与《物权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立法工作30余项,参加《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的起草工作。曾参加圆明园水质改善工程、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处理等重大环保活动的法学专家咨询活动。多次陪同国家领导人调研。 先 后出版《动物福利法》、《环境法律责任原理研究》、《环境法原论》、《市场经济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环境法的新发展》等著作6部,主编 《环境法学》、《国际环境法学》、《环境法案例教程》、《中国环境法治》等著作10余部,在《法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70余篇。学术观点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两次刊登。接受过美国CNN、英国BBC、英国卫报、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中央电 视台“实话实说”、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媒体的专访。 因在环境法领域的研究贡献,2010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时间:2012年12月15日(周六)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 地址:清华大学新斋335(图书馆北侧,万人食堂南侧) CYAPA动保大讲堂 网络QQ群218515553 QT语音直播2917150 主办单位: 北京市哲学会 中国青年动物保护联盟 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 绿野方舟 自然大学(www.nu.ngo.cn) 护生学社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联系电话:62773013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72 次阅读|13 个评论
12月15日清华动保讲座:中国动物保护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12-5 19:29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学术活动资助项目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第十二讲 主题:中国动物保护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主讲人:常纪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常纪文新中国首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副会长,北京市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公益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 曾赴德国马普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一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天普大学、泰国最高行政法院等机构访问、交流。曾任第24届“世界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环境法分论坛的主席。 曾参与《物权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立法工作30余项,参加《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的起草工作。曾参加圆明园水质改善工程、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处理等重大环保活动的法学专家咨询活动。多次陪同国家领导人调研。 先后出版《动物福利法》、《环境法律责任原理研究》、《环境法原论》、《市场经济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环境法的新发展》等著作6部,主编《环境法学》、《国际环境法学》、《环境法案例教程》、《中国环境法治》等著作10余部,在《法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学术观点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两次刊登。接受过美国CNN、英国BBC、英国卫报、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媒体的专访。 因在环境法领域的研究贡献,2010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时间:2012年12月15日(周六)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 地址:清华大学新斋335(图书馆北侧,万人食堂南侧) CYAPA动保大讲堂 网络QQ群218515553 QT语音直播2917150 主办单位: 北京市哲学会 中国青年动物保护联盟 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 绿野方舟 自然大学(www.nu.ngo.cn) 护生学社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联系电话:62773013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884 次阅读|2 个评论
18日(周日)下午清华讲座:野生动物园批判:一个生态文明的视角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11-12 11:00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学术活动资助项目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第 七 讲 主题:野生动物园批判:一个生态文明的视角 主讲人:莽萍(中国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主持人: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莽萍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动物保护组织“护生学社”的创始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宗教思潮、环境与动物伦理,致力于研究人与动物关系,呼吁改善动物处境。主编 “ 护生文丛 ” 丛书,著有《绿色生活手记》,合著《物我相融: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合编《追求无残酷的文化》等, 2006 年获英国 PearlAwardForReverenceForLife “ 敬畏生命奖 ” , 2006 年 起 ,为英国牛津动物伦理中心顾问( Adviser ) 。 时间: 2012 年 1 1 月 1 8 日(周日)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 地址:清华大学新斋 333 (图书馆北侧,万人食堂南侧) CYAPA 动保大讲堂网络 QQ 群 218515553 QT 语音直播 2917150 主办 单位 : 北京市哲学学会 中国青年动物保护联盟 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 绿野方舟 自然大学( www.nu.ngo.cn ) 护生学社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联系电话: 62773013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16 次阅读|2 个评论
残忍的奢侈与奢侈的残忍!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2-11-10 09:15
蔣科學按: 最近有博主在網上貼出冬季皮草的促銷廣告,將鏈接發給我,點名要我回應。我不太清楚他的思路是什麽?他如果要是想瞭解我的態度和觀點,我這裡可以再一次明確地表示:在今天的環境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皮草是不必要的殘忍。大多數的皮草購買者,並不是只有通過皮草才可以禦寒的。爲了所謂的時尚、奢華,而讓生靈們遭受如此殘酷的折磨,如果我們知道了實情,這種行為在倫理上其實是很難為自己辯護的。 如果他是以想強調:動物保護的觀念在今天中國並沒有得到完全的接受,社會上還存在大量殘忍的現象,這我當然贊同。事實上,今天中國不僅存在對動物的野蠻迫害,也存在著對人類的野蠻迫害,存在著對人權的侵犯。但是,倫理學上一個原則是:存在違反倫理原則的現象,這一事實並不構成對倫理原則的否定,反而凸顯了倫理原則的意義。 在一個絕對不會出現暴力的社會中,反對暴力的倫理原則就失去了規範人的行為,批判惡行的意義。同樣,正是因為存在著大量殘害動物的現象,所以才有必要不斷強調、論證動物保護原則的意義。 也許他是嘲笑動物保護的力量弱小,不足以抵制無處不在的動物殘害行為。是的,在人們對動物保護議題還缺乏足夠的道德敏感性的時候,動物保護的力量的確非常弱小,甚至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但是,在奴隸制時代廢奴主義者們也曾經處於這種境地。這絕不意味著動物保護和廢奴主義沒有道理,只不過意味推動廢奴和動物保護需要更大的犧牲精神,需要更加堅韌的決心而已。 除了皮草之外,非人類動物奴隸制中的殘忍現象還有許多,還需要不斷的揭露。只有把事實真相揭露出來,善良的人們才有可能認識到自己不經意的、無反思的購買行為實際上啟動了對動物殘忍迫害的罪惡產業鏈,才有可能通過批判、抵制來逐步減少乃至消滅對於動物的殘害。 看了新浪微博上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小牛皮也是通過極其殘忍的辦法才從可憐的小牛身上剝下來的,這種奢侈品同樣也是不必要的殘忍。 建立在殘忍基礎上的奢侈是不道德的奢侈。爲了奢侈目的的殘忍是尤其不能接受的殘忍。 --------------------------------------------------------- @麦公关 : #穿自己的皮# 取小牛皮的过程,是超乎常人想像的残酷的。新生的小牛被带到屠宰场,从喉部取血;然后在半死不活的情况下,被生生杀戮取皮。更可怜的是,最好的"品质"的小牛皮,是在小牛出生后,不让小牛喝母乳及任何液体,就带去杀戮。可以看纪录片我爱高跟鞋非常好的电影 http://t.cn/hbNohs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373 次阅读|28 个评论
11月10周六下午清华动物伦理学讲座:从动物福利到动物权利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10-30 14:37
11月10周六下午清华动物伦理学讲座:从动物福利到动物权利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学术活动资助项目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第 六 讲 主题: 从动物福利到动物权利 主讲人: 李建军(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科技管理系教授 ) 主持人: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李建军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科技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食品和生物技术伦理学研究所(筹)主任。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UtrechtUniversityVisitingProfess(2010年9-11月)首届“中-荷生物技术伦理学国际会议”(2009)组织委员会主席,第二届国际动物伦理学会议“2012关爱动物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近年发表“‘绿色革命之父’诺曼·布劳格”、“关于动物道德地位的伦理辩护”、“关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辩论——相关的伦理与公共治理问题”、“中国转基因商业化可能面对的不确定性”等论文30余篇。目前主持课题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X027:“农业转基因技术创新的伦理问题与社会规制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宣部政策研究类项目2010ZCYJ26:“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的社会规制问题”两项。主要研究方向有创新管理与科技政策分析,农业、食品和生物技术伦理学与公共政策。 时间: 2012 年 1 1 月 10 日(周六)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 地址:清华大学新斋 346 (图书馆北侧,万人食堂南侧) CYAPA 动保大讲堂网络 QQ 群 218515553 QT 语音直播 2917150 。 主办 单位 : 北京市哲学学会 中国青年动物保护联盟 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 绿野方舟 自然大学( www.nu.ngo.cn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联系电话: 62773013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2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在北京也可以参加清华周五下午动物伦理学讲座的!
jiangjinsong 2012-9-19 19:33
因为有网络在线直播:CYAPA动保大讲堂QQ群218515553。 【动保讲座】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第二讲暨CYAPA动保大讲堂第五期 主题:和谐社会中的动物保护与人文关怀 主讲人:华宁(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 时间:2012年9月21日(周五)下午三点到五点半 地址:清华大学新斋324(图书馆北侧,万人食堂南侧) 网络在线直播:CYAPA动保大讲堂QQ群218515553。 主办: 北京市哲学学会 中国青年动物保护联盟 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 绿野方舟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华宁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中国项目主任;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管理学硕士。 2004 年加入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目前协助基金会亚洲总代表与中国办公室的其他同事一起在中国开展野生与伴侣动物的保护与救助项目,传播爱护动物的理念,并推动人与动物共同受益的保护与福利政策;活跃在各种动物保护论坛与教育活动中,参与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动物福利立法研究建议稿、中国象牙贸易市场分析等多项基金会项目相关报告及书籍的编写与修订。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常纪文:清朝已有反虐待动物的法律条文!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8-3 11:32
中国清朝的晚期就有反虐待动物的法律条文。   如清光绪三十二年 ( 公元 1906 年 ) ,《京师内外城巡警总厅办事规则》规定,内外城巡警总厅行使京城警事、治安、正俗、交通、防疫等方面的管理和立法职责。内外城巡警总厅制定的市政管理法规,由其上级部门核定颁布,具有法律效力。按照规则之规定,动物的善待管理及其立法属于内外城巡警总厅的 “ 正俗 ” 职责范围。   如光绪三十四年 ( 公元 1908 年 )9 月 15 日,京师外城巡警总厅制定《管理大车规则》。该规则第五条就规定: “ 不准虐待牲口 ” 。值得指出的是,此前,中国早已有 “ 虐待 ” 一词,其适用的对象为人,而《管理大车规则》把虐待的对象由人扩展至动物,是立法的一大贡献。   根据文献分析,在此时期,西方国家的反虐待动物立法都很落后,因此,排除 “ 虐待牲口 ” 为外来语的可能。也就是说,虐待动物是中国本土化的法律和社会用语。在贫穷落后的封建社会,中国政府尚且能够以正俗的名义规定 “ 不准虐待牲口 ” ,说明封建统治阶级对保持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视。 2010 年 03 月 23 日 08:22 经济参考报 反虐待动物立法绝不是崇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688ec010107x5.html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5492 次阅读|5 个评论
欢迎前来批驳我宣传动物保护和素食的帖子!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2-7-13 13:27
有人做广告替我宣传,感谢感谢。 据说科学家们对我科盲的批驳,逻辑很严密,用词很犀利,那好啊! 理不辩不明,科盲欢迎广大科学家们来批驳我的观点: #老蒋动保每日谈#目录汇总(经常更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810do=blogid=538701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080 次阅读|32 个评论
六一儿童节,请不要来看我表演——一只受伤小熊的来信
热度 8 jiangjinsong 2012-5-30 09:42
六一儿童节,请不要来看我表演 —— 一只受伤小熊的来信 亲爱的人类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一只小熊,也是一个小朋友。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天底下所有小朋友的节日。我看到你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听到你们的欢声和笑语,我是多么羡慕呀 ! 在这一天,当你们在爸爸妈妈或老师的带领下,来动物园或马戏团看我时,我正在遭受难以想象的痛苦。 我,还有被迫接受训练的小象、小猴、 小羊、小老虎、小狮子,有一个我们很不喜欢的名字 —— “表演动物”。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人从妈妈怀里抢走了,被迫接受残酷训练,给人表演违反我们天性的动作。我们的牙齿被拔掉,爪子被绞断,鞭子和铁棒不停地打我们的小身体上! 这样的训练和表演,要持续好几年,一直到我们老了,死了,再也站不起来。 妈妈曾对我说:在自然界,我们也是古老的物种,不是为了给人类表演,才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不要跳绳、骑车、走钢丝、钻火圈,不要给人类磕头作揖、给人类下跪! 但,没有人看到我们的眼泪! 表演完毕,我们还要被逼迫和人合照。为了做出人们喜欢的表情,我们还要挨打,小老虎的痛苦嚎叫,被拍成了“虎威凛凛”。亲爱的小朋友,当你在我们身边微笑时,我们一点也笑不出来,我们很痛!很痛!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因为太多的大人和小孩来看动物表演,我们被要求在一天之内表演很多场。观众席上传来越多的欢笑和掌声,我们就要承受越多的折磨和痛苦! 甚至“吃饭”也要变成一种“表演”。动物园为了赚钱,让我们饿着肚子,好把食物卖给游客来投喂。我们吃得 “ 争前恐后 ” ,人们喜欢看我们吃饭的样子,却不知道我们被饿了多长时间。我们越饿越争抢,游客越喂越满意。许多动物一下子吃好多,肚子撑得好难过。五一期间,一些动物甚至被活活撑死了 ! 亲爱的小朋友们,如果真的爱我们,这个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假期,还有日后所有节假日,请不要再到动物园或马戏团来看我们表演了!我们好累,好苦,好心酸! 所有的小孩都不愿意离开妈妈,都不想被关在笼中,被残酷训练,被迫做无法达到的高难度表演!我们也是! 请帮助我们,呼吁停止一切动物表演,不要观看任何的动物表演! 一只受伤的小熊,以及小猴、小羊和小老虎…… 写于 2011 年 6 月 1 日前 蒋科学按:这是中国动物园观察小组的手笔。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938 次阅读|17 个评论
吃肉是不是人权?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2-5-24 20:04
吃肉是不是人权?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522 :吃肉是不是人权? 通常大家會認為,吃什麼是我們的私事,別人管不著,屬於人權的範圍。 但是,即使在今天國內,也有許多 動物的肉是不 可以 吃的 ,比如 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受國家保護的不能食用的其他動物 等等,政府有關部門也對人道屠宰提出了要求。可見,吃什麼牽涉到人與動物的關係,是要受到道德和法律制約的。 在中國大陸,人們對於動物保護的認識基本還停留在保護野生動物上,主要的邏輯還在於保護作為資源的動物上。還沒有考慮保護作為可以感知痛苦的存在的動物,動物福利和動物權利的觀念還沒有被人們所瞭解與接受。所以,對於農場動物以及伴侶動物的保護還遠遠不夠。 然而,在歐洲等動物保護理念比較深入人心的地方,動物福利的觀念已經在相當的程度上為人們所接受,甚至動物福利的觀念 已經部分地落實到了法律層次上, 人們吃肉的行為受到了更多的限制。——人們只能吃那些在飼養、屠宰過程中符合歐盟動物福利標準的動物的肉。 而動物權利的觀念則否定人類殺害動物以獲取肉食的合理性。 如果認真思考動物倫理學的問題,則殺害動物吃肉還是不是人權,就值得重新思考了。 也許過去某個時代隨便殺野生動物被認為是人權,現在肯定不是;也許某個時代隨便污染環境被認為是人權,現在肯定不是。這期間人們對於人權的界定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現在動物議題上,原有的觀念受到了挑戰 ,人權的內容也應作相應的調整 。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771 次阅读|21 个评论
动物伦理学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动物保护的伦理敏感性!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5-22 15:20
动物伦理学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动物保护的伦理敏感性!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519 :动物伦理学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动物伦理的敏感性! 倫理學的作用主要是對道德原則進行討論,對流行但已過時的道德判斷進行反思、批判,探索建立新的道德觀。 對於動物倫理學而言,就是要提高人們保護動物的道德敏感性,提醒人們注意:我們如何與動物打交道,是有倫理學意義的。以前人們認為如何對待環境,是與倫理道德無關的,而環境倫理學的興起,使人們重新思考與環境的關係,將人類與環境關係的問題引入了倫理學維度。在這個角度上,動物倫理學與環境倫理學類似。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89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必在意,还有好几十亿地球人可以吃呢!
热度 10 jiangjinsong 2012-5-16 22:25
不必在意,还有好几十亿地球人可以吃呢!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515 : 不必在意,还有好几十亿地球人可以吃呢! 國人一般都只關心瀕危動物,那是只從種群延續的角度看問題, 只從人類可以永續利用的角度看問題, 而完全忽略了動物個體 本身 的生存狀態。這 就 好比,如果有外星人統治地球,讓地球人活得很慘。有個善良的外星人說,要保護地球人,讓他們少受點苦。馬上就有外星人 站出來 說,人類還有好幾十億呢,又不是瀕危動物,只要他們還可以繁殖, 我們還可以長期吃地球人,你 不必太在意。 你會怎麼想?即使某一物種的動物數量再多,每一個痛苦哀嚎的動物,每一個骨肉分離的動物,他們的痛苦也沒有因此有絲毫的減少。這個道理很簡單清楚,但是,許多人是被自私的想法遮蔽住了自己的心靈。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160 次阅读|71 个评论
過段時間有可能去武漢某大學就動物倫理學做公開講演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2-5-11 10:58
過段時間有可能去武漢某大學就動物倫理學做公開講演 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希望到時候能有機會向朋友們請教 此次在長沙訪學收穫極大偷了不少寶貝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37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动物保护需要关注动物个体
jiangjinsong 2012-5-2 10:48
动物保护需要关注动物个体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506 :动物保护需要关注动物个体 大多数国人对于动物保护有误解,他们往往只在种群的意义上关注动物,只在生态的意义上关注动物,还是只把动物作为资源来关心,只把动物作为环境的一部分来关心。当然,这本身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是,仅此是很不够的。 非人类动物还是和我们人类动物一样可以感知痛苦的存在,是有家庭有情感的存在。在伦理学的意义上,非人类动物和人类动物的痛苦、权利应该同等考虑,否则就是把与伦理学无关的差别作为伦理对待的区别,就是在伦理学上没有根据的物种歧视。 关注非人类动物个体,关注非人类动物的感受,保障和改善非人类动物的福利,尊重非人类动物的权利,这是动物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蒋劲松老师报告:《深层素食主义》
热度 14 jiangjinsong 2012-4-30 11:29
蒋劲松老师报告:《深层素食主义》
3 月 30 日,清华大学 蒋 劲松教授在燕晗山大家堂做了一场《深层素食主义》的报告。这场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市兄弟学校的老师、部分学生家长、深圳市环保人士和我校的老师共计三百多人。 蒋教授从深层素食主义的基本理念谈起。他说:“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吃什么,不吃什么,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少有人反思饮食对个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深层素食主义就是向传统的饮食进行挑战,对传统的饮食文化进行反思。” 蒋教授从深层素食主义与浅层素食主义的对比中讲到什么是深度素食?从深层生态学与浅层生态学的比较中阐述了生态的内在价值和怎样对待食物。他认为,提倡素食主要有以下理由:首先素食可以减少动物的死亡与痛苦。人类为了口腹之欲,日复一日的虐待、宰杀动物,这在道德上是无论如何是难以辩解的。 其次吃素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 从《素食者膳食指南》一书中已经科学的解释了素食是有益于健康的。书中讲到摄入的肉食越低,对身体越健康。蒋教授还从人的生理结构分析了人的身体更适合素食。第三个提倡素食的原因是肉类的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大量的饲养牲畜破坏了植被,破坏了生态循环。 第四个素食的原因是现在世界性的饥饿与不公,肉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还从物种间的亲属关系,普世的不杀生观和宗教的观念上谈了为什么提倡素食的理由! 蒋教授从动物解放运动和动物权利等方面讲了“素食”为何要“主义”?还谈了作为我们个人要尽量减少饮食行为给动物环境带来危害,每个人努力向素食方向努力等深层素食主义的诉求。为什么说素食关乎道德中谈到,我们应该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分离的,人与动物、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不是优于自然的。 最后蒋教授分析了有人为何反对素食。首先是食肉有象征意义,表示对自然的征服和力量;其次是男性权 力 和狩猎文化的兴起影响。 蒋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听众极大的兴趣,报告结束后,很多听众纷纷围上来与蒋教授探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场两个多小时的报告,让人们对自己的饮食有了更深的关注和思考! http://www.szyangxiao.net/show.aspx?id=4347cid=4 備註:這是給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與深圳市南山區政府合辦的南山學校做的一次演講。 第二張圖我身邊的是校長李慶明先生,此人很有思想。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5966 次阅读|43 个评论
彼得·辛格就活熊取胆事件答记者问
jiangjinsong 2012-4-24 21:27
彼得·辛格就活熊取胆事件答记者问
善待动物关乎公平正义与是非 2012-03-05 作者:田晓玲 祁涛 来源:文汇报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中心教授彼得·辛格认为: 善待动物关乎公平正义与是非   可以想像,一段时间以后,关于归真堂事件的讨论会渐渐平息,但是,它所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会一直延续下去。在人类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动物这一问题上,听一听全球知名的动物伦理学家的声音对我们或许不无益处。为此,我们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中心教授、《动物解放》一书的作者彼得·辛格。   刚刚过去的2月份,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药企“归真堂”谋求上市的新闻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其所引发的激烈讨论目前依然没有平息。   事件起始于今年的2月1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公布了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表,归真堂赫然在列。2月14日,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它基金”联名毕淑敏、崔永元、陈丹青、丁俊晖等72位知名人士向中国证监会信访办递交吁请函,反对归真堂上市。18日,归真堂宣布对外开放熊场,却被质疑为是样板熊表演,再惹争议。公众对此的态度也几乎是一面倒,在调查中,有95%的网民表示反对“活熊取胆”和归真堂上市。   归真堂上市事件使早已存在的“活熊取胆”过程被曝光在公众面前。其实,全国各地从事“活熊取胆”的企业并不止归真堂一家。从阻止归真堂上市,转而关注“活熊取胆”本身,争议和讨论渗透到技术、道德等各个方面。人们首先质疑的是,活熊取胆是否必要?虽然,有不少人以《本草纲目》的记载为依据,认为熊胆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是脱氧熊胆酸,对肝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与此同时,更多的人提出了质疑:这种疗效是否同样能够通过其他药材实现?阻止归真堂上市是否就能为黑熊换来美好未来?那些还没有谋求上市的类似企业,养殖着更大规模数量的黑熊,我们又可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可以想像,一段时间以后,关于归真堂事件的讨论会渐渐平息,但是,它所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会一直延续下去。也许,我们真正应当予以反思的,是千百年来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和行为,事实上,人们已经司空见惯的很多思维、习俗和行为给非人类的生物带来了巨大伤害,却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人类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动物这一问题上,听一听全球知名的动物伦理学家的声音对我们或许不无益处。为此,我们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中心教授、《动物解放》一书的作者彼得·辛格(PeterSi nger)。辛格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动物保护和动物伦理的研究,是在全球最先产生广泛影响的动物权利理论的捍卫者,他最知名的著作《动物解放》一书自1975年出版以来,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几十个国家出版,英文版的重版更是多达26次,“动物解放”一词也由此深入人心,成为30年来动物权利运动最为响亮的口号。辛格在动物保护问题上的立场对中国来说也许有些超前,却可以为我们长期以来的习俗思维增加有益的维度。    不让任何以取胆为目的的活熊养殖制药企业上市是理所当然的   文汇报:最近一段时间,以活熊取胆为主营业务的归真堂谋求上市,在中国国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反对其上市的声音非常之多。不过也有部分支持者,他们提出的一个依据就是,既然人们都在吃肉,那么活熊取胆也就是有理由的,两者之间的逻辑是类似的。您认为两者之间有差异吗?   辛格:关于活熊取胆问题,我并不是专家,因为在我曾经生活过的任何一个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存在。但是我知道,熊是非常聪明的动物,聪明的动物需要一个多样化的环境。如果它们生活在一个生存条件非常苛刻、受到诸多限制的环境中,每天几乎做不了什么事情,它们就会很痛苦。从我看到的报道和照片来看,那些熊都被限制在非常封闭的环境中,而不是生活在多样化、具有激励性的环境中,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种行为就是错误的。更不要说在活熊取胆过程中对熊可能造成的疼痛了。   至于两者之间是否有差异,我认为是存在差异的。的确,吃肉同样也是错的,尤其是当这些动物被限制在非常封闭密集的环境中。而且,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长着的动物数字非常巨大,所以,这个问题比活熊取胆的问题要严重得多。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比较一下用于取胆汁的活熊养殖场和传统的动物养殖方式、即猪和鸡都可以自由地在户外奔走的情况,那么,现在这种活熊养殖方式显然更加糟糕,因为它们受到的限制更大,熊因此受到的伤害也更大。   文汇报:为了拯救人的生命,人本身也会献血,或者是捐献器官。我们是否可以说,在必要的情况下,动物也应当做这样的贡献?   辛格: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人类也被放在笼子里,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抽他们的血,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我认为这才是类似的比较。   人们可以选择献血或者是捐献器官,但是熊无法选择是否要捐献胆汁。如果熊从森林里走出来,“自愿”要捐献它的胆汁,那样的话,我就丝毫也不会反对活熊取胆的行为了。   我同样想质疑熊胆的价值。需要再次声明的是,这并不是我的专业研究领域,所以我只是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熊胆的价值有没有在随机性的科学实验中被反复证明过,如果没有,我们就没有道理断定熊胆具有非常高的医疗价值。我不知道熊胆是否真的有用,或者说,即使它的确有用,也许它的有效成分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来获得。   文汇报:目前很多的讨论还聚焦在活熊取胆时是否痛苦。您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动物有感受痛苦的能力,但同时它又无法像人一样表达,以至于有人说你怎么知道熊痛苦,另一个人则说你怎么知道它不痛苦。这真的是一个需要被讨论的问题吗?   辛格:我已经说过,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熊被拘禁的方式,以及它们是如何生活的。不过,熊在取胆汁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疼痛和压力也是我们反对这一行为的一个因素。我不知道是否有科学家对熊和其他哺乳类动物会感觉到疼痛这一点产生怀疑。我们知道它们有和我们非常类似的神经系统,它们感觉疼痛时的表现和我们自身感觉疼痛时的表现也非常类似。我们对进化的认识表明,我们和它们一样是从相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我们怎么能够想像,具有相同神经系统的物种,一个物种的神经系统会传输疼痛的感觉,而另一物种的神经系统却不能呢?   文汇报:在活熊取胆企业上市的案例中,的确牵涉了很多利益相关的人。显然,仅仅从道德上来规范我们对待动物的行为是不够的。阻止以活熊取胆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企业上市,您觉得有意义吗?从法律规范的角度来说,我们至少应该坚守怎样的底线呢?   辛格:就我对活熊取胆的了解,我觉得这是无人性的行为,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熊的利益。我相信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会被允许的。这些被关在一起的熊应该被放到自然保护区里,在那里,它们可以自然随性地生活。所以,不让任何以取胆为目的的活熊养殖场上市就是理所当然的。    大规模饲养伤害了动物,也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险   文汇报:我们知道,您非常反对的就是人食用动物,但是人食用动物的肉是否直接同自然界的生物链有关呢?在野生的情况下,狼也吃羊,但我们不能就此去谴责狼。   辛格:两者之间完全不一样。我们固然不会去谴责狼的行为,因为狼不可能像我们人类一样,思考它们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所以,我们尽管可以借助进化史来解释人为什么会吃肉,解释人为什么通过吃肉来获取营养是最优的方式,但我们并不可以就此证明,吃肉就是合理和正当的。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解释人类的侵略战争和种族残杀,比如,我们完全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战争,为什么会有一群人打败另一群人、杀死他们并夺走他们的土地,但这并不表明这种侵略和残杀罪行就是正确的。   文汇报:现代人爱护动物的一种方式是养宠物,照顾它们的生活起居。在您看来,这种对待动物的态度值得提倡吗?   辛格:因为你提到了爱护动物,那么首先让我来澄清一件事。我不觉得我自己是一个动物热爱者(animal lover),我自己不养任何宠物。我善待动物,痛恨对动物采取残忍行为,但这不是因为我爱它们。这是一个关乎公平正义、是非对错的问题,而与爱和不爱无关。比如在18、19世纪,一个人不需要爱非洲人,也能认识到奴役非洲人是错误的。拿人来当奴隶是错误的,不管我们是否爱这些人。所以,我相信,以我们现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动物也是错误的,这实际上同样也是把它们当成奴隶或私有财产了。   至于人们养宠物,我并不反对,只要他们能够很好地照顾这些动物。但是通常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把狗留在公寓里,自己就外出了,让狗独自在家呆一整天。狗是群居动物,不会喜欢独自呆在屋里的。那些没有足够时间与狗呆在一起的人就不应该养狗。   还有一种行为也是非常虚伪的,就是一些人爱某一种动物,比如说狗,同时他们却在吃另一种同样聪明、同样有感情的动物,比如猪。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猪现在境遇非常惨,它们基本上是在现代化的集约型养殖场里生活着。如果人们不能接受他人以这样的方式对待狗,为什么他们能够容忍别人这样对待猪,甚至奖励如此这般的养猪行为、购买他们生产的猪肉呢?   文汇报:您也谈到过用动物做医疗实验是不合理的。那么,我们究竟是应该寻找别的方法来代替动物实验,还是在找不到其他方法之前,先不要做动物实验了?   辛格:我可能需要再次澄清我的观点。我并不是说用动物做所有实验都是错的或者是不合理的;我想说的是,一个物种和我们不属同类,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做实验。我的观点是:一个物种本身如何,与我们如何对待它的方式毫无关联。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它是否能承受人类的所作所为,如果能承受,它所能承受的程度和方式又是什么。不幸的是,那些被人类用于实验的动物所遭受的伤害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远远不及我们人类对自身所受伤害的重视程度,即使人类本身所受伤害并没有动物所受伤害那样大。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给予两者以同等的重视,我认为大部分的动物实验都会被制止。我们可以找到其他方式来取得医学上的进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我们可以通过病人认可的临床研究来发现很多东西,或者通过人工细胞和组织的实验来完成相关研究。但是,我并不是说任何一个用动物做的实验都是不正当的,或许在一些案例中,一个类似实验可能会带来非常巨大的好处,远远大于它所可能造成的伤害,而且这些好处一定要使用动物才能获得,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行。那么,就应当允许这样的实验。只不过类似的情况实际上非常罕见。在很多情况下,动物常常被用于一些并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实验。   文汇报:还有一个问题常常使人感到困惑:在粮食生产过程中,人类为了粮食有个好收成,往往会消灭大量害虫。这是否也算侵害到动物的生命权呢?再比如说,人们大规模地集中消灭有可能传染疾病的家禽牲畜,是否也是侵犯到那些动物的权利?   辛格:我们需要食物,但是我们生产食物的方式应当对别的物种造成尽可能少的伤害。我还是重复我的观点:通过养殖动物来获取食物,如果是集中饲养动物,在一个小地方养了成千上万只动物,那么就会给动物带来悲惨的遭遇。我们最终会杀了它们,而且通常并不是以一种好的方式。这种做法就是错误的。我们应当停止这么做。   大规模地饲养动物也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险,比如给人类带来疯牛病或禽流感。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吃素食的原因之一。我们吃素食,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大规模的动物养殖业也会对气候变化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使成千上万的人面临危险。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主席也在呼吁人们少吃肉。通过种植植物来提供食物,而不是通过饲养动物来获取食物,会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的确,即使我们通过种植植物来提供食物,我们也会不得不杀死可能会吞噬我们食物的一些动物。虽然说一些杀害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能够在保护我们的食物免遭这些动物蚕食的同时不杀害这些动物,那就更好了。我们应当尝试将这种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成为素食主义者是减少人类和动物遭受伤害的最好方式   文汇报: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所吃的脂肪通常要少得多,而纤维素要多得多。但是今天,当西方人开始意识到食用过多的肉、蛋和乳制品可能是一个错误时,中国人却在这方面开始增加消费。您觉得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必然会带来这么一个阶段,也就是增加对动物性食物的需求?   辛格:非常遗憾,中国人延续了美国人、欧洲人、澳洲人食肉量在一段时期内暴增的趋势。无论是从自己健康的角度,还是从动物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西方人都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那是一个错误。我不能确定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人类天然地喜好动物类食物,因为它们是营养的集中来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吃很多肉就是健康的,也不意味着我们这么做就是道德的。   文汇报:动物伦理作为一种思潮,在西方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辛格:在19世纪就已经有一些讨论了,但是随后,它很快就消失了,重新出现则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了。我自己的书《动物解放》出版于1975年,很多人认为此书是有关动物伦理讨论的重要促进因素。但是,肯定有其他人也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汇报:您提倡的动物伦理是普适意义上的,但是,这样的动物伦理在影响人们行为规范的同时,却可能在不同的文明和习俗中遭遇阻力。您怎么看待人类不同的生活习俗与动物伦理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   辛格:我们知道,人们过去有很多可怕的习俗,包括同类相残、奴隶制以及对女性的压迫。在中国,“缠足”也曾经是一种很可怕的习俗。一旦人们开始反思这类可怕的习俗,就会发起一场运动来终结它,因此它并不会存在很长时间。在我看来,习俗可能会成为传播普适伦理的障碍,但是最终,每个地方的人都能够认识到,将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加诸有感觉的生物身上是错误的。这也是不同传统中的伟大伦理思想家们的共同观点,包括亚洲的佛教伦理思想,包括中国一些哲学家,其中最知名的如墨子的伦理思想。   文汇报:的确,思维习惯往往是动物解放的障碍。比如,有人会认为,关注动物所遭受的残害只是“动物爱好者”的“多愁善感”;也有人认为,人自身的问题还来不及顾及,哪有闲情去管动物痛苦之类的芝麻小事。您又会如何来说服这些人呢?   辛格:关于不要只是做一个动物热爱者这一点,我前面已经讨论过。关心动物所受的伤害并没有比关注人类所受到的伤害显得更加“多愁善感”。至于那种认为我们应当更加关心人类自身问题的看法,其本身就是歧视非人类生物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物种主义者”(speciesism)的行径,是和种族主义者(racism)的行径相类似的。我当然也非常关注人类自身所遭受的痛苦。我们为什么不能同时减少人类和动物所遭受的不必要伤害呢?事实上,就像我已经提到过的,成为素食主义者就是减少人类和动物遭受伤害的最好方式。   文汇报:不过,倡导人和动物平等,是否也应当考虑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而不是把这种平等看作是一个绝对化的概念?   辛格:当然,我们应当考虑到动物和人类之间存在的差异,就像我们应当考虑到小孩和大人之间存在差异一样。但是,平等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思考人和动物。平等地思考它们的利益,应当成为一个原则被普遍接受。人类和动物可能有不一样的利益,就像大人和小孩有不同的利益一样,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生物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同类物种就不去考虑它们的利益。   文汇报:您极力反对工业社会对动物加以大规模饲养与屠杀。如果要取消人类对动物的利用,这可能会涉及对整个工业社会结构的巨大调整。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相比之下,什么才是比较行之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推进动物解放的路径呢?   辛格:对于动物解放运动来说,没有比人类停止吃动物更加有效的方案了,对于停止大规模工业养殖和屠杀动物来说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拒绝吃肉,我们也可以使自己的膳食富有营养,因为我们仍旧可以吃到很多其他的美味健康的食品。   文汇报:最后一个问题:素食主义者是否天然具有某种道德优越感呢?   辛格:我们究竟是以素为食,还是吃那些通过杀害有感知力的生物而获取到的食物?当我们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那么我必须说,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是道德上更加优越的选择。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的解放从餐桌开始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2-4-23 21:43
新的解放从餐桌开始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5:新的解放从餐桌开始 新的解放从餐桌开始 蒋劲松 一部西方近代发展史见证了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展,从第三等级、黑奴、工人阶级、女性一直到同性恋者乃至动物、及另外一些自然物等等。日益深刻和彻底的各种解放运动,往往都是从颠覆人们习以为常的深层文化传统开始的。例如女性主义、动物权利、环境权利运动所挑战的对象,过去都曾被认为仅仅是私人领域的现象,今天却越来越被认为属于公共领域,涉及到权利关系,具有政治和伦理意味,成为不断深化和扩展的解放运动的重新界定的领域。以往人们不假思索拒绝考虑的 “ 荒唐 ” 观点,不仅日益成为社会关注并激烈争论的热点,而且正不断成为文明社会普遍接受的具有政治正确性的主流观点。而按照《深层素食主义》的观点,素食主义也许将会成为文化先锋运动的最新且影响深刻的冲击波之一。 作为一本提出统一素食理论的著作,《深层素食主义》从动物保护、环境生态、医疗保健、女性主义等多方面论述了素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几乎穷尽了所有能想象到的反对素食主义的各种论证,并一一加以反驳,几乎达到了滴水不漏的地步。作者福克斯是专门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哲学教授,涉猎极广,著作等身。正因如此,与坊间常见的宣传素食的劝善读物不同,本书论述全面,逻辑严密,犀利雄辩,台湾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因此誉之为 “ 素食主义百科全书 ” 。 作者认为,我们在餐桌上吃什么食物,绝非个人私事,它与我们的基本价值观紧密相连,关涉到我们如何与他者相联系,如何定义我们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总而言之,我们吃什么说明了我们作为人类是谁,是什么。素食主义帮助我们去确认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区隔于、优越于动物与自然界整体的统治者,从而使我们超越 “ 人类中心主义 ” 的樊篱。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如不加限制,必将导致地球的毁灭。素食主义在今天,一如既往,始终是弱势伦理论述的永恒潜流,不断激发着个人与社会的道德进步。 《深层素食主义》这一书名暗示了素食与深层生态主义之间的深刻关系。深层生态主义对生态的关注,与 “ 浅层生态学 ” 仅仅从资源利用角度来考虑生态问题不同,强调的是生态系统内在的价值。与此相同,深层素食主义之提倡素食,不是仅仅从饮食健康的角度来考虑的,更重要的是把着眼点放在道德角度上,将深层生态学的主张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当然首先考虑的是动物的利益,为了我们人类的口腹之欲,日复一日地大量虐待、宰杀动物,这在道德上无论如何是难以辩解的。 除了动物的福祉之外,环境与社会公正同样也是素食主义所关怀的对象。因为,用谷物饲养肉用动物,在从植物性食物转变成肉食的过程中浪费极大,占用和侵蚀大片良田,制造大规模污染,因此肉食给环境带来了不必要的巨大压力。这种工业化的动物饲养,满足的是发达国家和少数富裕人士的奢侈享受,但是肉用动物吃掉了人类本来可以食用的粮食,而欠发达国家和贫困民众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因此,肉食制度不仅对动物不公平,也助长了人类社会的不公。 从理论上看,素食与女性主义的内在关系应该是本书最有特色的部分。在当代西方文化中,女性主义一般被视为人类解放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因为它本身关注人类一半成员所遭受的压迫;更重要的是它关注弱势群体,强调多元化,强调他者视角,这些方面对其他各种形式的压迫的揭露和解放都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成为当代解放运动冲在最前沿的先锋。本书认为, “ 物化一裂解一消耗 ” 的三段论压迫结构,在对于女性和动物的压迫和奴役中是共同的。从这一角度讲,素食主义应该是彻底的女性主义的逻辑结论和必然归宿。 本书不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素食主义的各种理由,还从符号、心理、历史等角度多方面深刻地分析了肉食文化流行的根源,说明肉食之所以流行,绝非生理上的必需,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化建构的产物。而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我们已经完全可以不用杀戮和残害动物来实现原先必须借助肉食才能达到的目标。肉食文化已经是一种过时的历史错误。 在现实社会中,素食主义的宣传者和实践者们,最常遇到的责难还不完全是公然站在物种主义立场上的反对,更多地是一种过度的苛求。例如,植物也是生命,为何厚此薄彼 ? 种植植物的过程也不能完全避免杀害动物,那么素食也是伤害生命。既然吃素了,素食馆为何还做仿荤菜,这不是说明不能完全忘情于肉食吗 ? 不是很虚伪吗 ?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任何一种道德关怀在扩展时都会遇到的责难。例如,当年妇女解放运动初起时,就有资深哲学家将动物权利与妇女权利进行类比,其目的当然不是嫌妇女解放运动不够彻底,要扩展解放的范围,而是以此来否定妇女解放的合理性。对此,女性主义者们今天可以这样回应说,您的批评也许是非常正确的,仅仅解放妇女而不解放动物是不彻底的。但相对于妇女受压迫的状况,不彻底的解放就更显得有必要了。历史发展总是逐步的,如果您真要关心动物权利,您现在肯定也是支持妇女解放的。 同样道理,声称关心植物权利的人,连动物权利和素食主义都反对,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和伪善吗 ? 与肉食相比,素食无论如何是可以帮助少杀害生命的,无论是动物和植物。至于批评某些素食者不能忘情于肉食,这更是不得要领的。这里的关键是,素食者的行动减少了原本可能受到迫害的动物的数量。尽管由于千百年来基于肉食的烹调文化,建构了有利于肉食的味觉,但是素食馆通过烹调技术使得味觉未被彻底改造的人们可以通过素食少伤害动物,还贪馋于肉食滋味的素食者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却做到了保护动物,难道不是一件值得赞叹的好事吗 ? 即使那些没有做到彻底食素,只是戒除某些肉食,或者在某些时候戒除肉食的人们,与其他人相比,在尽可能保护动物方面做得更好,为什么一定要求素食者们一下子那么彻底呢 ? 提到素食与动物保护的关系,同样也是如此。当然更彻底的动物保护,自然以素食和不使用一切动物制品为最佳。但是,古人云 “ 莫以善小而不为 ” ,即使还没有做到彻底食素也是有权利从事和宣传动物保护的。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对动物的奴役和迫害已经普遍制度化,成为社会基本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任何人都不能彻底自外于这种制度,都不可避免地被迫成为迫害动物的一分子。我们只能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选择更有利于动物的生活方式。问题最终的解决,只能依赖于整个制度的改造。本书对于肉食文化及其制度的详细分析,展示了支撑素食运动的深厚学理,也说明了素食运动作为新一波解放运动的伟大意义。 当然,在当今中国保证基本人权不受践踏尚属当务之急的情形下,基于动物权利的素食主义难免有过于超前之嫌,甚至常常缺乏作为辩论对手的资格。素食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在动物保护方面不要说和西方发达国家无法相提并论,就是与许多经济水平不及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差距甚大。然而,人类的历史从来就是不断推翻常识,更新观念的历史。受到攻击、嘲笑、谩骂乃至迫害,是先知先觉者的宿命,但这是任何有价值的新文化为自己开辟道路必不可少的牺牲。写作这篇书评时,恰逢北京大学素食文化周活动举行。北京大学又一次充当了中国文化界的开路先锋,我们有理由相信,正如其他许多由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倡导的进步思潮一样,在我们这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素食文化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的。    ( 《深层素食主义》, 福克斯著,王瑞香译,新星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版, 22 . 00 元 )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3699 次阅读|15 个评论
屠宰猫狗可能被判刑!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2-4-18 01:59
屠宰猫狗可能被判刑!
香港大街常见的法制贴报:根据《猫狗条例》任何人不得屠宰猫狗,不论是否食用,一经定罪,可被罚款5千元元及监禁6个月!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97 次阅读|10 个评论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02:马戏团必须要用动物来表演吗?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2-3-2 10:52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02:马戏团必须要用动物来表演吗?
有人會說,沒有動物表演的馬戲團是個悖論。但是,就在不久以前,人們還普遍認為,沒有畸形人和殘疾人表演助興的馬戲團是個悖論呢。唱著狗臉的女孩、龍蝦一樣的男孩、沒有腿的雜技演員、四條腿的人,兩個頭的嬰兒還有連體嬰兒,這些在過去都曾很受歡迎。幸虧,一種新的良知生根發芽並逐漸傳播開去,使人們認識到這種表演的不道德甚至可憎。這種表演也曾經是馬戲的傳統。結果,現在馬戲團停止了這些表演,對馬戲團和喜歡馬戲的人來說都是好事。 現在許多馬戲團停止了動物表演,陽光馬戲團( CirqueduSoleil )和新皮克爾家族馬戲團( NewPickleFamilyCircus )都是著名的無動物表演的馬戲團,他們的表演在各地都很受歡迎。巴西、哥斯大黎加、芬蘭、以色列、新加坡、瑞典都是立法禁止馬戲團使用動物表演的國家。美國也有 18 個縣和城市禁止野生動物和珍稀動物表演。加拿大的四個省也有類似的規定。 《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汤姆·睿根著,莽萍马天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14-215 页。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702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20:动物保护的三种思路
热度 11 jiangjinsong 2012-2-20 09:29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20:动物保护的三种思路
泛泛地說起動物保護,許多人都會支持,但是面對具體的動物保護議題,人們往往爭吵不休。其實,許多人不知道,動物保護有三種思路,各自的訴求、對象、標準都有所不同。 一,把動物作為資源來保護 這種動物保護的對象主要是野生動物。保護的目的是,為了人類可以持續地利用動物,最擔心的就是動物的滅絕。這種思路,貌似已經被國人所普遍接受。如果有誰今天要去獵捕或者去吃野生動物,尤其是國家保護動物,一定會遭到大家一致譴責的。這和幾十年前相比,的確進步已經很大。雖然實際上野生動物保護得仍然很糟糕;但那是有關部門執法和行政上的問題,觀念上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這種動物保護追求的是可持續地利用動物,如果動物數量增加了,獲得的經濟效益提高了,就算成功了,至於動物是否遭受虐待,則不必考慮。像大家痛罵的活熊取膽,在資源利用者眼中,反而是一種值得讚賞的高科技。可見,這種以資源持續利用的保護思路,存在著嚴重不足,不是真正的動物保護。 二,把動物作為可以感知痛苦的生命來保護 這種動物保護的對象就不僅僅是野生動物,包括了農場動物、實驗動物、伴侶動物、工作動物等等一切可以感受痛苦的動物。保護的目的是為了動物本身的福利,而不僅僅是為了人。雖然,一個社會如果對待動物友善,人際關係會更和諧,暴戾之氣會減少,犯罪率會下降,但是,動物保護直接的首要的目的是為了動物本身,人類社會的改善是一個值得歡迎的副產品。 這種思路,比較溫和,認為人類對於動物具有盡可能減少痛苦和折磨的義務,但是動物本身不具有權利。也就是說,人類善待動物,是人類主動承擔義務,動物得到的好處是人類給予的,動物只能被動接受,而不能主動索取。動物福利論,不反對人們利用動物吃肉,做實驗,表演等等,但是要求不要給動物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 動物福利本身,普遍理解是應該保障動物享有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舒適的自由,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的自由,生活無恐懼感和悲傷感的自由,以及表達天性的自由。至於到什麼程度算是“不必要”,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尺度並不一樣,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強調動物的保護。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地方是歐盟,美國要差一些。這種保護的思路是在盡可能不改變人們已有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動物的痛苦總量。 在歐美,動物福利基本上是一種比較保守的動物保護思路,已經被社會普遍接受了。各國的動物保護法基本上都是從動物福利角度立法的。 三、動物權利論。 在動物權利論者看來,動物福利論是很不夠的,因為動物還是被當作財產,還是被當作客體,還是被人類當做食物、玩偶、奴隸來對待,保護得還很不夠。各國的動物福利法對動物的保護遠遠不夠,許多動物被排除在外,許多殘忍的做法,因為所謂生產的慣例被繼續保留。他們認為,釜底抽薪的做法是:承認動物具有類似人權一樣的權利(當然具體內容有所不同,比如說動物當然不應該有人類才能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人們會堅持說人類與動物不同,人類可以有人權,但是動物不應該有動物權。他們就會反問,除了歸屬的族群不同之外,你能給倫理上不同對待給出一個普遍的、形式的理由嗎?因為事實上,無論用理性、意識、語言、智商等一切理由,都無法把人類和動物截然分開。無論什麼標準,都會發現,界線兩邊都有人類和動物。如果你堅持,我就用人屬於人類這個族群,動物不屬於人類這個族群,這樣一個非形式的、非普遍的實質理由來捍衛人權,而否定動物權的話,這種思路和論證方式,在倫理學上就是典型的歧視思路,和當年種族主義者、性別歧視論者一鼻孔出氣。這種思路就是所謂的物種歧視。動物權利論者認為物種歧視在倫理學上是站不住腳的。 動物權利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捍衛動物的權利,不要讓動物遭受壓迫、剝削,為此不惜顛覆已有的生活方式。許多與動物利用的相關產業必須要逐步廢除。因為人類所謂利益,如果動物權利相衝突,就是不合理的,必須要讓步。 由於動物權利論,對於動物保護更加徹底,許多人一時接受不了,在今天世界各國動物權利論的觀念還沒有變成法律。但是,我個人覺得在理論上,動物權利論更一致,更有道理,遲早會成為人類共同接受的觀念,只不過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說服人們。其實,廢除奴隸制何嘗又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知道到了美國南北戰爭結束,黑奴徹底解放,離我們今天並不遙遠。今天動物權利論受到的各種批評,很正常,我們需要的是耐心、更耐心地說服。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948 次阅读|44 个评论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9:亨利·伯格与美国的反虐待动物立法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2-19 11:31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9:亨利·伯格与美国的反虐待动物立法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9 :亨利·伯格与美国的反虐待动物立法 美國與歐洲相比,反虐待動物立法要晚一些。林肯總統派駐俄國的公使亨利·伯格( HenryBergh,1813-1888 )個人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在俄國時,看到農夫毒打拉車的馬的情形大受刺激。 1865 年卸任繞道英國,他會見了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RSPCA )的領導者,瞭解了協會的組織和運作情況,決心在美國成立同樣的組織。返回紐約州的第二年,他就通過他的個人影響,創立了美國首家動物保護組織——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ASPCA ),然後促使紐約州制定了《防止虐待動物法》。隨後, ASPCA 被授予權力,執行這部反虐待動物的法律。 紐約州的《防止虐待動物法》禁止殘酷對待所有動物,包括家養動物和野生動物。而在實踐中,法律主要保護的是家養動物,尤其是工作動物。 伯格向法庭起訴的第一個對象是虐待海龜的船長及其船員。他們在運送海龜時,把海龜倒放,腳掌打洞,以便固定在甲板上。但是,法官駁回了起訴,理由非常荒唐可笑:海龜並不是動物,不適用於《防止虐待動物法》。 ASPCA 隨後起訴的案子很多,包括:把動物一只只疊放起來以方便運送的屠夫,觀賞鬥狗並下賭注的所謂“運動愛好者”,城市中讓馬匹工作過度的運輸公司等等不一而足。伯格很快就被人們冠以“特好管閒事”的稱號。伯格“頭戴高頂黑色禮帽,身穿燕尾服,舉止文雅地出現在紐約州的大家上,提醒駕車者說,讓馬超負荷運載,毆打馬匹,讓馬挨餓,以及虐待家裏的其他動物行為,現在都是非法的。”可以想見,當時人們會回敬給他多少嘲笑譏諷。但是,時間站在伯格一遍,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支持伯格保護動物的行為。今天全美五十州都制定了反對虐待動物的法律。 莽萍,为动物立法(代序),为动物立法——东亚动物福利法律汇编,莽萍徐雪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14-16 页。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446 次阅读|58 个评论
#老蒋动保每日谈#目录汇总(持续更新请收藏)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2-2-18 10:52
老蒋动保每日谈汇总(经常更新) 续编 对素食的偏见很普遍 李克强选择了素食,应该奖励一朵小红花! 从动物伦理学角度评论宠物鱼遭文身事件 楼宇烈教授为动保网题词 由禽流感引发的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H7N9:人类的流行感冒,家禽的灭顶之灾 割鹿茸有道理吗? 素食文化节合影 野生动物岌岌可危 修改保护不容缓 “抢救性保护野生动物,请您献计献策”座谈会上的发言 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儒家的動物保護觀 禽流感屠杀,错的是产业还是人性? 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美国醉鬼闯入动物园施暴打死猴子 被判7年(组图)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西安大雁塔的来历 在動物保護議題上,政治、倫理比自然科學更重要! 我們對待動物的行為必須要經得起理性的論證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17期报道 素食動保、海歸大牛與民主憲政 如何對付蔣科學的動保宣傳? Contractarianism and Animal Rights 正能量和真自由 農大講動保 吃羊肉的朋友,你吃到的可能是老鼠肉! 全美第一家向全体同学提供全面素食的公立学校 傾聽動物——儒家的動物福利觀 by Donald N.Blakeley Meet Your Meat 喝一杯牛奶看似很无辜很无害,但是 文艺,太文艺了!新竹清华的苏格猫底 又有同学挑战老祖的动保style了! 无德摄友骚扰鸟类繁殖,中大学生守夜保卫生命! 邱仁宗:动物权利何以可能? 五一节,动物又倒霉了! 27日邱仁宗教授的讲座很成功 欢迎参加全国科学哲学大会的动物研究专场报告会! 全国首个中小学动物保护教育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今天是校庆,下午举办动保讲座是最好的庆祝! 加拿大海豹屠杀业者推翻欧盟禁令的企图失败了! 也談指數,是否應該搞個A指數? 周六清华的讲座就更有意义了:应该拿动物做实验吗? 人人皆有佛性,時節因緣到了自會覺悟! 黃洋事件的另一面:動物實驗對實驗者的心理傷害 美国华州新法 避用男性词中性词替代 市民“务农”:寻觅蔬菜原来的味道 回归三农:破解“奥巴马—金正日难题”的常识性讨论 by温铁军 非暴力主义与素食主义 吃什么是个人的事?素食生态女性主义有不同意见! 4月19日动物伦理学讲座报道两则 by 周伊园 文明复兴从舌尖开始 by 同安 当一个民族变成“吃货”(未删节版)by 李麦逊 为雅安人民祈福,而且谴责雅安地方政府杀狗行为! 溫馨的殘暴! 「道德進步」:一本書與一種歷史觀 钱永祥 梁文道:動物倫理與道德進步 青海摄影家葛玉修清华传递生态环保正能量 雅安地震,这次希望不要再找借口肆意屠杀动物。 物種歧視者眼中的共產主義!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by 帅若愚 老祖:您能给动物保护设计一个手势作为标志吗? 重要的是始终保持动保议题的热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難道沒有權利鄙視嗎? 中国青年动物保护联盟(CYAPA)“周一我素食”小额资助项目公告 關於環境倫理學的幾則評論 外媒称中国渔船在菲搁浅 被查藏十吨穿山甲肉 动保摄影家葛玉修先生在工作中 看到那麼多馬克思主義者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很高興…… 广州清末民初已“禁食猫犬” 上海交大的鸟事与鸟屎及其引发的思考! 关于动物解放与动物权利论的讨论提示 看到同學們對動物倫理學的理解日益加深,感到很欣慰啊! 因為一點鳥屎就強拆鳥窩不厚道! 江浙滬地區淪為疫情重災區的啟示:素食慈悲環保又健康 人文动保独立电影《狗在囧途》项目说明书及初步规划 台湾清华中箭松鼠复原 校长陈力俊亲自野放 因為發現幾例禽流感就大肆撲殺禽鳥,這是什麽道理? 清明節不宜吃肉殺生! 從sars到禽流感:殺生招來的災禍! 动物神学的缔造者——Andrew Linzey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网上对动物保护宣传最常见的攻击 洛杉矶如此重视素食? 習學長、克强兄啥時候也能吃素啊! 讲座很成功 关于第一夫人的着装! 2013,皮草不再 梅德韦杰夫同学也开始吃素了!(外一则) 意氣風發的愚蠢! 蔣素食是不是蔣科學? 一種值得關注的有機農業發展模式 與其關注“撒嬌”,不如關注“自然”! 如何向大自然撒娇?案例1 天地大曖昧,人間精彩文! 素食者的陳歐體 給兩會報導支一招:盯著代表委員身上的皮毛! 即使在欧洲,吃肉也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 兩會零皮草?這是一個好主意! 郭德纲讽刺皮草获好评,央视春晚“台上零皮草” 区纪复: 愈少愈自由 一个有菩萨心肠的农民——安金磊 给麦当劳的一封公开信 一本非凡的书 斯洛维尼亚共和国总统就素食和动物权问题答记者问 库切:动物的生命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动物的生命》 北大中文系教授填词宣传素食动保! 草原过度放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欢迎浏览并入住动保网! 艺人李宓几乎全裸演猫女 为动物请命(组图)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节日前科学网展开素食和动物保护的讨论是件好事! 持续累积正能量! 动物权利不是绝对的,就可以否定动物权利了吗? 莲池大师戒杀文——七不杀 春节吃一次素食,如何? 慈悲无血腥的节日是否可能? IFAW紧急救助受灾黄羊,越冬饲草运抵达赉湖保护区 無題兩則 中国成为濒危野生动物交易目的地和最大买家 大连国际渔博会:动保人士抵制加拿大推销海豹制品 斩断猫狗肉黑产业,你也可以!现行法律法规(执法一览表)等资料 亞洲第一 ! 台灣修法通過禁止海洋哺乳類活體及產製品進出口 下学期《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课表已经定下来了! Animal Studies 的研究真不少啊,我们要努力追赶啊! 让人类的节日远离杀戮! 野生动物保护法急需修改! 你们贴照片,大叔我也贴照片,论耍帅,谁怕谁啊! 反皮草的新策略:都是男人的错! 反皮草的诉求是什么? 中国动物保护需要更多地挖掘学术资源 暴发户的标配与动保警示语 中国尴尬地获得了“烟灰缸奖”!(内有噁心圖片,慎入!) 废除非人类动物奴隶制运动的学术意义 动物保护的论述为什么要舍易求难? 我在动物保护议题上的立场 天朝为何暴戾之气无所不在? 什么时候平安夜才会真的平安? 末日究竟是谎言还是事实? 鸡蛋算不算素食? “吃什么补什么”与“十个男人九个虚“ 这玩意能吃吗?——闲话中国的烹饪文化与科学传统 冬天來了,科學網的美麗博主們請不要購買皮草!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总结 明年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讲座怎么办? 每个吃素的男人,都是有故事的男人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信息汇总 真是羡慕北大啊! 明年的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考虑引入辩论如何? 素食者吃仿荤菜是虚伪的表现吗?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收官 知行一时不能合一怎么办? 疑似五毛贴:中国的确在进步! 《新华字典》第11版的动物保护意识其实还可以再提高一些! 新版《新华字典》的动保意识有很大提高,应该表扬。 汉人貌似爱吃动物内脏 动保字典之:猪 田松关于吃肉的三个问题! 每次看到餐桌上剩下的肉 對這樣的行為進行道德譴責算不算是揮舞道德大棒? 谈论动物伦理学是在挥舞道德大棒吗? 动物权利论者是极端主义者吗? 没有合适的标准,就无法谈论是否偏激! 骨头与瘦肉精:肉食转化的局限 不加掩饰的残忍更可怕! 文饰也是一种进步,虽然远远不够! 餐桌上的文饰! 中国烹饪文化传统需要反思 东坡肘子与苏轼无关! 答戎可老师:素食利己利人,减少不平等! 答周宇杰老师:动物不理解权利,怎么能有权利? 伺候小猪 动物保护的伦理和法律! 一盘肘子的三种面目 肉食的隐喻! 动物的规训:囚禁与阉割 吃肉与仇恨! “家”是屋顶下面一头猪! 感恩節,人們用屠殺火雞來表達美好的情愫! 魔法式的烹饪隔绝了两个世界! 你的说法让我们无法吃饭了! 东坡肘子与女人! 协和研究生没人对素食的营养提出质疑! 动物都是有感知痛苦能力的生命,不因人类的利用而有改变! 非人类动物的悲惨命运 肉食文化是一种抹黑丑化动物的文化! 东坡肘子在什么情况下才可能是一种美食? 东坡肘子与小猪 牺牲弱者加强联合! 餐桌礼仪的实质 對郭德綱同學放生遭受批評的評論! 準備充分,全身而退! 現在吃素更方便了! 拒绝皮草的口号 狗坚强令人感动! 残忍的奢侈与奢侈的残忍! 云南一村民非法狩猎 误把妻子当猎物打死 《天厨妙香公开厨房》出版了! 王石的新愛情肯定傷害了作為第四者的他! 有多少罪惡打著科學研究的旗號! 废除非人类动物奴隶制是对人性的解放 平等原则不是事实的认定,而是态度的规定! 人和动物不一样,物种歧视就有道理吗? 恶搞文章可以用来正面解读? 【上书林业局为越冬候鸟求一片安全的栖息地】搜狐微访谈记录 最后一种歧视? 为保护候鸟致国家林业局的公开信 什么是物种歧视?有多严重? 动物解放推荐阅读书目 废除非人类动物奴隶制 馬克思與蔣纏師 超越物种歧视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选修课 微访谈记录:血腥斗狗兴起 谁来保护人类的朋友? 莫言敢恨敢愛的驢超過王小波特立獨行的豬! 呵護內心最嬌柔的花朵 我不相信國人是因為嘴饞而無法素食! 素食真的很难吗? 試擬一則動物保護的口號:吃魚翅者最愚癡! 長假期結束了,但是動物的苦難還在繼續! 现代素食主义运动的发端 人类学家的新发现:人类祖先最早是素食者 为什么说富人应该素食? “世界动物日”不该被遗忘 今天就别吃动物了吧? 從概率的角度談戒殺素食護生的合理性! 下輩子還是人嗎? 麻雀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不能捕捉买卖食用! 佛说众生平等,既然动物都可以吃肉,人为何不能? 为什么说穷人应该素食? 戰禍難以避免! 請不要把闔家歡聚的節日變成動物的大屠殺日! 好消息:原本要在江西上马的最大鹅肥肝项目确认流产! 动物也能往生,何忍食之? 杀彼身以悦我口,何其残忍? 印光大师也曾救助流浪狗! 丧礼不应肉食! 你不像吃素的! 主流伦理观也没有免受质疑的特权! 纵不念诸物被杀之苦, 独不惧怨业深结, 常被彼杀乎? 你不要用支持一種更嚴重的罪惡來反對另一種罪惡! 極端是啥意思? 好萌的小豬,怎麼忍心去吃肘子? 素食的关键是不忍伤害众生 轮回中曾为父母兄弟,何忍杀而食之? 印光法师回应对护生的责难 仁爱慈济者,子孙必昌。 素食关乎个人升沉天下治乱! 今天是盂兰盆节,吃素吧! 动保与素食明星——Linda Blair 动物蛋白质的危害! 我可不想吃掉自己三岁的侄子! 牛奶与地沟油! 肉食制与集权制 伪装成素食者的右派,还是伪装成右派的素食者? 印光大师:《南浔极乐寺重建放生池疏》 素食歧视有木有? 建设美好“素托邦” 饮食文化讨论的双重标准 您知道,那是谁的肉吗? 动物福利的观念还远远不够! 蟑螂宝宝死了,他妈妈……会伤心 尽量不要堕胎——胎儿也是生命! 想要挽救自己的生命就不要杀戮别的生命! 素食的奥运会冠军:卡尔·刘易斯 伦敦:全球素食最方便的城市! 流浪狗守墓14年 只为陌生人一饭之恩 选择一只狗,就是重新选择一个亲人——评蒋子丹《动物档案》 怎么证明人是素食动物? 假如为名利破戒,面对死亡,学位有什么用呢? 常纪文:清朝已有反虐待动物的法律条文! 反对素食的逻辑有时挺玄幻! 饮食之“心念”与“疗效” 微博两则:肉食文化与非人类动物奴隶制 大乘佛教反对肉食的经典依据 轻贱动物的社会 必然是人性漠然的社会 都市生灵 何时远离血光之灾 素食护生:搜救犬 无言的英雄生死与共 素食护生:乌龟会感恩 惊呆卖龟人从此改行 圣严法师:盲目放生没有功德 反倒有罪过  前列腺癌与乳、蛋、肉 前列腺癌与动物性食品(肉、蛋、奶) 乳腺癌与动物性食物(肉、蛋、奶) 俺曾到同志网站去讲过一次素食 乳腺癌与饮食 蒋子丹小说:美眉 蒋子丹小说:慢慢 继续坚持谈素食和动保! 蒋子丹:动物档案之:无编号  黑孩儿 素食者更健康! 素食运动员照样可以取得好成绩! 欢迎前来批驳我宣传动物保护和素食的帖子! 印光大师谆谆教导一定要谨慎放生 愿云禅师劝素食偈 黄庭坚戒食肉诗 学诚法师:放生须谨慎而行,不可轻忽放任 蒋子丹:老狗三毛的遗言(下) 蒋子丹:老狗三毛的遗言(上) 蒋子丹:动物档案之 086号:球球 素食者具有更多的营养学知识! 女排输球、瘦肉精与素食! 蒋子丹:没有狗的村庄 于凤琴:爷爷的百灵鸟 蒋子丹主张的动物保护主义 蒋子丹:那天晚上 蒋子丹 李少君:动物保护——新的政治与文学 希特勒不是素食者! 『关天茶舍』 一条狗的命运能否折射一个时代的悲剧? 辛泊平 :读雷平阳的《杀狗的过程》 老孙:颤抖于人性与兽性之间 ——评雷平阳《杀狗的过程》 雷平阳:杀狗的过程 马来西亚动物专家:多数动物园内动物患精神病 吕秀莲:吃素让我越来越健康 Donna Haraway :Modest_Witness@Second_Millennium. Primate Visions: Gender, Race, and Nature in the World of Mo dern Science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Donna J. Haraway:When Species Meet (Posthumanities) 救助犬的最后遗言 Donna Haraway :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 忠犬八公的故事 舌尖上的八荣八耻 舌尖上的四荣四耻 塞内加对人类贪欲的斥责 柏拉图对肉食危害的看法 动物蛋白有害健康 公众不知道牛奶的威胁 中国饮食文化七宗罪 动物保护触动的是我们人类的自我认知! 舌尖上的罪恶! 一切形式的奴隶制都是不可接受的 宣传动物保护需要耐心 动物保护运动的学术意义 收藏界应该提高动物保护意识 动保界与中医界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 素食主义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清华大学学生中医学社呼吁中医界关注犀牛保护的公开信 猪很笨,不爱干净吗? 如法放生应注意的问题 不用动物入药才能成仙 中医源远流长的动物保护传统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604:郭耕:健康环保我行我素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603:田松:素食者的道德感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602:素食的历史(英文)History of Vegetarianism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601:甘地與素食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31: 但 是,动物毕竟不是人啊!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30:动物权利的三种含义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29:以文化多样性来反对动物保护有道理吗?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28:动物权利并不一定与财产有关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27:动物是否可以有财产?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26:动物保护对财产观念的冲击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25:讨论问题最好不要张冠李戴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24:动物保护与关心弱势人群并不矛盾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23:植物权利的主张不构成对动物权利的否定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22:吃肉是不是人权?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21:动物权利是有限的权利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20:动物权利论者可以利用动物实验的结果吗?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19:动物伦理学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动物保护的伦理敏感性!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18:那是希望!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17: 仿 荤菜与口味锁定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16:一定要吃肉是没有根据的迷信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15:不必在意,还有好几十亿地球人可以吃呢!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14: 从 长远看中医是动物友好的医学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13:素食的关键在于动物保护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12:肉食父母压制孩子的自愿素食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11:吃肉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10:物种歧视违反了平等原则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9:唐朝长期断屠的规定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8:为啥环境保护的朋友对动物保护常常有偏见?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7:动物伦理学是高度实践性的学问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6:动物保护需要关注动物个体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5:富兰克林的糊涂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4:素食不是信仰的问题,而是伦理学论证的问题!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3:为了动物保护而素食者不要害怕别人把你当做怪人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2:动物保护需要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1:不要把养狗养猫等同于动物保护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30:中国大陆动物保护亟需整合力量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9:动物保护必须要本土化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8: 佛 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7 : 关 于 素食的营养,究竟该信谁?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6: 吃 货中国——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5: 新 的解放从餐桌开始 #老蒋动保每日谈#29120424: 谁 说革命者不是吃素的?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3: 动 物权利挑战既有的财产观念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2: 素 食的科学依据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1: 肉 食有害健康的真相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 20420: 动 物实验的理由也支持对弱势人群实验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19: 反 对动物实验者的选择权应该得到切实尊重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18: 对 实验对象的考量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17: 動 物實驗難以辯護!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16: 动 物保护者最关心人体受试者!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15: 肉 食文化是见不得阳光的传统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14: 意 大利宠物也能进饭店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13: 犬 的礼赞!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12:动物保护写入德国宪法说明了什么 ?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11: 该 把动物还是权力关进牢笼?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410 : 欧 洲法律中对于动物的关怀1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40 9 : 动物 不理解权利,怎么能有权利?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08: 动 物实验的内在悖论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07: 英 国牧师在18世纪对动物保护的看法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06: 动 物在德国的法律定位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05: 史 上最牛的动物辩护律师?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04: 德 国为什么要把动物保护写入宪法?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03: 只 把动物当资源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02: 缺 乏对动物伦理学的基本了解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01: 鸡 的智慧与慈悲(续)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31: 鸡 的智慧与慈悲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30: 平 等原则意味着平等的考量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29: 康德 : 越和动物接触就会越喜欢它们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28: 敬 畏生命是理性伦理的强烈要求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27: 达 尔文说动物与人类情感很类似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26: 名 人谈素食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25: 怕 得骨质疏松就不要喝牛奶!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24: 吃 肉越多活得越短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23: 人 类的肠子不同于肉食动物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22: 为 什么新左派、自由派、新儒家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21: 牛 肉千万吃不得!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20:动物权利论者是极端主义者吗?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19:动物如果有权利意味着什么?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18:找不到理由别乱找!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17:猫狗可以吃素吗?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16:为什么说素食不仅是个人的爱好和选择?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15:天主教会也在开始转变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14: 孩 子往往是让自以为是的父母给教坏的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13:伏尔泰的诘问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12: 不要轻视素食的意义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11: 動 物權利概念為何重要?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10: 父 母不应该阻止孩子成为素食者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309: 受 难的耶稣与被屠宰的羔羊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308: 毕 达哥拉斯为何提倡素食?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07: 素 食者在西方为何常受攻击?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06:每一个生灵的福音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05:吃一个月素会怎么样?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04:托尔斯泰是如何劝亲人吃素的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03:托尔斯泰为啥提倡素食?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02:马戏团必须要用动物来表演吗?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01:汤姆·睿根的动保之路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29:甚至纯素食也完全可以满足营养需求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28:素食完全可以满足营养需求 #老蒋动保每日谈#为0120227:彼得·辛格的动保之路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26:没有肉吃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25:一个和平主义者在纳粹集中營对肉食的思考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24:如何应对尝试素食所面对的挑战?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23:尝试素食会遇到什么挑战?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22,完全素食不能保证健康吗?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21:一尊小狗的塑像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20 :动物保护的三种思路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9 :亨利 · 伯格与美国的反虐待动物立法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8 :动物解放的困难之处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7 :为什么叫动物解放运动?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6 :英国早期动物保护法律的制定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5 :究竟是谁需要提供理由?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4 :动物保护其实是一种政治行为!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3 :达 · 芬奇与动物保护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2 :中国的反虐待动物立法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1 :动物解放与人类的解放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0 :问题在于它们会感受痛苦吗?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09 :动物权利与儿童权利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08 :动物权利与妇女权利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07 :那动物福利究竟包含什么内容呢? # 老蔣動保每日談 #20120206 :人的福利還沒有保障,談什麼動物福利 # 老蔣動保每日談 #20120205 :你怎麼又不承認動物與人平等了?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04 :你有本事让老虎改吃素吗? # 老蔣動保每日談 #20120203 :動物保護很好,但是不要太偏激了。 # 老蔣動保每日談 #20120202 :動物保護就是喜歡動物嗎? # 老蔣動保每日談 #20120201 :人類的自欺與動物迫害 # 老蔣動保每日談 #20120131 :你這樣太虛偽!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130 :不要把动物保护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 老蔣動保每日談 #20120129 :為什麼動物救助者會受到批評? # 老蔣動保每日談 #20120128 :為什麼會覺得動物保護怪怪的? # 老蔣動保每日談 #20120127 :植物不是生命嗎?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126 :你怎么知道动物痛苦?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125 :动物权利与人权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124 : “ 北大笑长 ” 、港人与狗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123 :关于物种歧视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122 :动物保护是否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法律 # 老蔣動保每日談 #2010121 :如何處理與非人類動物的衝突問題?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120 :反对非人类动物奴隶制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7557 次阅读|26 个评论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1:动物解放与人类的解放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2-17 23:28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1:动物解放与人类的解放
歷史上的動物福利運動的領袖關心人的程度,要比不關心動物的人對人的關心要高得多。其實,反對壓迫黑人和婦女運動的領袖,常常又是反對虐待動物運動領袖的情況很普遍,而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同時又伴有物種歧視的情況也很普遍,從而為這三者的平行關係提供了意想不到的證明。 例如,在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幾位創立者中,威廉 · 威爾伯福斯和福韋爾 · 巴克斯特就是英國反對黑奴制度的領袖。早期主張男女平等人士瑪麗 · 沃斯通克拉夫特,除著有《為婦女權利辯護》之外,還寫過一本兒童故事集來鼓勵兒童善待動物,書名為《真實的故事》。 美國早期主張男女平等的人士有許多與素食運動有關係,其中以露西 · 斯通、阿米莉亞 · 布魯默、蘇珊 · 安東尼和伊莉莎白 · 史坦頓。她們與改革派、反對奴隸制的《論壇報》編輯賀瑞斯 · 格里利會聚在一起,為 “ 婦女權利和素食主義 ” 乾杯。 動物解放,彼得 · 辛格 著,祖述憲 譯,青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3 頁。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815 次阅读|4 个评论
對不瞭解的事情是否可以評論?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2-2-17 16:31
我們常常會看到網上許多人對不瞭解的事情進行評論 這很常見 畢竟人人都有言論自由 雖然不見得人人都對所評論的事情有最起碼的瞭解 但是一個科學家 一個科學網的博友 如果你對不瞭解的事情隨意評論 那難道不是對科學家的聲譽和個人形象有所影響嗎? 怎麼辦? 其實很簡單 現在網絡時代很便利了 如果你對動物保護、動物福利瞭解不多 有維基百科可以查 如果你對亞洲動物基金不太瞭解 可以登錄它的主頁 如果看到了一些資訊還有疑惑 可以在一些動物保護的論壇、博客中留言提問請教 這樣可以避免一些尷尬 當然 如果你就是隨口亂說 也不在乎你自己的形象和科學家的聲譽 請隨便…… 因為網上的言論也太多 也沒什麼人關注你說什麼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082 次阅读|34 个评论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2:中国的反虐待动物立法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2-2-17 10:20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2:中国的反虐待动物立法
澳大利亞格裏菲斯大學曹菡艾教授指出: 一千多年前,中國傳統法律中就對如何對待牲畜有了嚴格規定, 據《唐律疏議》記載,唐律上有諸多條款明文規定不得傷害牛馬等牲畜, 特別是對照顧工作動物、經濟動物的官員、飼養人員有嚴格的規定,如果違法的話要受到嚴格的處罰。這些規定比英國第一部《反虐待動物法》早了大約一千年左右,這說明反虐待動物立法並不是西方人所特有的。 ( 曹菡艾: 人對動物的道德與法律責任 , 載於《動物保護法與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與各界爭鋒》,常紀文主編, 2010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71-275 頁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常紀文教授指出: 中國清朝的晚期就有反虐待動物的法律條文。如清光緒三十四年 ( 西元 1908 年 )9 月 15 日,京師外城巡警總廳制定《管理大車規則》,要求 “ 不准虐待牲口 ” 。 1934 年南京市政府以禮義廉恥為理論基礎,也制定了《南京市禁止虐待動物施行細則》。民國政府遷至臺灣後,臺灣地區以積累的動物保護法制為基礎,於 1998 年通過了既符合區情,又考慮國際發展趨勢的《動物保護法》,並於 2000 年頒佈了《動物保護法施行細則》、《寵物業管理辦法》等。 2010 年 3 月,臺灣地區發生了一個值得大陸深思的案子:大陸的一個廚師到臺灣表演活拔雞毛,未對雞進行擊昏和放血程式就把雞丟進滾燙熱水,迅速拔除雞毛,切塊,結果被臺灣當局以殘忍為由,處以 10 萬元新台幣的罰款。 經濟參考報, 2010 年 11 月 24 日 , 反虐待動物立法:事關社會經濟文明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9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6:英国早期动物保护法律的制定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2-16 10:27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6:英国早期动物保护法律的制定
1800 年,英國第一次有人提出防止虐待動物的法案,想要禁止縱狗咬牛這種“ 有受到傷害,權力沒有置喙的餘地。”最後這個法案沒有通過。 1821 年,愛爾蘭的鄉紳、高爾韋地區的國會議員理查德·馬丁提出防止虐待馬的法案。議會的反應是哄堂大笑。當時的記錄是: “當奧爾德曼·史密斯提議應當保護驢子時,會場哄堂大笑,《泰晤士報》記者幾乎聽不清會上在講些什麼。當主席重複這項提案時,笑聲更大起來。另一位議員說馬丁還要為狗立法呢!於是引起又一波哄堂大笑;接著有人高聲喊道:‘還有貓呢!’頓時整個大廳笑聲鼎沸。” 這個法案當然也沒有通過。但是,第二年,馬丁的一個法案:“肆意”虐待作為“他人財產”的某些家畜屬於違法,終於通過。這是首次把虐待動物作為罪行,可能遭受處罰的立法。儘管前一年還遭受嘲笑,但是驢子已經納入保護範圍,而狗和貓仍然排除在外。 雖然法案通過了。但是,由於受害者不能申訴,於是馬丁聯合其他許多著名人道主義者創立了一個最早的動物保護組織,從事搜集證據、提出控告或者起訴,這就是後來的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RSPCA ) . 《動物解放》,彼得·辛格著,祖述憲譯,青島出版社, 2004 年版, 186-187 頁。 老蔣評論:動物保護的理念和實踐在西方同樣也是經過艱苦的宣傳說服工作,才慢慢讓大家接受,最終成為強制的法律的。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05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企业报》专访:动物福利与企业发展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2-2-15 00:32
《中国企业报》专访:动物福利与企业发展
动物福利与企业发展 http://jiu.cenn.cn/info/nid_56486.html 来源: 中国企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2-2-14 9:00:31 专访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 动物福利与企业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原金 蒋劲松   近日,一家从事活熊取胆的企业谋求在内地创业板上市,引发舆论质疑,并逐渐演变为有关动物保护问题的激烈争论。   企业发展与动物福利之间究竟有没有共赢的可能性?对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 归真堂上市风险很大 《中国企业报》:您觉得应当如何去认识这次归真堂上市事件?当下对公益组织而言,怎样去应对类似事件?   蒋劲松:我觉得我们应该意识到,归真堂这样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黑熊的伤害和虐待是客观存在、不容置疑的。而且,归真堂的产品并不全是所谓的药物,里面还有熊胆茶之类的东西,这是很不合理的。用治病救人的名目伤害黑熊,却生产效果可疑的保健品是对公众的欺诈行为。   公益组织要把归真堂伤害虐待动物、草药可以取代熊胆的事实做广泛传播,特别是向证监会以及机构投资者等,向他们说清楚,如果批准这样一个企业上市,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这种企业上市之后,不仅产能扩大会导致更多动物的苦难,还会造成企业之间的仿效,就会有更多的动物受到伤害。   值得广大投资者注意的是,从国际动物保护发展的趋势和普通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提高的趋势来看,其实归真堂的生产模式是有巨大风险的。因为大家一直在呼吁动物保护立法,而且很多消费者也会抵制虐待动物的产品。归真堂上市,要面临很大的政策风险,对投资者是很不负责任的。 《中国企业报》:国外动物保护有无立法?他们是如何保护动物的?   蒋劲松: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都有专门的动物保护法,国外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的动物保护理念跟我们很多国人理解的不一样。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动物保护理念,基本上是把动物当做是一种资源,着眼于持续利用。但国外的动物保护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动物是有感知能力的,和我们人类一样,是能够感受痛苦的。他们实际上是从动物本身会不会遭到虐待、会不会感受到痛苦这个角度来保护动物,这个保护程度是更深的。 《中国企业报》:思考大众反应为何如此强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蒋劲松:现在许多人有一种误解,以为动物保护意识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其实不是这样,我们中国人在古代不论儒家、道家、佛家,还是民间传统,对动物都是非常关爱的,中国人的动物保护意识在古代其实是超过西方的,只不过近几百年中国文化衰落,使得我们对于慈悲的理念有点淡忘。现在随着我们现代文化慢慢走向正轨,国家也在发展,之前那些善良的意识就得到复苏。当然由于动物保护组织长期的宣传,让大家意识到事实真相是什么,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也相应地逐步提高。 《中国企业报》:对当前公益组织的宣传活动您做何评价?   蒋劲松:我觉得让公众和投资者了解真相是很重要的,我在网上看到林业部有一个规定,所有活熊取胆的养殖场都不要向媒体开放,也就是说今天归真堂宣扬的这些取胆没有痛苦,是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的监督和独立的第三方的评价,这是很危险的。这是生产环节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部分信息没有披露,这不仅是对动物保护组织者是不尊重,对投资者也是不尊重的。 企业首先要转变观念 《中国企业报》:归真堂这类企业为何依靠如此争议巨大的行为来发展?   蒋劲松:我想归真堂这些企业还是对世界范围内动物保护发展的潮流了解不足,然后又低估了中国人对动物保护意识的增长势头。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像林业部门这样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善尽自己的职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作用。林业部原来的职能是开发利用资源,而且有些学者之前是研究如何利用动物资源,所以他们的一些保护动物的意识还没有转变过来,可以说他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其实是低于广大的民众。 《中国企业报》:在您看来,归真堂的转型之路难不难?难在什么地方?如何最好地解决这件事情?   蒋劲松:我想最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我们习惯了传统的发展方式,就会让我们丧失掉谋求新发展的可能性。我在网络上看到我国曾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工熊胆的研究项目,1983年在沈阳立项,并获得重大成果,但是就在新药批准环节遭到搁置。我们的投资者应该在这方面来投资,而不是在那些没有前途并且带有巨大风险的地方投机。我们把这样一些虐待动物的产业堵死之后,其实上真正的高科技发展的窗口是被打开了,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这才是创业板应该鼓励的产业方向。 《中国企业报》:我国企业应该如何来保持生命伦理、动物福利和利益的平衡?   蒋劲松:我觉得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短视,比如说有些企业环境污染很厉害,短期是可以挣到很多钱,但任何投资都要有大量的投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机会成本也很重要。短期之内即使有暴利,长期是没有希望的,尤其是在国际上很多国家有很高的动物保护标准,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话,是一定不能够出口的,所以一定要用长远眼光看问题,不能够急功近利。   另外,我们要理解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不仅仅要挣钱,还要担负着社会责任。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要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中,在一个社会和谐、人与自然有良好关系的环境下,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中国大多数人现在已经过了追求温饱的阶段,我们要考虑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与自然更和谐,包括我们的投资要心安理得,我们要反思我们投资的意义是什么,真的有一大堆钱就幸福了吗? 專訪原稿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90 次阅读|19 个评论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07:那动物福利究竟包含什么内容呢?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2-14 09:53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07:那动物福利究竟包含什么内容呢?
動物福利 的基本思路是, 即使 人類要拿 動物 來作為 食物 ,讓它們幹活,表演,當作寵物,或者當作實驗對象,都 不應 該遭受 不必要的痛苦 。 具體說來,就是我們應盡可能保障動物的所謂五大自由:免於 饑渴 的折磨,免於疾病的折磨,免於恐懼和焦慮的折磨,免於不能自由 表達天性的 折磨,免於缺乏 適當居所 的折磨。 基於動物福利的動物保護,和國內一般人所接受的野生動物保護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著眼點在於為了動物自身,而不僅僅是為了持續利用資源;關鍵在於動物本身是有情感有家庭的可以感知痛苦的生靈,而不在於動物是否珍稀。 理解了動物福利的觀念,人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即使許多人仍然在使用動物做食物的情況下,也可以從事動物保護,那就是儘量減少動物在飼養、運輸、屠宰等各個環節中的遭受的不必要的痛苦。歐盟等國家和地區許多動物保護的法規都是按照這個精神制定的。 雖然站在動物權利的角度上看,基於動物福利理念的動物保護還很不夠,但是,必須承認,動物福利的理念還是促進了動物保護,而且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動物福利理念的落實也仍然有許多路要走。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02 次阅读|3 个评论
请不要引进牛仔竞技秀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8-6 16:19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8/06/content_261736.htm?div=-1 【护生者说】  据《南方都市报》7月30日报道,中国公众对引进“美国西部牛仔竞技秀”于国庆期间在鸟巢展演,发出了质疑和批评。国内多家动物保护团体联合召开了发布会,揭露美国主办方涉嫌欺骗中国政府和人民、企图向中国推销因其残酷性备受诟病而日益没落的牛仔竞技秀,呼吁中国主办方停止引进美国牛仔竞技展演。  实际上,当媒体三个月前报道“Rodeo China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将于国庆期间首次登陆中国鸟巢,并“见证他们竞争西部牛仔比赛史上最高额的800万美元奖金”消息时,人们就开始质疑,为何要引进这项将娱乐建立在动物痛苦之上的项目?为何要在中国的奥运场馆鸟巢举办史上奖金最高的牛仔竞技?  一个国家的奥运场馆是为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精神进步建设的,应该举办体现人类追求更高更美境界的赛事,而不应展现人如何欺负、伤害动物和追逐金钱充满铜臭的现代牛仔杂耍。美国的牛仔竞技通常是在乡村和小地方举行的展演,到中国来却在首都国家体育场馆举行,把一个地方性牛仔秀如此放大。现在,许多国家已经禁止这项残害动物的活动,但在中国鸟巢即将举办的美国牛仔竞技展演却要通过卫星转播到全世界。  即将在鸟巢举行的为期8天的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包括骑牛、套牛犊、绕桶等项目。其中“套牛犊”,可说是整个牛仔竞技中最残酷的一项。牛仔要用绳索套住飞速狂跑的小牛的脖子,把通常只有四五个月大小的小牛犊勒到腾空而起再摔到地面,喉咙和气管都会受到严重伤害。许多小牛当场摔断脖子或受到重创,痛苦地死去。伤害远不止此,那些出栏就狂跳狂跑的马和牛,是因为出栏时就遭到强烈刺激和伤害,这些伤害包括电击、化学药剂刺激、用马刺击打、拼命拧尾巴、猛拉侧腹带以刺激马的腹股沟等不一而足的手段。  每一年,美国都有不计其数的牛马在这项竞技赛里受伤死亡。仅在怀俄明州夏安一地,据统计,在其一周半赛期里,就会有几十头牛受伤!而这些情况,在电视转播里是看不到的,由美国牛仔协会主宰的电视转播是不会让电视观众看到如此残忍和暴力场面的。美国“尊重与爱护动物”组织总裁斯蒂夫·辛迪说,“他们口中也会说我们爱我们的动物、我们给它们最好的照应。但在牛仔竞技表演中,我们看到的是令人震惊的残暴、伤害和死亡”。事实上,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在美国夏安边疆节牛仔竞技赛上,至少有12头牛、4匹马受伤严重,一匹被迫参赛的 4岁母马一周前就已被伤害致死。  这样的所谓赛事,就叫伤天害理。如果说,这些竞技的雏形早先来源于美国西部牧场生活,但现在,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和金钱的诱惑,它早已脱离真正的牧场生活、变成只为刺激感官、追逐奖金而存在的商业性竞技活动。而且就在美国,这项竞技也日趋没落,组织牛仔竞技的一些公司遭遇亏损,所以他们希望打开中国的市场。目前,美国许多州的许多城市和地区,颁布禁令禁止这项竞技。理由全部是因为其残酷性,而不是像美国主办方所宣称的,是因为那些地方没有马、没有牛,或者那些地方的人没见过马、见过牛!  在今天,进行国际人文交流,或引进国际项目、进口产品,要注意国际潮流的变化。近年来,一些国家执意猎杀海豹、海豚,进行远洋猎捕鲸鱼等,受到普遍谴责。这与近年来动物保护意识(包括理论)的发展相契合,它表明一种强大的伦理扩展趋势,就是“尊重生命、爱护动物”的潮流。  此外,引进国外项目也要注意国内民意的趋向。现在,国人的道德敏感度也越来越高,无论青年还是老年人,都不愿意看到任何机构、行业引进伤天害理的项目、生产方式及其产品和各类赛事。中国的确还没有全面有效的动物保护立法,但这决不是引进残酷项目和赛事的理由。  必须要明确的是,引进那些伤害我们文化建设的残忍项目和赛事,只会损害中国已经非常脆弱的文化、阻碍社会文明的提升与进步。所以,请不要引进美国西部牛仔竞技秀,不要拿无情当做娱乐。否则,才真是中国人民的耻辱!  莽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name=titlecheckbox value=0 typ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Source"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女孩扮演“小牛”说“我害怕”,牛仔竞技赞助商很可能赔钱!
jiangjinsong 2011-8-1 23:30
女孩扮演“小牛”说“我害怕”,学者称牛仔竞技赞助商“很可能赔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ft.html 7月29日,在“反对牛仔竞技进入中国”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小女孩扮演成一只“小牛”,脖颈上套有绳索,说“我害怕!” 扮演成“大牛”的志愿者,“别吃朋友”公益宣传团队的解征说:“鸟巢是孕育爱、生命、飞翔的地方。当我知道牛仔竞技秀要来鸟巢表演的时候,内心悲凉,我们不可以在鸟巢上演一个套着小牛的脖子,让他们窒息,甚至让它们死亡的活动。这个活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反对,为什么现在要在中国举办?也许这仅仅是主办方的一个疏忽,我们现在要做的一切就是告诉主办方,这个活动在中国是不受欢迎的。” 7月29日,在中国国际商会,71家中国动物保护组织代表召开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公布 《针对 “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动物保护立场情况调查报告 评估报告》 , 揭露“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美国主办方涉嫌欺骗中国政府和人民。动保组织再次呼吁,该项目的中国主办方应当充分知晓牛仔竞技残酷真相,了解这一野蛮的没落产业在美国并不受广大民众喜爱,且不断遭遇赤字等事实,及时取消在 2011 年国庆期间于鸟巢上演牛仔竞技计划。 牛仔竞技违逆中国农耕文化价值观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幅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画面出现在人们面前。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研究员刘慧莉说,这就是中国人心目中有关骑牛的所有印象,5000年来,中国人绝对不会对已经驯化的耕牛,用各种残忍的手段逼迫牠、刺激牠,让牠痛苦、恐惧、绝望,做出各种各样的弹跳拱背的动作,然后去征服,去体现人的强大。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李建新教授说:“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面,牛一般是驯服、忠厚,勤勤恳恳给人类造福的动物,人类应该感恩。但是在牛仔竞技中,牛是非常凶残的,给中国的孩子造成一个模糊的认知,好像牛是不忠厚不温顺。我们农耕文化里面体现和谐的欢快,而不是对动物的强制和虐待。” 他强调:“如果主办方2011年以中美文化交流项目为旗帜,把牛仔竞技包装成美国农业文化或者农业文明,实际上对文化的侵蚀,本质是以摧残动物生命和毒害观众心理来赢取商业利益。” 著名律师、北京市人大代表卫爱民说,牛仔竞技不尊重动物、残害动物,对社会只有负面影响,在国庆这样举国欢腾的日子,在鸟巢上演牛仔竞技,对中国人的心理会造成伤害。在中国尚没有被带有暴力色彩、血腥色彩的表演影响我们市场的时候,这次的表演应该格外慎重。经过大家的表达之后,我认为这个演出在我们这儿举办的可能性是在缩小,而不是在扩大。 (首都爱护动物协会会长秦肖娜表示,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反对牛仔竞技,希望我们的声音能够传达到他们的耳朵里面,能够把中美的文化交流引导到健康、文明、有益、和平的渠道来,而不是暴力。) 学者称赞助商很可能在中国赔钱 要了解牛仔竞技在中国上演的商业利益究竟有多大,有两个关键词,800万美元,20亿收视率。 “西部牛仔竞技展演”的官方网站宣扬届时来华竞技的牛仔将相互争夺800万美元的奖金,属牛仔历史上最高金额,同时还会有20亿观众收看比赛。 清华大学副教授蒋劲松认为:“20亿观众收视率其实未必属实,是说给赞助商听的,实际上经过大家的不断呼吁和视频揭露,很可能赞助商是要赔钱的,就像在美国一样。” (著名律师、北京市人大代表卫爱民点评,牛仔竞技进入鸟巢,对中国社会只有负面影响,不存在合理性。) 可以想见,希望到鸟巢大捞一笔的“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主办方绝不会向赞助商透底,经过美国动保组织坚持不懈的记录和传播牛仔竞技的残酷真相,美国牛仔竞技行业早已开始流失观众,快要倒闭了。 以美国怀俄明州全美最大的室外牛仔竞技秀“夏安边疆节(Cheyenne Frontier Days)”为例,2009年的纳税报表有136万美元的亏损,尽管之后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仍然跟不上食品,燃料和夜场的成本。 2006年和2007年举办全国高中结业牛仔竞技展演,使伊利诺伊州遭受了近140万美元(约合905万人民币)的亏损,其他主办州所得收入亦仅够勉强支付其支出。伊利诺伊州决定撤回其原定在2014和2015年继续举办该活动的计划。于此同时,新墨西哥州 (“牛仔竞技”循环表演的第三处)也因财政亏损放弃了2014年和2015年举办牛仔竞技的打算。 中国动保组织昨日同时表示,一旦该项目在鸟巢上演,会采取法律行动,起诉该项目的中美主办方,包括任何参与赞助的商业机构或品牌。 (清华大学副教授蒋劲松写过《牛仔竞技七宗罪》,认为赞助商如果投资这个项目很有可能会赔钱。)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中国代表周尊国说:“在中国的国土上没有牛仔竞技,残酷对待动物的历史的国度里面,我们需要这些国家向我们学习,而不是把它们引进来。更何况在英国、澳大利亚很多州已经禁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要引进,等到全世界都已经完全禁止了,我们才跟他们学习说禁止吗?”) 71家动保组织发布报告,揭美牛仔项目涉嫌欺骗中国政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99.html 中国动保组织致信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hb.html 美俄怀明州一马死于牛仔竞技,动保组织呼吁鸟巢取消引入计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q1l.html 动保组织致信骆家辉,抗议美国驻华大使馆为残酷文化护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ig.html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71家动保组织发布报告,揭美牛仔项目涉嫌欺骗中国政府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8-1 23:27
71家动保组织发布报告,揭美牛仔项目涉嫌欺骗中国政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99.html 71家动保组织发布报告,揭美牛仔项目涉嫌欺骗中国政府 《针对 “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动物保护立场情况调查报告 评估报告》 PDF 版本 ( 7 月 29 日,北京)昨天下午,中国 71 家动保组织代表在中国国际商会 举办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公布 《针对 “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动物保护立场情况调查报告 评估报告》, 揭露“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美国主办方涉嫌欺骗中国政府和人民。 这是自7月5日以来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动保组织再次呼吁,该项目的中国主办方应当充分知晓牛仔竞技残酷真相,了解这一野蛮的没落产业在美国并不受广大民众喜爱,且不断遭遇赤字等事实,及时取消在 2011 年国庆期间于鸟巢上演牛仔竞技计划。 该报告长达 15 页,详细批驳了牛仔竞技从业者粉饰该行业残酷本质的常用说辞,并针对 2011 年中美文化交流项目组委会提交给中国有关主办方的《“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动物保护立场情况调查报告》做了深入评估,认为该报告存在隐瞒牛仔行业残酷事实、欺骗中国政府的重大嫌疑。 报告指出,在美国,与牛仔行业亲密合作的电视直播伙伴从不拍摄伤害镜头,令没在现场的公众无法了解牛仔竞技的残忍本质。在这份《“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动物保护立场情况调查报告》中美方提供给中方的“关爱动物”视频连接中,同样是掠去“套牛”勒倒小牛等关键画面的视频,动保组织认为这显而易见是在隐瞒关键事实,欺骗中国政府。 该报告还指出,牛仔竞技行业从不公布动物受伤率的真实数字,动保组织认为以此计算出的牛仔行业“受伤率”,不足以信赖。来自德国动物保护注册兽医协会、美国大型动物兽医学博士的大量研究表明,牛仔从业者声称的“ 60 条动物福利规定 ”只不过是一块遮羞布,无法改变牛仔竞技本质即残酷的事实。 首都爱护动物协会会长秦肖娜表示,自 7 月 15 日发布会以来,反对牛仔竞技进入鸟巢的呼声得到广泛的关注,不仅仅是动保组织,许多普通民众也参与其中。她认为这样一个在美国本土有争议的项目,而且不断被美国人民淘汰的项目,不应该被引入中国,在中国的动物虐待问题上增添名录。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中国代表周尊国认为,希望中国政府能将牛仔竞技拒之门外,目前中国还没有残忍牛仔竞技,这是美国等上演牛仔竞技的国家需要学习的地方。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 7 月 27 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其官方博客及微博转引不实数据,为牛仔竞技褒奖护航。该文作者 Xiao 援引《美国兽医医学协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 2001 年 1 月卷的报道,称“在 26584 场牛仔竞技表演中,只有 15 头动物受伤,也就是说,每 1772 场竞技表演才有 1 头动物受伤,受伤比例为 0.056% ,这个受伤率可以说是十分低的”。 中国动保组织指出, 7 月 22 日 -7 月 31 日正在发生的美国怀俄明州夏安边疆节牛仔竞技,已造成 1 匹马死亡, 5 只公牛、 3 只小牛受伤,“我们不需要另外 1771 场牛仔比赛来统计受伤率,更无论死亡率,也不想在中国创造任何新的数据。现在,因为牛仔竞技伤亡的动物数字,在中国还是 0 ,不要打破这个记录。”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刘慧莉强调。 中国动物保护沙龙联合发起人张丹表示,71家中国动物保护组织已经委托公益律师代理,一旦“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在鸟巢上演,将依据文化部 1997 年颁布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管理规定》禁止含有暴力、有损观众身心健康的、违反我国社会道德规范的项目来华演出,采取法律行动,起诉该项目的中美主办方,包括任何参与赞助的商业机构或品牌。 截止到目前,共有 71 家动保组织参与联名,后两家是中国第一个农村动保组织河北威县动物保护协会,以及七代志企业社会责任团队。 女孩扮演“小牛”说“我害怕”,学者称牛仔竞技赞助商“很可能赔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ft.html 中国动保组织致信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hb.html 美俄怀明州一马死于牛仔竞技,动保组织呼吁鸟巢取消引入计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q1l.html 动保组织致信骆家辉,抗议美国驻华大使馆为残酷文化护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ig. html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902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式牛仔竞技:一项可悲的娱乐传统
jiangjinsong 2011-7-20 09:19
美式牛仔竞技:一项可悲的娱乐传统 http://gongyi.sina.com.cn 2011年07月15日11:45 新浪公益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当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亦自然地日渐频繁。许许多多的美式消遣娱乐项目已在中国广泛流传,然而有一种娱乐却是中国应该回避和坚决抵制的,那就是美式牛仔竞技。牛仔竞技折磨甚至夺取了无数的马匹、牛甚至小牛犊的生命。   在牛仔竞技表演中,马匹、牛和牛犊被刻意挑衅,并被诱使进入一种癫狂躁乱的状态,目的仅是为了满足观众们想看到“刺激”场面。牛仔竞技表演的工作人员粗野地扭拧动物的尾巴或用电棒电击他们,逼使他们爆发般地奔出栏圈。在表演场内,健壮的成年男子们猛地越上受到惊吓的动物身上,然后将他们扳倒在地。他们野蛮地踢踹马匹,并用马刺戳刺他们。人们更用由绳子或皮带做成的背带紧紧勒住动物的腹股沟,有时甚至绷住他们的生殖器官,逼迫动物激跃。背带造成的痛苦磨擦,经常导致动物脱皮,皮肤破损生疮。   每年,无数的动物在牛仔竞技场内遭受痛苦,甚至死亡。牛仔们自愿承担受伤的风险而参加竞技项目,但他们所欺凌的动物们,却没有选择余地。动物的肺部会被刺穿,内脏器官重伤,内部大量出血,肌腱碎裂,韧带及肌肉撕裂,颈椎、背椎、肋骨和腿部骨折,然后在巨大的痛苦中死去。你现在也许会明白为什么大多数牛仔竞技表演的会禁止观众带照相摄像设备入场。   在“骑牛”项目中,骑手们用尖利的马刺踢踹公牛,以使他们激跃。颈椎损伤则在“摔牛”项目中十分常见。“套牛”是对动物的安全造成最大威胁的项目。小牛在高速奔跑的状态下被绳索勒住脖子,摔在地上。一些惊吓过度的动物则在绳索拉直后被向后扯翻,受到骇人的重伤。   当牛仔竞技中的动物们劳损过度以至不能再进行表演时,他们并没有机会告老还乡到绿草如茵的原野舒适地安享暮年时光。他们注定被视作垃圾,被随意地丢至屠宰场。宠物食品加工厂往往是遍体鳞伤的他们的最终“归宿”。   当了30美国联邦肉类督检员的兽医师海博博士(Dr. C. G. Haber) 描述从牛仔竞技场拉至屠宰场的动物时曾说,“他们基本上体无完肤,全身上下只有头、脖颈、腿和腹部的皮还(和肉)连结在一起。我检查过的动物中有六到八根肋骨折断,刺穿他们的肺部。还有的有多达两到三加仑(约7.5-11.4升)的游离的鲜血在散开的皮下积存。”   全球许多先进的政府都已禁止牛仔竞技或对其加以严格规管,限制演员可使用的招数,从而禁止最残忍的动物虐待,其中包括加拿大温哥华、新西兰的奥克兰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三藩市和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得堡等。中国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政策,拒绝引进这种残忍而过时的活动。牛仔竞技这种所谓“传统”理应仅存在于过去。   作者:谈雅然   亚洲善待动物组织(PETA Asia)的动物虐待个案及法务主任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仔竞技被指涉嫌虐待动物中国动物保护组织呼吁文化部重审该项目
jiangjinsong 2011-7-19 15:36
美国西部牛仔竞技盛会被指涉嫌虐待动物 中国动物保护组织呼吁文化部重审该项目 发布时间:2011-07-18 19:43:09 【 我要纠错 】 【字号 大 默认 小 】【 打印 】 【关闭】   法制网记者 郄建荣   10月3日-10日,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将上演为期8天的美国西部牛仔竞技盛会。据介绍,这个项目是作为“2011年中美人文交流重要项目”而被引入中国的。   该项活动被指涉嫌虐待动物,从而引起中国动物保护组织与专家的反对。7月18日,中国68家动物保护组织发表公开信,反对美国牛仔竞技秀进入中国。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则认为,美国牛仔竞技展演一旦进驻鸟巢,将同时带来七宗罪;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式军表示,美国牛仔竞技秀进入中国是对中国政府政策的公然挑战。   专家及环保组织同时呼吁,文化部重新审核该项目,并建议取消这一演出计划。    超过200个视频展示牛仔竞技7宗罪   画面上,急速奔跑中的小牛被突然套绳勒住脖子,在空中翻转后重重摔在地上,被马匹持续拖拉;骑马项目中的马,则在电击或腹部勒带的刺激下狂躁跳跃,即使牛仔已经下马仍不停止,最后摔倒、抽搐。这些文字记录的就是曾在美国广泛流行的美国西部牛仔竞技表演里的内容。   “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在19世纪末逐渐发展成一项有奖金参与的所谓运动项目,也正是由于奖金的出现,改变了牛仔们为提升放牧技能、提高生产力的单纯初衷。”据专家介绍, 16年来,美国动物保护组织“尊敬与爱护动物”通过视频记录下超过200个在牛仔竞技展演中发生的虐待动物现场。   据介绍,10月3日-10日,将在北京“鸟巢”上演的美国西部牛仔竞技表演,内容涵盖骑牛、套牛犊、绕桶等传统牛仔竞技项目,比赛奖金高达800万美金。   事实上,美国西部牛仔竞技表演也遭到了美国学者及环保组织的反对。   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曾显示,只有不到2% 的美国国人认为牛仔竞技是他们的重要娱乐项目。对于牛仔竞技是美国文化必须得到尊重的观点,“尊敬与爱护动物”总裁斯蒂芬•辛迪则表示,“所谓的牛仔竞技是美国西部文化的说法,根本就不是事实。任何一位体面的畜牧业业主,都不会像牛仔竞技那样对待他们的牲口。”   美国牛仔竞技秀将进入中国也引发了中国学者的高度关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说,美国牛仔竞技展演一旦进驻鸟巢,将同时带来七宗罪,即对体育运动精神的扭曲;对现实生活的扭曲;野蛮恶劣的娱乐;对人类的伤害;有悖于美国的优秀文化;有悖于中国护生慈悲的文化传统;违背保护动物的世界潮流。   建议项目主办方取消演出计划   “中美人文交流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们应该注意引进那些真正的人文项目,促进两国人民彼此了解、提高精神文明,那些过时的,为追逐金钱和利益而严重虐待动物的展演、竞赛,违背人文精神,不符合现代国际潮流,也不是人们想要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莽萍说,“在国庆期间,通常全家欢乐看电视,随意伤害动物的不良信息一旦自鸟巢发出,将对社会有误导,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不利。”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式军说,中国政府在2010年对叫停动物表演已做出进一步规定,在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国家林业局《进一步规范野生动物观赏展演行为》的通知之后,主办方选择在鸟巢,又在中国国庆假期上演残忍动物表演,是对中国政府政策的公然挑战。   “美国主办方向中国政府有关方面递交的牛仔竞技到华演出申请材料,要向中国的民间团体和动物保护专业人士公开。”68家中国动物保护组织在今日发布的声明中这样表示。   据了解,本次用于在鸟巢上演牛仔竞技展的80只小牛和40只野牛将在大约1个月后从澳大利亚运至中国。因此,这68家动物保护组织要求,美国主办方对本次参演的动物的来源国及用途进行公开。   86家动物保护组织同时呼吁,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中国联合主办方——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和国家体育场,应担负起正确传播国际文化的重要责任,拒绝引入毒害青少年的残暴文化项目。   据介绍。2004年,莽萍及时任海淀区人大代表的李小溪等曾成功制止北京市大兴区西班牙斗牛和美国西部牛仔竞技项目。李小溪表示,期待中国早日出台自己的动物保护法,以进一步明确禁止类似残害动物、破坏和谐健康环境的项目进入中国。   依据文化部1997年公布的《文化部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管理规定》,禁止宣扬暴力、恐怖;有损观众身心健康的;违反我国社会道德规范的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来华的规定。68家动物保护组织及专家呼吁,作为文化活动的行政审批部门的文化部,要重新审核该项目。他们建议,取消这一表演计划。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SHARK就“Rodeo China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声明
jiangjinsong 2011-7-18 11:17
美国“尊敬与关爱动物”组织(SHARK)就“RodeoChina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声明 (2011-07-17 09:17:57) 转载 var $tag='rodeochina,美国牛仔竞技,鸟巢,动物保护法,反虐待动物法,杂谈'; var $tag_code='f592bee169bb216a01fd2befb0919be2'; var $r_quote_bligid='6b47e8430100rj2j'; var $worldcup='0'; var $worldcupball='0'; 标签: rodeochina 美国牛仔竞技 鸟巢 动物保护法 反虐待动物法 杂谈 “尊敬与关爱动物”组织( SHARK )就“Rodeo China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声明 大家好! 我是斯蒂夫 - 辛迪,美国“尊敬和关爱动物”组织( SHARK )的总裁。我们总部在伊利诺斯州的日内瓦市。在过去的 16 年 ,我们 一直从事反对美国西部牛仔竞技的工作。在全美国对牛仔竞技中残酷虐待竞技动物的事件进行调查,长时间里收集了大量的录像和图片证据。所谓的牛仔竞技是美国西部文化的说法,根本就不是事实。任何一位体面 的 畜牧业业主都不会像牛仔竞技那样对待他们的牲口。他们如果那样做的话就会破产。西部畜牧业主为了供应市场,必须养育健康的牲口。而牛仔竞技行业却是虐待、伤害、和虐杀动物。虐待和折磨动物是牛仔竞技的手段。 在牛仔竞技中,动物的伤残和致死被认为是正常的经营代价。可以说,牛仔竞技是美国版的斗牛。所有关心动物的人都知道斗牛及其残暴的做法。我们见到过一个下午的牛仔竞技表演致伤致死的动物数量要多过我们同样在调查的某个周日全天的斗牛表演。我们希望中国人民会对残忍的美国牛仔竞技表演大声说“不”。 牛仔竞技不是什么运动项目。真正的体育运动是参与者自愿参加的,而牛仔竞技里的动物因受到折磨、为求生一心要逃脱。它们一瞅见机会,就会试图逃脱。牛仔竞技宣扬的是残暴动物的文化。我们建有一个网名为“牛仔罪犯”( cowboycriminals.com )的网站 . 你如果登陆的话,你会看到一个很长的名单记录了牛仔竞技人员从事各种犯罪行为 , 比如强暴妇女、种族歧视和仇恨社会、谋杀和虐待儿童等等作恶行径。 大家知道,美国心理病学会和联邦调查局已经表态反对虐待动物,他们认为虐待动物的人更可能残暴他人。在美国,这种关联是存在的。除我刚刚提到的网上列出的牛仔所犯的罪行外,我们调查发现的牛仔竞技人员的残暴行为,另外你们可以到“ Youtube ” 网页上去看我们记录到的这些行为,也包括一些是给我们的电话威胁、死亡威胁、以及许多充满仇恨的东西。这些行为出自虐待动物的人不奇怪。 已故著名人道斗士凯撒 - 查韦斯说过,斗牛、斗狗、斗鸡和牛仔竞技同出一辙,都是暴力的产物。我们向美国和中国主办方呼吁,应该放弃将美国牛仔竞技引进中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想法。 SHARK 在视频分享网上有 200 多个视频,揭露牛仔竞技对动物的残暴。牛仔竞技行业自己是不会公布动物致残和致死的真相的。观众会看到他们把受了伤的牛抬出竞技场,但却不会知道抬出去后的这些动物的生死如何。情况通常是很悲惨的。当然,牛仔竞技业也不会公开业者用电击动物的信息等等。除了噢克拉荷马和得克萨斯这些大的牛仔竞技州外,牛仔竞技在美国是不合法的。这些牛仔竞技合法的州,将牛仔竞技排除在人道对待动物的法律管辖之外。如果不将其排除在人道法案外,牛仔竞技在这些州也会是非法的。 大家只要看看诸如套公牛、套小牛,最残酷的两个项目,牛的脖子被套住、将其绊倒在地、拖着走、掀翻在地。这些动作,并不是偶发的,而是有意的。在美国西部牧场,此类做法是没有的。如我所说,这不是畜牧业者对待他们的牲口的做法。牛仔竞技业者常声称,这就是美国、这就是美国西部文化、这是超级受欢迎的”运动“。我想他们在中国也是这样兜售的。 事实是,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在美国牛仔竞技受欢迎的程度和排球一样。我不是说排球的坏话,这个调查说明牛仔竞技和排球一样不是美国多数人喜欢的娱乐项目。牛仔竞技的受欢迎程度也就是在排球的水平上。美国只有不到 2% 的人认为牛仔竞技是他们重要娱乐项目。 我要个特别指出一个牛仔竞技活动,那就是美国怀俄明州夏安的牛仔竞技表演。夏安牛仔竞技表演,所谓的极品牛仔竞技赛事,几乎每年都要获奖。我们在过去的几年也光顾了这个赛事。这是个及其残暴的牛仔竞技表演。在一个半周的赛期,几十头牛受伤。同样,动物受伤的情况得到掩盖,不会公布出来。夏安牛仔竞技表演包含诸如套公牛这个最为残暴的项目。另外还有一个“野马竞跑”。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虐待马匹的项目。在这里,他们还允许套小牛项目中使用绳索勒牛这个他们公开场合声称禁止的做法。因此,你只要看看这个夏安牛仔竞技表演,你就知道他们声称的所谓的极品牛仔竞技表演完完全全地表现出了他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当然,他们口中也会说我们爱我们的动物、我们给他们最好的照应。但,在牛仔竞技表演中,我们看到的是令人震惊的残暴、伤害和死亡。腿脚断裂、脊梁损伤、脖子扭断、内脏破损,伤残不断。这是爱动物?我们良心何在? 我想中国人民的尊严要求将此类对动物的残暴拒之于国门之外。牛仔竞技业会声称存在几十个相关的业内人道规范。我们了解这些规范。我们在近 20 年的调查中,记录了相当多的对这些行业规范的违反行为。我们公布了相关的调查发现也递交给了牛仔竞技产业协会。他们除了为自己找借口辩护,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甚至根本就不回应我们的调查结果。动物是不应该受电击的,牛仔竞技业者也会说它们不应该被电击。这是常识,动物不能被电击以迫使它们参与表演。用电击是很过分的。牛仔竞技业者称参与表演的动物为“动物运动员”,人类的运动员需要用电击使其参与竞赛吗?动物所以表演是因为受到肉体折磨,奔跑和跳跃是为了逃离这类折磨。 我呼吁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当然更是希望美国人民,禁止牛仔竞技的残忍、揭露牛仔竞技业的懦弱和腐败。牛仔竞技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中美两国人民有充分的理由推动积极的交往。这是美好的事情。我的好朋友大卫 - 陈就是来自中国。我对中国人民充满敬意。那种认为可以借助基于动物虐待之上的牛仔竞技拉近中美两国关系的说法,是和任何宗教和哲学的人道思想相背离的。 这是斯蒂夫 - 辛迪和美国“尊敬和关爱动物”组织,期待中国人民抵制给动物带来残暴、痛苦、和伤亡的美国牛仔竞技表演。 谢谢大家。 2010 年 7 月 4 日。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1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六家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反对“Rodeo China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
jiangjinsong 2011-7-18 11:14
六家国际动物保护组织 就“Rodeo China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项目特发声明 作者:艾若2011-7-17 六家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就“Rodeo China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项目 特发声明 牛仔竞技展演有时会给动物造成巨大的痛苦和受伤的风险,因此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反对此项活动。 牛和未经驯服的马匹在表演过程中拼命挣扎腾跃,这清晰表明它们对演出的过程尤其是它们背上的骑手感到极大的恐惧。而两者都是食草动物,在生物链中出于被捕食方,因此恐惧和痛苦会更加强烈。对于未被驯化的马匹,背上的骑手完全等同于在啃噬它背部的食肉动物。 有时,过程中使用到的器械,如迫使动物跃起的肚带、马刺等,也会让动物遭受痛苦。在制服室中,人将肚带绑在动物的腹部,就是肋骨以下,后腿和躯干的连接处,接着,室门打开,骑手勒紧肚带,于是动物一跃而出。这一整套程序会给动物带来巨大的恐惧和疼痛。 ——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 www.rspca.org.uk 牛仔竞技展演对动物造成极大的恐惧和痛苦,这些动物都是有感知力的生命。因此,这种活动不应该在一个和谐、现代的社会存在。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强烈呼吁中国政府禁止这项过时的活动,由此展现中国提高动物福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 www.ciwf.org 英国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反对让动物从事与其天性相悖,会使其遭受痛苦,或有可能影响它们福利的体育活动或者娱乐项目。WSPA反对牛仔竞技展演,因为在这些所谓的“体育”和“娱乐”项目中,动物被引诱做出攻击人的行为,从而导致其受到伤害。竞技活动中用到的马和公牛,它们的天性中并不含有攻击性,完全是被人为挑逗,才显示出狂暴的行为。这些挑衅行为包括用腹带狠命勒紧其腹部敏感区域,不加限制地使用马刺、电刺和尖利的棍子。这些对动物是很容易受伤的比如,当它们被困在牢笼(表演开始之前的牲口栏)里时,很容易因为慌不择路而受到轻微的割伤或者撞伤,而在赛事进行过程中,他们可能受到严重而频繁的致命伤。套牛项目中,高速奔跑中的牛犊被绳索套住,猛然向后摔倒在地,这可能导致颈部和肩膀部位的严重挫伤和大出血,并且给它造成极端的痛苦和极度的惊恐。所有牛仔竞技项目中所用到的动物都是能感觉到疼痛和痛苦的生灵,并且有大量证据充分显示,这些动物在表演进行时,以及在运输期间,以及从人类对待它们的方式上,承受着高度的 心理压力和精神折磨。WSPA认为,牛仔竞技秀是一种残忍的活动,它的“作用”仅仅是默许以及鼓励了人们以动物的痛苦为乐的残酷行为。 ——英国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 www.wspa-international.org 美国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HSI)反对牛仔竞技展演。此类表演活动会给动物造成肉体折磨和 精神压力,让动物遭受疼痛、伤害甚至死亡。从事此类所谓的体育活动 ,只会鼓励大众对虐待动物的不人道行为变得麻木不仁。同时,我们也反对会引起动物激烈反应的一切装置的使用,比如电刺、被削尖的棍子、马刺、腹带和其他牛仔秀道具。我们反对骑乘公牛、骑乘野马、套牛、套牛犊、“野马赛跑”、驾牛车比赛、绊倒马匹等项目。 ——美国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HSI) www.hsi.org ——美国人道对待动物协会(HSUS) www.humanesociety.org 行动亚洲动物保护团队(ACTAsia for Animals)反对一切为人类提供娱乐而对动物进行的剥削利用甚至虐待行为,包括牛仔竞技表演。 牛仔竞技表演造成被使用的动物承受极大的痛苦。他们会遭受身体上的伤害,精神上的恐惧与压抑,甚至在疼痛中死去。电击棒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痛楚;用来使动物跃起的鞭子和马刺会造成它们的恐惧和肢体伤害;动物被迫高高跳起又被猛然拉下,造成他们的骨头和尾巴断裂;圈套牛绳会造成严重的颈部磨伤,而被他们猛烈地摔在地上也会让他们的受到极大的惊吓。表演前后,动物们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在运输途中,他们没有充足的饮水、食物,只能被关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 观看甚至参与这种极其残忍的娱乐活动无法促进一国家的文化进步发展,反而会让国民愈发的麻木不仁。本次开展牛仔竞技表演的组织似乎针对青少年作为目标,而他们正是国家的未来,他们需要的是积极向上、乐观和慈善正面的信息,而不是让这些组织将残忍和暴力讯息带进中国。所有的国家都有值得人学习借鉴之处,但这种残暴、非人道的动物虐待行为,造成文化退步的表象,并且只会有利那些借由动物苦痛而受益的部分群体,应该被绝对禁止。中国如对这种早以受西方广为斥责和排斥的动物竞技表演允于接受,将造成国内外的莫大遗憾,也会有损逐日繁荣富强的中国其国际领导地位。 ——行动亚洲动物保护团队 www.actasia.org 牛仔竞技是一项残忍的活动,损害了动物福利,让观众对暴力下的动物漠不关心。这样的残暴行为使得儿童将动物简单地视作物品,为了娱乐的目的,动物是可以随意拿来使用和虐待的,然而科学已经证明马和牛都是有感知能力的动物,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有情感,具备社交能力,还能感受到疼痛并因此而痛苦。 使用电棍、马刺和侧腹绷带人为地刺激动物产生“野性”的行为会对许多动物造成剧烈的疼痛。套牛犊的活动中,小牛以35公里的时速奔跑,被绳套套住时会导致脖颈和背部受到严重伤害、骨折、内脏大出血乃至死亡。更多相关信息请见所附上的意见书。 在牛仔竞技表演行业缺乏全面的法规来避免可能导致动物受伤、受苦、承受压力和死亡的行为。由于中国没有动物保护法律,这意味着在以娱乐大众的名义下,动物在这样的竞技表演中将会受伤和死亡。 牛仔竞技表演并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恰恰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关爱动物的理念相违背。我们代表亚洲动物基金中国国内的所有员工,呼吁您重新考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对在北京举行的牛仔竞技赛事所给予的支持。 ——亚洲动物基金会 www.animalsasia.org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58. 我吃肉不正是充分利用一个已死的动物吗?
jiangjinsong 2011-7-4 12:23
蔣科學按: 沒錯,肉食的關鍵是殺害生命,折磨生命!我們今天的肉食就是在製造市場,鼓勵人們養殖動物,屠宰動物! 58. 我(吃肉)不正是充分利用一个已死的动物吗? 并不是吃肉是错误的,错误的是不必要地杀生。由于吃肉不是必需的,而且一般都要杀死那些动物,所以通常才推断肉食是错误的。 无论如何,如果你确实能在不杀死一只动物(或付钱让其他人为你而杀它),或让其受苦的前提下,得到一些肉的话——比方说,你被路上一只已死的动物绊倒——这样的话我可以说你吃它并没有道德方面的异议。 最近的考古证据显示出早期的人类更倾向于吃腐肉而不是狩猎。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作文动物救助版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6-7 17:13
高考作文动物救助版 1 、总有一种期待(川): " 动物保护法 " 在大陆出台; 2 、坚守梦想(渝):关注弱势生命; 3 、期待成长(全国): GDP 第二 , 更要精神文明同步增长; 4 、回到原点(粤):热爱动物 , 人与自然和谐; 5 、时间在流逝(徽):又有多少猫狗动物被国人吃掉! 6 、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湘): : 法律工作者你们终于为人 / 大提出了动物保护法 !~ 7 、拒绝平庸(苏):做个爱护动物的高尚人士。 8 、我生活的世界(津):愿我生活的世界中,一切生命可以和平共处。 9 、我的时间(浙):我的时间不应该用于荼毒生灵,而应该用于救助动物。 10 、拥抱(赣):让我们放下屠刀,拥抱那些受到我们伤害的可爱生灵。 11, 、与大自然的悄悄话(沪):万物有灵,让我们倾听动物哀怨的呼喊,不要再去迫害虐待它们。 12 、旧书(鄂):保护动物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 13 、世乒赛中国包揽金牌(京):中国人不应该总是包揽虐待动物的新闻榜 14 、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案(辽):不要因为神智不清而伤害生命,不要因为不了解动物而伤害动物。 15 、行走(鲁):动物救助志愿者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艰难行走,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喝彩。 16 、长大(新课标):只有认识到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不再杀害荼毒生灵,人类才算是长大了。 @三猫村 写了前六条,鄙人受此启发,续补之。感谢@三猫村 老师。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0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37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6-5 06:28
蔣科學按: 中國的情況更加嚴重。 無痛屠宰做得很差。 我不喜歡所謂人道屠宰的說法。 37. 那些动物是以人道的方式被杀的? 在英国牲畜福利参议会(FAWC)——英国内阁自己的顾问团体——1984年的报告中指出:英国屠宰场中的动物福利是被轻视的。他们批评那些屠宰场工作人员“可悲的无知”,批评他们持续地、无必要地使用令动物痛苦万分的电激棒来驱赶它们;他们也认为在杀害动物之前使用的那些弄昏动物的方法有极大的可能并不能减轻它们所感受到的痛苦。最终,他们提出了117项改进的建议,但是至今仅有其中的少数得以贯彻实施。 屠宰场的情况并不是主要的问题。这种杀戮本身就是错误的,并且无论这种杀戮是以多么慈悲、人道的方式进行的,都仍是一种错误。对于一个杀害婴儿的凶手,我们难道因为受害者是以人道的方式被害的就因此而原谅他吗?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702 次阅读|7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19. 母鸡所生的未受精的蛋若不拿来吃就白白浪费了?
热度 8 jiangjinsong 2011-5-19 07:13
蒋科学按: 關鍵的關鍵,最被大家所忽視的就是:肉食給動物造成的傷害和痛苦。 19. 母鸡所生的未受精的蛋若不拿来吃就白白浪费了? 野鸡几乎不下未受精的蛋。而饲养的母鸡只是受了人类的操纵才会下未受精蛋。关键不是在于这些鸡蛋会白白浪费,而是当我们人工地操纵母鸡来生产这些鸡蛋时,我们就对她们做了最残忍的事。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3796 次阅读|18 个评论
動物權利手冊16. 母鸡并不会介意人们拿走它的蛋?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5-16 08:08
蔣科學按: 許多人搞不清楚,素食最重要的動機是保護生命,不忍心因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給其他生靈帶來痛苦和死亡。 明白這個道理,對素食者吃仿葷菜的批評就可以停止了。 16. 母鸡并不会介意人们拿走它的蛋? 在野外,一只母鸡会用一段时间来为自己构筑一个巢,然后生下约6个鸡蛋。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只失踪了,而她又能获取充裕的食物的话,那她就会再生一个来补充。现代的鸡蛋农场主就是利用了母鸡的这种天性来为他们自己攫取利益,然而如此一来就打击了母鸡最根本的再生的本能。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484 次阅读|6 个评论
動物保護的四榮四恥(徵求意見版,歡迎參與修改)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1-5-9 22:13
動物保護的四榮四恥(徵求意見版,歡迎參與修改) 1, 以保護動物為榮,以殘害動物為恥。 2, 以素食不殺為榮,以穿著皮草為恥。 3, 以救助動物放生為榮,以逼迫動物表演為恥。 4, 以減少動物實驗為榮,以濫用動物實驗為恥。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166 次阅读|5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9. 牛奶对你有益?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5-9 07:50
蔣科學按: 爲什麽許多在涉及到動物倫理話題時,就會顯現出與平時談論其他話題很不相稱的比較強烈的偏見? 因為,肉食文化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生活,它深刻地影響了我們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如與動物的關係,如對暴力的看法,如對人類本身的理解。 在我看來,權力、壓迫這些關鍵詞是領悟這一問題的核心。 要改變這種文化所帶來的認知扭曲,不能著急,必須要持之以恆地勸說,通過對事實真相的介紹,對思考邏輯的梳理。 一旦實現了範式的轉換之後,人們就會奇怪爲什麽以前會那樣考慮問題。 普朗克定理的作用不可小視。 9. 牛奶对你有益? 全球人口中估计有90%缺乏乳糖分解酶,它是消化乳汁中的糖分(乳糖)所必需的。这种天生的匮乏对我们完全无害,除非你喝牛奶,这样的话你就会有诸如,慢性或间歇性腹泻、肿胀、胃肠胀气、腹部疼痛等症状,如果是老年妇女的话,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症。 人类对动物乳汁的不耐性是所有的食物过敏中最普遍的。其症状包括:哮喘、湿疹、皮疹、慢性鼻窦炎、扁桃腺炎、大肠溃疡、肠功能紊乱、过度亢奋、抑郁不舒、偏头痛和某些关节炎。 牛奶可导致婴儿胃肠出血从而引发贫血症,也有研究证明了喝牛奶与老年性白内障之间的关联。 在美国,乳制品占了我们饱和脂肪摄入量的一半,从而使我们罹患心脏病——美国最大的杀手——的概率大大增加。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448 次阅读|2 个评论
玖兒美美,別猶豫了,快吃素吧。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1-5-8 20:57
先寫個標題, 等有時間再慢慢寫來,哈哈哈 先嚴重地表揚一下玖兒美美, 從前兩條對我觀點的複述可以看出 玖兒真的是讀過鄙人多篇博文 而且難得的是複述相當準確扼要 這在科學網上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厲害 科學網的女博主都是高手 信然 但是玖兒美美畢竟沒有聽過蔣老師系統地講動物倫理學 所以後邊的一系列推理及其反駁就有點問題了 請聽我慢慢道來 玖兒美美說: 那么,在保护老虎,狮子大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蟑螂,老鼠,蜈蚣,血吸虫,蚊子。 并且杜绝市场上一切杀虫剂和老鼠药。 可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有道德的人类直接为这些生物让位。 這裡的理解錯了。 打個比方吧。 我們說要保障人權,是指人類的權利應該得到尊重,人的生命神聖,不應該剝奪人的生命這一原則。並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都絕對不可以殺死一個人。比如,在塔利班恐怖分子在攻擊世貿大廈,準備殺死數千無辜平民的時候,如果有人能擊毀飛機,擊斃恐怖分子,制止恐怖行動,在我看來並不算侵犯了人權,不算違反了不可以殺人這一原則。 我們說要保護動物,尊重動物權利,但是絕不意味著人就沒有動物權利。在動物與人類的權利發生衝突的時候,並不是只有犧牲人的權利一種選擇。比如,當一個老虎衝進幼兒園教室,準備吞噬多名幼兒的時候,果斷擊斃老虎,挽救幼兒生命,並不算是不尊重動物權利。 但是,反過來,因為貪饞,而殺死動物;或者因為女士了沙圖什,而剝奪藏羚羊的生命,這就侵犯了動物權利了。 所以在人類與動物發生衝突的時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看究竟是不是人類的基本生存權利受到侵害,還是爲了人類的不必要的、奢侈的慾望而侵犯了動物的基本生存權利,以決定如何行動。 用来用于科学研究尤其是疾病研究的小白鼠应该都该放生,后果是人类疑难杂症永远得不到解决,人类都快灭绝了,我们那时还会跟动物讲道德吗? 動物實驗的確有許多問題。研究表明,相當多的動物實驗是沒有必要的。目前在動物實驗方面的3R(Reduction,Replacement,Refinement)原則,正在被普遍接受。像原來隨便濫用動物實驗的做法正在被科學界所唾棄。 人類如果逐步減少乃至放棄動物實驗,沒準可以刺激研究者開發出新的更好的研究思路,對醫學未必就是壞處。 另外擔心人類滅絕也是杞人憂天。 就算不用動物實驗,人類也不會滅絕。至少沒有現代醫學之前,人類也沒有滅絕。 3、如果蒋老师动物保护主义更彻底一点的话: 他应该不仅仅给予动物生存的权利,还应该给予他们自由的权利。 无自由,毋宁死。动物精神上死了,跟肉体的死,直接被宰杀吃了,没什么区别。 所以我们应该将所有动物园的动物放生,让其回归大自然;带着每个饲养场的猪啊,鸡啊,牛啊,一起大逃亡。 玖兒美美考慮得比較全面和深刻。徹底的動物保護的確反對隨便囚禁動物,尤其是反對違反動物天性,讓動物離開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目前的動物園問題很大,動物保護運動正在全球範圍內,逐步從最糟糕的動物園著手,努力不斷改善動物的處境。國外許多馬戲團都不用動物來表演了。 至於經濟動物,隨著素食人口逐步增長,慢慢飼養量將會減少,最後少數經濟動物,人類不應該置之不理。因為經濟動物是人類馴化的,它們已經很大程度上喪失了自己在野外生存的能力,人類應該負責到底,不應該始亂終棄。 他也更应该保护雌性动物选择性爱对象的自由。被迫的简直生不如死,你懂的! 所以我们看到现实中小母狗被公狗欺负的时候,就应该拿棒子去追打公狗;当虎群有了新的男主人,原来的女主人被欺负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去为母老虎伸张正义。 玖兒美美的確很有想像力。 我們說的動物保護主要是強調人類不要去迫害動物,並不是要去幹涉動物之間的衝突。所以,似乎不必像美國佬那樣當國際警察,哈哈哈。 從玖兒美美的博文可以看出,玖兒是個性格爽朗,冰雪聰明的美人。我吐血推薦您美人家別再猶豫了,快吃素吧。 吃素的好處多多。 素食容易消化吸收,沒有刺激性,素食美美一般皮膚都特別好,不會長痘痘。 大量的研究表明,素食有利減肥,素食美美更容易有一副好身材。 素食美美一般都會心情平和,情緒穩定,溫柔開朗,心態陽光,人緣極佳。 素食美美一般都睡得好,天天睡足了美容覺,容顏靚麗。 …… 此處省略50,000余字 玖兒如果吃素了,一定會迷死科學網博主不償命的,哈哈哈。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53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给善行排次序很荒唐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1-5-7 23:30
给善行排次序很荒唐 新京報 2011年05月07日 星期六B07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5/07/content_228370.htm?div=-1 原 稿:动物保护: 善举能否少受误解与抹黑?  【自说自话】  蒋劲松  清华大学副教授  动物保护人士解救数百条犬只的新闻,最近引起广泛关注。动物保护志愿者在付出了赎金后,终于解救了这些即将被屠宰的犬只。虽然接下来的长期救助非常艰难,但这些犬只至少暂时免遭杀害,志愿者们算是获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众多报道和讨论中,除了对动物保护立法的继续呼吁,对中国动物保护艰难处境的叹息,对动保志愿者爱心的赞叹,也有批评的声音。这本是多元社会的常态。不同观点的交流,如果理性地对待会增进彼此的理解。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批评的声音大多建立在误解和偏见的基础上。  例如,许多人至今仍然误以为,运狗的车辆证照齐全,属于合法运行的车辆,志愿者不该拦截。事实上,这些被运输的犬只有检疫证而无检疫标志;没有狂犬免疫及免疫标志,等同无效检疫。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犬五联”疫苗的说明书上都明确说明:只能用于非食用健康犬只注射。不管是否真实防疫,这车狗只要是用于屠宰食用,就是违规。  不仅如此,经过专业兽医的检查发现,这些被解救的狗,除了狗瘟和细小等传染病,内脏疾病几乎都有。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志愿者的努力,结果不仅是这些犬只会惨遭杀害,也会给目前已经非常严重的食品安全埋下定时炸弹。  最离谱的批评是说,救狗耗用了那么多的资金,为什么不把这些资金用于救助穷人,这不是人不如狗吗?这种批评往往会激发仇富心理。这是错误地将本无冲突的善行对立。事实上,以我对动物保护人士的了解,大多数动物保护志愿者是充满爱心的慈善人士,大多投身于救助弱势群体,对失学儿童、残障人等的救助远超社会平均水平。因为,这两种善行不仅没冲突,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命的尊重。  著名哲学家陈嘉映在《救黑熊重要吗?》一文中指出,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各种善行排出优先的次序,要求别人只有把前面的善事都做完,才能做后边的善事。那会很荒唐。  这次救狗事件引发的争论,对中国在艰难中前行的动物保护事业而言是好事。毕竟,动物保护再次成为公共话题,会促使公众对动物保护有更多了解,也认识到动物保护立法的迫切性。只有这样,误解与抹黑动物保护善举的事,才会越来越少。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309 次阅读|3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6. 全素食者和素食者往往是不健康的?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1-5-6 17:20
蔣科學按: 常常有人指責倡導動物倫理的人自相矛盾,一方面把倫理關懷的對象擴張到動物身上,一方面又說不能以自然界動物互相殘殺來為人殺害動物辯護,你們究竟是認為人和動物一樣還是不一樣? 這種指責很流行。但卻是一種頭腦不清楚的表現。 前者是者動物可以成為道德關懷的對象,後者是說只有人才能成為道德的主體,才能承擔道德責任。 批評者混淆了道德關懷對象和承擔道德義務的主體。 6. 全素食者(vegan)和素食者(vegetarian)往往是不健康的? 参见4。 4. 肉类对你有益? 英国医药协会已经发表声明“素食者罹患肥胖症、冠状动脉和心脏疾病、高血压、大肠功能紊乱,和胆结石的发病率要比非素食者低” 。 其他的一些研究已发现的素食者低发病率的疾病还有:骨质疏松症、肾结石、糖尿病、痛风、关节炎、阑尾炎、心绞痛、痔疮、静脉曲张,和憩室病。 全素食者在某些方面得到的利益比一般素食者更多。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473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动物权利手册3. 人类需要一点肉食?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5-3 21:41
蔣科學按: 自從貼了這個系列之後,得到的回應很多,有些回應很出乎意料之外,居然有道德虛無主義者的批評。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真不少啊。 3. 人类需要一点肉食? 尽管肉类与家畜委员会仍在拼命地散发这一类的传单和招贴,但是这种观点早已经过时了。无数的医学研究业已发现全素食者(vegan)和素食者(vegetarian)不光是身体健壮,而且通常都比吃肉的人更健康。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16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动物权利手册:2. 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是吃肉的?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5-3 08:26
蔣科學按:倫理學的論證策略與自然科學不盡相同。“事實”不能推出“應該”,歷史不能為錯誤行為提供辯護。 2. 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是吃肉的? 吃肉的确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习惯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从古至今仍旧是以素食为主的。参见1),但是奴隶制度、凶杀,和战争也是一样:都是一种既非道德保障又无道德理由的历史遗物。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1445 次阅读|6 个评论
郭鵬:哲学不是用来蒙人的----再驳赵南元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5-2 16:28
蔣科學按:郭鵬博主的論證是值得關係此事的朋友們閱讀的。中國的情況很詭異,不懂哲學的人非要裝模作樣地也來玩哲學,又缺乏必要的能力,只好胡攪蠻纏地詭辯。而一大幫缺乏判斷力的看客往往會支持詭辯的外行,難怪騙子會被當作英雄被科學家們致敬了,哈哈哈。 哲学不是用来蒙人的----再驳赵南元 (2011-05-02 10:11:06) 转载 var $tag='4.15救狗,疼痛,感知能力,赵南元,可能性,纳粹,动物心理,动物行为,杂谈'; var $tag_code='25f098aa075241554f606de27911668d'; var $r_quote_bligid='628abc350100ralv'; var $worldcup='0'; var $worldcupball='0'; 标签: 4.15救狗 疼痛 感知能力 赵南元 可能性 纳粹 动物心理 动物行为 杂谈 分类: 实事经纬 看了《一虎一席谈》关于“4.15救狗”事件的辩论(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LJXHAgjq-s/ ),不仅使我有机会见了赵南元教授的面孔,也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国内高校文理不通渠的祸害之深:如果一位清华大学的资深教授都能这样大胆而自信地对自己所不甚理解的哲学“活学活用”,完全忘记了哲学本身是一种思想探索(它会追问常识是否正确可靠,但它却不能取代事实),那么,我的确有理由再写一点反驳。不只是为这些不会误解哲学的狗们,也是为了那些很可能因为误解哲学因而糟蹋了哲学的人们。 赵氏论证法一:“我们都是木头人” 你能不能知道狗或别人在痛?-----认知的可能性所涉及的两个不同的问题 我不能经历一只狗所经受的那个具体的疼痛或痛苦(我也同样不能经历任何一个他人所经受的具体的疼痛或痛苦),但这并不等于我无法判断这个狗或者这个人在经受疼痛和痛苦,就更不能直接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个狗或者这个人没有对于疼痛或者痛苦的感知能力。前者是讲具体的个体感受只能为那个感知者所经历,后者是讲我们是否有途径去判断某个有感知能力的个体在拥有某种感觉。即使前者是不可能的,而后者是可能的,因为后者是一个基于生理结构和行为模式的推理:它也是生物学(特别是动物行为和心理的研究)研究的基础,即生理结构的相似性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相似性。而证明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生理结构,却有完全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是困难的;要证明两个同样的有机体,一个是有机的,而一个是无机,这种证明要么不存在,要么只能是赋予“有机”与“无机”完全同样的意义,那样也就没有什么实质的不同了。 所以,赵氏论证法一无效。 赵氏论证法二:“我吃的是机器肉” 狗与人可不可能是机器?-----关于哲学当中所谈的两种可能性 哲学当中所谈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现实的可能性(REAL POSSIBILITY),即在实践当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另一种叫“反事实可能性”(COUNTERFACTUAL POSSIBILITY)。赵教授常讲的那种可能性:“人怎么能知道狗是不是有感觉,这个狗完全有可能是个机器”是反事实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已经知道这个狗不是机器(一切常识性手段都可以),那么这只狗是机器的可能性就是“反事实可能性”,即与事实相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是哲学家们发明出来的进行思想实验的一种小把戏: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都玩得很好,后来克里普克将他发展到极致,称为“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S)。这些假设完全与事实无关,是假定一种与事实相反的可能性,来探讨与必然性相关的问题。 如果我们所讨论的是事实的问题,那么这种反事实的假设是没有任何立足之地的。而对于这种“论证”,一个简单的反驳办法就是“言行不一”(PRACTICAL INCONSISTENCE)反驳法:如果赵教授只吃真的猪肉而不吃机器猪肉,那么就是说明他是分得清什么是猪什么是机器猪的。同样,他也分得清什么是真的狗和机器狗,否则,他就用不着为我们营救了一车机器而出来论战了。 所以,赵氏论证法二无效。 赵氏论证法三:“纳粹乌龙球” 实在搞不清楚赵南元教授为什么对于纳粹集中营使用毒气杀犹太人的例子那么情有独钟。其实,“纳粹毒气杀人”的例子(无痛杀死也是杀戮)应该是“动物解放主义者”(主张彻底将动物从人类的奴役和压迫当中解放出来的人)用来反对“动物福利主义者”(他们主张要考虑人类的对于动物利用的历史,但是其底线是人类要尽最大可能不要让动物因此而承受痛苦)。但是,这二者都是动物保护主义者,只是程度不同,他们二者都与反对动物保护的人不沾边。 他这样挖自己墙角却不自知,赵南元教授犯的不是论证的逻辑错误,而是思路的根本错误。或者,我搞错了,其实,赵教授是一个“隐身的”动物解放主义者呢。要不,为什么替我们说话?即便是“动物福利主义者”被骂“伪善”,那有资格骂他们的也只能是更激进的废除主义者,而不是绝对不用伪装的、对动物根本就不讲什么善待的反动物保护的人。 所以,赵氏论证法三如果真的被看做是一个反驳,他恰恰是在自我讨伐:五十步是比一百步差一半,但是您自己可是一步也没走啊。 嗯,还有什么呢?让我再想想......对了,想起来了。赵南元教授在节目最后那句义正词严的警告(如果记得没错,应该是):“我警告你们不要在违法的路上越走越远!”这完全是一个正当的警告,可惜的是警告的对象不够完全:由于警察的误判,连“收狗”(随便收购来源不明的狗)的人(如那个司机)都认为自己做的事是合法的,而且说会继续做。这不仅会继续危害狗,也会继续危害人,包括吃狗的人和这些贩狗的人。而且,即便是所有吃狗肉的人因为害怕这些得瘟病的狗,不吃狗肉了,这些狗也会被杀了来做成“羊肉串”或“速决精猪肉”,因为比起合法养殖的猪、羊、牛来,偷来的狗真是太廉价了,而且完全可以随行就市。中国的法律要求贩卖肉用动物的人提供动物的合法来源和检疫标识和证明,而不是要求怀疑这些动物来源有问题的人提供这些动物被盗的证据。到头来,反对救狗的人,由于不关心这些狗的真正来源问题,极有可能是为社会犯罪莫名张目。赵南元教授的话讲得没有错,但是首先应该对警察说,然后是对狗贩子们讲,最后才是这些情急的救狗人士----何况他们的行为并没有构成违法。 ----------------------------------------- 这是一位博友就此写的反驳,呼唤大家尊重和回归常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775e1f0100qz3a.html ) 下面是久以前本人对于越南元教授的第一次正式反驳,原文见冯永锋的博客,那时的我,如朋友们所说,真是太客气了: http://www.wowa.cn/Reporter/Article/84208.html (上) http://www.wowa.cn/Reporter/Article/84354.html (下) 还有老蒋科学同志翻出来的没有被几个中国人读过的推介动保图书的旧箱底,太值得一读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810do=blogid=439523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12 次阅读|1 个评论
保护动物究竟是出于道义还是出于利益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1-5-2 13:00
从议会之争到“华山论剑” 动物保护岂能一“意”孤行 2010年05月29日 15:45人民网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作为全国首个专门讨论动物保护相关领域问题的大学生辩论赛,5月28日在西北政法大学举办的以“保护动物是出于道义还是利益”为辩题的决赛,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比赛现场座无虚席。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宋觉研究员、陕西省畜牧兽医局杨黎旭局长、动物守护神机构代表李桦女士、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强力教授及各主办单位代表出席现场观看了整场比赛。最终,西安财经学院赢得了决赛的胜利,捧走首届“联盟杯”。 比赛伊始,关于动物保护主题的一幕小话剧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让人们切身体会到了“联盟杯”的宗旨--提倡动物保护理念,携手共建和谐生活。而这也是支撑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1821到2010 1821年,理查德马丁向爱尔兰国会议员提出了关于马匹待遇的法案,这条法案所导致的,可以称得上为现代立法实践中第一次的辩论,在议员们一片哄笑声中不了了之,但是当第二年两名在伦敦史密斯菲尔德市场虐待马匹的英国人被起诉时,马丁的条例草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终于在1822年“马丁法”正式通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保护动物的重要法例。 288年后,全国8支大学生代表队齐聚西安,就动物保护立法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精彩辩论,年轻人的活力感染了古城。据本次活动承办方之一--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教育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我国的动物保护事业正在借由教育的力量在社会中普及开来。 本次辩论赛是全国首届“联盟杯”大学生动物保护辩论赛的决赛,“联盟杯”是在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在现阶段动物保护立法必要性的背景下,为各高校间的交流竞赛与联系沟通提供的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主办方希望各高校的同学及社团可以借此大赛,与其他院校互动交流、开展项目合作,广泛宣传和普及动物保护的知识,共同进行一次“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活动,深化大学生“善待动物、尊重生命、禁止虐待动物”的道德理念,推动我国动物保护相关立法。 在近一个月的赛程中,来自西安、山东、河北等八所高校的代表队已围绕有关动物保护的“城市动物园市场化利弊”、“现阶段动物福利的可行性”、“宠物所有人对遗弃动物的责任”等辩题进行了预赛选拔、预赛、半决赛三个阶段的多场比赛。而在大赛期间,作为全国首家保护动物的高校学生社团--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教育联盟,在西安以至全国高校,积极招募会员,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如分发宣传手册及宣传海报,开展“让法律温暖动物”的签名活动等,在各赛区院校中取得了一定的关注与影响力。 在当今世界,虽然我国的动物保护相关立法处于较为落后的情势,但是丰富的国外经验教训、我国学者的科研精神和青年学生的活力都是我们所具有的财富。历史并不说谎,细数这一座座里程碑,我们有理由对前景拭目以待。 从道义到利益 本次决赛的辩题颇为引人注目,动物保护究竟应是出于道义还是利益,这是在人性、伦理以及立法研究中都无法绕过的一点。 反方提出“符合公共利益是动物保护的极高要求”,有理有据。正方所希望的“保护动物应遵循人性最深层的道义”也发人深省。 诚然,经过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洗礼,“马丁法”的创立是出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而对于中国传统中“君子远庖厨”我们也都并不陌生,直到现在我们也在很多时候凭借一个人对待动物的方式来品评其人其性情。但是在全球经济化、一体化的发展之中,对动物的虐杀成为新的贸易壁垒,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升,道德关怀再也无法胜任成为单一的指导准则。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周录评委借用马克思的观点传达了比赛的意义。他在点评中强调,利益是道德的基础,离开道德的利益并不是真正的利益。辩论的双方虽持有两极向的观点,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出更为理性的分析和决断。比赛结束后多元化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新的发展及宽广的可能性,综合考虑道德与利益起作用的范围与方式,从中发现通往未来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承办单位之一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的孙江教授表示:“兼具博爱感性的心灵与理性缜密的思考绝非易事,但幸好我们身处一个社会之中,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和合作形成强大的力量来推动这一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在气氛紧张的辩论过后,陕西长安画派著名画家、“中国和谐画家”张长索润笔挥毫,为大家现场作画,一时间,全场观众沉浸在张长索先生为大家创造的水墨意蕴之中。少许,张先生将画作赠送给主办方西北政法大学。同时给各优秀组织高校赠送自己的题字:顺天应人。 决赛结束后的颁奖典礼上,颁奖嘉宾为获得冠、亚军的西安财经学院代表队、西北政法代表队颁发了奖杯与奖金,同时活动也评选出了“优秀团队”、“优秀组织”、“优秀辩手”等奖项。另外,还有两项特殊奖项:动物守护神机构获得“特殊贡献奖”,进行现场绘画表演的“长安派”著名画家张长索先生被授予“爱心公益奖”。 从祭坛走向生活 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始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被掠食者到神坛上的牺牲,从餐桌到人们的家庭,动物的演员身份也在逐渐变化。 如今,随着科学系统的不断完善,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观为人们所接受。动物不仅作为地球生态平衡中不可割裂的部分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且他们正在真正的融入人们的生活。这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正确的自然观。 陕西省省委党校法律部副主任何力教授在点评时将目前动物保护的点点努力喻为浪花,坚信终有一天这条长河定会波涛汹涌,保护动物的真挚愿望终会实现。 当然,保护动物,也是保护我们自己。毕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的未来不可分割。 蔣科學按:雖然動物保護的意識在國人中間還很落後,但是,我們也要樂觀地看到,在普通公眾、青年學生中保護動物的理念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傳播,反而是許多學者不夠敏感,頭腦比較封閉,固守著落後野蠻的觀念。從動物保護在本網科學家和許多藝術家那裡接受到的反應看,中國科學家的確需要更加開放的心靈。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86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舊文重貼:动物权利的“华山论剑”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5-2 12:38
蔣科學按:國內現在關於動物保護的問題,慢慢也開始有些辯論了,這是好事,畢竟反對者也必須要重視動物保護的聲音了。但是,由於國人缺乏最起碼的知識,辯論的水準極差。甚至“世界一流大學”的教授還會主張動物沒有感覺,令人搖頭。看看西方發達國家的相關辯論,我們就知道差距了。 动物权利的“华山论剑” ——读《动物权利论争》 ■辛普里   动物权利的观念,在中国固然经常受到嘲笑和怀疑,即使在其发源地的西方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美国著名伦理学家汤姆·雷根(有人翻译为睿根)和卡尔·科亨合著的《动物权利论争》一书,正是我们深入了解动物权利争论的最好途径之一。   任教于北卡来罗纳州立大学的雷根教授是当代动物权利论者公认的精神领 袖,是动物权利哲学论证的最重要提供者。而科亨教授供职于美国密西根大学,是著名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教授,按雷根教授的说法是对动物权利论最有影响和最著名的批评者。所以这两位哲学家的理性讨论,堪称动物权利哲学论争的“华山论剑”。    两位伦理学家都相信,有关动物权利的争论必须通过理性的讨论,以事实为根据,经由缜密的逻辑推理才能澄清彼此的分歧,消除相互误解,暴露出对方论证中的缺陷,最终让对方心服口服地承认自己论点的合理性。 同时,这一争论又不仅是理论性的,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我们是否承认动物的权利,将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到我们是否可以将动物作为食物、是否可以穿着皮草,乃至是否可以允许动物实验。   科亨认为,我们对于动物负有义务,但是这并不等于动物拥有权利,权利的概念在本质上只属于人,植根于人的道德世界,而且只有在人的世界中才能发挥其效力,才有适用性。但是另一方面,为什么和其他动物不同,人却拥有权利,对此科亨承认他并不能明确地提供论证,只是简略地提供了4种论证思路,说要交给读者自己去判断哪一种最为可信,并且说所有重要的哲学家都不支持动物权利。但实际上从他全书的各种论证看,他真正的理由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口咬定人与其他各种动物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已,尽管他拿不出为这种鸿沟辩护的任何普遍的、形式化的理由。   他一再强调动物缺乏道德能力,无法过道德生活,不是道德代理人(agent),可是自始至终都没有说清楚,这和动物权利有何相干。事实上,婴幼儿也一样无法过道德生活,我们也不能向他们要求道德义务,但是他们的权利却仍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说句老实话,读完全书我对科亨教授非常失望,我难以想像这样一位著名的伦理学家居然这样“忽悠”人:在最关键问题上拿不出过硬的哲学论证,仅仅偷偷引入需要辩护的立场作为前提。而且,他一方面承认在权利问题上不能以后果来论证,自己却用大量篇幅大谈在物种歧视的立场上理解的所谓后果,并以此来论证动物权利之荒谬。在关于动物没有权利的问题上,他甚至要用反对动物权利者人多势众、名声显赫作为论证,并且时常用“偏激”、“愚蠢”、“神经错乱”的修辞说法丑化动物权利观点,有失哲学家的辩论风度。   相比之下,我认为雷根教授的论证就显得翔实、缜密得多。他详细比较了在动物权利问题上的各种思路,冷静地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自己的论证。他从大家普遍接受的人类拥有权利入手,指出人类之所以拥有权利,是因为人类具有意识,是精神世界的生活主体,是一个能够体验福利的独立主体,其生活质量独立于他人的评价。而许多种动物和人一样,也符合生活主体的概念规定,因此与人一样也都具有权利。尽管权利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的生存权、不受折磨虐待的权利是一样的。   生活主体这个概念是雷根教授在伦理学上的重要贡献,它不仅为动物权利提供了辩护,而且也使得人类权利具有了更加扎实的学理基础。由此可见, 动物权利运动作为一种为弱势者伸张正义的运动,从来都是与人的解放并行不悖的,是人的解放的深化和发展。   当然,在某些细节上,雷根教授的论辩同样也存在某些不够严谨之处。 这场动物权利的“华山论剑”,在我个人看来,并不是势不两立者之间的终极PK,而是人类道德探索和提升过程中的有益切磋。在这些涉及到基本价值观问题的争论上,论辩双方所持有的基本概念其实是具有不可通约性的。所以,仅仅依靠理性的论辩,是无法解决这样的深刻分歧的。相比之下,道德直觉演变的作用更加显著。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表明,从长远看来,人类道德关怀的范围是在不断扩展的。   值得注意的是, 两人争论的焦点是权利概念能否合理地应用于动物,而绝非是否应该保护动物。他们都认为人类对于动物负有直接的义务,而不是仅仅因为对他人具有义务才间接地对动物具有义务。即使反对动物权利的科亨,在书中也多次明确指出:从动物不拥有权利的事实,并不能推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动物的结论。人类对动物具有义务,“给动物提供基本的福利照顾,这在今天已经是一个人人共享的道德关怀”。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译者杨通进博士长期以来致力于环境伦理学和动物伦理学研究,学养深厚,著述宏富,所以本书的翻译质量应该是值得信赖的。对动物权利问题感兴趣的人士,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相信都能够从本书中获益良多。    (《动物权利论争》,(美)汤姆·雷根、(美)卡尔·科亨著,杨通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38.00元)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傻與狗:究竟該先救哪個?——與劉暢兄的對話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5-1 10:30
蔣科學按:在博文 二傻与狗:究竟該先救哪個 後,我又與幾位博友展開了激烈而友好的爭論,其中與劉暢兄的爭論最有啓發性。劉暢兄對道家下過功夫,對道家精神頗有一些理解,是個低調而有內涵的博友,令人尊敬。以下討論,歡迎大家參與交流。 satangell 2011-4-30 17:17 在人類與其他非人動物(這樣嚴格地說很有必要,提醒我們:人類也是動物)的基本生存需要發生衝突的時候,比如救生艇上只能救一個生命的情況下,我覺得把逃生的機會給二傻而不給狗狗是合理的。 =========== 问题是,如果二傻需要吃掉这只狗维持他的生存需要呢?而且,这个时候,手头也没什么可以让狗无痛苦的死去的工具的情况下,二傻(或者说任何一个人)的选择都是只有一个了。 P.S. 不过,这种情况下,二傻能不能打过狗,难说的很,哈哈 其实,这个例子举的不是很恰当,因为这是一个小我的、非此即彼的例子。如果是在一个共生的环境里,人类只有在维持生态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而这个生态良好的概念,就必然包括了物种的多样性,比如对于藏羚羊这种珍稀动物,就应该保护它们良好生存、不被虐杀的权益,但这种权益,说到底还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换句话说,如果藏羚羊可以人工大量饲养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做到现在这样严厉的保护要求吗? 即便是现在的动物保护主义,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已经解决的情况下。当然,极端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没有,甚至有一种观念认为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一种不健康的力量,必须被清除( 纳什:《大自然的权利》,杨通进译,青岛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86 - 192 页。)。 博主回复 (2011-4-30 17:27) : 任何理論都有其一定的適用範圍,任何例子都只能說明某一方面的道理。 你說的藏羚羊的案例。你是從資源的角度,從生態的角度來看待的。 如果從動物本身會痛苦,和我們人一樣恐懼死亡的角度看,結論就不一樣了。 比如說,我們說不能隨便殺二傻,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清華物理系畢業的,不僅僅是說這廝很聰明,有點歪才,要珍惜了,所以不能殺。即使他真的變傻了,只會胡說八道,我覺得也不能殺。 從動物權利的角度看,藏羚羊的情況也是一樣。 博主回复 (2011-4-30 17:23) : 當然,完全可以設想出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二傻吃了那條狗是可以辯護的。 我這裡強調的是:不能簡單地說:人的需要一定高於動物的需要。 在二傻與狗狗之間,究竟應該先滿足誰的需要,要看情況,看究竟都是些什麽需要。 satangell 2011-4-30 18:18 “ 如果從動物本身會痛苦,和我們人一樣恐懼死亡的角度看,結論就不一樣了 ” ============ 同情(同样的情感体验),应该是建立在同一种类的基础之上。如果说因为动物对死亡的痛苦(我不否认这是必然存在的)就否认人有从动物那里获取必需的生存资料的权利,可能很难获得普遍的支持。如果植物也有对死亡的恐惧呢?是不是也要声明植物的权利?那素食都行不通了。当然,这是一种庸俗的万物有灵论,但却也是一个问题。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动物和人类在基本的生存需要方面是平权的,那么狼有吃羊的权利,为什么人类不能有吃羊的权利?(对于在草原上,没有农耕条件只能放牧为生的牧民来说。) 我理解的老蒋的意思,是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不应该为了一些不必要的需要来剥夺动物的生命权(比如动物毛皮)。不过,这个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要求,也只能是一种道德要求。 博主回复 (2011-4-30 18:24) : 不好意思,植物沒有神經系統,沒有痛苦一說。 從功利主義的倫理學的角度講,道德關懷對象以客體可以感受痛苦為標誌。 至於狼吃羊,為何人不可吃狼的問題,這是對動物倫理常見的質疑之一。 人才有道德自覺,才有所謂是否符合倫理一說。 道德觀念一旦普遍接受之後,就可以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來約束了。 如,古代奴隸制時代,暴躁的奴隸主為一點小事暴跳如雷殺死奴隸,只會被認為沒品位。但是一旦人權的觀念被普遍接受了之後,今天就有法律來約束這樣的行為了。 satangell 2011-4-30 18:51 嗯,奴隶的这个例子是动物伦理最常见的辩护意见。但难以否认的是。奴隶无论如何都还是人,这是同一种类的权利范围扩大。同一种类中的权利范围扩大并不必然带来不同种类之间的权利扩大。如果按照这种观点,连人权都没有彻底实现的情况下,去谈动物权利岂不是太早了么?所以二傻会说养猪去支援非洲朋友的例子。 “ 道德關懷對象以客體可以感受痛苦為標誌。 ”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但不代表植物不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而有了产生反应的基础,我们又如何去证明植物是不能感受痛苦的呢?或者,这种痛苦还只是人类的判断标准。那么,我们又如何去确认动物对痛苦的判断标准就是人类的判断标准呢? 一个人,你让它选择是在自然中担惊受怕,最后被狼咬死,被蛇活吞 …… 还是舒舒服服的有吃有喝,然后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刻被一枪崩了?我想,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前者的。人是这样,如果猪能像人一样思考,也会一样的吧。 P.S. 还是关注点不同吧,我自己也在开始尝试素食的生活方式,但这只能是个人的道德选择。从实践上来说,动物伦理很难成为一种强制性社会规则。而且,我个人的理解,动物保护主义者提倡的动物伦理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 博主回复 (2011-4-30 22:40) : 人權都沒有徹底實現,就不可以將人權擴展到動物權利?這個可不一定。 儘管白人內部的倫理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權利還是擴展到了有色人種了;儘管男人內部的事情並沒有完全搞定,但是男女平權的思想還是被接受了 …… 痛苦的事情,是功利主義倫理學判斷倫理關懷對象的標準,並不是特地為動物打造出來的。邊沁早就提出這個概念了。 至於具體的痛苦標準,要知道人與人之間也並非完全一樣。所以,這種問題僅僅是技術性的,而非本質性的。 現在動物福利學,對於動物在何種情況下比較痛苦,有專門的研究。 既然每個人的具體選擇不同,並沒有因此而否定人類倫理學,那麼您說的問題又怎麼會影響動物倫理學呢? 動物倫理一定是要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這是必然趨勢。 現在在西方許多國家動物保護已經立法,這就是說不僅僅個人的道德選擇,而已經成為強制性的社會規則。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18 次阅读|2 个评论
舊文重貼:动物权利何以成立?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5-1 09:37
蔣科學按:其實,許多問題,我早就在博文中貼過了,但是,很多人讀貼不仔細,沒有好好看。這也沒有什麽問題,但是,喜歡對不瞭解的事情評論在我看來不是一個好習慣。要真對動物權利進行批評,建議可以找我文中介紹的兩本書讀一讀。 回首页 载2005年10月12日《中华读书报》 动物权利何以成立? 辛普里   在年初关于“敬畏自然”的讨论中,我在回应著名学者葛剑雄对于非人类自然权利的质疑时,曾经建议他和其他类似的困惑者去阅读何怀宏先生主编的《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参见辛普里:《需要什么样的常识》,科技日报2005年2月20日),我不知道葛先生在百忙之中是否有机会阅读那本书,但严格地说,它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毕竟还只是第二手的介绍。   现在我可以很高兴地向大家推荐一本介绍动物权利的第一手入门书——著名哲学家汤姆·睿根先生所著的《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身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荣誉哲学教授的汤姆·睿根,学术精湛,著作宏富,长期以来是动物权利运动的公认的知识分子领袖。本书是他所撰写的动物权利哲学系列著作中最为简明易懂的一本。   这本著作在2003年出版时,好评如潮。有人称赞道:“在这样一个对其他物种的剥削已经机械化和制度化的世界里,动物们需要代言人。他就是汤姆·睿根。读了这本书,你会重新思考关于吃肉、看马戏、穿皮草或者动物试验等问题。”著名科学家珍妮·古道尔赞赏本书的逻辑力量:“有些书注定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汤姆·睿根就写了这样一本书。《打开牢笼》因为其逻辑性、理性和明快的风格而成为极具说服力的著作。”因此,她号召大家,“请购买此书,阅读它,并介绍给您的朋友。每个人的书架上都应该有这本书。”而著名环保人士杰里米·里夫金则着力强调本书的批判精神,因为书中揭穿了普遍流行的谎言。他指出:“全世界的主要动物使用产业以及政府都声称他们‘人道’地对待动物。《打开牢笼》拆穿了谎言。富有同情心的人在读到如此令人心惊的虐待行为时必将感到愤怒。”   汤姆·睿根在本书中揭露了广泛流传的对动物权利运动的诽谤,那实际上是动物使用产业有计划制造的阴谋;揭露了掩盖在谎称的“人道对待”背后的触目惊心的真相,那就是普遍存在的对动物的制度化的迫害和剥削。而本书最为重要的是对于各种反对动物权利的流行偏见的哲学反驳,其逻辑的高度严谨性,足以使大多数读者改变其传统的偏见,接受本来被认为是荒谬之极的动物权利的主张。   睿根认为,在保护动物权利的人们当中,有些人像达·芬奇那样从小就具足了对于动物发自天性的淳朴的爱;有些人像扫罗突然转变为保罗那样,因为某一特殊机缘而突然生起了对于动物的感情;而更多的人则需要详细的、严格的哲学论证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偏见。这本书正是为他们而写的。而睿根本人也正是在为反战活动辩护时,在读了甘地对于动物权利的论证之后,才并不情愿地在动物权利的不可抗拒的逻辑面前,一步一步改变了其原有的偏见。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读者中也一定会有人像当年的睿根一样,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去接受那被偏见所掩盖的真理。   动物权利最早的哲学根据是由著名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提供的,他指出,关于动物权利,“问题不在于‘他们能说话吗?’或者,‘他们能推理吗?’而在于‘他们能感受痛苦吗?’”睿根继承了边沁这一思路,并进一步推进,提出了生命主体的概念,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是生命主体?”   睿根从文明社会共同接受的人权开始出发,追问我们赋予人权的理由是什么?结果发现通常人们会给出的各种答案,如人具有人性,人具有人格,人有自我意识,人生活于道德社会,人有灵魂,上帝赋予了人类以权利等说法,都无法给人权以支持。只有从所有人都是生命主体这一概念出发,才能为人权提供坚实的基础。   睿根进一步指出,一旦接受了这一点,我们就发现,动物同样也是生命主体,也同样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因此,只接受人权而否认动物权利,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就好像历史上出现过的,只承认男人的权利,否认女性的权利,只承认白人的权利,不承认黑人的权利等现象一样,都只是人类历史中顽固保持的偏见而已,终究要被消除掉。   芝加哥大学的M.C.纳斯巴姆,曾经这样评论本书说:“作者以平静晓畅的文字请读者去面对人类施加在动物身上的惨痛,并为我们提供了三种选择:找到论证中的纰漏;为改变现状而工作;或者忘掉这本书。睿根的强有力论证使得第三种选择非常困难。”这一评论其实也体现了汤姆·睿根的心愿,希望反对者们可以用严谨的理论论证来反驳,而支持者则可以将论证转化为改变现状的实际行动。   已经赞同动物权利的读者同样可以从本书中获益。因为动物权利支持者们总是不断地要接受反对动物权利者的质疑和挑战,仅凭朴素的情感是不足以说服反对者和其他犹豫不决者的。睿根在西方激烈争论的环境中精心打造的哲学论辩,足以应付常见的种种误解和恶意的狡辩。   我在这里多次强调睿根的书逻辑严谨,思想深刻,可能会给人以误导。其实,这本书同时还是一本很通俗易懂的书,并不需要任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背景,任何一位普通读者都会发现这是一本思路清晰,容易理解,启发性强的好书。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理智上持赞同态度者,要真能实现行为上的转变,也绝非易事。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像睿根所说的“犹豫不决者”,面对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和传统,面对关于动物权利运动的种种流言、诽谤和误解,我们总是难于下定决心。尽管睿根本人尽其所能地做了澄清,但是最终的行动仍然依赖于我们的良知和道德勇气!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人的权利”尚未得到普遍尊重的国度里,提倡动物权利的理念是多么的困难,显得是那么的“超前”与“不合国情”。可是我们知道,真理在刚开始和我们遭遇的时候,从来都是这样的“不合时宜”,而所谓“国情”在中国又往往总是成为顽固保守者反对真理的口实。其实,动物权利的理念,不仅不会妨碍我们对于人权的捍卫,反而会更进一步地推动人权理念与实践的传播和发展,这是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层次上都得到了充分证明的结论。在这一方面,我们不得不向那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保护动物的中国实践者们致敬!他们打开牢笼的举动,不仅是在拯救深受压迫而无告的生灵,而且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褊狭、封闭的心灵,实现灵性的全面解放。   《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汤姆·睿根著,莽萍 马天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0051020加入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08 次阅读|1 个评论
二傻与狗:究竟該先救哪個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1-4-30 16:09
在鄙人博文 动物保护: 善举能否少受误解与抹黑? 之後,本網網友進行了激烈而友好的討論,對於動物保護的議題加深了認識,其中許多留言交鋒頗堪回味。因此,本科學將逐步摘錄其中片段,并略加點評以饗讀者,歡迎加入討論。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1-4-29 14:06 如果二傻有钱,我会养養許多动物,待遇特別好,个个膘肥体胖。。。 然后,然后,殺了这些動物,做成罐头,免费提供给非洲兄弟。。。 如何? 博主回复 (2011-4-29 14:09) : 如果有個黑老大有許多錢,把二傻養得很肥,然後殺了二傻,做成罐頭,拿去喂那些可憐的狗狗, …… 如何?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1-4-29 14:15 To 【 24 】楼:这两个问题没有可比性也! ( 1 )如果二傻有钱,我会养養許多动物,待遇特別好,个个膘肥体胖。。。 然后,然后,殺了这些動物,做成罐头,免费提供给非洲兄弟。。。 如何? --- 这是关心【同类】! ( 2 )如果有個黑老大有許多錢,把二傻養得很肥,然後殺了二傻,做成罐頭,拿去喂那些可憐的狗狗, …… 如何? --- 这是不关心【同类】! 博主回复 (2011-4-29 14:24) : 生命都是同類,你關心的範圍太窄了。 種族主義者的錯誤是只把同種族的人當作同類。 性別歧視者的錯誤是只把同性別的人當作同類。 亞裏士多德的錯誤是只把自由民當作同類,不把奴隸當作同類。 更何況,狗狗畢竟是地球上的生命,而你二傻是天狼星來的盲流,狗狗更是我們的同類,哈哈哈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1-4-29 14:37 To 【 25 】楼: 所以,天狼星人和地球人达成共识如下: ( 1 )必须关爱【同类】; ( 2 )【同类】的范围要足够宽广; ( 3 )在足够宽广的【同类】之中,还是有【远近】之分的; ( 4 )我们首先要更关心比较【近】的【同类】,而不是相反; ( 5 )不能因为( 2 ),就违反( 4 ); ( 6 )不能因为( 4 ),就违反( 2 ); 博主回复 (2011-4-29 20:07) : 胡扯,你雖然和我是校友,而楊玲不過是中國最牛大學北師大的,我們兩關係比我和楊玲要近一點,但是我絕不贊成你把楊玲給宰了吃了。 假如,醫療資源很少,只能救一個生命,在同等條件下我會考慮救你而不是狗狗,但是我不會允許你小子因為嘴饞去殺狗吃狗。 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非必須的需要完全不一樣。 不能犧牲動物的基本生存需要來滿足人類非必須的需要。 你腦子還太亂,要好好學邏輯,不要給清華物理系丟臉,哈哈哈。 隔壁家的二傻子 【问题】:佛只有一个馒头,同时来了一只狗和一个乞丐,佛把馒头给谁吃? (参阅 27 楼) 博主回复 (2011-4-29 20:33) : 就這個破問題,您覺得很牛嗎? 很簡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如果狗沒有這個饅頭就會餓死,而乞丐則還能再忍一忍,就先給狗吃饅頭。反之則先給乞丐吃。 有什麽難的,你小子老是喝酒把腦子喝笨了! ======================= 評論:以上討論涉及到: 1,道德共同體擴展的問題。 2,在道德共同體內部不同等級排序的問題。 從歷史上看,人類的道德進步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擴展道德共同體的方式來實現的。當我們把某些原來排斥在外的個體納入到道德共同體內部的時候,我們道德就進步了。 動物倫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喚醒人們的道德良知,逐步地把動物納入到道德共同體之中來。 當人們批評動物保護者們的時候,人們喜歡振振有詞地說:人的需要高於動物的需要。 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這種普遍而又模糊的陳述,如果不做詳細的界定,是很容易誤導人們去虐待和奴役動物的。 所謂的需要有各種等級的。最基本的需要有生存的需要,避免和減少痛苦的需要,也有完全是殘忍和奢侈性的慾望,被誤稱為需要。 在人類與其他非人動物(這樣嚴格地說很有必要,提醒我們:人類也是動物)的基本生存需要發生衝突的時候,比如救生艇上只能救一個生命的情況下,我覺得把逃生的機會給二傻而不給狗狗是合理的。 但是,人類的那些殘忍和奢侈性的慾望,卻不應該淩駕於非人動物的基本需要之上。如二傻想給老婆買一個藏羚羊羊絨的披肩,這會導致藏羚羊慘遭獵殺,這就不對了。這裡就不能簡單地用人需要高與動物需要來辯護。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958 次阅读|41 个评论
动物保护: 善举能否少受误解与抹黑?
热度 10 jiangjinsong 2011-4-29 11:04
精选 动物保护 : 善举能否少受误解与抹黑? 蒋劲松 4 月 15 日 动物保护人士解救 440 条犬只的新闻,最近经过媒体和网络的传播和讨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动物保护志愿者在付出了 10 万元的赎金之后,终于解救了这些即将被屠宰的犬只。虽然接下来的长期救助非常艰难;但是这些犬只至少暂时免遭杀害,动物保护志愿者们算是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在众多报道和讨论中,除了对动物保护立法的继续呼吁,对中国动物保护艰难处境的叹息,对动保志愿者爱心的赞叹之外,我们也听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这本是多元社会的常态。不同观点的交流,如果理性地对待会增进彼此的理解,会促进动保事业的发展。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批评的声音大多是建立在误解和偏见基础上的。 例如,许多人至今仍然误以为,运狗的车辆证照齐全,属于合法运行的车辆,动保志愿者不该拦截。事实上, 《中国现行动物保护法律汇编》作者安翔律师指出,这些被运输的狗只有检疫证而无检疫标识;没有狂犬免疫及免疫标识,按照有关规定检疫无效。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犬五联的说明书上都明确说明:只能用于非食用健康犬只注射。不管是否真实防疫,这车狗只要是用于屠宰食用,就是违规。更何况,无论是在开具检疫证还是运输的时间,都不在疫苗的有效保护期内,防疫员胡根军无官方兽医资质,检疫证不具合法性。总之,这车狗所涉及的诸多环节都不合规定,属于违规开证、违规运输。 不仅如此,经过专业兽医的检查发现,这些被解救的狗,除了狗瘟和细小等传染病之外,我们能想到的内脏疾病几乎都有,还有阴囊炎,这是人兽共患病。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动保志愿者的努力,结果不仅是这些犬只会惨遭杀害,而且也会给目前已经非常严重的食品安全埋下了定时炸弹。在警察和有关机构行政不作为的情况下,我们要感谢动保志愿者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 对动保人士最离谱的批评是说,救狗耗用了那么多的资金,为什么不把这些资金用于对穷人的救助上,这不是人不如狗吗?在目前中国贫富分化严重的局面下,这种批评往往会激发仇富心理来反对动物保护。这是错误地将对人类的救助和动物救助两种本来并无冲突的善行对立起来。事实上,以我对动物保护人士的了解,大多数动物保护志愿者,都是充满爱心的慈善人士,他们大多积极投身于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中去。他们对失学儿童、残疾人等的救助远超社会平均水平。因为,这两种善行不仅没有冲突,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些动保志愿者没有积极救助弱势人群,而只救助动物,只要他们没有利用公共资源,付出的是他们自己的金钱和心血,就算你不感动,谁也没有资格和权利来批评他们,更没有资格和权利来批评他们救助生命的善举。 著名哲学家陈嘉映先生在“救黑熊重要吗?”一文中指出,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世界上的各种善行排出一个优先的次序来,要求别人只有把前面的善事都做完,才能做后边的善事。那会是很荒唐的。 按照这种思路,如果你说只要还有生命垂危急需大量捐赠的白血病人,就不能给失学儿童捐赠;只要还有儿童失学,就不应该把金钱捐去拯救金丝猴;那我们完全可以反问你,只要还有饿死的非洲灾民,你是不是就不能去下馆子,喝咖啡?如果说连用自己的金钱和劳动去挽救生命,都要接受指责,那你的行为岂不是更加冷血无情吗?显然,这种思路延伸出来已经变成一种蛮不讲理的专制要求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救狗事件所引发的争论,对于中国在艰难中前行的动物保护事业而言,其实是件好事。毕竟,动物保护事件再次成为公共话题,会促使广大公众对动物保护有更多的了解;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动物保护立法的迫切性,让动物保护志愿者们认识到动物保护立法的讨论远远不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衷心祈愿,随着 宣传的深入,动物保护的善举能少受误解与抹黑,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蔣科學按:此文原本是給某家報紙撰寫的,但是提交較晚,過了截稿的時間,就在這兒貼一下吧。懶得轉成正體字了。】 溫馨提示:願意就此話題作深入、嚴肅討論者,推薦讀下列參考文獻: 1,陳嘉映:救黑熊重要嗎?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810do=blogid=430912 2,动物检疫违法,毒狗肉流向餐桌——“4·15救狗的法律依据座谈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810do=blogid=437520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408 次阅读|120 个评论
吃下去的恐惧
songshuhui 2011-4-11 17:07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4-07 06:37 作者:赵承渊 人类非常关注“吃”的问题。作为生命体,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呼吸,环境中的气体在呼吸道与人体进行交换,这是须臾不可离开的 部分;另一个就是消化道,人需要间断摄入食物和水以满足身心需要。前者虽然极端重要,但可控性较差:我们可以选择在室内或者室外约会,也可以选择喝茶或是 咖啡,但我们很难选择吸或者不吸此时此地的空气。从某种角度来说,富商巨贾、王侯将相与当地寻常人还是同呼吸的。通常来说,人们对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往往 关注会更高。故此,公共场所禁烟要比治理大气污染更易得到共鸣和推行;而关于“这个吃还是不吃”,“吃哪个更好”的问题,人们就更关心了。加之我国近年来 食品卫生领域状况频发:从奶粉、地沟油到瘦肉精香肠、从转基因作物、人造鸡蛋到镉污染大米,热点层出不穷,人们那根紧绷的神经已经快到张力的极限,往往一 点点风吹草动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种高度关注是一件好事。在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下,无良食品商家才会有所忌惮,我们的餐桌也会更安全。去年有报道称市面上部分血豆腐有重大质量问题, 某些无良商家在血豆腐的销售和流通过程中加入甲醛以使血豆腐看上去色泽和弹性更好,更有甚者在制作血豆腐的时候就使用了甲醛等多种有毒添加剂。甲醛这种臭 名昭彰的致癌物已经在多个领域为大家熟识了,居室装修,家具、地板胶粘剂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已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故此提醒大家在食用血豆腐之前需提高警 惕。 不过近来另有一则关于血豆腐,血制品食物甚至肉类的传言在网上流行,很多人以此警告大众素食。流言称: “市场上能够买到的肉类当中,都发现有一种叫做“膍毒”的毒素在里面,这种毒素在动物被宰杀痛苦恐惧时,由于情绪的刺激所释放的。” “动物看到其他的动物死亡、自己竭力挣扎求生失败之际, 血液内的激素水平(特别是肾上腺素)急剧改变。这些大量的激素留存在肉里,人吃后自己的纤维组织中毒。” 原来动物的恐惧和怨恨也可变成毒素并被我们吃下去,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弄清楚以下几点:第一,动物宰杀的过程是怎样的?是否会产生强烈恐惧等情绪?第二,强烈恐惧等刺激会给动物体带来哪些变 化?第 三,上述变化在动物死亡后是否长期留存?第四,人类的消化系统对食物的处理过程是怎样的?只有解决了上述四个问题之后,我们才能对人类食用这些动物的肉或 者血制品后是否会有中毒等不良反应作出结论。 我们先来看看以生猪为代表的常见食用肉类动物宰杀过程。我国目前已采用规模化生猪屠宰工艺。简单来说,就是将检疫合格、停食静养并洗净的生猪赶进屠 宰通道 (期间禁止脚踢棒打),用电流击昏生猪,在击晕后10秒内开始放血,放血后的猪屠体经过清洗、去皮、去毛、去除内脏、劈半后冷却保存。我国《生猪屠宰操作 规程》已关注了宰杀动物的相关福利,电流击晕的过程较之我们印象中的屠户钢刀要显得文明许多。不过在此过程中也会有某些意外情况,例如被击晕的猪中途醒来 等等,且不排除生猪在进入屠宰通道时受到某些精神或生理刺激。所以就实际情况而言,屠宰动物在被宰杀的过程中的确可能产生例如强烈恐惧等情绪,某些情况下 还可能遭受强烈痛苦。落后的屠宰方式则更是如此。 在实行“人性化屠宰”的前提下,生猪遭受的刺激和痛苦较小,而肉质也的确与此有关。生猪在被宰杀并放血后,肌肉失去了有效氧供,细胞内无氧酵解增 加,ATP减少,乳酸等代谢产物积聚,局部PH值降低。PH值降低和钙离子解离进入胞浆导致肌肉蛋白质变性和收缩僵硬,肌肉水分渗出,从外观上看,猪肉变 得色浅。如果在宰杀过程中生猪受到强烈刺激,上述生理过程将有某些相应变化。我们已经知道,应激状态下的机体会分泌一些激素,主要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 素、糖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以及抗利尿激素等等。这些激素的主要作用在于收缩血管,兴奋心肌,保持体内水分,提高代谢效率。一旦屠宰动物体内应激激素分泌 增加,宰杀后肌肉的无氧酵解速率会大大加快,PH值迅速下降,肉质快速酸化形成所谓PSE肉。PSE是Pale(苍白)、Soft(柔软)、 Exude(渗出)三词的缩写,PSE肉色泽苍白,保水性差,滴水多,松软易碎且嫩度降低,故影响口感。但PSE肉并非不能食用,在一些生香肠加工时还可 能用到。 那么应激激素在动物死后是否会在肌肉、血液内大量留存呢?首先我们来看激素的种类和性质。根据化学结构可大体将激素分为四种:① 胺类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 素等属于此类);② 多肽及蛋白质类激素(胰高血糖素、血管紧张素、抗利尿激素等属此类);③ 类固醇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属于此类);④ 脂肪酸类激素(前列腺素等属此类)。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血管紧张素、抗利尿激素等应激激素可溶于水,糖皮质激素等甾体激素通过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经血液 运送到靶器官起作用,故此放血后留存在肌肉中的这些激素含量少到可忽略不计。肾上腺素、肽类等游离态激素在血液中保留的时间较短,在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内就 被酶降解或排出体 外;类固醇激素血液存留时间相对较长,可达数小时至几天。故此担心肉类中含有某种因恐惧产生的“毒素”是不必要的;血液中激素存留时间也不长,更何况我们 在食用血液制品前还要经过加热等能破坏分子活性的工序,所以担心血液制品中有“毒素”存留也大可不必。 最后我们来看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流程。实际上消化系统是一个曲折的管道,食物在管道内一直向前,途中与消化液混合,营养物质被各种消化酶你切一刀我 切一刀地处理过,然后才以各种方式吸收入血。如此进入血液的营养物质,已经不大能保持原有的风貌了。而这些自肠道吸收的营养,还要首先经过人体的化工厂 ——肝脏的处理才得以进入体循环。我们的肝细胞是清除、代谢激素的一把好手,故此即便肉类食物经过清洗、加工、烹饪之后还残留激素类“毒物”,到这里也基 本被打扫掉了。 解决了以上四个问题,我们最后来看看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首先,屠宰部门对动物福利有了一定认识,待屠宰动物是经过电击击昏后放血死亡,所以产生恐 惧等强 烈刺激的可能性在下降;其次,即便动物由于恐惧和痛苦产生了大量的应激激素,这些激素的效用也只是会让肉类变得质量下降,而非变得有毒;第三,这些应激激 素的作用和结构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他们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储存都有迹可循;最后,肉类和血制品食物经过加工、加热、烹调后已与生鲜时大为不同,吃进去 后更会受到各种消化液和消化酶的处理,以原形入血并发挥毒理作用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现在我们应该清楚了:动物的恐惧和体内由此而来的“毒素”是不会对我 们的饭桌安全产生什么威胁的,担忧“吃下动物的恐惧”大可不必。对我们饭桌威胁最大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买血豆腐的时候可要当心了。 您也可能喜欢: FDA批准用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 鸡肉、激素和卵巢囊肿 素食真的能让人长寿吗? 谢肉祭——吃肉吃素的沉思录 新京报:ldquo;松鼠rdquo;们如何搞科普 无觅
个人分类: 健康|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虐待动物的人,不懂敬畏生命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4-10 18:49
虐待动物的人,不懂敬畏生命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4/09/content_218917.htm?div=-1 虐待动物与虐待妇女儿童之间有内在联系;反对对动物施暴,重要性不亚于反对对人类施暴   2005年贵阳某农贸市场,狗被当街屠宰。吴东俊/CFP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链接   敬一丹提《反虐待动物法案》议案  内容:目前,中国没有一部完整的旨在“尊重动物生命、保护动物不受虐待”的法律,如《反虐待动物法案》(或《动物保护法》)。由于没有相关立法,中国社会早已出现严重虐待动物问题,如广泛的家畜屠宰前注水、活熊取胆等等。这些恶劣行为不仅伤害动物,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损害国家形象。因此,特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制定《反虐待动物法案》议案。(据新华社)  虐待动物与虐待人有联系  虐待动物行为有两种,一种是出于疏忽,如造成宠物或饲养动物的挨饿、疾病或恶劣生存环境。另一种是蓄意为之,如当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向黑熊泼硫酸。  前段时间有一个虐待动物的视频报道,一个年轻女子用玻璃板盖住兔子,然后坐在上面,直到把兔子弄死。整个过程中,这位虐待者神情愉快,而旁观者也同样轻松自在。  不久后,又一虐兔视频出现在网上。4名女子将一白兔来回踢打后踩踏致死,其中之一正是此前虐兔的女子。  这些场面令人想起关于养黑熊抽胆汁的图像,还有2006年福州等地扑杀流浪狗数万只的事件。  人类可以对动物为所欲为吗?  虐待动物指的是,人在并非出于自卫的情况下加害于动物。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是“动物福祉”说,它认为,人类把动物用于食物、保暖、科学研究等用途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应当尽量“人道”地对待动物,避免给它们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第二种是“动物权利”说,它认为,“人道”和“必要”都是主观的判断,唯一能真正保护动物的途径便是不允许把动物当作个人的财产或商品。  保护动物权利的立法,针对的不是诸如为食品供应而宰杀动物,而是虐待动物(不必要地伤害动物)。  虐待动物行为有两种,一种是出于疏忽,如造成宠物或饲养动物的挨饿、疾病或恶劣生存环境。另一种是蓄意为之,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在北京动物园熊山黑熊、棕熊展区,分别将事先准备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向黑熊和棕熊进行投喂、倾倒,致使动物受伤。  在美国,蓄意虐待动物被看成是一种对社会有暴力倾向的行为,许多研究都显示,在虐待动物和虐待妇女儿童行为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美国,有宠物的家庭比有儿童的多。大多数有儿童的父母也有宠物,64.1%有6岁以下儿童和74.8%有6岁以上儿童的家庭养有宠物。在家里养有宠物,又受家庭暴力之害的妇女中,丈夫威胁或真的伤害家中宠物的比例高达75%,受此影响也有伤害宠物行为的儿童则达到32%。  在美国,关爱动物的理念是在公民社会有了保护动物的组织并有切实共同行动后,才成为一种普遍的人道文化和价值观的。  18世纪,英国就有关于动物活体解剖的公共争论,后来立法禁止此类解剖。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动物也是有知觉的,“它们同样应该享有自然赋予的权利,人类有义务维护这一点”,“动物有不被虐待的权利”。  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说,对于动物,关键的问题是“它们会感到难受吗?”因此“为什么法律不能对一切生灵提供保障?总有一天,博爱将荫庇所有生灵”。  仁慈地对待动物,对一切遭受痛苦的生灵寄予同情和怜悯,在善待动物中得到满足,意识到虐待动物的不道德性,这样的理念在19世纪后期也已经进入了文明人的伦理意识。  对动物蔑视会导致对人蔑视  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做是没有价值,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  然而,一直要等到将近100年后,以美国“人道协会”(TheHumaneSociety)于1954年成立为标志,这才有了属于美国自己的动物保护,人道善待动物的理念也才有了一个向美国社会传播和推广的有力民间组织。  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对新奥尔良造成了严重破坏,在此后的3年间,人道协会光为奥尔良人与失散宠物团聚就花费了730万美元。民间组织与70年代至今的种种动物保护理论之间形成了互相推动的关系,共同促进了人道文化在美国的普及和公民教育。  50年代美国还远没有形成今天的“动物权利”理论,当时的人道文化影响主要来自于哲学和文学关于普遍生命价值的伦理思考。  例如,德国哲学家、神学家、人道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1875-1965)的“敬畏生命”思想就对人道协会有过直接影响。  他在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说,“伦理是在人的同情心中扎根的,只有当同情心不仅拥抱人类,而且也同时拥抱动物的时候,它才真正充分”。  施韦泽指出,人对一切生命负责,根本理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做是没有价值,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对非人的生命的蔑视最终会导致对人自身的蔑视。  这令人想起了法国作家法布尔(Jean-HenriCasimirFabre,1823-1915)在《昆虫记》里对科学家所说的:“你们把昆虫变得既恐怖又可怜,而我则使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克鲁奇在生命的大连锁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生命的本质并不在于为生存而消灭其他生命,而在于生命的快乐。理性的人应该比其他动物更能明白这个道理,更珍惜自己的自由、意志、快乐,以及与他人和所有生灵的共同存在。  克鲁奇帮助提升了无数读者对野生动物和人类生命价值的了解和尊重,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从1970年开始,美国人道协会的最高奖就一直是“约瑟夫·克鲁奇奖”。  动物解放实则是人的解放  反对对动物施暴,其重要性不亚于反对对人类施暴。  上世纪70至80年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无度开发使得野生动物快速失去自然栖息之地,西方国家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这个时期的动物保护理论更加完善,尽管是学术性研究,还是受到了公众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有彼得·辛格1975年出版的《动物解放》(AnimalLiberation)和汤姆·雷根1983年出版的《为动物权利辩护》(TheCaseforAnimalRights)。  辛格是犹太人,祖父母被纳粹逮捕后,从此下落不明,外祖母也死在纳粹集中营里,对他来说,如何对待生命是一个迫切的善恶问题。  在《动物解放》的序中,他写道:“这本书旨在讨论人类对非人类动物的暴行。这种暴行存在已久,于今尤甚,其对动物所导致的痛苦唯有几百年前白人对黑人的暴行方可比拟。我们必须为反对这种暴行而战,正如我们这些年为反对任何道德上和社会上的不平而战一样。反对对动物施暴,其重要性不亚于反对对人类施暴。”  辛格讨论动物问题的目的是要读者更关注人类社会中的歧视、迫害、不公、剥削和排斥,也更关注一些人将另一些人的非人化和次等人化,因此,“动物解放实则也是人的解放”。  人道地对待一切生命  仅考虑感觉是不够的,必须给动物某些基本权利。  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观中,同样也有着一种对人类社会人道文化和道德文明的深沉关怀。  雷根认为,人类所共有的不是理智(有人生下来就低能),而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对他自己来说重要的生命。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你,你这个生命主体在自己心目中永远是重要的,雷根称此为“每一条命的主体”(subject-of-a-life)。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固有价值”,对人类和动物都一样。这就是一切生命的“道德权利”,而这种生命权利便是“不被他者的目的用作手段的权利”。  在自然界和在人类社会中,弱者的个体被要求为强者的生存目的充当“手段”的角色,被吞食,被牺牲、被奉献、被宰制、被利用、被剥削、被压迫,这是不公正的,也是不人道的。  边沁关心动物是否“感觉痛苦”,雷根比边沁更往前跨进了一步,他认为仅仅考虑动物感觉痛苦快乐的能力是不够的,像对待许多弱势人群一样,我们必须给予动物某些基本权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它们不受到不公正的伤害。  这样的文明和道德对子子孙孙都有善待其他生命和善待他人的教育作用。这是一种能让许许多多人变得更人道、更高尚、更优秀的教育。  人道地对待一切生命,正如辛格所说,“则千百万的动物可以免除其苦。再者,千百万的人类也可因之受益。”  □贝石川(旅美学者)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Source"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17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深层素食主义》主编序
jiangjinsong 2011-1-8 20:15
《深层素食主义》主编序 弗兰西雍(美国Rutgers大学法律与哲学教授) 每天,我们有幸能拥有食物的人,会以早餐、午餐、晚餐依时间而定的仪式来吃食物。对我们许多人而言,这些餐食包含非人动物的肉,以及诸如蛋、乳酪、牛油及牛奶等来自动物的产品。 光在美国,我们一年要消耗大约80亿只动物来做食物:3800万头牛与牛犊、9500万只猪、500万头绵羊与山羊,2.78亿只火鸡、2000万只鸭,以及超过70亿只鸡。这些动物绝大部分是在庞大的机械化农场里培育、饲养与宰杀的,这些农场专门饲养一个物种,并且一次容纳数以百计或数以万计的动物。这种做法就是惯称的“工厂化畜牧”(factoryfarming),《农业词典》(TheAgriculturalDirctionary)将它定义为一种“畜牧形态,通常是根据现代企业效率标准,纯以金钱收益为目的的大规模作业。”工厂化农场通常为大公司所拥有,而根据规模经济(econorniesofscale)来运作。它们一般是全自动化且四周设圈围起来,而在驱动它们的利润与效率概念之下,动物必然只是被视为经济商品而已。 在作业上,工厂化畜牧使动物必须被养在尽可能狭小的空间与尽可能便宜的设备里,而且,它们吃最不需要人工处理的最便宜的饲料。例如,大部分为生产肉类而饲养的牛只,是摩肩接踵地挤在巨大的、称作围栏肥育场(feedlot)的泥地畜栏里。大部分的其他动物,包括猪与鸡,都养在巨大、类似工厂仓库的封闭建筑里,而且这些动物绝大部分在被送去屠宰之前从未看过户外世界。我们所吃的这些动物忍受痛苦被烙印、阉割、去角、剪喙。它们被关在狭小的空间里,往往被隔离而无法和其他动物接触,而且,通常被当作东西看待——除了对我们的价值之外没有任何价值。这些动物所具有的任何利益都可以被量化并“出售”——只要这样做对人类有利的话。虽然“自由放养”的动物可能比那些工厂化农场的受较低程度的苦,它们仍然被视为商品、资源,以及我们的财产。 尽管我们大部分人不会费心去想我们吃动物产品的道德含义,但即使是随便的分析也会透露,我们以动物为食物引起了一些重要而令人苦恼的道德问题。 第一,在文化层次上,我们认为让动物受“不必要的”苦,是道德上不可接受之事而加以谴责。但是我们吃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做法无法被视为“必要的”。再也没有人坚称人类为了维持最佳的健康必须吃动物产品。虽然生活在富有的西方国家的我们经常不愿承认,但在当今以及整个人类史上,数以千百万计的人曾*吃完全不含动物产品的饮食而活得非常好。事实上,像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饮食协会(AmericanDieteticAssociation)这样的主流机构已经认定,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他命、矿物质及其他养分,对人类是绝对健康的。动物食品在主流的科学社群里越来越受到怀疑。最保守而传统的医护专业人员,正敦促人们减少肉类与其他动物产品的消耗,有的甚至呼吁将动物产品从我们饮食中删除。 无可否认的,素食者较少罹患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胆结石与肾结石,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出,动物性脂肪是引发这些疾病、及其他对人类健康有害之身体状况(如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听说和吃肉有关联的疾病,从简单的食物中毒到较奇异的如疯牛病等不一而足。因此,动物性食物不只对人类健康是不必要,它们极可能对人类健康非常有害。 第二,以肉类为基础的农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并且迫使许多人类同胞陷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畜牧业生产食物没有效率,因为动物所吃的蛋白质比它们所产生的还多。我们喂动物吃4100万吨的植物性蛋白质,以使生产700万吨的动物性蛋白质。每天,我们喂美国牲畜吃的谷类足以为世界上每一个人制作两条面包。 畜牧以惊人的数量消耗其他资源:在生产作物以喂养动物的压力之下,美国境内大约90%的耕地丧失表土的速度是可承受速度的13倍;用于畜牧之矿物能源的平均数量,是用来生产谷类蛋白质的8倍多;而生产1公斤牛肉所需的水,是生产1公斤小麦所需的许多倍。畜牧导致无比大量的水污染,某些工厂化农场所制造的动物排泄物,和一整座城市所制造的一样多。而动物的排泄物会促成全球暖化,因为它所释放的甲烷是“温室气体”之一。 第三,我们吃肉的做法反映出,我们在有关动物的想法上的严重意识分裂。在一方面上,许多人和狗、猫及其他动物一起生活,以它们为伴。我们把这些动物视为家庭成员。我们认为这些动物是有知觉的、有智力的,并且会表现从害怕、喜悦到爱等和人类一样的大部分情绪。我们爱我们的动物伙伴,而它们也以爱回报我们。我们为它们花相当多金钱在兽医保健上,当它们死了时,我们的情绪受到重创。另一方面,我们却吃在关键点上都和我们视同家人之动物无法区辨的动物肉体。猪、牛或鸡,就像狗和猫一样,是有知觉的、有智力的生物,它们也有需求和权益。一种动物我们待之如家人;另一种动物我们却用叉子叉进它们的身体、吃它们。 在他这本精彩的《深层素食主义》一书里,福克斯(MichaelAllenFox)激发我们去重新思考我们有关吃动物与动物产品的心态。福克斯论称,就像“深层生态学”要求我们超越传统的环境理论——即把自然看成是只有外在价值的人类资源,“深层素食主义”要求我们认识到:素食主义所涉及的远超乎饮食选择,它揭示一种生活方式,它还代表一种人类意识的转变,即“把人类看成自然的一部分(apartofnature),而不是和自然分离(apartfromnature)”。 就大部分而言,先前有关此主题的书籍都把焦点局限在素食历史,或素食哲学,或素食对健康或环境的好处。福克斯的书包含了所有这些探究取向——以及多得多的内容。福克斯的取向是跨科学的:他利用了哲学与伦理学理论、政治学理论、史学、社会学、女性主义、心理学及环保主义等的研究与主张。 福克斯是哲学家,他的书当然呈现了从道德理论观点出发的有关素食的讨论。但不同于其他大部分从这个角度来探讨这个主题的作者,福克斯利用各式各样的不同伦理观点,证明不同的哲学取向如何全都指向相同的整体方向:我们利用动物作食物在道德上是无法辩解的。 福克斯开始先叙述素食论证的历史,有力地显示素食立场长久以来未曾为许多卓越的西方思想家接受并提倡。接着他转而讨论有关食物选择与对食物之态度的社会学与心理学。首先,福克斯探讨我们吃动物的文化象征与意义,并将之与素食的象征与意义作一对照。其次,他显示这套象征如何摸塑我们排拒素食的行为。在这讨论中他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个案研究:企图肯定整体自然的道德地位,但不赞成或接受素食做法的环保主义者的问题。最近,我和一位环保律师朋友共进午餐。当他吃着汉堡时,我向他提出吃肉的道德与环境上的后果。他宣称吃肉是“自然的”,借此来打发我的忧虑。他的回答证实了福克斯在书中所确认与分析的现象,在有关段落他讨论到,应是理性生物的我们,却无法做某些明显的合理关联。我向朋友引述福克斯书里的讨论来回应他;福克斯在书中论证,由于环保立场无法认识到素食是一个基础议题,因此它在许多方面有严重的瑕疵。 然后,福克斯探讨支持素食的论述,他所引述的论证涉及健康、环境、动物的道德地位、动物所受之剥削和人类所受之各种形成压迫(包括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之间的关系,以及精神与宗教上的教义。他接着引述反对素食的论点——且是一个十分公正面完整的引述。他最后说明:素食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代表一种人类意识的彻底转变,以此作结。 虽然福克斯发展并提出一个跨科学的探讨素食的途径,他的方式却易懂、非常吸引人,并且没有扭曲他所讨论之资料的意涵。这些优点不只反映福克斯对哲学以外之学科的资料有相当的、令人佩服的掌握,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教师的公认的杰出成就。我有幸听过福克斯在研讨会上发表论文,也久仰他利用资料的能力:他能综合分歧而复杂的资料,再以客观公正的方式将之呈现出来,而能吸引在场每一个听众——从学生到资深同侪,乃至一般听众——的注意。福克斯在本书从头到尾的讨论中,具备了这种清晰、综合、实质皆具的特色。第一次读福克斯的书稿时我就无法释手。从他开场关于波菲里(Porphyry)的素食观点的讨论,到最后有关他称之为“素食良心”的结语,福克斯带领读者穿越一座关于我们人类所面对最棘手的一些道德、宗教、心理、政治及社会议题的丛林,而这趟旅程是愉快的。毋庸置疑,这份愉悦感具有挑战性,因为福克斯的分析,尤其是他有关不一致与区隔化——这是我们目前对待素食之态度的特色——的讨论,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某些基本的道德问题;不过他引入的陈述让我们得到助力,并提供一个真正的道德反省与道德成长的机会。 福克斯成功地把我们有关素食的思想带到另一个层次。他说得一点不错,素食不只是一种饮食而已;它代表一种涉及暴力、我们对他者(人类与非人生物)的各种义务,及我们所栖居的地球等根本议题的特定意识。福克斯的“深层素食主义”理论确实是对许多不同思想成分之“深层结构”的一种探讨方式,这些思想成分殊途同归,并表现在我们拒绝暴力、认定所有有知觉生物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亲密伴侣的立场上。 福克斯这本书——第一本真正提出统一的素食理论的书——无疑将形塑有关素食主义的辩论,且将成为学生、学者、素食拥护者,以及任何有志于从一个实事求是的角度来探讨素食问题的人,在这个领域的标准参考用书。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604 次阅读|2 个评论
動物實驗科學家們常有的自欺
jiangjinsong 2010-12-21 09:38
蔣科學曰: 從事動物實驗的科學家們往往持有一種自相矛盾的觀點。 在他們強調動物實驗必要性的時候,會主張動物與人類的共同性,否則就不能說明動物實驗對於理解人體的參考價值。 在他們強調人類不必考慮動物的感受,對於動物不負有道德責任的時候,又會強調動物與人類的根本不同,在人類身上是感情、意識,在動物身上就是無足輕重的本能,這樣來推卸責任,迴避批評,也自我催眠,讓自己看不到動物實驗中的殘酷。 —————————————————————————————————— 艾丽丝?海姆是反对漫无目的进行动物实验的少数心理学家之一。她说: ? 动物行为的研究总是用科学的、看似清静的术语表述,向纯朴的、非施虐狂的心理学学子灌输,使他们心安理得地去从事这些实验。因此,“消除”技术其实是表示用饥渴或电击来折磨动物;“部分加强”一词,是指先把动物训练成存在某种期望,却只是偶尔满足动物的这种期望,造成动物沮丧或挫折。“消极刺激”是指给动物的一种刺激,动物对这种刺激只要有可能逃避,就会立刻逃避的。“避免”一词可以使用,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观察到的活动,但“痛苦的”或“惊恐的”刺激就不可以用,因为这些词汇拟人化了,意指动物有感觉,或许同人的感觉类似。这样的词汇是不允许用的,因为不符合行为主义,是不科学的。(而且也是因为这会吓住年纪较轻和尚未老练的研究人员进行某种有创造性的实验。他可以让他的想象力有所发挥。)在“动物行为”研究领域的实验心理学家,最大的违规是把动物拟人化。然而,要是他真的不相信人类和低人一等的动物相类似,那么即使他连自己也会认为他的工作是毫无意义的。 动物解放,彼得·辛格著,祖述宪译,青岛出版社,2004年9月,47页。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417 次阅读|20 个评论
有必要犧牲那麼多動物來做實驗嗎?
jiangjinsong 2010-12-20 22:27
蔣科學曰: 眾所周知,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中,對動物大規模的、制度性的迫害中,除了肉食之外,另一個就是動物實驗了。 在中國這樣一個科學主義猖獗的社會中,大家通常會認為,動物實驗的合理性無可置疑。 爲了科學嗎!誰敢反對? 問題是那些給實驗動物帶來難以想像痛苦和死亡的實驗,真的很有必要嗎? 人類真的已經盡可能地減少動物不必要的痛苦了嗎? ------------------------------------------------- 1987年4月17日《科学》杂志: 不必要的实验仍然在摧残着许许多多的动物,这不仅是由于过时的规定,也因为现有的大量资料不易查到。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毒理部主任西奥多?法柏就说,该署有42000个已经完成的实验结果和16000个LD50实验的档案。如果把这些资讯输入计算机便于检索,对于消除多余的动物实验非常有用。法柏又说:“我们法规毒理学的许多人,眼看着同样的试验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动物解放,彼得·辛格著,祖述宪译,青岛出版社,2004年9月,55页。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76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保护儿童运动是动物福利运动的成果!
jiangjinsong 2010-12-20 10:42
蔣科學按:許多國人聽起談論動物權利、動物福利就不耐煩,他們會急著打斷你的話說:人的事情還沒有解決呢。 好像保護動物會影響、妨礙人權、人的福利的爭取似的! 事實上,反對保護動物的人自己對於人的權利的爭取也未必真做過什麽努力,而兒童保護運動卻是動物福利運動的一個重要成果。 动物福利运动还应当获得开创反对虐待儿童运动之先河的荣誉。1874年,美国动物福利社团的先驱亨利伯格接到请求,去照顾遭到残酷殴打的一个小动物。可是,这个小动物竟是一名儿童,伯格利用动物保护的法规,对这个儿童的监护人以虐待动物罪起诉成功。而这项动物立法先前是由他起草,并迫使纽约当局通过的。其后虐待儿童的案件随之而来,于是成立了纽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消息传到英国,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也成立了同样的组织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这个团体的创建人之一是沙夫茨伯里伯爵。像其他人道主义者一样,他既是重要的社会改革家、《工厂法》的起草人(这项法律导致废除了童工制和每日14小时工作制),同时又是动物保护的先驱,发起过一场著名的运动,反对不加控制的动物实验和其他形式的虐待动物。沙夫茨伯里的成就使得认为关怀非人类动物就不关心人,或者致力于某一项事业就不能兼顾另一事业的观点不攻自破。 动物解放,彼得 辛格著,祖述宪译,青岛出版社, 2004 年 9 月, 203-204 页。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不该建狩猎场
jiangjinsong 2010-12-20 10:17
狩猎场应成北京“自然留白”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579613.aspx 李万刚 12月2日,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招商会上,密云县宣布将在深山建华北最大的狩猎场,包括6000余亩封闭式狩猎场、100平方公里开放式狩猎区。这个狩猎场1994年已经建成,是北京市仅有的两家获批的狩猎场之一。(12月6日《新京报》)在人口膨胀、城市扩展的北京能够开辟出狩猎场,让人欣慰首都郊野尚有林封草密人迹罕至野生动物孑遗之地。然而,建设现代化首都的今天,却要祛除将郊野彻底经济休闲化的冲动,为北京现代化发展留下体现生物多样性而少人类活动的“空白”。 在城区面积不断向外扩展的今天,北京郊野正越来越被休闲化、娱乐化,各种培训中心、度假场所、旅游滑雪设施遍布山山水水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条河流和每一处森林,都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成为经济发展的工具。首都残存的林茂草密之地,以及几许山鸡野兔等最低级的野生动物孑遗,也因此被休闲式的狩猎运动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今天,这种将自然环境彻底经济化的思维应该受到约束,限制开发最后的自然环境遗存的冲动。那种将经济活动深入到人迹罕至深山大沟的肆无忌惮的脚步,今天要主动后撤,为过去退无可退的野生动物家园,留出物种生存的基本空间。 在人类足迹无所不在的今日,人要为大自然“留白”,留出人迹罕至的地方,让树木野草可以自然生长,野生动物自由繁衍。“自然留白”不是将动物园搬到郊区“放大成”所谓的野生动物园,或者开发狩猎场,将人工饲养成功的、被允许经营的野生动物放到树林里让人狩猎。那些人迹罕至森密林美之地,在旅游经济价值之外,不仅具有自然生态价值,更是大地丰美生命力的表现,有着不可替代的滋养城市精神的功能。如同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或缺的留白,自然之地是一个城市大写意中的必要要素,为城市提供宽阔胸怀的背景。 正是缺乏为大自然、为人类自己“留白”的思维,在现代城市的营造上,我们的城市要么极尽寸土寸金的水泥森林商业逻辑,要么高价造就一些壮观美丽的公园,而不知道,如果能够在城市中保留或者营造原生态的树木草地,才会让现代都市拥有喘息休息的气口。对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更要在郊野“留白”,为繁华的首都留出足够的自然背景,而不是任由经济驱动的思维覆盖到每一处山山水水。 如今,北京正在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它不仅包括城区的生态建设,还应该包括郊野山区的生态建设,不但提倡大力植树造林,还要树立“留白思维”,为自然和大地的生物多样性“留白”,更为城市发展留出包容万物的精神空间。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什么要有动物园
jiangjinsong 2010-12-20 10:11
为什么要有动物园 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我很开心。 现在长大了,我们一家又来到了动物园,可是我却开心不起来。 当我看到大熊猫趴在树上,肥胖的大猩猩吃着人们投进去的食物,成群的蛇类在玻璃柜里一动不动的时候,我不再喜欢动物园了。 自然界的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如果人们想要帮助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以免动物没救好,反而害了它们。并且,小动物们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它们有时候并不需要我们的帮助。人类为什么要将动物圈养起来呢,难道让动物自由自在不好吗?人们以为把动物放养在动物园是对它们好呢,其实是害了它们。如果我们是这些动物,我们希望被圈养起来吗?如果那些动物们能够说话,我想它们一定会说希望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人们经常说:“现在动物正在濒临灭绝,说要保护动物”,其实不少政府捕捉动物是为了给人们观看,打着保护动物的名义来挣钱。看着一群群动物包括老虎、狮子在动物园里懒散地蜷缩在笼子的角落里,我觉得它们很可怜。我还在电视上看到说一个动物园的老虎都被饿死了。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把它们关起来的人。 保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郝淳(小学四年级学生) (本文来源:新京报)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密云要建狩猎场,动保人士群起反对
jiangjinsong 2010-12-20 00:50
密云要建狩猎场,动保人士群起反对 (2010-12-09 07:44:39)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cfa970100n2z2.html 标签: 杂谈 (北京市密云县要建华北最大狩猎场的消息让全国所有的动保人士悲痛欲绝。他们不相信通过血腥的杀戮能够给国家带来繁荣和稳定。于是,他们纷纷写信给北京市、密云县的有关领导。这是其中的一封) 尊敬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领导; 近日在互联网上惊闻北京密云县深山拟建华北最大狩猎场,并早在 1994 年就已建成初具规模的狩猎场,半开放至 2000 年关闭。现又异想天开 拟引资 5000 万建华北最大狩猎场,养国家二级野生动物供游客射杀取乐。大中华生态环境几十年来已经被人为糟蹋太严重了!难道我们真的是要把子孙后代的路都断了吗? 在森林区开枪打猎,及其容易引起火灾,森林火灾灭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且会烧掉多少树木?去年澳洲的森林大火就是抽烟头而引去,灭了几十天,烧掉大片森林,森林火灾最后已经蔓延到了墨尔本,居民区都充满浓烟,且有民房被烧掉的。 国家花巨资举办的奥运,世博为中国赢取的来自世界的欣赏和赞叹,会因为诸如此类不文明,不道德的地方行为轻易的损害掉了。 中国不需要这样危险,残忍,血腥的狩猎场!并且可以预见这样以杀戒为生的狩猎场会是一个大亏本生意。相信绝大多数有良知的百姓会抵制,不但不会带来经济效益,相反会严重败坏密云的声誉和文明形象的。游人不仅不会因为这里有一个华北最大狩猎场而光顾,恰恰是会因此而弃之前往游访。因为这是与当今世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 请看以下 2009 年 7 月在 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抗暖的信息。 为了减少防止全球变暖,科学家都在提出可能的有效措施:废除畜牧养殖,减少食肉,拯救地球和后代。如果说畜牧养殖是为了人类食肉之需;那么,花巨资扩建 深山华北最大狩猎场 ,却 仅仅是为了极少数野蛮人取乐。且如此残忍,血腥射杀鹿、狍子、狐狸等十余种野生动物,导致被射杀动物在极度惊恐逃窜,疼痛无比直至血流尽而痛苦死去。 如此,养殖更多动物所增加的排甲烷量仅仅是为了满足血腥的屠杀,就更没有必要来给本来就已污染严重,灾难不断的祖国雪上加霜了! 谢谢您百忙中阅读我的信 以下是我全家签名,敬请各位领导在百忙中关注,了解,制止这一即将拟建的密云深山狩猎场! Wei Gao , 高唯,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工程学院教授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新西兰工程科学院院士 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Charlie Gao 高钇, 奥克兰大学派驻北京大学新西兰中心代表 Vicky Gao 高丹, 奥克兰西湖高中学生 Joy Gao 金椒妈,奥克兰贝瑞丁学院会计师 2010年12月8日於新西兰奥克兰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讀書卡片12:它们会感受痛苦吗?
jiangjinsong 2010-12-19 17:59
当法国人已经解放了黑奴,而在英联邦自治领地的黑奴仍然处于我们今天对待动物那样的境地时,边沁写下一段有预见性的文字: 这一天或许就要到来,那时其他动物可以获得它们被暴虐势力所剥夺的那些权利。法国人已经发现,黑皮肤不是一个人应当遭受遗弃,而不纠正暴虐者滥施折磨的理由。或许有一天人们终于认识到,腿的数目、体毛的疏密或者有无尾巴,同样不能成为抛弃一个动物使其陷于同样命运的理由。还有别的什么理由来划分这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呢?是理性能力,或许还是话语能力呢?可是一匹成年的马或狗的理性和沟通能力,是一个出生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大的婴儿所无法相比的。不过,即使不是这样,那又怎样呢?问题不在于它们有理性吗?也不是它们会说话吗?而是它们会感受痛苦吗? 动物解放,彼得辛格著,祖述宪译,青岛出版社,2004年9月,7页。
个人分类: 讀書卡片|3200 次阅读|1 个评论
各地举行纪念世界动物日活动
jiangjinsong 2010-10-5 09:17
各地举行纪念世界动物日活动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506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常常不如貓狗有意思有情義!
jiangjinsong 2010-9-28 09:07
义工狗大爷 老人与狗 我和它,共享爱2010世界动物日图文大赛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4047 次阅读|5 个评论
活熊取胆汁,真的不忍读下去写下去
热度 3 cherrylu1960 2010-9-18 23:57
九一八,一个令中国人没耻难忘的日子,想到了南京大屠杀,想到了731细菌部队,想到了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在中国人身上进行的残忍无比的细菌活体实验,憎恨人类间为什么总是互相残杀,而且少不了那些令人发指的残忍手段,关于这些事情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描述,总是让人不忍读下去,看下去。 然而,此时让俺不忍读下去的还有别外一种残忍,一种无情,让俺心痛,尽管不忍写下去,还是想借科学网大声疾呼,请善待人类的动物朋友们。 一直有在睡前翻看《读者》杂志的习惯,其中的美文总给人以智慧、高尚、情感的享受,然不久前的一天,《读者》第八期的一篇文章却让俺在悲伤中睡去,梦中出现穿白大挂的彪形大汉,张牙舞爪、凶神恶煞般扑向颤抖着身子蜷缩在狭小铁笼中的黑熊,新一轮惨无人道的摧残活熊取胆汁开始了...... 月熊,多么美丽的名字,因为它们的胸前长了一片新月形白毛,故被善良的人这样称之。他们实际上是一群可爱的亚洲黑熊。 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同样信奉中医老祖宗传下来的熊胆能清热解毒、又极度需要银子的朝鲜,发明了通过人工饲养黑熊、活熊取胆汁发财致富的窍门,不幸的是,不久,这招被国人学来。在南方一些地方,养熊业快速发展。黑熊被当成摇钱树,使一批人快递致富。 为了每公斤熊胆3000元的暴利,可怜的黑熊们,遭遇了比暴力还残忍的折磨,这些为了生产胆汁的月熊,虽然活着,却生不如死,每天要遭受一至四次的抽取胆汁的酷刑,剧烈的痛痛楚让他们的面部扭曲变形,极度的恐惧使他们见了穿白大挂的取胆人就浑身颤抖,但除了拼命摇头、发出凄惨的嚎叫、抓他们身上能抓到的地方,没有其他的反抗能力。长1.5米,高0.5米的笼子,使这些月熊永远无法长大,永远被禁锢在这狭小的空间,永远不变的姿势,无穷无尽的折磨,另它们几尽疯狂,以致一有机会,就会以自残来抗议人类这残忍的酷刑,不少精神错乱,有的甚至用利爪自己开膛破肚..... 真的不忍再写下去。不明白这些人类为什么如此残忍地对待这些可怜的动物。我也从小喜欢动物,小时候到动物园最高兴看的就是可爱小熊给人作揖讨食的可爱样子。相信除了不会用语言表达,动物们一样有情感,一样应该享受尊严,但人类凭着自己的强大,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用最残忍的手段摧残那些动物,与当年那些法西斯残害自己的同类有什么两样! 且不说熊胆是不是真的能有那么神奇的疗效,有一点人们都应该相信,从生物化学来讲,动物有一种天然的防御和报复能力,我们吃的鱼在刚刚被杀掉的时候,体内会富积一些类似毒素样的物质,肉质也不那么鲜嫩,放一段时间会好些。因此,一向恐惧吃活蒸螃蟹之类的美食,这种看起来有点像伪君子式的举动,一方面因为自己心太软,另一方面也因为自己体太弱,受不了毒素的刺激,偶而下肚,也多半会闹肚子。 记得潘家铮院士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曾描写了一个贪官,到处胡吃海塞,甚至活吃猴脑,不久就被查出患了肠癌,未及治疗,吓死了。吃残忍被杀的动物,特别是活吃动物,俺相信,这些生灵会用尽自己最后的气力,拼命在体内制造毒素,报复人类,让吃它们的人不得好儿。 可怜的黑熊们,每天通过插在其腹部胆囊处的钢管被抽取胆汁,被折磨着奄奄一息,不少得了癌症,活取的熊胆的胆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不健康细胞,包括癌细胞,这样的熊胆,不知是能救人命,还是要人命呢? 幸好,刚刚扔掉了两瓶过期的熊胆眼药水,从未用过,不过是碰巧听了体检时大夫说的一句不适合用的话,现在,知道了熊胆的来历如此恐怖,决定永远不会沾与熊胆有关的东东,绝不! 幸好,活取熊胆的极不人道的养熊业,目前已得到了善良人们的广泛关注,咋日的凯迪社区、猫眼看人还有一些贴子呼吁这种残忍的活体取熊胆汁营生。亚洲动物基金会也伸出援手,参与拯救这些可怜的动物。一批批黑熊被从条件恶劣的养熊场解救出来,送到救护中心。一些养熊场被政府陆续关闭,逐渐用替代性中药淘汰落后的活体取胆汁。相信这一切都能有效推进,黑熊们的厄运能尽快结束。 给动物以基本的福利,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为了可怜的亚洲黑熊,请不要用含熊胆成分的药品。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836 次阅读|2 个评论
關於動物保護的Q&A
jiangjinsong 2010-7-25 10:05
由於種種原因,中國這個具有動物保護悠久傳統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遺忘了自己的優良文化,在與動物關係方面,變得非常冷漠和殘忍,這種對暴力的無動於衷和病態愛好,造成了這個民族非常深重的苦難。 對於動物迫害的習慣,嚴重污染了民族的心靈,迫切需要慢慢覺醒和改進。 動物保護者經常受到的各種質疑,基本上都是老一套,實際上早已得到解決,但是,由於社會流行的偏見,人們往往不知道,相關科普就非常重要。 網上可以找到一本《動物權利手冊》這是比較激進的動物權力論者的思路,他們對許多常見的問題有一些回答,雖然不能指望大家都接受他們的觀點,但是,認真讀了之後,至少應該認識到他們的觀點並不像大家一開始認為的那樣荒謬不值一駁。 而動物福利論的思路就溫和多了,在西方一般來說保守人士都以福利論的思路來對抗權力論,在中國這種思路卻被看做是很激進荒謬的觀點,可見差距有多大。 人類更優越,所以我們有權迫害動物嗎? 反對動物權利的典型藉口 對動物權利論的譴責 動物該是我們的獵物嗎? 動物實驗是天經地義的嗎? 人類天生就是吃肉的嗎? 先摘錄一段關於以植物也是生命來質疑動物保護合理性的回答 54. 你怎么知道植物不能感受痛苦? 要能体验痛苦你必须有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来感知疼痛,并且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智力来忍受这个疼痛或觉得悲伤。以上两者植物都不具备。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们会痛苦。 55. 难道植物不也应该有它们的权利吗? 我们把权利赋予一个个体是因为若没有这些权利的话,他们就将受苦。由于植物不能感受痛苦(参见54),它们也就不能拥有权利。 这并不是为目前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恣意毁坏植被的行为作辩解,因为确实拥有权利的我们和动物必须依赖这些植物才能生存。若没有植物的话,地球上就根本不会有任何的生命存在。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12 次阅读|6 个评论
感人至深的紀錄片(艾未未工作室出品)
jiangjinsong 2010-7-24 21:41
艾未未工作室出品的紀錄片: 三花 提示:有些鏡頭比較血腥,可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請注意。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671 次阅读|159 个评论
挠头的兽医,亚健康的猪
liudongyang 2010-5-13 21:37
“五花肉六块八,买不?” “实验室不能煮肉,宿舍又有功率限制,你让我到野地去烧烤呀!” 谷贱伤农,肉贱伤人。养猪者赚两年,赔一年已成规律。养猪者不好过,猪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它们居住狭窄,空气污浊,常常应激,朝不保夕。 话说家猪的祖先在远古时代跟着人类老祖母混迹于江湖,远离了田园牧歌的生活,刚开始的日子还好,还可以吃到青草,晒到阳光,天热了在污泥中甩一甩尾巴,那个日子悠闲自在。长多肥,长多大,没有人催促,虽终不免一死,但是生活还算轻闲。起码母子早期不分离,吃足了母乳再断奶,夫妻尚可隔圈相望。一不小心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人口大增,肉食者大涨。猪猪们的日子就慢慢的不好过了。为了提高繁殖率,要早期断奶,母子一周即分离。仔猪生下来先三针:防拉稀,补铁剂,防猪瘟。美好的世界还没有看几眼,脖子屁股就被扎了三个洞,心情不好,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更甚者,猪母们怀孕以后要在限位栏内生活,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便于管理。想想吧,以它们庞大的身躯,居住在这样一个蜗居之内,舍内只有几盏昏黄的灯泡,气味难闻,这个拉屎,那个撒尿,噪音阵阵。这样的环境是猪住的地方吗?不是,没有办法,谁让猪不是肉食者,生下来的命运就是被吃。在这里,暴死者有,流产者有,胃溃疡引起破裂者有。猪们,为了满足人类的一张嘴巴,在这样不堪忍受的环境中成年累月的生活。 渣滓洞?福利房? 动物福利,一个很吊诡的概念。欧盟对于动物福利较为关注,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定蛋鸡,肉鸡,母猪,仔猪在饲养期间的活动面积,运输要求。目的是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使得动物的生活过程尽可能减少应激,处于一种 正常或者舒适的环境。中国的动物福利,缄口。 正是因为猪只一直生活在应激环境下,加上品种自身原因(偏重于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使得养猪场内的猪群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一些新的病毒病易感,而原有的细菌病又长期盘踞,一有风吹草动便可星火燎原。养猪者盼望兽医是神医,手到病除。兽医则反复地讲,抓好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一旦出了问题,挠头的还是兽医,难以收拾。 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养猪者要猪兄弟们多吃快长早出栏,而猪作为一种动物有它的生长规律,加快这个进程,必然带来一系列问题。有抗病育种,有动物福利,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那么,让人们都立地成佛,也不可能。人不吃猪,也许会吃人的,总会有替代品。 猪们还没有站立起来,起码不会挥刀砍向无辜的小猪。 让猪们过的顺心,过的有尊严,尊重猪的权利,承认每一个猪的存在。这样做的结果,养猪者就会加大了成本,他们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既得利益,这才是关键。 吾非猪,怎知猪之苦;子为人,应知人之乐? 致谢:本文图片由好友提供,特此致谢。
个人分类: 见闻评论|953 次阅读|16 个评论
莽萍讲座:动物保护在中国
tian2009 2010-5-5 10:03
莽萍教授应邀来师大讲座, 主题: 动物保护在中国:艰难的起步。 时间,本周四上午 10:0012: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教九 204。 本次讲座是我的环境哲学课程的一部分。课程内容正处在从人类中心向非人类中心过度阶段,涉及到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问题,特请此方面的专家莽萍教授与同学交流。
个人分类: 广而告之|37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 | 厨 | 妙 | 香
jiangjinsong 2010-4-7 22:23
天 | 厨 | 妙 | 香 清华店( Tsinghua ): (010)62797078朝外店( Chaowai ): (010)59001288 Tianchu Miaoxiang Vegetarian Restaurant www.liaofan.com 素食,百利而无一害健康长寿、美容减肥、爱护动物、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净化心灵 卷首语: 早在2003年,我们开亚运村店时,一南就 做过几期newsletter,分享素菜做法、养生知识、同业新闻。因为繁忙、缺编辑人手,后来就停止了。而分享素食这个宗旨从未停止过(我们持续在 举办的DIY培训活动就是分享素食生活乐趣的方式之一)直到Cathy加入天厨团队,这个热爱素食的小海龟工作效率极高!在她的推动下,我们重新 恢复电子小报,用email跟大家分享天厨的活动消息、在家做美味素菜的技巧.....在这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这个newsletter定位尽量简练、 实用、朴实,节约大家的阅读时间。 【天厨新鲜事】 朝外店(第5期) 素食DIY厨艺培训报名中(免费) Chaowai branch- The 5thVeg DIY Cooking Class(FREE) 素食DIY分为两部分: A、露一手素食厨艺秀:报名的朋友可以亲自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拿手好菜。 B、学做美味素菜:由本店大厨亲自主讲菜品的制作技法。 时间:4月11日 (周日) 2:30PM-5:00PM 报名电话:(010)59001288 或发邮件到 tianchubj@gmail.com 往期回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0c4ba0100h8f6.html Date: Sunday 11 Apr,2:30PM-5:00PM Email to: tianchubj@gmail.com for registration . 每周一素,低碳生活活动(朝外店)延迟到4月底 Low Carbon Living -Receive FREE meal after dining 5 times --promotion extended to endApr. 为鼓励大家多多体验素食低碳生活,我们2-3月推出的奖励活动用餐5次以上免单1次受到很多客人欢迎。故延续到4月底,继续鼓励! 因为:吃素一天,可减少4.1公斤二氧化碳排量。 也因为:生产1公斤牛肉的用水量,是生产1公斤谷物用水量的70倍。 天厨新菜 New Dishes 5菜1汤2点心: 八珍菜,金沙台蘑,口袋豆腐,香烧野松茸,加州青豆卷,松茸竹荪汤,水晶蒸饺, 担担面 菜品图( Pictures ) 参见天厨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0c4ba0100h2ej.html 【学做拿手菜】 豆角菜饭 :据说是苏北地区农民干活回家,很累了,想出的一种省事儿、又好吃、又营养的做法。教《弟子规》的吴老师给孩子们做过,小家伙们吃的真香!一南回家做给家 人吃,真的很好吃,与炒饭相比,它少油、更软和,所以特别分享给大家。(图片请看附件 卖相虽然一般但真的很好吃) 主料:米、豆角(四季豆) 辅料:胡萝卜、土豆、香菇(用水泡发)、豆制品(推荐用五香豆腐干)。 做法: 1、将大米洗净放锅内、加水(水量比平常做米饭略少一点); 2、将上述菜料切丁; 3、用姜末把香菇煸出香味儿,把上述菜丁炒到半熟,加盐、酱油调味。 4、倒在电饭锅里米和水上面。开始加热,做熟米饭即可。 Tip:香菇泡完水,要挤干水分再切,这样煸炒时能进味儿。 【香积素心】 好 书推荐:《这样吃最健康》(台湾)姜淑惠医师,顶级畅销书,台湾78次印刷 这是我们多年来看到的最实用的指导健康素食的书,也是改变许多人一生饮食方式的书。 姜淑惠医师提出的营养理念很实用: * 食物的钻石组合(The Diamond Diet)蔬果谷芽饮食法:完全没有肉蛋鱼奶的饮食,给我们轻松健康。 * 重建对牛奶摄取的正确认识牛奶实际对身体有害,很多疾病跟牛奶有关。(著名的《斯波克育儿经》也如是说。) * 生食治疗疾病的方法提倡多生吃蔬菜,很好地排毒、防癌。(目前国内最火爆的食疗专家 张悟本 教授也如是提倡。) 还有更多内容......(在天厨店内书架上有,可供借阅)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518452ref=search-0-A 【素店推荐】 本期推荐:博味堂自然蔬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1区14-9号 电话:010-64927559 * 很喜欢它的简约风格,清新素雅,艺术化的装饰。有点西式。每天餐桌上都有大瓶的鲜花,尤其喜欢那盛开的百合。 * 服务员安静优雅,细心服务又不打扰客人。 * 粤菜主厨对原汁原味的天然食材很有灵感(不怎么用仿荤食材);盘饰也很清雅大方。 * 第一次吃到它的南瓜芋头煮百合,很赞叹味道和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蓝莓山药也是推荐之一。 自驾:北四环向西行北苑路出口下辅路, 桥下右转第一个红绿灯掉头,穿过加油站南行 200米 公交:坐地铁5号线到惠新西街北口下车,从A口出来向西行50米穿过地下通道到马路对面,再向西行20米左右,见路口往右拐,前行200 米左右,路西二层灰色小楼。 ----------------------------------------------------------------------------------------------------- 天 | 厨 | 妙 | 香 清华店( Tsinghua ): (010)62797078朝外店( Chaowai ): (010)59001288 Tianchu Miaoxiang Vegetarian Restaurant www.liaofan.com 欢迎来稿分享您的心得、反馈意见: tianchubj@gmail.com 若 要退订或订阅,请发邮件至上述邮址。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恩与希望的世界:读《你的世界我最懂》
jiangjinsong 2010-4-1 10:27
感恩与希望的世界:读《你的世界我最懂》 蒋劲松 初识菡月大概是在王培追思会上。直到今天,我和这位善良敏感甚至带有几分柔弱的动物保护志愿者接触并不多,但是通过共同参与动物保护活动,我对这位柔弱女子的爱心、执著、坚定已有所认识。这本温馨的小书让我对她那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是一个所有生命平等相待,没有冷漠、欺骗和仇恨,只有报恩、忠诚和无私的爱的世界。菡月与动物的交往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人与动物相互关爱,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艰辛的生命真理。菡月曾经罹患重病,在最心爱的人弃她而去,精神最为痛苦,最需要情感慰藉的时候,正是一只柔弱的猫咪,让她那枯死孤寂的心灵得到安慰,从黑暗痛苦中挣扎出来,获得生活的信心,重新追求人生的幸福。 康复后的菡月,以千百倍的努力和爱心回报了这些弱小而忠诚的生命。在她看来,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应是随心所欲的主宰者,而应是万物生灵的守护者,那些娇小柔弱的动物,不应是听任残害蹂躏的受害者,而应是备受关爱的小天使。 在菡月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中,那些猫咪个个都是和人一样有情感,有个性,喜怒哀乐一样不少的生灵。她们通人性,甚至也有人类所常有的嫉妒、私心、顽皮等可爱的弱点。读了这些故事,您会觉得那些养宠物的人们,将宠物视作孩子,以猫爸爸、猫妈妈自居的言行,非常正常自然,毫无夸张别扭之感。因为,她们和那些柔弱无助而又惹人怜爱的孩子毫无二致。她们远远比我们所认为的要更聪明、可爱,越是热爱动物,越是关爱动物,经常接触动物的人们,这对他们来说越是显而易见的常识。那些以自作聪明认为动物不知疼痛、没有灵性、没有精神生活的人,其实所有的论据不过是自己的无知和迟钝而已。 在菡月及其伙伴们救助动物的故事中,自然也无法回避今天中国动物饱受摧残蹂躏的血泪事实。在今天的中国,对于动物保护事业,公众认识普遍有待提高,残害生命的暴行每时每刻层出不穷地发生。由于缺乏法律的有效保护,由于公众认识不足,救助动物必然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痛苦,更要日复一日地忍受难以忍受的情感折磨。曾经有位长期从事动物保护的志愿者说过,这是一项非常消耗情感和心力的事业。当年如此健康阳光的王培,最终离我们而去,又何尝不是由于耳闻目睹太多的丑恶暴行,纯洁的心灵难以承受所致? 然而,保护动物的事业,是一个拥抱生命、呵护生命而非毁灭生命的事业。在救助动物过程中,保护者们也定会体验到他人难以体会的快乐和温情。那些看似脆弱无能的动物们,其实能给救助者带来难以想象的振奋和鼓舞。这也正是支撑菡月等无数善心人士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强动力,也是常常心力交瘁的动物保护者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播种爱心,定会收获快乐。生命的因果律就是如此的坚定不移而又发人深省。阅读本书,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地伴随着菡月的逐步成长,清晰地见证她的胸怀日趋博大,她的心灵日益坚强。在舍身忘我、无私救助那些无告生灵的过程中,过去那位顾影自怜的弱女子菡月消失了。她变得越发主动积极,结识更多朋友,撰文宣传,主持网站,组织活动,开办博客,为小学生讲授动物保护课程,为了参与动物权利的论战而研习传统经典等等。在奉献中,她活得越发精彩。 菡月本人今天之所以能变得如此坚强,在动物保护事业上做出广为称道的成绩,除了那位默默奉献、异常听话的模范丈夫贴心照顾,悉心支持,并肩作战之外,那些可爱的动物们带来的快乐应该是根本原因。本书图文并茂,从一幅幅精致的彩色照片中,读者可以欣赏菡月不吝称赞的这些可爱孩子们的绰约风姿。 这本书是关于宠物猫咪的,但它没有玩弄浅薄造作的小资情调,呈现出来的是人人都会共鸣的朴素情感。这是一本宣扬动物保护的著作,但没有冷静烦琐的学术论证,而是生命感情的直接流露。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和作者一样理解这些可爱小天使的生命世界,也会更深刻地见证和领会作者的悲悯仁厚的心灵世界。 在这个充满暴戾之气的世界上,菡月及其同道们在努力营造着脆弱而温馨的美丽世界。是的,它是脆弱的,禁不起任何粗暴的破坏。同时,它又是坚韧顽强的,面对人类不可思议的愚蠢和凶残,面对现实世界中永无止境的暴行和毁坏,它永无休止地救助着无助的生灵,拯救着人类的灵魂。只要这个世界仍然存在着,人类就永远不会彻底丧失希望,永远不会丧失爱的力量。 菡月等著,你的世界我最懂:细述我的猫咪情缘,中国民航出版社, 2006 年 9 月,定价: 20 元。 2006-10-2 初稿 2006-10-26 修改于清华新斋 《你的世界我最懂:细述我的猫咪情缘》的简介及封面: 目录 : 前言:倾听天使的声音 第一篇 许你一个幸福:养猫心情日记 我的好弟弟 刻骨铭心的喜与悲 我家女儿初长成 有你不孤独 母亲的神猫 第二篇 流浪的天使:猫咪救助行动 冬天的礼物 50 天的缘分 生命之花 猫群新添铁拐李 落难的天使黄猫咪 我的野猫咪 穿越灵魂的脚步 三咪堂札记 血与火凝结的记录:凤凰猫的诉说 安娜的故事 一颗永远珍藏在心底的泪 第三篇 你的世界我最懂:关于平等的思索 没有它,我怎么办:关于爪爪 打造动物救助的防火道 不要让禽流感的恐慌殃及无辜的猫咪 生命无价,请勿把猫咪当成普通商品 附录 动物救助组织和网站 网友主题留言 后记:学会爱 图书封底和勒口主题文字 菡月养生保健堂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參會討論反虐待動物法
jiangjinsong 2010-3-28 20:21
週六週日即三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兩天 參加在溫都水城召開的中國動物保護與管理法制建設國際研討會 討論擬議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虐待動物法 本網博友田松與鄙人都受邀為責任諮詢專家 以下為著名記者唐師曾先生拍攝的照片 本網博友田松在發言 鄙人在發言 相關博文: 唐师曾:温都:加强 对动物保护的管理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398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动物福利立法原则若干思考
animalethic 2010-3-14 09:54
中国动物福利立法原则若干思考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王延伟 1  徐国玲 摘要:围绕动物福利立法问题的讨论,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相关讨论可以看到很多。笔者认为,在确立动物福利立法之前,明确立法原则是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六个原则:第一,在进行动物福利立法时,首先要搞清动物福利的确切含义是什么;第二,中国动物福利立法时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西方标准;第三,确立动物福利立法的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原则;第四,搞清西方国家确立动物福利立法的动机;第五,避免动物福利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新的贸易壁垒;第六,正确处理人与动物的利益冲突。 关键词:动物;动物福利;立法;动物伦理;原则 1 .导论: 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来,对于动物福利与动物福利立法的讨论已经在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普通公众、政府、立法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等)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国内学术界对动物福利立法的探讨来看,主要围绕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问题、动物福利立法的伦理基础、动物的法律地位等问题在争论。笔者认为,在确立动物福利立法时,讨论上述问题是必要的,然而,明确立法原则是第一位的。如果原则不清,则很难实现立法。大体上看,笔者认为,进行中国动物福利立法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 2. 动物福利立法的原则 2.1 在进行动物福利立法时,首先要搞清动物福利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目前,国内外的学术界对什么是动物福利还存在很大争议。从国外的观点来看,有的学者认为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有本质的区别,这种观点以汤姆雷根为代表,他曾经指出我是一名动物权利倡导者,积极投身于动物权利运动。如我所理解的那样,这个运动的抱负是废除主义的。它的目标不是去改革动物被剥削的方式,使得我们对动物的所作所为更为仁慈,而是要废除对动物的剥削,是要中止这种剥削。完全彻底的中止。更具体地说,这个事业的目标包括:完全废除商业性的动物农业,完全废除皮毛工业,完全废除科学对动物的利用 【 1 】 ;也有的学者把动物福利等同于动物权利,认为二者的区别只是在要求保护动物时的温和观点或激进观点的不同。 对有些人来说,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之间的区别被看得很重要。如果这种区别与功利主义和权利立场( positions )之间的区别相同时,这一点当然是正确的。然而,通常这种区别仅被用来表明传统的或温和的 (观点)与现代的或激进的 (观点) 之间的对抗( versus )。 [2] 从国内学术界来看,有相当多的人把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动物伦理混为一谈,而这种混乱的状况给动物福利理念在我国的传播及动物福利立法在我国尽早的建立起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在中国进行动物福利立法时,首先有必要搞清动物福利的确切含义。如果没有搞清动物福利的概念,就会产生很大争议,进而,在进行动物福利立法时,面临难以取舍的困难。正如考林斯伯丁所认为的那样显然,如果我们都用同样的词指不同的事,即使是通过讨论要取得任何进展也是困难的。简单地交换一些关于动物福利高度个人化的看法,不大可能有建设性的结果。 [3] 笔者认为,进行动物福利立法前,首先应明确动物福利概念是一个伦理概念而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之所以要进行动物福利立法,其目的是通过立法的方式来保护动物不应被虐待的理念顺利实施,同时,动物福利立法也是保障动物福利的手段。目前,国内学术界大多数人在谈及动物福利时,认为动物福利就是五大需要。例如, 董婉维等在《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的关系》一文中提到了五大需要的观点。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动物福利是 五项基本福利,有的称其为 5 个 F 、 五大自由、或 五项标准 [4] 实际上,这是对动物福利的一种误解,笔者认为,五大需要应该是动物福利的一些标准而不是概念本身。对动物福利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它的价值追求角度去认识。动物福利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在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时,人不应该残忍的对待动物,否则就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动物福利提倡者进一步提出五大需要的标准。如果我们认清这个问题,对于质疑中国动物福利立法可行性的观点就很容易改变。因为,很少有人认同生活水平低,自然而然道德水平也应该低这种观点。这样,就容易解决目前国内有些人由于担心妨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难以建立动物福利立法的问题。 2.2 中国动物福利立法时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西方标准 2.2.1 目前,西方的动物福利组织大多数限于关心农场动物或家养动物或者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动物,对野生动物的福利很少关注。中国的动物福利立法应该既考虑到家养动物也要考虑到野生动物的福利问题(例如,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境实际上也是满足动物福利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目前,国外动物福利立法很少关注类似的问题)。 2.2.2 对于在动物繁殖、饲养、运输、屠宰等过程中涉及到的动物福利标准要根据中国国情和文化做出适当调整,不能照搬西方标准。 2.2.3 中国动物福利立法要考虑到国内动物养殖厂、肉制品厂等相关动物产品行业的技术标准更替成本与时间成本。工厂化养殖的技术是二战后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技术,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把工厂化农业的养殖方式及大量的设备作为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来,花费大量的外汇。如果试图简单的采取取缔或禁止的方式来改变国内企业的动物福利现状,对中国的企业而言是环境不公正的表现。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在引领改善全球动物福利工作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能由于考虑到西方国家指责我们而有损于国际形象来采取简单的一刀切的办法处理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立法时,可以针对未建的动物相关企业与已经建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原则分步骤来对待,即未建企业严格按照动物福利相关准则来建而已建企业采取在限定的时间内逐步完善的原则,也可考虑在改造已建企业时,争取国外动物福利组织的援助。这样,会减少我国动物制品企业反对动物福利立法的阻力,进而,更好的推动动物福利立法的实施。 2.3 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原则 目前,把动物当成生命还是当成资源或物体来看待在学术界还存在很大争议。在我国动物福利立法时可以考虑设定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近期来看,可以把动物当作资源来看,适当规定在动物养殖、运输与屠宰过程中相关的动物福利标准。待大众对动物福利理念有了一定认识后,可以修订法律。远期目标来看,为了更好的保护动物,应将动物纳入到值得人以平等对待的生命的道德考虑范畴。设定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有利于适应我国国情与文化并且可以和我国现行涉及到动物的法律相结合,避免法律成本的浪费。 2.4 应搞清西方国家确立动物福利立法的动机 动物福利并不像人们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的那样,一谈到动物福利,许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些多愁善感的人的情感需要;也有些人认为一谈动物的福利,就限制了人的福利。实际上,西方国家实施动物福利标准首先考虑的是人的利益。例如,在动物实验中如果不能满足动物福利标准,则实验结果可能失真;在农场动物方面,如果虐待动物,它们就会产生应激行为。例如,现代科学已经表明在屠宰猪的过程中,如果让猪产生恐惧感或者给猪造成痛苦,在猪的血液中就会产生毒素。如果人吃了含有毒素的猪肉,就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实施动物福利标准,能更好的保证人的健康。在保证人的健康的同时,实施动物福利标准,也是人的文明程度进步的表现。 2.5 避免动物福利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目前,在西方国家中,提倡动物福利的人有不同的动机。真正的动物福利提倡者的目的是在人利用动物时保护动物免于遭受不必要的痛苦,给动物以一定的伦理关怀。然而,确实有一部分人在世界贸易过程中,利用动物福利标准制造新的贸易壁垒,限制他国动物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因此,在我国动物福利立法时要考虑到这一点,避免落入别有用心的人设下的陷阱,从而,给动物福利的真正实行及让更多的人持守动物福利理念成为泡影。 2.6 正确处理人与动物的利益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大量的人与动物利益相冲突的情况。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人与动物的利益冲突,不应教条式强调动物的福利而损害或完全不考虑人的利益,如果损害或完全不考虑人的利益不但不会促进动物的福利,反而可能会伤害动物的福利。例如,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好转,出现了大量的野生动物伤人或破坏农业生产或损害农民的利益的事件。在立法时,应考虑到如何去协调人与动物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在这种情况出现时,可以采取生态移民、生态补偿或国家补偿的形式来减少农民或利益相关者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动物权利论争》 汤姆雷根 ,卡尔科亨著 杨通进等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第一版 第 3 页 2. Putting Animals Into Politics. Richard D.Ryder from Animal Rights The Changing Debate Edited by Robert Garner p 166 First published 1996 by MACMILLAN  PRESS LTD 3 . 《动物福利》考林 . 斯伯丁著,崔卫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第一版 4 . 《 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的关系 》 董婉维 ,程津津等 《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 第 23 卷第 1 期 , 2006 年 3 月第 59 页 作者简介:王延伟( 1976 -)黑龙江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伦理学、动物伦理学、动物福利、动物权利,讲师,现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科系教师,兼任中国环境伦理学学会理事。 电子邮箱:wywemcc@126.co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06 次阅读|1 个评论
动物权利思想历史考察
animalethic 2010-3-14 09:51
动物权利思想历史考察 王延伟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 摘要:动物权利问题是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人类历史过程中自然观的变化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影响,把动物权利思想观念分为古代朴素的动物权利思想、近代动物权利思想以及现代动物权利观三种理论形态。 关键词:动物权利 ; 环境伦理学 Abstract : Animal right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of western environment ethics, this thesis divides the thoughts on animal rights into three kinds according to the impact that the changes of human beings natures view and productivity-style bring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s. Keywords: animal right; environment ethics 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对动物权利的研究是以彼德辛格的《动物解放》的出版为重要标志,然而,动物权利的思想却源远流长。本文根据人类历史过程中自然观的变化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影响,考察动物权利思想发展的过程,把动物权利思想的演进过程分为以下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动物权利思想、近代动物权利思想以及现代动物权利观。 1. 古代朴素的动物权利思想 古代人对动物的基本伦理观念源于原始人的朴素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有万物有灵论和有机体论。 1 . 1 万物有灵论的动物权利思想。万物有灵的观点是原始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也是世界上所有原始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在原始人看来,世界都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蕴含在万物有灵论中的动物权利倾向又可分为动物崇拜和人与动物平等两种表现形态。 1 . 1 . 1 以动物崇拜的形式尊重动物的权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自然界的严格限制。人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的许多现象都难以理解,认为这些现象都受某种神秘力量的支配(例如,打雷被看作是神灵在发怒)。在这种自然观的指导下,原始人认为万物都有灵魂,认为动物是神的化身,每种动物都是神的代表,因此,应象尊重神一样尊重动物。尽管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也会杀死一些动物,但原始人这种行为是带着对动物的敬畏之心而进行的,并且在杀死动物之后,还会以某种仪式来祈求被杀死的动物的原谅。 加里思奈德( Gary Snyder )认为,我们必须注意原始人的世界观中蕴含的智慧,并向他们学习。他在描述普埃布洛族印第安人的狩猎观时写到:他们在狩猎开始之前需要净身。他们服用催吐剂,沐浴净身,而且或许避开妻子几天,他们也尽量避免去想某些事情。他们以一种谦卑的态度去狩猎。他们确信,他们需要狩猎,他们不会进行不必要的狩猎 。 1 . 1 . 2 把动物作为兄弟或朋友的形式,尊重动物的权利。现代社会的某些原始部落的原始文化中还留有平等地对待自然、把动物当作兄弟的思想痕迹,这一点在 19 世纪 50 年代美国西北部几个印第安部落的首领西雅图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的一封信中有所体现。西雅图写到:每一根闪亮的松针、每一道沙石的海岸、每一片林中的雾、每一块草地、每一只唱着歌飞行的虫子这一切在我的人民的记忆与体验中都是神圣的。我们对待树里流着的树汁就象对我们血管里流着的血液一样熟悉。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散发着清香的花是我们的姐妹,鹿、熊、还有雄鹰,都是我们的兄弟 。 此外,在毕达戈拉斯的灵魂不朽的学说中包含着一切生物都是同类的思想。 克塞诺芬在一篇挽歌中引证了轮回学说,歌中写道:现在我将开始讲到另一个故事,并指明一个道理。这是一个有关毕达戈拉斯的传说。有一次他从一条被鞭打的幼犬旁经过,他同情地恳求:住手吧,别打了,因为在它的哀鸣中我听出:这里面寄居着我一位朋友的灵魂 。 1 . 2 来源于有机体论的动物权利思想。在古希腊人的眼里看来,自然是有生命的。希腊人有一个可贵的直觉,即认为世界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渗透着神性的、处在不断的生长过程之中的有机体,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均是从这个有机体中生长出来的 。在这种有机体思想指导下,希腊人把动物视为有生命的自然的组成部分,有它的存在地位。这种天赋地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相对植物的营养灵魂和人类的理性灵魂而存在的感觉灵魂。 无论万物有灵论还是希腊人的有机体论的思想,都没有明确提出并使用动物权利的概念,因此,在这些思想中蕴含的动物权利思想都是朴素的、直观的并带有猜测性质。 2 近代动物权利思想 近代动物权利思想主流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权利思想。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权利观是人类本能(人类自然)的权利观的组成部分,是随着人类对大自然征服能力逐渐增强而不断发展的一种人对待动物的伦理思想。这种动物权利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形态: 2 . 1 以神学为基础的动物权利思想 。 这种动物权利观主要来源于神学目的论基础和生态神学基础。前者的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后者则是吉尔伯特怀特。托马斯阿奎那建立了一个神学的智能体系。他把上帝放在顶层,作为完美智能的载体,其下是人,最后是动物。他认为,动物没有推理能力,因此,动物明显比人类低级。动物受到命运的关爱不是为了其自身,所以动物只能够是人类的工具。阿奎那写到:判断无法支配自己行为的其它生物的条件,是它们受到命运的关爱不是为该生物本身,而是为了别的生物。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当其被另一生物推动时,才有所行动,那么它只是一种工具 。由此看来,阿奎那认为动物有权利,这种权利就是被人利用的权利。 英国自然博物学者吉尔伯特怀特,生活在 18 世纪,他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权利观。怀特在论证上帝仔细规划的结果是使每一种存在都对塞尔波恩这个小天地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时写到:最不起眼的昆虫和小爬行动物,在自然经济体系里的位置和影响要比人们能意识到的多得多,它们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它们的体形细小不被人们注意;可它们的数量和生育能力却影响巨大。蚯蚓,尽管从表面看是自然链条中的一个卑微的环节,若失去了,也会造成可悲的缺憾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怀特的寓意在于上帝中心主义:上帝安排好了一切事物,特别是动物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在怀特的思想中也有从对人的有用性角度把动物分为有益和有害的动物的思想。他以燕子为例论证道:它是一种最不让人讨厌的、无害的、使人愉快的、友善的和有用的鸟类;它们不触动我们果园里的水果;所有的燕子,除了一个品种,都高兴让它们自己依附在我们的房子上;用它们的季节性迁徙、唧唧声以及它们的机智使我们惊喜;而且还清除我们有蚊虫和其他让人讨厌的昆虫所带来的烦恼 。 2 . 2 以理性为标尺的动物权利思想 。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康德。康德认为,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因此,它们只能作为实现人这一目标的手段,但是康德也承认动物有权利,不过这种权利是由对人的直接权利衍生出来的间接权利,由此要求人类对动物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他认为,通过对动物尽义务这种符合人性表现的行为,间接地尽了对人类的责任。为了对这一点进行论证,他以人对狗的义务为例写道:如果一条狗长期忠诚地服务于它的主人,当它老得无法继续提供服务时,它的主人应当供养它直至死亡。这样的行为有助于支持我们对人的责任,这是应尽的义务。如果一个人因为他的狗不再能提供服务而杀死它,那么他对狗没有尽到责任,尽管狗无法给出评价,但他的行为是残忍的,而且有损于他相应对人的仁慈 。 2 . 3 以机械自然观为基础的动物权利思想 。 这种动物权利观的代表人物为笛卡尔。 1637 年,笛卡尔在《方法谈》中驳斥了动物有思考能力的观念,并且把动物降级为纯粹的物品的类别中 。笛卡尔论证道:第一,在为他人的利益把我们的思想记录下来方面,它们永远不能跟我们一样使用语言或其他符号。第二,尽管机器能够跟我们一样执行一些任务,甚至有可能做得更好,但是它们在别的方面绝对做不到,我们可以推论出它们并不是根据知识来行动,而只是出于组件的安排。 通过上述两点分析,笛卡尔得出了人与动物之间不同的结论,即动物不会使用语言、动物根本没有思考能力。他认为动物根据器官的安排而做出动作只是一种天性,就像由齿轮和钟摆所组成的时钟一样。从而,笛卡尔从否定方面对动物的权利作出了限定。 在 17 、 18 世纪,尽管占主流地位的动物权利观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也有一些人开始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扩展到非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边沁、劳伦斯、塞尔特。 边沁写到:这一天也许会到来,到那时,被人类暴行剥夺的其它的动物的权利,可以重新获得。法国人已经认识到,黑色的皮肤并不能成为受虐待,而施暴者却无需为此做出补偿的理由。也许这一天迟早会到来,那时,腿的数目、皮肤上是否长毛,或者有否脊椎形式,都不能成为一个有感觉的生物遭受与黑人同样的命运的理由。人类与生物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可逾越的界限?是思维能力还是叙述能力?一匹发育成熟的马或一只狗,它们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同出生仅一天或一周甚至一个月大的婴儿相比要强得多。但是,假定情况不是如此,那么我们又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们能否思维、能否说话,而在于他们是否有感觉痛苦的能力 。 让克劳德诺特认为,在 18 世纪晚期,杰瑞米边沁(《刑法原理》)第一次对动物权利做出了清楚的阐释,这为确立动物权利奠定了前提,也为论证这些权利提供了论据 。 1796 年,劳伦斯写了《关于马以及人对野兽的道德责任的哲学论文》。他反对那种动物没有权利的观点,也反对那种把动物看作是完全为了人的使用和为人的目的而存在的观点,他认为,人对畜类作做出野蛮行为的原因在于,动物完全没有权利并被置于正义原则管辖的范围之外,纳什对此评价说,劳伦斯以自然法原理为依据,主张生命、智力和感觉就是拥有权利的充足条件 。 生活在 19 世纪的塞尔特则进一步发展了动物权利观念。他反对虐待动物及活体解剖,他提倡素食主义。塞尔特于 1892 年出版了《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一书。塞尔特认为如果人类拥有生存权和自由权,那么动物也拥有。二者的权利都来自天赋权利。 3 现代动物权利观 20 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式全面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史无前例的全球生态危机的冲击,世界主流自然观思潮,以及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开始出现生态转向。这个历史阶段的动物权利观,也逐渐进入理论化、系统化和多样化发展的轨道。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主要有人类中心论、非人类中心论和人与自然协同进化论。 3 . 1 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论的动物权利观,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的组成部分,是与帕斯莫尔、麦克洛斯基、哈格洛夫和诺顿这些著名的人类中心主义代表人物的观点一脉相承,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权利观主要有两种: 3 . 1 . 1 激进的物种歧视主义 (radical speciesism) 。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一个人选择任何一种方式对待动物在道德上都是被许可的。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据是,动物只是一架自动机,既无思想,亦无感觉,根本没有利益可言;因而,人完全无需考虑其行为对动物所产生的影响。 3 . 1 . 2 极端的物种歧视主义 (extreme speciesism) 。 这种观点承认动物有感觉,因而拥有利益,但它认为,当人的利益与动物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在其余情况相同的情况下,那种哪怕是为促进人的边缘利益 (peripheral interest) 而牺牲动物的基本利益 (basic interest) 的做法,在道德上也是许可的 。当人的利益与动物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极端的物种歧视主义也会赞同激进的物种歧视主义的做法,只关心人的利益,不在乎动物的生死和苦乐;但当人的利益与动物的利益不发生冲突时,极端的物种歧视主义也会赞同那种能促进动物的利益、至少是不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的行为。 3 . 2. 非人类中心论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权利观,在 20 世纪上半叶,已经孕育在人道主义者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和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论学说中。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特别是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和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出版,以及由此引起的动物保护运动,使公众开始关注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造成的野生物种加速灭绝现象,一些激进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对工厂化养殖动物和实验动物的境况,提出伦理质疑,进而提到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的高度。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辛格、雷根、范伯格、斯坦利、克拉克、莫里斯、福克斯、米奇莱、莎蓬奇斯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动物权利的性质进行了系统论述。首先,动物权利不是动物的要求,因为动物不能对人直接提出要求;动物权利也不是人自身的要求,而是人替动物说出的要求;其次,动物权利不是要求动物懂得权利,也不是要求动物负责任,或尽义务,而是要求人懂得动物有哪些不可侵犯的权利,并尽义务;再次,动物权利不是动物本身的属性,因而不是自然现象,它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为强制人的行为而在社会实践层面约定的重要的道德或法律现象。这些研究促进了动物伦理的发展,也推动了西方社会开展动物权利立法的进程。 3 . 3 人与动物的利益妥协论。人与动物妥协论解决问题的焦点,主要是在人的利益与动物的利益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或权衡。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考利科特,他发现动物权利的实现不可能脱离人和土地,不可能不顾人的利益,实质上,动物权利潜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背景关联,应当在土地、动物和人的利益之间做出一个优化选择。 这种观点的伦理尺度是:当人的利益与动物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在其余情况相同的情况下,那种为了人的利益而牺牲动物的类似利益的行为在道德上是许可的,但不能为了人的边缘利益而牺牲动物的基本利益 。 通过以上考察,不难看出动物权利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与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自然观和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加里思奈德 . 尊重自然 . 吴晓东译 . 工程、环境与伦理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3: 328 刘耳 . 从西雅图的信看美洲印第安人的自然观 . 环境与社会 . 2000, ( 4 ) : 13 苗力田 . 古希腊哲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89: 63 吴国盛 . 自然的退隐科学革命与世界图景的诞生 .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1996: 16 托马斯阿奎那 . 证明利用动物的正当性 . 吴晓东译 . 工程、环境与伦理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3: 254 唐纳德沃斯特 . 自然的经济体系 . 侯文蕙译 . 商务印书馆 , 1999:19 26 27 康德 . 我们为什么对动物没有责任 . 吴晓东译 . 工程、环境与伦理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3:264 Suzanne Antoine. Animals according to French Law.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nimal Rights: Comments and Intentions. LFDA. Paris , 1998: 20 R.Descartes. Discourse on the Method. in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escartes.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31: 115-118 Peter Singer. Animal liberation. Robert Garner. Animal Rights: the Changing Debate. Macmillan Press Ltd, 1996: 8 8. 8 Jean-Claude Nouet. Origins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nimal Rights. LFDA, Paris 1998: 15 纳什 . 大自然的权利 . 杨通进译 . 青岛出版社 , 1999 : 20-23 何怀宏 . 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2002: 246 Georges Chapouthier. Animal Rights in Realation to Human Rights .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nimal Rights: Comments and Intentions. LFDA.Paris, 1998: 75 作者简介:王延伟( 1976 -),黑龙江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动物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现就职于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兼任中国环境伦理学会理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伦理学研究
animalethic 2010-3-13 10:10
动物伦理学研究 王延伟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 摘要: 为了构建动物伦理学,笔者 考察并概括了西方动物伦理研究的本质和关键问题,本文认为:动物伦理学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动物的价值和权利的新的伦理学说。它的产生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伦理基础和现实迫切性。 关键词: 动物伦理学;动物权利;动物福利 Research of Animal Ethics WANG Yan-Wei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struct animal ethics , the author inspected and summarized both the nature and the key issues of animal ethics , This thesis thinks that animal ethics is a new ethics theory which respects the value and the rights of animals . The basements that cause animal ethics come into being have three aspects, that is science basement, ethics basement and the urgent of reality . Key words: animal ethics; animal right; animal welfare 动物伦理学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动物的价值和权利的新的伦理学说。所谓动物伦理学是新的伦理学说,主要是指它不是传统伦理学理论在人与动物关系中的应用,不是应用伦理学,而是一门针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实践产生的实践伦理学,其实践本质是创新的,因此又属于创新伦理学。 动物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产生既是伦理学理论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主要机制有三大方面:一是由于人类道德进步及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呼吁善待动物的结果;二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野生动物种的大规模加速灭绝引起人们的忧虑,激发人们探究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动物的角色、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逻辑延伸;三是现实生活中虐待动物的现象随处可见,从而引发反对虐待动物的动物福利运动和动物权利运动,动物福利运动与动物权利运动又需要新的理论武器来加以指导,这也呼唤动物伦理学的产生。 动物伦理思想的发展,根据人对动物认识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原始动物崇拜时期、忽视动物时期、重新认识动物时期。相应地,人与动物的关系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时间段来考察。第一,在人类诞生初期,人与动物的关系表现为人作为一个物种同动物之间的斗争与共存关系,在这一时期,人既食用动物又把动物当作神的化身来崇拜。大约一万一千年前动物农牧业已经开始,这一时期,人和动物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动物的崇拜关系。第一个已知的关于禁止残害动物的文献在古埃及被发现,这种禁令看起来至少部分的是以所有的生物都是为了彰显上帝的信念为基础的。一些神以动物的外形而出现。这些神圣的动物的名单包括:秃鹫、鹰、燕子、龟、蝎子、蛇。埃及的《死亡之书》的 125 章就禁止虐待动物。然而,古埃及人吃动物,人类被期望以尊重和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其他动物。 第二,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对动物认识的主流意识是建立在笛卡儿的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基础上的。笛卡儿动物是机器的观点强化了对动物认识的误解。认为动物没有灵魂,动物是僵死的物体而不是活的。对动物的这种认识,导致人在对待动物时按照人的愿望为所欲为。第三,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运动的发展,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动物福利运动与动物权利运动的兴起,促使人反思人与动物的关系,使人们认识到应重新认识动物,这为动物伦理学的诞生奠定社会基础。 然而,构建动物伦理学面临一系列难题。从理论上来看,很多学者围绕动物福利、动物权利、动物价值、动物利益、动物的道德地位等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目前尚无定论。在实践方面,引发人们思考:人是否应该吃动物、怎样吃动物、吃什么动物;人是否应该使用动物作实验;人把野生动物圈养在动物园中的行为是否正当等问题。实际上,上述争论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这一动物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而产生的,这些争论是动物伦理学应解决的核心问题。尽管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产生了不同理论观点 。例如,彼得 辛格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提出了动物解放论;汤姆 雷根从康德的道义论出发,提出了动物权利论。从目前西方国家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的理论发展来看,尽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但是要建立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动物伦理学,既面临理论和实践挑战,也面临学科建构需要整合的问题如何分析各种理论和实践观点的合理性,如何在学科整体框架内定位其适用范围,以及如何通过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把各种不同概念整合成理论,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这些难题,也为动物伦理学的产生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动物伦理学学科创建的过程。实质上,动物伦理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其基础至少有以下三大方面: 1、 科学基础。通常,我们的道德选择是被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所框定和驱动的 。随着生态学、进化论、现代生物科学、分子遗传学、种群遗传学、生态学、神经生物学及动物行为学、动物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当代人对动物的认识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发展。生态学的发展使人认识到世界上的物种和个体之间存在高度的联系;进化论在使人类认识到动物有其固有价值的同时,又使人对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的认识更加深刻;而现代生物科学、分子遗传学、种群遗传学、生态学、神经生物学及动物行为学、动物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打破了自笛卡儿以来把动物看成是与无生命物体没有本质区别的看法,有些人已经认识到动物也有意识、动物也有感觉痛苦的能力、动物也有需要等方面。另一方面,上述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打破了人是自然的主人的错误观念;同时也打破了自然是为人准备好的神话。例如,在分子遗传学领域,已经表明所有的动物种是由在一个共同的遗传模式中发现的同一物质构成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因此相互联系。这包括人类。 这些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认识到人类是自然中的一员提供了证据。 2、 伦理基础。动物伦理学的产生是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密不可分的,是人类道德进化逻辑演进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也在逐渐扩大,当所有人都被纳入道德共同体的范围内时,有些学者认识到我们扩展道德关怀对象的脚步不应停留在人的范围内,还应扩展到有生命的动物身上。 彼得 辛格指出我们都很熟悉黑人解放运动、同性恋解放运动以及很多其他运动。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行,有些人认为我们已经走到了路的尽头。据说,建立在性别基础上的歧视,是被普遍接受的和实践的最后的歧视,甚至在那些自由主义者的圈子中也一样,很长时间以来,他们以游离于种族歧视之外为荣。但是,当人们谈及歧视的最后的残余形式时,应该很谨慎,如果我们已经从解放运动中学到了一些东西的话,我们将会知道,直到它们被强有力地向我们指出,我们才会懂得想要意识到我们的歧视方式有多么困难 ! 解放运动需要扩展我们的道德视野,因此,以前被看作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行为在现在看来则是不可容忍的。 正是基于上述这种认识,现代西方国家很多人认识到应把动物纳入到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中来。 3、 现实基础。现实生活中,在吃、穿、用、玩等方面,存在大量的迫害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的现象,有些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些现象给人们造成很大的道德震撼,使人们认识到必须要约束人的这种残忍行为,动物伦理学恰好能够满足这种要求。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美国每年要杀死 80 多亿只动物以供人们食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很少关注这些供人食用的家养动物。这些动物在饲养、运输和屠宰的过程中,遭受很多痛苦。在吃动物方面,人们不仅大量食用家养动物,还有些人出于猎奇和虚荣心的原因而大吃燕窝、鱼翅、活吃猴脑 等,甚至有些人喜欢虐吃动物,有一道菜叫浇驴肉,其做法是将活驴固定好,旁边有烧沸的老汤,食用者指定要吃某一部分,厨师剥下那一块的驴皮,露出鲜肉,用木勺舀沸汤浇那块肉,等浇得肉熟了再割下来,装盘上桌;在穿的方面,为了制造裘皮大衣,刚出生的幼海豹被活活用棍棒打死;在动物实验方面,每年有很多动物被用于毫无意义的实验;在玩的方面,人也对动物造成了很大伤害,例如,在美国每年约有两亿只动物死在猎人手下。为了防止动物园中的野兽伤害游人,而将其牙齿拔掉,此外,出于好奇心的目的,让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非洲狮和老虎交配,从而制造出狮虎兽或虎狮兽。在对待动物的行为方面也有很多失当的行为,最近国内媒体报道伤害动物的事件也很多,例如,清华大学刘海洋伤熊事件, 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张亮亮虐杀 30 只小猫的事件,以及最近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不明身份的女子踏猫事件。上述种种表现说明在现实生活中,究竟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处理人与动物关系时应遵循什么样的伦理原则,遵循某种伦理原则的伦理基础和道德理由是什么,这需要动物伦理学来加以阐释。 建立动物伦理学是伦理学发展的必经阶段。现在的问题不是建不建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研究方法上,要避免一个误区就动物而谈动物,而应放在人与动物的关系大尺度上来进行。此外,动物伦理学的构建应在理论上回答动物的价值和权利问题,在实践上确立尊重动物的伦理规范。开展动物伦理学研究必须回答以下问题: 1 )、人类在实践中究竟应以什么作为评价和论证人与动物关系的合理性标准和最终根据。 2 )、如果承认有人与动物关系合理性的标准和最终根据,那么这个标准和根据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3 )、我们怎样认识动物?动物是否有不依赖于人类的价值? 4 )、动物有无持续存在的权利?怎样界定动物的权利? 参考文献 Animal Ethics: A Sketch of How it Developed and Where it is Now from The Animal Ethics Reader Edited by Susan J. Armstrong and Richard G. 2003, Botzler pp1 Bob Jickling and Paul C. Paquet , Wolf Storys: Reflection on Science, Ethics, and Epistemology, environmental ethics summer Volume 27, Number 2:122 ( 2005 ) 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nimal Rights from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nimal Rights :Comments and Intentions ,Edited by Georges Chapouthier and Jean-Claude Nouet , Paris , 1998, pp87 Peter Singer Animal Liberation from Animal Rights The Changing Debate, Edited by Robert Garner MACMILLAN PRESS LTD , 1996, pp7 Animal Rights: Current Debates and New Directions Edited by Cass R . Sunstein and Martha C .Nussbau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pp3-7 作者简介:王延伟( 1976 -)黑龙江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伦理学、动物伦理学,现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科系教师,兼任中国环境伦理学学会理事 课题项目: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院级课题,我国动物福利立法及其伦理基础研究 (2005 - 023) 。 Animal Ethics: A Sketch of How it Developed and Where it is Now from The Animal Ethics Reader Edited by Susan J. Armstrong and Richard G. 2003, Botzler pp1 Bob Jickling and Paul C. Paquet , Wolf Storys: Reflection on Science, Ethics, and Epistemology, environmental ethics summer Volume 27, Number 2:122 ( 2005 ) 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nimal Rights from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nimal Rights :Comments and Intentions ,Edited by Georges Chapouthier and Jean-Claude Nouet , Paris , 1998 pp87 Peter Singer Animal Liberation from Animal Rights The Changing Debate, Edited by Robert Garner MACMILLAN PRESS LTD , 1996, pp7 在日常生活,人吃动物的行为往往给一些动物带来伤害和痛苦,有时甚至危害动物的生命。例如,鱼翅,是将活着的鲨鱼的鳍割下来,然后再将其抛回大海,任其慢慢死亡;燕窝是将一种金丝燕的巢从悬崖峭壁上取下来,然后加以熬制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会破坏金丝燕的繁殖甚至导致小燕丧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0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现状及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animalethic 2010-3-13 10:06
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现状及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王延伟 1 ,徐国玲 摘要 : 本文首先对什么是动物伦理学进行了定义,然后从动物权利话语下的动物伦理学研究、动物福利话语下的动物伦理学研究及动物伦理话语下的动物伦理学研究这几个角度对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粗浅的总结,并对未来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及研究领域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动物伦理学这一表述对于中国学术界及大众而言,是一个舶来品。为了避免由于对概念本身理解的不同而造成在不同意义上讨论同一问题的不良后果,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明确动物伦理学的含义。 1. 什么是动物伦理学 通常意义上的动物伦理指的是在思考及处理人和动物关系时,人应该将动物纳入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之内,给动物以道德关怀。笔者在拙文《动物伦理学研究》一文中指出动物伦理学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动物的价值和权利的新的伦理学说。所谓动物伦理学是新的伦理学说,主要是指它不是传统伦理学理论在人与动物关系中的应用,不是应用伦理学,而是一门针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实践产生的实践伦理学,其实践本质是创新的,因此又属于创新伦理学。 【 1 】 目前,人们往往认为动物福利、动物权利及动物伦理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界限。随着个人研究的深入,笔者认为从人对动物的道德关怀的角度来说,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都可以纳入动物伦理学的范围内,只不过三者在关怀动物的程度和角度上存在着区别;从处理人与动物关系时应该遵循的态度、行为、规范的角度来看,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及动物权利恰好分别满足了以上三个需要。因此,本文中所指的动物伦理学不局限于通常意义上的动物伦理学,而是包括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在内的动物伦理学。 2. 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现状 与其他学科不同,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体现为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人应该如何对待动物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例如,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生命伦理学、实验动物科学、家养动物科学及国际贸易等学科领域都在对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及动物权利进行讨论。为了简洁起见,本文分别从从动物权利、动物福利及动物伦理三个角度来介绍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现状。 2.1 动物权利话语下的动物伦理学研究。 2003 年笔者在做硕士论文《动物权利的本质》时,能够查到的关于动物权利的中文文献屈指可数。 2005 年以来,对于动物权利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呈现出越来越热的特点。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中国学者对动物权利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1980 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所的余谋昌先生翻译了《生态学与伦理学》一文,这是国内第一篇关于生态伦理学的文献,其中介绍了大地伦理。在介绍大地伦理理论时,间接提到了动物的权利的问题,即大地上的一切,包括动物,都有存在的权利 ( 。 目前,中国学术界对动物权利研究大致经历了对动物权利理论介绍、评价阶段及对动物权利理论研究深入发展阶段。 2.1.1 对动物权利理论介绍及评价阶段 这个阶段从时间上来看,大致为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 1980-2001 )。这一时期的文献除了上述提到的余谋昌先生翻译的《生态学与伦理学》一文外,影响较大的文章有叶平先生的《关于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研究》( 1992 )。在该文中他深刻分析了动物权利的生态整体论视角 。杨通进先生在《动物权利论与生物中心论: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两大流派》中介绍了动物权利论与生物中心论两大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它们之间的分歧。他认为,动物权利论与生物中心论并不是相互对立、水火不相容的。相反,它们在本质上相互补充,有助于克服对方的缺陷 。叶平先生在《生态伦理学》一书中,依据生态伦理的理由和根据是人类利益还是非人类利益,对西方生态伦理进行分类。他把辛格的动物解放列为非人类中心的动物伦理观点 。傅华女士在《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况(下)》论文中,把动物解放 / 动物权利流派划归为自然中心主义 。杨通进先生在《中西动物保护伦理比较论纲》一文中分析和比较了中西动物保护伦理的异同 , 并指出国人应在动物试验问题、打猎问题、残酷对待动物问题,以及素食主义的问题方面,接受当代动物保护伦理的洗礼 。 2.1.2 动物权利理论研究深入发展阶段 动物权利理论研究深入发展阶段从时间段上来看,表现为 2001 年至今这样一个时期。中国学术界对动物权利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介绍和评价西方的动物权利和动物解放的理论和观点。中国的学者开始进行初步的自觉的学术思考,围绕动物是否有权利、动物是否是权利主体、动物权利的本质等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邱仁宗先生和赵南元先生围绕动物是否有权利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在学界展开并且使动物权利理论进入大众视野。 叶平先生在《动物的权利》一文中,对家养和野生动物的权利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为特征,提出尊重动物权利的四方面道德行为准则: ( 1 )不应该无故造成有感觉动物不必要的痛苦;( 2 )不应该以虚假的借口杀猎野生动物;( 3 )不应该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境;( 4 )不应该仅根据人的意愿确定狩猎标准 。 徐昕先生在《论动物法律主体资格的确立:人类中心主义法理念及其消解》一文中,承认动物有法律主体资格。提出动物权利需要保护,而且不应作为客体保护,而应作为主体来保护的观点 。 邱仁宗先生在《动物权利何以可能?》一文中,他提出权利要求的三个要素: ( 1 )权利主体,即谁拥有这个权利?谁有这个要求?如我们讨论病人权利,权利主体是病人;讨论动物权利,那么权利的主体就是动物;( 2 )权利的直接客体,即要求什么?所要求的可以是物质资料,可以是服务;( 3 )权利的间接客体,即对谁提出要求?这可能是其他的人,也可能是单位、国家。邱仁宗先生认为,当我们谈论动物权利时,就是将动物视为权利主体。这个权利主体是比人类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更为脆弱的个体和群体 。 赵南元先生在《动物权利论的要害是反人类:评〈动物权利何以可能?〉》一文中,通过否认动物能感觉痛苦、否认动物有自我意识及谁代表动物权利的问题来否认动物权利的存在。他认为,如果动物没有自我意识,那么动物就没有主体地位,不可能成为感知的主体,也不可能成为痛苦的主体,更不可能成为权利的主体。他还认为,人对待动物的态度取决于人类自身情感的需要,与动物是否具有感觉无关。因此,他坚持,动物解放运动是一小撮反人类分子打着动物权利的旗号进行的反人类活动 。 陈仲先生在《关于生命权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由于动物不能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 因此 , 动物没有生命权 。 陈安金先生在《人以外的存在物也具有内在价值与权利吗:关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理论思考》中认为,权利是属人的,是属于人类的,是一个社会的范畴,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没有提出要求的主体的存在,权利是不可能成立的。他指出:以胎儿、婴儿、精神病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甚至植物人也不会自己提出权利要求,但我们从不会否认他们的权利来反证动物也应有内在的权利是站不住脚的。首先,胎儿、婴儿、精神病、老年痴呆症患者和植物人属于人类的一分子,其丰富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是任何动物所不能比拟的;其次,仅就个体而言,胎儿、婴儿虽不会提出权利要求,但将来会;精神病和老年痴呆症患者以及植物人,则至少是曾经有过要求的;至于怎样教也学不会的绝对白痴(绝大多数所谓白痴其实是弱智),将来也有治愈或缓解的可能,而动物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提出权利要求的。 他还认为,不虐待动物,爱护动物和其它自然物,与认为动物和其它自然物也有固有的权利,完全是两回事,决不能混淆 。 笔者在 2004 年完成的哲学硕士学位论文《动物权利的本质》中,对各种动物权利思想和动物权利观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动物权利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主要的动物权利观点的根据,并阐释其应用范围和限度。同时,研究了动物权利的本质,揭示动物权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动物权利的目的,以及潜在于动物权利观中的本质意义和内在价值。再次,研究确立正确动物权利观的意义,揭示确立正确动物权利观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动物伦理观念,以及建立动物伦理学的意义。 2.2 动物福利话语下的动物伦理学研究 动物福利话语下的动物伦理学研究,没有直接以动物伦理的话语而出现,更多表现为从实践领域关怀动物的生理及心理需要,主要是一些国际动物福利组织(例如 IFAW 、 RSPCA 、亚洲动物基金等)与中国有关机构、学术团体合作(例如,中国商务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在中国开展很多实践活动及学术会议推动中国的动物福利立法及动物福利。因此,动物福利话语下的动物伦理学研究可以称之为间接的动物伦理学研究。 对于动物福利的研究,笔者所掌握的最早的中文文献为包军先生于 1997 年发表在《家畜生态》杂志上的《 动物福利学科的发展现状 》一文。在该文中,包军先生对动物福利的定义、动物福利的学科特点及研究领域和国外动物福利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这篇文章之后,一段时期内,动物福利方面的学术文章发展比较缓慢。动物福利方面文章大量出现主要表现为 2005 年以后,例如莽萍的《动物福利与动物伦理》( 2005 )、史小萍的《 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概况 》( 2005 )、牛瑞燕等的《 动物福利的现状与对策 》( 2006 )、高利红的《动物福利立法的价值定位》( 2006 )、常纪文的《 动物福利立法的贸易价值取向问题 》( 2006 )、董婉维《 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的关系 》( 2006 )、蔡守秋的《 论动物福利法的基本理念 》等文章,这些文章分别从什么是动物福利、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动物福利立法等方面对动物福利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推动了动物福利的发展,使得国人再听到动物福利等概念时不再视其为天外来物一般。 2.3 动物伦理话语下的动物伦理学研究 从目前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直接以动物伦理为题目的文献有 10 余篇,分别是 关春玲的《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2001 )、 高成鸢的《中国的食物伦理》( 2001 )、 毛翰的《动物伦理的限度》( 2005 )、陈立胜的《宋明儒学动物伦理思想基本原则之研究》( 2005 )、曾其海的《天台宗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 从动物权利论伦理到生态伦理》( 2005 )、王延伟的《动物伦理学研究》( 2006 )、陈功平《动物实验的科学伦理思考》( 2006 )、何龙等的《高校动物伦理教育模式探讨》( 2006 )、关春玲的《美国印第安文化的动物伦理意蕴》( 2006 )、杨林的《试论动物福利立法的伦理道德基础》( 2006 )。 上述文章对动物伦理学的研究有的侧重于挖掘西方文学中的动物伦理思想;有的从动物实验及食用动物角度强调动物伦理的限度 ;也有从中国哲学角度对动物伦理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但大多数文章局限于对动物伦理的知识性介绍或比较,提出原创性思想的文章并不多。 3 、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中国动物伦理学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呈现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特点,这对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很有好处。然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弊端。由于没有一个学术共同体及专门学术刊物来引导,中国专门以动物伦理为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人数较少,并且往往局限于个人所在的学科来看待动物伦理问题。缺少学术共同体,对于整合各个学科的学术资源及动物伦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对于中国的动物伦理学研究来说,建立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会及创办相应的学术期刊是当务之急。 3.2 中国的动物伦理研究者在研究西方动物伦理理论及实践的同时,应该注意挖掘本土化的动物伦理思想。 通常,在谈及动物伦理时,很多学者习惯于将其与西方划等号,认为中国没有动物伦理思想。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中国古代有很多动物伦理思想值得我们进行发掘。用道德的方式对待动物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只不过我们没有使用当代西方动物伦理学所通用的学术语言。例如,清代怪杰石成金在其著作《传家宝全集》养金鱼一栏中写到:近来扬城人家喜养金鱼,遂有文鱼、蛋鱼等名,固属雅事。乃日取蚤虫几千万以供数鱼之食。殊不知虫虽微细,俱关生命。因我悦一时之目,遂至死千万命。各家相效,伤生无算,可不怜悯欤?昔宋郊渡蚁而得高科。若月灭千万虫命,岂不大折己福耶?予得友人妙方,只用猪血或鸡鸭血,和面蒸熟,晒干研碎,用时浸烂撒喂,鱼更肥壮。屡曾试验,以此代虫,则当活千万生命而鱼仍可玩。人能依此,福寿自然多增矣。 【 15 】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深厚的生命平等意识。他在同一著作的莫泼热水剩汤一栏中还有下面的表述:一切虫蚁虽极微极细,但有形躯者,即知痛怕死,与人原无异也。凡厨灶水缸边,因土湿泥松,乃蚯蚓、水虫百虫生聚之所。厨人往往将锅中所余热水,以及碗盏内所剩酸咸油汤,随手倾泼。殊不知虫蚁顿遭腌折,或跳跃而死,或旋转而亡。 【 16 】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其承认动物的痛感,强调为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约束自己的行为道德意识。 此外,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者应注意将西方的动物伦理学术语言与中国的文化和习俗相结合。例如,伴侣动物( companion animal )这一提法,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情感上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为,中国语言中的伴侣往往指的是妻子或丈夫。在这里,我们可以将 companion animal 翻译成陪伴动物就比较容易为人接受。再如, farm animal 翻译成家养动物要比农场动物好理解些。用中国人熟悉的语言,会更加有利于动物伦理学的传播,从而,推动人们的动物伦理意识的发展。所以,在研究国外的相关学术语言和讨论的理论框架时,还应结合中国的文化与语言及国情进行研究。 3 . 3 动物伦理学研究不能只注重学理性研究,应该与中国动物保护实践紧密结合 中国动物伦理学的产生,不是由人际伦理学自然而然的进化而来,而是顺应实践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近年来,很多伤害动物事件的出现,把如何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引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对这些现象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由此,动物伦理学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对动物伦理学进行学理性研究同时,要和动物保护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当前的情况看,就是与中国的动物福利实践的发展紧密结合。 3 . 4 中国动物伦理学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研究西方国家动物保护运动兴起的社会机制是什么,进而,借鉴西方经验来推进我国的动物伦理意识宣传工作及动物伦理规范的产生。 第二,公众的动物伦理意识教育问题。 第三,与动物相关行业人员的动物伦理意识教育问题。 第四,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动物伦理意识问题。 第五,动物福利或动物权利立法。 第六,西方国家动物福利及动物权利运动史。 参考文献 1 、王延伟 . 动物伦理学研究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 2 ): 27 2 、 W.T. 布拉克斯顿 . 生态学和伦理学 . 余谋昌译 .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 . 1980, ( 1 ) : 80-83 3 、叶平 . 关于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研究 . 道德与文明 . 1992, ( 6 ) : 13-16 4 、杨通进 . 动物权利论与生物中心论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两大流派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1993, ( 8 ) : 54-59 5 、叶平 . 生态伦理学 .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1994: 68-71 6 、傅华 . 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况(下)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 2001, ( 4 ) : 84-89 7 、杨通进 . 中西动物保护伦理比较论纲 . 道德与文明 . 2000, ( 4 ) : 30-33 8 、叶平 . 动物的权利 . 环境与社会 . 2002, ( 3 ) : 1-18, 8, 2 9 、徐昕 . 论动物法律主体资格的确立 人类中心主义法理念及其消解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15-20 10 、邱仁宗 . 动物权利何以可能 . 自然之友电子期刊 . 2003, ( 5 ) http://www.fon.org.cn/ 11 、赵南元 . 动物权利论的要害是反人类 : 评〈动物权利何以可能?〉自然之友 , 电子期刊 . 2003, ( 5 ) http://www.fon.org.cn/ 12 、陈仲 . 关于生命权的几个问题 .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 版) , 2002, ( 9 ) : 43-47 13 、陈安金 . 人以外的存在物也具有内在价值与权利吗 关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理论思考 . 学术月刊 . 2001, ( 11 ) :24-30 14 、刘钦普 . 当代国外环境伦理剖析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14-17 15 、【清】石成金 . 传家宝全集 . 撰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112 16 、同上 作者简介:王延伟( 1976 -)黑龙江人,讲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伦理学、动物伦理学,现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科系副主任,兼任中国环境伦理学学会理事,兼任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人類更優越,所以我們有權迫害動物嗎?
jiangjinsong 2010-2-5 11:35
人类的优越性 144. 人类比动物要聪明得多 有些人争辩说人类的智力使我们比起其他动物要来的重要,但是这也就意味着某人的价值高低是与他/她的智力水平成正比的;同一个智商高于你的人相比,你将是较不重要的,同理亦可推导出那些在智力上有缺陷的人的价值将比许多动物还不如这将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接受的论点。 145. 人类比动物要重要的多? 参见90。 146. 动物与人类感知痛苦的强度不同? 所有的高等动物感受痛苦的生理机制都是相同的。痛苦就是痛苦,不管你是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鼠或是一个人。 但是在某些方面人类的痛苦会与动物的痛苦有所不同。例如,一个被暂时关在监狱里的人会得到一点宽慰,因为他知道他的刑期将满,然而一只被俘获的动物只会体验到被囚禁的巨大痛苦。反之,被抓的动物就感受不到明白他即将被杀的痛苦。 有时我们的确比其他动物感受到更深的痛苦,有时却是他们的痛苦更大。 147. 我们应首先考虑人类的痛苦? 人类痛苦的存在不是忽略动物痛苦的理由。你不能把我们与他们割裂开,因为我们都是动物。我们必须努力使地球成为我们每一个生命的美好家园。全素食主义是朝此目标迈进的一大步。 148. 动物不会思考? 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为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前脑的一项功能所有脊椎动物都具有的3项基本功能之一。从鱼类到高等哺乳动物,思考的能力在复杂程度上各不相同。人类的思考能力已经得到高度发展,但是与那些动物相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非本质的差异。 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把我们的行为形容为是思考的产物,却把动物的描述成本能驱使的结果。 其他 149. 人们应有做出选择的自由? 每个人都有资格拥有他自己的观点,但是思想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行动的自由。你可以认定动物应该被杀、黑人应该被奴役、或妇女应该被打骂,但是这并不表示你有权把你的这些信念付诸行动。 自由是有前提条件的,你可以做你想做之事但是不能伤害到其他的生命。 150. 人们不该被灌输这种思想? 所谓灌输是指对他人强加某种思想但却不接受任何的批评和责问。动物权利运动是由那些拒绝被灌输的人们所组成的,这些能自由思考的人们善于责问和批评而且也不会害怕将他们所发现到的道理向众人揭示。这才是真正的教导。 151. 你有去过屠宰场/狩猎场/活体解剖实验室吗? 如同你不一定要去亲身经历奴隶制度或战争,同样地,你也不必要去亲身体验对动物的虐待才有资格来评判它。你只要知道这些现象确实存在就行了。 没有一个人可亲眼见证到这个世界的所有苦难,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努力去终止这些苦难。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4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反對動物權利的典型藉口
jiangjinsong 2010-2-5 11:21
典型的借口 136. 有的动物也很凶恶 参见64。【有一些是食肉动物。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去捕杀其他动物。人类选择去杀戮动物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物质上的利益、空虚和因为人们喜欢肉类的口味。两者是完全不同的那些食肉动物并没有选择,然而我们有。】 137. 动物们并不会尊重我们的权利 如同那些小孩和一些心智有缺陷的人,动物没有理解能力也不能了解什么是权利。因此他们也就不会有意识地尊重或虐待他人的权利。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有借口或权利去虐待他们。他们仍旧是能感知痛苦的生命体,所以即使他们没有尊重我们权利的能力我们也必须去尊重他们的权利。 138. 如果对动物的剥削是非正义的话,它就应是违法的 合法的并不能保证就是合乎道德的。许多法律条文是显而易见地与道德是非相统一的,如那些反对掠夺和凶杀的法律,但也有很多却不是这样。例如,在英国,一名妇女不论她自己的年龄有多大,只有在她的丈夫超过65岁之后才能领到养老金!这合乎情理吗? 法律亦会随着时间和场合而变更:死刑过去在英国是合法的,但现在已不是了然而在其他很多的国家却仍是合法的。因此法律并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辨别死刑究竟是对或错。 显然,法律并不是建立我们道德标准的可靠基石。 139. 动物权利的界限在哪里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细菌? 通常我们很难对某些事物定下界限,例如,在过了哪一点之后才能说一个人变老或变高兴或变聪明?这根本不可能,然而我们却都确切地知道某个人是老了或是高兴或是聪明。 同样道理,没人了解一种生物恰好在什么水平或达到什么复杂程度才能感知痛苦。事实上这界限在哪里并不重要。一个真正地努力去过一种没有残暴的生活的人他将把这条界限尽可能地向外延伸,越远越好。这就是我们所能做的全部(参见161)。 140. 没有谁能够完全不伤害众生 在你的一生中没有伤害到其他生命是不可能的;我们都曾经意外地踩到过蜗牛或吸进小的飞虫,然而这本手册讨论的是关于故意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问题,这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能轻易避免的。 141. 你如何了解动物们的要求? 动物们并不要求去受苦和死亡。这个结论是基于对他们生活的简单观察上得出的:他们整个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试图避免受苦与死亡的一生。 142. 你怎么了解动物会受苦? 要能体验痛苦你必须有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来感知疼痛,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智力来忍受这个疼痛或觉得悲伤。绝大多数的动物两者兼具。 143. 动物之所以存在就是要被人类利用的 参见39。 【人类并不是动物的最终主宰者;他们是独立的,随着他们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而有着自由的意识活动。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力使他们遭受痛苦并死亡。】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7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對動物權利論的譴責
jiangjinsong 2010-2-1 10:20
動物權利手冊4 第五部分:广义上的讨论 典型的谴责 128. 你们是过于多愁善感了 人类最伟大的品质某过于爱和慈悲,两者都是一种情感。如果我们全然地释放出我们内在的爱与慈悲,那么世界上的痛苦会大大地减少。 129. 你们已变得非理性了 努力去过一种不伤害其他生命的生活并不是非理性的。 130. 你们是如此地狂热 在字典里狂热是指对某事抱有着极度的热情这正是一个不断致力于美化世界的人心中应有的优秀品质。 131. 你们是把人类和非人类的动物混为一谈了 所谓的混为一谈是把人类独有的特性归诸到非人类的身上去。因此只有当那些非人类并不拥有那些品质时这种混为一谈才是错误的。这本动物权利手册所探讨的核心是痛苦和死亡,而这两者在我们与动物的身上无疑都是共通的。 132. 你们是不切实际的 只有时间才能对此做出解答。 133. 你们是在逃避现实 所谓的现实是我们正在致使千千万万的动物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死亡。全素食主义就是要面对这个现实并决心以行动来改变这个现实。 134. 你们做得太过头了 过一种没有残暴的生活仅仅是要我们坚持并身体力行我们的道德信念。我们都认为伤害他人使他们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死亡在道德上是错的,但是为什么当动物们同样地痛苦与死亡时我们的这种道德信念在他们面前就退缩了呢? 135. 动物权利是反人权的? 参见95。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6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六名意大利人因虐待一頭母牛獲刑
jiangjinsong 2010-1-31 22:39
六名意大利人因虐待一頭母牛獲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31 11:17:46   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新華社報道,在經過3年多審理後,意大利庫內奧市刑事法庭近日對虐待一頭母牛的6名涉案人員作出判決,其中一名主要涉案者被判處5個月監禁。   事件發生於2006年,這6名牲畜市場的運輸和清潔人員在運輸一頭母牛過程中,肆無忌憚地虐待它。他們將這頭已經不能行走的母牛從大卡車上推下,隨後又用翻鬥車的前部推著不能站立的母牛前行,甚至用棍棒和撬杠肆意抽打它,致使這頭母牛遍體鱗傷。   他們虐待這頭母牛的全過程正好被一名動物保護組織人員用攝像機拍攝下來,隨即他們被告上了法庭。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168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動物該是我們的獵物嗎?
jiangjinsong 2010-1-31 16:02
宠物及供人消遣的动物 第四部分:供人消遣的动物 狩猎者 96. 人类有狩猎的天性? 感到有强烈的欲望去做某事并不能证明你所作的一定是正当的。无论我们有着什么样的狩猎天性我们都可以通过运动与游戏的方式来得到满足,而不是通过导致其他动物不必要的痛苦与死亡的方式来获得消遣。 97. 狩猎是我们的一项传统? 参见33。 98. 那些乡村公社是拥护狩猎的? 事实上有很多乡村公社是并不支持狩猎活动的,即使他们确实拥护的话也没有任何差别。错的就是错的,不论是谁拥护它、支持它。我们也应当记得那些乡村公社同样地拥护奴隶制度。 99. 城里人并不了解乡村的生活? 确实有很多城里人对乡村生活存有一种相当天真的看法,要让农村人接受那些城里人的生活指导的确是很无奈的一件事。 然而同样地,对于许多的农村人来说,猎杀动物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以至于他们难以了解到他们能够或应该过一种没有猎杀的生活。 100. 狩猎者都是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 狩猎者(包括钓鱼者)当然会从他们的利益角度出发来保护提供他们(狩猎)运动的自然环境,但是野生动物并不应为了保护环境而付出他们的生命作为代价。环境保护是一项应由所有人共同分担的职责,而不是一种以动物的生命为报酬的少部分人(狩猎者)的工作。 101. 很多人的生计全部都依靠狩猎? 参见68。 被猎杀者 102. 大多数被猎杀的动物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参见49。 103. 如果没有狩猎的话,我们将如何才能控制动物的数量? 参见49。 104. 那些动物在野外还不是一样会受苦? 参见65。 动物园 105. 动物园保护了那些濒临灭绝的物种 将近有6000种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虫类、两栖类、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正面临这灭绝的危险。另有578种被列为脆弱的物种。每天估计有50至100种植物或动物因为失去栖息地、偷猎或环境污染而在地球上消失。 有一小把的物种被一些人工喂养计划所挽救,生活在那些较好的动物园中,但是对于这个庞大的问题来说,这只能算作是一个象征性的表示。唯一切实的解决方案应该是要完全地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全世界广泛地努力以制止污染,并终止对濒危物种的偷猎行为。 106. 动物园中的动物是受到精心照料的? 野生动物自然地就能自我生存,他们的一生和整个的进化过程使他们已经完美地适应了这一点。人类给予被监禁动物的任何照料只会是对他们的干扰。 照料野生动物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回到自然的环境中自在地生活(参见107)。 107. 生活在动物园中比在野外要来的容易? 在野外动物要忍耐各种压力,有来自食肉动物的威胁,要不断地觅食并往往生存在敌对的环境中,但是百万年以来的进化已使他们完全地适应了如何来应付这些生活压力,没有这些压力他们将不能正常地生活。 被囚禁的一只动物,就像一个被关押的人一样,要去面对那些本不应由他去面对的完全不同的压力(如厌倦)。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动物园中的动物出现精神上的疾病,反复做出单调的举动如摇摆身体,不自禁地梳理毛发,不断地上下走动,扭头并猛烈地撞击,呕吐,自我伤害,杀害自己的婴儿,攻击和冷淡。无论简单生活与否,动物们的家园都应在野外。 108. 动物们并不了解有更好的? 那些生于野外的动物显然了解什么是更好的,但是即使他们并不了解,这也不能改变他们正因被囚禁而受苦之事实(参见107),他们也应受到更好的待遇。 109. 如果不是因为有动物园的话,绝大多数的人将根本看不到野生动物? 大多数人根本看不到澳大利亚土著人或蒙古游牧民,但这并不是把他们送进动物园的理由。只是为了让你能看到就把一个个体囚禁起来显然是错误的。 110. 动物园激起了人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同情? 通过囚禁的方式来激发对动物有利的态度实在是一种可笑的谬论。如此说来,把那些不尊重动物的人关起来会显得更合理一些。 111. 动物园给很多人带来了欢乐? 为了娱乐而把动物监禁起来是错误的。象我们一样,动物们也有自由的权利。我们当然能够找到其他不虐待他人权利的娱乐方式。 112. 从研究那些被囚禁的动物方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野生动物的知识? 我们并不需要有关野生动物的知识,他们唯一需要我们对他们的知识是在当他们因我们的行为而受到威胁之时。更为逻辑的方法是在保证野生动物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完整保护的同时在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对他们加以研究。 113. 动物园是有教育意义的? 参见112。 马戏团 114. 马戏团是一项传统? 参见33。 115. 马戏团给很多人带来欢乐? 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利用动物来娱乐自己,他们要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这与我们无关。我们当然可以找到不需滥用他人的权利就可娱乐自己的方法。(参见116)。 116. 马戏是一种生活方式? 动物表演只是马戏节目的一部分。现在有许多的马戏团根本就不用动物了。放弃使用动物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继续享受马戏团所带给我们的娱乐。 117. 若不是愿意的话,动物们是不会表演的? 马戏团的动物们,一般都是些野生动物,他们通常表演的是那些非常不自然的动作:大象在桶上表演平衡,狗熊溜冰和跳舞,狮子钻铁圈等等。而且他们是在充满了噪音和灯光的完全生疏的环境中进行这些表演。 顺理成章地,要完成这些表演就需要那么一些劝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马戏团动用了各种不同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剥夺动物的食物,把群居的动物隔离,恐吓,戴口套,用麻醉药,奖惩机制,加镣铐,用鞭子抽打,用带电的刺棒,棍子和枪声恐吓。 118. 动物们是被善意地训练的? 参见117。 119. 那些动物是健康的? 马戏团里的动物与动物园中的一样都受到类似的生理和心理问题的折磨(参见107),他们表现出单调反复的行为象:上下地走动,来回地摇摆,冷淡和厌倦。生理上的症状包括:镣铐所导致的剧烈疼痛,疱疹,肝肾疾病,有时会导致死亡。 120. 那些动物是被精心照料的? 动物在马戏团里是不可能被精心照料的,除了残酷的训练和表演之外(参见117)人们并没有,也不可能作任何的努力来为动物们营造一个类似于他们自然生活的环境。他们绝大多数的时光是在旅途中度过的,通常都是被关在兽车内。这都是些一面栏杆,另三面是光木板或铁皮墙的拖车。动物们根本谈不上过群居生活,而象老虎那样独居的食肉动物通常被强制整群地生活在一起。许多的动物在身体上与精神上都变得不健全(参见119)。 121. 那些动物并不了解有更好的境遇? 那些生活在野外的动物显然就知道有更好的境遇,但即使他们不了解,这也不能改变他们在马戏团里受到折磨的现实,而且他们也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 122. 在野外,动物将难以生存? 绝大多数的马戏团动物因为已经在如此迥异的环境中度过了他们的一生,所以他们在野外几乎没有生存下来的可能。他们的余生很可能需要人类的照料才能度过,但是为了能还给他们一个尽可能自然的生活,我们必须作一切的努力和尝试。也许这将是那些所谓的优秀动物园的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钓鱼 123. 鱼儿不会感受到痛苦? 参见21。 124. 垂钓者都是自然资源保护者? 参见100。 125. 绝大多数的钓鱼者只是为了休息才垂钓? 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可以找到其他不需导致其他生命痛苦(参见127)和死亡的休闲方式。 126. 被钓到的鱼大多数都被放回水中? 但正是钓到他们的时候使他们遭受折磨(参见127)。 127. 有关钓鱼的一些信息 如果一条被钓到的鱼不是马上被放回的话,他就会精疲力竭,鱼类的肌肉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恢复,而一条耗尽力气的鱼往往好几个小时都不能游动。 一旦被钓出水面,空气压力的变化会使鱼腮流血。抓鱼的时候会破坏他身体表面由粘液组成的保护层,从而使他易被微生物感染而生病。 将鱼放养在拥挤的渔网中会滋长疾病的传播,也会使他们因水中毒气的缓慢扩散而窒息。 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被钓出水面而导致的痛苦折磨,鱼钩有时还会被鱼吞下肚(这是致命的)。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2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動物實驗是天經地義的嗎?
jiangjinsong 2010-1-30 21:00
活体解剖与动物实验 第三部分:活体解剖 与人类有关的问题 82. 活体解剖为医药科学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类与其他动物在生理上是不同的。活体解剖之所以会产生误导是因为一种动物对于某种疾病、药物或疗法的反应与另一种动物的反应可能是根本不同的(参见84)。 虽然我们两个最主要的杀手癌症和心脏病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可预防的,但是一百多年来的动物实验并未能在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面提供任何重大的突破。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疫苗接种法已被证明对于白喉、天花、小儿麻痹症、百日咳和破伤风的发病率并没有影响。在疫苗接种刚开始实施时,由于用水卫生的改进,卫生与营养学的不断进步这些疾病已经开始逐渐减少。不管有没有实施疫苗接种,它们的发病率持续以相同的速度降低。 由于受到动物实验的误导,输血被耽搁了200年才得以施行。角膜移植术则被耽误了90个年头。如果当时用几内亚猪作试验的话,那我们就永远不会有青霉素了,因为它会使那些猪死亡。 83. 医药学必须依靠动物实验? 恰恰相反,动物实验阻碍了医药学的发展(参见82,84和94)。 84. 活体解剖是确保一种药物能安全使用于人类的唯一方法? 以下的这些药品都是安全通过动物实验的,但是却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 心得宁(Eraldin) 会导致失明、胃病、关节疼痛。 奥普仁(Opren) 使3500位服用者遭受严重的副作用,他们的皮肤、眼睛、循环系统、肝和肾都受到伤害。有70人死亡。 福乐松(Flosint) 致使7人死亡。 奥斯莫新(Osmosin) 650位患者产生副作用,20人死亡。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导致致命的血液功能紊乱。 反应停(Thalidomide)(一种镇静剂,现已被禁用。) 在全球范围导致约1万名新生儿先天缺陷。 克清诺(Clioquinol) 导致3万名患者失明或瘫痪,几千人死亡。 相反,许多对人有益的药物对于动物来说却很危险甚至是致命的: 青霉素(Penicillin) 对人体来说是抗生素,但却能杀死几内亚猪。 洋地黄制剂(Digitalis) 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心脏病药,但却会使狗产生高血压。 氯仿(Chlorophorm) 人类的麻醉剂,狗类的毒药。 吗啡(Morphine) 能使人镇静,却会使猫和老鼠癫狂。 阿斯匹林(Aspirin) 使老鼠、猴子、几内亚猪、猫和狗的幼仔出现先天缺陷,但对人却没有影响。 85. 知识的进步远比动物的生命与福利来的重要? 知识在带给我们很多伟大事物如车轮和印刷机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拇指夹(古代用来夹拇指的刑具)和原子弹。只有在慈悲心的驱策下产生的知识才会是一种对我们有益的力量,而慈悲心容不得我们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导致其他生命的痛苦与死亡。 与动物有关的问题 86. 只有在必需的情况下才会作动物实验? 在英国有约1万8千种受许可的药物,根据法律规定所有这些药物都必须在动物身上做试验。而根据世界健康组织(WHO)的报告,其中仅有约200种左右的药物是我们所真正必需的,其余的只是同一种药品的变种,都是被大型制药公司生产用于赢利的。 87. 活体解剖也使动物们受益? 每年活体解剖夺去了全世界1亿只动物的性命,他们中的许多都是被折磨致死的。谁也难以看出活体解剖是对动物有益的。 88. 那些动物是被麻醉了的? 在英国,对实验室动物的试验过程有60%70%是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进行的。 89. 痛苦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典型的动物试验包括:兔眼试验药物被放进受拘禁的兔子眼睛内(兔子的眼睛不能产生足够多的眼泪来冲走这些药物);LD50(致命剂量)试验一组动物被喂以某种药物直至他们中的50%被药物所毒死。实验室动物被赐予我们人类最痛苦的、最有伤害性的、和致命的疾病;在行为实验中,他们被故意地施以心理重压,他们被烧灼、烫伤、电击、伤残。在英国,对实验室动物的试验过程有60%70%是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进行的。 其他问题 90. 人类远比动物来的重要? 动物的自卫本能是其所有天性中最强烈的;你的生命对于你来说要远比他人的生命重要得多,因为它是你所拥有的一切,但是这对于其他动物也是一样。 有些人争辩说人类的智力使我们比起其他动物来的重要,但是这也就意味着某人的价值高低是与他/她的智力水平成正比的;同一个智商高于你的人相比,你将是较不重要的,同理亦可推导出那些在智力上有缺陷的人的价值将比动物还不如,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就应比动物更适合于作活体解剖的对象(而且也不会产生医学上的误导参见82和84)。 如果你以客观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地位,很快你就会清楚地发现我们是所有生物中最具破坏性的,因此以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显然并不是那么地有价值。 当我们的利益与其他物种的利益相抵触时,我们拥有的聪明度使我们总是能成为优胜者,但这并没有使我们获得道义上的胜利。使我们超越于其他动物之上的唯一品质就是慈悲爱力,而这慈悲爱力并不允许我们为了自己的目的导致其他生命的痛苦与死亡。 91. 如果遇到必须在人与动物两者之间择一的情况该怎么办? 人们一直在进行相关的研究以探索成功地把动物器官移植到人体内的可能性。有些猪就是专门被饲养用于此方面的研究,但是造成那些需接受动物器官移植之人的惨剧的并不是那些动物,他们是无辜的。那些动物要过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也如同人类一样深深地执著于他们的生命。 一个个体可以贡献出他的生命以挽救他人,但是这样的抉择必需永远是他自己的决定而不是我们的(参见90和173)。 92. 人类的生命比起动物有更大的潜力? 探讨某个个体的潜能是一个宽泛而巨大的主题,它涵盖了他们生存的所有可能性!人类的头脑无疑使我们比起其他物种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衡量我们价值高低的标准,因为所谓的潜能往往有其两面性。只要有正面的潜能就会有对等的负面力量与之相抗衡:我们有喜悦,也就会有忧伤;我们可以繁衍生命,但我们也能杀戮生灵;我们会创造,但亦能破坏。我们真正的价值就体现在我们当下的所作所为,而非将来可能的样子。 可悲的是我们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地位大都呈现为我们破坏性的一面。 93. 绝大多数的药品都已经在动物身上作过试验 的确如此。但是我们并不能改变过去,那些曾经因此受苦和死亡的生命已经逝去了。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改变未来:选用那些已经放弃进行活体解剖的公司的产品,从而促使其他厂家随之做出同样的选择。 94. 动物权利是反科学的? 动物权利是真正优秀的科学。我们必须抛弃存在于活体解剖中的残忍(参见89)和误导(参见82和84),同时把我们的聪明才智倾注于那些替代性方法的研究中,例如能使科学家获取微量物质在人体内所产生之效果的高科技解析技术,能推测出一种新药疗效的电脑程序,和关于疾病的起因和传播的流行病学研究。 95. 动物权利是反人权的? 广义上说人也是一种动物,因此动物权利就是人权。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0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人類天生就是吃肉的嗎?
jiangjinsong 2010-1-30 01:29
动物权利手册 http://www.huijia.com/dwqlsc5.htm 第一部分:源自于动物的食品 肉类 1. 人类天生就是食肉的吗? 像我们的近亲类人猿一样,人类的生理机能是被设计成适合素食的。我们人类的皮肤、牙齿、胃和肠道、消化系统的长度、唾液的成分、胃酸和尿液等等,统统都是典型的素食形态。 尽管在远古时代,我们运用我们非凡的头脑发展出能超越我们身体限制的工具,使我们能够宰杀其他动物并吃它们的血肉,我们才开始有了杂食的习性;尽管我们的生理机能对一定量的肉食有相当的弹性和适应能力;但是我们的生理机能一直都还是保持着最初的素食形态。 如果除去我们的这些工具,这一点就变得很明显了。试想一下,你第一次赤手空拳去抓一只野兔并吃它的毛皮、骨头、肌腱和其他的血肉,这是很困难的;相反,你能够轻易地采摘并享用到一整碗的新鲜水果或蔬菜。 尽管我们有杂食的习惯,人类天生就是适合于素食的。事实上,我们不依赖于任何的动物性食品也可以维持最佳的健康状态(全素食主义/veganism)。这就是为什么素食主义(vegetarianism)是一个道德性问题,因为我们要如何才能证明:在并非必需的情况下,导致千千万万动物的痛苦与死亡是正当的呢? 2. 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是吃肉的? 吃肉的确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习惯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从古至今仍旧是以素食为主的。参见1),但是奴隶制度、凶杀,和战争也是一样:都是一种既非道德保障又无道德理由的历史遗物。 3. 人类需要一点肉食? 尽管肉类与家畜委员会仍在拼命地散发这一类的传单和招贴,但是这种观点早已经过时了。无数的医学研究业已发现全素食者(vegan)和素食者(vegetarian)不光是身体健壮,而且通常都比吃肉的人更健康。 4. 肉类对你有益? 英国医药协会已经发表声明素食者罹患肥胖症、冠状动脉和心脏疾病、高血压、大肠功能紊乱,和胆结石的发病率要比非素食者低 。 其他的一些研究已发现的素食者低发病率的疾病还有:骨质疏松症、肾结石、糖尿病、痛风、关节炎、阑尾炎、心绞痛、痔疮、静脉曲张,和憩室病。 全素食者在某些方面得到的利益比一般素食者更多。 5. 人类在吃肉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 人类的消化系统是非常有弹性和适应能力的。我们的确能在饮食中吃一点适量的肉食而同时仍旧健康。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一丁点的肉食也能保持完美的健康,然而我们却仅仅是为了物质上的利益和对动物血肉口味的执著,让千千万万的动物遭受极大的痛苦和死亡。要是考虑到哪怕是一丁点的动物权利的话,每一个人就应该发现到吃肉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 6. 全素食者(vegan)和素食者(vegetarian)往往是不健康的? 参见4。【英国医药协会已经发表声明素食者罹患肥胖症、冠状动脉和心脏疾病、高血压、大肠功能紊乱,和胆结石的发病率要比非素食者低 。 其他的一些研究已发现的素食者低发病率的疾病还有:骨质疏松症、肾结石、糖尿病、痛风、关节炎、阑尾炎、心绞痛、痔疮、静脉曲张,和憩室病。 全素食者在某些方面得到的利益比一般素食者更多。】 牛奶 7. 人类天生就是喝牛奶的?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一种喝其他生物的奶汁的动物。这亦非是我们从古至今的习性,即使没有牛奶,我们人类也已经兴旺地繁衍了千百万年,而且事实上,估计有三分之二的全球人口连消化牛奶都有问题。 不管你是否认为喝牛奶是自然的,这都不是正题。关键在于我们并不需要牛奶,因此也不能证明我们为了得到这些牛奶所造成的动物的痛苦与死亡是合情合理的(参见11和12)。 8. 人类需要喝点牛奶? 对于那些能消化它的人来说,牛奶确实含有一些有价值的营养元素;但是所有这些营养我们都可以更好地从全素食的餐饮中获取。这样既可以避免牛奶所带来的副作用(参见9),又可以免除乳品加工过程中动物的痛苦与死亡(参见11和12)。 9. 牛奶对你有益? 全球人口中估计有90%缺乏乳糖分解酶,它是消化乳汁中的糖分(乳糖)所必需的。这种天生的匮乏对我们完全无害,除非你喝牛奶,这样的话你就会有诸如,慢性或间歇性腹泻、肿胀、胃肠胀气、腹部疼痛等症状,如果是老年妇女的话,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症。 人类对动物乳汁的不耐性是所有的食物过敏中最普遍的。其症状包括:哮喘、湿疹、皮疹、慢性鼻窦炎、扁桃腺炎、大肠溃疡、肠功能紊乱、过度亢奋、抑郁不舒、偏头痛和某些关节炎。 牛奶可导致婴儿胃肠出血从而引发贫血症,也有研究证明了喝牛奶与老年性白内障之间的关联。 在美国,乳制品占了我们饱和脂肪摄入量的一半,从而使我们罹患心脏病美国最大的杀手的概率大大增加。 10. 我们只是获取小牛犊所不需要的那部分牛奶? 这是一种十分天真的观点。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情景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了。现代的奶牛,她的小牛犊刚出生1-3天就被人从她身旁夺走了。 11. 人们是如何对待小牛犊的? 只要是健康的牛犊,通常在出生后几天大时(在经历了被运送到屠宰场的漫长而悲惨困苦的路程后)就被屠杀了,然后被制成宠物食品、馅饼和加工奶酪用的凝乳酶(牛犊胃内膜)。 一些雌性的牛犊将被饲养成未来的乳牛。剩下的在1-2周大小时在市场上被出售,饲养大后作为肉用牛。我们(指英国人)所吃的80%的牛肉是乳品加工业的副产品。 每年都有25万头的牛犊在令人震惊的恶劣运输条件下被出口到欧洲用于小牛肉食品。他们被隔离地放在5 x 2英尺(约为1.52 x 0.61米)大小的甚至都不够转身的板条箱内。因为怕被他们吃掉,箱内是没有铺草垫的,同时为了让他们的肉变得较白和缺血,人们只喂他们不含铁质和纤维的流汁。在如此过了3-5个月之后,他们就被屠杀了。他们其实也活不了更长的时间。 每年有超过17万头不足3个月大的小牛犊因为粗劣的管理和极端恶劣的待遇而死亡。 12. 乳品农业并不伤害到奶牛? 现代的奶牛从2岁开始每年要有9个月的时间用于怀孕。她的小孩出生1-3天后就被从她的身边带走,这使得母子双方都处于极端的痛苦不安中。在接下来的10个月中,她被强迫要产出10倍于她的小牛所需的奶量。这样人们就不会吃惊于为什么每年有3分之一的奶牛都受到乳腺炎一种十分疼痛的乳房炎症的折磨了。 为了增加奶牛的产奶量,她被喂以浓缩蛋白质。但是往往这样还不够,她的某些生理组织有可能被迫撕裂以便维持持续不断的对她乳汁的需求(榨干她的乳汁)。这通常会导致一种名为酸毒症的可以使奶牛变跛的疾病每年都有25%的奶牛受到影响而成为跛足。 在大约5岁大小时,当奶牛被榨干殆尽后,她就被宰杀了。而她自然的寿命本应可以活到20岁左右。(我们所吃牛肉的80%都是乳品加工业的副产品。) 13. 若不是自厢情愿的话,奶牛是不会产奶的? 就象不能抑制尿液一样,奶牛出奶也是情不自禁的。 自从50年代以来,奶牛就被越来越集约化的畜牧方式所残害。现在她们所遭受的痛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在这短短的40多年间,一头奶牛的出奶量增长了5倍。 蛋 14. 人类天生就是吃蛋的? 早期的人类的确是吃蛋的。但是我们必须把石器时代人们捡拾鸟蛋的情况与现代集约化的鸡蛋农场清楚地区分开来。单单在英国,鸡蛋农场主就把3千万只母鸡放在连翅膀都不能伸展的小笼内,他们每年要宰杀3千5百万到5千万只小鸡,就因为这些小鸡对于他们来说毫无用处可言。 关键在于我们并不需要鸡蛋,而且也能维持完美的健康。因此我们并不能证明我们为了获取这些鸡蛋所造成的痛苦与死亡是正当的(参见17和18)。 15. 鸡蛋对你是有益的? 鸡蛋是有营养的,但是它们会携带沙门氏菌,也很容易引发过敏症。鸡蛋中所有的营养都能在全素食的餐饮中获得,这样既避免了上述疾病的风险,又能免除在生产鸡蛋过程中所发生的残忍的虐待(参见17和18)。 16. 母鸡并不会介意人们拿走它的蛋? 在野外,一只母鸡会用一段时间来为自己构筑一个巢,然后生下约6个鸡蛋。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只失踪了,而她又能获取充裕的食物的话,那她就会再生一个来补充。现代的鸡蛋农场主就是利用了母鸡的这种天性来为他们自己攫取利益,然而如此一来就打击了母鸡最根本的再生的本能。 17. 如果不是活得很舒适的话,母鸡是不会生蛋的? 母鸡的卵巢是受光线所控制的,灯光棚里的光线是被精心地调节以模拟持续的夏日光照。现代化的灯光养鸡场的鸡蛋高产量就是通过这种手段,辅以选择性的饲养时间和经过精心控制的饲料来达到的。 灯光养鸡场中的条件是骇人听闻的。5只翼展均为32英寸(约合81厘米)的母鸡被同时关在仅宽20英寸(约合51厘米)的鸡笼内。由于长期地站立在带有坡度的铁丝网上,她们的双爪往往残废地不成形了。她们永远也不能栖息、用爪子抓地、尘浴或筑巢。缺乏活动使她们罹患脂肪肝综合症和脆骨症。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最后都变成了精神病。这些母鸡不是活得心满意足的,但还是会下蛋。甚至当她们受重伤后,仍会继续生蛋这只是她们自然的本能。 18. 那自由放养的鸡所生的蛋又有什么问题? 如同绝大多数的动物一样,小鸡中母的和公的数目是相等的。但是公鸡即使是对于最尽责的牧场主也毫无用处,于是他们就成千百万地被用各种方式所屠杀:毒气、碾压、窒息、减压或溺水。 母鸡一般被饲养到2岁,当她们的产蛋力逐渐衰退时,就被送去屠宰。她们自然的寿命本应是5-7年。 19. 母鸡所生的未受精的蛋若不拿来吃就白白浪费了? 野鸡几乎不下未受精的蛋。而饲养的母鸡只是受了人类的操纵才会下未受精蛋。关键不是在于这些鸡蛋会白白浪费,而是当我们人工地操纵母鸡来生产这些鸡蛋时,我们就对她们做了最残忍的事。 鱼 20. 吃鱼对你有益? 我们(英国)40%的鱼都是从北海捕捞的,然而那儿已经被污染得很严重,以至于有些渔民为了避免与海水接触所导致的皮疹和其他皮肤病就戴着保护面罩进行捕鱼作业。 从未被污染的水域中捕捞到的少量鱼(如果还有的话),可能不会对你有害。但是必须牢记以下三点:首先,当鱼类被我们捕获时是确确实实会感受到痛苦的(参见21,22和127);其次,捕鱼也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惨重的后果(鱼的数目目前已减少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第三,假使吃鱼对我们有什么利益的话,这些利益都能简单地从全素食的餐饮中获得。从伦理道德角度考虑,是非选择是很明显的。 21. 鱼类不会感受到痛苦? 鱼类有一个很复杂的神经系统和所有感知痛苦所必需的器官。因此推断他们确实会感受到痛苦是合乎逻辑的。 一项为期3年的由科学家与钓鱼和狩猎团体的代表所进行的调查(《医学方法报道》)得出结论认为鱼类与其他的脊椎动物一样都有能力感知痛苦。 22. 鱼类是被自由放养的? 为什么一种自由放养的生物比起其他的更应被人类不必要的疟杀呢?那种认为个体应当以其生命来作为他们自由的代价的论调在道义上纯粹是一派胡言。所有的动物都应该是自由生活的,我们并没有权力去剥夺他们的自由或生命,为的仅仅是诸如金钱、口味或捕猎的快感这样微不足道的理由。 23. 有关屠杀鱼类的几点信息 英国的捕鱼船每年就要捕获50万吨的鱼,而目前也没有任何明确的法规来控制这种捕杀。 这些鱼因受电击、窒息、被重重的捕捞器所碾压和在冰面上冻结而死。还有许多,如鳕鱼、黑线鳕、欧蝶鱼、鳐鱼和鳎鱼,当他们被弄上岸掏去内脏后有的仍旧是活的。鳗鲡是被埋在盐里(需2小时之久)弄死的或被斩碎并煮沸。 养渔场饲养的大马哈鱼和鲑鱼是在被击昏或未击昏时流血至死的。有些鲑鱼在捕捞前要被预先挨饿36天,这样捕捞时就可简单地把他们从水里捞起来包装进冰块以便运送到市场上去,这样鲑鱼最长要14分钟后才死亡(参见132)。 营养 24. 蛋白质 在西方国家还几乎未曾听到有关缺乏蛋白质的情况。全素食者当然也不必担心,普通的全素食餐饮就可轻易地达到健康部、世界健康组织(WHO)和营养教育国际委员会(NACNE)所推荐的每日蛋白质摄取量标准。 动物蛋白所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它们通常是和饱和脂肪一起被摄入人体的,而饱和脂肪是引发心脏病我们最大的杀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反,植物蛋白是与食物纤维一起被摄入人体的,而后者是健康饮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事实上在各种不同习惯的饮食团体中,全素食者已被发现是其中最有可能达到每天纤维摄取要求的。 动物食品中的蛋白质是极度浓缩的,绝大多数吃肉的人吃入了远远超过它们身体所能应付的蛋白质。这可导致痛风、关节炎、风湿病、纤维组织炎,和尼克酸、维他命B6、钙、镁和其他矿物质缺乏症。 高蛋白质含量的饮食也会极大地加重胰腺的负担,胰腺是制造可消化蛋白质的酶的器官,但同时这种酶也可抵抗癌细胞。我们应当记住,在英国每年有14万7千人(1981)死于癌症。 绝大多数的蔬菜中都含有适量的蛋白质,这一点并没有被广泛地了解。蛋白质含量特别丰富的包括坚果、豆类、谷物、种籽、绿叶蔬菜和马铃薯。 25. 铁质 普通的全素食饮食不仅提供2倍于每日最低铁质摄取量,而且最多可供应3倍于每日所需的维他命C。维他命C在人体内强化了对铁质的吸收,因此全素食者几乎不会患贫血症。 研究也已经证明素食者与肉食者中贫血症的发病率大体是相当的。 植物中铁质含量丰富的包括干果、粗粮、坚果、绿叶蔬菜、种籽、豆类、糖浆和海藻。使用铁质的炊具也有助于每日铁的摄入。 26. 钙 在全素食者中尚未有缺钙的报道。有研究已经显示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驱使人体更快地将钙排出。这也就是为什么素食者和全素食者更少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 植物中含钙量丰富的包括豆腐(比牛奶中的钙含量要多出4倍),绿叶蔬菜、干果、坚果、种籽、糖浆和海藻。 27. 维他命D 维他命D是由照射到皮肤上的阳光所产生的。虽然在象人造黄油等的强化食品中可提供维他命D,但你所需的仅仅是每天在户外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即使是在阴天)。 28. 维他命B12 人体所需的只是一点微量的维他命B12,而且当供应不足时也能将其储藏起来。缺乏维他命B12是极其罕见的,发生在全素食者身上的机会也不会比非全素食者的大。这种缺乏通常是由不能吸收此种维他命所引起的,而不是因为日常饮食的关系。 维他命B12是由小肠中的细菌所制造的,人体仅从小肠中就可能吸收到所需的全部维他命B12。虽然目前相关的研究并不足够,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一生吃素的全素食者,他们从未服用任何维他命B12补剂,但却保持着极好的健康状况。 维他命B12在绝大多数的蔬菜中找不到,但是它经常是存在于蔬菜上面的微生物中。虽然大部分的这些有机体都被现代化学农业所破坏了,但新鲜、未加工的和有机培育的蔬菜确实可以是维他命B12的可靠来源。然而,相关的研究尚未进行。 全素食者一般并不须太过为维他命B12而担心,但是还是谨慎一点偶尔服用一点补充剂为好。 29. 你不得不吃这么多吗? 随便哪个素食者或全素食者都会告诉你: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试试看,你就会明白! 但假如我们全都吃素会怎样? 30. 我们的牲畜会泛滥成灾? 世界上确实有数目庞大的牲畜,但是他们似乎并不会在一夜之间被放生。他们之所以有如此庞大的数量,就是因为饲养家畜可以获利。随着素食者和全素食者不断地增加,对肉类的需求会逐渐下降,而被饲养的牲畜的数目也将会日益减少。那些被留在饲养场的动物毫无疑问地会被一个重视怜悯超过追求口味和利润的社会所精心地照料。 31. 那些家畜将会如何? 参见30。 32. 世界上的动物将会减少? 我们国家(英国)90%的农业用地是直接或间接地被用于饲养牲畜。有人做过统计,如果全英国成为全素食者的话,只需目前放牧用地的25%就能使全国在食品方面自给自足。这样就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田地,并把它们交还给那些野生动物。所有那些百万英亩的贫瘠的农作物将会变成繁荣兴旺的生态系统。这个国家的动物要比过去千百年来的都要多。 33. 很多的风俗与传统会被破坏? 其他已被和应被破除的传统习惯还包括性别主义、种族主义、酷刑、公开处决和火刑柱。 为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一些习惯和传统必须被抛弃。 34. 世界上将不会有足够的食物? 我们国家(英国)90%的农业用地是直接或间接地被用于饲养牲畜。这些农作物事实上可供养2亿5千万人口。 世界上有超过5亿的严重营养不良的人口,每天有5万人死于饥饿。 有资料统计,如果全英国成为素食者的话,只需目前放牧用地的25%就能使全国在食品方面自给自足。 35. 很多人将会失业? 转向素食者/全素食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少的人被畜牧业所雇佣,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在其他替代行业找到工作。有部分人确实会失业,而我们必须尽全力来为他们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作为那些人赖以工作的基础的动物,他们正在丧失的是他们的生命。 典型的借口 36. 我并没有杀生? 那些买肉的人应对动物的死亡负完全的责任,单单是在英国,每年就有超过7亿的动物因此而死。这些杀戮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他们的需求,也因为有了他们的金钱这些杀戮才得以能维持。他们的罪过是无法逃避的。 37. 那些动物是以人道的方式被杀的? 在英国牲畜福利参议会(FAWC)英国内阁自己的顾问团体1984年的报告中指出:英国屠宰场中的动物福利是被轻视的。他们批评那些屠宰场工作人员可悲的无知,批评他们持续地、无必要地使用令动物痛苦万分的电激棒来驱赶它们;他们也认为在杀害动物之前使用的那些弄昏动物的方法有极大的可能并不能减轻它们所感受到的痛苦。最终,他们提出了117项改进的建议,但是至今仅有其中的少数得以贯彻实施。 屠宰场的情况并不是主要的问题。这种杀戮本身就是错误的,并且无论这种杀戮是以多么慈悲、人道的方式进行的,都仍是一种错误。对于一个杀害婴儿的凶手,我们难道因为受害者是以人道的方式被害的就因此而原谅他吗? 38. 动物是被喂养大用来作为人类的食物的? 被我们喂养的家畜同野生动物一样都有能力感受痛苦,而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就是他们所受的痛苦而非其他。 39. 动物活在世上就是要被人类所利用的? 人类并不是动物的最终主宰者;他们是独立的,随着他们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而有着自由的意识活动。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力使他们遭受痛苦并死亡。 40. 如果不是有肉类加工业的话,那些动物根本就不会出生? 当然,对于动物来说,与其过一个悲惨的、充满痛苦的、短暂的生活并最终被强暴地杀死,倒还不如从未出生的好。若换成是你的话,你会如何选择呢? 41. 动物们根本就不懂事? 不懂事并不能减轻动物们所遭受的痛苦。他们仍然保有着最基本的需求,而他们所受的一大部分的痛苦正是因为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已经有如此多的例证:奶牛从未被允许哺育她亲生的小孩,灯光棚里的母鸡从来就不能走动或伸展她的翅膀,母猪根本就不能筑一个自己的窝巢或在干草堆里产仔等等。最终我们剥夺了动物们最根本的需求求生的愿望。 42. 动物有一天总是会死的? 人也是一样,但这并不能成为你去杀人的理由或借口。 43. 全素食主义和素食主义是难以社交的? 虽然素食主义现在已被广泛地接受,但是全素食主义仍然被绝大多数的人所怀疑。随着全素食主义的成长,这一点迟早会改变。所以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主次是很明显的:没有任何的动物应该为了你那一丁点的社交上的不便而被迫受苦或死亡。任何生命的价值远远超过那些东西。 44. 从动物产品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乐趣? 为了一己的乐趣而导致其他生命的痛苦与死亡是错误的。这是一种被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所信奉的普遍的道德是非感。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保证能在我们无穷的独创性中找到其他娱乐我们自己的方式。 45. 就我一个人转变成全素食者/素食者并不会产生多少差异? 一个英国的肉食者在其一生中平均要吃掉36头猪、36只羊、8头牛和550只家禽。这对于肉类加工业来说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贡献,但你若是成为素食者的话,这意味着素食主义的力量正在壮大。我是因为受别人的指点而变成素食者的(后来又成了全素食者),有人已经在跟随我的榜样吃素了,而还有其他人也已经跟着他们的榜样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孤单的,我们都联结在一起。 如果我们国家素食者的数量翻一番的话,每年就可拯救6千万个生命。 46. 动物产品加工业是值很多钱的? 并不是因为一项传统有利可图你就可以以此为它正名或辩护。毕竟,很多的罪行都是有利可图的。 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的不是一条动物的生命对我来说值多少,而是它对于那只动物又价值几何?对他来说这是他的一切! 47. 动物们已经适应了人类的畜牧方式? 动物们是被强迫着去适应增加他们的产量的,他们的身体往往被压榨得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生理极限。 典型的例证包括:奶牛为了能产出10倍于自然的产奶量,自身的生理组织断裂,变成跛足(参见12);那些童子鸡中有6%死于不堪承受要在7个星期内使他们的体重增加5060倍的生理压力。 这种被强迫的适应只会增加牲畜所受的痛苦。 48. 全素食/素食食品太贵了? 动物产品,特别是肉类与奶酪是我们日常食品中价格最贵的。你越多地用更便宜(也更健康)的果蔬来替代昂贵的荤食,你所节省的钱也就越多。 农场 49. 农场主必须杀死有害的动物? 动物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才成为有害的。他们中有许多是从毛皮农场逃脱出来的,野生的小动物,或是被人们故意地放逐在野地里为了要锻炼(指狩猎)。农场里的生态系统是不平衡的。只要是以农场中的作物为食的动物就迅速地繁殖、增长起来。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过错而借口杀死这些动物。我们必须另找出路。 在野外我们很少能采取什么措施。最终那些动物自身会限制其数量的增长,因为环境自然会针对他们作相应地调节。 然而在农场中,我们有很多的方法可用,并且我们也早已学到了这方面的许多功课。千百年来世界各地的部族已经使用了很多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耕作方法,那里有害动物的数量是自动调节的。这些经验目前正在有机农场中作尝试性的探索。 遗憾的是,对于一个如此庞大的主题我在这里将不能作详细的探究。 50. 即使是全素食农场也会剥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已有人测算过,如果全英国都成为全素食者的话,只需要目前被耕种的田地的25%就可自给自足了。这样就可腾出辽阔的土地以归还给野生动物。 田地不是让我们拥有的,而是让我们去分享的。我们必须尽责地使用这些土地,尊重那些与我们共同分享这些土地的动物们的需求,并只拿取我们所需的部分。 其他 51. 在怀孕期间吃素食/全素食是安全的吗? 孕妇有着特殊的饮食需求,须被细心地照顾以确定她们能得到她们和她们正在发育中的婴儿所需的所有营养。 一项1987年的调查发现在怀孕期间合理安排的全素食饮食可以减少早产的发生。 52. 对于婴儿与儿童来说,素食/全素食是安全的吗? 一本英国医学期刊《营养与健康》声明说:素食饮食对于婴儿的营养需求来说是足够的。 全素食和素食的儿童发育健壮。特别是全素食儿童一般要比他们的同龄伙伴来的苗条,因此也较少有与肥胖有关的疾病。 53. 调理素食/全素食需要有专家般的知识吗? 健康餐饮的基本原则是不难掌握的,而且在当今这个时代几乎已成为一种常识。 不管你是素食者、全素食者或其他,这方面的基本原则是相通的: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和完全食品(指未经加工的食品);同时削减饱和脂肪、糖、盐和酒。 并没有哪种动物性食品中的营养元素是素食者所要小心地加以补充的(也许除了维他命B12,参见28)。那些营养元素中有许多对我们所产生的害处要大大多于益处(参见4,9,15和20)。剔除餐桌上的动物性食品只会使原本健康的饮食更健康而已。 54. 你怎么知道植物不能感受痛苦? 要能体验痛苦你必须有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来感知疼痛,并且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智力来忍受这个疼痛或觉得悲伤。以上两者植物都不具备。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们会痛苦。 55. 难道植物不也应该有它们的权利吗? 我们把权利赋予一个个体是因为若没有这些权利的话,他们就将受苦。由于植物不能感受痛苦(参见54),它们也就不能拥有权利。 这并不是为目前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恣意毁坏植被的行为作辩解,因为确实拥有权利的我们和动物必须依赖这些植物才能生存。若没有植物的话,地球上就根本不会有任何的生命存在。 56. 吃那些自由放养牲畜的肉有何不妥? 参见22。 57. 动物们把那些我们不能吃的植物转化成我们可吃的肉? 没错。但是更为相应的是,为了继续维持我们并不需要的动物性食品,单单在英国豢养这些牲畜所用的粮食足以供养2亿5千万人口。 全世界有超过5亿人正处在严重的营养不良之中。每年都有3千万人因饥饿而死。 58. 我(吃肉)不正是充分利用一个已死的动物吗? 并不是吃肉是错误的,错误的是不必要地杀生。由于吃肉不是必需的,而且一般都要杀死那些动物,所以通常才推断肉食是错误的。 无论如何,如果你确实能在不杀死一只动物(或付钱让其他人为你而杀它),或让其受苦的前提下,得到一些肉的话比方说,你被路上一只已死的动物绊倒这样的话我可以说你吃它并没有道德方面的异议。 最近的考古证据显示出早期的人类更倾向于吃腐肉而不是狩猎。 59. 蜂蜜能吃吗? 蜜蜂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生物,他们拥有记忆力和一种把它应用于新的情境的能力。他们有一套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并且能够互相传递详细的信息。 每年有千百万只的蜜蜂在商业化的蜂蜜生产中被有意和无意地杀死。 对于一种与我们差异如此巨大的生物,我们很难说在多大的程度上蜜蜂是能够感知痛苦的,但是我们并不需要蜂蜜因此能免除这些不可思议的生物的死亡无疑是较好的。 毛皮 60. 大部分毛皮类动物就是被饲养用于获取其毛皮的? 这些被饲养的毛皮类动物不光是被剥夺了他们的生命,与他们野生的同伴不同的是,他们也被剥夺了他们的自由。因此毛皮农场比起猎杀、诱捕等方式更是对动物权利的虐待。 在野外,一只貂会圈防2.5英里的河岸或22英亩的沼泽地。一只北极狐会在210015000英亩的范围内自由活动,然而在毛皮农场中这些动物被放在狭小的铁丝网笼内。他们的精神受到如此大的打击以至于变成精神病。许多都互相残杀和自残。 61. 这些动物总有一天会死的? 参见42。 62. 许多毛皮动物是有害的动物? 参见49。 63. 毛皮是人类对动物精心地和必要地除劣的产物? 除劣一词往往是指我们把我们认为会在某方面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的动物加以清除。换一种说法也就是除害(参见49)。但是我们自以为是地忘了我们自己就是所有动物中最有破坏性的。 在每年因他们的毛皮而被杀的千百万只动物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他们自然的栖息地被豢养或被诱捕,在那里,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他们并没有对那里的环境造成任何的威胁。 64. 大部分的毛皮动物都是凶恶的杀手? 有一些是食肉动物。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去捕杀其他动物。人类选择去杀戮动物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物质上的利益、空虚和因为人们喜欢肉类的口味。两者是完全不同的那些食肉动物并没有选择,然而我们有。 65. 动物在野生的环境下同样会受苦? 在野外,动物能够,往往也确实会遭受痛苦,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的理由或借口让我们更增添他们的痛苦。 66. 我并没有杀那些动物? 那动物是为了你才被杀的,而且也是你付费的。你的钱也将为屠杀很多其他的动物提供经费。不一定要亲手杀死某物(或某人),你一样会为他们的死而承担罪责。 67. 动物毛皮给了许多人乐趣? 参见44。 68. 有很多人的全部生计就仰仗毛皮交易? 人类最伟大的力量就在于他们无穷的适应能力。若是有机会的话(而且必须给那些人创造机会),他们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那些被杀的动物来说没有生命了,他们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一切。 皮革 69. 动物被杀是因为他们的肉而不是身上的皮革? 那些动物被杀是为了金钱利益,而他们身上的每一部分都被出卖以获取利润。不管你买的是哪一部分都没有任何差异,那些钱终究都一样(皮革约相当于那只动物价值的10%)。 70. 人们一直都在用皮革制品? 人们的确使用皮革制品至少有60万年了,但我们拥有战争和互相杀戮不也一样久远吗?一种习俗传承的久远既不是其道德的保证又不是为其辩护的理由。 71. 皮革并没有替代品? 当人们提出皮革没有替代品时他们通常指的是他们的鞋子。但是现在有许多的可选的材料。比方说帆布,是一种自然的和耐磨损的材料,你可以穿它一整年而不会坏。 另外也有塑料(甚至是皮鞋通常用的都是塑料底)和橡胶。最近,人造面料在防水和透气方面有新的进展,如高泰克斯(Goretex),现在甚至有专门使用有着皮革的外观与质量的人造面料的公司。 帆布鞋是到处都有的,但有些新面料的产品就不是这样了。这些面料的供应只有当我们的需求增加后才会增多,所以要用心把他们找出来。 72. 皮革制品是对环保有利的? 皮革远不是对环保有利的;在生产皮革制品的过程中要使用铅、锌、甲醛和氰化物。另一方面,人工合成的皮革替代物也一样有害。若从环保角度考虑的话,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皮革是千百万动物痛苦与死亡的产物。 伦理角度的选择是不言而喻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去保护我们的环境。只要是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最佳的选择看起来应该是帆布。 羊毛 73. 剪羊毛并没有伤害到绵羊? 全世界每年有几百万的小羊羔和绵羊在被剪去羊毛后因寒冷而死。单单在澳大利亚就有一百万只。 74. 剪羊毛对于生活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的绵羊来说,是一种解脱? 参见73。(澳大利亚正是气候较热的国家) 75. 羊毛没有替代品? 市场上有足够多的羊毛替代品,从传统的各种形式的纯棉织物到现代的保暖效果更佳的合成绒类产品。 76. 绵羊是自由放养的? 虽然人类不断努力尝试用工厂化的方式饲养绵羊,却仍然是自由放养的绵羊羊毛产量高。有什么道理使他们因为自由放养这一点而更应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死亡呢? 77. 关于羊毛的其他信息? 驯化后的绵羊已经丧失了对飞洞病的天然抵抗力,这是一种极为痛苦的疾病,蛆在发病的绵羊身上钻孔并吃他们的血肉。在英国,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很多羊羔被剪去他们的尾巴,而且往往不用麻醉药。在澳大利亚他们实行一种被称为穆勒森的手术,把绵羊肛门周围皱叠的皮肤剪切掉以防治此种疾病,同样也是没有麻醉的。他们为80%的绵羊作这种手术(全世界30%的羊毛产自澳大利亚)。 英国产羊毛中,27%是皮羊毛(是从被屠宰的绵羊和羊羔皮上拔下来的)。 羊毛收入仅占一个牧羊者利润的3%10%,其他利润大多是靠出卖小羊羔给屠宰场所获得的。在英国每年有2千万只的绵羊和羊羔被宰杀。 其他 78. 该怎样处理你已经穿用的毛皮、皮革和羊毛? 可按你喜欢的方式随意处理,最坏的事已经发生了。 79. 动物产品加工业值很多的钱? 参见46。 80. 丝绸有问题吗? 桑蚕(丝蛾的幼虫)在受到伤害时的确会觉知、畏缩和翻腾。对于一种与我们如此不同的生物我们很难说这是否构成了对他们的伤害,但是,当他们又只是因为另一种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而成百万地被杀(烘烤、蒸汽烫、电击或用微波辐射)时,毫无疑问放生他们是我们最佳的抉择。 81. 那照相胶卷呢? 明胶(通过蒸煮动物的皮肤、筋腱、和骨头而获得)被使用于胶卷的生产。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要避免使用菲林和照片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参见161),我们真正所能做的就是让大家了解我们不完美的地方。虽然替代照相胶卷的技术已经存在,但是其价格使得目前难以推广,而且市场上也没有足够的需求。充满希望的是,随着素食主义和全素食主义的壮大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88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我享素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0-1-27 23:43
作  者: 王乙童  著 出 版 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字  数: 181000 版  次: 1 页  数: 219 印刷时间: 2010-1-1 开  本: 大32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1973934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保健/心理健康 饮食营养 食疗 定价: ¥35.00 当当价:¥ 25.60 折扣: 73折 节省:¥9.40 钻石vip价:¥24.40 编辑推荐   同步全球低碳饮食新风尚,享受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内容简介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饮食以肉类食物为主,人们因为饮食习惯而受到心脏病、癌症和肥胖的困扰,癌症和心脏病已经成为人类最致命的杀手,而肥胖不仅影响个人的健 康,也影响到一个人的寿命。在美国,肥胖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社会问题,有60%的美国成年人超重,1/4的人口患有肥胖症,导致美国政府每年仅因肥胖和肥胖 导致的相关疾病支出的医疗费用就高达750亿美元,每年有近307人过早死于与肥胖有关的各种疾病。 食素已被医学证实可以减少患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疾病的几率,有助于抑制甚至治愈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痤疮、便秘、高血压以及肥胖症等 疾病。因为果蔬和五谷杂粮中除了富含各类营养素,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使营养素容易被身体消化和吸收,而不会造成营养过剩和消化负担,还可以净化血液,促 进体内新陈代谢,促使肠内残留的有害物质及时排出,身体不容易囤积毒素,减少内脏负担。所以,经常素食的人会感觉身体的抵抗力增强,不易感冒,头脑清晰, 反应敏锐,身心轻松,不容易困乏,皮肤细腻,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 在越来越庞大的素食人群中,很大一部分人群选择素食是为了健康,都市的时尚女性选择素食是为了保持身材、使皮肤健康漂亮,中老年人选择素食则是因为认识到 素食,更有助于健康长寿。有数据表明,素食的人还会更聪明,因为让大脑细胞活跃的主要养分是谷氨酸、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这些养分可以提高人的专注力, 增强人的判断力,而这些营养的丰富来源主要是谷物类、坚果类和蔬果类。 科学在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曾经的营养膳食内容也悄然发生变化。虽说十多年来健康素食的理念似乎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风行开来,但是,素食并不是欧美发达国家人们的专利。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养生家们都提倡:要健康长寿,贵在少肉多素。 目录 爱吃素,爱环保田原 我行我素的80后新锐总裁罗浩 素食,我们的爱情红线国囝子玉 39年不变的选择杨景成 别吃朋友,摇滚人的柔情优质大豆 尊重,让身心与天地靠得更近常松 愈素愈美丽姜培琳 科普作家的素度郭耕 素食馆的开荒人谢一源 一个驻足带来的改变Jari 细味素人生麦景婷 令狐冲的健康之选吕颂贤 瑜伽导师小谈素林晓海 清华学者的饮食理念蒋劲松 素妈妈,素宝宝一张丽萍 他是王老师王劲松 亿万富翁的快乐,无关财富陈光标 洗耳聆听,禅与生活明奘禅师 后记 书摘插图 爱吃素,爱环保田原 我能这样自然地接受素食,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排斥素食,我想是因为我在没吃素以前就知道吃素是很好的,知道吃素要比吃荤健康很多,知道这是特别健康和科学的饮食方式,只是自己一直没有去做。对我来说,两年后开始食素也不晚。   在国外,很多大牌明星都是素食者,比如coldplay的主唱、基努里维斯、娜塔莉波特曼等。环保和素食在国外,都是很时尚的概念,但在国内,很多人一听你吃素,首先就会把你往宗教那里想,会觉得你吃素比较怪,对素食了解的人太少了。 当初,我吃素的时候,家人也是反对,只能慢慢和他们沟通,耐心给他们讲,让他们了解。后来我发现,对家人的影响并不在于你说了什 么,真正影响他们的是,看到我的皮肤确实比吃素以前好,而且我整个的状态也比以前好很多。 我在没吃素以前,有很多时候心情不好,会有很多不好的情绪,因为工作会有很多焦虑,经常会睡不着。我现在每天睡六个小时就好了,主要是睡眠质量变好了,很 少失眠了,焦虑虽然不是完全消失,但是不会像以前那样有那么多不好的情绪,心态和以前不同了。我现在觉得,一切都可以解决。 我觉得,生理上吃素会健康,如果心理上也吃素,心态就会很好。素食,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是能给你减轻好多负担的一种饮 食方式。    【本科學按:王乙童mm這本書寫得很認真,做得很精緻。她也曾對鄙人進行了訪談。但是,鄙人素食完全是出於理念,並無多少戲劇性的事件激發,也不像許多素食和動物保護人士那樣感性,所以寫不出什麽吸引讀者的內容來。最後我這部份,她是把鄙人在各處發表過的關於動物保護和素食的文字招來,重新編輯了一下,我又做了一些修改。】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655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 国 关 爱 非 纯 种 猫 狗 计划【轉載】
jiangjinsong 2010-1-21 10:19
中国关爱非纯种猫狗计划-瑞士主办、别吃朋友协办 2009-12-10 12:23 / 标准博客 中 国 关 爱 非 纯 种 猫 狗 计 划 China Awareness Campaign for Non-pure Bred Cats Dogs www.loveit520.com 缘起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目 共睹,当纯种猫狗逐渐成为中国百姓家庭中的寻常宠物时,那些流落在街头、受困于铁笼中的非纯种猫狗却正在忍受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苦难。它们与纯种猫狗不同的 仅仅是外表和血统,而它们的命运却大多是被肢解后送上餐桌、或在粗暴饲养后被剥取毛皮进行交易。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尊严的,而每一只非纯种猫狗也同样需要尊 重和关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同携手来关注那些被遗忘的生命,一起参与中国关爱非纯种猫狗计划! 主办单位 瑞士动物保护协会 瑞士马其格动物基金会 协办单位 别吃朋友 学术顾问 (按姓氏拼音顺序) 曹保印 《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作家 郭鹏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郭耕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 蒋劲松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莽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Heinz Lienhard 瑞士动物保护协会主席 Mark M.Rissi 瑞士知名导演、作家 公益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瑞家志愿者团队 幸运土猫 长沙市小动物保护协会 四川启明小动物保护中心 哈尔滨市小动物保护协会 承德市小动物保护协会 -精灵有约 武汉犬业协会流浪宠物救助工作委员会 南京平安阿福流浪动物救助会 北京彩虹桥动物救助志愿者团 石家庄一米爱流浪猫救助团队 熙熙森林广州猫 护生学社 邯郸市小动物保护网 厦门市爱护动物教育专业委员会 汪汪喵呜孤儿院 成都双流爱之家动物救助中心 福建漳州小动物保护中心 大连宠爱天下论坛 好狗好猫回家路 如何参与中国关爱非纯种猫狗计划? 1. 申请中国城市非纯种猫狗现状调研基金 基金概况 中国城市非纯种猫狗现状研究基金(以下简称调研基金)是中国关爱非纯种猫狗计划的子项目之一。调研基金致力于推动和支持中国基层动物保护者深入了解中国城市非纯种猫狗的生存状态,通过实地考察并撰写调研报告让公众及媒体更多的关注中国非纯种猫狗。本期调研基金共计 10000元人民币,计划支持5-7个城市调研项目(个人),每个项目的基金申请上限为2000元人民币。 基金申请对象 基金申请对象为有非赢利性动物保护工作经验和关注中国动物福利或动物保护事业的个人。 申请费用 公益活动,免费申请。 基金申请时间 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2月10日 2. 参加中国关爱非纯种猫狗图文大赛 大赛主题 Our Stories我们的故事 将你与非纯种猫狗的故事和图片与我们分享!将你为关爱中国非纯种猫狗计划而创作的宣传口号与我们分享!我们已准备了丰厚的奖励来支持你的爱心行为,让我们携手关注中国非纯种猫狗! 参赛费用 公益活动,免费参与。 Marchig大奖 Marchig大奖 1名 奖杯 + 3000元人民币奖金 (获奖作品将从所有获奖作品中甄选) 图文组奖励设置 (摄影): 关爱一生大奖 1名 证书 + 2000元人民币奖金 + 获邀出席颁奖典礼 关怀一生大奖 1名 证书 + 1000元人民币奖金 关注一生大奖 1名 证书 + 800元人民币奖金 推荐奖 5名 证书 + 400元人民币奖金 优秀奖 10名 证书 (文章): 关爱一生大奖 1名 证书 + 2000元人民币奖金 + 获邀出席颁奖典礼 关怀一生大奖 1名 证书 + 1000元人民币奖金 关注一生大奖 1名 证书 + 800元人民币奖金 推荐奖 5名 证书 + 400元人民币奖金 优秀奖 10名 证书 口号组奖励设置 冠军 1名 证书 + 1000元人民币奖金 + 获邀出席颁奖典礼 亚军 1名 证书 + 800元人民币奖金 季军 1名 证书 + 500元人民币奖金 推荐奖 5名 证书 + 200元人民币奖金 优秀奖 10名 证书 评委: 评委包括国内外动物保护学者、电影导演,媒体人、作家、高校教授等。为保证比赛公平、公正、公开,评委名单将与评选结果一同公布。 作品提交时间: 2010 年 1 月 1 日 至 2010 年 4 月 1 日 3.参加 中国关爱非纯种猫狗计划年会 时间 2010年6月 地址 北京 年会内容 1. 中国关爱非纯种猫狗图文大赛颁奖典礼 2. 中国城市非纯种猫狗现状调研项目成果发布会 3. 茶歇 4. 2010年DAF国际大学生反对皮草艺术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 5. 动保主题音乐会 出席嘉宾 国内外动物保护领域专家学者 中国关爱非纯种猫狗计划学术顾问团 媒体记者 图文大赛获奖选手代表 基金调研项目代表 全国动物保护团体 动物保护志愿者 参与费用 公益活动,免费参与。 备注: 1、请计划出席年会的个人或团体于2010年6月1日前发邮件至 loveit520@163.com 报名。 2、如有任何问题,请发邮件至 loveit520@163.com 询问。 欲了解更多中国关爱非纯种猫狗计划详情,请登陆 www.loveit520.com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35 次阅读|7 个评论
減碳救地球很簡單 環保團體推動少吃肉【轉】
jiangjinsong 2009-12-13 22:04
減碳救地球很簡單 環保團體推動少吃肉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2009.12.13 04:17 pm 哥本哈根全球氣候變遷會議外,樂團開唱推動減碳生活;這頭,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義賣世界友善農業基金會「少吃肉利益全球」一書,告訴大家,少吃肉就可以利益全球。 氣候暖化是全球人的生活價值觀與行為共同造成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的意義是要全體人類一起努力做改變,以解決問題。 然而,不是聯合國會員國的台灣,或是無權無勢的平常人,又可以做什麼救地球、救自己呢? 目前,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正著手出版「少吃肉利益全球」一書進行義賣。 書中揭示:人類自20世紀中葉以來,世界各地肉類生產驟增5倍;每人平均肉品消耗量,較過往成長2倍以上。時間點似與地球氣候漸極端化發展相近。 為此,廣大的土地被用來種植飼養動物所需的作物,畜牧生產成為全球農業用地最大宗經營型式。然而要產出 1公斤的雞肉,約需要餵2公斤的飼料;1公斤的豬肉要餵 4公斤的飼料;1公斤的牛肉則需要7公斤的飼料。 研究會並試問,可以想像,全球需要投入多少額外的土地、水資源、燃料,以及多噴灑化學藥劑,才能產出目前地球所需要的 3億2700萬公噸的肉品?這些付出絕對是驚人的。 書中並說,為了人類大量且增加中的肉食需求量,不斷以跳脫對待生命應有健康心態去繁殖、生產動物,以便產出龐大肉品,已使土地、水及大氣層都承受超出可支撐的壓力;人類對於肉品的擴大需求,已經造成嚴重環境危機。 但是,這些都還不包含工業化生產肉品所需使用的疫苗注射,以及第一現場諸多飼養過程衍生的肉品安全議題。 該書重申,人類對「工業化」畜牧生產的日益依賴,並沒有為人類飢荒問題帶來解決答案,反而是對全球食品安全和環境永續性造成威脅;舉例而言,肉品消費量高的地區,例如北美及歐洲,動物脂肪被攝取量高,已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研究會強調,為此研究會翻譯了世界友善農業基金會(CIWF Trust)所著「少吃肉利益全球」一書(每本售價新台幣 150元),在台灣發起書籍義賣活動,希望透過閱讀知識的力量,讓資訊透明化傳播,影響更多人響應全球興起的「少吃肉運動」。 【轉帖者按:其實,少吃肉,不僅有利環保,而且對於健康也很有利的。各位科學家何樂而不為呢?那位吳老說要少吃回鍋肉的,這段時間做到了嗎?哈哈哈】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919 次阅读|5 个评论
素食,在生命的名义下
jiangjinsong 2009-11-19 21:22
科学时报社 | 电子杂志订阅 | English | RSS | 直播 科学网首页 科学时报 正文 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芸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0-29 9:50:19 素食,在生命的名义下 素食与动物保护是什么样的关系?食肉这个貌似是人类天经地义的权利到底如何不合理?选择素食对我们自己、对社会、对自然又会有什么样的作用?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蒋劲松。 □采访者:本报记者 李芸 □受访者:清华大学副教授 蒋劲松 《物我相融的世界》新书发布会在下午5点开始,因为赶上饭点,发布会也准备了一些食品, 不过这些食品都是素食,原来,很多动物保护主义者也是素食主义者。因批判工业文明而开始素食的田松,认为素食健康、环保、合天理,有了理论后,自称 知行合一的他逐渐戒掉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和水里游的,不久后连牛奶都断了。山东大学哲学系的郭鹏不仅自己素食,还在学校开了一门动物伦理与素 食主义的课程,向学生们讲述素食与动物保护。清华大学副教授蒋劲松更是一位资深的素食主义者,10余年身体力行坚持素食,还在理论上不断挖掘素食的 深层意义。 记者:您素食已经有10余年了,是因为保护动物开始素食的吗? 蒋劲松:我吃素的确是因为保护动物。因为肉食是以牺牲动物生命为代价的一个活动,而素食 就避免了参与对动物全面性、结构性、制度性的迫害。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养殖,跟传统社会不一样,这种迫害不仅仅表现在把动物杀死这一最后环节,还包括 之前的繁殖、圈养、运输等。因为工业化养殖只会考虑投入和产出,而提高效率都是以降低动物的生活质量为代价的。 我们说保护动物有很多种途径,但有一种是比较消极也比较容易做到的,那就是不吃它。有了这种理念后,我就开始尝试素食,尝试后发现素食其实很好,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记者:像我这种无肉不欢的人,很难想象天天吃素的感觉。坚持素食困难吗?长期吃素会不会营养不良? 蒋劲松:素食并非是难以忍受的苦行。在很多肉食者眼中,吃素就好像是把他每顿饭菜中的肉拣走后吃剩下的那些难以下咽的东西。其实不是,素食也很丰富的,中国有源远流长的素食文化,现在也有很多不错的素菜馆。 至于营养,主动素食与经济窘迫情况下的被迫素食不一样,在目前大多数的经济情况下,只要 摄入的热量充足,注意营养搭配,根本不会营养不良。这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而且不仅不会营养不良,与肉食者相比,素食者更加健康,更加精力充沛。例如, 奥运会短跑冠军卡尔刘易斯就是一位素食者。而自行车、马拉松、游泳运动等耐力项目中素食者取得好成绩的更是比比皆是。具体到我自己,没有觉得什么不适, 倒是睡眠质量更好了。 记者: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吃肉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由于动物保护不吃肉是不是有点偏激了? 蒋劲松:这一点都不偏激。举个例子,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前,整个美国南方的经济是靠黑奴来 支撑的,那时的人认为奴隶制度就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废除奴隶制,没人种棉花了,没有人提供服务了,经济就垮了。当然奴隶制废除后这种状况没有出现,而这个 制度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就是个时代的错误。其实对动物的奴役跟对奴隶的奴役是一样的。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偏激,实际上还是个道德自觉的问题,我们没有意识到要对生命,尤其是弱小无辜的、难以明确表达痛苦的生命的尊重。我们已经被对动物残害的文化所俘虏、所洗脑,好像残害动物是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 动物完全是为了我们的残杀而来的,是人类贪欲的牺牲品,对动物的迫害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 记者:但是把是否食素与道德联系在一起还是难以让人接受。 蒋劲松:我们必须认定残害动物在道德上是有缺陷的行为。是不是会导致生命的痛苦,这是我 们判定一件事情是否道德的一个非常基本的标准。譬如家庭暴力,男人痛打他的妻子,是一个很不道德的行为,是被鄙视的行为,是一个生命残害另一个生命的行 为,这个和人与动物的关系,在结构上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素食主义是比女性主义更进一步的解放运动,女性主义从习以为常的两性关系中发现了压迫的权力关 系,而素食主义则把这样一种视角推进到在人们更加习以为常的肉食文化中去。 在传统男性社会中,我们对于男人对女人的压迫习以为常。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更恶劣的结构性 压迫就是对动物的压迫,如果我们看到社会上的压迫、法律上的压迫我们会感到愤慨,尽管有人不敢采取行动上的抗议,但我们会觉得是不正常的事情。但今天大量 对动物的屠杀,变成了社会的一部分,变成了人生活方式正常的一部分,这对于我们心灵的毒害影响极大,会让我们对一切形式的暴力麻木不仁,如要把动物保护推 到极致,就要彻底颠覆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 记者:但我想这种颠覆在短期之内不能实现吧,那您怎么看待从事动物保护主义的非素食者呢? 蒋劲松:虽然全民素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人都仍然会继续肉食的 习惯,但是我相信素食主义的理念和宣传,会逐渐改变人与动物的关系。正如废除奴隶制从理念的宣传到制度的实现花了千百年时间,但是在彻底废除奴隶制之前, 废奴思想就已经取得了实际的成效。 最重要的是主观意识上一定要有所认定。不能把肉食变成一个习以为常的事情。我们要坚定地 指出真相,然后慢慢解决。我并不是要一夜之间彻底消灭食肉,也不能要求动物保护主义者都是素食者。对肉食文化的道德评判是一回事,而充分考虑肉食文化在整 个社会渗透的复杂性,并因此注意推进的循序渐进是另一回事。推进不能太着急,应该考虑大家的接受程度,现在关键是理念的宣导,唤醒大家认识到虐待动物是不 公正、不道德的。 我们所说的动物保护不是强调多愁善感的爱,而首先是从底线的角度出发,要保证不去迫害、制止残酷,不去平白无故地制造生命的痛苦和悲剧,我想这样的观点很多人会接受,而这样做了,人人都可以称得上是动物保护主义者。 《科学时报》 (2009-10-29 B1 读书周刊)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45 次阅读|6 个评论
对"地球公民"的观后感
chenzhao 2009-11-2 23:42
我在看电影或读书的时候,喜欢分析作者的意图.有一个名词叫批判阅读,我希望自己避免被灌输,我希望自己接触到尽可能多和全面的材料,我希望运用理智和逻辑做出判断.这样做的负面效果就是我可能太注重自己的看法,而忽略的作者传达的信息,不管如何,我希望自己尽可能的公正.多站在读者角度一点,可能是为了平衡写者固有的强势. 《地球公民》是一部记录片,我是从朋友那里被介绍去看的。 多数镜头是事实,提示了人类在各方面对动物的剥削,人类确实是把动物,特别是经济动物,作为没有生命的物品一样看待的。 但是对该片的立论,我有所怀疑,该片的导言和结束语,以及镜头的选择,表现出强烈的倾向性,似乎人和动物应该是平等的关系,理由是,人和动物都有知觉,都有心理活动,都有痛觉,因此,动物不应该被残酷地对待。 我想追问的是,人和动物之间关系的模式。 假如人退化为动物,动物能否给予我们那种动物福利者期待的人-动物关系。 假如人类开始赎罪,让现有的动物统治地球,人类废弃了统治动物的工具,方法,智能,手段,那么动物是否会给人类公平的处理。影片谴责人类对动物恩将仇报,我想问下,如果在上述的情况下,假如人类原来不曾残酷的对待动物,而是像动物保护主义者期待的那样对待动物,那么动物是否懂得报恩。 我的结论是:从理智出发而非感情出发,我们会发觉,人跟动物之间的关系,其本质上属于动物-动物关系的范畴。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如此。因为,从人和动物平等的假设出发,动物实际上只能以对待其它动物的方式来对待人,不管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如何,动物的行为仍受本能控制,没有证据假设动物懂得前因后果,会在人类丧失了权力的情况下,仍对人类友好。人和动物,存在本质上的无法沟通。 任何情况都有特殊性,例如,对海豚,黑猩猩等高智商的物种,事实上,人类毕竟有可能与其建立一种类似人-人关系的模式,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理智,因有可能与他们不仅仅通过刺激-反应模式来沟通,而进行类似于语言的沟通。对于这些物种,在可能性被证明后,理应享有类似于人权的待遇。 而对于大多数动物,人只能通过动物-动物模式对待它们,既然如此,也很难用人类的残酷行为谴责人类。作为物种的一员,所有动物都是进化而来的,行为都直接和间接的与生存繁衍有关,而进化从不谴责残酷。不能套用人-人的模式来要求在动物-动物关系上。比如说,我们从不控诉猫自己去把鱼吃了是谋杀,而我们会为大规模的屠宰而感到别扭、难过和恐惧,我们会同情和怜悯那些被宰杀的异类动物。 而我们想要保护的那些动物,他们会有类似的反应吗?
1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功能化的我们
tian2009 2009-9-29 18:50
《追求无残酷的文化》终于出版了,出版社是上海人民,还不错。这本书起初是为了纪念王蓓(王培)而编的文集,搜集了王蓓本人的文章和纪念王蓓的文章。王蓓是北外毕业的高材生,曾有一份白领的高薪工作,后来全身心投入到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的事业之中。 2005 年决然离世。 文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出版,延误至今。增补了其它与王蓓生前思想一致的文章,作为对她的纪念。 文集中收入了我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当时写的纪念文章《被功能化的我们》,发表于《读书》,另一篇是我关于牛奶的文章。莽萍教授本来删改出来一个很长的版本,但据说责编不能(不敢)接受我的观点,最后只采用一个很短的版本,与《读者》转载的版本相似。 被功能化的我们 王蓓走了。我很意外,却不觉得特别的震惊。这些年来,有太多的人以非常寻常的方式骤然离去。十年前,我曾经为一位割腕而去的女孩子沉重了许久,虽然我们也只有一面之缘。我多次试图成为她,想象她离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最后又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她作出决断。然而那时,这些都超出了我的想象。直到后来,在暗黑的夜里身心俱疲的时候,似乎才略有体会。谁说那不是解脱呢? 人是脆弱的,脆弱得像根芦苇。只不过,是会思考的芦苇。就是这比芦苇多出来的一点点,让我们能够意识到脆弱本身。 在王蓓追思会上说,莽萍老师说,她感到遗憾,没有能够在王蓓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把她从永恒的黑夜中拉回来。也许那时就是这样,只要有一点点光亮照在王蓓的脚下,就可能让她回头。我能够感受到莽萍的心痛。参加追思会的大多数人都是从事动物保护事业的,当他们看到黑熊在铁牢中被活体取胆,看到狐狸被活活地剥下一身猫皮,看到将被屠宰的猪和牛被注水,都会感到动物们的疼痛,并因为这疼痛而生出对弱者的怜惜,从而挺身而出,以同样弱小的声音为动物们抗争,更何况他们之中的一位优秀的同志轰然坠地呢!那一刻,该多么疼啊! 莽萍老师说,她忽然发现自己并不了解王蓓,每一次见面,每一次接触都是因为工作,她们最后的交往也是因为工作,两个人都为动物福利的国际会议身心俱疲。莽萍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以前写过的一些事情。诗人海子死后,他的朋友们为他整理遗物,忽然发现,他们对海子的个人事务几乎一无所知。他的家庭,他的爱情,他的健康 全都茫然不知。甚至找不出一张海子的照片来!他们的交往几乎都是纯精神的交往,与世俗无关,与肉身无关。那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自己正处于类似的状态。当时我还是文学青年,有着一群身怀文学野心的朋友们,我对他们说,如果有一天,我们中的某一位也突然离去,我们对他文学之外的事情,恐怕是同样的无知吧!然而,我们又怎么可能知道更多呢? 我给老丁打电话,问:你们两口子的感情怎么样啊?他一愣,说:很好啊。然后问:你怎么忽然问起这个问题了? 的确,对于我们这些朋友来说,这样的问题是不在讨论范围之中的,甚至是最亲密的朋友也不谈。我的同龄人大多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工作的时候,马上就会有年长的女同事热心地询问家庭情况,张罗对象。这种行为被我们嗤之以鼻。我们认为这是落后的、低俗的。而我们自己则有着代表未来的代表进步的与时俱进新理念,我们追求超俗的的爱情,我们追求纯粹的精神。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放在眼里,介绍对象,多俗啊!果然,社会进步了,现在,这样的年长女同事已经不多了。甚至,每一位同事都本能地回避知道他人的生活状态,那些从前人们第一次见面可以谈论的话题:你多大了?父母做什么工作啊?兄弟姐妹几个呀?都在做什么呀?有对象没有啊?对象干啥的?乍认识的?啥时候结婚呐?乍还不要个孩子呢 所有这些,都被打成了一个包,贴上了封条,封条上写着:隐私。隐私是神圣的禁忌,不可触碰。我们主动地不碰别人的隐私,也不愿自己的隐私被碰。保护自己的隐私,远离他人的隐私,成了我们遵从的新道德。而当一个人去掉了隐私,他的情感世界,他的肉身,与之血肉相连的触角和枝叶也就被去掉了。只剩下他所承载的功能。 我们每个人都被功能化了。我们所接触的,都是一些功能化的符号。这个人是卖保险的,那个人是做佛学的,这个人是处长,那个人是资料员 每个人都是某些功能的化身。每一种功能就象一盏聚光灯,把一个人照亮。一个人如果不能承担某种功能,就会遁入黑暗,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我们只与他承载的功能打交道,而不关心或者不能关心这个承载这个功能的芦苇,芦苇的纹理。 1990 年代初期,我在《中国经营报》工作了短暂的几个月,曾经领一时风骚的《精品购物指南》就出自这家报社。报社有一个管理原则让我困惑了很久,叫做:不听解释。你迟到了,不用解释,解释也不听,扣钱。你没有按时交稿,不用解释,解释也不听,扣钱。理由也很简单:工作上的所有失误都会有具体的原因,这些原因都属于你私人的问题,与工作无关,所以你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听你的解释。据说,这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 社会的确变了。在以往的时代,每个热情的女人都会变成年长的女同事,张罗着新同事的恋爱和婚姻。老式的朋友之间最关心的首先也是这些。人与人之间如土壤般胶着在一起,生长着数不清的爱恨情仇。而今天,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像沙粒,像齿轮,彼此界限分明,因为功能而接触,又因为功能而分离。甚至在我们这些自命不俗的人中,这种功能化更加严重 虽然我们可以用另外的名词来替代,比如理想、精神或者道义,但是理想、精神和道义难道不也是另一种功能吗?我们因为环保事业而聚集起来,我们因为动物保护的事业而聚集起来,我们因为生态伦理的事业而聚集起来 事实上,我们这些道义之交更加看中精神的纯粹性,因而也就更加主动地不去关心同道的隐私,更加不会主动地向他们倾诉。为了自己私人的事情去打扰志存高远的同志们,是不好的,可耻的,大家都忙啊。我们不会去参与、更不会干预朋友的婚恋,我们有高尚的理由 这是他个人的事情,我们相信他会处理好。什么事情不是他个人的事情呢?当然是工作,是他所承载的功能。 作为功能的承载者,工作本身是神圣的。完成工作成为我们的最高的道德。我们不知道王蓓最后的决定预谋了多长时间,但是我们知道,王蓓一直到最后都没有疏忽她的工作。而她私人的苦楚,她的隐私,则在封条之内,我们不会主动去碰,她自己也不会主动打开。 会上,很多老师都提到,我们要放松自己,多和朋友交流,不要一个人担着。也有人说到了快乐环保。但是,我们能够与朋友交流的,能够让朋友分担的,都只会是芦苇的功能,而不会芦苇的脆弱本身。从土壤到沙漠,社会进步了吗? 本来是想要写一篇纪念王蓓的文章,写出来,却成了这样。 我和王蓓也只有两面之缘。一次是在莽萍老师组织的野生动物园考察的发布会上,一次是在广化寺放生法会上。话说得也不多。后来稍微多了几个回合的电子邮件,也接到了她的几个电话,是因为她翻译了一些关于欧洲农场动物福利的规章,希望我能帮她找找出版社。我联络了几家,都没有成,也就算了。这些交往当然也是功能性的。 在参加王蓓追思会的前一天,我看到了王蓓的简历,发现她是北外英语 94 届的毕业生,忽然意识到,我以前的朋友中,应该有两位是她的同学。只是,在我进入了学术圈,功能发生转化之后,与她们的交往已经下降到每年见不到一次面的水平,甚至有一位已经大约两年没有通过电话。我努力地找了她们的电话,却没有能够打通。 就算我打通了,我会对王蓓的了解更多吗? 苏芮在 1980 年代就唱过: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我们希望改变世界,希望动物们拥有作为一个物种的权利,希望人的世界能够更加公平公正,可是我们自己,早已经被人的世界的改变所改变了。 王蓓是优秀的,而越是优秀的人,她的功能就越被强化,越被关注,她的芦苇的脆弱越被隐匿。我们不能追回王蓓,甚至,也拦不住我们身边其他优秀的人再走王蓓的路。 这个世界已经变了。 我忽然怀念那些有着很多年长的热心女同事的时代,那个时代还会回来吗? 我想不能了吧。 我很悲观,而同时依然尽职尽责地承担着我的功能。我想停下来,唱一支歌儿,但是听众在哪儿? 日暮时分 片片鸟羽垂下 有谁 在倾听我们的歌唱? 2005 年 11 月 21 日 北京 ; 稻香园 (发表于《读书》 2006 年第 2 期)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我相融的世界----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
jiangjinsong 2009-9-24 21:31
物我相融的世界----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 书 名物我相融的世界----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 作 者 莽萍 出 版 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书 号5620-3523-7 责任编辑 开本 出版时间 2009年7月 字数 千字 装 帧 平装 印张 0 带 盘 否 页数 定 价 ¥28.0     普通会员 ¥26.0   银牌会员 ¥24.9     金牌会员 ¥24.4     批量购书 电话: 010-51287918 内容提要 出版社 作者 物我相融的世界----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 内容提要 google_protectAndRun("ads_core.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 物我相融的世界----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 》是一《 物我相融的世界----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 》, 阐述了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世界上不同文明和宗教各有其对动物的思考。现今,国际上掀起了一股研究动物在人类社 会中的地位即人与动物关系的热潮。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动物的同情和道德实践曾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曾经有过那么彻底友善地对待自然对待动物的宗 教、哲学、思想、艺术乃至生活。《 物我相融的世界----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 》即是中国学者对人与动物关系的相关思考,其援引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动物的同情和道德实践,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启发价值。从整体上来说,《 物我相融的世界----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 》对于现今人与动物相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789 次阅读|5 个评论
追求无残酷的文化
jiangjinsong 2009-9-24 21:23
追求无残酷的文化 【作者】莽萍、菡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度】2009-08-01 【印刷时间】 【ISBN】978-7-208-08672-2 【语种】 【版次】 【印次】1 【页数】329 【千字】 【开本】16 【装帧】 【定价】35.00 放入收藏 下载本书目 本书特别供应商信息 【单位】 上海人民出版社 【地址】 上海福建中路193号 【邮编】 200001 【电话】 021-53594508 【Email】 spphmb@online.sh.cn 去出版社看看 下列合作网站有售 会员价 库存 购物网址 29.60 有货 29.60 有货 27.0 有货 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部分起而奋斗 不要让天鹅的美丽家园变成梦中回忆/王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王培 鄱阳湖怎能成为天鹅受难地/莽萍 谁来保护候鸟义务保护员黄先银?/莽萍 保护野生动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则)/王培 SARS只是一个警告/王立听 野猪成灾考验人类智慧/王培 请停止修建灵山狩猎场/王培 虎殇引发的思索/张雅楠 活剥貉皮:仍然存在的四个疑问/王培 对动物的残暴,却以时尚的名义/王培 嗜血致富没有前途/王大建 要美丽,不要残忍/莽萍 活熊取胆是时代的耻辱(二则)/王培 拯救黑熊/杨敏 共同的心愿:取缔活熊取胆业/同心 吁请保护珍稀巨禽青海金雕/老村 附:神雕之死/记者傅剑锋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是幕后老板/记者傅剑锋 用心倾听动物无声的呐喊/王培 动物不宜游街展览/王培 动物的存在不是为了人类的娱乐/王培 表演动物的悲惨命运何时结束?/莽萍 引入斗牛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吗?/王培 禁止赛马,体现真正的人道精神/莽萍 马有垂缰之义,人无惜马之心?/张雅楠 不要让马儿牺牲在赌桌上/张雅楠 附:马的生存权将继续受漠视?/记者孙海光 动物福利:福利带给动物,快乐留给人类/刘晓宇 一个有关生命的梦想/杨帆 动物福利与实验动物/王培 生命的毁灭/叶天 实验动物的命运/刘晓宇 附:国外机构将动物实验外包给中国/记者黄祺 动物试验毫无必要/雷格瑞克思彤译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动物实验替代中心/刘晓宇 理性对待禽流感理性对待动物杀戮/王培 快睁开良知的双眼/王淇 呼唤爱的教育/张丽萍 立法缺失助长暴戾之气/莽萍 伴侣动物是裨益人类身心的天使/王培 狗是朋友还是食物?/王培 可以吃掉的朋友还是朋友吗?/王培 除了杀狗别无良策?/王培 违规狗人人得而杀之?/杨支柱 烧狗事件的核心问题/张鸣 养狗的理由及其不良影响的防止/祖述宪 给动物保护组织更多支持/王培 残害动物有违中国文化精神/莽萍 不可盲目放生(二则)/王培 以人为本别忘善待其他生命/王培 工业化养殖不利人类健康/王培 请制止野蛮的注水行为致总理的一封信/华礼 附:2005动物福利与肉品安全北京国际论坛 保护动物福利保障肉品安全倡议书 无痛屠宰:对家畜的最后一点仁慈/莽萍 人道屠宰:不是伪善是微善/蒋劲松 中国人为什么好吃?/艾晓明 附:飞鹰行动打掉38个团伙398张虎豹熊皮火中化灰/记者吕世成 广西警方破获特大走私案大货车里查出173只熊掌/记者邓盛龙 少吃肉,利益全球/J.Porritt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素食者?/北京素食者俱乐部 素食者的生态贡献/蒋劲松 素食者的自助宝典/蒋劲松 从健康的饮食结构说起/王培 为何真相竟如此难得?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蒋劲松 牛奶是怎么来的/田松 无残酷文化,你也有份/王培 第二部分为奋斗者而歌 纪念王培/莽萍 你默默在大地上奔走,就像天鹅飞在云层里/曹保印 愿善良而美丽的灵魂安息/祖述宪 送别王培/林易 残叶零落悼故友王培/思彤 动物保护者王培走了/王大建 多想留住你/牛晓霞 花祭/菡月 怀念王培/刘雨邑 被功能化的我们/田松 继续王培的工作/王华礼 又忆王培/joyce 心香一束 第三部分努力与变革 上海农贸市场动物生存及屠宰状况调查/马天杰 关怀动物与动物福利/祖述宪 畜牧法应加入动物福利条款/莽萍 对健康狗带狂犬病毒说法的异议/祖述宪 透视2006年打狗运动/莽萍 中国野生动物园调查报告/中国动物园观察野生动物园调查小组 全国野生动物园保障动物福利承诺书 对野生动物园活体喂食活动的新观察 从达尔文到道金斯:动物感知科学及其含义(二则)/王培译 WTO,当今对动物保护的最大威胁/王培译 农场动物的长途运输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变革/刘亚静译 未完结的尾声 对电影电视剧制作中的动物虐待说不!/同心 菜市场里的青蛙/张道法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870 次阅读|4 个评论
動物保護的巨大進步
jiangjinsong 2009-9-20 12:09
動物保護的巨大進步 蔣勁松 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已經正式公示徵集意見,雖然還有許多不能令人滿意之處,畢竟是向立法保護動物邁進了一大步。這是中國大陸動物保護的巨大進步,是社會大眾期待已久的福音,將會顯著地減少動物許多不必要的痛苦。然而,目前的專家建議稿還存在許多不足,應該進一步完善。 首先,應該更加強調動物保護立法的首要目的在於保護動物,而不僅僅是保障公眾身心健康和公共安全,維護生態平衡和社會秩序,促進我國動物及其產品的出口等。在動物保護法中不作這樣的強調,反而更多地強調對動物的管理和控制,這就有違這部法律應該具有的保護動物的核心精神,動物自身的利益在人們的欲望和需要面前,就還會成為可有可無的犧牲品。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過分強調了所謂管理的權力,而忽視了動物的權利,過分重視經濟發展的要求,忽視了動物自身的痛苦,在這方面,專家建議稿還需要做大幅度的修訂。 建議稿規定,在發生狂犬病疫情時,如果未加區分就殺害所有的狗,專家建議稿建議追究民事甚至刑事責任。這是一個很重大的突破,值得讚賞。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再不能隨意處置動物。這不僅有利於有緩和關部門與動物飼主之間嚴重的衝突,而且也可以避免大量殘殺動物的悲劇。 起草小組要求修訂刑法,增設虐待動物罪、傳播虐待動物影像罪和遺棄動物罪。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六個月以下拘役或者管制,可以並處罰金;情節相當嚴重或者造成相當嚴重後果的,處六個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這些修法建議如果通過,將會使得動物保護的力度得到大大加強,有利於動物保護的實施。 在專家建議稿中規定,對於傷害或者殺害寵物動物的,賠償責任人還應當向動物所有人支付寵物動物經濟價值 10 %的精神補償金。這是承認寵物對於所有者的情感價值,意味著動物決不僅僅是人的財產,而是獨立的生命體。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值得肯定。專家建議稿規定,對於揭發違法虐待動物的行為要進行獎勵,獎勵的數額為罰款額的 10 %到 20 %,最低不得低於 100 元。這些規定如果得以實施,的確可以有效地推動動物保護的落實。 專家建議稿建議規定,不能讓動物做一些它不能做到或者傷害動物的事情,如讓獅子跳進火堆。人不能為了滿足自己的視覺去傷害動物, 反對鬥牛、鬥狗、鬥雞,禁止動物的殘殺表演。 專家建議稿建議處罰惡意傳播殘殺動物表演,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對於影視拍攝,需要的動物鏡頭可以由電腦合成或其他特殊技術手段完成,而不得以虐待動物的方式完成。這些都是值得稱讚的亮點。 對於動物的運輸、屠宰等方面,專家建議稿都做了一些更加具體的規定, 如在運輸的過程中不得傷害動物,每隔幾個小時喂一次水,幾個小時喂一次食,運輸一定距離要讓動物進行休息等。實行人道、定點屠宰,即要先把動物擊暈,然後放血,使動物很快地在無知覺的情況下死去。這些規定如能落實都會大大改善動物的處境,讓它們少受痛苦。 動物保護立法的專家建議稿,交由公眾討論,這是推進社會民主和法制建設的重要舉措。社會各界應該積極參與,在不同觀點的討論交鋒中,澄清誤解,凝聚共識,達成妥協,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立法部門應該認真聆聽來自公眾的不同聲音,尤其是那些過去人們不太重視的動物保護團體的聲音,因為相對來說,他們對動物保護最為關心,研究最多,觀點最為成熟,關於動物的知識瞭解最多。相關媒體應該加強報導,充分報導各方不同意見,促進討論深入。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199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轉帖:他们也是妈生的啊!【yoastro】
jiangjinsong 2009-6-6 19:24
說明:本網用戶yoastro先生(或女士)給我發的短消息,征得其同意,轉帖於此,題目是我代擬的,希望能推進相關討論。 蒋老师, 你好,对于陕西汉中屠狗事件我真的是无法释怀,但又深感自己的卑微,我无能为力。 人类肆意屠杀动物,吃他们的肉,取他们的皮。而现在,因为我们伟 大的人类有可能要被这下贱残忍的狗东西咬到的可能性,他们要把所有的狗都杀光。 哈哈,狗真的下贱吗? 是谁把狗带动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的?那还不是人类自己 吗? 狗做了什么?狗死忠地陪伴着他的主人,狗死忠地护卫着主人的家园,狗在512地震中救出了处于生命边缘中的受难者? 而人类对狗做了什么?因为狗得病了 或者不想养了就抛弃它,让它成为流浪狗;城管将狗抓去,因为不想支付费用为其办证打疫苗,而任城管将其处死。 而陕西的那些屠狗的人是如此的残忍,几个人围 着一只狗,乱棍打其头部,将其打死。那些可怜的流浪狗啊,就这么被活活打死。 而屠狗人竟然连有主人的狗甚至办过证打过疫苗的狗也活活打死,不管主人是如何 哭饶,简直到了变态的地步。 他们屠狗,仅仅是因为狗有可能咬人,有可能带来狂犬病,仅仅因为有可能,就将全县的狗全部打死。 人为什么不会去想着给这些流浪 狗注射狂犬疫苗呢?因为麻烦?因为要花钱?就肆意剥夺他们的生命,他们也是妈生的啊。 蒋老师,不好意思,一切都只是我的发泄,语句通不通顺的我就不管了, 就这么发出。睡觉去了。 万物平等,我是素食者。也许我真是个怪异的人。 ***************************************************** 我的回覆: 您和我都很正常, 那些殘害動物的人才是變態, 讓我們每天從一點一滴做起, 永遠不放棄、不拋棄, 同時也不急躁、不衝動 持之以恆, 定會改變目前的狀況。 我可以轉帖您給我發的短消息內容嗎?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351 次阅读|9 个评论
食肉者在自欺欺人
jiangjinsong 2009-5-10 12:38
食肉者在自欺欺人 對話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博士 蔣勁松   《當代經理人》:其實很多人在吃肉時,可能知道其中含有激素、抗生素等,但並不認真地把這當回事。   蔣勁松:牛、雞、羊等容易患的病都是我們人類常得的,再者散養的柴雞和工業化的肥雞,在目前中國,宰殺後很難分清。關鍵問題是,消費者希望並已經習慣 以很低價格來吃肉,希望飲食在所有消費中所占比例降得最低,所謂恩格爾係數越低,生活品質就越高,人們希望花很少錢在食物上,而花更多錢去旅 有任何反省,認為這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在奴隸社會, 奴隸主可能對家人、同輩們很好,但卻對奴隸十分兇殘。   《當代經理人》:素食其實完全不是宗教性質的,不一定說一旦決定吃素就得天天吃。   蔣勁松:這是一個選擇,你認為有利於健康你就可以吃素。如果覺得吃了很久的素食,今天想吃肉,那就吃肉去,你不需要向任何人做承諾。而如果是信教,就 是對自己的承諾,按佛教理念來生活。有人會訕笑, 你昨天還在吃素,怎麼今天又開始吃肉了? 這種批評是錯誤的,因為在吃素的那段時間裏你對動物的迫害參與少了,對環境的貢獻多了些。   在吃素上,你能做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而且是漸進的,這段時間我不吃紅肉,發現身體沒什麼問題,接下來可以再進一步擴展,這絕不是一種對外在 規範的服從,而是自己經過理性思考後的行為。如果某個人能克制住自己吃肉的欲望,堅持素食,肯定是值得稱讚。從另一方面說,這也是人們對素食的最大誤解, 覺得他們看著那麼多好吃的肉,忍著不吃,或覺得他虛偽、可憐、或敬佩,有那麼大意志,都錯了。他不需要忍,因為一旦習慣吃素後,吃肉對其而言是件痛苦的事 情。   《當代經理人》:奴隸、女性作為人都可以站出來反抗,可動物不能站出來呐喊。   蔣勁松:這個問題存在事實錯誤,最早提出反對奴隸制的一定是自由人,沒人理奴隸,他只能逃跑,因為他不在那個話語權中,沒人把他的話當人話,反而自由 人或奴隸主自己覺得不應該把其當奴隸;女性主義也是如此,是男性先提出來,我們應該尊重女性。動物保護亦同,動物們一直在呼喊,可我們從來沒把其當回事 情,而只有當我們人類自己說更應該關心動物福利時,才會真正保護動物。歷史的發展規律是,所有被迫害者一開始的聲音我們都沒聽到,只有曾經的迫害者意識到 要平等相待時,我們才能聽到。   《當代經理人》:什麼人會把動物當作一個生命體來看,怎麼才能達到這種很高的道德境界?   蔣勁松:沒有很高,因為一旦意識到後,你就會覺得很理所當然,你沒有意識到高不可攀,這是一個意識問題。你說人和動物不一樣,你能不能拿出一個標準來說,為什麼不一樣?你拿不出來。   《當代經理人》:在佛教中,肉為什麼不乾淨?   蔣勁松:從物質上說,肉確實不潔淨,因為屍體放在那確實將慢慢腐爛,甚至含有病菌,殺戮後有血,血也不潔淨,正常反映應該是這樣,根本無需刻意去想, 任何屍體我們一般都會遠離。但人類很奇怪,動物屍體還吃進去,這是在自我欺騙,回避事實。只要你把 它好吃,所以我要吃它 這個觀念放在一邊,你仔細來琢 磨這件事,道理就很清楚,因為我們有這個吃肉行為,所以你就把所有事實掩蓋並回避。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3829 次阅读|4 个评论
您會因它而改變嗎?
jiangjinsong 2009-4-25 11:46
載 2007 年 12 月 4 日《中國圖書商報 書評週刊》 您會因它而改變嗎? 讀《地球也是它們的》 辛普里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但是地球上不只有人類 。這是好友田松的一句名言。所以,他這位著名的 反科學文化人 ,現在不僅提倡環保,反對一切為了發展而破壞環境的言行,還反對迫害動物,甚至堅持素食。   作為好友,多年以前我也曾向他宣傳素食,但那時這廝總是會用一大堆歪理邪說來反駁狡辯。我知道傳播功力不夠,就不再嘮叨。直到 2005 年的某一天,他 在聽完著名環保人士郭耕先生的素食講座後,幡然悔悟,改邪歸正,從此不僅 親自 素食,還開始發表諸如 人這種動物為什麼要喝牛這種動物的奶 這樣的學術 文章 他自我吹噓說,他迅速地達到並且超過了郭耕的水準。當然最後這一點尚待核實。無論如何,過去曾經見過他兩眼放光、流著哈喇子埋頭對付烤鴨的人,對 此 巨變 都非常驚訝。   這樣的故事,其實是古往今來許多動物保護主義者和素食者都曾經歷過的心路歷程。郭耕先生的講座,讓原本 油鹽不進 的田松轉變了觀念,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也拯救了多少生靈。可見,為偏見所遮蔽的真理,一旦獲得了恰當的表達形式,就會威力無窮,所向披靡。   正因如此,我堅信,《地球也是它們的》一書,會像郭耕先生的講座之于田松那樣,讓千萬人 動物保護的觀念,給人一種百川歸海,目不暇接的感覺。看得出來,逸 行先生對本書的編輯,是經過精心考慮的,既有湯姆 睿根(也譯為雷根)、彼得 辛格等動物保護倫理學家嚴格的哲學論證,也有文學家托爾斯泰、諾貝爾和平獎 得主施韋澤、文學獎得主索爾 貝婁、庫切等人悲天憫 物 的情感表達;既有珍妮 古道爾等國際知名動物保護先驅的優美文字,也有善待動物組織 ( PETA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等組織發佈的宣言、行動指南和宣傳資料,還有動物科學的嚴謹事實。最後還收錄了關於動物保護的名人語錄、 50 本圖書和 20 本電影介紹。這給關心動物保護的人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資料來源。它應該是迄今為止大陸出版的內容最為全面的動物保護科普作品。   當然,最具可讀性的是如蔣子龍、劉醒龍等作家所描寫的充滿靈性的動物故事。這些故事突破人類中心主義的概念藩籬,直接撥動我們的心弦,揭示人與動物息息相通的真相。而那些揭露人類殘酷迫害動物的血淋淋的數字和事實,則無情地拷問著我們的良知。   國內許多人現在還認為動物保護和素食僅僅體現了佛教的立場,有人更因此認定動物保護不是倫理學的新發展,不過是特定的宗教偏見而已。其實不然,正如書 中 非暴力不是宗教 一文所指出的那樣,動物保護立場是具有普世價值的。佛教眾生平等的觀念,固然在各大宗教中獨樹一幟,思想深刻;但基督教世界的動物保 護運動也在推動著對於基督教義的重新解釋。如牛津大學神學教授林哲(《動物福音》的作者,中譯本譯為林基),多年來一直弘揚這樣的觀念:福音不僅是向人 類,也是向動物宣講的。而巴西著名解放神學家李奧納多 柏夫則提倡要 以理解、憐憫和愛來尊重與愛護生命群體 。   目前國內動物保護現狀堪憂,動物福利立法雖經多年呼籲仍然未能實現,幾乎每天都有虐待動物的惡性事件發生,各地的寵物管理規定幾乎都是迫害動物的授權批准書。這一狀況與我國迅速發展的經濟形勢極不相稱,也與人文奧運的精神大相徑庭。   然而,就是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國內仍然湧現了一批著名動物保護家。本書收錄了他們的文章,其中包括主編《護生文叢》的社會主義學院莽萍副教授、《動 物解放》中文簡體版譯者安徽醫科大學祖述憲教授、 中國動保網( CAPN ) 創始人、澳大利亞動物福利倫理學博士孟佳等,當然也包括郭耕先生,展現了中國 當代動物保護在艱辛困難中的不懈努力。   在《地球也是它們的》扉頁上,寫著這樣一句咄咄逼人的追問:有多少人因一本書而改變人生?   您會因它而改變嗎? 《地球也是它們的》,湯姆 睿根、彼得 辛格等著,逸行編,寧夏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9 月,定價: 30 元。 简体字版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3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聆聽動物的福音
jiangjinsong 2009-4-17 11:27
聆聽動物的福音 辛普里   在莽萍女士所主編的這套《護生文叢》中,《動物福 音》是一本特別的書。對於動物權利的論證,有從功利主義角度出發的,如彼特 辛格的《動物解放》;有從西方傳統的自由權利立場立言的,如湯姆 睿根的《打 開牢籠》;有從平等對待原則層面展開的,如弗蘭西恩的《動物權利導論》;而供職于牛津大學的安德魯 林基卻是從挖掘基督教神學的思想資源來發揮其動物權利 觀點的。   本書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成是基督宗教回應動物權利運動的批評,努力作出正面回應的產物。我這樣介紹,有人會以為本書是在宣傳教會官方立場以及宣傳教會 在動物保護上的豐功偉績,恰恰相反,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批評教會的官方立場,是在批評教會對待動物的歷史紀錄。其主旨是要力圖證明,捍衛動物權利是基督宗 教教理的題中應有之義,在動物保護問題上教會的官方立場以及教會的實際表現實際上是違背了基督宗教的教義的。   因此,林基除了強調聖經中強調動物保護和權利的文字之外,還援引了歷史上受到迫害的邊緣化的異端教派的理論與實踐,來支持其所主張的基督宗教本質上是 動物友好的宗教的觀點。有趣的是,他在中文版序言中,特別提及在唐朝時曾流行於中國的基督宗教的一個支派:景教。從景教的經典中可以看出,與在西方流行的 主流的教派相比,景教是一個更加強調保護動物的素食主義教派。無論是受到了中國的佛教、道教影響的緣故,還是基督宗教本身的保護動物的傳統在中國得到了更 好的發展空間,都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在保護動物方面的巨大貢獻。   這是一個多麼有趣的事情啊,林基為了說服他的西方當代基督徒兄弟姐妹,要到古代東方來尋找根據,而今天宣傳動物權利的中國人,卻常常被人指責站在西方 立場發言。那些以科學自命,開明自居的人們,在動物保護的問題上,其態度之保守、頑固,與他們最為鄙視的教會倒是比較類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唯一的區 別不過是前者將其冷酷的態度說成是科學,後者則歸之以永恆不變的來自上帝的真理。   正如作者所言,本書不是一本標榜客觀立場的學術著作,而是一份反映個人情感和體驗的告白。儘管作者本人是卓有成就的學者,對於學術工作的價值也非常重 視,而且本書中也不乏嚴謹的論證,但他仍然指出, 不偏不倚 的中立態度,雖然可能在學術研究上有時具有一定價值,但是一旦它成為了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就 會使得他永遠無法投身任何一項志業。而這對於人的心靈成長與社會奉獻是致命的。作者在動物權利問題上所體現出來的這種理論與實踐、理智與情感的高度統一, 在當代精神分裂文化的知識份子中實屬不可多得的優良品質。   由於作者的神學背景以及所使用的概念話語,他所要說服的讀者首先應該是廣大的基督徒,尤其是神學家和教會官方。然而,好書都是有穿透力的,我們不信基督教的東方人同樣也能從中大有收穫。   例如,作者深刻地指出,對弱小無告的動物的迫害,是和對於弱勢人群的迫害的邏輯一樣的。因為用來為迫害動物辯護的所謂 利益 、 效益 ,完全就是用 來為迫害無力保護自己的人群辯護的藉口。而在歷史上,反對人體實驗的運動,首先就是由反對動物實驗者們率先發動的。因此,以人類的名義反對動物保護,完全 是在製造混亂有意誤導。因為關鍵的問題不是人與動物之間的零和博弈,而是人們是否可以只為了自己的利益任意地對待那些無助者,不管他是什麼信仰、膚色、性 別乃至物種?   基督教神學的觀念是信仰的物件,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即使如此仍然包含了一些極具啟發性的內容。例如,最後在關於基督教如何能夠對於動物權利作 出貢獻方面,作者強調對上帝的禮拜,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似乎完全是對於宗教的迷信。其實不然,基督教的核心教義之一就是,人非製造萬物、支配萬物的上 帝,在上帝面前萬物皆有其內在的價值。而禮拜正是以宗教儀式形式對人的有限性這一事實的不斷確認。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當今,人們對自然改造威力不斷擴 展,人的欲望和野心如脫韁野馬毫無羈絆,對於人的有限性和自然萬物內在價值的認識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在這種意義上,各種宗教所極力提倡的 敬畏 、 慈愛 、 憐憫 ,正是現代世俗文化中最為欠缺、最被忽略的因素,也是宗教在整個社會文化中所能作出的最重要貢獻。   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的關於宗教的各種流言和誤解中,最常見的就是指責宗教不講理性,教條主義,墨守成規,缺乏自我批判精神等等。這些指責不能說完全沒有 道理,宗教和人類其他一切制度一樣,都不能完全避免這樣的現象,作者在本書中對於自己隸屬其中的教會的嚴厲批評,在動物權利問題上對於教義的重新詮釋,都 讓我們看到了活生生的宗教中所蘊藏的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一面,這是常常為外人所忽視的。   而相比之下,某些科學主義者卻常常以科學的理性和自我批評為藉口,拒斥一切來自外界的合理批評,宣稱只有符合他們所理解的科學才有批評資格,宣稱科學 內置的自我批評機制使得沒有必要聽取外界批評。科學的批判精神居然成為科學主義者頑固、保守的保護傘,這真是對科學的批判精神的最大諷刺和歪曲。作者在本 書中所批評的基督教會,把原本提倡慈悲護生的教義扭曲成動物權利的最大障礙之一,二者的做法真是不分上下,難兄難弟!   有人批評唯科學主義變成了科學教,唯科學主義者們自然把這當作侮辱。然而,既然正經八百的宗教在當今社會文化生態中都有其價值,唯科學主義即使就是科 學教,也不應一味排斥。唯科學主義者們其實倒是可以學習基督教徒在動物權利問題上的與時俱進,爭取不斷創新,不斷升級,推出更加精緻的唯科學主義。例如在 動物權利問題上修改立場,這樣可以順應時代潮流,爭取更多的支持,畢竟唯科學主義與動物權利的結合在邏輯上也是可能的,就像一個支持動物保護的天主教會在 邏輯上是可能的一樣。   如果說基督宗教關愛、憐憫動物的教義是給動物帶來的福音的話,那麼它同時也是給同屬動物的人類帶來的福音。因為,只有在對待動物時人類不恃強淩弱,人 類在彼此相處時才能同樣恪守正義、滿懷慈悲,人類才會生活在人間天堂。讓我們都仔細聆聽這給動物也給人類帶來的福音吧! 《動物福音》,安德魯 林基著, 李鑑慧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5 年 5 月, 20.00 元。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動物權利的“華山論劍”
jiangjinsong 2009-4-17 11:17
動物權利的 華山論劍 讀《動物權利論爭》 時間: 2006-1-30 來源:中華讀書報 辛普 里 動物權利的觀念,在中國固然經常受到嘲笑和懷疑,即使在其發源地的西方也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美國著名倫理學家湯姆 雷根(有人翻譯為睿根)和卡爾 科亨合著的《動物權利論爭》一書,正是我們深入瞭解動物權利爭論的最好途徑之一。    任教于北卡來羅納州立大學的雷根教授是當代動物權利論者公認的精神領 袖,是動物權利哲學論證的最重要提供者。而科亨教授供職于美國密西根大學,是著名的倫理學和政治哲學教授,按雷根教授的說法是對動物權利論最有影響和最著名的批評者。所以這兩位哲學家的理性討論,堪稱動物權利哲學論爭的 華山論劍 。    兩位倫理學家都相信,有關動物權利的爭論必須通過理性的討論,以事實為根據,經由縝密的邏輯推理才能澄清彼此的分歧,消除相互誤解,暴露出對方論證中的缺陷,最終讓對方心服口服地承認自己論點的合理性。 同時,這一爭論又不僅是理論性的,還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因為,我們是否承認動物的權利,將深刻地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直接影響到我們是否可以將動物作為食物、是否可以穿著皮草,乃至是否可以允許動物實驗。   科亨認為,我們對於動物負有義務,但是這並不等於動物擁有權利,權利的概念在本質上只屬於人,植根于人的道德世界,而且只有在人的世界 中才能發揮其效力,才有適用性。但是另一方面,為什麼和其他動物不同,人卻擁有權利,對此科亨承認他並不能明確地提供論證,只是簡略地提供了 4 種論證思 路,說要交給讀者自己去判斷哪一種最為可信,並且說所有重要的哲學家都不支持動物權利。但實際上從他全書的各種論證看,他真正的理由說穿了不過就是一口咬 定人與其他各種動物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而已,儘管他拿不出為這種鴻溝辯護的任何普遍的、形式化的理由。   他一再強調動物缺乏道德能力,無法過道德生活,不是道德代理人( agent ),可是自始至終都沒有說清楚,這和動物權利有何相干。事實上,嬰幼兒也一樣無法過道德生活,我們也不能向他們要求道德義務,但是他們的權利卻仍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說句老實話,讀完全書我對科亨教授非常失望,我難以想像這樣一位著名的倫理學家居然這樣 忽悠 人:在最關鍵問題上拿不出過硬的哲學論 證,僅僅偷偷引入需要辯護的立場作為前提。而且,他一方面承認在權利問題上不能以後果來論證,自己卻用大量篇幅大談在物種歧視的立場上理解的所謂後果,並 以此來論證動物權利之荒謬。在關於動物沒有權利的問題上,他甚至要用反對動物權利者人多勢眾、名聲顯赫作為論證,並且時常用 偏激 、 愚蠢 、 神經錯 亂 的修辭說法醜化動物權利觀點,有失哲學家的辯論風度。   相比之下,我認為雷根教授的論證就顯得翔實、縝密得多。他詳細比較了在動物權利問題上的各種思路,冷靜地分析各自的優缺點,最後提 出自己的論證。他從大家普遍接受的人類擁有權利入手,指出人類之所以擁有權利,是因為人類具有意識,是精神世界的生活主體,是一個能夠體驗福利的獨立主 體,其生活品質獨立於他人的評價。而許多種動物和人一樣,也符合生活主體的概念規定,因此與人一樣也都具有權利。儘管權利的具體內容不盡相同,但是基本的 生存權、不受折磨虐待的權利是一樣的。   生活主體這個概念是雷根教授在倫理學上的重要貢獻,它不僅為動物權利提供了辯護,而且也使得人類權利具有了更加扎實的學理基礎。由此可見,動物權利運動作為一種為弱勢者伸張正義的運動,從來都是與人的解放並行不悖的,是人的解放的深化和發展。   當然,在某些細節上,雷根教授的論辯同樣也存在某些不夠嚴謹之處。 這場動物權利的 華山論劍 ,在我個人看來,並不是 勢不兩立者之間的終極 PK ,而是人類道德探索和提升過程中的有益切磋。在這些涉及到基本價值觀問題的爭論上,論辯雙方所持有的基本概念其實是具有不可通約 性的。所以,僅僅依靠理性的論辯,是無法解決這樣的深刻分歧的。相比之下,道德直覺演變的作用更加顯著。人類文明史的發展表明,從長遠看來,人類道德關懷 的範圍是在不斷擴展的。   值得注意的是,兩人爭論的焦點是權利概念能否合理地應用於動物,而絕非是否應該保護動物。他們都認為人類對於動物負有直接的義務,而不 是僅僅因為對他人具有義務才間接地對動物具有義務。即使反對動物權利的科亨,在書中也多次明確指出:從動物不擁有權利的事實,並不能推出我們可以隨心所欲 地對待動物的結論。人類對動物具有義務, 給動物提供基本的福利照顧,這在今天已經是一個人人共用的道德關懷 。   需要指出的是,本書譯者楊通進博士長期以來致力於環境倫理學和動物倫理學研究,學養深厚,著述宏富,所以本書的翻譯品質應該是值得信賴的。對動物權利問題感興趣的人士,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相信都能夠從本書中獲益良多。    (《動物權利論爭》,(美)湯姆 雷根、(美)卡爾 科亨著,楊通進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第 1 版, 38.00 元) 文章來源: http://www.gmw.cn/01ds/2005-12/28/content_353720.htm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動物權利何以成立?
jiangjinsong 2009-4-16 15:26
載 2005 年 10 月 12 日《中華讀書報》 動物權利何以成立? 辛普里   在年初關於 敬畏自然 的討論中,我在回應著名學者葛劍雄對於非人類自然權利的質疑 時,曾經建議他和其他類似的困惑者去閱讀何懷宏先生主編的《生態倫理:精神資源與哲學基礎》(參見辛普里:《需要什麼樣的常識》,科技日報 2005 年 2 月 20 日),我不知道葛先生在百忙之中是否有機會閱讀那本書,但嚴格地說,它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畢竟還只是第二手的介紹。   現在我可以很高興地向大家推薦一本介紹動物權利的第一手入門書 著名哲學家湯姆 睿根先生所著的《打開牢籠 面對動物權利的挑戰》。身為美國北卡 羅來納州立大學榮譽哲學教授的湯姆 睿根,學術精湛,著作宏富,長期以來是動物權利運動的公認的知識份子領袖。本書是他所撰寫的動物權利哲學系列著作中最 為簡明易懂的一本。   這本著作在 2003 年出版時,好評如潮。有人稱讚道: 在這樣一個對其他物種的剝削已經機械化和制度化的世界裏,動物們需要代言人。他就是湯姆 睿 根。讀了這本書,你會重新思考關於吃肉、看馬戲、穿皮草或者動物試驗等問題。 著名科學家珍妮 古道爾讚賞本書的邏輯力量: 有些書註定會改變人們的思維 方式。湯姆 睿根就寫了這樣一本書。《打開牢籠》因為其邏輯性、理性和明快的風格而成為極具說服力的著作。 因此,她號召大家, 請購買此書,閱讀它,並 介紹給您的朋友。每個人的書架上都應該有這本書。 而著名環保人士傑瑞米 裏夫金則著力強調本書的批判精神,因為書中揭穿了普遍流行的謊言。他指出: 全 世界的主要動物使用產業以及政府都聲稱他們 人道 地對待動物。《打開牢籠》拆穿了謊言。富有同情心的人在讀到如此令人心驚的虐待行為時必將感到憤怒。   湯姆 睿根在本書中揭露了廣泛流傳的對動物權利運動的誹謗,那實際上是動物使用產業有計劃製造的陰謀;揭露了掩蓋在謊稱的 人道對待 背後的觸目驚心 的真相,那就是普遍存在的對動物的制度化的迫害和剝削。而本書最為重要的是對於各種反對動物權利的流行偏見的哲學反駁,其邏輯的高度嚴謹性,足以使大多數 讀者改變其傳統的偏見,接受本來被認為是荒謬之極的動物權利的主張。   睿根認為,在保護動物權利的人們當中,有些人像達 芬奇那樣從小就具足了對於動物發自天性的淳樸的愛;有些人像掃羅突然轉變為保羅那樣,因為某一特殊 機緣而突然生起了對於動物的感情;而更多的人則需要詳細的、嚴格的哲學論證才能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偏見。這本書正是為他們而寫的。而睿根本人也正是在為反 戰活動辯護時,在讀了甘地對於動物權利的論證之後,才並不情願地在動物權利的不可抗拒的邏輯面前,一步一步改變了其原有的偏見。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讀者 中也一定會有人像當年的睿根一樣,通過嚴格的邏輯推理,去接受那被偏見所掩蓋的真理。   動物權利最早的哲學根據是由著名功利主義哲學家邊沁提供的,他指出,關於動物權利, 問題不在於 他們能說話嗎? 或者, 他們能推理嗎? 而在於 他們能感受痛苦嗎? 睿根繼承了邊沁這一思路,並進一步推進,提出了生命主體的概念,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 他們是否是生命主體?   睿根從文明社會共同接受的人權開始出發,追問我們賦予人權的理由是什麼?結果發現通常人們會給出的各種答案,如人具有人性,人具有人格,人有自我意 識,人生活于道德社會,人有靈魂,上帝賦予了人類以權利等說法,都無法給人權以支持。只有從所有人都是生命主體這一概念出發,才能為人權提供堅實的基礎。   睿根進一步指出,一旦接受了這一點,我們就發現,動物同樣也是生命主體,也同樣擁有不可剝奪的權利。因此,只接受人權而否認動物權利,在邏輯上是站不 住腳的。就好像歷史上出現過的,只承認男人的權利,否認女性的權利,只承認白人的權利,不承認黑人的權利等現象一樣,都只是人類歷史中頑固保持的偏見而 已,終究要被消除掉。   芝加哥大學的 M.C. 納斯巴姆,曾經這樣評論本書說: 作者以平靜曉暢的文字請讀者去面對人類施加在動物身上的慘痛,並為我們提供了三種選擇:找到論 證中的紕漏;為改變現狀而工作;或者忘掉這本書。睿根的強有力論證使得第三種選擇非常困難。 這一評論其實也體現了湯姆 睿根的心願,希望反對者們可以用 嚴謹的理論論證來反駁,而支持者則可以將論證轉化為改變現狀的實際行動。   已經贊同動物權利的讀者同樣可以從本書中獲益。因為動物權利支持者們總是不斷地要接受反對動物權利者的質疑和挑戰,僅憑樸素的情感是不足以說服反對者和其他猶豫不決者的。睿根在西方激烈爭論的環境中精心打造的哲學論辯,足以應付常見的種種誤解和惡意的狡辯。   我在這裏多次強調睿根的書邏輯嚴謹,思想深刻,可能會給人以誤導。其實,這本書同時還是一本很通俗易懂的書,並不需要任何的哲學基礎和理論背景,任何一位元普通讀者都會發現這是一本思路清晰,容易理解,啟發性強的好書。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理智上持贊同態度者,要真能實現行為上的轉變,也絕非易事。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像睿根所說的 猶豫不決者 ,面對千百年來形成的 習慣和傳統,面對關於動物權利運動的種種流言、誹謗和誤解,我們總是難於下定決心。儘管睿根本人盡其所能地做了澄清,但是最終的行動仍然依賴于我們的良知 和道德勇氣!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在一個 人的權利 尚未得到普遍尊重的國度裏,提倡動物權利的理念是多麼的困難,顯得是那麼的 超前 與 不合國情 。可是我們知 道,真理在剛開始和我們遭遇的時候,從來都是這樣的 不合時宜 ,而所謂 國情 在中國又往往總是成為頑固保守者反對真理的口實。其實,動物權利的理念, 不僅不會妨礙我們對於人權的捍衛,反而會更進一步地推動人權理念與實踐的傳播和發展,這是在歷史和邏輯兩個層次上都得到了充分證明的結論。在這一方面,我 們不得不向那些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仍然堅持保護動物的中國實踐者們致敬!他們打開牢籠的舉動,不僅是在拯救深受壓迫而無告的生靈,而且也是在拯救我們自 己褊狹、封閉的心靈,實現靈性的全面解放。   《打開牢籠 面對動物權利的挑戰》,湯姆 睿根著,莽萍 馬天傑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5 年 5 月。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256 次阅读|1 个评论
誰說動物不是“人”?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09-4-14 16:06
誰說動物不是 人 ? 蔣勁松 動物也有權利?也要合乎倫理地對待?動物又不是人,這難道不是荒唐透頂嗎?在 敬畏自然 論戰中,許多人甚至知名學者都有這樣的疑惑。 而實際上,且不說環境倫理學的新發展早已肯定了人之外的其他動物同樣具有權利,就連動物不是 人 這樣的說法,也不再是不可質疑的同義反復。 現居於維也納一個動物避難所名叫亞斯的 26 歲黑猩猩,和許多維也納市民一樣,愛吃油酥餡餅,喜歡畫畫,不時看看電視。但亞斯的生活現在面臨危機,因為它所在的動物避難所已宣佈破產,隨時可能關門。最近,奧地利一些動物保護主義者正忙於一場特別法律官司,希望為他爭取 做人 的權利,從而享受接受捐助和監護等權益。無獨有偶,西班牙議會正在考慮通過一個法案,給予大猩猩以 最基本的道德和法律保護 。 動物保護人士說,亞斯活潑,而且能思考,像一個不會說話的人,應該比 磚塊、蘋果或者土豆 享受更多的權利。而且他們強調, 為亞斯爭取的是生命權、不被虐待的權利以及在某些條件下的自由等。我們當然不會為它爭取投票權。 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經在科學上證明了,動物與人類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現代基因技術更是證明了黑猩猩 DNA 的 99.4% 和人類一樣。將動物與人類截然分開,拒不承認動物的權利,無論在科學上,還是在倫理上都是說不通的。 更進一步,在法律和倫理的意義上,是不是 人 ,並非一個簡單的事實,而是社會協商認定的結果。在古代,不論中外,都曾有過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奴隸、女人、異鄉人、有色人種等等,在法律和倫理上不具備 人 的資格,不能享受人的待遇。而另一方面,今天像公司、船舶等等在法律上,都會像人一樣擁有其權利。 顯然,這裏 人 指的不是某種生物學實體,而是一種權利的符號,代表了一種倫理關係。當我們用 人道 來描述一種慈善的行為和思想時,固然超越了狹隘的階級、民族、種族等人類內部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界限,體現了一種倫理上的偉大進步;卻仍然受制於一種歧視非人動物的偏見。因為這樣一來,好像就是在說,殘忍地對待人類固然是錯誤的,因為不夠 人道 ,沒有把人當作 人 對待當然是錯誤的;而殘忍地對待動物就沒有什麼倫理上的過錯,因為說對待動物不夠 人道 ,沒有把動物當作 人 來對待,在字面上好像並沒有什麼錯。 我們今天講黑猩猩或大猩猩也能算是 人 ,當然不是否認人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在生物學意義上不可抹殺的差別,而是要求在倫理關係上打破沒有根據的 物種歧視 。 某些動物也能算是 人 ,這看起來是概念使用上的混亂,恰恰說明了為弱勢者爭取權利,顛覆習以為常的制度性壓迫傳統,必須要從體現文化積澱的語言概念入手。如果 人 意味著擁有不受迫害的權利,擁有合乎倫理地對待的權利,那有什麼理由說黑猩猩亞斯不是 人 呢?從這一角度上看,為黑猩猩亞斯爭取人的權利的法律訴訟,就具有了一種深刻的革命性。它不是要冒犯人類的尊嚴,而是要努力擴大道德關懷的範圍,提升人類的道德境界,恰恰是在凸顯人類的尊嚴。 发表於《新京报》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21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學網]:人道屠宰:不是偽善是“微善”
jiangjinsong 2009-3-22 12:18
人道屠宰:不是偽善是微善 2008-2-3 來源: 新京報   【蔣勁松自說自話】   人類的道德進步,向來都是由點滴進步積累而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內殘酷對待動物的習慣和傳統是長期養成的,要改變它,只能從相對來說最容易糾正的地方開始,逐步擴大。    據報導,河南省作為試點,已經開始實施人道屠宰。目前,中國的人道屠宰草案已經起草完畢,從2008年起,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人道屠宰的相關培訓。其主要內容是:設置高低不等的卸豬台,避免豬從車上卸載下來時受傷;設置不透明的圍牆,避免豬看到屠宰場景而恐慌;設立雙通道,在趕豬時避免豬因看不到同伴而恐慌,用塑膠拍而不是用電棒趕豬,以減少豬的痛苦等。所有要求的核心是儘量減少豬的痛苦。   人道屠宰關心的還是人   在春節將至之際,對那些即將因為人們歡度節日而喋血殞命的經濟動物來說,這一舉措多少能減輕一點它們的痛苦。   不出所料,在一片由衷讚賞聲中,也不乏質疑譏諷之聲。最多的批評仍然是偽善。顯然,雖說號稱要人道,也的確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減少痛苦,但最終那些豬們畢竟難逃被屠殺的悲慘命運。而且,瞭解國內情況的人都很清楚,豬在飼養、運輸等環節中所受的傷害、虐待,是很難僅憑這一屠宰草案消除的。結果不過是徒具形式而已,豬的境況未見得有什麼改善,反而給屠宰廠增添了許多麻煩,提高了豬肉的成本,最後都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更何況,那麼費時費力、體貼周到地考慮豬的痛苦,不是過分了嗎?要知道,中國需要關心的弱勢群體有多少啊?在農民工、上訪者、農民、礦工、拆遷者的苦難沒有消除之前,大談保護豬的福利和權利,究竟是在關心人道還是關心豬道?   這些質疑,雖然很刺耳,卻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在相關報導中,強調的並不是豬的痛苦,而是說人道屠宰後的豬肉品質更好,能衝破歐美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在國際市場上可以賣個好價錢。也有報導提到,近年來,有關禽畜注水、禽畜活宰、活熊取膽汁、活剝貂皮等情況的報導,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國際形象等。所以,這一措施也是在維護國際形象。當然,它還有待完善之處,比如目前這一草案只是針對生豬,其他如牛、羊、雞、鴨等許多經濟動物的飼養、運輸、屠宰似乎根本沒有考慮,厚此薄彼的根據何在?有人說這一措施是偽善難道不是很合適嗎?   作為一位動物權利論者,我同意這一措施的確不夠徹底、範圍太窄、出於人類自利的動機多,而出於關心動物的動機少。但是,我卻並不贊成偽善的評判,更願意稱之為微善。並且,我要大力稱讚這一措施。因為,很簡單,古訓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   人道屠宰是好的開始   人類的道德進步,向來都是由點滴進步積累而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內殘酷對待動物的習慣和傳統是長期養成的,要改變它,只能從相對來說最容易糾正的地方開始,逐步擴大。先是人道屠宰,然後再人道飼養、運輸先從豬開始,再不斷擴展到牛、羊、雞、鴨等其他經濟動物;先有規定要求,再逐步落實。無論這一步多麼有限,畢竟是一個好的開始,是在減少動物的痛苦,應當鼓勵。正如在徹底消滅奴隸制度之前,一切改善奴隸處境的措施都是值得讚賞的。我們不能因為這一步邁得不夠大而乾脆反對邁步前行,那是非常荒唐的。   動機不夠純粹,固然不是很完美。但是,即使出於人類自利的動機,這一客觀上有利於動物的措施仍然值得肯定,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也不必諱言,反而應該多多宣傳,以減少推廣這一措施的阻力。只不過與此同時,應該努力強調減少動物本身的疾苦才是這一措施本身背後最應該考慮的動機。而擔心因人道屠宰給消費者帶來經濟負擔的想法,我想關鍵還在於是否真的把動物的痛苦放在心上。   至於說考慮動物福利是置人的苦難於不顧,我認為這是一種邏輯錯誤。虐待動物的人怎見得就會慈善對待人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表明,總體上說來,兒童對動物虐待會增加其成年後暴力犯罪的概率。中國社會目前有些人對弱勢人群苦難的漠視,與在動物福利問題上極端冷漠,二者之間存在著並非偶然的聯繫。西方歷史上,最早提倡保護婦女、兒童權利的人恰恰是動物保護主義者。事實上,在保護弱者的意義上,保護動物與保護弱勢人群的邏輯是一致的,彼此並無衝突。試想如果一個社會連動物的疾苦都能認真考慮,漠視弱勢人群苦難的現象不是更加令人難以容忍了嗎?   改成少痛屠宰為宜   順便說一句,在動物屠宰問題上,我不喜歡用人道來表示慈善、減少痛苦的意思。人道本意是說待之以人的待遇,之所以被用來表示 慈善、減少痛苦的意思,是因為過去人們認為對於動物不妨隨便些,而人的生命、尊嚴、權利則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一用詞體現了人類中心主義的立場,況且說待豬以人道總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不如將人道屠宰改成少痛屠宰,更為準確合理。     蔣勁松 作者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098 次阅读|8 个评论
人這種動物最好不要喝牛這種動物的奶【轉帖】
jiangjinsong 2009-3-16 09:05
人這種動物最好不要喝牛這種動物的奶 (2008-09-14 11:27:47) var $tag='美食'; var $tag_code='f15218511c3b4b7cd8194b5261f1e5a9'; 标签: 美食 網友爆料》鮮奶保鮮 加抗生素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8.09.14 02:47 am 大陸酪農業在牛奶的收集過程中,究竟 有一家給奶站送純奶的」。 由於農場離縣城的集奶站有卅公里,自行車要騎上四小時,冬天沒問題,夏天就不行了。無論是多新鮮的牛奶,經過烈日炎炎顛簸四小時,送到後全變成酸奶。 網友說,酪農有法寶,每五十公斤鮮奶加廿萬單位的抗生素,「保證放上兩天後還是鮮奶,連味道都不會變」。 老蔣按:鑒於短期之內中國食品市場不可能立桿見影地改進,我等消費者其實是始終處於非常危險的地位的。拿牛奶來說,不僅和鮮奶、酸奶可能會中招,而且奶粉 還會用到月餅、麵包、餅乾等其他食物中去,大家只能祈禱了。所以,我建議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食用那些加工環節少的食物,這樣出問題的機會比較少。例如, 素食要比肉食的加工環節少,中毒的可能性要小。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3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羊藏起屠刀救老羊——发生在大连的真事【轉帖】
jiangjinsong 2009-3-16 09:00
小羊藏起屠刀救老羊发生在大连的真事zz (2008-10-19 10:59:04) var $tag='杂谈'; var $tag_code='294120168c14aafbabd58849cf15aa1c'; 标签: 杂谈 辽宁大连市新商报讯5月29日报道 小羊藏起屠刀救老羊发生在大连的真事 近日,马栏村一家生意兴隆的羊汤馆突然关门歇业,让许多老主顾非常不解。记者通过知情者了解到,原来不久前,这里上演了一出山羊母子生离死别的感人场面,令羊汤馆老板心里难安,最后他决定关掉羊汤馆,不再从事这个行业。  在店门口宰杀活羊,是这家羊汤馆的老规矩,也标榜该店提供的肉质鲜活味美。但据知情者告诉记者,半个月前,羊汤馆的赵老板从一家农户买了一大一小两只 羊。这天,赵老板准备先把大羊杀了,让伙计着手准备。伙计把刀放在屋外的长凳上,转身进屋拿盆以备接羊血用,可等他把盆拿出来却怎么也找不到刀了,店里的 人都说没看到。  此时,那只大羊正低头流着泪舔舐着小羊,而小羊趴在地上仰脸看着大羊,眼泪已经打湿了眼睛下方的毛。看到这个情景,伙计叫来了老板。赵老板看到这一幕, 心头也不禁一颤。回想起卖羊的人曾说过这两只羊是娘俩儿,看此情形,应该是这娘俩儿都知道临别将至,正在依依惜别呢。为了不让小羊亲眼看到大羊被宰杀,赵 老板让伙计拉走小羊。可就在小羊被拽起来的一刹那,伙计在小羊趴着的地方发现了他正在找的那把刀。谁都不知道刀是怎么到小羊身底下的,但在场的人都一致认 为,一定是小羊为了阻止妈妈被杀而将刀藏在身底的。  以前也曾听说过牛、马等牲畜在被杀前流泪的事情,但开羊汤馆已五年多的赵老板却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这种事,犹豫再三,他示意伙计留这两只羊一条生路。几天 过去了,羊母子流泪惜别的情景总不时出现在赵老板的眼前,让他心里难安。这样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最后他决定关掉羊汤馆,不再从事这个行业。 畜生亦有母子情 犬知护儿牛舔续 鸡为守雏身不离 鳝因爱子当惴惴 贪滋味美口腹 偌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 只差有泪不能哭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3395 次阅读|1 个评论
谁为我们而死(橘子幫小幫主)
jiangjinsong 2009-3-7 18:19
谁为我们而死(橘子幫小幫主) (2009-03-04 11:49:23)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 2009-02-23 10:37 讲几个笑话开头吧 1. Rotation时候的实验室做的是视网膜,实验材料来自小鸡胚胎。一次看老板取材,她不知道身后除了我还站着一位初来乍到的本科生。只见老板拿过鸡蛋, 娴熟地哒哒敲敲,蛋壳破掉,一只弱小的脑袋在汤汤水水里微微蠕动了一下;老板二话没说地拎起,一剪子下去,鸡头落地。本科生应声脸色大白,以豹的速度 冲出实验室。我们从此再未谋面。 2. 后来听说有用成年鸡做实验的科研老手,连剪子也不用,使手一拽,卡嚓一声脖子就掉下来,身子下边的翅膀还在扑腾,顺手按在一只箱子里,待平息方可处理那无头身躯。 3. 其实这个手法在实验室处理小鼠的时候屡见不鲜,只是可以滴血不见,起了个庄严的名字The Pencil of Death。具体操作:左手持死神之笔,压住小鼠后颈,右手轻抚小鼠身体至尾端,趁其紧张情绪稍稍平复,用力拽尾巴;伴随手下咯嗒一响,脊柱在皮肉内分 为两端,天堂里多了一只小鼠;也有好心人怕给小鼠徒增痛苦,用力过猛,头连皮带肉脱掉,血溅四方;更有甚者,心里一软手下缺力,只把小鼠拽了个半瘫,可怜 程度无可名状 4. 小鼠的另一个作用是做滋养癌细胞的活温床。老板学生时代曾把一管癌细胞注射到小鼠腹部,以致其腹腔胀大形似怀孕,不同是怀的东西比一月怀胎长得快,如果此时用针头把内容物抽出来看,满腔全是飞速扩增的癌细胞。 5. 老板隔壁也做小鼠,据说那位老板做事干净利索,致死小鼠的方法是:拎其尾巴抡圆了胳膊敲向桌边,命中率接近100%。接近的意思是:击中头部或脖颈小鼠即刻毙命,击不中的时候脸上就只淌过一摊鼻血。 6. 还是老板学生时。去Chinatown买活鱼提线粒体,回来放进水池不知如何杀死。那是一个没有google的年代,他提起一把快刀,闭上眼向鱼的方向猛刺数十刀完毕后所幸肝和肾尚在,老板获得实验材料,得以毕业。 未完待续 以笑话作噱头,不过我想你的注意力一定已经不在那些手足无措的人;这篇文章的主角也刚巧不是他们,而是那些掉脑袋或开膛破肚的、一生只为一死的小家伙。 为什么要蹂躏实验室动物 动物实验,科学家称之为Animal Experiment,中性词;反对者则喜欢用Vivisection这个词非常象形地表现了活生生地剖开的意思,同时带有很重的严肃气,使得厨 房里活体解剖的行径自惭形秽地不能归入它的行列。尽管今天Vivisection所涵盖的内容已经扩展到其它类型的动物实验,但那股血腥味道却毫无疑 问地携带下来。 动物实验中争议的焦点是哺乳动物,或至少是有中央神经系统的脊椎动物,上文中的鱼、鸡、小鼠都算。若换算成具体数字,那么我们在此讨论的是1亿根脊椎骨支撑起的生命(全球每年)。无脊椎的虫子和蚯蚓,至少到现在仍被争议双方默契地躲开。 今 日的医学知识,包括血液循环、麻醉技术和心脏手术等等,无不是从剖开动物身体开始的。中学生物课本中这样描述经典而简单的巴普洛夫条件反射试验:给狗喂食 的同时总是摇铃,将来脱离食物只摇铃的时候,狗嘴就会分泌唾液,于是条件反射被人为建立起来。看着这段话,我眼前出现了长胡子的巴普洛夫爷爷一手摇着铃铛 一手扒开一张大嘴的欢愉景象。然而多年后,我却看到了那张大嘴的真实照片唾液腺被外接到一根管子,而管子再通过外科手术固定在狗的脸侧,这只狗就是戴 着这样的装置期待着铃声响起,并将自己的唾液徒劳地贡献给一根冰凉的管子(图)。 活体解剖王子贝尔纳又被誉为生理学奠基人,用来奠基的砖头是动物尸体,他使解剖地位窜升,并成为了一道标准实验程序,请注意,十九世纪那个 时候还不流行使用麻药。举一个不太血腥而且卓有成果的例子,他曾经用一些小猫小狗验证植物中Curare这种成分的麻痹作用,具体做法是先对动物进行药物 注射,然后想办法令它们疼痛。强力的药效使得这些动物可以感知,却无法用身体做出应对和自我保护;实验划时代地向人们展示了反射弧的组成(接受刺激和传出 动作指令是分开的),但想必小猫小狗也生不如死。贝尔纳的名言是:生命科学是一座雄伟华丽的殿堂,但是到达它的必经之路是一间又长又可怕的厨房。 再请看你身上的印记:牛痘、百日咳、白喉为了这些疫苗,不知有多少动物倒在了实验台的血泊之中,它们的生命轨迹看似与你的并无相逢,其实你身上这颗痘早在百年之前便和它们的命交织在一起。 举例说。脊髓灰质炎是我们常能听说的一种病毒疾病,主要袭击三岁以下的儿童。它的病毒从口中进入人体、进入血液,然后侵入中央神经系统,破坏四肢、 躯体以及脑干的神经细胞,最后造成瘫痪甚至死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了疫苗,终于将病毒逼到了一个小角落。但在它的开发过程中,首先便遇到了获取实验 材料的问题只有利用活的神经细胞,才能模拟引起瘫痪的过程。那个时代还没有培养人类细胞可以用,所以第一步所需就只能杀动物取细胞。另外,疫苗的原理 是用灭活病毒侵染动物体,一个个灭活的候选者就像一座座休眠火山,个别时候有毒性重现的危险,于是在选拔过程中,一些运气不好的猴子就做了人的替 身,被迫变成了脊髓灰质炎患者。现在,人们又懂得了如何对小鼠进行基因改造,让它们对人的病毒易感,和猴子相比,它们又小又便宜,生命周期短,繁殖也快, 于是这些原本被病毒看也不看的小家伙,也主动地将病毒揽入体内。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承认动物实验的必要性。有人称,动物实验不仅残忍地把身体置于一种非自然状态,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动物的状况并不能准确反映人体状况,再加上动物在痛苦的情况下可能做出反常的应对,不能对其结果过于依赖。 而许多国家也曾由政府出面,对动物实验进行限制,比如要求尽量减少杀死实验动物的数量;尽量减少动物承受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有时要采取坚决果断的致死);利用麻药;术后加强照料或实行安乐死。 以 一幅有趣的图片作为这段的结尾吧。同《创世纪》相反,纳粹对动物疼爱有加,1933年,他们颁布了欧洲最详尽的动物保护条例,几位领导也坚持素食。只 是其原因有点小心眼他们认为动物实验是犹太人的科学。图中骨瘦嶙峋的实验动物满脸穷酸,却直挺挺地振臂,用我们恐怕不能懂的语言高呼:嗨希特 勒~ 人类眼中的动物 让我们从人类的诞生讲起。 西方宗教里,上帝最爱人:《创世纪》中描述了一棵树,它没有好好为人类结果子,上帝就把它阉了再说动物,亚当和夏娃犯错误以后,上帝将他们赶出 伊甸园,却交给他们权利去统领海里的鱼儿,空中的飞鸟,陆上的牲畜以及一切在地表爬行的活物。动物是为了人类利用它们而存活的;人便可以取它们性命,吃它 们血肉。上帝当时究竟有没有给人类授权另当别论,毕竟这个事实是由人口转述,然而在现实中另有一些白纸黑字,记录下了历史上各种理论,以及争论。 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几百年便实施过动物解剖,他那时的理由是动物不会推理,没有智力、信仰、情绪,只是对外界信号产生功能性反应,因此地位低 下,生来只为给人服务。在此基础上诞生了许多诱人的推论,某不便公开姓名的哲学家说:臭虫的存在是为了在早上叫人类起床;老鼠的存在使我们可以记得扔掉 陈旧的食物于是,蹂躏动物自然算不得一项罪行。亚里士多德德高望重,再加上比较符合《创世纪》的精神,他的理论直到几千年后还对西方的思维方式施加影 响。 人 对哲学问题以及伦理的思考,向来同对世界的观察以及兴旺的文艺创作紧密联系。动物权利被人屡屡探讨,正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笛卡尔在哲学、文学、数学领 域颇有建树;不过我不得不说,他似乎并不怎么了解动物:据说,他在私下似乎对动物还是不错的,却得出动物没有痛觉,甚至根本没有知觉;只是一个复杂机器 的结论(图)。这个让人颇为费解的主张,成为了后来几百年间很多人讨论人和动物关系时的依据(当然也包括讨论残忍的动物实验是否合理时)。同我一样,伏 尔泰也颇为不解地说:一些野蛮人抓住狗,把它们钉在桌上,剖开它们展示其五脏六腑。你看到它的体内装着和你完全一样的器官。回答我,机械师们,难道自然 就是这样将感觉的器官安插在动物体里,却不赋予它们任何感觉么? 而康德则回避开动物是否能感知疼痛的焦点,一如既往地审视人心,在他看来,对动物不好,让它们受苦,伤害的恰是人自己的同情心和人自己的感情。这是 一个十分谦逊和以人为本的想法,突然想起现代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实验室中,一般人都只会耍弄别人的小鸡和小鼠,对自己的则保持决然不同的冷峻态度;真可 爱啊这种赞美也只有对别人的实验动物才夸得出口没有规定,但已经变成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人类世界的中心还是人本身啊。 生物学家也许是最能真切体会动物实验两难处境的人。刚刚200岁的达尔文说:你问我的意见?我非常同意为了生理学的研究使动物受苦或剥夺它们性 命,但动机绝不是简单为了解决人的好奇。这是一个令我由于惧怕而恶心的问题,因此我不会再说一个字,除非我晚上不打算睡觉了。1822年,在他和其他人 的努力下,第一部明令管理动物解剖实验的法律在英国诞生了。 死得其所 为了感谢你看到这里,来讲点轻松的。法国电影《蝴蝶》中有这样一段:八岁的小姑娘和一位蝴蝶专家爷爷在丛林里看到一只母鹿带着一只小鹿。她在看我 们!不,她在闻。如果风吹向她的方向,她就能从中闻到我们的味道。小姑娘聚精会神、纹丝不动地看,周围鸟声虫鸣。砰的一声枪响,母鹿在小姑娘的 注视下倒下去。爷爷抱住小姑娘,说:这是非法狩猎者。 后来,小姑娘在爷爷的指导下捕到一只漂亮的蝴蝶,爷爷说,放到沾了氯仿的棉花下,它们就能没有痛苦地死去。小姑娘瞪大眼睛,说:非法狩猎者?爷爷怔住,随即点了点头。 看来,科研并不能够理所当然地给动物实验挂上合理的标签。相反,在动物权利斗争中,一条实验室灰狗引发的血案(Brown Dog Affair)曾经掀起巨大风浪。你看,狗同人的性情最接近,它们是人最亲密的朋友;所以人在最需要牺牲他人的时候也最先想到它。于是1906年的英国才 诞生了这位狗权卫士尽管它并非自愿。 一个相对和气的版本是这样记录的:这条苦出身的灰狗也曾是一条宠物狗,被主人无情遗弃之后又被卖到了实验室。生理学家甲切开狗的肚子展示胰管缝合手 术,然后将之搁置了2个月;在经过2个月的痛苦煎熬后,这只狗又被带入讲堂,仰八叉绑在木板上,嘴套上笼子以免出声,缝合的肚皮被重新割开,展示前次手术 的结果;这只生命力顽强的狗的噩运还没有完结,他又被交给生理学家乙进行第三个手术,切开脖颈露出唾液腺,接受电击并展示唾液分泌和血压之间的关系;在反 复实验半小时后,生理学家乙宣布实验失败,将狗交给一位明日的诺贝尔奖得主学生丙,令其摘取胰脏然后用刀夺其性命。争议的一个焦点在于,教授们说他们使用 了麻醉,然而在场几位动物保护主义者声称并没有闻到任何麻醉药物的味道,同时看到狗的挣扎惨不忍睹。 伦 敦的动物保护组织于是联合起来捍卫狗权,不仅在城市的中心为它竖起雕像,还在下边添油加醋地写一句:英国的男士和女士们,这件事我们还能容忍多久?这 句话触怒了医学院的学生,他们常常在夜里集结起来偷袭雕像,搞得警察必须24小时看护这只灰狗。4年过去了,伦敦警察终于烦死了,只好把狗雕像藏起 来。不过据说后来还是没能看好,灰狗雕像惨遭损毁;70载春秋过后,另一尊再度在原处树起,并成为反对实验虐杀动物的图腾。 说这个例子并不是想让大家痛恨动物实验,而是想说明现如今和它相关的每条法律都是实验动物的鲜血换来的。尽管研究人员一般并不会因为手段残忍而 被检举,各个条例也总是令人无奈地加上如果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然而法律毕竟已明文规定:要尽可能使用麻药;同一个动物个体不能参与多于一次实验; 如果实验动物的痛苦不能通过药物和照顾解决(包括被取了身体部件、抑郁、止疼无效、大型动物五天以上无法进食),那么必须将之杀掉。 你看出来了么,其实法律悄悄对动物实验表达了支持的态度,如果我们用耸人听闻的方式解读一下,它实际上默许了不施麻药、不让动物复原、持续不断地操作一只动物等做法法规尊重动物,但更尊重科研必要性。于是,生杀大权还是交回到科学家手里。 如今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动物是可以承受痛苦的,因为让动物痛苦的负罪感,可以被带来人类幸福的成就感所中和。 这其实已经默认老鼠、兔子,甚至猴子都比人类低等。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究竟多么低才算低?我们和其它动物的区别究竟有多大?也许,小姑娘手中的蝴 蝶在听到爷爷要给她施用氯仿的时候没有能力思考这种死法的人道程度;不过,或许小猴子可以,它们也许还会用我们无法定义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者具备我们不具 备的感情呢? 权衡利弊的思路还有另一个问题,它让人不由得想起广受批评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功利主义认为,考虑一项行为是否符合伦理,就要综合每一个元素的幸福和痛苦的总和,比如,如果动物实验总的来说增加了地球万物的幸福程度,那么道德上就是正确的。 听起来还不错么? 1999年的时候,NATO轰炸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勒,炸毁了中国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在事后英国外交官接受BBC采访时,他评价说:考量了近期所有成果,这点小失误最终还是为促进地区和平做出了贡献,是给科索沃人民带来幸福过程中一个小小牺牲。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么,功利主义的致命伤就在于:它只在你考虑所有他人的幸福和疾苦时成立;但轮到你的时候,谁也不愿去当那个被别人的幸福掩盖的人。你没有权利决定谁是那个他人。 尾声 有一个哲学概念叫自然主义谬误,它描述了这样一种错误观点,即认为得知足够多的事实和真相,便可以解答一切伦理问题。 因此,科技发展到某一天,我们也许可以精确定义什么是思维,定义什么是一只蛤蟆和一个人,我们能钻进小鸟儿的脑子,看它们究竟有没有伤春悲 秋,再钻进小鼠的脑子,看它们是不是因为实验而产生了痛苦和怨气然而知道了这一切,该如何进行动物实验的争论仍将继续,而且人类仍然会选择牺牲动物来 换取人类快感我们向来不乏让自己摆脱愧疚感的能力。 在最后审判日,兔子来了,上帝问:你这辈子都做了什么,兔子回答:穿越原野生了一堆小兔子;小鸟来了,你这辈子都做了什么?,飞向空 中生了一群小小鸟;麋鹿来了,我在林间高歌生了许多小麋鹿;单峰驼说:我冒险穿越山峰生了许多小骆驼;野狼说:冬天,我奋力猎食,所以我吃掉 兔子;小狗来了,说:我对主人忠贞并生了许多小小狗;最后,人出现了,他说:我认真工作努力赚钱,并且生了许多小孩儿,你的孩子都到哪里去 了?他们全都在战争中死掉。上帝宣判大家统统上天堂去。动物大叫,连人类也可以么?上帝回答说,对,连人类都上去!都怪我太心急,只用7天造万物, 若用15天,造物也许能够更加完美无暇 不完美的我们会生病,且希望自己不生病;而我们那无法完美的伦理,也可以宽恕我们权衡利益,最终作出不公平的决定。 伦理问题的答案只在你的心中,因为它们超越真相之界。 去到蟠虬的树枝缀满新红的花园 去到风骨俊逸的汉字书写的诗篇 去到光明的中国,洁净的街道 去到男欢女爱的美丽人生 去到没有主义,没有霸权的解放心灵 去到既不迷信宗教,也不迷信科学的自由境界 去到窗明几净的家, 去到苹果、啤酒,和食物丰盛的晚宴 去到蝴蝶、蜻蜓都逃离标本的自然 去到多元而不是单一 去到丰富而不是贫乏 去到生,去到死,去到梦,去到现实 去到面对天地,富有自知之明的人类世界 去到容纳异类,深入宇宙,日日更新的快乐时光 《圣人孔子》 标签: 动物实验 , 生物伦理 , 解剖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3316 次阅读|1 个评论
面向青少年的动物福利教育
bjchc 2009-2-13 17:43
面向青少年的动物福利教育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课本实验动物福利漫谈
bjchc 2009-2-13 17:39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而 20 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医生史怀泽在他的著名论著《敬畏生命》一书里曾写道,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生命。他还说:人连对动物、植物的生命都要敬畏,难道能不敬畏人的生命吗?这些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从小就不懂得敬畏动物生命的人,他长大后也就不会敬畏人的生命。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也对此进行了证实:那些小时候虐待动物的孩子,长大后身上都有暴力倾向。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