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图像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图像

相关日志

朦胧粉红海滩婚纱照---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冯向军 2018-10-28 10:14
朦胧粉红海滩婚纱照---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冯向军 2018/10/28 (一)背景 (二)原照 (三) 朦胧粉红海滩婚纱照(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四)小结 抠图难而融合易。但抠图换背景的效果往往不如原图整体和新背景直接融合。不过抠图的技术含量高。
个人分类: 现代泛系|1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为什么选择图像和分形作为现代泛系的终生科学研究主攻方向?
冯向军 2018-10-27 18:42
我为什么选择图像和分形作为现代泛系的终生科学研究主攻方向? 冯向军 2018/10/27 现代泛系的思维和研究对象主要不是形式逻辑(等价于现代泛系复杂逻辑中的最不可能逻辑)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是现代泛系叠加态: 现代泛系叠加态=rA+(1-r)非A (1) 这其中0=r=1,是实数。A和非A是映射两个某种意义上的相互独立指向的单位广义向量。所谓广义向量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指向的量。所谓单位 广义向量就是大小为1的广义向量。(r,1-r)既是 现代泛系叠加态在以 A和非A为基底所构成的广义正交坐标系上的坐标分布,又是 现代泛系叠加态在 A和非A上的柯尔莫哥洛夫公理化概率分布。由于r+(1-r)=1, 现代泛系叠加态的各坐标之和及各概率之和均归一。因此 现代泛系叠加态又叫做归一化广义向量。一般形式的 现代泛系叠加态可表达为: 一般形式的 现代泛系叠加态 =p 1 A 1 +p 2 A 2 +...+p n A n (2) 这其中p 1 +p 2 +...+p n =1,0=p i =1,i=1,2,...,n。 现代泛系广义向量基本定理指出:处于唯一不同指向上的广义向量即使其大小全同也互不隶属、没有交集、相互独立。因此在现代泛系中,广义向量相互独立的条件在理论上或理念上是很容易满足的。这为现代泛系把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至简化和从 现实世界的貌似相同的事物中看到本质的不同从而破除现实世界所谓的“有常”和“有我”论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由于 现代泛系广义向量基本定理的确立, 现代泛系叠加态,一般而言,在理念上可分别而在现实中不可分割。 现代泛系叠加态在理念上可分别成相互独立的分广义向量。这些 分广义向量不是脱离了整体或其他 分广义向量的 分广义向量,而是活生生的整体之中与 其他 分广义向量实际上存在相互纠缠的分广义向量。例如活人的意识和精神实际上不可分割,但活人却可以分别为活人的意识和活人的肉体之和。这其中 活人的意识和活人的肉体都是活人这个整体中的意识和肉体而不是脱离了 活人这个整体的意识和肉体。 我之所以选择图像和分形作为现代泛系的终生科学研究主攻方向,主要是因为图像是十分典型的现代泛系叠加态: 图像=现代泛系叠加态=r前景+(1-r)背景 (3) 而任何不全同点集---图像均是现代泛系分形,均具均匀分布因而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自在和实在的缘故。 我之所以选择图像和分形作为现代泛系的终生科学研究主攻方向,还因为图像和作为 不全同点集---图像的 现代泛系分形的研究对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全免费而又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缘故。
个人分类: 现代泛系|1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明上河图》:空前写实的技术史画卷(视频实录)
热度 5 Einstein 2017-12-21 10:12
按:这是10月29日在Self格致论道讲坛的文字版和视频版,12月19日刚公开。感谢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多位老师的整理和编辑。之前有篇博客曾简要介绍过此事,可参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083396.html 加粗字体为网络中心老师所加,蓝色字体为我本人注释,部分图片有调整。 大家如果只打算看清晰的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请点击这里: http://minghuaji.dpm.org.cn/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描绘了900年前开封地区,也是当时的首都,各阶层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活场景,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 (注:因为紧张,演讲会有一些前后内容重复的口头语,大家见谅 )。 自此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摹本和仿本,大概有几十个。另外还有两幅比较著名的,也是同名的《清明上河图》。一幅现藏辽宁博物馆,就是明代仇英本《清明上河图》,还有一个现藏台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它们都延续了宋代写实的风格,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极佳的窗口 。 我们先看这个场景,这是在汴河的一个码头上,码头上有几位搬运工,他们手里拿着像木棍一样的东西,你们猜猜拿的是什么东西? 实际上手里拿的东西不是木棍,是竹签。 这是古代计件工资的一种形式 ——从码头上把粮食卸下来之后运到粮仓里,在这里领一根竹签,可以换一份工钱,这是经济史学家关心的问题, 作为一个科学史研究者,我关心什么呢? 大家看这个场景,这个独轮车上面是不是有什么奇特的东西? 蒙了一层布,但这个布不是一般的布,仔细看这个布上是不是有文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先生( 著 有: 隐忧与曲谏:《清明上河图》 解码录 ,另有一通俗读本《清明上河图导览》 )认为 它是草书,他做了一个类似八卦的想法,当时北宋宋徽宗登基之后,重用权臣蔡京。蔡京搞了一场政治斗争,相当于当权派把反动派抄家之后,用独轮车把抄家之后的东西运到郊外,来进行焚烧。但是这个想法现在好像没证实( 注:可能永远也证实不了了 ),只是他的个人看法。 上面的例子是一些政治史学的研究,我本人是做古代技术史研究,关注的点会有些不同。大家看这个独轮车,它非常奇特,因为一般独轮车是人在前面拉,后边有个推的人。 但画中,在前辕上还有一个人在拉,有两个辕。这样的话,起码独轮车有一定平衡功能。他手里还拿着一根鞭子,前面有一头驴,所以这种驾驶方式, 我们只能在这种类似《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绘画中能看到 ,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我们再看这幅图,这是当时大街上的一个修车铺,箭头所指的方向是一个框架锯。框架锯是一种工字形锯,或许在座的有人见过,这种锯在古代非常关键。 比如我们要加工一个大型板材,没有这种框架锯的话,要靠木楔子打进去要劈开,这种劈裂开的木板就非常不平整。你要用锛,或其它的一些工具来进行加工又非常费劲。有了这个框架锯就方便很多, 在《清明上河图》里面出现的是中国最早的框架锯形象,为考证古代的物质文化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注:这是国家博物馆孙机先生的观点,不知道这几年考古证据推翻此结论没,笔者还没看到 ) 。 再看这一幅图,这是汴河上的航船,就是内河的船只。船只上箭头所指的是什么?是一种当时非常先进的高科技, 是一种可升降式的平衡舵 。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悬挂的舵链,这样就是可升降,因为汴河水浅的时候,舵要提升上去,否则的话,插到下面的话,会妨碍航行。 平衡舵是什么意思?舵就是改变航程( 注:航向 )。我举个例子,像我手一样,这边是舵轴,这是舵面,叫平衡舵。平衡舵是什么意思?这个舵轴要往中心移一点的话,力矩转就非常方便了,这也是当时古人蛮有智慧的一个设计。 下面谈一下我和《清明上河图》发生的两个故事( 以下内容主要基于两篇拙作,附文末 )。 这个叫辘轳,我小的时候看到大人经常用它,现在很难见到了。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当时蛮火的,这好像会暴露我的年龄,至少有三十年了( 注:其实没有30年,记忆错了,1991年首播,是26年 ),这部电视剧叫《辘轳·女人和井》,主题曲是当时的大歌星韦唯唱的。 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女人不是水呀,男人不是缸,命运不是那辘轳,要把那井绳缠在自己身上。”它很形象的,因为它是曲柄的嘛,曲柄这么摇,然后把水提上来。 因为这种辘轳带一个曲柄,我们就可以先叫它曲柄辘轳。这是中国古代很常用的,而且是古代很省力的一个提水机械,但是它产生于什么时候呢? 辘轳这个词比较早了,这是汉代的三幅辘轳图( 注:第三幅摄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这个辘轳也叫辘轳,但是它跟刚才我说的还不一样, 它基本是个定滑轮式的,就是只改变力的方向,并不省力 。从汉代到北宋期间有很多辘轳的词出现,但是我们搞不清到底是这种辘轳,还是我刚才说的曲柄辘轳。 我举一个例子,在南朝刘义庆写了一本书叫《世说新语》。他讲了大画家顾恺之和三个朋友做游戏开玩笑的一个故事,他说:“每个人说一句话,看谁说的最危险,谁就获胜。” 第一个人说“矛头淅米剑为炊”,这是啥意思?就是说用那个长矛的尖淘米,用宝剑来做饭。第二个人说“百岁老翁攀枯枝”,在古代七十古来稀,百岁还要攀枯枝,那不是找死吗?第三个就是顾恺之说的,他说“井上辘轳卧婴儿”这个词是很危险,但是这个辘轳在这里我们搞不清楚,是前面那两种辘轳中的哪一种。后面的已经成为成语了,就是“盲人瞎马”,“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当然是最危险的了。 就是从汉代到北宋期间都找不到曲柄辘轳什么时候出现,这个工作是我做的,我写了一篇小论文。有一次我就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时候,那个图很长,在右侧可以看到有一支队伍在踏青。后面画方框的地方是一块菜园子,菜园子里面就有口井。 《清明上河图》整一幅图就两口井,这是个圆口井,放大一下就是上面这幅图,在圆口井的上方,有很小的一个东西,如果不是做辘轳的话就没法儿解释。旁边有个人似乎是要提水,而且在他左侧的一方,有一个人挑着一个担子,应该是已经汲水而去了。 这是我国最早关于这种单曲柄,省力辘轳的最早形象之一 。当然为了找更多的证据,后来又在北宋的墓葬里面一些砖雕和绘画中又找到一些,这是其中一个。 这应该(是)一个儿童,长得比较矮,可以看到他在用力地摇辘轳,一个人在艰苦地在摇曲柄提水。通过这几个证据,结合《清明上河图》,证明在900年前在中原地区,辘轳已经在普遍使用了。 再讲一个第二个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清明上河图》有很多版本,这是和明代仇英本版本有关系。这个东西小时候在我家,我奶奶让我烧火做饭的时候要用,就是风箱。我老家不叫风箱,叫风匣,匣就是小木盒子。 风箱非常好使,因为我小的时候经常听呱哒呱哒的声音,那个风门有响,它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推和拉的时候都产生风。它在古代不仅是烧火做饭的作用,古代中国发达的冶金也要全靠它来产生炼铁的温度。 中国有个歇后语叫“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就是说它这个原理的,它跟《清明上河图》就有关系。那风箱最早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早年有一位学者叫英国的李约瑟,他当然很有名气了,他发现北宋有一个书叫《演禽斗术三世相》,念起来挺拗口,就管它叫《三世相》。 《三世相》是个什么书?算命的,三世就是前世、今生、未来。李约瑟在这本书发现两幅图,左面是一个打铁图,右面是一个打银图。后面有一个非常小的木柄,因为它打铁的嘛,温度肯定要上去,所以他就断定宋代就有了风箱这样一个工具。 但是我几年前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古籍部看这个本子的时候,发现有疑点,这本书不是宋代的,是后来的。 我现在有三个证据。 这是第一组,左面是从这本书上截下来的图,右面是一个参考年代图。大家看第一幅图,这位男子头上戴的一个什么?是乌纱帽。这个乌纱帽有长翅,但是这个长翅不是很长,而且有圆角。 这是明代官服的一个特征,宋代是很长的。基本符合事实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大臣在朝上交头接耳,就把这个弄那么长,这样的话就不方便说话了。 另外看他的官服前面是有像补丁一样的东西,专业术语叫补子。实际上前后各有一个,前胸、后背各有一个,这是明清官服。就是官员的等级身份的象征。文官饰飞禽,武官饰走兽,所以说衣冠禽兽早期就是指他们的,但是现在已经变成贬义词了。 我们看右面,右面是明代一个绘画,这个图是明代的特征。再看第二个证据是一个承差,承差就是过去传送文书的一种小官吏。他戴的帽子顶部是平坦,四角皆方,它叫“四方平定巾”。这种小官吏戴的帽子是明代朱元璋之后流行起来的,朱元璋上台之后,他认为“天下平定,四方平定”,所以就搞了这样一个服饰下来。 右面这个是明代的一个版画,叫《琴心记》,讲的就是汉代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为了爱情私奔的故事。但是中间这位老者,就是下面站的这位,他戴的帽子和左边承差的是一样,所以仍然是明代风格的这种服饰。 第三个证据是左图坐着的男子头上戴的帽子,专业术语叫“六合一统帽”,是六瓣布弄起来像半个西瓜,所以实际叫瓜皮帽。我们一般看地主老财戴这种瓜皮帽,流传到现在了。 “六合”就是东西南北上下,也就是六个方向,这仍然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后才流行起来的。右边的图也是参考年代的一个书,从明代一个版本叫《红梨花记》,看到那左边第二人也是戴的这种瓜皮帽。 综合刚才这三个证据, 我就否定了李约瑟那个本子,是很值得怀疑的 ,而且证据还是比较充分的。有一次翻看一个关于仇英本《清明上河图》的书,不过这次是在国家博物馆了,在国家博物馆当然不是原本了,原本在辽宁博物馆。 在里面就发现一个铁匠铺里面,大家看这个图,右面放大图看到三个光着上身的男子在挥锤打铁,打铁的话仍然是古代冶炼,他们打的是一些日用器具,剪子、刀、斧头等。后面是一个炉子,炉子再后面一位男子正在拉扯风箱,而且火门我们都能很清楚地看到。 明代仇英的画作年代应该是1543年,就是16世纪中叶左右,而且仇英是南方人,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而且在长三角一带。这样的话就证明在16世纪中叶,长三角地区这种风箱应该普遍使用了。因为不普遍使用的话,入画应该会有一个过程,这就把这个年代的风箱跟《清明上河图》就结合起来了。 当然类似在《清明上河图》中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我再举两个有趣的例子,这个的话现在应该很难看到了。但这是中国很传统的一种提水灌溉,特别在南方一种常用的器具叫龙骨水车,也叫翻车。 我们再看一个,仍然是在仇英本的《清明上河图》中,在汴河的一侧就是田地的一边,有这样一个草棚一样的东西,下面像个轮子,这是干什么用的?这个也很难猜,因为估计在座的应该没有人见到过,或很难了解到。 这是稍晚些时候,在那个时候再过几十年,在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牛转翻车,但是它唯一不同的是没有那个棚子。下面要一头牛,那个人当然是坐在木盘上来赶牛,牛拉那个盘,通过两个齿轮机构( 注:严格说,一对齿轮和一链轮机构 )带动这个水车,这是当时的一种很常见的,用来提水灌溉的高科技。 仍然是在仇英本的《清明上河图》里面有一个染坊,中间可以看到有一个人手托着一个像木架一样的东西,脚踩着好像什么东西,这个人在干什么呢?他叫踹布匠。棉布染色之后,因为古代的生活也不那么单调,有花花绿绿的衣服,有各种植物染料、矿物染料染色。 染色之后棉布太皱(硬),需要卷到这个布轴上放到一个石板上。那个人踩的是像一颗元宝的石头,有几百斤重,叫元宝石。把这个石头压到布轴上,这个人就是踹布匠。 他上去踩住,踩的话不可能像耍杂技一样,肯定是要托住一个框架,然后再进行踩,这样布就平整光滑了。 在《清明上河图》中,无论是宋本还是明本,都可以找出很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东西。大家知道摄影摄像技术产生的很晚,大概在19世纪的上半叶。 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这些绘画或壁画的资料, 我们幸运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宝贵资源留给我们 ,使我们可以穿越到过去和古人对话,带着好奇的眼神领略那个陌生而神奇的世界。谢谢大家! Self格致论道网站目前还看不到视频,从以下网站可以看到: 爱奇艺: http://www.iqiyi.com/v_19rrf3kc1k.html 优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0MTU2OTYzNg==.html?spm=a2hzp.8244740.0.0 主要内容来源: 史晓雷,张柏春:《我国单曲柄辘轳普遍应用的年代考》,《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 史晓雷:《中国古代活塞式风箱出现的年代新考》,《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年第1期
个人分类: 图像证史|13933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matlab print 图像
sunzy025 2017-12-1 14:53
1、在matlab 中图片的输出非常重要,鉴于发文章和写报告的考虑,才发现要像orgin一样设置图片是必要的。 主要是利用的EDIT里面的figure property打开之后,会发现在图片的正下方会有界面,这个界面伴随着我们点击坐标轴和曲线和标题,出来很多选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图片进行处理。 2、用file里面的export setup输出图形。 3、在view里面可以选择显示cameratoolbar 用来变换图形的视角 4、在plot edit bar里面可以看出在图形中添加箭头,对图形进行设置,还可以添加举行和椭圆,当然所有这些在程序中都可以实现。 5、matlab图形中很多功能能够通过双击图形中的标志,进行格式的设定,还可以用过用选中再右击的方式进行设定。 matlab保存图片的四种方法 1 直接从菜单保存,有fig,eps,jpeg,gif,png,bmp等格式。 2 edit------〉copy figure,再粘贴到其他程序。 3 用saveas命令保存图片 。 4 使用plot函数后紧接着用print函数。 print的三个参数: (1)图形句柄,如果图形窗口标题栏是“Figure 3”,则句柄就是3. (2)单引号字符串,指定存储格式。 用gcf可以获取当前窗口句柄。 png格式:'-dpng' jpeg: '-djpeg', tiff: '-dtiff' bmp: '-dbitmap' (3)文件名。 详细用法请 help print 例: x=-pi:2*pi/300:pi; y=sin(x); plot(x,y); print(gcf,'-dpng','abc.png') % 保存为png格式的图片。 figure(2) % 新建一个句柄为2的图形窗口。 plot(x,cos(x)); % 在句柄为2的图形窗口上画图。 grid print(2,'-djpeg','C:\\abc.jpeg'); %将句柄为2的图形保存为jpeg/jpg格式的图片,文件名为'C:\\abc.jpeg' 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cb1070100irqq.html
个人分类: Matlab|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称霸社交网络的PS,同样也没放过浩瀚宇宙
热度 1 beckzl 2017-11-4 22:48
  12000年前,西班牙北部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洞穴中画下了精美的岩画。   这些画作记录了他们的狩猎场景,三位猎人身姿矫健,或弓步或跳跃,甚至三箭齐射。   今天我们知道三箭齐射这样玄妙的操作只存在于小说和表演当中。   人们早就已经不满足于只在现实中装扮自己。   自图像记录技术诞生以来,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人们都追求超越现实的美好,不免得让人怀疑当中的真假虚实。   光绪年间,年过七旬的慈禧太后赶着封建王朝的尾巴,靠着高超的修图技术做了一个少女梦。   她脸上原本的皱纹、眼袋被悉数磨去,连鼻翼都没能幸免。    摄影技术从记录真实一度成为了展现美好的手段 ,无论是明星演员的各种美照,甚至是华南虎、UFO等所谓的大发现。   真假早已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幸好,我们还有科学这一片净土,不是吗?    ____________   1946年,美国用从德国掳来的终极黑科技V2火箭进行了一次前卫的太空实验。   V2火箭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试验场发射升空,到达了104千米的极限高度,摸到了太空的边缘。    在那里,火箭所搭载的35mm相机拍下人类第一张太空照片,一张还难以辨出弧度的地球照片。   自那以后,V2火箭多次承担起了太空摄像师的艰巨任务。   所拍的照片经过拼接后,成为了作为地圆说最有力的证据,人们觉得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科学。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大众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以照片或视频这样的影像形式走进了千家万户。   我们早已习惯相信那些刊登在报纸杂志甚至学术期刊上的科学照片,因为我们认为 “科学即真实” 。   20世纪90年代,NASA斥巨资制造了世界第一台空间望远镜,由“发现者”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   5年之后,这架还用着磁带储存信息的 哈勃望远镜 传回了令人惊叹的照片。   这是位于天鹰星云内部的柱状气体尘埃。   它看起来是那么震撼,那么美丽,就像是紫霞仙子心中盖世英雄踩着的七色云彩一般。   这幅经典的照片当然成为了哈勃望远镜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成为了无数人对宇宙对星河最原始的认知。 哈勃望远镜    科学的进步甚至改变了宗教的修行方式。   有人在描述自己冥想时的体验时说道:“我想象自己脱离了引力飞向太空,在星际间穿梭,宇宙绚烂的景象与我的色彩感官相接,唤起了我对浩瀚星辰最原始的渴望。”    但很可惜,人类对用PS创造的宇宙是不会产生任何原始渴望的。    没错,即便是出自NASA这个最权威最前沿机构的科学照片也同样披着重重的PS装甲。   95年拍摄的这张“创生之柱”原始照片实际上看起来相当暗淡。   经过拼接、叠加、上色、美化之后才诞生了一张无与伦比的绚烂星云照片,流程颇有时尚杂志封面制作的感觉。 创生之柱原始图像   无独有偶,浩瀚的宇宙远没有我们从照片中看来得绚丽,微观世界同样充满单调与枯燥。   在2015年安徽省的语文高考作文题中,想象力丰富的语文题组老师给出了这样一段材料:   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看起来是一个富有寓意的短科普,但实际上这段小材料却是个十足的笑话。   电子显微镜由于成像原理的关系,并非可见光成像,而是电子束成像,只能记录黑白的灰度信息。   就算是把颜料放在电子显微镜下也一样没有任何的色彩。    我们常常看见的那些色彩分明的超小尺度显微照片实际上与NASA的宇宙图片一样,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处理。          为什么这些与用做科研的资料照片不直接采用原始图片?这难道不会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相冲突吗?   原因很简单,这些色彩丰富的照片不仅仅提升了大众的观感,也提升了科研人员的观感。   我们常常以为我们双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俗话也有“眼见为实”的说法。   可实际上,人类的眼睛是为了我们生活和生存而进化的,它在身体的发育过程中花费大量的能量。   因此我们不可能将眼睛打造为一个完美的全覆盖式感受器,它所能感受到的信息一定是与生存息息相关的。      今天我们知道,人类的眼睛选择了3种基础颜色视细胞,他们齐心合力便能辨别出千上万种的颜色。   实际上说得直白点,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不同波长的电磁波,颜色只是在人脑中区分他们的标签而已。       我们进化出了对波长高度敏感的能力,也牺牲了对灰度等级的辨别能力。    相比于上万种的可辨色彩,只有二十几种的可辨灰度就显得十分孱弱了。   因此,我们在夜间光线不足无法辨别颜色的条件下视力会变得很差。   同理,我们对黑白照片的辨别能力也远没有对彩色照片来得强。 灰度图像难以辨清细节   对于像是电子显微镜这样只能记录灰度信息的设备,即便它能记录上千个灰度等级,我们的眼睛还是无法辨别。   这就需要特殊的方法来处理, 伪彩色处理 便是一个最典型的方法。   简单来说,伪彩色处理就是将颜色按照一定的规则映射到原本的灰度上。   如此变化后,我们的分辨力从二十几种瞬间提升到了近万种。 采用伪彩色处理后的图像显然更加直观   然而我们引以为傲的颜色辨别能力放在地球自然光谱中,就显得非常可怜。   即便是相机的底片都比我们的眼睛能记录更多更广的光线信息。   1895年,伦琴就是通过一个荧光屏的异常闪光才发现了与可见光同为电磁波的X射线。    为了照顾人眼可怜的能力,即便是发明出了能力超强的电子感光原件,我们也不得不将它的视野“禁锢”在可见光的范围之内。   一般的做法是用三色滤光片分离出人眼可见的所谓的“三原光”——红绿蓝。   经过滤光片后,感光元件便能记录这一种颜色的强度,用灰度信息记录。   三种颜色的光分别由单独的像点记录,每四个像点构成一组,由红色、蓝色像点各一个,绿色像点两个。   一组像点所记录的灰度信息按照颜色复原,最终再合成为一个包含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彩色像素点。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理,让我们误以为相机拍下的照片只要不经过人为修改都是接近人眼看到的,是真实的。   相机的这种“人眼视觉”在地球上都不足以应付各种科研工作,更何况环境更复杂的宇宙。   哈勃望远镜的诞生为的也正式脱离大气层,接受最纯粹的宇宙射线、电磁波。   2015年,即将退休的哈勃望远镜重访天鹰星云的创生之柱,不仅拍下了比20年前更加清晰的照片,也展示了宇宙照片的制作过程。   科学家先用哈勃望远镜上的四片式CCD拍下连续三张灰度照片,对其进行多帧合成处理,去除随机噪点、增加对比度。   之后再才用滤光片分别记录氧、氢、硫所对应的光谱信息,将三组信息作为红蓝绿三色分别渲染。   三色叠加后再进行常规意义上的处理,加阴影、加饱和度等一系列修图手段。   一张绚烂多姿,符合人眼审美的“创生之柱”就完成了。   但实际上照片对应的颜色并不是真实的色彩,就算真的能飞跃星际也看不到这样的景象。   对于更加纯粹的科研照片,哈勃甚至会完全采用非可见光段成像,因为许多天体所发出的光亮并非可见光。 红外光下的可视化“创生之柱”   我们追求真实,抨击作假,不仅仅对日常生活指指点点,甚至对学术界也抱有质疑。   按理来说质疑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之一,应当鼓励。   可我们以什么来区分真实与虚假?   是凭“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俗语?还是凭人为修改留下的蛛丝马迹? 我们以为的真实星球不过是个锅底   可悲的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双眼之外的世界,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才得以继续探索。   谁都不知道我们是不是那个泡在缸中只会接受虚假信息的孤独大脑。    *参考资料   Dan Kedmey. Gallery: The art and science ofspace photography. TED. Nov 19, 2015.   李丽洁. 科学可视化中的伪彩色技术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姚骏恩. 电子显微镜的现状与展望 . 电子显微学报,1998,(06):81-90.   Seth Borenstein,胡溦. 哈勃望远镜:从宇宙笑柄到太空宝眼 . 英语文摘,2009,(07):41-43.   陆家训. 哈勃望远镜能看到什么? . 世界科学,1994,(03):4-5.
12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商周时期的图像谶纬及其思想研究》
kyotosizumoto 2017-6-11 18:34
商 周时期的图像谶纬及其思想研究 我们研究商周图像中的哲学和原始宗教,离不开对这一图像文化传统的哲学思考。而最能表现这一哲学思考的是集中体现了商周时代图像谶纬哲学的《周易》,它是古代中国图像文化史的哲学核心。 在现代学术史上,有两种研究模式笼罩着对《周易》谶纬哲学的研究,一种是以“朴素的、辩证的、唯物的”这三字经式的观点来概括所谓的《周易》哲学,另一种是以对《易传》哲学的研究来指代所谓的《周易》哲学。前者如李景春的《周易哲学及其辩证法因素》一书,后者如张立文的《周易思想研究》一书。他们那套所谓的《周易》哲学既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经文中的哲学思想了解的陌生,也是对《易传》十篇中的哲学体系认识的混淆。所以,有的学者就干脆提出了一个“易学哲学史”的概念,以对《易传》哲学思想的发展史研究作为建构历代《周易》哲学研究史。 但是,在我看来,《周易》六十四卦经文哲学的核心是象学,即图像文化的哲学,它完全不同于《易传》哲学,也不是所谓的“朴素的、辩证的、唯物的”所能概括的,它是十分精致而成体系的,既是《易传》哲学的直接来源,又是西周文明的哲学基础,更是古代中国图像文化史的哲学源头。 正是因为有了谶纬图像哲学,使《周易》六十四卦经文的性质从卜筮之书走上了哲学著作。更因为出现在卦爻辞中的象辞及其图像文化的内涵,是通过以某种具体形象来指代世间一切事物,象在这里就是形而上性质的,是道。 一、图像谶纬思想的成立及其展开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其名著《人论》 一书中提出了下列著名的主张,即: 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但是,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类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类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作为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他提出的这一人类图像(符号)观,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他提示我们要打破以往的以理性来理解人类行为的固有模式,从人类对图像的感知中去找出人类理性的发展和变化的轨迹。他所说的“符号”这一概念,也就是英文中的Symbol,这一概念的易学表达正好就是《周易》中最为基本的概念“象”。用现代学术上的术语来说就是图像文化。实际上,从1642年第一部西文《周易》翻译出版以来的数百年西方易学史上,对“象”这一概念一直是使用Symbol来指代的。 如果以自然界所含有的事物之象(物象)和自然界所没有而为人类所构思出的想象之象(意象)来指代的话,那么,《周易》三百八十四爻中所出现的无非就是两类象:物象和意象。前者是具体的,可观的图像及其文化内涵,而后者则是不可观的图像及其文化内涵。如,《剥卦·上九》的“硕果不食”,《大过卦·九五》的“枯杨生华”,《屯卦·六三》的“既鹿无虞”,《需卦·九五》的“需于酒食”,《讼卦·上九》的“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都属于物象。而《乾卦·九二》的“见龙在田”,《睽卦·上九》的“载鬼一车”,《履卦·九四》的“履虎尾”……都属于意象。物象因为是可观之象,所以它具有实在性和客观性。而意象(梦境、假像等)在当时也被人为是可观之象。 从大的划分来说,物象则又是由以下三类构成的,即:动物象、植物象和天地自然之象。 动物象中最为有名的是龟甲和牛骨,所谓的甲骨文就是由此而来的。实际上,猪、羊、牛、鸡、马、龟……皆可以作为占具使用。但是,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一般中原地区使用龟、牛为多,西戎地区使用羊 、南越地区使用鸡 。 植物象中最为有名的是筮草,《周易》占筮就是由此而来的。其它如竹 、樗蒲 等也可以使用在占卜上。 天地自然之象中最为有名的是星象,其它如云象、月象、日象等也是占卜的依据。比较一下《周易》和《山海经》的两种取象内容,却可以明显地发现它们的一个相同之处,即,《山海经》中出现了六十四种取象,而动物象却有五十六种!如,《南山经》中的“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又如“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等等,而在《周易》中也是以动物象为多。可以得出在取象的方式上这二者是相同的。这也是以后异常动物图像产生的基础,“异相”或者“异像”是人、动物共同具有的神格特征。动物象的频繁出现正是对当时原始宗教信仰中动物象占占主导地位的一个说明。而龟甲和兽骨的占法和它的集中表现的甲骨文,正是动物象占法在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有力证据。 在动物象占法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人和动物之间的联系比以往更加密切,这使动物具有了以往所没有的原始宗教价值。因此,我在《周易发生学》 一书中曾经对这一现象进行如下分析: 在研究不同民族的古占卜术的起源时,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该民族巫术的形成过程是这一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底层的沈淀物。当我们想要将该民族中丰富多彩的文化加以条理化并从中找出一条该种文化发展的脉络时,经常会发现构成这种文化心理的栋梁,有着为后代人所不可理解的、牵动其文化发展的杠杆作用。于是,在以巫术为圆心,以一定的文化传统为半径变动的轨迹,也就是该种文化体系所能触及到的文化网。所以它才可以“弥纶天下之道”。这种文化在其每一个方面都表现出一种为后代文化所不可能形成的相似性——而在远古时代,形成这一相似性的核心也就是主宰当时人们宗教心理中的巫术和图腾,以及为维系该民族传统所形成的一整套的神学观念和风俗习惯。这种相似性也就是《周易》前史中象的雏形。它的根源就是这个巫术圆心:曾经统治一切原始部落的观象占法。 意象中最著名的是梦象。在古代中国的图像文化史中,梦象是个异类,它更多具有神格意义。《周礼》中有关占梦之官是这样记载的: 占梦:中士二人;史二人,徒四人。 大卜:……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其经运十,其别九十。 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季冬,聘王梦,献吉梦于王,王拜而受之。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驱疫。 梦象之占在甲骨文中就大量出现了。如: 壬子卜,王曰:“贞:又梦?” 丙子卜,□贞:“王又梦示不?” 庚戌卜,□贞:“王又梦,不佳□?” 因此,梦象也是历史久远的。到了《左传》中还有什么“妖梦”的记载: 壬戌,战于韩原。晋戎马还泞而止。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辂秦伯,将止之。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秦伯使辞焉,曰:“二三子何其戚也!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岂敢以至?”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太子罃、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绖逆,且告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乃舍诸灵台。 作为一个集合了远古时代的观象占法和梦象占法的统一载体而出现的《周易》及其图像谶纬文化传统,它的占筮方法的出现具有着历史的、宗教的和内在的原因。在殷商时期的万物有灵论的观念作用下,商周民族在图腾信仰上的差异,也就是表现为图像文化上的异同。周人可能损益性的处理并接受了商人的部分信仰及其图像谶纬文化传统,但是在其宗教信仰上却最终形成了为周民族所特有的不同于商人的巫术体系。因此,考察《周易》的本质,就只能从这一角度上来分析和研究。 二、象辞和兆辞之间的偶然性关联 对《周易》及其图像谶纬文化传统的考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形成的原始宗教学轨迹。即:“原始社会中的物象和意象,由于它和吉凶事件的一种偶然性关联,作用于始思维中就积淀成了沟通因果性关系的必然律。这种必然律是形成集体表像的前提和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远古时代部落中反映原始巫术和宗教思想的认识观。物象和意象这一偶然性前件被认定为产生必然性结果的后件——尽管这二者之间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没有任何因果联系,而且前件和后件又往往通过一种繁琐而神秘的数的筹算过程,决定了大衍之数在这种巫术兼容程度中的特殊地位:它的图腾色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风俗观念,使它以一种为初民们所不可理解的、具有神灵意义的身份承担起掌握规律性运动和变化的任务。原始巫术哲学成为一种趋近于自然科学的宇宙学说。” 象辞和兆辞之间正是这一偶然性关联的反映。 所谓偶然性关联,列维—布留尔(Levy-Bruhl Lucien)在《原始思维》 一书中主张: 对于原始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关联是包含在原始人所想象的和他一旦想象到了就相信的前件和后件的神秘联系中:前件拥有引起后件的出现和使之显而易见的能力。 象辞和兆辞的关系,是构成《周易》卦爻辞及其图像谶纬学说的核心内容。所谓“观象系辞”正是对前件之象的观察后所得出的兆示结果。《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讲的是在发生“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这一象时,以往的经验是“若厉,无咎”的。于是,前件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就和后件的“若厉,无咎”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屯卦·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讲的是在发生“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这一前件时,以往的经验是“往,吝”的。于是,前件的“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就和后件的“往,吝”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讼卦·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讲的是发生“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这一前件时,以往的经验是“无眚”的。于是,前件的“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就和后件的“无眚”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全部六十四卦就是在这样一种关联下构成的。 因此,所谓偶然性关联,在图像谶纬角度而言,也就是一种能够引起吉凶结果的某种表象。因为这一表象的形成虽然是偶然的,但在原始人看来这是必然的,原始宗教者(巫师或酋长)把这一表象看成是一种体现了天命鬼神意识的联系,进而在部落权威的指示下也就演变成一个部落的共同性的集体表象。这使它具有了图腾化的价值属性。前件和后件之间被理解成必然性的和规律性的关联,称之为“偶然性关联”只是表明了我们今人的立场。《易传·系辞》中明确阐明了这样一个作《易》宗旨: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列维—布留尔(Levy-Bruhl Lucien)在《原始思维》 一书中曾指出: 这些集体表像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它们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等感情。它们的存在不取决于每个人,其所以如此,并非因为集体表像要求以某种不同于构成社会集体的各个体的集体主体为前提,而是因为它们所表现的特征不可能以研究个体本身的途径来得到理解。 前述《山海经》中记载的“见则天下□□”的吉凶兆示,为《周易》的“观象系辞”的作《易》宗旨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时代性证据。作为初民们所认可的沟通前后件之间的偶然性关联,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正是对观象活动的符合原始宗教信仰的处理。《周易》卦爻辞中的全部前件(即象辞),正是和后件(兆辞)相互对应的结果,是观象活动的文字记录。它并不是以简单的卦象作为判断吉凶的准绳,而是在这一基础上将卦象上升成为具有法度和规律含义的图像谶纬经典《周易》经文。这使《周易》成为当时和前代的集体表现的结晶。 三、象辞的形而上者特点研究 正是因为卦象已经上升成为具有法度和规律含义的《周易》经文,所以在进行象辞的形而上特点研究之时,必须还分析研究象、道、器三个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属性。首先,要研究这三个范畴是否是原始《周易》中的固有观念。 象,在《易传·系辞》中有三种解释: 第一,“见乃谓之象。” 孔颖达《周易正义》解释说:“‘见乃谓之象’者,前往来不穷,据其气也。气渐积聚,露见萌兆,乃谓之象,言物体尚微也。” 第二,“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啧,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孔颖达《周易正义》解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者,赜谓幽深难见,圣人有其神妙,以能见天下深赜之至理也。‘而拟诸其形容’者,以此深赜之理,拟度诸物形容也。见此刚理,则拟诸乾之形容;见此柔理,则拟诸坤之形容也。‘象其物宜’者,圣人又法象其物之所宜。若象阳物,宜于刚也;若象阴物,宜于柔也,是各象其物之所宜。六十四卦,皆拟诸形容,象其物宜也。若泰卦比拟泰之形容,象其泰之物宜;若否卦则比拟否之形容,象其否之物宜也。举此而言,诸卦可知也。” 第三,“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孔颖达《周易正义》解释说:“‘是故易者象也’者,但前章皆取象以制器,以是之故,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故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者,谓卦为万物象者,法像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像于天也。” ┌→ 拟诸其形容 ┐ 易 一 → 彖 一→ 像 - │ — → 天下之啧 └→ 象其物宜 ┘ 对上述三种解释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尽管《系辞》的成书不是出于一人一时之作,但是它对“象”这一范畴的理解和价值属性的规定却是一致的:这里,像(即图像)是沟通易(巫术)和象(万物)的中间环节。这三种解释产生的先后顺序,可以通过考证加以分类。 汉语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一定时期内,在语法、词汇和语音三要素之间,语法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词汇和语音可以产生较大变化并被赋予了时代性的特点。因此可以从卦爻辞的语法结构人手加以研究,这是对卦爻辞进行分期和断代研究的物质基础。我使用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对作为谓语的动词加以研究。第三种解释没有谓语动词,而是依照先秦时期语法惯例,以“者……也”句式来表达。这一句式在先秦诸子的散文中,在《释名》和《说文解字》中都可以得到极为普遍的印证。而在卦爻辞中却没有这些现象和语法结构。这就排除了第三种解释产生在《周易》时代或其稍后时期的可能性。因而也就可以推测这种解释应是诸子时代的产物。第一种和第二种解释使用了谓语动词“谓”,是一种“口谓口”格式的语法结构。这一结构可以在卦爻辞中找到存在的力证,见《小过卦·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在三百八十四爻中,这一爻辞显得极为特异。古今易学家对“是谓”多没有解释。这一爻有象辞,也有兆辞,已经是非常完整的《易》象结构,但又不伦不类的有“是谓灾眚”一句。这显然应该是《周易》成书早期时代,读《易》者所加的批注。既然这一句可以混入卦爻辞中并得到后人承认,它的产年代应在武王、成王之间。那么,《系辞》中第一种和第二种解释也应产生在第三种解释之前。对此前两种解释,则文字古朴而简约的第一种解释显然应早于文字华美、词汇丰富的第二种解释。这三种解释反映了易学史早期,人们对《易》象认识的深入。 《说文解字》:“见,视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解释是:“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听而不闻者。浑言之则视与见、闻与听一也。” 因此,所谓“见乃谓之象”,本义是说凡是可以被人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算作象。这应该是易学范畴史上对“象”这一概念进行的第一个解释。也是中国图像文化史上的第一次解释。《左传·昭公二年》记载韩宣子适鲁时曾经在那里看到了珍贵的古书,其中就有著名的“《易象》与《鲁春秋》”二者,这里的“《易象》”一书应该是《周易》一书较为原始的名称。《易》与“象”相连,再加之以较早产生的“见乃谓之象”的易学概念,由此也就证明了“象”是卦爻辞本身所包涵的概念,而不只是作《易传》者的独创概念。因此,“象”这一范畴是原始《周易》固有的范畴。 道,《系辞》中有两种解释, 第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解释说:“云:‘道者何?无之称’者,此韩氏自问其道而释之也。道是虚无之称,以虚无能开通于物,故称之曰道。云‘无不通,无不由’者,若处于有,有则为物碍难,不可当通。道既虚无为体,则不为碍难,故曰‘无不通’也。‘无不由’者,言万物皆因之而通,由之而有。云‘况之曰道’者,比况道路以为称也。‘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者,谓寂然幽静而无体,不可以形象求,是不可为象。至如天覆地载,日照月临,冬寒夏暑,春生秋杀,万物运动,皆由道而然,岂见其所营,知其所为?是‘寂然无体,不可为象’也。云‘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者,犹若风雨是有之所用,当用之时,以无为心,风雨既极之后,万物赖此风雨而得生育,是生育之功,由风雨无心而成。是‘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是神之发作动用,以生万物,其功成就,乃在于无形。应机变化,虽有功用,本其用之所以,亦在于无也。故至乎‘神无方,而《易》无体’,自然无为之道,可显见矣。当其有用之时,道未见也。云‘故穷变以尽神’者,神则杳然不测,千变万化。圣人则穷此千变万化,以尽神之妙理,故云‘穷变化以尽神’。云‘因神以明道’者,谓尽神之理,唯在虚无,因此虚无之神,以明道之所在,道亦虚无,故云‘因神以明道’也。‘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者,言阴之与阳,虽有两气,恒用虚无之一,以拟待之。言在阳之时,亦以为虚无,无此阳也。在阴之时,亦以为虚无,无此阴也。云‘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者,谓道虽在于阴,而无于阴,言道所生皆无阴也。虽无于阴,阴终由道而生,故言‘阴以之生’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者,谓道虽在阳,阳中必无道也。虽无于阳,阳必由道而成,故言‘阳以成之’也。道虽无于阴阳,然亦不离于阴阳,阴阳虽由道成,即阴阳亦非道,故曰‘一阴一阳’也。” 这就是《老子》的道,它是浑成而惟恍惟惚的。也即它在组成结构上呈模糊性。由此可以发现《老子》道论和《易传》道论在本质上的区别:《易传》道论吸收了《老子》道论中抽象性的特点,但却抛弃了它在组成结构上的模糊性特点,建构了体现《周易》哲学最本质特点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易传》道论及其本体论!这使得它又具有了图像性特点:作为哲学化的道,可以通过一阴一阳的图像的结合来表达。或者说,凡是体现了一阴一阳结合的事物也就可以作为道的一种表现。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也即爻是道的符号表达。这使得古代图像具有了图像谶纬哲学含义在内。 第二,“形而上者谓之道”。 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解释说:“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 形而上性和规律性的特点,是道的第二个特点。形,根据《系辞》所言:“形乃谓之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形,象形也。”故可知,形而上者是指超出器物之像之上的属性而言。道是一种摆脱了一定器物之像的某种本质属性。这一形而上性质,《老子》认为是“惚兮恍兮”,而且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的。《老子》认为具有这种性质的道是“先天地生”,唯其如此才可以说明它的形而上性。而《易传》作者却把道的性质从一无有的真空世界拉回到现实中,他并没有在道的起源这一问题上进行发生学的纠缠,而是将道给以形象和本质的说明,指出了道的存在的普遍性。由形之上、下的关系来规范道,这使道成为能够为人们认识和掌握的东西。道的形而上性使人们在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时能够抓住其本质,而不为错综复杂的外在表像所迷惑。从《老子》赋予道以本体论的含义以来,道的规律性是它的固有属性之一。《老子·二十五章》中讲,道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认为道不为外物所役,沿着其自身固有之规律运动变化着。这说明道是超然于具体器物之外的。《易传》以形而上性质来规范它。从本质上讲,这是把道的规律性属性界定在人们所认知的范围内,这使全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可以与道联系起来,为《易》象和道之间的联系建议理论上的中介。综上所述,作为具有本体论含义的“道”则不是原始《周易》的固有概念。 器,《易传》中有两种解释: 第一,“形而下者谓之器”。 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解释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者,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为器用,故云‘形而下者谓之器’也。” 第二,“形乃谓之器。 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解释说:“体质成器,是谓器物。故曰‘形乃谓之器’,言其着也。” 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解释是:“器,皿也。……器乃凡器统称。器下云皿也者,散文则不别也。木部曰有所盛曰器,无所盛曰械。陆德明本如是。” 查卦爻辞中没有“器”这一概念。“器”,这一概念源出于《老子》。在《老子》一书中,器有两种意思; 其一,器皿、器具。 证据可见《老子·十一章》:“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又,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其二,物、万物。 证据可见《老子·二十八章》:“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又,三十一章:“夫兵者,不详之器”。又,三十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可知器是指具体的、可实证的、有一定形状的器物。一言以蔽之,器是物。或者说,是形而下者。 在确定了象、道、器三者和原始《周易》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周易》哲学中的具体作用。《周易》的基本结构是由图像部分和文字部分组成的。图像部分指每一卦的卦象,它是由阳爻和阴爻组成的六爻重卦卦象。文字部分由卦名、象辞、兆辞、爻位四个成分构成。作《易》的宗指是“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故此,《易》象又由两大部分组成:卦象是《易》象的图像部分,象辞是《易》象的文字部分。而卦象,也即六十四卦卦象由三种不同型的结构组成:第一种为纯阳爻之卦象。在《周易》卦象中只有一个卦,即《乾卦》。第二种为纯阴爻之卦象。在《周易》卦象中也只有一个卦,即《坤卦》。第三种为阴阳爻混合之卦象。在《周易》卦象中有六十二个卦,即自《屯卦》至《未济卦》卦象。 由阴阳爻组成的这六十四个卦象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每卦卦象的组成结构是固定不变的。 第二,每卦卦象有其相对应的名称和其反面对立的卦象。 第三,每卦卦象有其特定的象辞和兆辞。 第四,每卦卦象有其特定的爻位和爻辞。 第五,每卦卦象全部六十四卦卦象的有机组成成分之一,它可以与其它卦象产生关系,而且它在卦序的安排上也遵守全部六十四卦卦象的相生关系。 由这五个特点也就决定了阴阳爻在本质上的抽象性和图像性的属性。 但是,作为构成六十四卦卦象的阳爻和阴爻来说,它们都是现实社会中实际存在的具体器物之象,只是在《周易》中才使它们具有了上述特点和属性。因此,单就阳爻和阴爻的具体实证性而言,它是有一定形状的器物之象,是器。而全部六十四卦卦象,在形式上是一种器,在本质上却是道的图像化。列维—布留尔(Levy-Bruhl Lucien)在《原始思维》 一书中就此指出: 如果原始人的知觉的趋向的确与我们不同,如果它不象我们的知觉那样首先关心我们叫做客观的东西的那些存在物和现象的特征,那么,这一切事实都是可以意料到的。对他们来说,这些存在物和客体的神秘力量、神秘属性才是它们的最重要属性。然而,这些能力之一又恰恰是在于它们能够根据环境而变成看得见的或者看比见的。 而卦爻辞的产生要上溯到原始思维时代的那种偶然性关联,并由此上升为体现了因果关系的必然律。而在偶然性关联的前件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器物之象显示出来。这种器物之象作为《易》象的组成材料,是对现实生活中具体而真实的事物的反映。如“履霜坚冰至”、“括囊”、“需于酒食”、“车说腹”等等,三百八十四爻中的象辞无不如此。以“器”这一范畴来规范它,即:作为《易》象的组成材料,三百八十四爻中每一种象辞均来源于具体而真实的、属于形而下的器物之象。但是,当作《周易》者利用这些材料组成《易》象时,它首先要考虑的是:制作的《易》象要和卦象的变化相合,这样才可以在已经产生了“圣人设卦”的基础上,完成作《周易》者的“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的过程。也即必须将《易》象的制定规则和卦象的阴阳爻组成结构相统一。 那么,当作为前件的、属于形而下的器物之象以《易》象的身份出现在《周易》中,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首先,形而下的器物之象在《易》象中成为图像化的卦象的文字表达。如,关于龙的象辞成为对《乾卦》卦象的解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成为对《复卦》卦象的解说。作为象辞,它仅仅是对卦象的文字说明,并没有改变卦象的根本性质,作为图像化的形而上的卦象依然维持着它的本来面目。形而上的图像化的卦象在《易》象中体现为形而上的文字化的象辞。 其次,形而下的器物之象成为吉凶兆辞的形象性解说。如,“凶”的一种形象性解说是“师或与尸”。“吉”的一种形象性解说是“栋隆”。全部卦爻辞中的兆辞可以用吉、凶、悔、吝四大类来概括,而体现了这四大类兆辞的象却有几十种之多。这几十种象之间尽管各自相异,但核心却是一样的,都是同一种兆示的不同表达。作为这几十种象,既然可以达到同一兆示结果,则这些象的图像化性质极为明显。所谓象的图像化性质也就是指这些象所具有的形而上的属性特点。 再次,形而下的器物之象升华成一种本质性的东西,它是解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如,“车说腹”,起初也许真是由于行车时车脱离了车腹带来了某种灾难。但将这种前件及形而下的器物之象作成卦爻辞时,则占得此象,既可以说是夫妻离异、子丧父、女丧母、家中被盗、大臣失宠等,也可以说是国君失去人心、将士不和、辨事没有基础等。而这些现象,也即形而下的器物之象,其核心都是一个象:“车说腹”。这种象,已经成为象学体系中说明一切器物之象的本质属性的东西。这使得图像在古代中国成为谶纬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周易》时代的观象意识中,《易》象的由器到道的升华,建立在一种有别于夏、商二代的集体表像基础上所形成的宗教心理,并由此而来完成了对夏、商二代易学的取代。因此,《周易》时代的巫史们的哲学观乃在于:认为沟通世间万物的本质联系是构成一切器物之象的象。它所具有的形而上的属性使它成为先秦道论的前身。从器物之象向《易》象的积淀和升华为观象系辞的作《易》宗旨提供了组成《易经》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我十分赞成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人论》 一书中对图像(符号)和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之间所做的总结: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一点是无可争辩的。但是,我们有权利把这些条件看成是人所特有的天赋而与所有其它有机存在物不想干吗?符号系统难道不是一种我们可以追溯其更深的根源,并且具有更宽的适用域的原理吗?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给予否定的回答,那么看来我们就必须承认,对于在人类文化哲学中历来占据注意力中心的许多问题,我们都是前然无知的。语言、艺术、宗教的起源问题成为不可解答的,而人类文化则成了一种给定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它仍然是孤立的,因此也就是不可理解的。 综上所述,《易》象,就其组成材料而言是器,是形而下的产物;就其作为《易》象的文字体现而言是道,是形而上的产物。但《易》象毕竟不是道的代名词,而是道的外在体现。并且具有形而上性质。作为卦爻辞所体现的哲学思想远不能承担提出作为本体论含义的道的概念。《易》象的形而上属性是沟通器和道的中介,是道的本体论含义产生的基础。不认识这一点就会造成《易》象日渐增多的趋势。如汉代逸象蜂起,如《焦氏易林》;等,都是违背了《易》象的这一形而上性质。 总而言之,形而下的器物之象在《易》象中成为图像化的卦象的一种文字表达。而且,它还是吉凶兆辞的形象性解说。进而又升华成一种本质性的东西,成为解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这使象辞具有了形而上的特点。也使《周易》成为古代中国图像文化的源头和核心。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1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照片打假
热度 10 Einstein 2017-3-16 10:08
按:该文昨天——3.15发在“赛先生”公众号(题目是:3·15打假:被穿越的爱因斯坦及其他), 三个例子中,前两个在科学网博客写过——只是这次重新改写了,后一个例子(爱因斯坦)是新增加的。 今天是3月15日,许多媒体都会对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曝光,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几起有关科学家的乌龙事件,也算另一种“打假”吧。 一、 胡先骕还是陈独秀? 随着近些年大陆胡适研究的升温,有一张照片流传甚广(图1),但几乎全被误读、误 识。这张照片右侧是胡适,没有疑问;只是左侧这位公众比较陌生,一些学者也不熟悉,结果把这位识成“陈独秀”,讹传甚广。 2009 年11月,笔者在安徽绩溪上庄村胡适故居发现这张照片,便标识“左为陈独秀”。其实,左边这位是我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毛泽东称他是“中国植物学界的老祖宗”。胡先骕成年后多留卫生胡或一字胡,同时至今未有发现陈独秀蓄胡的照片。下面是一张陈独秀与胡先骕的照片(图2、图3),对比后一目了然。 图1 胡先骕(被误识为陈独秀)与胡适(右) 图2 陈独秀 图3 胡先骕 不敢掠美的是,对胡先骕有精深研究的胡宗刚先生比笔者更早发现这一乌龙事件。他曾撰文指出,著名胡适研究专家耿云志也把这里的胡先骕误识为陈独秀,随后耿先生在其2011年出版的《胡适和他的朋友们》进行了纠正。但这一讹传传播得太广,近年笔者又发现几例,比如: 《名人传记》2014年第2期有一篇文章“陈独秀与他未能完稿的自传”,引用此照,但错误照旧; 邓康延著《老课本,新阅读》(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93页也有同样的误识。 巧合的是,今年2月,笔者收到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历史系教授王作跃老师的一封邮件,他告知笔者,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一位研究中国当代史的学者Jeremy Brown在课堂讨论此照片时,被一位本科生指出:照片中的“陈独秀”应该是胡先骕。帮助他们纠正的参考资料,引用的就是胡宗刚先生和笔者之前在网络上公开的两篇短文。看来,讹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颇为欣慰。 二、 吉尔伯特与希尔伯特 吉尔伯特与希尔伯特都是科学史上的大人物。吉尔伯特(WilliamGilbert,1544-1603)主要生活在16世纪,曾做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御医。不过,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在科学方面,尽管那时“科学家”这个词还没有出现,而被称之为自然哲学家。1600年,吉尔伯特完成了《论磁》一书,系统总结了他对磁和电的研究,被誉为英国第一部伟大的物理学著作。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是19至20世纪的一位德国数学家。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提出了20世纪数学界面临的23个问题,后被称作“希尔伯特问题”。 吉尔伯特与希尔伯特其实没什么关系,一个英国人,一个德国人,何况前者去世两百多年后后者才出生。不过,可能由于中译名都带了一个“尔伯特”的缘故,闹出了乌龙事件。 今年2月,中科院高能所发布了一篇科普文章“物理学史中的库伦定律”(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72552719845139#_ 0 ),在追溯电学研究的先驱时,提到了吉尔伯特,这没什么问题,但是插图却用了一张摹绘希尔伯特照片的手绘图(图4)。我们用摹绘的底本照片(图5)一对比,结果一目了然。 图4 “吉尔伯特”(其实是希尔伯特) 图5 希尔伯特 不过这次乌龙并非原科普作者的失误,因为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2016年第6期的《现代物理知识》,原文并无此插图,应该是高能所的公众号小编临时加上的。很可能是参考了百度百科“吉尔伯特”的词条,而那里的插图就是错的,被挖坑了。 三、被穿越的爱因斯坦 还是今年2月,依旧是中科院高能所公众号发布了丁兆君一篇文章 《 赵忠尧: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该文原刊于2016年第5期《现代物理知识》。原文并无插图,公众号文章刊发时插入了多幅照片,其中一幅照片有爱因斯坦(图6),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照片题注为 : “ 1929 年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留学时与导师合影。前排左四为爱因斯坦,左五为赵忠尧导师密立根,二排右二为赵忠尧。” 图6( 笔者在密立根与赵忠尧处标识了箭头 ) 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1953)是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指导老师,因完成著名的油滴实验,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张照片的背景是加州理工学院的诺曼·布里奇物理实验室。考虑到该文由高能所发布,笔者经搜索发现,在高能所网站上发现赵忠尧先生的多张旧照,其中就有上述这张,而且题注完全一样( http://pic.ihep.cas.cn/tpk/rwzt/pic_zhaozhongyao/ )。笔者在核实该照片时,又发现段治文、钟学敏合著的《核物理先驱——赵忠尧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同样引用了该照片,只是照片题注为: 1929 年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时与导师合影。前排左六为爱因斯坦,左七为密立根, 二排右五为赵忠尧 。 可见,两者题注并不一样,赵忠尧容易辨识,因为照片上仅有一中国面孔,就是第一排坐者右四身后那位。密立根是诺奖得主,其照片(图7)很容易找到。通过对比,我们很容易发现,应该是 左七而不是左五 (对坐者而言)。那么爱因斯坦到底是左四还是左六呢?答案是:两者都不是。 图7 密立根 首先,我们可以从形象上判断:爱因斯坦成年后一直蓄胡,左四没有,可以排除;而且1929年他已经50岁,其发型特征已“独具风格”,因此这两人均可排除。我们可以拿一张爱因斯坦1929年的照片(图8)作参考。 图8 1929年的爱因斯坦 其次,也更为重要的是,1929年爱因斯坦并没去美国——那时他还是柏林大学的教授(1933年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他第一次到美国是1921年4至5月;第二次是1930年底到1931年3月,这一次他的确是受密立根的邀请到加州理工学院讲学,而且是他第一次到那里。可见,从时间看,爱因斯坦也不可能出现在上述照片中。 总之,这张照片上并没有爱因斯坦。 本文辨析了三张存在误识的科学家照片,误识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态度不认真,在资料核实上粗心大意,导致张冠李戴;一种是本应该多研究、宣传的科学家,由于历史原因,研究得少、宣传不够,被“识别度”低,当发生错误时,讹传广泛,纠正难度大;还有一种是老照片本身不清晰,难以辨识,容易导致误识。照片本身就是历史的记载,理应得到学界、公众的重视,而不能认为仅是吸引公众眼球的“招贴画”。网络便捷的时代,使讹传的成本更加低廉。不过,网络便捷也大大降低了核实资料、寻求真相的难度,类似的乌龙事件,很容易让它们“原形毕现”! 延伸阅读: 1、被错认的“吴健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996856.html 2、被错认的“王绶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1927do=blogid=1032295
个人分类: 图像证史|12695 次阅读|18 个评论
再说以讹传讹的科学家图片
热度 11 Einstein 2017-2-8 10:36
早晨看到中科院高能所发布的一篇科普文章——物理学史中的库仑定律 (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72552719845139#_0 ),发现第一张吉尔伯特 (William Gilbert,1544-1603)的图片 又用错了。这张错误的图片已经用错多次了,但仍在广泛流传着,三人成虎,误导太甚。 其实这张图片摹绘自20世纪德国数学家希 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 的一张照片,如下从对比图可以看得很清楚。一位吉尔伯特,是16世纪英国研究电学和磁学的先驱;一位是希尔伯特,20世纪杰出的数学家。风马牛不相及,结果还是错乱了。错误的原因在哪里呢?果不其然,垃圾的百度百科用的就是错误的图片,(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06665/17588774.htm )。也难怪,许多人上当。写科普文章引用百度百科,不掉坑里才怪! 再联想到过去本人在科学网博客写过一篇小文——不能再以讹传讹了,一张胡适和胡先骕的合影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943544.html )。 本来是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硬是说成了陈独秀,而且广泛流传。 昨天收到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历史系教授王作跃老师的一封邮件,说一位研究中国史的美国学者在一次讨论中引用了我的博文,开始我颇感诧异,读罢才知道也是因为上述胡先骕的照片引发的,故把这位美国学者的原文引用如下: Hu Xiansu mistakenly identified as Chen Duxiu in photo alongside Hu Shih (译:胡适旁边的胡先骕被错认为陈独秀) by Jeremy Brown Hi everyone, Following up on Joseph W. Esherick's Tracking an Iconic Photograph (PRC History 1, no. 3, Dec. 2015), I feel compelled to write this self-criticism because I have been mistakenly using a different iconic photo circulating on the internet. I don't remember how I originally found the image, but I've been using it on PowerPoint slide in my modern China class to discuss Chen Duxiu and Hu Shih, even asking the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mens ' clothing and bearing. Two days ago, after a fruitful discussion about gowns, top hats, canes, glasses, and leather shoes, an undergraduate named Walter approached me and said, That's not Chen Duxiu, it's Hu Xiansu . He showed me Hu Xiansu's Wikipedia page . I thanked him, promised I would look into it, and...it looks like Walter was righ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373c30102vkoa.html http://wap.sciencenet.cn/blogview.aspx?id=943544 Many Chinese books, as well as 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 online, reproduce this error, confirming Esherick's point that scholars should treat photos as critically as we treat textual sources. Time to revise my lecture slides. Hu Xiansu des erves it. 误传广泛的“陈独秀”(左,其实是植物学家胡先骕;右是胡适) 其中第二个链接就是本人在科学网的那篇博文,第一个链接是胡宗刚先生最先指出的另一篇文章。 先不说谷歌和百度目前均有图片识别功能就可避免,单独从百度百科吉尔伯特词条那里前后不一致的几张图片也能感觉到异常,还是那句话,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 致谢:感谢王作跃老师提供Jeremy Brown的信息。 补充 :承蒙科学网厚爱,推荐上了首页头条,索性再加一例。 《李约瑟画传》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62有一幅李约瑟与多人的合影,见下。照片说明文字云: 图为1984年8月23日李约瑟、鲁桂珍在古观象台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左一)、古观象台主任王志伟(右一)合影(左三为黄兴宗)。 由于笔者单位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见过右二薄树人的照片,故右二是薄先生。但左一肯定不是王绶琯院士,因为笔者见过他在媒体上的多张照片,可以确定绝非他。下面置两张王院士的照片可以对比。至于左一究竟是何人?目前暂不得知。 王绶琯(青年,34岁) 王绶琯院士(晚年) 类似的主题,笔者还写过:科学史图像札记二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996856.html ),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15347 次阅读|25 个评论
从图像史料走进古埃及世界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12-30 09:40
  当今的历史研究不仅依赖传统的文字史料,也越加倚重图像史料。对文字尚未出现的史前时期和文字尚未成熟的文明初期的历史研究,尤其依赖这种特殊的史料。文字成熟后,图像的史料功能并未随之减弱,而是继续发挥其补史、证史的功能。笔者拟通过埃及古史研究的具体例证阐明图像史料的重要价值:首先从埃及前王朝时期的纳尔迈调色板入手,说明图像在埃及文字形成时期的重要史料价值;进而考察埃及第十八王朝女法老哈特舍普苏特祭庙墙壁上的庞特浮雕壁画,阐明图像在文字成熟时期的叙史、补史和证史功能以及其局限性。   在国际学术界的古史研究中,图像应用极其广泛,向来被当作史料看待,不仅具有补史、证史的功能,而且在某些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无文字的史前社会遗留的图像,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壁画、雕刻和新石器时代的母神像等,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是我们了解人类史前社会的重要窗口。在史前向文明过渡的时期,由于文字未臻成熟,图像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历史叙事的功能。例如,考古学上的古埃及涅伽达文化Ⅲ期,象形文字尚在形成阶段。当时的埃及正迈入文明社会门槛,城墙、文字、宫殿、王陵等文明要素均已显现,被学界归入“零王朝”或“原始王朝”时期。彼时的文字尚有明显的图画特征,也无长篇铭文存世,因而,埃及学家对该时期历史的研究主要依赖图像史料,如著名的“纳尔迈调色板”(the Narmer Palette)(图1)就是图像载史的典型例证。 图1 纳尔迈调色板 调色板是古埃及人研磨化妆品的用具,但本文讨论的这块调色板却不具备实用性,因为它大而重,高63厘米,呈盾牌状,由灰绿色粉砂岩制成,现收藏于埃及的开罗博物馆。它出土于埃及南方“鹰城”的一座神庙中,可能是奉献给神的礼物,有其仪式用途。纳尔迈调色板上的浅浮雕图案可能记载了某个历史事件,涉及“鹰城”统治者纳尔迈对北方三角洲地区发动的一次军事远征。该调色板的正反两面皆有图案,其上端两侧为长牛耳牛角的女人头像,被认为是鹰神荷鲁斯之妻哈托尔女神。上端中间为矩形框,框内下方有类似宫殿的图案,因而被称作“王宫门面”。按古埃及的定制,这是一种王名框,框内刻写国王的象形符,类似于后来流行的椭圆形王名框。这种矩形框之上常栖一只老鹰,象征保护王权的荷鲁斯神,因而框中的王名也被称作“荷鲁斯名”。该调色板矩形框中的“荷鲁斯名”由鲶鱼和凿子两个象形符组成, 其发音分别为nr和mr, 被埃及学者拼读为纳尔迈(Narmer)。荷鲁斯名通常被认为是鹰城君主、零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或是第一王朝的开国君主。 调色板正面(图2)表现纳尔迈头戴白冠(上埃及王冠),系一条装饰丰富的腰带,后身垂着一条公牛尾,呈站姿,左手抓住一位下跪俘虏的头发,右手挥动王杖击打他。下跪者右侧也有其象形文名号,被译成瓦什。右上角的图案表现椭圆形物,上面长出一簇纸莎草植物,左前方伸出一个有须男子的头;一只老鹰栖于纸莎草上,鹰爪持绳拴住男子的鼻部。此鹰可能代表荷鲁斯神——鹰城的保护神,也象征鹰城国王纳尔迈;纸莎草是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植物,因而象征三角洲地区;那个男子头像就是被鹰城国王纳尔迈征服的三角洲酋长瓦什。纳尔迈身后有一位高级随从,为国王托着凉鞋和壶,旁边也标有呈玫瑰花饰的象形文名号。调色板下方表现两个逃遁的敌人,右肩之上也都有象形文符号的名字。 图2 纳尔迈调色板正面和反面 调色板反面(图2)上栏的主题是纳尔迈王巡视战场。敌人死尸排成两排,身体被缚,均被斩首和阉割,头和生殖器被置于两腿间。还有一些意义不明的器物,可能是战利品。此时的纳尔迈手持象征王权的王杖和连枷,头戴红冠。由于红冠在历史上一直被当作下埃及的王冠,纳尔迈头戴红冠是否意味着此时的纳尔迈已成为上下埃及的共主、实现了埃及的统一呢?纳尔迈是否就是后期文献记载的统一埃及的美尼斯大帝呢?紧随纳尔迈身后的人仍是那位托凉鞋与壶的高级侍从,纳尔迈前面则是一位长发高官,可能是将军或宰相,也有其象形文名号。纳尔迈前面还有一个仪仗队,由四位旗手组成,旗杆上的动物等标志可能是王室徽章或鹰城同盟城市的图腾。调色板中栏表现两只长颈相交的神话动物被捕捉的场面,意义不详,或许是暗示上下埃及的统一。下栏显示一头公牛撞毁一座城池并践踏敌人,公牛显然是法老强大力量的象征。 显然,在文字使用尚不成熟的前王朝时期,图像具有叙事功能。纳尔迈调色板上的各种图像都是象征符号,它们的组合可能构成一篇完整的历史叙事。埃及史学家们普遍相信,纳尔迈调色板记录了埃及零王朝时期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即南方鹰城君主对北方三角洲地区的一次军事行动,此役可能导致下埃及的臣服和埃及的统一。阿斯曼在其1996年的《埃及的心灵》中就认为,纳尔迈调色板的画面反映的是埃及原始王朝末期动荡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即埃及的暴力统一。甚至有学者推断,纳尔迈调色板可能反映了纳尔迈北伐的最后关键一役,即征服三角洲西北的布托的战役(图版三)。但也有学者认为,此调色板只是纳尔迈王献给神庙的礼物,并不是记载重大历史事件(如上下埃及的统一)的古代文献,其上的图像只是记载了奉献该调色板那年发生的事件,并以该事件来命名这个年度。类似的前王朝时期其他器物,如“纳尔迈权标头”(图3)和更早的“蝎王权标头”(图4)等,也都属于这种献神礼物,记述的是奉献之年发生的事件。还有学者认为,纳尔迈调色板描绘的场景只是象征性地再现某个往昔历史事件,将纳尔迈的统治与某位先王的军事业绩联系起来,从而证明其王权的合法性。然而, 最近在以色列南部哈里夫台地西罗遗址发现的纳尔迈王名框显示,纳尔迈在位时期的埃及势力已扩展到巴勒斯坦南部,因而,纳尔迈完成埃及统一的可能性很大。 图3 纳尔迈权标头 图4 蝎王权标头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古埃及人早在前王朝时期就已娴熟地使用各种图像符号来陈述历史事件和进行政治宣传。从这些图像符号可以看出,彼时的埃及王权已相当发达,后期的各种王权象征物,如白冠、红冠、王名框、王杖、连枷、公牛尾饰等,都已得到丰富的表现。国王的形象通常身形高大,与周围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对血腥暴力的战争的渲染旨在宣扬鹰城君主的威严,用红冠、白冠相互更替来表明他对上下埃及的掌控。古埃及很多象形文符号的雏形亦可追溯到该时期,甚至更早。 本文摘编自 蓝勇 主编;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编 《中国图像史学.第1辑》 (北京: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陈亮、杨静、王媛 ,2016.11),内容略有删节改动。 ISBN:978-7-03-050794-5 目    录 壹 理 论 建 构 图像史料信息解读方法浅议  陈仲丹 / 3 图像与埃及古史研究  王以欣 / 16 贰 老 照 片 照片记忆与近代重庆历史研究——兼论历史研究中老旧照片使用的场景比对法  蓝 勇 曾潍嘉 / 43 叁 美术考古与艺术史 史前岩画与祝辞咒语  伏俊琏 张艳芳 / 67 宝梵寺佛传壁画研究  田宏亮 侯慧明 / 83 莫高窟第156窟唐代披铠骑兵图像考释  李旭东 / 110 丝路河西道上的良马——以汉唐考古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贾小军 / 125 元代蒙古服饰对汉族服饰之影响探析  罗 玮 / 145 肆 地 图 学 史 地图的数学法则与语言符号——以民国安徽地图为例  陆发春 唐经华 / 169 “科学”与“非科学”,“客观”与“主观”——被误读的中国传统舆图  成一农 / 180 伍 环境与城市 江南山地景观变迁及其对古代山水画的影响  王建革 / 193 空间记忆与村庄认同——村图中的村庄史  赵爽英 / 212 陆 学 术 评 论 《中国图像史学》评介  李华瑞 / 227 约稿启事  230 图版 (本文责编:李文超)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 书名、作者、封面 可购买本书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5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晚清新科技:电灯+气球+外科手术
热度 9 Einstein 2016-12-7 09:26
按:续前两篇博文。这是为天津《新晚报》副刊写的一组“ 晚清‘ 新科技’”中的第5、6、7篇(共7篇,上周在该报副刊连载),这3篇分别刊载于12月2-4日。发表时的题目为编辑所加,感谢副刊专栏彭博编辑。 之五:电气化作玻璃灯 笔者小时候,那时 1980 年代初期,家里还用煤油灯,因为那时电站发电量不足,只能限时供电。有过煤油灯与电灯对比的切身体验,才能感受到电给人类带来光明之重大意义,不由想起了小时候《语文》课本上的一首儿歌:“有了电,多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 不过,在电灯之前,已有一种洋科技在神州大地上“火”了近 20 年,它是煤气灯。即使到了电灯传入后,煤气灯也还在用,一直沿用到了 20 世纪初。英、美等国在在 19 世纪上半叶已经普及了煤气灯。 1860 年代,在上海的租界内英法商人建立了煤气厂,煤气灯投入使用。由于煤气通过地下管道,因此又被老百姓称为“地火”。有文人曾填词《望江南》咏颂煤气灯: 申江好,地火最光明。漏转铜龙夸不夜,花开铁树照深更,比月更澄清。 但是当时的煤气灯比较麻烦,因为夜幕来临需要人工点燃,早晨还要人工熄灭。只有到了电灯传入,才彻底变革了我国的照明技术。 1879 年 5 月,上海工部局英国电气工程师毕晓普( J.D.Bishop )以 10 马力的蒸汽机为动力,带动了一台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自激式直流发电机。该发电机可供能发 6000 支烛光弧光灯所需要的电力。 (注:博文发布后,冯大诚先生消息我说这里应该有误,因为“烛光”是照度单位,不可能说6000支烛光。我核实了下资料来源,在《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志》第309有“发电机在680转/分的转速下,可发6000支烛光弧光灯所需的电力”。一般的说法应该是:可点亮A盏发光亮度等于B的弧光灯。莫非这里指一盏?冯先生又说,这里可能是 多了“支”字,因为6000烛光通俗转换是6000瓦,与10马力较符合。有道理。致谢。同时请方家指正) 从此,华夏大地上有了电灯。到了 1882 年,上海创办了全国首家火电厂,随即点亮了设置在外滩的 15 盏弧光灯。《万国公报》报道说,“光照海面,几同白昼”。 弧光灯的出现,引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反响。一种当然是欢迎的,有文人赞曰“泰西奇巧真百变,能使空中捉飞电。电气化作玻璃灯,银海光摇目为眩。”还有一种是对电灯误解、不解的。比如有人认为电灯能发光,与木材、蜡烛燃烧无异,竟然拿着旱烟杆到电灯上去点火。 电灯的出现也引发了一些社会变革,随着电灯的普及,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工种:修电线(工)。 1897 年时,西方电影技术传到上海,当时叫“电光影戏”。就在同年,法国百代公司在天津法租界内的“老天丰舞台”放映了 10 分钟的短片,这是天津放映电影之开端。到了 20 世纪初,天津已经出现了定期放映电影的茶园,不过那时仍是无声电影。 《图画日报》“电光影戏” 之六:气球飞上天 世界上最早的气球诞生于 1783 年,那年 6 月 4 日,法国蒙哥菲尔( Montgolfier )兄弟在他们的家乡——法国阿诺奈进行了第一次热气球公开表演。他们用的热气球是用麻袋缝制而成,内部衬了三层薄纸,内部体积大概有 800 立方米,总重 225 公斤,为了防止麻袋破裂,他们还用渔网罩在了气球外面。提供升力的热气是由气球下方一个点燃稻草和羊毛的火盆提供的。热气球冉冉升起,最高升到了 1000 多米的高空,大概在空中停留了 10 多分钟,降落在 2.5 公里外的地方。早期的这种气球属于热气球,就是利用加热的空气上升。后来出现了更高效的氢气球,但氢气易燃,很不安全,又出现了氦气球。 晚清关于氢气球的介绍,最早出现于 1855 年英国医生合信( Benjamin Hobson )编著的《博物新编》,其中说“轻气球,以绸缎为之,大如厦屋,饰以胶漆,用大绳结纲,缠罩其外……”。这里的轻气球,就是后来的氢气球。到了 19 世纪末上海的《点石斋画报》中,已经有多次的气球新闻了。其中一则新闻叫“气球破敌”,预言将来大炮可以装备到气球上,如此可以大发神威。这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气球运用于战事的想象或期盼。其实, 1885 年中法战争中,法军已经在前线使用了气球。 《点石斋画报》“气球破敌” 不但如此,气球传入后,还出现了利用气球的跳伞表演。大约在 1888 年,有位叫范达山的西洋人在上海制得一气球,“大可五六丈,高约八丈余”。然后在杨树浦大花园进行了一次载人飞行表演,气球下载一位叫“华利”的女子,待升到 2000 米高空时,跳伞落下,让国人大开眼界。 1887 年,天津武备学堂产生了中国人制造的第一只氢气球。制造者是武备学堂的算学总教习华蘅芳,他是晚清著名的算学家。当时武备学堂从中法战争前线购买了一只废旧气球,准备用于教学,但德国教习故弄玄虚,对如何制造氢气及演放秘而不宣。华蘅芳带领学员 制成了直径 1.7 米的气球,然后注入用硫酸制备的氢气,成功演放,大长国人志气。 之七:“神乎其技”的外科手术 近代医学的外科手术也是晚清传入的,主要通过一些西式医院的有效治疗得到广泛传播。有读者可能问了,我国东汉末的华佗不是已经发明了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麻沸散了吗?有专家已经考证,麻沸散的故事是神话华佗的一种传说,不足为信。而且即便当时有这种药物,也仅仅可能用于治疗疮疖一类的小病,不可能用于刮骨疗伤、开膛破肚那种大手术,因为大的外科手术不单单是麻醉的问题。 在西方科技传入的过程中,西医不像火车、电报等遇到过较大阻挠或误解,因为西医的效果立竿见影,特别在外科手术方面,很快得到老百姓的信任。美国一位传教士在评价我国第一家西式医院——广州博济医院的创办人伯驾( Peter Parker )时说,“当西方的大炮轰不开中国门户的门栓时,他以一把手术刀劈开了中国的大门。”在这家医院,开创了我国外科手术史上的多项第一:第一例眼科手术、第一例体外肿瘤切除手术、第一例截肢手术等等。 如果翻看下晚清的《点石斋画报》,会发现许多赞扬西医外科手术神奇的报道,比如《收场入腹》《西医治疝》《剖腹出儿》《著手成春》《妙手割瘤》等。这里我们单说下《剖腹出儿》,说是广东筑横沙某孕妇临盆,一昼夜无法生产,接生婆也束手无策,产妇奄奄一息,家人只好船运她到博济医院。医生说只能剖腹才有生还可能,于是打下麻醉针,做了剖腹产手术,取出一女孩,然后缝合、敷上药。孕妇卧床几天后就完全康复了。报道的最后一句是“真神乎其技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手术的技艺真是太神奇了”!已有学者考证,这则新闻刊发于 1892 年 8 月 27 日,而且是我国第一例剖腹产手术的报道。 有一则关晚清外科手术的趣闻,与大臣荣禄有关。有一段时间,荣禄腰部生了痈疽,刚开始他一直看中医,但毫无效果,溃烂反而严重了,后来有人推荐洋医生德贞( John Dutgeon )给他治疗。德贞给他做了两次手术,两个月后就痊愈了。荣禄大赞,便以现身说法宣传西医,后来还亲自为德贞编著的生理学书籍《全体通考》作了序。 《点石斋画报》“剖腹出儿”
个人分类: 科普|8012 次阅读|22 个评论
晚清新科技:火车+X光机+自行车
热度 6 Einstein 2016-12-2 09:20
按:续上一篇博文。这是为天津《新晚报》副刊写的一组“ 晚清‘ 新科技’”中的第2、3、4篇(共7篇,本周在该报副刊连载),这3篇分别刊载于11月29日—12月1日。发表时的题目为编辑所加,感谢副刊专栏彭博编辑。 之二:“钢铁怪兽”有碍风水 如今要乘坐真正的“火车”还真难,因为目前国内烧锅炉冒烟的火车(蒸汽机车)绝大多数已经不再使用了,代之 以 电力或者内燃机驱动的机车(含动车、高铁)。火车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1825 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 ( George Stephenson ) 亲自驾驶着自己设计的带有32 节车厢的“旅行者”号(英文为 Locomotion , 更直接作运动号 )机车从达灵顿驶向斯特克顿,时速达到 24 公里。从此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泽惠人类至今。 要得通火车,就得先修铁路,那么我国何时有了第一条铁路?你一定想到詹天佑主持的京张铁路了吧。京张铁路 1909 年建成通车,但它只是中国人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并不是我国第一条铁路。我国第一条铁路是 1876 年 7 月 3 日通车的吴淞铁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负责修筑的,从上海经江湾到吴淞镇,全长 14.5 公里。不过这条铁路不是标轨,而是窄轨,只有 762 毫米宽。铁路一通,本来是便民利商之举,可那时是晚清,大清的子民还没见过火车呢。火车一开,轰轰隆隆,沿线的民众以为是钢铁怪兽,一些守旧的大臣士绅认为这有碍风水,甚至不利于大清社稷。再加上一个月后,火车轧死了一名路人,这更激起了民众的反对。不得已,清政府只好出面和洋商谈判,以“赎回”的方式将铁路拆除。 晚清社会对铁路的排斥态度一度占了上风,到了 1881 年出现了更离谱的事。当时直隶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之便,修建了长约 10 公里的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唐胥铁路)。由于清东陵距离不远,大清皇室担心惊动皇陵,最初不许用机车牵引,只能用骡马在铁轨上退拽,一时“景象非凡”。后来经过革新派的力争,才用上了机车。 不过,火车的便利实实在在,一开始就有欣喜欢迎的。由于上海得风气之先,吴淞铁路通车后,有竹枝词《咏火轮车》写道: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到了清末,上海刊行的《图画日报》,尽管不时也有火车轧毙行人的消息,但当时上海火车线路已多,“ 乘坐者罔不称 便,咸谓来去如飞,非别项车辆所可比拟”。可见,火车已经在上海民众心中扎了根,旧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图画日报-火车开行之飞速》 之三:”照人肺腑“的X光机 1895 年,德国科学家伦琴( William Rontgen )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了一种肉眼看不见但是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由于当时尚不清楚这一射线的性质,因此伦琴命名为 X 射线。 X 射线的发现,开辟了放射性研究的新纪元,伦琴因此获得了 1901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X 射线在现代医学中威力大显,已经成为许多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利器。那么 X 射线诊断机是何时传入我国的呢? 就在伦琴发现 X 射线之后几个月, 1896 年上海的《万国公报》和《益闻录》就刊载了 X 射线发现及运用于医学的消息,但当时国内并未引进 X 光机。到了 1897 年 12 月,上海《点石斋画报》刊载了一则“宝镜新奇”的新闻,被专家考证为是我国最早引进 X 光诊断机的文献。更可贵的是,这则新闻还绘有使用 X 光机的图。 报道说,苏州博西医院柏乐文( William Hector Park )从美国购得一种宝镜(即 X 光机),可以“照人肺腑”,而且“一经鉴照,无论何人,心肺肾肠,昭然若揭”,结果“苏人少见多怪,趋而往观者甚众”。至于其绘图,目前还有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柏乐文在苏州向民众演示 X 光机的使用,另一些人认为这是《点石斋画报》画师的想象之作,因为 X 光机是要在暗室中才能应用,还有 X 光是不可见光,画面上呈散射状的 X 光线肯定不对。不过,由于早期 X 光机的形态颇难查验,这张图表现的 X 光机究竟是否准确,目前仍不得知。 到了 1899 年,上海《中外日报》报道 X 光机时,已经较详细解释了其原理,并指出当时已经用于医学诊断和海关检验等方面。 又过了 10 年, X 光机已经较为普遍,这在当时上海的《图画日报》中有所体现。那时该报会有一些利用 X 光机作道具的讽刺画。比如,有一幅是讽刺 清末宪政中自治局在选举中的“金钱主义”,画面是一位自治局议员,在其腹部前方绘有一放大镜,镜内画满了钞票,画外旁白“ X 光镜之明见”。这里借用了 X 光机的透视功能揭露了自治局议员的虚伪。 凡此种种,已经说明 X 光机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 《点石斋画报-宝镜新奇》 之四:自行车”来如飞电“ 都市里的大街小巷、乡间的小径窄道,到处都有自行车的身影,它早已成了老百姓身边再熟悉不过的物件了。笔者还记得小时候家乡流传的一首顺口溜:永久耐、飞鸽快,红旗车子也不赖。永久、飞鸽和红旗三大品牌是当时老百姓购买自行车的首选。自行车也是在清末从西方传过来的,早期它的名字可多了,比如有自由车、自转车、单车、脚踏车、踏板车等等。 据专家考证,自行车传入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是 1868 年 11 月 24 日的《上海新报》。由于该报道没有配图,而且说其中一种自行车需要 “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估计这种自行车还没装上链轮,无法连续转动,所以骑行起来人脚不能长时间离开地面。 不过,那时已经出现了现代形式的自行车。由于国人没见过这种只靠两脚踏动,便可快捷如飞的交通工具,觉得新奇无比。一些文人雅士也在竹枝词中加以咏颂。比如包天笑写道:“香宾佳酿醉流霞,闲向天街踏月华。夜静人稀归去也,倩郎扶上自由车。” (补充:此文写完后,在阅读一本技术史书籍中,发现一种早期的自行车,颇符合当时《上海新报》这种形式,但未深究,权作抛砖引玉、望有识者鉴之。图见下,我称之为:不能骑的自行车) 晚清自行车传入后,还引发了新的社会风潮,当然都是西方人发起的。比如 1897 年,在上海的英国商人为了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登基 60 年,举办了一场自行车比赛,飞驶的自行车“如鹘之飞,如鹰之隼”,好不自在。这还不算,同年还发生了一件轰动上海滩的大事,也与自行车有关,有 3 名英国人骑自行车环游地球,从印度进入我国,经汉口、芜湖、苏州等地抵达上海,仅出城迎接的自行车就有一百多辆,到市区时更是观者如堵。 这两件事使国人大开眼界,便捷的自行车很快受到青睐。 1898 年上海《申报》就预言自行车将来必盛行于世。果不其然,到了 20 世纪初,自行车逐渐进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1909 年,《天津教育官报》刊载了一组短文《说脚踏车》,认为自行车“来如飞电、去如飞燕”,非常快捷;同时认为自行车灵巧便捷。这正是当时老百姓喜欢自行车的原因。更有聪慧好事者,参照西式自行车,自己制造、销售起来。不过在 20 世纪早期,国内销售的自行车绝大多数还是外来货。 《点石斋画报-赛脚踏车》
个人分类: 科普|883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本人周六的讲座:揭秘——图像中的科技史
热度 7 Einstein 2016-11-17 08:36
承蒙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厚爱,本人本周六在该中心多功能报告厅有一场讲座,这里做下简要介绍。 讲座题目:揭秘——图像中的科技史 在研究古代科技史的过程中,囿于文字记载简略,有时会陷入困境或造成误解。近些年来,随着图像资料的大量发现, 运用图像(包括画像石/砖、壁画、老照片等)考察古代科技史成为一种有力手段。 本讲座将以具体案例展开, 以“画中水轮”、“另眼看《清明上河图》”、“珍贵的老照片”等几部分讲述中国科技史上水磨、筒车、龙骨水车、活塞式风箱、辘轳、双辕犁等传统技术(老物件)的故事,揭开它们的身世之谜。个别案例,会与西方古代的类似技术做些对比。 欢迎大家! 讲座时间:201 6 年 11 月 19 日(星期六), 10 : 0 0-11:30 讲座地点:中国科学院 文献情报中心 多功能厅(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报 名:(报名者请留下姓名和电话)——按:这是主办方的要求,若去,发下面邮箱即可。或搜微信公众号:科学文化传播中心 报名;或通过本博客私人消息我,我代发也可。 电子邮箱: chuanbo@mail.las.ac.cn 电 话: 010-62532095 , 010-62537443 乘车路线: 乘特 9 、 26 、 47 、运通 113 、 320( 区间 ) 、 333 、 498 、 641 、 735 、 737 、 740( 外环 ) 、 751 、 826 、 983 、 913 等到中关村一街下车,地铁 4 号线中关村站 B 出口,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西北门入馆。 (文献情报中心的公告: http://www.las.ac.cn/subpage/Information_Content.jsp?InformationID=6123 内容方面与这里的介绍略有差异,内容以博客的为准) 内容: 1、为什么要关注图像? 案例: 汉代的一件劳作器具 不能骑的自行车 2、图像的力量 案例: 绘画中的水轮技术 《清明上河图》中的两件器具 一度消失了的双辕犁 3、图像的局限 案例: 无限的遐想——《闸口盘车图》 以下附图与本讲座有关,但未按照上述顺序排列,仅供参考。 山西繁峙岩山寺壁画《水碓磨坊图》 仇英本《清明上河图》(部分) 久违了的“双辕犁”
个人分类: 科普|5145 次阅读|14 个评论
Matlab默认字体设置
lixianwei 2016-10-31 14:15
如何设置Matlab的默认字体(比如图像坐标轴字体改为Arial,而不用默认的Helvetica)? 解决方案: 通过配置matlab的启动文件startup.m实现。(参考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8934468/changing-fonts-in-matlab-plots 中 Alexandre Chabot 的回答)。配置例子如下: % Change default axes fonts. set(0,'DefaultAxesFontName', 'Arial') set(0,'DefaultAxesFontSize', 12) % Change default text fonts. set(0,'DefaultTextFontname', 'Arial') set(0,'DefaultTextFontSize', 12) % Close the strictness warning of Yalmip. (关闭Yalmip对严格不等式的警告) warning('off','YALMIP:strict') 注意:如果默认的matlab系统文件夹里面没有startup.m文件,可以手动建立。
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史图像札记二则
热度 3 Einstein 2016-8-17 08:37
近日阅读两本科学史类书籍,发现有关图像的两则错误,记录于此。 一本是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原所长何丙郁先生的《学思历程的回忆——科学、人文、李约瑟》。该书基本是何先生的自传,我前几年曾读过一遍,这次仅是大致再翻看一遍,重新发现了国际、国内科技史界学者的一些故事或者八卦,读起来挺有趣。不过在P133有一幅照片(如下),题记作: 1990年在新竹大学刘兆玄家与吴健雄等聚会(坐:左一陈省身、左二李政道、左三李远哲、右三吴健雄、等;立:左一杨振宁、右四刘兆玄、右二作者) 笔者有足够的把握指出,或许何先生记忆有误,或者是别的原因,总之他把这里的“吴健雄”辨识错了。这里的“吴健雄”应该是陈省身先生的夫人郑士宁。不妨对比另外两幅照片便可一目了然。(补记:在公开的吴健雄照片中,没有发现其戴眼镜照,即使晚年也如此) 左起:严志达、陈省身、郑士宁、于德求 来源: http://news.nankai.edu.cn/xs/system/2014/12/08/000212294.shtml 第二本书是吴以义先生的《从哥白尼到牛顿:日心说的确立》。该书写得很详实,是科学史专业学生了解第一次科学革命的上佳文本;由于作者的文笔也好,对普通公众也值得推荐。我是2015年买到该书的,阅读了一半多,后来因为访学中断,最近接着读伽利略部分,发现一幅图吴先生理解有误。 在P325,他引用了伽利略在《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的一幅图,该图是哥白尼的日心体系(如上)。结果他评注说: 其中太阳居中,向外依次是水星B,金星C,和地球A。图上清楚地标示了作为地球卫星的月亮,注意绕地运行的月亮被标作满月N和朔P————。唯太阳旁边的小圈令人费解,似乎没有理由把它解释为太阳黑子。 按常理,吴教授不应该对此有误解,连他自己都有些怀疑,最后一句显然是内心的独白——他觉得解释为太阳黑子也很牵强。其实,太阳旁边的小圈无非是伽利略标识的字母O,而不是其他。理由有二: 1、在伽利略的这样图上,五大行星均标示了字母,还有月亮也给出了字母,太阳被标示出字母顺理成章。 2、在伽利略的原书中,明确提到了这个O。吴引用的版本是1944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英文版,笔者找不到该版本,但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文版P227有极其相似的一幅日心说的图,只是把太阳那里的O标示在了太阳中心。何况,在文本中辛普里丘明确说到“我把它画在这儿;这就是太阳的地位,标志是O”。 因此,尽管伽利略用望远镜证实了太阳有黑子,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但这里的O只是一个标记符号,并无太阳黑子的意思。
个人分类: 图像证史|682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