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海埂公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昆明海埂公园
热度 1 huailu49 2019-10-8 07:35
此园在央视每年总要报道几次,主要还是为了这里的海鸥......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2788 次阅读|2 个评论
海埂公园应成为警示滇池环境的公众环境教育基地
生态人 2009-2-16 15:20
昆明海埂公园免费开放之争 资讯来源: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02/16/content_1679836.htm 2007-02-16 本报记者 张文凌 日前,海埂公园能否免费开放成为昆明市民热议的话题,各种观点针锋相对。在今年云南省的两会上,也有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免费开放的建议。一个久违的、曾经与众多昆明市民有着肌肤之亲的公园,就这样在争议中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干燥的一代怀念水淋淋的周末 海埂公园与著名的高原湖泊滇池相连。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昆明人,都对这个公园有深厚的感情。那时候每到夏天,人们总是在这里度过一个又一个水淋淋的周末。诗人于坚在他的《滇池》一文中写到:30年前,一个人走进滇池,到了齐胸深的水,还可以看见自己的脚。鱼在双腿之间撞来撞去。水底是沙和青苔,还有水草。 可是,这样的情景对现在的昆明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滇池被污染,面目全非。海埂公园自然景观衰退,出现了太多人工化的东西,人们和滇池的距离远了,亲近水的机会没有了。年轻的一代成了干燥的一代,他们不去海埂公园,他们去电影院。 研究者指出,昆明市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滇池的滋养和补给,但城市化的进程超过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被污染后的滇池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降低了人们的安全感,使昆明这个本来在气候、物产、城市特点等方面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蜕变成了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的城市。 据分析,滇池环境问题每年导致直接旅游损失2.6亿元,工农业损失7.5亿元,地产损失500多亿元。昆明市民因滇池环境问题每人每年损失至少400元。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海埂 为了提升海埂公园的品质,2006年5月,一项由海昌上海投资公司投资约12亿元的大型旅游项目滇池极地海洋世界的规划方案进入论证,海埂公园的发展方向被定位为滇池水文化公园。 昆明本土的一些专家认为,在昆明建造海洋世界,无论建设、运行、维护的成本都很高。昆明离有海洋公园的城市并不远,建造一个海洋世界意义不大。而且,云南的区域特色与海洋有很大距离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备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寒温带7种气候类型,拥有我国95%以上的生态系统类型,是举世瞩目的生物基因宝库。此外,云南还有25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富璀璨这些都是云南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 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却花很多的资金去营建一个别处已有的资源,其效果可能并不如意。专家说。 同时,这些专家还对海洋世界规划方案中的房地产开发提出了质疑,认为方案中的主体项目海洋公园用地比重偏小,带有房地产开发性质的度假小镇建设规模过大。这是滇池边最后的一块精品用地,引入房地产,景观将大打折扣。而且有以海洋公园之名行房产开发之嫌。 专家们指出,海埂从上个世纪60年代修建之初就是个公益性公园,是市民近水、亲水之地。如果到处都是旅游点,市民和省外游客要花同样的钱才能游览,谁还去海埂? 在这次海埂公园免费开放之争中,来自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方面的观点认为,公园免费开放,不利于公园的长远发展。公园2002年刚摆脱亏损,正步入正常发展时期,如果免费开放,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园的发展;公司收入大部分来源于门票,免费开放会造成收入锐减。特别是部分游客素质较低,大量人员的到来,会带来园林绿化设施的破坏、环境卫生的恶化、社会治安的混乱等诸多问题。 但更多的人认为,政府应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有网友说:海南岛的海滩并没有被围墙围起来,海滩是自然景观,属于全体公民。而维护海滩的卫生和安全,则是政府的责任。滇池是昆明人的滇池,没有人可以用一个围墙把它围起来,然后告诉你要看它就要交钱。 面对滇池,我们要学会崇拜自然 来自专家层面的意见认为,海埂公园免费开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会成为一个保护滇池的教育基地,因为海埂公园就是生态破坏的样品。从长远来看,其产生的效益会比门票收入的效益更大。 长期从事水环境研究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段昌群教授认为,治理滇池必须跳出滇池,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是人的问题。长期以来,滇池治理的重点一直放在工程治理上,没有把公众参与、社会动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人们不知道政府治理滇池的思路,以及自己应该在滇池治理中做些什么。调查显示,有86.2%的昆明市民愿为治理滇池承担相关经济损失,并且每月愿为此付出60元。据此测算,滇池治理每年可望获得6.4亿元的民间支持额度。 这个由段昌群主持的大型调查还显示,91.88%的市民认为,滇池污染人人都有责任,绝大多数市民认为自己对滇池污染影响最大的不良行为是用有磷洗衣粉、乱扔垃圾、浪费水等。 我们活着,滇池死去。现代化的代价太高了,它给每个人一个几十平方带空调的新式的笼子,却要人交出大地,交出三春杨柳和九夏芙蓉。它用净化器或矿泉水与人们交换了滇池。于坚说:在我们从小的教育里,老师教会我们崇拜英雄,但却从没有教给我们崇拜自然。 目前,我们缺乏一个环境教育的基地。海埂公园不需要形成旅游热点,它的功能是给人警示,让人们知道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污染的制造者、受害者和治理者,督促我们成为滇池治理的真正参与者。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4:生态文明|3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