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一案三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四川雅安地震之后,对政府应急救援的若干建议
热度 2 hyperthink 2013-4-21 23:18
通观四川雅安地震之后政府应急救援的过程, 战时应急指挥体系方面依然是个核心问题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深化、细化应急预案。 现有预案基本属于框架性的规定,往往是“出现****情况,”,“***机构”启动“***级响应”,“**部门负责**;**部门负责**”。 这些都是框架性的规定。一旦遇到大灾大难,每个部门具体怎么做,譬如装备、人员、物资如何配合,譬如救援工作如何一步步展开等,都缺乏专业、细致的规划和计划。 本次雅安地震,虽然政府各部门依据应急预案反应迅速,但是因为缺乏这些专业细致的规划,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救援效率。 2、加强战时应急指挥体系的规范化、法制化。 现有一案三制体系下,实际上更加侧重“平时”的应急准备,对于“战时”应急指挥体系缺乏专业、细致的规定,无法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 当前的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实际更加侧重于通信保障和日常事故事件的信息管理,并非战时应急指挥体系。而各级预案当中的应急领导小组,实际上也缺乏战时应急指挥体系的管理架构和方法。 建议采用规范、科学体系,加强战时应急指挥体系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建设。 本次雅安地震,着重暴露出政府在战时应急指挥体系方面存在较大欠缺。 3、加强大灾大难的想定作业。 各级政府应急指挥职能机构, 应当加强各类事故灾难的想定作业,包括要分析各类事故灾难情景,加强想定情况下的作业推演, 从而完善、细化各类应急预案, 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本次雅安地震, 新闻传播和信息公开做得不错,得益于近几年各级政府大力开展舆情管理和媒体应对等培训。但是专业性的应急救援作业推演等的培训却极为欠缺。 4、加强基层培训,提高基层自救互救能力和方法, 与外部救援协调配合,提高救援效果。应急救援,并非省市以上政府的专责;各级政府,特别在基层和现场,都应当学习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提高基层和现场的自救互救能力。
2863 次阅读|7 个评论
四川雅安地震,哪些经验可以总结?
热度 2 hyperthink 2013-4-21 10:31
四川雅安地震,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已经有一些经验可以总结。 一、军队、武警和公安干警(包括消防力量)在第一时间参与应急救援,是本次应急救援反应迅速、表现较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军队、武警和公安干警的指挥体系健全,应急指挥的软硬件装备比较齐全,平战转换很快 ,他们在第一时间参与救援,能够快速建立起应急指挥体系,起到重要的组织指挥作用。 二、从政府体系来看,中央各部委行动都非常迅速,基本都能迅速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展开作业。但是总体来看, 原有的一案三制体系更加侧重于平时管理以及部门间协调作业,依然根据平时部委职能条块分割作业,对于战时应急指挥体系缺乏专业和细致的规定,因此有所欠缺 。 建议通过本次雅安地震救援的实践,对应急指挥体系再做改进。 从本次救援来看, 具体层面的应急指挥部成立迅速,指挥着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应急救援工作,但是尚欠缺综合层面进行决策指挥的应急指挥中心 。 三、本次雅安地震,根据现有情况分析,与汶川地震存在较大区别,震级较低,伤亡主要来自于倒塌的民房。因此,通过军队、武警达到现场,能够马上展开救援。而 汶川地震,震级更高,破坏更大,需要大量专业工程设备和专业队伍参与救援 ,需要军队与地方和社会力量很好的配合。 因此,应当从本次雅安地震出发,大力提高政府层面应急指挥能力,使军队、武警救援力量及其优势,与政府和社会的救援力量及其优势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在今后面临更大灾难时,提升应急救援效果。 四、另外从本次救援来看,新闻传播和信息公开做得较为及时。 舆情监控和媒体应对,一直是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展开了大量培训,在本次救援中,也体现了效果 。 但是反过来,也 建议各级政府同样需要,除舆情监控和媒体应对之外,也要加强专业内容的培训 ;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雅安地震,是一次很好的检验,表明近几年来我国政府的应急救援和指挥方面的进步,但是依然还有很多的改善空间可以检讨。
252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