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秭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草根博文向精品的发展---读《秭鳺》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rongqiaohe 2015-5-12 10:09
从草根博文向精品的发展 ---“国科大”人文学院学生小组 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2009年,作者在其“隔壁的那位”新浪博客里,以博文的方式,分别发表了有关彭州湔江流域上游,三岔河水电站工作人员,在“5.12”地震中逃亡的故事,如“孤岛飘摇”、“化翼飞翔”、“小姨你放手”等六个片段。后来作者将故事发展为二十个章节。2011年初,作者把二十个章节组合成一部完整的“诗小说”,最初起名为《漫漫回人间路》。经过修改编辑,最终以《秭鳺》作为题名,正式印刷发成册。 《秭鳺》发表后,逐渐形成了一些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以至于《成都大学网站》 、《科学时报》 、《湖南省省委网站》 、中共中央机关主办的刊物《求是》理论网 、《腾讯网》 、《搜狐网》 、《中国台湾网》 、《豆瓣读书网》 等网站,先后介绍了《秭鳺》。同时,《秭鳺》被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北大、浙大等上百所国内高校图书馆收藏,其中也被包括英国剑桥大学在内的多所国外学校图书馆。 为 什么《秭鳺》能够从草根博文,逐渐转变为一部大家接受的精品?我们以为,有如下几点理由: (1)《秭鳺》 选择地震这一 题材具有公众性和震撼性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 自古以来,华夏发生过许多次毁灭性地震, 包括周边国家也深受地震的危害,如日本为地震灾难多发国,眼前(2015年4月25日)发生在尼泊尔的里氏 8 .1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灾难,使得国人及其亚洲各国对“地震”这个词汇所具有的含义,涉及到性命、残废、财产、未来的命运等,关系到一个人生死存亡的事件。本身就具有恐惧性和震撼性,几乎每一个都非常熟悉,公众也非常关心。如果什么时候我们的地板开始摇晃、墙壁开始颤动,我们就会大喊一声,快跑!因此,这样的题材,本身就具有刺激性和纪念的意义,值得一写。 (2)“5.12”地震几乎是无人不知晓的重大灾难 “5.12”地震这一重大灾难事件,世界瞩目。 “5.12”地震震惊世界,其裂度之高,危害之大,造成的损害之严重,这些都载入了我国,乃至世界地震领域的史册。 作者对发生在地震中的故事进行描述,即广大读者无不知晓大灾难,使得读者在阅读《秭鳺》时,就已经知道了一些相关背景。写这样的题材,很容被读者接受。 (3)《秭鳺》描述了重大灾难中小人物的命运 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小人物,老百姓的命运与心理活动是《秭鳺》描述的主要内容。对普通人进行描写,使得《秭鳺》更能够亲近读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同时,写小人物,写老百姓的故事,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很容易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情景,以及灾民的命运。 (4)《秭鳺》描写了地震中很少有人知晓的故事 《秭鳺》描述了在“5.12”地震中,深山老林里,水电站的工作人员自救和逃亡的经历。深山老林里的水电站,平日去的人都非常稀少,在大地震中,山塌路断,人更难以到达。这在当年的“5.12”地震时,几乎没有媒体有能力追踪进行现场报道。当然,这也是媒体难以跟踪报道的空白区。《秭鳺》描述的情节非常细致,是对当时地震状态的一个小小的补充,展示了远在深山的灾民,是如何在地震灾难中奋争、求生、逃亡的身心状态和具体的行程。 (5) 作者曾是灾区的知青,其亲朋好友是地震中的灾民 赫舍里兄弟既是当年灾区的知青,其亲朋好友又是“5.12”地震中的灾民,作者还亲历了地震。这使得他们在描写“5.12”地震方面,有了得天独厚的的“先天”之积累。什么叫做“先天”,这里所指的“先天”就是实实在在的体验灾区当地的生活,体验地震的危害,体验在灾难中逃亡的过程。他们非常了解当地的地理、人文、方言、习惯等待。这些元素就是《秭鳺》能够震撼人心灵的缘由。 (6) 《秭鳺》忠实于“5.12”地震的历史事实 从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28分开始,到灾后重建,《秭鳺》都进行了真实的描述。《秭鳺》描述的故事如此真实,以至于参加过抗震救灾人,包括灾民以及当时战斗在灾区最前线的医务人员等,读完《秭鳺》后,都肯定了书中的描述。《秭鳺》一书内容的真实性,完全经受的起历史和现实的考验。 (7) 《秭鳺》所记载了“5.12”地震的大量数据 在“前言”和“再版前言”记载了“5.12”地震的大量数据,包括灾后重建的准确数据。大量数据的记载,使得《秭鳺》有了历史价值。包括重建了多少条公路、多少间房屋、多少个工作等等,都有具体的数据。这也许就是科技人员写文学书籍的职业习惯吧。这些数据将伴随《秭鳺》流传下去,成为将来20年、50年,乃至100年后,有读者想了解“5.12”地震时,成为查阅灾难的数据和资料。 (8) “5.12”地震灾区是“杜鹃啼血”典故的来源之地 作者将秭鳺的叫声“古贵旸”贯穿于整个诗小说,不但体现了灾区的漫长历史积淀,同时“古贵阳”的叫声使得故事有了立体感和空间感,也使故事得以升华。龙门山是蜀王杜宇的领地之一,“杜鹃啼血”发生在龙门下环,接近现今的磁峰镇。同时,龙门山湔江段,古蜀时期又称为湔山或汶山。该地区是古蜀文明发展的源头。另外,杜甫诗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中,提到的 “西岭”,就是龙门山,即“5.12”地震的重灾区。 (9)《秭鳺》在写作方式上具有显著的创新 《秭鳺》在写作方面,有许多新颖之处,例如书中的所有人,作者均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为读者起到了在地震中自我“逃亡”的感受。作者采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小说的情节。在“国科大”青年记者采访时,正如作者所说:“不是诗歌形式选择了《秭鳺》,而是《秭鳺》的内容,不得不采用诗歌形式来表述。《秭鳺》原本是中篇小说,但是,采用小说的方式,在心理学上达不到心灵震撼的效果。只有诗歌形式才能表达出《秭鳺》的悲情,才能够使‘5.12’地震的悲剧和人物的情感,能够放声朗诵和呐喊出来,在阅读的时候,读者的感受和内心激动才能随着故事的发展飞扬起来。” (10)作者追求较高的目标 与作者接触,领略了作者撰写《秭鳺》一书的目标,即50或100年之后,当有读者阅读该书时,《秭鳺》能够呈现给读者“5.12”地震的真实经过、真实情形、真实感受,以及地震灾民的真实写照,包括十分细节的东西。无论《秭鳺》是否能够达到之一目标,且需要历史来考验;但是,一个高的目标,至少可以把人引向一个高的追求。 最后,需 要提及的是,《秭鳺》呼唤了人间大爱,撰写这部诗小说实际上是善举,再加上描写人和事的真实性,使《秭鳺》在众多,以“5.12”为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 注释 】 成都大学美术学院 http://news.cdu.edu.cn/index.php?m=newsa=shownews_id=11543 科学时报: http://news.sciencenet.cn/dz/upload/20115126334483.pdf 湖南省党委中心组学习平台: http://www.hnswjst.com/content_view.asp?viewcode=16077~65786940 中共中央机关网 《 求是理论网 》 : http://www.qstheory.cn/ts/rdsp/201105/t20110512_80384.htm 腾讯文化网 《 秭鳺 》 网址: http://cul.qq.com/a/20140429/020817.htm 搜狐读书网: http://book.sohu.com/20140516/n399642876.shtml 中国台湾网地址: http://www.taiwan.cn/tsh/zxtj/20 05/t20140519_6174638.htm 豆瓣读书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942506/ 插图为彭州白鹿中学师生,在“5.12”地震中,从教室里撤离情况的雕塑。
个人分类: 读后感|1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HHQ老师:我一口气读完了《秭鳺》---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rongqiaohe 2015-5-11 08:46
He Hui-Qiu 老师:我一口气读完了 《 秭鳺 》 --- 纪念“ 5.12” 地震七周年 《 秭鳺 》 第二版由第一版的二十章,扩展到了二十五章。原本想一章一章地慢慢看 《 秭鳺 》 ,可是,当我手捧 《 秭鳺 》 一书时,却抑制不住阅读的欲望,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诗小说”,在热泪盈眶的同时,心中无限感慨! 首先, 《 秭鳺 》 十分独特,采用现代诗体,描写了“ 5.12” 地震中的一段动人的故事。我这几年读了一些书,但读罢 《 秭鳺 》 有一种久违的感觉。现在不少的作品,其中情节真实性不是太强,以至于有一种“造作”的感觉。而 《 秭鳺 》 则截然不同,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的内心变化都在情理之中。有些情节,显然是只有深入地震灾区,不可能在电脑面前编造出来。作者亲临地震现场,也亲身经历了“ 5.12” 地震。其中有几章,就是作者自己或其家人在“ 5.12” 地震中的亲身感受。而且,作者三十多年前,还在地震灾区当过知青,对龙门山地区的地理特点、动物植被、风土人情、乡土文化都很熟悉。这些经历,都为他们表达 《 秭鳺 》 主题,增添了素材、感情、力量。这也许就是 《 秭鳺 》“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质所在吧。 其次,通过阅读 《 秭鳺 》 ,使我改变了对现代诗体的看法。我喜欢格律诗,认为格律诗更有诗歌的韵味。但是,读了 《 秭鳺 》 之后,其中的人和事,现代诗字字句句如此打动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同时 《 秭鳺 》 是那样的耐读,某些段落可以成为典范。可谓 《 秭鳺 》 在写作上,是对现代诗歌的一种推动和突破。 再次,“古贵阳”的叫声,使 《 秭鳺 》 的整个故事,有了立体感和空间感。“古贵阳”的叫声出现在书的不同页码上,使读者有对其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文章的开篇和结尾都能够听到(读到)“古贵阳”的歌唱,但读者的感受可谓完不同。开篇“古贵阳”的叫声,多么动听,多么优美;而在结尾,同样的“故贵阳”叫声,是多么让人忧伤、叹惋! 还有,全书不同人物,均采用了第一人称“我”来描述,使得整个故事显得更加真实,自我感受更强,使读者有了一次亲身经历在地震中“逃亡自救”的过程。让读者感受了一次,“我”的磨难和“自我死亡”。只要回想起书中的一些情节,泪涌眼眶自然就会发生。 作者自称 《 秭鳺 》 是“诗小说”,虽然在文体分类上,尚未见到过所谓的“诗小说”,但作者用诗体的形式表达故事、人物、心理活动、情节的变换等,都十分成功。其实,诗歌、散文、小说等都不应该有所谓的死守、固定、不可改变的框框。 另外,格律诗有其韵味和美感,写好一首格律诗,实在不易。然而, 《 秭鳺 》 让我感受到现代诗歌的力量,是一种突破格式的内心冲动,把想要诉说的人和事尽可能地,不受限制地表达出来。 最后, 《 秭鳺 》 在写作上不拘一格,当然,作者为了追求真实,个别地方有些过于强调写实,而有给予读者想象空间相对较少的感觉。然而,这些都丝毫不影响 《 秭鳺 》 作为优秀作品的特质。正如作者所说,“诗心高于诗艺”。这可能是 《 秭鳺 》 诗心,震撼读者的缘由之一吧。 He Hui-Qiu 乙未年三月于成都
个人分类: 诗歌|20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津坤小龙女:再读《秭鳺》---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rongqiaohe 2015-5-10 11:26
津坤小龙女:再读《秭鳺》 纪念 “5.12” 地震七周年 五月悲歌 地震予我悲痛 我却还以诗歌 再次品读精品《秭鳺》 赫舍里老师的博大胸怀 深深的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汶川地震时一些惊心动魄的场面 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 催人泪下娓娓动人 遥远的天空 那朵时隐时现的星云 飘然而至 投影停靠在你的波心 心地与键盘碰撞产生共鸣 心底那痛心的文字 在敲击着五月的悲歌 心灯点亮 不堪回首记忆犹心 天塌了 让多少美好家庭流离失所 地陷了 鲜活的生命失去了颜色 花瓣在风雨中凋零 悲情的五月 突然的浩劫 大地上躺满了孩子 粉嫩雅气的小脸 还在美美滴嗅着妈妈那甜甜的乳香 妈妈努力把奶头放在婴儿的嘴里 孩子,安安静静的去天堂 妈妈永远陪你在身旁 可爱的孩子 那柔情天真的眸 是那样的美好和安定 美丽的姑娘 漂亮的婚纱陪你一起去了天堂 如今你的双颊 依然留存那圣洁的红晕 你那消失的青春 却如此安稳和恬静 你那美丽的生命 辉映着日月山河 远山的夜空 秭鳺在日夜悲啼 那悲切的叫声 “ 归 —— 归 —— 呀 ” 这一声声柔肠寸断的呼喊 声声不息、无休无止 执着得让人心疼 悲情得让人心紧 天崩地裂 人世间的美好 活生生的被叫碎了 冰冷的铁锹 不停的铲着 铲在人们的心口之上 国难伤痛 永远停留在 5.12 午后的那一刻 纪念 5.12 地震七周年 《秭鳺》这本精品著作 迸发出了震撼心灵的诗歌力量 体现出国人的大爱无疆 作者用最朴实的文字 最真挚的情感 赞美了什么叫大爱千秋 《秭鳺》 --- 感人的诗歌 至今仍让人热泪盈眶。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37e4f0f0102vfa4.html
个人分类: 诗歌|2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牛:《秭鳺》啼鸣声声血---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rongqiaohe 2015-5-4 08:14
老牛: 《 秭鳺 》 啼鸣声声血 纪念 “ 5.12 ” 地震七周年 一、世界上总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缘。赫舍里兄弟年少时,因领袖一句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 而到了穷山僻壤的彭州,而巧的是两兄弟先后两年在一座山的两面落户,而恰恰两兄弟已离开,各自凭奋斗有自己的事业时,视为第二故乡的彭山汶川遭受了中国之痛、世界震惊的里氏八级地震。救援,全中国乃至世界都行动起来了。有良心有责任担当的赫舍里兄弟先后奔赴震区,以翔实的调查企图复原地震所造成的损害。 我揣想赫舍里兄弟走过的地方,无论震前,还是震后、相机不足以表达地震的惨烈、不足以表达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但在自然灾害面前的避险、自救、生存的欲望,则是人和自然永远的主题。 于是, 《 秭鳺 》 这首长诗,搁在了我面前。我读我想,作者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悲伤和无助吧。 二、中国人经历过许多灾难。百年来天灾人祸几乎没有断过。但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龙门山脉的里氏 8 级地震,无疑是最严重之一的毁灭性的自然灾害。 一时间,全川、全国乃至世界都关心、关注着灾区。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特别是解放军、武警部队火速地奔赴灾区救灾抢险。人们在以各种形式支援着灾区。 记得汶川大地发生地震后的那些日子,我和亿万群众一样,守在电视机前,紧张地关注着抢险救灾进展。为惨烈的地震现场,为抢险者们的英勇,为志愿者们前赴后继地努力,我天天痴心的祈祷祝福。阅读 《 秭鳺 》, 忆想当年,心里仍然隐隐作痛。 读诗先阅图,作者绘制了地图 . 拍摄了不少图片,力图还原地震场景,感受地震前后的变化,这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其次,本书的前言 . 再版前言 . 长诗每章之后的注释,都帮助我们去真实感受地震对诗中主人公的影响。复原,有限的复原,足够了。通过几个弱女子 . 孩子逃出生天的过程,使我们重回那撕心裂肺的一刻,典型的人物,浓墨重彩的场景,就足以表现了。 三、真实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石。历史真实,时代真实,感情真实,细节真实。只有文字背后的真实才能感动人。 无论大事件或是小事件,永远只是背景。人,才是整个舞台的主角。立意,当以人的际遇、悲欢离合为轴心展开。普天之下,最伟大的是人。 感谢赫舍里兄弟以诗的形式,表现在极端环境下,郭欣靓及外甥畅畅和另一名青年职工杨莉,艰难自救的动人过程。实际效果看,显然是成功的。 长诗以时间为序,采用线性结构,以地震来临后,主人公从彭州龙门镇牛圈沟内的三岔河水电站,沿白水河峡谷向山外逃亡。其中,诗人不仅仅描写自然灾害之残酷,人在大自然破坏威力之前的渺小和无助,而向世人昭示的是顽强的求生欲望使人更加强大,贯穿整个长诗的不是凄惨、悲伤,而是大自然的精灵秭鳺鸟在不同场合的鸣叫,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 “ 不如归去 ” 。灾后,全国支援、超常规的重建,难道不是抚平伤口,不如归去的最好诠释吗? 如果说稍微有些遗憾的话,诗的描写有些地方还太实,特别是注释中使人感到 “ 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出处 ” ,作者生怕有编造之嫌。诗要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即读者的再创造。莎士比亚的名著 “ 哈姆雷特 ” ,就曾有评论家说过,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至于说到诗的表现形式,新、旧之争已不下百年了。 “ 五四 ” 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白话诗,好像白话文至今已无人訾议,但诗却看法纷争。其实 “ 五四 ” 以来,新诗卓有成就者,古文、古诗词之学问不为不深,为什么仍要不断探索新诗之路,时代使然也。 新诗应坚定不移地走自己之路。已经抛弃了的裹脚布,何必再捡起来炫耀呢。新诗要有自己的魂和韵律。自由,不仅是政治、灵魂,还包括诗。 老牛 乙未年春 于四川自贡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bd12190102x1nt.html
个人分类: 读后感|2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LJJ:催人泪下的故事---读《秭鳺》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热度 1 rongqiaohe 2015-5-1 16:27
Li Jian-Jun:《秭鳺》催人泪下的故事 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XX作者,你好! 数月前拜读了你们兄弟俩的《秭鳺》之作,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朴实、真挚、饱含世间真情,真真切切地触动心 灵。在现今逐利浮华的世间,它就像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夺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喜欢这种比较纯粹的 作品。 对于2008年5月28日的大地震,我也算是地震周边的经历者,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我每天守候在电 视机前,留下了不知多少担忧、牵挂、振奋、感动的泪,而今依然难以言表。但我从看到了中国人不屈不饶的精 神,足证了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前的伟大之爱。灾难考验了我们,民族之魂受到了一次洗礼,我们的民族是伟大 的民族。 “5.12”地震之后,虽然很快就出现了一些作品,但我认为有的太浮浅,不是太喜欢,而此书就不一样。 平凡的人物,朴实的语言,但在危难关头,且表现出对亲人担忧,对孩子不顾自己生死的细心呵护,对朋友 无私的帮助,让人看到了生命的闪光点。在女主人公生命最后的一刹那,足以让人心灵震撼。逝者平凡而伟大, 以热爱故乡的大山为证。 这首长长的叙述诗,以龙门山,三岔河等风景如画为背景。如果作者能够把灾前景象多润色一些笔墨,这样 自然与人物之间就更有意思,互相衬托,就更能够体现出美丽的山川妊育了主人公美丽朴实的心灵。 诗中出现了两个“我”,刚开始还不知怎么回事,读后才知道一对准新婚夫妇是书中展现的人物。其实, “5.12”大地震动员了这个世界,它给予人们刻骨铭心的痛,但给了我们这个民族新的希望。今年清明节将至, 人们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忘记那些逝去的亲人,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此书或许有这个意思吧。 非常抱歉,这封信本应该早些写,但恰逢生了一次病,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拖至今日。不管我的认识怎样, 但我的心是真诚的,衷心祝愿作者能够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愿意拜读作者新的作品。 对即将来临的清明节写上一句:清明时节倍思亲,天地之间聚深情。借用一位名人之言,让死者有那不朽的名, 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 Li Jian-Jun 乙未年 春草于重庆
个人分类: 读后感|2353 次阅读|2 个评论
感谢“中国台湾网”向台湾读者推荐了我们的“诗小说”《秭鳺》
热度 1 rongqiaohe 2015-2-23 13:27
继“科学网”、“搜狐网”、“腾讯网 ”等 向全国读者推荐我们的“诗小说” 《 秭鳺 》 之后,最近得知,“中国台湾网”向广大的台湾读者推荐了 《 秭鳺 》 一书 。 在此 ,我们感谢这些媒体的支持!希望 《 秭鳺 》 能够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书籍。 中国台湾网地址: http://www.taiwan.cn/tsh/zxtj/201405/t20140519_6174638.htm
个人分类: 诗小说|1850 次阅读|2 个评论
海窝子,《秭鳺》第二十一章“母亲的怀抱”所描述的地方
热度 2 rongqiaohe 2014-11-12 13:17
海 窝子场口的石坊门。一 条三里路长街, 贯穿整个 镇子。 【 摄于 2013 年春 】 海窝子也是湔江流域的粮仓之一,一年四季庄稼都可以耕种。水田、庄稼、油菜花、还有 炊烟绕村庄. 【 摄于 2013 年春 】 海窝子位于湔江畔,江畔上长满了芦苇、到了夏季,芦花飘拂,环抱着海窝子镇。 【 摄于 2013 年夏 】 海窝子镇对面狮子山。青山、流水、人家。但在 2008 年 5 月 12 日地震中,该房屋被毁。 【 摄于 2007 年夏 】 2008 年 5 月 12 日午后,地震突然爆发,山崖崩塌,千万吨巨石从山上滚下,埋葬了树林、村庄、人家。 【 摄于 2008 年冬 】
个人分类: 图片集|3034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
热度 27 wangdh 2014-5-17 10:26
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 (王德华) 我去年写了一篇很随意的文章: 科学与艺术随想 。这样的题目,显然是不自量力,甚至不知天高地厚了。博客就是自言自语的地方,把所思写下来,是暴露自己无知的最好的方式。知耻而后勇。知道不足,才能进步。算是自嘲吧。 关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当时朋友赫老师与我有几个对话。当时是随意说的,但也是自己如实的回答。有些问题,我至今也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整理如下: 赫:科学与艺术的宗旨都是创新… 博主 : 是。艺术是他人可以多次重复的,科学似乎不允许。 赫: 艺术同样不允许重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油画,如果达芬奇自己再画一幅,也不是原创的“蒙娜丽莎”了。 博主 : 画,有复制品。歌,有翻唱。 同一个景物,不同画家画。同一首歌,不同歌唱家翻唱。同一剧本,(可以制作成)不同电影、话剧、电视剧。(各有风采)。 赫老师咋描述这种现象呢?这是我理解的“艺术可以重复”。 赫:艺术具有科学的属性:(1)创造,(2)不允许重复,(3)新的表现方法,(4)社会规律的发现与阐述,(5)目标:提高人类对社会及其规律的认识。 博主 : 我也同意,就是有些细节不明白。同一篇论文不能重复发表,同一内容也不能重复研究。 艺术好像还是有些差异的。 赫:(如果这样说)那么科学也是可以重复的,如重要的科学成果,在教材和报纸上不断重复地印刷,一遍又一遍地科普给老百姓,一代又一代地讲述。。。其实都一样。牛顿力学不知道在媒体和书中重复了多少遍。。。但是,原创只有一个。科学与艺术是相同的。。。 博主 : 也是。但是科学道理不可以随便改变,需要严格恪守、传授(如概念、定义等)。艺术似乎本身就是个性化了的,艺术家可以随性发挥(张扬个性)。科学结论一定是大家认可的,但艺术不见得有这个要求。 赫:(艺术与科学)有哪些差异呢? 博主 : 有人说,艺术是生命之树,科学是死亡之树。只是我没有很好理解这句话。艺术是谎言,科学是事实(真实)。艺术有利于科学揭示真实。 赫: 。科学: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专业研究,如癌症,医生在研究、物理学家在研究、化学家也在研究、生物学家同样在研究; 。科学:同一个事物,不同层次上研究,可以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系统水平、动物水平(动物又分为许许多多种动物)、人类水平、转化生产力水平,生产工艺水平。。。都可以做同一个“题目”。。。 。科学:如牛顿力学,可以用电影、电视、书籍、讲演。。。来描述。。。 其实科学的最高境界是艺术! 博主 : 欣赏您的“科学的最高境界是艺术”的说法。 总觉得还是有些细微不同,我说不出来。 赫:您已经讨论到科学与艺术具体的探索内容中,两者探索的内容当然不同,但是它们的属性相同。至于艺术是否是谎言,我不敢断定。如果艺术是谎言,“蒙娜丽莎”的油画是否是谎言?您看看在莫言笔下《生死疲劳》描述的中国农村,您看看是否是谎言… “摄影艺术”是否是谎言… 我不敢说艺术是否是谎言…呵呵呵… 我只知道“艺术源于生活”,而“科学源于对假设的验证”…。祝您快乐! 博主 : 说艺术是谎言,是一种“帮助科学揭露真相的谎言”,(应该是)谎而藏真。谢谢赫老师赐教。 我一直想着这个事,有些地方不理解,所以经常会关注和思考。春天来了,百花盛开,五彩斑斓,赏心悦目。那粉红色的桃花,妖艳的碧桃,那紫里藏白的紫玉兰,那黄黄的苦菜花,总是感觉艺术家的手笔再灵巧,也难以描绘出大自然的这种美丽。所以,春天里会走进大自然看“画展”,而不会选择去画廊看画展。每天乘坐公交看到路边的月季和蔷薇,还是这种感觉。前几天慢慢欣赏路边的月季花,欣赏园区里的月季花,发现花色太丰富了,太多太多的花种,尤其是每朵花还有那么多丰富的颜色。我就猜想,人类再聪明,也不能确定能创造出大自然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色彩来。所以,艺术家会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画卷来,把不同的美丽汇在一起集中展现,重点展现,去掉了大自然中的一些瑕疵。可以说这是超越自然的美,是否也可以说是艺术的虚假呢?这样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吧。 前几天开始有机会读赫老师两兄弟为“ 5.12 ”大地震创作的长篇纪实长诗《秭鳺》,才开始明白他的一些观点。艺术也是需要真实的。真实的艺术作品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亲情在人间,不在小说里。最感人的故事在人间,最奥秘的科学故事在大自然。人,是发现、挖掘、描述大自然的故事的,升华为美就是艺术,升华为规律就是科学。 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科学与艺术在方法学上是有共同点的。 有人说,科学是时代的艺术。 Science provides an understanding of a universal experience, and arts provides a universal understanding of a personal experience. ( Mae C. Jemison ) The object of science is knowledge; the objects of art are works. In art, truth is the means to an end; in science, it is the only end. Hence the practical arts are not to be classed among the sciences. (William Whewell).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11703 次阅读|55 个评论
读《秭鳺》泪眼难睁,断断续续读了4个月----淑江读后感
rongqiaohe 2013-12-30 10:10
搜狐网友“淑江”读《秭鳺》断断续续四个月 读 《 秭鳺 》 有感 文:淑江 读“隔壁邻居”的诗歌 《 秭鳺 》 有感。秭鳺诗歌内容是 2008 年汶川地震,震前,震中,震后的照片与文字。这本书没有一次读完,因为每次触及,就有以泪洗面的冲动。所以断断续续的 4 个多月。迟复的文字表示对“隔壁邻居”的歉意。在此谢谢。祝好! 再次捧读 在那片被巨石 砸弯的土地上 飞来的秭鳺 我的泪 不再是决堤的海 阵痛过后 聆听秭鳺的歌唱 心似澎湃后的 海面,皱纹用崛起 慢慢烫平 泪水清洗着 折痕中的血渍 “地震予我悲痛 我却还以诗歌”* 在你的诗行中跋涉 看见曙光 *秭鳺首页作者的诗句 2013·4·2· 此文修改中 原文地址: http://heisaozi.blog.sohu.com/259538547. html
个人分类: 读后感|26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实是《秭鳺》的生命力----朝圣过的云读后感
热度 3 rongqiaohe 2013-12-26 19:36
---朝圣过的云--- 在真实的惨烈中展现人性的光泽 —— 长篇叙事诗 《 秭鳺 》 的赏析与感悟 在诗情渐渐沸腾寒夜的热泪里,当视力残疾的我,丢下枕边床头正在热读的几本书,手不释卷地彻夜读完 236 页的 《 秭鳺 》 后,我抑制不住那颗常常跳出胸膛的童心;抑制不住顽劣好斗的一腔执着,开始做起最原始的计算功课:这篇长篇叙事诗到底有多少行?我仿佛看见了含辛茹苦;看见了作者跋涉在字里行间的拳拳脚印。嘿嘿,除去标题不算,包括最后二十五章的 35 行小诗,竟然长达 3971 行! 读着这本北京博友“隔壁的那位”在短短几天就邮寄到上海的,由赫舍里兄弟合著的长篇叙事诗 《 秭鳺 》 ,犹如读着天上来的九曲黄河之水,在激动中一起汹涌澎湃。 虽然“ 5·12”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五个年头了;虽然两位大学老师的作者,不是专业诗人,或许“业余”的水平也不算很高;虽然没有华丽惊艳的辞藻与文采,仅仅用“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的人就能够看得懂并理解的”白描的手法 ······ 但是,当蕴含惊心动魄的真真实实站在眼前,面临这二十五个篇章中逶迤起伏的 3971 行诗句,心跳和杜鹃泣血交融,肝胆与浅吟低唱相裂。大地震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与作者掏心掏肺的第二故乡情,穿越天崩地裂,穿越暴雨石流,在令人黯然涕下中,品读“人类在极端环境下对人性的描写”;品读人性中永远闪耀的“真善美”的光泽。这不仅是我与这首长诗邂逅的缘分和荣幸,也是作者写在扉页的“地震予我悲痛,我却还以诗歌”的高风亮节的夙愿写照。 真实,只有真实才是 《 秭鳺 》 的生命;才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这首长篇叙事诗,主要描写了在突然发生的“ 5·12” 汶川大地震中,两位年轻的水电站女工带着一个小男孩,从位于震源点的龙门山牛圈沟内的三岔河水电站,沿着白水河峡谷,向山外逃亡自助,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终于获救的过程。在描写走出这极端环境的过程中,透过惨烈的真实,不断彰显了人性中的爱情、亲情、友情。作者站在真实上的一腔真诚,让我忘记了冬夜凌晨彻骨的寒冷,像一枚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树叶,久久不肯离开曾经生我养我的大树枝头! 真实,其实也是人性的根本,并且是善与美的基础。人性是个很抽象而又实在的词,词典里似乎没有理想的标准答案,本文也不想在这里展开探讨。大体上讲,人性是人类群体特有的属性或本能或天性。具体来讲,我认为人性的内涵与外延,时时 显现在生活的“真善美”之中,常常流淌在“求真、向善、好美”的日常实践里。那么 《 秭鳺 》 是怎样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在极端环境下对人性描写”,展现人性的光泽的呢? 真实的写作,毕竟是一种艺术劳动,毕竟是一种来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既然 《 秭鳺 》 的主题是刻划“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人性”,因此,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它采用了种种创作手段或方法。 首先,一首长诗要在总体上保持适当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纵观 《 秭鳺 》 的二十五个篇章,有 14 章在 150 行以上; 6 章在 130~140 行之间;仅有 5 章(包括尾声的第二十五章)在 120 行以下。最短的“燕子河”与“栀子泉”两章,也均有 103 行。最长的第七章“一个也不能少”,是 261 行。每个段落,长的在 10 行上下;短的在 4 行左右。句子的长短,基本跟随情境与感情的节奏而变化。我臆想,这种总体结构的把握,作者是胸有成竹,飞龙在天。 其次,凤头豹尾,双龙戏珠,或许也是 《 秭鳺 》 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开篇两章,作者都是从一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喜庆或美好憧憬中写起,在瞬间遇上的大地震中,展开了真实的残酷与悲壮。这既是现实,又在情理之中。综观长诗的第一人称 ——“ 我”,虽然总在一章一章的转换,但是以女主人翁“欣靓”为主线,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方法。这使人对长诗既有亲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又有一浪高一浪变幻灵动的艺术享受,避免了冗长乏味的枯燥。同时,这也符合大地震中的真实情况,是一种与读者贴近的写法。 描写真实,既无须口水潺潺,也不要矫揉造作,意象迷离地熏染情感,我认为这是 《 秭鳺 》 的语言特色。因此,作者在尽力选用汶川当地方言的同时,往往采用通俗的汉语。还有那些照片,都是 2008 年夏天拍摄的,离大地震只有几个月。因此,真正的高手,就是用最真实通俗的语言与意象,塑造最感人肺腑的深邃意境。众所周知,从诗经楚辞到汉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与明清小说,即使从现代诗的沿革而言,真正的经典,就是通俗。正如作者自己所言,除去 秭鳺 两字比较生僻外,都是老少皆知的语言。所以, 《 秭鳺 》 是老百姓眼中的 《 秭鳺 》 ,它无须真实里的残酷和恐怖,无须流行中的低级下流的字眼与俗气。 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高潮或亮点。那么, 《 秭鳺 》 的亮点在哪里呢?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认为,在九死一生与精神即将崩溃之际,终于见到的“路”、见到的“对面峡谷上的人”、见到冉冉升起的“炊烟”、见到“水电站的领导与同事”等等,都是令人热血喷涌的”火山口” ! 走过死亡与地狱,方知生命的珍贵与顽强!也许,这就是极端环境中闪耀的人性光泽! 当然, 《 秭鳺 》 不是十全十美的。在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展开诗意的想象翅膀,还有不少地方可以努力。既然是长诗,引子也应该采用诗的形式等等。同时,似乎还缺少一篇由别人撰写的旗鼓相当的序言。这是我的个人意见,仅供作者参考。 现在,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精彩的长篇叙事诗了!面对物欲横流,现代诗到底应该怎么走路?!我斗胆豪言,如果是诗,就应该燃烧!应该汹涌!应该杜鹃泣血!应该慷慨激昂!所以, 《 秭鳺 》 这个标题起的真好,不管它是二声杜鹃、三声杜鹃、四声杜鹃,不管它是“布谷”、“贵归阳”、“古贵旸“还是“不如归去”,满腔真情,杜鹃泣血,已经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空! “对于世界来说,你只是一粒尘埃;而对我来说,你却是整个世界!”这是四川北川县委宣传部的冯翔,在悼念自己爱子中的一段诗句。是的,虽然人类在大自然中十分渺小,但 《 秭鳺 》 中展现的人性光泽,是辽阔的!感谢作者,这种人性光泽,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b4b1c40101pvoy.html#comment1
个人分类: 读后感|302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等待柏拉图---再忆古贵旸---读《秭鳺》有感
rongqiaohe 2013-11-10 22:22
翻开扉页,一行铿锵有力的文字赫然跳在眼前,“地震予我悲痛,我却还以诗歌。”那是怎样一场浩劫,怎样一种巨痛,它不仅是大地的伤,更是中国人的痛,而我们的作者又以怎样一种情怀、胸襟作此千古绝唱:古贵旸 …… 汶川之痛,华夏之哀;让我们用朴素的语言,写一首朴实的诗吧!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我刚要午休(此时我已有孕在身),婆婆蒙蒙地说:睡觉就睡觉,你跳啥子嘛!此时,屋外已人声鼎沸,婆婆立即叫我下床,拽着我的手飞快的夺向门外,人人惊魂未定,楼房的玻璃吱吱嘎嘎 …… 地图的另一端,挚爱的龙门山 —— 突然间, 天地摇晃, 尘土飞扬, 山崩地裂, 霹雳轰响, 滚滚岩石从石崖上飞蹦而下, 从身旁、头顶上呼啸而过, 彼此强烈冲撞, …… 随着这些饱满、激情、昂扬的文字,我的脑海全是地震时沉沉浮浮的影像,我不得不在那迷雾迷离的痛苦里踉跄,不得不跋山涉水变得坚强,我成了欣靓,我就是畅畅,又变成了贤良 …… 灾难之中,人的那种本能的求生欲望,那种身临惨景、满目疮痍时的凄凉,那种神经与躯体快要分裂时的绝望 …… 漆黑的深处是什么?蹲着野兽,藏着魔王? 三岔河谷泥水浑浊,棒棒鱼不再歌唱, 森林成片倒下,鸟儿惊飞,猴儿逃亡, 周围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 等待,漫无目的等待, 等待,没有尽头的等待, 等待,望眼欲穿的等待。 永生难忘的“ 5.12 ”啊!你吞没了大自然,你捣毁了家园,你蹂躏着人的躯干,你让一个个饱受创伤的心难以复元! 古贵旸,龙门山凄美的爱情! 相传龙门山有一段关于秭鴂的凄美爱情故事! 它带着我们走过海窝子,进入青杠林,寻觅小鱼洞,涉水沙金河,只听见秭鴂的呼唤: 古贵旸,古贵旸 …… 曾经,那么难忘, 我的身影留在你眼光里, 划过夜空的流萤, 是你迷人的眸子, 瞬间的顾盼却镌刻在心。 曾经,那么渴望, 你的手合着我的掌, 可转眼你就淹没在深邃, 消失在泥石滚流遥远的山冈。 于这段刻骨的爱情里面,我的言语已是苍白,我只想静静穿梭在诗意的字里行间,背负那深深爱的忧伤,我只想心无旁骛的在这段感情里徜徉,秭鴂在那儿彷徨,把爱情的歌声声唱: 古贵旸,古贵旸 …… 挚爱的故乡 —— 龙门山! 白云宛如漂浮的纱巾, 轻轻地绕在玉垒山脊, 多情的云朵洒下泪珠, 化为濛濛细雨, 落向山崖变成清泉, 在山涧悄悄低语, 沿着牛圈沟奔流不息, 仿佛一条洁白的哈达, 从玉垒山飘向遥远的天际。 你看见了吗,如画的玉垒山 ; 你听见了吗,叮咚的清泉;这是怎样一幅诗画,这是怎样一曲小调。想象着作者该有着怎样的情才,时而婉约,如花间词那般含蓄婉转,深细缜密 ;时而豪放,如东坡般恢弘雄放,行云流水 …… 我不愿思考了,不愿想象了,就让我沉溺在这梦境般的诗文里吧! 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灵魂,大自然也宠爱着他,滋养着他。看看那漫山遍野的花儿,听听那山风细细的密语,舒展你的双臂,你就拥有了生意盎然的美妙世界,你就拥有了如此博大的胸怀。湔江水是你的血脉,龙门山是你的骨骼,那满目的翠绿已然是你的肌肤,因此,你不煽情,你不做作,优美而自然,深切并关怀,你倾诉着“ 5.12 ”那场灾害 …… 恍惚间,艰难地爬出了龙门山,经历了一场被巨石埋葬的爱恋。 “古贵旸,古贵旸 ……” 事隔 4 年,借以祭奠 2008 那场汹涌来势的灾难,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PS :对古贵旸(温江郫县这边叫贵归阳),有种特别的情结 ,记得小时候总听见鸟儿在喊:“贵归阳,贵归阳”,我就问外婆,那鸟儿在叫啥子,外婆说,五月间了,该点豆子(外婆称播种黄豆为点豆子)了,它是提醒人们的嘛。懵懵懂懂的我觉得这鸟真好。记得 08 年在云南(我住的地方与四川仅一金沙江之隔)的时候,居然偶尔也听到贵归阳啼叫了,那种思乡的情绪油然而生啊!我想大凡川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这样的情结吧! 原文地址: http:// blog.sina.com.cn/s/blog_b0c3353801011b95.html
个人分类: 评论|2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秭鳺》讲述了“5.12”地震中的一段动人故事
热度 2 rongqiaohe 2013-10-15 21:24
地震予我悲痛,我却还以诗歌 ------赫舍里兄弟 再版《秭鳺》新华书店全国发行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868-701094.html
个人分类: 诗歌|2601 次阅读|4 个评论
山顶上的那片云---《秭鳺》中描述的场景之一
热度 4 rongqiaohe 2013-6-16 21:13
【 在“ 5.12” 地震中,连盖坪的边缘崩塌了,卷着树林、房屋还有陡坡上的山花一起滚流到了白水河畔,山坡下躺着残墙断壁和遗物。但是,白云依旧从蓝天飘过 ...... 作者摄, 2009 夏 】 天边的那片云, 小憩在山顶, 阳光抹不去孤独, 俯瞰山脚的遗迹; 崩塌的陡坡, 埋葬了曾经的楼宇; 滚流的泥石, 覆盖了山花和美丽; 可是你, 我心中的那片云, 依然倚在山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仿佛是大山忠实的恋人, 不辞辛劳地 团聚 又别离...... 有一天, 你飞过我的头顶, 无意中,看到了你, 仰望你,那变幻的身姿, 迎面飘下颗颗小雨, 洒在我的脸膛, 模糊了我的眼睛, 来不及拂去 那泪水般的雨点, 我一直 望着你 渐渐地 远去 ...... 原址地震前照片 【5.12 地震前 ,连盖平在龙门山的怀抱,被松柏环绕,形成一个舒适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有成千上万的老人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避暑。作者摄, 2007 年初夏。 】 为纪念“5.12”地震五周年再版《秭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868-689100.html
个人分类: 诗歌|351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为纪念“5.12”汶川地震五周年再版《秭鳺》
热度 9 rongqiaohe 2013-5-12 12:20
五年前的今日,一场深重的灾难让全国和世界了解、记住了汶川。五年后的今天,在这片曾经山河破碎的土地上,岁月 风干着人们的泪水,阳光和月明消融着悲伤,生命在奋斗和生活中不断磨练。 灾区人民照常生活、照常外出打工、照常到重建后,焕然一新的小镇上去赶集。中午累了,在集市的茶馆里,喝一杯成都花茶...... 只有面对生计的现实,参与生活中的竞争; 只有把泪花和汗水洒在重建家园的一砖一瓦上; “只有奋斗,才能治愈心灵的创伤 ( 马克思) ” 。 两年前,我们写作了 《秭鳺》一书, 描写了“5.12”地震 中,几位 普通人的一段经历。 今天,《秭鳺》重新修改,将再次印刷,为纪念 这个特别的日子。 《 秭鳺 》 描述了“ 5.12” 地震中,一段普通人的故事,弘扬了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主旋律 。 在此,我们 感谢长期以来广大网友的支持与鼓励!我们由衷地感谢对 《 秭鳺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读者 。 感谢“科学网”郑千里老师和王晨菲老师,对《秭鳺》的报道! http://news.sciencenet.cn/dz/upload/20115126334483.pdf 感谢中共中央机关刊 《 求是 》 杂志主办的“ 《 求是 》 理论网”在其“书评”栏目中,转载科学网的报道! http://big5.qstheory.cn/ts/rdsp/201105/t20110512_80384.htm 感谢 湖南省党委,在其“中心组学习服务网络平台 ” 介绍了《秭 鳺 》! http://www.hnswjst.com/content_view.asp?viewcode=16077~65786940 感谢 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收藏《秭鳺》。 感谢中国国家图书馆、唐山图书馆、辽宁图书馆、太原图书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辽宁凤城图书馆、山东省威海市图书馆等收藏《秭鳺》。 感谢英国 Nottingham 大学、 Nowich 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意大利比萨大学孔子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 Griffith 大学、法国 Lorrine 大学、亚昆士兰大学( Library’s East Asia Collection )及其孔子学院( Confucius Institute of QueenslandUniversity )等学校图书馆收藏 《 秭鳺 》 。 一句话, 感谢广大的读者和网友对 《 秭鳺 》 一书的批评指正! 《秭鳺》封底,2011年1月 《秭鳺》封底,2013年5月(修改版)
3078 次阅读|16 个评论
愿雅安山河雅静,祝雅安人民安康!
rongqiaohe 2013-4-22 09:30
个人分类: 浅谈|2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