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g指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M指数定义的修改
热度 1 mohsh 2013-4-30 18:11
我在博客“聚集度指数与 h 和 g 指数”中定义了一个新的科学计量学指标—— M 指数,旨在解决 h 指数和 g 指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即 h 指数降低了核心文献 ( 排在 h 指数内的文献 ) 的贡献,而 g 指数有时会过分突出了个别核心文献的贡献。我使用了聚集度指数 C( 定义见博客“二八定律与 C 指数”和“关于聚集度指数的补充” ) ,该指数实际上表征了最核心文献的贡献度,因此利用 C*h 来定义 M 指数在逻辑上也会过分突出个别核心文献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此定义进行修改。测试显示,直接利用 g 指数除以 C( 即 g/C) 指数来定义 M 指数也不太合适,有时会得到比 h 指数还小的结果。因此考虑定义 M=g/n ,其中 n 为聚集度指数的阶,定义 n=log(C)/log(1.618)( 参见博客“黄金分割点与聚集度基准” ),当n1时,可取n=1 。欢迎感兴趣的研究者对 M 指数进行测试。
54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聚集度指数与h和g指数
mohsh 2013-4-23 09:20
h 和 g 指数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同时考虑了文章篇数和引用次数的科学计量学指标。 h 指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降低了核心文献 ( 排在 h 指数内的文献 ) 的贡献,事实上核心文献引用的变化对 h 指数的增长没有贡献。而 g 指数有时会过分突出了个别核心文献的贡献。本文考虑将聚集度指数 C( 定义见博客“二八定律与 C 指数”和“关于聚集度指数的补充” ) 和 h 指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指数 M ,并定义 M=C*h 。也就是,当 h 指数相同时,聚集度越大, M 指数也就越大,其影响力也就越大。 M 指数能否用于科学计量学评价,期待能够得到相关研究者的实际检验。
9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