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哥德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到底说了些什么?——(三)
热度 3 zhaohaotong 2017-7-18 19:03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到底说了些什么?——(三) 第三重:“惊鸿一瞥”——“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概要证明思路 首先恭喜开始修炼第三重神功的读者,相信你们已经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有了足够的理解了,现在我们开始进入到“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证明思路中。 哥德尔在25岁就发表了这篇伟大的论文,但是哥德尔这个人却是一个很谨慎细致的人,他知道自己这篇论文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他非常担心别人没有读懂它,或者引发什么误会。为此,在这篇论文的第一部分Introduction中,哥德尔概括但细致地给出了整个证明的思路。 不过,在我们理解哥德尔的证明思路之前,让我们先从更简单、更易懂的方式入手来逐步进入状态。 (一)悖论式语言 喜欢搞点逻辑类脑筋急转弯的读者可能了解一些悖论式的语言,譬如“这句话是谎话”。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如果说它对,那么它就真的是谎话了,既然是谎话,那么显然是不对的;如果说它不对,就意味着它不是真话而是谎话,显然它又对了。对可以推演出不对,不对却可以推演出对,这种语言可以称之为“悖论式语言”。由此,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结论,能用语言表达的语句中,一定存在既不能说明它对也不能说明它错的句子。于是我们可以说,语言体系的逻辑表达是不完备的。 如果有人以为这就证明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那未免太天真了。这种逻辑悖论在几千年前就被人们发现了,如果像希尔伯特、罗素等大数学家、逻辑学家连这个问题都搞不定,还有什么资格去推进数学公理化和公理体系形式化呢? 其实,这种悖论式语言在《数学原理》所定义的形式化公理体系中是无法表达的。设这句话(看作一个命题)为X,那么“这句话是谎话”就应该表达为“~X”。而悖论式语言需要把“~X”定义成X自己,也就是让“X=(~X)”,这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通过《数学原理》中的四条基本逻辑推演公理推演得到的结论。所以,这种悖论式语言只能证明“人类的语言体系逻辑表达不完备”,而并不能证明“公理体系不完备”。但是,这个思路和哥德尔的证明是有着相通之处的。 (二)罗素悖论 如果小时候对数学与逻辑感兴趣,也许会记得那个“只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理发师?这个悖论其实就是罗素悖论,只不过为了让人容易理解,把抽象的罗素悖论给改头换面了一下。罗素悖论是集合论中的一个经典悖论,我们把若干具有同一性质的对象划分为一个类,类中的这些对象被称为类的元素,当然,某些情况下类里面的元素也可能是一个类。现在我们设计某一种性质P(x)= x ∉ x ,也就是说具有性质P的对象不是自身的元素。那么,满足性质P的类为A={x|x ∉ x} 。此时,如果我们想判定A这个类是否是A自身的元素时,悖论就出现了,如果A∈A,根据性质P,得到A ∉ A ;如果A ∉ A ,那么A就满足性质P,则A∈A。 罗素悖论是不能仅仅归因于语言表达的不严谨的,事实上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悖论,是关于类的公理体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后来,人们修改了类的内涵公理,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集合。集合是能够成为某一个类的元素的那种类。由此,我们把类分成了两种,一种是集合,另外一种是真类(不能成为任何类的元素的类)。由于罗素悖论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证明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本文不再讨论它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深入了解。 之所以在这里谈到了罗素悖论,是因为希望读者知道,当公理体系引发了悖论之后,人们马上就会通过定义新的概念、提出或者修改公理来完善它。可是,当哥德尔的证明也构造出了类似悖论的命题之后,人们宁可接受这个命题是不可证明的,也没有试图通过修补公理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通过哥德尔的方法构造的这类命题,使得人们无论定义多少个概念、补充或修补多少个公理,也无法消除它。 (三)哥德尔证明思路 哥德尔的证明思路和前面那些制造悖论的思路类似,都是要把命题自身引入到命题之中。区别在于哥德尔既不是利用了某种语言的不严谨,也不是简单地把命题变量直接代入到自身,而是严格按照公理体系形式化的要求,一丝不苟地把命题自身引入到这个命题之中,其论证过程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需要说明的是,哥德尔的证明所使用的公理体系是基于《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形式化的公理体系,哥德尔在论文中把这个公理体系称为PM(Principia Mathematica),我们在后面也会沿用这个名字。 (1)建立命题表达式与自然数的对应(哥德尔对应) 哥德尔做的第一件事是把PM中的表达式和自然数对应起来。我们在讲解“一致性的重要意义”的时候,专门介绍了PM中的表达式和相应规则。PM中的表达式就类似下面的这些例子: ~ ( ∃ z≤x ∙ (z ≠1∧z≠x∧z|x))∧(x1) (判断x是否为质数的PM公式) ∀ q∙p ⇒ (~p ⇒ q) (我们证明过的公式,矛盾的体系可推出任何命题) 哥德尔说,这些表达式都是由一些基本符号组成的,是一组符号序列;而“证明过程”无非就是一组表达式组成的序列,是符号组成的序列的序列。按照希尔伯特的数学形式化思路,这些符号、表达式和“证明过程”都是无意义的,如果需要,可以赋予某种含义来表达一些现象。哥德尔指出,显然把这些符号赋予什么含义是与PM体系本身无关的,因此在这里哥德尔把这些符号对应为自然数。 于是,每一个基本符号都对应于一个自然数,每一个表达式则对应于一个自然数序列,每一个“证明过程”都对应于一个自然数序列的序列。反过来,每当给出一个合规的自然数序列,就可以唯一的对应一个PM表达式;每给出一个合规的自然数序列的序列,就可以唯一的对应一个PM证明过程。 再深入一步,有了这种对应后,就可以把一些对PM表达式或者证明过程的有含义性的判断对应成对于某一个自然数序列的判断,而这类对自然数序列的判断显然又可以使用PM中的表达式来进行。换句话说,通过哥德尔建立的对应,我们终于可以使用PM表达式来表达有含义的判断了。比如,根据事先对应关系的定义,一个合法的表达式对应的自然数序列一定满足某种规则,这种规则显然可以在PM中表达,于是我们就可以在PM中给出一个表达式,用来表达“某个表达式是否合规”这个含义。 由于这种对应(也被称为哥德尔对应)对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证明非常关键,我们宁可不厌其烦地再举个很简单例子来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它。我们建立一种类似哥德尔说的对应关系,事先声明,我们建立的这个对应关系仅仅是为了容易理解下面的例子,实际上这个对应关系并不利于证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我们建立的对应关系为,把PM体系中的全部合规表达式以及证明过程按照ASCII字符顺序排列,形成一个无限长的序列;然后从第一个表达式开始,我们把它对应到自然数1,第二个对应3,以此类推,直至无穷;然后再把全部不合规的表达式排列好顺序,从第一个开始,分别对应到自然数2、4、6、……。这样,PM中的任意表达式及证明过程都对应着唯一的自然数。我们再定义一个PM表达式,这个表达式用来判断某个表达式是否合规,设这个表达式为isFm(x)。显然,这种对应关系下的isFm(x)在PM中应为“~( ∃z ∙ x=2z) ” (注意PM中的任意数字变量都是0或自然数),这个表达式实际是判断x是否为奇数,如果是,则对应x的表达式合规,否则不合规。于是,一个“表达式是否合规的有含义的判断”被表示为PM中的一个表达式了。 当然,除了表示“表达式是否合规”外,也应该还可以表示“某个表达式是否在PM体系内可以证明”,哥德尔把这种表达式设为provable(x),他表示自然数(或自然数序列,或自然数序列的序列,修炼第四重时会看到,哥德尔采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把这些序列们都对应为唯一的自然数了)x对应的表达式是否可在PM体系内证明。 最后,再强调一点,哥德尔把PM中的表达式对应为自然数,并不是哥德尔为了研究自然数或者数论而做的什么工作,而是哥德尔为了构造某种特殊的PM表达式而提出的方法。通过把PM表达式映射为自然数,再利用PM体系自身本来具备的表达自然数间关系的能力,来实现把PM中的命题引入自身的目标。 (2)构造一个特殊的命题表达式 哥德尔定义,“在PM命题表达式中,只有一个自然数类型的自由变量的那种表达式称为class-sign(考虑到这只是哥德尔起的一个名字,就不翻译了)”,比如“x10”、“ ∃z∙zx ”、“ ∀yx,zx∙ ~(x=y∙z) ”等等,这些都是class-signs,都只有一个自由变量x且x是一个自然数。 下面,我们给每个class-sign分配一个序号,并设第n个class-sign为R n 。当我们把某个自然数k代入到某个class-sign的变量时,得到的表达式记为R n (k)。例如,若R 9 是“ ∃ z∙zx” ,那么R 9 (8)就是“ ∃ z∙z8 ”,R 9 (9)就是“ ∃ z∙z9 ”。 再设provable(R)表示R这个命题表达式可以在PM中被证明(前面已经提到了)。大家知道,有些表达式是可以在PM体系中证明的,比如“39”、“~(x10∧x8)”,有些表达式是不可证明的,比如“39”、“(x10∧x8)”。因此,provable(39)为真,provable(x10∧x8)为假。 然后,我们定义一个集合K,K={n|~provable(R n (n))}。也就是说,K是这样一组自然数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n使得R n (n)不可证(注意这里面的R n (n)是把命题表达式R的序号带入到它的自由变量中得到的表达式)。 基于上述定义,必然存在一个命题表达式S(n),它表示n∈K,而且显然这个表达式是一个class-sign。既然S也是一个class-sign,那么S也必然有一个对应的序号,设这个序号为q,则S就是R q 。如果我们把R q 的序号q带入到R q 中,就得到了表达式R q (q),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在PM中表达的表达式。 最后,我们来考察表达式R q (q)和~R q (q)是否可以证明。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R q (q) ⇔ S(q) ⇔ q ∈K ⇔ ~provable(R q (q)) ………………… (式1) 如果R q (q)可以证明,意味着provable(R q (q))为真,显然意味着R q (q)也为真,根据(式1)可得到~provable(R q (q))也为真,发生了“~provable(R q (q))”和“provable(R q (q))”同时为真的情况,也就是PM不一致了。换句话说,如果PM是一个一致的体系,那么只有R q (q)不可证。 如果~R q (q)可以证明,意味着~R q (q)为真,根据(式1)得到~(~provable(R q (q)))为真,也就是provable(R q (q))为真,即R q (q)可以证明,也即R q (q)为真。这次又发生了R q (q)与~R q (q)同时为真的情况。于是,如果PM一致,那么~R q (q)也不可证。 综上,对于R q (q)这个命题,只要PM是一个一致的公理体系,那么在PM中既不能证明它,也不能否证它。换句话说,在PM体系之内,可表达的命题R q (q)说不清楚对错。 (3)进一步的分析 哥德尔在论文中明确提到,这种构造思路是来源于两个有名的悖论——理查德悖论(Richard-antinomy)和说谎者悖论(liar-antinomy),后者就是我们最前面说到的“这句话是谎话”的悖论,而前者则与哥德尔的构造有类似之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了解。 哥德尔证明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把“真”、“假”与“可证明”及“不可证明”区分开来了。这里谈到的可证明与否都是指在PM体系之内。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常把“真假”与“是否可证明”等同起来,认为“真 ⇔ 可证明”,“假 ⇔ 不可证明”。其实,“真假”与“是否可证明”的严格关系应该是“可证明 ⇒ 真”、“假 ⇒ 不可证明”,但是它们的逆命题却不成立,也就是说“真命题未必可证明”,同时“不可证明的也未必就是假命题”。 前面我们给出了~R q (q)和R q (q)都是不可证明的论断,但这并不意味着R q (q)的真假不确定。其实我们看一下(式1),就可以得到,R q (q) ⇔ ~provable(R q (q)) ,也就是说,命题R q (q)说的其实是“R q (q)不可证”,或者说,R q (q)说的是“自己不可证”。那么根据我们前面的论断,R q (q)确实是不可证的,也就是说 R q (q)这个命题为真 。大家没有必要为此而感到惊讶,前面我们说了,哥德尔清晰的区分了“可证与否”与“真假”的关系,真命题不一定可证。 (4)再进一步分析——哥德尔第二不完备定理 哥德尔在论文的Introduction部分中介绍了自己的证明思路之后,特别指出,在详细的对R q (q)为真这个结论进行分析时,会得出一个奇怪的结论——关于公理体系一致性证明的奇怪结论,哥德尔说将在论文的定理XI中进行讨论。 哥德尔论文中的定理XI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哥德尔第二不完备定理”。 由前面的论证过程可知,当PM体系一致的时候,可以得到结论“R q (q)不可证”,也就是“R q (q)为真”。这里面并没有附加任何别的条件。因此,根据前面的论证,我们得到, “PM体系一致” ⇒ R q (q) 可我们知道,R q (q)是不可证的。也就是说,“PM体系一致”也应该是不可证的,否则如果“PM体系一致”可证,那么就可以推出R q (q),这与R q (q)不可证矛盾。(严格的讲,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他没有证明“PM体系一致” ⇒ R q (q) 是可在PM体系中推导出来的。修炼第四重时会给出哥德尔更严格的证明过程。) 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得到了“哥德尔第二不完备定理”,简单表述为“ 一个蕴含了皮亚诺公理的公理体系,其一致性是不能在这个公理体系内得到证明的 ”。 以上就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证明思路,对于绝大部分数学爱好者,修炼到这里应该满意了。因为修炼到第三重之后,已经比较深入的理解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证明思路,足够准确、全面的理解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意义。 对于愿意学习的读者,可能仍然会有各种疑问?有人会问,哥德尔把PM表达式对应到自然数,到底有什么用,是怎么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provable(x)之类的有含义的命题的?也有人会问,修炼第一重的时候说到的“ ω一致 ”和“ 原始递归 ”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能还有读者会问,第三重介绍的证明思路难道不是一个严格的证明过程么,为什么还要修炼第四重?对于需要解开这些疑问的读者,请你们和我一起,开始修炼第四重神功吧。
个人分类: 科学|19895 次阅读|4 个评论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到底说了些什么?——(二)
热度 1 zhaohaotong 2017-7-18 18:54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到底说了些什么?——(二) 第二重:“静水流深”——“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深刻背景 哥德尔为什么会想到证明这样一个“不完备定理”呢?既然已经修炼到第二重了,就稍微说的多一点。 (一)数学公理化 人们经常说,数学研究领先其他学科研究至少200年。其实在上上个世纪,也就是19世纪的时候,数学研究就已经大幅度超前于其他学科的研究了。数学家以及很多科学家们越来越意识到数学应该是一个公理化的系统,它的结构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定义一批公理和基本逻辑规则,然后依据这些公理和逻辑规则可以推演出这个体系内的无穷多的定理——这就应该是理想的数学。 倡导并推进数学公理化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9世纪和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大数学家之一。希尔伯特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他于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的题为《数学问题》的演讲。在这个演讲中,希尔伯特提出了23个他认为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而这23个问题至今还在指引着数学家的研究方向。 这23个问题中的第2个问题,就是有关数学公理化的。希尔伯特说:“ 在这些无数个问题之上,我倾向于确定下面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公理在经过有限步骤的推演后是不会导致相互矛盾的结论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关于算术公理一致性(相容性)的证明。 ”。 1910 ~1913年,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和罗素(Bertrand Russell)撰写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的发表,是数学公理化推进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数学原理》希望从最基础的逻辑出发来定义全部数学,试图构建一个宏大的逻辑体系结构,彻底的解决数学公理化的问题。我们只要稍微想象一下,就能够猜到这个过程有多复杂,特别是罗素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消除自己发现的“罗素悖论”(后面会提到)。直到《数学原理》第一卷的363页,才推导出了数字“1”的定义;第二卷又费了很大的力气,证明了乘法交换律。《数学原理》工程浩大,两位作者只完成了前三卷,覆盖了集合、基数、序数和实数的相关内容,虽然对第四卷几何的基础做了筹划,但整个体系结构实在太过复杂,两位作者“才智枯竭” ,实在无法再写下去了。 数学公理化推进的最关键标志性事件是1920~1923年间,希尔伯特推动的“希尔伯特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为全部的数学提供一个安全的理论基础。这个计划对数学公理化提出了如下要求: 形式化 :形式化是希尔伯特提出来的一个关键思想,意思是,所有数学应该使用用统一的、严格的、无意义的、形式化的语言来表述,并且按照一套严格的、基础的逻辑规则来推演。 完备性 :形式化之后,数学里所有的 真命题 都可以通过上述规则被证明。 一致 性 :运用这一套形式化的表达和规则,不可能推导出矛盾。 保守性 :这是针对形式化而言的,即如果赋予一些形式化的表达以含义(希尔伯特将这称为元数学),并由此证明了某些结论,那么必须保证即使不赋予这些含义,依然可以证明同样的结论。 确定性 :可以通过一个 算法 来确定每一个形式化的命题是真还是 假 。 对于修炼完成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第一重神功的读者来说,应该会看出上述“希尔伯特计划”是有问题的。没错, 之所以我们比大数学家希尔伯特还要目光如炬,是因为我们站在哥德尔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要知道,在哥德尔的论文发表之前,甚至是发表之后的一段时间,主流数学家、逻辑学家们仍然认为希尔伯特计划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问题只不过是如何给出证明罢了。 (二)一致性(相容性)的重要意义 在详细阐述“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对数学公理化特别是“希尔伯特计划”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来谈一下“一致性”的重要意义。这里说的“一致性”就是指很多文章或书籍里面说的“相容性”,希尔伯特说的compatibility,哥德尔说的consistency,意思是“无矛盾的”。 在修炼第一重神功的时候,我们谈到构造一个不一致(不相容、存在矛盾)的公理体系是无意义的。从直觉出发,我们都清楚,存在矛盾的体系当然有问题了。这里,我们给出逻辑上的说明(或者说证明)。 做这件事之前,让我们先来感谢罗素和怀特海,是他们的艰苦工作成果《数学原理》给出了数学形式化的基础。我们正是以此为基础,来说明一致性的重要意义。另外,了解《数学原理》中给出的数学形式化的基本表示,也是继续修炼第三重、第四重神功的基础,因为哥德尔就是基于《数学原理》中数学形式化的表达来证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 由于形式化表达的符号存在不同的样式,为避免歧义,本文中数学形式化的表达与哥德尔论文中的样子保持一致。以下是数学形式化的基本原则: (1)使用字母(一般使用p、q、r等)表示命题变量,即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命题;使用如下符号表示特定逻辑(注意,形式化之后的表达式是无含义的,因此这些符号仅表示某种逻辑关系): ~ 逻辑“非”; ∨ 逻辑“或”; ⇒ 逻辑“推出”,意思是“如果 …… 那么 …… ”; ∧ 逻辑“与”; ∀x∙p 对于任意 x , p 都成立; ∃x∙p 存在 x 使 p 成立; (2)组成合理的命题表达式。譬如,“p∨q”就是一个合理的命题表达式,而“p∨”就是一个错误的表达式。 (3)两条变换规则:一是代入规则,可以使用其它的命题表达式对某个命题表达式中的某个命题变量进行全部统一替换;二是分离规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逻辑三段论,已知p和p ⇒q 成立,则 q 成立。 (4)《数学原理》提出的四条基本逻辑推演公理: (p ∨p) ⇒p p ⇒(p ∨ q) (p ∨ q)⇒(q ∨ p) ( p ⇒q)⇒((r ∨ p)⇒(r ∨ q)) 大家可能觉得这四条基本逻辑推演公理看起来像是废话,由此可知《数学原理》这本巨著是从多么基础的逻辑出发的。不要小看这四条基本推演公理,它们可以推导出难以想象的复杂的结论。 好,以上四条数学形式化的基本原则叙述完毕,下面开始推出一个逻辑定理:p ⇒(~p⇒q) 。推演过程如下: 根据第二条推演公理,得到p ⇒(p ∨ q) ; 根据变换规则二,设 p 成立,则得到如下结论, p ∨q成立; 在p成立的前提下,设~p成立(即p不成立),则由∨逻辑的基本含义得到q成立(意思就是,“p或q”成立,且p不成立,那么必然q要成立); 根据上述结果,在p成立的条件下,如果~p也成立,那么q成立。 于是得到上面的逻辑定理 p⇒(~p⇒q) 。注意,这里面 q 是一个自由的命题变量,根据基本变换规则一,可以把任何命题代入 q 。因此,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如果有一个命题“ p ”和它的逻辑非“~ p ”都成立,那么任意命题 q 都成立。也就是说, 有矛盾的公理体系可以推导出任意命题都成立 。这就是为什么公理体系必须一致,不一致的公理体系为什么无意义的原因了。 (三)数学形式化的目的 在谈完了“一致性”的意义后,我们还要再谈一下为什么希尔伯特要搞数学形式化?希尔伯特是提出数学形式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数学形式化的目的还是从证明“希尔伯特第2问题”出发来考虑的。人们之所以笃信公理体系必然是一致的、无矛盾的,其实是因为人们日常研究并应用的公理体系都是有含义的,都是对应着客观实体的。人们相信客观实体及其规则是不会发生矛盾的。这正像我们中国成语“自相矛盾”故事所说的,一个无坚不摧的矛和一个无比坚固的盾在现实世界是不会同时存在的,只要用这个矛刺一下这个盾,就会有一方露馅。可是我们的公理体系不总是对应着存在的客观实体,很多情况下(特别是数学中)的公理体系对应着抽象实体或者理想实体(如集合、点、线、面),而且被对应的实体是无穷多的,我们无法通过有限枚举来证明这些公理体系的一致性。 由此,希尔伯特想到,彻底抛弃(数学)公理体系中的含义,构造一个形式化的公理体系,这个体系内的各种表达式仅仅具有符号意义。如果能由此证明这样的公理体系的一致性,那么无论把任何含义赋予这个公理体系时,必然是无矛盾的、一致的了。 正是由于希尔伯特这个想法,以及罗素和怀特海的“身体力行”,才使得哥德尔最终发现了不完备定理。否则,人们在研究公理体系的时候,总会把它对应的含义和其逻辑关系一起考虑,就不太容易把思路聚焦到公理体系的逻辑本身上面,也就不容易发现“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了。 (四)“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打破了“希尔伯特计划”么?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看看哥德尔是如何在数学公理化(以及公理体系形式化)的大背景下“釜底抽薪”的。我们先来看“希尔伯特计划”的几个要素: 一是形式化。显然,“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并没有反对形式化,而且正是通过《数学原理》中公理体系形式化的成果,哥德尔才证明了不完备定理。 二是完备性和一致性。“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明确指出了公理体系完备性和一致性的矛盾之处,它证明了一致的公理体系(指蕴含皮亚诺公理的公理体系,以下类似,不再赘述)必然是不完备的,也就是说,完备性和一致性不可能同时获得。另外,“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还有一个推论,一般被叫做“哥德尔第二不完备定理”,它表明公理体系的一致性不能在这个公理体系内被推导出来。也就是说,不仅完备性和一致性有矛盾,即使是一致性本身,也不能在公理体系内得到证明(这个结论似乎显得更可怕)。 三是保守性。事实上,保守性也不再成立了。在“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详细证明过程(第四重)和“Goodstein定理”介绍(第五重)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当赋予了某些含义给公理体系之后,原来不可证明的命题变得可证明了。个人认为,赋予含义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扩充这个公理体系(个人观点,可讨论)。这也是为什么哥德尔构造的forall(v,r)这个命题在《数学原理》确定的逻辑基础和皮亚诺公理体系内不可通过形式化的推演而证明,但是却在哥德尔的论文中被证明了的原因。哥德尔论文中也提到了,provable(x)是他构造的46个表达式中唯一个不能断言为原始递归性质的,这说明命题的“可证性”某种意义上是被哥德尔新赋予的含义。 四是确定性。显然确定性也不成立,因为哥德尔证明了存在某些命题无法证明其真假。而且就算在确定性判断的“真”和“假”以外加入“不可证明”这一类,也是不成立的。我们前面提到过,没有一个通用的算法能够判定任意命题是否不可证。 从上面这些要素来看,除了公理形式化没有问题外,其他要素都存在问题,要么互相矛盾,要么根本不成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希尔伯特计划”确实被打破了,这也是当年“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最重大且最直接的影响。 “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发表时,希尔伯特还在世,面对这个伟大成果,大数学家希尔伯特也只能退让,不过只是略微退让。毕竟哥德尔只是在某一个范畴内(皮亚诺公理体系+原始递归性质)构造出了一个在公理体系内不可证明的命题,剔除这个范畴之后,结果又会是怎么样的呢(第五重)? 无论怎样,我们必须指出希尔伯特“为全部的数学提供一个安全的理论基础”这个目标并没有被打破, 通过不断扩展公理体系,我们仍然可以为数学提供一个越来越安全的基础,只不过这个公理体系结构看起来要从原来的“有限”变为“无限”了 。
个人分类: 科学|234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到底说了些什么?——(一)
热度 2 zhaohaotong 2017-7-18 18:50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到底说了些什么?——(一) 【中文网上深入介绍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文章很少,我这篇文章写得很长,花了不少时间打磨它,希望能帮助到爱好数学与逻辑的人。文章把理解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分为了五重,建议只是想初步了解的读者,可以重点看第一重;希望了解一些背景的读者,可以修炼到第二重;希望较深入理解哥德尔证明思路的读者,建议修炼到第三重;如果确实感兴趣,希望详细了解哥德尔证明过程以及其严谨性的读者,可以修炼到第四重;如果还想多知道一些知识的读者,可以练到第五重。 ——— 作者】 1931 年,库尔特∙弗雷德里希∙哥德尔(KurtFriedrich Gdel)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On formally undecidablepropositions of Principia Mathematica and related systems I” (论文的原文是用德文发表的,这里给出的是英译名)。今天,我们一般笼统的把论文中提出的定理称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80多年过去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影响仍然持续、深远,特别是引起了很多非数学界人士的兴趣,引发了各种各样的解读。很遗憾,有一些解读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些人出于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一知半解,甚至开始怀疑、批判人类的理性,以至于发展到相信、鼓吹不可知论。近期,我在认真研读了哥德尔论文原文(英译版,本人实在是不懂德文)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加深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很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分享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理解,厘清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误解。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数学、逻辑学领域的划时代成果,使人们对于数学研究基础的认识更加深刻、准确,同时它也是现代逻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虽然伟大、深刻,但是个人认为它并不深奥。对于一个普通人,只要愿意动脑,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准确理解它。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网上有不少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介绍和解读;60多年前,两位美国作家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 Nagel)和詹姆士 R. 纽曼 (James R. Newman)撰写的的著作《哥德尔证明》更是科普“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重要作品。如今网上能看到的中文介绍“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文章,绝大部分是转述《哥德尔证明》这本书的内容的。不过这本书撰写太早,有些新的结论当年尚不了解;另外这本书在普及哥德尔证明的时候,更多的是讲解背景、思路,并用作者自己的理解来讲述哥德尔的证明,个别地方不够严谨,一些讲述方式也不够准确。本文则全部基于哥德尔论文的原文来介绍“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证明,并适当融入一些80多年来新的认识和结论,希望能帮助数学、逻辑学爱好者了解并理解“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为了帮助更多人在各自需要的层面上理解“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下面的介绍把理解“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分为了五重,从对定理的基本含义的理解一直到对核心证明的了解都包括了进来。读者可以像修习“乾坤大挪移”神功一样,依照自身内力基础,修炼到适合自己的层面即可。祝愿大家都能练成“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第五重神功! 第一重:“庐山真面目”——准确了解“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赏玩一块美玉的时候,首先不应该是听各类专家讲这块玉多么晶莹剔透、多么价值连城,而应该是首先把玉拿出来让大家看看,有个感性认识。在哥德尔的论文中,我们一般所说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有时候也被叫做“哥德尔第一不完备定理”)是指论文中的定理VI,原文如下: TheoremVI: For every ω-consistent primitive recursive class κ of formulae, there is aprimitive recursive class-sign r , such that neither forall(v,r) nornot(forall(v,r)) belongs to Conseq(κ) (where v is the free variable of r). 尽量原汁原味的翻译如下: 定理VI:对于任意一个 ω一致 (第四重) 的原始递归公理集合κ,一定存在一个 原始递归 (第三重、第四重) 的表达式r,使得无论是“r总成立”这个命题,还是“r不总成立”这个命题,都不属于通过κ可推导出来的定理的集合(原文中的Conseq(κ))。 补充说明一点,哥德尔论文中的κ所代表的公理集合,是指蕴含了皮亚诺算术公理(Peano Axioms)的集合,这是在哥德尔论文的前面明确了的,所以在阐述定理VI时就没有再特意强调。 修炼第一重神功的读者可能会问了“大哥,你说的这些都是啥?”。别担心,修炼第一重神功没那么复杂。 让我们先从 公理 说起,公理其实就是无需证明而被认定为成立的命题。 公理体系 是指一组公理的集合。通过这些公理和基本的逻辑关系,可以推导出更多成立的命题,称为定理。公理体系一般被认为发源于2300多年前欧几里德撰写的《几何原本》。在现代科学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通过定义一组公理再加上合理的逻辑推演,可以证明很多命题或结论。公理体系是当今数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数学研究成果就是(或者说在极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一组公理体系的推演,而其它科学研究除了依赖公理体系进行推演外,还需要通过系统的实验来进行验证。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针对公理体系的一项结论,它之所以如此伟大且深刻,正是因为它撼动的是一切科学的研究基础——公理体系。修炼第一重神功的时候,我们简要理解“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说的是: 一个足够复杂的公理体系(至少蕴含了皮亚诺算术公理),如果它是一致的(相容的,无矛盾的),那么它就是不完备的。 这里的 完备 ,指的是“对于任何可在这个公理体系内描述的命题,都可以在这个公理体系内得到判定,要么是正确的,要么是错误的”。 再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就是说,一个没有矛盾的公理体系内,总有一些命题是说不清楚对还是错的(务必注意,这是指在这个体系内说不清楚,不是说永远都说不清楚了)。也许有人说了,既然没矛盾的公理体系有问题,那就搞个有矛盾的公理体系呗。如果设想一个公理体系,一会儿告诉我们“1+1=2”,一会儿又告诉我们“1+1 2” ,相信不会再有人把这个公理体系当回事。有矛盾的公理体系会导致彻底的无意义和虚无,修炼第二重神功的时候会详细阐明这一点。 上述结论听起来是比较可怕的,公理体系必须没有矛盾,可是没有矛盾的公理体系又会导致出现一些命题说不清楚对错。于是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读,比如“ 哥德尔定理告诉了我们数学和逻辑的极限,这也几乎是人类理性的极限。它证明理性不是无所不能的 ”、“ 哥德尔定理告诉我们,人类不可能真正认识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理解宇宙的真理 ”等等。相信作为人类理性智慧光辉代表之一的哥德尔,如果听到这些说法,可能也会很无奈吧。 第一,“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不仅不是所谓人类理性的极限,恰恰相反,它是人类理性智慧的重大成果。它告诉了我们,正是由于有了人类理性的智慧,才有可能认识到这样深刻的结论。哥德尔是通过构造出了一个无法在这个公理体系内证明的命题来证明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这个命题的内容说的正是“命题自身无法在此公理体系内被证明”,既然哥德尔已经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说明这个命题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所以,“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证明过程其实告诉了我们,存在一个可在这个公理体系内表达的 正确 的命题,但是在这个公理体系内却既不能证明它,也无法证伪它。如果说“哥德尔不完备定理”阐明了什么极限的话,那它阐明的也只是“某类公理体系的极限”,而不是“数学、逻辑的极限”,更不是什么“人类理性的极限”。 第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不仅不会告诉我们“人类不可能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反而是在更深刻的层面上告诉了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去认识世界、探索真理。譬如在数学上,如果发现一个命题通过现有的方法、公理和定理一直得不到证明,我们就可以尝试扩展现有的方法和公理体系来进一步研究;费马大定理、黎曼猜想等命题被称为“会下金蛋的母鸡”就是这个道理。物理学上,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过程,也是因出现了平直空间中狭义相对论某些推论难以解释(如高速旋转的圆盘会发生扭曲),爱因斯坦提出了等效原理并毅然拓展了平直空间的假设,创建了广义相对论这个伟大的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哥德尔和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晚年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之所以他每天还会经常坚持去办公室上班,是因为可以在路上和哥德尔聊聊天;而爱因斯坦的去世也曾给哥德尔的情绪以很大打击。 第三,“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也没有给出人类认识真理的上限。如果一个命题在某个公理体系内无法判定,那也不是意味着这个命题就是无法判定的了。对于这类命题,如果属于科学范畴的,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加以判定,从而扩展现有的公理体系,发现新的科学规律;如果属于数学范畴的,可以通过寻找新的数学工具、数学方法或者数学理论来直接拓展现有公理体系,从而准确的判定这个命题,进而扩大人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还有人了解到,数学研究已经证明了“不存在一个通用的算法,能够判定一个给定的命题在某个确定的公理体系内是否是可判定的”。由此认为既存在着不可判定的命题,又不存在“能够判定某个命题是否不可判定的方法”,显然我们没法准确认识这个世界了。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虽然我们的确证明了不存在通用的判定算法,但是人类认识世界不是只依靠某组公理体系和确定的逻辑与算法的,人类的思维也不可能只局限在某个或者某组公理体系之内。虽然我们无法设计出一个通用算法,来判定一个命题是否在某个公理体系内可判定,但是这并不必然导致我们无法认知这个命题。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Goodstein定理”(这个定理相对简单易懂,修炼到第五重的时候会详细说明这个例子)就是一个在皮亚诺公理体系里无法判定的命题,但是在集合论中,利用序数知识可以非常简单的证明它。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揭示了公理体系内在而深刻的性质和固有局限性,告诉我们不要奢望仅仅通过若干组公理出发,机械地利用基本逻辑规则进行推导,就能够对全部的命题进行判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数学还是其它科学,都需要不断的完善、扩充自身的公理体系(或者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认知更加深刻复杂的客观世界。或者说, 哥德尔真正严格证明了这句格言——“科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 。
个人分类: 科学|630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8期 | 数学极客-哥德尔
Kara0807 2017-3-10 08:04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8期 | 数学极客-哥德尔 丘吉尔曾说过, “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 )” ,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自 2006 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 60 位人工智能专家 。德先生自 10 月 31 日起,已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 D-Technologies )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 60 位成员的相关介绍。往期内容可查看延伸阅读。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8期的主人公是 爱因斯坦 一直找寻的谈伴,并被爱因斯坦视为知音的哥德尔。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卒于美国普林斯顿。早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物理、数学,并参加哲学小组活动。1930年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证明了「狭谓词演算的有效公式皆可证」。之后在维也纳大学工作。1938年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8年加入美国籍。1953年成为该所教授。哥德尔发展了 冯.诺伊曼 和伯奈斯等人的工作,其主要贡献在逻辑学和数学基础方面。 幼年时的哥德尔(左二)与家人 少年时光 目前发现的哥德尔的最早文字记录是他的小学数学练习本,大约时间是 1912 年,那时哥德尔 6 岁。最逗的是他有道题算错了, 4-1=4 。又擦掉重做。这么大的数学天才小时候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8 岁时,哥德尔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他好追根究底的天性促使他钻研了解这种疾病,并知道了它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它对心脏的损害。尽管医生告知他得病后并未留下后遗症,他还是相信他的心脏受到损害。 这一点成为他以后生活中一直坚守的一个顽固信念,同时也成为了他后来疑病症的来源。 中学时期,哥德尔在数学和几何方面的才能初显, 16 岁就开始阅读康德的著作。他认为康德对他的智力发展具有塑造作用。这一时期,由于富裕和很高的社会地位,哥德尔一家并没有受到一战战后重建的太大干扰,这也为哥德尔的不断求学打好了物质基础。 哥德尔与妻子 青年生活 哲学界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有影响的哲学家大学本科是什么专业的。 1924 年 7 月,哥德尔进入了维也纳大学。最开始哥德尔的主修专业是理论物理,但听了菲利普 - 富特文格勒的数学课后,他便转到了楼下的数学系。在数学系,不时的替主讲教授讲课,或者指点低年级的小萌新,对于哥德尔来说已经是常事。与此同时,他还选修了富特温勒的数论课,这激发他将数论方法应用于逻辑 —— 以自然数表达逻辑和数学命题,现在叫做 “ 哥德尔化 ” 。 1929 年,哥德尔与大他 6 岁的阿黛尔结婚。哥德尔太太阿黛尔曾是夜总会舞女,她到美国后总对人说她是跳芭蕾的。殊不知美国人也了解欧洲战前文化,说跳芭蕾比夜总会也高不了多少。哥德尔朋友们对她的看法是 “ 说话尖酸,粗鲁暴躁 ” 。但哥德尔被她通情达理的气质和乐观的天性深深吸引。即使这么内向的人,外人在时,哥德尔也经常晒幸福,让人家受不了。 定理的证明方法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20 世纪 20 年代,在集合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数学家 希尔伯特 向全世界的数学家抛出了个宏伟计划,其大意是建立一组公理体系,使一切数学命题原则上都可由此经有限步推定真伪,这叫做公理体系的 完备性 ; 希尔伯特还要求公理体系保持 独立性 和 无矛盾性 。希尔伯特的计划也确实有一定的进展,几乎全世界的数学家都乐观地看着数学大厦即将竣工。 正当一切都越来越明朗之际,突然一声晴天霹雳。 1931 年,在希尔伯特提出计划不到 3 年,年轻的哥德尔就使希尔伯特的梦想变成了令人沮丧的噩梦。哥德尔证明 : 任何无矛盾的公理体系,只要包含初等算术的陈述,则必定存在一个不可判定命题,用这组公理不能判定其真假 。也就是说, 无矛盾 和 完备 是不能同时满足的 ! 这便是闻名于世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一举粉碎了数学家两千年来的信念。他告诉我们, 真与可证是两个概念。可证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证 。某种意义上,悖论的阴影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无怪乎大数学家外尔发出这样的感叹 : 上帝是存在的,因为数学无疑是相容的 ; 魔鬼也是存在的,因为我们不能证明这种相容性。 但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数学的范围。它不仅使数学、逻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引发了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哲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甚至宇宙学。 2002 年 8 月 17 日,著名宇宙学家 霍金 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弦理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哥德尔与 M 理论》的报告,认为建立一个单一的描述宇宙的大统一理论是不太可能的,这一推测也正是基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有意思的是,在现今十分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否适用也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1961 年,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卢卡斯提出, 根据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机器不可能具有人的心智。 他的观点激起了很多人反对。他们认为,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与机器有无心智其实没有关系, 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对人的限制,同样也适用于机器倒是事实。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影响如此之广泛,难怪哥德尔会被看作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智慧巨人之一,受到人们的永恒怀念。美国《时代》杂志曾评选出 20 世纪 100 个最伟大的人物,在数学家中,排在第一的就是哥德尔。 哥德尔与爱因斯坦 换国籍的小故事 1948 年,哥德尔决定加入美国籍,为此,他特地仔细研究了美国宪法,准备参加入籍考试。在考试的前一天,哥德尔打电话给他的朋友著名数学家、经济学家摩根斯顿,他以惊愕有十分激动的口吻告诉后者,他在美国宪法中发现了一个逻辑漏洞,利用这个漏洞,他可以把美国变换为一个专制制度。摩根斯顿和爱因斯坦第二天将一同作为哥德尔入美国籍的证人(那时入籍要证人),两人都建议哥德尔不要在移民官面前提这事。 第二天,爱因斯坦,摩根斯顿和哥德尔驱车前往联邦法院面试。面试中,法官简直被哥德尔如此庞大的亲友团惊呆了,甚至打破常规让两位证人一直坐着。 法官一上来就对哥德尔说: “ 到目前为止你一直拥有德国国籍 ……” 哥德尔马上纠正法官,指出他是一个奥地利人。法官不觉得怎么尴尬,接着说道: “ 不管怎么说,那个国家曾在罪恶的专制制度下 …… 不过幸运的是,这在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 当专制这个词蹦出来,哥德尔按捺不住大声喊叫: “ 恰恰相反!我知道专制在美国如何发生!而且我可以证明它!!! ” 根据各种流行的说法,当时不但爱因斯坦和摩根斯顿,连法官也都一起努力让哥德尔安静下来,以免他继续就他的 “ 发现 ” 发表详细而冗长的谈话。最后,由于亲友团的强大影响力,哥德尔还是拿到了美国国籍。 晚年生活 50 年代后,哥德尔的身体健康问题和精神问题越发严重。哥德尔晚年不相信别人做的饭菜,但太太阿黛尔也病倒了,没法照顾他。他只能吃些很简单的食物。一次王浩去看他,带了些他太太做的鸡肉,他事先通知哥德尔他会来。但他到后,哥 德尔 却怀疑地看着他,拒绝开门。王浩只得把鸡肉放在门口台阶上离去。也不知哥德尔吃没吃。 哥德尔逝世前一个月,王浩到他家去看他。他的头脑依然敏捷,看不出大病。他对王说: “ 我已经失去做肯定判断的能力了,我只能做否定判断 。 ” 临死前三天,王浩打电话给住院的哥德尔,他彬彬有礼,但语气淡漠。此时哥德尔已经没有朋友,妄想症严重,绝食。王浩是唯一亲近他的人。 1978 年 1 月 14 日,哥德尔病逝。死亡证明说:死于人格紊乱造成的营养不良和食物不足。体重只有 65 磅。 1 月 19 日,有一个私人葬礼,阿黛尔,摩根斯顿太太,几个家庭好友加王浩参加了。 3 月, IAS 举办追悼会。王浩和科秦讲话。科秦把哥德尔同爱因斯坦和卡夫卡相比。哥德尔把一切都留给了阿黛尔。 文章来源 :德先生 延伸阅读 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1期 | 过程哲学创始人-怀德海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2期 | “罪人”-伯特兰·罗素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3期 | 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4期 | 可计算性理论奠基者-波斯特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5期 | 诗人科学家-麦卡洛克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6期 | 数理逻辑大师-阿隆佐·邱奇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7期 |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由清华大学李力教授、中科院复杂实验室主任王飞跃教授同著,后经李力老师、郭伟老师和杨柳青老师共译的中国智能车领域首本专业技术类书籍《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已登陆德先生求知书店!欢迎大家关注德先生进店选购!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名人堂|1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学名字的逻辑性质——逻辑学笔记3
mayaoji 2017-2-4 23:42
1 、 我们给事物取名字,只是为了方便,具体取什么名字是无所谓的。我们实际上可以直接用数字给每个人命名,身份证号码就是这样。 哥德尔在证明不完全性定理的时候,给数学符号数学命题都分配了号码,这就是它们的名字。此外,命题的序列也分配了号码。命题序列是指按顺序排列的若干个命题。 数学证明可以理解为数学命题的序列。比如要证明平方差公式: a 2 -b 2 =(a+b)(a-b) 证明如下: (a+b)(a-b)=a(a-b)+b(a-b) a(a-b)+b(a-b)=a 2 -ab+ba-b 2 a 2 -ab+ba-b 2 =a 2 -b 2 (a+b)(a-b)= a 2 -b 2 这个证明就是命题序列。哥德尔的编码方法既给命题分配了号码,也给作为命题序列的证明分配了号码。 2 、 光是取个名字,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但在这里名字不仅仅起指代作用。由于这里的名字是数字,所以名字也能构成数学命题。哥德尔证明了,某些命题的性质或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它们的名字构成的命题来表达。 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 a=b , a ≠ b 互为否命题。 a=b 的编码为 100 , a ≠ b 的编码为 150 。式子 60(x+y)=x*y 表示否命题关系。把 100 和 150 代入这个等式,等式成立,表示它们确实是否命题关系。如果不成立,则不是否命题关系。 (上面的编码和式子是为了方便随便举的例子,否命题关系并不是真的由等式 60(x+y)=x*y 表达。另外, 60(x+y)=x*y 严格应该写成 ∀ x ∀ y( 60(x+y)=x*y) )。 准确地说,如果 命题之间的二元关系R可表达,则存在公式 j (x,y) : 若R(a,b)成立,则 j (a,b) 是定理 若R(a,b)不成立,则 ﹁ j (a,b) 是定理 在上面的例子里,R是指否命题关系。 这里说的是二元关系,其他类型关系的表达与此类似。 3 、 这里利用上面的知识在数学上来证明“本命题不可证”是不可证的。 哥德尔证明了,证明关系可以表达。即存在命题 Pf(x,y) (这里的Pf(x,y)是某个具体的数学命题的缩写),当某个命题的名字为m,而名字为n的命题序列是m的证明时,则可以证明Pf(m,n)成立。当n不是m的证明时,则可证明 ﹁ pf(m,n) 成立。 ﹁ Pf(m,n)即并非Pf(m,n)。 所以,“本命题不可证”可表达成, ﹁ ∃ y Pf(s(m,m),y) 。即并非存在一个y,使得名字为y的命题序列,是函数s(m,m)的值所对应的命题的证明。这里, ﹁ ∃ yPf(s(m,m),y) 的编码刚好也是s(m,m)。 (函数s(m,m)是什么意思, “本命题不可证”为什么用 ﹁ ∃ yPf(s(m,m),y) 表示,可参看 哥德尔自指定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55140-1029303.html ) 如果它是可证的, ﹁ ∃ y Pf(s(m,m),y) 是定理。设这个证明的哥德尔编码为n,由于被证明命题的编码是s(m,m),所以Pf(s(m,m),n)成立。因为关系Pf可以表达,所以Pf(s(m,m),n)是定理,所以 ∃ y Pf(s(m,m),y) 是定理。矛盾。所以 ﹁ ∃ y Pf(s(m,m),y) 是不可证的。
个人分类: 逻辑学|3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哥德尔定理科普的常见问题——逻辑学笔记2
mayaoji 2017-2-3 19:51
太阳是三角形还是圆形的?光是直线传播还是曲线传播呢?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就知道了。物理命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但数学命题呢?比如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们不能通过观察来确定,而需要证明。那是否对于任一个数学命题我们都能证明其正确还是错误呢?会不会存在某些正确的命题,而我们又无法证明它呢? 逻辑学家哥德尔证明了这样的命题确实是存在的。他构造了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及其否命题都无法证明。正命题和否命题,必然一个正确一个错误。由于两者都无法证明,所以说明存在着正确而又不能证明的命题。 哥德尔构造的命题是什么呢?他的证明比较复杂,技巧性很高,但思想比较简单。它和说谎者悖论有些类似。说谎者悖论是这样的: 我正在说谎。 那我是不是在说谎呢?如果我在说谎,而我又说自己在说谎,那我说的是真话,那我就不是在说谎。如果我不是在说谎,那我说的是真的,而我说的是自己在说谎,所以我在说谎。得出我既说谎又不说谎出现悖论。 有时也把“我正在说谎”这句话,换成“本语句是假的”,道理一样。 哥德尔构造的不可证明命题与之相似,但并不相同,因为“本语句是假的”这句话在数学中是无法构造出来的。在一些科普读物中,把哥德尔的命题理解为:“本语句不可证明。” 假设这句话是假的。而它说自己不可证明,所以实际上它是可证明的,而可以证明的一定是真的。所以它是真的,这与假设矛盾。所以这句话是真的。 从它是真的,并不会导致矛盾。 所以它是真的,而且不可证。 逻辑学家沈有鼎指出,和说谎者悖论一样,从“本语句不可证”能导出矛盾。 假设这句话是可证的。而可以证明的命题都是真的,而它说自己是不可证的,所以它是不可证的,这与假设相矛盾。所以它是不可证的。而它说自己不可证,这样我们就证明了它。所以这句话既是可证又是不可证的。 所以把哥德尔构造的句子通俗解释为“本语句不可证”并不准确。而应理解为“本语句在皮亚诺算术系统中不可证”。 和前面一样,假设它是可证的,可导出矛盾,所以它是不可证的。但这不能算是在皮亚诺算术系统中证明了这句话是不可证的。从而没有悖论。 但“本语句在皮亚诺算术系统中不可证”这句话并不那么通俗,比如什么是皮亚诺算术系统呢,什么才算是证明?所以某些科普牺牲了严谨性,采用了更容易理解的解读。
个人分类: 逻辑学|3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哥德尔自指定理——逻辑学笔记1
热度 2 mayaoji 2017-1-22 19:37
自指 本语句由汉字组成。本语句由字母组成。这两句话都涉及自指,前面一句话真,后面一句话假。 本语句是假的。这句话真还是假呢?从它真可以推出它是假的,从它是假可推出它是真。所以不管它是真是假,都导出矛盾。 上面的讨论看起来只是语言游戏,与数学无关。因为这些语句都涉及自指,而数学似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80 多年前,逻辑学家哥德尔发明了一种技术,使得数学也能出现自指。 哥德尔是通过对数学表达式取名实现自指的。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阐述他的思想。 L : L 是假的 冒号左边的 L 表示“ L 是假的”这句话的名字是 L 。所以这句话也出现了自指,和“本语句是假的”是同一个意思。 编码 这里介绍哥德尔给数学符号和命题取名字的方法。他考虑的是算术系统。哥德尔设计了一种编码方法,给每个数学符号和数学表达式分配一个唯一的号码,这个号码是一个自然数。而一个号码最多只能对应一个符号或表达式,也有可能不是编码。通过他的方法,还可以给数学证明编码,因为数学证明实际上是表达式的序列。 给出一个表达式,我们能算出它的编码,反过来,给出编码我们也能求出表达式。而这些编码就是我们所说的名字。 给定编码方法后,表达式的名字是确定的,而不是像前面日常语言的例子那样,可以随意规定名字。为了方便,还是通过日常语言例子类比来说明数学上的自指。 ____ 由汉字组成。 把 M 填入空格,得到这句话: M 由汉字组成。这句话的名字究竟是 M 、 N 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呢,这不是由我们随意规定的,而是通过计算确定的。 如果我们能找到某个名字填到空格,使得这句完整的话的名字刚好就是我们填上的名字,我们就说这句话是自指的。 自指定理 在数学上能实现自指吗?或者问,对于任意一种数学性质 Φ ,是否存在某个数 t ,使得 Φ (t) 的编码是 t 。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通过如下方法构造 t 。 先引入函数 S(x, y) 。 举例说明 S(m, n) 是什么意思。 m 是某个表达式的编码,比如 A(x) ,而 A(x) 只有一个自由变元 x 。将 n 代入 A(x) 得 A( n ) , A( n ) 的编码就是 S(m, n) 的函数值。 将 s(x, x) 代入 Φ (x) 得 Φ (s(x, x)) 。设 Φ (s(x, x)) 的编码为 p ,将 p 代入 Φ (s(x, x)) 得 Φ (s( p , p )) 。可得到, s( p , p ) 正好是 Φ (s( p , p )) 的编码。 所以 s( p , p ) 就是我们要找的 t 。 自指定理的具体表述是这样的: 对任意含有唯一自由变元的公式 Φ (x) ,存在 ψ ,使得 ψ ↔ Φ (‘ψ’) 是定理,其中 ‘ψ’ 是 ψ 的哥德尔编码。 从上面的讨论可得, Ψ 就是 Φ (s( p , p )) (因为 Φ (s( p , p )) ↔ Φ (s( p , p )) , s( p , p ) = ‘ Φ (s( p , p )) ’,所以 Φ (s( p , p )) ↔ Φ (‘ Φ (s( p , p )) ’ ) 。 说明 1 、上面并非对自指定理严格的证明,只是对其思路的大概说明。在证明中,涉及到形式语言,语法和语义等不同的概念,上面并没有严格区分这些。 2 、上面说的数学性质 Φ , Φ 是类似于 ___3 这样的式子。把某个数,比如 5 代入 Φ 得, 5 3 。有些 Φ 比较复杂,它可理解成“是定理”这一类关于数学命题的性质。 3 、既然数学可以实现自指,那么“本语句是假的”这句话是否会出现在数学中。答案是不能,因为假这概念无法在数学中定义。这是塔斯基定理的内容。 4 、 有人把“ L : L 是假的”误解成“ L = L 是假的”,从而感到困惑,因为左边是 L ,而右边是 L 是假的,比左边多三个字,怎么可能相等呢。 两者确实不相等,左边是右边的名字,就像你和你的名字不相等一样。如果确实要用等号,应该这样理解: L 是假的 =L 是假的 所以 L 是假的 = “ L 是假的”是假的 这里用“ L 是假的”表示 L 是假的这句话的名字,它是一个整体,不能理解成比 L 是假的还多一个双引号。
个人分类: 逻辑学|4752 次阅读|4 个评论
为什么《评审越严,人类科技发展越慢?》
热度 4 zlyang 2016-4-1 23:18
为什么《评审越严,人类科技发展越慢?》 其实,评审越严,人类科技发展不一定越慢。 关键是谁去评审,以什么标准评审。 从数学的历史上看,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对康托“集合论”的支持,对哥德尔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支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研制的支持,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对毛泽东的支持,都是“严格评审”促进人类进步的典型例子。 但是,许多情况下却不是这样。主要是“评审人”的“立场”出了问题。如著名数学家高斯不支持罗巴切夫斯基的德文非欧几何著作《平行线理论的几何研究》。主要是高斯怕“坏了自己‘数学王子’的美誉”。 一般而言,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对于“符合现有知识,及其可预期发展”的研究,通常会给予明确的 支持 :即,同行评审在预测“良好的”论文方面是有效的。 但是,真正的创新在于增加现有的 知识 ,特别是发现了与现有知识不一致的新知识。这样,同行评审由于不具有足够的信息,无法支持卓越和(或)突破性的研究。 同时,新知识往往不具备“知识形态的完美性”。这又成为“被严格评审”拒绝的直接理由。 即使聪明如牛顿、莱布尼兹、高斯、柯西,也无法“严格”地论证“无穷小”。 只能对贝克莱嘲笑那无穷小量是“已死量的幽灵”默不作声。 这种情况下,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只能像当年的达朗贝尔 (Jean-Baptiste le Rond d'Alembert ,1717-11-16~1783-10-29) 一声吼: “向前进,向前进,你就会获得信念!” “把房子盖得更高些,而不是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主要靠勇气! 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 ( João II,1455-03-03~1495-10-25)不 支持哥伦布, 绝不是什么见识短浅!相反,恰恰是因为 若昂二世的航海知识太多;恰恰是因为葡萄牙专家计算出了从葡萄牙到达印度的正确距离! Jean-Baptiste le Rond d'Alembert “向前进,向前进,你就会获得信念!” “把房子盖得更高些, 而不是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 相关链接: 2016-03-31,评审越严,人类科技发展越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66229.html 新华网,2014-10-21,丁肇中对话青年师生:一生最重要选择是只做一件事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0/21/c_127121143.htm 丁肇中说,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科学网,Lisa Bero,PNAS,2015-01-12,科学家分析同行评审有效性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511219413977135306.shtm 近日,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科学同行评审的有效性,研究人员表示,同行评审在预测“良好的”论文方面是有效的,但可能难以识别出卓越和(或)突破性的研究。 刘昀献,2013-10-15,《百年困惑的破解——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105/c40531-20094621.html 我国历史学 界1980年代 发现的“中国定理”:新制度总是在旧制度“薄弱环节”首先建立。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新旧制度的三次交替都不是首先发生在旧制度最发达的国家,而是发生在旧制度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这说明新制度首先产生在旧制度“薄弱环节”的国家是一个必然规律。 2014-06-11,《炒冷饭:普朗克定理 Planck Theore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02432.html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不是通过说服其反对者让他们明白过来而实现的,而是由于其反对者最终死去,与此同时熟悉这个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 中国科学报,2014-12-12,三大创新定律告诉我们的真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50431.html 创新第一定律——怀疑定律。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先怀疑,而且必须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 第二定律——阻力定律。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有阻力,而且阻力的大小与创新程度成正比。 第三定律——胜出定律。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然胜出,不管经历多少曲折。 陶勇,2016-04-01,作为审稿专家你会拒绝掉这几篇论文吗?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53715-967224.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2587 次阅读|7 个评论
哥德尔的逻辑人生
热度 4 zywsict 2015-7-14 18:36
库尔特 · 哥德尔 美籍捷克人,于 1906 年 4 月 28 日出生于布尔诺。其父鲁道夫 · 哥德尔 从事纺织业,由于其出色的能力,最后成为雷德利希大工厂的股东和经理。其母玛丽安娜多才多艺,温柔善良。 库尔特 在一个富裕且家庭关系及其融洽的家庭长大。虽然他从小并没有表现出天赋异禀,但却酷爱读书,并且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强。 6 岁时,他在布尔诺新教徒的私立学校上小学; 10 岁时,他就读于以德语授课的国立中学。该中学以现代语言和自然科学见长。在上小学和中学期间,库尔特学习极其用功,每门课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且对语言、历史和数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18 岁时,他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理论物理学位,在学期间受到数学教师哈恩和门格尔的影响转攻数学。在上大学期间,他加入由众多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组成的维也纳小组,并且深受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影响。 1930 年他获得博士学位, 其博士论文证明了 “ 狭谓词演算的有效公式皆可证 ”。 之后在维也纳大学工作。 1931年,25岁时,他发表了著名的学术论文“ 《〈数学原理〉(指怀德海和罗素所著的书)及有关系统中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 ”。在该论文中 他证明了形式数论(即算术逻辑)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即把初等数论形式化之后,在这个形式的演绎系统中也总可以找出一个合理的命题来,在该系统中既无法证明它为真,也无法证明它为假。 1938年,他受到邀请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由于总总原因,直到1953年,他才成为教授。在这期间,也就是1948年,他在爱因斯坦等人的见证下加入了美国国籍。最后,他因绝食,于1978年1月14日溘然长逝。 哥德尔虽然远去,但他的思想与学术成果却经久不衰,深刻地改变了整个科学界,并且迫使人们思考什么是理性思维的界限?他所提出的不完全定理,不仅使数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对哲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语言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激发了从神经网络到计算机理论的发现和创新浪潮。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506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求助] 哥德尔(Kurt Gödel )一句话的英文原文
热度 2 zlyang 2015-3-30 22:20
哥德尔(Kurt Gödel )一句话的英文原文 “没有一个在特定分辨率层次上形成的知识系统,能够完全解释那个层次,必须具有一个高层元知识才能完全解释它。然而,当我们着手去构造这个更一般的元知识时,它也要求更高一层的元-元知识去解释它。” 引自: 张钹. 近十年人工智能的进展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5,8(增刊):1-9. 实在没有英文原文,德文原文也行。 感谢您的指教!
4917 次阅读|12 个评论
江城梅花引·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热度 1 kongmoon 2014-11-13 09:41
是非对错有逻辑,对唯一,错唯一。 “我在说诳”,真假怎分析? 悖论推敲忽醒悟,纵真理,也难全、自洽悉。 洽悉,洽悉,数学旗!计划批,六字激。 欲证必证,体系内、不剩难题! 公瑾踌躇,怎料亮相逼。 完备成空悲算术,求证里,有些迷、永惑疑。   数学上的逻辑,就是对就对,错就错,是就是,非就非,真就真,假就假。没有中间路线可走。在这个逻辑体系下,会出现悖论,例如:“我正在说谎”,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如果判断它是真的,那么它就是一句谎言,当然是假的了;但如果你判断它是假的,我确实在说谎呀!这句话就不就变成真的了吗?类似的悖论还有很多。哲学家们就想到:即使是真理,有的时候也是无法全部自证的。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1930年,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在他退休时演讲的最后六个单词,也是鼓舞一代数学家的六个单词。希尔伯特认为数论(算术)里面的难题如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等必定会得到证明,一切的猜想定理最终一定会得到证明!他亲手制定并批准实施这个“希尔伯特计划”,把众多数学泰斗逼进死胡同里。   1931年,希尔伯特的同胞、德国人哥德尔提出了不完备定理:第一,包含了算术系统的数学体系,总有一些定理它们是真的,但我们却永远无法证明的。第二,对于任意的数学系统,如果其中包含了算术系统的话,那么我们不能在这个系统内部证明它的没有矛盾。数论包含了算术体系,希尔伯特计划出师未捷身先死。   很多影视作品都把未来描写成是人和我们自己发明的电脑之间发生战争,人类被自己的发明击溃了!彭罗斯等人认为,由于计算机的运算模块设计离不开数论原理的支持, 1961年, 牛津大学 的哲学家卢卡斯提出,根据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机器不可能具有人的心智 ,再聪明的电脑总无法做到没有任何运算漏洞,因此计算机无法拥有人的智慧 。他的观点激起了很多人反对。反对者认为,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与机器有无心智其实没有关系,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对人的限制,同样也适用于机器倒是事实。 反正AI未突破图灵机之前,人类暂时不用杞人忧天。
个人分类: 数学|4237 次阅读|3 个评论
哥德尔、爱多士、维特根斯坦和费马
热度 11 lev 2014-10-25 14:12
哥德尔、爱多士、维特根斯坦和费马 曾经一位做数学的好友告诉我(大意):在20世纪数学界,靠“ 非主流 ”达到大师地位的估计只有奥地利的库尔特·哥德尔( Kurt Gdel )与匈牙利的保罗·爱多士( Paul Erdos ,也译作厄多斯)。 出于对元数学和证明论的兴趣,哥德尔是我“清谈”(包括博文)的“常客”。多亏朋友的“调侃”,帮我又记住这位有趣的匈牙利老先生。 昨天晚上看报纸,读到蔡天新先生的《忆潘师》。其中有一段评价,很有意思,摘录如下: 不久,潘师(指潘承洞先生)邀请了匈牙利数学家、沃尔夫奖得主爱多士来山大讲学,让我有机会与这位国际数学界的传奇人物关起门来讨论数论问题,他的研究风格和趣味让我一见倾心。遗憾的是,我没有做出爱多士当年写给我的问题,没有成为爱多士一(至多是爱多士二)。这里我想说明, 在中国存在着对爱多士工作的某种偏见,认为它们是一些孤立的问题或解答。事实上,费尔马时代的数学家也对费尔马持有同样的看法。可是,这些看似零散的问题却引导我们到数学的深处 。 蔡先生对爱多士的评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也许他们两位都是一种人。这里也没有提到爱多士任何具体的工作(用沃尔夫奖概括之?),因为要刻画特立独行的他,调用“爱多士数”和“费尔马”两个参数就足够了。“费尔马”(费马),自不必多说,实乃不务正业的祖宗。至于“爱多士数”(Erdos number,EN),爱多士本人的EN记为0,与他有过直接合作的人EN=1,与EN=1的人有直接合作的人EN=2,......以此类推,据说:没有EN值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数学家——连物理学家都不如,爱因斯坦的EN=2,玻尔EN=5...... 我忽然想到,把哥德尔、爱多士、维特根斯坦和费马(或者更多)这几位合写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该多么有意思啊——不知治数学史的朋友有没有兴趣? 补记 : 刘全慧老师的评论补充了一个有意思的材料(可与蔡天新教授的评价对应),特录如下: 思考Erdos的问题是很危险,因为这些非常有趣的问题可以花费你几个星期的时间,然后却什么也得不到。在我研究此问题的时候,Andre Weil对我说:不要做这些了 。 ——陈省身 《数学与数学人第一辑——纪念 陈省身 先生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p131
个人分类: 莫名其妙|8400 次阅读|30 个评论
悲剧——庞加莱、希尔伯特、哥德尔与普朗克
热度 39 lev 2014-9-7 15:41
悲剧 Tragedy 按:最近两天的博文有滑向“顽固派”的危险,经慎重考虑,兄弟我决定“整风”向“革命派”至少是“改良派”靠拢,遂翻出这篇旧文贴出来。 敬告读者:其中涉及数学、元数学(metamathematics)、数理逻辑、证明论,点到即止(一些表述可能比较模糊,之所以壮着胆子写了,是想提供普朗克量子论诞生同期数学演化背景),若有对数学相关细节有兴趣,请参阅相关专家“科普”,鄙人主要讲物理故事 ...... 哥德尔定理部分,推荐应行仁老师的科普系列:《哥德尔定理的证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6653-689727.html 三体问题部分,我 在文末 追加一个附注——附注来自我的好友张任宇博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ilipzhang ) 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鲁迅先生给“悲剧”下的“定义”是审美层面的,是悲剧的外向性( extraversion )。悲剧还具有一种内向性( introversion ),即——存在( existence or being )在时间中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 序幕·混沌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 悲剧之所以不断地产生,原因之一就是它来的时候总是静悄悄…… 1889 年,那个几何作图考 0 分,但文笔一流的 儒勒·昂立·庞加莱 Jules Henri Poincar e (1854~1912) 从诺贝尔的“绯闻情敌”——米塔—列夫勒手上领走了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 Oscar II )悬赏的 2500 瑞典克朗( Swedish Krona )与一枚金质奖章。 很多人都说出身法国显赫世家的庞加莱是个“天才”,那简直是太“客气”了,在数学与物理学之城里,满大街都是“天才”!与莱布尼兹、马赫、罗素一样,我们名之以“全才”——“全面的天才”!在“全”这一方面,他虽无法“空前”(亚里士多德的阴影),但注定已经“绝后”。 所谓“全”者,就是一出手便能数学、物理、天文以及未来的生命科学种种一网打尽。 1887 年,大学时代数学还不错的奥斯卡二世在一帮数学家怂恿下发起了一场数学竞赛,其中的一道题目是牛顿、拉普拉斯时代的“遗物”—— N 体问题( N-body problem )的求解。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 ——列子 《列子·天瑞》 “忧天地崩坠”的行为在中国是愚蠢的化身之一,但是,“杞人”若托生欧洲倒是有可能跻身一流智者的行列——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天体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就成了一把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The Sword of Damocles )。简而言之,在知道日、月、地三者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后,人们就开始思考一系列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月球会不会撞地? 地球会不会被拉向太阳? 地球会不会被甩出太阳轨道? …… “天地崩坠”从上古神话一下变成了与身家性命相关的未来,这个“未来”可能十分遥远,但决不能不考虑。所以,在不知何时而至的“末日审判”( Last Judgement )的恐惧阴影下,精确掌握天体系统中某个星体的位置变化便自然地成为了数学、物理以及天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个方向被抽象为一个普遍的数学或力学问题,即 N 体问题。当 N=2 时,称二体问题( two-body problem ),比如日地关系、地月关系已经由牛顿本人获得了完美的精确解了。 那么下一步,就是 N=3 的三体问题( three-body problem )——不就是多引入了个质点( particle )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牛顿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这一次“名垂青史”、“光耀后世”的不是他,而是“ N=3 ”! 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泊松、雅可比( Carl Gustav Jacob Jacobi )……“数理骑士团”史上最华丽阵容前赴后继,沉沙折戟,纷纷带着伟大的失败灰头土脸地去见了牛顿,数学家们终于明白“ 2 ”与“ 3 ”之间并不是只差了一个“ 1 ” ……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 《已亥岁》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有一个“精细结构”( fine structure )——别人的失败是自己的成功之母!就像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建立,必然是以无数“永动机”( perpetual motion )美梦的破灭为前提,“先烈”们壮志未酬,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了庞加莱肩上。 与前人不同,站在同一个舞台,庞加莱极好地进入一个快被遗忘的角色——天体力学的先驱开普勒。 当没完没了的的圆圈都不能拟合出天体的轨道时,你就必须彻底地,果断地,甚至是狂妄地抛弃它们!——“一条走不通的路,就等于不存在”,这是悄悄流传的隐秘版“开普勒定律”。 即使把三体问题抽象至两个有限质量的质点与一个无限小质量(小到无法对两个有限质量实施力学上的影响)的质点,我们所面临的仍然是一组“壮观的”微分方程( differential equation )。初中数学老师告诉我们,一组代数方程( algebraical equation )可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独立方程个数等于未知量个数,当未知量个数多于独立方程个数时,方程组就是不定方程( indeterminate equation )组,它的解就会有无数个。类似地,对微分方程组而言,我们也希望找到一些不变量( invariant )来减少“未知量”,以使问题简化至我们可以获得精确解的程度,牛顿以及他忠实的追随者们就是这么干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 而捧走奖金和奖牌的庞加莱完成了三项工作,虽然他并没有在传统意义上最终解决“三体问题”或“ N 体问题”,但是这三项工作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先它足以安抚 “极其有限的大众”(必须承认,就算是在欧洲,能达“杞人忧天”境界的亦非凡人)——太阳系是稳定的,其次“三体问题”作为一个“下金蛋的母鸡”的潜质已经被充分的挖掘出来了: 其一,庞加莱证明当 N 大于 2 时,微分方程组不存在统一的首次积分( uniform first integral ,只与时间、坐标、速度有关的代数首次积分)。一言以蔽之,就是“三体”乃至“ N 体”无法用传统的首次积分方法求解。 其二,庞加莱开发出了一套全新分析工具,工具名略(不好意思,正如杨振宁老先生的调侃“数学家的语言有时太‘干燥’”,我没怎么看懂)……这些方法不仅促成了对“ N 体问题”中天体轨道的定性研究,还构成了全新的现代数学或力学分支微分方程与微分动力系统( Differentiable Dynamical Systems )的核心。笼统地讲,就是庞加莱在探讨“ N 体问题”的过程中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数学方向。 其三,庞加莱用他的数学“放大镜”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最广泛且最隐蔽的性质——初始条件敏感依赖。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遵循牛顿力学的系统,若初始条件作细微变化——“差若毫厘”,也会使得最终的结果有天壤之别——“缪以千里”。物理学在严格的牛顿力学框架下预测未来的信心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君子慎始”——庞加莱最终将他第三个发现小心翼翼地封存起来,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Does the flap of a butterfly’s wings in Brazil set off a tornado in Texas? 一只巴西蝴蝶轻轻拍打翅膀导致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吗? ——马尔里斯 P . Merilees 为 E. N. 洛伦兹 E . N . Lorenz 演讲拟定的标题 大约 70 年后,被庞加莱雪藏的发现有了一个通俗且时髦的新名字——混沌( chaos )。 混沌,可怕的混沌! 圣殿里,教皇宝座上的牛顿面容憔悴——残阳如血,西风凛冽,在概率与统计的第一轮冲击中摇摇欲坠的经典物理大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三国式悲剧·确定性的丧失 董卓作乱,汉室倾颓。曹操矫诏,一十八镇诸侯会盟讨贼。平原县令刘备也来“凑个热闹”…… 1900 年 8 月 8 日,还是法兰西的巴黎。 索邦大学( Sorbonne )报告厅,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会场掌声雷动。在万众瞩目中,哥廷根学派全盛时期的掌门人、数学家中的“无冕之王”、“数学界的亚历山大” 大卫·希尔伯特 David Hilbert (1862~1943) 受大会主席庞加莱邀请,从容走上主席台—— 先生们! Who of us would not be glad to lift the veil behind which the future lies hidden…… 我们中有谁会不乐于去揭开隐匿的未来面前那层面纱…… 在这篇名为《数学问题》( Mathematical Problems MATHEMATICAL PROBLEMS.pdf )的传世演讲中,希尔伯特一口气提出了 23 个有待解决的数学难题。除去其中照顾徒弟的“私心”、吞并物理学的“野心”外,“希尔伯特问题”( Hilbert ’ s problems )作为即将到来的 20 世纪数学发展的指路明灯是当之无愧的。 理性的先锋队——数学军团,迅速集结到了王者的旗帜。旌旗翻飞,兵强马壮,几何、代数、分析三大主力志得意满,各路干将擦掌摩拳,只待倾巢而出,直捣黄龙。 23 道命令已经下达,数理帝国新一轮开疆拓土的壮丽征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纪录片必须在这里打住,拉普拉斯妖的超强性能明显实效了。这令人热血沸腾的景象既不是过去的结果,也不是未来的原因。恰恰相反,我们之所以对巴黎“盛会”有上述印象,正是因为站在 100 年后的回望——辉煌的结局造就传奇的开端! 讨董联军的盟主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不是“汉孝景帝玄孙”的刘备! 与会者质量都不怎么样!——会后,希尔伯特如是说。实际上,孤独的王者只当场下达了 10 道命令。杂乱无章的会议秩序、被迫中断的演讲、冷淡的听众反应……这一切怎么配得上数理十字军的誓师大会,怎么配得上神圣东征号角吹响前的序曲? 数学并不一定是数学家生活的全部。对与会的大部分数学精英而言,他们如此费尽周折地齐聚巴黎,除了回望古典数学的往昔峥嵘,展望 20 世纪的美好明天,还有一个彼此心照不宣的内心冲动——塞纳河畔的“别样风情”,时尚之都巴黎,那纸醉金迷的“夜生活”! 这个夜晚,位于巴黎北部蒙马特高地( Montmartre )的“红磨坊”( Moulin Rouge )几乎化为索邦大学报告厅的翻版,风姿绰约的法兰西舞娘“有幸”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数学家们的“忠实听众”。在美人、佳酿、法式香吻、靡靡之音的环饲中,以风流倜傥闻名的希尔伯特无疑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明星,早晨的失落与挫败感在这个夜晚一扫而空。流光闪烁的舞池内,妖艳的女郎连声惊呼——原来,“数学之王”的舞步,可以和他在解决难题时展示的数学技巧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当然,“亚历山大”不会永久流连在“温柔乡”。希尔伯特没有停止他的脚步,他还有自认更崇高的使命——数学本身的“合法性”! 在牛顿纪元后的两百年里,人类认知疆域的立宪大会早已通过了一条明晰的不成文法——一切自然科学合法性的标杆是数学。这是科学教皇牛顿以来赋予数学的世俗权威,是经典时代所有纯粹数学家享受他们精神优越感的资本。 1897 年,第二次数学危机的硝烟尚未散尽,第三次数学危机( the third crisis of mathematics )又携翻天覆地之威,气势汹汹地杀将而来。继贝克莱主教的“无穷小量”之后,德国疯子康托尔( 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 Cantor )的“集合论”( set theory )荣升第三任幽灵。这一次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数学自身的合法性遭遇了其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罗贯中 《三国演义》 一片混乱中,由于数学基础的认识分歧,数学军团走向分裂,形成各自为政,相互攻伐的三路大军——赤壁一战之后,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魏”——以逼疯康托尔的利奥波德·克罗内克( Leopold Kronecker ,康托尔的老师 )、庞加莱、布劳威尔( Luitzen Egbertus Jan Brouwer )等为首的直觉主义学派( School of I ntuitionism ):欲革旧立新,改天换地。颇有经验批判主义大师马赫老先生遗风,十分亲近经验色彩浓厚的自然科学,以“存在即被构造”拒绝一切形而上的无穷与无限,不接受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排中律,甚至(比如克罗内克)高擎毕达哥拉斯“教主”大纛,连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都不承认。 “吴”——以文理通吃的贝特兰·罗素、皮亚诺( Giuseppe Peano )、弗雷格 ( 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 ) 、怀特海( Alfred North Whitehead )等为首的逻辑主义学派( School of Logicism ):以还原论色彩的“数学 = 逻辑 + 符号”保“江东”——数理逻辑之全土,徐图天下。在旁人看来,这帮分裂势力不仅没有灭火,反而大有风助火势之举,必欲将乱世进行到底而后快。他们可以花上 300 多页的篇幅去给出 1 的“严格”定义;可以弄出了个令数学家头痛至今的“罗素悖论”( Russell ’ s Paradox ),其通俗版为“理发师悖论”——一个只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理发师是否应给自己理发? “蜀”——以力挺康托尔的哥廷根掌门希尔伯特为首的形式主义学派( School of Formalism ):古典正统余脉,根红苗正。恪守形而上传统“价值观”,不以经验较真理之短长,唯无矛盾者为真,唯相容性( compatibility )为真。 三国纷争,生灵涂炭。当此乱世,最忧心忡忡的莫过于以“汉室宗亲”自居的“刘皇叔”——希尔伯特。为标榜正统,刘备的西南割据政权从来以“汉”为国号,而不会自称为“蜀”,这个习惯性称谓则是篡汉的魏政权之“发明”(吴政权在较长时期内仍然承认“汉”的正统地位)。希尔伯特本人也并不以“形式主义者”自居,这顶帽子恰是“夙敌”罗素和布劳威尔给他扣上去的,意在削弱其古典数学的正统地位,而希尔伯特深知“汉贼不两立”,欲正纲纪,必先讨“国贼”——直觉主义! 身兼“刘备”、“诸葛亮”双重角色的希尔伯特历经十余年艰辛,终于定出“北伐方略”——希尔伯特纲领( Hilbert ’ s Program )。与逻辑主义者的信仰类似,希尔伯特极端推崇欧几里德的《原本》范式,试图把整个数学建立在一组抽象而兼容的公理系统基础上,通过对公理系统的演绎推算扩展出数学的全貌。那么数学自身的“合法性”就有了具体的含义,即公理系统的无矛盾性或相容性。“纲领”为新时代的数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崇高的战略任务—— 去证明这种相容性,捍卫数学神圣的“合法性”! 至于“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还是“六出祁山,绕道雍凉”的具体战术进程,希尔伯特选择较稳妥的后者。他主张先“屯兵汉中”——将古典数学公理化,其二“袭取祁山九寨以为根基”——将公理化成果用纯符号表述以实现彻底的形式化,其三“巩固雍凉,威慑秦川”——规避“无穷”风险,在有限步骤构造“元数学”( metamathematics ),待时机成熟便“下长安,破洛阳,汉室可兴”——以元数学证明形式系统的相容性,形式系统“合法”则古典数学“合法”!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蜀相》 1930 年 1 月 23 日,年届七旬的希尔伯特在哥廷根迎来盛大的退休典礼——白帝城的那一夜,刘备把江山社稷托孤于诸葛亮;五丈原的秋风中,孔明把汉室生机交付与姜伯约。在“恨不能临阵讨贼”的痛苦中,老人发表了自己作为数学家的临别告白……时光一去 80 年,我们还能清晰地听见老人饱含深情的最后一声呐喊: We must know, We will know!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三国演义》,其魅力在于散发着一种浸透了历史苍凉感的永恒悲剧性,罗贯中用恢弘大气的笔触渲染了一幅令后人唏嘘不已的史诗画卷——寄托了文人士子理想与正义的蜀汉政权之命运,是诗化的历史,是从坎坷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毁灭…… 几乎就在希尔伯特动情演讲的时候,他对数学规划的乐观远景戛然而止。 “柏拉图”悄悄地回来了…… 来自“维也纳小组”——“恩斯特·马赫学会”的 库尔特·哥德尔 Kurt Gödel (1906~1978) 一位 25 岁的奥地利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将来还要友情客串物理学家),携带史无前例的摧毁性以一个恐怖魔鬼的狰狞面目出现在他陷入混战的同行面前。 洞穴阴影再次来袭…… 1931 年,人类理性进程中最具颠覆性的重量级论文《 论〈数学原理〉及有关系统中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 》( On Formally Undecidable Propositions of Principia Mathematica and Related Systems )在维也纳公开发表。从题目上看,数学“柏拉图”的意图十分明显,他的关注焦点放在了怀特海与罗素合著的逻辑主义“圣经”——《数学原理》( Principia Mathematica )与希尔伯特的形式系统;从内容上看,哥德尔成功地解决了 1900 年提出的“希尔伯特第 2 问题”——算术公理的相容性(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arithmetical axioms )证明…… 但是,希尔伯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哥德尔的结果与数学之王的预想南辕北辙—— 相容性?——哥德尔扶正他的黑框眼镜——根本不可能! 从算术公理系统开始,一夜之间,“火烧连营七百里”——烈火熊熊中,希尔伯特纲领灰飞烟灭! 四周光明骤然黯淡,数学家猛然发现自己仍然身处阴暗的洞穴。他们惊恐万分,洞口被两头穷凶极恶的“畜牲”把住了去路,那是冥府的门神,一对恐怖的地狱之犬——赛博拉斯( Cerberus ): 一头叫“哥德尔不完备性第 1 定理”( The Gödel ’ 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I ): 任一足以包含自然数算术的形式系统,如果是相容的,则它一定存在一个不可判定命题,即存在某一个命题 A 使 A 与 A 的否定在该系统中皆不可证。 另一头叫 “哥德尔不完备性第 2 定理”( The Gödel ’ 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II ): 在真的但不能由公理来证明的命题中,包括了这些公理是相容(无矛盾的)这一论断本身。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以包含自然算术的公理系统是相容的,那么这种相容性在该系统内是不可证明的。 数学家们战战兢兢,徒然任两头恶犬狂吠……阴影中,哥德尔(他当然也在洞穴里面!)依旧平静: 你是叙拉古的阿基米德, 再严密的防守, 也必然存在破绽; 你是不列颠的牛顿, 再精妙的构思, 也不能杜绝漏洞。 接受现实吧, 我的“亚历山大”, 有些事情, 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 数学、逻辑、或者说人类伟大的理性,它的确定性已然终结! 顺便说一句,“命题 A ”学名“哥德尔命题”( Gödel ’ s proposition ),它后来作为主角参演了一部卖座的好莱坞( Hollywood )大片,名字叫 The Matrix (矩阵),中文译名《黑客帝国》…… 1900 ·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 《浣溪沙》 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牛顿王朝的崩溃时间被设定于公元 1905 ,而“物理学编年史”中记载是这样的: 牛顿王朝 Newtonian Dynasty ( 1687~1900 ) 终点,公元 1900 。 在人类理性之域,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4 月 27 日,伦敦,开尔文勋爵发表演讲,他为物理学家指明了“乌云”; 8 月 8 日,巴黎,希尔伯特发表演讲,他为数学家下达了“命令”; 8 月 25 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第 9 天,叫嚷“上帝死了!”的德意志疯子尼采死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帝复活了!” …… 现在,时间: 12 月 14 日;地点:柏林。 中规中矩的柏林洪堡大学( Humboldt Berlin University )教授、普鲁士科学院( P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院士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 这位上课从不带讲稿,也从来不会有口误的讲台“老资格”,今天竟有些紧张,像一个初次参加论文答辩的学术新兵,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了柏林物理学会( The Berlin Physical Society ,即今天的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讲台。 从台下的座位到讲台不过几步的路程,普朗克竟然好像走了很多个世纪…… 科学的历程,往往是抽象理论与具体经验的长途赛跑。有的时候,在纸上推公式的数学家或理论物理学家走到了前面;也有时候,在瓶瓶罐罐与机器轰鸣中的实验员或工程师迎头超越。在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无数科学的果实就诞生在蒸汽笼罩的技术喧嚣之中。 在冶金工厂里,某位细心的工程师偶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熟练的冶炼工人可以通过炉火的颜色大致判断锅炉的温度。这种不需要借助任何精密仪器的经验估计激起了他的兴趣,后来他把这个有趣的发现分享给了专注于热力学或辐射学( radiology )的物理学家朋友。 经过物理学家必要的数学抽象与物理简化,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物理学模型( physical model )——黑体或绝对黑体( black body or absolute black body )。这是一种奇妙的“物体”,它像土财主痴迷金币那样贪婪地吸收一切投射到它的能量,一点都不反射( reflection ),所以我们形容它就像土财主的心一样,是完完全全、不带杂质的黑色。但是,再高明的“葛朗台”( Grandet )也拦不住自己的财产一点一滴地悄悄溜走,黑体吸收的能量最终要以热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外界。 普朗克的授业恩师基尔霍夫( Gustav Robert Kirchhoff )教授研究发现,“守财奴”的“资产外流”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黑体辐射( Black body radiation )的能力只与其辐射波长(炉火颜色)和温度(锅炉温度)有关。但是,基尔霍夫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辐射谱( radiation s pectra ),即辐射能力、波长、温度三者之间的定量数学关系,后续工作只有交与后人完成。 1896 年,德国物理学家维恩( 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 )从热力学出发,结合一些特殊假设给出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黑体辐射数学关系——维恩公式( Wien ’ s Formula )。次年的精确实验表明,维恩公式在辐射的短波(炉火颜色偏蓝紫)区域与实测数据吻合十分完美,但在长波(炉火颜色偏红橙)区域出现了明显偏离趋势。 4 年后,在德国佬面前从来不甘落后的英国人奋起直追,以定量分析之精准闻名学界的世袭贵族瑞利男爵( John William Strutt , Baron Rayleigh ,第 2 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与在天文学领域造诣颇深的金斯( James Hopwood Jeans )先后在麦克斯韦经典电动力学( e lectrodynamics )与玻尔兹曼经典统计力学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一个理论基础更扎实的数学关系——瑞利—金斯公式( Rayleigh - Jeans ’ Formula )。但自然确实是太幽默了,在数学的可怕折磨中诞生的瑞利—金斯公式并不比“德国版”的维恩公式好到哪里去,它在长波区域倒是很符合实验数据,但到了短波区域…… 一贯喜欢开玩笑的保罗·埃伦费斯特惊呼——天哪,紫外灾难( ultraviolet catastrophe )! 我们惊恐地发现,辐射谱上瑞利—金斯曲线奔向了无穷大——当一个物理学理论预言现实中的某个物理量会变成无穷大时,就证明该理论失效了! 其实维恩与瑞利—金斯两个公式所遇到的问题,对今天的“科学家”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在今天,面对同一组实验数据, 10 位“科学家”撰写的 10 篇“论文”可以有 11 种解释,而其中任何一种解释只要能与部分数据相吻合就完事大吉了;更何况,面同一组样品, 10 个“实验员”可以搞出 12 套数据(我承认:我就在实验室里遇到过这种情况)。初始条件敏感依赖、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 )、混沌无处不在,天气、室温、心情、股票、电影、足球赛、 NBA ……太多因素影响结果了,总而言之,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在 110 年前,这可是个足以引发经典物理帝国全境恐慌的大事! 首先,我们需要在逻辑上确认两个事实:第一,黑体辐射实验现象的可靠性与实验数据的精确性不容置疑;第二,不要怀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维恩( 1911 )、瑞利( 1904 )以及没有得奖的金斯(很遗憾……)三位杰出物理学家的“智商”——数学推导,特别是在小数点后第 3 位发现整个一族惰性气体元素( element of inert gases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原因)的瑞利男爵一贯持有实验精密与数学严谨的好名声! 对福尔摩斯来说,当所有可能情况都被排除以后,剩下的那个“最不可能”的情况就是真相!——所有物理学家都必须面对一个惨不忍睹的事实: 牛顿缔造的经典物理大厦之基座隐藏着一条极深的裂痕! 这条裂痕触及到了一个已经发酵成“废话”的“常识”—— Nature does nothing in jumps ! 自然界从来不飞跃! 莱布尼兹语气很坚定,这是他和牛顿极少的几个共识之一。因为没有这个前提,他的微积分,牛顿的流数术都成了一叠废纸!我们的自然具有连续性( continuity ),就像“ 1 ”与“ 2 ”之间的间隔是“无限”( infinitude ),一个物体的运动以及度量运动的能量不存在最小的单位,其值应当想怎么小,就怎么小。 8 个月前,睿智的英国老“气象员”开尔文就预报了“晴空”边界的两朵“乌云”,其中之一便是:在能量连续前提下,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能量均分定理( the Maxwell-Boltzmann doctrine regarding t he partition of energy )在热力学中遇到的困难。 历史给两种人留下了载入史册的机会:一种是不知不觉的蠢人,一个极其愚蠢而不自知的选择往往就改变了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历史走向,这一点,因滑铁卢( Waterloo )惨败幽居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在回忆到他“亲爱的”格鲁希元帅( Marshal Crouchy )时,深有感触;另一种是冷静而理性的智者,他们充分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在历史中的分量,所以他们往往显得小心谨慎,甚至有些畏首畏尾…… 两个月前的 10 月 19 日,普朗克教授向物理学会提交了自己对黑体辐射的研究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普朗克“巧妙地”利用“内插法”( i nterpolation )将维恩公式与瑞利公式(金斯修正在 1905 年)中各自“合理”的部分“拼接”起来,形成了即吻合长波,又符合短波的普朗克公式( Planck ’ s Formula )。 但这种“庸俗”的数学技巧“卖弄”既不能服众,也不能满足普朗克自己,他必须给出自己公式的物理学解释—— 讲台上的普朗克一遍又一遍地深呼吸,他想尽量克制住自己的颤抖,至于这种颤抖是来自紧张,还是兴奋,他自己也不知道。 在台下听众焦灼的目光中,在例会主席不耐烦的催促下,普朗克下意识整理了一下领结,最后深吸一口气,咽下唾液,开始宣读他的论文…… 提问:普朗克教授,您的意思是……能量的辐射不是连续的,而是像粒子那样一份一份的……就像您命名的……“量子”( quantum )? 回答:呃……从辐射公式的理论推导这个角度考虑,我想,是这样的…… 远日衔山,神情麻木的牛顿指着眼前一片模糊在烟尘中的废墟,转向了气喘吁吁的普朗克—— 看,你的杰作! 我有罪, 我有罪, 我有罪, …… 听众们议论纷纷,普朗克默默走下讲台,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油然而生——人类的艺术自此多了一种戏剧模式——普朗克式悲剧( Planck ’ s Tragedy ),一个人将用自己余生的全部精力去实现自我否定……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某些事一旦发生,除了上帝(祂死了!),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能消除它的影响。当躲在书斋里的普朗克教授绞尽脑汁地寻找妙法扼杀“怪胎”时,历史启动量子纪元…… 三体问题附注 : Oscar II的原始声明:“ Given a system of arbitrarily many mass points that attract each according to Newton’s law,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no two points ever collide, try to find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ordinates of each point as a series in a variable that is some known function of time and for all of whose values the series converges uniformly.” 这句话意思是对于任意一个符合牛顿万有引力的(有限)粒子系统,假定任意两个粒子(视为质点) 不会相撞,给出每一个粒子运动轨迹的坐标表示,该表示的自由变量为 时间的级数,而且这些级数在全空间一致收敛。只要给出一致收敛的级数解,就解 决了n体问题。 Poincare发表在Acta Math.上的论文并未证明这个问题究竟是可解还是 不可解,但是伟大的Poincare给出了一种划时代的方法: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并为理解 动力系统(esp. Hamilton系统)提供了大量全新而深刻的思想。 1887年,Brun在Acta上 发表了一篇文章,证明对n体问题只有10个首次积分,但他的证明有一些地方过不 去。Poincare坚信这是对的,并在其获得Oscar奖的文章里,严格证明了这样一个结 论:除了已知的十个首次积分外,n体问题不存在只与时间,位置和速度相关的代数 首次积分。i.e.要想通过首次积分降维的方法解出n大于等于3的n体问题是不可能的,但这 并不意味着,n体问题不可解,只是意味着n体问题不能用首次积分的方法得到。但 是,Oscar问题明确说明了,应该用级数的形式给出解。事实上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 唯一定理告诉我们,n体问题的解存在且唯一。真正对n体问题作出肯定回答的是两个 人:K. Sunderman(n = 3) 和一个中国人Qiudong Wang(n大于等于4) . 他们分别给出了 在全空间上一致收敛的幂级数解(除去一个使得系统发生碰撞的初始条件的零测集后)。 历史记住了没有解出Oscar问题的Poincare但忘记了Sunderman和Wang,这充分的嘲笑 的Brower对构造证明的坚持。那个构造性的幂级数解,除了让我们看出有解之外,什 么也没有告诉我们,其实Sunderman和Wang的结果不比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 理更深刻。这两个幂级数解收敛速度太慢,这使得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数值计算的意义。 数百万项以后才可能比较接近真实解,这使得初值条件的微小扰动都可能带来巨大的 误差,此即混沌。从Weierstrass设置的第一道问题的本意来说,Sunderman比Poincare更应该获得Oscar Prize,但是如果我们站在21世纪回顾这些历史,Poincare的工作才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参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nri Poincare%C3%A9 K. Sunderman, Memoir′e sur le probl′em des trois corps, Acta Mathematica 36(1912), 105-179. Q. Wang, The globa solution of the n-body problem, Celestial Mechanics, 50(1991), 73-88. F. Diacu, The solution of the n-body problem,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 18(1996), 66-70. PS: 在这里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兄弟我想发起个活动——“中秋夜,看明月”,你要不看它就不在那儿了哦! Why?——你懂的!
个人分类: 旧时文章|40040 次阅读|96 个评论
正面回击:哥德尔定理和西蒙的哲学(3)
热度 12 physicsxuxiao 2013-2-23 17:34
(3)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和它们的证明思路 对这个证明一直也没有太大兴趣。因为争论,刚刚浏览了一本书《哥德尔证明》,作者是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 Nagel)和 詹姆士 R. 纽曼 (James R. Newman)。这本书写得非常浅显清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 必须指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和“数学的真理性”没什么关系,所以拿出逻辑命题来扯毫无必要。而郑波尽博主提出用哥德尔定理来充计算机科学的当家花旦,只说明我们的计算机科学家离真正的生生不息的信息时代距离遥远。而程代展老师说:“ 任何数学体系均有它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的命题 。”,则实在是夸大了哥德尔的工作。 书接上回,言归正传。 数理逻辑的目标,是建立推理的自动化过程,即把我们的推理过程变成计算机的运算过程。这一点正好和数学家们想通过演算的方式来建立一般化的定理证明的目标相契合-1931年,显然不是一个可以真正建立机器证明的时代。 “事实上,这正是二十世纪初在数学家们心中的普遍信念必然会存在某种固定的,严格的规则集合,用一个完全不用思考的自动机,能够完全机械地产生所有的数学真理。数学家们为什么会相信这个?因为他们是证明概念的信奉者,而在十九世纪,证明概念的焦点变得越来越清晰,所谓一个证明似乎就是在一个形式公理系统内部进行严格符号操作而得到的必然结果。”(见《哥德尔证明》一书)把数学推导过程变成算数演算过程,是信念似的东西,在1900年,Hilbert在其著名的23个问题中,第六条甚至雄心勃勃地提出将物理学体系公理化。 这是个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想法:一个学科的体系,最基础的基石是一些公理-它们在非数学的学科也被称为定律,然后借助一些基本概念,采用形式逻辑进行推导,就可以得到这些个公理盖含的所有定理。这一点在欧式几何中体现得既清楚又美妙。虽然我们并不确知一个学科的所有定理-它们也许有无穷多-但是我们可以在公理的基础上进行证明,换言之,我们就剩下了 定理证明 的工作。进而言之,如果我们能够将证明过程变成算算术,变成加减乘除,只要不是无限多步运算,自是妙不可言。 但是,这个想法在1931年被哥德尔打破了。哥德尔证明了以下两个被统称为“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定理(摘自wikipedia中文版): 【定理一】任何 相容 的 形式体系 ,只要蕴涵 皮亚诺算术公理 ,就可以在其中构造在体系中既不能 证明 也不能否证的命题(即体系是不完备的)。 Any effectively generated theory capable of expressing elementary arithmetic cannot be both consistent and complete . In particular, for any consistent, effectively generated formal theory that proves certain basic arithmetic truths, there is an arithmetical statement that is true, but not provable in the theory (Kleene 1967, p. 250). (wikipedia上英文比较清楚,但是要需要解释的太多,就不翻译了) 【定理二】任何 相容 的 形式体系 ,只要蕴涵 皮亚诺算术公理 ,它就不能用于证明它本身的相容性。 For any formal effectively generated theory T including basic arithmetical truths and also certain truths about formal provability, if T includes a statement of its own consistency then T is inconsistent. (wikipedia上英文比较清楚,但是要需要解释的太多,就不翻译了)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几个概念: 形式化:不论公理和定理,它们都是用断言或者命题表述的。这些断言和命题,我们都要把它们写成公式,这是命题的形式化;而推导的规则,我们也要将它们形式化,变成公式,这是规则的形式化。 形式体系:是从一组公理出发,通过形式化的推导办法(就是把“依靠逻辑推理的数学证明过程”变成“算算术”),生成了若干定理,由这些公理和定理合起来构成的整个体系叫形式体系。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先会假定这些公理或者定律,是“真”的。而如果我们使用形式化的推导办法,主要是推出“真”的定理。换言之,我们说这些形式化的推导是“保真”的。 相容性:相容性是从公理出发,指依靠形式化的推导办法(就是把“依靠逻辑推理的数学证明过程”变成“算算术”),我们不能推出有一个定理既是“真的”,而与此定理相反的断言也是“真的”。比如在某个形式化的断言表明“陈安歌唱得好”是真的,那么另一个形式的断言表明“陈安不是歌唱得好”,则这个关于陈安的形式体系就是"不相容"的,也可以说这个形式体系是没有“一致性”的。 完备性:如果不用集合论,这个解释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如果在一个形式体系中存在一个关于某个断言的"真""假"判断,也就应该存在一个形式上含义相反的断言的"真""假"判断。比如,在一个形式体系中如果存在“蒋科学是吃素的”的“真”“假”判断,就应该存在“蒋科学不是吃素的”的“真”“假”判断,否则这个形式体系就是不完备的。 皮亚诺算数公理:是一组关于自然数的生成规则的公理,很容易查到,就不讲了。 关于哥德尔定理的证明,非常纷繁复杂,来回绕圈,据说当他证明完了,只有几十个人能看懂。我也没找到原稿,也不准备去“看懂”。这里只是简单说说他的证明办法。某个使用了皮亚诺算数公理的形式体系,其生成过程所用到的规则也会被形式化(否则我们就没办法让机器自动化了),而那些形式化了的规则,变成了"算术",我们称为“元数学”。既然这个“元数学”是“算术”,当然就变成了包含皮亚诺算术公理的形式体系。哥德尔巧妙地利用了要处理的形式体系和“元数学”上的形式体系,构造了一个悖论。最后利用这个悖论,给出了他的证明。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给出的书。 行文至此,就可以明白,我为什么说: (1)形式化的公理体系含有内在的矛盾性(哥德尔对悖论的利用)。 (2)哥德尔的理论是关于形式化的公理体系的,是数学上的一个分支,与“数学的真理性”没什么关系;扯“数学的真理性”不要来扯数理逻辑。 (3)有很多学计算机的,从事信息行业的朋友,估计就没几个人关心这么个钻牛角尖的定理。所以这定理远远谈不上是个当家花旦。 (4)可以清楚地看出,定理的成立是靠“皮亚诺算术公理”的,所以程代展老师把事说大了。而且,百度一下就知道,欧式几何公理系统在一阶逻辑下就是相容且完备的。 (敬请期待下一篇。)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证明流程.pdf ----------------------------讨论----------------------------------- 对研讨有意义的回复(1) SN20111212 2013-2-24 18:24 此文和其它先发表的有关博文所讨论问题的出典如下: B. A. W. Russell,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3. A. N. Whitehead and B. A. W. Russell, "Principia Mathematica," 3 volu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0-1913. (通称PM) B. A. W. Russell, "The Philosophical Importance of Mathematical Logic," The Monist,Volume 23, Issue 4, Pages 481-493, October 1913. 关于介绍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现代专业书籍,到amazon上去大概很容易找到,恕不一一列举了。 关于所讨论问题的最早,最好的中文文献,本人认为是: 王浩,“数理逻辑通俗讲话”,科学出版社,1981. 王宪钧,“数理逻辑引论”中的第三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你至少先认真读读上面两篇中文文献,就自然能够了解到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来龙去脉,认识到其内涵远比通常那些不求甚解的胡乱解释深刻的多。 ---------------- 【作者说明】关于罗素的文献,网上没有搜到,但是找到一篇介绍罗素思想的PDF,如下。其中特别谈到了罗素悖论和罗素对一阶逻辑的贡献。 Russell, Bertrand - Reader.pdf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5822 次阅读|34 个评论
支持生物学机械论科学家必读材料
luoxc 2012-5-21 23:22
前言 王浩著《哥德尔》以详实的记述,既表明了哥德尔是整个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灵魂,又隐示了以形式主义机械论为基础的西方文明的不可持续。书中多次提及哥德尔的大猜想:生物学机械主义将被科学否证,并提出如何否证的总体思路。 王浩是一位非常爱国的学者,为我们提供了为了振兴中华,应当到西方向谁学,学什么,怎么学的一个典范。 罗祥存 2012.5.20 王浩写的中译本序摘录 “ 谈到哥德尔在逻辑学中的地位,一般都将他与亚里士多德及莱布尼茨相比。爱因斯坦是哥德尔中年时代相知最深的朋友,他把哥德尔对数学的贡献和他本人对物理学的贡献视为同类。 ” “ 哈佛大学给哥德尔荣誉学位的时候,称他为“ 20 世纪最有意义的数学真理的发现者”。 ” “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及学术变动既快又猛。能够长久坚持一条自主的路,潜心求索真理并取得可观成就的人本来不多;在时尚不断翻新的情况下,甚至连维护健全的学风和评价标准也会成为极难的事。远的不谈吧,今日的向线看正在对整个文化起看强烈的腐蚀作用,与昨日的随权转异曲同工。 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哥德尔生活的简朴、对荣华富贵的淡漠、做学问的坚韧刻苦、寻求根本原理的矢志不移和锲而不舍。…是盼望一些有识有志的青年人拿他当一面镜子,学会净化自我,学会在荆棘丛中踏出自己该走的路,不论其所爱好的是艺术还是科学、是文科还是理科。哥德尔成功的事实还提醒我们,一个人天赋再高,想获得一点真重要真耐久的成绩,必须对外界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永不懈怠地埋头苦干,靠众人喝彩、神秘的灵感或不诚实的手段根本做不到。 ” 前言摘录 “ 近一个多世纪,库尔特 . 哥德尔是唯一真正把基本的科学贡献与异常深奥准确的哲学探讨相结合的人。 ” 正文摘录 P3—P8 “ 哥德尔的事迹发人深省,其意境超乎学院天地,实在得有一种能顾盼几个世纪的历史眼光才行。 ” “ 大家素来只把哥德尔当作一位数学家,而且,由于这个缘故,将他同阿基米德相比,同高斯相比。…,然而,把哥德尔当成一位“哲学家兼科学家”来看才更为贴切。 ” “ 哥德尔科学见解和哲学思辨的影响正在增强,其潜在义蕴的价值也许会继续升高。他的某些大猜想没准要过好几百年才能出现比较明确的证实或反驳。…。他相信,他所谓“生物学中的机械主义”将被科学所否证,… 。 ” “ 哥德尔的工作是那样基本,他跟爱因斯坦的友谊又是那样动人,使我很难抗拒内心的冲动,要把他和爱因斯坦配成一对,造一个本世纪起领导作用的“自然哲学家”的二元“自然种”。 ” “ 哥德尔和他的工作越来越受人垂青是跟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搅和在一起的。…,但他的工作本质上属于一个全然不同的方向。 ” “ “全然不同的方向”就是“自然哲学”的基本理论,这构成了哥德尔与爱因斯坦生活的中心目的。他们都献身于这个事业,他们都在其中赢得了伟大的成功,他们都尽力更深入地洞察自然界的秘密,这些因素的结合无疑为双方的友情和频繁交往提供了坚固的基础。 ” “ 历史上很难找到这样出色的两位哲学家兼科学家亲密无间的先例。 ” “献身于基本理论如何制约着一个人的生活呢?在哥德尔,专注于理论就得决然疏远世事,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几乎概不介入。” “哥德尔有一种出奇的天赋,最懂得在探索基本理论时候什么是不必理睬的,同时又有一种彻底的精神,凡事务求准确周到,包括广泛收集审查文献中他以为切题的材料。” “哥德尔的献身理论和效忠理性极为少见,真可谓无所不至,虔心不二,独立不羁了。我的意思是说,他横下一条心,要想遍生活与知识的一切侧面;要抵达有根有据的结论,不惜经常逆潮流;要追踪合乎逻辑的推断,即使走得很远很远;要坚定不移地皈依一致之理,尤其是真理,只要他认准了是那么回事。可是,世间还有许多基本的要害问题是全人类都十分无知的,硬要树信念、定态度的话,个人愿望和个人情感就免不了要起些作用。既然如此,恐怕预料得到,哥德尔强大的逻辑头脑到处扫荡一气之后总会产生一些不成熟的结论,在他眼里概率甚高,在多数人看来却是讲不过去,生拉硬扯、违反常识(等于公认的权威),或者干脆就是‘发了疯’。 我刚才已经提到哥德尔在宽泛的理论疑案上的几个猜想,如存在分离的心,“生物学中的机械主义”将被否证等等。 ” “ 多数人总爱沿袭公认的信念或态度之链,选定一环便不假思索地采纳下一环。哥德尔每每相反。对于当今的科学,他不怀疑人所共知的一些侧面是很可靠的、但是信不过某些基本论断,把他们归咎于“时代偏见”,由不久前我所提到的他那些大猜想即可见一斑。在这方面,他的态度类似对量子论最终性持怀疑主义而不肯随大溜的爱因斯坦。在政治上,哥德尔像爱因斯坦,抱定世界主义观点,非常爱好和平。 ” P46 “ 爱因斯坦常常告诉我,他晚年不断地找哥德尔作伴,为的是跟哥德尔讨论。有一回他对我说,他自己的工作不再有多大意思了,他还来研究院无非是要“享受与哥德尔一起散步回家的特权”。 ” “ 爱因斯坦跟哥德尔谈得特别多的是哲学、物理和政治,也常谈他自己的统一场论,虽然他知道或者恰恰是因为他知道他的谈伴抱着很大的怀疑站在他的反面。 ” 最后一页最后一段 广而言之,哥德尔相信生物学中的机械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偏见,将要遭到否证。在这种情况下,据哥德尔的意见,一种否证的办法在于建立一条数学定理,其大意是说,按物理规律(或性质相仿的任何别的规律),从基本粒子与场的随机分布开始,在地质年代的跨度内形成一个人体的概然性之低是跟大气因机遇被分为它的各种化学成分差不多的。 “库尔特 . 哥德尔在现代逻辑中的成就是举世无双的,是里程碑式的——其实胜过里程碑,它是一座巨型陆标,无论时间上空间上隔得多远,仍将历历如在目前。” 冯 . 诺伊曼 ( 1951 年在授予哥德尔爱因斯坦勋章时的讲话) “ 高研院名义上是 1930 年成立;爱因斯坦与维布伦 1932 年被提名为它的首批教授。后来邀请外尔、冯诺伊曼、莫尔斯、亚历山大到数学分院,维布伦起了主要作用。他也协助院方安排访问数学家,包括哥德尔。 ” 罗祥存 2012.5.20
个人分类: 转基因生物|5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奇书《哥德尔 艾舍尔 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热度 3 Xiaogangjin 2011-10-29 08:36
奇书《哥德尔 艾舍尔 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在进行《计算理论》课程教学的时候,我推荐学生阅读《哥德尔 艾舍尔 巴赫:集异璧之大成》(Gdel,Escher,Bach:An Eternal Golden Braid)。这是一本与计算理论、人工智能相关的奇书,学计算机的人不可不读。它以精心设计的巧妙笔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中的许多艰深理论和有趣的问题,书中文字轻松、幽默,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读者需要从多个视角才能体会作者希望释放的信息。书的作者侯世达(Douglas R. Hofstadter)是美国著名学者、计算机科学家,Indiana大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学教授,观念与认知研究中心主持人。 这本书的 奇特之处在于: 第一奇 :形式——好比一首写给心上人的藏头诗,这本书充满了语言游戏——行文、章节编排,乃至于书名。将它翻译到任何语系中去都需要大规模的重新创造,这在翻译史上是罕见的。 第二奇 :论域——数理逻辑、人工智能、语言学、生物遗传、音乐、绘画、禅宗。。。从芝诺悖论到莫比乌斯带,从咬着自己尾巴的蛇到DNA的双螺旋,从螃蟹卡农到六祖慧能,从歧意的版画到哥德尔定理,所有这些被同一个母题巧夺天工般串联起来——“自指”。 第三奇 :奖项——作者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是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伯特的儿子,是数学学士、物理学博士、计算机教授。这位理工大牛写就的科普经典,获的奖却是1980年美国出版界最高奖项—普利策(Pulitzer)奖。   总体上来看,作者将数学家、哲学家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艾舍尔的版画以及作曲家巴赫的音乐这些看似不同的内容关联在一起, 从不同的角度在探讨 不可能性 (逻辑、音乐、视觉),实际上是“ 不可能”让这本书成为了可能,而这本书本身也成就了另一个不可能,非常精彩 ! 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哥德尔 艾舍尔 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的信息,与大家分享: 商务印书馆: http://www.cp.com.cn/scrp/bookdetail.cfm?iBookNo=5705 Wiki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G%C3%B6del,_Escher,_Bach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937719.htm 作者Douglas R. Hofstadter 主页: http://www.cogs.indiana.edu/people/homepages/hofstadter.html http://geb.stenius.org/ Stanford课程: http://ssp11si.stanford.edu/ MIT课程: http://ocw.mit.edu/courses/special-programs/sp-258-goedel-escher-bach-spring-2007 欢迎大家补充。
13157 次阅读|6 个评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哥德尔, 罗素和我们
热度 5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09-2-17 02:42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二傻最近一直在潜心研究 第三次数学危机 , 俺始终觉得该问题如果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 其他的科学全是空中楼阁 ! 科学的基础是数学 , 而数学的基础是逻辑 , 但如果逻辑本身自欺欺人 嘿嘿 ! 什么大师小师李师师 , 大家全都回家抱孩子去吧 ! . 于是 , 追本掘源 , 逆向思维 , 从 霍金 的兄弟 彭罗斯 的 皇帝的新脑 开始,学习 蔡汀定理 、学习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学习 图灵机停机定理 、学习 罗素悖论 . 可是到了罗素 , 突然发现自己学习的步伐显著慢了下来 ! ---WHY? 因为 遇到 真神 了 ! . 以前一直以为祖师爷 爱因斯坦 是天下第一牛人 后来发现老爱最佩服的是 哥德尔 ! 老爱说 : 俺之所以来普林斯顿 , 主要目的就是因为可以享受与哥德尔一块散步回家的美妙时光 . 当然 , 星星惜猩猩 , 老哥也特喜欢老爱 ! 于是 , 在老爱过世后 , 老哥也绝食而亡 ! 老哥临走前 , 跟二傻说 : 别学俺 , 快去找俺师傅 ! 俺现在特别想知道什么是 幸福 ? . 俺急问 : 谁是您师傅 ? 伯特兰 . 罗素 ! . 二傻突然想起 , 老爱也亲口说过 : 阅读罗素的作品 , 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 伯特兰 罗素 ( Bertrand Russell , 1872-1970 ) . l 二十世纪英国 哲学家 、 数学家 、 逻辑学家 、 历史学家 , 无神论者 或者 不可知论者 ,也是 20 世纪 西方 最著名、影响最大的 学者 和和平主义 社会活动家 。 . l 罗素主要研究兴趣在 数学 、 逻辑学 、 语言哲学 、 科学哲学 、 伦理学 和 宗教 。 . l 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 逻辑学 、 数学 、 集合论 、 语言学 和 分析哲学 有着巨大影响。 . l 1950 年罗素因《 西方哲学史 》一书被认为是 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而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 . 怪哉 ! 一个用最简洁的 罗素悖论 引发了 第三次数学危机 的大数学家 , 竟然也是恐怖的 哲学大家 ? 还因写 《西方哲学史》 得了 诺贝尔文学奖 ? . 忘了是 罗马俱乐部 还是 耶鲁骷髅会 的那个谁说过:罗素的 《西方哲学史》 对人类 道德文化 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 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姻 等等等等 . . 于是 , 二傻开始再一次学习罗素 不是学习 罗素悖论 , 那只能算小儿科 ! ( 虽然已经足够颠覆科学的基础了 !) 老哥学了 , 不也自杀了吗 ? . 一个人临死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 ? . 别人在想什么俺不知道 但如哥德尔这样的人间天才 , 他当时只是在想 : . 彼岸真的有幸福吗 ? . 要回答老哥的这个问题 , 似乎首先要到 宗教 中寻找答案 . 可惜 , 罗素不信宗教 ! 或者说他不知道该不该信 ! . 罗素自己也很难在 无神论 和 不可知论 中做出选择。他在 1949 年的一次演讲中说: . 作为哲学家,如果我对一个纯粹的哲学听众介绍自己时我应该把自己描述为一个 不可知论者 ,因为我不认为谁能证明没有 神 。另一方面,如果是为了给路人一个正确的描述,我应该说我是一个 无神论者 ,因为当我不能证明没有神的同时,我应该同样承认我也不能证明有希腊诸神。 .   然而 , 罗素对当时他所熟悉的统治社会的 基督教 是坚决否认的 ! . 罗素对宗教的看法主要见于他的一本流行著作《 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 》中。 在书中 , 罗素写到: . 今天我所要讲的题目就是方才主席所说的 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 。也许我们最好先弄清楚 基督徒 的意义。由于滥用的缘故,现在 基督徒 的意义相当含糊。有些人仅以它来代表 一个企图以善良的方式过活的人 。这样解释的话,我想各个教派之中都有 基督徒 存在。但是我认为这个解释并不恰当, 这等于暗示所有的非基督徒 ―― 包括佛教徒、儒者、回教徒等等 ―― 都不打算以善良的方式生活 。 . 我所要说的 基督徒 并不代表任何 尝试以个人的智慧去过端正的生活的人 。我认为一个必须有相当明确的 信仰 ,才能自称为 基督徒 。现在这个名词所代表的意义,已不再像 圣奥古斯丁 和 阿奎那 的时代那样单纯。在那时,假如一个人自称是基督徒,人人都懂得他的意思:他接受一套明确的教条制度,他以完整的信念全力信仰这些教条中的每一个音节。 .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我们为基督教下定义时,不能不稍微含糊一点。我个人认为,每一位自称基督徒的人,都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非常武断的,就是, 必须信仰耶和华和不朽 。不信仰耶和华和不朽的,就不能自称是基督徒。第二,根据 基督徒 这个名词本身所代表的意思, 必须对基督耶稣其人有某种信仰 。 . 在评价耶稣基督的智慧时,罗素说: . 基督是至善至慧的人 吗?一般人都认为这一点应当是可以同意的,我却不同意。我觉得在许多方面,我都比自称是基督徒的人更能接受耶稣的意见。我不敢说自己能够完全与耶稣意见一致,但至少比自称基督徒的人一致得多。你们一定记得耶稣曾经说过: 不要抗拒邪恶,若有人打你的右颊,把左颊也转向他。 这不是新箴言或新原则,在基督出生之前约五、六百年, 老子和佛 就已经说过这一类的话了。但是基督徒并未真正地接受这个原则。 . 就历史观点来说,基督究竟是否存在过都十分可疑,而即使存在过,我们对基督其人也一无所知。所以我不关心历史方面的问题,考证太难了。我所关心的是福音书上所说的基督。根据福音书的叙述,基督确曾作过一些不甚聪明的事。 我个人认为基督的道德人格上有一个严重的缺陷:相信地狱 。 我觉得 真正心地宽厚的人不可能相信永久惩罚的说法 。 根据福音书中的叙述,耶稣的确相信永久的惩罚。留心观察的话,我们会不断地发现人们对于不肯听从教诲的人,怀着一种仇念深重的愤恨--- 一种在传教士身上不难发现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至善的品行多少有点损害。 苏格拉底就不会有这种态度,他对于不肯听他说话的人总是很有礼貌,采取这种态度比较配得上称为圣人 。 . 我觉得 无论在智慧方面和道德方面,耶稣都不是最优秀的,至少佛与苏格拉底都在耶稣之上 。 . . 怪了 ! 在基督教统治下的西方国家 , 对世俗社会有如此 X 光眼力且敢于如此大胆地说话的 罗素 怎么有点象科学网上的那个 李疯子 啊? 二傻一直觉得 李疯子 有点象 苏格拉底 , 现在发现更象 罗素 ! 而 罗素 本人也非常崇拜 苏格拉底 在他的诺奖大作 《 西方哲学史 》 的封面上印的就是著名的油画 《 苏格拉底之死 》: .   . 此外,对罗素《 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 》中的后续推理的研究中,二傻还发现了李疯子 唯信息论 的原始影子!!!他说: .  牛顿系统中的自然律今天已经不能成立了。牛顿认为 由于某种不可解的原因,自然界中的一切以一致的方式推移 。现在我们才发现, 许多我们一向当作自然律的东西,其实是人为的习惯 。要知道,即使在星空中最遥远的角落, 一码 还是等于三尺,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但不能叫做自然律。许多所谓的自然律都是这一类的。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研究原子的实际动态,到最后会发现原子的运动并非依据任何所谓的定律。 我们计算出来的定律,只是统计学上的平均数,而这个平均数的产生纯粹由机会来决定。 我们知道掷骰子掷到双六的机会,每三十六次中大约只有一次,我们不会认为这其间有任何定理在支配。相反地,假如每次掷骰子,每次都得到双六,我们就会觉得有定理在支配。 许多自然律就是这样产生的。它们是统计学上的机会平均数。这么说穿以后,自然律这回事就没有以往那样神秘动人了。 . 撇开这个瞬息万变的科学形态不谈, 认为自然律暗示有立法者存在,纯粹由于混淆了自然律和人为律 。 人为律命令我们以某种方式行动,我们可以依照这个方式,也可以不依照这个方式。而自然律是在描述事物实际上的行动方式,它只是描述事实而已,所以就不能说一定有某人在背后指挥 。 。。。。。。 如果罗素仅仅到此为止,那也只能算是个 罗疯子 可怕的是他一点也不疯 ! . 在认识到数学、科学和宗教都不能真正解决老哥的那个问题之后,他开始研究人生本身 他得出一些重要判断如下 : . 一、 关于美好人生 . 美好人生中,爱和知识是必须的。在某种程度上爱更为重要。 爱将激励我们去寻求知识,从而更清楚地知道如何使我们所爱的人获益 。 . 如果没有知识,我们可能相信道听途说,好心做了坏事 。 . 最完美的爱是欢喜和美好愿望不可分割的统一。没有美好愿望的欢喜可能是残酷的和自私的;而没有欢喜的美好愿望又可能会是冷漠和高傲。 .   爱能使人的欲望变得协调,而非冲突。两个相爱的人可以成败与共,而相恨的人,一方的失败则是另一方的成功 。 .    二、 关于金钱崇拜 .   金钱崇拜指的是一种信仰,即认为一切价值都要用金钱来衡量,金钱是人成功与否的惟一尺度。 .   这种错误的成功理念引导人们残害了自己的本性,降低了人生的快乐,增加了紧张的感受,使整个社会变得消极、厌倦、缺乏幻想。使人心中一切伟大愿望陷于沉寂。 .   由于惧怕失去金钱,从而使人有了更多的忧虑和烦恼,使人把获得幸福的能力消耗殆尽。 .   三、 关于欲望 .   蟒蛇嘱饱之后就会开始睡眠,除非到了需要另外一餐之后,决不会醒来。而人则不一样。人吃饱之后,绝不会就由此满足,反而更为欲望丛生,生机勃勃。 .   人的欲望有四大种:贪婪、竞争、虚荣、权力 .   贪婪是一种巨大的动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财富或财富的控制权。无论你拥有多少,你总是希望得到更多,永远不会满足。 .   如果说贪婪是渴求比原有的多得多,而竞争则是比别人的多得多。如果竞争比贪婪更为强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那么这个世界将成为最不幸的地方。 .   虚荣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动机,它是人们内心深处一种最重要的欲望,它的表现形式多样。虚荣带来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自我不断地膨胀。 .   权力欲近似于虚荣,但有所不同。满足虚荣心的是荣誉。拥有荣誉却不拥有权力较之拥有权力而不拥有荣誉是件较容易的事。 拥有权力的人可以管制仅有荣誉的人,而仅有荣誉的人却不能管制有权力的人 。所以对于有野心的人,权力欲更为强烈。 在权力欲的驱使下,人更热衷于施加痛苦而不是使人快乐 。拥有权力的人在对别人说 不 的过程中比同意会得到更大的满足。正因如此,权力欲成为一种危险的动机。 .   四、 关于自由 .   自由之路上有两大障碍:物质的和社会的。 .   自由的实现有些需要是基本和必须的,如:食物、饮料、衣物、健康、性、关怀等。这些基本需要中有一种得不到满足,自由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   对于自由而言,任何一种对他人不造成危害的快乐都值得珍视 。 .   我们可以通过两大途径达到自由的目的:提高追求自由的目标的能力和降低期望的水平。 .   工业社会一方面提高了人们追求自由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又使人们不断产生新的渴望。 人们对自身的力量越来越自信,认为无所不能。这使得现代人对自己越来越不满,离自由越来越远 。比如开始还只是抱怨买不起汽车。可一旦买了汽车又为买不起私人飞机而耿耿于怀。 .   当一部分人还不得不为得到自由的必须品而发愁时,如果另一部分人在享受奢侈品,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来剥夺一些人的奢侈品来满足另一些人的必须品 。当然我们并不赞成对那些并非以牲牺他人为代价所获得的财富进行干涉。 .   自由必须以平等为前提 , 而绝对平等并不存在,只能是 引起最少嫉妒的安排 。 .   真正的自由在思想主张、科学知识、文化艺术方面较容易实现 。因为在这些方面的占有并不会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而在经济学领域里,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总是在所难免。 .   所以 我们在经济领域里的自由是喊错了地方 。那些在经济领域里的胜利者正企图在精神和道德领域运用他们的经济力量。 .    思想的自由最基本的条件是不因观点的表达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 . . 在这段论述中 , 二傻又依稀看到了科学网上那个才子 杨呆子 的影子 他对人性本身的理解相当的深刻 ! 基本与罗素不相上下 . 然而 , 罗素有比 杨呆子 更厉害的地方!那便是他对地球人最重要的贡献 : 《 幸福之路 》(比科学家们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罗素悖论 强百倍!) 在这本书中,他开始试图回答老哥的那个终极问题: . 彼岸真的有幸福吗? . 鉴于篇幅所限,二傻不打算全文引用,但愿意摘录几段如下: . 幸福之路 第一章 什么使人不幸 动物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就会快乐满足。人也应该如此; 然而现实并非这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这样 虽然不幸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你却不难发现,它无处不在 在赶着上班的人流里,你会看到焦躁不安。过度紧张、消化不良,那种 除了生存斗争以外对一切缺乏兴趣的态度,对游戏娱乐兴味索然,以及对人类同伴的冷漠无情 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欢度夜晚的人们。人人都想来此逍遥一番,这种决心之坚定,就像某人去看牙医时确保轻松镇定一样不可动摇。人们一致认为饮酒和吻抱是通向欢乐之路,于是他们开怀畅饮,根本不在乎同伴如何讨厌自己。一阵狂欢滥饮之后,他们开始泪流滂泪,埋怨自己太对不起母亲的养育之恩。 酗酒给他们带来的不过是犯罪冲动的宣泄 ,而这在人清醒的时候,往往被理智所压抑。    这种种不幸的根源,一部分在于社会制度,一部分在于个人的心理素质当然,后者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前者的产物 我们文明时代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寻求一种没有战争的社会制度;然而 人类如此不幸,以至于相互杀戮比持久地享受生活的阳光显得更为诱人 在这种情况下,再美好的制度也是难以实现的。 假如机器化大生产是为了增进那些有最大需要的人们的利益的,那么防止永久的贫困就是必要的;但是 如果连富人们都是不幸的,使所有的人变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诉诸棍棒的恐吓教育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施教者自己本就是这种热情的奴隶,他们就不可能施予其它形式的教育。 然而,在此时此地,在我们这个普遍怀旧的社会里,一个人如何去获得自身的幸福? 人家说 : 师傅引进门 , 修行靠个人 二傻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 . 托尔斯泰 说过 : 幸福的家庭基本相同 , 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其实他说错了 ! 俺师傅说过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那个红衣女郎 到底是 在2D拼图中还是在3D现实中 ? . : 罗素与中国 . . 罗素, 1920 . 龙应台 . 新加坡《联合早报》 ... 眼光敏锐、胸中有丘壑的人来到一个新的城市或国家,很快就可以看出隐藏在这个城市或国家表面下层的 骨骼 ,像 X 光的照射。这种照射,反而是一辈子生活在其中的人往往看不见的,因为他身在其中。 . 罗素( 1872 - 1970 )在 1920 年到北大担任客座教授,一年后离开,隔年写成《中国问题》这本书。短短一年,面对一个古老而深邃、腐败又复杂的中国, 48 岁的罗素能看见多少中国 问题 呢? . 他看见: 中国文化正在发生急遽的变化 ,这种急遽的变化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军事优势。但是,在将来,促使中国发生激烈变化的,将是西方的 经济 强势。 .   后来的历史证明罗素说对了。 . 外来的影响带来急遽变化,中国可以如何应对?罗素提出建议: 假如中国人能自由地吸收我们文明中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排斥那些他们觉得不好的东西,那么他们将能够在其自身传统中获得一种有机发展,并产生将我们的优点同他们自己的优点相结合起来的辉煌成就 。 . 东西揉合,或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国人自己说了一百多年的口号,但是罗素最幽微深刻的话,其实是这一句: 在 自身传统 中寻得一种 有机发展 。任何的 急遽变化 必须在 自身传统 的生态环境中进行,而不是把 自身传统 摧毁,空中起新楼 。 . 他已经排除了革命式的全盘否定传统。 有机发展 ,指的是,接枝的花木品种必须和传统文化的主干体质相容相辅,才可能开花结果。强行植入就不是 有机 发展,他已经排除了激进的全盘西化或苏化。 . 曾批判对 进步 的崇拜 . 罗素在 1922 年有没有预见后来的发展呢?他不天真,在希望中国有足够的智慧选择 有机发展 的同时,他加了一个 但书 ── 中国能够在 自身传统 中 有机发展 只有在避免了两种相反的危险以后才有可能 : . 第一种危险是,他们可能会完全被西化 他们所具有的民族特征全被磨灭,世界只不过是多增加了一个不知疲倦的、聪明的、产业化的 国家,这些国家正在折磨着这个不幸的星球。 . 第二种危险是,在抵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他们也许会被逼到除了军备以外,在各方面都强烈排外的保守主义的道路上去。 . . 罗素对西方文明最大的批判就是西方在工业化后对 进步 的崇拜,以追求 进步 作为最高指导原则进行开发,结果是,强国的繁荣建立在弱国的痛苦上,经济的获得建立在地球资源的掠夺和彻底破坏上, 把 进步 当作终极目的,而忽略了 进步 不一定带来生活的幸福。 . 各种机器带来了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不等同于心灵的愉悦。西方文明对于理性和进取的过度崇拜,成为对地球的最大掠夺,对人类永续发展最大的祸害。 . 警告 竭泽而鱼 的危险 . 1922 年的罗素,提醒中国不要步上西方国家的发展后尘,不要走上 竭泽而鱼 的进步死胡同 . . . : . 百度百科之 罗素 : http://baike.baidu.com/view/6118.htm . 天涯在线书库之 幸福之路 : http://www.tianyabook.com/zhexue/xfzl/index.html . 罗素 , 1920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taiwan/pages8/taiwan050627.html . 《罗素精品集》:内蒙古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年 10 月第一版。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4163 次阅读|4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