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住房政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朝花夕拾:小国的定力与大国的浮躁
qlms 2009-12-20 15:07
党和政府终于忍受不了房价疯涨了,在过去的一周时间内,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来限制炒房,打击投机,抑制房价。专家与平民对此有叫好的,有围观的,有打酱油的。 实际上,从最近抑制政策的出台,到去年鼓励房地产政策的出台,也就是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其实不仅房市政策多变,印花税在 07-08 年,不也是一年多的时间调整了四次吗。每一次的调整,都不可避免的有些人因此得利,一些人因此大伤。 我泱泱大国,人才辈出,难道就没有人能给党和政府参谋参谋,弄个能实行的长一点的政策,免得朝令夕改,弄的老百姓天天担心政策变了,无所适从。 不多说了,转载一篇自己今年刚上科学网, 2 月 18 号的旧文章,也算朝花夕拾吧。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5718 取消二套房贷限制 论小国的定力与大国的浮躁 -关于新加坡之一 本文前记 1 )本文是我去年 12 月 15 号发表在新浪博客上面的一篇文章,现在把它转移到科学网的博客,欢迎对经济管理有兴趣的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2 )施焕中教授的博客读起来让人感觉很亲切,有一种贴近生活的真实感,我很喜欢读他的博客,春节过后陆续把他科学网上的所有博客文章都粗略读了一遍。施教授曾经到过新加坡,做过短暂的旅游,并且因为一些事情,新加坡给他留下了显然不好的印象。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施教授对新加坡了解不多造成的。 3 )我在新加坡读书已经接近四年,对新加坡的了解可能会更多一些,所以接下来,我会写一些关于新加坡的文章,从生活到科研,让大家对这么个花园城市多一些了解。 本文正文 : 取消二套房贷限制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是新浪财经上面用黑体标出的一个新闻题目。 对于炒房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对于炒房地产股票的大资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拉升的理由。 为什么我后面加上了一句小国的定力与大国的浮躁呢? 先说一下这个第二套房限制的由来。在 2007 年,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爆,涨价不断,政府调控无能为力的时候,温家宝总理下南洋,来到新加坡这个世界上居民拥房率 99 。 5 %的国家学习居民住房经验。精髓虽然没有学到,但是多少学了一点皮毛,回去搞了一个限制第二套房的相关政策,比如提高首付,提高贷款利率。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房屋的过度炒作。 前面我为什么说温家宝只学到一点皮毛呢?因为新加坡限制第二套房的政策,无疑比国内严格的多。具体来说,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男女结婚之后,可以买房,单身男女, 35 岁之前,不允许买房,只能与父母同住。 2 )第二套房的价格是一手房的 3 倍。 3 )外国人,如果不持有绿卡,买房的价格是本国人的三倍。 4 )收入高于一定程度,就不能申请普通人所购买的租屋,只能买整体环境更好的公寓。 5 )别墅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随便购买,当然价格不菲。 对比新加坡,我们的宝宝上次来考察,说只学了一点皮毛,一点都不过分。 新加坡严格限制炒房,来自于开国总理李光耀那时候的政策。李认为,如果允许国内国际的资金在新加坡炒房的话,最后没有房子住的,还是新加坡人,所以从 65 年建国,新加坡第一个住房计划开始,就严格限制炒房,到现在为止,将近 40 年了,期间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这一政策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没有人想去改变它。新加坡以 6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 400 多万人口,人口密度不可谓不高。在住房政策的坚持上,的确表现了过人的定力。现在新加坡公民 99 。 5 %拥有自己的住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反观我们,就去年学到的那些皮毛,在今年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就想改弦易辙。而不是从最根本上找原因。国家政策随意改变,官员三心二意。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浮躁的国家! 在结尾部分,我想借用胡紫薇的一句话,在我们能对世界输出价值观之前,我们不能称之为是一个大国!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4353 次阅读|3 个评论
李资政:达士岭重建组屋 让国人分享经济成果 --联合早报
qlms 2009-12-15 11:54
(2009-12-14) 内阁资政李光耀说, 以达士岭组屋所在的优越地点,政府要售出这块地段必定轻而易举,而私人开发商也将能很快地在这里建起一栋私人共管公寓。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将是把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    不过,他指出如果政府这么做,效果将会不同于把组屋居民引回这一区,进而让一般居民也可享受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果实 。   李资政昨天傍晚参观了刚落成的达士岭组屋的一些设施后受访时,感叹附近为金融区的新一代政府组屋反映了新加坡半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巨大转变。   他说,由于我国土地的限制,加上填海计划几乎已达到顶限,政府下来建造类似达士岭组屋的高楼组屋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不是每座组屋都能像达士岭组屋那样。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地点,你从这里可以看到多数有历史的建筑物。新的组屋或许将有更好的设计,但是达士岭组屋的地点是特别的,它就在市中心。 达士岭组屋位于丹戎巴葛达士敦坪,楼高50层,共7座1848个单位,是目前全国最高的公共住屋。建屋发展局在这个历史悠久的组屋区建造摩天组屋,是为了吸引旧组屋居民的子女和年轻居民前去居住,给这一区增添年轻的气息。按照最新的市场价格,达士岭组屋的S1型单位(相当于四房式)平均售价是48万6000元,S2型(相当于五房式)则是59万元。   这里是建屋局于1963年建造首批租赁组屋的地点。当年老旧的组屋如今已蜕变成象征着我国公共住屋无论是质量,还是设计都已进入新时代的最新一代政府组屋。   达士敦坪过去原来还有一段小历史。据年轻时曾住在丹戎巴葛区的人民行动党前议员庄日昆透露,达士敦坪在1963年是由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直接管制的警察营房,当时住在那里的马来人占多数,他们同本地社群的相处并非十分融洽,使当时的新加坡自治政府颇为头痛。后来,政府便在那里建造达士敦坪民众联络所,并举行各种社区活动予以抗衡。这个问题到了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才慢慢得以解决。   达士岭组屋在2004年首次发售时,获得公众热烈反应,争相选购。然而,享有优先选购权的广东民路原址租赁组屋的191个住户,却只有两个决定购买旧址新居。   其中一个住户是曾在达士敦坪租赁组屋度过童年的信息科技项目工程师文克特罗亚鲁(38岁)。他昨晚是从李资政手上接过新组屋钥匙的住户之一,李资政过后还到他位于24楼的组屋参观。
个人分类: 联合早报网|6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小国的定力与大国的浮躁 -关于新加坡之一
qlms 2009-2-18 11:03
本文前记: 1)本文是我去年12月15号发表在新浪博客上面的一篇文章,现在把它转移到科学网的博客,欢迎对经济管理有兴趣的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2)施焕中教授的博客读起来让人感觉很亲切,有一种贴近生活的真实感,我很喜欢读他的博客,春节过后陆续把他科学网上的所有博客文章都粗略读了一遍。施教授曾经到过新加坡,做过短暂的旅游,并且因为一些事情,新加坡给他留下了显然不好的印象。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施教授对新加坡了解不多造成的。 3)我在新加坡读书已经接近四年,对新加坡的了解可能会更多一些,所以接下来,我会写一些关于新加坡的文章,从生活到科研,让大家对这么个花园城市多一些了解。 本文正文: 取消二套房贷限制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是新浪财经上面用黑体标出的一个新闻题目。 对于炒房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对于炒房地产股票的大资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拉升的理由。 为什么我后面加上了一句小国的定力与大国的浮躁呢? 先说一下这个第二套房限制的由来。在2007年,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爆,涨价不断,政府调控无能为力的时候,温家宝总理下南洋,来到新加坡这个世界上居民拥房率99。5%的国家学习居民住房经验。精髓虽然没有学到,但是多少学了一点皮毛,回去搞了一个限制第二套房的相关政策,比如提高首付,提高贷款利率。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房屋的过度炒作。 前面我为什么说温家宝只学到一点皮毛呢?因为新加坡限制第二套房的政策,无疑比国内严格的多。具体来说,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男女结婚之后,可以买房,单身男女,35岁之前,不允许买房,只能与父母同住。2)第二套房的价格是一手房的3倍。3)外国人,如果不持有绿卡,买房的价格是本国人的三倍。4)收入高于一定程度,就不能申请普通人所购买的租屋,只能买整体环境更好的公寓。5)别墅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随便购买,当然价格不菲。 对比新加坡,我们的宝宝上次来考察,说只学了一点皮毛,一点都不过分。 新加坡严格限制炒房,来自于开国总理李光耀那时候的政策。李认为,如果允许国内国际的资金在新加坡炒房的话,最后没有房子住的,还是新加坡人,所以从65年建国,新加坡第一个住房计划开始,就严格限制炒房,到现在为止,将近40年了,期间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这一政策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没有人想去改变它。新加坡以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400多万人口,人口密度不可谓不高。在住房政策的坚持上,的确表现了过人的定力。现在新加坡公民99。5%拥有自己的住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反观我们,就去年学到的那些皮毛,在今年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就想改弦易辙。而不是从最根本上找原因。国家政策随意改变,官员三心二意。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浮躁的国家! 在结尾部分,我想借用胡紫薇的一句话,在我们能对世界输出价值观之前,我们不能称之为是一个大国!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318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