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高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高校导演的SCI、院士崇拜热何时能够谢幕?
热度 6 陈龙珠 2011-5-26 08:18
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今年又已粉墨登场,举世瞩目。 那么,国人对院士头衔的极度关注乃至崇拜,源自何方呢? 中国科学院和其他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的院士,他们的津贴和其他待遇比普通研究员的高出很多吗?再看看中国高校,一位今天灰溜溜地办完了退休手续的教授,要是后天一旦被评上院士了,则就会被学校高薪广厦地请回来并委以重任,其配偶也会受到倍尊,抑或还能对单位的人事和资源分配指手画脚起来。中国高校教师谋求来的院士头衔,已演变成个人和所在学校甚至所在的省市从国家谋求重大利益的一个筹码,有此潜力的人和单位何乐而不为甚至造点假又何妨呢? 比较高校和其他单位的院士待遇差别,目前中国科技界令人几乎到了深恶痛绝的院士崇拜热,难道还看不出正是高校带头搞起来的吗?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在不断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中,不断地扮演着不很光彩的角色。只是先前出演的博士导师、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崇拜和社会攻关热,随着博士学位、博士后头衔的大幅贬值,已经基本退潮;而SCI、国家科技大奖、杰青、长江学者、千人学者和院士崇拜等等热潮及其带来的污泥浊水,仍在泛滥。中国大学、院士和教授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每况愈下,难道不是自己许多的不良行为酿成的恶果吗? 院士作为中国科技界最杰出代表的群体,你们有决心以切实的行动而不仅在言论上,杰出地引领好千千万万的科教大军吗?中国大学的领导们,你们有良知和有能力善待你们全体的教职工吗?若你们自身不能,则从国家层面上改革现有科教经费投入分配和奖励政策,应该势在必行。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640 次阅读|8 个评论
浅议中国科学院与高校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上的定位
热度 3 陈龙珠 2011-5-25 07:55
最近科学网博客多了许多有关中国科学院的话题。 在国际竞争和国内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日益紧迫,走科技强国之路,没有别的选择。 在企业自身科技研发力量普遍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隶属于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属部门的各现有科研机构、中科院和高校的科研活力,将决定着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科技进步。 就我个人的印象和直觉来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属部门的各现有科研机构、中科院,将是提升整体国力的主力军,而高校的根本职能在于教学,在科研上的作用则应偏重于新科技观念的原创性探索和对主力军承担的重大科技项目(工程)的协助。 晨读看到 刘进平教授 在用一些国家级获奖数据来比较中科院和全国高校的科技成绩,值得思考和讨论。我觉得讨论中科院和中国高校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作用时,至少须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1)全国高校教师和研究生总量,与中科院的之比,请问是多少?这涉及到人均产出率; (2)高校教师为取得当今的这些科研成果,在最近十多年来,是否以牺牲本职教学工作精力为代价了?这涉及到中国大学本职工作的定位( 高校培养出更多的高级人才,与牺牲教育而一时做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对中国科技事业的贡献或许是授“渔”和授“鱼”的差别 ); (3)高校教师创造性思想不会比科学院的差,甚至更好,但实施科研活动的组织体系从整体来看谁的更强?这涉及到高校在组织体系上能否合适于负责承担国家的重大科技工程; (4)最近10年来重大学术腐败发生在高校还是科学院的更多、被揭露者被不了了之的又是谁的更多? 高校中由国家巨资投资建设的实验室,是否存在学霸而不能被有效利用的问题?这些涉及到对科技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极为关键的学术环境。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51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丘成桐炮轰中国高校(2006)
热度 2 sciencemood 2011-5-18 23:20
丘成桐炮轰中国高校:唯利是图 不公平 (2006-07-10/11:15:06/张 欢) ●中国很多高校唯利是图,就是看钱,看经费,真的研究成果从来不在乎。 ●用金钱名利来引诱人的事情做多了,名教授也好、院士也好,也都不觉得羞耻。 ●在中国还有一个现象是,先当校长再当院士,而不是先当院士再当校长。 ●要公平,全世界都在这么做,但中国不愿意做。不做,因为不愿损害既得利益。 ●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反正不是他的钱,是国家的钱。   丘成桐原籍广东,17岁入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在这里因缘际会遇到了来访的“华人数学家第一人”——陈省身先生,随后被陈省身带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深造。22岁即获得博士学位,25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27岁攻克几何学上难题“卡拉比猜想”,并因此在1982年(33岁)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是迄今为止惟一获得该奖的华人数学家。1997年获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2003年获得中国政府授予的国际科技合作奖。此外他还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终身教授,现任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多年来,丘成桐一直热心于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他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成立了数学研究中心。他往来于北京、杭州、香港和美国之间,主持国际学术会议,邀请霍金等世界著名科学家来华讲学。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帮助中国强大起来”。   而他在中国的任职和演讲却不取分文报酬,连机票都是自掏腰包。这样一位在公众视野中似乎不问世事的学术大师,却在2005年掀起了一场学术界颇为关注的风波。他直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中国其他大学的打压令人灰心”。他对院士制度的批评以及对国内高校引进所谓海外人才内幕的揭露,更是让人吃惊。   骗的是谁?是老百姓,是研究生   记者:您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终身教授,这个研究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您觉得像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这种氛围可能在中国出现吗?   丘成桐:一个研究所的建立并没有那么简单。主要是里面带头的科学家是谁。普林斯顿研究所一开始就是第一流的学府,因为爱因斯坦去了,很多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都聚到那里去。它还得到第一流的资助。有第一流的研究环境,有第一流的年轻学者去学,两者结合起来当然是第一流的学府。   记者:您觉得这种模式能在中国克隆吗?   丘成桐:这取决于中国有没有可能出现世界第一流的学者。现在的中国没有这个能力,一个名教授一年需要40万美金,中国现在也没有这样的优厚待遇。而且不但是没有这么大的资本,中国的人事关系也太复杂。   记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是基金会私人出资支持的,可是现在中国的科研体制是由国家来牵头,比如说863计划,包括一些国家实验室,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科技部、教育部牵头。您觉得这种体制对中国科技有何影响?   丘成桐:问题是有没有人手来做。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只知道放一大笔钱在一个项目里面,但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带领。   记者:您说找不到合适的人,是能力不够还是体制问题?   丘成桐:都有。中国很多大的项目,表面上请了很多人来,特别是引进很多外国专家,实际上都是假的。很多名教授在国外是全职,按照规定必须九个月在美国国内(做研究)。比如哈佛大学的教授,必须九个月在美国,只有三个月可以在外面。所谓全职引进,都是假的。为什么要作假,有钱可捞就有人做。北京大学也好,其他学校也好,给的是全职引进的钱,一年有捞几百万,为什么不捞?   记者:那您现在在国内很多学校也做兼职教授,在北京、浙江,跟您本身抨击的这种现象不违背吗?   丘成桐:我在国内的所有机构从来一毛钱不拿,飞机票也是我自己出。这些人拿的都是国家的钱,不但拿薪水,还拿经费。同时拿经费去结交他们的朋友,往往是头等舱机票,五星级酒店这样的待遇。假如他要像我这样一毛钱不拿的话,他绝对不会干这个事。   著名大学引进一个学者,用这个名字可以到教育部拿一大笔钱。这种人不止一个,有很多。《纽约时报》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   记者:那您觉得这种引进方式对学术上有促进吗?   丘成桐:怎么可能有促进!这种做法是自欺欺人!学生带着,在北京大学挂了名,还得请别人替他教书,这是骗人。国内知名大学为什么要做这种违反基本方法的事情?因为学校可以拿到好处,引进某个名教授可以拿到很多经费,引进一个人,可以拿几千万的资金到学校来,何乐而不为?挂个名字,在学校的老师阵容里面又多了几个名教授,挂牌出去,排名也可以得到提升。学校拿了几千万,给你(指引进的教授,记者注)一两百万有什么关系?反正不是他的钱,是国家的钱。骗的是谁?是老百姓,是研究生。   哪有用国家的钱来做生意的?   记者:中国学生管导师叫教授,您怎么看?   丘成桐:美国学生也管导师叫教授,但是开玩笑,跟中国的含义不一样。在中国,学生帮你写论文,学生替你打工,一年出几十篇文章。评先进的时候报上去也好看。中国现在的许多高校唯利是图,就是看钱,看经费。真的研究成果从来不在乎,这是高校的大毛病。   记者:以前国内教育界有个说法,“教育产业化”,您怎么看?   丘成桐:中国教育走了很多好笑的路。中国大兴高校办企业、办工厂,成功了没有?没有真正成功的,跟学校完全无关,只不过企业利用学校的资源在外面赚钱。   世界上找不出一个国家这样做的。国家投资这么多钱给教育部,是为了做产业还是为了培养人才?我的看法是,培养人才,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目标。   记者:您觉得现在的大学体制,能培养出好的人才吗?   丘成桐: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年轻人。为什么培养不了?!现在名教授不教本科。为什么?全部为自己的利益去了,所以大学生的程度比以前差了很多。   我们哈佛大学的教授一定要跟本科生做接触,否则不能做教授。   北京大学不高兴听我讲“哈佛大学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的文章登在第一流的杂志上,比他们有些院士的文章水平还高”,他们觉得我偏激,可这是事实。美国出名的数学杂志里,中国这十年来能够登在上面的文章加起来也不超过二三十篇。可是我们本科生的文章常常刊登在这些杂志上。   记者:大学的理念里有“教学和科研并重”一说,但中国大学现在往往是重科研,轻教学。   丘成桐:教学是一个学校是否负责的问题,也是一个名教授是否自欺欺人的问题。所有美国名校教授都注意的一个事情是———既做科研又做教学。国内有名的教授不做教学,只做科研,但是科研比从前做得好吗?反而是比从前做得更糟糕!北京大学的名教授从前还教本科生,那时候本科生还不错。这十年来,不教本科,北京大学本科生程度大降。那这些教授的科研有没有做得好一点?绝对没有,去查论文发表在什么地方就晓得了。   记者:有些国内人士讨论,认为发表的论文数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评选更具有可操作性。   丘成桐:这样的结果是制造出一大批第三流的文章。问题是第三流的文章是中国所需要的吗?这种文章,连美国排名第100的学校都不会认为它是可以证明一个教授的水平的。中国是一个大国,假如中国是要这种水平的文章,中国就永远走在人家后面,跟着美国、南韩、欧洲的一些小国。   院士制度根本可以废除   记者:在中国,从官员变为院士的现象很常见。   丘成桐:在中国还有一个现象是,先当校长再当院士,而不是先当院士再当校长。我坦白地讲,要想做院士,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钱,你去贿赂。让选你的院士得到好处,好处多了以后,他会投你一票。香港就有很多人做这个事,国内也有很多人做这个事。   记者:那美国呢?   丘成桐:美国你想做也做不了。   记者:为什么?   丘成桐: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虽然有两三个不见得那么高水平,可是90%以上都是真有学问,中国,用金钱名利来引诱人的事情做多了,名教授也好、院士也好,也都不觉得羞耻。有些学霸在很多的评奖委员会中做主席。他给你一个奖,说让你去选其他的人做院士。谁把持了经费,谁把持了评奖的能力,他就有这个影响力。   记者:那您认为怎么去打破这种局面?   丘成桐:在我看来,院士制度根本可以废除。一个群体,假定是最高学术水平的一个群体,结果60%都名不副实,这个团体存在有什么意义?   评审制度不健全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毛病   记者:中国现在一些教授、院士的时间会用在搞项目、拉关系上,学校支持他们拿钱来评院士,同时也鼓动他们再拿院士的头衔拉项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丘成桐:教育部要评大学好不好,第一个问题就问这个学校有多少个院士,而不问学问做得有多好,这是很奇怪的现象。整个评审制度不健全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毛病。   记者:在您看来理想的评审制度是什么样的?   丘成桐:公平。评审制度要是能建成功,什么学术问题都能够解决。找一批第一流的学者,最前沿的,成立一个委员会,共同来讨论,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有结果。哈佛是这么做的,全世界都在这么做,但中国不愿意做。不做,因为不愿损害既得利益。   记者: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造诣,而且您经常回国,对国内的情况也很了解,可为什么您会用这么直接、不中国的方式来讲话?   丘成桐:我批评过北大,过了很多时候,他们还是不改变,实在是让很多年轻人受了打击,受了苦。我亲眼看到很多青年学者受到他人打击,我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没有用,你让我怎么办?   记者:为什么揭穿皇帝没穿衣服现实的人往往是香港学者、海外学者?   丘成桐:这不是香港学者或海外教授的问题,我们看到的事实,大陆不愿意接受,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我不晓得怎么解释。从真正的科学成就来讲话,在数学方面,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能不能找出真正有成就的学问?我找不出,所以中国的科技要进步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我在美国科学院一个很重要的委员会里,讨论要在亚洲找海外院士,尤其要在中国找,花了五年工夫,只找到一个。你要问我为什么?我想是中国的学术水平实在比不上人家,可是你坚持要说能比得上,那些实在没办法。   记者:前几年中国搞大学合并,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您怎么看?   丘成桐:只重量而不重质,无论合并大学也好,招收研究生数也好,产生的论文数量也好,绝对不是培植第一流学问、学者的方法。这种机制没有,中国学问永远做不出去。   原载《南方人物周刊》转自搜狐网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5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2010-中国高校nature系列文章100强排名
longmarchno1 2011-5-13 21:47
[转载]2010-中国高校nature系列文章100强排名
文章统计范围从2010.1-2010.12,前五名分别为中科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其中中科院系统按照研究所排名为1、中科院物理所;2、中科院上海生科院;3、中科院动物所;4、中科院植物所;5、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按照文章贡献程度所得的corrected count计算) 100强排名: 中科院系统:
个人分类: 科技评论|3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
热度 2 王树涛 2011-5-11 22:17
(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座无虚席) 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 日前,两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多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照片显示: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丽服饰,不见浓妆异彩,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人们: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你到了哈佛,你就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了。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感觉到,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迸发了出来。 在哈佛学习的一个北大女孩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主要课程,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的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那个北大女孩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要求很大,她说,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贡献您的个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当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时间认真准备了,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之前如果不读那么多的书,你就无法参加到课堂讨论之中。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在哈佛的课堂,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住前沿科学的发展变化。因此,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我们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很难让人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说到中美大学生的比较,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精神。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过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逃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二是,有些家长也是从小灌输给孩子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而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为此哈佛的课程安排多而且紧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 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聚能量的时候,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身为中国的大学生却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一位中国旅美教师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比较中国,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于是,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很多学者用金字塔来形容中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在于,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正金字塔,年纪越大学习的空间越小。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倒金字塔,他们学会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中国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大学的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都让他们觉得上大学是无比轻松的一件事情。从自身到外在都没有敦促他们学习的力量,于是,放松成为一种普遍的状态,都在讨回他们前12年被克扣的休闲时间,尽情地休闲。中国学生是刻苦学习12年,到大学休闲。美国学生是“休闲”12 年,大学开始刻苦学习,玩命的学。这是走向社会前,最有价值的黄金学习阶段,这4年,他们在本领与情商的提高上会有质的飞跃。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醒学生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结局。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哈佛告诉它的学生:“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而我们的大学生,正在品尝这种痛苦,我们民族也在为此付出代价。 哈佛的毕业生有一个传统:捐助哈佛。哈佛的资金三分之一来自捐助。很多学生的家长,也都是哈佛校友哈佛人。一代一代的哈佛人,进入社会上层又把财富反馈给母校哈佛。每年的捐款,是哈佛收入的重要部分。给予往往是相互的。是先有哈佛的给予还是先有给予哈佛,这个问题或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那样说不清。或者只有让哈佛告诉你。哈佛没有高楼大厦,只有新英格兰的红砖墙。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过在校园有一个决不起眼的停车位。毕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图书馆,尤其是一个个像图书馆那样的人,或者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图书馆。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任何包装的。有人称史华慈是哈佛的一位类似东方的大儒,在他动过癌症手术的82岁高龄的时候,依然天天早上按时去办公室工作,即使有时要倒下。而他办公室里挂大衣的两个衣架,竟是用铁丝胡乱缠绕而成的。 某教授对学生说,你学我这门课,你就一天只能睡两小时。学生想,那么,我学四门课,我就没有睡眠时间了,我就得倒贴睡眠时间了。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3天要啃下一本大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哈佛过桥便是波士顿,前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在哈佛读博士那几年,没有上过桥没有去过波士顿。 哈佛学生或是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荣誉,而是一种证明。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志力,人到底可能有怎样的发挥潜力?哈佛告诉你。哈佛是一种象征,最高智慧的象征,最高学府的象征。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告诉你。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究竟是什么使哈佛成为精英的摇篮?哈佛学子接受了什么样的精神和理念?这些问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去探知其中的答案。 附录: 之前网上流传过“哈佛图书馆的20条训言”,后来有人证实这20条训言是杜撰的,我们且不管它的真实性如何,这20条训言读来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不妨附录如下: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时间在流逝。   13.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20.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我们暂且不管这20条训言的真假,不过,事实上哈佛老师对学生的训诫还试有的,而且这样的训诫一直贯穿在哈佛的教育之中。 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利用时间抓紧学习,而不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打瞌睡。   有的人会这样说:“我只是在业余时间打盹而已,业余时间干吗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爱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朋友也告诉我说,只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   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样一道难题,那就是2的76次方减去1的结果是不是人们所猜想的质数。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地攻克这一数学难关,但结果并不如愿。1903年,在纽约的数学学会上,一位叫做科尔的科学家通过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地证明了这道难题。   人们在惊诧和赞许之余,向科尔问道:“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同样,加拿大医学教育家奥斯勒也是利用业余时间作出成就的典范。奥斯勒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他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规定自己在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坚持这一习惯不改变。这个习惯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1000多本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闻名于世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的创始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讲座教授、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的威廉。奥斯勒在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次,他在读书时看到了一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对此,哈佛提醒学生说“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点实事。   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学位的发明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有一次接到一个年轻人的求教电话,并与他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当年轻人如约而至时,本杰明的房门大敞着,而眼前的房子里却乱七八糟、一片狼藉,年轻人很是意外。没等他开口,本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然后本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本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热情地把年轻人让进客厅。这时,年轻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气里漾着微波。年轻人在诧异中,还没有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本杰明讲出来,本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手持酒杯的年轻人一下子愣住了,带着一丝尴尬和遗憾说:“我还没向您请教呢……”“这些……难道还不够吗?”本杰明一边微笑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一分钟……”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用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就珍惜了所拥有的今天。哈佛的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一种人生哲学,那就是人生要以珍惜的态度把握时间,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安曼曾经是纽约港务局的工程师,工作多年后按规定退休。开始的时候,他很是失落。但他很快就高兴起来,因为他有了一个伟大的想法。他想创办一家自己的工程公司,要把办公楼开到全球各个角落。   安曼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着自己的计划,设计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在退休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实践着自己在工作中没有机会尝试的大胆和新奇的设计,不停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经典: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华盛顿杜勒斯机场,伊朗高速公路系统,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中心建筑群……这些作品被当作大学建筑系和工程系教科书上常用的范例,也是安曼伟大梦想的见证。86岁的时候,他完成最后一个作品―――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体公路桥―――纽约韦拉扎诺海峡桥。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你愿意开始,认清目标,打定主意去做一件事,永远不会嫌晚。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醒学生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并列举如下事例: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蜂鸟,并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为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休格。布莱克在进入美国议会前,并未受过高等教育。他从百忙中每天挤出一小时到国会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包括政治、历史、哲学、诗歌等方面的书,数年如一日,就是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后来他成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   一位名叫尼古拉的希腊籍电梯维修工对现代科学很感兴趣,他每天下班后到晚饭前,总要花一小时时间来攻读核物理学方面的书籍。随着知识的积累,一个念头跃入他的脑海。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计划。这种加速器比当时其他类型的加速器造价便宜而且更强有力。他把计划递交给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做试验,又再经改进,这台加速器为美国节省了7000万美元。尼古拉得到了1万美元的奖励,还被聘请到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工作。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现在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我们说要珍惜时间,努力为实现理想而打拼,但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不要一味地拼命,也要有适度的休息和放松。对此,哈佛有个很贴切的说法,叫做“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话虽略显粗俗,但揭示的道理却很深刻。   在哈佛,虽然学习强度很大,学生们承受着很大的学习压力,但他们也不提倡学生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他们认为,学要尽力,玩也不能忽视。哈佛的学生也说,哈佛的课余生活要胜过正规学习。而哈佛也意识到适度的课外活动不但不会背离教育使命,而且还会给教育使命以支持。因此,他们提出要像“绅士一样地玩”。   在哈佛,学生们除了紧张地学习,还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多种艺术活动,比如音乐会、戏剧演出、舞蹈表演及各种艺术展览等,此外,哈佛每年还会举办艺术节,以活跃学生的业余生活。这些充满着浓厚艺术氛围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接受了艺术教育和熏陶,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哈佛的理念就是要求你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后,能够暂时地完全忘记它们,像投入工作那样投入玩耍,尽情地放松。的确,在你尽心休闲的时候,所得到的体力和精力的恢复会为你下一阶段的奋斗增添无穷的动力。所以,在前进的路上,你不仅要勤奋努力,更要学会放松。    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了另一结局。正像哈佛所提醒的那样: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   我的邻居查尔斯曾经在哈佛度过4年的大学时光,他现在就职于纽约的一家软件公司,做他最擅长的行政管理工作,九九读书人。不久前,他的公司被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公司的新总裁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法语太差,导致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不管是多高职位的人,我们都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只有考试及格的人才能继续在这里工作。”   散会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拥向了图书馆,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要赶快补习法语了。只有查尔斯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了,同事们都认为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毕竟,哈佛的学习背景和公司管理层的工作经验会帮助他轻而易举地找到另一份不错的工作。   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考试结果出来后,这个在大家眼中没有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原来,查尔斯在毕业后来到这家公司后,他在工作中发现与法国人打交道的机会特别多,不会法语会使自己的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他很早就开始自学法语了。他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时间,每天坚持学习,最终学有所获。   在哈佛,你从来看不到学生在偷懒,在消磨时间。当若干年后回想起曾经的梦想时,希望带给你的是无尽的欣慰笑容,而不是因蹉跎而流下的悔恨泪水。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作为世界知名的学府,哈佛十分强调要有长远眼光,为未来投资。要投资未来,就要定好未来的投资方向,也就是要及早地设定人生目标。没有目标,就谈不到发展,更谈不上成功。   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岁月,他们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这个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2227 次阅读|2 个评论
由 ”新中国高校本科教育培养出的顶级学者——王晓东“ 想到的
热度 3 supercxman 2011-5-3 12:49
博主才疏学浅,百度了一下,偷个懒直接引用百科上面的介绍吧,这应该不算侵犯百度的版权吧(诸位懂的),而且这应该不算剽窃吧,看了刘菊花的新闻,还是谨小慎微点好,哈哈。先给出链接 王晓东简介 。 以下出自百度百科(在百科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博主标记的重点和读后感): ------------------------------------------------------------------------------------------------------- 王晓东,跑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前沿,试图解密细胞调亡的终极规律的人, 41岁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华裔生物化学科学家,原籍河南新乡,“美籍华人在学术领域地位最高的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资深研究员,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 医学中心生化系教授,讲席教授。2004年4月2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大会评选出新一届院士,美籍华裔科学家王晓东名列其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当选者,均是在科学工程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2006年 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得主 。   王晓东不仅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迄今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同时,他在当选时以41岁的“低龄”,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   家境贫困,历经磨难的王晓东自幼好学,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明理睿智,是一个纯粹做学问的人,   王晓东所从事的是细胞凋亡规律的研究,凋亡指的是人体细胞的一个自毁装置,很多癌症就是因为细胞自毁过程无法正常启动,细胞数目越来越多造成的。2000年,他和助手们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一种神秘的线粒体蛋白质细胞sMAC,这种细胞可以打破肿瘤的“坚硬堡垒”,诱使肿瘤细胞“自杀”,对研究治疗癌症方法有重要帮助。从1996年他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室后,他的论文成果在8年间被其他科学家引用超过了15000次,目前担任王晓东所在生物化学系主任的麦克奈特评价说:“王晓东是过去10年中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对他工作的恰当承认。”美国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2004年4月2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大会评选出新一届院士,美籍华裔科学家王晓东和其他美国学者当选,在王晓东对外公布的个人简历中,人们赫然发现,41岁的生命科学家是 河南 省 新乡 市人。   幼年的王晓东与外公、外婆相依为命,由于家境困难,刚读完小学的王晓东就面临失学的危险,王晓东的外公王靖山是 新乡市第三中学 的英语教师,性情耿直,人缘很好,1975年9月,王晓东凭借外公的关系进入当时的新乡市第三中学读初中。   因为“文革”的缘故,当时学校里的学习风气不是很好,;随着国家恢复高考,王晓东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基础很差,为了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王晓东下定决心,除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外,坚持自学数学和外语,好学的王晓东给很多老师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英语老师刘培兰连续3年教王晓东那个班的英语,她回忆说:“当时,晓东的穿戴很平常,貌不惊人,但是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和扎实的学习基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什么时候提问到他,(他)都能对答如流。新乡市第三中学原校长熊夫征说:“当时,王晓东的外公王靖山和我是同事,年龄相仿,王靖山是英语老师,王晓东从小就跟随姥爷生活。在校学习期间,他不仅能吃苦、爱劳动,做过许多好人好事,而且学习成绩突出,单科成绩总能保持在90分以上。”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在这3年里,王晓东刻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老师们一致认为,初中时期的王晓东在班上是出类拔萃的,很会支配自己的时间,有着很强的创新求异思维能力。   在完成当前学业的同时,王晓东利用业余时间,在初中阶段就已经自学完成了全部高中课程,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报名参加了高考,出人意料地是,他的考试成绩比许多高中毕业生还要好,高考分数竟然超过了当年的大学录取分数线。   但王晓东没有急于成为一名少年大学生,为了使自己的学习基础更扎实,初中毕业后,王晓东进入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升入高中后,王晓东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排在年级前列。1980年,王晓东以优异的成绩从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毕业。   当时,王晓东的高考成绩已经达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国内著名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博主注:博主对记者的此段描述相当呲之以鼻,有必要吗,诸位懂的) ,因为王晓东喜欢生物专业,在老师们的劝导下,他还是选择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系。   进入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后,王晓东很快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明理睿智的品行赢得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他不但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还经常参加学校里其他社团的活动,是一位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好学生。   大学毕业那年,王晓东考上了 北京师范大学 生物系硕士研究生,然而,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中美生化考试和申请”影响了王晓东的一生,经过学校推荐和美方严格的考试,王晓东成为当年北京师范大学惟一通过这项考试的学生,只读了 一年研究生课程 的王晓东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放弃读研,毅然选择了注定更加艰难的出国留学。   1985年,带着简单的行囊和对知识的渴求,王晓东只身赴美,3年后,他又考进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并在那里拿到博士学位?随后,王晓东来到亚特兰大的埃莫里大学攻读博士后,跟随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茨坦和迈克尔·布朗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王晓东回到西南医学中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科学工作室,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取得了多项国际一流研究成果,他的多篇学术论文刊登在《科学》、《自然》等世界著名学术刊物上,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学者。   2000年,王晓东和助手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一种神秘的蛋白质细胞smac,这种细胞可以打破肿瘤的“坚硬堡垒”,诱使肿瘤细胞“自杀”,对研究治疗癌症的方法有重要帮助,当时,美国另一所高科技实验室也在做类似研究,但两个实验室的实验都有所欠缺?王晓东果断决定改变实验方法,并先于对手完成了实验报告,最终成为smac细胞的发现者,一举成为世界级生命科学大师,年仅41岁即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从一名普通学子到现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就这样一路走来? 他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迄今获得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成为美籍华人生命科学家中的佼佼者 (博主注: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如是评价他也不为过) ,实属不易?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院专门为王晓东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发布了一份新闻公报?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院院长维尔登托尔指出: 王晓东的当选,证明“他是美国顶尖研究人员之一” 。   王晓东现阶段的研究重点是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途径和生物化学过程?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自毁”或程序性死亡机制,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自毁”机制出现问题与很多疾病的发病相关。王晓东曾发现了一些在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他的研究对于寻找癌症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新疗法有望起到重要帮助。   虽然已加入了美国国籍,并且家人都已在美国定居,但王晓东并没有忘记祖国,他经常回到中国高校进行科技交流。目前,他不仅是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兼职教授 ,复旦大学也聘请他担任讲学学者。   王晓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自己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他说,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作出的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决定是有远见卓识的,当初很多人都说,这些人将来不回来怎么办?邓小平好像讲过,只要有一部分人回来我们就值,即使不回来他们也能为中国作贡献。   王晓东一直积极为国内的科技发展出力,他每年都抽时间回国教书,和其他十几个在美国有教职的中国大陆留美学者组成了一个团队,为北大和清华等高校联合组织了一个名叫“bio2000”的研究生课程项目,这些课程的水平不比国外任何大学差,更别说为国内寄实验材料,帮助同行看稿子,王晓东随叫随到。另外,我国决定在国内建立一个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所,借鉴西方的先进体制,在科研管理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直接和国际接轨,为了帮助完成这项工作,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王晓东已经连续8次回国,王晓东说:“我希望能把它建成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所,我希望能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为祖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王晓东曾向某报记者表示,自己不过是在具体的领域中比别人领先了一步。他介绍说,美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目前活跃着一大批华人科学家,他们中领导课题组或有自己实验室的不下1000人,是一支非常有影响的队伍。据统计,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生命科学论文中,目前有40%主要作者都是中国人。王晓东说:“我们这些人虽然在美国发展自己的事业,也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我们是华人,对中国的感情是无可替代的,一直想为中国做点事,海外学子不管有多大成就,不管离开祖国多长时间,祖国还是祖国。;”   大学班主任武爱老师:“他的脑子很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当强,做事很有条理,是一个很专业的学生,这是他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的重要基础。”   大学同学嵇松扬:“在班上,他就是那种别人很难追上的学生,学习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虽然其他同学有时候也能考到90多分, 但这个90多分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博主注:有没有给唯分数(GPA)论者扇去一记响亮的耳光?) ,其他同学可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准备复习,可他却可以很轻松地取得这个成绩, 而把其他的时间用在做实验等方面,他是一个在注重学习的同时又能兼顾全面发展的学生,我觉得,他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首要原因来自他的做人,他不是一个很功利的人,在大家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做事情不喜欢张扬,非常踏实,这对一个做学问的人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   2003年4月,王晓东和和耶鲁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家 邓兴旺 博士一同被聘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第一任所长。 ------------------------------------------------------------------------------------------------------------------------------------------ 看了王晓东先生的报道,本来有很多话想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或许怎么说都不对,当然,博主也相信,王晓东的成就大多来自于美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水平。但中国的 本科 教育能不能栽好苗出人才,中国的人才是不是只可能从众所周知的两所大学里出,真正的本科教育在普通大学里应该是什么样的,老一辈教师教授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该值得教育家和教育决策者们深深思考,或许能从王晓东身上管窥一豹,博主才疏学浅就不妄加评论了,还是留给诸位看官评道一番。
407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高校腐败烈度逐年升级
热度 1 panfq 2011-4-27 18:21
核心提示 : 当今中国高校困惑于这样一种现实,“高校反腐败的力度在逐年加大,而腐败烈度却逐年升级。”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孙义在对全国高校已发生的腐败案件进行梳理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高校已成为腐败犯罪新的高发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中国教育蓝皮书中也作出了类似的判断。腐败多发生于体制改革启动之际. .. 当今中国高校困惑于这样一种现实,“高校反腐败的力度在逐年加大,而腐败烈度却逐年升级。”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孙义在对全国高校已发生的腐败案件进行梳理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高校已成为腐败犯罪新的高发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中国教育蓝皮书中也作出了类似的判断。 腐败多发生于体制改革启动之际 孙义的调研采用访谈、网络搜索、报刊查阅、调阅起诉书等形式进行,共建立了100份罪犯样本。在100名高校涉及基建领域的犯罪人员中,原任单位或部门“一把手”(起决策作用的分管基建校领导、基建处处长、其他部门正职负责人)的为75人;具有一定基建职权的其他人员为25人。其中,原任正厅级职务的为12人、副厅级职务的为22人、正处级职务的为41人、副处级职务的为13人。 “高校腐败多发生于体制改革启动之际。”孙义在论文中写道。 自1998年起,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连续几年扩招。数据显示,1998年招生108. 4万人,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540万人,是1998年的5倍,在校学生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对研究生也连续两年扩招30%。 学生人数的扩大,直接要求高校的硬件设施发生变化,一座座大学城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位于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占地7.3平方公里,投资达50亿元;南京的仙林、江宁大学城的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投资达90亿元;广州大学城占地超过43平方公里,投资高达120亿元…… “从1998年到2005年4月,平均每年新建校舍300万平方米,大多数学校每年完成的基建工作量都在20万至30万平方米之间。新建、改建的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的面积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在一次研讨会上称。 高校教学经费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渠道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高校开始频繁参与市场经济,基建规模逐渐扩大,且在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招生录取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大。 “仿佛一觉醒来,高校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实体,高校的领导们突然发现过手的资金膨胀了。”孙义的访谈中发现,1998年之后的几年内,很多高校的基建项目贷款都在10亿元左右,而之前,一所不错的大学里每年的基建拨款大约只有400万元,只够校内的维修。 然而,与教学资金来源多样化不相适应的是,高校的管理还长期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相对集中,而与之配套的法律规范、权力监督机制却没有及时有效地跟进,在这些领域的职务犯罪也不断增多。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地处我国高校最为密集的地区,区内共有39所高校、22所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海淀区检察院曾对1998年至2008年间办理的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在高校的职务犯罪案件为46件55人,占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85%。 在震惊全国的武汉大学弊案所在的湖北地区,高校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2003年立案5起,2004年立案16起,2005年1月至10月立案已达到20起。 权力过大,制约过小 一个不断被人提及的案例是,几年前,湖北省财政厅对一所党政一把手双双“落马”的高校进行调研后发现,该校内部管理制度“要啥有啥”,招标采购程序“样样齐备”。有人感慨,“空有制度,没有监督,也是枉然。” “权力过大,制约过小。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像个自成一体的小社会。”时任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周洪宇这样概括高校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频发的原因。 在湖北一些高校里甚至流行一句戏言:“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让他去管基建;如果你痛恨一个人,也让他去管基建。”背后的“魔咒”就是:管基建能让人以最快速度“富起来”,也能以最快速度“倒下去”。 校外监督也相当乏力。 《人民日报》曾对此撰文分析:武汉的教育部所属高校,在十堰、恩施等武汉外市州的省教育厅所属高校,主管部门“鞭长莫及”,而当地教育、财政部门“既管不了它的帽子,又管不了它的票子”。 即使是对省属高校,湖北省财政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处处长周学武也曾对媒体坦陈,过去主要只管了高校经费的划拨,报表的审核等,至于怎么“花钱”,主要靠高校自主管理。“因为高校经费来源是多渠道的,不光是财政拨款,所以许多不必经国库集中支付这一关。” “45岁现象”与带病提拔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职务犯罪主要呈现为“59岁现象”。 孙义在调查中则发现一个新特点:100名职务犯中,初次犯罪时的平均年龄仅为45.3岁,犯罪已呈现“45岁现象”。其中,初次犯罪时年龄为39岁以下的17名,占总人数的17%;40岁至45岁的21名,占总人数的21%;46岁至50岁的38名,占总数的38%;三项合计占总人数的76%,而56岁以上的仅有14人,只占总人数的14%。 “由此可见,随着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职务犯罪正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孙义认为,职务犯犯罪时,基本上都年富力强,其事业和权力正处于上升期或顶峰期,这是应引起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孙义还发现,高校基建职务犯主体所处的特定地位以及其犯罪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犯罪持续时间较长。由于他们的犯罪手段隐秘、形式多样,再加上其特定职务的保护,使职务犯罪在较短时间内被查处的概率十分低。 从案犯在犯罪期间原职务职级变动情况看,不少人往往是一边被提拔重用,一边疯狂犯罪。他们在被提拔重用后,随着权力资本不断的加大与扩张,牟利的胃口也逐步扩大。 在100名高校基建腐败案犯中,孙义仅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进行统计就发现,从初次犯罪到被查处止,犯罪持续时间最长的在12年以上,平均持续时间为4.56年。从犯罪次数看,人均犯罪次数为11.47次,最少的1次,最多的达74次。 令人忧心的是,职务犯在如此长的犯罪时间内,没有一个人因为实施犯罪行为影响其职务、级别,相反,还有32人因“工作实绩突出”得到提拔重用,占全部职务犯总人数的32%之多。原任职务职级未变动的为56人,占总人数的56%,未发现职务职级下降的。 落马领导曾被评“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孙义在调查中发现,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实施这些犯罪时,基于保护权力、地位和利益的需要,更多地使用“智能”去完成犯罪。 比如,他们常常把受贿活动混杂在合法的公务活动之中。在实施受贿行为时,几乎是“一对一”地与行贿人进行,没有证人,不留物证;有的人在受贿过程中,边贪边退,贪大退小,或收小退大,认为就是出事也仅是违纪,以退为挡箭牌;有的人则下收上送,在犯罪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寻求保护伞。 另外,他们中的不少人随着职务的不断升迁,权力越来越大,犯罪也是不断升级,隐蔽性和诡秘性也相应升级。随着职务的升迁,他们千方百计地运用所享有的较高的权力和地位,采取各种智能化的手段掩盖自己的犯罪行为,保护自己,如转移赃物、销毁证据、订立攻守同盟等。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南京人口学院原副院长、国际培训中心主任(正厅级)朱某,为掩盖自己的受贿犯罪,她可谓费尽心机:一是贪财有方。她与行贿人单线联系,地点经常变化,不留痕迹,没有收条。二是藏赃有术。她的银行卡多,涉及8个行,有的甚至换成外币存入银行。三是退款有道。她认为不保险的人退,风声紧时退,有第三者知情的退,廉政建设时退。特别是她常边退边收,退了又收,犯罪有很大的欺骗性、隐蔽性和诡秘性。 事实上,在武汉大学的腐败窝案中,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细节是,10年间,陈昭方一直在收钱与退钱的反复中徘徊。2004年至2009年,陈昭方下属多人因贪污受贿先后被查,他担心受到牵连,在2004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分五次将收受陈恩成的贿赂退还。而每当风声一过,陈昭方又接过了陈恩成的“感谢费”。 孙义研究大量资料发现,有不少腐败分子平时工作勤勤恳恳,生活上艰苦朴素,有公车不坐,有名牌衣不穿,在群众中口碑很好,甚至是廉政典型。 在孙义看来,职务犯罪呈现出的较高智能化特征,甚至成为当前防范和打击职务犯罪的难点之一。 今天宣判的武汉大学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在落马之初被媒体披露,2006年曾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其材料称:“龙小乐勤奋敬业,克己奉公,心系群众,廉洁自律,是广大干部职工的贴心人。”由此引来社会上一片惊愕之声。 这样的讽刺性剧目不断上演。 2006年年初,武汉科技大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查报告会上,当时的书记吴国民、校长刘光临公开承诺:廉洁自律,从我做起;严格要求,接受监督。半年之后,2006年6月20日,因涉嫌重大受贿,刘光临被刑事拘留。两个月后,吴国民也因涉嫌受贿被刑事拘留。 http://jiwei.nwnu.edu.cn/Html/?489.html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4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吹与自慰---中国高校领导们的必修课
热度 5 lin602 2011-4-25 22:30
这大学百年校庆,那高校庆典,看看大学的网站,上面全是‘伟大成绩’,‘领导视察’,‘当选’,等。我可不是乱说的哟,大家可以到各高校网上看看。 自吹与自慰,这是目前高校的一大重要任务。自己有多少博士点、硕士点(曾经有个重点大学的院,几年前只有四个教授但有五个博士点,),有多少院士(很多院士是借的,一个院士在多个高校网页上出现),有多少重点学科,有多少杰青,有多少.......。 一些著名大学在国内‘一流’,到国际上无名,那就自慰一下吧,搞个庆典,用国内纳税人的钱,请多个国外著名大学的校长、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访问,再采访他们一下,说上几句好话,电视上播一下,哈哈,这个高校就是国际一流了。 不会自吹与自慰,那就不入流了。 不就是不出大师嘛,不出‘一鸣惊人’的科研成果嘛。无所谓!!!
3639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博士生真是严进的吗?
热度 17 陈龙珠 2011-3-3 08:13
当前我国的硕士生、博士生招生,除按一定条件选拔一部分免笔试的外,是凭当年计划招生数和笔试加面试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的。为获得面试资格乃至被录取,必须参加笔试的考生,在考前复习过程中查找往年考卷,一般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事情。 但是,对硕士生、博士生考生来说,在报考的高校找到往年考题的难度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在个别学校所见到的情况是,往年硕士生考卷是可以到图书馆付费复印的,而博士生考卷则在图书馆找不着。从在书店能找到硕士生而难找到博士生入学考试复习用书现象,估计大多数有博士点的高校对此大同小异。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出版社不出博士生考试复习用书,说是因为销量有限不赚钱还过得去,但这理由并不适用于高校的图书馆。话又说回来,即使再赚钱,若是复习用书编者和出版社难以搞到往年各高校的博士生入学考卷,他们还能编写和出版有考生愿意花钱购买的复习用书吗? 十余年来,中国高校教授继而博导和博士生数量激增。虽然本博未经系统的调查核实,但能否可以这样来想象呢?为能完成计划招生数量,各校博士生入学考题出现注水现象,可能难免。若真,则这样的考卷,高校里也有教授头衔的首长们,会好意思同意公开吗? 中国高校三档乃至国家未来之栋梁的入学考试的难度,本博无聊地做一个粗略的估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才培养一定会出问题,而真正重要的则是,高校对自己“宽”进去的研究生能够做到“严”出!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6153 次阅读|35 个评论
[转载] 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潜力在哪里
zhaohui2009v 2010-12-28 20:48
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 ?日前,两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多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照片显示: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丽服饰,不见浓妆异彩,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人们: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你到了哈佛,你就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了。 ??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感觉到,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迸发了出来。 ?? ??在哈佛学习的一个北大女孩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主要课程,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的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那个北大女孩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要求很大,她说,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贡献您的个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当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时间认真准备了,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之前如果不读那么多的书,你就无法参加到课堂讨论之中。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在哈佛的课堂,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住前沿科学的发展变化。因此,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我们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很难让人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 ??说到中美大学生的比较,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精神。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过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逃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二是,有些家长也是从小灌输给孩子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而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为此哈佛的课程安排多而且紧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 ?? ??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聚能量的时候,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身为中国的大学生却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一位中国旅美教师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比较中国,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于是,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 ??很多学者用金字塔来形容中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在于,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正金字塔,年纪越大学习的空间越小。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倒金字塔,他们学会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中国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大学的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都让他们觉得上大学是无比轻松的一件事情。从自身到外在都没有敦促他们学习的力量,于是,放松成为一种普遍的状态,都在讨回他们前12年被克扣的休闲时间,尽情地休闲。中国学生是刻苦学习12年,到大学休闲。美国学生是休闲12年,大学开始刻苦学习,玩命的学。这是走向社会前,最有价值的黄金学习阶段,这4年,他们在本领与情商的提高上会有质的飞跃。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醒学生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结局。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哈佛告诉它的学生: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而我们的大学生,正在品尝这种痛苦,我们民族也在为此付出代价。 ?? ??哈佛的毕业生有一个传统:捐助哈佛。哈佛的资金三分之一来自捐助。很多学生的家长,也都是哈佛校友哈佛人。一代一代的哈佛人,进入社会上层又把财富反馈给母校哈佛。每年的捐款,是哈佛收入的重要部分。给予往往是相互的。是先有哈佛的给予还是先有给予哈佛,这个问题或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那样说不清。或者只有让哈佛告诉你。哈佛没有高楼大厦,只有新英格兰的红砖墙。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过在校园有一个决不起眼的停车位。毕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图书馆,尤其是一个个像图书馆那样的人,或者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图书馆。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任何包装的。有人称史华慈是哈佛的一位类似东方的大儒,在他动过癌症手术的82岁高龄的时候,依然天天早上按时去办公室工作,即使有时要倒下。而他办公室里挂大衣的两个衣架,竟是用铁丝胡乱缠绕而成的。 ?? ??某教授对学生说,你学我这门课,你就一天只能睡两小时。学生想,那么,我学四门课,我就没有睡眠时间了,我就得倒贴睡眠时间了。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3天要啃下一本大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哈佛过桥便是波士顿,前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在哈佛读博士那几年,没有上过桥没有去过波士顿。 ??哈佛学生或是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荣誉,而是一种证明。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志力,人到底可能有怎样的发挥潜力?哈佛告诉你。哈佛是一种象征,最高智慧的象征,最高学府的象征。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告诉你。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究竟是什么使哈佛成为精英的摇篮?哈佛学子接受了什么样的精神和理念?这些问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去探知其中的答案。 ?? ?? ??附录: ?? ??哈佛图书馆墙上的20条训言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短短数语,引发深思,给人启迪。 ?? ??哈佛图书馆的二十条训言: ??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  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  12.时间在流逝。 ??  13.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  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  19.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  20.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 ??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 ??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利用时间抓紧学习,而不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打瞌睡。 ??  有的人会这样说:我只是在业余时间打盹而已,业余时间干吗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爱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朋友也告诉我说,只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 ??  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样一道难题,那就是2的76次方减去1的结果是不是人们所猜想的质数。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地攻克这一数学难关,但结果并不如愿。1903年,在纽约的数学学会上,一位叫做科尔的科学家通过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地证明了这道难题。 ??  人们在惊诧和赞许之余,向科尔问道: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  同样,加拿大医学教育家奥斯勒也是利用业余时间作出成就的典范。奥斯勒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他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规定自己在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坚持这一习惯不改变。这个习惯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1000多本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 ??  闻名于世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的创始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讲座教授、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的威廉。奥斯勒在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次,他在读书时看到了一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  对此,哈佛提醒学生说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点实事。 ??  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学位的发明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有一次接到一个年轻人的求教电话,并与他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当年轻人如约而至时,本杰明的房门大敞着,而眼前的房子里却乱七八糟、一片狼藉,年轻人很是意外。没等他开口,本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然后本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本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热情地把年轻人让进客厅。这时,年轻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气里漾着微波。年轻人在诧异中,还没有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本杰明讲出来,本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手持酒杯的年轻人一下子愣住了,带着一丝尴尬和遗憾说:我还没向您请教呢这些难道还不够吗?本杰明一边微笑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一分钟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用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就珍惜了所拥有的今天。哈佛的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一种人生哲学,那就是人生要以珍惜的态度把握时间,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 ??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 ??  安曼曾经是纽约港务局的工程师,工作多年后按规定退休。开始的时候,他很是失落。但他很快就高兴起来,因为他有了一个伟大的想法。他想创办一家自己的工程公司,要把办公楼开到全球各个角落。 ??  安曼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着自己的计划,设计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在退休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实践着自己在工作中没有机会尝试的大胆和新奇的设计,不停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经典: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华盛顿杜勒斯机场,伊朗高速公路系统,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中心建筑群这些作品被当作大学建筑系和工程系教科书上常用的范例,也是安曼伟大梦想的见证。86岁的时候,他完成最后一个作品―――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体公路桥―――纽约韦拉扎诺海峡桥。 ??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你愿意开始,认清目标,打定主意去做一件事,永远不会嫌晚。 ?? ??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 ??  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醒学生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并列举如下事例: ??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蜂鸟,并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为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  休格。布莱克在进入美国议会前,并未受过高等教育。他从百忙中每天挤出一小时到国会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包括政治、历史、哲学、诗歌等方面的书,数年如一日,就是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后来他成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 ??  一位名叫尼古拉的希腊籍电梯维修工对现代科学很感兴趣,他每天下班后到晚饭前,总要花一小时时间来攻读核物理学方面的书籍。随着知识的积累,一个念头跃入他的脑海。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计划。这种加速器比当时其他类型的加速器造价便宜而且更强有力。他把计划递交给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做试验,又再经改进,这台加速器为美国节省了7000万美元。尼古拉得到了1万美元的奖励,还被聘请到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工作。 ??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现在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 ??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 ??  我们说要珍惜时间,努力为实现理想而打拼,但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不要一味地拼命,也要有适度的休息和放松。对此,哈佛有个很贴切的说法,叫做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话虽略显粗俗,但揭示的道理却很深刻。 ??  在哈佛,虽然学习强度很大,学生们承受着很大的学习压力,但他们也不提倡学生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他们认为,学要尽力,玩也不能忽视。哈佛的学生也说,哈佛的课余生活要胜过正规学习。而哈佛也意识到适度的课外活动不但不会背离教育使命,而且还会给教育使命以支持。因此,他们提出要像绅士一样地玩。 ??  在哈佛,学生们除了紧张地学习,还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多种艺术活动,比如音乐会、戏剧演出、舞蹈表演及各种艺术展览等,此外,哈佛每年还会举办艺术节,以活跃学生的业余生活。这些充满着浓厚艺术氛围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接受了艺术教育和熏陶,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  哈佛的理念就是要求你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后,能够暂时地完全忘记它们,像投入工作那样投入玩耍,尽情地放松。的确,在你尽心休闲的时候,所得到的体力和精力的恢复会为你下一阶段的奋斗增添无穷的动力。所以,在前进的路上,你不仅要勤奋努力,更要学会放松。 ?? ??  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 ??  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了另一结局。正像哈佛所提醒的那样: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 ??  我的邻居查尔斯曾经在哈佛度过4年的大学时光,他现在就职于纽约的一家软件公司,做他最擅长的行政管理工作,九九读书人。不久前,他的公司被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公司的新总裁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法语太差,导致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不管是多高职位的人,我们都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只有考试及格的人才能继续在这里工作。 ??  散会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拥向了图书馆,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要赶快补习法语了。只有查尔斯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了,同事们都认为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毕竟,哈佛的学习背景和公司管理层的工作经验会帮助他轻而易举地找到另一份不错的工作。 ??  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考试结果出来后,这个在大家眼中没有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原来,查尔斯在毕业后来到这家公司后,他在工作中发现与法国人打交道的机会特别多,不会法语会使自己的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他很早就开始自学法语了。他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时间,每天坚持学习,最终学有所获。 ??  在哈佛,你从来看不到学生在偷懒,在消磨时间。当若干年后回想起曾经的梦想时,希望带给你的是无尽的欣慰笑容,而不是因蹉跎而流下的悔恨泪水。 ?? ??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 ??  作为世界知名的学府,哈佛十分强调要有长远眼光,为未来投资。要投资未来,就要定好未来的投资方向,也就是要及早地设定人生目标。没有目标,就谈不到发展,更谈不上成功。 ??  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  以后的岁月,他们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  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这个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2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高校新一轮通识教育探索应对症下药
陈龙珠 2010-12-15 08:44
从 最近传媒信息 看,教育部门又在新一轮地折腾中国高校的 通识教育 。 在我的印象中,通识教育的目标犹如建造一台底座宽厚臂长的大吊车,它出厂后,只要被安装在地基承载力适当的工程场地,就可以全方位地吊装各类重物。 现在的问题是,在吊车生产车间,尽管墙上挂满了勇于创新、世界一流之类的标语,但公司老总学政治的、设计师是自学成才的、工人师傅是前天还在田里山上劳作的、质量检验师是昨天刚走出职校大门的年轻人,而在工地上看似坚固的块石甚至水泥地坪下无处不是深厚的烂泥。如此这般,外形底宽臂长之一流的大吊车,如何又能保证安全而全方位的工作呢? 再回头看看当今的中国名牌大学,大约五年前按学院平台招收本科生,大二末二次分流选专业,其中对学生成长极其重要的头2年的班主任还不乏是由刚本科毕业且没工作过的硕士生来担任。由于现在许多大学的学院是由多个一级学科拼凑的大杂烩,本科生头2年接受的教育,按理说应该已经够通识的了。 但这种通识教育的实际收效如何了呢?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大四高比例的旷课忙于找工作或考研复习,这或许是很少有人否认的事实。如此一算,中国四年的本科教育,对某个一级学科专业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其实只有大三这一年的学习时间,而在整个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学生与专业教师的接触很少。 这或许就是不少的用人单位,觉得当前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如改革开放初期大专生的内在原因。而对一些本科毕业生对自己所在系的老师甚至是任课教师弄不清楚姓名的现象,你还觉得奇怪吗? 当今世界,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一大基石。不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不好好总结最近五年多来大学通识教育(尤其是本科头2年教育体系)的成败,再继续搞通识教育的新形式,我很担忧这种教育改革难免不出现祸国殃民的最终恶果!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34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校长:中国要建成一流大学还需要20年
xiaojunyang 2010-5-3 18:30
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在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 顶尖大学校长的眼中,中国高校当前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怎么才能解答 钱学森之问 ,让高校培养出杰出人才?在昨天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11个国家和地 区20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及121位国内大学校长济济一堂。记者专访了5位国内外著名 高校的校长,请他们为中国高校把脉、挑刺,多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的大学 绝对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快估计,需要20年。 专访大学校长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 中国大学最缺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作为世界顶尖名校,理查德?莱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 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 缺乏跨学科的广度 ;第二,就是对于 评判性思维的培 养。 中国本科教育还缺两个内容 绝大多数的亚洲的学校和欧洲大学一样,本科教育是专识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在18岁的时 候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之后就不再学别的东西了。和一些一流的欧洲大学及美国大 学不同的是,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 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 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 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 增长也是不利的。 美国通识教育模式可以借鉴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切?莱文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通识教育。美国的本科学生在头两年会 尝试各种学科,然后会再选择一个主科。因为通过对多个学科的接触,会有不同的视角, 使他们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设想一个政府的领导以前学过历史,又学过 道德哲学,同时还学过经济、心理学的话,那么他胜任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目前中国有 许多的一流大学已经开始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模式,北京大学在2001年推出了元培项目, 选出一些优秀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他们生活在一起,同时在两年过程中学各种各样的学科 。在复旦大学,所有学生第一年都接受公共学科的教育,之后再去选定一个主科。在南京 大学,也开始按大类招生,学生在报考的时候不再需要去填报某一个专业,而且第一年会 有60多门通识教育的课程供他们选择。 互动式讨论让学生学会挑战 具体到教学方式上,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系统,要求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立论,进行辩论 。而美国的模式就是一些互动式的讨论会,或者说是一种小班授课,他们会挑战彼此,而 不是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现在美国的顶级大学的考试,一般来说不会要求学生去死记硬 背一些事实,而是让他们去解决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去分析某一个观点的两个方 面,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教学风格要改变起来更困难。因为进行小班授课成本 会更高,而且即便进行了小班授课也不能够保证学生就一定会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因此教 师就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挑战彼此,挑战教师 。对于中国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中国大学的校长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改 革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不少,可见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相当重要 。而那些在国外学习过的大学教授,他们改变起来可能更容易。另外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 ,各个大学之间校际的交流,也会加快这一个过程。总之,莱文认为通识教育对中国来说 好处大于坏处,而培养学生这样的评判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对中国来说也是好处大于 坏处。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 中国需要敢挑战权威的学生 和耶鲁不同的是,牛津大学并未采取通识教育,他认为,各国应根据国情来采取自己的教 育方式,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的能力,而中国最缺的就是敢 挑战权威的学生。 是否敢挑战权威是中西方教育的最大不同 汉密尔顿说,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作为一个科学家,也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在我的博 士生项目里面学习,他们非常优秀。因此从教育的结果来说,我觉得东西方之间并没有太 多的差别。如果要说到差异,在我看来最大的差异,是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 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这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要鼓励中国的学生成为更 加主动的研究者、挑战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不过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中 国学生也在发生变化,3月份,我来到北京,在北大和清华做了一些讲座,一些非常年轻的 中国学生问了一些非常难的问题,对我进行了挑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我们也希望 这种变化能够持续下去,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英国采取的不是通识而是专业教育 汉密尔顿说,在大学我们是通过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才能,就像刚才前一位校长所说的,我 们教育的目标,特别是一些名校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 的能力,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办法,比如在美国有很多的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英国则形成 鲜明对比,采取的是专业化教育。英国的中等教育本身就非常专业化,到了高等教育也是 非常专业化的。在牛津大学我们的本科生参加一些独立的学习、研究、讲座,我们有一些 每周几个小时的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学。可以说,这些学生面对挑战的时候,已经无处可藏 了,必须要直接面对一些问题。同时,使得学习有自我学习、自我激励的习惯。牛津大学 导师制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会挑战导师的解读。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国 家,不同的教育做法都存在着,显然我们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但有一点共 性,就是我们都应该把人才当做最重要的资源,并且不断反思如何更好支持他们的发展。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 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还要20年 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到底在哪里?斯坦福大学校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 中国高校应该从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建设上来,而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20年。 现在到了中国大学重视质量建设的时候 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认为,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这个说法在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约翰?汉尼斯认为,当前中国大学和世界一 流大学的差距,在我看来主要是在质量建设上。在过去的20―30年间,中国大学更注重的 是学生数量的扩张上,现在则已经到了重视质量的时候了。世界上只有少数一些大学能够 成为顶级大学,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约快则20年,慢则50年。在这一点上,斯坦福 大学发展的例子可供借鉴,在20世纪50年代时,斯坦福并不是世界知名高校,而20年后她 已跻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和支持。二是重点 发展工程、计算机、软件和医药等学科。三是建设硅谷,与企业之间建立特殊联系。 给中国大学挑两点刺 如果要给当前中国大学 挑刺的话,汉尼斯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课程设置中,讲座 式为主,而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收获。在斯坦福也有不少中国学 生,他们刚来的时候,不敢提问不敢质疑,但看到身边的其他同学经常挑战老师,自己也 慢慢在改变。第二点,中国高校让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了。学生在18岁的时候,还不 了解大学课程,更谈不上感兴趣,这时候就让他们选择专业,并灌输就业的观念,这限制 了他们的视野。在我看来,本科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 份工作,让他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中,获得整个人生的基础。当然也有不少以培养学生职 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学校,这就另当别论了。 卓越的大学也不可能事事完美 汉尼斯认为,卓越是大学的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希望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实现卓越。但 在每个领域都很完美,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所以关键的就是要找到重点 ,这个原则在每个国家都可以使用。比如在斯坦福也有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有过护士及建 筑学方面的项目,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就把这些项目都关闭了,因为没有足够 的资源把它们做好。还有一种可能性,在某一个领域,你没法做到一流,但是又觉得在这 个领域我必须做下去,这个时候就要针对那个领域建立一些新的策略,对它进行重造重建 ,可能需要新的领导,然后有一个非常好的战略规划,这才能够去保证我们所做的所有投 资和资源不会被浪费。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 整个东亚要培养创新人才都很难 谈到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时,刘遵义表示差距很难量化,但20年内中国应该会有 世界一流大学。他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中国高校面临的难题,也是整个东亚面临的 困惑,这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 整个东亚培养创新人才很难 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本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热门议题。在中国、日本、韩国等 东亚国家,尊师重道是个悠久传统,学生尊重权威,课堂上对教授观点不敢有异议,100% 相信老师。在这种学术氛围下,何来创新。爱因斯坦如果不是怀疑牛顿的观点,挑战权 威,也不会有创新。刘遵义说,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比西方更困 难。如果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都不敢质疑老师,你怎么能指望他到大学能 质疑老师,挑战权威? 我不敢说香港中文大学创新氛围很浓,我们在积极营造这样的环境。刘遵义说,在中 文大学有很独特的书院制度,中文大学有四个书院:崇基、新亚、联合、逸夫书院。学生 入校后,除了选择不同专业外,还要选择自己的书院。所有老师也都隶属于某个书院。主 要进行通识教育,包括中国哲学、法国音乐等。所有本科生都会在这个书院里面,甚至吃 饭都在一起,三四年下来,大家成为好朋友,跟老师非常熟悉。这种模式非常受学生欢迎 。 18 岁就决定读什么专业太早了 在填报志愿方面,刘遵义认为,其实18岁就要让学生来决定读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工 作,的确太难了。很多学生、家长对专业的概念很模糊,比如有的学生听从建议选了医科 ,结果看到流血会晕倒。高校应该建立弹性机制,让学生可以更换专业,学生应选择最喜 欢的事来做,如果做喜欢的事那会是一种享受,而家长则应充分尊重孩子。 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 一流高校两方面缺一不可 已经走过八个多世纪的剑桥大学最青睐什么样的中国学生?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昨 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给出了答案:有潜力的学生。 挖掘有潜力的学生 剑桥大学更需要学生有专业学习能力。尹莱斯里透露,剑桥大学在录取学生时,最看重 的是学生的潜力,面试中,考官可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确定学生是否有潜力。 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把握相对牢固,因此中国学生在国内的在校成 绩,也将被列为选择时的重要标准。剑桥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同时尽可能 地向他们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以便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剑桥大学录取研究生和本 科生的程序有所不同,研究生能否被录取,最关键要看导师,最好能够先明确你准备跟哪 个导师,他认为你适合他的团队,才是最重要的。 一流高校包括两方面 谈到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话题时,尹莱斯里副校长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太多, 多了肯定称不上一流了,中国完全有希望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他表示,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表 现在强大的科研竞争上,需要充足的科研经费,有 一流的科研 ;其次,不仅是科研一流, 教育一流 不可或缺,且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中国的大学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如何发现真正 有才华的学生方面都有非常惊人的变化。至于现在的中国大学,应该有更多的大学成为研 究带头人,同时还应该有能接纳大量学生的教育体制。 观点交锋 本科教育为就业还是培养未来人才 一位国内大学校长说,我们常说在本科阶段要面向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要以市场需求或 者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本科阶段到底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在这一观点上,中国的大学和西方大学始终有一些交锋。 耶鲁大学莱文校长认为,美国有不同的教育机构,有很多的层次。有一些教育机构是专门 培养最有竞争力、最高端的那些学生或者未来的人才。这些教育机构数量是比较少的,他 们比较注重通识教育。还有很多的教育机构是职业培训机构。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是最高端 的大学,也就是美国的最优秀的大学或者说是中国最好的 100所大学,我们的任务不光是 要培训一些以后能够找到好工作的,具有某种技能的人,而是能够培养一批未来创造中国 、创新能力,培养出下一代领导人的一些人。而非常狭隘的职业教育是不足以迎接这些中 国未来的挑战的。 一位国内大学校长向清华校长顾秉林提问:清华本科毕业的出国读硕士博士比例有多高? 三年或者五年回国的比例有多高?如果不太高的话,这个原因是个人的原因还是国情的原 因,或者是我们的教育原因? 顾校长回答说:出国学习是不是好事?我认为是好事!我们在座的大学校长,我算是比较 老的,有几个没有出过国?所以不要把出国当成坏事。我透露一个数据,最近这三年,清 华本科生直接毕业以后出国的是15%,硕士生毕业直接出国的大概25%,因为这些学生基本 上都得到了美国学校的全额奖学金。我个人认为本科生有15%到25%出国,这是正常的比例 ,太少了,说明你那个国家开放度不够;太多了,说明你的教育很成问题。 第二,对回国怎么看?不要以为,暂时没有回来就不爱国了,是两码事。回来我们欢迎, 不回来,他们在国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很好。其实你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现在和国外 非常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很多是靠那些在国外工作的人所起的桥梁作用,因此暂时不回国 也没什么关系。认为回国就非常好,不回国就怎么不爱国,我想这个观点太陈旧。 圈外人看大学教育 微软公司首席研究及战略官科瑞格蒙迪: 希望大学培养出敢冒险的学生 本届中外校长论坛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主办方还邀请了4位企业代表,微软公司首席研究 及战略官科瑞格蒙迪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战略和长期投资,并掌管微软研究院。他从企 业的角度对大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蒙迪说,我们作为企业来说,是希望能够看到跨学科思考这样的一些学生,跨学科思考的 能力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最终我们需要去和世界各地以 及各个不同科学领域的人打交道,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跨学科的能力非常重要,合作 能力也非常重要。此外,我认为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之一,就是敢于冒险的能力。 如果作为商业界的领袖,不敢去冒风险,或者不适应一个冒风险的环境的话,我相信他未 来是不会适应相关挑战的。 花絮 第一个留学牛津中国人来自南京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是第一次到南京。他讲了南京和牛津之间的一个不寻常的 故事。 汉密尔顿说,第一次踏上英伦岛的中国人是南京人,名叫沈福宗。他也是到牛津学习的第 一个中国人。早在1604年,牛津图书馆里就有了中文书,但是没有人能阅读。1687年,30 岁的沈福宗让这些中文书第一次有了读者。此后,我们和中国的学术联系开始加强,现 在我们有700多个中国学生。 尽管中国史籍很少提及沈福宗,但西方史料却对他的经历和事迹有诸多描述。顺治十四年 (1657年),沈福宗生于江苏省江宁府(今南京)。他没有参加科举。他结识了当时在江南传 教的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后,从其学习拉丁文。沈福宗于1685年应邀出访英国,在伦敦 与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会面。詹姆斯二世年轻时就对中国历史文物感兴趣,还是王储时就 观看中国戏剧、阅读中国书籍。在与沈福宗会面之后,詹姆斯二世邀请他出席宫廷宴会, 并让英国宫廷画师克内勒爵士为沈画像,并将画挂于其国王卧室。沈福宗在牛津用拉丁语 跟人交流,对博德利图书馆的中国书籍一一分类,同时描述它们的内容,这都是那个时期 没人能够做到的事情。 1692年,沈福宗搭载荷兰商船启程返华,沿大西洋南下至非洲西海岸时,突然染病,于9月 2日在非洲东南葡属东非(今莫桑比克)附近去世。
个人分类: 探讨交流|2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高校十大荒唐事件
hty333 2010-4-4 08:05
1. 汉芯一号造假奇闻  2003 年2月,在摩托罗拉公司做测试的工程师陈进,将一片从美国买来的MOTO-freescale 56800芯片,雇人磨掉原有标志再加上自己LOGO,研制成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并借此当上了上海交大教授、博导、微电子学 院院长。借助汉芯一号,陈进申请了数十项重量级的科研项目,进而骗取了高达11亿元的科研基金。2006年1月,造假事件东窗事发,震撼全国。 2. 复旦经济学院院长嫖娼  2004年10月28日,复旦大学宣布,经济学院院长陆德明因8月份嫖娼被抓,学校党委决定开除其党籍,学校也给予行政开除处分。之后陆 德明发表声明承认嫖娼的事实并向公众道歉。 3. 大学女生停课陪舞领导 2006年9月27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3级舞蹈编导专业全体10名女生,被学校强行组织提前下课去参加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任 务----陪来校察看的领导跳舞。当教育与官场同流合污后,产生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性贿赂也不足为奇。 4. 最受美国高校尊敬的中国民办大学校长 2004年10月,时任西安翻译学院院长的丁祖诒在《洛杉矶时报》自费发布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校长当选为最受美国高校尊敬的中国民办大学 校长的虚假新闻,后为调查撰文揭穿。丁祖诒给我们开了一个国际玩笑,面对如此高校,我们却无法言笑。 5. 毕业论文集体被枪毙 2006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2002级油画本科班12名学生论文被集体枪毙。事件背后真正的原因涉及院长徐芒耀与该班指导老师刘大鸿 之间的学术分歧。12篇论文成了学术分歧的陪葬品,冤啊! 6. 女博士无端被开除 2006年4月1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认定该校2002级女博士生卫英(化名)以小广告、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导师进行骚扰、辱骂和人身攻击, 并对另外两名老师进行骚扰,决定开除该学生学籍,并表示这是一个证据充分的铁案。随后卫英在申诉无效情况下,向北京教委提起行政复议,最终北京教委撤 销了北外的开除决定。究竟是卫英如北外所说的荒唐,还是北外如外界所论的荒唐? 7. 引进人才也造假? 2006年7月末,著名美籍华裔教授丘成桐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北京大学从海外引进的人才,大部分是假人才。其后北大发表声明指责丘成桐 歪曲事实。一时间丘成桐、北大、诸专家学者、教育部均卷入这场广受关注的纷争。丘成桐向左,北大向右,却无人知晓我们的高等教育路在何方。 8. 豪华面子工程 2006年8月初,媒体报道了中国人民大学耗资百万给三层食堂修建了豪华观光电梯;10月初,有网友披露山东聊城大学校门为高校最大、造 价最高的大门,造价居然达8000万元(后校方声明为300万元),甚至有人编撰了天价校门排行榜,引起舆论的哗然以致骂声四起。看来爱面子的不只 官员们,还有高校老爷们。 9. 教授公布工资单哭穷 2006年9月,北大副教授阿忆在其博客上公布他在北大的工资单,以作为他对 教师和走穴看法的证据,在外界看来这却是阿忆哭穷的证据。 10. 高尔夫成了必修课 2006年10月14日,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在一次会议上有关高尔夫与精英教育的发言,使得在8月份就因北大建高尔夫练习场而热闹起来的高 尔夫进高校新闻更加引人非议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2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人大校长:单独取消高校级别将贬低教育
陈龙珠 2010-3-7 08:54
我提名一个副校长,一般都能通过。但地方很多高校都没法做到,上级部门安排过来一个副校长,能在一周前给校长打个招呼就不错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谈高校行政化倾向)   新京报讯 (记者李立强)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另外,他认为教育投入应该进行细化安排。 教育投入建议人大监督   就近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纪宝成表示教育投入占GDP的4%这个指标1993年提出,2000年应达到,现在超过10年还没达到。   他认为,其中问题在于各级政府的认识,包括政绩观等。中国目前的财政制度是分灶吃饭,没有分解中央和地方的任务。衡量政府是不是重视教育,就应该看4%这个指标。这个指标的落实要纳入人大监督范围。 要先定义清楚行政化概念   就纲要提出的要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逐步取消各级学校的行政级别。纪宝成表示,行政化是什么?首先要把概念搞清楚,他认为不按照教育的规律、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办事,用行政的手段和思维来解决学术和教育问题才是行政化。  他说,高校行政化的体现很多,譬如学校被管得太多,没有自主权。这次的纲要对此有比较大的改进,把更多的自主权给学校。   不过,纪宝成对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有不同的看法,现在社会热炒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是反行政化的基本措施,他对此不认同。   纪宝成认为,取消行政化是努力方向,但不光教育,所有领域包括出版单位、报纸、研究院都要取消,才可行,否则是不可行的。当一个社会以行政级别来衡量所有人的社会地位时,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   全国的事业单位、企业都应该同时取消行政级别,全社会同步配套进行。 考试和录取应分离  就广受关注的高考招生改革,他认为,第一必须尊重高校的自主招生权,第二必须有国家的考试,可以是国家统考,也可以各省统考,第三,考生中学的成绩和表现要纳入参照。   他认为,恢复高校自主招生权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考试和录取应该是分离的,考试由社会统一组织,录取是高校的事情。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760 次阅读|2 个评论
仿选院士那样聘教授如何?
陈龙珠 2009-12-6 00:11
这轮两院院士评选已经揭晓( 科学院 , 工程院 ),这家欢喜那家愁。这是第二次按非资深既有院士投票的得票率不低于2/3的新方法选出的新院士,难度比以往的大。 中国高校现在教授、副教授岗位竞聘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大学现在就以提高SCI论文、纵向课题数等指标抬高门框,有的则是明、后年会先后启动要求申请教授、副教授者必须分别具有不少于一年、半年海外留学经历的新政。 近来,听说熟人所在的某名牌大学全球招聘教授、副教授,要求各学院根据申请者提交并确认的书面材料,须先由全体在岗教授限额投票,得票率不低于投票教授数2/3的申请者,才具有将其学术材料送校外同行专家评审的资格。没有这个资格,就无法进入学院一级的技术职务评审,到学校终审教授、副教授职务哪还有门呢? 我的乖乖,一个学院几个系,平时大家交往颇少,要想拿到这全院在岗教授的2/3票,没十八般精湛武艺( 师门、经历、论文、著作、专利、课题、经费、教学、社团、... ),看来还真玄了哈。这不,熟人消息来了:全院今年计划招聘教授、副教授各3人,海内外有效申请者各有10位,本想分别外审各6人,可经60位在岗教授二天半的查阅资料和无记名投票,结果是不低于2/3得票率的申请者却分别只有了2位。制度公布在先,任凭学院领导和申请者着急,这学校主管部门就是不肯松口降分。 看来,中国大学的饭是越来越不好吃的了。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276 次阅读|3 个评论
不拘一格降人才
hucs 2009-11-25 13:17
不拘一格降人才 应鼓励中国高校探索各层级多样性招生方式 南昌大学 胡春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领导“双肩挑”体制与学术腐败兴起关联吗?
陈龙珠 2009-9-12 16:41
后记 ( 2009-9-18 ):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评选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百名获奖教师中,仅有10%左右为纯一线教师,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9成,还有人身兼数职。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18/141718679537.shtml ------------ 今年被揭发的多起学术腐败事例涉及了院士和高校领导。我们从小就听到过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古训,现在人们看到的这些能算得上是中国高教和学术界最为令人担忧的事情吗? 我国市场经济的兴起和高校体制的重大改革,大约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高校中高层领导干部( 尤其是党务干部 )的高职称、高学历特色似由某个排名数一数二的大学倡导的,我当时服务的那所高校的主要领导紧随其后,很快使得学校党委书记、学院党总支书记等高中层干部便可以创造条件申请晋升教授和博士生指导教师了( 这名称当然比高级政工师好听 ),并对原本在科教专业岗位的少数教授、副教授提升为双肩挑干部。 记得我1996年初夏获准担任博士生导师后不久,暑假参加了一次学校组织的与省内一个沿海地区举办的博士生导师科技联谊活动。去的那天,我搭乘了一辆中巴车,上面有一位我熟悉的双肩挑中年校领导。在路上闲聊时,我稀里糊涂地竟然向这位校领导请教起他对高校双肩挑干部体制的实际体会。我当时说的大意是:我觉得双肩挑有可能不符合科学规律,原因是我自己是一位智商不算低而又较为勤奋工作的人,但即使这样,我还觉得专职从事科研工作面临诸多压力;而从事双肩挑的学校和学院主要干部,白天基本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涉及科研,你和他们是怎样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时间将科研工作做好的? 遗憾的是,这位校领导当时的回答我已不能确切地记起来了。但我知道,这位校领导还是令我敬佩的,因为他后来的主要精力转成管理了,并未以权谋求展示自己在专业上的强势。可越来越多的双肩挑都能自律吗?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38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谁扼杀了中国大学的个性
张显峰 2009-9-8 11:09
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先生最近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的大学:没有特色几乎成了共同的特色。(9月1日《中国青年报》)   这句话其实很刻薄,但很实在。因为仔细思量,确实很难找出铁证来反驳:一样的拆旧楼盖新楼;一样的吆喝着办综合性、研究性大学;一样的追求论文和排名;一样的专业设置,甚至在农业大学里新闻、法律等热门专业也是样样齐全。大约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校门口的牌子了就连牌子也未必容易区别,因为大家都是 XX大学了。   郭先生认为这是大学自主权缺失、检查评审过滥和官本位造成的。我以为然,也以为不尽然。郭先生曾供职的中国科大,是大家公认的为数不多的有特色的中国大学之一,它除了和其他高校的婆婆不同之外,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特殊。它同样要接受上面的评估检查,同样要按照现在事业单位的体制选人用人。关键是看大学的管理者有没有勇气坚持教育的规律和自己的特色。   客观的体制问题的确在扼杀大学的个性,但不能忽视的是,有些大学似乎乐于伸头挨这一刀,因为这一刀的代价似乎能换来很多实际的东西。   所以这就要看大学追求什么了,是追求官方的认可还是社会的期许。这是个可以选择的问题。不管是大家念念不忘的西南联大,还是郭先生曾经供职的中国科大,我想它们的成功在于更看重后者。   我们常常归责于客观,所以遮蔽了很多主观上的问题。这就好比一项制度容易产生腐败,就只打制度的板子一样,结果腐败分子乐得逍遥。人有人的道德底线,大学也应有大学的道德底线。大学的道德底线,应当是它所承载的社会担待和责任,以及与不合理现象和体制抗衡的勇气。   如果一所大学屈从于体制,为了满足排名和官方的指标,只强调论文等看得见的成就,而忽略了独特的人文精神的塑造,谈特色是一件搞笑的事情。只会多了鲁迅先生曾经讽刺的,学术做得不错但道德水准不高的才子+流氓。   杨玉良院士赴任复旦大学校长后,曾对他的师生讲过一段这样的话: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学,每一面墙壁、每一草一木都应当散发着育人的气息。年轻学子进入其中,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并由此激发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对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所大学也就成为了曾经在其中生活、学习过的每一个校友终生的精神家园。   这其实点透了大学特色的本质:它是能够植入每个学子生命的胎记,而不是可以写在纸上的荣耀。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5378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国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简介
xcl2822 2009-4-13 22:43
肖长来,2009-4-13 实际上各高校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彼此间是存在较为明显不同的,有的已地表水为主,有的地下水为主。各高校多数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专业简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边是我进行学科调研时所编的中国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简介,供大家参考。 中国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简介
个人分类: 教学实践|404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