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以枪械的标准衡量灭火设施
dfedhw 2020-5-1 16:16
枪械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用途,满足对武器的核心需求,切实考虑使用者特点,深度融合战场环境,使枪械的个体以及整体效能发挥至最优。建筑灭火设施作为首发应对火灾的“武器”,同样需要以类似的标准及眼光来进行检验与衡量。 以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AK-47突击步枪为例,与老式的单发步枪相比,虽然射程不足,但火力异常猛烈,从而赋予了前线士兵以寡敌众的机会;同时,作为冲锋枪,AK-47又拥有较好的精度与较大的威力,它的弹药较轻,对成批运输和转移非常有利;其枪机的运动原理也被认为简单可靠,加之其体积适中、容易操作,哪怕在各种恶劣的战场环境下,AK的射击声从未中断。 灭火设施的实战检验标准与枪械武器相比,有相似性,也有相异之处: 1.作战对象在时间空间上的不确定 AK无论用于进攻还是防守,交战范围和时间是大致明确的,枪械与弹药基本是随身携带,有备而战。而火灾出现的地点和时间背景几乎是随机且无限的,这就导致设施及灭火剂的及时到位成为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在视线可能受阻的建筑空间内,即便是短距离的足量输送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然而事实上, 防火组织体系“末端”对突发火灾的响应控制能力至关重要 。 固定式灭火设施不可移动,移动式灭火器具既要数量又要速度,这也就足以解释为何实验场测试合格的设备一旦到了现场就可能成为摆设,道理很简单:因为实验场完全模拟不出火场环境那种广袤复杂的时空背景,机动性与灵活性欠缺,灭火剂无法及时到位,何以灭火?所以真正有效的灭火设施,或许应该跳过实验环节,直接大范围进入“火场”等待检验。 2.进攻效率与可靠性 作为武器装备,讲求就是射击速率与可靠性,火力猛就可以尽快控制战局,对设施结构尽量简单优化可以降低故障率,从而显著提高可靠性以及效率。 只要 攻势足够强大,自然就省掉了许多因“防守”所带来的麻烦,速战速决才能减少己方损失。 3.操作流程简单化 无论是设施的操作方式还是“弹药”的补给路径,都要充分结合人因工程学原理,当然这一切又是建立在“枪械”自身结构极简化的基础之上,从某种程度上讲, 人员操作灭火设施所能达到的效率,在该产品设计之初已基本注定 。一把AK到了普通士兵手中,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搞定;而灭火设施到了一般人手里,要求几分钟内就必须立即“开火”,离开了极简化设计,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环境时间对设施的影响 枪械几乎随时处于备战状态,且不时地会进行实弹射击,故完全不必担心关键时刻会“哑火”,而灭火设施可能十年八年才可能用上一回,长期处于停用状态,周边自然环境(温度、湿度、自然老化、人为损坏等)影响以及灭火剂的储存失效导致其可靠性极低, 人们总希望用机械装置解决世上所有问题,却又总是事与愿违 。 5.灭火设施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致命性武器,枪械设计的初衷就是对人体造成杀伤,灭火设施尽管也带有一些“武器”的属性,然而其唯一针对的目标是“火”,且为大量平民日常所使用,这与作战人员操控武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这个角度讲, 灭火设施本不该伤及人员,哪怕是极小的概率,都不可以接受 ,潜在的危险性反过来又必将影响到灭火设施的普及推广或实际沦为摆设。 枪械武器及灭火设施的设计都属于系统工程,需要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去全盘考虑,若有一处细节考虑不周全,都可能导致效果严重打折。这5项因素相互间存在紧密的内部联系,相辅相成,如果仅仅只从某一项去增强或提升,一旦步入实战,往往还是见效甚微,灭火作战仍然极度困难,故而只能从核心部分去进行改良,甚至需要暂时“抛开”习惯性的主流认知。 尼古拉斯凯奇在电影《战争之王》中有这么一段台词:“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自动步枪,战士最喜爱的武器,由9磅金属和4英尺长的木头组成,它不会坏、卡壳、过热。就算被泥土和沙子覆盖,它还是可以正常开火,它的使用很简单,就算一个小孩子也会使用它,并且正在使用它。” 巍岳豪:AK-47 “枪王之王”的不老传说 娱乐消防:台北拟修订火灾预防自治条例 最韩国:韩国仓库火灾致38人死亡!恐有二次爆炸的危险
1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Reason认为行为是危险源的内容
热度 1 Greg66 2017-8-19 14:16
Reason认为行为是危险源的内容 Prof. Reason虽然没有给出hazard的定义,但是他认为human factors也是危险源hazard的内容(下图是他2016文献中的图),而不仅仅物质和能量是危险源的内容。人因的内容有很多,具体化后叫做各种行为,应用比较方便,以免人因太广,无从开始。如,常态的人因可以叫做习惯性行为,瞬态的人因即当次或一次性的行为可以叫做动作。通过改变常态而改变瞬态,是预防事故看得见的重要途径之一。 危险源越来越没有什么神秘,无非就是有可能(风险值达一定程度)导致损失(含生命健康、经济损失,环境破坏)的危险与有害因 素而已。有的定义也说是引起事故的因素,这是由于所用的(规定的)统计指标不同造成的。分类各有各的分法,如不考虑交叉重复,分类方法可以有无数个。不过有一点重要的是,在严格定义了事故和事故的原因、建立了事故致因模型以后,依据事故致因模型来分类危险源,是一个靠谱的、实用中比较方便的做法。一组事故原因的定义和事故致因模型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模型中的事故原因定义都不一样。 无论哪一个学者的观点,都不是实务运行的依据。实务运行,还得靠法规和标准。学者的观点只有进入法规才能发挥实际作用。法规和标准是很多人、很长时间、采用很多分析对比、选择最适合的研究结果制定出来的,其权威性不言而喻。所以就危险源hazard来说,深刻理解标准、法规中的定义理解学者个人观点更有意义。 关键词:Reason,人因,危险源 Human factors are also are also a kind of hazards(Reason.J., 2016)
个人分类: 1|4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易被忽视的危险源
lanxum 2015-2-1 23:0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易被忽视的危险源 150201 李健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GB/T 28002-2011/OHSAS 18002:2008)将危险源主要分为四类,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和社会心理危险源。其中火灾爆炸、辐射、噪音、储存能量释放、高空作业、高空物体坠落打击等物理危险源,通过吸入、身体接触或吸收等方式导致危害健康或安全的物质的化学危险源,通过吸入、接触传染、摄取等方式导致危害健康或安全的生物制剂、过敏源或病菌的生物危险源,这些危险源比较好理解和易得到重视。 有些危险源易被忽视或不重视。如物理危险源中,工作场所设计未考虑人因、人员重复性工作、能导致上肢失调的频繁重复性任务等。社会心理危险源中,因工作量过度、缺乏沟通或管理控制、工作场所物理环境、家庭、社会等工作场所外部问题等导致人员社会心理(包括精神等)状态出现负面表现,如应激、焦虑、疲劳、沮丧等。这些危险源易被忽视或不重视与当前认识不足、发展阶段和管理重点有关,也是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表现。例如发达国家工作场所设计同步介入专业的工效学(人-机工程)设计,通过不断改进设施减少频繁重复性动作带来的肌肉骨骼损伤,对职业人群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维护以实现快乐工作等等。
个人分类: 安全概念理解|3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机环管•人和物•三类危险源
热度 3 Greg66 2013-5-15 09:25
在评价、预警(测)、管理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个(管理)体系的安全管理状况时,人们总会想到从“人 - 机 - 环 - 管”着手。一般会把这四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再把他们的每一项分解为若干项,形成二级指标,也可能把二级指标再分解,形成三级指标,建立一个指标体系。这个研究思路的难点很多的,因为这四项的每一项,其描述指标都难以确定,最头疼的是管理,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理解的管理含义都不同,而且经常地,管理的二级指标和人的二级指标是交叉的。二级指标间难以清洗划分界限。所以说“人 - 机 - 环 - 管”,好说不好用。 “人和物”的问题。人们常说事故的原因分为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两大方面,我觉得应该改为“事故的 直接原因 分为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两大方面”,对于直接原因以外的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源原因,那就不能分为人和物两大类。人和物两大方面的直接原因都共同与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源原因所产生的(我又用了 “ 2-4 ”模型 )。“物态”这个直接原因,虽对事故引发者来说是既成事实,但是如果他适当对待,即便是不安全状态也会演变为安全状态。 三类危险源问题。三类危险源提出的基础应该是 Haddon 的 “能量理论”,即“任何事故(损失)的发生都是由于能量和物质的不正产传递而引起的”,不正常传递的能量和物质本身是第一类危险源,其防护措施(人的行为、动作,物的状态)的失误是第二类危险源,而失误的产生原因是第三类危险源。对应开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类危险源基本是事故发生后的结果,而第二类危险源是人、物两大方面,即相当于上面说的直接原因,第三类危险源则相当于事故的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源原因。事实上这里涉及到了事故的定义问题,是损失发生(安全健康、经济、环境)是事故还是产生损失的现象是事故?不同的学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应该说还在争议中。。。不过争论也并不大影响事故预防的研究。
个人分类: 1|15391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