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冠状病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冠状病毒自白:我只是个寄生者,无意你死我亡
热度 1 fqng1008 2020-3-4 09:45
按:学生发来了这份通知(见附件),要我修改一下投稿。改了好几遍,仍然控制不到1 500字以内,不知道能否凑合? 一、生存繁衍是每个物种的本能 我是 2019-新冠状病毒,和所有病毒一样,我们并非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是完整的活细胞赋予了我们生命。因此,我们感恩所有的生命体,无论像某些细菌那样的单细胞生物,还是像人类、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的一切。 我们的结构非常简单,只含一种核酸( DNA或RNA),是一种介于非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的特殊生物体,只有进入活细胞中,才具有生命力。因为我们自身没有新陈代谢的功能,也没有细胞。我们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无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都是我们的感恩对象,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的生存繁衍。 生存繁衍是每个物种之所以成为自己的本能需求,也是最高需求。否则,就会亡族亡种,尽管这种事情常常发生,但没有物种愿意如此,尤其是我们,更是一万个不愿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 达尔文的进化论 告诉我们的:生物互相竞争,能适应生存者被选择保留下来,不能适应者就会被淘汰。因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在繁殖下一代时,都会出现基因的变异。若这种变异有利于物种生存,它就会通过环境的筛选,以 “适者生存”的方式保留下来;但多数变异并非有益,不适应生存者就被淘汰出局。 二、是你们自己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被你们命名的 “新冠状病毒”,我们本与蝙蝠相安无事,甚至与你们称之为“中间宿主”的果子狸、穿山甲、骆驼相依为命,过着世世代代的安逸生活,完全可以与你们人类“老死不相往来”。我们从天然宿主到中间宿主再传播给你们,中间是存在物种隔离的。假如你们类不轻易去打扰甚至残杀这些动物,它们也许不会将病毒轻易就传播给你们。你们在饱尝山珍海味的同时,却把我们带到了你们的体内。那么,一场被你们称之为“瘟疫”的疾病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地来到了。 但是,你们也真正聪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现了我们这个 “病原体”。随后,又知道我们来自于蝙蝠,而且几个科研团队剑指“中间宿主”穿山甲(你们上次发现的是果子狸、骆驼)。这种猜测八九不离十,起码大方向正确。你们把我们命名为“新冠状病毒”是对的,我们就是一家人,就是它们的后代,因为热爱学习,追求变化,这才是我们的不同。 三、所谓瘟疫,罪责不在我们 你们人类经常自以为是,比如把我们误认为 “病原体”,还杜撰出“瘟疫”的概念,将罪责直指我们,这实在是天大的冤枉。更加离奇的是,还把它描写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完全是“对抗性思维”。 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吗?我们是合作关系,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你们的经济学家也懂得: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有竞争,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有竞争,唯独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为什么感染了我们,有的人不发病、有的人轻微发病,有的人发病就是重症或危重症,有的人竟然死亡?你们的传染病学讲的不清不楚、不明不白,还编造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术语和说法,什么 “毒力”、“病毒数量”、“病毒变异”等。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免疫损伤,是你们的“对抗性思维”和过度反应。 我们是合作关系,为什么要让你重病缠身?为什么要取你性命??原因是你们的免疫系统。它保护你们,但也得审时度势吧,不要动不动就出错,时不时就过激反应。这种自杀性行为,损人又损己,我们坚决反对。 我们的前辈 SARS冠状病毒(SARS-CoV)、MERS冠状病毒(MERS-HCoV)在与人类的交往中,都是昙花一现的牺牲者。其实,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不过希望像我们更早的前辈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V1一样,获得你们的理解,与你们和平共处。但你们强大的免疫力,不惜发动一场“细胞因子风暴”,在攻击我们的时候,也毁灭了自身,成就了“同归于尽”的悲歌。 其实,我们的目标特别清晰,那就是和平共处,生存繁衍。我们不愿意伤害任何宿主,因为它们是我们的 “衣食父母”。哪怕你们总是千方百计地绞杀我们,总想着“抗病毒治疗”,但我们没有你死我亡的思维。 是的,你们大不必与我们为敌,大不必同归于尽,其实是存在第三条道路的。那就是,在我们之间还没有完全熟络的情形下,约束一下自己的免疫系统,比如那个糖皮质激素、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昔单抗或乌司他丁),还有托珠单抗、 OX40单抗等。我还听说你们祖先应用中药,也有约束自己免疫功能的作用,有一种被称之为“截断扭转”的疗法就很有前途,其机制可能是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管好激进派就万事大吉了。 SARS-CoV、MARS-HCoV为什么失败?一是它们跟人类打交道的时间太短,还不具备长期合作(感染)的能力;二是即使短期合作(感染)的能力也不够强大。经历过两个回合的切磋,这次的我们已经进步了:一是你们所说的“毒力”减弱(实际上是慢慢跟熟络一些,你们的免疫系统没那么敏感);第二是感染力增强,远远超过我们的前辈。我们很有信心,如果这次还不能达成协议,我们还会再来的,为了生存繁衍的远大目标我们绝不放弃,会在学习中进一步成长的。 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前面的 4位前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V1就是仅次于“鼻病毒”的普通感冒的发病因素之一,但在你们好好地“修心养性”“规律生活”前提下,我们也会老老实实地按兵不动,享受你们的“合作伙伴关系”,保持你们的“岁月静好”。 附件: 关于举办深圳市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中国行动要求,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传播权威防疫知识,增强公众科学防疫能力,丰富我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 一、大赛主题 凝聚科普力量,共筑防疫战线。 二、作品要求 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面向全国各界,个人、创作团队或单位均可参与(本次大赛评审专家的作品不参加奖项评选),公开征集 “新冠肺炎防控科普”相关的原创作品,要求作品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通俗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符合相关体裁或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要求。作品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一)科普文章类。 体裁不限,字数一般在 1 500 字以内(诗歌不超过 6 0 行),可图文结合,要易于公众理解。 (二)平面作品类。 包括漫画、折页、海报、以图片或图画为主的手册等,所有平面作品需同时提交源文件及输出的图片 JPEG文件,源文件格式必须是以下5种格式之一:CDR、AI、EPS、PSD、PDF,其它格式不受理。图片文件格式统一为JPEG,色彩模式RGB,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10MB。 (三)影音视频类。 包括短视频、动画、影视混剪、音乐 MV、音频MP3等多种类型。视频作品统一采用MP4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280px×720px,时长不超过5分钟。音频文件只接收MP3或WAV格式(需同时报送简谱、歌词或其它文字脚本)。 三、作品报送 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在 2020年3月23日下午18:00前,将参赛作品、《深圳市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登记表》(见附件)、参赛者一寸彩色免冠照片(电子版)打包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jcxmb@wjw.sz.gov.cn,邮件以“姓名+地区+《作品名》”命名。 四、作品评比与奖项设置 (一)作品评比 成立深圳市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组委会,组委会按照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通俗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制订评选细则,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线上评比,评比结果面向社会公示。 (二)奖项设置 1.科普文章类、平面作品类、影音视频类分别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30名。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奖金和健康大礼包。奖金具体如下:一等奖奖金5000元,二等奖奖金3000元,三等奖奖金1000元,优秀奖奖金:500元。 2.设科普传播奖288名。参赛者将其参赛信息及作品发送至本人朋友圈,以上获奖者朋友圈点赞数第50和100顺位者即可获得该奖项。科普传播奖奖品为 健康大礼包 。 3.若报名人数和作品数目远大于预期,将适当调整上述奖项名额数量,奖金相应适当分配,奖金总额维持不变。 五、版权声明 及专家作品 入库 (一)版权声明 参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关于剽窃、抄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进行界定。参赛作品有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等纠纷的,由作者本人负责,主办方与承办方不承担因上述权利纠纷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并取消其作品参赛、获奖资格,同时追究由此造成的损失。 (二)作品使用 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有权无偿将该作品用于健康科普公益宣传用途,所有获奖作品将收录至深圳市健康科普知识资源库。 (三) 专家入库 获奖者将择优纳入深圳市健康科普专家库,特别优秀的推荐加入市科普专家指导委员会和科学传播首席科学家队伍。 六、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 七、联系方式 大赛组委会将设立大赛微信交流群,扫码关注后可方便参赛者及时了解大赛动态及赛事交流。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4013 次阅读|3 个评论
李跃华疗法的物理原理分析
zbouyang 2020-3-3 09:27
李跃华疗法的物理原理分析 李跃华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 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相应的经络连接,有相应的穴位与之对应。穴位可以说是内脏器官与人体外壳之间的末端联系处。 从中医理论看,人体所有器官组成一个整体,因此器官相互之间必有联系,这种联系既需要有信息的联系和通道,也需要有能量和物质的联系和通道,这就是经络存在的物理基础。 基于此,从穴位注入的药物必然会进入这些穴位所对应的器官,这就是李医生的疗法的物理原理。通过在离肺部最近的肺关联穴位注入杀毒药,能杀死肺部的新冠状病毒。 同样的道理,在某个穴位注入杀毒药,可以杀死距离该穴位最近的关联器官的病毒和细菌,因而可以用于治疗其它器官疾病。 传统的针灸和推拿方法仅仅是利用了从穴位沿经络传递给关联器官的信息和能量通道,而李医生的方法是利用了人体内部关联网络的物质传递功能,将药物从穴位传递到其关联器官,杀死器官内的病毒。 这种方法大有可为,有望不需要外科手术就可以治疗体内的疾病,大大降低医疗创伤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大大节约医疗资源和成本。 这是古老中医经络理论的新应用和发展,值得研究推广应用。 至于苯酚杀新冠状病毒的物理机制,李跃华的解释有些牵强。实际上就是以毒攻毒原理,因为苯酚的毒性很强,能杀所有病毒。
个人分类: 建议|3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冠状病毒与“湿热”及其断想
fqng1008 2020-2-21 18:50
一、新冠状病毒可能对 “湿热”环境不敏感 2020年2月17日,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Mauricio Santillana研究组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论文,题为“The role of absolute humidity on transmission rates of the COVID-19 outbreak”,对绝对湿度在新冠病毒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一般而言,除人口流动和人际接触外,环境因素亦可能影响液滴传播和病毒存活。过去的研究支持一种流行病学假设,即寒冷和干燥(低绝对湿度)的环境有助于液滴介导的病毒性疾病的生存和传播,而温暖和潮湿(高绝对湿度)的环境则会减弱病毒传播(例如流感、 SARS等)。 绝对湿度是环境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是其它病毒传播的一个强有力的环境决定因素。研究组对中国各省和其他地区的 COVID-19基本繁殖数(R)进行了评估,并根据天气数据分析上述地区一月份的温度和湿度。结果发现不仅干燥和寒冷地区的R值较高,绝对湿度较高地区的R值也可能较高,不同湿度地区间变化幅度较小,且所有R值均高于1。回归模型表明,绝对湿度与中国各省和其他受影响国家的COVID-19指数增长呈正相关,而绝对温度则呈轻微负相关。 从中国寒冷干燥的省份(如东北省份)到热带地区(如新加坡),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病例仍可能持续传播和快速增长。结果表明,如果不实施广泛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仅靠天气变化(例如北半球春夏季气温和湿度的增加)不一定会减弱新冠病毒的传播。 二、中医学的“湿热”含义与断想 在中医学中, 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 从病因病机上看, 有时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可合并入侵人体 , 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但是,中医学还有 湿热体质的 说法。比如, 人 皮 某 肤 爱长痘,甚至已经过了青春期,脸上还总喜欢长痘痘,这种情况 往往 考虑是不是湿热体质。 这似乎是指内在的 湿热没有发泄之处,所以就会以痘痘的形式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 面部皮肤爱出油,容易长 湿疹 ,面色发黄,舌苔厚腻发黄,易 脱发 ,头皮容易出油。有部分湿热体质的人还容易有 狐臭 , 女性 容易白带发黄, 男性 会出现阴囊潮湿等表现。 还有,这种人 会有困倦乏力的症状,虽然总是犯困,但经常是浅睡眠。脾气也比较暴躁,非常喜欢生气,做起事情来总是显得非常急切。 这种所谓的 湿热体质 ,实际上是一种证候表现,并非完全由人体禀赋所决定。而且,无论 外湿 还 是内湿 ,都仅仅是一种有病理生理学决定的临床表现,并非我们常常所说的病因学概念。作为病因学概念的 “湿热”,只是古人由于知识背景、研究手段不足而产生的误解。我们现在常常所说的“审证求因”,实际上是“审证求证”,并非能够获得真正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现代科学研究病因学(即因果关系) ”有一套应该的规范和程序,并非简单地“审一审”就出得来的。研究“因果关系”,在逻辑学上有“穆勒五法”,在微生物学上有“科赫法则”,每一步程序都要落到实处,用证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否则就不能得到科学共同体的认可。 因此,中医外感病学的所谓病因学,只是一种类似语言学的 “约定俗成”,而没有追求客观性依据的严格理念与方法学程序。正如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所暴露出来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谁都可以自说自话,求丰富多彩易,求专家共识难。这种现象是中医学的内在缺陷所决定的,因为医学理论产生的过程中就没有客观检验这一实事求是的精神禀赋,以及采用相关的研究策略和技术手段。 缺失了这一环节,就与真实世界的 “因果关系”有了一定的差距。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冠状病毒自白:我只是个寄生者,错在你们的自以为是(2)
fqng1008 2020-2-21 09:39
三、 潘多拉魔盒是你们自己打开的 毫无疑问,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物种之一,这种聪明来自于你们的 “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让你们走向了今天的辉煌,但也遭受了惩罚。下面的这个故事是你们人类自己编的,权作是你们“自省”之一吧: 传说 潘多拉 ( 在 古希腊语中,潘是所有的意思,多拉则是礼物 ) 是 宇宙之神 宙斯命令火神 黑菲斯塔斯 ( Hephaestus ) ,使用水土合成搅混,创造的第一个人类女人, 虽然 头戴兔帽、项配珠练、娇美如新娘 , 但也 狡猾多诈、欺骗耍赖 , 存在 偷窃的个性。潘多拉被创造之后,宙斯 就 送给了普罗米修斯 的弟弟 伊皮米修斯。 他们 在举行婚礼时,宙斯命令众神各将一份礼物放在一个盒子里,送给 了 潘多拉。 普罗米修斯 对宙斯早有戒备,让弟弟夫妇不要打开那个盒子。但也许宙斯早就知道, 潘多拉 一定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终于有一天, 等伊皮米修斯出门后, 潘多拉 就打开了盒子 。 结果一团烟冲了出来,将一切礼物全都释放,这里面包含了幸福、瘟疫、忧伤、友情、灾祸、爱情等等 。 潘多拉害怕极了,慌乱中 她 及时地盖住大箱子,但盒子内只剩下了 “ 希望 ” 。因此,即使人类不断地受苦、被生活折磨,但心中总是留有可贵的希望。死亡以前,希望永在,人生 就有了奋斗的目标 , 就是 人类一切不幸中唯一的安慰。 作为被你们命名的 “新冠状病毒”,我们本来与蝙蝠相安无事,甚至与你们称之为“中间宿主”的果子狸、穿山甲、骆驼相依为命,过着世世代代的安逸生活,完全可以与你们人类“老死不相往来”。 因为我们从天然宿主到中间宿主再传播给你们,中间是存在物种隔离的。假如你们人类不轻易去打扰甚至残杀这些动物,也许这些动物也不会将病毒轻易就传播给你们。说你们聪明,是 因为你们的好奇心,既时时不忘满足自己“口福”的同时,也能够弄清楚很多事情。比如那个武汉市的“华南海鲜市场”,你们在饱尝山珍海味的同时,却把我们带到了你们的体内。那么,一场被你们称之为“瘟疫”的疾病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地来到了。 但是,你们也真正的聪明,或者说比你们的祖先能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现了我们这个 “病原体”。随后,又知道我们来自于蝙蝠,而且几个科研团队剑指“中间宿主”穿山甲(你们上次发现的是果子狸)。这种猜测八九不离十,起码大方向正确(你们继续猜吧,有些事情暂时不能明说,因为“天机不可泄露”)。但有一点可以告诉,你们把我们命名为“新冠状病毒”是对的,我们就是一家人,就是它们的后代,因为热爱学习,追求变化,是我们天生的优点。 四、所谓瘟疫,罪责并不在我们,与你们自大有关 你们人类经常会自以为是,比如把我们误认为 “病原体”,还杜撰出“瘟疫”的概念,把罪责直指我们,这实在是天大的冤枉。更加离奇的是,还把它描写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完全是“对抗性思维”的产物。 其实,你们人类并不傻,你们探究了很多事物的内在规律,剖析了很多因果关系,获得了很多常识。但对于这一点,却有点 “犯傻”,有点不着边际,让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吧! 首先,你们得认可 “天演论”吧,认可你们和我们,抑或任何种群都有“生存繁衍”的目标,或者说服从“适者生存”之道吧。那么,知道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我们是合作关系,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你们的经济学家也懂得: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有竞争,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有竞争,唯独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是不存在竞争关系的。 但是,你们的免疫器官不懂这个,那是情有可原的,但你们的生物学家、你们的医学家不懂这个,就太不应该了吧! 免疫是把十足的双刃剑。你们知道的,为什么感染了我们,有的人不发病、有的人轻微发病,有的人发病就是重症或危重症,有的人竟然死亡?你们的传染病学讲的不清不楚、不明不白,还编造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术语和说法,什么 “毒力”、什么“病毒数量”、“病毒变异”等等。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免疫损伤,是你们的“对抗性思维”和过度反应。想想看,“屁股思维”就能够理解的简单道理,还需要东扯西拉地找那么多理由? 我们就是个有缺陷的生物体,离开了活细胞、离开了你们就无法生存繁衍,就没有了生命。为什么要让你重病缠身?为什么要取你性命??没有道理呀!我们知道,你们的免疫系统是为了保护你们不受来自体内 “叛乱者”和外部敌人的攻击。但它也得审时度势吧,不要动不动就出错,时不时就过激反应。你们这种自杀性行为,这种损人又损己的行为,我们是非常反对的。我们之间是合作关系,非得你死我活大家都不活吗? 我们的前辈 SARS冠状病毒(SARS-CoV)、MERS冠状病毒(MERS-HCoV)在与人类的交往中,都是失败者,都是昙花一现的牺牲者。其实,他们没有太多的想法,只不过希望像我们更早的前辈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V1一样,获得你们的理解,与你们和平共处。但你们强大的免疫能力,不惜发动一场“细胞因子风暴”,在攻击他们的时候,也毁灭了自身,成就了“同归于尽”的悲歌。结果吧,损人又损己,还说成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只能遗憾:可悲的“对抗性思维”! 事实上,我们之间不是对抗关系,甚至没有竞争关系,有的只是外交关系,是桌面上谈判、讨价还价的关系。 五、合作吧,为了我们也为了你们 我们也在学习进化论,记得在科普它的时候,古尔德有一个很好用的比喻:假设一个醉鬼回家,路左边是墙,路右边是沟,醉鬼自然随机反复横跳。但是他的大概率是掉到沟里的,因为碰到墙会被弹回来。具体说到我们,我们的变异方向本身是随机的,有些方向是有墙壁(进化死路),有些方向是沟(同样万劫不复)。唯有一条狭窄的路通向远方,这就是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的道路虽然狭窄,但我们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物种。尽管 “犯错误”的概率很大,但我们种群博大能够经受一次又一次的折腾,并沿着“适者生存”的崎岖小路蹒跚而行。其实,我们的目标特别清晰,也不用藏着掖着,拖泥带水,那就是和平共处,生存繁衍。 因此,我们不愿意伤害任何宿主,因为它们是我们的 “衣食父母”,是我们的感恩对象。我们只想合作,合作才能双赢。哪怕它总是千方百计地绞杀我们,总想置我们于死地而后快,总想着“抗病毒治疗”,但我们是明确的,也是理智的,绝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你们大不必与我们为敌,大不必我死你活,其实是存在第三条道路的。那就是,在我们之间还没有完全熟络的情形下,约束一下自己的免疫系统,比如那个糖皮质激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鞘氨醇 -1-磷酸酯受体激动剂、环氧化酶抑制剂、抗氧化剂、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昔单抗或乌司他丁)治疗等,还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CR抑制剂、托珠单抗、OX40单抗、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等。我还听说你们祖先应用的中药,也有约束自己免疫功能的作用,有一种凉血解毒的被称之为“截断扭转”的疗法就很有前途,其机制可能是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完全值得进一步研究。 我们的前辈 SARS-CoV、MARS-HCoV为什么失败?一是它们跟人类打交道的时间太短,还不具备长期合作(感染)的能力;二是即使短期合作(感染)的能力也不够强大。经历过两个回合的切磋与洽谈,这次的我们已经进步了:第一是你们所说的“毒力”减弱了(实际上是慢慢跟你们熟络一些,你们的免疫系统没那么敏感);第二是感染力增强了,远远超过我们的前辈,不仅潜伏期长而且潜伏期就有很强的感染性。相信这些,你们已经领教了,而且我们还有足够的耐心。如果这次还不能达成协议,我们还会再来的,为了生存繁衍的远大目标我们绝对不会放弃,我们会在学习中进一步成长的。 其实,你们可能想多了。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对你们来说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做到的,就是跟我们前辈的前辈一样,享受你们的 “合作伙伴关系”。前面的4位前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V1就是仅次于“鼻病毒”的普通感冒的发病因素之一,但在你们好好地“修心养性”“规律生活”前提下,我们也会老老实实地按兵不动,保持你们的“岁月静好”。 我们坚信,经过交流和切磋,经过谈判和讨价还价,我们之间一定能够出现转机,一定能够实现 “共存”与“共和”。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3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冠状病毒自白:我只是个寄生者,错在你们的自以为是(1)
热度 2 fqng1008 2020-2-20 11:02
一、生存繁衍是每个物种的本能 我是 2019-新冠状病毒,和所有病毒一样,我们并非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是完整的活细胞赋予了我们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感恩所有的生命体,无论像某些细菌那样的单细胞生物,还是像人类、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的一切。 我们的 结构 非常 简单,只含一种核酸( DNA或RNA),是一种介于非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的特殊生物体,只有进入 活 细胞中,才具有 我们的 生命力。 因为我们 自身没有新陈代谢的功能,也没有细胞,连细菌都不是。 因此我们必须寄生在细胞里,无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都是我们的感恩对象,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的生存繁衍。 生存繁衍是每个物种之所以成为自己的本能需求,也是最高需求。否则,就会亡族亡种,尽管这种事情常常发生,但没有物种愿意如此,尤其是我们,更是一万个不愿意,而且也绝对不可能。 你们自以为是这个星球的主宰,那是你们的愚蠢,你们的 “井蛙 之见 ”。 实际上无论从今天还是过去,亦或是将来,你们都不是这个星球的主宰, 从来都不是 。因为在我们面前,你们是不值一提的稚儿, 40亿年前我们来到这个星球的时候,你们的祖先的祖先还没有产生,或许你们并不清楚,我们是你们祖先的祖先的祖先。一个才600万年历史的物种,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谈历史。即使是现在,还有未来,可能等到你们灭绝的时候,我们还在这个星球上,继续统治这个星球。 啊,不信,不信就走着瞧! 告诉你们一个你们应该熟知的故事,也是你们聪明的表现:你们破解了物种之间打交道的一些常识。 二、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铁律 十九世纪末,有一本叫 《天演论》 的书风靡中华大地,作者是你们的近代思想家严复。 《天演论》从翻译到正式出版,经过 3年时间。这3年,即1895年到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很不平常的3年,甲午海战惨败,民族危机空前 , 维新运动高涨。这时候《天演论》出来了, 顿时 引起思想界强烈震动。因为中国人突然之间发现自己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性,也就是从这本“适者生存”的铁律中,感受到一个民族的危机。 以文名世的同治进士 吴汝纶 看到《天演论》译稿后,赞不绝口,认为自中国翻译西书以来,无此宏制。这位五十几岁的老先生,激赏之余,竟亲笔细字,把《天演论》全文一字不漏地抄录下来,藏在枕中。梁启超读到《天演论》译稿,未待其出版,便已对之加以宣传,并根据其思想做文章了。向来目空一切的 康有为 ,看了《天演论》译稿以后,也不得不承认从未见过如此之书,此书 “ 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 。青年鲁迅初读《天演论》,也爱不释手 ……一位头脑冬烘的本家长辈反对鲁迅看这种新书,鲁迅不理睬他, “ 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侍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 。可见 , 《天演论》深受当时社会的欢迎。 胡适 的名字 “适之”即源于此。他 回忆 :( 在澄衷学堂 ) 有一次,他 ( 国文教员杨千里 ) 教我们班上买吴汝纶删节的严复译本《天演论》来做读本,这是我第一次读《天演论》,高兴得很。他出的作文题目是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 ” 。这种题目自然不是我们十几岁小孩子能发挥的,但读《天演论》,做 “ 物竞天择 ” 的文章,都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风气。 据统计,自 1898年以后,在短短的十多年中,《天演论》就发行过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这是当时任何其他西学书籍都不可比拟的。 如此的惊世骇俗,它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天演论》译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 的 “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 直译应为《进化论与伦理学》 ) 一书。这是一本宣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通俗小册子,书的前半部分讲进化论,后半部分讲伦理学,基本观点是 : 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 ; “ 物竞 ” 指 生存竞争, “ 天择 ” 指 自然选择 , 基本规律是适者生存 ; 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不过人类文明愈发展,适于生存的人们就愈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严复 的《天演论》 选译了部分导言和讲稿的前半部分 , 但他 翻译 是 不尽依原文,而是有选择地意译,甚或借题发挥,因此鲁迅先生说严复 “ 毕竟是做过《天演论》的 ” 。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是 达尔文进化论 的核心。 即 生物互相竞争,能适应 生存 者被选择 保 留下来 , 不能适应者就会被淘汰 。 因为 在生物进化 过程中,各 种生物在繁殖下一代时,都会出现基因的变异。若这种变异有利于 物种生存 , 它 就会通过环境的筛选,以 “ 适者生存 ” 的方式保留下来 ; 但多数变异并非有益,不适应生存的就被淘汰出局 。 中国人的危机在于:大一统的思维,以不变应万变的夜郎自大,没有赶上时代的潮流,没有与时俱进。达尔文揭示的这个秘密(适者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种族繁荣昌盛的前提就是“适应环境”! (下面接着欣 赏): 三、潘多拉魔盒 是你们自己打开的 四、所谓瘟疫,罪责并不在我们,与你们自大有关 五、合作吧,为了我们也为了你们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930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警惕新冠病毒在社区内持续传播
qujiangwen 2020-2-15 14:34
当大家还在讨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候,今天我必须向大家谈的是,这种传染病控制住一点问题没有, 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传染病大概率不会当年就消失,要警惕在今后几年内持续流行! 根据我们的太空射线学说,从中长期看,地球村已经进入了新发病毒高发期和频发期,未来30年左右会不断出现各种新发病毒传染病!理由是,地磁场减弱,太阳活动减弱,宇宙射线大幅增强! 下一次传染病大流行大概率是流感大流行! 出现地点大概率会是以墨西哥为中心的美洲地区和中国大陆周围,时间点是近一两年得事情!当这些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时候,请大家不要问我们的地球村怎么了?因为这就是自然规律,天人合一的规律!这是我们敢于发出预测预警的底气!防控新发病毒性传染病时刻不能松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1217411.html 新冠疫情可能持续至明年!终将在美传播 美公民感染风险或迅速增加? 原创 美国中文网 美中网 今天 CDC: 疫情或持续至明年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博士在周四接受CNN首席医疗记者桑杰·古普塔(Sanjay Gupta)采访时表示: “目前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了解不多, 它可能在本季度和今年之后还会继续存在 。 我认为,这种病毒最终会找到立足点, 以社区为基础传播 。 ” 截至周四,美国已有15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感染病例,其中加州8例,伊州2例,亚利桑那、华盛顿州、麻州、威斯康星和德州各有一例。 虽然目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全面了解这种病毒,雷德菲尔德告诉记者,CDC已经把重点放在监测、跟踪病例和遏制策略上,以减缓病毒在美国的传播。 这能给研究人员更多时间来开发和测试疫苗和抗病毒药物。 目前,新冠病毒还没有治愈的方法。 “遏制阶段实际上是给我们更多的时间。 这种病毒可能将在今年或明年的某个时候成为一种社区传播性病毒。 ”雷德菲尔德说,“目前,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冠状病毒确实在社区内扎根,但我们希望加强监测,以便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 遏制战略指的是努力防止冠状病毒在美国的广泛传播,包括隔离确诊病例,并限制世界各地受感染地区之间的旅行。 这种控制措施在2003年SARS全球爆发期间被广泛使用,根据CDC的数据,当时全球有8098人患病,其中774人死亡。 雷德菲尔德表示: “目前的遏制战略已是最佳,我们会继续在多层次上积极贯彻。 我们也将非常积极地寻求加强在社区里的监控,并希望能早日回答是否有未发现病例这个问题。 我们将聚焦于我们认为高危的地区,这涉及到与中国之间的旅行路线。 从下周开始,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对敏感人群)的检测,可能将之纳入流感的检测系统,这样流感高危的人群也能接受(新冠病毒的)评估,直到我们找到更好的办法。 这是我们目前的计划。 ” 他还补充说: “我们应对疫情的方式非常积极,我们试图在早期确认病例,之后进行隔离并追踪密切接触者,这使我们到目前为止仍然能够控制疫情。 但我认为这一病毒在美国持续的时间会超越当前的流行季,甚至会延续到明年,最终病毒会(在美国)站稳脚跟,我们会看到它在社区传播。 你可以开始按照 季节性流感 的方式来设想它。 唯一的不同是,我们尚未完全了解这一病毒。 对于季节性流感,至少我们基本上已经知道它的特征。 ” 卫生部长: 美公民感染风险或迅速提高 美国卫生部长亚历克斯·阿扎尔(Alex Azar)周五表示,目前来看,美国公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很低”,但这种情况 可能会“迅速改变” 。 阿扎尔告诉CNBC记者,政府正在部署全部力量来保护美国人民的健康和安全,而人们可以使用以肥皂和水洗手、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口等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感染。 阿扎尔说,到目前为止,美国能看到的新冠病毒影响非常有限,但承认“这种情况可能随时改变”。 阿扎尔还回应了川普关于疫情会随着天气变暖而停止的说法。 他说,研究小组希望情况会是这样,但他们在制定计划时,将假设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总统的意思是,我们希望它能像普通的冠状病毒那样对温度的上升做出反应。 但它也可能像SARS那样在温暖的季节继续存活。 总统表达了他的希望,我们都希望它会遵循这种流行病发展曲线,但似乎不是这样,我们还在计划中。 ” (转载美国中文网) https://mp.weixin.qq.com/s/r4s-nrCbBR7by4o3inRUAg
个人分类: 新发传染病|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降雨净化空气清洗新冠病毒
zbouyang 2020-2-8 20:12
气溶胶传播是最厉害的病毒传播方式,病毒借助于气溶胶颗粒可以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危害极大。 如何消除病毒的气溶胶传播?建议在疫区和重点城市实行人工降雨,将空气中的病毒冲刷到江河,最后流入大海,被海水杀死。 但是需要提醒市民,不要在河里游泳、洗衣服,人畜都不能直接饮用河水。灌溉用水也要做好消毒处理。
个人分类: 建议|37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扑灭疫情的基本策略是隔离病人和严格消毒
Chiyankun2016 2020-2-5 21:53
扑灭疫情的基本策略是隔离病人和严格消毒 面对疫情首先要扑灭疫情。这样才能救更多的人。而救治已经染病的病人是为了降低伤亡。这当然也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整个防疫来说,首先还是要扑灭疫情。这一点需要明确。 而扑灭疫情仅仅隔离病人是不够的。还要严格消毒。现在几乎年年有流感,就是在消毒上没有认真下功夫。人们迷信疫苗,以为有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病毒这种低级动物变异得快,疫苗的作用大打折扣。 今天面对 2019nCov 病毒,我们在隔离病人上已经尽到很大的努力。但是在消毒上还不够。 消毒,有化学消毒,就是喷洒药物。这一点武汉已经上街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认为更有效而且副作用比较小的是紫外线消毒。这可能是病毒疫情在夏天到来时消失的根本原因。目前人造的紫外灯可以很强,在局部地方可以数倍与太阳光。如果普遍采用,可以很快扑灭疫情。 我希望我们的专家们认真考虑消毒的重要性。不上这个短板。
个人分类: 意见上书|142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临床研究正式启动
fqng1008 2020-2-5 15:17
2月3日,在科技部大力支持下紧急立项的“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正式启动,该项目是科技部在一线申请一线批准一线启动的应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负责,由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组织4省8家单位参与。 启动仪式上,张伯礼介绍了该项目选题的初衷和目的,以及 3个方向5个课题的总体布局。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同取效。治疗此次肺炎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中西协同救治病患就显得尤为重要。此项研究的宗旨,一要服务临床救治,二才是科研。时间虽然紧迫但科研的纪律依然要坚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在服务救治的同时,做好科研工作。 项目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教授介绍了项目的具体内容,该课题以定点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相关患者进行证候调查;采用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方法,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价值。课题将重点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和演变规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普通肺炎(轻症)的临床疗效优势、对重型和危重型肺炎临床价值、对不同分型肺炎治疗方案及作用。 项目负责人仝小林院士介绍了社区防控及恢复期康复方案的主要内容。 目前,该课题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完成注册,湖北省、京津冀地区和广东省多地区的医疗机构参与了此次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等单位参与课题设计并提供方法学支持。目前,研究团队已完成研究数据库的构建及医务人员培训,并正式开始纳入病例。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影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还没有针对性有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何形成快速有效的救治方案,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科技部第一时间组织协调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快速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科研攻关。中医药对病毒感染性肺炎具有良好疗效,在SARS防治中显示了一定的疗效优势,如在退热、控制肺的渗出、稳定血氧饱和度、减少激素用量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目前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该病证候学的研究及辨治方案的优化,规范临床治疗,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恢复期康复,全程发挥中医药作用。 在启动仪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做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要求边研究边产出,临床研究成果及时发挥指导作用,优化中医诊疗方案,提高救治疗效,把论文写在抗疫一线。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3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模拟分析过程与结果简述
热度 2 starrcofly 2020-2-2 02:50
I. 模拟数据的生成: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分析结果,病毒感染后临床症状采用常用的 case-control 模式,分别模拟重度和轻度患者。考虑到有个别临床表型数据(如年龄)跟感染后症状高度相关,我们设置了 2 个强相关特征,此外,还设置了 20 个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特征, 3 个非线性相关特征,和 20 个噪音不相关特征。一共设立了 45 个特征数据。感染患者样本分成三类,分别用不同的随机种子数生成:包括 500 个训练 (training) 样本, 300 个验证 (validation) 样本,和 300 个独立验证 (independent test) 样本。 考虑到实际可能会存在部分数据缺失,在模拟数据中引进了少量缺失数据(表示为 NA ),并在分析的时候通过 imputation 的方法补缺。 II. 人工智能分析过程和结果: 我们分别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分析。 (一) 选择四种常用机器学习方法: rf (随机森林), SVM (支持向量机), K 个最近邻居( KNN ), glmnet ,并采用 greedy ensemble 方法对其进行整合 ,对训练样本进行特征提取,优化参数,通过验证样本选择最优特征和模型,并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得到最终预测结果。 a) 对特征进行相关性排序,结果见图 1 ,可以看到 (a) (b) 图 1(a) 基于 glmnet 算法的特征重要性排序,两种强相关特征和线性相关特征排在前面 ; (b) glmnet 和 rf 两种不同算法得到的重要性排序高度相关,揭示结果的稳定性 b) 将特征按重要性排序,分组,用 4种 不同算法建模,最后采用 greedy ensemble 方法整合 4 种模型。对验证组样本的预测结果见图 2 。由图 2 可以得出结论,经过 4 种算法集成后的 ensemble 算法在 25 个特征的组合得到了最优模型。 这个结论基本符合我们模拟生成的特征: 2 个强相关, 20 个线性相关, 3 个非线性相关。 (a) (b) 图 2 验证组样本不同特征组合的预测表现: (a) auROC; (b) Accuracy c) 将训练组跟验证组的 ensemble 模型预测数据合并,可以观察到训练组的 under-fitting 和 over-fitting 的现象在 25 个特征得到最佳解决(图 3 )。 16 个特征之前是 under-fitting , 25 个 feature 之后是 over-fitting 。 (a) (b) 图 3 训练组跟验证组的 ensemble 模型预测结果 : (a) auROC; (b) Accuracy d) 采用 25 特征的 ensemble 模型对 300 个独立样本进行验证,预测结果和 auROC 曲线见图 4 。 预测结果的 AUC 为0. 957 ,总体预测准确率为: 0.883 。 (a) (b) 图 4 300 独立样本验证结果 : (a) 预测结果密度分布图: X 轴是实际症状, Y 轴是预测结果(大于等于 0.5 预测为 case ,小于 0.5 为 control ) ; (b) auROC 曲线 (二) 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方法 a) 分析使用 Keras 深度学习框架,两层隐藏层结构的模型设计, 100 次最大分析周期( epoch ) b) 合并训练集和验证集样本,重新随机划分 70% ( 560 个)位训练集, 30% ( 240 个)为验证集,独立验证样本保持不变。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准确度( accuracy )和损失( loss )数据见图 5 。准确率在 60 个 epoch 附近达到峰值,为最佳模型。 图 5 深度学习 训练组跟验证组的分析结果 :上图是 loss; 下图是 accuracy c) 300 个独立样本验证, 准确率为 0.89 , AUC 为 0.93 (图 6 )。 (a) (b) 图 6 深度学习 300 独立样本验证结果 : (a) 预测结果分布: X 轴是实际症状, Y 轴是预测结果(大于等于 0.5 预测为 case ,小于 0.5 为 control ) ; (b) auROC 曲线 III. 小结: 根据实际媒体报道和跟一线医生交流,我们推测了新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跟临床数据的相关程度,并模拟生成 1100 个样本和 45 个特征数据,使用两种分析方法: 1 ) 4 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 ensemble ; 2 )深度学习,分别来观察人工智能模型对病毒感染后症状的预测能力。 进一步测试表明,如果训练样本增加到2000个,300个验证样本和300个测试样本不变,则独立验证AUC可以达到0.97,准确率为0.92。两种方法的独立样本预测结果基本相仿,各种指标都呈现出很好的预测性能,进一步证明了通过人工智能方法进行新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预测的可行性。
个人分类: 新冠状病毒|6787 次阅读|2 个评论
紧急建议开发人工智能模型预测新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
热度 1 starrcofly 2020-1-30 03:09
前言: 国内爆发新型冠状(以下简称新冠)病毒肺炎,传染源从武汉蔓延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不少国家,确诊人数指数级攀升,多省市启动一级响应警报,形势十分严峻。不少中外从事流行病研究的专家通过各种数学模型协助预测疫情发展情况,国内也已经启动专项研究针对新冠病毒疫苗和特效药物。本文针对当前形势给出科研建议和一个框架性研究方案,来自在国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旨在抛砖引玉,供国内一线研究专家参考,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一份菲薄的力量。 存在的紧迫问题: 新冠病毒感染不同个体的症状表现不一,有的人症状十分轻微,很快康复,有的却成为重症甚至死亡,表现型差异极大。当前确诊+疑似病例早已过万,且指数级增长,但是治愈的总数字只有100+,全国各地普遍医用人力物力都不足,尤其在武汉,大量疑似患者无法得到及时诊断,大量确诊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因此存在一个迫需解决的问题:是否能够借助计算机人工智能算法(或机器学习算法)依据确诊患者的临床表型(问诊,物理或/和化学检验),危险因素暴露史,自身基础疾病,感染病毒特征等,1)预测临床发展症状 (轻度、中度、和重度,甚至死亡),2)预测影响临床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日前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教授在知识分子采访中讲 ,“据我了解核酸诊断已成瓶颈,都做不过来。诊断方面比如说结合胸部X光,用有效的办法找出那些真正的中症、重症、高危的病人,集中起来去救治,把稀缺的医疗资源留给他们。” 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可能跟一些临床数据密切相关,比如已知跟年龄关系就很大,死亡患者中最小的是36岁,多数是老人。除了依靠临床X光透射,还有一个更智能快捷的方法进行感染症状预测:如果通过分析已知临床数据,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并对公众开放,让人们可以实现自我预测,同时也可以让医院医生对患者分级。 研究意义: 这个研究结果对缓解当前治疗资源普遍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1)从已知数据来看,感染后死亡率并不高,被病毒感染的绝大部分是轻症患者,这个预测模型有助于正常人群对自身对病毒的抵御力有一个初步的判断,缓解紧张情绪; 2)可以让攀升数量最快(参见全国疫情趋势图 )、有感冒症状却得不到及时诊治的疑似患者进行自我评估,根据结果跟医生沟通; 3)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医院和医生实现分级精准医疗,从大量疑似和确诊人群中筛选出最需要救治的感染者,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真正的重症患者。能否对资源有效利用,关系到我们能否在跟新冠病毒的战役中取得先机,从而彻底战胜这次肺炎感染。 研究方案: 我们手头没有数据,无法进行具体研究,但是有条件拿到这些数据资源的一线研究人员,可以依此快速建立模型。概要如下: (一) 研究结果: 开发两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预测模型: a) 模型I采用大众可以自我诊断的表型数据比如,年龄,性别,相关病史,血压,心率,抽烟与否,喝酒与否,疑似病毒暴露史等等,具体选择哪些特征表型由最终表现最好的模型决定,准确率相对低一些; b) 模型II除了使用模型I的基础数据作为候选特征,还结合一些医院临床体检指标,比如各种生化指标,可能的传染代数,等等,用于医生精准医疗,准确率相对高一些。 c) 模型III在模型I和II的基础上,加个体病毒感染滴度,病毒分子多态或病毒亚型(病毒分子序列)。 (二) 产品形式: 在荣之联iCloud(或其他云平台)建立人工智能病毒感染临床预后模型, a) 为模型I建立网页表单,用于普通公众通过网页输入相关数据进行自我评估; b) 为模型II或模型III建立后台分析模块以及通用API接口,给专科医生提供疑似和确诊患者分级治疗和预后判断。 (三) 遗传数据: 有可能一些常用的临床表型数据就有足够高的准确率判定临床预后。如果有条件,遗传数据(以SNP基因型数据为主)的关联分析除了用于找出关键遗传变异位点辅助预后判断以外,更有助于发现更多的药物研发靶点。 a) ACE2 是新冠和SARS病毒的共同攻击人类的靶基因 ,位于X染色体,根据Rossa等发表文章 , ACE2 基因的多态位点跟SARS感染后症状没有发现显著相关。但该结果只代表ACE2基因跟SARS的关系,考虑到感染后临床预后表现有可能跟免疫强弱有关,其他免疫相关基因应该也在考虑之中,具体基因列表可以参考InnateDB 。此外,病毒攻击过程往往有众多基因参与,所有已知的参与病毒攻击的基因都应该考虑进来,参见GeneOntology term: viral life cycle 。 b) 基因型关联分析除了要考虑年龄、性别、人种亚种等常见相关因素以外,还要排除一些特定强干扰因素,比如,病毒变异度,要同时测量待测基因和新冠病毒的基因型数据,判定病毒的变异程度。 (四)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分析部分可以采用常规分析流程:样本分Training,Validation,和Independent test组;数据归一化预处理;算法选择;特征筛选;最优参数选择;多个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整合。也可以考虑采用深度学习算法。 (五) 模型优化: 随着临床数据的增多,逐步优化和增加模型的预测能力。 (六) 医疗数据保密 :所有临床输入数据整理后首先确定一个随机种子数字并记录下来,然后去除ID信息并通过乱序排列打乱患者记录次序,采用新的虚拟ID整合各个临床数据库的信息。双盲设计:整理数据着不参与分析,分析者只能面对去除ID后乱序以后的数据。 本文作者: 目前在耶鲁大学从事复杂遗传疾病计算生物学科研,之前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事真菌生物信息学研究三年。 相关团队: 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科专家以及美国NCI资深生物信息学专家。我们的团队在2018年国际Dream Challenge竞赛中获得两项第一名(OmicsEngineering团队): https://www.synapse.org/#!Synapse:syn15665609/wiki/583248 https://www.synapse.org/#!Synapse:syn15665609/wiki/583249 产权申明: 用人工智能预测感染人群的临床结果的数据分析,同时也寻找被感染个体临床预后极差的危险因素。 成果归国内合作单位 ,我们可提供技术支持(电子邮件:xinyu.zhang@yale.edu)。 参考文献 1. http://zhishifenzi.blog.caixin.com/archives/220451#more . 2. https://3g.dxy.cn/newh5/view/pneumonia_peopleapp?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3.Xu, X., et al., Evolut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the ongoing Wuhan outbreak and modeling of its spike protein for risk of human transmission.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20. 4.Letko, M.C. and V. Munster,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ell entry and receptor usage for lineage B β coronaviruses, including 2019-nCoV. bioRxiv, 2020. 5.Chiu, R.W.K., et al., ACE2 Gene Polymorphisms Do Not Affect Outcom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linical Chemistry, 2004. 50 (9): p. 1683-1686. 6. https://www.innatedb.com/redirect.do?go=resourcesGeneLists . 7. http://www.informatics.jax.org/vocab/gene_ontology/GO:0019058 .
个人分类: 新冠状病毒|5573 次阅读|1 个评论
被忽视的警告:一场源自动物病毒的瘟疫可能在5年内爆发
杨学祥 2020-1-28 14:44
被忽视的警告:一场源自动物病毒的瘟疫可能在5年内爆发 据2012年12月新闻报道,近来世界上多个地区发现了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新型病毒,许多医疗专家担心,5年内可能爆发20世纪早期西班牙流感式的“末日瘟疫”,给人类带来一场浩劫。 英国病毒学教授、流行病权威专家约翰·奥克斯福特(John Oxford)警告称,一场源自动物病毒的瘟疫可能在5年内爆发,引发灾难。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special/super-virus/ 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2018年是特大地震活跃时期,2013年预测为太阳活动峰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和1968-1969年的世界流感大流行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峰年。2012-2018年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危险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30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37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3d95b01019e80.html 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证实了两年前的警告。 关注2014年埃博拉病毒的强度和规模。要积极预防,阻止于国门之外。 http://health.gmw.cn/2012-12/14/content_6013590.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4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218.html 中新网2016年1月8日电 据韩媒报道,韩国研究专家组发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在韩国出现基因变异,并将相关研究结果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行的著名国际学术杂志上进行发表。   韩国疾病管理本部8日表示,对8名MERS感染者身上采集的痰液等进行研究发现,MERS表面的糖朊基因出现变异。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08/doc-ifxnkmaw2158154.shtml 2014年是太阳黑子峰年,2018年可能是太阳黑子谷年,2016-2018年是世界流感大流行和病毒变异的危险时期。 MERS表面的糖朊基因出现变异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897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77.html 我们在2009年6月25日指出,太阳活动对流感爆发的影响人们早就发现。在太阳黑子谷年,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这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滋生和繁殖(旧病毒复发);在太阳黑子峰年,太阳活动增强,辐射出的紫外线增加,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基因变异(新病毒产生)。这是流感大流行一定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的原因。由于在太阳黑子峰年爆发的流感大流行起因于病毒基因变异,所以强度大,危害重,如1918-1919年、1957-1958年和1968-1969年;由于太阳黑子谷年的流感大流行起因于旧病毒复发,所以强度小,危害轻,如1900年和1977年。这是后两次流感大流行被人们忽略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0114.html 根据相关条件,2002年SARS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所以强度大。2020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在太阳黑子谷年,其强度相应变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77.html 关键结论 从 2002年中国SARS,到2012年中东MERS,再回到 2019年中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在最适宜地方和时间出现,在防范最薄弱的地方聚集爆发,在有利条件消失后自行消失。其最大特征是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变化:浓度小时人体免疫可阻止感染;超过临界点将有少数弱体质人群被感染;高浓度将形成大规模流行,浓度降低将出现拐点,最后直至自动消失(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91.html 表1 世界历次流行亚型和首发地统计表 年 限 亚 型 名 称 首发地区 拉马德雷 1890- H2N2 EI 英格兰 冷位相 1900- H3N8 EI 英 国 冷位相 1918#- H1N1 SI西班牙流感 美国 冷位相 1957#- H2N2 亚洲流感 贵州 冷位相 1968#- H3N2 香港流感 香港 冷位相 1977- 新H1N1 EII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冷暖边界 1997- H5N1 Al 香港 暖位相 1999- H9N2 Al 中国 暖位相 2002* SARS 非典型肺炎中国 冷位相 2004- H5N1 Al 越南 冷位相 2009* H5N1 甲型流感 墨西哥 冷位相 2012*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沙特阿拉伯 冷位相 2016*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韩国 冷位相 2020* 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 冷位相 注:带*号两项是笔者加的,带#号者为最强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91.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0 个评论
新冠状病毒特征符合预期:增强紫外线杀毒和环境调控治疗
杨学祥 2020-1-27 06:49
新冠状病毒特征符合预期:增强紫外线杀毒和环境调控治疗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唐凤和梅进的最新研究表明,2019-nCoV累计病例数约为SARS总病例数的2-3倍,峰值预计在2月上旬或中旬到来。与其他突发性冠状病毒相比,2019-nCoV的基本繁殖数量更高,这意味着遏制或控制这种病原体可能会更加困难。 西安交通大学及南京医科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及时评估了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结果显示2019-nCov的传播能力与SARS和MERS相当,但致死率较低。 数学模型表明,2019- nCov在中国可能导致8042例(区间为4199-11884)感染和898例(区间为368- 1429)死亡,对应的致死率为11.02%(区间为9.26%-12.78%)。这低于SARS的14%到15%和MERS的34.4%,表明2019-nCov可能是冠状病毒家族中毒性较小的毒株。 2019- nCov的基本繁殖数量(R0)是病毒最初可传播性的一个指标,在2019年12月12日开始流行时,估计为4.71,但到2020年1月22日,其有效繁殖数量(Re)下降到2.08。如果继续下降趋势,假设疫情不再复发,则在疫情开始后3个月内(77天),Re将下降到1以下,说明疫情将在3个月内逐渐消失。与SARS和MERS相比,2019-nCov的R0与SARS相似。 研究人员还认为,快速诊断并保证病例及时隔离,以及综合干预措施,将对2019-nCov疫情未来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5189.shtm 太阳活动对流感爆发的影响人们早就发现。在太阳黑子谷年,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这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滋生和繁殖(旧病毒复发);在太阳黑子峰年,太阳活动增强,辐射出的紫外线增加,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基因变异(新病毒产生)。这是流感大流行一定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的原因。由于在太阳黑子峰年爆发的流感大流行起因于病毒基因变异,所以强度大,危害重,如1918-1919年、1957-1958年和1968-1969年;由于太阳黑子谷年的流感大流行起因于旧病毒复发,所以强度小,危害轻,如1900年和1977年。这是后两次流感大流行被人们忽略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0114.html 根据相关条件,2002年SARS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所以强度大。2020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在太阳黑子谷年,其强度相应变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77.html 如果我们调控病室的环境,使之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不利于病毒的滋生和繁殖,这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定时紫外线杀毒,调节室内紫外线强度;降低室内病毒浓度;控制室温和湿度,抑制病毒繁殖;控制病人的呼吸、体液、喷嚏等通过特殊管道消毒处理。 病毒的爆发与恶劣的环境有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发生,低温冻害和太阳黑子极值,都是相关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历史上的病毒爆发事件并非是因特效药的发现而治愈,而是伴随环境的改善而自动消失。 研究病毒爆发的环境条件非常重要,营造相应的环境也是治病的重要途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91.html 相关报道 新病毒在中国或致8042例感染,爆发峰值预计2月中上旬 | 最新研究大汇总(截止26日15:00) 作者:唐凤 梅进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0/1/26 16:19:41 新病毒在中国或致8042例感染,爆发峰值预计2月中上旬 | 最新研究大汇总(截止26日15:00) 作者:唐凤 梅进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0/1/26 16:19:41 导读 2019- nCov在中国可能导致8042例(区间为4199-11884)感染和898例(区间为368- 1429)死亡,对应的致死率为11.02%(区间为9.26%-12.78%)。 2019-nCoV累计病例数约为SARS总病例数的2-3倍,峰值预计在2月上旬或中旬到来。 作者认为,进出武汉的交通管制不太可能有效地阻止全国范围内疫情的传播,即使有效地减少99%的交通,至2月4日武汉之外的疫情也只能降低24.9%。 与其他突发性冠状病毒相比,2019-nCoV的基本繁殖数量更高,这意味着遏制或控制这种病原体可能会更加困难。 1月25日,生物预印本网站BioRxiv更新4篇关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论文,医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也在24日更新一篇,共同分析了新型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该病毒的全基因组特征。 以下为详细介绍: BioRxiv 模拟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流行趋势 西安交通大学及南京医科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及时评估了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结果显示2019-nCov的传播能力与SARS和MERS相当,但致死率较低。 数学模型表明,2019- nCov在中国可能导致8042例(区间为4199-11884)感染和898例(区间为368- 1429)死亡,对应的致死率为11.02%(区间为9.26%-12.78%)。这低于SARS的14%到15%和MERS的34.4%,表明 2019-nCov可能是冠状病毒家族中毒性较小的毒株。 然而,研究人员承认,在疫情的早期阶段,由于许多感染病例尚未发展到关键阶段,死亡病例可能未得到充分报告。 2019- nCov的基本繁殖数量(R0)是病毒最初可传播性的一个指标,在2019年12月12日开始流行时,估计为4.71,但到2020年1月22日,其有效繁殖数量(Re)下降到2.08。如果继续下降趋势,假设疫情不再复发,则在疫情开始后3个月内(77天),Re将下降到1以下,说明疫情将在3个月内逐渐消失。与SARS和MERS相比,2019-nCov的R0与SARS相似。 研究人员还认为,快速诊断并保证病例及时隔离,以及综合干预措施,将对2019-nCov疫情未来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中国正面临春运高峰,并且疫情已蔓延至境外,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潜在的时空传播模式和批准新的干预策略。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1/2020.01.23.916726 武汉爆发冠状病毒疫情:加强监测对预防新地点的持续传播至关重要 截至2020年1月24日,源自中国武汉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已造成830例确诊病例,包括26例死亡。该病毒(2019-nCoV)已在中国其他地区和其他国家传播,包括韩国、泰国、日本和美国。 幸运的是,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出现了持续的人际传播。在这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评估了,2019-nCoV到达其他国家时,可能出现的持续传播风险。 研究人员使用47名受感染患者从症状住治疗的时间数据,估计了输入病例之后出现持续人际传播的概率。 结果显示,2019-nCoV与SARS冠状病毒具有类似的传播能力,输入病例之后出现持续人际传播的概率为0.37。 然而,如果通过严密的监测,可使从症状出现到住院的平均时间减半,这样一来输入性病例导致持续传播的概率仅为0.005。 这强调了世界各国当前病毒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以确保正在发生的疫情不会成为大规模的全球流行病。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1/2020.01.24.919159 从SARS-CoV到武汉2019-nCoV:历史会重演吗? 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肺炎疫情是由2019-nCoV引起的,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疫情中的SARS- Cov高度相似。由于仍处于早期阶段,暴发的原因和后果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 由于新病毒的许多方面与2003年的SARS相似,SARS疫情爆发的知识、模式和教训对于应对2019-nCoV暴发是宝贵的资源。 利用SARS疫情暴发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中山大学和美国波士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评估和比较了这两次暴发的特征,并预测了当前2019-nCoV爆发的可能结果。 数据显示,与SARS-CoV一样,2019-nCoV具有较高的人际传播能力,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是高危人群。由于早期爆发阶段恰逢中国春运高峰,因此防控病毒传播是一个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2019-nCoV超级传播者的出现和活动轨迹难以确定。利用迄今报告的病例数据,研究人员建立了logistic模型,预测了2019-nCoV病例的累计和每日计数。 结果显示,2019-nCoV累计病例数约为SARS总病例数的2-3倍,峰值预计在2月上旬或中旬到来。 在应对方面,应该限制或禁止区域性迁移,以防止超级传播者的出现和移动,同时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监控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这种流行病。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1/2020.01.24.919241 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特征 不断出现的感染性疾病,包括SARS、MERS、Zika以及高致病性流感,对于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这些新型病毒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 复旦大学张永振等人研究了来自武汉海鲜市场的7名患病人员。研究人员从一名病患身上收集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利用测序技术鉴定出了该新型RNA病毒WHCV。 病毒全基因组分析显示,该病毒与SARS病毒非常接近(89.1%的核苷酸相似性)。SARS病毒样本来自蝙蝠,并有基因重组历史。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1/2020.01.24.919183 MedRxiv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流行病学参数的早期估计和流行病学预测 2019年12月,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被认为出现在中国武汉的人群中。自那时以来,武汉的确诊病例数量迅速增加,中国其他城市和国家也出现了确诊病例(截至2020年1月23日)。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传播模型,评估关键的流行病学措施,并预测疫情的可能进程,以及进出武汉的旅行限制的潜在影响。 结果显示,至1月20号,武汉市约有3500名感染病例(预测区间3050-4017);从2020年初到21日,预计总感染人数约为11000余例(预测区间9217-14245)。如果不加防控,到2020年2月4日,预计2019 n-CoV感染例数为191529(区间为132751-273649)。 研究人员还估算了2019-nCoV病毒人际传播能力,认为其比SARS和MERS病毒要高,但在疫情早期与SARS的相近。 而且,作者认为,进出武汉的交通管制不太可能有效地阻止全国范围内疫情的传播,即使有效地减少99%的交通,至2月4日武汉之外的疫情也只能降低24.9%。 研究还表明,与其他突发性冠状病毒相比,2019-nCoV的基本繁殖数量更高,这意味着遏制或控制这种病原体可能会更加困难。 不过,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模型基于OAG交通分析数据库信息,不包括铁路和公路运输,因此可能低估了当地的连通性,也没有考虑随机效应,因此可能低估了限制旅行措施的潜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1/2020.01.23.20018549 相关专题:聚焦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5189.s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研究发表新冠状病毒
热度 6 liuli66 2020-1-22 12:32
据《赛先生》和《生物通》报道:202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武研究员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轩研究员合作,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了题为“Evolut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the ongoing Wuhan outbreak and modeling of its spike protein for risk of human transmission”的论文。研究揭示: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作用机制相似。据称,该研究为科学防控,制定防控策略和开发检测/干预技术手段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这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一个典型例子,比如: 1)针对祖国大地上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当前最重大的应急的现实问题是新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 2)论文发表在祖国的中英文期刊上,以保证我国在关于“2019-nCoV病毒这个国际科研竞争研究获得”首发权“和”优先权“。 从论文的信息看到,科研人员投稿《中国科学:生命科学》,1月16日收到稿子;经过评审,5天后即1月20日被接收,第二天1月21日正式上线发表,如图所示。如果投稿到国外期刊上,绝对不会像这样在“第一时间”快速发表。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我国科学家可以充分利用国内中英文期刊获得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和”优先权“。 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在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中,将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关: 最新论文: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和传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20200121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20-1/2020121152048431.htm 84岁钟南山行程曝光!致敬这群疫情中的逆行者! 人民日报公号,20200122https://mp.weixin.qq.com/s/byhQIFMLy7z0sC9RjGkYvg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2647 次阅读|27 个评论
新冠状病毒或引发严重流行病,人类须防范新发病毒传染病
qujiangwen 2013-5-15 10:01
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顶级病毒学家、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医院、 世界权威流行病专家约翰-奥克斯福德教授发出警告说,我们认为未来5年内会有动物起源的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 它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影响。人类对抗新出现的起源于动物的疾病只能获胜不能失败。流行性病毒只要胜利一次,人类就将走向灭亡。最新研究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可以激发新发病毒传染病, 2013 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值年,根据太阳黑子活动激发新发病毒传染病的理论, 2012-2014 年全球很可能会发生新的病毒传染病,需要提前加强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准备工作 。 世卫组织称新型冠状病毒来历不明 将难以预防 ​ 据台湾“中央社”5月27日报道,当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日前在世界卫生大会闭幕前夕称,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威胁巨大,人们对它的了解却太少,在了解病毒来历和传播方式前,预防工作将无法开展。 她在讲话中表示,今年首次在世卫大会举行的财务对话,有助于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而纵观世界卫生形势,目前她最关心的就是新型冠状病毒。 鉴于人们对这种病毒的成因及传播方式所知甚少,她表示,这种病毒难以预防,并称新型冠状病毒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处理的病毒,而是对全世界的威胁,正如大会其中一个委员会主席所说,这种病毒是会致死的。 陈冯富珍说,根据世卫组织及国际卫生条例,各国必须集中资源应对这一威胁,信息的采集要迅速。世卫组织与沙特阿拉伯和图尼西亚将尽快采取联合行动,收集所需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 据报道,陈冯富珍在不久前的世卫大会开幕演说中,也曾提及新型冠状病毒及H7N9病毒这两项新的威胁,并重申了会员国发现病例时,向世卫迅速、完整、透明通报的重要性。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8398.shtm 日前科学家发出警告说,全球性病毒性疾病大爆发不可避免,未来50年源自动物流行疾病或将毁灭人类。   这种传染病将是超级流感的一个新变种,超级流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一种病毒,可能起源于亚洲或非洲的一些穷乡僻壤,通过野生动物或鸡或猪等家畜传染给人类。一旦第一个人感染了这种不知名且不为人知的新型疾病后,它们会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产生的飞沫迅速传染给家人、朋友和接触过他们的人。   由于这个世界非常拥挤,且交通四通八达,这种末日病毒可能已经赶在医学精英开始破解它的基因奥秘前,开始通过航空、公路和水路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它被命名前,可能已经引起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如果这种新病毒采用的是1918年到1919年间的那次流行病的模式,它将导致大量年轻的健康人丧生。他们死于所谓的细胞激素风暴 (Cytokine storm) ,即病毒导致他们强有效的免疫系统产生过激反应。这种不受控制的反应导致他们出现发热症状,并通过反胃和疲劳等摧垮他们的身体。反应过激的免疫系统最终将会要了这个人的命,而不是杀死超级病毒。   奥克斯福德根据历史模式进行预测。过去1个世纪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先例。例如,2003年全球爆发的Sars,这种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病杀死近1000人,这种病毒是通过中国的果子狸传染给人类的。2002年11月,这种病毒首次传染给在广东的活畜市场工作的人,这里出售果子狸。由于现代科技和人口增长,现在这种人畜共患病造成的危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空中运输等交通方式能够导致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引起全球性大流行。Sars病毒是通过一名中国呼吸道医学教授传播开的,他在香港旅行时给一名患者治疗,由此把病毒带到其他地方。2003年2月,这种病毒通过搭乘航班的乘客扩散到世界各地。2003年3月到7月间,32个国家出现大约8400个潜在的Sars感染病例。 流行病的模式,它将导致大量年轻的健康人丧生。他们死于所谓的细胞激素风暴 (Cytokine storm) ,即病毒导致他们强有效的免疫系统产生过激反应。这种不受控制的反应导致他们出现发热症状,并通过反胃和疲劳等摧垮他们的身体。反应过激的免疫系统最终将会要了这个人的命,而不是杀死超级病毒。   奥克斯福德根据历史模式进行预测。过去1个世纪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先例。例如,2003年全球爆发的Sars,这种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病杀死近1000人,这种病毒是通过中国的果子狸传染给人类的。2002年11月,这种病毒首次传染给在广东的活畜市场工作的人,这里出售果子狸。由于现代科技和人口增长,现在这种人畜共患病造成的危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空中运输等交通方式能够导致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引起全球性大流行。Sars病毒是通过一名中国呼吸道医学教授传播开的,他在香港旅行时给一名患者治疗,由此把病毒带到其他地方。2003年2月,这种病毒通过搭乘航班的乘客扩散到世界各地。2003年3月到7月间,32个国家出现大约8400个潜在的Sars感染病例。 ​   H1N1 猪流感与此类似,2009年全球有几亿人感染这种传染病。现在认为它起源于墨西哥的猪群,感染这种病毒的人乘坐飞机前往不同目的地,这导致全球爆发猪流感。一旦这些偷渡的病毒登上飞机,它们并不用学习新语言或者新的地方风俗习惯。从遗传学上来说,我们人类并没有太大差别,能够杀死世界某一地区的人的流行病,也能毫不费力地杀死世界另一个地方的人。另外,由于人类大肆侵占世界上的丛林和雨林,我们通过野生动物感染这种致命传染病的风险正在不断增加,在这些地方,我们更容易接触到已经在野生动物群体内进化和隐藏数千年的未知病毒。   一个国际性科研组在不久前宣布,它已经确定一种全新的非洲病毒,2009年这种病毒导致两名刚果青少年丧生。这种病毒导致急性出血性发热,致使患者七窍流血,可在数日内致人丧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的一名15岁男孩和一名13小女孩突然病倒,并很快死去。小女孩死亡一周后,一名给她治疗的护士出现类似症状,并差一点丧命。这种新病毒根据3名受害者所在省份,被命名为 下刚果病毒(BASV)。这种病毒与包括狂犬病在内的杆状病毒来自同一个家族。   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杂志上的一份报告称,这种病毒可能起源于当地野生动物,并通过昆虫叮咬或者其他目前未知的方式传播给人类。还有大量其他新病毒候选者正在我们周围的动物的翅膀、内脏、气息和血液里等待时机。例如,你能通过犰狳感染麻风病,它们的鳞片里带有麻风病毒,这种动物是美国三分之一的麻风病患者的致病原因。马能传播Hendra 病毒,这种病毒可导致人类患上致命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美国获奖自然历史作者大卫-逵曼在一本新书里指出,据称很多起源于动物的传染病现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它们一般都会越来越严重   逵曼着重强调了1976年首次袭击扎伊尔的埃博拉出血热病毒。这种病毒的能力惊人,感染者的死亡率高达90%。上个月刚果出现的是最新一轮埃博拉出血热病毒爆发,据报道这次爆发导致81名感染患者中的36人丧生。据逵曼说,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可能起源于蝙蝠。蝙蝠传染给非洲猿,猿可能是通过接触蝙蝠的粪便感染的。这种病毒随后传染给吃丛林肉的猎人。逵曼认为,艾滋病毒也存在相同传播模式,这种病毒可能起源于喀麦隆的一只黑猩猩。 对这种病毒的基因进行的研究指出,艾滋病毒可能是在1908年首次进化出来的,直到60年代才在非洲大城市的人群里发现这种病毒。到了80年代,它通过航空运输传播到美洲。自此这种病毒夺去大约3000万人的性命,并导致另外3300万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和艾滋病毒比其他病毒好一点的是,它们不能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传播。逵曼解释说:“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体液传播。通过阻止这种接触,就能预防感染。如果艾滋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你和我也许早已死亡。如果狂犬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一种病原体。”   埃博拉等病毒在传播方面还存在另一个局限性。它们能够很快杀死或很快让人病倒。为了引起全国大流行,人畜共患病需要它们的人类寄主感染,而且活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病毒才能更好地在全球传播。但是有一种人畜共患病能够做到所有这些。这就是我们的老对手——流感。它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例如打喷嚏或者咳嗽。Sars也是如此。但是流感具有更多优势。逵曼指出:“Sars感染者的症状常常出现在这个人被严重感染前,而不是之后。这使很多Sars感染者在传染性达到最厉害前能够及时被发现、就医,并隔离。但是流行性感冒和很多其他疾病并非如此。”   感染一种新型和潜在致命的流感变种的人需要一段时间才会病倒,这段时间内他们会把病毒带到他们到过的任何地方。这些原因导致世界流行病权威奥克斯福德发出警告说,新一轮起源于动物的全球性流感的爆发不可避免。他称,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发生。“我认为我们将经历另一场全球性流感大爆发,这是无法避免的。它可能会在2017年到2018年间发生。”但是我们已经对此做好充分准备了吗?奥克斯福德发出警告说,严密监视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他说:“新型流感变种是一个日常生活问题,我们必须对它们保持高度警惕。现在我们拥有能够快速识别一种引起新疾病的病毒的染色体组的科学方法。我们通过这种方式知道我们面临的是什么病毒。接下来我们就要研制并储存能够对抗这种新变种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但是奥克斯福德担心从政者不会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些致死原因。人类为这种疏忽付出的巨大代价,相当于刑事过失行为。人类对抗新出现的起源于动物的疾病只能获胜不能失败。流行性病毒只要胜利一次,人类就将走向灭亡。 关注新发传染病与动物:蝙蝠才是SARS病毒元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676203.HTML 预警“末日瘟疫”:2013年前后或爆发新发病毒传染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623055.HTML 2013年05月15日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 黄培昭 董铭 青木 纪双城 刘畅 超过50%的致死率!这一数据与10年前的SARS和前不久的H7N9病毒比起来,更令人心惊肉跳。近日,已在多国出现的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被贴上了一个恐怖标签——“类SARS”病毒。世界卫生组织5月12日称,该病毒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性。原因显而易见,法国当天宣布的第二个确诊病例就曾与首例患者同住一间病房。有媒体称,这种病毒有可能引发100年来最严重的流行病。然而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由于传播范围有限,这种高致命性病毒并未像当年的SARS一样引发世界性恐慌。真正令世卫组织和医学界担忧的是,人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还有很多空白”。正如德国《南德意志报》所说,人类保护自己仍不完美。对付病毒,我们还需要更多艰苦努力。 新病毒存在很多认知空白 如果现在你到法国旅行,就可以在机场领取一本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宣传手册。这是法国政府采取的最新应对措施。法国政府12日宣布,该国已确认第二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法国卫生部长图雷纳说,刚确诊的这名患者曾与此前确诊的法国首例患者同住一间病房,有过长时间密切接触。目前他的情况已出现恶化,需接受重症监护治疗。 这被视做病毒可能人传人的一个信号。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法国首例患者是一名57岁男子,7日他因急性呼吸道疾病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不久前他曾前往阿联酋,而大多数病例都出现在中东——约旦、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沙特卫生部门12日通报,又有两例确诊病例死亡,该国感染人数增至24人。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称,至此全球已确诊34例,其中18人死亡,多数在沙特。 沙特也是这种病毒的最早发现地。新型冠状病毒于去年9月在人体中检测到,但随后确诊的一些病例可以追溯至去年4月。沙特《利雅得报》称,这一病毒虽然出现在沙特,但沙特并不是唯一受害国家。在欧洲,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也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哈特尔称,多国出现确诊病例进一步支持该病毒在密切接触下可能人传人的假设。 “SARS回来了”,德国新闻电视台13日发出这样的惊呼。该报道称,10年前的SARS病毒仍让世人记忆犹新,现在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又袭来。“中东在线”评论说,眼下新病毒成为人类最大的隐患和挑战,人们对于它的了解处于“混沌状态”,但一想到与SARS病毒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让人不寒而栗。新型冠状病毒也能让人感染严重肺炎并导致肾功能衰竭。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恶性病毒专家说,SARS疫情暴发是他见过的最恐怖的事,那次可怕经历是此次新病毒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这种神秘病毒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传播的?有多危险?美国“科学解码”网13日抛出一连串疑问。“我们对这种病毒的认识和了解还有很多空白”,正在沙特考察疫情的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这样对媒体说。英国《每日邮报》引述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称,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具体来源以及如何扩散仍是一个谜。专家认为病毒可能源自动物,与其最为接近的是蝙蝠冠状病毒。但这种推断尚未经业界最终确认。福田敬二说,这种病毒若扩散起来,后果将十分严重。 不过,各方都在竭力避免新病毒引起世界性恐慌。沙特《利雅得报》报道称,沙特卫生大臣拉比耶承诺该国将毫不隐瞒,“完全透明”地公布医疗检测结果和最新收治病人的情况,以对世界负责。路透社称,一位要求匿名的世卫组织官员说,人传人仍限于较小的密闭空间内、很长一段时间密切接触,没有证据显示,这种病毒能在社区中普遍传播。 类SARS病毒将席卷全球? “沙特病毒是新SARS吗?”让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出这一疑问是因为,约旦4月死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两人同属一个医疗工作小组,他们是在救治3名未知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后患病的。该杂志称,这不能证明两名死者是在救治病人时感染的,但的确让人想起2003年肆虐的SARS,当时很多医疗工作者被感染。 德国电视2台13日回忆当年的情景说,10年前,一种神秘的病毒夺走800人生命,致8000人感染,成为全球性威胁。它让人类惊慌失措,关注度甚至超过伊拉克战争,成为世界各媒体的头条新闻,这就是SARS。所幸的是,在SARS被击败后几年内,再没有出现过如此厉害的病毒。现在,类SARS病毒又回来了吗? 在发现最新感染病例的法国,虽然也有媒体在报道中使用“类SARS”的说法,但像《世界报》这样的媒体还是以“冠状病毒十问”为普通民众科普解惑。该报道称,科学分析证实,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并不具有相同的遗传特性。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吴昊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冠状病毒存于禽类体内,是兽医学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流行病毒。一般情况下,冠状病毒传入人体多造成轻微感冒症状。可一旦在人体内发生变异,就可能是SARS的重现。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感染类SARS病毒的患者同样出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只是目前这种病毒的流行规模还不大。类SARS病毒是否具有SARS那般杀伤力,要看它的传播力和病死率。 最近著有新书《动物传染病和下一场人类流行病》的美国作家戴维·奎曼撰文称,以全球性传染病的标准来衡量,34个病例或许微不足道,但一个惊人的数字是:超过50%的致死率。当年SARS的致死率为11%,新病毒的致命性几乎与埃博拉病毒不相上下。后者因为致命性强,以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称,如果随后发现较温和的感染案例,这么高的致死率会随之下降。 “病毒正在咬人”,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以此为题评论说,病毒基因正在适应人类,向病毒大流行迈出重要一步。美国《纽约时报》的署名文章称,“新一波传染病:比你预想的更近”。文章说,我们必须了解人类与微生物界的关系。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但我们也同1500种致病微生物密切接触。其中约500种能人传人,约150种能导致流行病,这种疾病的快速传染暴发有时甚至可以致命。不妨想想2009年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有多快。病毒暴发的第一个月就传染了至少42个国家的人,唯一阻止其变成大规模传染杀手的因素是其自身基因特性。人类缺乏对病毒的自然免疫力,抵御病毒的公共卫生工具也很有限。 我们能做什么?在戴维·奎曼看来,第一要务是提高认识。他说,新病毒迟早会成为下一个大病毒。它可能首先出现在中国、孟加拉国或者阿拉伯半岛,但它将会传至全球。如今,地球上大多数人都能在24小时内从居住地到达沙特。10月,当数百万穆斯林前往麦加朝圣,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传播链将会短很多。 吴昊说,一般来说,应对病毒一要阻隔其传播路径,如果能实现对第一例患者实施隔离,病毒就不再具备传播能力,等同死亡;二要研发疫苗,目前开发出针对冠状病毒的疫苗比常规流感疫苗需要数倍时间,可能要等半年到一年时间。《新科学家》杂志援引世卫组织官员大卫·海曼的话说,当年SARS时我们很幸运,希望现在我们也有同样的运气。 需要警惕的“传染疲惫征” “H7N9禽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关注,同样值得警惕的是,我们正面临第三种传染性强得多却很少被关注的疾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管迈克尔·奥斯特霍尔姆博士撰文说,那就是“传染疲惫征”。当一系列无休止的可怕疾病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从禽流感、肉食球菌、SARS、艾滋病、埃博拉到医院里的抗药病菌,这一长串名单已经让人对最新动态有些麻木了。有人将这看做是“狼来了”的呼喊,这种想法可能是致命的。 俄新社13日援引俄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利沃夫的话说,世界上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病毒产生,并给各国带来重大损失。奥斯特霍尔姆博士称,每次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感染病毒,就要面临一次基因变异的轮盘赌考验。这不仅影响生命健康,也会影响经济。各国边界封锁、全球供应链断裂、贸易停滞。只要几个月就能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 世界曾不止一次经历这样的灾难。1918年的全球性流感大暴发导致5000万人丧生。在那之后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世界又遭遇了4次此种规模的流感侵袭。俄新网称,这些数据让人类看起来在灾难面前显得十分无助。吴昊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理论上的确有可能出现一次人类无能力治愈的病毒大流行,将人类灭绝。但在人类历史上,黑死病、黄热病在欧洲、南美洲的肆虐都曾经造成人口短期锐减,具有免疫力的人得以从病毒大流行中生还。按《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总有人能够存活。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能够抵御病毒的无情侵袭。 (中国科技网)责编:王飞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3-05/15/content_603113.htm 世卫组织确认出现新型冠状病毒人际传染病例 ​ 世界卫生组织5月15日晚发表声明,确认两名沙特阿拉伯人由于接触病人而感染类似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nCoV,这是第一次证实的该病毒人际传染病例。 两个新增病例是在医院工作护理人员,曾直接与已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接触。其中一位男性患者45岁,于5月2日发病,目前病情危重,另一位女性患者43岁,于5月8日发病,目前病情稳定。 世卫组织声明表示,这是第一次有护理人员由于直接接触病人而受到感染,建议相关医院应采取合理保护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感染风险。 目前全球已有40例新型冠状病毒nCoV的确诊病例,分布在法国、德国、约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英国六个国家。(原标题:世卫组织确认出现新型冠状病毒nCoV传染病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7970.shtm 下一场流行病爆发离我们并不远 2013-05-13 来源:生物360 作者:戴维·奎曼 497 0 . 近几个月,中国和沙特出现了新病毒。这些报告并非事不关己,它们迟早会通过不同的宿主传播到另一个栖息处。地球太小了,我们无处可藏。 可怕的新型传染病通常会登上头条,但刚开始绝不会这样。大规模传染都是从小范围开始的。初期指征往往细微而模糊。当下一场流行病大爆发像夜幕降临般波及各大洲,引起疾病和恐慌,导致数千乃至数百万人死亡的时候,它的第一个征兆将会是来自遥远国度的那些不动声色且令人困惑的报道。除疾病科学家和公共卫生官员以外,我们当中很少有人会密切关注这些报道。近几个月以来,有两个国家都出现了此类报道——中国和沙特阿拉伯。 你可能看到了关于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的报道,这种病毒已经在上海和中国其他地方导致了多人死亡。流感经常会引发关注,而且也应该如此,因为它们极可能会成为普遍易感的疾病,从而快速传播,蔓延到世界各地,并导致大量死亡。然而,即便你一直在关注与这次禽流感相关的报道,你可能并没有注意到那些关于阿拉伯半岛“新型冠状病毒”的简短讯息。 这种病毒于去年9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时,沙特阿拉伯卫生部宣布已经在三名患者身上发现了这种科学和医学上的新病毒,而且其中已有两人死亡。到去年年底,确诊病例共有九例,其中五名患者死亡。截止本周四,在确诊的33个病例中共有18人死亡。其中一名患者目前在法国入院治疗,这名患者之前曾去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全球性传染病的标准来衡量,这些数字或许微不足道,但有一个数字还是较为惊人的:其致死率为55%。这种病毒的致命性几乎与埃博拉病毒不相上下。 冠状病毒是一种会在人类、其他哺乳动物和禽类身上引起呼吸和肠胃感染的病毒,感染程度有时轻有时严重。由于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的病原体就是一种冠状病毒,于是在2003年和SARS一同恶名远播。SARS是突然在中国南方出现的,这种具有人际传播能力的病毒随后从广州传播到香港,后来又通过飞机快速传播到了东京、新加坡和其他地区。最后,SARS共导致约8000人患病,其中有10%的患者不治身亡。如果科学家没有迅速查明这种病毒,公共卫生部门也没有采取严格措施来遏制它的传播,总共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很可能会高很多。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一位权威人士、恶性病毒专家告诉我,SARS疫情的爆发是他所见过的最恐怖的事情。这次的可怕经历,是中东的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受到如此关注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成组的冠状病毒因为具有很高的变异率,而且极易发生重组,所以非常不稳定、非常千变万化。病毒复制时,它们的遗传物质会不断地被错误复制——当两个病毒株感染了单个宿主细胞后,这些遗传物质往往会相互混杂。这种丰富的基因变异使它们获得了一位专家所说的“固有的演化能力”,这种能力能使它们能迅速适应新宿主内部的新环境。 等一下。我说SARS病毒“出现”在中国南部地区,这引发了一个问题:病毒的根源在哪?每一种新疾病的爆发起初都很神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根源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野生动物。60%的传染性疾病都是由病毒或者其他被称为人畜共患病的细菌引起。人畜共患病是指可以传染给人类的动物传染病。另一个有些特殊的术语:储存宿主。携带人畜共患病病毒的虫类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长期寄居在一些特定的动物物种体内,此类动物就是储存宿主。一些没有戒备心的人接触了受感染的猴、猿、啮齿类动物或者大雁,或者只是接触了那些与大雁在同一个池塘觅食的家鸭,病毒就实现了超越,从一类宿主传至另一类宿主。疾病专家称这种情况为溢出。 研究人员已经确定SARS病毒起源于蝙蝠。SARS病毒可能经过一种中间物种——另一种可能在该地区拥挤的活禽市场通过笼对笼而被感染的动物——传染给人类。虽然SARS没有复发,但我们可以设想SARS病毒仍然寄存在中国南部地区的储存宿主体内:一种或者更多种蝙蝠。 蝙蝠虽然是一种奇妙的、有必要存在的动物,但它们作为新型人畜共患病病毒的储存宿主,涉案频率的确格外高,包括马尔堡病毒(Marburg)、亨德拉病毒(Hendra)、尼帕病毒(Nipah)、梅那哥病毒(Menangle)等等。蝙蝠喜欢群聚,而且寿命很长,这样的环境可能特别适合病毒存活。而且蝙蝠会飞行。蝙蝠在晚间觅食,有时会从一个共用的栖息处转移到另一个栖息处,他们广泛地携带病毒,并互相传染。 至于沙特阿拉伯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它的储存宿主仍未被发现。但你要相信,科学神探正在研究该病毒,他们将会密切关注阿拉伯地区的蝙蝠,包括在波斯湾附近的哈萨绿洲中,那些栖息在丰饶的海枣林里的蝙蝠。 我们能做什么呢?第一要务是提高认识。从远方传来的早期报告似乎事不关己,无关紧要,但不要犯傻。新出现的病毒迟早会成为下一个大病毒。它可能首先出现在中国,刚果或者孟加拉国,或者阿拉伯半岛,但它将会传至全球。如今,地球上大多数人都能在24小时内从居住地到达沙特阿拉伯。10月,当数百万人前往麦加参加朝圣——穆斯林的朝圣之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之间的传播链将会短很多。 我们不能因为距离远,或者缺乏兴趣而不关心新出现的病菌。地球太小了。我们就像1946年登上拳台与乔·路易斯(Joe Louis)对阵的轻重量级拳击手比利·康恩(Billy Conn)一样:我们可以逃跑,但我们无处可藏。 http://www.bio360.net/news/show/5203.html
个人分类: 新发传染病|2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