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编委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感谢,感谢
热度 2 mojiesheng 2015-1-24 22:35
昨天,2015年最忙碌的一天过去了——编委会顺利举行。 这四年来,每年年初都举行一次编委会,形式大致相同,细节上略有出入。 今年的会议,主编在去年12月初倡议举办,提出可选时间范围,我联系编委们看什么时间合适,总结编委回复反馈给主编,主编确定时间,将确定时间后的会议通知发给每位编委,记录他们的陆续回复及调整,不断更新参会编委名单,会前给编委发会议日程和参会指南,准备人名牌...... 同期整理各种数据写期刊年度总结准备在编委会上做工作汇报,准备和按需发放会议通知,预订会议室及会议服务,预订宾馆住宿,预订零散用餐和集体用餐,借支相关费用,预订用车和车位,以及一切与编委会和编委参会相关的细节。 当然,还有常规的日常工作。 忙是忙,一切都还算井井有条,顺利推进。 昨天上午,最终参会名单打印好,与工作报告ppt订好作为会议资料。中午,乔同事、郭同事、程同事和我一块儿去布置会议室,调整会场桌椅,摆放样刊、笔、文件袋和资料,帮着一起调试投影、麦克风,叠放人名牌,在会议室门口贴指引标志,分装摆放水果...... 李老师和闻老师也早早到了会议室,帮忙接待编委。 会议开始前半小时,小同事们到楼下帮忙迎接编委、指路。 会议开始,小同事们帮着倒水、传递麦克风、照相...... 这次的编委会与往年相比有点意外。虽然日程早已安排好,但却出现了不可控的变化。由于有主编和编委急于赶飞机离开,主编们加速了会议进程,宣布取消休息时间,会议将比计划提前结束,但我不确定他们提前到什么时间结束,后续将如何调整,暂时无法安排。 到4点半左右,会议结束,众多编委纷纷起身,或赶路,或交流......我忙作一团,通知用餐时间调整,招呼留下的编委合影留念,送主编......小同事们帮着拍合影、收拾会场、送编委离开或带编 委们去餐厅...... 忙碌暂时告一段落,见到了小同事们。她们说,会议室东西全收拾干净,你的书包给你背下来了,剩下的那些东西闻老师帮着装车了——哎呀,真好!! 今早打开邮箱,意外收到许同事发来的会议记录——会前请她帮忙做会议记录,我本想着她给我纸质记录就好,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整理成电子版发给我——邮件发送时间显示是晚上10点多,只是为了便于我整理会议纪要。这是什么样的帮助啊,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想起这一天小同事们的种种帮忙;想起李老师因车限行而一大早把车开到会场所在的办公区停放,再去北四环的办公区上班,晚上只能等到8点以后过了限行时间再回家——往年编委会她好几次用车把结束后收拾的物品给拉回北四环的办公区,这次想来也准备着为编委会提供方便;想起闻老师和小同事们会后一起收拾东西装到了车里待周一再带到办公室;想到朱老师提醒我用餐时间的调整,还领着编委们去餐厅;在用餐时,各位老师和小同事们帮着招呼编委...... 是的,这是很辛苦的一天,但,有这么多人这样真真切切地帮助我,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很难用言语表述自己的感动和感激。 唯用一颗感恩之心,祈愿今后能有所回报。
个人分类: 期刊宣传|2273 次阅读|7 个评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委会
热度 1 fairyslave 2015-1-21 13:55
在优秀审稿专家中聘请了21位校外编委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2739 次阅读|2 个评论
Advanced Science编委会介绍(三):其他国家编委
WileyChina 2014-12-24 09:35
Advanced Science 简介 Wiley 于2014年11月正式推出了全新开放获取期刊 Advanced Science。 Advanced Science 是Wiley 最新的、高品质的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 。 Advanced Science 刊载覆盖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医学、生命科学、以及工程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Advanced Science 秉承Wiley顶级期刊严谨的办刊原则,一如 Advanced Materials , Angewandte Chemie , The EMBO Journal , 以及 Cancer 等期刊。 Advanced Science 执行严格公正的评审制度,以最高质量作为标准,出版前沿科学论文,并将创造一优质的开放获取期刊。 其他国家编委简介 Prof. Frank Caruso Frank Caruso 是墨尔本大学教授和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澳大利亚荣誉奖得主。1994年,他获得墨尔本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墨尔本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组织化学与聚合物分组。他是洪堡学者,于1997到2002年间担任马普协会(德国柏林)胶体与界面小组领导。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为生物科技和医疗领域研发提供先进纳米和生物材料,他出版了350篇同行评议论文,并登上ISI最高引用率榜单。2009年,他被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成员。 Prof. Takashi Kato Takashi Kato 于 2000 年开始,在东京大学工程部化学与生物技术系任教授。他在 1988 年于东京大学收获了他的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 Toshiyuki Uryu 教授。他于 1988 年 -1989 年在 Cornell 大学化学系,于 Jean M. J. Frechet 课题组完成了关于超分子液晶的博士后研究,在那之后,他加入了东京大学任职。 他现在是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JST )关于 PREST 研究的负责人( 2012 年 - 今),同时,他也是的 MEXT 领域关于“聚变材料”这一资助创新项目的带头人( 2010- 今)。他的研究集中在设计、合成和功能化自组装材料 , 包括超分子软材料,比如液晶、刺激和环境响应的自组织材料,纳米结构的离子、电子和光活性材料、高分子液晶物理凝胶 , 功能聚合物,以及由生物矿化激发的有机 / 无机混合材料。 他于 1993 年荣获了 日本化学学会青年化学家奖,同年还获得日本纤维科技的协会颁发的 Sakurada 纪念奖的, 2000 年获日本液晶社会的论文奖, 2001 年获 Wiley 高分子科学奖项 ( 化学类 ), 2003 年获 17 届 IBM 日本科学奖项 ( 化学类 ), 2005 年获 JSP( 日本促进社会科学 ) 一等奖 , 2008 年获日本液晶的奖社会 , 同时,在 2009 年,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研究所化学论坛讲座教授 , 并于 2010 获得日本高分子科学协会奖 , 2012 年获得 ThomsonReuters 快速突破论文 , 及日本液晶社会的论文奖。 他已经发表了包括原始论文,综述,图书章节在内的390 余篇论文。他是 Polymer Journal 的主编(2012 年—至今), Chemistry Letters 的资深副主编(2010 年—2012 年),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的编辑部成员(2012 —今),同时,他还是 AdvancedMaterials (2004 —至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8 —至今) ChemicalScienc e (2010 —今), The Chemical Records (2004- 至今), Small (2012 – 至今), 和 ChemPlusChem (2012– 至今) 的顾问委员会成员。他还参与编辑了 Liquid Crystals 一书。 Dr. Esther Levy EstherLevy (能源,悉尼) : Esther Levy 在 Otago 大学获得了她的学士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了她的物理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她于 1997 年加入 Wiley ,并任物理科学届的多本图书和杂志的编辑。 Esther 现在是 AdvancedMaterials 的顾问编辑。 Dr. Ali Khademhossein Ali Khademhossein 是哈佛—麻省理工卫生科学与技术部、布莱根妇女医院、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同时也是哈佛大学 Wyss 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副教授。他在日本的世界一流国际先进材料研究所——东北大学担任首席研究员,领导一个卫星实验室。 他撰写了 340 多篇期刊论文( h 指数 =63 ,超过 15000 条引用), 50 本书或章节。此外,他发表了 250 多场邀请或主题演讲。 Khademhossein 博士的跨学科研究已获得超过 30 个重大国内外奖项的认可。他是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这是美国政府颁给青年科学家的最高奖项。他也是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研究所( AIMBE )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AAAS )的研究人员 . 目前,他在很多一流刊物中担任编委,同时也是 ACS 《纳米》杂志(影响因子: 12 )的副主编,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生物工程、技术和外科学研究部门的永久成员。他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博士学位( 2005 ),多伦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应用科学硕士学位( 2001 )和应用科学学士学位( 1999 )。 Dr. Alexander Shluger AlexanderShluger 于 1976 年毕业于苏联里加拉脱维亚州立大学。他在分别于 1981 年和 1988 年在莫斯科 L. 卡尔波夫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获得了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他于 1991 年加入了英国皇家学会,并于 1996 年在伦敦大学学院任教, 2004 年起他成为物理学教授, 2006 年至 2012 年,他担任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物理学小组的领导。 他是物理研究所和美国物理学会的研究人员,也是拉脱维亚科学院的外国成员。 2007 年起,他是日本东北大学 WPI-AIMR 原子分子高等研究机构的首席研究员。他目前的研究集中在氧化物中的缺陷和晶界的理论研究,半导体 / 氧化物接口的缺陷结合微电子应用,光诱导过程在氧化物表面的机制,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在绝缘表面的分子形态的成像和操纵模型。 Prof. Geoffrey Ozin Geoffrey Ozin 在于南安普顿大学完成 ICI 博士后研究之前,曾就读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目前,他是材料化学和纳米化学领域加拿大一级研究主席,也是多伦多大学杰出教授。国际上,他是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杰出研究教授以及巴斯大学全球主席。 Geoffrey Ozin 以他在纳米化学领域开创性的研究与教学成就而闻名。他的研究定义、实现和推广了一种纳米材料的化学方法,这在先进材料科学、工程和医学方面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现代化学的基石、纳米技术创新的基础。 在纳米化学材料领域 45 年的开创性跨学科研究使 Geoffrey Ozin 成为“ 纳米化学之父 ”之一。这个新兴的、活跃的跨学科领域被认为是第二十一世纪纳米技术革命的重要驱动。他见证了 20 世纪七十年代那项如今被叫做纳米化学的科学的诞生。纳米化学合成了纳米结构,自上而下一个原子接一个原子、一个分子接一个分子地集成了纳米系统。今天,纳米尺度的物质和物质中的纳米级空隙是纳米科学中心模块,而 Geoffrey Ozin 所做的开创性研究为它的实现做出了贡献。 Alison Green Alison Green (化学 / 环境学,澳大利亚): Alison Green 于 1997 年在 Melbourne 大学完成了她的博士学位。在那以后,她去了德国 Marburg ,并获得了 Humboldt 奖学金。她于 1999 年加入 Wiley ,并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 CSIRO (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工作了一段时间。 点击进入Advanced Science 主页了解更多期刊有关信息
个人分类: Physical Science|6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dvanced Science编委会介绍(二):欧洲编委
WileyChina 2014-12-23 12:20
Advanced Science 简介 Wiley 于2014年11月正式推出了全新开放获取期刊-- Advanced Science。 Advanced Science 是Wiley 最新的、高品质的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 。 Advanced Science 刊载覆盖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医学、生命科学、以及工程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Advanced Science 秉承Wiley顶级期刊严谨的办刊原则,一如 Advanced Materials , Angewandte Chemie , The EMBO Journal , 以及 Cancer 等期刊。 Advanced Science 执行严格公正的评审制度,以最高质量作为标准,出版前沿科学论文,并将创造一优质的开放获取期刊。 欧洲编委简介 Andreas Herrmann Andreas Herrmann 在德国缅因茨大学学习化学。1997年至2000年,他在缅因茨马普研究所进行聚合物研究的硕士学习,2001年,他慕尼黑Roland Berger管理咨询公司担任顾问。2002到2003年间,他重新回到学术界,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进行蛋白质工程研究。2004年,他被任命为马普研究所聚合物初级研究小组组长。2007年,他加入荷兰格罗宁根大学Zernike研究所新材料组,成为聚合物化学和生物工程领军人物。 Herrmann 课题组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材料和生物有机混合物材料,在生物医学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2008 年德国化学会授予 Herrmann 教授Reimund-Stadler奖,2009年授予其Hermann-Schnell奖。由于他在核酸混合材料领域的突出贡献,2009年欧洲委员会授予其ERC Starting Grant 奖,2010年NOW为他颁发VICIGrant 奖。2012年秋季,Herrmann教授指导的研究小组获得荷兰基因组研究开创中心颁发的Dutch Venture Challenge奖。由于研发以DNA为基础的纳米载药媒介并用于眼科医疗,2013年,他被瑞士诺华制药公司授予Eyenovative奖。 Prof. Gianaurelio Cuniberti Gianaurelio Cuniberti 教授是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和纳米科技领域的佼佼者,2007年,他加入Max Bergmann中心生物材料组。他在热那亚大学和德国汉堡大学学习物理学,拜访了麻省理工大学和马普研究所复杂系统物理研究人员。2003到2007年,他成为雷根斯堡大学大众基金会初级研究组的领头人物。 Cuniberti 教授在众多领域内都有卓越的贡献,如量子点,生物系统的纳米线和纳米管,解决交通问题,结构稳定性,倒置纳米质料的电子和结构性质的理论建模。他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分子和有机电子学 (2) 生物纳米技术 (3)纳米结构 (4)方法开发 目前为止,他的学术成就被全球186篇学术论文承认,他开创并组织了许多研习会,学校会议,并且加入国际科研训练网络,为青年学者提供很多科研机会。许多国际会议都邀请他讲话,并收到过许多人才奖学金。2001年,他荣获德国马普学会 Schloeßmann 奖学金。他是浦项科技大学IT融合工程领域的杰出访问学者和阿拉巴马大学化学系的兼职教授。 Prof. Siegfried Bauer 在 1986 年和 1990 年 SiegfriedBauer 在德国 Karlsruhe 大学分别收获了他的物理学硕士和物理学博士的学位。在他花了三年的时间于柏林的 HeinrichHertz Institute for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担任初级科学研究员之后, 1996 年,他获得了 Potsdam 大学授予他的物理教授资格。 从 1997 年开始,他于 Johannes Kepler 大学任职物理学教授,他现在也正是这所大学的全职教授和软物质物理组的领头人。在 2011 年, Bauer 教授收到了欧洲研究协会的高级研究人员基金。 他研究的兴趣包括有以下几个交叉学科,极端力学,先进材料和工程器件,以及可用于灵活和可伸展的电子产品的软机器人和软发动机。他目前是 Applied Physics Reviews , Advanced Science , ExtremeMechanics Letters , Applied Physics A , 以及 IEEE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的编辑委员会的成员。 Kirsten Severing Kirsten Severing (高分子) Kirsten 是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和 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 这两个高分子学科顶级杂志的编辑。多年来,她也在倾力支持 Advanced Materials 和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的编辑 。 在她于瑞典 Stockholm 大学完成她的物理化学硕士学位之前,她在亚琛专业大学进修了化学工程。在 2005 年,她于 Freiburg 大学的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H. Finkelmann 课题组获得了她的博士学位,她的研究领域是液晶高分子固态核磁共振研究。她于 2007 加入了 Wiley 国际出版社。 Kirsten 现在是 Advanced Science 的责任编辑。 Dr. Hakim Meskine HakimMeskine (物理学): Hakim 在 Missouri 大学获得了他的博士学位,并于柏林的 Fritz-Haber 研究所理论部和苏格兰的 Strathclyde 大学完成了他的博士后研究。他于 2011 年 5 月加入了 Wiley 。 Dr. Peter Gregory Peter Gregory (材料科学): Peter Gregory 在伦敦大学获得了他的博士学位,然后在纽伦堡大学工作,他于 1989 年加入了 Wiley ,现任 Advanced Materials 总主编及 Wiley 的全球材料和物理项目的出版主任 。 Dr. Andrew Moore Andrew Moore (分子生物学,德国): Andrew Moore 拥有一个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的学位,同时还拥有一个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他在加入 Wiley 之前于欧洲分子生物机构担任了 9 年的项目经理和期刊编辑。他于 2008 年加入 Wiley ,为细胞核分子生物学杂志 BioEssays 的总编辑 。 Dr. Lorna Stimson LornaStimson (健康护理): Lorna Stimson 在 Durham 大学化学系获得了她的 MSci 和 PhD 学位。毕业以后,她在 Patras 大学欧盟科研训练网络完成了她的博士后研究。在 2004 年,她前往 Helsinki 科技大学继续她在生物物理和软材料方面的研究,并且作为访问学者在 WesternOntario 大学延长了停留期。在 2007 年,她加入了 Wiley 并担任了多个材料科学旗舰杂志的编辑,如: Advanced Materials , AdvancedFunctional Materials , Small ,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和 MaterialsViews.com. 。 Lorna 现在是 AdvancedHealthcare Materials 的总编辑和 Advanced Materials . 的副主编。 Prof. Frederik C. Krebs Frederik C. Krebs 是丹麦科技大学的现任教授和太阳能课题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属薄片能源系统(热电,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光催化剂,光反射装置,太阳能电池) , 有机太阳能电池在电池新材料合成,先进设备结构(聚合物太阳能串联),卷对卷制程,大批制造,产品整合,生命周期分析,回收等领域的盈利环境,太阳能园区能源制造和运转都是以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为基础的。 Prof. Thomas Anthopoulos ThomasAnthopoulos 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和塑胶电子中心的物理学教授。 Thomas 在英国斯坦福德郡大学获得医学工程的学士学位和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在圣安德鲁斯大学从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分与器件研究。 2013 年,他作为玛丽居里研究员加入荷兰的飞利浦研究实验室,研究用于电子应用的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 2006 年,他作为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高级研究员加入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物理系,并于 2007 年获得英国研究理事会奖金。 2009 年,他晋升为实验物理学教授,并于 2012 年成为实验物理学讲席教授。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在新型碳基的电荷传输、金属氧化物和混合半导体材料及器件领域。他对于塑胶纳米电子的大批量制造创新方法的发展也有兴趣。 Prof. Patrick Rinek Patrick Rinek 是芬兰赫尔辛基阿尔托大学科学学院的教授,他在校领导一个计算机电子结构理论小组。他是阿尔托大学计算机纳米科学卓越研究中心( COMP )的成员,也是欧洲理论光谱中心( ETSF )的项目领导。 Rinke 于 2002 年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获得了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成为一名博士后学者,接着成为德国柏林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 FHI )的小组领导。 2007 年至 2009 年,他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材料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Rinke 的专长是以电子结构理论和理论光谱为重点的计算机材料科学。他致力于开发和应用计算方法,来解决半导体科学技术中的突出问题,以及类似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接口处的复合材料的突出问题 。 点击进入Advanced Science 主页阅读最新文章
个人分类: Physical Science|6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编委
热度 6 zhuchaodong 2014-10-1 14:35
10月1日早晨收到Scientific Reports杂志邮件,被邀请参加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编委会。傍晚,收到第二封邮件和相关文档,填写并提交了5个专业最相关的关键词和注册信息。10月3日下午,收到编辑部来信安排了第一篇论文任务。我通过PubMed和ScienceDirect等,找到了5个相关同行,并通过系统发送了审稿邀请信。5分钟之内,一个同行就在线回复同意审稿。10月6日,3个同行同意评审稿件。系统自动给其他同行发信,说明已经找到足够的评委(3个)。 Scientific Reports(http://www.natureasia.com/zh-cn/srep/) 2011年创刊,多学科、在线发表、开放获取,内容覆盖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和PLoS ONE(http://www.plosone.org/)一样,该杂志对投稿的论文重要性并不设最低门槛,而是由评审专家判断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同时,该杂志和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http://rsif.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  一样鼓励多学科交叉。今年,该杂志影响因子上升到5.078,并成为多学科交叉领域前5。 多学科杂志列表 Scientific Reports杂志排名 国内自然科学工作者队伍较大。随着国家对科技经费投入的加大、科技人员经费越来越规范地用在研究工作上,产出成果必将越来越多。自然科学领域多个期刊目前已经以英文为刊用语言,既可以吸纳国内优秀成果,也可以发表国外一些成果。部分期刊已经进入SCI源期刊行列,影响在逐渐增长。这些期刊在短期时间,在科技界,乃至商业上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经验值得借鉴。   Scientific Reports涵盖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一个编委指导委员会成员主持。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领域现在的召集人是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Georgina Mace教授。 编委开始的任期一般两年,主要职责包括: 1、评估稿件是否应该送审; 2、安排稿件的专家评审并作最终编辑决定:接收、退稿或者重投; 3、支持并推动Scientific Reports的发展。 Scientific Reports编委手册 Scientific Reports等杂志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通过开放获取加快科学成果分享和知识传播,得到了科技工作人员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领域专家和投稿人合作,了解并尽力掌握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我也期待通过这个平台,本学科领域的专家 有更多 发布团队成果和提升科技水平的机会。 现在杂志主页上的编委信息表明,英国科学家有32位,美国10位,中国13位(包括香港4位)。 荷兰:2 美国:10 英国:32 加拿大:3 澳大利亚:5 瑞典:2 中国:13 日本:7 瑞士:2 芬兰:1 斐济:1 意大利:3 葡萄牙:3 法国:3 德国:3 比利时:2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Duur Aanen Wagening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J. Marty Anderie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SA Paul Barrett Natural History Museum, UK Julia K. Baum University of Victoria, Canada Robin Beck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Andrea Belgrano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ames Bullock Centre for Ecology Hydrology, United Kingdom Kathleen Campbell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Daniele Canestrelli Tuscia University, Italy Susana Carvalho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udi Arabia Chengrong Chen 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 Andrew Clarke University of Warwick, UK Ben Colle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Filipe Costa Universidade do Minho, Portugal Marina R. Cunha University of Aveiro, Portugal Andrew A. Cunningham ZSL Institute of Zoology, UK Darren Curno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Junhu Dai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Roberto Danovaro Università Politecnica delle Marche, Italy Mark de Bruyn Bangor University, UK Steven Degraer Royal Belgian Institute of Natural Sciences, Belgium Zhiqun (Daniel) Deng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USA Nicolas Desneux 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RA), France Michael Doebeli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Gareth Dyk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Katrina Edward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Felix Eigenbrod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Matthew Fisher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K Toby Gardner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Robbie Girling The Organic Research Centre, UK Stanislav Gorb Kiel University, Germany Frances Gulland The Marine Mammal Center, USA Geoff M Gurr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 Australia Xavier Harrison ZSL Institute of Zoology, UK Simon I. Hay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Mariella Herberstein Macquarie University, Australia Satoshi Hirata Kyoto University, Japan Michael Hofreiter University of York, UK Michael A. Huffman Kyoto University, Japan Richard Inger University of Exeter, UK Nick Kamenos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Michael Knapp University of Bangor, UK Judith Korb Universitat Regensburg, Germany Artem Kouchinsky Swed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Sweden Kevin Laland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UK Fu-Min Lei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Owen Lewis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Dejun L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Linghao Li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Wen-Hsiung Li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Adrian Lister Natural History Museum, UK Xingzhong Li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ycology, China Mark Mainwaring Lancaster University, UK Mark Masli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Alice Mauchline University of Reading, UK Kenneth Mei Yee Leu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Alexandru Milcu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K Yolanda Morbey Western Science, Canada Akira Mori Yokohama National University, Japan Tadamichi Morisaka Tokai University, Japan Iain Morley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Pascal Niklaus University of Zürich, Switzerland Shuli Niu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Alf Norkko University of Helsinki,Finland Jingmai O'Connor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hina Andrew Parker Natural History Museum, UK Dolores R. Piperno 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 USA David Raichlen University of Arizona, USA Emily Rayfield University of Bristol, UK Andy Reynolds Rothamsted Research, UK Shane Richards Durham University, UK Ciro Rico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Fiji J Murray Roberts Heriot Watt University, UK Weiguo Sa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Michele Scardi University of Rome Tor Vergata, Italy Ester A. Serrao University of the Algarve, Portugal Aaron Shafer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Martin Solan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Jay Stoc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Christopher Stojanowski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SA Koichi Takahashi Shinshu University, Japan Graham Taylor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Elisa Thebault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France Arne Traulsen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Biology, Germany Jasper van Ruijven Wagening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Stefan Van Dongen Antwerp University, Belgium Jessica Ware Rutgers University, USA Geoff Williams University of Bern, Switzerland Rudolf Wu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Jianyang Xia University of Oklahoma, USA Akiyoshi Yamada Shinshu University, Japan Jin Yoshimura Shizuoka University, Japan Xuhui Zhou Fudan University, China Top of page
29073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科学:数学》全体编委会议顺利召开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4-8-25 14:21
2014 年8月6日上午,2014年度《中国科学:数学》全体编委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由袁亚湘主编主持,《中国科学:数学》正副主编及编委、《中国科学》杂志社领导及编辑部成员出席会议。 袁亚湘主编和王志欣总经理先后致欢迎词,充分肯定了编委会的各项工作。会上宣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学:数学》杰出服务奖和优秀服务奖,以奖励过去一年审稿量最大的和较大的编委。杰出服务奖授予杨大春编委,优秀服务奖授予徐峰、陈志明、尚在久、张继平、王跃飞、邵启满等6位编委。袁亚湘主编、张伟平副主编向优秀服务奖代表邵启满、张继平颁奖。 编委优秀服务奖颁奖 会议听取了《中国科学:数学》的工作汇报,特别汇报了2013年影响因子0.71,比上年度增长43%,排名比上年度进步93名,位于30%,从Q3区跃升入Q2区。随后,参会的各位编委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科学:数学》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这一中心议题畅所欲言,给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会议现场 最后,袁亚湘主编感谢编委的发言,希望每一位编委重视编委工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办好期刊。 2014全体编委会议合影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365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召开第十届全体编委会
sciencepress 2014-6-9 16:40
2014年6月3日,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在山西太原召开了第十届编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由刊物主编李未主持,《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英文版40余位编委会成员以及《中国科学》杂志社领导和编辑部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太原理工大学吕明校长作为东道主向大会致欢迎辞,李未主编代表杂志社和编委会向太原理工大学表示感谢。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会议期间,李未主编肯定了刊物2013年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国际期刊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出了以多元化办刊模式引领期刊发展的工作思路,建议聘请青年编委、尝试半公开评审和创办MOOP电子栏目等,并鼓励与会编委解放思想,广开言路,大胆创新,把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办成国际一流期刊。 与会编委围绕如何适应国际期刊的发展潮流,推动刊物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更上一层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与举措,在下午的分会上,与会编委分组讨论了中、英文版2014和2015年的组稿选题计划。 编委会现场 会上李未主编还为2013年度突出贡献编委和高引文章作者颁发奖状。并请高引文章作者代表做了发言。 颁奖现场 附: 2013年《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突出贡献奖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3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丛书》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4-4-28 14:46
2014年4月27日,《全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丛书》在科学出版社举行第一次会议。胡华强副总经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汤海副秘书长到会讲话,丛书顾问李小文院士、孙九林院士、何建邦院士,丛书主编、国家级教学名师汤国安教授,副主编李满春教授、刘耀林教授,以及来自全国31所院校的40余名编委出席会议。
个人分类: 出版动态|3747 次阅读|1 个评论
很多很多的感谢
mojiesheng 2014-1-18 18:53
昨天中午,当编委们陆续离去,会场收拾完毕,今年的第一次编委会对我来说,正式落幕。这时,走路都觉得格外轻快。 当然,还有好些后续工作,要写会议纪要,还有些诸如结账和报销的事儿,但比起此前的筹备阶段,这些都是“无难度”级别的了。 虽然准备过程繁杂,但当主编和编委们一个个进入会场,开始热切的networking,会议内容一项项落实,就已觉得一切都还算顺利,尽管有些小小的细节还可以更完善。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下回再尽力改进。 感谢物业部门的各位同事,落实了会议室、车位、编委入住和用餐诸多事项,今天一大早就按之前的承诺摆放好水果。 感谢小乔同事,早早允诺帮忙,昨天去接了一位主编,今天一大早来了先帮着忙了点会场布置,然后又在楼下给参会编委引路,在会场上帮忙拍照、传递话筒,还兼任替补茶水员,最后与我一起清理完会场。 感谢陆老师,一大早到会场后立即指正了一处失误,调整之后,既照应了多方参会人员,又考虑到观看投影仪的方便。姜,还是老的辣。还帮着迎接了主编。 感谢小马同事和小张同事,帮忙招呼编委,解决会议过程中诸如话筒无音或传递不便的问题。 感谢小刘同事,火眼金睛发现会议室配备的缺项,立即找到负责人直到最终落实。 感谢李老师和闻老师,在会前会后种种细节上给予大力支持。 特别特别感谢在繁忙工作中抽出时间来为期刊工作帮助期刊进步的编委们,是他们对这本杂志一直以来的不离不弃,支持着我们的前行。 感谢所有为此付出的人。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
个人分类: 期刊宣传|1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3年编委会会议在京召开
sciencepress 2013-11-18 17:19
11 月3日晚,《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3年度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召开。《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新一届主编、部分副主编和编委,以及《中国科学》杂志社领导和编辑部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叶恒强主编主持。 叶恒强主编首先对各位编委的到来表示欢迎,他逐一介绍了到会编委,并向编委颁发了聘书。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编辑部主任安梅汇报了编辑部和编委会的近期工作情况。主要介绍了刊物的总收稿量、审稿速度、英文版各学科篇均引次、英文版专题引次;英文版国际地位和发展目标;中文版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探讨了中英文版分刊面临的稿源问题;介绍了期刊发展的改进措施。 接下来,编委围绕着期刊影响力、审稿速度、中英文分刊、期刊宣传及期刊发展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叶恒强主编最后总结时指出,学术质量是刊物发展的关键,应放在首要位置;中英文版应彻底分刊;应发挥国际编委的作用,增加国际编委的数量,对缺少国际编委的学科应加强,建议明年补充;建议编委在参加国际会议时,约请优秀稿件;审稿人应国际化,建议要求作者投稿时提供国际审稿人;中国在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等领域已崭露头角,应加强组织这些领域的高水平稿件。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英文版全体编委会2013年年会
fengjing413 2013-6-13 16:54
4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新一届编委会成立
热度 1 陈龙珠 2013-2-2 22:05
陈龙珠sh :中文核心期刊《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http://t.cn/zYbaw3Z )已成立第5届编委会,本博欣然应邀参加。这本期刊是由水利工程学科综合实力 全国排名第一 的河海大学主办,欢迎同行科技人员包括研究生们关注和投稿!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3877 次阅读|1 个评论
Rare Metals(稀有金属)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及第三届编委会成立
ZhangSH62 2013-1-26 10:19
昨天上午(1月25日)上午,Rare Metals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及第三届编委会成立会议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行。Rare Metals创刊于1982年,近年来发展不错,为中国进入SCI不足百刊之一,JCR 影响因子是0.593,SCI学科排名为冶金工程类33/75,为Q2区(俺不懂其意),刚刚获得了基金委20万元支持,荣获中国科协第一届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奖(全国只有25种英文刊物获此殊荣)。我国稀有金属储量丰富,有30多种,近年随着国防及电子工业发展需求增长很快,这份刊物在冶金领域也属世界主要期刊,因此国内外同行都很重视。 目前,该期刊已加入Springer出版集团,投稿、审稿、出版完全电子化、国际化。主编为北京有色研究总院前院长屠海令院士,编委会包括荣誉委员师昌绪等26名院士、国内外编委130余人。 昨天的会议开的很热烈,参会70多人,老先生们和部分著名学者发了言。当然,干活可能多需要没发过言的,因为相对来讲我们没他们忙。过去几年给期刊审了不少稿,但没投过稿。以后有任务了,不但审稿,还要投稿,推荐稿源! 会议采取节俭方式,午餐为自助餐,不到一小时就结束了。 祝Rare Metals发展顺利!
3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老编委会换届
热度 2 SciG 2012-11-15 22:10
新老编委会换届
在《中国科学》工作的第7个年头,经历了5年完整的一次从编委会的组建和工作,从了解到熟识,而今我再次亲历换届工作时,自己的切身感受却有很大的不同。 有幸的是王主编还是我的主编,将与张杰院士共同主编,但他提出,期刊要办上去,还需要依靠新人,要有新思路,新态度。过去的一届,期刊在做大,做快方面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在做好的方面还要有所做为,特别是中国物理期刊的状况已经落后于中国物理研究发展的水平和要求,需要国内学者和科研单位更我的支持中国的期刊,这更多的是一种公益性的工作。 本届编委会物理II和天文的编委会名单已经基本确定,特别是天文的变动很大,18位副主编和编委中,连任8位,其余都是年轻的一线科学家,希望我们能在这一届的工作中会有更大的作为。 新老正副主编留影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72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期刊,爱你不容易!
热度 8 rczeng 2011-12-15 17:48
中国期刊,爱你不容易! 一、期刊审稿人是否能成为编委? 我国目前不少期刊编委现状是主要由非一线研究人员组成,一线学者难见踪影。官员化、院士化、老龄化现象比比皆是。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期刊都是这样,有些高水平期刊早已认识到此问题,编委会结构正朝 国际化、年轻化、学者化趋势发展。 如果审稿人有机会成为编委,那么就可能吸引更多愿意奉献的高素质审稿人进入审稿队伍。 二、成为期刊编委的标准是什么?权利、金钱还是学术? 有些期刊利用加入编委的方式收取高昂的入编费是因为办刊经费紧张还是别的原因?曾经有两家期刊 邀请做编委,我将简历提交后,编辑部同意接受进入编委,但需交付价格不菲的费用:有一家 3000 元,另外一家则高达万元以上。还有另外一家学报则以在期刊封面介绍课题组研究成果的形式索要入委费 3000 元。实际上,这几家学报根本不是我发表论文的目标期刊,本以为可以义务为我国科学事业做点奉献,他们不仅不给我劳务费,竟然还要我付费。 三、中国期刊服务意思到位吗? 1. 不给作者发论文电子版 我于 2010 年发表在国内某英文 期刊的一篇论文,被万方数据库而没有被 cnki 数据库收录,因为学校只购买了 cnki 数据库。今天通过手机付费 3 元给万方,才下载了自己发表的论文。该期刊也被 Springlink 收录,下载需要付费 34.95 欧元! 2. 不回复作者的来信 我的合作者曾投稿到某权威学报,审稿人给予补充实验再审的机会。我们补充实验后,再次提交,竟然得到审稿人的评语是与原稿件内容一样,审稿人很不高兴,这是浪费审稿人时间。显然,这是编辑部把修改稿与原稿搞混淆的原因。编辑部直接把这篇文章拒了。我曾给期刊编辑部写过电子邮件,没有得到过编辑部任何回复。期刊社也不给作者任何申辩的机会。我们马上将论文投到另一学报,文章很快就被接受发表。我曾为该学报审过很多稿件,也曾发现有作者在国外发表过的论文,再次投稿到此期刊的问题。看来,我的努力也没有给编辑部留下任何印象。 3. 有的期刊明确表示,论文注重作者身份 有期刊明确表示非著名专家的综述我们不发。我也曾向某顶级期刊投过一篇综述论文。我们写这篇文章花了 2 年时间。编辑没有直接送审,就枪毙了此文。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只接受一流学者的论文。我只好将文章改投另一与之齐名的学报,论文很快被接受。实际上,我曾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过几篇像样的综述论文,有三篇论文 SCI 引用超过 30 次。其中1篇中文综述SCI引用超过48次,根据孙学军教授的博文 《 可怜的中国学术论文 》 ,该论文已达到2%。 4. 编辑学术层次需要提高,才能把握审稿第一关 中国石油大学的一位编辑在最近一篇博文中写到,期刊许多编辑只有硕士层错。这类 编辑的基本学术水准似乎难以满足 顶级期刊高质量的要求。曾收到一篇南方某名校学生写的稿件,投到 某 一级学报,实际上这是一篇草稿,估计导师没有修改过。学生在稿件中对一些科学问题不能说明,希望审稿人给予解释。稿件里面存在许多最基本的问题,如文字、语句、标点呼号、英文翻译、文献格式等。这种稿件编辑部不把关,直接送给审稿人,岂不让费审稿人的时间。 5. 期刊图片质量很差,缺少科学艺术元素 从数据库下载的不少论文图片清晰度很差,有的还是扫描版。图片大多缺少科学艺术元素,基本是黑白图片;版面设计也缺乏艺术品味。无论电子版还是纸质的论文,都应鼓励采用彩色图片,增加论文的审美情趣和美感。 相关链接: 1. 期刊征稿怪象( 顾汉念 ) 后记: 我国有几千种期刊,此博文并不是说所有中国期刊都是这样,或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请不要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你自己做得好,你能保证别人也都做得好吗?
1211 次阅读|22 个评论
副理事长、副主编:多多益善?
李万春 2010-12-24 13:15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周围的科学家冠的头衔越来越多,在我熟悉的领域,最明显的莫过于副理事长和副主编了。原来的理事长一人,现在可以2人;主编原来一人,现在也可以是2人,甚至是3人。 下面2个例子,都是真实的周围学术界的情况,不仅在国内,国外也一样。 某科学家A,出任某SCI期刊副主编。不得了,年底单位考核,这是出任国际期刊副主编,每年可以拿可观的奖励的。其实,该刊有主编1人,下面有20个左右副主编,没有编委一说。要是说编委,那档次就低了。 某学会B,设理事长1人,20多位副理事长,下面再设N多常务理事。而且每年都可以增补。 看来真要与时俱进了。有一天看报纸,某市设副市长13人,具体分工都很明确。真是多多益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选为杂志(SCI)副主编
热度 3 jjczhang 2010-5-12 05:41
本人近期被选为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Engineering 杂志(SCI, Elsevier) 编委会常务委员, 欢迎投稿 --- J. Zhang. I am now an 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 Eng. You are welcome to submit manuscripts.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Engineering is indexedi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nd published by Elsevier. It isone of the best journal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Please refer to the following website for detail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920410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66 次阅读|12 个评论
英文刊IJABE编辑工作会议纪要
wangyk 2009-6-7 23:00
王 应 宽 2009-06-06 UTC-6 CST UMN,St Paul 英文刊 IJABE 编辑工作会议纪要 6 月 3 日 在明尼苏达大学召开了由主编和执行主编参加的英文刊 IJABE 编辑工作会议,会议议程包括期刊的现状、问题、对策以及筹备 6 月下旬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学会在内华达州的里诺 (Reno) 召开学术年会( 2009 ASABE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Reno, Nevada, June 21-24 )之际召开 IJABE 编委会等内容。会议围绕议程展开,讨论了若干重大问题,并达成了共识,现纪要如下: 会议纪要 Editorial Staff Meeting Minutes Time: 13:30 PM, June 3, 2009 Place: Conference Room 201, BBE South Bld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t. Paul, MN Attendees: Roger Ruan, Wang Yingkuan, Paul Chen Agenda (attached) 1. State of the journal The journal has published three issues of high quality papers. The journal is now indexed by Chemical Abstracts, CAB Abstracts, and CABI. The journal is growing fast. The entire editorial team including editors and editorial staff has been doing excellent jobs. The editorial office will prepare an annual report with detailed statistics of submissions, review, decision and published papers, indexing, performance of the OJS and website, competence of editors, and income and expenses. 2. Manuscript management system issues The journal uses OJS as the manuscript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system has some minor bugs but the main issue is that many of our editors and reviewers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system. We plan to further customize and debug the OJS and website to enhance functionality, improve their user-friendliness and to provide better user (editor, reviewer, and author) manuals 3. Web server issues The website has a number of problems and rooms for improvement. Many of the issues are related to the server performance. Readers outside of China often experience download failures. Some automatic actions regarding editorial are not executed as expected, causing some problems along the peer review line. This is very serious. One option is to set up a mirror site in the US maintained by editorial staff at St. Paul, USA. We have begun to explore the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feasibility of setting up the mirror site. 4. Peer review issues Our DEs and AEs have been doing a very good job in getting manuscripts reviewed in time.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cases with long delay causing some complaints. While the OJS is somewhat to blame, some DEs and AEs are overloaded. Therefore we suggest adding DEs and AEs to some divisions if necessary. We also need to recruit peer reviewers. We also believe that all elements of the review process must follow the schedule to ensure a speedy review as promised. We will also implement some kind of alert process to remind editors and reviewers of any unfinished/ongoing reviews. 5. Manuscript issues High quality submission is the key to the well being and success of our journal. We need to drum up our efforts in attracting more high quality submissions. We should invite and encourage our colleagues and friends to submit their manuscripts to the journal. Now is a critical phase of our growing journal. We must do more to move our journal a big step foreword towards editor-market state as opposed to author-market.We also hope that each division would solicit 1-2 review articles and ensure 1-2 very high impact research papers every year. 6. Accounting issues We will provide more details regarding income and expenses when we have the financial report. In principles, the journal is operated on the not-for-profit basis. All incomes are used to cover legitimate operational expenses including mainly printing, web service, mailing, editorial staff, and office supplies. Any major changes must be approved by the boards of AOCABFE and CSAE, and the joint publication committee. We also need to collect page charges from authors who have not paid yet. 7. Fundraising activities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us to raise more funds to support the mission of the journal. One such opportunity is to sponsor or co-spons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general BAE areas or specific areas. A highly visible and high impact journal could be an attractive feature of technical conferences. 8. Promoting the journal We must do more to increase the visibility of the journal. DEs and AEs are the most efficient network to accomplish this. Only when DEs and AEs have a passion for the journal could we convince others and gain strong support. We have also designed a flyer to be distributed during the upcoming IFT and ASABE meetings and other meetings (attached). We are also working to seek indexing by EI Compendex and SCI. We expect to get in EI later this year. SCI requires a few years of publication history. We ask our DEs and AEs to cite papers published on IJABE. This will certainly help boost our visibility in SCI indexing database. 9. Editorial Board Meeting duringASABE Annual Meeting, Reno We wish to report and discuss some issues during the ASABE meeting. Yingkuan and Paul will be at the ASABE meeting (Roger will be travelling in China during that period). We intend to attend the AOC board meeting and hold a special meeting for IJABE editorial board and AOC publication committee. We like to schedule the joint journal meeting, discuss agendas, and inform all editorial members. 10. The meeting adjourned at 3pm. 会议议程 Editorial staff meeting Agenda 13:00 PM, June 3, 2009, Room 201, BioAgri Eng Bldg, UMN, St. Paul State of the Journal Improving Manuscript management and its use Improving IJABE website Peer review proces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ttracting more high quality submissions, invited overviews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 collecting publication fees Fundraising Actions to promote IJABE and gain indexing by SCI, EI, etc. Meetings at ASABE in Reno 新设计的期刊宣传页 IJABE Flyer for Promotion
个人分类: 国际英文刊IJABE|5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JSE编委会
ephedra 2009-2-19 10:34
算起来已经来过深圳几回了。记得最早是 1998 年开全国植物学会,这个会是中国植物学 5 年一度的大事,来的人好多。仙湖植物园举办类似的会议,安排都很周到,这很不容易。深圳城市结构紧凑,觉得有些拥挤,人口据说已经达到 1400 万,快接近北京了,可见人口密度之大。深圳的饮食等第三产业很发达,基本还是广东类型,与广州很接近,消费较广州要高。来过几次,这次的气候是最好的,温度最合适。 这次来深圳主要开 JSE 编委会,一出来就是四五天,想想日子过得好快。这种会议真正为学报做事的少,不过就是提供老朋友见面的机会,同时很多也想看看有什么学科新进展或者大项目可以参加的。会议首先安排了一天的学术报告,有国际国内的一些学者做了报告,还算有些收获。 David Dilcher, James Doyle, Andrea Wolfe, Sean Graham 等,这些人是请来的,为他们花了钱,人家也确实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 David 也是我的老朋友了,以前有过合作。 Jim 邮件来往过多次,但还是第一次见,由于研究兴趣相近,对其学术方面的贡献了解颇多,很有独到之处,很钦佩他,所以见面也聊了不少。另外两个洋鬼子第一次认识,了解不多。大多数国内的编委是自己花钱的,对学报发展思考也少,所以也没有多少建议,倒是提出了不少不同的意见,显示对学报发展的担忧。有商人刘提出应该将期刊商业化,科普化方向发展,拉广告,拉赞助,纯商业运作方式。是否会采纳就很难说了,毕竟对专业影响大。会后参观仙湖植物园和刘中健的兰花中心。仙湖变化很多,从化石林到阴生植物区,不过据说看到的还只是表面,很多好东西还没有拿出来啊。计划2010年去印尼开会。 好想家里的那个小家伙,时常浮现在脑海里:爸爸抱抱、爸爸扛着 今天中午的飞机,回去和爸爸玩吧,妈妈要上班。 2009 年 2 月 19 日 星期四于深圳
个人分类: 植物分类学|405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