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复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冰冻65年后复活
热度 1 kd652 2020-10-15 14:15
如题: https://view.inews.qq.com/a/20200510V0JKZ000?uid=100154966127devid=5CE1193F-D689-497B-BA08-C120D60624E8qimei=5ce1193f-d689-497b-ba08-c120d60624e8 (科幻片) 本博主按:记得几十年前曾经看到一个视频,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冻鱼,经过化解活波乱跳起来,既然鱼可以冻而复活,或许人也可以冻而复活。
个人分类: 戏剧|230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清华大学女教授将圆明园“复活”!
Fangjinqin 2017-3-22 17:29
历时15年,清华大学女教授将圆明园“复活”!美到极致 http://mp.weixin.qq.com/s/e7gKRBcOHVJnw2GKbikG6Q 2017-03-16 墙艺术 墙艺术 墙艺术 WeChat ID wall-art Intro 中国当代艺术第一大号。你深刻时我们让你发笑,你笑喷时我们让你反思,反正就是不能让你闲着,我们坚持做最有意思的艺术新闻。 再现历史, 是为了使历史, 不再现。 ...... “复活”圆明园 1860年10月, 一场大火在北京, 烧了三天三夜。 这场大火烧毁的, 不仅仅是北京的这处角落, 更是人类文明史上, 辉煌无比的一页记录。 黑色的烟雾遮天蔽日, 就像它不散的阴魂。 绝望,恐惧漫布整个中华大地, 控诉着双双贪婪蛮横的手。 已到垂暮之年的清王朝, 完全没有一丝抵抗之力, 只能躺于病榻之上, 看着联兵, 夺走珠宝,砸破瓷瓶, 砍倒大树, 最后再点一根火把, 把祖宗之像也烧了。 宝物远渡重洋, 零散地重组了各自的生命, 点缀着他人的家园。 而作为它们故乡的圆明园, 从此在世界上消失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里, 圆明园就像 个无法痊愈的伤疤, 始终留在中国人 的心头上。 隐隐作痛, 却不知如何治疗。 人们对于这座万园之园的了解, 只能从历史档案上知道。 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的记录, 所有的语言, 在它曾经的辉煌面前, 都显得苍白无力。 即使用尽一切华丽富贵之词, 也无法形容它的价值。 公众对于它的好奇心与日俱增, 修与不修的争论, 持续了30年, 从未停歇。 这时, 一位 教授出现在公众眼前, 她带领着80多位学者和专家, 穿梭于圆明园遗址等各处相关地点中。 15年的共同 努力, 终于完成了, 圆明园的 虚拟复原。 10000余件历史档案, 80位专业人员。 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 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 6段历史分期120组时空单元, 严谨精确的数字化建造, 重现圆明园灿烂的历史。 圆明园, 始于康熙年间修建, 由于六位清帝的高度重视, 它汇聚了世界上最伟大建造技艺, 丰富的 文化收藏和奇珍异宝, 被雨果称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荒芜黯淡了一个多世纪, 得幸于现代科技发展, 和热心人士的参与, 这座“世界奇迹”建筑, 再次出现在眼前。 而这背后团队的总负责人, 就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郭黛姮, 在她50年的学术生涯中, 目光从未脱离过圆明园。 就是因为 郭黛姮多年来的努力, 带领着一群群人考察研究和积累, 才使得圆明园数字技术, 到2010年, 仅仅开启一年时间, 就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 曾经也有一些影视作品, 使用了重现圆明园技术,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限制, 这些项目都未能有足够的准确度。 “国内做得最认真最科学的一次”, 每一项工作, 都是综合了各种史料信息, 横跨建筑、历史、园林等学科技术, 再使用网络工程和视觉艺术 等 众多领域的浩大工程, 为的就是, 呈现一座最真实的“圆明园”。 金碧辉煌的宫殿, 玲珑蜿蜒的桥梁, 一望千里的湖泊, 精致华丽的内室, 让人仿似有穿越之感, 也做一回大清子民。 文源阁藏书丰富 复原一个景区就有十多道程序: 遗址信息精确采集与记录, 残损构件的虚拟拼接, 文献资料精细研读, 样式房建造技术分析等。 《乾隆四十景》上的风景,真实度极高 “样式雷”图谱 即使同一个景区, 每一位皇帝爱好不同, 一些景点也会随着变化。 因此, 郭黛姮团队根据历史分期的不同, 呈现了每个景区不同年代的样子。 上下天光 乾隆时期 上下天光 道光时期 每一个景区建筑的材料,颜色, 室内装饰,搭配布景, 周围的植物景观, 都需要结合历史资料, 严格的论证。 而历史档案浩如烟海, 不仅要从国内寻找, 有些还要远赴异国他乡。 半亩园室内 古代文献的记载, 也会出现错误和残缺, 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当时具体情况, 再作分析。 一道道程序,环环紧扣, 丝毫不得出现差错。 经过确定景观的所有要素之后, 根据实地考察, 精确模型, 再使用数字技术, 让遗址重新复活起来。 这样的复原, 在郭黛姮看来, 也是圆明园的另外一种重生, “它不仅解决了遗产保护, 与遗产重生的矛盾, 又满足了公众的需求和认知。” “走进”圆明园, 当一座座建筑出现在眼前, 我们已经跨越时空, 看到这曾经震撼世界的园林, 是怎样的一种辉煌景象。 当封建王朝走向末年, 帝国迎来了最后一道强光, 康乾盛世的繁华, 让统治者有足够的财富, 去建造一座这样的园林。 这里成为皇室的第二座离宫, 皇帝长时间在此工作,生活; 200多座宫殿,3000多亩面积, 成为帝国的心脏。 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 传说中 东海的蓬莱小岛, 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都 凝结成了道道风光。 万方安和 这座形态似“卍”字的建筑, 四面环水,冬暖夏凉, 带有浓厚的政治含义, 象征大清江山的永久传承, 是雍正皇帝的最爱场所。 方壶胜境 方壶胜境的建造, 灵感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 临水而建的白玉台阶, 平水而立的宫阙亭台, 如梦似幻, 宛若仙境。 西洋楼 历时150余年, 六位皇帝的精心营造, 圆明园见证了帝国最后的旖旎风景, 也同它一起, 化作一滴清露, 消失在寂寥无色的清晨。 时间无法逆流, 岁月不可轮转。 这座历史遗迹, 一直在向我们诉说着, 那道由血泪凝成的过去。 虚拟复原圆明园技术, 拨开了历史的重重迷雾, 让我们看到了, 如真实 一般的圆明园。 曾辉煌,曾败落, 只是一份华夏情, 不曾凐灭。 为你推荐一个有意思的设计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 ▼ 搜索 “ 墙艺术 ” 或 “wall-art” 关注墙报微信号 “ 墙艺术 ” 商业合作: 010-51290303-822 或 1851 8765 583 好物爆款推荐,点击下方文字链接了解详情 ☞ 百色起“艺”,用颜色唤醒春天,开启春日绘画之旅 ☞ 相信这支钢笔,在你举手投足之间, 流露的不只是你个人的气质与修养,还有你的见识与品味 ☞ 这个清华毕业的建筑师,爱把牛皮往小里吹,竟然还实现了? ☞ 这个贴身隐形防盗包,小偷和女朋友都惊呆了! ☞ 一柄雨伞能造出什么花样,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来告诉你! ☞ 这个减压小玩具,六面都能把玩,两个月就获得3000多万众筹! ☞ 个人的“历史上的今天”,你还记得你这五年都做了什么吗? ☞ 这款防盗背包,打败了全球的小偷 ☞ 乌克兰的一家公司推出了世界上最好玩的玩具,酷炫到每个大人小孩都想拥有! ☞ 我把100种声音装在一起,只为让你听见我的世界 ☞ 荐物 | 这就是你一直想要的木纹不锈钢保温瓶 ☞ 这款本很特别,既可以读又可以写,每本里还有52页特殊内容 ☞ 为了做出傲娇世界的好毛巾,他砍掉上千个品类,横跨了大半个中国! ☞ 他们设计了一个超便捷的茶具,不仅茶香迷人,连颜值都获得了红点奖的认可 Reward Views Report Top Comments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个人分类: 图片欣赏|14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能想到,这株君子兰差点儿死掉!
热度 4 wangxh 2014-3-27 10:10
几年前,俺从另一位老师处“捡了”一棵奄奄一息的君子兰,蔫了吧唧三片小叶。当时那位老师还说,你真想养我给你要棵好的吧。俺还开玩笑地说,养花重在“养”,弄棵好的没有挑战性。后来还真将其培养成了材。 下面第一张照片就是当年的风采(俺以前的一篇博文中好像提过) 2.2011年9月8日,由于假期君子兰所在的房间紧挨着烧结室,结果差点被“烤焦了”——当时俺还想,让你老倔头总想挑战性,这回真的挑战来了——有本事把她拯救过来吧! 3.什么叫倔?倔就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正所谓“有苗不愁长”嘛——上张照片中的“一小条绿叶”就是俺的信心与希望!好好侍奉吧!哈哈,三个月之后(2012年1月6日)长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4. 以后呢,当然看着她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今年3月7日,俺突然发现去年本该盛开的花朵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毛尖尖了 5. 接下来呢,只管把喝过的茶根儿泡水给她喝就行了 2014年3月14日 2014年3月17日照 2014年3月19日照 2014年3月27日——今天终于可以展示给大家了! 君子兰濒临死亡,假以时日可以挽救过来。俺在想啊,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业是否也可以呢,但是内因才是根据,不能只凭外部力量介入;如果高校培养人才的理念出现大问题,能否起死回生呢?
个人分类: 心之悟|4250 次阅读|7 个评论
病毒可以复活吗?
热度 20 yanjx45 2014-3-18 12:04
尽管从宇宙进化的角度看,生命来源于无生命,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经历一个以亿年为单位的漫长进化过程。在当代,生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无生命的物质中自然产生。生命存在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细胞不可能死而复生,活细胞只能从其他现存的活细胞通过繁殖作用而产生。 在卡尔•齐默( Carl Zimmer )今年 3 月 4 日发表在纽约时报的报导中,描述了一种最新发现的巨型病毒: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学名: Pithovirus sibericum )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复苏。他在报导中所用的字眼是复活和再生( revive and resurrect )。 难道病毒可以死去活来? 这篇报导文章的标题是“ 从西伯利亚冰层中,复活了一种病毒 ( Out of Siberian ice, a virus revived )”。在文章的正文中,齐默写道:“从西伯利亚超过 30,000 年的永久冻土中,他们 复活 了一种病毒,一种在科学上全新的病毒”,随后还认为“ 复活 的病毒存在爆发流行的风险”。 当大多数人说到病毒 ' 时,他们通常指的是能感染细胞的非常小的病毒颗粒。病毒颗粒本身是无生命的:它们由蛋白质、核酸,有时还加上脂质装配而成;在感染细胞之前,它们什么也干不了。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被称为 专性细胞内寄生物 。在阔口罐病毒( Pithovirus )的情况下,感染性病毒粒子静止地存在于冰冻的样品中,在实验室条件下才能感染变形虫。 说病毒再生或复活其实是概念错误 ,虽然关于起死回生的说法对一般公众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这个报导中关键的事实是,病毒粒子的感染性能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中保持超过 30,000 年。如果只是宣称“ 3 万年后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发现了仍具感染性的病毒 ”,这样的报导很难成为引人注目的头条新闻。作者齐默可能明白这一点,但他以前就曾表示,写给非科学家看的东西,不完全正确反而更容易被接受,可少费许多口舌。 甚至病毒学家也常常将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相混淆。当病毒学家保罗( Paul Bieniasz )和他的实验室报告说,他们从人类基因组中的病毒序列重新构建了具有感染性的逆转录病毒时,他们使用的短语是“这种死去的感染性病原体的 复活 ”。 病毒颗粒是无生命的,但病毒感染的细胞一定是活着的。病毒可以被看作是具有两种状态的生物体,一种状态是无生命的病毒颗粒(或病毒粒子 virion ),另一种状态是存在于受它感染的细胞之中,病毒部分或全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此时病毒才是有生命的。 这个定义解决了病毒是否是活着的问题,这是经常引发最多争议的话题。即使我们使用这个术语,使用复活或康复来描述病毒感染仍然是错误的,因为病毒颗粒不能再生―― 它们从一开始就不能独立表现出生命的特征。 相关博文: 发现最大病毒:保存3万年,仍有感染性  2014-03-18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7223 次阅读|39 个评论
人体冷冻复活 一场技术空梦
tansuozhoukan 2013-7-30 12:22
在现代社会,长生不老也许已经不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了。更多的人希望自己健康到老,寿终正寝,而不要病榻缠绵。于是人们将战胜疾病寄托于科技的进步,如果现阶段无法治愈的疾病,就希望自己能穿越到未来进行治疗。如何能让自己抵达未来?有人想出了一招,冷冻! ■本报记者 马佳 俄罗斯《真理报》常常语出惊人,2012年12 月3日,该报再放“炸弹”,总编辑伊娜·诺维克娃(Inna Novikova)亲自出马采访了号称俄罗斯生物衰老研究所首席专家、生物物理学家伊戈尔-阿尔特尤克霍(Igor Artyukhov)。而阿尔特尤克霍则称,不排除实现将绝症死亡的病人冷冻,并且在40年内治疗后复活。 事实上,阿尔特尤克霍是俄罗斯一个人体冷冻公司的研发负责人。他在采访中坦言,他们公司事实上并没有做过太多的科学试验,原因是没有支持这种研究所需要的财政资源。因此他们提供的服务也很便宜。冷冻保存大脑只需约1万美元,整个身体需要3万美元,都是一次性的费用。 他宣称,公司已经冰冻了大约20个身体或器官。阿尔特尤克霍说,这些身体或器官都是利用液氮保存在零下196℃。 他认为,许多动物和昆虫都可以被冷冻,而且在不会对它们造成过多伤害的情况下进行解冻。比如西伯利亚蝾螈生活在雅库特。进入冬天,这里的温度经常在零下40℃。这种动物会爬进永久冻土裂缝中,并可以留在那里很长时间,记录在案的年限是90年。 此外,他还说,目前血液、精子和干细胞都可储存在冷冻状态中,人体冷冻保存复活技术的应用不会超过40年。 富人的赌博 俄罗斯这家公司并非唯一。实际上如果在搜索网页中输入“人体冷冻”可以找到几十家这样的公司或组织。其中大部分在美国,有两个也算是“圈内的名人”。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Alcor Life Extension Foundation)和底特律市东北部工业区内的人体冷冻研究所(Cryonics Institute),这两家是美国最大的两个类似 机构,也是世界首创的两个。 《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的网站上看到他们的介绍中写道,该机构成立于1972年,截至2012年11月30日,他们的会员已经达到976人,已经低温贮存113位因病死亡的患者,其中有76人仅保存了大脑或者是神经组织。阿尔科公司甚至还有宠物会员,到2007年11月他们共低温贮存了33具宠物的尸体。 要成为该基金会的成员,需要每年缴纳360美元的会费,另一个机构人体冷冻研究所则需要一次性缴纳1250美元或每年缴纳120美元,这样会员才享有权利,在必要的时候把自己冷冻。当会员真正需要接受冷冻时,手术价格根据冷冻身体的部分从2.8万美元到12万美元不等。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网上,一篇关于人体冷冻的专栏文章《置于寒冰》中描述,根据目前美国有关死亡方面界定的法律,有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在冰冻这些人之前,他们的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即使病人自己同意,这种行为也会被界定为谋杀。因此在冰冻一个病人之前,必须等到病人得到官方的死亡鉴定。 查看这些机构的资料,记者发现,他们不约而同都有一个类似观点,那就是首要保存的组织器官就是大脑。他们认为,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保存一个人的记忆、感觉和性格的关键。至于其他器官,可以通过再生器官进行更换。一旦复活技术成功,或者再生器官的技术成熟,复活冷冻人就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从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保存人体器官或者是整个个体的是一个巨大的圆柱形金属罐,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死而复生从里面走出来的人。 《置于寒冰》的作者克里斯·希尼(Kris Schnee)在文章中写道,人体冷冻法似乎也不能判定为金融诈骗或是潮流时尚,更像是一种富人的赌博。 低温医学工程不接受人体冷冻 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前任主席、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低温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约翰·G·鲍斯特(John G Baust)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人体冷冻组织的大多数成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也没有具有职业资格的医生。人体冷冻组织的活动绝不是国际低温学会的一部分,虽然这些组织的成员曾多次要求加入国际低温生物学会,但均遭到拒绝。 他还表示,关于任何人体冷冻能复活方面的报道都没有一篇是出自科学期刊,也都没有一篇报道被证明是真实的。 实际上,这种事情并不只出在国外,在中国,也曾经有一位被称作“冷冻复活狂人”的郑奎飞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奎飞的名字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但是对于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研究所所长华泽钊来说,对这个名字的记忆依然清晰。因为,郑奎飞曾找到华泽钊,希望得到他的技术帮助,但是遭到拒绝。并且华泽钊也从科学角度否定了郑奎飞的疯狂想法。 “实际上,他只是想通过这件事实现商业上的炒作。”华泽钊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从技术上,低温冷冻人体的实现是非常困难或者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他解释说,低温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达到一定的低温时,的确可以保存组织细胞的活力,但是细胞往往会在降温的过程中死亡。这是因为,细胞是富含水分的,在降温过程中会形成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冰晶不断生长。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细胞也就死亡了。即使避免了降温中的结冰问题,在复温时,如果技术操作不当,也会造成细胞破裂。这类似于我们将生肉保存在冰箱冷冻中,在解冻时就会发现肉会流血水,这就说明细胞已经破裂。 按照目前低温生物医学的水平,大部分细胞以及部分组织能低温保存,但是心脏之类的器官不能低温保存。“虽然我们已经实现了可以对一些细胞或组织的低温保存,但是,每一种细胞或者组织进行低温保存的技术要求都是不同的。”华泽钊说,“生物体按照复杂程度分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个体(人体),如果包含了不同种类细胞的组织或器官,实际上连一个整体器官的保存都是无法实现的,更别说是一个结构如此复杂的完整人体。” 华泽钊举了几个例子,目前精子、胚胎、红细胞等都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低温保存技术,但它们的技术要求就已经是天壤之别。比如精子和红细胞,它们的要求是,以每分钟100℃的速度降温到零下196℃,才能成功保存,而胚胎则必须以每分钟0.1℃的速度降温到零下196℃。主要的材料也是液氮,在降温过程中还需要低温保护剂防止冰晶现象的发生。每种器官中都有不同种类的细胞,冷冻一个器官都很难成功。 而对于再生器官一说,华泽钊表示质疑。虽然再生器官确实可以实现,这一点不可否认,他认为,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在人体整个降温的过程中很多器官就会死亡,这样即使进入了低温状态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样死亡的器官是不能够取出活细胞进行器官再生的,即使再生器官技术有一天成熟,今天的降温问题不解决那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现在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解决降温过程中避免器官坏死的问题。 此外,从记者目前了解到的情况,被冰冻的人体,都是在死亡后进行的,实际上器官或细胞都已经是衰老或死亡的状态,复活衰老细胞有何意义? 延伸阅读 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研究所所长华泽钊1983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回国后,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低温生物医学研究室。他向《中国科学报》的记者介绍了低温医学工程目前的发展情况。 低温医学从范畴上,可以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是低温生理,也就是利用低温进行外科手术。在临床上已经非常成熟,比如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都可以通过氩氦冷刀进行治疗。实际上利用的就是低温双刃剑不利的一面,通过低温对细胞损伤的作用杀死肿瘤细胞。 另一方面就是保存重要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除了我们通常知道的精子库、血库利用低温保存精子或红细胞,人和奶牛的胚胎也实现了低温保存。对卵子的低温保存研究也在进行中,其他的还有甲状腺,华泽钊本人就因甲状腺瘤切除手术低温保存了部分甲状腺,这已经是这一疾病在临床上的成熟技术。保存甲状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病人在此后由于没有了甲状腺或甲状腺不全而导致的甲状腺素低下引起其他疾病。如果保存了部分甲状腺组织,那么在发生甲状腺素低下时,就可以从保存的组织中提取腺素注射回本体而使病人得到治疗。 《中国科学报》 (2013-01-18 第10版 新知)
个人分类: 新知|8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死亡与复活
热度 19 dongping2009 2013-4-13 20:02
死亡与复活 隔壁家的二傻子 (第一诗人) 流浪者 (共同通讯诗人) 东方平安 (通讯诗人) 这白昼太吵 我使劲听 也听不见自己的心跳 于是 我死了 这黑夜很静 我不想听 却总听到灵魂的躁动 于是 我复活了 原文链接:“ 写诗(不断更新中) ”之评论 15
个人分类: 歪诗正词|5090 次阅读|67 个评论
灵魂深处的召唤
热度 1 zywsict 2013-1-25 19:01
花了两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它是以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丑恶的罪行。 聂赫留朵夫出生于贵族家庭,以前他是一个勇于自我牺牲正直的年轻人,愿意献身于所有高尚的事业。但他的价值观和上流社会格格不入,他认为高尚的东西却被上流社会所鄙视,他认为低俗、堕落、腐化的反而被上流社会所推崇。经历三年的军旅生涯之后,他沦丧了,堕落了,变成了贪图享受、荒淫放荡、自私自利,并诱奸他曾经所爱的人——玛丝洛娃。这也是玛丝洛娃后来堕落,成为妓女的主要原因。十年后,在一次审判玛丝洛娃的庭审中两人相遇。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够心安理得地面对他曾经伤害过的玛丝洛娃,并且感受到了他给她的伤害是多么的严重,他的灵魂开始背负了沉重的负罪感。从此,他开始为他奔走伸冤,在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平,见证了底层民众悲惨的生活。于是,他将自己的土地廉价的租给农民,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无辜者争取自由。玛丝洛娃在他的影响下,逐渐地改正了不良的习惯,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为了不连累他,最终她嫁给了西蒙松。 而如今的社会虽然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也存在着种种不公平。特权阶层享受着特供食品,高干病房,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源。而我们正面临着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上不起学,甚至随时被劳教的危险。在这样的社会里,最需要的就是精神的复活。如果人人都秉持善良、追求公平、正义,敢于承担,那么我们就能够改变目前社会的状况,可以逐渐地消除特权阶层,达到人人平等。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575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美科学家成功复活5亿年前细菌基因
xxx302979258 2012-7-16 13:29
来自:科学探索 1天前 | 目前,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实验室在一项实验中成功复活5亿年前“细菌”,这非常类似于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成功复活恐龙物种。 科学探索 来源:腾讯科技 迷你“弗兰肯斯坦”类型基因:科学家现已成功复活5亿年前细菌基因,将它们植入现代大肠杆菌中 新的嵌合体生命:远古基因注入现代大肠杆菌中,现已成功繁殖第1000代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实验室在一项实验中成功复活5亿年前“细菌”,这非常类似于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成功复活恐龙物种。   研究人员将5亿年前细菌基因注入现代大肠杆菌中,这种“弗兰肯斯坦”类型基因能够顽强地存活下来,目前该嵌合体大肠杆菌现已繁衍了1000多代。   科学家希望发现是否这种“远古”细菌能够延续古老基因方式进化,或者出现新的生物体进化方式。美国宇航局天体生物学博士后贝图尔-卡卡尔(Betul Kacar)说:“这非常像倒回和重播生命分子录音带,实验中的新型嵌合体细胞能够快速突变,一些细菌比现代基因更加强壮和健康。”   基于这种现代细胞体可以从现代生物体中观察远古基因,从而让我们分析是否远古进化轨迹能够重复进行,或者是否生命体能够适应不同的进化路径。卡卡尔说:“这种已改变的生物体并不是完全健康体,或者适应于现代进化方式,至少在研究初期是这样的。这种发生基因改变的生物体在未来的突变进化中将逐渐适应环境。”   它们的生长速度显著增强,经过500代繁殖,科学家对全部的8个细胞谱系进行了基因排序,从而确定这些细菌是如何适应进化的。不仅它们的适应性以接近现代生物体的水平逐渐增长,一些改变基因谱系的细菌变得比现代细菌更加健康。   当研究人员放大观察时,他们注意到每个远古EF-Tu基因并未出现累积性突变,相反这种远古EF-Tu基因与现代蛋白质相结合的细菌体出现基因突变后具有快速适应性,显著增强了细菌的健康度。   简而言之,到目前为止这些远古基因尚未进化突变,变得更接近于现代细菌体,而是这种嵌合体细菌发现一种新的进化轨迹来增强适应性。   该研究结果发布在近期召开的美国宇航局国际天体生物学科学会议上,科学家们将继续研究嵌合体未来繁殖的后代,观察是否这种蛋白质能够延续历史进化路径或者是否适应新的进化方式。   卡卡尔说:“我们认为这项研究将使我们能够解决关于进化和分子生物学的长期存在疑问。”
2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催化剂的手绝对不能洗碗
热度 2 jinkai719 2011-11-18 11:03
在威孚催化剂厂实习,得到的是什么: 是一种对这个传统的职业的尊重, 如炼金术大师的在我身上的再次复活, 就像一个哥们跟我打趣的说:做催化剂的手绝对不能洗碗! 但是,但是,我已经入魔了。。。。。。。 我已经很久不洗衣服了,哎,老婆也对我是宠爱万分, 拉着我的手,说没有想到这是一双做催化剂的手。 最爱催化,最爱当下,最爱生活, 也爱其他人,首先我的父母,我的爱人,我的亲人, 再次我的朋友,老师们,当然还有你, 博爱是什么?仁者无敌是什么? 做催化剂的手绝对不能洗碗
241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不要让卡扎菲“复活”
dongzg101 2011-10-26 01:13
不要让卡扎菲“复活” 2011-10-21 01:20:39 |分类: 杂七杂八的过期媒 |标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不要让卡扎菲“复活” 卡扎菲可能被打死了,至少目前流传出的许多信息都足以让人产生这样的判断,尽管利比亚冲突爆发以来,信息的真实性始终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 即便他没死,但他的政治生命也早已完结: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已承认新政府,周边所有邻国也都表示,将不会接纳他入境避难,他的“抵抗到底”呼吁只得到少数死党、亲信的响应,和他本人的身体力行,尽管这让利比亚战局又多拖延了近两个月,但从全国局面上看,不过是于事无补的困兽之斗。就算他再度脱身,甚至过不多久放出条录音来恶心人,但他最后的堡垒——苏尔特和拜因沃利德已基本陷落,“脑死亡”是基本可以判定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过渡委员会在过渡政府多次难产后,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一旦苏尔特攻下,过渡政府将迅速成立。如今苏尔特基本拿下了,甚至卡扎菲也可能死了,过渡政府已不再有继续难产的任何遁词。 利比亚曾经受二战战火蹂躏,和战后的分分合合;曾因卡扎菲的42年独裁和乌托邦统治,导致政治、社会生活“半身不遂”般的畸形发展,更曾因卡扎菲这个政治狂人的野心和冒险,成为国际社会的孤儿。如今卡扎菲时代已经“死亡”,为此利比亚国家、民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今战事稍稍息肩,疮痍尚未平复,人们最应警惕的,是不让卡扎菲“复活”。 这并非指卡扎菲本人的生命:丧家之犬,政治生命早已完结,死也好,活也罢,都已无足轻重。所谓“复活”,是指卡扎菲的阴魂不散,他的倒行逆施在某个特定的时机、土壤中再度借尸还魂。 当初卡扎菲能以一个下级军官的实力,举手间颠覆伊德里斯王朝,并非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而是地区分配不均,东部部族把持军政特权,对西部、南部某些部族进行歧视、排挤,一些被压迫者寄希望于卡扎菲的“革命”,希望他改变这不公平的社会。然而卡扎菲建立起的,却是一个更加专制、更加不平等的社会,地区不均、部族歧视依旧存在,只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倒了个,这导致了新的不满、反抗和革命,最终令卡扎菲时代“死亡”。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新政府必须摒弃这种“我打江山我当家”的封建、落后意识,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新社会,惟如此,才能不让新的“卡扎菲”有复活之机。 卡扎菲之所以得罪天下人,是由于其野心膨胀却志大才疏,并且不顾国际规则、公约肆意行事,最终把自己和利比亚都拖入深渊而不能自拔。如今的新政府鱼龙混杂,其中既有民主派也有保守派,既有主张教法治国的,也有主张实行开明政治的,并夹杂着前卡扎菲政府的人物,和有争议的极端势力代表,在旧利比亚的废墟上,建立一个怎样的新社会,是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难关。如果新的利比亚不能建立起一个有秩序、有规则,对内对外均按“规矩行事”的文明国家,类似卡扎菲这样趁乱而起的混世魔王,便有再度出现的危险。 卡扎菲没有真正的朋友和盟友,他的乌托邦政治如同儿戏,绿皮书味同嚼蜡,他的军队则更是世界军事史的笑话,之所以能支撑42年,利用冷战和后冷战时代列强的矛盾,在缝隙间纵横捭阖,捞取实利,是奥妙所在,而石油红利则是他最根本的“赌本”。如果新的利比亚政府无法在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社会,而依旧抱着“以小事大”的依傍心态,和投机取巧的赌徒心理,卡扎菲就“虽死犹生”。 卡扎菲的42年给许多利比亚人以惨痛回忆,奋起反抗的民众打出了昔日曾被摒弃的前伊德里斯王朝旗帜,忘却了这个王朝当初的种种过失,而只记得卡扎菲的诸多罪行。如今卡扎菲似乎已死,至少他已不能再继续作恶,倘新政府不能带给利比亚人民其期盼已久的和平、稳定、繁荣、民主和文明,待时过境迁,新一代的利比亚人便很可能再次“只记新人恶,不忆故人丑”,从垃圾堆里把破布一般的卡扎菲绿旗绑上新“革命”的旗杆。 决不能让卡扎菲“复活”,让利比亚继续卡扎菲时代的黑暗。而要做到这一点,国际社会就必须帮助、督促新政府兑现承诺,真正迈向民主、法治、平等和文明,而不仅仅是打死一个青春不再的卡扎菲,换掉一面破烂不堪的国旗。
1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又回来了
tengyi1960 2010-12-13 16:43
我回来了,原来在 研学交流 么,现在写点给自己罗. 当然是好文.配图 荷花之争
个人分类: 生活阅历|1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唉,呵
ccpicasso 2010-8-9 14:28
唉 2008-09-0411:38 想象死掉的我 与沉睡中有什么不同 只不过不知道那时做到什么样的梦 我是昨天死掉的我的复活 毫无理由的复活 为了再次毁灭 或者就是这想象 【现在我知道为什么复活了:为了现在的,还有将来的。另外世界同时告诉我另外一个被证实了的事实:时间告诉你一切,没有不可解的迷。至于以上中的死掉与沉睡,似乎之间仍旧是那么一点点差异】
个人分类: 我系列之虚构我情感|2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电池复活了。
flly 2009-9-19 19:46
我去年5月份买的相机,当时配了两对品胜电池,用了一段时间以后,从今年夏天开始,电池使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充上一天的电。只能勉强开机,拍几张以后,就自动关机了。 心里一直很郁闷,电池买的时候说能充电500次的啊,这才多少次啊??后来一个同事说,佳能的相机设计有问题,用了一年以后就出故障,是里面的一个零件烧坏了,心里更加不安,刚好过保修啊,这要修起来,不知道要多少钱了。而且还不是本地买的,修起来肯定更麻烦。 后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决定重新买一对电池看看,在本地问了问价,然后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差价有20元,就在网上购了,周二购的,当天晚上就查到货出库了,然后,过了一天,货到了快递那里,再过了一天,还在北京没有出来呢。然后然后,到现在还没有收到。快递的速度真是相当的快!!! 这两天相机无法用,就在网上乱翻,发现电池似乎是可以修复的。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三种方法: 1. 打开正极的封盖,注入大概0.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然后放置48小时,应该就可以了。理由是电解液蒸发掉了。 2. 用大电流对电池放电,放完以后再充,重复两三次以后就可以修复了,理由是电极钝化了,大电流放电可以重新激活电池。但是放电的时候要注意电池不要太热。 3. 冰箱里面冰冻48小时或更长时间,理由同上。 还有一个更另类的方向,就是往木地板上摔若干次。直接放弃了。 考虑了一下三个方法,第一个有点麻烦,而且失败了明显电池也完了。第三个我没有冰箱,决定试试第二个。反正电池也买了新的,旧的修不好就放弃算了。 找了一根电线,直接把电池两端短接,开始电池很快变热了,到有点烫手的时候停止放电,然后等冷却以后再放电。反复几次以后,电池就只能变得温热了。同样处理了另一只电池。 把处理后的电池放在充电器上充电,大概充了10个小时,出去拍照片,今天是雨天,拍了很多都是带闪光灯的,拍了几十张了,还可以用,心里很舒服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经历,交流一下吧。这种方法似乎对镍氢和镍镉电池都是有效的。
个人分类: 杂感|9984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红猪]复活乐园
eloa 2009-2-19 11:14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09-02-19 3:30 译者:Lewind,从IT圈跳入生物圈,然后一遍一遍地跟别人解释:你看过《围城》吗 封面故事 让恐龙重现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其它已经灭绝的动物却可能在某一天重新崛起。亨利尼科尔斯(Henry Nicholls)带我们走近最有可能的候选物种。 ~~~~~~~~~~~~~~~~~~~~~~~~~~~~~~~~~~~~~~~~ 制造任何一种生物的配方就写在它的DNA之中。所以在去年十一月间,当基因学家发表了久已绝迹的猛犸的几乎全部DNA序列时,关于我们是否能够复活这种巨兽的讨论一时间甚嚣尘上。 依据只存在于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基因组序列来创造一个活生生的生物,这种事情目前仍是不可能的。但宾西法尼亚州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斯蒂芬舒斯特(Stephan Schuster)预计:总有一天,总有什么人,一定会去尝试一下。舒斯特是猛犸基因组计划背后的推动力量之一。 那么除了猛犸,还有什么其它已经灭绝的动物可能被我们重新复活呢?其实,只有那些我们能取得其完整基因组序列的生物才有可能。没有序列,就没有机会。而通常来说,当一个生物死去的时候,任何身体组织中存留下来的完好DNA也会迅速地被阳光和细菌攻击毁坏。 不过,也有一些情况下DNA能被保存下来。比如说,如果你的标本是在像西伯利亚一样的冰雪荒原上冻死的,或者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咽气,或者在非常干燥的地方毙命,那么发现一些完好DNA片断的可能性将高得多。 然而,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也没有基因信息可以历经一百万年的时间所以恐龙出局了只有从年轻得多的遗骸中才有可能得到高质量的DNA。只有不超过100000年历史的标本才有研究的真正价值。舒斯特说。 除猛犸之外,其它一些已灭绝物种的基因组也已经测序完毕,但把这些基因组转变成活的动物却绝非易事( 参见文末的复活配方 )。很难讲某件事永远永远没有可能,德国莱比锡迈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斯凡特派伯(Svante Pbo)说,但那所需要的技术将远远超出我们目前所拥有的水平,以至于我无法想象它将如何实现。 但是50年前,谁又能相信我们今天可以阅读制造人类的指南,解决遗传疾病,克隆哺乳动物,甚至几乎可以创造人造生命呢?假如必要的技术将会被发展出来的话,我们已经选择了10种可能在某一天被复活的已灭绝生物。我们的选择不仅基于可行性,还基于每种动物的魅力指数也就是复活这种动物的前景令人兴奋到什么程度。 当然,复活已灭绝的生物将带来一堆实际问题,比如他们将在哪里生活等等。不过还是让我们不要扫兴吧 ~~~~~~~~~~~~~~~~~~~~~~~~~~~~~~~~~~~~~~~~~ 剑齿虎 (拉丁名: Smilodon fatalis ) 灭绝时间:约10000年前 DNA保存:★★★☆☆ 理想代母:★★★☆☆ 这种传说中的野兽将以其出众的犬齿而值得一观。从洛杉矶的La Brea沥青沼泽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剑齿虎标本,令人叹为观止。但沥青也令DNA的提取变得棘手,所以还没有人能分离出像样的序列。不过,也有一些在永久冻土地带保存的标本,可能是更好的DNA来源。如果我们能得到基因组,那么非洲狮这个剑齿虎现存的亲戚应该能成为很好的卵子提供者和代孕妈妈。加利福尼亚人,小心啦! ~~~~~~~~~~~~~~~~~~~~~~~~~~~~~~ 尼安德特人 (拉丁名: Homo neanderthalensis ) 灭绝时间:约25000年前 DNA保存:★☆☆☆☆ 理想代母:★★★★★ 一份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序列草图将于今年的某个时间发表。要拥有一个质量还不错的基因组,比如说能和黑猩猩的相比,那么将再需要相当于两年左右的工作量。德国莱比锡迈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斯凡特派伯说。他和他的同事期望这个基因组能够提供独特的视角来研究我们人类与这个神秘表亲之间的差异性,而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它可以用于复活尼安德特人。因为我们共有非常接近的祖先,人类将成为理想的卵子提供者和代孕妈妈。 然而,虽然苏联科学家可能曾经尝试过创造人-猿杂交体,但是在今天,甚至是最疯狂的科学疯子都难以想象会涉足这样一块禁忌之地。派伯说:我发现复活尼安德特人的想法是如此荒唐,任何关于其代孕妈妈的思考都是多余的。他认为,研究者最多也就是在培养皿中生长的细胞里,用尼安德特人的某些基因来替换人类的相应基因,以观察其效果如何。 ~~~~~~~~~~~~~~~~~~~~~~~~~~~~~ 巨型短面熊 (拉丁名: Arctodus simus ) 灭绝时间:约11000年前 DNA保存:★★★☆☆ 理想代母:★★☆☆☆ 在这种像巨塔一样的野兽面前,北极熊这种世界上现存体形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就如同侏儒一般。直立时,巨型短面熊可能要比北极熊高三分之一,而其重量可能达到一吨。因为有被埋藏在永久冻土地带的标本,所以获取其DNA应该是可能的。短面熊现存亲缘最近的是南美洲的眼镜熊,两物种在进化树上分枝于大约五百万年前。但不幸的是,眼镜熊只有巨型短面熊十分之一的体重,不太可能成为特别好的代母。 ~~~~~~~~~~~~~~~~~~~~~~~~~~~~ 塔斯马尼亚虎 (拉丁名: Thylacinus cynocephalus ) 灭绝时间:1936年 DNA保存:★★★★☆ 理想代母:★☆☆☆☆ 最后一只塔斯马尼亚虎,或称袋狼名叫本杰明在1936年死于霍巴特(Hobart)动物园。其现存的各种组织标本都不足一个世纪,这意味着基因学家应该能够获得高质量的DNA,并在不久之后得到袋狼基因组的全序列。到了复活这一步,像袋狼一样的有袋类可能要比绝大多数其它的哺乳动物更容易。有袋类的典型孕期只会持续数周,并且只是草草地形成一个简单的胎盘。这意味着代孕妈妈与胚胎之间的排斥风险可能要小得多。对于袋狼而言,代母将是塔斯马尼亚恶魔(袋獾)。出生后,胎儿可以在一个人工袋中用牛奶喂养。 ~~~~~~~~~~~~~~~~~~~~~~~~~ 雕齿兽 (拉丁名: Doedicurus clavicaudatus ) 灭绝时间:约11000年前 DNA保存:★★☆☆☆ 理想代母:★☆☆☆☆ 像大众甲壳虫汽车一样庞大的犰狳,有着布满钉刺的棍棒一样的尾巴。它们曾一度轰隆隆地穿行在南美的原野之上,而某些人也许能再次看到这样的奇景。因为没有冷冻的雕齿兽,能否获得可用的DNA将取决于能否在干爽的洞穴中发现保存完好的遗骸。此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最适合孕育未成熟雕齿兽胚胎的物种将是比它远远小了很多的30公斤巨型犰狳。尺寸上的差距意味着:要把这位已经灭绝的亲戚带到临产期,犰狳必定要有一番挣扎。 ~~~~~~~~~~~~~~~~~~~~~~~~~~~~~~~~~ 渡渡鸟 (拉丁名: Raphus cucullatus ) 灭绝时间:约公元1690年 DNA保存:★☆☆☆☆ 理想代母:★★★☆☆ 2002年,牛津大学的基因学家获准切割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渡渡鸟标本,锁在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一根脚骨有完整的皮肤和羽毛。那是我曾经不得不做的最吓人的事情之一。贝司夏皮罗(Beth Shapiro)回忆道。她目前是宾西法尼亚州大学的一名古生物DNA专家。这次的样品获得了渡渡鸟线粒体DNA的微小片断,除此无它。从那时起,就没有别的标本再能得到哪怕一点点的渡渡鸟DNA,但是希望仍在。夏皮罗说:我们还在寻找。如果一个标本被发现,而一个基因组序列能从中产生,那么下面就要让鸽子来把它们最著名的表亲起死回生了。 ~~~~~~~~~~~~~~~~~~~~~~~~~~~~~~~ 披毛犀 (拉丁名: Coelodonta antiquitatis ) 灭绝时间:约10000年前 DNA保存:★★★★☆ 理想代母:★★★★★ 有很多人致力于复活披毛犀。就如同猛犸一样,永久冻土地带中保存有足够多的标本,很容易就能得到其毛发、角、或蹄。这些组织可以用洗发液和消毒液来清洗,以去除来自于细菌和真菌的DNA污染,然后再用酶使之释放出大量的近乎于纯粹的犀DNA。基因学家很可能将在不久之后发表这种多毛兽的全基因组。然而,虽然披毛犀有适合作代母的现存近亲,但所有当代的犀牛种属自己也处在灭绝的边缘。只要事情保持在这种状态,复活一头披毛犀就不可能成为首要任务。 ~~~~~~~~~~~~~~~~~~~~~~~~~~~~~~~~~~ 巨地懒 (拉丁名: Megatherium americanum ) 灭绝时间:约8000年前 DNA保存:★★☆☆☆ 理想代母:★☆☆☆☆ 这个庞然大物站起来高达6米左右,估计重达4吨。巨地懒的灭绝时间相对较晚,使得一些标本被发现带有毛发,而这是优质的DNA来源。那么我们将有可能看到巨地懒的基因组被发表吗?绝对可能!加拿大麦马斯特大学的享得里克玻因拿(Hendrik Poinar)说。他已经从大概30000年前排出的粪便的化石中提取了巨地懒的DNA。对于任何想要复活巨地懒的人来说,困难在于缺少合适的代母。它亲缘最近的现存亲戚三趾树懒相较而言太小。它或许可以提供卵子用以制造巨地懒的胚胎,但这个胎儿将很快长得超过它的代孕妈妈。 ~~~~~~~~~~~~~~~~~~~~~~~~~~~~~~~~~~~~ 恐鸟 (拉丁名: Dinornis robustus ) 灭绝时间:约公元1500年 DNA保存:★★★☆☆ 理想代母:★★☆☆☆ 在遍布新西兰的洞穴里,保存良好的骨头乃至蛋中都有足量的恐鸟DNA,所以获得恐鸟的基因组应该是可行的。但选择哪一种呢?巨型恐鸟将会很诱人,它站立起来超过3米高,但更合理的选择可能是从尺寸适中的高地恐鸟(拉丁名: Megalapteryx didinus )开始。虽然与鸵鸟只是远亲,但把恐鸟的基因组弄进一个鸵鸟蛋中也许还是可能的。然而由于还没有鸟类被克隆过,或许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把一个鸵鸟的胚胎改造成像恐鸟的一样。 ~~~~~~~~~~~~~~~~~~~~~~~~~ 爱尔兰麋鹿(大角鹿) (拉丁名: Megaloceros giganteus ) 灭绝时间:约7700年前 DNA保存:★★★☆☆ 理想代母:★★☆☆☆ 猎鹿狂人将愿意用几乎任何东西换取一次捕猎这种更新世巨兽的机会,它们曾一度遍布欧洲。一只典型的雄性大角鹿站立时,肩高超过2米,用于嬉戏的鹿角宽达4米。它实际上是鹿而非麋鹿,而其亲缘最近的亲戚是小得多的黇鹿,两物种在进化树上分枝于一千万年前。它们之间的鸿沟意味着,很难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基因组被转化成一只活生生的爱尔兰麋鹿。 ~~~~~~~~~~~~~~~~~~~~~~~~~~~ 大猩猩 (拉丁名: Gorilla gorilla ) 灭绝时间:几近 DNA保存:★★★★★ 理想代母:★★★★★ 第一个从灭绝中拯救回来的物种将最有可能是目前尚且存活着的物种。环保主义者正在冻存一些受到威胁的物种的组织样品,那么当有了适当的生存环境时,就可以在近亲的代母物种帮助下制造克隆体。对于大猩猩来说,代母将是黑猩猩。 ~~~~~~~~~~~~~~~~~~~~~~~~~~~~~~~~~~~~~~~~~ 复活配方 你将需要: 保存良好的DNA 数十亿的DNA 构建模块 一个合适的代母物种 一些相当高级的技术 下面是怎么做: 1. 从已灭绝的物种中提取DNA ,对片断进行测序并组装,以获得全基因组。 可行性检查:从已灭绝的动物中得到的基因组序列可能充斥着致命的错误。 2. 现在用你的DNA 构建模块重建已灭绝动物的DNA ,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正确。 可行性检查:现在还不可能按序列制造这么长的DNA分子,但我们应该能够在某一天做到这一点。 3. 把染色体包装到一个人工的核中,并把它放入一个从合适的代母物种收集来的卵子中。这应该能够发育成一个胚胎,它将是久已消亡的动物的克隆。 可行性检查:先不说从适当的物种中提取卵子,单是找到这样的物种就是个巨大的问题。而且,还没有人进行过鸟类或爬行类的克隆。 4. 把一个胚胎养育成幼兽。对于哺乳动物而言,要把胚胎送入合适的代孕妈妈的子宫;对于爬行类和鸟类,要使用尚待开发的技术孵育胚胎;对于两栖类或鱼类这些体外授精的生物,只需坐下看着就好了。 可行性检查:对于很多已经灭绝的哺乳动物,合适的代孕妈妈可能并不存在。 作弊窍门: 相对于按序列合成全部基因组,你不如把一个亲缘很近的现存物种的DNA 做一些修改,使之更像你要复活的已灭绝物种的DNA 。 可行性检查:有些现存物种已经被弄得表面上更像已灭绝的物种了,但以今天的知识和技术,它们离真家伙还差得很远。 ~~~~~~~~~~~~~~~~~~~~~~~~~~~~~~~~~~~~~~~~~ 亨利尼科尔斯是伦敦的一位科学作家,著有《孤单的乔治》(Lonesome George,Macmillan出版社,2006年)一书。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