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毛宁波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毛宁波

相关日志

MIT 2010年毕业典礼有感--我在现场
毛宁波 2010-6-5 09:55
我虽然只是MIT的访问学者,还是对MIT的毕业典礼十分感兴趣!一大早就起来跟踪各个活动现场。照相机虽然是傻瓜的,没关系,能记录一些难忘的镜头就足以。 这张照片是自拍的,证明我在现场而已 能感受到身后这些学位证的油墨气息! 身后是参加游行的身着学位服的MIT的孩子们,他们多么自豪! 身后是培养优秀学子的导师们! 身后是1960年毕业的MIT的老校友,看看他们多精神! 主会场暂时进不去,留个影纪念一下 在4号楼三楼透过玻璃窗户也能看到热闹的场面 天气很热,门卫们觉得要增加人气,我才有机会亲临现场! 人们都躲到树荫下面去了,我顶着太阳留个影吧! 阴面的人真的是多一些!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4381 次阅读|0 个评论
MIT 2010年毕业典礼有感--校长讲话
毛宁波 2010-6-5 06:07
由于这次毕业典礼的上半场无票无法进入,校长 Susan Hockfield 讲话我是在学校的实况转播上观看的。讲话视频地址: http://amps-webflash.amps.ms.mit.edu/public/comm2010/webcast_ARCHIVE/speeches-midflv.html MIT President Susan Hockfield delivers her charge to the graduates at the Institute's 144th Commencement on Friday, June 4. MIT校长Susan Hockfield 在6月4日MIT第144界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如下: Todays graduates of MIT: This day is, truly, for you. Here, in the stately embrace of Killian Court, we gather to celebrate your success. You have distinguished yourselves in courses of study that stand among the most demanding in the world. For all that you have accomplished, we congratulate you. In the midst of celebrating your achievements, our joy would be incomplete if we did not recognize two groups of people who helped bring you to this moment: First, y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many of whom join us today, with justifiable pride and with joy. We welcome them, knowing full well that none of you would be here, clothed in solemn academic regalia, without the constant confidence of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who embraced your dreams and lighted your paths. This is their day, too. Graduates, I invite you to rise, and to join me in thanking y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The second group to thank includes your many teachers and mentors here at MIT. Our remarkable faculty have devoted their lives to exploring and explaining the unknown. And they welcomed you to join them in the race to the frontier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Lets take a moment to thank the women and men who shared their discoveries, ignited your enthusiasm with their own, and taught you the infinitely useful discipline of mind and hand. Speaking for the faculty, one of the great pleasures of MITs academic community is that we are all teachers, and we are all students, all the time. And so today, though it is technically my job to offer a charge to you, our graduates, I want to start by explaining how much my generation can learn from yours. I will skip past the things that we will probably never learn, like the proper way to unfriend someone or how to talk about using Twitter, with a straight face, and move on to a few qualities that seem to shine out in everything you do, and that the world needs now more than ever. My generation endured, and sometimes incited, struggles that threatened to tear this nation apart. Those struggles, while accelerating change in many dimensions, often produced more noise than effect, and they left cracks in some of the pillars of community, especially in the idea of responsibility to the larger community beyond the self. When Bill Gates came to campus this spring, he encouraged you, as he said, to make sure that our brightest minds are working on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But with so many of you already devoting your creativity, time and passion to tackling the worlds most pressing challenges, he spoke here not merely to an audience inclined to follow his advice, but to those already leading the way. Yet your generation wears its commitment to the greater good quite lightly. You use your skills to help repair a broken world, however, you see nothing remarkable about it; you simply expect it of each other, and of yourselves.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volunteer through MITs Public Service Center has grown somewhat, but the real difference lies in the depth and ambition of their engagement, which has blossomed from interest in volunteering in the neighborhood now and again, to a deep culture of service that has inspired members of the Class of 2010 to launch a free summer camp for the children of local cancer patients, to bring battery-enhanced electricity to remote villages in Tanzania, and to design wheelchairs for people in developing nations around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MBA students in MIT Sloans wildly popular Global Lab program, or G-lab, have used their newfound business skills to magnify the power of fledgling enterprises, like developing a scalable business model for food carts that deliver nutritious meals to children in Indonesias poorest neighborhoods. And you have also put your shoulders to the wheel that accelerates economic growth, by launching the kind of innovation-based businesses that drive our nations economy and the worlds. This years MIT Sloan graduates alone are rolling out 35 start-up companies, as we speak, seven of them built on new technologies invented at MIT. You have surely inherited one thing from my generation: a copious stockpile of jargon. Jargon that attempts to capture and control some of the untamed conditions of our world by affixing a name to them: Globalization. Diversity. Work-Life Balance. You, quite properly, treat our jargon as quaintly obsolete: You swap the conflicted notion of globalization for the bright conviction that you can work anywhere and you should. You dont fret about diversity, you simply choose the people with whom you live and work based on interests and talents that transcend yesterdays 20th century boundaries. And why would you let your life and your work get out of balance anyway? Just launch a company that values both as much as you do. You have also transformed one jargon-heavy platitude into the great challenge of your generation. Today, we all look out on a world riddled with manifestly unsustainable systems, from the environment to the global economy; from healthcare to transportation; from water, to cities, to energy ailing systems whose remedies will call on the core strengths of MIT. It is that call on MITs intellectual resources that brought President Obama to our campus in October, to highlight the critical need to develop clean energy technologies, at great speed, and on a prodigious scale. He urged you to defy the easy complacency of pessimism, reminded you that we are heirs to a legacy of innovation, and challenged you to help invent our clean energy future. I am extremely proud that you are answering that call and expanding its challenge by insisting on and inventing ambitiously sustainable systems: Some of you are inventing sustainable practices through engineer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students who won this years $100K Competition proposed a start-up that will bring the world a nanoengineered cement, stronger than any existing version and promising to cut the torrent of CO2 generated during standard concrete production in half. Some of you are pursuing sustainability by rethinking the systems that society depends on, like the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tudents who worked with Professor Mark Drela and others to envision a new plane that consumes 70% less fuel, or the doctoral candidate who analyzed how to balance the rising demand for air travel with improving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impacts, and helped shape new international rules governing commercial aviation. Some of you create sustainable solutions by applying new technology to old problems, like providing basic, affordable healthcare for everyone. In this years IDEAS competition, one winning student team invented PerfectSight, an extremely affordable system for diagnosing nearsightedness and farsightedness using a cell phone. And some of you are pursuing sustainability through policy change: Last week in Congress, Senator Jeff Bingaman introduced an important new energy bill that aims to deliver dramatic gains in energy efficiency from our complex energy supply chains, a supremely MIT idea that he first learned about through our graduate student-led Energy Club. Whatever field you choose, I hope and I fully expect that you will advance the cause of sustainability. But I anticipate that you will push us even further, beyond the clich, because simple sustainability is not enough; it is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By itself, sustainability resembles the medical principle, First, do no harm, a guardrail to protect us from a precipice. But with the particular strengths of your generation, the ingenuity and practicality you learned at MIT, and an appreciation of the distant ramifications of present action, I believe you have the power to set us a more ambitious goal, to move from sustainability to a far-reaching kind of healing, from doing no harm to doing a great deal of good. Graduates of MIT: Today is your day, and now is your moment to take all you have learned at MIT the power of analysis; the capacity for good old-fashioned hard work; the fearless creativity; and the commitment to restoring an unsustainable world and put them to work around the globe. In person and on-line, through the Alumni Association and through your friends, I encourage you to stay connected to MIT for the rest of your lives. For all that you have created, discovered, invented, explored and mastered at MIT Congratulations MIT graduates of 2010.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5431 次阅读|1 个评论
MIT 2010年毕业典礼有感--游行活动
毛宁波 2010-6-5 05:50
MIT的毕业典礼和哈佛完全不一样。在正式进入主会场之前会有一个安排紧凑的游行活动。下面是博主全程跟踪这次游行活动的部分照片,请大家欣赏。学生队伍先出发。。。到达W16附近的路口学生队伍等候。。。。教授代表队伍走后学生依次排在后面。。。到达与马萨诸塞州大道交会的丁字路口时全体等候。。。。校长带领的队伍先通过,教授、学生依次随后。。。。。到达主会场门口。。。校长和教授队伍依次进入会场。。。。校友代表入场。。。。最后是学生入场,差不多上午11点入场完毕。(学生亲友代表早上7点30就开始陆续入场就座了)。 上午9点45分,在4位红帽的带领下MIT的学生身着学位服,从体育中心出发开始游行到主会场 4位红帽的带领下MIT的学生队伍 这个学生的头顶上是照相机 这位女生的红围巾漂亮吧 男生的围巾也不错 男生好帅吧 游行队伍上了大道 在W16附近停下 教授代表队伍先通过 这是规矩,必须等到最后一位教授通过 教授队伍在马萨诸塞大道交汇处停住了 比他们级别更高的校长队伍先通过 还有德高望重的长者 女校长穿的平跟鞋 警察摩托车开道,蛮威风的 校长和教授队伍入场时,校友代表在等候 校友代表入场,好像只有60年代毕业的代表,没有哈佛规模大 最后是学生入场,师道尊严吧 学生亲属代表早上7点30就开始排队陆续入场 学生亲属代表夹道欢迎校长、教授、校友和学生入场(该张照片转自MIT网站)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5811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感于美国人晒太阳都在看书
热度 2 毛宁波 2010-6-1 10:18
来波士顿快一年了,对波士顿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勤奋。无论是在地铁还是公园,读书看报的人很多。他们的生活相对中国人单调很多,朝九晚五,然后就是陪伴家人,抽空总忘不了看书。相对于波士顿人来说,国人是麻将声声,读书成了中小学生的事情,家长连看报纸的时间都没有。哎。。。。中国人的智商不比美国人差,差就差在不勤奋了,读书的人太少了。。。。。。。。 今天在波士顿的boston common公园观看纪念阵亡将士纪念日的活动,无意间采集到一些照片。回来加以整理,发现美国人喜欢晒太阳,即使晒太阳也在看书。。。。。真的值得我们学习。照片不是恶意侵权,有懂汉语的美国朋友帮忙解释一下。。。我是在赞扬勤奋的波士顿人!谢谢!
个人分类: 美国东西部见闻|11975 次阅读|5 个评论
波士顿特别的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
毛宁波 2010-6-1 09:12
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是美国大多数州都要纪念的节日,时间原为5月30日,1971年以后,为保证联邦雇员都能享有这一休息日,许多州将它改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今天5月31日是阵亡将士纪念日,马萨诸塞州放假一天以此纪念,美国其他很多州也举行了纪念活动。 关于阵亡将士纪念日的由来很多地方都是这样表述的:美国南北战争中,无数将士在战火中阵亡。战争结束,南部许多家庭开始祭奠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他们不分南北双方,在春天向双方死者的墓地都奉献鲜花,北方人为此深受感动,将这一举动视为民族团结的象征。1868年,5月30日这一天被正式批准为向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的士兵们敬献鲜花的日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在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祭奠所有的战争死难者,后来在民间又逐渐发展为一般家庭祭奠逝去的亲人。今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祭扫日,同我国的清明节十分相似。 每逢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现役军人和老战士便排成长长的队伍前往墓地,鸣枪向阵亡将士致意,吹响军中熄灯号让死难将士安息。 今年波士顿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有些特别,在Boston common公园里面插满了无数的美国国旗,每一只国旗象征着一位阵亡将士的英灵。很多人来到国旗前哀悼和拍照。下面是我拍摄的一些照片,与大家分享!
个人分类: 美国东西部见闻|7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佛大学2010毕业典礼”观摩之一(安保篇)
毛宁波 2010-5-28 22:47
5月27日是哈佛大学2010毕业典礼,我虽然不是哈佛的学生和学者,但是还是观摩学习了这次活动。哈佛大学2010毕业典礼实际上26日就拉开了序幕,26日已经举行了1天的活动。27的毕业典礼上午9点45开始,到中午11点45结束。只有学生和家属(最多3个家属票)可以凭票入场,整个哈佛的老校园大概有4万人左右的人参加。没有办法我只能隔着院墙往里面照相,在哈佛的科学中心观看现场直播,不过也能感受到热闹的场面。下面是活动的安保情况照片。 哈佛毕业典礼现场(据哈佛大学网站) 哈佛大学2010毕业典礼座位分布图 安保十分严格 安保十分严格 安保十分严格 安保十分严格 安保十分严格
个人分类: 美国哈佛大学见闻|6620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波士顿“第一夜”
毛宁波 2010-1-1 23:54
看到这个标题不要乱想,也不准乱想!波士顿的第一夜(First Night Boston)是波士顿的传统节目,已经有34年的历史了。每到年末的12月31日晚上有一系列的庆祝新年的活动,这个活动一直持续到1月1日的凌晨2点。31晚上7点和12点会放2次烟火,会有庆祝游行,波士顿博物馆31日全天免费开放,地铁31日晚上8点--12点,免费开放4小时。。。。。34年来已经形成了惯例。 今年有幸经历了我的波士顿的第一夜。今年的户外活动包括六座冰雕,两场烟火晚会和大游行。我在波士顿公园(Boston common)亲临了第一夜的一些活动,晚上的新年倒计时由于太冷我未能参加。总体来讲很热闹,但是也没有中国一个小县城的某个庆祝活动热闹,中国人在举办群体活动方面有独特的天赋。 在冰雕面前(规模好小) 另一座冰雕附近 公园里面的小卖部 小伙子在卖新年礼物 孩子们吃的东西不能少! 往日的小溪冻住了,成了游乐场! 这对双胞胎滑的还挺是那么回事 用水桶组成的2人打击乐组合 这个打击乐队原来是在乞讨(前面有一个收钱的白桶) 冰雕2010四个数字 这是我在波士顿看到的最多的人群! 原来是孩子们的冰场 焰火的规模不大,持续12分钟。湖南省应该派专家组指导一下! 夜市一角 孩子们肚子饿了 雪中的公园人气还不错 还有业余乐队在演唱 孩子们在做小鸭的游戏(铜铸的小鸭,可以抚摸和骑上去) 乘坐免费地铁回家,结束我的波士顿第一夜
个人分类: 美国东西部见闻|721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0年少一些争论,像1795年的孩子们安静的学习吧!
毛宁波 2010-1-1 23:52
2009年的最后一天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全天免费开放,我陪一个国内来的朋友去参观。每次参观都有新的收获和体会。一副Child reading and child sketching 雕塑吸引了我的眼球。215年前的法国巴黎的孩子们阅读和绘画是多么的认真。21世纪我们应该怎么样。。。我想不必解释了。认认真真的学习,一辈子的学习和钻研才是知识分子的真正归属,谁叫你选择教学和科研的呢?你不奉献孩子们学什么?中国的教育和科研2009年有太多的故事,,,我呼吁2010年少一些争论。。。像孩子们那样安安静静的学习吧!
个人分类: 美国东西部见闻|541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沃尔玛打折广告看美国的“黑色星期五”
毛宁波 2009-11-27 10:00
黑色星期五 在 美国 也用来指每年 感恩节 之后的第一天。这一天通常被认为标志着 圣诞 采购季节的正式开始,被看作是每年零售业圣诞销售业绩的晴雨表,也是一年中各个商家最看重也是最繁忙的日子之一。关于黑色星期五这一叫法的起源,较普遍的一种认为看法是,由于这一天是 感恩节 (11月第4个星期四)后开业的第一天,同时人们通常由此开始圣诞节大采购,很多商店都会顾客盈门从而有大额进帐。而传统上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来记账,红色表示亏损即 赤字 ,黑色表示盈利。所以把这个星期五叫做黑色星期五,用以表示这一天期待会有盈利。而商店的员工则使用黑色星期五这一名字来自嘲,表示这一天会忙得要死。虽然黑色星期五这一天一般都会是一个大的采购狂潮,但基本还只能算是一年中销售额第二或第三高的一天,通常圣诞节前夜或之前的一个星期六才是最高潮。 在黑色星期五这天,绝大多数商店都会清晨五、六点钟就开门,有的甚至更早。商家更会采取提前在感恩节几天前的报纸上刊登广告,发放 优惠券 ,对商品大幅降价等措施来吸引顾客。很多消费者把这一天看作准备圣诞礼物或买到便宜货的黄金时刻,由于降价商品数量有限,很多热门商店(如 沃尔玛 )门前在前一天晚上就会排起长队。而商店开门的一刻也偶尔会由于过于拥挤争抢而酿成踩踏事件。由于各商家要到最后一刻才公布自己的降价商品清单,并把这看作商业秘密,而网络上往往在几个星期前就出现了从各个渠道搞到的降价信息,从而引发了一些法律纠纷。 以上文字引自 维基百科 。我房东家的邮箱在感恩节塞满了很多商家的广告,都是关于黑色星期五的商品降价信息。沃尔玛的广告特别引人注目(因为我们熟悉),很多商品大降价,仅限于星期五早上5点----上午11点。大家可以仔细看看,真的是很便宜,可惜我没有这个激情今天晚上就去排队(波士顿的夜晚也很冷哦)。。。。。。。1T(1024G)的美国西部数据笔记本活动硬盘才卖78$..。。。。。HP三合一扫描、复印、打印机才卖25$。。。。。。。。算了描述不完了。。。。。。我把资料照下来大家仔细研究吧。。。。。。。。。。有些电脑配件还是中国便宜啊(奥巴马在上海说很多是中国进口的)。如果1鬼子币(笑话,就是1美元)等于一个人民币,那可真的更便宜啊。。。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6304 次阅读|2 个评论
长江大学12项成果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毛宁波 2009-11-25 11:52
根据《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 292 号)规定,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审定、省人民政府同意, 11 月 20 日,省教育厅公布了 2009 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全省高校共有 336 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长江大学有 12 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有 3 项,二等奖有 8 项,三等奖有 1 项。 获得一等奖的分别为:《资源勘查工程品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主要完成人何幼斌、李建明、肖传桃、林小云、王新海。《多学科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完成人张昌民、张忠家、徐金燕、刘绍平、黄义武 。《勘查技术与工程品牌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主要完成人陈传仁、郭海敏、桂志先、汪中浩、 毛宁波 。 获得二等奖的分别为:《经济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完成人黎东升、邵书慧、周中林、姜学勤、李炳莲。《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主要完成人徐大海、王阳恩、田永红、曾庆军、杨长铭。《地方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主要完成人余厚全、翁惠辉、吴凌云、金波、杨三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完成人周思柱、冯进、徐小兵、汪建华、周传喜。《化学化工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完成人李克华、张竹青、梅平、张依华、邹吉高。《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主要完成人林小云、陈恭洋、王振奇、刘建、尹太举。《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完成人王文凯、姚安庆、孙文学、刘章勇、白宗新。《合并高校农科教育发展研究》,主要完成人刘在洲、胡成功、汪发元、熊新山、唐凤娥。 获得三等奖的为:《生产测井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主要完成人郭海敏、戴家才、宋红伟、汪忠浩、张超谟。 链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个人分类: 地震勘探原理国家精品课程|4566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
毛宁波 2009-11-11 12:09
教高函 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按照2009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要求,经过网络评审、专家会评以及上网公示,决定批准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普通高校650门、军队院校(含武警)课程29门(名单见附件),现予公布。   一、国家精品课程要按规定将课程内容全部上网,取消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向全国免费开放。用户可登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网( www.zlgc.edu.cn ),点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或直接登录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 www.jpkcnet.com ),浏览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和了解全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相关信息。   二、有关高等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教高厅〔2004〕13号)要求,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善网络条件,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及时了解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辐射效果,收集分析用户的反馈意见,统计课程网站的点击率;接受教育部组织的检查。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由总参谋部负责管理。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重视质量工程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本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将国家精品课程内容用作商业目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九年十月十七日 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xls 一、本科国家精品课程(以学科为序,共400门) 序号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课程名称 学校名称 负责人 1 哲学 哲学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安徽师范大学 钱广荣 2 哲学 哲学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 杨耕 3 哲学 哲学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复旦大学 吴晓明 4 哲学 哲学类 人文社会科学哲学 华中科技大学 欧阳康 5 经济学 经济学类 国际金融 天津财经大学 王爱俭 6 经济学 经济学类 国际贸易 北京师范大学 赵春明 7 经济学 经济学类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长沙理工大学 王耀中 8 经济学 经济学类 国际贸易学 山东大学 范爱军 9 经济学 经济学类 劳动经济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杨河清 10 经济学 经济学类 商业银行管理学 南开大学 李志辉 11 经济学 经济学类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中国人民大学 庄毓敏 12 经济学 经济学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河南师范大学 苏晓红 13 经济学 经济学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西北大学 白永秀 14 经济学 经济学类 寿险精算 西南财经大学 卓志 15 经济学 经济学类 网络经济学 厦门大学 张铭洪 16 经济学 经济学类 中国税制 江西财经大学 王乔 17 经济学 经济学类 中级微观经济学 中山大学 王则柯 18 法学 法学类 国际私法 湖南师范大学 蒋新苗 19 法学 法学类 经济法学 华东政法大学 顾功耘 20 法学 法学类 民事诉讼法 清华大学 章程(张卫平) 21 法学 法学类 商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 赵万一 22 法学 法学类 宪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 焦洪昌 23 法学 法学类 刑事诉讼法 中国政法大学 卞建林 24 法学 法学类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上海交通大学 叶必丰 25 法学 法学类 知识产权法学 武汉理工大学 魏纪林 26 法学 公安学类 公安指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王光 27 法学 公安学类 预审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许昆 28 法学 公安学类 治安管理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健和 29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云南师范大学 陈路 30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合肥工业大学 黄志斌 31 法学 社会学类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 刘少杰 32 法学 社会学类 西方社会学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 文军 33 法学 政治学类 政治学基础 浙江大学 郁建兴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南开大学 杨谦 35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大学 周向军 36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 余玉花 37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华南师范大学 王京跃 38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清华大学 刘书林 39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 卢黎歌 40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新疆师范大学 孙秀玲 41 教育学 教育学类 德育原理 山东师范大学 戚万学 42 教育学 教育学类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聊城大学 李焕勤 43 教育学 教育学类 公共教育学 安徽师范大学 周兴国 44 教育学 教育学类 化学教学论 北京师范大学 王磊 45 教育学 教育学类 教育社会学 南京师范大学 吴康宁 46 教育学 教育学类 教育学 广西师范大学 王枬 47 教育学 教育学类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南京师范大学 张舒予 48 教育学 教育学类 体操 武汉体育学院 吕万刚 49 教育学 教育学类 现代远程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 周跃良 50 教育学 教育学类 学与教的基本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李芒 51 教育学 体育学类 滑雪 哈尔滨体育学院 朱志强 52 教育学 体育学类 健美操 华东师范大学 周燕 53 教育学 体育学类 排球 天津体育学院 李宗浩 54 教育学 体育学类 田径 西安体育学院 苏明理 55 教育学 体育学类 舞龙舞狮 中南大学 黄益苏 56 教育学 体育学类 足球 河南大学 王崇喜 57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博弈与社会 北京大学 张维迎 58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南大学 胡凯 59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 南京农业大学 杨旺生 60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青年心理学 西南交通大学 宁维卫 61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人类生态学 云南大学 周鸿 62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实验室科研探究 清华大学 卢达溶 63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物理与艺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施大宁 64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 福建农林大学 朱朝枝 65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中华文化 四川大学 曹顺庆 66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大学英语 电子科技大学 张文鹏 67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大学英语 山东大学 贾卫国 68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大学英语 武汉大学 汪火焰 69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大学英语 西南大学 覃朝宪 70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大学英语 中国人民大学 贾国栋 71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大学英语 中山大学 夏纪梅 72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大学英语应用类课程 苏州大学 孙倚娜 73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俄语翻译 山东大学 丛亚平 74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口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蔡小红 75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高级英语 河南大学 牛保义 76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汉译英 华东师范大学 张春柏 77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精读 吉林大学 宿久高 78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汉互译 华中科技大学 许明武 79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国家文化 山东大学 王湘云 80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文学概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剑 81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写作 西安外国语大学 杨达复 82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语法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李基安 83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广告经营学 武汉大学 张金海 84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数字传播技术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 彭兰 85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外国新闻传播史 华中科技大学 张昆 86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理论 中国传媒大学 雷跃捷 87 文学 艺术类 动画设计 清华大学 吴冠英 88 文学 艺术类 二维、三维设计基础 中国美术学院 王雪青 89 文学 艺术类 工笔人物画 湖北美术学院 徐勇民 90 文学 艺术类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 周长积 91 文学 艺术类 基础钢琴 湖南师范大学 朱咏北 92 文学 艺术类 泥塑人体 中央美术学院 孙家钵 93 文学 艺术类 设计基础 南京艺术学院 邬烈炎 94 文学 艺术类 设计美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星宽 95 文学 艺术类 西方音乐体裁与名作 中央音乐学院 姚亚平 96 文学 艺术类 小提琴演奏艺术 上海音乐学院 俞丽拿 97 文学 艺术类 写作课 中央戏剧学院 黄维若 98 文学 艺术类 中国工艺美术史 清华大学 尚刚 99 文学 艺术类 中国戏曲史 上海戏剧学院 叶长海 100 文学 艺术类 中西服装史 天津师范大学 华梅 101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藏族文学史 青海民族大学 旦正 102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理论语言学 北京大学 陈保亚 103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外国文学史 华中师范大学 聂珍钊 104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外国文学史 暨南大学 张世君 105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文学概论 厦门大学 杨春时 106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文学理论 安徽师范大学 陈文忠 107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西方文艺理论史 中国人民大学 杨慧林 108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写作 西南大学 董小玉 109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四川师范大学 刘永康 110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近代文学史 河南大学 关爱和 111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医文献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王振国 112 历史学 历史学类 田野考古实习 北京大学 张弛 113 历史学 历史学类 中国古代史 武汉大学 杨果 114 历史学 历史学类 中国近代史 湖南师范大学 李育民 115 历史学 历史学类 中西文化关系史 清华大学 张国刚 116 理学 大气科学类 流体力学 南京大学 杨修群 117 理学 地理科学类 计量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徐建华 118 理学 地理科学类 经济地理学 河南大学 苗长虹 119 理学 地理科学类 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陈效逑 120 理学 地理科学类 自然地理学 南京大学 杨达源 121 理学 地质学类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李长安 122 理学 地质学类 综合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根厚 123 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类 电磁场理论 武汉大学 柯亨玉 124 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类 计算机科学导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董荣胜 125 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类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体系结构 湖南大学 赵欢 126 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类 密码学 武汉大学 张焕国 127 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类 数字逻辑电路与实验 北京大学 刘新元 128 理学 海洋科学类 化学海洋学 厦门大学 陈敏 129 理学 化学类 大学化学 重庆大学 甘孟瑜 130 理学 化学类 工科大学化学 中南大学 梁逸曾 131 理学 化学类 化学工程基础 武汉大学 罗运柏 132 理学 化学类 结构化学 福州大学 陈建中 133 理学 化学类 结构化学 南开大学 孙宏伟 134 理学 化学类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山东大学 宋其圣 135 理学 化学类 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 中山大学 陈六平 136 理学 化学类 仪器分析 北京化工大学 杨屹 137 理学 化学类 综合化学实验 南京大学 章文伟 138 理学 环境科学类 环境化学 武汉大学 邓南圣 139 理学 环境科学类 环境科学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 刘静玲 140 理学 环境科学类 环境科学概论 东北师范大学 盛连喜 141 理学 环境科学类 环境学基础 南开大学 鞠美庭 142 理学 力学类 振动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 蔡国平 143 理学 生物科学类 基因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袁婺洲 144 理学 生物科学类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左明雪 145 理学 生物科学类 生化实验技术 浙江万里学院 钱国英 146 理学 生物科学类 生理学 南京大学 王建军 147 理学 生物科学类 细胞与遗传学实验 中山大学 王金发 148 理学 数学类 复变函数 西安交通大学 王绵森 149 理学 数学类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华中科技大学 李红 150 理学 数学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勇 151 理学 数学类 计算方法 大连工业大学 任玉杰 152 理学 数学类 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 中南大学 郑洲顺 153 理学 数学类 数学建模 西北工业大学 徐伟 154 理学 数学类 数值分析 武汉大学 邹秀芬 155 理学 数学类 文科高等数学 徐州师范大学 周明儒 156 理学 数学类 线性代数 武汉科技学院 方文波 157 理学 数学类 线性代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刘三阳 158 理学 统计学类 统计学导论 北京师范大学 李勇 159 理学 物理学类 光学 四川大学 郭永康 160 理学 物理学类 基础物理实验 云南师范大学 张雄 161 理学 物理学类 基础物理学 华中科技大学 范淑华 162 理学 物理学类 力学 吉林大学 张汉壮 163 理学 物理学类 文科物理(理论与实验) 复旦大学 王炎森、马世红 164 理学 心理学类 发展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桑标 165 理学 心理学类 发展心理学 辽宁师范大学 杨丽珠 166 理学 心理学类 社会心理学 南开大学 乐国安 167 工学 材料类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 北京工业大学 王金淑 168 工学 材料类 材料力学性能 天津大学 王吉会 169 工学 材料类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天津大学 杜希文 170 工学 材料类 工程材料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 范群成 171 工学 材料类 机械工程材料 合肥工业大学 吴玉程 172 工学 材料类 金属材料热处理 中南大学 易丹青 173 工学 材料类 土木工程材料 沈阳建筑大学 刘军 174 工学 材料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 济南大学 王琦 175 工学 材料类 有色重金属冶金学 昆明理工大学 华一新 176 工学 测绘类 GPS原理与应用 长安大学 张勤 177 工学 测绘类 大地测量学基础 武汉大学 郭际明 178 工学 地矿类 地震勘探原理 长江大学 毛宁波 179 工学 地矿类 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柳广弟 180 工学 地矿类 石油工程 大庆石油学院 刘永建 181 工学 地矿类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徐思煌 182 工学 地矿类 土质学与土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 隋旺华 183 工学 地矿类 瓦斯地质学 河南理工大学 张子戌 184 工学 地矿类 选矿厂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 匡亚莉 185 工学 地矿类 岩石力学与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 李长洪 186 工学 电气信息类 ASIC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李广军 187 工学 电气信息类 C语言程序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 李凤霞 188 工学 电气信息类 C语言程序设计 济南大学 杨波 189 工学 电气信息类 半导体集成电路 西安理工大学 高勇 190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编译原理 中南大学 陈志刚 191 工学 电气信息类 操作系统 山东工商学院 范辉 192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王香婷 193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电介质物理 西安交通大学 徐卓、李盛涛 194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电力工程信号处理应用 昆明理工大学 束洪春 195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电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孙立山 196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电气工程基础 武汉大学 刘涤尘 197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电视原理 天津大学 侯正信 198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电子电路实验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景新幸 199 工学 电气信息类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吉林大学 张长海 200 工学 电气信息类 高频电子线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曾兴雯 201 工学 电气信息类 供电技术 河南理工大学 王福忠 202 工学 电气信息类 光纤通信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张新亮 203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过程控制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俞金寿 204 工学 电气信息类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 王元珍 205 工学 电气信息类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 温冬婵 206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计算机控制技术 青岛大学 于海生 207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计算机控制系统 东北大学 刘建昌 208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计算机网络 吉林大学 胡亮 209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计算与软件工程 南京大学 骆斌 210 工学 电气信息类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卢苇 211 工学 电气信息类 射频电路与天线 华南理工大学 褚庆昕 212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生物建模仿真 天津医科大学 田心 213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生物医学光子学 天津大学 赵会娟 214 工学 电气信息类 数据结构 合肥工业大学 胡学钢 215 工学 电气信息类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同济大学 杨志强 216 工学 电气信息类 数字图像处理 天津理工大学 杨淑莹 217 工学 电气信息类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东南大学 胡仁杰 218 工学 电气信息类 通信原理 天津大学 侯春萍 219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现代控制理论 浙江工业大学 俞立 220 工学 电气信息类 信号分析与处理 浙江大学 赵光宙 221 工学 工程力学类 工程力学 西南交通大学 沈火明 222 工学 工程力学类 结构力学 河海大学 杨海霞 223 工学 公安技术类 毒物及微量物证分析 江苏警官学院 刘景宁 224 工学 公安技术类 火灾调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刘义祥 225 工学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 西北工业大学 文立华 226 工学 航空航天类 火箭发动机专业综合实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宇 227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化工热力学 南京工业大学 冯新 228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化工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 陈砺 229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合肥工业大学 姚日生 230 工学 环境与安全类 大学生安全文化 中南大学 吴超 231 工学 环境与安全类 环境化学及实验 大连理工大学 全燮 232 工学 环境与安全类 环境监测 东华大学 奚旦立 233 工学 环境与安全类 环境监测 清华大学 余刚 234 工学 环境与安全类 开采损害与保护 河南理工大学 郭文兵 235 工学 环境与安全类 通风安全学 安徽理工大学 刘泽功 236 工学 机械类 CAD/CAM技术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姚英学 237 工学 机械类 材料成形原理 合肥工业大学 祖方遒 238 工学 机械类 粉体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 刘志军 239 工学 机械类 工程训练 哈尔滨工业大学 韩秀琴 240 工学 机械类 工程训练(金工) 浙江大学 潘晓弘 241 工学 机械类 过程机械与实验 大连理工大学 毕明树 242 工学 机械类 弧焊电源及控制 天津大学 胡绳荪 243 工学 机械类 化工制图 华东理工大学 林大钧 244 工学 机械类 机电控制技术 东南大学 王兴松 245 工学 机械类 机械制图及CAD基础 浙江大学 施岳定 246 工学 机械类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中南大学 刘舜尧 247 工学 机械类 金属工艺学 武汉理工大学 罗继相 248 工学 机械类 起重机金属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 程文明 249 工学 机械类 汽车理论 清华大学 夏群生 250 工学 机械类 数控技术 河南科技大学 韩建海 251 工学 机械类 液压传动 武汉科技大学 陈奎生 252 工学 机械类 液压传动技术 重庆科技学院 朱新才 253 工学 交通运输类 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 北京交通大学 袁振洲 254 工学 交通运输类 货物运输组织 西南交通大学 李宗平 255 工学 交通运输类 路基路面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李宇峙 256 工学 交通运输类 路基路面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 何兆益 257 工学 交通运输类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重庆交通大学 邵毅明 258 工学 能源动力类 工程流体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洪杰 259 工学 能源动力类 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 清华大学 陈伯显 260 工学 能源动力类 燃烧理论 清华大学 姚强 261 工学 能源动力类 热工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 赵小明 262 工学 农业工程类 农业机械学 山东农业大学 张晓辉 263 工学 农业工程类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 中国农业大学 李保明 264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纺纱原理 江南大学 谢春萍 265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纺织材料学 武汉科技学院 徐卫林 266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服装立体裁剪 温州大学 魏静 267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时装工业导论 浙江理工大学 郭建南 268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食品工厂设计 武汉工业学院 何东平 269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食品工程原理 江南大学 冯骉 270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食品工艺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周小理 271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食品生物化学 华南理工大学 宁正祥 272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食品微生物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陆兆新 273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印刷工程导论 西安理工大学 周世生 274 工学 轻工纺织食品类 针织学 东华大学 张佩华 275 工学 生物工程类 定量生理学 浙江大学 郑筱祥 276 工学 生物工程类 生化工程 江南大学 堵国成 277 工学 水利类 地下水动力学 南京大学 吴吉春 278 工学 水利类 水泵及水泵站 扬州大学 刘超 279 工学 水利类 水文学原理与应用 清华大学 杨大文 280 工学 土建类 城市总体规划 同济大学 彭震伟 281 工学 土建类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武汉大学 徐礼华 282 工学 土建类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 中南大学 余志武 283 工学 土建类 建筑结构抗震 同济大学 吕西林 284 工学 土建类 建筑物理 重庆大学 陈仲林 285 工学 土建类 建筑物理与设备 华南理工大学 吴硕贤 286 工学 土建类 桥梁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夏禾 287 工学 土建类 桥梁工程概论 西南交通大学 李亚东 288 工学 土建类 水质工程学 广州大学 张朝升 289 工学 土建类 土力学 河海大学 卢廷浩 290 工学 土建类 土木工程材料 青岛理工大学 吕平 291 工学 土建类 土木工程施工 东南大学 郭正兴 292 工学 武器类 信息系统安全与对抗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罗森林 293 工学 仪器仪表类 传感器技术 东南大学 宋爱国 294 工学 仪器仪表类 智能仪器 吉林大学 林君 295 农学 草业科学类 草地学 中国农业大学 韩建国 296 农学 动物生产类 动物遗传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陈宏 297 农学 动物生产类 家畜繁殖学 中国农业大学 朱士恩 298 农学 动物生产类 饲料学 南京农业大学 王恬 299 农学 动物医学类 动物寄生虫病学 吉林大学 张西臣 300 农学 动物医学类 家畜病理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王凤龙 301 农学 动物医学类 兽医外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林德贵 302 农学 动物医学类 兽医微生物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陆承平 303 农学 动物医学类 兽医微生物学 扬州大学 孙怀昌 304 农学 环境生态类 土壤肥料学 西南大学 谢德体 305 农学 环境生态类 土壤肥料学通论 南京农业大学 徐阳春 306 农学 环境生态类 土壤学 华中农业大学 吕国安 307 农学 环境生态类 土壤学 中国农业大学 李保国 308 农学 环境生态类 园林花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刘燕 309 农学 森林资源类 森林经理学 浙江林学院 周国模 310 农学 森林资源类 资源昆虫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严善春 311 农学 植物生产类 耕作学 河南农业大学 马新明 312 农学 植物生产类 昆虫学 扬州大学 祝树德 313 农学 植物生产类 土壤肥料学 石河子大学 危常州 314 农学 植物生产类 园林植物昆虫学 河南农业大学 尹新明 315 农学 植物生产类 园艺植物育种学 西南大学 王小佳 316 农学 植物生产类 植物化学保护学 华南农业大学 徐汉虹 317 农学 植物生产类 植物育种学 华中农业大学 杨光圣 318 农学 植物生产类 作物育种学 四川农业大学 李仕贵 319 医学 法医学类 法医毒物分析 四川大学 廖林川 320 医学 法医学类 法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 李生斌 321 医学 护理学类 护理心理学 山东大学 娄凤兰 322 医学 护理学类 社区护理学 延边大学 李春玉 323 医学 护理学类 中医内科护理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徐桂华 324 医学 基础医学类 断层解剖学 山东大学 刘树伟 325 医学 基础医学类 人体寄生虫学 中南大学 汪世平 326 医学 基础医学类 人体解剖 宁波大学 尹维刚 327 医学 基础医学类 人体解剖学 南通大学 顾晓松 328 医学 基础医学类 生理学 首都医科大学 王晓民 329 医学 基础医学类 实验生理科学 中山大学 王庭槐 330 医学 基础医学类 药理学 北京大学 李学军 331 医学 基础医学类 医学微生物学 北京大学 庄辉 332 医学 基础医学类 组织胚胎学 华中科技大学 李和 333 医学 口腔医学类 口腔解剖学 上海交通大学 郭莲 334 医学 口腔医学类 牙体牙髓病学 中山大学 凌均棨 335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传染病学 中山大学 高志良 336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传染病学 重庆医科大学 任红 337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儿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孙锟 338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中南大学 田勇泉 339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温州医学院 吕建新 340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妇产科学 北京大学 魏丽惠 341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妇产科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沈铿 342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马丁 343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妇产科学 浙江大学 谢幸 344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精神病学及精神卫生学 四川大学 孙学礼 345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临床技能学 南华大学 文格波 346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天津医科大学 刘运德 347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神经病学 北京大学 樊东升 348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实验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 尚 红 349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外科学 中山大学 梁力建 350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眼科学 温州医学院 瞿佳 351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肿瘤学概论 复旦大学 蒋国梁 352 医学 药学类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药科大学 孔令义 353 医学 药学类 药剂学 四川大学 张志荣 354 医学 药学类 药理学 复旦大学 朱依谆 355 医学 药学类 药理学 华中科技大学 陈建国 356 医学 药学类 中药炮制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蔡宝昌 357 医学 预防医学类 流行病学 北京大学 胡永华 358 医学 预防医学类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华中科技大学 邬堂春 359 医学 中医学类 方剂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邓中甲 360 医学 中医学类 推拿手法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范炳华 361 医学 中医学类 针灸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梁繁荣 362 医学 中医学类 中医儿科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马融 363 医学 中医学类 中医妇科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侯丽辉 364 医学 中医学类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新月 365 医学 中医学类 中医内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 罗仁 366 医学 中医学类 中医内科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薛博瑜 367 医学 中医学类 中医内科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陈湘君 368 医学 中医学类 中医诊断学 福建中医学院 李灿东 369 医学 中医学类 中医诊断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忆勤 370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 李延喜 371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 西南交通大学 肖作平 372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财务会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 徐经长 373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财务学原理 暨南大学 熊剑 374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电子商务概论 北京邮电大学 吕廷杰 375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管理会计 新疆财经大学 姜锡明 376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国际企业管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范黎波 377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会计信息系统 哈尔滨工业大学 艾文国 378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西南财经大学 毛洪涛 379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原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许家林 380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旅游经济学 云南大学 吕宛青 381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现代物流管理 云南财经大学 李严锋 382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战略管理 山东大学 陈志军 383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战略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王方华 384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不动产估价 南京农业大学 吴群 385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吉林大学 张锐昕 386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社会保障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张琪 387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政府绩效评估 中山大学 蔡立辉 388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经济 浙江工业大学 虞晓芬 389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东南大学 赵林度 390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基础工业工程 天津大学 齐二石 391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决策理论与方法 江西财经大学 陶长琪 392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人因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孙林岩 393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数据结构 山东大学 戚桂杰 394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同济大学 霍佳震 395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质量管理 天津大学 何桢 396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质量管理学 中国计量学院 宋明顺 397 管理学 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业经济学 华中农业大学 王雅鹏 398 管理学 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业政策学 浙江大学 卫龙宝 399 管理学 图书档案学类 档案学导论 上海大学 金波 400 管理学 图书档案学类 文献信息检索 中南大学 罗爱静
个人分类: 地震勘探原理国家精品课程|5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一次在美国国内旅行
毛宁波 2009-10-27 12:00
10月24-30号计划到休斯敦参加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SEG)79届年会。由于会议在休斯敦举行,我在波士顿早早的就开始筹划这次旅行。由于自己的疏忽第一次在网上定飞机票没有操作成功,导致3天后再定机票涨了100美元。涨了也得走了,都计划好了的。不知道坐地铁到波士顿国际机场到底要花多少时间,10月24日早早的起床,结果半小时就到了波士顿国际机场Terminal C。在Airtran航空公司check in 很顺利,鞋子和裤子皮带以及笔记本电脑都必须过安检,这是美国航空惯例,国内不需要脱鞋和解皮带。11点27分正点起飞,下午2点15到达亚特兰大机场。转3点21的亚特兰大飞往休斯敦的班机,由于都是Airtran航空公司的飞机,转机很顺利。下午4点40正点到达休斯敦机场。前些天我的一个去年本科毕业在美国西方地球物理公司工作的学生为我在网上订了supershuttle的汽车票(23美元),尽管较贵,但是可以拉到指定的酒店。找supershuttle还算顺利,车上5位乘客,4个目的地,大概花了1个多小时,最后一个把我送到了指定的酒店。学生在那等我,休息后吃了晚饭,然后准备了第二天去SEG会议大厅的路线。睡的很香。。。。毕竟旅途劳累了。。。 本次旅行的航空公司和飞机 博主在飞机上拍摄的亚特兰大市城区 在亚特兰大机场C10转机 博主在飞机上拍摄的休斯敦市城区 休斯敦机场supershuttle售票柜台 休斯敦机场的supershuttle汽车 在西方地球物理员工租住的酒店门口和学生小陈合影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70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SEG79届年会将在休斯敦举行
毛宁波 2009-10-24 19:07
世界勘探地球物理的峰会----------美国SEG79届年会10月25--10月30将在美国中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隆重举行。届时全世界的地球物理工作的代表将出席学术研讨会和参观展览。我受SEG邀请,10月24日从波士顿飞往休斯敦,10月30日返回波士顿,届时将及时报道此次会议盛况。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进展|5006 次阅读|1 个评论
奥巴马总统在MIT访问花絮
毛宁波 2009-10-24 07:02
奥巴马总统美国东部时间10月23日中午在MIT访问期间有很多花絮。有支持清洁能源的,有反战的,什么声音都有。没有人喊口号,没有骚乱,只是静静的打着标语。。。。。想让总统知道(出于安全因素可惜看不见),想让世人知道他们的想法。。。警察自始至终没有干预。。。这就是美国的自由。下面是博主拍摄的一些花絮,大家欣赏。 奥巴马总统在进入会场(转载) 不知道是抗议还是欢迎 The President at MIT 点击左边按钮播放 .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55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奥巴马总统23日在MIT发表演讲
毛宁波 2009-10-24 05:30
奥巴马总统演讲视频网址 http://amps-web.mit.edu/public/amps/webcast/2009/obama-2009oct23/ MIT校长Susan主持会议(转载) 奥巴马走上讲台(转载) 奥巴马总统演讲电视照片(博主拍摄) 奥巴马总统演讲电视照片(博主拍摄) 在MIT主楼大厅教室收看演讲实况的学生们(博主拍摄) 在4-237教室收看演讲实况(博主拍摄) 在26-100教室收看演讲实况的老师和学生们(博主拍摄) 如此多的人都没有办法进入会场(博主拍摄) 尽管看不见奥巴马总统,但是和他也就不到100米的距离了(博主拍摄) 奥巴马总统10月23日(美国东部时间)中午在参观MIT部分实验室后12点30分在MIT的Kresge Auditorium 发表了大约30分钟的讲演,主要内容是美国在清洁能源中的领导作用。Kresge Auditorium 大约能容纳1000左右听众,MIT的教职员工大约有200张票,普通人员就没有办法目睹奥巴马的风采了。不过MIT设了很多报告厅和教室大屏幕电视现场直播演讲实况,MIT网站上也同时直播演讲内容。奥巴马总统的来访日几乎成了MIT的节日,难得见到那么多人出来。 MIT校内新闻如下(转载) President Barack Obama, in a historic visit to the MIT campus, praised the Institute's commitment to energy research and issued a strong call for the nation to lead the worl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fficient and clean energy technologies. Nations everywhere are racing to develop new ways to produce and use energy, he said in remarks delivered to a packed Kresge Auditorium. The nation that wins this competition will be the nation that leads the global economy. I'm convinced of that. And I want America to be that nation. Before delivering his speech on American leadership in clean energy, the President was escorted by MIT President Susan Hockfield and MIT Energy Initiative Director Ernest Moniz on a tour of MIT laboratories conducting energy research. Extraordinary research being conducted at this Institute, Obama said, citing work that could lead to windows that generate electricity, batteries that are grown by viruses rather than being built, highly efficient new lighting systems and ways of storing energy from offshore windmills so that it can be delivered when needed. You just get excited being here, and seeing these extraordinary young people, he said. It taps into something essential about America, he said, asserting that the nation has always been about discovery. It's in our DNA. 'Heirs to a legacy of innovation' Obama's talk came as Congress gears up for hearings on clean energy legislation and as negotia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prepare for December's U.N. climate talks in Copenhagen. The President said that the clean-energy research he saw in the labs is a reminder that all of you are heirs to a legacy of innovation, not just here but across America, that has improved our health and our well being and helped us achieve unparalleled prosperity. But Obama indicated that this prosperity was in jeopardy, threatened in part by the very force that drives it. The system of energy that powers our economy also undermines our security and endangers our planet, he said. Discussing energy legislation that is presently working its way through the U.S. Congress with some bipartisan support, including a bill jointly sponsored by Republican Senator Lindsay Graham and Democratic Senator John Kerry, the President said he believed a consensus was growing. We are seeing a convergence, he said. The naysayers, the folks who would pretend that this is not an issue, they are being marginalized. But, he added, the closer we get, the harder the opposition will fight. Young people, he said, understand that this is the challenge of their generation. Indeed, Forgan McIntosh, co-president of the MIT Energy Club and an MBA student at the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aid before the event that he hoped the President would use his occasion to jump-start progress on redefining Washington's role in the energy sector and its leadership position in the global race for clean energy competitiveness. Reached after the speech, McIntosh said he was not disappointed. The President used his speech to express a solid commitment to leading the global clean energy race for both economic and climate concerns, he said. 'The go-to place' President Obama's visit to MIT was only the second in the Institute's history by a sitting president, following President Bill Clinton's appearance for a Commencement address in 1998. This was the first such visit to include a tour of laboratories and meetings with MIT faculty members. After taking the stage in Kresge, Obama began his talk with a few quips about MIT, initially describing it as the most prestigious school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graduate of Harvard Law School quickly backtracked, adding, well, in this part of Cambridge. Then, referring to MIT's tradition of hacks, he said I might be here for a while a bunch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put my motorcade on top of Building 10. Following the speech, Moniz said Obama was truly thrilled with the work he saw and the scale of the commitment he saw here. Robert Armstro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MIT Energy Initiative, said the fact that the President chose to come here for this talk illustrates the fact that MIT is becoming the go-to place for work on clean energy. Hockfield, in her remarks before the President's talk, said that President Obama has articulated a powerful vision for restoring economic growth, creating jobs and counteracting climate change by investing aggressively in clean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ockfield hailed the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the visit, saying the fact that President Obama has come to MIT to talk about America's potential to lead in clean energy is a tribute to the groundbreaking work of our faculty and students, including many in this room. She added that we share President Obama's view that clean energy is the defining challenge of this era. To meet the doubling of global energy demand by 2050; to drive new patents, new products, new industries and new jobs, and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clean energy is the only avenue. Chancellor Phillip L. Clay said that the President's visit signals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s the very important leadership contribution that MIT is making on the energy problem, and shows the President's commitment to apply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solving problems such as energy. Personally, he said, I'm just so pleased and proud there's no place on my body left to pinch. 奥巴马总统参观MIT实验室 President Barack Obama commended MIT for its extraordinary energy research and urged America to take leadership in cleaner technologies in a speech today at Kresge Auditorium. This is the nation that has led the world for two centuries in the pursuit of discovery. This is the nation that will lead the clean energy economy of tomorrow, Obama said to a crowd of about 750, including over 200 students and faculty. Obama singled out innovation as the solution to Americas challenges. He talked of a peaceful competi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to develop alternative sources of energy. The nation that wins this competition will be the nation that leads the global economy. I am convinced of that. And I want America to be that nation, he said. He pointed out that the Recovery Act, or stimulus bill, is already leading the U.S. in the direction of green jobs and research. The act provides the largest single boos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history, he said. The law also sets aside $80 billion dollars for creating jobs in alternative energy and energy efficiency. For Americans this investment acts not just help to end this recession, but to lay a new foundation for lasting prosperity, he said. Obama also advocated for the Senate climate change bill, which would cap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transform our energy system into one thats far more efficient, far cleaner. Obama Visits Bldg. 13 Before the speech, President Susan J. Hockfield and MIT Energy Initiative director Ernest J. Moniz led Obama on a tour of several laboratories focusing on clean energy and technology. Obama saw presentations on high-powered, virus-assembled batteries from Professors Angela M. Belcher and Paula T. Hammond 84; quantum dot LED lights from Professor Vladmir Bulovic; offshore wind turbines from Professor Alexander H. Slocum 82; and solar cell concentrators from Professor Marc A. Baldo. Hes just a warm, friendly human being. Slocum said. Ive met plenty of plastic politicians. Obama is just real. Crowds gather, Obama cracks jokes Obama arrived at Kresge shortly after 12:30 p.m. Cecilia R. Louis 10, a member of the Chorallaries, sang the national anthem. Both Hockfield and Moniz gave brief opening comments. Moniz praised Obamas commitment to integrating sound science and critical analysis. Obama began his speech with a light jab at his alma mater. Its always been a dream of mine to visit the most prestigious school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e said to laughter and cheers. After a pause, he added hold on a second certainly the most prestigious school in this part of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ost students did not get tickets, but many still gathered near Kresge to try and catch a glimpse of the President. A few people also showed up to protest, drawing attention to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the Afghanistan war, healthcare reform, and abortion. When Obamas motorcade came down Memorial Drive around 12:30 p.m., there were screams and pointing as the crowd ran down Mass. Ave. to see the procession. Later, in Kresge, Obama would return the enthusiastic greeting. You just get excited being here and seeing these extraordinary young people and the extraordinary leadership of Professor Hockfield because it taps into something essential about America its the legacy of daring men and women who put their talents and their efforts into the pursuit of discovery. Obama spoke for about 20 minutes, then came down from the podium to shake hands with MIT faculty and students. He left promptly after 1 p.m. to attend a $500-a-head fundraiser for Massachusetts Governor Deval Patrick. 早在今年3月奥巴马总统和MIT校长Susan Hockfield 就清洁能源研究问题共同发表讲话 网址 http://web.mit.edu/newsoffice/2009/hockfield-whitehouse-0323.html startUp();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7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奥巴马总统来MIT做演讲的前几个小时
毛宁波 2009-10-23 22:25
下面几张照片是奥巴马总统来MIT做演讲(中午12点)的前几个小时(美国东部时间23日上午8点30左右)。kresge Auditorium已经不能进入,总统可能去参观实验室的路上也开始有警察,MIT主楼通往MIT学生中学和kresge Auditorium的路口都布满了警察。马萨诸塞大道上面布上了栅栏,以前没有的。。。。。。。。。看来我们只能看直播了。。。没有任何机会进去聆听。。。。 10月23日上午8点30的kresge Auditorium门口 W20学生中心门口 W20学生中心门口 主楼路口已经有警察上班 马萨诸塞大道上有栅栏和警察上班了 马萨诸塞大道上停了消防车 马萨诸塞大道上的警车 从主楼看kresge Auditorium路口 另外一条路口 昔日很多广告招贴一夜之间没有了 校内的一些地方戒严了 不让停车的警示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4863 次阅读|1 个评论
奥巴马总统10月23日将在MIT做题为“美国在清洁能源中的领导作用”的演讲
毛宁波 2009-10-22 02:08
奥巴马总统10月23日中午12点(美国东部时间)将在MIT做题为美国在清洁能源中的领导作用的演讲。MIT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演讲的地点在著名的kresge Auditorium。按照惯例23日中午前后MIT附近的交通会有所紧张。MIT在网站上告诉师生员工座位比较紧张,希望大家谅解!我看看到时候有没有运气了,请大家关注我的跟踪报道。2009年3月奥巴马总统在白宫和MIT校长Susan Hockfield共同敦促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研究资助,博主曾经做过相关报道(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389 )。 MIT网站上打出的奥巴马总统演讲的通知 地图中红A指示的是奥巴马总统演讲的具体位置 空中俯瞰奥巴马总统发表演讲的 kresge 礼堂 kresge 礼堂全景图 奥巴马访问期间至MIT成员的一封信: President Barack Obama will visit MIT on Friday, Oct. 23. Details of the event were described in an e-mail sent this evening to the MIT community from Kirk Kolenbrander, MIT's Vice President for Institute Affairs and Secretary of the Corporation. The letter follows It is my great pleasure to announce that on Friday, October 23, President Barack Obama will be visiting MIT, where he will deliver an address in Kresge Auditorium on clean energy after meeting some of the MIT faculty and students whose work centers on energy. The President will be joined by Massachusetts Governor Deval Patrick. President Obamas decision to speak about energy from our campus is a high honor and one that can truly be shared by the entire MIT community. Students, faculty and staff at the Institute are helping to frame the national policy debate on energy, push the frontiers of energy research, and revitalize energy education. With our flagship energy initiative MITEI MIT is bringing real-world solutions to the most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energy. President Obama and President Hockfield both believe that the leading mind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t bring their talent squarely to bear on creating transformational energy solutions. We are thrilled to see MIT recognized as central to that historic effort. 奥巴马总统演讲期间媒体记者注意事项: TO RSVP: Members of the media who wish to cover the visit should contact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Media Affairs details here: www.whitehouse.gov/the_press_office/MediaRSVPMITRemarks10-23-09/ NOTE: All names submitted for credentials must be accurate and reflect the identification media presents at the check point. WHEN: Friday, Oct. 23. Press check in: 10-11 a.m.; Program: 12 p.m. WHERE: Kresge Auditorium , 48 Massachusetts Ave., Cambridge, Mass. (Note: This is directly across from the main MIT entrance at 77 Massachusetts Ave. See map here. ) FOR MORE INFORMATION, CONTACT: Patti Richards, MIT News Office, 617.253.8923; prichards@mit.edu 访问过MIT的前美国总统如下: Harry Truman was scheduled to speak here while he was in office at MIT's mid-century convocation, but canceled the appearance because he was afraid he would be upstaged by the appearance of former British Prime Minister Winston Churchill. He did appear for a speech years later, in 1956 , as an ex-president. Franklin Roosevelt made an appearance at MIT long before his presidency, in 1916, for the dedication of MIT's campus, when he was 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Navy. George H. W. Bush appeared at MIT in 1981, to address the annual dinner meeting of the MIT Sustaining Fellows in DuPont gymnasium, when he was vice-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made a taped appearance, which was played during MIT's centennial celebrations in 1961. There is an unconfirmed report that Calvin Coolidge visited MIT and drank tea at Walker Memorial, but no information about when this might have taken place. 从 Main MIT entrance at 77 Massachusetts Ave看 Kresge Auditorium MIT将开放多个教室提供有限电视和网上直播(10月22日早上消息)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6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门前的雕塑“The Night”
毛宁波 2009-10-19 08:54
去波士顿博物馆以前都是走的南边的正门,周六参观偶然从博物馆的北门出来,发现北门后面也有很美丽的景致。北门门口的左右对称的青铜雕塑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的第一感觉是黑色,仔仔细细的观赏,是一位盲童的青铜雕像。。。。。。。。。是一位西班牙艺术家的作品,名字叫The night。。。。。。整个雕塑表面都是黑色。。。。寓意黑暗。。。寓意盲童对光明的渴求。。。。亲爱的读者你是怎么想的?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北门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北门左侧的盲童雕塑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北门右侧的盲童雕塑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北门The Night雕塑作者简介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5822 次阅读|1 个评论
MIT预防甲型H1N1流感宣传画
毛宁波 2009-10-15 11:53
我来MIT很少听到有人议论甲型H1N1流感,人们似乎不惧怕这种疾病,几乎没有一个人戴口罩的。其实从今年9月开学,每周都有流感的疑似病例,到现在在MIT就诊的疑似流感病例达到了37例。MIT的医疗部门在校园报纸和网站上有流感知识介绍,校医院有专门的发热门诊。MIT报纸和网站上介绍最多的是如果出现流感症状在家好好休息,严重时候来医院就诊。不过校园内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宣传画倒是不少,有的甚至贴到了洗手间。下面是我拍的一些照片,供大家参考,这些有趣图片把预防的知识都告诉了广大师生。。。。 A weekly round-up of flu-like illnesses seen at MIT Medical Week (Fri-Thu) ending: Average number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es seen per day in MIT Medical Urgent Care 10/8/2009 5 10/1/2009 8 9/24/2009 11 9/17/2009 13 Total 37 我恨流感大爆发 勤洗手 保持充足的睡眠 避免密切接触 捂住咳嗽 避免触摸你的眼睛、鼻子或嘴巴 避免触摸你的眼睛、鼻子或嘴巴 经常洗手 打流感疫苗 以下是MIT医疗中心的主任Howard M. Heller在今年9月25号 的视频讲话. Video Transcript: Howard M. Heller, MD, MPH, Chief of Medicine, MIT Medical, dispels the hype and offers advice about the H1N1 flu in this two-minute video Theres been a lot of hype over the last several months about H1N1, which some people are still calling the swine flu. One thing that its important to remember is that the H1N1 flu is very similar to the seasonal flu. Its no more contagious, its no more fatal than the seasonal flu. Should I get a flu shot? Flu sho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year, were going to be having two different vaccines. One is the seasonal flu vaccine, just like we have every year. But in addition to that, were going to be having a vaccine specifically for the H1N1. What precautions should I take? The general principles that Im sure everybody has heard about, are the hand-washing precautions, covering your mouth when you cough or when sneezing, because influenza as well as a lot of the other respiratory viruses are spread through respiratory secretions. Stay home? Youre kidding. At MIT, a lot of students, as well as faculty and other people, force themselves to go to work no matter how badly theyre feeling. Were encouraging people who have the flu, especially if they are very sick, not to do that and to stay home and take care of yourself Should I call my doctor? If youre not sure whether you should come in or if you can stay home, call. One of the doctors or nurses can advise you over the phone about whether it would be safe to stay home and rest up and try to recover, or if we think you should come in here to the Medical Department. Certainly, if somebody is very sick, meaning high fevers 103, 104 if anybody is having any difficulty breathing shortness of breath, pain in the chest, anything like that its important to come in to be evaluated, to make sure that you dont have pneumonia or another medical problem. We can also reassure everyone that MIT and MIT Medical has enough resources to care for everybody within the MIT community.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6941 次阅读|1 个评论
波士顿的“CCTV”与中央电视台的CCTV之区别
毛宁波 2009-10-13 10:23
CCTV这个logo在中国家喻户晓,就是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简称(China Central Television)。上面的图案想必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可惜我在美国的房东没办法收到CCTV-4的节目,我好眼馋啊! 我房东的房子就在MIT附近,属于波士顿的Cambridge 市,说是市就像我们国内的区吧。没有办法只能看美国电视。一调台发现有CCTV9,我以为真的是啊。第二天问MIT的中国朋友,才知道这个CCTV不是国内的CCTV,它是Cambridge 市社区电视台的简称(CCTV=Cambridge Community Television )。有意思吧!下面是他们的主要区别: 中国的CCTV是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的简称 波士顿的CCTV是Cambridge Community Television 的简称 中央电视台的CCTV网站: www.cctv.com 波士顿的CCTV网站 : www.cctvcambridge.org 中央电视台的CCTV在电视的左上角 波士顿的CCTV标记在电视的右下脚 中央电视台的CCTV的主要频道 波士顿的CCTV有三个有线频道(9,10,22),这些节目既可以是媒体也可以是Cambridge居民提供。为什么取这3个数字不得而知。 Channel 9 features live and live-to-tape television shows produced by CCTV members. 主要是生活类节目 Channel 10 features programs on art, sports, politics, music, movies, and more. 主要包括艺术、体育、政治、音乐、电影 Channel 22 features religious and non-English programming in Spanish, Arabic, Amharic and more.宗教和非英语节目。 波士顿的CCTV电视节目形式多样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1838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